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1 03:31: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地理研修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未来教育,唱主角的不再只是取决于教育信息和教育产品,而是人;未来的教育组织关系、教学关系也将与今天不同,将出现微组织化、个性化、特色化,甚至未来一多半的教育教学也将是多元化的。这些新型的教学组织关系需要人脉教学网络将其“链接”。从课堂教学个性化、特色化角度看,教学信息永远都是不对称的,更何况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自媒体教学研修时代虽然已经来临,但它在网络媒体方面内容传播的影响已经成为话语权的一极。因此,在个性化的自媒体地理教学研修中,只有找到有用的教育信息,才能创造出价值。1.通过“在线学习”形式,形成多维立体的学习声纳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的限制,只要有一台电脑,并且能够上网,就可以开展泛意义性质的网络学习、交流,整理相关信息资源。2.通过多方信息整理、加工,融合自己的观点、想法,将外部信息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发现教育自为的道路。3.广泛的阅读量以及实际操作经验沉淀后经整理形成自己风格的内容。自媒体教学个性化研修的发展是网络教育的一个新高度,它高于网络培训机构、高于普通的网络教研会议等简单形式,可以在研修者的亲力亲为中形成个性化的网络自我研修教育和教学交流的旗舰。4.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净化”“自提升”的功能。即在评论、转发教学资源或教学信息时,能够更理性、更谨慎;或者是对网友的资源、观点进行质疑、辟谣,当然也包括对科学知识正确认识的事实澄清。自媒体个性化地理教学研修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托管平台是美国的Facebook和Twitter,中国的Qzone、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人人网、微信公众平台、皮皮精灵等。网上海量的资源、公开课,更是让我们接触到不一样的课堂。常言道,要让自己的地里不长杂草,那就要种上庄稼,并且勤加管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产力,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二、自媒体个性化地理研修的形式与应用
教师教学自媒体研修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自媒体能提高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的个性化品牌的认知度和教学品牌的信度与忠诚度,其终极目标是帮助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粉丝”,并为目标学生提供特色化的教与学服务和优质化的教学产品,从而打造教师自身的核心教学竞争力。教师教学的自媒体研修拼的是教学品牌,是教学个性化教学品牌的信度和学生学习的忠诚度、美誉度。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广和实施,一线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品牌的打造显得加倍重视,因为随着教学质量化、均衡化、优质化、多样化需求的逐渐满足,教师课堂教学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通过教师个性化教学品牌溢价效应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会使教师自己的从业口碑广为传播,从而在其教学品牌的信度和忠诚度上具备更多的话语权。质量化是教学发展的必然和应然,教师要想高效拓展自己的课堂教学品牌渠道,必须拥有自己的教学“粉丝”,这就像“苹果”之于“果粉”,“小米”之于“米粉”一样,教师与自己的课堂学习粉丝“同呼吸共命运”时代,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创造个性化品牌的必由之路。
(一)自媒体地理教学思想研修当下,中学地理教师聚在一起开展教研活动时,主要交流的已不再是“我是怎样教地理的”“今后应该如何改进地理教法”等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是怎样学地理”的话题。因此,地理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成长需要渐进式形成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学思想,并把这种自媒体研修理念转化到自己的教学行动中,融汇于自己的备课、说课、上课、作业设计、试题评析,以及地理课题研究、地理教科研活动中。教师是学校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实力所在。尽管课堂教学的脸面应该是一件艺术品,但支撑课堂教学内涵的仍然应该是大脑,也就是课堂教学的科学规律和教师的教学理性。以地理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的自媒体研训培育和个性化专业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研修,对于创造性地实施地理新课程,全面落实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地理教师个性化专业成长和学生可持续发展,形成地理教师个性化、专业化、特质化的教育教学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教学理论是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积淀,是教学实践的行动指南,是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和根基。所谓的教学实践专业化,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过程之中,利用自己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学识学养、教学基本理论、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等来影响学生群体化、个性化、特色化成长的专业理念、态度和能力水平等。这里的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是从教学一线教师的个案研究中提炼出来的,是教师教学专业实践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有鉴于此,笔者除在新华书店购买《小组合作教学》《中小学有效教学导论》《课程文化》《课程管理》等新教学理论著作进行理论学习“充电”外,还凭借网络电子书报的强大平台,积极链接一些教育大家、名家的博客,如朱永新论新教育、李镇西的博客等,实时学习新教育理论思想,并应用于自己的地理教学之中。在自媒体地理教学思想研修中,要积极开展自媒体自助式“五学”:“专家引领学”“课题研究学”“带着问题学”“同伴互助学”“上网‘淘宝’学”。初步形成一套具有个性化研修特色的“理念研修——专家引领——联合助学——行动实践——同伴互动——研修反刍——成果彰显——群体共振(进)”的地理教学思想研修运营机制;同时,形成地理教师特色化、个性化、优质化成长的“四个一”地理教学思想研修模式:一个好的成长定位,正确树立自我研修进步的标杆;一个好的课题,用于个体研修的抓手,课题要对地理教育教学起到“能引领、有内涵、成体系”的促进作用;一个好的自媒体地理教学理论研修成长网络,为地理教师自媒体个性化研修、幸福成长助力;一个好的自媒体教学理论研修氛围,以营造优良的自媒体地理教学理论进步平台,为有志于成“名”成“家”的青年地理教师助威鼓劲、摇旗呐喊。
(二)自媒体集群式(团队式)研修自媒体集群式研修,也称团队式研修,即个人研修者依托一个或多个固定的地理网络研修团队的集体智慧力量,研修者参与其中,或网络展示自己的地理教学课件,或集体研修某一个地理课题,或就大家共同感兴趣的开学地理第一课进行磋商,或就一个具体的地图教学问题展开研讨等形式的研修。这种团队式研修,可以让研修者获得自己需要的教学技能技巧。如星韵地理群中,江苏常州一中李万龙教授的“幸福地理”和电子白板技术、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李斌老师的“户外活动与地理”、河南省郑州市四十七中赵伟杰老师的“高中地理室外探究活动课”、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徐艳老师的“以矿石为载体的中学地理社团建设探索”、江苏省溧阳教研室贺丹君老师的“基于学生差异的教学微设计”培训等;四川钟天平老师的“Word地理画图群”面向全国地理教师的Word制图技术动画模拟辅导;蓝月亮YY频道约请全国著名的地理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术、技能培训,全国高考地理试卷的“十大好题、十大差题”讲座、交流并获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的青睐刊载;同时YY频道组织的2014高考试题风云榜“经典、困惑”评选获得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教学考试》的鼎力支持并刊载;中教网地理官方群以安徽淮南二中刘登宇老师为龙头开展全国地理高考试卷的评析系列讲座受到青年地理教师的热爱;星韵地理学堂约请华东师范大学附中冯丹老师、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中部陈丽娟老师、人教社编审丁尧清、湖北省特级教师程良安、福建省福鼎六中陈竞宇、安徽省淮南五中孙峰等就学生社团、地理八年级教材解读、微课视频的分段播放技术、中学地理课堂游戏的开发与设计、地理与生活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节目,都有千余地理教师的积极参与、追随、发问、交流和捧场,并且这种形式的培训和访谈都有极强的地理教育教学“”“吸睛”磁力场作用,很受全国地理教师的喜欢。而这种培训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行政培训的空白。
(三)自媒体个性化(特色性)研修1.参加网络在线学习课程如笔者参加的“江苏在线学习”,就可以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的限制,只要你有一台电脑,且能上网,你就可以随时上网学习。“江苏学习在线”学习内容新颖、丰富,有16000多门课程,包括工作、生活、修养等方面,你不妨去“江苏学习在线”进行注册,然后进行实名认证,尝试看看,说不定你对它会感兴趣。“人教网地理”以其深厚的地理教育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等,引领着全国中小学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发展。网站里有面向教师的“同步教学资源、教材培训、教学园地、高考专栏、个人专辑、专题探讨和地理学会”栏目,内容丰富,极大地补充了教材以外的地理信息,对教师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的开展帮助斐然;有面向学生的“同步学习资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学生作品、地理人物、学习指导、解题指南、复习指导”栏目,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地理科学素养。更值得一提的是,网站自办的“高中地理E刊”“初中地理E刊”,汇聚了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证案例、课件、动画、教学感悟等,极大地丰富了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内外的“案例式”自主研修的内容,这种在线式的网络研修,既有教师个性化教学成果的展示,又有教师共性教学的需求,图文并茂,动态生成,深得广大一线地理教师的喜爱,“E刊”鼓励教师参与其中,积极分享自己的地理教学成果,并汲取他人的教学经验得失,“品味”地理教育教学“味道”。2.自媒体地理教学随笔、散记撰写梯度开发理论告诉我们,由于教学者的经历、受教育程度、对事物认识视角的不同等,人们所需要的知识阶层亦有所差异。但是人们都有一种积极而旺盛的理论思想渴求,那就是希望获得地理新教育理念的引导,并指导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学实践行动。于是,一部分地理教师就在网络里开辟自己的博客、建立自己的网页,把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学实践所做、所得、所思、所悟、所感等变成“网络铅字”分享给网友。在互联网上,我们的每一个教学研讨账号,都像一个小小的新媒体。我们就教育教学中的感悟、困惑等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我们的信息、观点、态度便汇入了互联网的比特之海。在教师教学研修中的自媒体——自我的小媒体,在全球数亿网民、数亿微博的努力之下,焕发出巨大能量。如王树声名师工作室、常州市李万龙地理名教师工作室、靖江市严侠华名师工作室、苏州市蔡明湿地文化研究、扬州市朱雪梅名师工作室、常熟名师大侠沈国明、南粤女侠冯丹、沪“大地之鹰”王亚东、写在人生边上的孙德勤、一支笔鲁爱华、福建涟水陈立新博客、淮南朱庆龙、甘肃康庆琪、瓜山居士杨清、常熟一哥邵俊峰、龙城帅哥胡星荣、镇江才俊田宏文、河南李新运、prezi坛主司林刚和阳兆卫、风靡全国的“小苹果、大中国”之四川罗春等,他们都是有思考力、有创造力、有执行力、有影响力的中学地理教学大佬、新俊,他们是全国地理教师的楷模,他们以自己优秀的地理人生行动和理念感悟引领着青年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化成长。
(四)交互式濡染性(交叉式)研修在地理教学的新自媒体时代,我们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教学者,人人都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自由度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及教学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网上有许多热情的教师,他们写博客、建群、开讲座、做课堂等,做教育公益,指导一切愿意学习的教师。网络既是学习平台,又是展示平台。记录点滴感悟,和广大网友进行思维碰撞。网络,让我们发现自己,发现同行者。苦闷,不只是我自己;快乐,你有,我也有。自媒体个性化教学网络研修,让我看到前进的方向,走在前进的路上。它既有自己的主动选择,又有团体的无言督促。如蓝月亮中学地理教研YY频道中的陈国祥老师就在与广大青年地理教师的交流中用先进的地理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引导青年才俊们去思考自己的备课、上课、教学反思等;内蒙古白絮飞教授以案例教学理论引导青年地理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备课设计;吉林杨剑老师用先进的教学课件设计思想指引着青年地理教师的个性化自媒体研修方向;常州五中的胡星荣老师以其扎实的地理基本功竞赛业绩和理念与青年地理教师们交流竞赛心得;四川王智勇老师用实例地图融汇于自己的地理教学实践等等。
(五)实战性自媒体研修在自媒体个性化地理教师网络研修活动中,在地理教师QQ群、博客群里,地理教师可以充分感受地理教师成长性教学研修的“新空气”。大家以地理教科研论坛研修为互动平台,尽情地在虚拟网络世界里对地理教学,或者就一节地理课、一个地理观点进行讨论,发表充满“地理味道”的个人见解,以弘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网络研修新风尚。网上集体备课时,共享无极化网络资源。由于新教材需要教师对新课标有较深的理解力和吃透力,教师们对新教材的备课产生或多或少的疑惑。于是,这些地理教师依托自媒体网络,本着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实行“主备人上传个人备课案例,组内同学科评议切磋,做到‘三统一’,即学单元‘主体’,学重难点,学进度,并最终形成电子个案共享”备课方法。大家在网络集体备课时,就怎样使地理教学更有“地理味道”制订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电子教案范例,并留出电子教案纸张的一部分作为其他教师个性化教案的补充,以适合自己的地理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实际。网上论坛里,交流相互间的问题与思考。地理教师创设具有“地理味道”的网络论坛活动时,大家分别在BBS里开设不同的网络研修主题,采用回帖或跟帖的方式在网络中进行对话和交流互动。研修活动分两种形式开展:一种是对共性问题,每次由主研教师提出一个最近的研修专题,大家通过网络课堂积极开展诸如“动态地理课堂问题生成研究”“二氧化碳的是是非非”“为什么在内陆城市的夏季经常可以‘看海’”等研修活动,并通过网络进行地理课堂“会诊”;另一种是在“斑竹”的带领下,大家在新浪、百度等网上注册博客,实现智慧共享。同时共同自觉抵制和屏蔽网络流言蜚语,净化地理网络教学研修空间。网络平台中,切磋教学课录制成视频,共同剖析着自己的“经典”案例。在自媒体个性化地理教学研修中,通过语音视频方式为自媒体个性化地理教学研修者用户提供个性化“内容流”服务,自觉过滤掉教学品牌渠道拓展中的冗余环节,让自媒体个性化地理教学研修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如2014年7-8月间的“台风为何扎堆来?”问题,大家经过网络检索、研讨后发现,历史上亚太地区10天内3个台风连续登陆的情况的确少见,但今年的七八月份是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的高峰期,所以也不算太奇怪。利用周末或假期,牺牲休息时间,有组织地参与QQ网聊,进行交流,碰撞思想。如2014年8月2-3日,笔者等众多地理教师在星韵地理QQ空间中集体参与了由重庆市地理学会、星韵地理和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共同举办的“山城论道:2014年星韵地理年会”的互动,聆听了王建力、杨华、李万龙、冯丹等教授、名师的前沿讲座,分享了“长江口口”等星韵网友的精彩视频报告等。
一、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如:解决问题教学如何创设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合作学习如何做到恰当的时间利用等。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数学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结识了许多优秀的教师,开阔了视野,充实了自己。
二、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要以这次国培研修培训为契机,继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收集课程资源信息,认真向课程专家团队和同行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以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通过这次国培研修,在我的头脑中进一步确立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使自己坚信只要坚持搞好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支撑,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可以实现学生的素养发展和教学成绩的双赢。
问题一:教师片面地理解网络研修
网络研修是依托网络平台,基于学校、为了学校的网络教研阵地,在一定程度上,它属于实践者的研究,属于解决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学习研究。然而,谈及网络研修,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就理解为上一上网络、看一看视频、写一写作业而已。据笔者调查,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认为自身教学工作任务重而繁杂,没有时间进行网络研修。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其一,农村中小学开展网络研修,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没有系统地研读过有关网络研修的实践理论与方法,致使教师们理解过于片面,无心真正潜入研修中。其二,农村中小学教师对自身发展关注不够。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普遍兼教好几门课程,部分教师还是包班教学,备课、阅卷等日常工作充斥工作时间,教师们无暇思考自身的发展道路,即便有些许时间,教师们也对自身发展表现出茫然,不知从何入手。
问题二:学校形式上开展网络研修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以校为本的教育理念广为传播,校本研修在信息网络时代必然有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育管理部门要求中小学校将“网络研修”付诸实施,各学校亦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但据笔者了解,农村中小学所呈现的网络研修现状并不容乐观。
(1)农村中小学的网络研修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未形成一系列适于农村中小学的网络研修制度。有的学校在工作计划中虽提出“加强网络研修,促进师生发展和学校发展”,却缺乏长期跟踪、监督、反馈的计划与策略,仅仅停留在口头督促的表面或者干脆不闻不问,只要求交差了事。校长作为“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不明、热情不高;个别教师为了完成网络研修任务,居然采取视频挂机、复制粘贴、漫无目的地评论留言等手段来应付!正因为网络研修没有基于学校、基于教师、基于学生,主题性、探究性、针对性不强,也谈不上有效的监管策略,致使网络研修实效性颇低,教师们也缺乏相应的网络学习热情。如此一来,网络研修该作何诠释,从何谈及师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
(2)学校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不够。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以自身的已有基础为出发点,朝着既定目标,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并创造出业绩的过程;而网络研修正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据笔者调查了解,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认为学校勤抓升学质量却疏于自身建设,网络研修与日常工作有一定的距离,难以深切感受到网络研修所带来的促进、发展。这就说明学校在关注教师成长、引导教师网络研修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问题三:评价方式单一或缺乏评价
网络研修实施过程中,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既要求培训机构、所在学校对教师参与网络研修的情况进行评价,又要求教师发挥主体作用对网络研修的内容及方式进行评价,同时还应积极地进行自我评价。笔者所了解到的是,网络研修评价往往呈现单一化,较为注重学习参与率、结业率的评定,相对缺乏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难以使网络研修的典型、经验得到相应推广、普及。
农村中小学网络研修的现状如此,笔者认为可采取如下对策:
1.倡导读书活动,加深理论功底
课改的实施,给广大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挑战,如果没有对教学理论、新课程理念的透彻理解,很难把握新课标和新教材,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无从谈起。在网络研修中,教师要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设计,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刘良华教授指出,只有当教师大规模地有了阅读的情绪,教师才会获得发现问题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心情”。只有当教师有了阅读之后的心领神会,教师才有研修和交流的冲动。当然,不是杂乱地读书,而是读经典的、公众认可的好书。学校可先制定教师读书行动计划,列出推荐书目,引导教师从“教育新理念类”“课程改革类”和“教育随笔类”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当然,还要引导教师将读书心得转化为教学行为。在读书过程中,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更需作出榜样,以此来影响其他教师。教师的书卷气增加了,理论功底加深了,自然有益于网络研修的顺利实施。
2.立足本校实际,讲究研修实效
学校管理者应立足校本、师生来组织和实施网络研修。具体操作如下:
(1)基于学校找问题,关注师生需求和立足学校长远发展。农村中小学校可通过科学的调查,切实了解掌握本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研修,帮助不同层次的教师制定出不同的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此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品位。
(2)采取灵活多样的网络研修形式。从理论层面来看,诸如课题研究、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均是网络研修的形式。作为农村中小学,笔者在具体操作时,如下一些做法值得借鉴:①运用“自修—反思”模式进行学后思;②进行问题研究,开展专题讨论;③开展线下交流,既实现资源共享,又提升教师业务水平;④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选择时需着眼于本校实际,以便扎实、有效地推进工作。
3.注重专业引领,提升教师参与度
网络研修不能回避校本培训,可以借助三条基本途径来实现提升,即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其中的“专业引领”是理论对实践的引领、指导,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专家与实践者的对话。
新课程强调,教学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要让学生由被动地“听”转变为主动地“学”。笔者认为,这也同样适用于专家引领这一领域,要让教师们从“听”专家讲,转化为“自主—合作—探究—反思”地参与式活动,敢提问、敢置疑、敢研讨,与专家平等对话、交流,与专家共同分享、体验、感悟、总结,真正让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专家与一线教师在平等、民主、热烈的研讨氛围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样一来,网络研修充满了张力,教师的提升必将带来学校的发展。
4.加强评估管理,期待更大发展
以往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虽已纳入上级对学校评估管理之列,但网络研修很多方面仍未纳入量化目标责任之中,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农村中小学网络研修的评估和管理,学校和教师依据上级精神制定好《网络研修实施方案》和教师个人自我发展计划,确保网络研修有针对性地、有实效性地开展。广大中小学校还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估总结,每学年对教师学习、发展情况进行检查、量化评估,并把评估结果记入个人档案,再由乡镇中心校对各学校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形成评估报告下发至各学校。这样逐步使农村中小学网络研修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中学职初教师校本研修课程内容模块的编制
从职初教师岗位实践和专业提升的需要角度看,基于导师指导的职初教师校本研修课程的内容结构如图1所示。
(一)“课堂教学的组织”课程模块内容要点
在导师的指导下,职初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课例研修与自主反思等活动,达到以下专业要求。
(1)落实教学计划的制订。依据课程标准,初步把握一学年的教材总体特点、学段教学基本特征以及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能结合上级部门下发的学科课程计划,在备课组长指导下,结合学情,完成“课程纲要”以及学期、单元、课时计划的制订,并以此确定课堂教学的进程依据。(2)科学编制课前的导学问题。能结合学习内容,科学安排与布置课堂预习与导学问题,树立面向全体、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意识。(3)养成提前候课、按时下课的习惯。能够提前适当时间到任教班级,检查和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并与个别学生进行课前交流或学习检查。不把教师的个人不良情绪带入课堂,同时有计划地安排教学进程,按时下课,不拖堂。(4)做好教学资源的准备。能够根据教学任务,精心备课,为保证教学正常进行,提前做好教学前的相关实验、资源准备,并自主检查教学设备状态,保证教学的正常需要。(5)帮助学生树立课堂规则意识。能够有效指导学生制订课堂学习规则,注意采取“解释、演练、强化、提醒、体验”训练程序,培养课堂学习的规则意识,使其有序参与课堂讨论;注意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间,尊重他人发言,会与他人分享学习成果和学习经验。能有效控制和化解课堂突发事件。(6)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注意通过多种情境的创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高效地投入学习活动。(7)着眼学生问题意识培养。以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能够合理调节与控制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8)根据教学任务选择适合的课型。根据不同课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时间,规范地进行教学示范或实验演示,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效实施学科教学。(9)实施基于目标导向的教学。会规范编制课时教学目标,陈述发生预期学习的条件,并明确规定学习行为达成的标准或水平;能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对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及时指导与帮助,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处理课堂偶发事件或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能机智地引导和调控,保证教学沿着正常轨道展开,避免基础薄弱的学生过早掉队。(10)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有效地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过程设计中,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11)熟练使用多种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课堂上能够熟练应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会控制各个教学环节或步骤的过渡时间,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评估,并结合合作学习的进展,进行适度的教学过程调整,促进和保证学生实现有效学习。(12)科学安排和实施反馈矫正。能够针对学习目标,恰当运用课堂的矫正与反馈手段,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学习效果和状态,有效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在教学中注意进行教学调控,对学生实施多样化、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保证教学目标的高水平达成。(13)增加课堂提问的效度。能善于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具有简洁性、启发性与导学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和理解;能把握提问的时机性、层次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注意先提问后叫答学生姓名,提问后要留给学生适度的思考时间,并且能进行恰当的追问。(14)重视教学语言的锤炼。课堂语言应规范、简洁,有启发性、激励性、幽默性,语言的内容能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避免不必要的口头禅(语),不对学生使用侮辱、歧视性语言;注意引导学生规范使用学科语言进行学习和交流。(15)科学布置巩固性的作业。根据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结合学情特点,布置巩固性的作业。作业内容应是所学内容的巩固,作业容量适度,能启发思考,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作业的形式避免单一化,可以采取书面作业或实践性作业;作业的内容应有层次性,可以给学生提供选择;布置的作业教师必须事先做一遍,凡布置的书面作业应及时批改,实践性作业应及时讲评,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必须及时纠正。
(二)“监测试卷的命题”课程模块内容要点
在导师的指导下,职初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课例研修与自主反思等活动,达到如下专业要求。
(1)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评价理念。学习和了解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和探究活动。知道“内容标准”和探究活动中各条目考查水平的具体要求与层次,对学科标准中的“评价建议”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把握学科评价的基本理念和原则,以及笔试内容考查的命题要求。(2)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目标分解。针对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和探究活动的具体条目,结合教材特点、学情特点,能对课程内容的具体目标进行初步分解,细化对课程内容具体目标的理解和认识。(3)掌握教学评价的基础知识。知道有关命题编制的一般理论,了解评价一份试卷的常用指标,如均分、众数、中位数、难度、信度、效度、区分度、差异系数、标准差与方差、标准分等基础知识。(4)熟悉试卷命制的技术和流程。掌握基于课程标准开展试卷编制的一般过程,会根据命题任务,准确确定考查内容和水平要求,科学编制双向细目表,合理确定考查覆盖度,题型结构与分值,控制试卷总体难度、容量,注意试题语言、字体和图表的学科规范,命制一份合格的试卷,制订科学的评分标准或细则,并能根据网络阅卷的需要编制合乎规格的试卷。(5)初步掌握三维目标达成的评价命题技术。能够结合学科的课程标准,针对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熟悉和掌握三类目标命题的一般特征和试题的呈现形式,科学编制信度高、区分度好的试题。(6)基本把握不同类型试卷的命制要求。能根据学科评价的功能,结合教学任务,命制形成性评价试卷和总结性评价试卷。能根据评价需要,制订表现性评价的方案或评价量表。(7)规范落实学业试卷的评阅。根据试卷评分标准,合理判分。注意在评卷中收集学生典型错误信息,反思教学的得失;同时,能熟悉“网络阅卷”的一般流程,掌握“网络阅卷”的具体方法,并能利用阅卷平台提供的功能,收集数字化的学生错题信息或典型答题案例,并能结合阅卷数据进行书面的诊断分析。(8)实施学业监测后的诊断分析。根据试卷评分标准,能够合理判分,并进行学生学业成绩的判定与统计;能借助一定的质量分析系统或平台的监测数据,进行任教班级学业质量测试后的诊断分析,形成学业质量诊断分析报告,并制订教学改进方案或措施。
(三)“教学课例的研究” 课程模块内容要点
课例研究,是基于日常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进行实践改进,直至问题解决的一种研究活动。它将教师的研究、进修和日常教学实践紧密联系,具有基于专题、持续研究、见证效果、形成成果等特点。在导师的指导下,职初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课例研修与自主反思等活动,达到以下专业要求。
(1)认识教学课例研究的实践意义。教学课例研究的目标指向职初教师个体课堂教学技能,着眼教师专业的成长。开展课例研究的目的是改进自我教学,发展自我,为自己而研究;通过同伴互助,帮助教师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在同事或同行间建立起牢固的、专业互助的伙伴关系。(2)明确教学课例研究的一般方法。知道课题研究是贴近教师专业实践最为紧密的质性研究方式。其主体研究方法是基于教学中的问题,在行动中研究、行动中学习,一边工作,一边研究。具体可以采取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3)把握教学课例研究的基本流程。教学课例研究以问题为导引,基于教师自身专业提升,具体遵循确定主题、教学设计、课前会议、课堂观察、集体反思、自我完善、总结分享、循环跟进的程序。(4)整合教学课例研究的活动形式。基于主题的教学课例研究的形式应避免单一化,力争研究主题系列化;在一课一议的基础上,可以将研究形式拓展为同题异构、同课一人多轮循环、同课多人多轮循环、基于网络的团队协作教研等多种形式。(5)规范教学课例研究的实施过程。能根据研究任务和专业研修需求确定研究主题和教学内容,切合研修专业需求和同伴认同态度,成立或组建研究团队,合理进行研究的协作分工;能围绕研究的主题,设计课例研究的实施方案,根据研究方案开展实践研究。研究中善于建立对话互动的平台和氛围,着眼同伴互助,能够聚焦主题开展对话,梳理和形成促进课堂教学问题改进的措施与基本经验。(6)优化教学课例研究的技术手段。课例研修主要以课堂观察为主,采取集中评课、议课的方式进行。应掌握课堂观察基本方法,根据研究的侧重点,科学制订课堂观察量表,开展课堂教学观察实践。初步熟悉和了解基于信息技术的视频课例录播系统,恰当地运用DV、手机、数码相机等低成本技术工具,能够进行视频教学研究课例的诊断分析与研究。(7)初步掌握教学课例评课议课的方法。在开展教学课例研究实践活动后,能根据课例评课的标准,聚焦主题,展开深入研讨。评课议课应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评课观点的陈述应基于具体、典型的课堂观察证据,不轻易做主观性的价值判断,对于课例实践中任教教师专业优点的评述不吝啬,对于专业不足的阐述要到位,不走极端,做到客观、公正、准确。(8)善于提炼教学课例研究的成果。能够带着目的进行课例观察,畅所欲言地表达;对研究的过程进行详实的记录和整理,并基于观察数据,理清课堂教学改进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成果文本,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从而保证后续研究更加深入;善于挖掘课例研修的价值,针对课例中典型的共性问题,能转化和上升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四)“学生学法的指导” 课程模块内容要点
在导师的指导下,职初教师应借助教学实践、课例研修与自主反思活动,达到如下专业要求。
(1)把握学科学习规律。应初步把握本学科学习的一般特点和规律;知道学科认识过程包括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基本阶段。能在学科学习中采取四轮学习方略(也把一节课分为四轮):第一轮——预习,查出障碍;第二轮——听课,破除障碍;第三轮——复习,扫除障碍;第四轮——作业,学会应用。预习是为了对一节课初步感知,听课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复习是为了巩固,作业就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能坚持“前移后续”的策略,培养学生“先预习再上课,先复习再作业,先思考再求助”的学习习惯,有效落实四轮学习方略的指导。(2)善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能够从学习目的、学习内容难度、心理压力、疲劳程度等方面进行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归因分析;能指导学生采取放松训练、调节学习难度、多感官协同、排除干扰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3)学会制订学习计划。能根据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制订计划要保证学习任务实现的可能性,明确哪些学习内容是必须做的,是否应该做的,是否能够做的。同时要明确学习计划落实的具体安排,计划目标要求明确化,可衡量,可达成,符合实际,并且有时间限制。突出针对性、可操作性,提高学习整体实效。(4)学会有效听课与笔记。指导学生领会听课的作用,学会选择性地进行笔记。学生不仅要注意把握每一节课的重点和核心,而且要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选择性地记载关键知识和疑难知识。在每章复习结束时,还要经常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比较成功,哪些还存在问题。(5)有效开展学科训练。明确学科练习和训练的功能主要是巩固、反馈与强化,作业训练要精选试题,强调训练的计划性,着重练习的针对性。具体要求做到:一是加强习题选择的典型性,学会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二是加强错题巩固的自觉性,重视测试中错误类型的归类,注意习题解题方法的归纳,注意定期进行错题重做;三是注意习题训练的科学性,抓好基础训练、专题训练、模拟训练,突出训练方式的科学选择,即要科学安排分层训练、循环训练、规范(性)训练以及限时训练,答题要克服犹豫心态,从而达到有效训练的目的,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四是加强习题训练的规范性。习题训练要注意规范化,处理好“求快与求准”“会做与得分”“难题与易题”的关系,避免粗心大意和熟题答案的思维定式的影响,避免“看错、想错、算错、写错、抄错”,抓稳基础分,做到“该得的分一分不能少,能得的分一分不能丢”。(6)学会选择教辅资料。资料是复习的补充,要指导学生 “抓纲务本”。抓纲就是要正确认识考纲对学习的指导作用;务本就是要充分利用教材,拓宽知识内容,延伸课后习题。挖掘教材,注意细节。一般一门学科配置1~2本综合性教辅用书即可,坚持举一反三,“以一当十”,即听懂一题会解一类题,引导学生避免过分依赖资料的习惯性心理,决不能舍本逐末。(7)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注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对学生加强克服考试综合焦虑症或考试综合恐惧症的心理辅导,要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焦虑和压力,合理归因;合理确定学习目标,调整考试动机,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提高对考试环境的适应性,摆正心态,避免怯场;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放松。(8)学会巧用草稿纸。指导学生平时的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为了便于练习做完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4~8块的小方格,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9)定期自主诊断。指导学生认真、客观地对学习进行总结与反思,及时弥补,尤其是对薄弱环节加强反思诊断,及时确定查漏补缺的重点学科,保证学科的均衡发展。
二、中学职初教师校本研修课程的实施要求
中学职初教师校本研修课程的实施,应结合学校特点,总体上采取导师负责专业指导,职初教师落实知行结合、自主实践与自觉反思,职初教师所在学校承担过程监控与效果评价的方式。具体说,导师、职初教师、学校应分别落实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
(一)校本研修教师课程实施的导师要求
(1)落实课程实施计划。根据校本研修教师课程实施指南的基本要求,导师针对每一校本课程制订课程实施计划与方案,明确每门校本教师课程评估的基本要求,并要求职初教师了然于心。(2)实施课例研修指导。导师能在安排自身工作的同时,随机观摩和观察职初教师的常态教学情况,有计划地组织职初教师开展主题性、专题性、系列性的课例研修,主动听取职初教师的汇报课,做好课堂观察的记录,能结合课堂诊断情况,给职初教师提出书面的教学改进建议和措施,并明确职初教师落实整改的时间要求。(3)落实课堂教学组织的指导。导师能对职初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组织的理论学习指导,结合自身教学示范,帮助职初教师形成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规范。(4)落实学业评价的专业要求。导师能对职初教师的教学命题评价提出具体技术指导,定期对职初教师的学科命题提出任务性要求,明确具体数量和内容要求,能针对职初教师编制的试卷给予具体的专业指导,并落实书面改进意见,同时能保存好试卷命题改进的过程性资料,作为职初教师档案袋评价的基本证据资料。(5)落实学法指导的建议。导师能给职初教师提供适合学科特点的学法指导建议,并在教学实践中对职初教师学法指导的落实进行督促和检查,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
(二)校本研修教师课程实施的职初教师要求
(1)虚心听取导师专业意见。能按照校本研修教师课程指南的要求,虚心听从导师的专业指导,规范落实研修的任务和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听取导师的专业指导意见,进行课程研修和专业实践。(2)定期开展研修总结。要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专业习惯,定期进行专业研修的反思和总结。针对课程研修中出现的专业问题,能主动思考解决办法,并善于结合导师的指导意见,创造性地进行落实,不盲目从于导师的建议。(3)主动落实课堂研修要求。根据课堂教学组织课程研修的要求,围绕课例进行专业研修,能主动定期观摩和听取导师的常态课,学习导师的课堂专长,并主动开展课例研究教学实践,征求导师或同行的意见。(4)主动落实学业命题研修要求。能根据导师对学业试卷命题的指导意见,主动进行命题实践,同时主动学习有关命题评价的相关理论,充实自我对学业试卷命题的评价理论水平;同时能够根据研修的要求,在研修期间提供规定数量的学业试卷。(5)做好研修材料的积累。能够根据导师要求完成各类专业研修过程资料和评估资料的填写,并做好专业研修过程中各类研修课程过程性资料的积累,能够选择和提交体现专业研修成效的典型性材料。
通过这次网络培训学习使我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又有了更深的认识。特别是我们工作室的《打造精彩课堂--让我们的美术课堂更精彩策略初探》的分析、讨论等,对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无疑是一剂剂灵丹妙药。优秀教师精彩的课堂导入的策略、课堂结构的策略、课堂总结的策略、作业评价的策略、课前准备的策略使我茅塞顿开,帮助我解决了在教育教学方面很多的问题和困惑。通过培训学习我还与各位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切磋,受益匪浅。下面就这段时间的学习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第一、通过学习,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加强,视野逐渐开阔,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更新。
第二、要做一位好老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教好学生。自身不断的学习,才能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通过培训我认识到:“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第三、名师的工作室,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我们除了能阅读相关理论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可以观看一些名师授课的视频,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录像资料,另外,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实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第四、把培训中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之中。()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作为重点。同时加强教师自身素质要高,能够熟练驾驭课堂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现状;需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7-0018-03
21世纪是信息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利用信息化手段培养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选择。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1]。因此,建设一支适应时展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任何的教育改革都是外在的,只有教师的积极有效参与,才能够将外在的教育改革目标内化为课堂上的教学实践活动[2]。因此,我国于2013年启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旨在通过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但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本文以201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为依据,探讨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培训需求,以使新一轮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目的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是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基本手段[3]。目前,大多数教师比较缺乏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阻碍了学校乃至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为此,笔者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主要从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及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三方面了解城市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培训需求,希望在新一轮的信息技术提升培训中,切实提升中学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地理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2.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所用问卷是在分析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基础上,参考大量文献后编制的。问卷主要分为四部分,分别是教师个人基本情况、学校基本情况、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与培训需求,最后是一道开放题“在信息技术培训中,您最希望提升哪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对前面调查内容的补充。
3.问卷的实施
笔者于2014年11月-12月主要对洛阳市和开封市的城市中学地理教师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18份,回收118份,有效问卷112份,问卷有效率为94.92%。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对多媒体教学常用设备操作比较熟练,需求度较低
由调查可知,地理教师对多媒体计算机、电子白板、投影仪、幻灯机、触控电视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六种常见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现状方面,操作较为熟练的是多媒体计算机、电子白板和投影仪,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而在所列多媒体设备的培训需求方面,排在前两位的是交互式电子白板和触控电视,需求度分别是32.61%、26.52%。
2.检索获取数字教育资源的能力较强,对优秀数字资源的需求也较高
据调查可知,经常下载地理数字教育资源的教师比例最高,达到了60.71%;想尝试但不会和从不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地理教师仅有10人。可看出,大多数地理教师具有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也具备搜索和下载地理教育资源的能力。但现有网络资源存在商业化较强、共享度较低的问题影响了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因此,高达97.33%的中学地理教师希望在信息技术培训中了解一些获取优秀地理数字教育资源的途径和方法,以帮助其提升运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地理教学的能力。
3.教学通用软件的掌握状况不太乐观,但其需求度较高
问卷主要调查了文档处理、动画制作、音频与视频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六种通用软件的掌握情况。统计结果表明,地理教师普遍对文档处理显示软件(如PPT、Word)操作较为熟练,比例高达91.87%,而对其余软件使用现状并不乐观,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制作(如flash、AuthorWare等)和动画制作软件,一半以上的教师几乎不会使用。
关于地理教师对上述软件的培训需求情况,按照需求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动画制作、音视频编辑、图片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以及文档处理显示软件。此外,在访谈过程中,地理教师认为,他们目前对Word文档的操作水平能满足其教学需求,无需加强培训,而对于信息化教学使用最多的PPT,他们希望能进行较深程度的培训,如插入动画、超文本等,提高其制作高质量课件的能力。
4.地理学科专用软件的掌握状况很不乐观,但需求度较高
如图1教师常用地理教学软件的情况调查可知,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最多的地理学科专用软件是谷歌地图,应用频率达到了30.42%。谷歌地图因简单易学、上手快得到了大部分地理教师的青睐,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得较多。其次是Word(绘图功能)、Google Earth和Photoshop(绘图功能)。而在地理教学中使用较少的是GIS、3Dworldmap和Marble,所占比例之和仅为9.16%。从整体来看,地理教师对地理学科软件的应用现状很不乐观,缺乏主动使用地理学科软件的意识。 图1 教师常用地理教学软件的情况调查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91.96%的地理教师希望信息技术培训能够提高其操作地理学科专用软件的能力。而少数地理教师选择不需要培训地理学科专用教学软件的原因,主要是受学校教学条件的制约和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影响。
5.简易多媒体环境下地理教师教学能力较强,需求度也较高
在访谈过程中,大多数地理教师认为,他们能够在简易多媒体环境中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仅有部分教师认为其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信息化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方面。但由进一步调查得知,高达91.96%的地理教师仍然希望自己进一步提升简易多媒体环境下的地理教学能力。
6.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教学能力较差,但需求度较高
调查得知,在教学中能较熟练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基本功能的地理教师所占比例为20.53%,而79.47%的地理教师不能熟练地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表明地理教师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能力普遍偏低。此外,大多数地理教师不能熟练操作交互式白板的交互功能,更不熟悉白板的内置资源与地理学科软件。而教育信息化越来越重视交互式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大多数地理教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高达90.17%的地理教师希望加强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相关培训。
7.教学各环节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良好,需求度高低不一
对地理教师在各教学环节使用信息技术情况的调查发现,被调查的所有地理教师都有在教学各环节使用过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其中,课件制作和课堂讲授环节使用信息技术频率最高,所占比例分别为21.52%、19.07%;而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较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评价与反思。经调查可知,地理教师对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课堂讲授、总结与复习、教学评价以及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培训需求层次不一,其中,对信息技术支持课堂讲授的需求度最高,达到了96.43%。
8.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教学平台的状况不乐观,但需求度较高
调查数据显示,61.61%的地理教师不了解“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教学平台的”的概念和功能,仅有10.71%的教师对其比较了解,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地理教师不具备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技术能力。在有关培训需求的调查中,82.14%的地理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提升自己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和网络教学平台的能力,但由于学校不具备相关教学条件和多数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他们仅想对其基本的操作功能做些许了解。
9.数字化环境下构建新型教学活动的现状不太乐观,但需求度较高
数字化环境主要指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从调查的数据可看出,地理教师在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现状很不乐观,63%以上的地理教师没有组织过相关的教学活动。又经分析可知,地理教师对在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中开展自主合作学习活动的需求度均较高,所占比例分别为81.25%、77.68%。
10.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不乐观,但需求度较高
教师工作坊和网络研修社区是支持教师进行学习、研讨、交流等活动的网络平台,保障了教师开展常态化研修。调查可知,完全不了解两者概念和功能的地理教师有86人,占总人数的76.79%,而对其了解的地理教师仅占总人数的7.14%,可看出,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并没有引起大多数教师的关注。统计发现,地理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需求较高,83.03%的地理教师认为需要加强这方面的信息技术培训。
三、调查结论与反思
在上述具体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城市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和对信息技术培训的需求,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
1.从整体来看,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现状不太乐观
对调查数据分析可知,大部分地理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比较匮乏,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尤其是应用地理学科软件进行地理教学的能力、教学通用软件的熟练操作程度及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等方面。
2.地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方面需求较高
总结与分析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知识需求情况发现,信息技术知识需求度排在前两位的是优秀地理数字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而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的需求度普遍较低,如:网络学习空间、数字化环境下新型教学活动的构建等。
3.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未深入人心
教师工作坊和网络研修社区是目前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而大部分地理教师对其不了解,也很少有人参与。这表明教师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教师常态化的专业发展手段仍停留在了传统的继续教育方式上。
教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执行者,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影响着信息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培训机构需坚持以受训教师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导向,分析不同学科教师的不同学习需求,才能使培训达到预期目标[4][5]。关于中学地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研究还需要系统的分析所有的地理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和培训需求,进而构建适合中学地理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内容体系,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的意见[Z].教师厅[2013]13号文件.
[2] Armstrong, P. Teacher pay in South Africa: How attractive is the teaching profession[R]. Maitland: South Africa,2009,15- 18.
[3] World Bank.ICT in School Educa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or Education in India and South Asia[R].Washington, DC: info Dev/World Bank,2010.
从基础阶段早期开始培养外语人才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无论对这个任务的目的与效果在现时有多大的异议,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正在这个任务的驱动下努力前行。我区的英语教师大多已从教十余年的时间,工作越久,对专业知识的掌握难免就越僵化、不灵活、少新鲜,也就越希望得到相应的、行之有效的、系统的培养与培训,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有的放矢、更好地开展工作,这也是我们建构并实施培训课程的初衷。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成功有不足,有收获有反思,更重要的是让我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对学科课程建构的思考。
1.对已实施的培训课程的思考
虽然准备的时间比较长,但真正理解培训和课程还是在完成这次培训之后。培训的过程既是对一线教师的一次专业引领也是对自己工作的一次专业提升,在具体实践中让自己的思路变得逐渐清晰起来。
1.1 对培训的理解。培训的目的就是使其成员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在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上有所变化,从而适应组织发展的需求,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英语教师培训就是在专业发展基础上,将一般理论个性化与教师个人情感、知识、观念、价值、应用场景相融合的过程,是一个英语教师主动发展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开展教学行为中的科研,在教学中不断拓展自己的一个过程。
1.2 对课程的理解。新时代要求小学英语教师不仅具备优秀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英语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同时,掌握较高的教学技能,很强的科研能力,自我反思能力以及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和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英语教学和研究的能力,将先进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技能和小学英语知识体系有机结合,采取有效的方式组织小学英语的教与学的活动。那么我们所设计的课程就应该以此为目标,从宏观的角度来设计课程的整体框架,从微观的角度来设计能将具体理念与具体实践有效结合的课程内容,以系列化的方式来尽量涵盖这些内容。
1.3 对首次培训的总结
1.3.1 有关培训内容:虽然在课程方案汇报时让领导感觉自己的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但是自己的初衷是想将每一个问题的培训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有限的时间内用通俗的方式将理论与方法都传递给我们的一线教师。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我全部采用了教师们都亲历的优秀课例和实际使用的教材内容为范例进行讲解,教师们都觉得听得明白,并能直接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模仿运用,较有实效。
1.3.2 有关培训方式:我采用了三种方式,首先是自己全程站着上课,这个视角能更清晰地观察每位教师的听课状态,更利于自己与教师们的视线与情感交流,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让教师看到自己的辛苦付出,激发她们的教学同感;其次是设计了让本学期参加学科教研活动的教师介绍课例打磨实录和团队学习汇报的环节。课例打磨实录为这些优秀教师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延续她们的成功感,对其他教师也是一次真实的励志教育,而团队汇报则使每位教师都有任务,用任务驱动法使全体教师都能参与研究讨论;再次是设计了比较严格的评价制度,从出勤、发言到交流讨论都做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因此教师们能够认真听讲、主动思考交流,并积极汇报。用这些明暗结合的方式来达到更佳的培训效果。
1.3.3 培训后反思:虽然此次培训受到了教师们的肯定与赞扬,但在培训过程中还是觉得自己对有些问题的讲解不够清晰、深入,需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在时间的掌控上欠缺经验,还缺少将问题系统化的能力,所以感觉呈现给教师的东西还不够立体,教师在一线遇到的问题是综合性的,而在培训中所学到的还是分散的点,如何在培训中跟教师一起将点穿成线再组成面,更有实效地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是个新的课题。
2.对未来实施的培训课程的思考
2.1 明确自身水平实际,以专业理论书籍为指导。一个人能做什么取决于他已经做了什么和他想要做什么。已经做了什么决定了他的认知水平与经验,想要做什么决定了他的努力方向。我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大量的专业阅读,用阅读来丰富提升自己的内涵,而且只有以专业理论为基础的培训课程才能为教师终身的专业发展提供持续的、鲜活的、有着时代气息的、不断进发出创新理念的外部环境。
2.2 明确设定课程目标,以我区教师实际为基点。每一次培训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一项对策应是课程目标的正确确立。有了清晰而明确的课程目标,就如同航船有了航灯,是保证课程培训顺利开展的必然条件。因此设定的阶段课程目标应该是与我区英语学科研修目标相一致,符合我区教师自身水平、能力现状实际的。
2.3 系统安排课程内容,以学科研修工作为支架。进行课程培训是要以问题入手,启发或传授给教师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对策,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教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价值。从什么样的问题入手,什么样的问题是共性的,是阻碍教师发展和学生学习的,这都要从平时扎实的学科研修工作中去寻找。可以先设定课程总体框架,再按照主题在研修工作中积累问题,充实内容;也可以将学科研修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系统分类,组成系列的培训课程,学科研修工作既是课程的支架,也是课程服务的对象。
2.4 探究培训课程的有效性,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培训课程的有效性,可以理解为对于教师培训结果的评价,这种评价涵盖了教师培训的效果和教师培训的效率两大方面。我们应当思考的最终目标不应当是在培训课程中提供给教师什么,而是教师通过培训课程改变了什么。对于参加培训的教师来说是自己的观念、能力、知识和技能向着积极的方向改变了多少,而对于我们设计者来说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最小的物质投入,获得被培训教师的最大改变。我们的最终靶向目标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证明我们的培训课程最终是成功的。
希望自己的思考能积淀出思想,帮助我建构出丰富有效的学科培训课程,使船营的小学英语培训课程成为船营教研一道独特的风景,也使我的老师们能在课程培训中成长、成熟,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晴.当前新课程教师培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7J〕.地理教育,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