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侨乡文化论文

侨乡文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3 15:16: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侨乡文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侨乡文化论文

篇(1)

论文摘要:侨刊乡讯是侨乡民间创办,主要面向海外公开发行、非营利性的报纸和刊物。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报道内容和活泼的版面形式,激发海外赤子怀国、思乡、念祖、恋亲的情感,深受他们的欢迎,被赞誉为“集体家书”“沟通海内外联系的桥梁”。侨刊乡讯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该类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对华侨华人研究尤其是侨乡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暨南大学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研究中心近年来致力于侨刊乡讯的收集整理工作,从而大大丰富了华侨华人文献专藏。

1侨刊乡讯的概念、范围、历史与现状

目前,我国侨史学界及侨务界对“侨刊乡讯”并未形成公认的严格定义。一般指为了满足海外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了解乡情、思念乡亲的感情需要,由侨乡民间编辑出版、专门向海内外发行或赠送的报纸和刊物。在称谓上,有的称“侨刊乡讯”、有的称“乡刊乡讯”“乡讯”“侨刊”。多习称“侨刊乡讯”。

侨刊乡讯的宗旨为传递乡音,宣传政策,联络侨胞,增进乡谊,建设家乡。族刊则强调敦亲睦族,发展族务”。侨刊乡讯深受海内外乡亲的欢迎和支持,有“集体家书”的美誉。

由于侨乡大多分布于广东、福建等省,因而侨刊乡讯首先产生于广东、福建等地的侨乡。最早的侨刊乡讯是广东省新宁县(1914年后改称台山县)的《新宁杂志》,创刊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至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侨乡台山县也因此被誉为我国侨刊乡讯的发源地。《新宁杂志》创刊后,深受海内外乡亲的欢迎,台山县许多宗族在海内外(以海外为主)乡亲的资助下,纷纷办起乡刊、族刊,并带动了邻近的开平、新会、恩平和鹤山等县,并逐步辐射到广东其他侨乡。于是侨刊乡讯在各地侨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民国初期,其他省市中,如上海、北京、福建省均出现了侨报侨刊,从而出现了第一次发展。至20世纪40年代在广东省有100种以上的侨刊乡讯,其中以台山、开平最多,仅台山一个县,在抗战之前已有侨刊乡讯63种之多。福建省则成为继广东之后全国第二个拥有侨刊乡讯最多的省份。

近百年来,受国内外时局的影响,侨刊乡讯的发展一波数折,发展很不顺利,走过了曲折的发展道路,既经历了空前发展的黄金时期,也经历了两度被迫停刊的低谷期。党的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为全国侨刊乡讯的再复刊和蓬勃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政治条件和工作环境。

1978年11月,伪示宁杂志》率先复刊,在《新宁杂志》的影响和带动下,从20世纪80年代起,全国各地侨刊乡讯掀起了复刊、创刊。不仅广东、福建两省,广西、浙江、海南、山东、辽宁等沿海省份,以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等内地省份,甚至云南、宁夏、新疆等边远省、区也办起了侨刊乡讯。全国侨刊乡讯的分布从集中趋向广泛。至1995年,全国侨刊乡讯已有230家,每年发行量约400多万份,其中对外发行约200多万份,覆盖面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侨刊乡讯的工作人员达5000多人。

目前,全国已有逾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版了约300份侨刊乡讯,其中广东省就有157份,占了半壁江山,且多为期刊。福建省有92份,浙江省有7份.

侨刊的形式大多为16开本或32开本的杂志或4开小报。广东的期刊多,福建报纸种类多。出版周期一般多为季刊,也有周报(刊)、旬报(刊)、半月报(刊)、月报(刊)、双月报(刊)、年刊及不定期的报刊等。

2侨刊乡讯的价值

侨刊内容报道侨乡的各种事物、社会动态、亲族消息,甚至会针对特定的事件加以评论,是华侨家族、社区联系的重要渠道。因为记载了各种讯息,侨刊成为我们了解侨乡社会生活、经济联系、家族组成、教育启蒙、文化价值观、建筑史等主题的重要史料。

以侨刊作为史料的研究论文出现得比较晚,且不多见,最早注意到这批资料的重要性的是郑德华、吴行赐,他们所撰写的K-一批有价值的华侨史资料—台山解放前出版的杂志、族刊评介》一文中介绍了最早的侨刊《新宁杂志》,考察了旧中国侨乡社会状态,探讨了华侨出国的原因以及华侨经济、生活状况,并强调华侨爱国爱乡精神。此后20多年来,我国宣传、侨务和侨史学界对侨刊乡讯的研究工作大大加强,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学术论文、著述和资料整理三大类研究成果均纷纷出现。侨刊乡讯研究逐步成为专家学者的重要研究领域,也成为专家学者的研究性著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2007年,由梅伟强教授编著的集体家书连五洲—五邑侨刊乡讯研究(1978 -2005)》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侨刊乡讯产生发展的概况,是侨刊乡讯研究的集大成之作。2008年3月10日,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桦侨魂》摄制组来到开平市档案馆,摄制组先后查阅、拍摄了建国前后各类侨刊、地方志、族谱家谱以及南楼七烈士抗日史料等有关华侨文化的各类书籍共77种。

笔者还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参考文献中有某种侨刊的文章进行了简单的统计。以《新宁杂志》为例,仲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9篇文章引用了该刊文章至少一次;《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渤中,有2篇博士论文引用该刊文章至少一次;仲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卿中,有3篇文章至少引用该刊文章一次。虽然相对与其他学术性刊物,引用率显得比较低,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侨刊乡讯在华侨华人研究、侨乡研究领域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以及全面系统收集侨刊乡讯工作的重要意义。

3侨刊乡讯的收集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自建立之初,大学就非常重视华侨华人研究,作为大学的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十分注意突出“侨”字特色,针对侨校性质和侨生、境外生众多的特点,重点建设华侨华人文献特色馆藏,并将其列为“完备级”文献收藏。1995年,图书馆成立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以为华侨华人研究服务、为侨务工作服务为宗旨,重点收集国内外出版的中外文华侨华人研究书刊资料,现已初具规模。同时,还建设了华侨华人专题网站,开发了8个华侨华人专题数据库。在文献的收集过程中,不仅注重正式出版物的收集,对于非正式出版但具有重要价值的侨刊乡讯也重点进行了收集。

我们的搜集方式主要是接受赠送(个人或团体)和交换。首先通过网络,通常是重点侨乡的侨务网站,了解某地区侨刊的出版情况以及其具体的联系方式,然后按图索骥发函要求赠送所出版的侨刊。其次通过联系各地侨务部门,了解侨刊的出版情况。通常情况下,各地的侨刊乡讯均乐意赠送给我们,大部分侨刊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收集到的。另外我们中心编印有一种内部文摘刊物《侨情简报》,通过交换的方式我们也获得了一部分侨刊。通过以上几种方式,侨刊的收集工作进展比较顺利。除此之外,借全校院系资料室回收之机,整合本校华侨研究所和东南亚研究所资料室的侨刊。通过整合,补充了侨刊乡讯30余种,700余册。

经过近10年的努力,侨刊乡讯的收藏已初具规模:目前本中心共收集侨刊200多种,其中广东侨刊乡讯147种,达到总数的94%,福建侨刊乡讯46种,达到总数的近58%,另外还有湖北、湖南、四川、山东、浙江、广西、海南等地的侨刊10余种。

4侨刊乡讯的整理

对侨刊乡讯进行系统的整理是暨南大学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的另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方便读者利用资料,维护馆藏和促进资源共享。日常整理工作主要是侨刊分类编目、装订、建设专题数据库等。

4.1分类编目

多年来,由于是赠送期刊,加上本中心人员紧张等原因,并没有对侨刊乡讯进行系统的分类编目,只是用excel表进行简单的记到,现刊按照刊名首字母的顺序排列,过刊进行装订后,也按照同一方法排列。读者无法通过图书馆目录将它们检索出来,从而大大降低了利用率,只有少数对本中心比较熟悉的老师和学生知道并常来阅览。

从2007年9月开始,本中心组织人力对馆藏侨刊进行了系统的回溯编目,到2008年7月已基本完成。编制书目数据时,除严格按照图书馆的著录规则、力争与图书馆保持一致外,也根据实际情况做了变动。

如分类方面,本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做了较大的改动,没有按照学科分类,而只是将侨刊出版地(省级)的简称首字母与字母Q组合进行区分,如广东侨刊即为YQ,福建侨刊即为MQ,依此类推。种次号则延续了原来的方法,采取了刊名拼音首字母加流水号的方式,如惭宁杂都的索取号即为YQ/X08。

在进行主题标引时,则统一用侨乡一刊物一地理复分(如广东一台山),这样一来,可以让中国分类主题词表这一部综合性的文献标引工具,变得具有侨乡特色,满足标引侨乡地方文献的需要。使得这批具有侨乡特色的刊物,分别以“侨乡”与“地理位置”,进行集中,给读者检索带来了方便。

在此基础上,每到一期刊物即在系统中登记,这样读者就可以及时了解侨刊的到刊情况。现刊与过刊的排架号是统一的,侨刊过刊装订回馆,在系统中添加馆藏后即可上架,因而缩短了过刊的编目时间。我们把侨刊与其他刊物分开,设专架放置,开架服务,大大方便了专门阅读这方面文献的读者。

4.2侨刊的开发利用

侨刊乡讯也是我中心数据库建设的重要信息来源。我中心自建有华侨华人研究综合数据库(包括学术论文库、报纸库、研究书目库、图表库等)、华侨华人人物、图片、政策法规、政策咨询问答等专题数据库,而且有专门的主页(hqhr.jnu.edu.cn),设有侨情速递、华人荣誉、社团活动、侨务信息、华文教育、侨乡风采、侨务信息、侨务政策、华人研究等栏目,还编辑了桥情简报》内部刊物,从而达到了多途径、全方位对涉侨信息进行宣传报道。

每到一期侨刊,在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中记到后,有专人对其内容进行浏览,将与各数据库相关的资料,如论文、图片、图表、侨乡相关报道等,通过摘录、扫描或识别等方式,进行数字化转换,再进行标引后,追加到数据库或刊登到情简锄上,从而扩大了并丰富了各专题数据库的资料来源。

近10年来,暨南大学图书馆不仅对全国各地的侨刊乡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收集,还培训了一支专业的人员队伍支持文献收集和整理工作,建立了一个深入侨乡各地的与研究学者的关系网,使各侨刊乡讯的出版单位认同该馆工作的重要性并予以实际支持,从而保障了文献采集工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篇(2)

1.1地域建筑的定义

在给出地域建筑的定义之前,先理解以下建筑的概念:建筑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为人类自身提供物质和精神庇护的文化景观。因而可看出建筑与特定的地理空间点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

然而,所有建筑都是地域建筑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建筑是建造在一定地域,但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地域建筑不再只是建造在原本地理空间上里,也就是说某一地理空间上的所有建筑也不一定是地域建筑。因次,地域建筑是指人类创造的,与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特定文化景观。

1.2地域建筑的类型

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最基本、最大量的建筑类型,也是地域建筑的主体,故可从民居的角度来考察地域建筑的类型。在古书上记载,住宅由门、塾、堂、厢等组成。中国地域辽阔,从北向南,为适应不同的气候、地形、材料、环境等条件,民居有明显的差异。

在广东地区自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建筑表现出更加复杂而丰富的类型,创造了具有特色是城市风貌地区。其中主要有南方院落民居、南方天井民居、广东客家集团民居和南方自由式民居四种。

2.建筑平面结构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虽然从整体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但由于其内部广府、客家及福佬文化的差异,城市与乡村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形成具有明显分异的建筑类型。其主要有以下两中类型:

2.1无院落建筑

竹筒屋是无院落建筑的代表,也是民居建筑中平面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由于屋内厨房、天井、厅、房按一定顺序排列,形似竹筒而得名。

其建筑平面为单开间,面宽较窄,一般为3~4米;进深较大,一般为10~20米,有的甚至达30米以上。也有规模较大的将两个单开间并联,"明"字屋就是间竹筒并列组合后的变化形式,厅、房、厨房与天井灵活组合,两开间大小可不一,进深也可变化,不一定整齐划一,形如"明"字。其中间的代表建筑是锁头屋。

2.2有院落建筑

三间两廊式建筑即是三合院式建筑,其普遍寻在于我国南北地区,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其中南方有院落建筑是由三开间主体建筑、前带两廊和天井组成三合院。

这种建筑类型在广东中部和西部村镇建筑中广泛采用。从平面上看,前为天井,后为厅堂,厅堂两侧为房,天井两旁设廊,分别为厨房和杂物房。这种三间两廊式是广东地区采用最多的一种建筑平面组合形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多种发展形式:一是纵向发展,发展成四合院形式;二是横向发展,发展成多开间形式;三是垂直发展,发展成楼房。

3.建筑功能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除了官府类、宗教类等公共建筑外,大量的是私有民居建筑。在这些众多的民居建筑中,为适应广东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即是用于商业目的和进行防御的功能形态,它们使广东民居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3.1骑楼--店屋式开放住宅

店屋式住宅是指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其在古代就有存在,如宋代的"檐廊式"店铺。到近代海外文化的涌进,形成中外合壁的骑楼建筑。骑楼是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街道边相贯通,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人们在长廊下进行商贸活动,可不受风雨日晒影响。这既适应了广东多雨湿热的气候条件,又使人与商业空间的接触更为直接方便,并使城市商业与交通空间相融合,使街道尺度更为宜人,创造了广东城镇独特的商业街区风貌。居住与商业的结合,导致了私密空间的局部开放,创造了较为亲和的人文环境,使购物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2碉楼和土楼--防御式封闭住宅

在广东地区存在的防御封闭住宅最为典型的是碉楼,是侨乡地区的传统民居。碉楼形式自古就有,但将防御和居住两种功能结合的碉楼主要出现于近代。

其产生的的原因是,海外侨居者为家乡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大量的资金,一是使侨乡人民日益富裕,二是民国初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洪水泛滥,碉楼应运而生。

碉楼的平面多为方形,基本格局由传统三间两廊形式发展而来,底层为储藏室和厨房二楼住人,顶层由年轻人居住兼做守卫。

其次,是土楼,其存在于客家聚落地区。从形式上看,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其形式上的围合性和独立性,便产生了很强的排外性和防御性。

4.结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技术在更新,无可否认的是,现代建筑创作越来越受新材料、新技术的影响,建筑师们对于现代技术的驾驭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建筑创作的能力。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地域建筑面临着新的困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建筑的角度上看,也是一方水土成就一方建筑。建筑不仅是一种提供给人居住的空间,尤其是在地域建筑中体现的是一方建筑文化传统。通过它传承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其是与前后(历史发展)、左右(与社会发展同步)、上下(适应自然条件)相关因素的综合把握与适宜的应对。因而,我们要挖掘地域建筑的价值,并着实实现地域建筑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琳.港澳与珠三角地域骑楼--广东骑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凌世穗.走向开放的地狱建筑[J].建筑学报,2002.(9).

[3]蒋伯宁.对地域建筑的思与行[J].建筑与环境,2007.(1).

[4]王芳,等.传承文脉、地域特色与建筑创新[J].华中建筑,2006.(10).

篇(3)

一、紧扣童心,精心选材,为作品找准独特的题材

少儿舞蹈艺术是丰富多彩的,概括来说,主要是直接表现儿童学习、生活的,反映社会热点的和展现地方特色的三大方面。主题是舞蹈的灵魂和核心,在创造过程中起着统帅的作用。经过走访市、区多位文联主席、地方纪念馆馆长等本土文化方面的权威人士,深入到多个村镇实地感受、了解各类创作素材的形式和内涵,经过反复筛选和构思推敲,我们决定以展现地方特色为本次创作的选材方向,最后确定了以台山的民俗“打龙船”为创作原型。“打龙船”是中国第一侨乡江门市广海镇的传统活动,人们托着龙船,一队人敲着锣,穿街过巷,祈祷五谷丰登,百业兴旺。我们创编的少儿舞蹈《打龙船》以“老太太”的传统打龙船和孩子们新打龙船的对比,反映出新时代侨乡的巨大变化和新一代少年儿童努力进取的良好风貌,节目在舞影流动中展现了“龙”的精神传承。

选取“打龙船”这个题材,从少儿舞蹈创作方面出发,主要基于三点取向:1.作品题材对外有着强烈的地方特色,对内起着弘扬本土文化的良好作用;2.作品创作结构上,通过老、少两代人不同的“打龙船”内容,在对比中构成冲突,在传承中展现新时代风貌,塑造出积极向上的主题精神;3.作品表现手法上,在着力表现“老”的俏皮和“少”的活力中,能让大家感受到一份天真活泼的童趣。

二、激发童趣,提炼美化,为作品注入创新的元素

创编儿童舞蹈必须根据对生活的认识和对舞蹈素材的理解,按照塑造舞蹈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运用舞蹈及其各种表现手法,将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分轻重主次,合理布局。使其既符合欣赏规律,又适应舞蹈作品体裁形式的需要,以达到舞蹈艺术的完整和谐。“打龙船”是一个非现代的习俗,我们紧紧抓住了儿童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在动作的创编和排练中,突出孩子的主置,按他们的思维、眼光和审美情趣来打造作品。

在舞蹈队形编排上,我们以龙船的“滑行”为切入点,启发、引导小演员们变成一条条“人龙”,在横排、斜排、圆形的起伏、流转中,激活了整个作品的舞台流动性。在节目的后段,随着“新打龙船”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点、线、面的转换,在丰富的队形变换中,把作品推向了,也突显了新时代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的形象。

在舞蹈角色塑造中,让小演员扮演的一群“老奶奶”的形象是编排的难点。但是,我们相信,只要能尊重儿童的创造个性,就能克服困难,扮演出惟妙惟肖的“老奶奶”。结果,我们如愿以偿,孩子们都觉得,扮“老奶奶”真好玩!

在舞蹈情节安排上,我们着重紧扣“对打”(对唱)来排设,从老奶奶“唱”“打龙船”,小朋友好奇“围转”,然后小朋友觉得自己唱得更有新意,纷纷跳着争抢“咪”:“听听我们也唱‘打龙船’”,让“老奶奶”感到很新奇、意外,瞪眼凝望小朋友是怎么唱的。把老少两代人“打龙船”的动作神态、心理特点鲜明地刻画出来,最后升华为整齐合力划龙船的团结协作、奋力进取的主题。

在舞蹈动作设计中,出现多次的动作技巧的冲击拨正,也就是少儿舞蹈创编容易犯的错误——加技巧难度动作。在《打龙船》创编初期,为了追求“好看”,我们在动作中设计了侧手翻、前桥翻、搬腿等技巧动作,但在多次的演练中发现,小演员们做这些高难度动作完全脱离了作品内容的需要,硬加些技巧动作,反而把作品的连贯性割裂了。由此,我们明确地认识到,舞蹈动作是由动作组合形成的舞蹈语言,都是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人物思想感情、表现舞蹈场景的手段,不应“无为而作”。在经过专家的点评后,我们把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技巧动作全部删掉,使作品呈现得更加连贯、流畅。

三、迎合童意,精雕细琢,为作品增添悦目的亮色

作为非专家型的舞蹈教师创编的作品,“精度”不足在所难免。《打龙船》耗时一年半做修改完善,从音乐、演员、动作到道具,都经过了“大手术”。就拿道具中的凳子来说,一开始,只是一些很简单的、用来站人的方凳,后来,为了增强道具的出奇性和满足作品结尾段合力“扒龙船”的主题升华需要,我们又给凳子面加了一块带铰链的翻板,然后在翻板里面贴上大龙船的各个分段彩图。演到后面,小演员们把翻板打开并接到一起,便像玩魔术般,把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龙船眨眼间呈现在舞台上,令观众眼睛为之一亮。此外音乐经过再修改,使整个作品更富有韵律感,更加生动和突出了广东民乐特色。在排练时,我们通过播放作品修改前、后的初排录像,让小演员们进行对比,大家都一致认同作品修改后更有新意、更好些。而获得小演员们的认同,也就成功调动了他们的排练积极情绪,作品的排练难度虽然加大了,但演员们的配合却更默契,节奏、舞姿也更整齐划一。经历了《打龙船》的修改,我们学到了如何做得更好,懂得了勇于自我否定,去掉了简单化“做完”的浮躁、磨出了精雕细琢的耐性,这些对提高创作的质量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高起点创编一个成功的少儿舞蹈,是我们多年的追求。经过充分的准备、不断的探索、反复的修改,前后历时两年,我们创编的少儿舞蹈《打龙船》终于取得初步成功,但这个创作实践的过程,使我们更收获了创编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升,它将指引我们在今后的校外教育道路上,信心倍增地为孩子们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舞蹈

作品。

参考文献:

篇(4)

论文摘要:以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开展桂东南地方文献工作的实例,论述了高校图书馆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与教学科研以及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的关系。

玉林师范学院坐落在广西最大的侨乡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区玉林市,是桂东南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我院的定位是:“立足桂东南,服务全广西,把学院办成以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为特色的、在区内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因此,作为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应做好本地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工作。本文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对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设进行一些探索。

1建立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机构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从学院组建之初起,就十注重对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研究。为此,图书馆专门设置了一个机构—桂东南地方文献整理研究所,主要开展桂东南特色文献、古籍的整理与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学院图书馆库存文献、古籍的整理研究,特别是通过对桂东南地区及其所辖县市地方文献、古籍的整理研究,建设有地方特色的重点学科,更好地为桂东南社会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服务,使学院发展与地方建设融在一起,实现学院和地方双赢的局面。

为了突出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在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收集人藏后,应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研究、服务教学和科研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有的重要作用,我馆为桂东南特色文献设立了一个专藏—桂东南资料室,专门收藏桂东南研究资料,兼收广西各地方文献及本馆特藏图书,把收集到的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根据不同文种、不同载体类型、不同外表特征,购置不同样式的书架、柜橱,划分成若干馆藏区,分门别类地存放。

2建设桂东南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体系

2.1做好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工作

2.1.1明确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收集范围。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搜集的范围主要包括地方报刊、地方年鉴、地方丛书、地方史料、碑刻、族谱及地方人士的著述等。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来说,收集与体现地方特色的学科建设及科研有关的信息资源更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学院从学科专业建设、科研两方面来体现地方特色。如我校“十一五”期间被列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学科有:有机化学、华侨华人学;重点建设的实验室有:桂东南社会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桂东南特色资源与材料研发中心。我们的教师研究的课题也很有特色,比如研究桂东南方言、民间音乐、徐松石、大蒜、红菇、荔枝等,都是与当地文化、经济、历史等结合起来的课题。从这些学科和科研项目就可以看出,桂东南的地域特色十分明显。因此,桂东南资料室还特别注重收集教师们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如论文、著作等)。

2.1.2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理、甄别、筛选、评价、类聚。桂东南特色文化资源是记载桂东南这一地域内自然、社会和历史发展变化及影响的特定文献,素有“一地之百科”的称誉,桂东南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对了解与研究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人物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研究了解地情知识、为当地制订地方建设规划、实施科学决策、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桂东南地处广西东南部,与广东相连,南临北部湾,是东西部经济结合部,也是两广客家聚居地。旅游文化方面拥有云天文化城、佛教圣地西山与都娇山、岭南名楼真武阁等特色民屋、名山、名楼等;特色音乐文化方面独具风格,集金石、丝竹、革工、萧、弦、笛、琴、锣、鼓、钱、人声于一体,有撑板、呐、大钱、大锣、二弦、竹笛、扬琴、秦琴、直萧、喉管配合的民间特色音乐形式;特色语言文化不仅包括有本土语言玉林话,也有外来语言客家话,加上白话,桂东南语言文化十分丰富;特色习俗文化包括独具一格的地方婚嫁习俗、住行习俗、丧葬习俗、生育习俗、禁忌习俗等;特色饮食文化则包括了颇具特色与影响的玉林牛杂、牛巴、凉茶、汤、粥等;特色宗族文化主要包括客家人的宗族意识、宗族集群、宗族互助、宗族治理及客家人的勤劳、节俭、精明等宗族特质。

为了将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较为科学系统的收集,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将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从桂东南特色旅游文化、特色语言文化、特色民俗文化、特色音乐文化、特色宗族文化、特色饮食文化等方面进行分类,设立了桂东南旅游文化研究、桂东南习俗研究、桂东南客家文化研究、桂东南革命史研究、桂东南将军研究、桂东南华侨华人研究、桂东南地方语言研究等系列性专题,每个专题的信息资源都由专人负责进行收集。

2.1.3采取多种收集方法。由于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具有多样化及分散性的特点,因此,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文献应广开搜集渠道,拓宽搜集途径,采取多种搜集方法。首先,负责采集的人员,要了解掌握地方文献的收藏与分布、出版发行情况;经常与当地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等文化机构进行业务联系;多与专家学者沟通,获得他们的大力支持;定期到民间采集资料;关注读者反馈意见。另外,由于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师都较为注重对本地区特色文化的研究,有的高校还设有专门的科研部门,他们在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时,往往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图书馆在文献收集方面要充分利用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与这些教师和部门建立顺畅的交流渠道,一方面图书馆采访人员要主动联系,及时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提高地方文献收集的质量、实用性和利用率;另一方面,科研部门和科研人员也能从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中(诸如查新、专题书目、数字资源、专家工作室等),得到启发和帮助,双方建立起良性循环的互动关系。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对桂东南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立“长远规划,整体论证设计,分阶段实施,联合共建”的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存储体系,通过多渠道文献采集网络,采集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物,主要有书目预订、征集、交换、捐赠、委托收集、网上搜索引擎收集等采集方式。对于口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还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收集,例如通过摄影、录音、录像,制作成磁带、CD,VCD,DVD等声像资料,甚至可以以电子资料的形式上互联网。如玉林电视台有一档新设的很有特色的方言访谈节目《倾计》(注:即聊天),其内容涉及桂东南各地的历史、民间音乐等各方面,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对这个节目的影像资料也进行了全面的收藏。

2. 2加强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文献信息的分析、评价、处理和存储,必须组织专家和图书馆专业人员根据专业标准进行加工。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在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时,首先是对桂东南地方特色文献的情况进行调查、整理,确定要建设的目标、重点、主题,然后利用采集网络对桂东南地方特色文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评价和排列,剔除不相关的内容,对符合要求的内容进行科学分类,同时进行描述和标引。这样,经过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开发后,就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献资源体系,可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 2. 1编制专题目录和综合性评述。负责服务的人员,需要多与读者沟通,制作新书简介、专题目录等,同时,做好专家服务工作,进行目录、索引、文摘、综述等信息加工工作,开展网上信息检索、网上文献传递等服务,广、快、精、准地传递文献信息。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在开展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服务时,还常举办各种报告会、讲座等活动,力求多主题、多途径、多层面满足读者对地方文献的需求,吸引广大读者利用图书馆,扩大图书馆社会服务效果。

2. 2. 2开发建设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数据库。民族地区图书馆大多建有特色文献数据库数据库,但由于经费及专业人才缺乏等原因,这些特色文献数据库的收藏规模小,没有进行深层次开发,且大多数的专题数据库仅能提供目录或题录检索。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应当重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利用其丰富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优势,做好深层次特色数据库建设,建立充分反映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的独一无二的特色文献数据库(包括书目数据库、索引数据库及全文数据库),丰富网络信息资源,打破高校图书馆现有馆藏的重复和短缺现象并存的状况,使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布局逐步趋于合理,有利于建设高校图书馆整体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提高文献资源的社会保障率,为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做准备,更有效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这将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上最有作为的工作之一。

2. 3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员队伍

篇(5)

关键词:城市公园;导示系统;北海银滩

城市公园作为公共的开放空间和人们休闲的主要场所,承担了休闲活动和文化传播等多种功能,是城市景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的象征。构建恰当的公园导示系统,能够使游人方便、快捷、有序地到达目的地,为游人营造轻松、愉快的游览氛围,体现公园的特色和主题,所以公园的导示系统已经成为公园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导示系统是公园的信息支持系统,是帮助市民和游客认知、导向的传达媒介,也是衡量城市公共服务品质的一项重要参数。从环境艺术的角度来看,导示系统也是一种景观设施,承担着环境美化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它在视觉形式上必然受到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和支配,又担负着营造城市文化内涵的使命。

1北海银滩公园概述

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端,濒临北部湾,是享誉海内外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银滩公园始建于1990年,1991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1992年列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01年列为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2010年,银滩正式被政府规划为区域性国际滨海旅游度假区。根据政府的规划,北海银滩通过改造、治理及开发建设,将形成一条24公里长的旅游经济带,并延伸到北海市各景区景点,最终建成一个集观光娱乐、休闲度假、美食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滨海旅游度假区,将银滩扩展成为国家5A级景区。

2北海银滩公园导示系统的现状

在北部湾经济区战略背景下,北海的未来定位是一个国际化的旅游度假城市,作为北海市的王牌公园景区――银滩公园,其导示系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海银滩公园是一个大型开放性公园,由于环绕海滩而建,占地面积广,景点分散,环境的可识别性较弱。虽然公园已有导示系统,但是没有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一直处于修修补补的初级阶段,其导示系统存在较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其一,缺少地域文化特色,审美性不高。每个城市所处的历史渊源、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各不相同,形成了独具特的的地域文化。银滩公园当前导示系统造型简单,信息混乱,色彩全部为深蓝色,文字、图形排版不规范,无任何特色可言,没有体现地域文化和历史人文气息,与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的北海银滩公园格格不入。其二,缺少系统规划,功能不健全。银滩公园的导示系统功能不完善,没有层次性、区域性、逻辑性,就好像公园中散落的石子,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重要的指示路牌,仅仅标明了景点和设施,但没有放置整体导游图。教育、警示、禁止等标识,随意性太强,导向牌的朝向和摆放位置不合理,甚至起不到应有的导向作用。特别是非游泳区禁止下海游泳的警示牌,没有灯光照明,光线较暗时就失去了警示作用,这也间接导致每年都有数名游客在非浴场区域下海游泳而溺水身亡的事件发生。其三,导示系统缺乏人性化设计。导示系统是方便人认识环境、了解环境和与环境沟通的媒介。这就要求从心理上和生理上考虑导示设施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特别是要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而目前银滩公园的导示系统中缺少残疾人、儿童、老年人等特殊游客所需要的无障碍设计。

3北海银滩公园导示系统设计思路探析

3.1传递北海市文化渊源

城市公园是构成一个城市地域特色的要素之一,它包含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优秀的导示设施可以提升城市公园的魅力,进而提高城市设计层次,加深城市人文深度。这意味着城市公园导示系统不仅担负着传达导向信息的重要使命,而且应注重对地域环境文化特点的表达,体现出对城市文化的传承。从而,使导示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文脉延续的一种载体。北海文化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交流融合的过程,传统理念贯穿其中,使北海文化保持着多元文化的特色。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纷至沓来,先后有八个国家在北海设立领事馆。他们建起了一座座西洋建筑,是北海一百多年前被迫对外开放的历史见证物。北海市以其特有的敏感度和特殊的方式记录着这个文化的发展过程,形成具有北海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环境,南珠文化、家文化、客家文化、骑楼文化等,兼具渔乡特色、侨乡风情,并蓄西洋异国情调。除此之外,北海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也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因此,从北海这个区域角度出发,研究其城市公园导向系统的地域特性非常必要。北海银滩公园的导示系统设计应注重对环境文化特征的表达,体现出对城市文化的继承以及城市环境的文化特色的体现,在保证其导向识别功能的前提下,形式、风格、色彩等都尽可能与北海的文化、环境相协调。

3.2反映滨海公园特色

不同气候条件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城市公园导向设计需要和不同环境融为一体,导示系统作为环境构成的一个环节,不能孤立的存在,要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银滩公园所在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拥有海水、阳光、沙滩、椰树等亚热带滨海景区全部要素。其特殊风貌,构成了公园独特的地域自然景观体系,是北海别于其它滨海城市的特色所在。在银滩公园导示系统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与滨海环境的协调关系,探索和挖掘滨海城市景观的独特性,掌握其整体的脉络,并有意识地对导示系统进行总体的、理性的规划与设计。银滩公园最具特色的是海滨沙滩浴场,游泳的最佳时间在傍晚,所以与其相关的警示信息应具备晚上识别功能。最后还要注意导示牌需要经受海风、日晒、雨淋的考验。

3.3体现系统的导读功能

银滩公园由于空间面积大,人群流动性大,要求导示系统能够在合适的地点给人们正确的指示,以最佳的方式为人们提供所需要的公共信息,具有识别、导向、指示和说明等方面的功能。因此,公园导示系统设计必须站在宏观角度把握,并理解公园的整体规划。公园导示系统设计可分为信息类、指示导向类、形象识别类和管理类。信息系统是公园整体设计者和游人之间的沟通载体,公园中方便游人游览的公园导游图、景点分布示意图以及景点历史人文介绍等都是信息系统的范围。指示导向系统实际上充当着为游客游园指引交通路线的角色。形象识别类能够提升对公园的好感度,同时增强公园的品牌意识。管理类多为明示、告知、劝说、指令、警告、禁止等内容,能起到规范行为、预防事故、文明教育、保护公园设施等作用。

3.4服务于人的和谐设计

导示系统是方便人认识环境、了解环境和与环境沟通的媒介。这就要求城市公园导示系统要体现人的尊严,关怀人的思想,照顾人的行为。所以城市公园导示系统设计始终把“人”的需求放在首位,提倡人性化的设计观,为人提供方便舒适的生活休闲空间。在进行设计前,要了解不同公园游人群体的年龄阶层,以及这些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人性化关怀还体现在导示设计的亲切感、便捷感、趣味性,从而增加游园的乐趣。人性化的关怀是设计中较高层次的体现,尤其表现在针对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设计考量,尽可能在设计中兼顾此类人群,让导示系统传递一种人性化的关怀,使人从中体会到幸福感和归属感。

4结语

漫步在风景如画的滨海城市公园中,导示系统布局合理、图形表现贴切、文化形象独具特色,指引着游客感受公园的地域文化魅力和自然风光。多种游玩路线使游客具有更多的选择可能,使游人身处其中轻松而不会有陌生、烦杂感,游园时的心情愉悦,充满乐趣。这些都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也更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导示系统设计必将会在城市设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刘娟,宋立新.浅谈城市导向系统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12).

篇(6)

春夏之交的杭城,春寒料峭,烟雨朦胧。在省教育厅和省教育学院的精心组织下,为期半个月的浙江省等级重点中学普通高中校长培训,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培训就是福利”这句话的真谛。专家的学术专题,一线知名校长的管理报告、前期的课堂提问,杭州、南京、上海等多所名校的实地参观考察实践,无不给予我极大的启发。听了名校长们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介绍,通过与他们零距离的交流和座谈,我领略到了专家级人物的独特见解和个性化的教育思想。这次培训,内容是精辟充实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领导是倍加重视的。我充分相信:经过这段时间的培训,我们的学校管理将有所提升。因为这一个个精彩的报告,一个个精辟的论述,一个个独特的思想,都凝聚着主讲者们学习与管理的精髓,他们的理念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砺,形成了自己鲜明独具的特色:特色的管理、特色的学校。

一、培训体会:获益颇丰

这次培训,我不单重新感受了一次学习的幸福,更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经过半个月的培训,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明确了使命,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校长要“注重学习强素质,以人为本抓管理”,才能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1、引领学校发展,校长是关键。

一个校长,就是一个学校的“魂”,一个好校长,带出一个好学校。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无不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方向。作为一校之长,必须要有独特的教育思想,做到:转变在观念上,落实在管理中;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学生观、教师观、知识观和校长管理观,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实现学校整体教育质量质的飞跃;要有与“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思维,积极探索创新型和试验性的教学改革模式,积极引进国外高中的优质教育资源。

2、谋求学校发展,课改是方向。

谋求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把新课改作为硬任务来抓,要积极开展研究型学习,实施探究学习和选课走班,让“走班制”真正“走”起来;要改革评价制度,让课程有更多的可选择性,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要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开展学生实践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动手能力,真正使教育“引领”社会发展;要避免让教师成为“教书匠”,把他们塑造成一名“能教书、会教书”的专家型和科研型教师。

3、关注学校发展,特长是动力。

关注学校的发展,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特长,才能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实行“赏识”教育,当孩子有爱好和特长的时候,要包容他,尊重他,为他提供平台,创造机会,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面对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知道如何根据孩子的个性和特殊需求,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的方式既与众不同,又符合教育规律,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4、促进学校发展,师资是基础。

建设一支好的教师队伍是当前现代教育情境下学校生存的关键,是建设特色学校、创建一所名校的重中之重。学校应通过建立有利于教师成长的选人、用人新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广阔的舞台,以此培养各学科优秀教师,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建立完善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考评机制。这次我看到了上海双语教学实验的经验和教训,深切感受到学校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多方面多渠道,打造双语师资队伍,促使学校师资队伍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有特点。

5、提升学校发展,意识是灵魂。

作为一名校长,必须具备以下几种意识:(1)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校长要善于学习,才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学校才有生机和活力。要当好一名校长,要善于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学生学,向老师学,向领导学,向兄弟学校学,在学习中不断开阔眼界,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反思。(2)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一名好的校长要耐得住清贫,忍得住寂寞;要站起来能当伞,俯下去能做牛;要镇守住自己的学校,当好师生的公仆;要当好主管,处事果断而不武断,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互相支持,做到思想同心,事业同干,做到层层分工,层层把关,层层负责。(3)要有狠抓教育质量的意识。质量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师生的荣誉,校长的工作核心必须是狠抓教育质量。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否有教育竞争力,关键看这所学校校长的管理能力。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着力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4)要有创新改革意识。校长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要以科研为先导,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倡导教师改革创新出效益;要心系学校,不怕困难,敢于奋斗,在“质量立校”和 “科研强校”方针指引下,结合学校的实践探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汲取名校长的先进教育理念,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真正把学校办 成“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省一级重点中学。

二、今后打算:目标明确

我清醒的认识到,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着较多的差异,把他人的东西强硬地内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此次培训,我得到了支点,我找到了共鸣。

1、认清形势,立足长远,大力推进课程改革。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教育改革浪潮,我们将从发展的大局出发,把握时代脉搏,以学生多元化发展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抓手,紧抓改革契机,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校本课程建设,打造创新型教师队伍,勇于探索,开展课程改革评价研究,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实现学校又好又快的发展。

2、以人为本,注重内涵,精心打造校园文化。

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下功夫,用文化建设展示学校,以文化建设发展学校。一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制定符合学校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精心打造和设计,向外界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二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学校文化建设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关注师生的发展。三要注重师生行为文化建设。要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堂文化、师生行为文化上多学习、多借鉴,积极引进名校先进理念,形成本校自己的特色。

3、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做到向管理要效益。

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归纳和整合,分析和厘清,通过学习和借鉴,形成有利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加强学校的管理,促进学校的发展。制度化管理为人文化管理提供了保障与支撑,人文化管理要以制度化管理为基础。人文化管理营造出了一种融洽的人际关系,使教师在人文化管理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被肯定,更多的是责任。教师在这种氛围中快乐着、幸福着并创造性地工作着,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有效地促进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

4、创新理念,突出特色,关爱留守学生成长。青田是著名的侨乡,有庞大的因“侨”留守的学生队伍,家庭普遍比较富裕,但缺少精神上的支撑和关爱,造成许多孩子道德失范、学业失教、心理失衡、行为失控、生活失调。如何做好留守生的教育已成为青田教育中的一个热点与难点。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的情况下,青田中学集社会和家庭教育于一身,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给这些留守学生更多的关爱,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主要有:(1)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实行动态管理;(2)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形成良好文化氛围;(3)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消除心理阴影。今后,我们还将通过构建组织管理、职能保护、社会呵护、学校监管、亲属监护五大“关系网络”,努力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篇(7)

多元评价,激发潜能促发展

教育评价根据其目的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一般地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注重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分等鉴定,但是,这样的评价同样承担着诱发或唤醒学生潜能的任务。这一点,正好和加德纳一直倡导的多元化的“真实性评价”相吻合,这就为多元智能理论和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评价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

在评价实践中,新会一些学校做了很好的尝试,通过用多元理论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学习,不少学生纷纷走出课堂,开展社会调查、课题研究、科研实践等活动,提升综合素养。

新会葵城中学谭晓晴、钟楚君、陈慧玲、戴杏樱、戴翠珠、潘锦清、林晓琳、廖德杰等学生,对新会的古建筑饱含兴趣,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专门考察新会天马村古村落――这是一个颇具特色的古村落,具有 390多年历史的小鸟天堂、180年历史的陈氏宗祠,多座古庙、古桥、古石碑……然后写出了《新会古建筑研究》专题论文,让人赞叹不已,也在他们自己的学生档案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睦洲的黄沙蚬以其个大肉厚、肉嫩味鲜而远近闻名。但近几年来,黄沙蚬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所下降,不但颗粒小了,而且数量也少了,甚至于供不应求。新会区睦洲中学陈月珍、李经波、吴雪芬、冯普照、钱芳艳、吴志坤等学生把关注的眼光投向黄沙蚬。他们到睦洲黄沙蚬的出产地――石板沙村,了解黄沙蚬生存的生态环境,在一段时间以来的生产、销售和现状,并到睦洲镇的部分酒楼、食馆去作有关的调查,收集大量的资料,然后向有关部门提出了保护和开发黄沙蚬的可行方案,充分展示了侨乡学子关注现实、热爱家乡、敢于担当的风采。

古建筑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睦洲黄沙蚬是新会有名的美食。研究古建筑,了解到的不仅仅是建筑方面的知识,还能学到例如新会建设布局的变化、街道路径的变迁、建筑的风格特点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等。了解黄沙蚬的生活习性,调查黄沙蚬近年来的质和量均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调查以睦洲黄沙蚬为特色的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提出合理化开发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弘扬广东的美食文化等等。在亲身的体验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能力,培养了相互沟通配合的协作精神。正是多元评价的引导,起到了传授知识、表达思想、唤醒学生潜能的重要作用。学生的这些调查研究活动,得到了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支持,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和底气,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发展。

多元评价,鼓励兴趣兼特长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个理念要体现在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对于具有不同智能组合、不同个性、不同特长的学生,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甄别与选拔”的评价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以此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突破口,以期实现提升综合素养的目的。

新会葵城中学学生梁嘉敏,喜欢读书,情感细腻,很善于观察生活。凭借生动的文笔和出色的口才,曾经胆小羞怯的她竟能站在众人聚焦的舞台上与来自各校的辩手们唇枪舌剑、展现才能,并凭借出色的发挥荣获全区辩论赛“最佳辩手”称号。正是这次“全区最佳辩手”的辉煌一直激励着她:她收获的不只是一本厚厚的荣誉证书,更是一种能力素质和能力的肯定!辩论赛后,她获得了许多锻炼的机会,在高中、大学的人生道路上,从小有名气到大放异彩:她获得广东省朝阳读书优秀学生,作文比赛、全国英语竞赛屡屡获奖,受邀担任新会区第二届青少年英语口语竞赛演讲类的评委,获得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三等奖,她越来越多地走到台前――担任晚会主持、新闻主播等等。学校为学生的特长兴趣发展提供了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广阔天地,她也更主动、更积极地投入到各类文体活动中,全方位提升能力、学习完善。

新会一些学校积极利用多元评价,发展学生兴趣特长,为学生提供了诸多的煅炼条件。钟昊东同学从小喜欢演讲,很注重口才的培养,圭峰小学、葵城中学、新会一中都为他兴趣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他的个性才华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获得成长的,不仅是个人,更是整个团队。我很庆幸能在这样一个团队中历练,我很庆幸能跟这样一群人一起成长,我更庆幸能与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真正刻骨铭心的友谊不是一起笑过,而是一起走过。不论什么时候,集体是最值得珍惜的,友谊也是最值得珍惜的。”这一美好记忆一直在钟昊东的脑海里浮现,让他获得了莫大的成长动力,2015年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

多元评价,扬强补弱助成长

由于“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组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特长,只不过是因为他们的才能在类型上有差异而已”,这就对教师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国游泳锦标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新会飞鱼”何健彬以优异的成绩又夺得冠军,成为新的运动员偶像。何健彬走上游泳运动员之路却是偶然。从小妈妈就反对他做运动员,只希望他一心一意学习。但何建彬不太喜欢学习,成绩也不是太好,很让老师和父母操心。何健彬小学5年级时,在新会举行的一次游泳比赛中,当时运动员不够数,正好何健彬在现场,大家提议让他凑数,结果,他打败了专业对手,拿了第一名。从那时开始,他的妈妈才真正发现他的运动天赋,没有强迫他走文化发展之路,开始支持他做运动员。在3年时间里,何健彬就完成了从市体校、省队、国家队的三级跳,后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闪耀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