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1 02:41: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传统舞蹈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240-01
传统舞蹈教学带来的正能量是不能否认的,但是需要更多的继承与创新。把中国传统舞蹈教学与现代舞蹈教学相融合,能够解决传统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给现代舞蹈教学带来更多的惊喜。
一、传统舞蹈教学现状
(一)传统舞蹈强迫式教学分析
在传统舞蹈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意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导致学生的思维被遏制,学生的创造力也得不到发展。其中“强迫式”的教学一度占据舞蹈教学领域。这种教学方式具有阶级统治的味道,教师对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有严格的要求。似乎“不打不成才”、“严师出高徒”成为了每个教师的信条。“强迫式”教学中,教师经常对学生大声呵斥。学生想要获得教师的表扬几乎是奢望,舞蹈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成为了一种负担。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传统舞蹈注入式教学分析
注入式教学法,也是填鸭式教学,在各个学习段、各个学科都相当流行。因此也成为传统舞蹈教学的重要手段。在传统舞蹈教学中,教师无法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只是一味地模仿教师。而教师把衡量学生的标准定为会跳多少剧目、掌握多少技巧、身体的软开度如何。学生长期地只是关注动作的学习,对舞蹈的理性认识不足。学生今后若是成为教师,也恐怕是周而复始的动作讲授。很少有人去关注舞蹈中的内涵与情感,学生在舞蹈学习中身心不平衡。因此必须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于舞蹈教学。
二、传统舞蹈教学与现代舞蹈教学的融合对教学的启示
(一)传承与变异
传统舞蹈教学内涵丰富,教学方式独特。在过去的舞蹈教学模式中,那些几乎苛刻的要求让许多学生叫苦连天。不少学生由于经不住严酷的训练,最终放弃了舞蹈学习。如何在艰苦的舞蹈训练中让学生能够苦得有价值,这是舞蹈教学应该探究的地方。现代舞蹈反对舞蹈动作的模仿再现,强调学生应该关注舞蹈者的内心感受与主观情感以及舞蹈作品中蕴含着的思想情感。传统舞蹈教学注重动作的固定训练,现代舞蹈教学强调舞者有情感的肢体表达。二者相结合,才是科学的舞蹈教学方法。
(二)互动与创新
1.教学意识的创新。教师要有创新舞蹈教学的意识,从时代的发展需要入手,引导学生用真实的情感去感受舞蹈。这是传统舞蹈教学与现代舞蹈教学都应该提倡的。
2.内容及方式的创新。教学内容上要通过整套的舞蹈训练,如现代舞基训、现代舞编舞技法、现代舞剧目排练,提高学生的肢体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学方法不应墨守成规,而应灵活多样,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如和谐教学法、情境熏陶法、“罗杰斯”法、自学辅导法、合作教学法等。从而使舞蹈教学更具有艺术性与情感性。
(三)创建“232”课堂教学质量考评体系
“232”课堂教学质量考评体系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课堂教学质量考评网络;课堂教学质量考评标准;课堂教学质量考评的组织与运行;课堂教学质量考评结果的综合分析与处理。第一个“2”指的是随机考评与集中考评这两种考评方式。随机考评一般就是考评委员会在课前随机抽取,当场听课。而集中考评是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测评。一般来说,每年组织一次集中测评。“3”指的是院级考评、系级考评与学生测评等三个考评渠道。不同的测评渠道侧重点不同,把考核结果汇总起来,最终得出考核成绩。因此在考核的时候最好是把这三种测评渠道结合起来,才能客观、公正地教师的舞蹈教学水平,充分调动师生的舞蹈积极性。最后一个“2”指的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两种考评方式。在定量评价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表”。而在定性评价方面,通过听取教师与学生的意见,对于不能量化的内容实行定性评价。这样就实现全方位的评价,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语
总之,传统舞蹈教学与现代舞蹈教学二者虽然在很多方面都不相同,但是在教学方式上可以相互借鉴。对舞蹈教学基础性的东西放宽一些,对舞者的内心感受与学生的人文关怀重视一些,实施相融性的教学模式。这才是现代舞蹈教学应该学习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金秋.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许霓.中国传统舞蹈教学的创新研究[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艺术系,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01).
[3]冯白跃.论舞蹈训练方法[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3):11-13.
一、传统舞蹈在大学教学的价值取向
虽然在教授大学传统舞蹈时,任课教师不断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综合素质,学生方面也逐渐得到了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激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有一些欠佳的地方存在,其中价值取向不明确就是明显不足之处。不仅会使教学因此在顺利开展上受到制约,教学效果的提升还会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未来大学教学在进行传统舞蹈教学时,需要将这种情况改变,只有采用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使大学舞蹈教学得到顺利的指导,从而使之进行的更加顺利,并且使之在教学上展现出更好的效果。
(一)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情感表达予以重视。舞蹈需要舞者通过肢体动作将情感表现出来,使观众可以激发出共鸣,所以舞蹈属于一门艺术。在进行大学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以往教学的重点都是放在完整的呈现出舞蹈动作上,通过完整的舞蹈动作使教学工作的进行更加顺利。但是对于传统舞蹈而言,需要认识到其是一门艺术,并且还需要借助情感表达的手段,使情感与艺术之间的融合得以促进,同时使表演效果也得以提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秉承正确的教学理念,只有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舞蹈艺术的价值取向与内涵借助情感表达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不能单单注视学生是否能够将舞蹈动作完整的呈现出来,还需对其在情感表达方面予以充分的重视,使其在舞蹈过程中能够将与舞蹈内涵相统一的情感艺术表达出来。学生在学学舞蹈的过程中,舞蹈的基本动作以及技巧是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同时也需要对有效的情感表达予以重视,这样学生才能在情感表现能力方面得以增强。学生在舞台表演舞蹈时,需要通过自己的真情实感将艺术的价值取向与内涵表现出来,从而提升舞蹈表演的效果,同时使观众在情感上能够引起共鸣。
(二)教学中突出传统舞蹈的地位与作用。传统舞蹈的内容丰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拓展,及时现代社会也始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传统舞蹈教学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有效的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促进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舞蹈艺术修养在进行传统舞蹈教学和训练时,需要强化学生对舞蹈的感悟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充分的理解传统舞蹈所展现的魅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
(四)重视传统舞蹈的发展传统舞蹈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时代价值,我国艺术的瑰宝,实际的教学中,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选取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促进传统舞蹈的发展。
二、更好的实现传统舞蹈在大学教学价值取向的策略
(一)内容整理强化教学导向在进行传统舞蹈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一些次要的内容进行删节,并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危险动作的出现,防止学生的韧带拉伤、摔倒等情况。突出传统舞蹈教学的价值取向,促使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在进行传统舞蹈教学时,首先需要尊重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时不相同的。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会出现进度不同和达标不一样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需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学生能够完成传统舞蹈教学中的各个动作要领,实现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学习能力的。
(三)活动导入,增强实践感悟传统舞蹈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在传统舞蹈教学完成后,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场地进行舞蹈实践。在进行传统舞蹈教学中,为了体现传统舞蹈教学的价值,教师可以适当选取实际的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的环节,促使学生能够掌握传统舞蹈的精髓。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合理的活动选择,如选取舞蹈大赛,促使学生自主的参加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舞蹈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感悟。
三、结语
【关键词】高校;藏族舞蹈;传统民族文化;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21-02
我国56个民族的生活习俗、、民族文化等都会在其传统舞蹈中得到展现,可以说传统民族舞蹈是每个民族文化历史得以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媒介。藏族舞蹈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不仅有着丰富多样的舞蹈形式,同时还承载了该民族不同时期所具备的文化特色,在我国传统民族舞蹈的舞台上有着其典型性,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化瑰宝。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民族舞蹈成为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传统文化传承形式,藏族舞蹈也开始被纳入到我国高校的舞蹈教学中。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并让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重视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保护,就要求我国高校在重视对学生舞蹈素养培养的同时,构建一套适合高校学生的藏族舞蹈教学体系。
一、高校藏族舞蹈教学开展的背景
藏族经过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技能,既能充分反映藏族文化特色,又能展F该民族独特文化韵味的舞蹈形式,因此,藏族舞蹈可以说是我国民族舞蹈中的重要瑰宝。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艺术建设在我国受到极大重视,藏族舞蹈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舞蹈形式,对演员的训练也受到关注。经过认真讨论研究之后,最终明确我国传统的民族舞蹈教学训练应基于民族历史,构建一套具有国家文化特色的舞蹈教学体系,藏族舞蹈的教学应在民族精神的发扬中充分体现时展的艺术形式需求。在高校开展藏族舞蹈教学,不仅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强化学生自身的民族精神也有着积极影响。
二、高校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出现了重大转变,全面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高校开始重视学生自身艺术修养的培养,并融入相应的舞蹈教学课程。藏族舞蹈作为藏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其舞蹈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特色,是藏族人民不同时期精神追求的体现。除此之外,为了强化学生对藏族舞蹈的认知,高校教师在藏族舞蹈教学中也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藏族的民族传统文化及舞蹈创作历史背景进行充分讲解,这对学生深入了解藏族文化有很大帮助。由于藏族舞蹈所包含的内容较为复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
三、高校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构建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高校藏族舞蹈教育的观念。在高校藏族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中,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在重视对学生舞蹈技能培养的同时,还应重视传统舞蹈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并切实有效地对以往的教学形式进行改变,提高教学效果。这要求我国高校藏族舞蹈教师能顺应时代的需求,不断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进而将人文精神、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的内容切实有效地融入到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构建中。除此之外,教师在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中还应重视舞蹈美学的融入,并激发学生舞蹈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在丰富学生藏族舞蹈学习情感体验的同时,提高其民族意识和文化自觉性,提高藏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性。
(二)对藏族舞蹈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内容是保证教学有效实施的基础,在藏族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选择,是高校藏族舞蹈教学的关键。一旦教学内容缺失,不仅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无法得到完善构建,而且藏族舞蹈教学课程也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在实际的藏族教学体系构建中,教学内容通常被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藏族舞蹈相关理论文化知识,需要教师对藏族舞蹈的发展历史、舞蹈理论及美学进行详细讲解;第二部分为藏族舞蹈的实践训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舞蹈基础技能、舞蹈技巧、创作能力等进行训练培养。在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藏族舞蹈能力得到强化。
(三)以人才培养为目的构建藏族舞蹈教学体系。为了顺应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也开始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除了重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之外,也要重视学生多元化能力的培养。通过藏族舞蹈的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和能力,并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而为了使藏族舞蹈的教学更加适应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在实际的舞蹈教学体系构建中,高校还应以人才培养为目的,对藏族舞蹈的精髓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并将藏族的传统文化、人文风俗、等内容充分融入到舞蹈教学中,进而培养全面的藏族舞蹈人才。
(四)在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构建中重视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对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高校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中更应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藏族舞蹈历经多年的发展,其舞蹈形式及舞蹈内涵已不仅仅是藏族人民风俗习惯、的体现,更多的是藏族历史文化的延续,以舞蹈的形式对民族历史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因此,为了让藏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高校在藏族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中也应深入到藏族民间,对该民族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并将这些内容充分融入到藏族舞蹈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舞蹈的学习中对民族历史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五)在藏族舞蹈教学体系构建中重视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创新已然成为高校学生的必备能力,因此,在藏族舞蹈教学中,教师也应重视创新在教学体系中的融入,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保护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要对学生的藏族舞蹈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首先就要强化学生的藏族舞蹈基础知识、舞蹈技能与舞蹈内容,让其对藏族舞蹈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在实际的创新能力培养中,教师应在学生对藏族传统文化有深刻了解的基础上,让其对舞蹈进行创作,进而在对藏族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保护的同时,促进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藏族舞蹈教学体系的构建有着一定的系统性,要求高校能针对藏族舞蹈的教学建立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保证团队中的教师既对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了解,又熟知地区典型性的舞蹈形式。除此之外,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中,教师还应重视对西方优秀教学体系的借鉴,并以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构建一套与学校藏族舞蹈教学需求最为适应的教学体系,确保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11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56
[本刊网址] http://hbxb.net
在信息时代环境影响下,多媒体技术已深深植入我国教育领域,这促使我国教育教学模式随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革新,以增强我国教育教学模式的时代性与先进性。而在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培养综合型人才号召,开拓专业领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既是对传统舞蹈教学模式的有力冲击,又是提高高校舞蹈教学的先进性、实效性、趣味性,实现我国高校舞蹈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方法。因此,各高校的舞蹈教学模式应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改善传统教育模式、优化教育资源、提高舞蹈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水平,以适应信息时代下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发展。
一、多媒体技术的教育价值分析
多媒体技术是在信息?r代环境中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文本、图像、视频等内容的处理传递信息的技术,它的出现一方面扩展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另一方面改变了人们获取、传递、接收信息的方式,高度契合信息时代为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中,各高校大多通过教师言传身教的方法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教学课程缺乏趣味性和实效性,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恰好弥补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涵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自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舞蹈教学以来,为其教学模式提供了具有先进性、多样性、实效性、趣味性的信息技术支持,如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教学情境、调节课堂气氛、观赏舞蹈影片等。传统的舞蹈教学活动往往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这种言传身教的模式使学生无法深刻体会舞蹈动作的灵魂与内涵,从而突显出了传统舞蹈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但多媒体技术在舞蹈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起到了有效引导学生深入舞蹈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一系列积极作用。首先,当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舞蹈形态学、中国舞蹈史、舞蹈编导理论等一系列舞蹈理论课程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课件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配以相关的音频影像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蒙古舞《鸿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一些与蒙古舞和蒙古民俗相关的图像影音资料,将这些资料融入教学活动中,展现出蒙古草原天高地阔、一碧万顷的美景,并引导学生深入该舞蹈的情境中,了解蒙古民俗风貌和蒙古舞的灵魂与内涵,从而在表演中引起观众共鸣。其次,多媒体技术在舞蹈编导、舞蹈基本功训练等专业课程的应用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它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以录音、人工敲打为主的伴奏模式,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节奏性、针对性强的音乐,另一方面为舞蹈编导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观赏舞蹈影片,如将印度舞贯穿全片的《三傻大闹宝莱坞》、以梦想为主线的《歌舞青春》和充满了激情与斗志的《舞出我人生》等,在观赏影片后结合自身感受和影片特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舞并展示。
二、 高校舞蹈教学现状
在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已不再局限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而是积极的开拓领域,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美感教育是指以美学原则为核心原则,以通过自然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以及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来培养人们认识美、创造美、感受美的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塑造人们美的理想、品格、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舞蹈教学作为艺术美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营造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对美感的追求与向往,并且舞蹈美感的培养对音乐美感和身体美感等其他学科领域的培养同样具有积极作用。目前,已广泛渗入各高校中的舞蹈教学模式可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是设立以培养从事舞蹈工作的专业人才为教育目标,以通过开设舞蹈专业理论课程及高水平的舞蹈实践指导为教育内容的舞蹈专业,这些学生往往具有扎实的舞蹈基础,是我国舞蹈艺术美感教育的主力军;其二是每个年级开设一到两学期舞蹈类公共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以交谊舞和街舞为主,其中包括华尔兹、探戈、伦巴、爵士舞、机械舞等,课程时间大多为每周四学时,但由于各高校的舞蹈教学能力与侧重不同,使其舞蹈教学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活动中大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舞蹈的育人功能被忽视,舞蹈教学是高校为培养从事舞蹈工作的专业人才所设立的学科,美的舞者应具有美的灵魂,只有美的灵魂才能表现出震撼的舞蹈内涵,作为一门培养美、创造美的美育学科,其教学活动应在建立理论知识,提高舞蹈技能的基础上,融入人格素养、价值观念、审美高度等方面的教育,但许多舞蹈教学工作者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自身内涵的培养,有悖于我国教育观念中教人与育人相统一的理论;第二,学生专业基础较差,步入高校的学生大多为20岁左右,他们的骨骼韧带已基本发育成型,增加了舞蹈技能训练的难度,并且作为一门磨砺意志的专业,辛苦的专业训练易使很多学生的意志不坚定、产生思想波动,从而无法全身心的投入训练,导致高校舞蹈专业缺乏具有扎实基本功的可塑性人才;第三,舞蹈教学理念落后,舞蹈教学不仅在于学生的舞蹈技能的培养,还在于学生内在灵魂的塑造,但以模仿为主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大班式教育模式阻碍了学生舞蹈个性特征的发展,过分重视专业训练阻碍了学生舞蹈专业内涵的发展。
三、 多媒体技术对高校舞蹈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 改善了传统的高校舞蹈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舞蹈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使以口传身教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的现代舞蹈教学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以教师口传身教,学生接收模仿的教育模式为主,从而增强了教师的授课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并且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培养学生自身内涵的审美教育。多媒体技术在舞蹈教学方面的应用有效弥补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引导、辅助学生学习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是改善传统舞蹈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二) 增强了高校舞蹈教学模式的趣味性
高校舞蹈课程包括舞蹈形态学、中国舞蹈史、舞蹈编导理论等舞蹈理论课程和舞蹈编导、舞蹈基本功训练等舞蹈专业课程,在舞蹈理论课程中,教师通过应用多媒体设备,结合文本、图像、影片等形式的专业资料信息,向学生传授舞蹈专业的相关专业知识,有助于增强舞蹈理论课程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鉴赏舞蹈艺术的能力,在舞蹈专业课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舞蹈动作示范、舞蹈音乐伴奏、舞蹈编辑表演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资源,为舞蹈专业课程营造出欢快有趣的氛围。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舞蹈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践应用表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明显增强了高校舞蹈教学模式的趣味性。
(三) 优化了高校舞蹈教学资源
自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舞蹈教学模式后,舞蹈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书本中的内容直观、明晰地展示给学生,并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丰富舞蹈教学课程的内容,增强舞蹈教学课程的趣味性。舞蹈专业是一门动作性极强的学科,而语言并不能完全描绘出舞蹈动作的要领,因此多媒体技术中图像、影片等资源的应用便成为了展现舞蹈动作的有效方法,这种直观展现舞蹈动作的形式使学生们对舞蹈动作的掌握更加专业、准确。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号召下,各高校已开展了一系列培养优秀人才的课程与活动,舞蹈课程是艺术美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出了优秀的舞者应具有美的灵魂,具有美的灵魂才能跳出具有震撼力的舞蹈。只注重舞蹈技能训练,不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感受美的能力,便会出现没有灵魂、空洞无味的舞蹈作品。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像、影片等形式展现舞蹈的美,提高学生展现自身人格美、韵律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舞蹈的情景中,使学生与舞蹈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五) 提高舞蹈学习效果
舞蹈专业是一门磨炼意志的专业,需要学生通过自身坚定的意志、认真的态度以及不懈的努力来提高技能水平。在传统的舞蹈学习模式中,舞蹈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指导时间和次数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但减轻了舞蹈教育工作者的压力,提高了课堂效率,还为学生提供了课后巩固的有效途径,使学生能在课后利用更加充足的时间掌握动作技巧和要领,对提高舞蹈学习效果起着显著作用。
孩提时代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一个人智力发展最快的时候。舞蹈的学习,对幼儿大脑智力开发、心智模式开发、肢体动作协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民族民间舞蹈在我国学前教育中的现状却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许多幼儿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时,动作僵硬,不能真正领略到各民族舞蹈的意蕴和各个舞蹈动作与要领。认为民族民间舞蹈是比较“土气”的,学习热情不够,学习氛围不浓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学前教育老师对其认识不到位。
首先,许多学前教育的教师是并不能正确认识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意义,比较崇尚流行音乐、流行舞蹈。再加上很多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够合理。幼儿教育的学时是比较短的,教师对舞蹈教学比较重视效率,而忽略效果问题。对于许多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比较重视动作的学习和训练,而忽略舞蹈教育的基础理论等方面。教学方法单一,只强调动作教育,降低幼儿对传统舞蹈学习的兴趣,再加上学生在学习民族舞蹈中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造成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欲速则不达”的后果。
2.幼儿对民族民间舞蹈认识不到位。
当今时代,社会上各个方面的文化艺术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息,学生时刻生活在现代化元素充斥的文化社会环境中。很多家长、幼儿比较崇尚街舞、机械舞、拉丁舞……学生之间相互攀比,出现了审美偏差,使其民族文化认识浅薄,对民族民间舞蹈学习兴趣严重缺乏。再加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低,对民族舞蹈的学习难以联系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上来。
二、学前教育中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意义
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声乐艺术精神的核心基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中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1.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师合理设置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能容安排。选择适合3—7岁幼童学习的民族民间舞蹈,舞蹈动作、活动要结合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根据这个年龄段相应的肢体特征来选取民间舞蹈教学的内容。另外,使学生在学习该舞蹈之前,就能够对舞蹈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了解、体会和认识。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保证其从动作、肢体协调上,更加符合要求。从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思维和肢体的配合,提高学生的肢体灵活度。促进学生思维和肢体的协调性,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学生在对舞蹈内容的学习,也是其不断领悟的过程。学生在对民族民间舞蹈的不断学习和领悟中,完成一次个人的审美体验的过程。这个审美体验过程实质是对学生自身审美感受能力的完整的锻炼、提高。虽然,学生在学习这个民族民间舞蹈的过程中,其审美的提高过程是无形之中的、个人私人化思维活动。但是,借助于学生对民间民族舞蹈的不断体会、模仿中,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民族民间舞蹈中自身所具有的艺术气息和美学理念也不断进入学生的思维、文化理念中从而作为一种意识而存在。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不断学习对学生的审美感受、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方面都形成了强有力地助力。
3.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学前教育对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本身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弘扬。再加上我国民间民族舞蹈的本身都运用了大量的艺术的象征手法、留白手法。这些手法为学习者、观赏者营造出了一个虚幻而美妙的舞蹈艺术空间。这也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从而从更深层面上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民间舞蹈的象征手法和留白手法,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学前教育中接受这种学习,对以后学生理解、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意义。再加上学前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时期,师生共同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营造出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也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进而大大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三、结语
关键词:艺术职业学校;舞蹈教育;问题;对策
J70-4
我国的艺术职业学校舞蹈教学课程相比西方国家起步要晚很多,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起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对艺术职业学校舞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舞蹈教育也不断的得到优化,逐渐的从传统的“轻理论、重实践”转换到“理论与实践结合”。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审美观念不断提高,舞蹈已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舞蹈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艺术职业学校舞蹈教育应顺应时代的需求,解决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树立科学的舞蹈理念,保持舞蹈专业的持久性,从而促进我国舞蹈教学进一步发展。
一、艺术职业学校舞蹈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方式有待完善
虽然我国舞蹈教育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但是依旧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部分艺术职业学校依旧采取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在传统的舞蹈教育模式下,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进行动作示范,学社根据教师动作进行模仿,并且教学内容大多都是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这种舞蹈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弊端:第一,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主要以理论体系为主,教学内容过于死板,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在教学时间上,教师往往占据大量的教学时间,使得学生很少有自主探究时间,长此以往使得学生对单一的舞蹈教学产生厌倦。最后,教师的个人艺术素养对教学有着很大的影响[1]。所以,创新教师的教学模式对艺术职业学校舞蹈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2)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待培养
由于许多艺术学,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普遍在经验上都有待积累。学生的年龄差异,也会在舞蹈基础中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且每个学生对舞蹈的领悟能力不同,使得每个学生在舞蹈学习能力上也有一定差异。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对舞蹈动作进行深化,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希望教师与基础知识教学为主,不希望教师的教学速度过快。这种差异性使得教师在教学上无法全面兼顾,一些学生会失去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由于舞蹈教学从根本上来说也有一定的训练强度,对学生的体能也是一种挑战。很多学生由于在,舞蹈教育中受到了一定的伤害,而使学生对舞蹈产生了恐惧心理,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一部分学生由于一时热情而对舞蹈产生了好感,但在教学中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从而降低了对舞蹈的兴趣,在舞蹈教学中也是草草了事。
(3)舞蹈教学设施有待完善
在艺术职业学校舞蹈教育中,必须要有足够的舞蹈教学设施才能顺利展开舞蹈教学。例如:舞蹈房,多媒体信息技术,声音音响设备等。由于每个艺术职业学校都有其侧重专业,使得各个学校的舞蹈教学设备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很多,艺术职业学校受传统舞蹈教学的影响,在日常舞蹈教育中,教师都是以钢琴伴奏为主,其伴奏技术与舞曲风格所呈现的效果有明显差异[2]。与此同时,随着舞蹈艺术在我国不断发展,民族舞、古典舞、芭蕾舞等舞蹈种类也逐渐流行起来,想要提高这些舞种教学质量,学校应该配备服饰、舞蹈地胶、舞蹈练功垫、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保证教学质量与学生安全的基础设施。这些舞种给学校的教学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学校由于受资金限制,无法跟上现代多元化舞蹈的设备需求,使得部分艺术职业学校舞蹈教育设施出现落后现象。
二、解决艺术职业学校舞蹈教育问题的对策
(1)改进舞蹈教学方式
在任何教育中,其教学方式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率与质量,舞蹈教学依旧如此。所以教师要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教学魅力,从而达成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首先,教师需要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在舞蹈教学之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每个学生的体能特点、舞蹈基础,从而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根据不同舞蹈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教学场地,例如:古典舞、民族舞的教学,需要安排一些地面比较平滑、干净整洁的场地。并且教师在展开舞蹈教学之前,还要准备好教学所需要的内容,例如教学音像、教学光盘等。其次,舞蹈教学方式对舞蹈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3]。在日常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有关视频让学生认真分析视频的舞蹈动作,进而将舞蹈动作进行分解教学。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控制教学进度进度和安排教学内容。摒弃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由于每个学生的舞蹈基本功不同,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耐心地讲解相关动作要领,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吸收到动作。最后,要加强舞蹈艺术的巩固与练习。舞蹈不仅是一门艺术,同样也是一门技术,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熟练运用舞蹈技术。
(2)提高学生对舞蹈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舞蹈的积极性,可以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融入到舞蹈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给学生播放网络视频,从而转移学生注意力。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舞蹈服饰,让学生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视频舞蹈进行模仿和表演,从而营造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舞蹈的积极性与兴趣。
(3)完善舞蹈教学设施
舞蹈教学设施是否完善对舞蹈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各大艺术职业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舞蹈教学设施。例如舞蹈场地必须要在100平方米以上,地板要以胶地板材料或木质地板为主,保证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的安全性。同时,每一个舞蹈教室都需要配备把杆和镜子,保证舞蹈教室透光性以及教室的清洁卫生。当然,一些基础的舞蹈教学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音响设备、多媒体设备、空调、录音机等等,这些基础设施对舞蹈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艺术职业学校对此不容忽视。
三、结束语
艺术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舞蹈艺术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想要提高舞蹈教育的质量与效率,必须要正确的处理好学生、教师与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舞蹈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大艺术职业学校必须要加强对舞蹈教学的重视,从而实现舞蹈教学目标,为我国舞蹈艺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舞蹈艺术;新媒体;高校舞蹈教育
一、高校舞蹈教育必须重视新媒体的发展
1.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显露疲态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舞蹈艺术在新媒体推动下散发了新的活力、新的魅力。舞蹈的创作手段、传播形式、表现方法等,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了明显的突破,但舞蹈教学的进步仍十分缓慢。传统高校舞蹈教学基本靠“口传身授”,学生兴趣不高,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佳。
2.传统舞蹈内容缺乏吸引力
目前大部分高校舞蹈教学仍然以传统舞蹈为主要教学内容,这与新媒体环境下不断翻新的舞蹈表现形式格格不入。许多高校舞蹈教学沿用旧的教学内容,不重视内容的更新,使得高校舞蹈教学内容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学生学习的舞蹈不符合现实的需要,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舞蹈教学不重视新媒体,会导致学生舞蹈理念落后的不良后果。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应向学生传授最新的舞蹈思想,传播最新的舞蹈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精神。传统教学方法表现能力有限,学生很难领悟到舞蹈精神的精髓,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必须重视新媒体对舞蹈教学的作用。
二、新媒体发展必然影响高校舞蹈教学
1.符合舞蹈发展规律
舞蹈艺术起源较早,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与变革,依然保持着绝对主流的艺术地位。舞蹈艺术之所以长盛不衰,关键一点在于其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丰富自身的表现形式,从而符合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审美,使其在任何年代都广受欢迎。新媒体背景下,舞蹈艺术自然要做出相应改变,这种变革是必然趋势。对于高校舞蹈教育而言,必须要认清舞蹈的发展规律,预测舞蹈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变革与创新,主动去迎接变革,而不能忽略、抗拒变革。舞蹈艺术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变化是迅速的,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适应新媒体、充分利用新媒体,避免高校舞蹈艺术教育落后于时代。
2.便于展示舞蹈精神
舞蹈艺术不仅有外在形式上的美,更有内在精神的美。舞蹈的精神内核对舞蹈艺术的传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师的个人造诣与表达能力,很难准确、直观地呈现出舞蹈精神的内核,升华舞蹈精神更是难上加难。新媒体可以有效弥补高校舞蹈教学这一缺点,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新媒体手段,可以立体地传授舞蹈艺术的精神内核。《CCTV舞蹈大赛》是央视推出的一档展示舞蹈艺术的大型电视综艺类节目,节目推出后引起热烈反响,收视率一路飙升,背后原因就是其不仅展示了舞蹈的形式美,更展示了舞蹈的精神内核。节目组织舞蹈行业的精英进行比赛,并让普通大众用自己“外行”的看法去点评和欣赏,这种看似不专业的评审团队,实则是为了突出舞蹈精神内核的通俗性。越是外在的东西,越存在专业上的区别;而越是内在的本质,越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此节目用舞蹈去唤醒观众的情感和记忆,激发观众的兴趣与灵感,表达最原始的真善美。舞者不单单是在表演舞蹈,更是在传递艺术与哲学,使观众更深入地欣赏舞蹈、感知舞蹈。精神内核是舞蹈最吸引人的地方,对舞蹈精神内核的领悟程度,决定着学生在舞蹈领域的最终成就。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展示舞蹈产生的具体背景以及舞蹈背后的文化内涵,这种熏陶与渲染有助于学生把握舞蹈所要表现的主旨,体会舞蹈内在的精神。
3.打破舞蹈教学的局限性
新媒体的优势在于生动形象,能够在短时间内展示出更全面的信息、给人全方位的感官体验。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师展示手段与表达能力的限制,不能够透彻深入地传递舞蹈艺术的精髓,而新媒体则可以打破这种局限性,突破高校舞蹈教学的瓶颈。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要善用新媒体,利用新媒体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舞蹈教学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动作想象能力,这种能力单靠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培养,而新媒体则能比较立体地展示出舞蹈的内容、意境、情感、审美取向等等。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实现舞蹈动作讲解与舞蹈动作示范的同步展示,使学生能够在倾听讲解的同时,观看到对应的标准动作,这将有助于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记忆和对舞蹈艺术的把握。新媒体这种超越传统语言的表达上的优势,可以让高校舞蹈教学整体提升一个台阶。
4.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节课的板书,连黑板都难以写满,一节课的口述,只能说出几页教材的内容,而一节课的PPT,可以讲完一个主题,一节课的视频,可以使学生完整地看完一段舞蹈。新媒体使信息的传播效率大大增加,这对高校舞蹈课堂教学是一种启迪。新媒体可以丰富课堂教学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优质内容。
三、高校舞蹈教学应重视对新媒体的利用
1.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
新媒体使信息的传播范围空前扩张,雨后春笋般涌出的各类新媒体工具,使信息传播更自由、更迅速、更灵活,这也给了高校舞蹈课堂新的启发。教师不必将教学工作局限在固定的时间、地点,而是可以随时随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多年前,舞蹈《千手观音》在春晚播出之后,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许多未曾了解过舞蹈艺术的公众,足不出户就感受到了舞蹈的魅力与震撼。《千手观音》的走红,是我国舞蹈艺术与新媒体结合的代表性产物,它证明了新媒体可以赋予舞蹈新的活力。舞蹈艺术搭上新媒体的快车,可以更方便地传播到每个人的眼前,很多人第一次接触舞蹈就是通过电视、互联网、投影等新媒体获得的。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新媒体在舞蹈传播方面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将舞蹈视频分享给学生,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优秀的舞蹈艺术公众号,拓宽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教师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分享优秀的舞蹈文章、视频等,供学生自由查看。新媒体让信息传播更快、更精准,每一次信息的传播,都相当于一次小型的教学活动。如果教师能够利用新媒体传递优质的教学信息,可以增加学生接受信息的频率,久而久之,使舞蹈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接触舞蹈、感受舞蹈、学习舞蹈。
2.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讲授水平,还要取决于学生的积极程度,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提升学生学习舞蹈艺术的积极性,使其主动思考、主动学习。
新媒体因其丰富的展示手段与感官体验,可以给学生更新奇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比如教师在讲授少数民族舞蹈时,可以用新媒体手段来优化课堂,为了显示少数民族舞蹈所要表现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大屏幕播放展示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短片,学生对少数民族的生活特点、地方特色产生了兴趣,自然就会对学习民族舞蹈有了积极性。
3.拉近师生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