时间:2023-03-24 15:14: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护理中级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尊敬的领导:
本人于xxxx年毕业于xxxx护理专业,毕业后在医院中心监护室、心血管内科担任临床护理工作,于xx年晋升为护师。在十二年的工作中,一直把“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作为原则和标准,尽职尽责地完成本职工作。
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认真做好实习生和进修生的带教工作。工作之余,积极参加本专业的继续教育,于xx年取得了大专文凭,xx年,在《护理与康复》杂志上刊登了论文《....》,并陆续通过了《计算机应用能力》、《职称英语卫生c级》统一考试,具备了申请中级职称的资格,特提出申请,晋升中级职称——主管护师,望领导予以批准为盼!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并落实与二级医院功能、任务、规模相适应的护理管理体系,并要求各负其责,恪尽职守。
加强质量管理
完善和落实护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项质量标准及护理人员的岗位任职资格,使我院护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
加强环节管理,强化护理质量控制。各科一级质控成员在科护士长的领导下,要认真工作,经常检查、督促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将每周检查结果客观记录,认真评价,及时反馈、整改,同时参加全院护理质量评比活动。科护士长每月要组织本科质控护士对科室护理工作做全面检查、督促,指导各项工作,并对薄弱环节及时指导、纠正,护理部每季度对各护理单位的护理质量及护士长的工作情况做完全考评,并将考评结果在全院护士长会上总结、分析及整改。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使大家牢固树立“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的思想,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加强急救物品及药品的管理。各科急救物品及药品要实行全院统一管理,并有专人负责,要求标识明确,定数量、定点放置、定时消毒,各种设备有运作状态,注意事项及操作规程,同时进行定期检查、登记并及时领取补充,做到无失效、无损坏、无性能失灵等。
加强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院内感染;加强病房管理,完善病房管理的各项记录。
加强病室管理,改善就医环境。①从卫生抓起,指令专人负责,分片管理,月底联评,为优胜科室发放流动红旗。②加强晨、午、晚间护理的工作力度,随时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物品摆放安全、合理,同时做好各种安全标识及温馨小提示等,力争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诊疗环境。③提高医院绿化和美化工程,每季度更换一次盆景,做到春秋有花,冬季有绿,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
加强整体护理工作力度
从思想上认识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为患者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以满足患者的各方面需求。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满足广大患者心理、精神及社会文化需求。整体护理工作要求健康教育要贯穿于患者住院的全过程,除要求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主动向患者介绍责任护士、主管医生、同室病友、住院须知、住医院环境外,还要适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社会文化背景,并把与疾病及康复有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及时耐心地讲解并评价;对心理有压力的患者进行疏导;出院时进行指导;在治疗操作时,动作要熟练、轻柔,并说明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以不断满足广大患者的精神需求。
加强继续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措施:①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培训目标及计划并组织落实。②加强“三基训练”。科室每月组织1次业务学习并进行考核,护理部每半年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1次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技术档案及护理部总档案,作为评选先进及晋升职称的条件。③鼓励参加学历考试。④鼓励撰写护理论文,要求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每年至少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1~2篇论文。⑤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培养人才,如派人外出学习,请专家来院讲座等。⑥购买专业光盘及书籍,供大家学习参考。
加强护士长管理
一、科研管理
2004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本系统出现了科研热,对这种不太正常的现象,应该根据《市医学科研管理暂行办法》加以实事求是的管理,既要鼓励重点人才、中青年医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又要从课题立项、文献检索、实施进度、原始材料审查等方面严格按制度办理,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正常功能,杜绝一些违规操作和草率鉴定的怪现象,使科研成果真正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提高社会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和经济效益。对2004年由###科技局和科技局立项的9个课题进行筛选,对有实用性、条件成熟、创新性较强的课题重点扶持,从科研设计、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创新点进行把关,成熟一个、鉴定一个,并追综成果评奖和应用情况。对有苗头的好课题协助进行设计、立项,并做好服务工作。鼓励撰写医学论文,尤其是原创性论文,争取在中华系列杂志和国内名刊上发表。对论文原始材料加强审查,原始材料不真实的不同意发稿。
二、专科建设
2002年我院虽申报了科的重点学科,但未能获得通过,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专科建设方面与周边兄弟医院存在的差距,并由此差距导致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巨大差距。从情况来看,我院迈上了专科建设的快车道,但在管理上要规范,科室要有年度计划,医院与科室要签定合同,并在考核中体现,要以形成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
对引进的新技术项目,经对先进性、可操作性进行论证,对条件成熟的,尤其是填补省市空白的项目重点扶持,协助临床科室做好相关工作。
三、人才培养
1、加强卫技人员专科或专题培训,提高医院整体水平和专科水平,为医院专科建设和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打下基础,今年拟派出30多名卫技人员(包括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人员)到省内和国内名牌医院进行专科或专题进修(见附表)。
2、加强对远程教育的管理,将远程教育内容刻录下来,在方便的时候播放,使远程医学讲座这一宝贵资源不流于形式。参听讲座人员经考试合格方可获i类学分,力争80%以上的中级卫技人员年内获i类学分10分。继续做好本院的学术讲座工作及传染病的讲座工作。
3、继续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工作,在目前卫技专业人员比较充裕的情况下,建议恢复住院医师培训的科内和相关科室的轮转。
4、按有关规定做好研究生脱产和业余学习的管理工作和成人教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育本、专科学习的管理工作。
5、按规定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参加学术活动的管理工作。
6、做好通医高等院校实习生的带教和管理工作,年内拟接收实习生30多名,区乡医院进修生20名。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并落实进修实习医生学习计划。
7、配合医务科做好“三基”考试工作。
8、注重医学重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重点人才培养对象应为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事业心,40岁以下具有本科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的业务骨干。
建议医院引进研究生。
(一)市级以上计划内课题,经费由课题支出。
(二)重点学科重点培养的由学科建设基金支出。
(三)医院重点发展专科培养由专科建设基金支出。
二、参加资格、次数及地点范围:
(一)各级继续教育项目及有学分的年会,限于职称晋升需要的医务人员,具体规定按浙江省继续教育委员会现行文件执行。
(二)医务人员每年只能报销一次学术活动经费。有论文交流的各专业学术组主委、副主委参加本专业组织的学术会议不受此限制。
(三)护师参加学术活动的地点限于本省内和上海;医、药、技和护理中级职称限于江、浙、沪;科主任、护士长、副高限于华东地区;正高、职能部门主任限于全国范围,在国外举办的专业会议需经院长特批。
(四)本院举办的继续教育项目,内容可兼顾的以参加本院学习为主,举办继续教育项目科室的项目负责人、主讲人不计入规定次数。
三、信息索取:
医教部负责收集本学年中各地举办的国家级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有关内容在医院局域网上公布,供申请参加者选择参考,亦可直接到医教部查询。对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投稿,凡被录取为大会发言的,可凭会议邀请函申请参会。学习通知分发到各科室主任,护理专业分发到护理部。
四、申请、备案、报销:
外出学习的医、药和技类人员凭会议邀请函或会议通知,经所在科室主任同意后报医教部主任审批;护理人员由科室护士长同意后报护理部主任审批;医教部和护理部再分别报分管院长审批,其中科主任和护士长外出需报院长审批。护理人员待审批后到医教部备案。
(一)费用由医院支付的,在符合第
一、第二条后经本人填写外出学习申请表,并办理相关审批手续,方可填写学习回执。学习结束后凭会议邀请信及审批手续到财务部核准报销相关费用。
(二)费用不需医院支付的,经本人申请、科主任批准后到医教部主任审批,可不计入规定次数。
(三)外出学习时,为保障医疗工作正常秩序,护理人员到护理部备案,其余医务人员到医教部备案,在征得同意后方能外出参会或学习。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县实际,利用务实进修、全科医师培训、学术交流、远程教育等措施开展人才系统培养,努力提高全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服务能力,不断推动全县卫生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培养对象
全县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重点突出以下方面:
1.以医疗、预防、护理为重点;
2.以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重点,兼顾县新区人民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所;
3.以45周岁以下人员为重点。
三、实施项目
(一)进修培训。1.每年卫生局均安排1-2名管理人员参加省级培训,对新上任的单位副职以上人员要求必须参加培训;2.每个乡镇卫生院根据实际安排1-2名卫技人员(妇产科人员优先安排,兼顾信息、预防、保健人员)到县新区人民医院或省市级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务实进修6个月;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所安排1名专业人员赴省市进修学习2-3个月;4.村卫生室须派出一名有执业资格、有进取心的村医到乡镇卫生院务实进修3个月,成绩优秀的村医可选送到县新区人民医院务实进修6个月。
以上人员在进修培训期间,每人每月补助500元,妇产科医生每人每月补助800元,基本工资由原单位正常发放。
(二)乡、村人才交流。卫生院的临床一线人员每年定期到村卫生室服务不少于2个月;在县新区人民医院务实进修合格的村医,每年定期到所辖卫生院从事临床工作不少于4个月,人员工资和绩效由所在乡镇卫生院发放。
(三)转岗培训。凡是注册为“全科医生”的执业医师,从2014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进行为期一年的全脱产培训,每个卫生院原则上每年选派一名“全科医生”参加培训,培训基地为县人民医院、县新区人民医院。参加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学员工资在原单位正常领取,另外每位学员每月补助500元。
(四)全科医师培养。新录用的医学类临床和中医本科生、大专生必须分别参加“5+3”和“3+2”全科医师培训模式,培训基地分别为县人民医院、县新区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培训期间,学员工资由原单位发放,其补助费用按照省、市相关规定执行。
(五)学术交流和专题学术讲座。鼓励中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参加省内外医学学术交流。经医院批准赴外参加重要学术交流活动并按规定取得学分的,其往返差旅费及培训费用由原单位报销,同时,县卫生局给予每例次500元的奖励。
聘请专家来进行专题讲座,省级3000元/人·次,市级1000-2000元/人·次,县级500元/人·次;讲座后需要考试的,出卷费用每例次200元。
(六)学历教育。鼓励在职卫生技术人员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历层次,对获得医学类硕士、本科、大专学历的人员,分别补助15000元、6000元、2000元。对以全脱产、半脱产等方式取得相关医学类学历的,在读期间所在单位发放基础性工资,其绩效工资在毕业后一次性领取。
(七)科研、论文。鼓励开展科研项目,撰写学术论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项目可分别获得50000元、30000元奖励;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项目可获得20000元、15000元、10000元奖励;获市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项目可获得10000元、8000元、5000元奖励。
在SCI、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医务人员凭论文原件,每篇论文分别奖励人民币5000元、3000元、2000元。
(八)中、高级职称项目。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中级职称晋升为副高级职称的人员,给予奖励600元/人;副高级职称晋升为正高级职称的人员,给予奖励800元/人。乡镇卫生院晋升为中级职称的人员,给予奖励800元/人;中级职称晋升为副高级职称的,给予奖励1000元/人。
(九)执业资格。毕业后第一年考取执业助理或执业医师资格的,奖励1000元/人;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奖励1000元/人,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奖励2000元/人。
以上各项补助费用、奖励资金,除特别标明外,均从“人才培养基金”中支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人才培养的工作领导。成立由县卫生局局长任组长,任副组长,办公室、监察室、规财科、人事科、医政科、中医科、卫协会、相关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培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项目督导认定和基金使用监管。
(二)设立县卫生局“人才培养基金”。县卫生局从各乡镇卫生院和县新区人民医院,按月提取医疗业务收入1.5%,作为人才培养基金,实行专项管理。如果本年度的人才培养基金超出预算或结余过多,可以适度追加或减少提取。
关键词:模式 背景 监管方法 借鉴
长期护理保险承保被保险人在医院或家中因接受各种个人护理服务而发生的相关护理费用。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险种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由残疾收入保险发展而来,经过30余年的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在发达国家已经由纯粹的商业性质的保险产品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全新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解决长期护理问题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对政府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补充,解决和满足老年人日益膨胀的护理需求,以此缓解家庭及社会的压力。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于同样面临老龄化威胁的中国来说值得借鉴。
一、模式:商业保险公司作为经营主体。
根据实施主体的不同,以美国为代表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是由商业保险公司作为经营主体,属于商业保险的范畴。鉴于长期护理保险对社会所做出的独特贡献,美国有四个州(加州、纽约州、康州和印地安纳州)由联邦政府批准,成立了长期护理保险计划,由州政府与保险公司合作,为投保人提供独特优惠,即要求被保险人购买一定数额的私人保险,由保险公司负担护理的最初费用,不足部分再由政府补足,从而使投保者得到更多保障。
二、背景:人口老龄化对其经济发展的压力。
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残疾收入保险发展而来。当时,美国人口的老龄化对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构成了愈来愈重的压力。美国的老年人约占其全国人口总数的13%, 约1/3的老年人处于贫困线以下。由于家庭各成员居住地的分散、子女工作忙碌而无法留在家中照料老人以及无子女的老年人或单身老年人增多等原因,通过医院或其他护理机构照料生病的老人不失为解决矛盾的良策。另外,美国的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一般都不提供长期护理的保障。社会保险中的医疗照顾计划(Medicare)仅提供给老年人短期(最高可获100天)的专业家庭护理的费用报销,并不包括老年人的长期护理。私营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则将长期护理排除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外。针对日益严峻的长期护理问题,长期护理保险应运而生。
三、承保和理赔方式:形式多,选择多。
(一)被保险人的年龄和保费的缴纳。美国的保险公司往往将被保险人投保时的年龄限制在50至70岁之间,承保期按照被保险人投保时的年龄和他们的实际需要分为40-84岁、50-84岁、55-85岁等年龄段。投保时被保险人年龄越低,则其费率越低。
(二)保险金给付额。美国的保险公司的绝大多数保单标明每日最高给付额及给付日中给付的总额。给付额越高,费率越高。具有多种形式的保险责任,充分满足被保险人的各种护理需要。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险责任一般包括三种护理类型:专业家庭护理、日常家庭护理和中级家庭护理。专业家庭护理提供医疗服务,由专业医生负责。日常家庭护理以提供个人护理为主,如协助洗澡,穿衣,吃饭及其他日常生活帮助。中级家庭护理则介于以上两者之间,为那些不需要专业医务人员全日看护的病人而设,但看护时间显然比专业护理时间要长得多。一些保单有其他选择性条款,诸如提供成年人白天护理、家庭健康护理和高龄老人需要的其他帮助等。早期长期护理保险要求病人在进入长期护理保险给付前先进入医院治疗,以作为给予长期护理保险给付的先决条件。但现在绝大部分保单已取消了此限制性条款。
四、监督和管理方法:由美国保险监督官协会制订示范法规。
美国政府重视对长期护理保险的监督和管理,促使了长期护理保险的健康发展。美国保险监督官协会(NAIC)制订了《长期护理保险示范法规》(Long-Term Care Insurance Model Act),规定了保险公司在制定长期护理保险条款时所要遵守的最低标准和投保方应享有的权利,如保险人应对所提供的保障及其特点作一定的描述;禁止对被保险人特定的身体状况不提供保障;投保人应有一定的观察期,在此期间可撤销保单并退还保费等等。至1993年,美国绝大多数州都通过了类似于示范法规的法律规定,促使了长期护理保险逐渐向标准化发展。另外,美国许多再保险公司积极向销售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扩大了他们的承保能力。许多消费者组织也积极协助保险公司制定长期护理保险的指导方针和承保方案,满足社会各阶层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要。
五、借鉴
(一)政府应与保险公司积极合作,推进护理机构的建设与护理人才的培养。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失能老年人的绝对规模在迅速增加。考虑到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区政府与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积极推广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的护理模式。受中华民族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老人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到养老机构去接受护理服务,因此应该鼓励人们通过购买长期护理保险后获得保险公司提供的护理资金,在社区和家庭接受护理服务,这样更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
(二)探索税收的优惠以及员工福利的创新。美国健康护理改革规定,员工缴纳的保费不纳入员工的应税收入,雇主为员工缴纳的保费被看作是公司的营业费用,从而不论是员工还是雇主缴纳的保费,都可以享受税收优惠。这一举措使美国雇主出资的长期护理保险计划大大增加,长期护理保险由此成为雇主吸引和留住员工的新手段。我国在税收政策方面对长期护理保险的支持可以学习借鉴美国的经验,给予购买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的企业和个人在税收方面的减免优惠,从而鼓励企业会其员工投保,家庭为老人投保。
(三)多渠道融资,走市场化道路。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属于商业性健康险,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政府不强制其国民购买此保险,而由公众自愿投保。但是,由于保险公司以盈利为目的,一般都会制定严格的核保流程,对可以购买保险的投保人的健康状况会设一定的准入门槛,健康状况不达标准者,一般不能购买护理保险,因此并非每个人都可以购买该保险。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模式不可只采商业性模式,可以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社会保险体系,其保险费的缴纳可以实行政府、企业和个人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担,这不仅可以加好地解决我国老年人的护理问题,实现社会的公平性,而且也可以满足高收入阶层较高的护理服务需求,实现长期护理保险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 王玉玫.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设[J].河南社会科学,2011 (1)
[2] 荆涛 长期护理保险——中国未来极富竞争力的险种[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6年
[3] 张鑫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可行性研究[D] 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4]王杰 戴卫东. 长期护理保险在中国的选择—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7.4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中分级护理医嘱的现状及医生和护士是否认同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及有无能力参与。[方法]选取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科室的10名护士长和8名科主任为访谈对象。[结果]8名护士长不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医生认为分级护理医嘱没有疑问;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问题,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不过7名医生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表示质疑,6名护士长认为自身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在参与方式上,8名医生和7名护士长认为医护合作是比较理想的决策方式。[结论]对于分级护理由谁决策的问题上,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而医生则采取默认态度,不过对护士的能力表示质疑,而大多数护士认为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医护合作是医生和护士都认为比较理想的方式。
分级护理,又叫等级护理,1956年由张开秀、黎秀芳前辈倡导提出,是按照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分级护理标准和要求,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实施相应的护理和照顾的制度。分级护理在规范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执行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专家认为分级护理是护士为病人提供不同程度护理服务的依据,应由护士在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做出[1-4]。为了调查医护人员对这一观点的认同情况,于2007年6月—2007年8月对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进行了访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科室10名护士长和8名科主任为访谈对象。收集资料采用面对面访谈法,访谈前向受访者详细说明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方法,获得理解和同意,讨论并选择适当的访谈时间和地点,并承诺用编码替代姓名,以保护隐私;访谈时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并认真记录。时间在30min左右,每例进行l次或2次;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访谈内容,按照N1~N14和D1~D9依次给每位受访者(护士和医生)的访谈记录编序并建立各自独立的文档。
1.2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称、职务等);您对分级护理医嘱现状的认识;您认为护士是否可以参与分级护理;您认为护士是否有能力参与分级护理决策。访谈中视具体情况和个案的情绪适当调整内容和数量。
1.3统计学处理建立Excel数据库,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判断,利用均数、标准差等指标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s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推断。
2结果与分析
2.1访谈对象一般情况护士长年龄41.8岁±5.1岁,工作时间21.4年±5.9年,中级4名,高级6名;医生年龄44.5岁±2.5岁,工作时间21.9年±2.8年,高级8名。经统计学比较,两组年龄、工作时间、职称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受访者对分级护理医嘱的争议①8名护士长不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有的病人危重不下一级护理,有的不重反而下一级护理”;医生认为下的分级护理“没有什么疑问”,只不过“有时候护士提出应该改”“有的护士说不对,让我们改”。②医护对分级护理认识的角度不同。护士认为“医疗与护理关注的角度不一样,比如一压疮病人,生活不能自理,从护士角度是一级护理,但是病人病情平稳,没有潜在危险,医嘱下为二级护理”;有的医生坦言“不了解分级护理,下达分级护理只是根据医生的经验”或者“从护士那里学的”,认为“病情重的一级护理,较重的二级护理,不重的三级护理”。
2.3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5名护士长认为可行,认为“护士最了解病人”“护士认真,更敬业可以做得更好”“由护士下,护士长更专业一些”,在决策方式上,7名护士长认为与医生合作比较好。但是也有5名护士长认为不可行,因为“护士没有能力”“病人听医生的”“医疗环境不好,不愿意承担风险”“护士长、主管护师可以下,但是晚上、周六、周日,有的小科室不可能安排有经验和无经验的护士共同工作,就是说这个时候,没有人下分级护理”。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认为“也行”或者“可能可行”,认为“如果让护士参与进来,或许比现在让医生单独下好一些”“有能力的也可以,省点事”,但是强调“大医院可行,基层医院不行”;也有医生认为“谁下都无所谓。关键是病人没有问题,不投诉就行”;在护士参与决策方式上,8名医生认为是医护合作,但是“医生为主”;有的医师认为“如果让护士独立做,恐怕不行,因为护士对疾病认知与知识水平有限,如果排序,认为是医护合作>医生>护士”。
2.4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讨论6名护士长认为护士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护士受过正规教育”“护士比医生更了解病人,护理上的一切可以由护士做主”,但是多数护士认为“与知识层次、工作经验有关”“需要是一定资格的”“护士长一般可以,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护士还可能有能力”;在护士没有能力的原因上,护士认为“大多数护士学历低、经验不足”;“聘用护士多,流动性大,继续学习的动力不大”“护士常常转科,在一个固定科室的时间短,病情改变的判断能力较弱”;“护士有学历而尚无承担此任的相关能力”。7名医生对护士下分级护理的能力表示质疑,认为“综合护士素质、学历、待遇等问题,护士可能没有能力,特别是聘用护士的能力差,而且护士总是轮转,不像医生对病人那么了解,如果护士不轮转,由2名或3名护士照看1例病人,对病人的病情很了解,护士也有能力决策”“护士对疾病判断程度不如医生,主要是知识缺乏”,有的医生认为“需要以一整套体系完善后才能有能力,如教育”;但是有的医师认为“有经验的护士也有能力,老护士观察病情也行”。
3讨论
由结果可知,多数护士不很认同医生下达的分级护理医嘱,与毕慧敏等[3]、李风莲[5]的结论,说明护理级别决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问题上,由访谈结果可知,护士持肯定和否认态度各占一半,而所有接受访谈医生并不反对护士决策分级护理,持默认态度,该访谈结果并不否认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可行性,与王旭梅等[6]的结论一致,与肖小文[7]、韩淑芳[1]、毕慧敏[2,3]、王芳等[4]的观点一致。在决策方式上,由结果可知医护合作是比较理想的决策方式。
在护士决策分级护理能力的分析上,由访谈结果可知,大多数护士认为自身已经具备下达分级护理的能力,尽管大多数医生对其能力表示质疑。王旭梅等[8]从护理学科的课程设置、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我国医院护士的发展现状等各个角度分析护士决策分级护理的能力,理论上认为,护士是有能力决策分级护理的,但是该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该结论只是在访谈的基础上得出,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论证。
参考文献:
[1]韩淑芳.谈分级护理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1994,9(4):184-185.
[2]毕慧敏,蒋兰芬,来桂英.住院病人护理分级的差异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8A):1394-1395.
[3]毕慧敏,吴箭,史雅轩,等.护理人员对分级护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6A):966-968.
[4]王芳,乔巨峰.护理专业自主性发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17-419.
[5]李风莲.内科护士巡视病房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J].护理学杂志,2007,22(21综合版):10-11.
[6]王旭梅,韩世范.对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认同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2A):31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