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专业化管理论文

专业化管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3 15:18: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专业化管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专业化管理论文

篇(1)

实现频道专业化,是电视业走向市场、参与竞争、立足不败的客观需要,也是我们的目标追求,因此,需要我们的决策者、我们的电视人用一种新的传播理念,对专业化的内涵揭示、实现途径和终极目标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更需要对其实现的客观基础即背景依托有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分析研究。近几年,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电视台在实现频道专业化方面都作了程度不同的尝试和实践,说明我们在适应逐步变化的受众市场方面迈出了可喜的脚步,但迄今为止,称得上真正专业化的频道却是凤毛麟角。

频道专业化有着许多复杂的制约因素。它不是设计一个理想的专业分工的方案,给各频道以标识区别就成的,它需要有个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时间积累的过程,需要有专业化频道赖以真正实现的坚实而可靠的背景依托。这一背景依托主要有四个支撑点。

支点一:相对成熟的受众市场是频道专业化的基础

电视媒体的直接对象是受众,受众越多,受众市场就越大。传统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使受众总是被动地接受媒体传递的信息,充其量也只能在你提供的有限的信息范围内进行有限的选择,即“你烧啥我吃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体还是培育了受众市场,满足了相当一部分受众的精神文化和心理需求。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受众市场在不断壮大的同时,有一部分受众却从这个市场开始分离出来,他们不再满足于过去“你烧啥我吃啥”的现状,而是“我要吃啥你得烧啥”,这些就是开始成熟或正在走向成熟的受众。作为媒体,当然不能失去他们,只能是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频道专业化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受众逐步成熟、受众市场逐步细分的客观要求。一些电视业发达的国家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频道专业化是电视媒体本身生存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当然,频道专业化是由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是应在受众市场处于相对成熟阶段方能真正实现的。尽管我国的电视台拥有量居世界第一,电视受众也均超过发达国家,但跟发达国家比,我国的电视业起步较晚,进入较快发展阶段也不过一二十年时间。我们可以撇开众多电视台的出现和布局是否科学合理不说,但不能不对电视受众市场作个较为符合实际的分析。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80%左右在农村,其中相当一部分地处穷乡僻壤、高山海岛,他们对电视传媒还处于渴望解决或刚刚解决“温饱”的状态。国家投入大量钱财搞广播电视的“村村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但这也只是“村村通”而已。这些刚知道“电视长得啥个样”的受众,可以说在相当长时间内也只是受众,很难冠之以“成熟”。就是在城市,由于职业、年龄、文化素养、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的不同,受众对电视传媒的心理需求也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就多数受众而言,处于有待成熟的阶段。我们在作频道专业化尝试、培育成熟的受众市场时,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急也没用),而应脚踏实地,多一点科学的态度。

支点二:高素质的频道建设者是频道专业化的保证

频道建设者包括管理者和全体从业人员。这些人都必须具有理念新、政治强、业务精等基本素质。由于分工不同,对他们的素质要求也不同。

1.管理者,即频道总监。他不仅是“办台”的“政治家”,而且是与时俱进、有开拓创新理念的“思想家”;频道是资源,靠人去开发、去经营,因此频道总监同时又应是有综合协调能力、善于经营、勇于担险的经营者。他对频道负有全责,他的10次尝试应有6次以上是成功的。

因此,理想的频道总监应该是高素质的,应该是在众多参与竞争的佼佼者中脱颖而出的“这一个”,而不是其他。

2.全体从业人员,包括制片人、主持人(播音员)、编辑、记者和其他人员。这些人首先应是电视人。根据频道的专业化定位,他们应具有定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又有与之相关的其他知识、技能,既是“专”的,又是“杂”的。就整个频道而言,这些人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生活阅历、工作经验等应呈阶梯形,且是互补和能互动的。

专业化的频道由若干档专业化的栏目构成,栏目对频道负责,栏目的定位直接影响频道的定位。所以,栏目制片人有着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他对栏目负责,就是对总监负责,对整个频道负责。

专业化的频道要创出专业特色,一定要打造若干个具有品牌效应的栏目。要创出品牌栏目,必须有品牌效应的主持人。主持人在定位准确、用新理念设计的栏目里孕育、成长,成为品牌,同时,品牌主持人又不断地为栏目的品牌化增色添彩,两者可以相得益彰。就像人们一说起《实话实说》就会想到崔永元,一说起崔永元就会想到《实话实说》一样。所以,品牌主持人培养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栏目乃至整个专业频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培养成功了,就是一块抢占受众市场含金量很高的“王牌”。

编辑、记者、摄像、后期制作人员等等,他们也同样重要。如果说频道是一台机器,他们都是组成机器的零部件。任何一个地方出了故障,都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

这是频道专业化对从业人员提出的应具有的基本要求。可是,现实告诉我们:专业频道的管理水平、运作机制以至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市场不断提出的新要求。管理者还是按照传统的思维定势和模式在“运筹帷幄”,习惯于过去的运作机制,并没有把频道当作丰富的资源去开发、去经营,也没有在栏目经营、人才培养等方面花多少心思。具体的栏目采编制做人员也还是日复一日地忙于“热运转”,以保证每天有栏目播出,很难有时间去作理性的“冷思考”,以至于不少栏目无法出彩,有些栏目昔日生气勃勃,如今日子久了,却变得暮气沉沉。

频道专业化不等于频道名称、栏目名称的专业化,而是在传播内容上有特定意义和富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专业化,具有质的规定性。专业特色需要靠人的智慧去创造。因此,拥有一支理念新、素质高的频道建设者队伍是频道保持长盛不衰、不断向“专”迈进的根本保证。

支点三:不断积累的经济实力是频道专业化的后盾

目前,我国电视进行了有线、无线的整合,有的归属总台,有的归属集团,但大多还是基本核算单位。正因为如此,频道都十分重视并会花大力气去抓创收。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省份,省级专业频道每年广告收入可超亿元,市级频道创收也可达几千万元,收入相当可观。一定的经济实力,保证了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也保证了在节目制作上的经济投入,同时赢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和受众缘,形成节目创新、创优与经济创收增长的良性循环。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频道创收主要依靠广告,而广告又主要依靠电视剧的播放。如果按照专业化定位的要求,绝大多数频道将不再播放电视剧,在目前受众市场还不成熟,尤其是与大多数广告客户期望得到的“立竿见影”的广告投入效果心理差距甚大的情况下,频道不播电视剧,其主要经济来源势必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专业频道敢于为“专”而拒电视剧于频道大门之外的。现实毕竟是严酷的。

频道创收的另一个途径是要重视节目资源的再度开发和增值,使之成为商品。有些频道经过多年的努力,创出了一些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有一定影响的品牌栏目,但也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有的甚至花了很大的经济投入创制的节目,也没有进行合理的深度开发和推销。如某市级频道,国庆50周年时搞了一次航拍,租飞机每小时2万元,花去几十万元。建党80周年时,差不多的内容又搞航拍,又花了几十万元。这些内容经过几次播出,一直沉睡在磁带库里无人问津了。要是能将这些投入大、内容好、又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节目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制成光碟、像带等作为商品推销,可以使节目制作成本大大降低,还可能赚一笔不小的钱。

在努力增加创收的同时,积极推进成本核算,也是使频道资源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我们的电视节目制作不计成本或是忽视隐性成本似乎是个通病。所谓节目制作成本,其实应包括显性和隐性两部分。比如制作一档栏目,除了摄制人员的差旅费、住宿费和工资、补贴等显性成本外,还有后期制作中的设备折旧、电费、磁带等消耗以及办公用房的折旧等隐性成本。不计成本或忽视隐性成本很大程度上是管理体制造成的。过去,开办频道除少数靠银行贷款外,基本上依靠政府拨款,造房子、购设备等并非频道自己的钱,所以,怎么用也疼不到心里,不将此计入成本似在情理之中。

在现阶段频道专业化进程中,总台或集团对各频道宏观的调控还无力实现或处于不完善的情况下,设备、技术不断更新需要钱,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钱,制作或引进大量高质量的与频道定位相吻合的节目需要钱,等等,这些钱都需要靠频道本身的创收。因此,千方百计增加频道创收,壮大频道实力是当务之急,因为一定的经济实力是频道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频道可持续发展,真正进入专业化的坚实后盾。

支点四:竞争会给频道专业化的推进注入新的活力

在电视业日趋成熟、不断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进入市场的同时,竞争也将随之而来,并趋于加剧。竞争的本质是对受众市场新的分割和占有。这种竞争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

内部的竞争主要表现是:各上星台之间的竞争;省级台与市级台之间的竞争;省级台各频道间的竞争;市级台各频道间的竞争;等等。这种竞争必然导致按区域范围(以省或市的区域管辖)的重组或联合,如组建集团公司、频道整合组建总台等,其目的是形成合力、壮大实力、增强活力,形成与区域以外电视媒体的竞争实力。但由于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等也存在较大差距,这种以区域管辖为特征的重组或联合,并不能改变它原先在市场分割中所占的份额,也就是说,原先强的依然强,原先弱的并非因为联合而变强或能战胜原先的强劲对手,它依然存有深深的忧虑和试图变强的强烈愿望。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在我国电视媒体的内部竞争中、在现有管理体制基本维持的状况下,并不十分灵验。优胜可以做到,而劣汰谈何容易?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如此。

对电视媒体构成巨大威胁和冲击的主要是来自外部的竞争。一是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多媒体的冲击。这种冲击不仅体现在传播手段和传播形式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传播内容和传播时效上。我们虽然在目前还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对因特网的传播内容加以筛选或控制,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二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大量的电视节目、音像制品的进入将势不可挡,与我国广大的电视媒体展开前所未有的受众市场争夺战。如果我们应对不力,那么白花花的银子只能往外流,如从意识形态角度讲,那将更可怕、更残酷。

篇(2)

论文关键词: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建设

 

1.引言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外语界存在着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之区别,前者仅指外语教学中以翻译促进外语的掌握,翻译仅是外语学习中的部分目标,而后者则特指英语翻译专业教学,即翻译本身就是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之一。[1]本论文中取翻译侧重于前者,但兼顾后者,即把翻译教学当作英语专业中贯穿始终的语言学习活动(包括其中的翻译课程)来看待。

长期以来,翻译只是被看作外语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训练方法或者一般意义上的实用技术,而翻译教学也通常是一些经验之谈和技巧的传授教育管理论文,类似于师傅对徒弟进行“传帮带”的形式。在中国,翻译真正作为一种专业来进行系统化的培养还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当然,相关的翻译教学实践及其研究也是近年来才真正兴起。然而,翻译教学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是语言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也是借以训练与提高目标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2.传统英语翻译教学

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曾经在英语教学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有学者就指出了当前英语翻译教材存在着“知识老化,题材、体裁单一”,“缺乏真实语境”等问题。[2][3]

简单概括而言,传统的主流英语翻译教学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2.1 以文学、会议、旅游等翻译内容为主,一般实行通用内容翻译教学。因为英语专业属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其翻译教学也基本采用文学、语言学内容为主,早期翻译教材里选用较多翻译材料便是杨宪益和戴乃迭先生的红楼梦以及早期英语小说的汉译;另外占比较多比例的是一些会议发言,通常是政府机关会议报告;再有一些就涉及到各地的旅游,一般是中国的名胜景点等。[4][5][6]这些翻译材料显然是翻译的经典,加以认真研究和反复揣摩对于任何一个翻译学习者都将受益非浅。然而,当前翻译市场的主流却并非这类文学作品或者重要会议的报告和重要名胜的介绍。因为这些内容通常已经由专业人士完成,并形成较固定的译法,在翻译人员的选择方面也已经稳定在特定高校毕业生当中,并不会考虑一般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2.2 翻译练习以虚拟化场景为主。传统的翻译教学一般选择虚拟内容进行练习,较少触及现实翻译教育管理论文,离学生现实较远。这主要表现在翻译素材的选择上,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练习。比如要我们江西省赣州地区的学生翻译与北京故宫相关的语言材料,或者要求他们去翻译国家重要会议报告。这些内容与译者目前乃至未来的生活都相距甚远,无法激发学生的翻译热情。

3.当代英语翻译教学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翻译市场的强劲推动下,加上目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国的翻译教学开始逐渐与市场对接,并在教学方式上日益注重信息技术使用。其特征表现如下:

3.1 实用化。国内的翻译教学开始走向实用化,教学内容不断增加翻译市场中经常出现的材料,尤其是公司技术材料、法律文本(合同类)、企业对外宣传等方面的内容。

3.2 信息化。主要表现为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广泛使用和翻译语料的收集整理,也包括翻译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高程度依赖(文档编辑、翻译材料收发、资料查找、信息收集等)。

3.3 专业化。这里的专业化是指翻译领域的专业化。由于不同领域所涉及的具体专业知识差别,不能期望每个译者都能进行全部领域的专业翻译。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学好一定的翻译技巧,然后结合自身情况,深入发展某一领域的翻译能力将是未来翻译教学发展的方向。

4.基于地方特色翻译教学课程建设的意义

4.1 顺应了英语翻译领域专业化发展要求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各个领域之间的知识差异变得益加巨大,任何一个译者也无法通晓所有领域的翻译。采用针对地方特色内容的翻译教学使英语翻译的培养在翻译领域上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精深一个领域的翻译,也为日后往其它领域扩展打下坚实的语言及翻译技巧基础。

4.2 可以强化英语翻译教学的现实针对性

因为集中于训练基于地方特色内容的翻译,其教学比较具体可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操练热情。学生对于涉及本地的内容一般容易产生亲近感教育管理论文,不至于疏远与抵触翻译教学活动。同时,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翻译教学及相关练习还能直接满足翻译市场的需求,使翻译教学与市场直接关联起来。

4.3 有助于服务地方对外经济建设与文化宣传

通过开发地方特色翻译课程的教学,培养出的人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对外宣传。由于地域差异,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训练,一般的英语专业人才很难胜任具有独特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相关材料的翻译。根据以往的经验,不少招商宣传翻译材料都表现出对原文主旨的偏离、曲解,原因主要还不是外语能力,而是缺乏对本地区经济状况的系统掌握及相关的翻译知识。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的建设也能起到对外宣传地方特色文化的作用,比如江西省赣南地区的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历代有不少名人留驻此地,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苏维埃革命史等等。另外,有不少针对赣南地区的研究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比如客家文化相关的人类学研究、一些有色金属的开采加工研究等。这些都需要有更为准确得体的对外翻译,以更好地让世界了解赣南文化。

4.4 促进学科交叉研究,创新外语教学模式

地方特色翻译教学涉及到其它学科,如历史学、人类文化学、工业技术等知识,这种尝试有利于推动外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也可以丰富翻译教学的研究,为探索翻译教学中的翻译领域专业化发展模式作出积极贡献。

5.基于地方特色翻译教学课程建设

5.1 英语翻译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首先是确定课程性质(含教学目标等)教育管理论文,其次教学内容设置(包括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或选择等),然后考虑教学条件创建(涉及信息化技术设备支持及教师队伍培养等)。

5.2 课程性质。

地方特色英语翻译教学课程是一门针对地方特色内容的专业领域翻译教学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该接受过较为系统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训练,能阅读中等程度的英语材料,满足一般的听说及写作要求。以《赣南英语翻译教学》课程为例,其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赣南地方特色产业、文化及科技等内容的翻译,做到能较流畅地翻译相关内容,满足一般的应用要求。

5.3 教学内容设置。

基于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主要强调与本地相关内容的翻译教学及实践,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以地方材料为主。下面以赣南英语翻译教学课程的内容为例,说明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内容的设置。

5.3.1 翻译基本技巧。

这部分内容与其它翻译课程的内容相似,主要是用于引导学生进入翻译课程,包括翻译的基本理论、一般的翻译技巧、辅助翻译工具及书籍的使用等。

5.3.2 地方特色相关材料阅读。

这里主要选择一些与地方特色内容相关的典型材料供学生进行学习,包括英语和中文材料,让学生熟悉特色材料的表达和描述。同时配以相关领域的专业常识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相关领域知识,为翻译做准备。还可以提供相关专业参考书籍、重要网站链接等信息。就赣南地方英语翻译课程而言,涉及的内容包括赣州地理概况、赣南红色革命历史、赣南历史名人生平事迹介绍、赣南政治、教育及社会建设现状及远景规划、有色金属矿业发展现状、赣南脐橙等特色农产品、赣南客家文化、采茶戏、兴国山歌,还有赣南旅游景点如通天岩、郁孤台、八境公园、龙南客家围屋等。

5.3.3 英译汉实践。

通过翻译一些与地方特色相关的英语材料来进行英汉翻译研究讨论。可以从China Daily里选取一些与赣南相关的新闻进行汉译训练,或者从英文Wikipedia里选择一些相关的赣南历史事件或者人物、地理或者民间文化等内容进行翻译,或者从有色金属矿业技术的入门性英语原著中摘取适当的内容进行翻译。

5.3.4 汉译英实践。

有了前面的学习与训练,就可以开始汉译英训练教育管理论文,将一些地方汉语材料翻译成英语。可以选取翻译市场上常见的翻译内容作为翻译实践与研讨的材料。比如本地经济形势介绍、交通及市场状况描述、特色产业的发展形势、地方文化的对外宣传描述等内容。就赣南而言,可以针对赣南的交通、有色金属采矿及加工发展情况、赣南脐橙的产业化运作、赣南客家文化在中国及世界的地位、以及一些旅游景点如崇义县阳岭国家森林公园等等材料进行翻译。

5.3.5 地方特色相关材料的翻译练习题目及参考译文。

提供足量的练习材料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翻译训练材料可以根据教学进度由学生自行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翻译练习。教材附有相应的参考译文,以供学生揣摩语言组织、语义处理技巧,不断提高翻译水平。

5.4 教学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翻译教学形式在不断更新,由于地方特色翻译教学属于具有市场针对性的专门课程,其教学形式需要深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范例。课程的开发涉及到教学大纲的制定,其中包括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教学课时分配、课堂组织形式等具体操作细节,而这些细节必须要体现出与普通翻译课程不一样的特色。赣南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建设在教学形式上主要考虑了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5.4.1 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

目前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上的应用已经得到较多学者的认可。[7][8][9]因为地方翻译材料相对比较专业化,其内容比较固定,翻译的重复利用率高,可以考虑针对赣南地方特色的翻译材料进行语料库建设,形成一个翻译记忆库,在教学中通过共享翻译记忆库来辅助学生进行翻译训练,同时,将这些学生的翻译训练译文加入系统,反过来又可以进一步充实原有的共享记忆库。国内目前较为通行的塔多斯(Trados)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可以方便地实现翻译记忆与共享。目前外语系(部、学院)大多已经建立网络自主学习系统,在这个系统的基础上安装机助翻译系统极其方便,成本也低廉,可操作性强。[10]

5.4.2 结合田野调查教育管理论文,展开翻译训练。

地方特色翻译主要涉及当地相关内容,可以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使翻译内容变得具体可感,既可加深学生对所译内容的理解,也可激发学生的翻译热情。比如涉及赣南客家文化的内容,可以到客家文化城或者客家相关历史文化景点进行实地考察;若涉及有色金属产业的内容,则可联系相关企业,深入企业生产工地展开调查研究。

6.结语

本论文以赣南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开发与建设为例,主要从理论上探讨了地方特色英语翻译教学课程的建设,论证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还研究了课程性质、内容设置、教学形式等关键内容。基于地方特色英语翻译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有其重要意义,它可以进一步推动英语翻译课程的多样化与专业化发展。由于各种限制,本研究还没有开展专门的教学实践,然后根据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评估,从而得出较为客观的课程建设结论。这部分实验教学论证环节将由后续研究来完成。

[参考文献]

[1]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 中国翻译,2002,4.

[2]姜秋霞,曹进.翻译专业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J]. 中国翻译,2006,5.

[3]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7]王立非,王金铨.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方法及应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5.

[8]罗选民,刘彬.关于开放型语料库翻译教学的思考[J]. 外语教学,2009,6.

[9]徐彬.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设计与实施[J]. 上海翻译,2010,4.

[10]隋然.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翻译教学[J]. 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2,1.

篇(3)

摘要:银行业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但它同时又是最容易引发系统危机的部门。在如何确保银行业稳健运行方面,经济学家和银行家都认为,银行业监管的责任十分重大。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银行业稳健运行,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际经济组织和各国政府出台了大量有关银行业监管的政策、制度和协议,经济学家们也对银行业监管问题进行了艰苦的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键词:银行监管;监管理论;金融机构

Abstract: The banking industry is the most basic and most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ut it is also most likely to trigger a systemic risk sector. How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banking sector in the operation, economists and bankers agree that the responsibility for banking supervis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guard against and defuse financial risks,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banking sector to run, the 20th century, since the 70s,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nd governments introduced a lot of information on banking supervision policies, systems and protocols, economists also the issue of banking supervision painstaking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and have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Key words: banking supervision; regulatory theor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前言

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也日益引起中国的经济学家、金融学者的兴趣和关注。尤其是即将走过三年历程的中国银监会,在以勇气和智慧开启中国银行业监管新局面的过程中,已经基本完成了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制度框架的构建工作,其探索和创新更为中国银行监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进一步推动当代银行监管理论与本土实践的结合,加快中国银行监管理论的建设和总结,本期《理论前沿》周刊专门邀请两位专家从不同角度撰文对银行监管理论进行介绍。

阎庆民博士曾任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主任,出版过《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研究》、《中国银行业风险评估及预警系统研究》等多部专著。他认为:总体来看,现代金融理论研究呈现出既分化又综合的发展趋势,这一点在银行监管问题研究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方面,银行监管研究的对象越来越精细,研究范围从最初的防止银行挤提,到后来的金融管制直至目前的银行风险监管。发展到现在,银行监管问题已分化为并表监管、功能监管、跨境监管以及弹性监管等众多的研究领域。但另一方面,银行监管问题并没有像其他经济学领域(如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理论、汇率理论、利率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等)一样形成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大量理论性的观点、方法和思路均是散布在各类文献中,为阐述特定问题而出现。在此情况下,银行监管研究与其他经济领域出现了综合、交叉和渗透现象,社会利益论、乔治·J·斯蒂格勒管制理论、佩茨曼价格决定模型、波斯纳管理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凯恩的管制辩证法理论等许多新兴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被移植于银行监管问题研究,一些其他经济管制部门(如电信、铁路)的研究方法和案例也被引入到银行监管研究中,20世纪60年代以来风行西方经济学界的博弈论、线性规划和计量经济学更是对银行业监管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正是根据上述研究方法,理论界对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原因进行了研究。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监管理论,有的是从监管的原因出发,有的是从监管的实际效果出发,有的是从监管的机制出发,不同的侧重点形成了金融市场失灵论、金融社会崩溃市场论、政府掠夺论、特殊利益论和多元利益论等理论解释。阎庆民博士通过《当代银行监管理论的发展》一文为我们阐释了这些代表性理论的精华所在。

潘文波博士来自银行监管一线,对中国银行监管工作探索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努力有着切实体会,他通过《中国银行监管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一文展示了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致力进行监管制度、方式和手段创新的有效尝试。

新春伊始,我们推出本组文章,希望在中国银监会成立三周年前夕,有更多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能够加入银行监管理论的研究行列。相信借助国际视野与本土资源的双重优势,针对中国银行监管的理论探讨也能成为最前沿的金融学术研究。 (姜欣欣)

当代银行监管理论的发展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是企业获得外部融资最重要的渠道。格利和肖强调指出,银行把借款人需要的长期信贷组合转变为短期的存款组合,降低了交易费用。为此,各国政府对银行监管给予高度重视。但对于为什么要进行银行监管,监管的效果是怎样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监管理论。

一、金融市场失灵理论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管制”的解释为:管制是政府为控制企业的价格、销售和生产决策而采取的各种行动,政府公开宣布这些行动是要努力制止不充分重视社会利益的私人决策。经济学家将经济管制理论应用于金融监管,认为在不存在信息成本或者交易成本很低的前提下,政府对银行强有力的监管能够提高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使社会福利水平最大化,实现帕累托最优。这一理论被称为公共利益理论,或者称为官方监管观点,其政策含义是,私人部门一般缺少相应的信息、动力和能力去监控企业和银行机构,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机构对银行进行监管。

(一)市场失灵

暗含在公共利益理论背后的经济学现象是金融市场失灵。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因信息缺乏而在金融制度上造成的问题可能发生在两个阶段:交易之前和交易之后,分别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逆向选择是在交易之前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金融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指的是:那些最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造成信贷风险的借款者,常常就是那些寻找贷款最积极,因而是最可能得到贷款的人。例如,风险企业或诈骗者往往最积极地寻求得到贷款。逆向选择使得贷款可能招致信贷风险,贷款者可能决定不发放任何贷款,即使市场上有信贷风险很小的选择。道德风险是在交易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金融市场上的道德风险指的是:借款者可能从事从贷款者的观点来看不希望其从事的风险活动,因为这些活动很可能使这些贷款不能归还。例如,由于使用的是别人的钱,借款者可能将原本用于生产的贷款投资于高风险的股票市场以获取高收益。由于道德风险降低了贷款归还的可能性,贷款者可能决定宁愿不做贷款。

(二)银行危机的外部性

银行危机的外部效应也是需要政府监管银行一个重要原因。外部效应的最主要特征是存在着人们关注但又不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微观经济学已经证明,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社会资源的配置不能达到最优化,影响到经济运行的效率。信息不对称也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广泛倒闭,产生金融恐慌。由于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广大储户不可能清楚金融机构的经营是否稳健,因此,一旦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发生怀疑,就会出现“传染效应”和“羊群效应”,单个银行的风险问题或者倒闭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应而导致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好的银行和坏的银行概莫能外,由此而使公众蒙受巨大损失,并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打击。在现代金融体系中,金融机构财务的高杠杆特性,也使得这种外部效应更为明显。

(三)法律的不完备性

篇(4)

【摘要】公共事业管理学科是随着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发展的,研究公共管理理论对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使其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科学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总结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有益经验,对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若干对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的意见。

【关键词】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5)

论文关键词 功能监管 有效性监管 银行业监管体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机构也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尝试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在这种背景下,世界银行监管理论在近些年出现了新的发展,以对抗银行与存款者之间,银行与贷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信息披露制度在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正式确立。同时,监管合同理论出现,该理论认为,监管是一种存在与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一系列合同关系,这是一种隐形关系,包括银行和存款者,银行与监管者,监管者与社会三种关系,合理的合同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系统性风险,完善银行监管,反之,则会加重或者产生系统性风险,破坏银行监管。银行监管的经济利益问题也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有效监管成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实践中,这些理论问题呈现出新的趋势。

一、世界银行业监管理论的发展

(一)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再到目标监管的转化

即从对不同金融机构的块状监管到对不同金融机构相同业务的条状监管再到对经营结果的目标性监管。这个过程也是由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的转变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银行监管真空地带,防止风险监管部门推诿责任,减少银行业潜在风险。

(二)安全性监管向有效性监管的转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各国银行监管的重点在于建立安全的金融体系,各国纷纷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控制,构建本国的安全网,七十年代末,各国开始进行金融改革,将安全性监管转向以有效性监管为重点,兼顾安全性监管。如,日本的金融“大爆炸”改革。依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1997年制定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相关规定,银行业有效性监管的前提是:监管机构设定明确的责任和目标,并具有履行其责任与目标的独立性和充足的人、财、物、信息保证、法律支持等。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银行监管的基础。外部监管的力量、作用、影响、监管的程度远不如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同时,银行机构同业自律机制也逐渐受到各国普遍重视。

(三)监管全球化的趋势

“由于全球一体化的速度加快,世界各国之间金融市场的关联程度越来越密切。金融风险在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的趋势不断增强。在这种形势下,西方金融监管理论逐渐注重金融监管的国家化,注重国与国之间在金融监管上的合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技术的更新与广泛应用,在促进金融创新,加速资本自由化,推动国际银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使得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金融危机更容易在各国之间蔓延与转嫁,比如,墨西哥金融危机、BCCI事件等,造成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要防范金融危机,仅从一个国家的银行业监管入手是远远不够的,监管全球化变得越来越重要。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地位的加强,会员国的增多就是最好的证明,国际间的银行业监管规则也成为各国制定本国监管政策的重要依据与基本标准。

(四)监管市场化的趋势

世界金融一体化的加速使得银行业综合业务不断发展,出现了跨国市场的融合,这就使得原来由一国政府对本国银行业实施的监管,变得越来越困难,同时,不可避免地加大了金融风险,提高了监管的成本,势必从整体上加大兼容监管的难度,使得市场监管变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市场监管正在帮助并部分替代政府监管,监管市场化成为世界监管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事实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许多国家便纷纷取消政府的严格监管制度,越来越重视发挥市场力量,例如,美、日、韩等国相继进行了包括利率自由化、放宽业务范围限制等在内的放松管制的改革,以增强市场在实现监管目标中的作用。但是,这并非是完全弱化政府的作用,而是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思路下,平衡市场与政府的监管作用,银行监管不是替代市场监管,而是强化市场机制的宏观手段,同时,市场监管也不是取代政府监管,而是市场监管的微观手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即实现政府监管制度的优化,又加强市场的导向性,最终提高监管效率,降低金融风险,实现监管的有效性。

(五)监管体制统一化趋势

这也是金融监管模式由分业化向部分混业化及完全混业化转变的趋势,但是这并非是否认分业模式,在一些国家里,分业的监管模式依然存在并适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英国的大卫T·卢埃林教授1997年对73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有13个国家实行单一机构混业监管,35个国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监管,25个国家实行部分混业监管,后者包括银行证券统一监管、保险单独监管(7个);银行保险统一监管、证券单独监管(13个)以及证券保险统一监管、银行单独监管(3个)3种形式,并且受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指定专业监管机构即完全分业监管的国家在数目上呈现出减少趋势,各国金融监管的组织机构正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又一次掀起了金融综合化的浪潮,监管体制统一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六)注重风险性监管

风险性监管是相对于合规性监管而言的,从监管内容看,世界各国监管机构的监管正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转变。合规性监管是一种事后补偿与处罚的监管方式,是指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管。风险性监管则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是指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资产集中、流动性、内部控制等所实施的监管,是一种持续性银行监管。“国际银行监管组织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风险监管为基础的审慎规则,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二、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转变

“银行业监管体制,是指国家对银行业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划分的方式和组织制度,与本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宏观调控手段、金融体制、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相适应,各国确立了各自不同的银行业监管体制。”金融监管结构的变迁是个急剧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国银行战略研究部副总经理宗良在2010年2月27日举行的“中国金融监管制度优化设计研究”会议上指出,我国在危机中的损失最小,不代表监管水平最高;被我国长期以来效法的英、美等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也值得反思,西班牙、新加坡等国的经验值得借鉴;金融危机是层级递进的,银行监管要努力跟上金融产品的发展。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我国的监管体制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银行监管制度和结构领域有很多问题尚无透彻的理论研究,比如说,监管制度的事前评价体系;政府监管和市场自律的关系;监管的边界问题;多头监管、过度监管、监管真空、监管合作以及监管制度优化问题;对银行监管机构的再监管问题;银行监管的适用性;银行监管的测度问题;监管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关系;金融创新的监管问题等。因此,专家学者对于我国的银行监管体制提出了诸多质疑,同时,针对目前整体的金融监管体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学派,要求通过对金融监管体制的修改,促使银行监管体制的转变。这些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重新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大一统监管制度,忽略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之间的差别,即典型的单一监管模式,该模式是不同的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均由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管。单一监管在监管目标和手段上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投入,有利于取得规模效益,防止监管真空和交叉监管现象,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使监管机构更有效地行使监管职责。但是,单一监管模式下,金融机构缺乏竞争,不能体现不同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之间的差别。监管机构难以形成集中明确的监管目标和采取正确合理的监管方法,且易导致,这也是我国取消单一监管模式的原因。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该维持我国法律目前所确定的监管模式即仍以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为宜。这种在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业务领域内分别设立一个专职的监管机构,负责各行业的审慎监管和业务监管的模式符合目前我国目前金融业发展的情况。虽然金融全球一体化、混业监管和经营成为一种趋势,而且我国现在的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务实际上已经出现交叉,但是,一定程度上混业经营不仅表现为“混”、更表现为“乱”。同时,我国实行混业经营的市场条件还不成熟,出于金融稳定和防范风险的考虑,应该维持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格局。

篇(6)

教师专业化理论旨在探索教师职业作为一门不可替代的高智能、高情感专业的特殊性与专业性,他所反映的教师专业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能要求。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仅仅依靠教育学课程教学是不够的,教学技能的形成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需要长期对教育的关注和实践。师范生仅仅在教育学课堂中获得的理论知识是无法满足其将来成为一名专业教师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因此,公共教育学课程改革应重视师范生专业素养的形成和教学技能的训练,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教育学课程作为师范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将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并不高,大多是抱着应付的态度来上课,上课不学习,考前要重点,考后忙打听,成为这门课程的真实写照。面对这样的情景,任课教师在访谈以及书面调查的基础上,从课程本身和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面着手,进行了教学反思,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定位偏差当前的教育学课程偏重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教育教学技能的掌握,对教育实践者而言,该课程的指导意义不大。甚至有人说:“只要当过学生就能当了老师”。这是对教育学课程的最大讽刺。通过对毕业生的访谈,从事教师工作的学生多数认为教育学课程对他们应聘工作和当前工作没有帮助。长期以来,教育学课程定位于师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注重师范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而书本知识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又比较弱。

(二)课程内容陈旧师范生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在教育学课程中无法获得和培养。纵观当前教育学课程体系,主要是围绕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体系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围绕教育基本理论、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和管理论展开。理论偏多,内容空洞,很多观点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用“正确的废话”来概括比较合适。教学内容不能紧密结合当前课改要求,很多教育改革的新经验、新观点没有反映在教学中,如课程设计、导课、说课等技能的系统掌握,以及教学方法内容方面只有教的方法,课改倡导的教与学新方法没有涉及,缺少学的方法的指导,很多内容陈旧繁冗,理论和实践的价值较低,教师讲课没有说服力,学生学习没有动力。

(三)教学方法手段落后教师限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对教育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学生在课堂处于被动状态,思想完全被束缚,老师所讲内容就是“圣经”(这是考试评价时的标准),容不得半点质疑。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局限于教师摆出理论,然后举例分析,学生抄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相脱节,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对其将来的教师生涯有深远影响。媒体教学应用不足,老师把媒体教室当做板书的另一种模式而已,缺少创造性和新颖性。老师讲的累,学生写的累,严重影响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

(四)课程评价机械当前,根据我校对公共课程的管理规范,教育学课程的评价主要由2部分构成:平时成绩20%,主要包括考勤、课堂提问和作业三方面,考试成绩80%,主要是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一方面,学生的课堂提问和作业要求量化,致使教师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探索得不到应有的展现,教师在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多样性得不到应有的评价;另一方面,卷面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识记,缺乏对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查,导致评价方式机械呆板。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探索与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也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处于改革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应抓紧机遇,积极促进师范生培养目标的转变,使其更好地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笔者对榆林学院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重视教育学课程的实践价值“当前,高师教育学的教学内容只有理论性的规定和原理,而无实践性的思想;只有理想形态的考虑,而无现实形态的认识;只有概念与理论的说教,而不是从现实中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分析走向理论升华”。长期以来公共教育学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比较严重,对实践者而言,理论没有指导意义。师范生作为将来的实践者,需要的是能指导其将来实践的知识,因此,立足于学生发展和社会实践需要确立教育学课程的实践价值是教育学课程改革关键。公共教育学应重视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把师范生培养成应用型的中小学教师,使其更好地胜任教师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转向。

(二)改革教育学课程内容实践取向的教育学是我们确立教育学课程内容的依据。减少理论知识的讲授,增加实践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教育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核心。掌握必要的教育学理论知识是建立教育理论素养,形成教育技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放之四海而皆知的知识点概括讲解,将陈旧的知识删除,增加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体系,给教育学课程注入新的鲜血,使其焕发活力。如,将课程内容中的教育本质、起源、产生发展、以及教育与社会等知识点进行概括性讲解或课外阅读;对教育目的以及教育制度方面的知识进行更新,与当今的教育改革密切结合,学习相关政策。立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有关教师和学生方面的知识;结合当今课改新要求,多关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教学论部分紧密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如更新教学方法的内容、增加教学设计、说课、评课等方面的内容。

(三)探索尝试新教学方法讲授法因其能满足高速度、高强度、高效度的学校教学,在教育领域中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赫尔巴特创立的“四段教学法”更是将讲授法应用到了极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如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教学内容安排教育热点问题讨论,不仅有利于形成问题意识,还能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在讲台上的课前讲课进行观摩教学,学生能很好的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促进知识的转化。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也收到学生的好评。带领学生进入中小学课堂进行见习。此外,利用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如,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示范课可通过多媒体进入课堂。

(四)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根据当前教育评价手段的科学管理模式来看,考试是最公正和合理的方法之一,但仅仅用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失公平。如果说期末考试成绩是结果性评价,那么平时成绩则是一个过程性的评价。8:2的比例,显示出的评价方式仍是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模式,调整教育学课程的评价标准,给教学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让教育学课程成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试验田。改变传统的书面作业、课堂提问,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学生,如通过设计教学和教学观摩实践、论文、实际调研等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教学技能的培养,多把尺度衡量学生的学习。

篇(7)

摘要: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掌握的各类资源中唯一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其重要性显得越来越突出。Y公司是西北地区一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有钢铁联合生产企业,在新常态中积极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突出人力资源经营意识,对人力资源进行成本与价值管理,全力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的利润创造功能,力求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创造更多价值。

关键词 :新常态 人力资源管理 钢铁企业

一、前言

新常态是对钢铁企业生存能力、经营能力、转型发展能力的新挑战。低增长、低效益、低价格、高压力的“三低一高”现象是新常态的具体体现。此时传统国有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和企业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足以推动新常态下企业转危为安的步伐。

Y公司是西北地区一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有钢铁联合生产企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有员工4000余人,具备年产360万吨铁、400万吨钢、400万吨材生产能力。但当前钢企生产消费量在峰值平台波动发展,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经营困难长期存在,钢价总体处于绝对低位,环保治理保持高压态势,金融环境不利于钢铁产业?Y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新常态下积极转变理念,坚持“建设专业化队伍、搭建专业管理平台”的总体思路,在组织结构、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实质改革,突出人力资源和企业管理创造价值的地位,成为企业适应常态、迎接挑战的有力抓手。

二、新常态下优化人力资源管理

1.根据组织结构诊断结果,实施组织结构变革

Y公司在过去十余年的经营运行中,逐渐出现经营业绩不佳、机构臃肿、信息沟通不畅、“扯皮”现象增加、员工士气低落、合理化建议减少、离职率增高等诸多不良组织现象。以上种种现象都是组织结构需要变革的征兆。然而组织结构的变革需要经过系统研究,制定全面规划,继而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Y公司敏锐抓住组织结构变革的征兆,及时开展了组织结构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确立了组织变革的目标,实施了计划式变革。图1显示的是Y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程序模型。

2.建设专业化队伍,搭建专业化管理平台

Y公司按照专业化管理思路,建设专业化人员队伍。对于新招聘人员按照其所学专业进行岗位配置,公司职能部门对基层单位本专业内机构设置、岗位匹配制定规范和标准,对本专业机构、岗位设置调整合理性把关,对不符合专业管理体系要求的及时向基层单位提出调整建议并积极沟通实施;制定专业人员岗位任职资格标准,全面审核把关基层单位专业人员的选拔、任用、培养及各单位专业人员资质,对不胜任岗位人员提出调整意见,统筹协调专业人员队伍的合理配置,组织落实人员培训培养措施。

3.结合企业员工结构实际,推进人力资源培训开发

(1)做好培训开发规划设计,提升员工职业素质技能。Y公司现有员工4000余人,其中工龄≤2年的员工占比38.1%。青工占比较大成为阻碍Y公司生产顺行与稳定的重要因素。大部分青工技能水平较低,现场经验较少,不仅容易造成生产事故频发,更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9.3%的员工工龄≥25年,该部分员工经验丰富,但近5年内会出现退休量激增的现象。在将员工培训开发提高到公司战略高度的基础上,Y公司将2014年定为“培训年”,下大力气做好培训开发规划设计,着力突出“师带徒”的行业培训模式,通过“传、帮、带”等多种环节,提高操作人员操作技能与现场操作水平。除操作人员外,提高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管理知识、专业技术技能、分析决策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等也是Y公司关注的培训重点。Y公司探索建立人才专家型成长路线,鼓励人才立足本职岗位,努力挖掘业务深度,把本岗位所需掌握的知识学深学透,向某个专业领域或子领域的业务专家、技术尖子、技能大师的方向发展。图2为Y公司员工培训规划系统模型。

(2)注重培训开发效果评估,以评促培。Y公司面对新常态,结合公司经营状况及培训实际,基于综合性、灵活性的培训评估原则,侧重开展培训效果评估,保证每一次培训支出都达到提高员工知识技术能力或行为表现的目的,保障培训的费用效益,同时也更加客观地评价培训者的工作,为管理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在培训效果评估中,Y公司通常采用现场观察、工作抽样、动态考评、调查问卷、座谈、绩效评估等定性、定量方式,进行横向、纵向比较评估。表1 为Y公司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评估节选(下属为上级评分)。

4.实施全面绩效管理,注重绩效反馈与沟通

(1)科学设计绩效考评指标,探索推行全员绩效。绩效考评指标是实施绩效管理的基础,影响绩效考评的公正,也影响组织和员工个人的工作状况。Y公司在设计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时,本着定量准确、灵活合理、突出特点的原则,依据岗位职责分工,从岗位工作内容出发,主要运用关键分析法提取绩效考评指标,使组织和员工个人认识到实际的绩效表现与期望的差距或与标杆的差距,使组织和员工个人都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清晰的目标定位。同时,运用关键分析法得出的绩效指标考评体系,突出员工的贡献率,体现员工工作产出,运用绩效考核结果进行人员考评,并据此合理分配薪酬。图3是Y公司汽运业务主管的绩效指标提取模型。

(2)良好绩效沟通促进绩效管理。Y公司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不仅重视科学设计绩效考评指标,更重视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考评反映出的问题或考评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展开实质性的沟通,新常态下绩效沟通则更加凸显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来。通过绩效沟通,对存在的问题寻找应对策略,继而对后一阶段企业与员工的绩效改善和提高发挥促进作用。通过绩效沟通,员工更加明确自身在企业中所处的角色、所应承担的功能以及企业对员工的期望。这一过程实质上是员工对绩效考核目标的认同、对职责目标的明确、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可。Y公司在实际操作中采用定期会面的正式沟通方式与发生问题时会面的非正式沟通方式相结合,并且在不同的绩效管理阶段侧重点不同,如:在绩效计划阶段,管理者和考核者更多地采用定期会面形式就绩效目标和工作标准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在绩效执行阶段,管理者和考核者则更多地采用随时会面就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

5.实施薪酬改革,加强薪酬制度的设计与完善

(1)把握薪酬管理原则,充分发挥薪酬激励功能。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薪酬主要体现和发挥的便是激励功能。在现实的企业经营中,员工一方面追求自身的价值,获得主人翁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更加重视追求实在的利益,劳动是员工获取收入以提高生活水平的基本手段[4]。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薪酬的各种具体形式,将员工收入与对企业提供的劳动贡献联系起来,通过这样的形式发挥薪酬激励功能。Y公司在新常态下主动实施薪酬改革,完善短期和长期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协调的薪酬管理机制。统筹考虑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市场价位的关系,在“两同步”原则指导下探索“微利”时期的工资增长模式。新常态下薪酬制度设计并不以“普降”为准则,是将企业在新常态下的战略目标和计划,通过薪酬战略和计划表达出来,形成一种导向,让薪酬管理真正成为战略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2)运用薪酬满意度调查,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Y公司在新常态下实施薪酬改革,同时注重员工对自己所获薪酬进行评价产生的主观心理感受,也就是通过种种形式确定员工对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和比例、薪酬差距、薪酬决定因素、薪酬发放方式以及对工作本身、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因为薪酬满意度直接影响着员工工作行为,所以分析影响员工薪酬满意度的因素至关重要。表2为Y公司技术人员薪酬满意度调查节选。

三、结语

新常态下,Y公司积极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突出人力资源经营意识,对人力资源进行成本与价值管理,全力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的利润创造功能,力求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创造更多价值。在企业管理中以队伍建设和班组建设为重心,坚持推进“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理念,建章建制,强基固本,全面推进规范管理和自主管理;以标准规程为载体,以专业管理评价为手段,以流程优化为平台,大力提升现场管理,全面推进班组建设,有效规范业务外包管理,使企业基础管理稳步推进,逐步提升。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改善管理思维,完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形成各项专业管理逻辑严密且有机互补、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和充分发挥各级经营活力的现代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新常态下钢铁行业面临着危机和挑战.中国行业研究网,2014,11

[2]尹骁.浅析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方法与绩效管理[J].企业管理,2013(7)

[3]张红梅.施工企业如何有效实施绩效管理[J].科技信息,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