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茶叶营销论文

茶叶营销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3 15:15: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茶叶营销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茶叶营销论文

篇(1)

1.1 渠道整合成为品牌茶叶核心竞争力生成的重要方式  

“全渠道”也被称为“全渠道整合”, 在营销学上它指的是一种围绕着消费者客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品质等的消费需求, 企业通过对传统的实体营销渠道、移动电子商务渠道、互联网平台营销渠道、国内外营销渠道等进行全方位整合, 快速地、全面地、无缝隙地、无差别地给客户带来产品或服务体验的一种营销理念。核心竞争力理论看来, 一个企业或组织只有掌握了那些“能够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的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或知识”, 才能为自身带来显着的、特殊的、有针对性的竞争优势。对于我国当前阶段的品牌茶叶的营销核心竞争来讲, 在茶叶品质、数量大体相当的情况下, 谁能有效地整合不同的营销渠道, 就意味着谁掌握了稳定的消费者群体, 因此它成为众多品牌茶叶企业竞争的新方向。  

1.2 互联网带来的“分享经济”浪潮客观上要求企业实施“整合营销”  

对于“分享经济”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审视, 其一是传统的股权意义上的分享, 涉及到所有制、股权、产权及其收益权的分享等;其二是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消费、交易等形态, 它指的是将个人、集体或企业的闲置资源, 包括商品、服务、知识和技能等, 通过互联网构建的平台, 实现不同主体之间使用权的分享, 进而获得收益的经济模式。对于包括品牌茶叶在内的营销创新来讲, 全渠道的整合之本质即在于“整合营销”, 即通过对企业内部制度、流程、人员、技术、知识和企业外部供应链、价值链、销售渠道等的全方位整合, 最终实现全面、精准掌握稳定的消费群体的目的。  

1.3 茶叶产业链的全渠道整合成为新的营销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整个市场营销学的基本范式实现了从4P范式、4C范式等向整合营销范式的转换, 这背后带来的关键问题是人类生产的绝大部分产品和服务逐步进入到了“供过于求”和“产能过剩”的状态, 这一点对于我国中低端的茶叶产品来讲亦是如此。供给侧的这种结构性变化客观上对传统的茶叶产业链的改革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对于处于价值链顶端的品牌茶叶来讲, 只有实现了对于整个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有效整合, 才能全方位地降低自身的交易成本、提升产品的品牌竞争力。因此, 茶叶企业需要从全渠道视角重新审视自身的营销创新, 以达到全产业链整合的目的。推荐阅读:管理学博士论文范文:如何控制在国外投资的政治风险  

2 基于全渠道视角的品牌茶叶营销创新的策略建议  

对于品牌茶叶来讲, “全渠道营销”并不意味着基于企业视角单向度出发, 盲目在多个渠道进行营销资源的投放, 而是在于有效地对全渠道营销资源进行整合。从这一点来讲, 全渠道营销的本质和关键即在于“整合营销”。  

篇(2)

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人有“来客敬茶”的传统习惯,“茶”属于“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有“茶祖节”的习俗。茶文化正是中国树立文化产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倒是邻国日本却将茶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免再次出现中华传统被别国剽窃的现象。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11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

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

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篇(3)

论文摘要:黄冈市是湖北省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目前存在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等问题。本文主要就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经验总结。

茶叶是黄冈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已成为黄冈市当前效益农业的主要发展支柱产业。具有显著特色和地域优势的黄冈茶产业已成为黄冈市部分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发展黄冈市茶叶经济已迫在眉睫。

一、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

1、黄冈市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湿度大,无霜期长,适合茶树生长。黄冈市产茶历史悠久,在唐代黄冈就有宫廷贡品茶,宋代朝廷在蕲州就设有专营茶叶的机构。改革开放以后,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茶叶经济,现在黄冈市七县二市一区均产茶叶,茶园面积共计30万亩,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达50余万人,茶叶总产量6500吨,总产值5亿元。今天,黄冈市正发展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导的农业生产体制下,黄冈市的茶叶产业资源被分配到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几千余家企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80%从事生产的茶叶企业,茶园面积在500亩以下,产值在10万元以下,有近一半面积的茶园在农户手中,从事加工的茶叶企业平均年生产能力在1000公斤以下,销售以个体户零售为主,经营分散,缺乏具有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茶叶企业。

2、黄冈市茶叶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

茶叶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入世对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使黄冈市茶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部分地方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户”的管理运作模式,发展壮大了一批茶叶企业,使他们生产的茶叶占据了黄冈30%以上的市场份额,主导着黄冈市高档茶叶的生产消费市场。尽管如此,黄冈茶叶企业的发展仍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80%以上的茶叶企业的生产销售人员是以农村务农的农民为主,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缺乏技术骨干,难以接触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管理粗放,产品技术含量低,故导致黄冈茶叶在低附加值产业链上徘徊。

3、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提高产品知名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名牌产品带动战略,黄冈市名优茶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在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农产品评比中,黄冈市茶叶获得2个金奖,3个银奖,在第五届“中荣杯”和第三届“中荣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有2只茶获特等奖,5只茶获一等奖。在实施名牌产品战略的带动下,名优茶生产始终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名优茶已成为黄冈茶农增收的主要来源,从而也终结了黄冈茶叶“有茶无名”的历史。

4、扶持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提高茶叶经济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显突出。近年来,黄冈市重点培育了一批茶叶加工龙头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引资等多元化方式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和茶叶加工厂,引进国内先进的清洁化、标准化茶叶生产加工线,从而实现了茶叶生产的规模化和加工标准化,初步形成茶叶产业化格局,提高了茶叶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了在黄冈茶农中普遍存在的“户户冒烟,家家炒茶,分散经营”的小作坊现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

近几年黄冈茶叶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茶园分散在农户手中经营管理,导致规模化程度低,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不规范,产品质量不稳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之间已初步建立了松散的利益共同体,但联合的紧密度不够,辐射带动能力仍较弱,各企业在价格上的无序竞争普遍存在。

2、茶叶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小茶叶加工企业为了一已私利,相互杀价,质价不符,以次充好,冒牌茶叶等现象时有发生。比如黄冈茶叶中尤以英山云雾茶最为著名,而市场上假冒的英山云雾茶更是比比皆是,使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严重扰乱了黄冈茶叶市场竞争秩序,影响了黄冈茶叶的声誉。

3、茶叶产品品牌化意识差,良种茶园比例小

黄冈茶叶尽管在几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和近几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均获得过好的奖项,但产品的产业化程度低,品牌知名度低,茶叶加工中标准化意识差,无标生产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分散的茶园管理和小作坊茶叶加工方式,导致技术推广普及率低,获得“中茶杯”特等奖的茶叶藏在深闺,没有形成更好的经济效益,真可谓“好酒也怕巷子深”。同时黄冈市现有的投产茶园和近几年新植的茶园仍以群体品种为主,没有引进良种和当家品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茶叶生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对策

针对黄冈茶叶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特制订出可持续发展对策,主要有如下几点:

1、扶强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黄冈茶叶生产主要是农户分散经营,家家炒茶,户户卖茶,生产规模小,成本高,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社会服务化程度低,新技术、新成果推广普及进度缓慢。同时以茶农个体为主参与市场流通,由于信息不灵而导致产销脱节,茶农承担风险大。所以全市茶农应在自愿的基础上搞好联合,鼓励企业承包,租赁茶园,扩大规模,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广大茶农就会在这种联合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2、搞好“双培”工作,提高科技素质

面对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管理的局面,要根据茶叶分散经营实际和生产季节性强、周期性长的特点,对基层技术人员进行新技术培训,对茶农采取课堂讲授与田间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普及科技知识,全面提高业务干部和茶农的科技素质。通过技术培训,使黄冈辖区内的英山县、麻城市、浠水县、武穴市等重点产茶县市基本达到村有技术员,户有明白人,从而促进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水平不断提高。

3、依托科技优势,走院企合作之路,发挥品牌效益

篇(4)

关键词:特色专业;创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24-02

特色专业是高校“教育质量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师资队伍、课程实践、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能将高校特色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工作落实。但是,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如何促进特色专业大学生创业解决就业问题也成为高校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了更进一步掌握高等院校特色专业的创业情况,笔者对部分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有关管理部门和就读特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访谈。

一、问卷调查及分析

(一)调查目的

问卷在于通过调查收集被调查者对本校课程的满意程度及意见,创业的认知,将来从事工作的意愿,创业意向,创业经历,创业培训需求等相关的信息,问卷共25题。

(二)样本选择及样本量

问卷分两部分,共发放问卷890份,回收问卷848份,有效问卷819份。一部分是4个高校特色专业的不同年级学生,发放问卷648份,其中云南农业大学467份(茶学、茶艺、花卉、烟草),昆明学院专业53份(茶学),福建农林大学90份(茶学)、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职业技术学院38份;另一部分是云南农业大学非特色专业的不同年级学生,共回收有效问卷171份。

(三)调查数据及分析

1.工作意愿。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1.4%的学生今后愿意从事茶叶种植的工作,25.5%的学生今后愿意从事茶叶加工工作,30.2%的学生今后愿意从事茶叶买卖的工作,18%的学生今后打算从事与茶叶无关的工作,并且有19.2%的学生要从事其他的工作。昆明学院的调查数据也同样如此,茶叶买卖这一工作是学生们普遍想从事的工作,占32%,但今后打算从事其他工作的数据跟茶叶买卖的数据相同,茶叶种植工作占的比例较低,仅有8%。从福建农林大学的调查数据来看,今后从事与茶叶无关的工作占27%,高于茶叶买卖工作。同样,茶叶种植工作占9%,所占百分比最少。

2.就业思路及意向。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三个年级的被调查数据显示,茶学与茶艺两个专业的学生创业想法普遍一般,其中,2012级茶艺专业有强烈创业想法的比例略高于其他几个年级。被调查者中只有少部分的人没有创业想法,这说明,大多数的学生对创业还是充满渴望的,但是苦于没有学习的机会,这一点从被调查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可以看出。在“创业单位”选择这一问题上,我们发现,在这些被调查者中选择较高的是自己创业和事业单位,企业和互联网创业相对较少。

3.创业经历。从下页图1可以看出,有过创业经历或创业实践的人数较少,云南农业大学有27.12%的学生有过经历或实践,福建农林大学有30.85%的学生有过创业经历,昆明学院的被调查者中仅有16.98%的学生有过创业经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大致是因为学校的创业教育等课程发展以及校园内创业训练等还不够完善,没有在学生身上起到促进的作用。

二、高校特色专业创业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培养及创业指导

下页图2显示,3所高校的被调查者中,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大学四年应该安排专门的训练创业能力的课程和实践,其中昆明学院的比例占到了98.11%。

(二)选择创业单位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希望(曾经)创业单位是哪儿”显示,参加本校创业园或实践训练的情况,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比例高于热作学院占22.46%;事业单位、自己创业以及企业的比例热作学院高于云南农业大学分别占36.84%、42.11%和26.32%;在网络营销等创业方式上热作学院的比例是0。高职类院校和本科院校的特色专业大学生在创业单位的选择上主要是自己创业,其次是事业单位。但是在参加本校创业园或创业训练的问题上,本科和高职类院校的学生表现得并不是十分积极,尤其是高职类院校的本校创业训练率要低于本科院校。

(三)家庭因素影响创业

家里是否重视或支持大学生的创业训练和实践这一问题上来看,我们根据对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的3个年级专业对比显示,除了2013级茶学专业选择家里非常重视自己创业训练与实践的较多,其他几个年级的被调查者均认为一般重视。这就说明,当前我国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孩子的溺爱教育十分严重,一些家庭甚至认为孩子毕业后有无工作无所谓,就连让他们毕业后尝试创业的想法没有,这也是我国教育体制的一个问题。

(四)特色专业与普通专业创业情况

根据调查“曾经创业内容是否与专业学习内容”,可以明显地看出,无论是特色专业还是普通专业,被调查者的数据明显显示曾经创业内容与专业学习相关,其色专业茶学和茶艺占63.86%,普通专业环资和农科占55.79%,创业内容与专业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上,特色专业比例较高。选择“没有”关系的,普通专业的则高于特色专业。

三、结论

从被调查的四所院校存在的问题来看,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在学生创业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学院和热作学院的绝大部分特色专业大学生曾经的创业实践经历都是在校外进行,而福建农林大学绝大部分特色专业大学生曾经的创业实践经历都是在校内进行。这就说明,云南省高校需加强特色专业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以及特色专业创业课程的开展,供特色专业大学生积累创业知识和经验。

通过创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未来创业的能力,避免自己在今后的创业道路上少走弯路,是成功创业的有效途径。无论本科还是高职院校,学校都应开展具有特色的创业训练,且课程不易过于枯燥,要以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和认同为根本出发点,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对本领域的创新创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实现创业促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艳利.高校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路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2,(1).

[2] 冉千里.以特色专业奠基 以创业带动就业[N].西部时报,2008-08-19(014).

篇(5)

关键词:热带经济作物;产业竞合;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9)11-0035-04

一、引言

海南岛素有“天然大温室”的美誉,一年四季都能进行农业生产,是我国典型的热带农业省份和大宗热带作物的主产区,其热带农产品特性、发展方向及营销策略等在国内热带农产品营销中具有代表性。印尼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农业食品市场之一,也是世界第一大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对世界油籽价格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热带经济作物是印尼种植业的一大特色,主要包括橡胶、椰子、棕榈、咖啡和可可等。

本论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海南与印尼在热带作物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以及对外输出情况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全面了解海南与印尼热带作物生产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为推动海南热带农业与印尼热带农业合作的进程,提升海南热带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海南热带高效农业发展和生态省建设提供参考。

二、海南与印尼热带经济作物概况

热带经济作物是指在热带地区的气候条件下栽种的特种经济作物,热带水果、橡胶、椰子、剑麻、胡椒、油棕、腰果、芝麻、咖啡、可可、甘蔗等都属热带经济作物。

海南地处热带,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适宜各种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生长,种类相当齐全。全省土地面积353.54万公顷,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海南适宜种植的各种经济作物品种也相当广泛,岛内除种植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甘蔗、花生、芝麻、麻类、茶等粮食和经济作物外,还有橡胶、咖啡、油棕、剑麻等热带作物,橡胶种植面积占全国的70%以上。

印尼位于热带气候区,其主要热带农作物有橡胶、椰子、棕榈、咖啡和可可等。橡胶是印尼农业部最大的出口产品,棕榈油是后起之秀,近年来棕榈树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咖啡和茶叶的产量也增长较快。此外印尼还盛产烟叶、茶叶及丁香、豆蔻、胡椒等香料。

自从2000年以来,海南与印尼的热带作物种植面积平均每年以3%―5%速度增长(见表1)。两地政府非常重视热带农业的发展,加大了对热带经济作物种植的投入,使得海南与印尼热带作物种植面积年年扩大。

三、海南与印尼主要热带经济作物产业对比

(一)海南与印尼橡胶产业对比

1.海南、印尼天然橡胶生产情况

目前,印尼是世界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胶业已成为印尼的主导产业,全国有320多万公顷橡胶园。[1]

海南的天然橡胶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直至1950年,全岛天然橡胶面积只有0.28万公顷,年产干胶约200吨。目前,海南已建设成了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截至2006年,海南省的天然橡胶面积达40.21万顷,年产干胶31.1万吨,分别占全国总面积的59%和总产量的56%(见表2)。

2000-2003年间,印尼的橡胶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然而橡胶产量却不稳定,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印尼在此年间主要是粗放式经营,不能形成大规模集约式经营,导致橡胶总产量及单产不稳定;二是印尼处于赤道地区,受气候影响很大,年降水的不均也给橡胶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2004-2006年间,印尼的橡胶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大幅提高,究其原因是印尼政府一直制订相应的发展计划帮助小胶农改进生产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并提供信贷支持,改良橡胶生产模式,提高了其橡胶生产的劳动生产率。

海南橡胶的种植面积及产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因素:一是海南地处热带北缘,有非常优越的橡胶气候条件;二是产业基础雄厚,有一套成熟的植胶栽培管理技术;三是橡胶产品初加工逐步向规模化集中加工迈进,具备大规模发展新型现代橡胶产业的基础条件。

2.海南、印尼天然橡胶输出情况

海南与印尼在橡胶输出量所占总量的比率是相当大的,海南更是高达95%以上,说明本土在消化自身橡胶方面非常弱(见表3),有待建立完善的橡胶制品体系等。当然,海南出于保护环境的需要,对在岛内建厂有严格的限制,岛内只有零星的橡胶制品加工作坊,这也使得海南产橡胶基本都是输出。

(二)海南与印尼棕榈产业对比

1.海南、印尼棕榈生产情况

印尼处于赤道地区,终年湿热,非常适合棕榈树的生长。印尼用了大量的土地来种植棕榈树,而且每年呈递增趋势(见表4)。印尼政府对棕榈的政策倾斜也相当大,每年大量发出将林地改为棕榈园的许可证,大力扶持棕榈树的生产,使得印尼棕榈的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和单位面积产出不断提高。

受地形与气候的影响,海南种植棕榈树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只有少数地方适合棕榈树的生长,不足海南总热带作物种植面积的百分之一,且海南棕榈树的种植的基本用途是观赏。

2.海南、印尼棕榈油输出情况

印尼棕榈油每年产量与出口量大幅增加(见表5),极可能取代马来西亚成为世界头号棕榈油生产国。印尼棕榈油产业被世界各国看好的原因:一是近年来,在印尼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印尼棕榈油业扶摇直上,棕榈种植面积和出口数量不断攀升;二是世界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发达国家欲将棕榈油作为燃料油的替代品。棕榈每公顷出油量远高于其他油料作物,是理想的生物燃料选择品。

海南的棕榈油产量微乎其微,几乎没有向岛外输出的情况。

(三)海南与印尼咖啡产业对比

1.海南、印尼咖啡生产情况

印尼盛产咖啡,咖啡产量居世界第4位。咖啡是印尼农业的标志,已成为该国重要的创汇产品。2000-2006年,海南、印尼的咖啡总产量不断萎缩,下降幅度相当大(见表6)。此段时间咖啡种植面积大幅下降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印尼处于赤道地区,近几年受台风、洋流等自然气候因素的影响,导致咖啡园大量减产;二是中间商对咖啡豆种植积极性的大幅下降有一定的影响。中间商压榨农民降低咖啡豆收购价格,导致囤积大量的咖啡豆。到咖啡集中上市期,市面上的咖啡豆大量涌入,市场供过于求,导致咖啡豆价格一降再降,也降低了咖啡农种植咖啡的积极性。[2]

2.海南、印尼咖啡输出情况

海南与印尼咖啡种植受产量较低、蝗虫灾害、质量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两地咖啡输出年年减少(见表7)。

(四)海南与印尼茶叶产业对比

1.海南、印尼茶叶生产情况

印尼是世界第5大茶叶出口国,每年印尼茶叶出口约9.85万吨,茶叶在印尼的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叶也是海南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海南重要的输出产品(见表8)。

近年来,海南茶叶单产均高于印尼,说明海南在茶叶生产方面进行了较好的管理,政府及农民对茶叶生产的投入加大。从两地的茶叶生产来看,种植总面积年年下滑,产量也在不断下降。但是,2006年出现了拐点,茶叶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小幅度地提高。导致海南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海南在茶叶生产方面是小型的家庭经营式生产。规模不大,产出少,生产效率不高,使得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也越来越低,茶叶种植越来越少,产量下降。[3]

二是2005年“达维”台风给海南茶叶的种植打击相当大。海南的茶叶种植面积从2004年的1895公顷骤减到2005年的1489公顷,同时也使得茶叶大量减产。

三是少数发达国家提高茶叶进口的绿色壁垒。如通过对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有害细菌含量等的要求限制发展中国家的茶叶出口,这也打击了茶农的种茶积极性。

2.海南、印尼茶叶输出情况

由于质量好,海南与印尼的茶叶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需求旺盛。但近年来,世界茶叶市场由于供过于求,出现价格疲软,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茶叶输出量徘徊不前(见表9)。

四、海南热带经济作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海南热带经济作物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不完善。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极其适合热带农作物的种植,但自然条件的不稳定性也给海南热作产业带来了困扰,加上农业投入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差,从而使得海南热带作物的生产落后于世界水平。

2.热带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小。海南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及生产主要是小农经济型,规模小,如棕榈、咖啡等作物。由于不能形成规模效应,限制了海南热带经济作物做大做强,进而使得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从而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难以有立足之地。

3.热带经济作物质量不高。海南热带农业科技水平还比较低,突出表现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农产品单产低、优质率低、农药残留量高、重金属含量高、有害细菌含量高等方面。而当今发达国家设置的绿色壁垒很高,海南热作质量上不去,大大限制了海南热带作物产品向发达国家的出口。

4.缺少专门的国际贸易人才。海南大量的热带农产品急需外贸人才的引导出口,而目前外贸人才极其缺乏,人才的缺乏导致在研究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方面落后,不能及时了解贸易伙伴国的法规技术标准和WTO有关热作产品技术壁垒的协议,从而不能很好地指导海南热带经济作物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二)对海南热带经济作物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农业投入,完善海南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通过对农民增加购买农机具、化肥等进行农资补贴,改善热作生产的土壤环境,加大农业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以改变靠天吃饭的困境,促进产量的稳定增长。

2.抓好优势热带经济作物产业的发展。海南的橡胶产业基础雄厚,有一套成熟的植胶栽培管理技术,积极推进橡胶生产布局调整,努力挖掘土地潜力,采取租地、合作、联营等形式,扩大种植规模。将发展天然橡胶作为发展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作重要支柱产业进行扶持发展。

3.扶持弱小热带经济作物产业的发展。海南由于气候的原因,使得种植棕榈树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只有为数不多的地方适合棕榈树的生长。随着我国对于棕榈油的需求却与日俱增,海南应鼓励农户扩大棕榈树的种植面积,并给予适当的补助与政策倾斜,充分挖掘其旅游观光及食用功能。

4.扩大热带经济作物种植规模。资源配置的实践已经证明,规模经济是一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规模是决定产品有无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有了规模,才能形成商品优势,才会有较高的效益。热带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仅要实现种植业的规模,还应实现与种植业相伴随的加工系统的规模,以及运输业、销售业的规模。

5.提高热带经济作物的质量。少数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是海南热带农业产品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障碍。因此,海南热带经济作物产业产品要走出去,必须在生产源头着手,加强对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督检查,严禁有害、有毒、影响绿色热带农产品质量的劣质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加强对海南热带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提高海南热带经济作物的科技含量,从而提升海南热带经济作物的国际竞争力。

6.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尽快培养大批国际型的专门人才,推进热带经济作物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交叉结合的研究。收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包括贸易伙伴国的法规技术标准和WTO有关热作产品技术壁垒协议的研究,及时扫描热带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提供政策和技术改进建议,按照WTO的非歧视原则,运用外交手段反击各类技术壁垒。

参考文献:

[1]杨连珍.印尼天然橡胶业发展分析[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7,(4).

篇(6)

21世纪,企业市场竞争已步入企业文化竞争的时代,优质的、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日益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致胜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存之道。要打造优质的、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就必须融入企业所在地域的本土人文精神,从而使企业文化鲜活而富有生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力量。在现代工业生产当中,由于企业员工的本土化,企业文化的本土化就更加凸显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合理有效地利用本土文化因素,开发利用本土员工的人文素养,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正能量,不仅避免企业文化的“水土不服”,反而还可以为企业发展助力。本土人文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也是增加企业产品文化附加值,避免产品同质化,追求产品去差异化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本土人文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文化每时每刻都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发挥着不可替代、不可忽视的作用。进入21世纪,企业市场竞争已步入企业文化竞争的时代,优质的、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日益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致胜的核心竞争力。在当下充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在社会主义扬弃了的市场经济生态环境中,企业不仅仅是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而是具有生命体基本特征的“企业公民”。企业和人一样,同样有需要、有感情、有愿景、有追求、有原则、有信条、有理念、有使命。形而上者为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企业与文化的关系来看,形而上的文化是道,那么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存之道。(1)

作为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核,企业文化应当是所有团队成员共享并传承给新成员的一套价值观、共同愿景、使命及思维方式。它代表了组织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2)建设企业文化,一方面,要将企业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体系作为基础,另一方面,要将本土人文精神融入整个体系当中,并将这两个方面作为重要基石,赋予企业文化以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内涵,建立起一套可以共享传承,可以促进并保持企业正常运作以及长足发展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企业文化是是企业成员凝聚的内在力量,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凝聚人心,吸引人才,促进团队建设。同时企业文化是企业产品附加值的优质资源,可以挖掘企业的潜能,使企业保持旺盛的活力,展示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打造优质的、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就必须融入企业所在地域的本土人文精神,从而使企业文化鲜活而富有生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力量。

二、企业文化应当具有本土性,否则会“水土不服”

从企业文化的对内功效上看,企业文化具有对人管理的辅助功能,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对于树立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自豪感,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工业生产当中,由于企业员工的本土化,企业文化的本土化就更加凸显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文化的载体看,环境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展示、传承非物质文化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而环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空间,成为了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3)

要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到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严格、高效、合理的企业管理制度。而管理制度是必然具有刚性的。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加入更多柔性的元素,从而提升员工的认同度,是每一位企业家所面对的重要课题。由于企业本身的地理位置,企业员工也大多为本地人,本土的人文精神本来就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企业。比如加班制度。在国内盛行的加班制度在海外的很多中资企业却很难施行,其原因就在于当地的文化不认同加班这种工作制度。合理有效地利用本土文化因素,开发利用本土员工的人文素养,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正能量,不仅避免企业文化的“水土不服”,反而还可以为企业发展助力。

三、以竹叶青茶业为例――本土人文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使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得以附丽

(一)本土人文精神的融入为企业形象找到合理的附丽和依存点

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的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将本土人文精神融入到其企业文化当中的成功范例。

作为茶品种,中国名茶竹叶青茶产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地和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区四川省峨眉山,为绿茶类。绿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是广受国人喜爱的茶叶类型。竹叶青茶系采早春细嫩茶叶制成,属炒青绿茶。同时, “竹叶青”又是该茶业企业的公司名称和产品的商标名称,归属于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该品牌被茶行业率先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为中国国家围棋队指定用茶。近年来,竹叶青茶业很好地将其地处的乐山、峨眉山地区的本土人文精神融入到其企业文化当中,打造出了极具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在众多的企业中脱颖而出。

从企业文化的对外功能上看,本土人文精神有效地融入企业文化能够塑造企业文化的“根”和“源”,为企业形象找到合理的附丽和依存点。四川饮用绿茶之风更是久远深厚。四川乐山峨眉山一带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十分适宜栽种茶树,当地有深厚的种茶、制茶和饮茶文化。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通过将四川乐山峨眉山一带的本土茶文化融入其企业文化,在四川乐山峨眉山当地获得了极大的认同,吸收了当地优秀的茶业管理和生产人才,产品也在当地众多的茶业品牌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领导品牌。

(二)建立公众认同感

从企业的产品上看,本土化的企业文化带给产品的文化元素使企业的产品更具特色,既更加易于被本土公众所认同和接受,也因其鲜明特色而更易于得到本土以外公众的广泛认同。文化具有区域性,区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化存在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倾向,从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区域文化的特性。区域文化影响消费行为、消费者需求等,文化营销必须分析区域文化状况及对消费者的影响,注重文化适应与文化整合,在与消费者进行文化互动中掌握先机。(4)一方面, 竹叶青茶通过对乐山、峨眉山地区本土茶文化的吸收而在乐山、峨眉山本地建立起了良好的公众认同感,成为该地区茶叶消费中的主力品种;另一方面,竹叶青茶又依托乐山、峨眉山的本土文化元素,塑造出特色鲜明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在整个国内市场建立起了良好的公众认同感,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中国名茶的地位日益稳固。

(三)增加企业产品文化附加值

本土人文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也是增加企业产品文化附加值,避免产品同质化,追求产品去差异化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明显的“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现象,过去常常分离的文化因子和经济因子日趋融合成一体,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密。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5)

竹叶青产于峨眉山。峨眉山是我国重点风景旅游区之一,有着秀美的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由于峨眉山地处相对较偏僻的西南地区,加之山势雄伟,峰峦叠嶂,云蒸雾绕,弥漫着浓郁的神仙氛围,自先秦以来,成为人们向往的仙道之地。葛洪《抱朴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张君房《云笈七签》等道教著作中均有峨眉仙道的记载。(6)自隋唐始,又逐步成为著名的佛教胜地。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和非物质文化“双遗产”,峨眉山的青山秀水为人们提供了一处难得的精神家园。历代文人多有赞美峨眉秀丽风光和悠久茶文化的诗句,唐代诗人元稹有“锦江滑腻峨眉秀”,南宋诗人范成大有“三峨之秀甲天下”,陆游有“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等等诗句。青山秀水的人文形象融汇到企业和产品当中,使消费者产生美好的心理感受。竹叶青公司“身体而力行,小步终成千里”、“平常心,竹叶青”、“心存高远,意守平常”、“君子之交,竹叶青”等一系列企业和产品形象定位, 将乐山、峨眉山本土人文精神中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善良仁爱、道法自然、美的追求、内在修养与价值的内涵与实质涵括其中,以人文关怀作为其基本内核,既有道法自然、追求平常心的旷达,又有乐善至美,创新力行的创新和开拓精神,营造本土人文精神与企业文化的共生与共鸣,极大地增加了企业和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成为竹叶青公司在众多茶业企业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包立峰 .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价值生态与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19.

[2]北京八九点管理咨询公司.为什么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J].现代班组,2013.3,26.

[3]陈文武 .文化营销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112.

[4]陈文武 .文化营销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61.

篇(7)

【关键词】 农产品;区域品牌;品牌建设;研究综述

有效地建设区域品牌,实现区域经济与企业品牌双赢,既是区域品牌研究的理论问题,也是企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从现实来看,建设农产品区域品牌和推进农业品牌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行性发展思路;从理论上看,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区域营销和品牌营销理论,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我国围绕区域品牌的相关研究从最早的2002年(陆国庆提出的区位品牌)开始,至今已有10年之久。而对于农产品方面,本人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农产品区域品牌”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搜索到相关文献152篇。进行归纳分析后发现,主要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一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基本内涵与属性特征,主要从产业集群、区域特色、品牌拓展三个角度出发;二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生成机理与实施策略,生成机理包括形成条件、行程过程和建设主体以及建设模式,实施策略主要涉及品牌传播与保护、品牌危机管理等具体研究。三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实践和实证分析,主要是针对具体的产品或具体的区域进行的案例和实证分析。

一、关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基本内涵和属性特征

1、基本内涵方面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理论一直落后于实践,首要体现之一就是专业术语未统一。例如,陆国庆(2002)率先提出“区位品牌”的概念,此外,还有“地域农产品品牌”(郭红生、韩国明和石晓东),“农业区域品牌”(周发明和朱玉林、康文星),“农产品区域品牌”(刘丽、周静和郑锦秋);称之为“产品区位品牌”(陈建光、霍彤和王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

而对于农产品区域品牌内涵的研究中,基本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

一方面是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提出。如在产业集群的基础上,通过农业产业化,以行政或区域中心为辐射,以龙头品牌为带头,促进区域农产品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增长(刘丽,2006)。还有从农业产业集群和农业区域品牌的关系中,指出农业产业集群是区域品牌的重要载体(朱玉林等,2006)。

另一方面是从区域特色的角度提出,农产品区域品牌指拥有如独特的自然资源及传统悠久的养殖方式、加工工艺(郑锦秋,2008),长期的历史沉淀和深厚的文化积累(李亚林,2010)。

此外还有从品牌拓展的角度出发,如学者林敏(2010)认为产品区域品牌实质上是一种品牌标志,代表产品消费者对农产品生产区域形象的认知,以地理标志为主,包括绿色食品标志、无公害产品标志以及有机食品标志等。肖阳等(2010)指出区域品牌是区域内的产业形象和共同品牌,马清学(2010)认为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在该区域形成的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所有品牌的商誉总和。

2、农产品区域品牌属性特征方面

目前理论界针对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特性所持有的观点并不统一,沈鹏熠(2011)研究指出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公共性、非排他性、外部性、规模效益性、多主体性等多特征。还有为四要素观点(易亚兰等,2010),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物质载体、具有产权模糊性、具有铭牌效应和从众性。此外,胡正明和蒋婷(2010)提出了农产品区域品牌只有在具有核心竞争的产品优势基础上才行,其本质属性是区域和产品的不可分离性。通过总结文献发现,其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区域特色性、准公共物品性、品牌特性。

二、关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过程与建设培育

1、形成条件方面

何吉多(2009)认为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条件包括产业集群竞争力、软硬环境竞争力以及区域资源整合营销,其中产业集群竞争力是内在动机、加速器和剂。马清学(2010)概括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规模化和产业集群、市场需求、品牌传播。胡正明和王亚卓(2010)提出三大条件,即产业优势(包括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农产品集群,区域环境(包括政府和行业协会等软环境和基础设施、交通等硬环境)。沈鹏熠(2011)认为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条件包括各种主客观条件,主观即创牌意识和服务意识,客观即自然资源和产业集群。

2、形成过程方面

随着研究深入,学者们陆续提出一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模型,从不同角度阐述其形成的内在规律。何吉多等人(2009)认为农产品区域品牌主体通过整合营销的方式,遵从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这一四阶段路径。胡正明和王亚卓(2010)建立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与成长模型,分为区域特色农产品农产品集群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农产品区域品牌成长品牌稳定发展/区域品牌消亡四个阶段。沈鹏熠(2011)提出了四阶段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过程体系,即阶段一(区域资源优势特色农业经济与产品优势农业产业)阶段二(企业品牌或产品品牌农业产业集群)阶段三(龙头企业品牌)阶段四(农产品区域品牌),遵循农产品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生成路径。王军(2014)提出了区域特有农产品品牌整合框架,将区域农产品品牌分为潜伏阶段、形成阶段和成长阶段三阶段。

3、建设培育方面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培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行政推动、文化融合、质量管控、社区自治等共同作用。

建设主体方面:农产品区域品牌应在区域特色的基础上,以农业产业集群为载体,通过政府、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院校、新闻媒体等组织的共同推动。具体如下:其一,政府主体。农产品区域品牌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应是最重要的建设主体。如郭守亭(2005)认为各级政府应从统筹规划、制定和落实产业扶持政策、树立农业科技示范、提高服务能力等方面来促进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李银兰、沈翠珍(2008)指出,政府是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组织者、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者、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者以及宣传者和保护者。温如春(2010)认为政府除提供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外,同时又是农产品安全、检疫、农业技术标准化等制定与实施的管控主体,且负责产地形象宣传、规范市场和竞争秩序。其二,其他主体。黄俐晔(2008)提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也应当作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主体。易亚兰、向朝阳(2010)强调了龙头企业带动及政府扶持原则,提出了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龙头企业“四位一体”品牌构建模式。

建设模式:周发明(2006)从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产品的独特质量要求出发,指出建设区域农产品品牌可以从经营主体、质量标准体系、政府职能、品牌宣传、品牌管理等五个方面入手。雷银生、沈翠珍(2007)认为,建立区域农产品品牌要在创设自然环境、创新生产经营方式、独特产品品质等方面建立区域品牌的独特形象。马清学(2010)将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模式分为独特创新的科技、特优自然资源、农业旅游、历史文化四种类型,建设农产品区域品牌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方的独特品牌优势。姚春玲(2013)认为,提升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措施在于产业集群,包括建立“政、产、学、研”互动机制;依托产业集群在伞品牌下培育子品牌,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和资产价值。

三、实证案例研究

除了上述宏观的理论研究之外,学者们也进行了微观的实证和案例研究,如某农产品区域品牌或某些省市地区的区域品牌建设情况等。近几年的有罗高峰(2010)从政府整合品牌生态系统的视角,讲述了浙江省景宁惠明茶品牌的整合案例。林伟平(2010)以浙江宁海望海茶品牌产业化模式为案例,通过对茶叶区域品牌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品牌的发展方向、公地悲剧、柠檬市场、龙头企业的发展等)的研究,指出茶叶品牌进一步区域品牌化对策包括明确主体、规范品牌授权以及实现区域品牌从政府行为向市场行为过渡。王国栋(2011)在对山东蔬菜品牌建设归纳的基础上,指出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曹长省(2013)总结了日本、法国、荷兰等世界农业强国的经验,并提出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启示。冯云(2013)从产业集聚的角度,在总结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农产品区域品牌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设对策。

四、述评

相关研究论文从2002年开始就一直陆续发表没有中断过,学术关注度保持增加,也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总结发现以下特点:第一,总体成果数量比较多,但质量总体偏低,主要表现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偏少,只有70多篇。第二,各大学者对于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研究都是从宏观方面来进行的,如内涵、建设主体、形成条件、形成路径和培育等,没有在这个大范围下进行更具体的研究,如到底应该怎样去具体建设、以什么为标准来建设、如何防范搭便车、如何评价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等这类的研究文献还比较稀少。第三,虽然宏观研究多,但是对区域农产品品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概念性研究明显不足,理论框架短期难以建立,尚未形成系统的相关理论框架。第四,研究人员以高校教师为主,只有极少数政府部门涉农干部参与研究,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而且对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有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是区域品牌及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相关理论落后于区域品牌建设实践。

因此,未来的研究或可在以下几个方面走的更远更深:一是加强规范化,如对基础性概念问题的研究,建立起系统化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理论框架;二是加强科学化,建立宏观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如从区域农产品特性出发、分析其影响因素,在明确建设主体的基础上建立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和区域品牌建设标准;三是在农产品区域品牌大轮廓下的小细节研究,如从消费者偏好的角度出发研究农产品区域品牌偏好、区域风险规范;四是理论研究密切联系实际,如农产品区域品牌定位、区域品牌传播管理特别是网络平台的宣传以及品牌生命周期管理等;五是关注农产品品牌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如建设机制和不同主体具体分工以及整体配合方面,理清农产品品牌管理中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形成合力建立一套农产品品牌协同管理机制,避免搭便车。总之,既要深化拓展理论,研究更加具体深入而不是浮于表面。又要使理论研究面向实际应用,更好地指导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实践。

【参考文献】

[1] 陆国庆.区位品牌:农产品品牌经营的新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2(5)25-27.

[2] 郭红生.区域农产品品牌的文化营销[J].商场现代化,2006(11)34-35.

[3] 韩国明,石晓东.自主组织理论视角下地域农产品品牌的有效维护[J].财会研究,2009(23)78-80.

[4] 周发明.区域品牌及其在农产品经营中的运用[J].全国商情,2005(12)39-42.

[5][12] 朱玉林,康文星.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需求与供给分析[J].求索,2006(7)35-37,35-37.

[6] 刘丽,周静.基于产业集群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2006(11)52-53.

[7] 郑秋锦,许安心,田建春.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及建设意义[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2)88-89.

[8] 陈建光.科学谋划农产品区位品牌是现代农业商品化的选择[J].农民致富之友,2009(2)3-5.

[9] 霍彤,王旭.农产品区位品牌建设中的政府行为[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24(5)16-20.

[10] 崔茂森.高端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机制研究[C].2011年管理创新、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国际学术会议.武汉:武汉大学,2011.

[11] 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2010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1(2)3-20.

[13] 李亚林.湖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研究:现状、原因及发展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0(10)66-69.

[14] 林敏.区域品牌建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15] 肖阳,谢远勇.产业集群视角下的区域品牌培育模式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2010(6)26-30.

[16] 马清学.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模式实证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4.

[17] 沈鹏熠.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形成过程及其运行机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9(32)588-591.

[18] 易亚兰,项朝阳.浅析农产品区域性品牌的创建原则[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6-39.

[19] 胡正明,王亚卓.农产品区域品牌形成与成长路径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6)64-68.

[20] 何吉多,朱清海,李雪.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区域品牌生成机理研究[J].乡镇经济,2009.25(1)103-107.

[21] 王军,李鑫.区域特有农产品品牌整合的政府行为研究―以长白山人参品牌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4(5)21-26.

[22] 郭守亭.对我国实施农产品品牌工程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5(12)61-64.

[23] 李银兰,沈翠珍.政府与地方特色农产品产地品牌塑造[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8.9(3)109-111.

[24] 温如春.建立强势区域性农产品品牌促进湖北农业的发展[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0.03(1)89-92.

[25] 黄俐晔.农产品区域品牌研究―基于主体、机制的角度[J].贵州社会科学,2008.4(4)97-101.

[26] 周发明.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J].经济师,2006(12)235-236.

[27] 雷银生,沈翠珍.农产品地区形象识别战略研究[J].商业时代,2007.1(9)87-88.

[28] 姚春玲.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05(3)318-321.

[29] 罗高峰.农产品品牌整合中的政府角色研究―以浙江省景宁惠明茶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0(4)75-79.

[30] 林伟平.茶叶品牌产业化发展模式探索―以浙江宁海望海茶品牌为例[J].中国茶叶,2010(2)4-7.

[31] 王国栋.山东蔬菜品牌建设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1(22)226.

[32] 曹长省.国外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启示与中国创新[J].世界农业,2013(5)18-22.

[33] 冯云.基于产业集聚区的河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9)211-212.

[34] 田云章.农产品区域品牌研究综述[J].农机化研究,2013(8)2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