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土地治理论文

土地治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3 15:16: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土地治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土地治理论文

篇(1)

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和贵州省地理学会承办。会议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对我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的热点、焦点和关键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会议设置了大会主题报告和分会场交流。佘之祥、蔡运龙、刘彦随、熊康宁等4位知名专家分别作了题为《城市化与农村土地问题》、《农业与农村的多功能性》、《统筹城乡发展与土地整治方略》、《喀斯特高原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集成》的大会主题报告。

大会设立了两个分会场,共有近40位专家、学者作了大会或分会场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采用了“报告+提问+辩论+评述”的方式进行学术报告,强化了学术交流的灵活性与互动性。

为了激励土地资源青年科技人才,本次大会设立了“全国土地资源研究优秀论文奖”。由河南大学乔家君提交的论文《河南省农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环境》等20篇论文荣获一等奖,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婷婷提交的论文《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时空演变格局研究》等22篇论文荣获二等奖。

本次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将于2012年8月由贵州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论文集收录了经严格筛选的学术论文75篇,计120余万字,涉及农村土地整治理论与方法、农村土地整治规划及案例、农村非农化及其土地流转、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及政策、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现代农业、城乡协调发展与土地资源战略、喀斯特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与乡村发展等前沿领域,展示了当前我国土地资源与乡村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新进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为论文集出版作序。

篇(2)

本文结合陕西省实际,在对陕西省“空心村”的现状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从制度、经济和观念方面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空心村”整治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为“空心村”改造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空心村;成因分析;治理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农民兴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建房热。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宅基地管理薄弱等原因,近几年来在我国各地农村出现了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现象:村庄和道路两旁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摊大饼”式地不断向外扩展,而位于村庄中心的老村则保留了大量的破旧房屋,且大多已经无人居住,有的还留下了大片的废置土地、断墙残壁、臭沟破路,这就是所谓的“村外新房林立、村内破烂闲置”的“空心村”现象。“说村不是村,有院没有人。说地不是地,草有半人深”,就是“空心村”的真实写照。“空心村”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影响了村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也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成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绊脚石”。因此,“空心村”改造势在必行。

1 陕西省“空心村”问题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陕西省广大农村地区的村庄中心建设用地(主要是宅基地) 出现废弃和闲置,形成空心村。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殊社会体制塑造的独特农村聚落空间形态。据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统计,截至2008年底,陕西省建设用地总面积为80.55万公顷,其中农村宅基地占地面积52万公顷,占全省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4.6%。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村民将新居迁建到交通沿线或新村规划区,原有旧宅基地被废弃或闲置,有的村庄整村搬迁,遗留个别困难户在原地居住,形成了“空心村”,这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断增加,造成大量耕地闲置浪费,阻碍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影响了农村和谐发展。据省委a政研室有关资料,陕西全省村内空闲土地1.8万公顷,其中闲置宅基地0.31万公顷,,占17.22%。废弃旧宅多年来无人问、无人管,杂草丛生,倒塌严重。“空心村”问题已成为目前陕西农村的一种普遍现象,成为多占和浪费耕地、阻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陕西省农村宅基地需求基本饱和,总体发展呈平稳下滑态势;空闲宅基地数量增加,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村庄。

2 “空心村”问题成因分析

“空心村”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处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形成的原因也各不相同。本文从制度、经济、观念三个方面分析陕西省“空心村”的形成原因。

从制度因素来看,首先,村镇规划管理不完善。我国农村现在的住房基本上建筑年限都已超过十年,甚至有三十年以上的建筑,这些房屋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且多为自发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也不利于道路修建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一些地方领导的规划观念滞后, 宅基地审批缺乏依据, 造成农民建房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西安市3161个村庄中,无建设规划的村庄有1561个,占了近一半。其次,人口制度不健全,大量住宅闲散。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人口制度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出现过大的偏差,几轮生育高峰导致农村人口急剧膨胀,而人口的增加,就意味着数年后农户数量的急剧上升,使村庄规模迅速扩张。其次,人口的大量流动,导致农村住宅闲置率升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二元差异的拉大,大量农村人口―――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造成了土地抛荒,农业资源浪费严重。

从经济因素来看,首先,从全球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的历程来看,“ 空心村”现象是伴随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进程而产生发展的。目前,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其价值取向出现分化,从某种程度上看,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农民内部的贫富分化,一方面,富有的农村居民大量迁出村集体,造成原有宅基地闲置;另一方面,居住在“空心村”的农户大多是社会弱势群体,生活拮据,经济基础薄弱,没有能力投入资金改善居住条件。与之相应的是,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以及传统观念的束缚,再加上出于对城镇就业风险的考虑,即使在城市中有了居所,农村的老房子依然被保留了下来。长此以往,这些长期空置的老房子就成为了“空心村”景观的构成元素。其次,土地边际生产力低。单位耕地上的产出收益是农民在耕地上建房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农民辛苦种地一年的净收益微乎其微,耕地的边际生产力非常低,降低了在耕地上建房的成本,进而促使人们在耕地上建房。

从观念因素来看,农村封建迷信思想严重。老村庄因无统一规划,宅基布局乱,以前由于不富裕,无力重建新房,只能囚居于老屋。一旦富裕起来后,为求“风水”,就舍弃老宅破屋,在村外或公路边修建新房,以满足自己占风水、高人一等的狭隘心理,纷纷在村庄道路出口旁修房,导致村中空闲一大片的现象。另外,旧宅基地纠纷多。因采光、通风、排水、出路等实际问题,很容易与左邻右舍发生矛盾,造成人际关系难以相处。翻建新房倒不如弃旧图新,在村外找处新宅基地建房,省心省事。

3 “空心村”整治的对策与建议

解决“空心村”问题是建设西部强省的必经之路、战略的需要。尽管目前陕西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比较快,但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不小,要实现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尚有较长的路要走。因此,必须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而伴随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进程的加快,就意味着要占去更多的耕地。出于保护耕地的需要,国家每年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越来越少,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大量事实表明,在陕西省开展“空心村”治理,是解决这一矛盾,保障建设用地需要的有效途径之一。

3.1 建立严格的宅基地审批程序,加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协调配合

对村民建房进行严格的审查,严格控制新建房用地,确需用房者在村庄内部予以解决。建立完善群众监督,严格用地指标审批条件和结果三公开制度,是贯彻落实《土地法》、做好宅基地审批工作的有力举措。“空心村”改造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多且面很广,工作难度较大,往往需要进行跨部门调配资源和组织协调,各地要成立以宣传、国土、建设、公安、财政和民政等部门通力配合的“空心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空心村”治理工作的领导,扎实推进“空心村”的治理进程。

3.2 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调动农民积极性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各种媒体和渠道,开展土地法律法规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干部和群众的法律观念和节约土地资源的思想意识,大力宣传“空心村”整治的目的和意义,使群众明白“空心村”整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广泛开展《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有关农村土地、住房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逐步破除农民宅基地私有、宅基地传后、宅基地是风水等传统观念,推动“空心村”改造工作的顺利展开。

3.3 加快农村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现在的农村问题,在城市;现在的农业问题,在农业以外。“空心村”问题是在特定的背景下,因缺乏规划引导所造成的特定经济发展的产物。只有将农村自身发展与城乡有机互动结合起来,“空心村”问题才可能有根本性改观。可降低城市门槛,营造城乡有机互动的良好氛围;加大耕地、农田保护的宣传力度,妥善安置有能力脱离土地能居住于城镇的农民等等,以利于城乡一体化和区域整体发展。

解决好“空心村”问题,将对缓解我国用地矛盾,保护耕地资源,保证粮食安全,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在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及粮食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有效地挖掘农村土地潜力,充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整治村庄不合理用地布局,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须严格落实和执行。只有这样,才可以彻底解决“空心村”问题, 真正让“空心村”变废为宝,让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使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永芳、刘玉振、艾少伟,“空心村”问题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

[3] 秦振霞,“空心村”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期刊论文]-农村经济 2009(3)。

[4] 王娟娥、方金,“空心村”问题研究述评[期刊论文]-农业科技管理 2012(1)

[5] 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期刊论文]-城市规划 2001(6)

[6] 冯薇、杨丛山,“空心村”治理措施研究[期刊论文]-河北农业科学 2010(14)

篇(3)

论文要:本文阐述了生态工程的定义及原理,重点介绍了污水处理技术的要点和意义。

1生态工程介绍

1.1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以复杂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遵循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再生循环及结构与功能协调等原则,以整体调控为手段,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为基础,以高效和谐为方向,为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双受益和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具有物质多层分级利用、良性循环的生产工艺体系。以期同步取得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1.2生态工程原理

生态工程涉及生态学、生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原理众多。我国学者(马世骏1986、颜京松1986、Ma&Yan1989,Yanetal1992)在系统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对生态工程的原理作了精辟论述和提炼。把生态工程原理总结为整体、协调、自生、再生循环等基本原理。孙铁珩,周启星等[2]提出污水生态工程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采用工程学手段,把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地上,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系统的物理、化学等特征对污水中的水、肥资源加以回收利用,对污水中可降解污染物进行净化的工艺技术,是污水治理与水资源利用相结合的方法。

2主要生态工程污水处理技术

2.1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是一种污水处理的生态工程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农田、林地、苇地等土壤--植物系统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固定与降解,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实现净化并对污水及氮、磷等资源加以利用[3]。根据处理目标、处理对象的不同,将污水土地处理系统分为慢速渗滤(SR)、快速渗滤(RI)、地表漫流(OF)、湿地处理(WL)和地下渗滤(UG)五种主要工艺类型[4]。

土地处理系统造价低,处理效果佳,其工程造价及运行费用仅为传统工艺的10%~50%。其中污水湿地生态处理系统又称人工湿地,目前研究最为深入、应用最广泛。通过人工湿地生态工程进行水污染控制不仅可以使污水中的水得以再生利用,还能使污水中的有机物、N、P、K等营养物得到利用。整个系统呈自然式良性循环,构成了具有自适应、自净化能力的水陆生态系统。该系统管理简单,稳定后几乎不需要人的参与,物耗、能耗低,效率高。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群体不需要另行施肥与灌溉,还兼有美化环境的功能,这种生态净化方法实现了水环境可持续发展[5]。

以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为例,土地生态处理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机理如下:系统中的填料(介质)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易形成生物膜,污水流经颗粒表面时,其中的污染物质通过沉淀、过滤、吸附作用被截留[6]。

2.2污水生态塘处理系统

生态塘系统是以太阳能为初始能源,通过在塘中种植水生作物,进行水产和水禽养殖,建立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天然的生化自净作用,在自然条件下完成污水的生物处理[7]。有机物质在生态塘处理系统中得到降解,释放出的营养物进入了复杂的食物链中,产生的水生作物、水产都可以被收获。生态塘处理系统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活污水及一些有机工业废水,对有机物和病原体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运行管理简单的优点。但该系统占地面积大、易出现短流、温度较高时易散发臭气和孳生蚊虫、对氮磷的去除效果不稳定。近年来,我国生态塘污水处理工艺研究侧重在两个方面[8]:筛选、培育高效水生净化植物;组合曝气、水生植物、水产养殖多个生物处理单元的综合功能,营建生化一体化水生动植物复合生态体系,是污水处理与资源利用的完美结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和良好的内部良性循环系统。

2.3蚯蚓微生物滤池系统

蚯蚓生态滤池是滤床中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由滤床填料、蚯蚓及布水系统等组成。系统利用蚯蚓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水中含有的各种形态污染物质进行处理和转化。蚯蚓可对污水和污泥进行吸收和分解,清扫滤床,防止堵塞[9]。蚯蚓粪便可以滤除污染物,提高处理效率。蚯蚓的存在可作为家禽饲料。污水中的生物膜污泥微生物通过食物链最终被有效地转化为蚯蚓的增长及其排泄物,而蚯蚓的机体及其排泄物又可成为他微生物的分解利用对象,从而进行新一轮的生态循环。3生态污水新型处理技术

如利用土壤毛细管浸润扩散原理,研制成功的地下毛细渗滤系统(theundergroundcapillaryseepagesystem,UCSS)[11]。地下毛细渗滤系统(UCSS)的中心部分是地下毛细渗滤槽,它通过土壤过滤和微生物降解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常规土地净化污水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和运行费用问题,还可回收污水和营养物质(包括氮、磷和钾)用于植物生长。

活机器(livingmachine)系统是加拿大出生的海洋生物学家约翰·托德(JohnTodd)发明的,是利用太阳能以及利用由多种多样直接或间接从太阳获得能量的生物组成生态系统,将水产养殖与人工湿地结合起来并封闭在温室里,以创造一个高效的污水处理过程[12],包含了沉淀、过滤、净化、吸收、挥发、硝化和反硝化、厌氧和好氧分解过程,在获得高标准水质的同时避免了自然处理系统占地大、滞留期长、寒冷气候处理效果欠佳等弊端。

结语

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基本上不涉及化学能的投入和化学品的消耗。根据国情,我国的污水治理必须走生态处理技术的道路[13]。

参考文献

[1]钦佩,安树青,颜京松.生态工程学.南京大学出版社[M],1997.

[2]孙铁珩,周启星,张凯松.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体系及应用[J].水资源保护,2002,3:6-9.

[3]钱文敏,陆轶峰,普红平,张斌.分散生活污水的土地处理综析[J].云南环境科学.2005,24(4):40-43.

[4]杨文涛,刘春平,文红艳.浅谈污水土地处理系统[J].土壤通报,2007,38(2):394-397.

[5]程璞,李多松,张雁秋.城市小区分散式生态污水处理[J].能源环境保护.2004,18(6):4-10.

[6]郑洁敏,牛天新,宋亮.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概述[J].杭州农业科技,2008(2):26-28.

[7]黄梅,李小兵.我国生态塘污水处理工艺的研究与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04,23(12):19-21.

[8]种云霄,胡洪营,钱易.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36-40.

[9]朱继红,宋碧玉,王启中,邹鹏,刘琳.新型污水生态工程处理技术[J].污染防治技术.2003,16(4):107-110.

[10]杨键,杨健,娄山杰.一种新型环境友好污水处理工艺--蚯蚓生态滤池[J].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26(1):16-19.

[11]SUNTieheng,HEYaowu,OUZiqing,etal.TreatmentofDomisticWastewaterbyanUndergrouderCapillarySeepageSystem[J].EcologicalEngineering,1998,11:111-119.

篇(4)

关键词: 洞庭湖区 生态经济区划 生态经济建设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南岸,地处湖南省北部和湖北省南部间,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本文中的洞庭湖区仅指的是洞庭湖湖南省部分(未包括湖北省的公安、石首、松滋等),范围包括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三个市,共24个县(市、区),土地面积为45363 km ,占到湖南省土地总面积的21.4%(具体见图1)。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却令人担忧,湖区生态经济建设更显得刻不容缓。

1.湖区区划指标的建立

由于生态经济区划的复杂性、综合性,强调自然和人文的有机耦合,因此在指标的选取上就必须做到全面,指标必须包含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在参照前人指标体系选择的基础上,结合湖南洞庭湖区的实际情况,分别从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选取了24个指标来构建本文生态经济区划的指标体系①。(见表1)

2.SPSS指标数据分析处理

2.1主成分分析

2.1.1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本文选取了20个行政单位,选取2004年的指标24个,这样就组成一个20×24的原始数据矩阵。其中对原始数据矩阵X用以下公式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2.1.2计算所有变量的相关矩阵R,得到相关系数矩阵:

2.1.3因子提取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相关系数矩阵R进行因子提取。在SPSS中可以得到所有指标的特征值。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提取原则,并且公共因子的在变量总方差中所占的累计百分数达到84.661%,所以得到了能够综合反映洞庭湖区的生态经济状况的5个公因子。(见表2)

2.1.4因子旋转

为便于对主因子进行解释,知道每个主因子的意义,本文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了旋转。本文用的是最常用的最大方差旋转法(Varimax)。(旋转后的主成分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见表3)

2.1.5主成分的确定

计算5个主成分的得分。由20个区域5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组成一个新的数据矩阵S;由这个数据矩阵S组成下一步聚类分析的原始数据,根据主成分得分及方差贡献确定权重(见表4),根据权重值,算出各区域综合因子得分,并进行排序(见表5)。

2.2聚类分析

本文采用了系统聚类法(Hierarchical Cluster),定义各样本点之间距离采用的是平方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接着计算出每2个样本间的欧氏距离系数D ,其公式为:

式中:D ―i,j两点的距离系数;X ―第i点第k因子的值;X ―第j点第k因子的值;m―因子的个数;q―指数。(公式:3)

然后根据距离系数,按照最短距离法,从矩阵表中选择距离系数相似的样本归并为一类,将其组成新的序列,继续计算新类同其它样本之间的距离,如此反复,每进行一次缩小一类,直到得到所需的结果为止。通过系统聚类,可以得到树状谱系图(图2所示)。

从以上的聚类结果来看,在取欧氏距离为2.3时,可以将湖区分为7类,从综合聚类结果来看,由于生态经济区划的划分首先强调的连片性和相似性,故为了综合考虑起见,本文又对三类指标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并得到了各自的主成分综合得分表,在初步聚类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和经济、社会单类指标主成分综合得分,并参照湖区的实际情况,最终可得中心城市生态经济区、北部沿湖平原生态经济区、中部丘岗综合生态经济区、环湖山地丘陵生态经济区四个区域(区划图见图3,分区结果和特点见表6和表7)。

注释:

①本文数据来源主要是2005―2006年湖南省统计年鉴;2005年湖南省年鉴;2004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统计的湖南省各个县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湖南省国土委员会办公室和湖南省经济研究中心1985年编写的洞庭湖区整治开发综合考察研究专题报告等。

参考文献:

[1]张丽珍,孟令尧等.平泉县生态经济特征及其分区开发整治模式[J].1999.16,(2):12-16.

[2]胡月明,冯艳芬,江华,徐剑波,李强,陈飞香.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经济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2001.22,(3):13-15.

[3]左长清.关于建设江西生态经济区的思考[J].2002,(11):13-14.

[4]李红岩.洞庭湖区生态经济区划与建设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5]王克英.洞庭湖治理与开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3-4.

[6]金相灿等.中国湖泊富营养化[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0:234.

[7]张小红.生态经济区区划模型与建设研究――以华容县为例.[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8]王丽.生态经济区划理论与实践初步研究――以黄山市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5.

篇(5)

论文关键词:农村城镇化,政府角色,政府定位,三区联动

从2006年开始,随着《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浪潮,各地政府采用各种形式介入到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如“迁村并点”、“两分两换”、“宅基地换房”、“村改社”、“新民居工程”等。政府的积极介入破除了各种制度障碍,使得农村城镇化的进程能够顺利进行,但是也造成诸如农民“被上楼”、土地纠纷等问题,正如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所言,农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巨大收益,对于缺乏城市建设资金的城市政府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诱惑,但这种土地城镇化的负面效果也很明显。因此,政府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角色和定位就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政府介入农村城镇化的意义

自从斯密提出“市场机制会促使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使整个社会获得最大利益,而国家应该作为“守夜人”的角色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维护市场秩序”的观点后,市场机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机制。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失业、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家庇古将这些问题归纳为市场机制失灵和市场机制的外部不经济现象,通过外部性论证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强调通过政府干预实现收入均等化。制度主义者则不认同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政府的最小干预产生最大社会福利,认为为了实现更加公平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政府应该在经济和社会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从理论上论证了有效需求不足、失业和危机的不可避免,并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措施,形成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伴随政府对市场干预增强,国家干预经济引发的各种弊病日益显现。公共选择学派的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指出当国家干预不能提高经济效率或收入分配不公平时就产生政府失灵现象。综上可见,虽然国家干预也存在政府失灵现象,但政府干预是解决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必要手段。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公共品供给问题,因此,需要政府与市场同时发挥作用,互相补充,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政府介入的首要意义在于弥补市场失灵。从西方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市场的缺陷及市场的失灵被认为是政府干预的基本理由 [1]免费论文。用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布坎南 (J. Buchanan) 的话来说: “市场可能失败的论调广泛地被认为是为政治和政府干预作辩护的证据”[2]。城镇化的社会总收益大于社会总成本,因此无论城市或乡村居民都可以从城市发展中获得收益。但是,由于城镇化收益的外部性和非排他性,由私人部门推进城镇化动力不足,这就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市场失灵”。 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地交易市场,而土地交易市场建立的基础是明晰的土地产权的确立,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土地产权问题,政府的介入可以克服市场外部性,提权保障机制 [3]。因此,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动,需要政府发挥积极的作用。

其次,政府的介入可以保障公共物品的供给 [4]。城镇化进程本身具有一种明显的公共物品特征。城镇化中的许多公共物品都具有规模经济特征,只有人口在空间上实现一定程度的聚集,这些公共产品才有可能被有效地提供。只有积极地推动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充分提供,才能够实现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就业以及提高社会福利总体水平的公共目标。

第三,政府介入可以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制度保障。中国的城镇化进程,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尤其是农村集体用地的制度创新和农村户籍制度的创新。地方政府作为一定地域内的权威组织,可以利用政治力量主动地追求本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相对于微观主体有更强的组织集体行动和制度创新能力,从而节约了制度创新成本 [5]。

第四,政府介入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政府介入可以降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和农产品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交易成本。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过程会产生很大的交易成本,不仅包括信息搜集成本、谈判和决策成本,还包括土地政策的创新和实施成本。政府作为人的角色介入能够有效的减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交易成本。

二、天津市三区联动的模式中政府的角色分析

自2005年以来,天津市在不减少耕地的前提下,探索了一条大城市“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是指农民以宅基地按照规?ǖ谋曜贾没恍〕钦蛑械淖≌ㄈ胄〕钦蚓幼。ㄉ枋视ε寰煤蜕缁岱⒄埂⑹视诓导酆蜕司拥男〕钦颉T谡鼗环康幕∩希旖蚴型ü痉缎〕钦虻慕ㄉ韪纳婆┟窬幼√跫蜕罨肪常煌ü┟裨械恼赝骋蛔橹锤固铮糜诜⒄瓜执枋┡┮担Vじ孛婊患酢⒅柿坎唤档停煌ü谜卣硭眉褰ㄉ栌玫刂副杲ㄉ璧南执翟扒┟裉峁┚鸵蹈谖唬銮烤檬盗涂沙中⒄鼓芰Φ耐保迪纸ㄉ栌玫刈芰坎辉黾樱佣剿鞒鲂〕钦蚺┟窬幼∩缜⑴┮挡翟扒褪痉豆ひ翟扒叭蓖吵锪母窬郑丛斐鼍哂刑旖蛱厣摹叭背钦蚧⒄拐铰浴T谌J街姓闹饕饔糜幸韵录傅恪?

2.1制定合理的区域规划

政府作为“三区”联动的推动者,在拆旧建新的同时,在各个项目区内均规划建设了工业示范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不仅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并且实现了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实现了乡村工业的转型,并解决了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在园区化的过程中,在政府的主导下,主动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实现了乡村工业的转型。

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加快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步伐,通过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首先解决了部分年龄偏大,就业能力较差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其次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为传统农业的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和科技推广作用。

2.2土地制度创新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下,集体建设用地不允许进入市场流转。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必须通过国家征用的形式,把集体建设用地变性为国有建设用地,才允许在市场上流转。这就造成我国建设用地供给的困境,一方面因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加速,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城市建设用地供给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在农村有大量的集体建设用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但碍于政策和法律的约束,这些建设用地却不能够进入市场流转。“三区联动”模式通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方式,实现了集体建设用地的合法流转,通过增减挂钩解决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实现了集体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免费论文。

2.3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在“三区联动”模式中,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使当地居民成为“四金”(即股金、薪金、租金和保障金)农民。三区联动模式发展中政府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通过财政补贴、集体补助、个人缴纳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其次,为使农村生活困难人员逐步享受到与城镇同样的低保待遇,做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城镇低保接轨。最后,进一步发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在社区建设社区卫生所等手段不断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三区联动模式中,通过政府的介入促进乡村工业的转型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土地制度创新并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然而这并不表明政府介入的越多越好。政府介入应该有一定的边界,政府应该与市场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充分发挥其顺应性助推之手的作用。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支撑确实达到农村城镇化的必备条件的时候,政府应该积极地介入,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并能够承担社会“兜底”的功能。如果政府的介入程度不能合理的把握,也会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

三、“三区联动”中政府介入存在的问题

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三区联动”模式实现了农村快速城镇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在已经建成的示范小城镇中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这一发展模式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3.1农民就业与收入问题

城镇化后部分进城农民的就业成为问题。离开土地进入城镇,进城农民基本上脱离了农业劳动,处于重新寻找工作的摩擦性失业状态。在处于失业状态的进城农民中,比较年轻的人员希望在正规部门实现就业,但因为其文化水平的限制,第一很难进入中心城区实现就业,第二也很难在开发区、保税区和高新区找到正式职业。而对于政府提供的一些低收入就业岗位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特别是保洁员等在一些人眼中地位很低的岗位,年轻人又很难接受。由此造成部分进城农民的就业困难。在处于失业状态的进城农民中,还有一部分人基于年龄和能力的限制,只能继续从事农业劳动。但由于中低成本的提高,包括耕种农田的空间距离,以及承包设施农业的费用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继续从事农业的可能性。城镇化后进城农民收入水平的下降问题。离开土地进入城镇,进城农民不仅将中断原来自产蔬菜、养殖等农产品出售所得,还会中断原有住房的出租收益和庭院经济收入,导致部分进城农民收入水平的下降。

3.2土地置换中的问题

在宅基地换房过程中,虽然制定了“坚持承包责任制不变、可耕种土地不减、尊重农民自愿和以宅基地换房”的方针,但是由于置换工作的复杂性,从征地补偿、拆迁安置补偿到土地复垦承包等环节,仍然出现各种土地纠纷与矛盾。通过走访调查华明镇居民对土地置换的意见,政府在土地置换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征地补偿中没有考虑到农地的非生产性收益,土地补偿的确定仅仅考虑到了农地的生产性收益,而对于农地的非生产性收益,即农民对于农地的发展权收益和社会保障收益没有得到考虑,政府在此过程中并没有把农民的未来发展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作为成本来分析。其次,置换标准的确定存在一定异议,主要体现在以住房面积替代宅基地面积换房。第三,土地复垦后,由政府投资进行设施农业的建设,再进行发包,但整合之后的租金有一定程度升高,致使进行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而且存在“寻租”的机会免费论文。

四、政府角色和定位分析

通过对“三区联动”中政府介入的作用以及介入所产生的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政府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角色和定位。

首先,政府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公共物品供给,使区域内的土地实现二次升值,提高社会总福利。政府在介入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对区域内资源配置进行合理规划,实现区域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要通过规划形成对区域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政府还要承担区域内公共物品的提供,不断提高区域内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也就是,政府不能只依靠土地用途的转换提高土地价格,还要通过区域规划增加土地的级差地租Ⅰ行政管理毕业论文,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增加土地的级差地租Ⅱ,从而实现土地的二次升值,从而实现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社会总福利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府介入时,农民和企业所获得的福利不少于只有两方的状态。

其次,政府介入必须能够减少农村城镇化过程的成本。政府能够以农村集体人的角色参与农村城镇化过程。在集体与每个农民进行谈判时,要以农民满意为前提,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在集体与企业之间进行交易时,政府应该以实现委托人——农村集体的收益最大化为目的,尽量减少土地交易过程中的各种成本。首先要通过土地法律体系的完善,减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政策成本;其次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充分结合,通过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招拍挂市场的方式,减少信息搜寻以及谈判成本,在农村城镇化总福利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成本,以增加总收益。

第三,政府必须以“经济人”的角色进行成本收益核算。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为政府介入的收益。政府介入必须能够保证福利水平必须不低于只有农民和企业两方时的状态。即政府介入必须保证能够改善其它两个主体的福利水平,福利的改善不要求是帕累托福利改善,但必须是卡尔多福利改善——在所有受损的人都得到了充分的补偿,社会上其他的人的状况仍然比以前变得更好了。政府在进行成本核算中不应该只考虑到政府的投入,还应该考虑到社会成本,即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承担起社会“兜底”的角色。政府的介入必须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只有政府承担起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福利的责任,才能最终建立一种能够使人民的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更有保障的利益共享机制 [6]。

参考文献:

[1]陈振明.非市场缺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的政府失败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8(6):89-105

[2]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13

[3]谭荣,曲福田.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土地非农化治理结构的选择[J].管理世界,2009(12):39-47

[4]陈池波.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农业投资职能[J].农业经济问题,2003(9):42-44

[5]陈天宝,许惠渊,庞守林.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5(1):44-49

篇(6)

关键词:土地非农化,影响因素,经济发展

 

1.1国外学者对土地非农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1.1.1人口增加、城市因素对土地非农化的影响

Muth是最早提出农地流转模型的经济学家,他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农地的城市流转,他的模型假设在一个类似屠能区位论模型的平原中有两个产业(农业和住宅业)进行用地竞争,在这个平原中,城市围绕着一个同心圆扩张或缩小。Muth模型表明农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对决定土地在农地和城市用地间的转移方向具有重要作用。

Kuminoff基于Muth的假设,构建了一个线性计量模型来研究土地非农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的因素,如农地与城市边缘接壤长度的大小,城市人口的增长等是土地非农化的主要推动力,而农业收入低的原因并不是土地非农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政府的规划管制对于土地非农化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

Tweeten使用1949—1992年的美国州级人口普查数据来模拟农地数量的变化,农地数量的变化是农户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农业人口密度以及城市人口密度的函数。实证结果表明美国土地非农化74%的原因是农业因素导致的(农业人口和人均农户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农业经济缺乏活力是农地流失的主要原因,而城市的扩张倒是其次。

1.1.2土地产权、政府管制对土地非农化的影响

Skolow研究了美国加州首府萨克拉曼多地区城市化、农地流转以及农业发展的关系,研究认为土地非农化的数量与农地保护政策紧密相关,大城市的扩张更能集约地利用土地,而各个地方政府在财政政策、土地利用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的竞争使得从全州的角度来合理调控土地非农化的措施复杂化。

Diane Hite认为财产税的提高虽然减少了农地转用的总量,但却提高了高质量农地非农转用的概率。经济转型中土地产权以及地方政府自治权利扩大对于土地非农化具有重要的影响。Wasilewski 和Krukowski以波兰华沙和奥尔什丁周边地区土地转为住宅用地的情况为例研究了土地非农化的影响因素。

Kline和Alig构建了一个probit模型研究人口增长、收入水平变化、农用地价格、农用地所有权结构、土地利用法、农用地保护区、城市增长界限等因素对土地非农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设置城市增长界限对于土地非农化有明显的限制作用;建立农用地保护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土地非农化;土地利用法和农用地保护区的交互效应对土地非农化有抑制作用,但统计上不显著;土地利用法和城市增长界限的交互效应对于土地非农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农用地的价格对土地非农化影响很小。

1.2国内学者对土地非农化影响因素研究

由于处于经济转型期,中国土地非农化的驱动因素显得更为复杂。学者们认为土地非农化的基本驱动因素是人口增加、城市化、经济发展、农业用地的比较利益低等,但政府行为对于土地非农化规模和速度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2.1人口增加、城市因素对土地非农化的影响

我国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高度相关,随着大量劳动力的非农化,对城市容量、交通运输及各种生产服务设施带来了巨大压力。鲁明中的计量研究表明每增加1亿元的国民生产总值,需占用耕地29.33公顷,每吸纳1万人的非农劳力需占用耕地74.27公顷。

叶嘉安利用遥感数据对东莞市城镇用地的实证研究表明,城镇用地的扩张与人口及工业产值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人口的因素对用地量需求所起的作用比工业产值的作用大。

龙花楼根据GTR模型研究了长江沿线样带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认为该地区的耕地和建设用地都有增加的趋势,模型结果表明建设用地的扩张与最近的中心城市人口、当地的城市化水平、人均农业总产值呈正相关关系,与坡度和海拔呈负相关关系。

1.2.2土地产权、政府管制对土地非农化的影响

土地产权主体缺位、土地征用权滥用为特征的基本制度缺陷和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资源配置上的非合作博弈为特征的政府治理缺陷是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主要成因。

由于农地产权不明晰已经各利益主体的政治地位不同造成土地收益分配关系不尽合理(市、镇获得35%--45%的土地收益,农村集体获得20%--25%的土地收益),即市(镇)各级政府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剥夺了农民的收益权利,总体的利益分配格局对于地方政府有利,使地方政府具有通过土地非农化的手段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激励,从而促进了农地的过度非农化。科技论文。分权化改革后,地方政府具有追求本地工业化、城市化的强烈愿望。求这个目标首先必须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

贾生华、张宏斌的研究认为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利益分配主体主要有地方政府、村干部和农民。目前孤傲及征用农地价格过低,在同等区位情况下,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价格相差平均10倍以上,地方政府在土地非农化过程中有比较可观的财政收入。农用地非农化过程中收入分配不透明,村干部在其中可能有灰色收入,成为推动土地征用、促进土地非农化的重要力量。农业比较利益低,在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农民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因此,地方政府、村干部和农民都有动力促进土地非农化进程。

曲福田等的研究认为,由于农地征用价格、出让价格以及市场价格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1:10:50),各级政府可以通过低价征用、高价出让而获取巨额收益。蔡运龙认为由于耕地非农化采用的是国家征用制度,耕地征用价格、出让价格之间的差异形成了耕地非农化中的巨大经济利益,政府凭借对土地市场的垄断获得了耕地非农化中的耕地收益的大部分,是耕地非农化供给的经济驱动;在发展地方经济名义下,以耕地换项目,通过积累政绩,进而获得“行政升级”,是耕地非农化供给的权力驱动。

1.2.3经济发展与土地非农化

杨国良认为,农业发展是土地非农化的前提,农业发展为非农产业提供了农业剩余。土地非农化实际上是农业实物剩余的一种转移,经济的增长速度决定了土地非农化的速度。鲁明中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之间存在较为密切且都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建设和交通建设占地也越多。

1992—1995年,以省级数据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与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之间的相关关系数高达0.85.在区域尺度上,Zhou依据Konagaya的GTR模型研究了中国东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他认为城市化水平、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地理条件对于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耕地数量的变化有重要影响;在东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更大,东部地区的耕地数量将会持续快速地减少,到2025年东部地区的人均耕地数量为0.0727公顷,2025年以后东部地区的耕地减少速率将会降低。科技论文。

王万茂从理论上提出了一个解决粮食安全与经济建设所需用的土地资源最优利用方案,即MRSAXY=MRTXY=MRSXYB,其中MRS是边际替代率,MRT是边际转换率。陈奉瑶认为,在土地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不同用途的编辑收益相等时,土地资源达到了最佳配置。科技论文。

诸培新、曲福田根据可耗竭性资源理论,构建了耕地资源在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配置的最优决策模型,并通过模型的分析,提出更多资源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之间最优配置的两个条件,即1、只有当耕地非农化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才能确定社会最优耕地非农化的量;2、耕地资源保有量的编辑福利等于边际成本时,才能确定相应的最优耕地资源保有量。

在实证研究方面,尚启军提出若以耕地面积减少迟于农业劳动力减少作为判断标准,那么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严重超前,土地非农化严重过度。以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判断标准,既有的研究认为我国的城市用地扩张具有过速的倾向。

篇(7)

关键词:开发区 土地利用 评价体系

1. 引言

锡林郭勒市和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高原北部的草原腹地,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畜牧业生产优势明显,煤炭等多重矿产经济潜力巨大、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工业前景广阔,绿色旅游业享誉国内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引起人地矛盾日益凸显,人口不断增长的社会压力和长期不合理开发土地的粗放型利用方式,导致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土地生产力明显降低,草原生态屏障功能严重减弱,城镇化建设进程放缓,进而威胁到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研究区概况

本文选取的4个开发区分别是位于锡林郭勒市区西的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鄂温克族自治旗的伊敏工业园区、海拉尔市东北的呼伦贝尔经济开发区、扎兰屯市东南的岭东工业园区。除第一个锡林郭勒经济开发区外,其他3个都属于呼伦贝尔市。

本文选取的4个开发区均位于大兴安岭脚下,以蒙古族、鄂温克族等多种少数民族为主体,天然草原辽阔,地势平坦,具有浓郁的北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冬季寒冷而漫长,冷空气活动频繁,夏季凉爽而短暂,降水量较集中,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剧烈,降水少,大风多,温差较大。无霜期短,光照充足。

开发区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均已建成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基础设施齐备的配套环境,主要以木材深加工、农畜产品深加工和草业深加工、煤电能源为主导产业,以生物制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制造业为发展方向。

3. 指标体系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规划执行效力以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程度以协调经济效益与土地资源利用的关系。由于目标的多样性和宏观性,难以从单一指标上进行评价,为此,需要将反映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多项指标信息加以汇集,得到一个综合指标体系。

本文以现有的遥感调查和统计数据为基础,依据指标选择的综合性、代表性、合理性和可得性原则,从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个方面,建立了由总目标、子目标、指标三个层次组成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表2)。

4.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

依据上述指标体系,可以对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单项指标的评价比较。要对开发区进行综合评估,还需要借助一定的评价模型,把各方面量纲不同的指标值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将其进行综合得到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的整体评价。这涉及到指标标准值的确定,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综合方法的选择等问题,本文采用目标值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理想值,特尔斐法确定指标权重值,理想值比例推算法进行指标标准化。

4.1 确定指标理想值

要综合评价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合理性,首先必须使各个指标间具有可比性,为此需要先根据各项指标的现实意义,确定其理想值,据此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

理想值理论上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各评价指标在评价时点应达到的理想水平,原则上不应小于现状值,本次评价理想值的确定采用的是目标值法和专家咨询法,目标值法,是结合国家现有标准,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规划,以及有关用地标准、行业政策等,对开发区的现状作趋势外推,确定指标理想值;专家咨询法,是选择一定数量熟悉城市、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状况的专家,提供相关材料,咨询确定指标理想值。土地供应率理想值确定是由于开发区总存在零星用地不能供应出去,故取90%。

4.2确定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是每个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相对重要性的数量表示,权重确定合理与否对综合评价结果和评价质量将产生决定性影响。

确定权数的方法很多,大体上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前者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得到,主要有专家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等;后者根据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来确定,如主成份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相关法、熵值法等等。本文采用前者中的特尔斐法,步骤如下:共选择15名专家,进行两轮打分,通过分析分值与均值等相关数据后,按公式计算每一项指标的权重值。

4.3 指标无量纲化

无量纲化是对数据的标准化,它通过数学变换将不同单位表示的指标值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 以便于比较和综合。

常用的方法有:统计标准化、极值标准化、定基和环比标准化, 指数变换法等。本文指标标准化采用理想值比例推算法,以指标实现度分值进行度量,将指标实际值与指标理想值进行对比,计算出单项评价指标分值。评价指标实现度分值应该在0~100%之间,当大于100%时,该项指标的实现度分值记为100%。具体计算公式按以下公式计

4.5 结论

对比分析四个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分值,我们看到四者的集约利用水平都比较高,横向差距不大。其中得分最高的是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这要归功于它在评价体系中6个子目标的综合推动,尤其是土地利用程度和工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的高分胜出,说明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状用地开发程度高,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不存在到期项目用地和闲置土地,在供应土地以后的跟踪管理工作同样毫不松懈,土地利用监管工作到位。而得分最低的是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由于开发区增加了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两种用地类型,工矿仓储用地、交通运输较规划用地面积有所降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增加,导致用地机构状况和推动利用强度2个子目标得分落后。另外锡林郭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应当招拍挂的土地面积为74.84公顷,实际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出让的土地总面积67.78公顷,土地的招拍挂实现率为90.57%,导致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没有达到100%。

5. 建议

作为开发区管理决策的重要内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要求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实现开发区科学监测和评价的具体技术措施。

对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评价标准和指标,我们不能再像过去根据人的利益和需求来选择评价标准与指标,而是要从实践出发,在专业系统理论的指导下,遵循统计指标生成的一般过程来建立评价指标并将其纳入一个框架,通过演绎的途径,去解析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整体特征,最终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科学的、完备的描述。

本文从不同方面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化评价, 并构建了科学易行的综合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在以后的工作中, 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

(1) 考虑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社会和环境生态效益。增加社会影响指标类,纳入地均从业人员、工业项目的污染程度、废水处理能力、固体废物治理能力等要素, 进一步考虑开发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

(2) 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开发区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寻找开发区各种用地合理结构,对商服用地比例、道路覆盖率等子目标进行量化研究。同时对开发区用地规模做更进一步研究,分析其规模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

(3) 考虑开发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动态性。开发区土地开发利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可以引进反映开发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和速率的指标。由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开发区在土地利用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充分考虑时态要素,可以增加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4) 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考虑将客观分析法与专家经验法等主观赋值法相结合,以减轻现有的特尔斐法对评价样本的依赖,增加权重的稳定性。另将GIS技术运用到土地利用评价工作中,利用GIS 强大灵活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开发区土地利用结构方面进行更加细致完整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戴竹劲.开发区土地利用水平评价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 姚秋.重庆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潜力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 楼江,聂鑫众.开发区土地利用基础管理研究.上海房地,2005,(10):37-39

[4] 高洪篙,邓颂,刘海滨.我国开发区用地及其经营策略.国土资源,2002,(11):24-27.

[5] 宫蕾.大连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6] 潘锡辉,雷涯邻.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0):35-37.

[7] 吴旭芬,孙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问题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0(2):17-21.

[8] 许佩倩.土地集约利用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04,1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