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态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3 15:14: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态农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生态农业论文

篇(1)

1.1基础条件薄弱

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境内沟壑纵横,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不足,且布局不均匀,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严重制约了生产发展;坡地多,耕作条件差,且多数未开发整理,土地生产能力较弱。

1.2劳动者素质低

由于受地理、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制约,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加之近年来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增多,留守人员年龄偏大,粗放生产管理的传统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

1.3扶持政策资金不足

一方面由于受县级财力所限,地方财政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无法安排,对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也无法兑现;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的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资金,对于规模小的企业很难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按照有关规定,申请项目贷款可以享受贴息政策,但企业反映办理手续非常繁杂,关口多、门槛高,无法争取。

1.4技术力量薄弱

专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人才总体结构不合理,农技专业人员少,素质不高;没有一套有效的科技投入机制,科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产品缺乏科技含量,在品质上缺少比较优势。

2对策和建议

2.1优化立体产业区域布局

要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按照“高海拔地区抓林果、中海拔地区抓粮烟、低海拔地区抓热作、科学发展畜牧业”的立体空间布局,优化种植养殖结构调整。要在特色上做文章,用好特色、用足特色、开发好特色。

2.2建优势特色产业基地

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的原则,把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以大庄、法〇、妥甸等乡镇为主发展优质粮食、蚕桑、早青蚕豆、优质油菜生产基地;以大麦地、安龙堡、爱尼山等乡镇为主发展冬早蔬菜生产基地;以法〇、鄂嘉等乡镇为主发展茶叶生产基地;以独田、爱尼山等乡镇为主发展生态猪牛羊生产基地。加快绿汁江流域综合开发,以蔬菜、鲜食葡萄、农作物繁种、热区水果、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为重点,大力发展热作经济。

2.3激发发展活力

鼓励农村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出务工经商回乡创业者等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结合双柏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建立生产基地,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对受让面积较大、流转期限较长的经营主体,各级财政应给予适当奖励,金融机构应把其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并优先安排农田基本建设、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特色农产品基地等建设项目和农机补贴项目。

2.4培育发展主体

要着力提升壮大一批、培育发展一批、引进嫁接一批,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形成良性互动。大力支持城乡民营企业当龙头,鼓励城市工商企业带着资金、信息、技术参与农业开发,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2.5提升人员素质

强化县乡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种养殖业重点示范户培育,采取派出去、引进来的办法,聘请有专业特长的人员指导特色农业开发和生产。有针对性地搞好科技培训,要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以重点村、重点产业为主导,对农民进行种养加工业生产操作技能培训,力争培训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6打造绿色品牌

篇(2)

1.1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农业生态学是由生态学发展起来的,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从有机体与环境关系角度为农业提供一些原理与观点。例如资源负担原理、食物链原理、能量金字塔原理、十分之一定律等等。生物体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例如小麦、棉花多分布于北方冷凉干燥的环境,水稻、甘蔗则多分布于南方高温多湿的环境。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工农业结合日益密切,科学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不足和生态失调等反效果。

1.2“生态农业”的内涵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充分利用人力、畜力和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相结合,不排除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施用工业化肥、生长剂、保水剂等,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转化;在植物保护方面,尽量采用耕作措施和人工措施防治农田病、虫、草害,积极研究高效、低毒、无残毒的化学农药,把农药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采取食物链加环的方法,发挥生物能转化效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非矿物能源的利用。

2农业生态学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农业生态实际是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预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问题的科学。农业生态研究的就是这种人为干预或控制下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人类调控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它是一个专门的学科,侧重于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追求。“生态农业”从字面上看,它本身是一种农业类型,它和旱地农业、能源农业、有机农业等一样,是一个以特殊方式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学,生产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

3新时期中国推行的生态农业建设

3.1中国生态农业的类型无论什么样的生态农业模式,都是在一定区域的土地类型上进行的,无论其规模如何,它们都是一个农业生产的系统,并且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优化的生态农业系统。依据各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中国的生态农业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生态农业系统。

1)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根据各类生物群落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考虑到不同的生物对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等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组合,最终实现不同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类型。

2)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系统。

3)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系统:针对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采取人为措施对其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加以调控和治理。

4)区域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一定区域内,运用生态学规律,提高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中国生态农业模式案例探析—以贵州从江县为例中国幅员辽阔,沿海较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而使得两者的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模式选择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本文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总结了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对本省同类型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2.1从江县区域发展概况从江县全县山地面积2963km2,占总面积的91.34%,坝子面积64km2,占2%,河流滩涂面积占4%。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森林覆盖率65.13%。从江县属珠江水系,支流纵横、水源丰富。通过资料研究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耕地资源相对缺乏,且以梯田为主,粮食生产难度极高,产量低。

3.2.2从江县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

1)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模式:从江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稻鱼共生、玉米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根据稻鱼鸭共生的原理,在稻田养鱼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生产经营。

2)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农业模式:从江县因地制宜地生产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加强产业化建设,一方面减少了粮食生产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发展。

3)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农村沼气建设已经成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沼气起着连接种植与养殖、生活与生产用能的纽带作用。

4)旅游业的发展:从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由于相对闭塞的环境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从江县拥有独具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民俗文化,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

3.2.3从江县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总结从江县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存在大面积的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某些模式的应用推广比例在不断减小,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形成多方面的参与机制;其次,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大,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应在优化农产品内部结构的同时建立各产业的农民协会,改善基础设施;最后,农村劳动力减少,交通不便利,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又需要农民从生活习惯上作出改变,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支持措施,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后期保障服务体系。

3.3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展望目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对农产品和食物上的要求不仅是满足数量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从农业生态环境和食物安全方面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做更多的系统研究,使科技顺利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当中,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盐渍化、作物病虫害、环境污染等进行动态研究;应用卫星成像系统,辨别农作物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情况恶化。中国农业应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系统能力,减少人为和药肥的投入,改变其现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率,最终实现走生产安全可靠且高质量的农产品与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结语

篇(3)

1.传统农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诸多的环境问题与现行有关农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合成化学杀虫剂和肥料污染土壤、水和空气,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据国务院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污染源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农业源也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分别为270.46万吨和28.47万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2%和67.4%。[1]我国的农药、化肥、农膜等使用量据世界首位。然而,由于农业对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有重大的影响,这会直接引起生态危机。人类已经从事农业上万年,但是只有在过去的50年左右,农民严重依赖合成化肥、农药、化石燃料和农业机械。在这半个世纪的崛起中,农业大幅通过提高作物产量、植物品种、机械化和合成化学物质输入,增加收益。例如过度耕作,过度放牧,过度使用的水和创建新农田或新牧场,直接导致沙漠化,使得生态系统失衡,更容易引起干旱。世界上的人均耕地面积一直在下降,我国也是如此。

2.传统农业威胁生物多样性单一栽培正在侵蚀生物多样性,土壤中过剩的氮威胁着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减少生物的生长繁衍。农业是依赖生物多样性而存在的,但与此同时,也会威胁生物多样性。传统农业侵蚀生物多样性,不仅因为它有利于单一栽培,也因为这些单一栽培取代不同的栖息地。例如大米的生产方式的单一栽培,排挤当地野生品种。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超过80%的农民栽种现代水稻品种。在印度尼西亚,这导致了1500种当地水稻品种的灭绝。传统农业对合成化学物质的依赖减少了昆虫的多样性。杀虫剂杀死了野生蜜蜂和其他有益的物种。此外,传统农业还会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3.威胁人类的健康土壤侵蚀改变了土地的肥力和营养,食物供应变得更加密集。饲养场和工厂化农场(鸡、猪、牛、羊)是密集型的单一栽培,为了增加产量,他们过量使用化学物质如抗生素。最常见食源性病原体绝大多数是与动物有关的产品,其中大部分来自农场和工厂的加工设施。由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动物性饮食在我国逐年上升,成为危害环境和公众健康的主要原因。慢性疾病的诱因大多是这种饮食的转变,在1950年之前,麻疹、肺结核和衰老是三个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但在1985年以后,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农药残留进入我们的身体、空气、水和食物,提高患某些癌症的风险以及生殖内分泌系统紊乱。高速肉类生产导致更大的病原体风险,在养殖的牲畜中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产生耐药菌株微生物,人吃了这些肉会转移到人体内。我国肉类饮食逐年上升,而这些高饱和脂肪的饮食导致慢性退化性疾病,是在富裕人群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二、传统农业问题的成因分析

1.过于追求市场利润如果我们现在的农业系统是有害的,不可持续的,但为什么还被延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强大的经济利益,那些受益集团得利于当前的农业现状。因为,农民为了从他们的作物中获得更大的收益率,严重依赖外部输入(如合成化学肥料、化石燃料、农药、机械等),但更大的收益率一直喜忧参半,据农业经济学家分析,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农业利润主要是以降低成本,扩大生产等。然而,每一新的一轮削减成本技术已经导致了增加产量和更低的价格,消除最初的盈利能力。因此,追求更大的收益,农民越来越依赖非农形成的资源和遥远的农贸市场获得盈利。

2.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生态是万物生长的自然生存状态,具有自身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不能盲目地任意地从事各种活动,生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只有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能动地为活动创设条件。否则,人们违背生态规律就会带来各种危机。生态危机是人类活动的负性后果,生态本应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2]在人类的农业活动中,人既要掌握与利用生态农业规律,使生态农业符合与适应人的需要,又要服从农业发展的自身规定性,受制约于生态规律。否则,一旦生态危机的出现了,会给人造成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损害和困扰,甚至会中断人类社会发展,动摇人类生存的根基。如果人类能深刻认识到生态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深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消除盲目的活动,及时作出卓有成效的应战,那么生态危机就会嬗变为人类的美好的契机,整个人类社会也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三、现代生态农业体系构建的途径

生态农业体系是指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和水平的基础上,在市场经济调控和政策支持下,通过农业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全方位的整合,使生态体系协调发展。在经过沉痛的工业化负面效应的反思以后,建设生态农业体系应运而生,并提到了国家的议事日程。生态农业体系是基于相对较少盈利的农业,使用更少的非农输入,使得动植物生产保持一个较高的生物多样性,采用适当的生态技术生产规模,并过渡到可再生能源。这对建构生态农业体系是前提和基础。生态农业体系应更少的依赖化学物质的输入和减少经济效率,同时把生产成本分流给社会。

1.运用生态系统方法简而言之,生态系统方法是一种建立或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和价值的方法的总和。生态系统方法强调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和共生,如应考虑到长期或短期的生态利益,即所有可以预见的和确认的生态及经济后果;加强政府内部机构间及社会各个组织的协调统一;在各级政府与当地民众、土地所有者及相关方之间形成紧密合作的一体关系;积极加强与普通大众之间的合作交流;采用生态科学技术;建立生态信息网络和数据管理系统;如良好的土壤管理,通过科技检测对其化学、生物和物理性质进行维护和有效管理。传统农业倾向于只强调土壤的化学性质。一英亩良好土地的土壤可以包含4吨的生物,构成土壤的生态系统,包括有机质、有益的细菌、真菌、线虫和原生动物。如果管理得当,这些土壤生物能执行至关重要的功能,不容易受到害虫侵蚀。种植不同的作物能缓解生态问题。单一栽培更容易受到害虫及其市场价格的波动。通过作物品种还可以创建更多的更加细化的市场管理。此外,通过不断移动动物的不同放牧地区,循环放牧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足够的植被。它也可以节省饲料成本,增强土壤肥力。

2.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果要建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体系,必须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农业实质上就是把生态环境效益列入目标,采用节约资源、构建循环、保护环境等措施,使农业生产步入生态文明的一种实践方式。”这不仅是一个可持续的食物系统,还有诸多其它社会系统的协调。农业生态体系的子系统如食物系统,需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更紧密的联系,即农业生态农场,农民合作社等通过农贸市场,向当地消费者直接营销食物,把生产风险与社会共同承担。据估计,世界人口将继续增加,在未来的50年将增加约18亿人,所有的增长将发生在城市地区(人口增长加上继续迁移到城市)。这使得农业生态体系发展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会产生更接近消费者,降低能源成本,农业运输、存储和减少包装费。此外,它还为城市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废物循环系统(如废水灌溉),既能创造经济发展,又能改善粮食安全。例如CSA模式,农民可以通过增值产品或直接从农贸市场或营销策略获取更多的利润支持农业。消费者购买“共享”一个农场和接收部分收成。在生长季节和保证市场的开始时就支付给农民足够的工作收益。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他们的食物供应和输入。因此,我们应扶持更多的生态农场业务。

篇(4)

(一)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生态农业产业化实际上就是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机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精髓是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的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效益。生态农业的精华则是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技术的运用。如果我们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可以克服二者各自的局限性,既兼顾了生态的良性循环与维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又获得了规模效益。因此,有学者把生态农业产业化定义为:生态农业以产业化经营的方式来规划、布局、组织与运作。具体说就是把绿色农产品生产作为一个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以绿色农业技术体系为主要依托,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第一,实现绿色农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小规模、低循环、低效益是我们生态建设的一大特点。从事生态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农户,其生产呈孤立、分散的状态,生态效益不是很明显,经济效益也很有限。而且生态农业的物质循环大多只局限在农业生产体系内,产业链单一,缺乏与农业系统外二三产业的结合。那么,如何让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将绿色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呢?答案是采用产业化的经营方式。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地克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弊端,通过采用种养加、农工贸和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可以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组成一个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分散的农户通过与龙头企业或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签订合同的方法组织起来,形成各种不同的专业性的产业链条,原来分散的小农户变成了产业链上的一个个“生产车间”,龙头企业依托市场指挥农民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在种植或养殖的过程中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技术要求和产品检测标准,统一销售。生态农业生产不再局限于一家一户的生态小系统,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大规模内实现了组织协调。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走的是“小群体-大规模,小农户-大基地”的发展路子,这种经营方式在总体上既能获得优质、安全的绿色产品,又能使这一生产产量最大化,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运行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实现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实现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品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是以高度标准化为基础生产的,他们从种子选育到播种、收获、加工整理、包装上市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的核心是建立一整套质量、绿色标准体系和操作流程,建立监督检测体系,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使绿色农产品有标生产、有标上市、有标流通。面对国内外绿色产品市场,特别是国外的“绿色壁垒”,没有标准化生产是根本行不通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将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各类龙头企业引导,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做到统一环境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检测,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商标品牌。生态农业的标准化生产,能有效避免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减少各种添加剂的使用,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绿色农产品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第三,延长产业链,实现高效化生产。能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特点之一。常规农业产业化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销等环节结合起来,组成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生产体系。而生态农业则强调生物能量的多级利用,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农业产业化融合了二者的精华,实际上是物质沿着“食物链”多次利用外,又沿着“加工链”进行了深度加工,多次增值,实现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与经济系统的“加工链”及“销售链”的有机结合。通过“食物链”,有机物、废弃物得到了多级利用,既提高了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率,又避免了环境污染,节约了资源,取得了生态效益。“加工链”就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对绿色农产品进行多级加工,开发出新产品、新产业,延长产业链。而绿色农产品在深层次加工中则不断增值,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运销链”则是绿色产品运输、销售环节,通过“运销链”绿色产品再次获得收益。由此可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高效益主要来源于生产、加工、运输的一体化经营,尤其是其中的加工环节。没有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就没有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就没有生态农业的高效益,生态农业就难以摆脱困境。

第四,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产业化经营组织已经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基地。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单位、高校有长期稳定的联系或者他们自己就有研发机构。为了进行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他们会经常推出新品种、新技术。为了让农民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会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以及龙头企业的培训必将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生态农业产业化把“小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系起来,把现代工业和生态农业联结起来,最终摆脱了以前生态农业低效益的困境。常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参与主体要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关系,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二、总结

篇(5)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发展障碍探讨

Abstract:Atpresent,althoughourcountryinaspectsandsoonecologicalagriculture''''sfundamentalresearch,experimentaldemonstration,promotedpopularizationhadalreadymadetheverybigprogress,butcannotdeny,butalsohassomeproblems.Thesequestionsarebecomingthebarrierwhichthelimitecologicalagriculturefurtherdevelops.

keyword:Ecologicalagricultureagriculturaldevelopmentbarrierdiscussion

前言

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

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推广力度不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篇(6)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发展障碍探讨

Abstract:Atpresent,althoughourcountryinaspectsandsoonecologicalagriculture''''sfundamentalresearch,experimentaldemonstration,promotedpopularizationhadalreadymadetheverybigprogress,butcannotdeny,butalsohassomeproblems.Thesequestionsarebecomingthebarrierwhichthelimitecologicalagriculturefurtherdevelops.

keyword:Ecologicalagricultureagriculturaldevelopmentbarrierdiscussion

前言

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

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推广力度不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篇(7)

1.土地资源不足

梁平土地资源可以概括为边缘性、稀缺性、脆弱性和碎片化等特征,具有典型的西南山区特色。即土地资源在空间上远离都市经济中心,信息闭塞;量上不足,人均占有量少(全县宜农耕地106.35万亩,人均耕地仅1.15亩),加上梁平每年平均4.02‰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各种建设用地的增加,将进一步激化人地矛盾;质上劣化,耕层变浅,肥力下降,有机质不高,pH值降低;分布上零散,成片开发难度较大。这种特殊的土地资源状况决定了农业产出率低、劳动强度大和劳动成本高,构成对传统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制约。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梁,必须发展生态农业。

2.水土流失严重

据统计,梁平水土流失面积已达673.27km2,占幅员面积35.62%,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382.15km2,土壤平均年流失总量422.86万吨,年平均侵蚀总量227.35万吨,年均每平方公里侵蚀模数3376.83t,年流入江河泥沙达11.84×105t,每年随泥沙带走19.67×103t氮、磷、钾物质,水质富营养化,生态环境恶化,使坡耕地普遍簿瘦,保水保肥能力逐年降低,塘库河道淤塞,河床升高,可利用水资源减少。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来缓解或解决。

3.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梁平现有的农业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以“以粮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和“粮—猪”型的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属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结构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经济环境及新阶段梁平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可以看出,未来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结构调整是在生态、环境背景下的适应性调整。基于这种调整,梁平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优质、高效、低耗的新型生态农业结构。

二、总体方向

梁平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呈现“三山五岭,两槽一坝,丘陵起伏,六水外流”的自然景观,山、丘、坝兼有而以山区为主,土壤类型多样。鉴于该县地形地貌、土壤立体分布明显,故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设计在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应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避灾减灾功能。因此,梁平生态农业产业模式应由中低山立体开发保护带、低山丘陵林果粮畜复合生态农业带、平坝综合生态农业带及增值型绿色产品加工业等有机构成,其中每个产业带又由若干关联性强的生态模式复合而成。

1.中低山立体开发保护带

中低山区,主要分布于县内东、西、中山的中上部及其岭脊部分,包括蟠龙、铁门、竹山及屏锦等乡镇的部分区域。本区主要以合理开发利用山地生态资源为出发点,以发展山区特色农业为切入点,改变传统的用材林、经济林等单一开发模式,发展生态林和山地名优特产,建立以特色种植业为主体的山地垂直绿色产业带。海拔在500~1000m地区,耕地较少,植被覆盖率高,立体地域优势明显,农副土特产种类多,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是油桐、柑桔、猕猴桃、板栗、核桃、竹子、牛羊等主产区。针对这一特点,该区在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农林牧复合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采用轮作、间作套种等方式,以发展玉米、杂粮、薯类、魔芋等农作物为主,以农作物及其副产品来发展草食性畜牧业和加工业,建设小片商品杂粮基地、优质薯类魔芋基地、人工牧草和草食性畜牧基地等。同时,打造以干果、中草药为主的林药果蔬立体开发模式,重点发展板栗、核桃等为主的干果林和优质用材林,开发银花、杜仲、黄柏等中药材,利用海拔较高的优势种植具有比较优势的山地反季节、中晚熟蔬菜,建成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海拔1000m以上区域,地势陡峻,植被好,是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应以森林保护为重点。主要是在疏林地带栽植松、杉等,采取封山育林、涵养水源。

2.低山丘陵林果粮畜复合生态农业带

低山丘陵区,分布于县境中西部的高滩河、新盛河、普里河和西北部的波漩河沿岸,地势起伏,森林植被率低,水土流失较严重。该区是蚕桑、油桐、梁平柚、柑桔、花椒等经济林木和小麦、油菜、玉米、红苕、花生、水稻等粮油作物的适作区。针对以上特征,本区应以调整种植结构、优化产品品质为出发点,以实施生态工程为切入点,建立以优质粮油作物基地为主体的林果粮经生态农业带。粮食种植推广保护耕作模式,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通过减少耕作防止土壤结构破坏,有效保持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林果间放养牛、羊、鸡、鸭等,增加农业产值,发展间套作农作物等粮经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开发林间药材、稻田养鱼、果园种菇等,形成农林牧渔复合生态系统,建成优质谷物、经济林和优质经济作物基地。

3.平坝综合生态农业带

平坝地区,分布于县境内中部腹心地带,部分零散于丘陵、低山沿河两岸和漕谷内,地势平坦,条件较好,是粮油蔬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然而,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及一些养殖场粪便处理不当,农业面源污染较为突出。因此,本区域应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治理污染为重点。针对上述特点,该区应在推广生物农药、无公害有机肥、可降解农膜及回收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前提下,发展以粮—油—猪—沼气—菜以及稻田养殖等为主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以粮—油—蔬为重点,发展菜园、生猪、沼气等,建成优质粮油、蔬菜和生猪基地。在生态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城郊以“菜篮子”和“米袋子”放心工程建设为中心,建立城市服务型和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点,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如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生态观光村、生态农庄等。同时,充分利用梁平旅游文化资源,如西南佛教圣地双桂堂、百里竹海、梁平竹帘、梁平年画以及挑花、刺绣、皮影、灯戏等。这些资源为梁平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底蕴,把梁平民俗文化和观光生态农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旅游产品的开发推销本地特产,增加产业链环节,达到增收的目的。

4.增值型绿色产品加工业

梁平在选择合适的生态农业模式基础上,发展具有地域资源优势、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加工业,实现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本县绿色产品资源优势,可选择以下四方面作为农林牧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突破口:一是中药材加工,如白术、银杏、杜仲、黄连等系列产品开发;二是精瘦猪肉、牛羊肉、鸡鸭肉系列产品开发;三是某些有资源优势的林果系列产品开发,如竹、柚、脐橙、柑橘、板栗、核桃、油桐等;四是加强特色生态示范农业园区建设,如城郊现代农业园区、鸭柚循环生态农业园等。通过以上措施达到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保障生态涵养的目的,更好地实现循环经济和谐共生的要求。

三、对策建议

1.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其建设要求人们牢固树立科学的农村经济发展观,坚持“统一规划、分部实施、点面结合、示范带动、突出特色、科技创新”的方针,紧紧围绕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总体要求及梁平“137”总体部署,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要使其建设持续、健康地推进,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十三五”计划与2030年远景目标,对国土资源进行新的科学规划,制定一个既切合梁平实际,又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生态农业发展总体方案;二是未来县内的农业工程与开发项目,必须在全县的总体框架内实施,做到其建设有章可循,防止各部门、各地方从眼前利益出发,忽视整体利益或是只强调经济发展而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重蹈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覆辙。

2.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有效资源

梁平由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资源配置、经济基础等的多样性,因此,必须遵循自然条件和生态规律,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首先,在建设生态农业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基本条件,力求达到区域条件与引进项目的最优组合。其次,梁平资源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因此,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其优势资源,确定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再通过股权融合、利益共享把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紧密结合起来,打造独特的产业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再次,梁平要利用重庆加快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良好时机,积极发展一批目前区域稀少的、有优势的特色新产品,确立自己的品牌和名牌。

3.优化结构,促进快速健康发展

梁平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一是要积极推进其产业化发展和无公害生产,发展多种生产类型和经营模式、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商的有机结合,构建农、工、商的有效链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体系;二是推广优质稻米、名优特色水果和茶叶、中草药、优质蔬菜、名优特新稀杂粮等,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三是在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同时,大力推进梁平工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把农村人口从第一产业分流到二、三产业中去,降低农业人口比重,优化调控农村人口及其就业结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其持续快速发展。

4.依靠科技,加快技术推广步伐

梁平在高科技人才不足、条件相对较差、任务艰巨、目标要求高的环境下发展生态农业,只能依靠科技支撑,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首先,要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对其关键技术及体系的研究,针对该县发展生态农业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研究,研发并应用高产高效的生态种养技术,建立具有梁平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技术体系。其次,要选择自然条件不同的区域进行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建立一批高科技、高效益、高水平、易操作、强辐射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再次,引进、推广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到梁落户,促进梁平生态农业的发展。

5.争取资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