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城市建设理论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3 15:17: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城市建设理论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城市建设理论论文

篇(1)

1.1档案数量的增加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档案人才流动性较大,很难培养和留住档案人才。这一点与档案管理工作自身的特点息息相关:一是工作强度大;二是工作比较枯燥、繁琐;三是工资待遇不高。对于人员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政府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期限的大背景下,我市工程档案部门受理档案验收的承诺期限由7天缩短为3天,而且增加了档案预验收环节,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的骤然加大,对档案人员的耐性提出了更大的考验。

1.2档案数量的增加对档案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服务技术和服务方法比较落后。资料搜集和整理依然仅靠人工处理的方法,信息化发展缓慢导致工作效率和服务效率普遍较低;(2)即使有些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已经对档案实施了信息化管理,但档案实体的整理和档案信息化扫描的工作进度无法保证即时完成,从而影响了档案提供利用工作水平;(3)相比于一些发达国家,我们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设备严重落后。而且各个城市之间城建档案管理水平发展不平衡。这是由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对城建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导致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1.3档案数量的增加对档案利用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档案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档案利用量的增加,加之人员不足、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档案利用需求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由此导致档案部门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及民众心目中的公信力下降,从而也影响到部门自身的发展。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档案信息,是对我们城市建设档案部门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但是当前形势下,我们有些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在这一点上难以做到。

2提高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

2.1加强城市建设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1)通过“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以及适当的待遇留人”,广泛吸纳人才,打造一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适当提高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的待遇。(2)要定期不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对于优秀的管理或技术人才,要给予重点培养。(3)通过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对工作优异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此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2.2提高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1)对档案进行全面的核查,在对竣工档案资料进行移交时,包括前期准备文件、施工文件、竣工文件等资料都要保证其完整、准确、规范和系统。(2)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是档案的著录。由于每个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单位的条件不同,应该研究制定统一的《城建档案著录细则》,以实现档案著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3)合理组卷,在整理过程中如若发现案卷内容混乱,无页码等现象出现时需要重新进行加工,并将有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组卷合理化和规范化不仅有助于科学管理、优化馆藏,还能提高计算机管理的利用效率。(4)档案分类号以及档案题名的准确无误有助于提高检索查准率。对一些含义不清或模糊的题名要进行及时的处理,避免出现计算机无法识别的情况。

2.3提高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先进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工作的融合,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实现网络一体化:借助相应的软、硬件平台,通过扫描、录入等方式,实现档案的“三态”同步,从而实现网络检索和在线阅览,大大提高了城建档案的利用效率。我们的社会已经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期,信息技术的在各行各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城建的档案管理也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将一些已经不符合或者陈旧的管理模式加以改进和创新,以此更好的为城市建设提供服务。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到城建档案管理上来,从根本上提高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2.4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提高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由于档案管理单位的人员和编制有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采取服务外包的形式,来完成城建档案的实体整理、图片扫描和数据录入工作,也不失为解决当前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该方法已经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城建档案整理、档案数字化和提供利用工作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5提高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档案的“社会意识”

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城市建设服务是城市建设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自身的价值所在。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为社会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档案信息,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我们要注重服务理念、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实现由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的转变:一是要改变“重藏轻用”的旧观念,树立“以用为主”的新观念,如指引群众通过“依申请公开”的方式申请利用。二是开展城建档案编研工作,将信息整理加工成册,提供给社会利用。三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信息主动给社会。城建档案部门一定要充分提高“社会意识”,由此提高自身价值。另外,城建档案部门还要加强自身的宣传,通过提供良好的服务来提升整个社会的“城建档案意识”。

3结语

篇(2)

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城镇住宅投资;省际面板数据;区域异质性

一、 引言

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内在演化规律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深度发展,探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内在驱动力及约束机制成为该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多位学者选取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产业结构、财政收入、人均绿地面积等社会经济因素,采用相关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但由于选取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的时段不同、研究方法的不同,得到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在已有研究中关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问题多通过具体研究某一特定区域,对于同一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的影响方向和程度的比较研究不够全面。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控制了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两大因素,以城镇住宅投资为解释变量,重点研究其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区域异质性。为政府针对不同地区实行差别化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文的主要贡献可以归纳如下:其一,采用城镇住宅投资对地区GDP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城镇住宅投资水平,并基于全国、东、中、西部分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城镇住宅投资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其影响存在着区域异质性。其二,在政策建议方面,本文的分析为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合理控制城镇住宅投资规模,防止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提供了思路。

二、 已有研究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归因与抑制因素,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学者们分别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房地产投资、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政府的管制等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与人口增加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是共识。谈明洪等(2003)对中国近15年城市土地扩张的影响因子进行研究,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城市用地扩张的原动力是经济增长;他们(2004)运用GIS技术与数理统计方法,得出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区域差异解释力最强的是城市在职职工的工资总额增长。Shoshany M,Goldshleger N(2002),赵可等(2011,2013),实证分析得出人口增加的影响程度大于经济增长,两者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推动力。彭云飞等(2014)以深圳市为例,通过建立2002年~2007年和2007年~2012年两个阶段建设用地变化的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在第一阶段,固定资产投资能够很好的解释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深圳以新增建设用地为主的建设用地变化;在第二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变化和人均GDP变化能解释处于高度城市化阶段深圳以存量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变化为主的建设用地变化。王海鸿等(2008)采用甘肃省1997年~2004年建设用地扩张的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多因素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定量分析方法,得出人口增长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与甘肃省建设用地扩张面积呈高度相关。

(2)房地产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结论不一致。陈伟(2012)采用湖北省12个城市1999年~200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发现房地产投资推动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住房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巨大推动力,提升房地产商拿地的力度,导致建设用地需求增加。鲍丽萍等(2009)在采用灰关联度方法定量研究中国大陆城市建设用地,通过各因素与建设用地扩展规模、扩展速度的灰色关联度系数,发现经济总量增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灰色关联度系数很小,因而两者不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可见,基于不同的范围不同时段内的数据,不同学者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作用的研究结论是相异的。

(3)产业结构对城市用地总量扩张的影响有较大争论。谈明洪等(2004)基于对中国最大的145个城市的实证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是第三产业的增长。赵可等(2011)的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东中西部地区的作用方向是不同的。王丽萍等(2014)得出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众多的驱动因素中将逐渐成为主要驱动力。第三产业的增长是正向推动作用,还是反向的抑制作用,不同的学者观点并不一致的。

(4)其他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在深入研究建设用地扩张的原因方面,还考虑到很多的其他因素,如土地开发利用政策、政府城市发展规划管制、自然地理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外国直接投资、城市用的收益比农地高等。

三、 研究方法与数据

1. 研究假设。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人口规模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多数学者的共识。但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存在非理性扩张,城市建设用地扩张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人口规模没有保持一致。集中表现在我国城市空间成长的城市蔓延,摊大饼的现状。全国城区面积由2001年的24 026.63km2增加到2014年的184 098.59km2,14年间扩大了将近7.7倍,但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01年的37.66%上升到2014年54.77%,仅上涨了17.11个百分点。由此可得出,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远远大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从国内外文献的归纳当中发现,多数研究集中在房地产住宅投资,而忽略了非房地产住宅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是城镇住宅投资。城镇住宅建设投资占GDP的比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用于比较不同国家住房投资规模。根据世界银行对全球近40个国家的经验数据研究发现,城镇住宅投资/GDP的比值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型。本研究初步建立以下假说H:城镇住宅投资对于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的影响方向不同且程度也不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的地区,城镇住宅投资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2. 实证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本文主要考察城镇住宅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被解释变量是城市建设用地,解释变量是城镇住宅投资。控制变量是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计量模型如下:

式(1)中:因变量UJMit表表第i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第t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解释变量HIRit表示第i个省份的城镇住宅投资,控制变量POPit、AGDPit分别表示第i个省份第t年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表1表示的是各变量及其计算指标。

3. 数据来源及处理。考虑到尽量减少指标缺失值,研究采用的时间跨度为2003年~2014年。其中各省建成区面积2003年~2014年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各省城镇人口数2003年~2014年数据均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人均GDP及城镇住宅投资2003年~2014年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城镇住宅投资比重由地区城镇住宅投资/地区生产总值计算得出。

该面板数据集的个体数量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时间跨度从2003年至2014年,因此N=31,T=12,这是一个短面板数据集。

四、 实证结果分析

2003年~2014年面板数据经过豪斯曼检验后,显著性P值(Prob>chi2=0.0022)远远小于5%,因此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更合理。分别基于全国数据,东、中、西部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考虑到北京、天津、上海的特殊情况,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在东部地区回归时,没有包括这三个城市的数据。回归系数如表3所示。

从东部地区来看,实证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人口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方向均为正,而城镇住宅投资的作用方向为负。与28个省的回归结果相比,人口因素与经济发展因素的作用方向均为正,但是人口弹性系数略降,经济增长弹性系数略增,但城镇住宅投资的作用方向与全国不同,弹性系数为-0.455。这说明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城镇住宅投资不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从中部地区来看,实证结果表明在中部地区人口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城镇住宅投资对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方向均为正。与全国范围回归结果相比,三个因素的作用方向与全国相同,但人口增加,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均低于全国,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城镇住宅投资的弹性系数高于全国的回归结果,但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

从西部地区来看,人口因素、城镇住宅投资、经济发展水平对建设用地扩张都产生正向作用。三个因素中,人口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最大,城镇住宅投资仅次于人口因素,人均GDP影响最弱,弹性系数分别为0.931,0.927,0.301。这说明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除人口因素外,城镇住宅投资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力,并且其作用力度远大于经济发展水平。

从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回归结果上来看,城市人口的增加、人均GDP水平的提高与城镇住宅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的弹性系数均为正,分别为1.003,0.315,0.139。其中人口增加的作用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大于城镇住宅投资。需要指出的是,城镇住宅投资的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我国各区域的发展水平相差很大,城镇住宅投资在不同区域的影响不同,因此在28个省的全国层面上统计不显著。

总的来看,城镇住宅投资对东中西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历了从正向趋向到负向抑制的过程。实证结果验证了我们的假设H。城镇住宅投资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方向是不同的,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是减缓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主要驱动力。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人口与经济方面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而对城镇住宅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是正向还是负向的影响,结论并不一致,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或公认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控制住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两个因素后,重点研究城镇住宅投资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区域异质性。实证结果发现,城镇住宅投资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有显著的正向驱动力,其作用仅次于人口因素,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发展较发达的中部地区,其影响虽然也是正向的,但统计上不显著。对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东部地区,其影响是显著的负向作用。因而要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采取差异性政策,合理控制城镇住宅投资,一方面可以防止城镇住宅投资过度引起的城市外延式扩张,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浪费,另一方面逐步推进实施城市内涵式发展模式,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鲍丽萍,王景岗.中国大陆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动因浅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8):68-72.

[2] 陈伟.湖北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利用效率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2.

[3] 陈春,冯长春.中国建设用地增长驱动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0):72-78.

[4] 李建新,钟业喜,蒋梅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用地扩张与城市人口增长时空协调性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19-325.

[5] 彭云飞,赖权有,钱竞等.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因素分析――以深圳市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2):17-20.

[6] 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我国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J].经济地理,2003,(5):635-639.

[7] 谈明洪,李秀彬,吕昌河.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中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对耕地的占用[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4,(12):1157-1165.

[8] 王丽萍,周寅康,金晓斌.港口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心城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4,(12):133-136,141.

[9] 许家伟,张贺,李小建.一体化进程中建设用地扩张及驱动机理――以郑汴一体化区域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16.

[10] 赵可,张安录,李平.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1,(8):1323-1332.

[11] 张丽琴.城市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人类活动驱动机制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学位论文,2005.

[12] 谭永忠.县级尺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及空间格局变化模拟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04.

[13] 蔡为民.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可持续性评价[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04.

[14] 谭少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4.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号:2015012)。

篇(3)

关键词: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研究

随着城市景观规划生态意识的觉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也被赋予了应有的生态内涵,即“生态园林绿地系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园林中的精髓,吸收了世界其它城市园林绿化有益的经验,遵循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修复生态系统,使其良性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谋求持续发展,以体现出功能、环境的文化性,结构和布局、形式和内容的科学性。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宜居环境的基础。只有完善发达的城市绿地系统才有可能营造出宜居的城市环境。人们在欣赏、享受美的城市绿化景观的同时,能够更加自然、亲近地融入到城市绿地环境中。

本文通过对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研究进行系统的归纳,旨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在不同区域实践的好坏,以提出今后绿地系统规划的具体方向。

1 国内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研究进展

20世纪70年代初,生态学作为设计理论引入绿地规划,城市绿地开始了以改善城市环境及满足景观要求的生态园林绿地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绿地进入了生态园林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阶段,出现了“世界花园城市”和“世界最适宜人居城市”。此时,老一代园林工作者系统地总结建国30多年来城市园林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主张用生态理论作指导,建设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园林绿地系统[1]。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已融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国内的城市绿地建设就此达到了新的[2]。1986年,中国林学会在温洲召开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植物造景与园林生态”研讨会上,周义录、展瑰琦、余森文等人首次提出了“生态园林”新概念。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建设“森林城市”的观点,强调绿色生态环境对建设人类生存空间的调节作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最好办法就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来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功能。由植物构建的城市景观,在功能效果上与植物群落结构设计有密切关系。21世纪初,城市绿地进入区域生态绿地及城市大园林绿地阶段。生态园林观点成为制订城市绿化的方针和政策,也是进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重要依据 [3]。

国内众多大城市如北京,南京、深圳、太原、哈尔滨等纷纷进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和绿地系统规划实践工作[4]。

1.1 人工植物群落的研究

人工自然植物群落是城市绿地景观丰富的前提,也代表了城市的绿化发展水平,更是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是绿地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王晓俊(2000)认为“自然式种植注重植物本身的特性和特点,植物间或植物与环境间生态和视觉上关系的和谐,体现了生态设计的基本思想。生态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创造更自然的景观,提倡利用种群多样、结构复杂和竞争自由的植被类型[5]。”聂磊(2002)提出城市生态绿化概念,并从创建生态城市的一体化格局,提升城市生态设计水平,构建合理复合人工植物群落,提高植物配置水平等方面探讨了城市生态绿化的思路和措施[6]。严玲璋(2003)曾提出“城市绿地以有生命的植物为主,构成的植物群落以 10~20 年后再现自然界的顶级群落为模式建成的生态绿地”[7]。宋兴琴、邹寿青(2003)提出在生态绿地建设中,创造多样的生境,构建多种不同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吸引益鸟、虫等有益动物回到城市中,不仅能形成病虫害的生态调控机制,还能大大丰富城市景观,为市民创造一个鸟语花香的环境,让人们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8]。李妮等(2006)通过分析研究成都市园林绿化的现状与不足,归纳现有的植物群落特征,提出“近自然人工植物群落”的营建理念,即遵循植物配置方法,营建不同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应用于城市绿化建设[9]。郭丽(2009)提出应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具备多个优势物种的不同类型群落交错分布、稳定而优美的城市绿化景观[10]。李燕等(2010)提出了生态园林的主题是自然植物群落或模拟自然植物群落。要使园林绿要使园林绿地景观稳定、协调发展,就必须实行园林绿地类型的多样化和园林景观的生物多样性[11]。

1.2 绿化不能背离生态规律

目前我国在绿地建设中有不少违背城市生态规律的现象,如:“广场热”、“草坪热”、“景观大道热”等,为绿化而绿化,造成自然地貌植被被破坏。鉴于这种现象,不少学者提出了绿化一定要与生态相结合,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必须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绿化建设离不开生态学理论的支撑。马少妆(2010)提出了:无论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或是城市现代化水平,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来看,都要求城市绿化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同时发挥美化景观、发展经济等多种效益[12]。杨培峰 (2007) 以攀枝花市攀密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为例,指出绿地系统是城市内最重要保障安全的功能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功能的优劣,对城市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是否健康稳定显得尤为重要[13]。韩忻德 (2002)指出:建设生态城市,要在积极搞好城市绿化的同时,在郊区建设大规模的环城林带,抓好道路、河流绿化及近郊绿化,增加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绿色生态圈,形成良好的大环境,使我们的城市成为“森林城”、“园林城”、“生态城”[14]。胡建军(2007)在对无锡市生态城市建设中提出了“绿线”规划的具体措施,把无锡市中心城区的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定为“环、楔、廊、园”的结构模式,可见生态城市建设中绿化是重要的一部分[15]。蒙光远 (2005) 分析了目前城市环境绿化建设中潜在的隐患,指出人类对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协调与恢复主要是通过城市绿化来实现的[16]。黄雪萍(2009)阐述了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构的途径,主要观点有: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系统内执行自然的“纳污吐新”的子系统,传统的绿地建设,重在挖掘单体的景观功能。生态观念引入城市建设,为认识和解决日益尖锐化的复杂城市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17]。忻一平 (2009)指出城市需要绿地,城市更需要景观生态绿地。所谓生态绿地就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建植的绿地系统[18]。李昌浩(2007)指出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设计理论被引入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开始了以满足城市景观环境的生态绿地阶段[19]。李兴平(2004)指出城市绿化的本质就是生态建设。其次,加强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绿化在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果是显著的,城市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平衡的调控者[20]。王海 (2009)提出了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即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 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生态、经济等因素,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有效防治和处理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实现城市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21]。

1.3 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内容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空间范围有3个界限:一是市域;二是市区;三是城市建成区及分区。张菲莉 (2005)的《昆山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在全面调查分析昆山市生态绿地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昆山市生态绿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布局与原则[22]。赵艳华(2008)的《三河市城市生态建设和绿地系统规划研究》,通过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稳定的绿地系统结构,建立具有三河市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形成特殊的城市景观体系[23]。董慧玲(2007)通过分析城市生态绿地系统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如何建立具有自然生态效应的城市绿地系统[24]。陈粉丽(2009)通过探讨兰州市绿地具体建设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对绿化植物的选择和优化配置提出了建议[25]。陈竟(2008)探讨了在生态园林城市定位下的新疆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决策方法,在各类绿地规划和绿地综合效益两个方面,运用生态学原理,比较分析法,多目标决策,AHP 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合理的规划决策[26]。胡英(2008)对包头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做了详细的研究,进行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地建设规划、树种规划、古树名木保护规划等[27]。

1.4 新技术的应用

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也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撑,无论是绿地现状的调查分析,还是各类绿地的定位、定量以及功能的确立等,均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完成。随着计算机学科的不断发展,不少新技术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得到运用,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广泛,它有助于更合理地规划绿地系统,同时也更容易协调城市绿地与城市其他用地之间的关系。目前,GIS技术与景观生态学相结合的原理现运用如下:

辛江等(2005)对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乌鲁木齐市的生态绿地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试用TM多波段组合对乌鲁木齐市绿地所进行的解译,较好地提取了城市生态绿地的信息,对乌鲁木齐市绿地分布格局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乌鲁木齐市生态绿地建设今后应施行的策略与措施[28]。胡勇和赵媛(2004)采用卫星遥感数据,选取景观生态学指标对南京市主城区范围内的城市绿地进行景观格局分析[29]。肖荣波等(2004)介绍了城市绿地生态研究中的遥感特点,并论述了3S技术在城市绿地覆盖清查、绿地三维量估测、适宜度评价、绿地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分析、绿地生态质量监测和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上的应用现状,提出了现存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作了展望[30]。

1.5 小结

国内在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方面的研究很多,涵盖了很多方面,有比较多的经验可以为我们借鉴。但从整体而言,我国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更注重人均绿地指标,因而我们要加大对绿地结构和空间配置的生态学研究力度,城市生态园林绿地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进一步加强。

2 结语

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的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对于绿地系统的研究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今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我国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的研究理论比较详细,但城市园林绿化的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内生态园林绿地系统理论在实际规划设计时,还需要加大对绿地结构和空间配置的生态学研究力度。因此,我们要做好绿地系统的生态学宣传,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并把生态园林理念加入绿地系统的研究,使城市绿化能够展示出顺应自然的崭新面貌,这将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起到极大的作用。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是城市建设的必然需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和必由之路。(收稿:2012-01-05)

参考文献:

[1] 王绍增.论中西传统园林的不同设计方法[J]. 风景园林,2006,6:9.

[2] 李昌浩,朱晓东,国外绿色通道建设进展及其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2007,20(3):34-39.

[3] 冯彩云.我国城市绿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 科技建议,2002(2):15-18.

[4]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 北京,中国建筑丁业出版社,2005.

[5] 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6] 聂磊.城市生态绿化的发展策略研究[J]. 城市问题,2002(3):28-30.

[7] 严玲璋.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绿化[J]. 中国园林,2003(5):44-47.

[8] 宋兴琴,邹寿青. 城市生态绿地建设新探[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5):62-64.

[9] 李妮,陈其兵,杨玉培. 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J]. 西南园艺,2006(3):24-26.

[10] 郭丽. 赤峰市城市生态绿化建设的合理途径[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11):85-86.

[11]李燕,王新,李红旗. 节约型生态绿地探索与实践[J]. 新疆林业,2010(4):51-52.

[12] 马少妆,梁玉玲,姚婷. 广州城市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 能源与环境,2010(10),128.

[13] 杨培峰,胡上春. 山地城市生态建设控制性规划初探――以攀枝花市攀密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为例[J]. 城市规划与环境建设,2007,27(2):9-13.

[14] 韩忻德. 试论城市绿化在建设生态城市中的作用[J]. 咨询与建议,2002,12(4):69-70.

[15] 胡建军. 无锡市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 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7.

[16] 蒙光远. 生态城市绿化建设中存在的生态隐患与对策[J]. 柳州师专学报,2005,20(1):113-116.

[17] 黄志萍. 浅议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建构[J]. 资源与环境,2009(6):96-98.

[18] 忻一平,范向阳. 让城市重返绿林――城市化进程中的景观生态绿地建设探讨[J]. 国土绿化,2009(1):10-12.

[19] 李昌浩,朱晓东,潘涛. 面向生态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2):39-43.

[20] 李兴平. 浅谈城市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J].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49-51.

[21] 王海. 浅谈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途径――以包头市为例[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32(6):64-66.

[22] 张菲莉. 昆山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23] 赵艳华. 三河市城市生态建设和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24] 董慧玲. 浅议济宁市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J]. 山东林业科技,2007(2):105-106.

[25] 陈粉丽,张松林,白芳铭. 兰州市城市生态绿地建设浅议[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250-253.

[26] 陈竟. 新疆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决策方法研究[D]. 新疆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8.

[27] 胡英. 包头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28] 辛江,马勇刚,张健峰. 乌鲁木齐市生态绿地格局遥感研究[J]. 西部林业科学,2005,34(2):53-57.

[29] 胡勇,赵媛. 南京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之初步分析[J]. 中国园林,2004(11):34-36.

篇(4)

【关键字】水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建筑水暖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与建筑、结构等多方面相结合,相互协调,这样才能是水暖工程的施工恰到好处。水暖工程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来说是关键环节,因此,如何做好水暖工程的施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水暖工程的施工应该严把质量关,这样才能保证水暖工程的施工符合要求,从而就可以为广大的用户营造一个比较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因此,本文对水暖工程的施工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水暖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水暖工程的施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设计很多的环节和方面,力图涉及到图纸、人员队伍、材料选择、资金、进度、工具、成本等众多元素,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控制,这样才能使水暖工程的施工效率高、质量好,如果对于某一个环节的处理不好,就会对整个工程造成极大的损失。

1.图纸问题分析

设计图纸是水暖工程施工的重要指导,缺少图纸,就会使水暖工程的施工没有方向,同时也不能进行水暖工程的施工。对于水暖工程的图纸设计,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对工程程序、结构的把握上要达到合理的要求,有的设计人员设计的施工图纸不符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也有的设计人员设计的图纸中所选用的材料无法在该工程中使用等等这些问题。这就要求在对施工图纸的设计上要更加的重视,加大对施工图纸的审查和校对,这样方可避免较大的损失。

2.工程的主材问题分析

当建筑投入生活使用后,对于水暖工程中水暖管材的更换就会十分的麻烦,这既会给广大的用户造成不便,同时也给施工方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进行水暖工程的施工时,就要特别注意对于材料的选择。水暖工程的材料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产品合格标准,材料的型号、功能、技术参数、出厂检验等必须要有合格证。同时对于水暖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应该特别注意水暖管材相应标准的变更,尽量选择合适的材料。

3.给排水问题分析

对于给排水管道及其管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具备相应的合格证书。现在,国家推广的主要是塑料管或者是铝制复合管,因为它们的防腐性能很强,但是耐冲击性很差,在对工程进行施工时,很容易造成管件的破损。塑料管水平及垂直方向的管道支架间距相对金属管要小,尤其是立管。大多数给排水立管与采暖立管敷设在同一管井内,而管道支架施工时往往每层在同一标高处设置了一排,未能针对给水塑料管的距离要求单独设置管架,造成给水管晃动不牢固。另外,塑料管采用金属支架时,管材与支架接触处应用塑料带或橡胶隔垫以保护管材。

4.消防安全问题分析

在进行水暖工程的施工中,消防安全责任最大,当然水暖工程的其他方面也会关系工程的质量,但是消防问题却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哦人身安全。对于水暖工程的消防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是由于消防是一个十分专业的事情,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消防和施工是属于不同的单位的,在工程的前期,消防施工队伍没有完全的进入施工现场而主体施工中,对于消防问题的考虑不是很周到。例如在施工工,住宅的楼梯灯大多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这就要求消防栓箱及其正压送风口必须要配合土建方做好预留。而电梯前室的正压送风口承担着加压送风系统压入的室外空气向疏散通道送风的责任,但是送风口经常由于前室送风道或者是由于其他的管井位置的限制,变现为细长型,在对其预留过程中,经常受到混凝土振捣挤压从而导致其发生变形,这样就会造成后期的风口安装十分困难。

三.水暖工程中解决问题的措施分析

以上笔者分析了水暖工程施工工存在的常见的四大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不会全部在水暖工程的施工中出现,但是这些问题是笔者在水暖工程施工过程中经验的总结,为了在今后的水暖工程的施工中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就需要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早作准备,不要让问题影响工程的质量。因此,笔者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对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法进行一些探讨,希望对于水暖工程的施工有所帮助。

1.认真学习图纸、读懂图纸

我们接到水暖工程后,在进场之前将设计图纸读通,充分理解设计人员的思想,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要将设计人员对材料、设备的要求弄明白。并且要到施工现场,将图纸与现场进行对比,发现设计有误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发现错误的地方要与设计人员沟通,发现设计不宜施工的地方,要请对方修改。尽量将图纸问题消灭在施工之前。

2.加强对材料的控制和重视

有资料显示,安装工程的材料费占到总造价的50%一80%,材料控制的好,不但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而且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在新的材料层出不穷的今天,施工管理者要加强学习,多渠道搜集资料,及时掌握最新的市场行情。针对材料问题

(一)要选择好供应商,尽量选那些知名品牌的材料,并对材料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

(二)实行招投标,将材料的价格压下来。

(三)材料采购时,要将品牌、尺寸、规格、材质、产地等写清楚。

(四)材料迸场时要对照有关数据检验,并登记造册,严格按进度发货。

3.现场管理人员要会每一道工序

水暖工程包括了给排水与暖通工程两大项,系统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种工艺的班组众多。在施工中,现场管理人员对每一道工序要了然于心,并会动手操作,同时要认真做好组织施工,确保每一项分工程都在受控范围内。管理人员要不停地在现场巡视,要求工人严格按图纸和法律法规施工,严禁偷工减料,坚决执行自检、联检、专检,确保此道工序过关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4.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一)管理人员要把安全第一的理念灌输到所有工人头脑中,让他们一切操作按程序来进行,不按操作程序办者要受到批评。

(二)要加强防护工作,对在危险源下工作的工作,配备安全用品,并在检查中重点检查安全用品的使用情况。

(三)发生安全事故后,要采取一切措施,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点,并且要找到问题的症结。

四.结束语

水暖工程的施工中还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例如人员的问题啊,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等。水暖工程对于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必须要不断提高施工的技术,保证水暖工程达到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赵凯亮 试论水暖工程安装中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21期

[2]孔民 水暖安装常见问题通病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2期

[3]商启迪 试论水暖工程安装中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21期

[4]郭强 韩耀霞 张格红 浅议水暖安装工程监理工作的几个常见问题 (被引用 4 次)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06年4期

[5]蔡景宏 论民用住宅水暖系统常见问题及防治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20期

[6]杨永超 张国新 住宅工程水暖安装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5期

篇(5)

而加之城市建设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新时期发展的要求之下,城市建设配套建设中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建设也越来越受到更高的重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建设可以大大的提高绿化、美化的效果,它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属性。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城市中自然属性逐渐被减弱,在城市建设中,只有通过塑造城市景观,扩大绿地占有率,完善城市的体系。本文对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建设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规划设计绿地城市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 K9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建设在原理上是改善景观水平上生态问题的实践活动,城市绿地是城市系统中唯一以自然要素为主体构成的子系统。中国在50年代初期开始,把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当时的规划作法是:充分利用天然河流和湖泊水面,均衡安排各种公园、绿地、林荫道,结合其他绿地、绿带在城市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在城市景观绿地规划中,要系统性的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从绿地现状和生态条件的分析着手,通过对景观绿地系统的网络布局、智能组织和空间控制进行指导,对植物多样性进行规划,可有效提升景观绿地规划水平以及人文环境,为城市生态建设及绿地建设添砖加瓦。

二.对景观、景观生态以及景观生态规划的认识和理解。

景观(landscape) ,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或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所构成的综合体表现。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它一般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从自然景观可透视地球自身所发生的一些事实,从人文景观可以透视人类活动是如何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

景观(landscape)有三种理解:一是作为视觉美学上的概念,与“风景”同义;二是地理学上的概念,将景观作为地球表面气候、土壤、地貌、生物等各种组分的综合体,接近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地理群落等术语;三是景观生态学对景观的理解,即景观是空间上不同生态系统的聚合。一个景观包括空间上彼此相邻、功能上互相联系、发生上有一定特点的若干个生态系统的聚合。

景观生态:是以天空为顶,地表为底,在一定范围内之户外空间及其所包含之有机无机,有形无形因子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所产生之自然效应组合.

景观生态规划(Landscape ecological Planning)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区域景观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基本目标,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建立区域景观生态系统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模式,使廊道、斑块、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并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且适于人类居住。城市景观生态设计则是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深入和细致,更多地从具体的工程或具体的生态技术配置景观生态系统。景观生态规划总的目标是改善城市景观结构,加强城镇景观功能,提高城镇环境质量,促进城镇景观的持续发展具体目标有: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等。

三.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内容与方法。

1.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规划前必须明确规划区域及须解决的问题。一般而言,规划范围由政府决策部门确定;规划目标可分为3 类:

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进行的自然保护区设计;

②.为自然(景观) 资源的合理开发而进行的设计;

③.为当前不合理的景观格局(土地利用) 而进行的景观结构调整。

2.景观资料的搜集。

景观资料的搜集包括生物(植被、野生动物等) 、非生物(地理、地质、气候、水文和土壤等) 两个方面,景观的生态过程及与之相关联的生态现象(人口、文化及人的价值观等) 和人类对景观影响程度等。收集资料的目的是了解规划区域的景观结构、自然过程及社会文化状况,为以后的景观生态分类与生态适宜性分析奠定基础.

3.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

根据现有资料,综合分析规划区的自然特征、人类需要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规划目标和原则,选取影响景观格局、分布规律、演替的主导因子作为分类指标,进行景观生态类型制图,以此作为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基础。

4.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根据景观生态适宜性的分析结果,以满足景观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三大基础功能为目的,依据景观生态规划的自然优先原则、持续性等原则构建合理的景观结构。

5.景观生态适宜性分析。

以景观生态类型为评价单元,根据区域景观资源与环境特征、发展需求与资源利用要求,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如降水、土壤肥力、旅游等) ,分析某一景观类型内在的资源质量以及与相邻景观类型的关系(相斥性或相容性),确定景观类型对某一用途的适宜性和限制性,划分景观类型的适宜性等级,同时进行不同景观利用类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风险分析;以达到既维持生态平衡,又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6.景观生态规划实施和调整。

根据提出的景观空间结构,确定规划实施方案,制定详细措施,促使规划方案的全面实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情况的改变,需要对原来的规划方案不断修正,以满足变化的情况,达到景观资源的最优管理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主要作用。

城市中由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园林绿地组成的生态系统,用以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境域。

从生态学、环境心理学和环境美学等方面看,绿地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

1.净化空气,提高环境质量。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提高空气的含氧量。植物的根部吸收水分,通过叶片蒸发到空气中,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某些植物能够吸收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从而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某些植物能够分泌杀菌物质,有助于降低空气的含菌量。植物枝叶可以滞留、过滤空气中的尘粒,起着净化空气的作用。植物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热和通过浓荫的覆盖降低地面的热辐射,造成局部地区的温度较低,而周围地区温度较高,这样便会因温差而形成空气对流,可以改善小气候。林带还有降低噪声的作用。

2.美化环境,满足精神需要。

以各类建筑物为主体的城市空间环境,使人感到单调和枯燥。植物以其纷繁的品种、色彩、线条、造型,丰富城市的景观,有利于缓解人们心理上的压力。将各类植物穿插布置在建筑之间和建筑周围,既可冲淡单调、枯燥的人工化气氛,又可烘托建筑的个性,构成人工和自然相融和的空间环境。

五.结束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使得园林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现代化的进行,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园林景观设计起到主导作用,城市园林景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个城市人们居住水平的高低,因此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建设要以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基础,利用一切空间来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从而促进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刘翠鹏 丁岚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建设初探 [期刊论文] 《中外建筑》2004年2期

[2]孙卫邦 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 [期刊论文] 《中国园林》 ISTIC PKU2003年7期

[3]刘振元 孙克威 杨春玲 王永华 本土植物对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影响的研究 [期刊论文] 《北方园艺》 PKU2007年6期

[4]茹小忠RU Xiao-zhong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几个要点 [期刊论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年30期

篇(6)

【关键词】 城市 创新 评价指标体系

本论文来自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校级课题,课题名称:西安国际内陆港建设进程中物流金融发展研究,申报序列号:SB11-B29。

理论依据

1.创新理论

(1)创新

经济学中的创新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来的。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在此之后熊彼特又相继发表了《经济周期》等著作,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揭示并强调了创新活动所引起的生产力变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根据熊彼特的观点,创新主要包括五种形式:①引入一种新产品;②引用新技术,即新工艺或新生产方法;③开辟新市场;④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应来源;⑤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熊彼特的这一理论为后来其他学者研究创新理论奠定了基础。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创新是这样一个概念:

首先,创新是对既有事物、观念的创造性发展。

其次,创新是一个创造性过程,初始阶段表现为观念,然后把观念物化到产品、设备、原材料中应用。

再次, 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具有明确的经济意义,而市场是创新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同时也可用来检验创新的成效。

最后,创新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产物,经济效率和效益是衡量创新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进行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

(2)自主创新

“自主”是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初期过分依赖技术引进而言的,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而是以我为主,在充分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最终目的是为我所用。

自主创新能力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创新的能力,是将知识资产等创新资源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能力,正如余江和方新(2002)的观点认为:自主创新能力就是能独立进行产品技术、工艺技术的研发乃至开发出面向市场的有竞争力的全新产品的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贯穿整个创新过程多种能力复合作用的结果,它既包括创新主体对资源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也包括使创新主体资源能力得以实现的载体和外部环境所作的贡献,既包括科技成果的创造能力即产出能力,也包括新产品及市场品牌的培育能力。

2.创新型城市

(1)创新与城市发展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创新制度和文化为核心的创新要素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决定城市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这种“创新推动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2)创新型城市内涵

对创新型城市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一致的意见,本文提出的创新型城市是立足于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并结合我国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概括出来的。

创新型城市是指在新经济条件下,基于新的城市发展观,以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文化,并以此支撑创新主体充分利用现有的创新资源实现高绩效创新,推动建立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复杂创新系统和城市发展模式。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分类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原则

创新并不是一个单纯地由知识、技术推动的过程, 应是多个创新要素的系统集成,因此我们选择从综合测评的角度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即以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创新潜力为主线,并将影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贯穿到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

2.导向性原则

不同的城市由于在地理位置、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创建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发展战略也必定是不同的。因此,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也应结合当地实际考虑而有所侧重,不应一概而论。

3.科学性原则

定量指标数据力求准确、可信、有效, 定性指标应通过科学方法予以测算分析,使之能够转化为定量数据进行比较。全部过程应讲求精准、科学、完整、及时,这样才能对创新型城市的构建提供合理依据。

4.系统性原则

创新型城市是一个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庞大系统,各子系统内均包含一系列相关指标。指标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 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使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及分析

1.设计思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但是, 建设什么样的创新型城市以及如何建设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本文从探索自主创新道路的角度出发,考量城市的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和创新潜力四个方面,并由此形成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指标体系构成

(1)创新资源

人力资源: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企业科研人员占企业员工的比重、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数。

财力资源:R&D(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基础研究费用、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实际教育经费投入占GDP 比重、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

创新载体: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数量、国家重点学科数量、省级重点学科、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数量、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园区数量。

(2)创新环境

硬环境:每百人拥有计算机数量、每万人拥有金融网点数量、科技孵化器数量、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数量、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图书及报刊发行量、公路里程数、铁路里程数、每万人国内外航空线路数、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

软环境: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和中介机构增长速度、外贸依存度、外贸直接投资数额、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法制健全程度指数、知识产权保护度、创新激励机制健全程度、城镇登记失业率。

(3)创新绩效

创新知识水平:每万人国际科技论文数、每万人国内科技论文数、专著出版数量、科学家及工程师人均发表国际级和国家级论文数量。

创新科技水平:研发人员人均发明专利数、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数量、省级科技成果奖数量、市级科技成果奖数量、技术转让收入。

创新产出水平:自主研制的新产品种类数、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率、人均GDP。

创新品牌水平:注册商标数量、著名商标或驰名商标数量、品牌知名度。

(4)创新潜力

创新知识潜力:待发科技论文数量、科技论文数量增长率。

创新科技潜力:发明专利申请量、国家级科技项目数量、省级科技项目数量、市级以上科技项目数量。

创新产出潜力:自主开发的新产品品种增长率、新产品产值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率、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差额。

3.指标分析

(1)创新资源

创新资源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是整个创新链条上的起点。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已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素,因此重视人才培养、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是提高一个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财力方面,由于政府对研发的积极参与和投入能够对其他创新主体起到有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因此指标侧重反映一定时期政府财政政策的倾斜度、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以及发展潜力。

(2)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各种硬件设施,如基础设施、科研基础条件以及信息化水平等。软环境则包括政策法规、文化教育、金融及政府的办事效率等。无论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是保证城市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它们的有效改善能够对城市创新产生直接的决定性影响, 最终能成倍提高创新环境的综合水平。

(3)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是城市自主创新的结果, 是一个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同时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因此,一个城市能否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来推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创新绩效来衡量的。

(4)创新潜力

创新潜力是指能够为城市提供不断创新的资源和今后潜在的创新发展动力,它更强调对未来创新资源的培育而不仅仅局限于当前现有的创新资源,因此它是一个城市未来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方法

1.指标体系的内容说明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数据可以用来考察一个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状况。由于各城市文化基础、功能定位、价值取向不同,在构建创新型城市的过程中不一定要在每个指标上都达到上述水平。但由于上述指标是决定一个城市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且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各个城市不同的创新能力,因此各地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上述指标对自己进行评价,以此判断自己与创新型城市的距离。

2.评价方法

目前, 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有许多,本文采用的方法拟分三个步骤。

第一,确定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

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最终需要指数的确定和比较。指数数值是否科学合理主要取决于两点:第一,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第二,指标权重确定的合理性。指标权重是指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的量化值, 它的确定除了要考虑到各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外,还应借鉴国内同类研究方案中的权数进行综合确定。

第二,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进行“价值”的量化

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由于各指标的经济意义、表现形式以及对总体目标的作用趋向不同,不能直接进行比较,而是应对指标进行“价值”量化处理,才能计算综合评价结果。目前对指标进行价值量化可采用多种方法,但由于各指标的 “优”与“劣”并无明确的数量界限,衡量标准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对指标进行量化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第三,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依据上述权重和量化的计算结果即可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各评价对象的创新能力是不同的,根据各评价对象创新能力强弱的排序, 可比较其自主创新先进与落后的顺序。若进行横向比较,则各指标之间相差部分即代表它们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分析各评价对象与评价指标间的差距,就可以认识到各自的优劣、差距和不足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如鹏.关于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J].经济研究参考,2002,37.

[2]朱孔来.创新、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相关理论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05.

[3]黄先锋.创新型城市品牌建设[J].经营与管理,2009,08.

[4]张士运,刘好,王军.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程如何[J].科技智囊,2007,09.

[5]胡钰.创新型城市的评价与实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01.

[6]闫国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04.

[7]卢永嘉.浅议西方经济学中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0,15.

[8]李剑力.基于创新能力的企业自主创新模式选择模型研究[J].创新研究,2009,01.

篇(7)

关键词:绿化工程,问题,要点

 

城市绿化是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融合自然的生态游憩空间和稳定的绿地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技术,借鉴地带性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植物群落为绿化基本单元,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从城市绿地系统角度,绿地的布局、规模应重视城市景观结构脆弱和薄弱环节的弥补,考虑功能区、人口密度、绿地服务半径、生态环境状况和防灾等需求进行布局,因害设绿,按需建绿和扩绿,并从市民生存空间和自然过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出发,重视绿地的镶嵌性和廊道的贯通性,将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整合成绿色生态网络;从绿地群落角度,应顺应自然规律,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构建层次多、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提高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绿地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维持及发展。

1.当前城市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生态环境效能低下

这是当前城市绿化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多个因素影响的结果。

1.1.1由于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爆发户”式的发展过程,从而造成了城市发展壮大后环境绿化上的“先天不足”,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已经破坏。虽然通过现在的城市绿化来弥补,但如同补补丁一样。

1.2.1城市绿地因在规划设计阶段未考虑生态效益指标的量化控制,只在其美化功能上做文章,过度追求“艺术”,强调平面效果。结果是建成后的城市绿地植物品种单一,植物群落的生态效益发挥不了。因为根本就没有植物群落的概念。

1.2.3草坪热“温度”不减,这样就形成了很多以草坪为主的观赏性较强的绿地。论文大全。论文大全。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城市环境,满足了部分人的虚荣心。但是城市绿量却是严重不足,没有形成合理的绿化模式及立体空间的绿色网络。有研究表明50m2生长良好的草坪的生态效益才相当于10 m2乔灌草合理搭配形成的生态效益。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当前我们城市绿化中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布局分散、生态结构简单脆弱,环境效能低下。

1.2 绿化维护成本高

因为受城市用地制约、土地市场冲击、人工干扰的高度胁迫,城市绿地建设受经济的困扰是必然的。但城市绿地建设中受这样那样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绿化维护成本的不断攀高却是值得深思的。

1.2.1是外来植物品种的盲目运用。由于外来植物的生态习性对异地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因此它对不良因子的抗性也就比较差。且不管外来植物的成本如何,单就要在以后维护这样一个脆弱的生命,除了正常的防病治虫、浇水、割草等日常养护外,往往还需特殊的“护理”,当然也就需要特别的费用了。前不久从报上看到某城市花几十万元种植了四株南方植物,结果仅每年的养护费就高达近十万元。

1.2.2是由于绿地设计时植物品种较单一,植物群落自身间的相互作用无法得到发挥。比如群体对水分的吸收和保持,合理的植物搭配能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而现在城市绿地中植物结构非常单一的草坪景观呢?据统计:草坪种播或铺设草皮工程造价在每平方米7元以上,而防病治虫、浇水、割草等日常养护费要每年每平方米5~10元,加之草坪数年后要老化、退化,需重新栽种,费用更甚。论文大全。

2.城市绿化要点

2.1改变观念,精心设计

这一点对城市绿化建设来说相当重要。分析当前城市绿化的现状,最大的误区是为了美观而种树,随处可见在水泥板的包围中种一棵树,建一花坛等,给人一种造作的感觉。要走出误区,就得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将森林引入城市。从设计上把关,抛弃陈旧思路,参考当地的生态特点,大胆地、大手笔地把森林生态建设设计到城市绿化建设当中,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佳的效用。而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且不可把设计仅仅当成是在图纸上作画,更不能只重视“艺术性”而忽落了其他的功能性。也不要为了迎合少数人的心理去做违心的设计。

2.2合理选择树种

城市绿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因此不应仅仅追求美观,甚至只要能种活就好。应考虑的是让其发挥最佳生态功能,所以应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类型尽可能地以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为主,辅以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外来树种。使乔、灌、草相结合的人工植物群落模式形成最和谐的生态关系,能达到理想的绿化、美化、净化效果。

2.3乔、灌、草合理搭配

合理进行植物种植结构的有效配置,是实现绿化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基本手段。研究证明,每20 m2草坪或其他地被植物,配植1株乔木,6株灌木是最合理的种植比例(但要因地制宜,不同地方应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多年的实践,这种绿化方式无论从景观、植物配置或生态效益上,都得到了认可。植物种植结构的有效配置与植物自身的生理特性及种植地点的自然特性是紧密相关的,能够形成植物合理有效的配置,会使绿地整体长势良好,发挥理想的生态效益,同时更会节约维护费用。

2.4努力营造接近自然的生态

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自身的新陈代谢和能量循环的功能和规律,最接近自然的生态才是最好的生态。因而要努力营造接近当地自然的生态,尽可能减少人为破坏,改变以往总是把杂草除尽,把地扫得干干净净的做法,适当保留杂草与落叶,让森林自我调节,这样既营养了森林,又丰富了植物种类多样性。同时也增强了森林的抗灾和抗破坏能力。

2.5加强城市绿化设计的规范化管理

长期以来城市绿化设计对绿地的生态效益基本不予考虑,只重视单一的景观效果。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设计入手,在提供设计条件时就要对生态效益的设计提出明确的要求。城市绿化生态效益量化分析研究的是园林植物及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性和生态适应性。生态功能性包括释氧、吸收CO2、蒸腾吸热增湿、滞尘、减菌、减污、涵养水源、防风固堤、保持水土、储存能量等。生态适应性包括耐阴、抗寒、耐盐碱、抗污、耐旱涝、抗病虫害能力、自肥能力、植物群落中各种植物之间的相互适应性等。

另外,对已建成的绿地要做生态效益评价,提供城市绿化生态效益方面的基础控制数据,为政府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理论依据。

3.结束语

总之,城市绿化建设的实施,说明了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拥有了相当的经济基础。因而,要有能力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追求生命与美的相随相伴,渴望精神境界质朴的感动与愉悦。

参考文献

[1]徐盛恩.城市绿化不容忽视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07):166.

[2]朱东光,孟令忠,邹磊.城市绿化重要性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04):282-283.

[3]王凯.垂直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05):3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