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心理卫生论文

心理卫生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3 15:16:3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心理卫生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心理卫生论文

篇(1)

近年来有关并存疾病(comorbidity)的报道在国外各种精神病学期刊中层出不穷,而有关它的理论和临床实践国内却很少有人提及,因而对此进行评述。

一、并存疾病的概念

并存疾病的概念首先由Feinstein提出,是指一个正在探究中的索引病例在其治疗过程中出现另外一种不同的疾病[1]。以后逐渐演变为既包括同时(simultaneously)发病,所谓横向联系(cross-sectional),也包括先后发病(insuccession),所谓纵向联系(longitudinal)。目前并存疾病有代表性的定义有4种摘要:(1)Campbell[2]精神病学词典摘要:在同一病人同时存在或患有一种以上的疾病。(2)Burker摘要:同一个人在特定的时间内患一种以上的特定的障碍[1]。(3)美国精神病学词汇摘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患同时存在,例如,精神分裂症和物质滥用,或酒依靠和抑郁症同时发生。这种联系可能反映一种障碍和另一种障碍之间的偶然联系,或者对两种障碍都有潜在的易感性,也可能这些疾患的临床表现和任何常见的病因或易感性无关[3]。(4)医学术语、俚语和专用语词典摘要:在同一病人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理状况或疾病,这种情况可能使住院治疗复杂化,在美国卫生保健工作中,在作出相关的一组诊断后,在合理地决定住院期限的长短时,并存疾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4]。

以上有关并存疾病的定义虽然不尽相同,但却反映了对并存疾病的熟悉摘要:狭义概念强调两种疾病的同时存在,适用于临床工作;而广义概念强调并存疾病的前后联系,适用于流行病学探究。和并存疾病含义相近并经常使用的英文词还有coexistence和concurrent,这两个词都强调并存疾病必须是同时存在或同时发生。

二、探究并存疾病的意义

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DSM-III)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的制定过程中,人们对并存疾病的探究产生了喜好。尽管使用了排除性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但在现场测试中却发现同一个患者存在一种以上的疾病。正因为如此,并存疾病的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探究并存疾病有以下几点意义摘要:(1)假如并存疾病普遍存在,那么排除性的诊断标准的正确性将受到挑战,可能引起诊断标准的改变;(2)几种相互独立的疾病假如能够经常同时存在,可能有其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对探究发病机制有指导意义;(3)某些疾病治疗困难,医疗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其原因可能是有并存疾病存在;(4)并存疾病的概念引起了治疗原则的改变,即多种疾病需同时治疗;(5)并存疾病的探究,对判定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参考功能;(6)由于并存疾病的存在,可能是某些探究尽管方法相同而结果却不同的合理解释。

下面我们从并存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发病机制

并存疾病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新问题。因为并存疾病种类繁多,原因也并非一致。目前认为并存疾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有4种摘要:(1)一个人可因甲病引起乙病,接着又引起丙病,例如长期的焦虑引起抑郁,而后又产生物质依靠;(2)两种疾病可互为因果,如焦虑可引起抑郁,抑郁反过来也可引起焦虑;(3)一种关键的先决因素对不同的疾病有其非凡性,如某种人格障碍对形成多种精神障碍有一定的促进功能;(4)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关键先决因素都起功能。我们以惊恐障碍为例阐述并存疾病的发生模式摘要:产生惊恐发作的先决条件有生物学的易感性、认知的易感性、分离性焦虑障碍、目前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境遇性的危险因素;并存疾病的产生过程可分为6个期摘要:第1期产生惊恐发作;第2期产生生物学和认知行为的改变;第3期产生惊恐障碍;第4期由回避行为导致群聚恐怖;第5期情绪低落达到抑郁程度;第6期由于不适当的寻求帮助方式而导致物质滥用或依靠[1]。以上是从理论上对并存疾病假设的病因机制,也是今后探究的要点。

二、诊断

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同,并存疾病的概念至今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这些探究方法在诊断概念、诊断范围、时间跨度、评价方法和设计分析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单独的诊断概念至少有5种摘要:(1)认为并存疾病是特定时间内不同的描述性诊断间的联系;(2)强调并发(concurrence)即不同症状或综合征之间的横向联系;(3)选用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样本;(4)选用不符合诊断标准的亚临床或阈下症状为病例样本;(5)选用ICD-10和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中提供的不同等级的诊断。在诊断范围方面也不尽一致,有的包括各种精神障碍和特定障碍内的亚型,也有的包括人格障碍或躯体障碍,还有的包括以上各种障碍所致的社会心理伤害和残疾程度。在时间选择上更是差别显著,以横向联系为主的探究,其时间多为2周、4周、6个月,而以纵向为主的探究,时间多选择1年、2年、3年,甚至终生。诊断工具的选择,也关系到并存疾病诊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经常使用的诊断工具有5种摘要:(1)非定式的诊断标准;(2)松散的定式诊断标准;(3)定式的诊断会谈方法,如神经精神病学评定表(SCAN),用于DSM-III修订本的定式临床检查(SCID);(4)标准化的诊断会谈方法,诊断会谈量表(DIS),复合式国际诊断会谈(CIDI);(5)非凡并存疾病的调查工具。

目前,并存疾病最权威的探究是美国并存疾病的调查,他们对14种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和一年患病率的并存疾病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52%的被调查者从来没有罹患过任何一种精神障碍,21%患有1种精神障碍,13%患有2种,14%患有3种以上。在精神障碍患者中,只有21%的患者终生只有1种精神障碍,而且始终没有并存疾病发生,79%的患者有并存疾病[5]。这项探究使得Burker有关并存疾病的定义被广泛接受,表明并存疾病的探究既要包括横向联系也要包括纵向联系。例如探究焦虑和抑郁的关系就是横向联系,而探究焦虑和抑郁导致自杀的发生率就是纵向联系。横向探究的时间跨度在12个月以内,而纵向探究则从3年到终生。根据探究目的诊断标准可以不同,最宽的范围应包括各种阈下症状和亚临床的诊断,以及社会功能障碍。检查工具越规范化越好,尽量使用SCAN、CIDI、DIS和SCID等,对探究各种障碍间的联系,包括诊断,鉴别诊断,寻找病因和预后评估,以及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三、治疗

并存疾病的概念已经带来了治疗的变革。临床医生不再以单一的诊断指导治疗,而是针对存在的多种症状进行诊断治疗,即以并存疾病指导治疗。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功能性精神药理学,要求对一个患者同时使用不同的精神药物。医生将开始实践一种多元的精神病理学的治疗方法,即针对具体目标及功能障碍的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当碰到任何难治性病例,首先要考虑有没有并存疾病存在。例如对难治性强迫症的治疗,首先要考虑是否因为同时患有情感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物质滥用及人格障碍而使治疗复杂化。假如存在并存疾病,联合用药的策略将事在必行。氯硝安宁、抗精神病药、丁螺环酮、曲拉唑酮、锂盐、L-色氨酸和可乐宁等,在和抗强迫药物的联合应用中,均取得令人可喜的疗效,说明在并存疾病存在的情况下,针对多种症状的治疗是明智的选择[6]。

对并存疾病的探究可能导致诊断概念的变化,比如临床医生在同时治疗焦虑和抑郁时,可能会认为没有必要再分清二者的概念,即焦虑和抑郁还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这就不能不对诊断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使治疗发生明显的改变。

四、预后

篇(2)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长沙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3611

国内刊号:43-1214/R

邮发代号:42-122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3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言文化、攻读学位,伴随着留学生规模的扩大,与其相关的突发事件也迅速增长,其中心理疾病类突发事件占一定比例。而留管部门在处理此类突发事件时,往往因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原因显得更为棘手。本文以高校留学生为例,对处理高校留学生心理疾病类突发事件提出几点浅见,归纳了留学生突发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总结了处理此类突发事件的难点,并提出合理处理此类事件的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一、来华留学生突发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跨文化学习必然会产生身心适应问题,包括对自然文化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不适应。由于语言不通,文化差异,思乡心切,远离亲朋等原因更易产生焦虑、孤单、困惑等负面情绪,不良情绪若不能及时调整和疏导,便容易引发心理疾病,来华留学生突发心理疾病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因文化环境差异、语言障碍引发的心理问题

此类心理问题常出现在学期初,外国学生初到中国,对新的环境感到陌生,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焦虑感,在短期内被不良情绪困扰。此类心理问题发生频率高,但程度轻,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慢慢熟悉周边环境、融入团体便可缓解,一般不易演变成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但是由于在学生中发生频率较高,若缺乏关注也可能演变成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也不能忽视。

如某校一也门籍学生在开学初常因各种琐事和留管老师发生言语冲突,脾气急躁易怒。学习一个月后,该生主动来办公室向相关老师道歉,声称开学初因初来乍到,陌生的环境让他感到不适,因此心情低落,脾气暴躁,现已适应环境,也非常喜欢学习汉语,所以对之前的行为表示抱歉。

(二)因学习压力引发的心理疾病

留学生来华的学习动机不尽相同,其中一部分是源自对汉语言文化或专业学习的兴趣,这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较强,学习过程较为愉悦,感受到的外界学习压力较轻;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因为父母的愿望来华留学,学习结束后背负着继续深造或就业的压力,这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弱,属被动学习,学习压力也较重。这类心理疾病发生的频率不高,但由于学习压力长期存在,不良情绪持续时间较长,容易演变成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如某校一名澳大利亚籍汉语交换生,在中国学习汉语期间需同步完成澳方院校布置的学业任务,在双重课业的重压下,迟迟不能完成澳方学校的学业论文,演变为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该生主要表现为焦虑、强迫和自闭,且有严重拖延症。

(三)因感情问题引发的心理疾病

留学生的年龄大多在20岁左右,这个年纪正值青春年少,内心情感丰富,对爱情有着强烈的渴望和需求,因此也常常面临因感情问题引发的心理疾病。此类心理疾病不多,但因持续时间长,也容易演变成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某校一韩国籍女生暗恋一名男同学,长期暗恋未果,引发了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该生发病时正值期末,心仪男生学习结束后便将离开中国,回母国继续深造。女生心中积压的情感迟迟没有着落,又眼看喜欢的人即将要离开却无力挽留,因此长期压抑的情感无处发泄,从而引发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该生后被送往心理卫生医院治疗。

(四)有既往心理疾病史

这类学生在来中国留学之前就有心理疾病史,在国外为确诊的心理疾病患者,经过治疗已经康复或处于半康复状态。但学生来到中国后因文化差异、环境陌生或其他原因致使心理疾病复发或加重,属于神经症性心理疾病或精神病性心理疾病。之所以将这类学生单独拿出来谈,是因为学生虽然在华留学期间犯病,但是发病的根源却并不在此。此类学生复发时往往情况复杂,后果严重,属于神经症和精神病性心理疾病范畴,需要送往专门的心理卫生医院治疗。

某校英国籍留学生在母国读书期间便患有心理疾病,之前一直服用精神类药物,来中国留学前自行停药,在中国学习几个月后复发,常在寝室哭泣,并出现幻觉、幻听,且有暴力倾向,该生后被送往心理卫生医院治疗。

二、难以处理的原因

和中国学生突发心理疾病相比,留学生突发心理疾病由于其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以及外来国籍身份显得更为棘手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

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国,有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民族习俗,若用中国式的文化观念对学生进行开导,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造成误解,引起学生的反感,加重留学生的心理问题。外国学生语言沟通上存在障碍,若出现心理疾病,多用母语表达,不使用或者很少使用汉语,这也加大了处理此类事件的难度。

(二)对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难以判断

留管干部作为心理学方面的非专业人士,很难判断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若为一般心理问题,大多不需要干预,只需多关注学生,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便可缓解;而对于那些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根据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或进行心理咨询或送到专门的心理卫生医院治疗;至于神经症或者精神病性心理疾病,则必须要果断送往心理卫生医院。

是否需要将学生送到专门的心理卫生医院,作为非专业人士,是很难判断的问题,如果学生只是一般心理问题,将其送到心理卫生医院,这是非常不妥的。即便是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如果盲目将其送往医院,也会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反感,特别那些初次发病的学生,作为学生家长,一时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有心理疾病,认为学校这么做是给学生贴标签,是为了摆脱学生,送往心理卫生医院治疗这一举动本身就会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反感。但作为校方,在学生病情严重,有自虐或伤及他人的暴力行为时,就必须将其送往专门的心理卫生医院,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如何正确判断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合理安置患病学生,是处理此类问题的关键和难点。

(三)学校缺乏针对外国留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各部门间沟通渠道不畅,缺乏快速有效的应急机制心理;心理卫生医院和学校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关联机制,事发时常常手忙脚乱。

大部分高校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面向全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师一般无法用流利的外语跟外国学生沟通,留学生有心理问题时,难以找到一个有效的救助渠道,一般的心理问题也容易演变成心理疾病。

另外,学生突发严重心理疾病时,留管部门常常孤军奋战,缺乏学校其他部门的帮助,没有一个流畅的应急救助渠道。将学生送往心理卫生医院治疗时,又常因学生的外籍身份、语言障碍、缺少监护人以及住院费用等问题,一时难以收治,这也大大增加了处理此类问题的难度。

三、处理留学生心理疾病类突发事件的对策

突发事件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而由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更是难以预判,但是有些心理疾病的产生却不是偶然的,或多或少有一些先兆,对于合理处理此类突发事件,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招生时增设心理门槛

有些学生在来华留学前有心理疾病史,来华时仍处于未康复或者半康复状态,而学生本人或推荐院校在提交申请时隐瞒了病史,留管部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招收了这类学生。

学生来到中国后,因文化差异,环境改变等原因,使原来的病症爆发甚至恶化。留管部门联系学生家长或推荐院校后才发现该生有心理疾病史,且来华时处于未愈状态,这种情况对学生本人及周边同学都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我们在招收外国学生时,应增设心理门槛,要求学生在提交申请时能够如实告知身心状况。对于那些有心理疾病史且未愈的学生,应建议其康复后再来中国学习。

(二)对留管干部进行定期培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留学生学院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师

如何准确判断留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并针对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是处理心理疾病类突发事件的关键。因此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留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员工培训,鼓励员工学习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心理健康知识,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如果有条件的话,留学生学院应配备一到两名精通外语、具备专业心理知识的心理咨询师,使留学生有畅通的求助渠道。

(三)留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类突发事件时应具备一整套应急方案

1.积极联系、及时通报。留学生发生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时,应及时和学生家长及推荐院校联系,通报院领导、学校领导甚至大使馆,及时和医院、学校保卫处及相关单位进行沟通,为处理此类事件提供方便。

2.密切关注、随机应变,及时调整应急方案。对于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只需要密切关注即可,但当学生心理疾病严重时要果断送往心理卫生医院治疗,以免学生出现伤人伤己的行为。是否有必要将学生送往专门的心理卫生医院,则需要留管人员敏锐的眼光和丰厚的经验。

篇(4)

【关键词】小学生;卫生;健康

School of health and health education on pupils' health and the health.

Chi Tian yi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income, health problems become the most concern of the people, especially elementary student's health and the health, has received the atten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Governments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s in China and also gave attention to them but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cannot be ignored.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of health and health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to find and improve the method and thinking of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ealth; health

1.论文研究的目的

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从小培养,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人的未来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注重这方面对孩子的培养,"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定终身。"小学生由于年龄低,对卫生和健康的概念非常的模糊,更谈不上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师和家长就要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培养和教育,防止不好的卫生习惯渗入孩子的思想,那时在改变就会非常的困难。从小学生就抓起他们的健康教育,让良好的习惯伴随他们的一生。[1]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和研究小学生卫生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的策略,为以后这方面的卫生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论文是以我国的小学生卫生与健康教育中开展的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本文的论题,选取了学校一至六年级的部分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卫生健康方面的专家和医生作为访谈对象,重点是结合本文的论题进行更广泛的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本文是从各种报刊资料以及对图书馆查阅,法规及历届的相关论文,同时还查阅大量有关学校卫生健康方面教育的案例,小学生的卫生与健康培养等文献书籍。

2.2.2.访谈法

本人到小学生的家里对家长和小孩的一些卫生习惯实地进行了走访;对此类学校的小学生卫生健康的负责人进行访谈,与上小学生卫生课的教师进行交流,在社会上做一个小学生的卫生情况的调查,以便更好的了解小学生卫生健康教育的情况。

2.2.3系统分析法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笔者从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利用卫生与健康重要性、小学生各册三生课本、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提出各种有效可行的对策,选择最佳措施和策略。

3.小学生卫生与健康的调查结果

3.1成长阶段卫生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其中有五分之一是学生,这当中小学生就有一半。他们是我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保证,是我国人才储备的希望[1]。只有加强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卫生、健康意识,让他们从小就培养出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够让他们快乐、健康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身心全面发展,更好的去学习,在不久的将来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2加强宣传和教育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阶段,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非常的强,他们就像一张白纸,可塑性很强。如果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帮助下,他们能够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锻炼出健康的体魄,有着丰富的卫生健康知识。[2]因此,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门以及全社会,去积极宣传卫生健康知识,学校也要加大这方面的教学力度,保证每个学生都受到教育。家庭、社会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也是如此,深入的开展和普及保健知识,全社会也要去开展这项活动,为我们下一代的身体素质,健康的成长奠定基础。

4.小学生存在的卫生与健康分析

4.1学生常见病问题

当前我国的许多地方的小学生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常见病症,主要表现在视力下降,体能跟不上,农村孩子营养不良等。结合体育老师调查的数据得知,许多小学生肺活量、爆发力以及体能都在逐年的下降,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原因有很多,但是课业负担重、体育课程的减少、体育锻炼跟不上是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就是孩子的饮食无规律,摄入了过多的高热量食物和垃圾食品,家长在这方面对孩子没有有效的截至,也是孩子营养不好的原因。

4.2小学生的心理卫生与健康问题

小学生的心理卫生和健康也是关键和重点,因为心理健康也会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对他们的性格的形成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造成影响[2]。我国当前社会节奏快,人们的观念跟不上社会的进步和变化,心理问题就凸现出来。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也在增加,每年都在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受社会的影响和课业负担的影响,他们的情绪低落、不善与人沟通,容易和他人发生矛盾。学习不积极,困惑等多种表现。这其中包括了社会、教育部门、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跟不上,二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父母没有能够好好的引导,三是孩子自身的性格因素等等。

4.3学生个人卫生习惯问题

对于学生个人来说,个人的卫生习惯是一个人修养和文化水平高低的体现。[3]我国的教育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尤其是在小学层面上的教育更是如此,在实际的生活中孩子表现出来的,孩子在吃饭和饮食的过程中不洗手,直接用脏手去拿食物。手指甲过长,衣服不经常换洗,袖口、领口非常的脏。还有时写字和看书时的姿势不正确。还有就是孩子的公共卫生意识非常差,随地吐痰,乱让瓜果皮屑,喝不干净的饮用水等。

4.4学生运动时间不足问题

学生的运动时间不足也是问题的根源,学校和家长怕耽误孩子的学习,总是要求他们学习,报一些课外补习班。增加了孩子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造成了运动时间的不足。有些教师甚至占用体育课的时间,知识学生的好活动时间减少,还有就是有的学校缺少场地,导致学生们对运动缺少兴趣。体育器械的落后和不足也是问题之一。只有教育部门和社会、家庭转变观念,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的锻炼习惯,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小学生卫生健康淡薄,常见病发生多。小学生卫生习惯极差,缺乏健康知识和健康的生活习惯,造成体质下降,严重的甚至出现疾病等健康问题。

5.1.2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这其一有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

5.1.3小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及锻炼时间不足。小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没有形成,很随意,很邋遢。学生每日的锻炼时间不足,原因有二,其一是课业负担过重,其二就是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情况更为明显。

5.2建议

5.2.1针对学生体能、视力、营养不良的问题,加强其危害性的宣传和教育。

应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让他们提高自我的保护意识,从己做起,多运动、注意用眼卫生和饮食;要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常见疾病的监控,早发现、早治疗,及时的改变和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政府部门也要增加财政的补贴力度,改变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坐姿和书写姿势[4];国家应该继续实施给小学生的营养餐计划,并把这项工程持续下去,同时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学校周边小卖部的监督力度,对一些三无食品严格监督,杜绝上市;教育部门应该督促到位,教师应该减少课外作业和家庭作业的数量,增加孩子的活动时间,。家长要控制好孩子对网络游戏、电视、电脑的依赖,增加他们的体育锻炼。

5.2.2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每个小学都应该贯彻实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设立专门的学校卫生人员。建立学校里面的心理咨询室,及时和老师沟通,发现孩子出现心理的健康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4]。增加课外活动,让学生多锻炼舒缓他们的课业压力。经常组织班会让学生多发言、多交流,培养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还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不要让家长过分的要求学分,给孩子以充分的空间去发挥,培养他们独立的性格。

5.2.3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个人卫生习惯,在社会、学校等公开场所进行大量的宣传。也可以进行专门的个人卫生习惯知识讲座,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教育环境,也可以利用板报和广播等形式进行宣传。表彰个人卫生好的个人,鼓励卫生不好的学生,让他们形成自己的荣辱观。参加社会层面的卫生、健康活动,让学生参与更为广泛的卫生宣传,培养他们的个人卫生习惯和观念。

5.2.4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

学校还要建设宽敞的健身环境,购置花样繁多的建设器材,保证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积极锻炼。在户外可设置健身休闲设施如上肢牵引器、单双杠、扭腰踏步机等等,有了到处可见的体育运动器材,学生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致和意志就会增强。学校还可以组织多样的体育运动形式,组建学生体育运动社团,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安排一些运动类的比赛项目如跑步接力赛、拔河、球类等。学校还可以鼓励老师和学生一起创编出活泼有趣又安全可行的体育游戏、健美体操等。

6.结语

为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今后应该认真注重宣传教育,注重实践体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努力上好每一节卫生与健康课,不断提高学校卫生健康工作质量,让全体师生更深入地了解各种卫生纰漏引起疾病的防治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学校卫生预防工作,使全体师生讲卫生、有健康、懂健康,能够度过一个安康、祥和的岁月。

参考文献

[1] 侯虹霞.谁为中小学生的健康买单[J].山西教育,2009(12).

[2]徐春英.中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究[J].职业与健康,2009(9).

篇(5)

【关键词】 护理;结肠造口;应对方式;自我概念

直肠癌是我国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之一,给予患者手术切除后多进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进行治疗,其也是对低位直肠癌进行治疗的必须措施。患者术后要长期通过造口排便,故患者的自我概念及应对方式非常重要,笔者对此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按照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复查的42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所有患者均为直肠癌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回医院进行复查。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对不清楚的项目由调查者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给予适当解释。所有问卷调查表共发出420份,收回392份,均为有效调查表,有效回收率为93.3%。问卷主要包括以下3个部分。

1.2.1 一般资料 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家庭情况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疾病特征。

1.2.2 所有患者均应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 [1]进行评价,评价根据10个因子来完成,包括自我批评、自我总分、自我行动、自我满意、自我认同、社会自我、家庭自我、心理自我、道德自我、生理自我。前9个因子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概念越积极,自我批评因子得分越高,表示自我概念越消极。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此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台湾林邦杰测试此量表重测信度为0.67-0.85,折半信度为0.66-o.95,高晓翠测试此量表的信度介于0.67-0.85,效度介于0.39-0.75[2]。

1.2.3 应用肖计划等[3]研制的问卷表对患者进行应对方式调查问卷。根据各因子得分结果可以解释受检个体或群体的应对方式类型和应对行为特点。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应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392例患者年龄23-78岁,中位为(52.4±15.7)岁,47.9%患者为女性,52.1%为男性。55.3%患者为城市户口,44.7%患者为农村户口。婚姻状况:未婚12.8%,已婚82.1%,离异/分居2.6%,丧偶2.6%。

2.2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概念特点

2.2.1 392名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概念的评分为126-282,中位(202.02±36.06)分。所有患者自我概念评价结果,见表1。

2.2.2 所有患者均根据康丹[4]研究应用的自我概念量表进行评价,将表1中患者数据进行分组,高分组为总分大于230分,中分组为总分大于178分小于230分,低分组为总分小于178分。分组结果见表2。

2.3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特点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3。

2.4 所有患者行为应对、自我概念总分相关情况 见表4。

3 讨 论

3.1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概念分析 自我概念是个体在与其心理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的、评价性的“自我肖像”[5]。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方式[6]。大量研究表明,自我概念在维持和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方面具有重要功能[7-12]。本研究中发现,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理自我因子和心理自我因子得分很低,说明疾病对生理自我、心理水平的影响程度最大。其原因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疾病本身的原因。二是疾病引起的身体形象的变化。既往的研究表明,身体形象的改变可以直接影响到病人对自我的评价[13]。提示医护工作者要给予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更多的心理帮助,让患者勇敢地面对疾病,日常维护好造口,避免出现异常情况发生。

3.2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概念总分分组情况分析 根据贾娟娟对正常人群自我概念的调查结果[2],正常人群自我概念总分平均得分为258.83±19.19,自我概念总分属于高分组的占65.0%,而本次调查中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概念总分平均得分202.02±36.06

,处于高分组的仅占20.4%。说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概念水平较正常人群明显下降。这一结果与国内外关于不同疾病病人自我概念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即患病后个体的自我概念水平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4-18]。

3.3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应对方式分析 应对方式又称应对策略[19],是个体对现实环境变化有意识、有目的和灵活的调节行为,应对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应激事件的作用,包括改变对应激事件的评估,调节与事件有关的躯体或情感反应[20]。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的重要中介变量,直接关系到应激事件最终影响个体心身健康的程度,并且应对与情绪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情绪及应对方式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和强度,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21],并共同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21-22]。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身心健康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在应激状态下,个体应用积极应对方式会有利于对问题解决和自信心的增强;反之,则会阻碍问题的解决和产生自卑感[23]。

3.4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结果说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自我概念的高低,影响着应对方式的选择。总体自我概念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正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应对因子呈负相关,但求助多与病人的经济因素影响较大,故与自我概念总分相关性不大。说明自我概念越积极的患者,越有可能以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的方式应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烦恼,越少使用自责、幻想、退避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应帮助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达到较高的自我概念,其对患者的心理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林邦杰.田纳西自我观念量表之修订.中国测量年刑,1980,27:71-78.

[2] 贾娟娟.graves病病人自我概念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研究.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06.

[3] 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4] 康丹,护理本科生自我概念与应付方式相关性研究,中南大学护理学专业硕士论文,2006:13.

[5] 张冬梅,万崇华.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研制及考评.chinese journalof behaviora lmedical science,2002,11(3):344-349.

[6] gaber lb.structural dimensions in aged self-concept:a tennessee self concept study.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984,75:207-212.

[7] 张松鹤.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维护与促进心理健康.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21(3):27-29.

[8] 李晓东,张婕.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3:74-77.

[9] 黄希庭,陈传峰,余华.老年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4):222-225.

[10] 方进博,成翼娟,李晓东,等.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3:74-77.

[11] roy sc.andrews ha.the roy adaptation mode l(2nd ed.).stamford:appleton & lange,1999.

[12]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台北:台湾东华书局,1996.

[13] 刘建芬.烧伤患者的身体形象与自尊初步测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50.

[14] tam sf,tsang hwh,yee-chiu ip,et a1.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the basis of self-concept in chinese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quality of 1ife research,2004,13:497-508.

[15] berk nw,cooper me,liu ye,et a1.social anxiety in chinese adults with oral-facial clefts.cleft palate-craniofacial journal,2001,38:126-133.

[16] jacobi c,paul t,zwacn bid,et a1.specificity of self-concept disturbances in eating disord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eating disorder,2004,35:204-210.

[17] macsween a,brydson g,fox kr.physical self-perceptions of women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rthritis care&research,2004,51(6):958-963.

[18] pérez-san-gregorio m,mart?n-rodr? guez a,galán-rodr? gu

ez a,et a1.psychologic stages in renal transplant.transplantation proceedings,2005,37:1449-1452.

[19]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1.

[20] 陈虹.晚期癌症患者抑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杂志,2002,11(6):670.

[21] janice abbott,anna hart,et a1.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adults with cystic fibrosis:the role of coping[j].journal of psychoiosomatic research,2008,64:149-157.

篇(6)

中图分类号: R749,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1)004-0244-03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1.04.002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4):244-246.)

1 精神科医生的炼狱:中美医生天壤别,岂可平坐论短长

曾教授系列文章的第2篇是关于精神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第3篇则是重点讲对精神科医生的心理治疗培训。读了他介绍的培训制度后,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千锤百炼”这个成语。当个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师真是太难了。紧接着的问题是:“有必要这样折腾吗?”

曾教授像其他美国精神科医生一样,受到过全面的精神病学培训,其中包括心理治疗培训。这个现象在西方国家是理所当然的事。不像在我国,有些精神科医生盲目地鄙视心理治疗,而一些热衷心理治疗的人(包括一些精神科医生、非精神科医生及非医学背景的心理治疗师/咨询师)又竭力避免让别人以为自己与精神科医生有染,喜欢称自己是“心理医生”。

我本不喜欢“心理医生”这个不规范的词,但是看到美国的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需要经过那么复杂、严格的培训,觉得这样熬出来的人应该是比较配这个称呼的,所以在标题里用了这个词,期望让有上述两种倾向的人能在“心理”和“医生”这两个词上各有新的理解:不喜欢心理的精神科医生要多学点心理治疗;耻于被称为精神科医生的人应该理直气壮地认可这个光荣的头衔;不喜欢与精神科医生为伍的人应该向精神科医生的高标准致敬,而没有医师执业证书的人再也不要随随便便称自己是医生。

对照美国同道的职业生涯,我们虽然也戴着“psychiatrist”的帽,却好像都是“草根”或是“草莽”出身。这倒不是自惭形秽,而是因我们道路不同,成长非常不易,难免百感交集。毕竟培训的事一定要涉及自我体验的,于是,尽管自己还不是可以写回忆录的人物,还是想联系自己30年来的“非规范”成长经历,引大家来讨论为什么要规范化的问题。

2 广阔天地里的稀有动物:磨难尴尬各自知,无师自通终有期

我们这代人走上精神科医生的道路,有些是出于偶然,有些是出于无奈。我1980年读大三时,哲学课上两小时的医学心理学介绍,让我马上决定一辈子做这门学问。后来登门求教老师得知,心理学被压制几十年了,才刚刚恢复;学医的人要做心理学家就得当精神科医生。这让我心里一阵忐忑――当精神科医生还会像当心理学家那样好玩吗?那时,精神科医生没有几个是自愿选择而当上的,大家对精神科医生的态度用“谈虎色变”形容并不为过。

1981年,终于在上精神病学课时见到了万文鹏教授。问他如何能当上精神科医生。他首先问我英文好不好,让我很诧异。他说,中国没有像样的精神病学,什么都得从头向人家学,所以外语很重要。当时以为向西方学,就是能读人家的书刊,能说话交流,不可能想到诸如住院医师培训这档子制度性的事情。

1983年毕业那年,填报了去精神病院的志愿,却因故留校在附属医院神经科做了神经科住院医师。在门诊3个月,许多病人是精神科的病人,但每天来这个著名专科看病的人太多,一天要看50~60个号,只顾得上关心躯体问题,说话的时间仅仅几分钟,不可能做心理治疗。2年后去华西医科大学复试,火车上遇到加拿大人,他们对我23岁就声称是神经科医师大为不解:好像专科医师应该35岁左右才能当上吧?面对这些洋人,我当时很自豪――我已经干了2年了!这就是中国特色!

接下来的3年硕士生学习,是另一个中国特色――以学代训,读研究生、搞科研成为当上专科医生的一条康庄大道。华西医科大学给了我最重要的住院医师训练。刘协和、袁德基等教授的查房、病例讨论现在还历历在目。因我会的是科研型硕士生,有大量时间博览群书,恶补了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空缺的社会人文养料,但可惜只安排了一年病房工作时间。还记得导师何慕陶教授曾试着像美国人那样组织几次行为医学的专题研讨课(Seminar),要学生查找资料、准备好小论文轮流报告,很新鲜,却很不习惯。后来去遥远的大凉山彝族地区调查,完成了跨文化方向的硕士论文。毕业时觉得出师了,初生牛犊不怕虎,回到原医院与几位年轻同道一起,没有什么督导就开办了开放式的精神科病房。就这样,在大学毕业5年后终于当上了自立自主的精神科医生。

干了2年精神科以后,1990年到现代精神病学的发祥地德国海德堡,花3年时间学习心身医学与心理治疗,但大部分时间是一头钻进系统家庭治疗,顾不上深入学其他东西。在那里,感觉与同事及来所里轮转、进修的人(不管是医学还是心理学、社会工作、哲学背景的人)都缺乏共同语言,可是来自西方不同国家的人之间好像在培训经历方面却非常相近。他们常好奇地问我专业成长方面的问题。连我的导师也不解,为什么我对读学位那么重视。他觉得“培训”与“研究”有很大的差别。

在告别晚会上,研究所所长致辞,说我是“中国的稀有动物”,回到中国后相当于一个人要为整个海德堡市的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他算了一下,1993年时大约13万个中国人里才有一个精神科医生,那时海德堡正好约有13万人口,但这个文化名城居然有400多位精神科、心身医学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

这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别。西方国家医学生学习心理学、行为科学、神经科学、精神病学课程的总时间超过其他学科如内、外、妇、儿科;毕业时自愿要当精神科医生的人的比例比我们高,专科医师培养门槛高、培养程序严格、内容丰富,社会和受训者支付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都很高,但执业后能够得到补偿。而在中国,目前年纪在三、四十岁及以上的精神科医生,多属于成长于特殊环境与时代中的“放养的稀有动物”。但他们却并未因“物以稀为贵”而养尊处优,而是有点自生自灭的味道,出奇地廉价。他们还有点像小说里的云游武侠,各人依门派不同而有独特功夫。结果,其能耐就像国宝武术,好看、实用,但难进奥运会成为竞技项目。

在国内,所在学校、医院,跟随的导师及选择做的学位论文课题等客观方面的偶然性,以及动机、兴趣、个性等主观方面的多样性,决定了医生们不同的学术取向、素养与水平。千差万别之中,较相同的就是艰苦奋斗出身,都没有经过西方国家那样的严格培训,齐刷刷成才的概率很小。

相比之下,综合医院的精神科医生成长条件稍好。尤其是几个大城市的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研究中心、研究所,独秀于其他地域和等级的医院,形成明显的两级分化。然而就是在这些精英机构之间,也是风格、特长各异。更多的同道们,条件至今还很艰苦,一次分工到专科医院便定了终身,勤奋好学的人只得靠“无师自通”。有的前辈,年纪轻轻时就被“放单飞”,但在边远、荒僻之地也不忘钻研进取,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还是有许多人缺乏条件,动机也不足,变得知识贫乏,技能单薄,成了于清汉教授所称的“氯丙嗪医生”,什么病人来了都只知道按“精神分裂症”处理。这样看来,缺乏良好职业生涯条件的人生,代价、机会成本实在太高,本来要对社会释放出来的潜能常常被浪费掉了。

3 迈向规范之路:中外江湖汇共识,游侠孤魂修大同

2011年新年前夕拜访许又新教授,采访他20多年前为“中德心理治疗培训项目”做翻译的感想。他送给我一本小书《如何学习心理治疗》[1],并提到“译者序”里一句话:“我从来也没有接受过心理治疗的训练,甚至没有任何一位上级医生指导过我如何进行心理治疗。” 许教授回忆道,1997年发表的有关心理治疗现况问题的文章[2],曾写入了“中国心理治疗师不得不‘无师自通’”这样的内容。他笑着说:“严格地说,无师是自通不了的啊。”

目前,由于成长经历方面的差异,我们这个职业群体离散性较大;有时看法不同,交流也有不顺畅的时候。但这常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分歧,而是因为缺乏正规训练,少了许多本来应该有的共识。例如,许多同道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治疗训练,但以为自己与患者、家属谈话谈得很好,这不就是心理治疗么?已经会了,就不用多花功夫了。更有甚者,用几十年前对某种流派的批评来全盘否定现代的心理治疗,同时沉迷于生物医学方法,懒得与人说话,渐渐地不会治疗神经症之类需要心理治疗的病。有的专家居然武断地说抑郁症、焦虑症就是生物性疾病,根本不用做心理学研究。相反地,另一些因为机缘、兴趣而多学了心理、社会、文化这类偏软科学东西的同道,也许对生物精神病学没有兴趣,渐渐地无视这方面的进展,重型精神病、器质性精神障碍也不会治、不敢治了,同样有脱离医学主流之虞。

大学专科、本科毕业生直接就做专科医生的做法,目前还是多数中国精神专科医院的现实制度;读研究生之后进条件好一点的机构,本质上也类似,因为还是没有系统的临床训练。这是为了解决临床一线劳动力短缺问题而造成医生“长缺”的恶性循环制度。因为这样的制度难以吸引大量优秀的医学生投身于精神医学事业,不利于培养优秀医生,难以提升服务水平,进而提高精神科的行业地位与社会形象。

其实,世界各国对精神科培训的很多核心内容还是比较容易形成共识的,只是受制于条件而有实施上的困难,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同道,常常只能望洋兴叹。发达国家的同道们对我们国内精神科医师队伍素质的看法,值得我们深思。但我们也不用妄自菲薄。大家若是对于规范化培训的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加上有更好的社会经济地位和行业发展前景,会很乐意接受长程、严格的培训。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医学界已经有了规范化培训的良好势头。越来越多既有国际视野、理论素养,又有扎实的实践功底的同道,利用各种学术技术及行业组织的平台,奉献各自专长,汇聚起可以供广大同道分享的丰富的知识-技术资源和经验,为推行规范化培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彻底改变了以前单打独斗的局面。例如,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成立几年来,积极开展了提升素质和改善形象的活动。其中,在加强、扩充临床精神医学培训的进程中,显著增加了心理治疗、法律、伦理、人文等方面的内容。最近在我国卫生部的积极推动下,已经基于国外先进经验和国内部分地区和机构的经验,组织编写了适合国情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3],即将于近期开始在有条件的机构实施。

在心理治疗培训方面,以“中德班”为代表的一些国际合作项目,20多年来不但培养了一批批接近国际标准的心理治疗人员,也为增进精神科医师与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范例。近年来,很多可供参考的文章[4-6]讨论这个问题,表明了大家的重视。

总之,以我国近30年来各项建设突飞猛进的成就来看,以我们在艰苦条件下还能取得许多骄人的成就来看,中国的精神科医生赶上世界标准已经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Bruch H.Learning Psychotherapy,Rationale and Ground Rules[M]. 许又新,译.如何学习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内部资料,1974.

[2]许又新,赵旭东.我国心理治疗的现状和对策[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1):9-10.

[3]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专科医师培训标准(试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11-121 .

[4]杨蕴萍.中国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培训教育模式的讨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5):357-358

[5]陈家麟,夏燕.专业化视野内的心理咨询师培训问题研究――对中国大陆心理咨询师培训八年来现状的反思[J].心理科学,2009,32(4):952-957 .

篇(7)

关键词:父母养育方式 心理健康状况 高中生 症状自评量表

1 问题的提出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Parsons等人的家庭关系系统理论就指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社会系统作用的结果,家庭是社会系统的一个分系统,它既在整个社会系统里起重要作用,又是促使儿童社会化的首要系统。”家庭作为儿童第一个受教育的场所,影响了儿童心理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养育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中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是对父母各种养育行为特征的概括,它直接作用于亲子关系,对儿童多方面的发展都有直接影响。

近年来,专家学者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其中,钱铭怡等人研究发现,父母养育方式对子女人格特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黄悦勤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郭蕾、葛操通过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发现,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欠佳与父母养育方式的不当密切相关,袁静、余毅震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结论。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心理波动最大、承受压力最大和逆反心理最强的阶段,此阶段是他们心理发展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加之面临升学压力,心理机能容易失衡。因此,高中生是发生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本研究致力于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改进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2 对象和方法

2.1 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昆明市两所普通高级中学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高一、高二年级各100名学生,男女生各半。共收回有效问卷173份,其中男生81人,占46.8%,女生92人,占53.2%。

2.2 方法与材料

2.2.1 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BMU)

该问卷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于1980共同编制,问卷共11个分量表,其中包括父亲养育方式的6个因素和母亲养育方式的5个因素。该问卷1993年由岳东梅等人翻译修订成中文版的测试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作为探讨父母养育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有力而客观的工具。

2.2.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该量表由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包含比较广泛的神经症状及精神症状,从10个因子探讨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我国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心理评定量表。

2.2.3 调查方法

采用匿名问卷法,以班级为单位在学生答完问卷后进行统计,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2.2.4 统计处理

在剔除漏填、错填的无效问卷后,对合符要求的问卷进行编码,并用Epidata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和相关分析。

3 结果

3.1 父母养育方式问卷

EMBU问卷考察了高中生对父母养育方式在11个维度上的评价,对性别变量和用SCL-90鉴别出心理正常和异常变量进行平均数差异性t检验。结果表明,高中生对于父母养育方式的评价存在性别差异。高中生男孩对父亲的过分干涉、偏爱,对母亲的惩罚严厉体验显著高于女孩;女孩对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评价显著高于男孩(见表1)。另外,心理异常组对父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的体验明显高于心理正常组(见表2)。

3.2 症状自评量表

本量表考察了样本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性别变量进行了平均数差异性t检验。结果表明,心理正常组的高中生占有效数值的66.5%,心理异常组的高中生占33.5%(见表3)。高中男生心理健康总水平略高于女生。高中女生比高中男生表现出更多的抑郁和焦虑,同时躯体化,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也明显高于男生(见表4)。这与中学生的生理特点和社会性别角色较为一致。

表3 不同性别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状况

3.3 父母养育方式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父母的严厉、惩罚(F2,M4)、父母的干涉、保护(F3,M2)以及父母的拒绝、否认(F5,M3)与学生的不良心理状况有显著正相关,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虽未在数据分析中达到显著水平,但可以明显看到负相关的趋势。其中,父亲拒绝、否认因子和母亲拒绝、否认因子与SCL-90各项因子皆有显著相关。其他项目因子间也有显著相关,例如:躯体化和父亲严厉惩罚(F2)、拒绝否认(F5)、过度保护(F6)与母亲的拒绝、否认(M3)、严厉惩罚(M4);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和父亲过分干涉(F3)、拒绝、否认(F5)、过度保护(F6)与母亲的干涉保护(M2)、拒绝、否认(M3)、严厉惩罚(M4);敌对与父亲过分干涉(F3)、拒绝、否认(F5)与母亲的干涉保护(M2)、拒绝否认(M3)、严厉惩罚(M4);偏执和父亲严厉惩罚(F2)、拒绝、否认(F5)与母亲的干涉保护(M2)、拒绝、否认(M3)、严厉惩罚(M4)(见表5)。

表5 父母养育方式问卷与SCL-90各因子间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父母养育方式的性别差异

本次调查发现,父母在对子女的要求上性别差异显著。表现为父母对女生比对男生更多地采取宽容理解的态度,在反应因子F3、F4、M1、M4上差异显著,说明父母对女生更为接纳,而对男生要求更为严厉,这与男女生性格特点和母亲对两性子女的认识和看法不同有关。一般而言,男生比女生要好动、调皮,更具反抗性,更容易发生一些违反父母规定和家庭规则的行为,因此感受到父母的干涉、惩罚较多。女生则较为内向、文静、善解人意,也较听从父母意见,她们出现违规行为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感受到父母情感上的温暖、理解较多。由于受男尊女卑、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影响,男孩是家庭关注的焦点,因此男生要比女生体验到父母更多的偏爱。

4.2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本次调查发现,昆明市被抽查学校高中生的心理异常人数达到总人数的33.5%,高于国内有关研究,且高中女生较男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女生在SCL-90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五项因子的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即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男生。究其生理原因,可能是青春期少年,女生大多先于男生发育,由于身体的巨变和性的成熟,加之女生由于传统性别角色所定比较害羞、怯懦、多愁善感,导致女生较男生产生了更多的困惑,如: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项均高于男生。而从外部环境来说,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重男轻女的偏见,部分家长、老师、同学认为女生成绩好是死读书的结果,而男生成绩好则归功于聪明。受各方面暗示和耳濡目染,高中女生形成了自卑、被动和依附的消极心理,自我期望值普遍偏低,对社会性别角色缺乏自信,加之升学的压力,造成了各方面的心理问题。

4.3 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程度的关系

本研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父母长期不当的养育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不良心理特征,从而为心理障碍、神经症的发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具体来说,当孩子提出合理要求时父母无理拒绝和否认会让孩子或是自信心受挫,产生不安全感,郁郁寡欢,或是出现抵触、不满甚至敌对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体验有可能导致他们产生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出现各方面的心理问题,甚至产生精神症状和心理疾病。有关研究证明,对孩子自己的事情横加干涉,包庇保护孩子的错误或是在孩子犯错误时给予严厉的惩罚等行为,会使孩子表现出焦虑、抑郁、强烈的情绪反应以及孤独、冷漠、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特征,而这些不良个性特征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从而使孩子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此外,EMBU的F1、M1两项因子的得分虽未在数据分析中达到显著水平,但可以明显看到负相关的趋势,意即父母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温暖理解越多,孩子的心理越健康。本研究数据分析的部分结果与有关研究不尽相同,可能与抽样数目以及地区差异有关。

4.4 建议

父母养育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发育、人格形成以至整个一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最为直接和密切的影响,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除了社会与学校的努力外,父母的养育方式至关重要。

本研究建议:①考虑到高中学生特殊的心理发展状况,父母应对正在上高中的孩子在情感上予以更多的理解、关怀和支持。②积极的养育方式有利于发展子女的健康心理,而负性养育方式则易使子女产生神经质和不健康的心理。因此,父母要纠正错误的养育方式,采用科学的养育方式,对孩子多施加正性情感,避免负性情感的暴露,使孩子顺利度过心理剧烈变动期,身心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Darling N,Steiberg L,1993.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 Psychologica Bulletin 113,487-496

[2]李英,赵菊丛.父母养育方式、父母离异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3]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2)

[4]黄悦勤,云淑梅等.神经病患者的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2)

[5]郭蕾,葛操.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卫生杂志,2005,(13)

[6]袁静,余毅震.父母养育方式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07,(20)

[7]岳冬梅.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心理卫生评定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

[8]吴文源,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2)

[9]张伟,林崇光等.温州市部分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对比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