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机电设备评估论文

机电设备评估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3 15:17:2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机电设备评估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机电设备评估论文

篇(1)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H-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机电安装工程的企业管理工作中,安装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应该作为日常管理的重点。在安装过程中,要运用现代化的质量管理理念,结合技术管理,来提高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利用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工程的管理目的。在现代机电安装过程中,安装单位要从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入手,强化技术控制和质量管理,来确保安装质量。

二.机电安装工程的特点

现代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涉及的范围较广,专业性较强。在现代建筑中,公用建筑和工业民用建筑中的各种设备、电气工程、消防通信、采暖、通风、给排水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等,都是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范畴。机电设备安装有一定的固有特征,但通用性也很强。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从设备采购开始、到设备安装、设备调试、设备试运行、安装竣工验收各个阶段,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完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在机电设备安装的各个阶段,涉及到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各种新兴技术,尤其是现代建筑结构越来越复杂,相应的大型工程、大型设备也多,对机电设备的吊装、装配及检测等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进行安装时,要做好质量管理,设定超过规定的质量标准,来确保最终的安装效果。机电设备质量验收和普通建筑物相比,存在明显的不同,其差异主要在于质量评估方法、工程验收方法及售后服务的手段等方面。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要求施工单位具有丰富的安装经验,由于安装工程的复杂性,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加强质量管理,保证设备安装效果。

三.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技术管理对机电安装质量及设备使用安全,以及设备安装单位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在现代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工程质量管理对安装单位的企业综合管理能力及综合的技术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安装单位积累安装工作经验,通过质量管理和技术提升,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安全事故。质量控制能使安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质量控制要求,来强化安装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技术控制,提高施工单位质量管理能力。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相辅相成,通过对二者的管理和控制,不仅仅能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安全事故,更能提高施工的经济效益,提高安装单位的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管理的规范要求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施工质、设计质量及设备、材料的质量,在安装过程中,要重视对设计图纸的审查,避免在设计图纸上存在质量隐患。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图纸会审是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质量管理人员要在熟悉和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能善于发现施工中存在的不当之处。在进行图纸会审时,能发现存在的不足及可能出现的质量事故,为了确保会审效果,在进行审查时,要分开审理,并综合考虑设计的每一个环境,做到对安装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心中有数。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图纸会审时,容易发现一些常见问题,对于此类问题要高度重视。如果设计施工图等相关图纸的一致性存在问题时,一定要重新参照有关图纸进行仔细对照,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形成质量隐患。对于容易忽视的环节,如电缆架桥的走向、水管的坡度等,要以是否影响安装工程及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参考标准,进行控制,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提出修改意见。如存在设计不规范、质量和效果不佳等问题,质量管理人员要根据设计要求,考虑施工的特点及施工现场组织,提出适宜的控制方法,提高安装质量。

五.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内容

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对质量控制要落实到位,需要对投入的资源进行控制,对安装的过程进行控制,要主要围绕影响施工整体质量的五大因素来进行控制,即围绕施工人员、材料、设备、施工机具、材料、施工方法及环境等要素进行全面的控制。

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机电设备安装的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在正式施工前,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可能影响安装质量的各种因素等方面进行质量管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管控,主要是对施工机具、检测器具、工程设备安装材料、构件质量、半成品质量等质量控制,并对施工计划、施工方案、检验方法及检验方法等进行审查控制,对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材料进行审查把关控制。

(2)做好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主要包括对分项工程技术交底的质量及施工组织设计交底的质量等进行控制。审查图纸设计是否和相关规范、标准、要求相违背,设计是否合理、是否优化。特别是对于智能建筑的机电设备安装设计,要避免盲目求大、求全,设计要以适用为主,同时要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及安装工程的投资回报。

2.安装中的质量控制

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对所有同工程中最终质量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对安装过程进行控制。质量管理及控制内容主要包括:

(1)安装过程质量控制:工序控制、各工序间的交接检查控制、调试及检测、试验等过程控制、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

(2)设备监造控制。设备监造控制主要对相对于大型设备来说的,对如电梯及压力管道等大型、特殊的设备,要派人到设备制造工厂进行监造。

(3)中间产品的控制。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如锅炉、大型中央空调机组等大型设备的安装,其实际死活对中间产品进行组队的继续制造处理的过程,这也只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部分。

(4)其他控制。对设备变更、工程恰商、图纸修改、施工变更等要做好审查控制。对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等要做好质量验收、评定等控制。

3.设备安装完成后的质量控制

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的质量控制,是对安装工程完成所具有的独立功能及使用价值的最终产品和相关方面的质量控制。包括对已完工项目的质量检验、验收控制,对设备试运行及竣工质量检验进行控制,对验收文件进行审核签认、对单项工程及单位工程以及整个项目工程进行质量评定控制、对工程质量文件进行审核与建档。

六.结束语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安装过程中设计的范围较广,容易造成质量事故的因素也较多。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要将质量管理及技术控制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通过技术提升,提高安装质量,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刘见泽 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2年7期

[2]叶卫军 浅谈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 [期刊论文] 《机电信息》 -2011年6期

[3]邬国行 浅谈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 [期刊论文] 《中国科技博览》 -2010年2期

篇(2)

【关键词】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处理措施;调试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动设备安装技术也日益完善。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完成之后,通常要对电动机及其所带的机械作单机起动调试。调试运行设备是在施工单位人员的操作下,按照正式生产或使用的条件和要求进行较长时间的工作运转,与项目设计的要求进行对比。目的是考验设备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的质量,验证设备连续工作的可能性,对设备性能作一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与设备制造出厂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对设备工程的质量作出评价。在实际工作设备的试运行往往会碰到意想不到的异常现象,使电动机起动失败而跳闸,较大容量的电动机机会便多一些。因此;加强和完善技术管理,促进施工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

一、机电设备安装常见技术问题

1.螺栓联接问题。螺栓、螺母联接是机电行业的一种最基本的装配,联接过紧时.螺栓在机械力与电磁力的长期作用下容易产生金属疲劳,发生剪切或螺牙滑丝等联接过松的情况,使部件之间的装配松动,引发事故。对于电气工程传导电流的螺栓、螺母联接。不仅要注意其机械效应,更应注意其电热效应,压接不紧,接触电阻增大,通电时产生发热一接触面氧化一电阻增大恶性循环,直至严重过热,烧熔联接处,造成接地短路、断开事故。对于一次设备及母线,联接线的并沟线夹、T型线夹、设备线夹、接线相等都可能因此产生程度不同的事故。

2超电流问题。

(1)泵:轴承损坏,转子与壳体相磨擦,泵内有异物等。

(2)电机:功率偏小,过载电流整定偏小,线路电阻偏高,电源缺相等。

(3)工艺操作:所送介质超过泵的设计能力如密度大、粘度高、需求量高等。

3.振动问题。

(1)泵:转子不平衡,轴承间隙大,转子和定子相磨擦,转子与壳体同心度差等,这些都是机械方面的问题。

(2)电机::转子不平衡,轴承间隙大,转子和定子气隙不均匀。

(3)操作:主要是工艺操作参数偏离泵的额定参数太多引起泵的运行不平稳。例如:出口阀控制的流量太小引起的震动等,这要求工艺尽量接近泵的额定参数进行操作。

4.电气设备问题。

(1)安装隔离开关时动、静触头的接触压力与接触面积不够或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接触面的电热氧化使接触电阻,增大,灼伤、烧蚀触头,造成事故。

(2)断路器弧触指及触头装配不正确插入行程、接触压力、同期性、分合闸速度达不到要求,将使触头过热、熄弧时间延长,导致绝缘介质分解,压力骤增。引发断路器爆炸事故。

(3)电流互感器因安装检修不慎,使一次绕组开路,将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危及人身与设备安全。

(4)有载调压装置的调节装置机构装配错误,或装配时不慎掉入杂物,卡住机构,也将发生程度不同的事故。

(5)主变压器绝缘破坏或击穿。在安装主变吊芯和高压管等主要工作时,不慎掉入杂物(如螺帽、钥匙等,这些情况在工程实践中并不罕见),器身、套管内排水不彻底,密封装置安装错误,或者在安装中损坏,都会使主变绝缘强度大为降低,可能导致局部绝缘破坏或击穿,造成恶性事故。

(6)主变压器保护拒动。主变压器内部或出线侧发生短路、接地事故,而保护拒动、断路器不跳闸,巨大的短路电流不仅使短路处事故状态扩大,也使主变内部温度骤升,变压器油迅速汽化、分解成为高爆性的可燃物质,这可能发生主变爆炸的恶性事故。主变的紧急事故油池和其他消防设施都是针对这种可能性设计的。

二、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处理措施

1.严格施工组织设计及设备、设施选择。施工组织设计和设备、设施选择是经有关科技人员共同研究商定的,通过技术计算和验算,既有其使用价值,又可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不要随便更改选用设备,否则会影响基础工作的进展。

2.按计划开展安装工作、统一安排。每一项机电设备安装工作顺序都有其科学性。一个安装工程的计划排队是经过多方面的考虑,经过技术论证排出的,是有科学根据并有一定指导性的.不要随便改动。以免造成背工窝工,工程进度连续不上。对大型安装工程,由于设备多,安装环节多,因此对每一项安装都必须有总体布置做到统一安排,施工队中必须有一个统一指挥的机电队长(或项目副经理)对各项工作进行协调处理,集思广益,多征求职工的工作意见。作为管理人员对各项安装要了如指掌,对下一步该干什么、怎么干、缺什么材料和配备件,还存在什么问题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该提前做的准备工作,必须提前到位,这样才不至于在安装工作中造成停工待料的被动局面。

3.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做到要主次分明。每一种设备的安装,都有很严格的技术要求,只有按设计技术要求施工,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流失和材料消耗。一种设备的基础是经过设计部门的计算设计出来的,按要求施工,才能保证质量,保证安全。一个工程具备开工条件,首先得有电源,其次要有动力源。有提升装备(包括井架、提升绞车)。要想达到短期开工之目的,安装工作必须有主有次,分轻重缓急。只有对安装变电所、压风机,井架、提升绞车工作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安装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4.按常规安装方式对设备进行安装。每种设备的安装,都有一定的作业方式和工作顺序,不能急于求成,工序颠倒。例如:井架安装,常规作业方法是一层组装起后,进行初操平找正。然后逐层安装。井架安装完后,各连接部位必须一条不少地穿上螺栓,拧紧所有连接螺栓,进行整体操平找正。最后才是井架四脚二次灌灰。切不可一层安装完后不进行初操平找正,整体安装完后不精确操平找正,连接部位缺件,就二次灌灰,给上层安装工作带来困难,造成不好安、对不上、穿不上螺栓等尾工量多的现象结果造成安装质量低不合乎安装质量标准要求。

5.提高机电工人整体素质。机电工索质低是造成安装速度和安装质量低的人为因素。机电工在安装对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掌握一般安装知识,熟知安装标准,该找平的必须找平。该连接的部位螺栓必须一条不少,该穿地脚螺栓的部位必须一条不少;电工在设备供配电上应做到按规程规范接电,对供电设备开关、控制盘应做到提前检修,接好电后必须对设备进行试运转。

三、通电调试

1.机电设备调试过程。机电设备在出厂时一般无法进行总装和负荷试验,即使是使用过的设备,由于拆卸、搬运及再次安装,难免改变原始安装状态,所以,对安装好的机电设备尽快进行调试就显得非常重要。应该认识到,不仅是解体装运的初次使用的机电设备在安装后需进行调试,实际上所有新增、更新、自制、改造、大(中)修机械设备,在投人使用前,都必须进行调试。

(1)要再次检查设备装配的完整性、合理性、安全性和渗漏痕迹等,以便调试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2)调试时,主要试验其工作质量、操作性能、可靠性能、经济性能等。

(3)应在施工现场进行空负荷和负荷试验,以正确检验其性能是否达到工业化生产技术条件要求。调试过程中,参加调试的机械技术人员和随机操作人员须时时到位,以主动了解设备的现实技术状况、调试程序、操作控制方法等。

2.撰写安装调试技术报告。撰写安装调试技术报告是机电设备初次安装调试后进行技术、资产及财务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是一项必须做好的工作。安装调试报告应以读者能再现其安装、调试过程。并得出与文中相符的结果为准。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技术报告作为一种科技文件,其内容比较专深、具体,有关人员应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撰写时注意与论文的区别,应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四、验收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结束之后,要进行技术验收和总结。施工承包单位在工程具备竣工验收条件时,应在自评、自查工作完成后,向项目监理部提交竣工验收报验单及竣工报告;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工程竣工资料及工程实体质量完成情况进行预验收对检查出的问题,督促蒯工单位及时整改,经项目监理部对竣工资料和工程实体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单,并向建设单位提出资料评估报告。对一些竣工验收后工程移交前未来得及完成整改的问题,可征得安装单位的同意,做甩项处理,在监理的督促和跟踪下可以在工程移交后继续完善。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1】张辉,张福民浅谈机电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I】.西部探g-.x~2oo6(7)

【2】孙训方,方孝淑。关来泰.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高速公路施工建设工程量大、涉及方面广,机电工程施工,是高速公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工程施工主要涵盖了收费、通信以及信息监控系统建设,相关供配电、通风、照明以及消防系统建设等等,它对于整个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能否有效营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在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管理方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施工管理各个阶段的系统化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而,主要立足于工作实际,将高速公路机电工程施工管理划分为几个阶段进行系统研究。

1、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类型

机电工程是高速公路施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通信系统、监控系统和收费系统组成。通信系统主要在各种收费、监控以及管理中负责数据和图像、语音方面的信息输送,它是公路交通服务质量的保障,对于公路的安全、高效、舒适和畅通起着核心的作用,是整个公路管理系统的中心。监控系统负责对整个公路交通上发生的情况进行监控和检测,它将收集到的交通设施和交通环境数据或图像信息传达到指挥中心,以便相关人员能及时对公路交通的设施和环境进行了解,从而及时对公路交通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控制和处理,换言之,公路运行管理就是以监控系统为手段实现的。公路交通收费系统是采集征收车辆通行费和交易数据,并将其及时传输到指挥中心,避免原始数据流失带来收费上的财务漏洞,它通过监控系统对收费系统进行图像监视,确保监控系统有严密的交通数据。

高速公路机电安装施工准备

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的施工与其他的施工工作配合进行,当土建工程和房建工程进度达到工作并符合需要的施工条件时,机电工程施工方可展开。公路交通机电工程队进入现场后要以事先签订的机电监理合同为依据,开展前期的公路交通机电监理工作,主要包括联合设计、选择设备型号等。同时,相关安装工作人员要完成如下工作:a)对合同文件、招标文件以及技术规范、施工设计图进行了解;b)对施工设计图中出现的技术指标进行校对、核算;c)对整个公路交通机电工程的范围和工程量清单和质量有所掌握;d)对具体公路交通机电工程中拟定要采取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特点以及本次工程的重点、难点要事先进行查阅和了解;e)有针对性地制订监理实施的计划,对于承包方所提供的资料,诸如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证明以及项目经理应该具有的法人授权书、进出口材料和设备的商检证明等资料进行审核,最终确保施工现场有专人对防火、防盗和环境卫生、安全等情况进行管理,以总监为首,对机电安装施工规划进行编制,明确施工管理过程的目标,按步骤完成整个安装工程工作。

3、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安装施工阶段

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中包含有大量的标准和非标准机电电子产品。这部分的电子产品不但需要配备厂商的检验报告,还需要在施工前组织专业人员陪同业主和承包方对其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规格型号和数量、备份等随机资料。在机电工程建设进入现场施工以及设备采购与安装阶段,项口管理人员的重点就是相关机电设备的厂验以及现场施工质量的抽检。在完成施工图设计后,工程承包商与相关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等到供货商生产产品自检合格之后,相关工程建设单位和监理到设备生产厂,借助厂家自身完善的试验来检测设备,并且对照既定的招标文件以及施工图的技术性能要求,对拟供的机电产品进行系统全面的测试,对于符合规定的机电设备进行登记并且整理其出厂编号,并且索取相关产品的合格证书以及质保卡;另一方而,要进行现场施工质量的抽检,由于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项口涉及的专业比较多,机电设备与材料也是五花八门,因而不能像主体工程项目那样建立十分完善的工地实验室,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自检于抽检。只有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把关,在工程的各项具体工序进行严格监理,不许不合格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才能使整个公路交通机电工程具有优良的质量。在进行各项施工工作的时候,要每天对施工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对故障进行排除和修复。

4、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安装及调试

设备安装时要注意现场控制箱体的成排安装,确保就地安装的箱体能保持垂直和平整,并将水平、垂直和相邻的距离控制在2mm以内,确保良好的接地效果。现场控制器的安装要在干燥晴朗的季节进行,同时对现场控制器的端子、电池、电路板等配件加以检查,确保当中不存在腐蚀和开焊等损坏现象后,才可以进行安装。管、线设备在接线前要对线号进行标记。线号编制要用统一的汉语拼音或者英文缩写等。对于接线软线要区分处理,对电缆中间的接头一定要注意防水处理,相关焊接、挂锡操作一定要按照规程和验收规范来实施。在进入机电设备调试与试运行阶段,相关单位要根据既定的招标文件以及机电施工图的技术性能要求对整体工程系统的功能进行详细的检查验收,并且对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的可靠性、完善性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放在相关的软件设计流程的评判上。对于实际工程量清单中据实计量的细口,比如工程光缆、电缆以及管材等实际发生的具体数量进行复测;并且要检查所提供的备品以及备件是否齐全。在完成这些相关的程序之后,机电工程才开始进行试运行。

5、安装进度、质量和安全控制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安装时要对工程进度进行控制,尤其要注意分区的施工管理,另外如果承包方在合同试运行的三个月内无法达到指标要求,承包方和建设方则要就再一次的连续试运行的开始日期进行协商。试运行期间至少要无障碍地持续运行30d后,才能进行下一道交工验收工作。公路交通机电工程交工验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验收的时候,以国家部门颁布的规范和规定为标准,按照设计要求和图纸进行公路交通机电工程的施工;二是在进行技术验收的时候,要对各项设备的检查系统和测试报告进行验收,对于各项设备的数量、规格和型号以及安装零部件应该按照设计和合同的要求进行监理和检验,对检测的项目和竣工资料进行记录和总结,最后进行资料的编制和总结,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才算完成交工验收程序。对于交工验收时发现不符合标准的,要提出修复和补救要求,并跟踪检查,直到工程承包方满意,使整个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的设计达到预计的要求。在缺陷项目修复后,还要进行二次验收,监理部门提交施工材料和工程质量的评估报告给市政设施部门进行审核,最后制作竣工文件。

6、结语

高速公路安装工程的顺利实施是对多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公路交通实现现代化运营和管理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安装工程施工中,对于承包方和管理方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施工经验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求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及较好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当今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要求机电管理人员要随着机电技术的更新,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质,使整个公路交通机电工程的质量、安装进度和造价都能达到目标,使工程质量也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华润.浅谈高速公路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2011,(4):66-67.

[2]郑晅.特长隧道基于现场总线的供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安:长安大学,2003.

[3]唐艳明,孙会玲,李英玉.特长隧道机电施工综合管理[J].安装,2009,(4):99-100.

[4]葛日林.高速公路隧道机电安装工程施工[J].安装,2004,(2):44-45.

篇(4)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智能建筑的含义、以及发展状况;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设计要点及系统检测。指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一个主要系统。

一、智能建筑的含义和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技术也日新月异,智能建筑的概念也日趋成熟,早期一般被成为智能大厦。在国内 “3A大厦”、“5A大厦”等广告词随处可见,所谓的“3A大厦”是指建筑物具有楼宇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系统功能者。而“5A大厦”则是将楼宇自动化(BA)中的火灾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独立出来,形成消防自动化(FA);将安保系统独立出来称之为安保自动化(SA),从而形成“5A”。其中,“BA系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称的楼控系统,即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简称。

直到2000年中国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的问世,其中对什么是“智能建筑”才有了明确的定义:“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由此可见,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的建筑才能称之为智能建筑。但此定义还忽视了一点,“节能环保”。到2006年建设部重新组织编制组对GB/T50314-2000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在内容上进行了技术提升和补充完善,并按照各类建筑物的功能予以分类,还在“智能建筑”的术语解释上加上了有关“节能、环保”的概念。在新的GB/T50314-2006上“智能建筑”被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智能建筑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化工程,建筑、结构、水、采暖与通风、电气等专业构成有机整体。犹如人的身体,只有各个器官协调作业,才能表现为健康状态。智能建筑的“智能”,也就是要建筑像人一样,能“知冷知热”,自动调节空气、水、阳光照射等,创造既节能、健康、舒适又安全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减少“楼宇综合症”的发生。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有几个“A”就是智能化建筑的概念是错误的。

建筑智能化系统(Building intelligent system)是智能建筑中应用的电信息系统。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国内还有一个俗称,即所谓的“弱电”系统,它是以从建筑设计中有别与传统的电气设计和照明设计而引申出来的。传统的电气设计和照明设计称为“强电”设计,而把属于建筑物智能化系统设计的内容称为“弱电”设计。

建筑智能化系统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每个智能建筑要把所有系统都包罗进去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设总投资、管理要求等综合考虑。确定与建筑物功能相适应的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各子系统的设计标准,应侧重各子系统的有机结合,注重智能化系统集成,强调综合性、统一性和各子系统的关联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传统的智能化子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达到资源共享、功能得以提升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内容:

根据《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里6.1.3的内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包括以下几大子系统:

1、空调与通风系统;2、变配电系统;3、公共照明系统;4、给排水系统;5、热源和热交换系统;6、冷冻和冷却水系统;7、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子系统(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接口功能;9、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功能;10、系统实时性;11、系统可维护功能;12、系统可靠性;13、现场设备安装质量;14、现场设备性能;15、依据设计要求所需评测的项目等。

可见,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又称BA系统)是体现节能和创造优良环境最有价值的系统,也是关联技术最多的系统,应称之为建筑智能化的龙头系统。

(三)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检测

1、系统检测:是指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完毕,经过规定的试运行时间后,竣工验收前所进行的对系统功能、性能及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的全面检验和测试,评价结果将作为竣工验收和智能化系统等级评估的依据。

但是,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并不是仅仅涉及一个弱电专业,要由各专业相互配合,如建筑专业在做设计方案时,就应当考虑太阳光的利用与人工照明的关系以及热辐射的作用等等。不能只考虑建筑外形,连结构的合理性都不考虑,把有限的资金都放在外形上,有可能就应了那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话,就不可能做成智能建筑。因此智能建筑是多学科、多技术系统的综合体。

二、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里所说的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也就是在《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里被称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和公共安全系统(PSS)等综合管理的系统。

虽然,从现实来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办公楼、宾馆、体育场馆等各类的公共建筑当中,可是,在我国目前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住宅(小区)的建设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在公共建筑里不同的是,应依据住宅(小区)自身的特点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技术结合起来,发挥该系统的作用。除小区内的公共部分与其他公共建筑里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一样,在住宅内部,家庭控制器(Home controller)是智能化系统的一个主要产品。它可以实现对住宅内表计(水表、电表、燃气表、直饮水表、热水、供热等计量仪表和设备)的数据采集和远传,还包括了对常用家用电器的控制等功能。

(一)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功能

按照《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里6.1.2所阐述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用于对建筑物内各类机电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及自动化管理,达到安全、可靠、节能和集中管理的目的。

我们把它总结归一下,即:

实现自动监视与自动调节以适应室内环境的变化;各类机电设备的启、停和运行进行连锁操作,以确保机组的安全运行;各类机电设备的故障自动监测,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及时维修;实现优化控制以实现节能降耗;实现过程控制自动化以节约设备管理人员。

2、系统检测的条件应具备:(1)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后,已进行了规定时间的设运行;(2)已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文件和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

对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来说,在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里有明确的规定。就是,系统的检测在系统试运行连续投运时间不少于1个月后进行,并且应依据工程合同技术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变更审核文件、设备及产品的技术文件进行。

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检测应以系统功能和性能检测为主,同时对现场安装质量、设备性能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质量记录进行抽查或复核。

4、系统检测的流程

(1)一般由工程建设单位,也可由工程承包方或使用单位向检测机构申请办理系统检测委托手续。

(2)检测单位在熟悉委托方所提供的各项工程资料,对工程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并已明确知道委托方的需求后,应及时的制定检测方案。

(3)检测单位按照已制定的检测方案进行检测工作。现场应详细、准确的填写原始记录表。原始记录表应字迹清晰、没有笔误,以便现场检测人员签字或者盖名章。

(4)在现场检测和相关的实验和检验完成后,应按照相关的委托手续中双方约定的时效内及时的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除有检测人员、复核人员和签发人员的签名外,还应有检测机构加盖检测报告专用章或检测机构公章。检测报告应有明确的合格或者不合格的检测结论。凡不合格项均应明确提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现今,我国在智能建筑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和行业法规还尚不规范、健全,譬如说现在改版后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已经改为按照各类建筑物的功能予以分类了,但是《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至今还尚未改版,依旧按照各系统进行分类。这就造成现在的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市场不够规范和系统化。另一方面,必须从行政上和技术上对智能建筑的市场和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加强对系统集成商的资格审查,重点审查其规模和人才构成,考核其从业技术水平。对于建筑设计、施工单位,则应将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纳入质量监督体系,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系统运行管理阶段均应实施监督。工程完成后还应按有关的质量评定标准和验收规范进行检测和验收。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2006)

篇(5)

关键词:高职;PLC应用技术;教学改革;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039-03

重新定位课程目标

PLC应用课程的特点是教学理论与工作实践联系紧密,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以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为基础进行。我院课题组根据调查研究,分析了典型工作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目标,明确了教学课程总体目标,落实了学生学习和工作方法,提出了三类课改目标,即学生专业能力目标、课程总体目标、方法能力目标,确定了课改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专业能力目标定位 我院课题组先后对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和其他高职院校进行了深入调研,设计制作了《企业工作中PLC技术应用情况调查问卷》、《典型企业调研访谈提纲》和《毕业生追踪调查问卷》等三种问卷,并对高职院校教师、机电专业学生、应届毕业生(进入工业企业工作的)、企业技术人员、企业专家(工程师、车间主任)等五类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在大量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对企业PLC设备品牌选择情况(如表1所示)、应用PLC技术的工作岗位(如表2所示)、支撑岗位所需的具体知识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企业和市场需求提炼总结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即能够完成PLC电气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安装、接线、构成;能够进行程序的设计、编制、传送;能够进行系统运行、调试、检查、评估。

课程总体目标定位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结合教师、企业人员、毕业生访谈资料,我们对职业岗位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合现代高职教育理念,解构了原有的基于知识储备的课程构架,进而确定了《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施,引导讲授PLC结构、工作原理、逻辑指令、顺控指令、功能指令等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基于PLC的电器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能力,可控制程序的设计编制能力,整体控制系统的运行调试能力。同时,借鉴“机电一体化培训课程及证书”和“高级维修电工证书”等相关技术证书培训课程的内容,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

《毕业生追踪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了实际跟踪调查,重点了解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流程。如表3所示。学习PLC课程的满意度及所需的社会能力。调查表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岗位工作非常广泛,涉及机电相关工作的各个方面。PLC课程涉及微处理器原理、数字逻辑、电子电路、低压电器、电器控制等内容,由于高职教学进度和课程安排等各方面的原因,不可能在学习PLC课程前开设上述全部课程,同时,学生个体在学习基础上存在差异。因此,本课程教学难度较大,再加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专业技术理论性太强,难学易忘,往往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厌学心理普遍。

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

在教学体系的构架上,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紧紧抓住“理论实践一体”这个关键,结合我院教学工作的实际进行科学的应用分析,从教师授课、仿真实训、综合考评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课程改革研讨,形成了“授、训、评”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基于分层递进理论的教师授课模式 通过对学生的调研,我们发现,教师的授课模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很大,传统的授课模式多采用验证型教学,往往安排学生熟悉实验装置、针对规定的控制实例进行程序编写、下载和使用指示灯模拟调试。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这种授课模式缺少完整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和制作,无法保证学生对完整控制系统的认知。因此,结合我院机电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课题组提出分层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三个层次,即理论由浅入深、技能由低到高、涵盖技术由少到多进行递进式教学。第一层为课程试验,通过经典控制案例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其了解PLC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促进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第二层为课程实训,培养学生灵活应用PLC构建各种机电设备实物模型的自动控制系统,以学生自主分析、设计、编程、调试为主要内容,辅以教师答疑,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PLC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第三层为专业综合实训(设计)项目,主要内容为典型机电设备控制系统的构建,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及PLC工程应用能力,使学生实现在校训练技能与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以便在日后工作中能充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业生产控制中的实际问题。

篇(6)

关键词 出口信贷 出口信用保险 政治风险 商业风险

出口信贷对于促进出口国的对外工程承包和大型机电设备出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各发达国家都把出口信贷作为政府外贸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非常重视构建完善的出口信贷体系。我国的出口信贷业务起步较晚,在对外工程承包和大型机电出口领域采用出口信贷时,出口商或出口国银行对来自进口方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尚不能很好地规避和转移,一旦风险发生,则承受巨额损失。出口信用保险是国际通行的国际贸易促销手段,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919年,第一家官方支持的出口信贷担保机构――英国出口信用担保局成立,此后,各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发展迅速。目前,出口信用保险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支持出口的一个重要手段,承保金额已占世界贸易总量的10%以上。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起步晚于出口信贷业务,将出口信用保险应用于出口信贷下也是近几年才逐步开展的一项业务。为帮助国际工程承包商和大型机电设备出口商以及出口项下的贷款银行很好地规避进口方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以下对出口信贷下出口信用保险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出口信贷下出口信用保险的类型

出口信用保险是信用保险机构对企业或银行投保的出口货物、服务、技术和资本的出口应收账款或贷款提供安全保障的一种保险,它以出口贸易中买方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承保国内出口商因进口商方面的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在出口信贷下,根据承保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出口信用保险分为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和出口卖方信贷保险。

出口买方信贷保险是买方信贷下,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或信用保险机构向出口项下的贷款银行提供还款风险保障的一种保险产品;出口卖方信贷保险是卖方信贷下,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向出口方提供的用于保障出口商收汇风险的一种保险产品。尽管买方信贷保险和卖方信贷保险都承保国外买方的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但在具体的操作机制上存在诸多不同点。

二、出口信贷下出口信用保险的应用模式

(一)出口买方信贷下出口信用保险应用模式

1、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各方关系

出口买方信贷保险下贷款银行是被保险人,投保人可以是出口商或贷款银行。

2、出口买方信贷保险操作流程

(1)投保申请

投保人须在商务合同和贷款协议签署之前与保险人联系,向保险人提出申请,填写《询保单》;投保人在提交《询保单》的同时,还须提交以下文件和材料:商务合同和贷款协议草本,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出口商的资质证明和营业执照,出口商的经营情况分析,进口方的情况介绍,借款人和还款担保人连续三年的经过审计的财务报告和情况介绍;保险人在接到《询保单》及有关文件后,经初审决定受理的,保险人将进行《承保意向书》的前期评估工作;对于初审不合格的,保险人将给出不予受理的理由。

(2)项目评价

项目决定受理后,保险人将对项目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价,具体包括:国家风险的评价,主要是借款人所在国家目前及未来政治稳定性、经济状况以及金融形势的综合分析和评估;项目风险的评价,主要侧重于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项目的合法性、重要性和真实性,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商业风险的评价,主要包括借款人和担保人及出口商、进口商的资质、生产经营和财务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3)出具兴趣函和承保意向书

经过全面评估后,对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且符合承保条件的,保险人会向投保人出具有条件的《承保意向书》。在出口买方信贷保险下,为支持出口企业对外投标,保险人也会在适当放宽对项目的要求的基础上向出口企业出具《兴趣函》。

(4)保险协议的签署

出具《承保意向书》后,保险人会对商务合同和贷款协议进行认真审查,并参加有关贷款协议和商务合同的谈判,必要的时候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跟踪。在商务合同和信贷协议签订后,投保人正式投保,保险人会审查、确认其是否与《承保意向书》、投保单相一致,最后出具正式《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协议》,保险人缴付保费后《保险协议》正式生效。

(二)出口卖方信贷下出口信用保险应用模式

1、出口卖方信贷保险各方关系

出口卖方信贷保险对因政治风险或商业风险引起的出口商在商务合同项下应收的延付款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被保险人和投保人均为出口商。

2、出口卖方信贷保险操作流程

(1)询保

项目初期,出口商按项目情况填写《询保单》,对基本符合承保条件的项目,应出口商要求可以出具《兴趣函》支持企业投标;经初审符合条件后,可获得《承保意向书》,按其中载明的参考费率和保险条件继续商务谈判。

(2)风险评估

出具《投保意向书》,标志着保险人与出口方共同控制风险的开始。出口方须及时通报项目的进展情况,保险人也将参与项目的考察和商务谈判,建议、落实还款担保等条款。

(3)投保和承保

商务合同或贷款协议签订后,投保人可正式填写投保单,并随附项目有关资料。按相应程序要求审批通过之后,保险人将出具相应《出口卖方信贷保险单》,在收到保险费后保单正式生效。

(4)权益转让

出口卖方信贷保险下经保险人同意,在保险人出具《赔款转让协议》后,出口商可以将保险单项下的赔偿权益转让给贷款银行,取得融资的便利。

三、出口信贷下应用出口信用保险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出口信用保险对投保方的资质要求以及对投保项目的要求

并不是所有的出口信贷项目都可以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信保公司对投保方资质和拟投保项目都有一定要求。

1、对投保方的资质要求

(1)投保人资质要求: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具有对外经贸经营权和相关资质且财务状况良好的法人和符合条件的中外资银行。

(2)出口方资质要求:在我国注册的具有出口经营权且财务状况良好的法人。对于大型工程承包项目,出口商应该具备相关业务资质和项目经验。

(3)外资银行作为融资银行

的资质要求:总资产不低于100亿美元;在中国设有营业性分支机构;在过去两年执行过出口信贷项目。

2、对拟投保项目要求

出口标的应主要为我国生产的资本性货物和与之相关的服务:成套设备或机电产品的国产化比例一般不低于70%,船舶、飞机及车辆类产品的国产化比例一般不低于50%,大型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的中国成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商务合同应规定有一定比例的现汇付款或订金:成套设备和其他产品的预付款比例一般不低于合同金额的15%,船舶类产品交货前进口方现汇支付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20%;项目信用期在1年以上,一般机电产品还款期不超过10年,电站等大型项目不超过12年;进口国政局稳定,经济状况良好,与我国已经建立正常外交关系,属保险人可接受风险范畴;进口商和担保人资信在保险人可接受范围之内;投保买方信贷保险要求出口商务合同在询保前尚未签订。在商务合同金额上,出口买方信贷保险要求商务合同金额不低于400万美元,出口卖方信贷保险要求商务合同金额不低于100万美元。

(二)明确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

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并不意味着出口项下的任何损失都能获得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赔偿,投保人必须明确出口信用保险的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对于出口信用保险并不承保的风险做到心中有数,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比如,出口卖方信贷保险对出口方的以下损失不负赔偿责任:由于进口商拒绝支付或推迟支付商务合同下的应付款所引起的间接损失;被保险人在其出具的履约保函或其他保函项下发生的损失;汇率变化引起的损失;除进口商及其担保人外的任何与商务合同付款相关的机构和人员违约、欺诈、破产、违反法律或其他行为引起的损失;因进口商违约,被保险人按商务合同规定应向进口商收取的罚款或惩罚性赔偿;在商务合同履行过程中,属于货物运输保险或其他财产以及责任保险范围内的损失;商务合同生效后,被保险人得知保险事故已经发生,仍继续履行合同引起的损失。对于这些出口信用保险不负赔偿责任的损失,投保方一定要提前预见,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及早向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提出申请

由于出口信贷下的出口信用保险办理的周期较长,审批程序较为复杂,因此在有投保意向时应及早向信保公司提出申请,尽早申请有以下好处:

第一,可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获得国别政策、风险分析以及承保经验,以便及时调整出口策略和方式。信保公司在出口信贷下的出口信用保险上经验比较丰富,会根据最新的国家风险调整对每个国家的承保政策,因此提前向信保公司提出申请便可以得到这些信息,并且还可以得到信保公司每年发行一次的国家风险分析报告的相关国别信息。对于投保人来说,有了这些信息便可以提前了解即将合作伙伴所在国的国家风险,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对出口策略和方式进行调整。

第二,可事先获知参考保险费率和有关保险条件,为下一步商务合同和贷款协议的谈判奠定基础。

第三,为必要的风险考察和审批准备时间。由于在出口信贷融资模式下出口信用保险所承保的金额往往较大,因此对于风险的考察所需时间往往较长,同时由于金额较大且此项保险的政策性较强,因此需要的审批程序较为复杂,所以提前向信保公司申请保险可以为风险的考察和审批准备出足够的时间。

(四)选好合作的贷款银行

投保人既可以自己和银行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信保公司和银行进行沟通。无论通过哪种方式,都要选择一家业务操作熟练的银行作为合作银行。目前国内能够操作出口信贷的银行只有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一些外资银行,其他的大部分商业银行对于出口信贷的操作都较为生疏。选择业务操作熟练的银行作为合作银行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与买方进行充分的沟通

由于出口信贷融资模式下的出口信用保险一般都需要有买方所在国家的担保,因此投保人应和买方进行充分的沟通,以期能够较为顺利地拿到业主所在国家的担保,从而使整个保险能够顺利进行。

(六)及时向信保公司报告项目的进展情况

遵循保险经营的最大诚信原则,投保人应及时向信保公司汇报项目的进展情况,以便信保公司能够根据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进行相关步骤的工作,只有这样,信保公司才能将其业务进展和整个项目的进度保持一致,才不会使业务的进展慢于项目的进展;另外,一旦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发生,投保方一定要及时履行告知的义务,如果明知保险事故已经发生,仍继续履行合同,因此造成的损失将由被保险人自己承担。

(七)加强人才的储备与培养

由于出口信贷融资模式下出口信用保险的应用技术性较强,所需的知识较为广泛,因此投保人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注重对此方面人才的培养,以期能够熟练地配合信保公司和贷款银行进行此项业务的操作,不至于因为对业务操作的生疏而导致项目不能顺利进行。对于人才的培养,可以利用信保公司的培训来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

篇(7)

隧道工程项目是一项集多个学科门类的复杂系统工程,具有项目投资大、技术复杂、建设工期长、建筑安装实物量大、项目涉及面广等特点。伴随这些特点隧道建设面临着大量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及勘察资料的局限性和相关设计理论的不完善性使得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意外事故。同时,由于工程建设的扰动,对地层、水文地质和周围环境都会造成直接影响,且工程施工不得不与外部的周围环境发生关系,使得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不但具有内部因素的复杂性、多样性,而且还具有外部环境的层次性、综合性。再者,隧道工程建设工期长,参与人员多,由于人为的疏忽也可能会导致在工程建设中发生一些突发性事件,工程风险也具有很大的突发性和偶然性,目前对隧道工程施工过程风险的研究尚不完善。

我国幅员广阔,地形多样且多山地地形。在道路交通建设中涉及大量的隧道工程。并且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地下轨道交通及高速铁路需求日益增加这也会使隧道工程量大增。加强对隧道工程施工过程的风险因素识别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际工程中,处于一线的施工或者监理人员对风险识别有丰富的经验。因此,本文采用问卷的方式,对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调研,从而达到识别隧道工程施工过程安全风险因素重要性的目的。

问卷设计通过对隧道工程施工风险基本理论的研究,结合与多位行业专家学者的访谈,本研究课题组设计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与全过程管理研究调查问卷表。问卷针对矿山法施工的山岭及水底隧道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进行调研,调研的风险因素按照成因分为技术、地质和管理3大类。其中技术方面风险按照施工工序细分为施工准备情况、洞口段施工、施工地质勘察、开挖情况、支护情况和监控量测等6项风险。地质方面风险考虑施工安全隐患高的情况细分为软弱围岩地段施工、膨胀性围岩地段施工、断层破碎带施工、涌泥突水段施工、岩爆情况和瓦斯地层施工情况等6项风险。管理方面风险只包括施工管理1项,即共计13类风险。问卷根据这13项风险的各自特点列出了77个具体的风险因素,被调研人员针对这77个具体风险因素做出重要性评估。13项风险因素中,有11项均值在4以上,其中地质类中风险项“瓦斯地层施工情况”均值高达·54,其它10项均值在4以上的风险项分别为:技术类中的“施工准备情况”、“洞口段施工”、“开挖情况”、“支护情况”;地质类中的“软弱围岩地段施工”、“膨胀性围岩地段施工”、“断层破碎带施工”、“涌泥突水段施工”、“岩爆情况”;管理类中的“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