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家庭安全教育

家庭安全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3 15:14: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家庭安全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家庭安全教育

篇(1)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安全教育;意外伤害

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医学的进步,幼儿因健康问题引发的死亡率下降,意外伤害事件成为导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相关研究的数据显示,“跌落撞伤、烫伤烧伤、硬物夹伤和宠物咬伤在幼儿日常意外伤害事故中所占比率较高”〔1〕。在生活中,幼儿在家庭中的意外伤害事件频发,已造成一些幼儿伤亡。家庭作为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关键作用,但反思现今幼儿的家庭教育,发现其中的安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因此,家长需要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便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家庭教育中幼儿安全教育存在问题

(一)家庭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缺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作了明确规定,强调家庭要有教育意识,保障幼儿安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然而,在现实中发现大多数家长在教育方面更加关注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忽略对幼儿安全知识及技能方面的培养,这与家庭保护的角色相悖,也是家庭教育中安全教育缺位的重要表现。近几年,我国留守儿童问题凸显,而留守儿童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饮食安全问题、交往安全问题、交通安全问题和游玩安全问题〔2〕,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教育缺位,尤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安全教育问题愈发突出。家庭教育中安全教育的缺位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尤其造成幼儿安全意识的薄弱,而且在学前期的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从而增加了其遭遇危险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其不知道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潜在危险,也不知道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更不知道当危险来临时自己应该如何做。

(二)家长安全教育内容仅限于书本,缺乏操作技能

部分家长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会在日常生活中向幼儿渗透一些安全知识,尤其当幼儿出现一些不安全的行为时,家长会告诉其行为的危险性。如,当幼儿要将手放在插线板的孔中并去抠时,家长会立即制止并告知幼儿不能这样做。但仅仅禁止幼儿做这些行为还不行,应该进一步告诉幼儿,这么做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不然有些幼儿会在家长不注意时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再去一探究竟。而且大多数家长对幼儿关于安全方面的教育仅限于绘本或是现实中遇到的情况,缺乏成体系内容的教育,更缺乏一些必备技能的训练,如在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事故中,溺水和交通事故占比较大〔3〕。倘若在幼儿时期就加大对儿童安全意识的教育,加强对其游泳技能的训练、交通知识的普及以及其他应急技能的训练,将会大大降低这些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而保障儿童的生存权。

(三)家长教育方式存在滞后性与随意性

家长在安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方式存在滞后性与随意性。如,部分家长会在幼儿发生意外之后再对幼儿进行教育,但有的意外对幼儿造成的伤害已无法弥补;还有的家长对幼儿安全教育具有随意性,家长随意的态度与方式会影响幼儿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使幼儿产生不用重视安全问题的错觉,这也违背了安全教育的目的。这些教育方式反映了家庭中对安全教育的不重视。但是,有的家长认为安全教育就是随机教育,具有偶发性,不用采取正式的教育方式,认为随着幼儿的成长,其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会随着经验的增加而增加。这些家长忽视了经验的增加有时会付出一些代价。如果家长在这之前就对幼儿进行系统、正式的教育,那么就会大大降低幼儿面对危险的风险性。除此之外,家长安全教育方式的随意性还表现在其对安全问题的讲述方面,部分家长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属于简单粗暴式,是命令式的,如“不可以动”“不可以摸”“停下”等,这样的方式一时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但有时反而会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二、幼儿安全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家庭教育中关于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家长态度方面,同时也包括其知识层面及技能方面。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家长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技能缺乏以及对安全培训不重视,具体表现如下:

(一)家长安全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

家长忽视安全教育,究其根本还是家长对安全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这种心理也是造成现今安全问题多出现在家庭中的原因之一。相关研究表明,家长的安全意识与家庭中的安全隐患成负相关〔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家庭环境中的安全隐患也愈发隐蔽,也就逐渐弱化了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如,现今很多家庭住在高层小区中,一些家长认为高层建筑更安全,防护措施更加严密,从而放松了对幼儿安全的警惕,从而造成幼儿从高层坠落事件频发,且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家长不在场的几分钟之内发生。还有很多交通安全事故是由于家长玩手机而疏忽照看幼儿,从而造成悲剧的发生。这些意外的发生都表明家长不重视对幼儿的安全教育,甚至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安全都有所忽视。

(二)家长安全技能缺乏

目前,不少家长对安全教育的理解仅限于书本知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一些安全问题时更需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即安全教育“既需要理性传达,还需要动作传达”。〔5〕幼儿家庭安全教育中也存在缺乏相关技能训练的问题,这是因为有的家长自身对安全技能的掌握就有所欠缺。如面对幼儿不慎跌伤或是骨折的情况,有的家长就会移动幼儿,正确的做法是不要移动幼儿,以免造成二次伤害。除此之外,对基本的急救措施,很多家长都是有所欠缺的,如面对异物卡住幼儿的喉咙时家长不知道怎么做;面对幼儿溺水时不知道怎样处置等。这些基本的急救措施都是家长应该学习的,不仅学理论,还要进行相关的实际操作练习,以防万一。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际操作经验更有价值。

(三)家长对园所和社区的安全培训工作不重视

面对幼儿安全问题,幼儿园和社区都高度重视,同时注重向家长传授相关知识,如有的幼儿园定期举行安全培训活动,对容易出现的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问题进行剖析,并就相关措施予以展示或讲解;社区相关部门面对社区家长举行一些讲座或实践活动,向家长宣传相关安全教育知识,比如防火防盗、如何预防幼儿疾病等方面内容。大多数家长都会参加相关活动,但部分家长在讲座或培训现场做其他事情,没有学到相关知识,这体现了家长对幼儿园及社区培训工作的不重视;还有的幼儿的父母不去参加相关活动,让孩子的祖辈去参加,如果发生一些意外,老年人因为年老体弱等原因可能起到的作用不大,甚至弄错了一些急救措施,反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三、家庭教育中幼儿安全教育策略

(一)家长要提高安全教育意识

安全教育意识是家长进行教育的首要条件,因此家长要认识到安全对幼儿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教育意识。首先,家长要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一个对自身安全都不重视的家长,很难意识到幼儿的安全问题;其次,家长要优化安全意识,不应只把眼光放在保障幼儿身体健康发展上,而且对幼儿身心健康尤其是生命安全都要予以关注。不论是家长提升自身安全意识,还是优化安全意识,都是加强家长安全意识的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家长才能够在脑中有安全这根弦,从而会有意识地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并成为一种习惯。

(二)家长要增加安全知识和提升安全教育技能

对安全知识的学习是家长提升其安全技能的重要基础,因此,家长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首先,家长可以通过书籍或是网络进行学习,尤其是现今网络资源的丰富,使家长可以通过视频对相关急救技能有更直观的感受,便于自己的操作练习;其次,家庭重视与幼儿园合作,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家长要重视园所及社区安排的培训活动,积极参与并有所反馈,切实提升自己在安全方面的能力,同时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与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以解决平时遇到的问题,建立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为一体的综合安全教育。此外,家长可以把一些简易的急救方法教给幼儿,提升幼儿的自救能力,为幼儿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家长要重视园所和社区的安全培训

目前,我国的整个安全教育系统并不完善,应建立从幼儿园到高校、从家庭到教育机构的完整安全教育体系,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同时将国外好的安全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改造,使整个安全教育系统完整而有效。首先,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幼儿园、中小学以及高校教职员工的安全教育;其次,各个教育阶段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将安全教育纳入平时教学中,如高校应该将急救这门课定为必修课;再次,卫生防疫部门可以连同医院为准父母提供相关培训,或是倡导产前培训机构增加这门课程。进一步完善安全教育系统,为家长的安全教育提供保障。家长对于园所和社区的安全培训工作一定要重视,配合整个安全教育系统的工作,重视加强自己的安全意识,认真参加各种安全培训,使自己的安全教育技能得到显著提升,为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安全教育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一个人的成长源于家庭教育,安全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幼儿时期就应该加强家庭教育中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增长幼儿的安全知识,提升幼儿的自救能力,这些都与家长自身安全素质有关。家长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与幼儿园的配合,从而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慧渊,何敬瑜.在园幼儿家庭安全教育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8(11):47-49.

〔2〕张荻金.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3〕胡涵,郭琳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隐患:溺水、交通事故与被〔EB/OL〕.(2015-07-01)〔2017-03-16〕.

〔4〕来鑫.家庭中幼儿安全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5):40-41.

篇(2)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对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幼儿安全教育管理作了明确规

定,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把安全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那为何又频繁地出现各种幼儿安全事故呢?这一方面有幼儿园本身在安全教育管理方面的缺失;另一方面则与家庭教育紧密相关。

一、当前幼儿安全教育管理现状

首先,就幼儿园的安全教育管理来看,在教育内容方面不够全面,幼儿教育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依旧把学习成绩放在首要位置,而安全教育只作为辅助形式进行。幼儿安全教育具体内容涉及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食品卫生安全教育,防触电、防溺水教育,玩具安全教育,生活安全教育,外出安全教育等多种内容,在每个安全教育栏目下又涉及多个子项目。如在交通安全教育中又涵盖了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交通标记、交通安全常识、交通安全习惯培养等内容。如在玩具安全教育中玩滑梯不拥挤,要排队进行;玩秋千时要坐稳抓牢;玩玻璃球时不能放入口、耳、鼻中等。但在幼儿教学中,这些内容都只被当作“附属”进行,造成了幼儿安全意识薄弱。在教育方法上,多以批评教育为主,缺乏示范性、可操作性、模拟性的演示性教学,幼儿常常是“左耳进右耳出”,当一些幼儿反复出现不听话现象时,教师就会认为该幼儿是调皮的幼儿,而对自身的教育方法没有更多的反思。

其次,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幼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外来务工家庭中出现安全事故的频率更高。这一方面是源于此类家庭安全教育意识匮乏,很多外来务工家庭因生计,父母都是早出晚归地忙于工作,至于子女的教育则无暇顾及。甚至在一些家长看来,对幼儿而言,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了,至于小磕小碰是再所难免的,根本不用担心,而没有认真思考其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安全教育方法上,大多父亲喜欢以粗暴的方式进行,而母亲要么是庇护,要么是听之任之,造成幼儿安全意识的薄弱。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外来务工家庭的安全教育也存在重大缺陷,如家中温水瓶等随处摆放,经常导致幼儿烫伤事故发生;有的家庭在使用煤气或电磁炉、电饭煲等用具时,没有教育幼儿正确的防护方法,常导致幼儿触电、煤气烧伤事件发生。以食品安全教育为例,幼儿对零食具有特殊的爱好,我们无法避免但要正确引导,而在很多务工家庭的食品安全教育中,并没有把不吃腐烂食物、有异味食物等纳入日常安全教育中,甚至出现了一些家庭中用食物做诱饵灭鼠而幼儿误食该食物导致的食物中毒现象发生。

由此可见,幼儿安全教育是幼儿园和家庭共同的责任,提高幼儿的安全保护意识,不仅需要幼儿园的正确教育,更需要家庭的正确引导,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幼儿,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幼儿安全教育问题对策分析

正如上文所说,幼儿安全教育需要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相结合起来。一方面幼儿园需要丰富安全教育内容,提高安全教育效率;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中,要通过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并提高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帮助并引导家长掌握一定的幼儿安全教育常识。

首先,在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体系中,幼儿园因根据幼儿发展规律和特点,制定出全面而系统的安全教育指标体系,分阶段落实。从小班到大班的教育过程中,要全面贯彻纲要精神,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在安全教育内容方面,要将交通、食品卫生、消防安全、防触电、防溺水、玩具安全、生活安全、外出安全教育等进行细化。以生活安全教育为例,要囊括幼儿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内容,如不随身携带锐利的器具,如小剪刀等;在运动和游戏时要有秩序,不拥挤推撞;在没有成人看护时,不能从高处往下跳或从低处往上蹦。要告诉幼儿不爬树、爬墙、爬窗台;乘车时不在车上来回走动,手和头不伸出窗外。诸如此类的内容,要从幼儿入园时开始教育,直到幼儿真正掌握相应的安全防护意识,能自主地进行自我保护为止。在教育方法上,要从传统的以“批评教育”为主的模式转变为理论加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中采用示范法、情境模拟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在幼儿教育和生活中,要根据幼儿出现的安全事故及时进行教育,多以鼓励方式进行。

其次,对家庭安全教育而言。针对外来务工家庭的特点,幼儿园无法过高地要求他们将幼儿安全教育按“标准”进行,但以下几方面内容不可或缺。一是要在幼儿入园时和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在形式上提升家长的安全意识。二是要定期对幼儿家长进行安全教育,一般时间安排为每学期期初和期末,对家长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让家长掌握基本的幼儿安全教育内容和方法,预防幼儿在家庭中发生安全事故。三是要建立每周联系制,在每周幼儿家长送幼儿入园学习时,可以以安全教育反馈卡的形式和家长进行联系,一方面看幼儿在本周内是否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借助这种形式来加强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四是要在幼儿安全教育方法上进行一定的引导。

幼儿就是未来,幼儿安全教育是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一起为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其木格,娜仁青克力.浅谈幼儿园的安全教育[J].幼儿教学研究,2012(2).

篇(3)

[关键词]新常态;大学生;安全教育

[DOI]10.13939/ki.zgsc.2015.45.162

做好安全工作的核心思想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正是基于这一思想,通过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同学们的自我防范能力,化解风险。但是新常态下,如何创新安全教育形式,扩展安全教育路径,使“90”后学生听得进、记得牢,如何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以有效应对高校面临的新安全形势,一直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1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效果欠佳,不能有效应对高校当前面临的新情况和新形势。主要表现如下:①安全教育内容缺乏动态性。新常态下高校安全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校园安全工作越来越复杂,既面临传统的安全威胁,又面临新的威胁,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要与时俱进,适应校园安全形势的需要。如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上升趋势明显,学校要加大这方面的安全教育。②安全教育形式缺乏多样性和新颖性。当前,高校主要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一次集中授课安排几百名学生,案例分析少,视频运用少等,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效果欠佳。同时,安全教育手段未能结合“90”后学生的个性,不符合“90”后学生的口味和兴趣,未能较好的依托多媒体、微信、QQ等手段。安全教育形式除了集中授课外,日常多以粘贴安全提醒、拉横幅等为主,内容陈旧,形式乏味。③安全教育队伍缺乏广泛性。安全教育队伍基本上都是保卫处的老师在上课,工作开展捉襟见肘,很难做到广泛的覆盖性。安全教育工作,需要调动更广泛的力量,辅导员是大学生联系最密切的老师,如何调动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值得深思。

2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2.1 大学生是案(事)件的高发群体

主要原因有:①大学生安全意识滞后于客观环境。中学校园基本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而大学是开放式的校园环境,但许多同学的安全观仍然停留在中学阶段,认为置身于学校就是安全的,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②大学生缺乏社会阅历,思想单纯。例如,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女大学生乘坐黑车失联事件,突出反映了这一问题。③大学生缺乏安全教育训练。中国的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学校、家庭一致将主要精力放在同学们的学业上,忽视了安全教育的灌输和安全技能的培训,造成了孩子离开家庭以后,缺乏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能力。

2.2 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的危害性

大学生在校园里一旦发生伤亡事故,不仅会影响自身学业,还会给学校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学校也会因此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更糟糕的是一个家庭将遭受到重大的冲击。

3 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究

本文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

3.1 开展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容易受到校园安全文化氛围的熏陶,它对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高校要通过“安全日”“安全文化宣传月”“消防安全月”“防震减灾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校园安全教育活动,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同学们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抓好新生安全教育

下图是2013―2014年某高校发案走势图,可以看出每年9月、10月多为案件高发期,开展新生安全教育工作显得尤为必要。

2013―2014年某高校发案走势

首先,新生入学前,可以随录取通知书给每位家长致一封信,告知校园常见案例及防范措施,发挥家庭的安全教育功能;其次,构建新生安全教育网络平台,供新生学习,要求每位新生注册报到前,必须在线答题,通过大学生安全知识考核后,方可顺利注册入学;再次,借助微信平台,将安全教育视频、典型案例分析放置在微信安全公众账号上,供新生及家长浏览;最后,利用新生军训期间,组织专业教师为新生开设安全教育课(小班化),课程形式应以安全教育视频和典型案例分析为主。

3.3 鼓励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广泛建立学生安全协会、团体,学生社团可积极组织开展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校内活动,达到安全教育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广泛发展学生安全信息员和巡查员,逐步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向同学们征求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的建议,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3.4 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可以邀请公安、消防、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家为学校保卫干部、辅导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尽管保卫干部对学校安全工作比较熟悉,但是安全知识缺乏系统化。高校可以组织保卫干部到省内、省外的院校进行调研学习,可以分批次安排保卫干部参加专业培训课程,也可以寒暑假安排保卫干部到公安、消防、交通部门实践学习,从而提高保卫干部的业务水平。辅导员是学生在校期间关系最密切的老师,对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安全习惯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通过专业培训,有利于辅导员充分了解校园案况、特点及预防措施,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安全教育。

3.5 拓展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

(1)更新安全教育内容。新常态下,校园安全问题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借助电信网络渠道进行的兼职诈骗、熟人诈骗、中奖诈骗等诈骗类案件不断上升。另外,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渠道向高校渗透,影响到校园的安全稳定。这就要求安全教育内容要具有时效性,如增加网络信息、心理健康、等安全知识。

(2)丰富安全教育形式。教育形式应考虑当下“90”后学生的兴趣口味、喜欢的语言风格等,借助多媒体进行视频教学和案例分析,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通过书签作品征集比赛、微电影征集大赛、安全知识竞赛、小品比赛、情景剧等活动,发挥当下年轻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利用微信、QQ等网络平台,安全教育信息。通过消防演练、反恐演练、大学生突发事件演练、防自然灾害演练等,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提高实战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6 校内与校外资源相结合

校内方面,高校要构建群防群治网络,发挥基层治保网络、治安防范网络、动态信息网络、安全教育网络的作用,建立基层群防群治队伍,即建立“平安校园”志愿者队伍、义务消防员队伍、政保信息员队伍、大学生宿舍安全员队伍、重点部位安全员,并将群防群治工作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评,实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考评。做好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各部门高度重视,通力合作,仅靠保卫部门难以收到成效。

校外方面,可邀请公安、消防等部门到校开展讲座,举办演练,提高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技能;可以邀请法院,举办模拟法庭,以案说法,增强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

3.7 建立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联动机制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开展,不仅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还需要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联动的机制,扩大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覆盖面,有效发挥三者之间的引导合力。

(1)建立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家长是同学们的第一导师,他们的安全知识、安全经验、安全习惯、安全事件的处理能力等对同学们的安全意识的养成有重要的影响。应帮助家长改变“学生安全问题只是学校责任”的错误观念。学校与家长要同时加强对学生思想、学习状况的了解,任何一方了解到影响学生安全的不利因素应及时向对方反馈。

(2)建立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渠道。媒体和社区应积极宣传和引导家庭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学习安全知识,了解常见的社会安全问题,营造良好的家庭安全教育氛围。家长应对子女进行交友安全、购物安全、信息安全、心理安全、财产保管安全以及人身安全等家庭安全教育,提高同学们的社会治安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建立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渠道。地方政府应积极支持和帮助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高校也应加强同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长期合作机制,统筹用好校内校外资源。

新常态下,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培养一名合格大学生的重要举措,是建设和巩固平安校园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人人关心,人人参与,才能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做牢做实。

参考文献:

[1]马丽,周艳.大学生安全教育途径与措施[J].农业工程,2014(5):138.

[2]马伟宁.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实践与教学改革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1):119-122.

篇(4)

一、班主任是实现班级安全教育“三结合”的中枢。

班级安全工作是通过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劳动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班主任是组织和发挥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实现安全目标,做好班级安全工作,形成班级整体育人优势的核心力量。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班级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桥梁。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必须做到一要制定班级安全工作目标,与其他教育力量形成共识。二要落实班级安全教育的内容,这是实现班级安全工作目标的保证。三要强化班级安全教育的过程管理,这是实现班级安全目标,使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增强实效的关键。

二、只有实现“三结合”,才能形成班级安全教育合力。

班级安全工作是由各个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进行的。要实现班级安全工作目标,班主任必须与各科教学、班队活动、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一)与任课教师的学科教学结合

科任教师是班级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班级安全教育工作主要通过科任教师把握学科特点,延伸教材内涵,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从而达到科学、稳定和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更具有防患于未然的功效。要做好这一结合,一是要强化结合意识,进一步使每位教师以安全教育为已任;二是要在教学中认真探索安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改进结合的形式和方法,把安全教育与学科的教学结合落到实处;三是要加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联系,统一目标,严格要求,齐抓共管,以增强安全育人的效果。

(二)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要充分发挥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作用,开展好“自主性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要做好这一结合,一要在传统的活动中有机地穿插渗透安全教育,如庆祝“六一”儿童节过程中,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交通法》等法规中的有关内容,有目的地编排一些节目,让学生在看演出过程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二要开展主题性教育活动与经常性训练相结合,如主题活动:“珍爱生命、远离”签名活动,“逃生自救演练”、“学校是我家,平安靠大家”征文活动等;经常性训练:每期组织一项“雏鹰争章”活动,举行一次“消防知识”手抄报比赛,办一期“用电常识”黑板报等。

(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篇(5)

一、目前农村小学校园常见的安全问题

1.学校设定位置偏远或不合理。在农村存在这样一个现象,农村的学校的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少,即便是现在每天早起然后翻山越岭走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学校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无形中就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由于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不如城市那样细腻,很多家长并不会每日陪伴学生上学,使学生在往来家与学校的过程中完全处于脱离保护的状态。小学生天玩,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稍有不慎可能会将自己置身于危险当中。另一方面,部分农村依旧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也正是因此,农村始终是人口贩卖现象出现的高发区域,小学生独行在在上学回家的路途中遇害风险较大。

2.校园基础设施简陋。部分农村小学建设质量残次,甚至连最基本的安全教学环境都无法保障,校园的防护栏、大门、以及校内娱乐设备老化,不仅不能很好的抵御危险因素,甚至成为危及学生安全的危险因素,譬如电门漏电电死学生事件、建筑坍塌砸伤学生事件、不法份子或精神错乱者任意进出校园砍伤学生事件、学生翻墙瓦砖破碎坠伤事件、单杠锻炼戳伤学生事件等,这些现象的发生都可归纳为校园基础防护措施差所导致的。

3.安全防范意识缺乏,对待安全教育不够重视。不得不承认我国教育机构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相较于其它国家依然处于落后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多数教育机构对安全防范意识不够重视,仅有的安全教育也开始向形式化靠拢,校方更多的把时间局限在了文化课的教育上,不愿意花费时间搞安全教育。

二、造成农村小学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

1.家庭教育薄弱。由于农村整体生活水准不如城市,学生父母也普遍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也无法给孩子传递正确的安全知识。即便存在家庭教育,也只是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去教育孩子。而且这些所谓的生活经验是否科学都无从保证,甚至误导孩子。而更多的家长完全没有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养家和挣钱,常年早出晚归,放任孩子自由,对孩子的危险行为从来不去约束,甚至有很多农村家庭支持这种“散养教育”,认为这能帮助孩子茁壮成长,避免孩子像城里孩子一样弱不禁风。这种教育观念在当下农村极为盛行。

2.缺乏社会关注。我国国土面积大,其中农民数量远高于城市居民,尽管通过媒体可以发现社会在不间断的关注着农村,但这种关注的输出与农村所受到的关注完全不成正比。这表明了社会对农村的关注度依然不足。农村自身经济条件差,有些区域的农民连生存都难以受到保障,如何谈及学生教育?

三、提高农村小学校园安全教育的方法

1.呼吁政府与社会的关注。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初升的朝阳,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一样对推动国家发展有着同样的重要价值,并且相对于发展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城市中的小学生,农农小学生更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关注与扶持。为了尽快落实农村小学安全教育,农村教育机构应当增强号召力,化被动为主动的去呼吁相关政府重视,同时向社会呼吁农村小学校园关于教育安全的现状,力求政府和社会在人力与财力上都给予支持。

2.重视并落实安全教育。首先从校方自身提高安全教育,在校园经济能力范围内进行一定的取舍,将精力、时间、等都分配出来一部分进行安全教育的完善与落实。可以通过互联网去学习借鉴国内外一些好的安全教育方案,然后有组织的落实下去,从基本安全知识的普及到实践演练,让学生面对安全威胁时能够以正确机智的方式保护自己。同时校园也要对现有的一些不规范状况进行整治,时刻保障逃生通道的通常与救灾设备功能的正确发挥,时刻做到防患于未然。

3.加强安全隐患监督力度。对于校内安全情况要加强监督,当学生出现危险行为时,要给予制止与教育。陈旧设备要作为重点检查对象,绝不让校园内部存在安全隐患。要实现这些,完善且有力度的监督工作是必不可缺的。

篇(6)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安全教育 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98-01

1 学校保护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既负有教育学生、传授知识的责任,也有保护学生安全、进行安全教育的义务。农村中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其生命安全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对此,学校就要发挥好教育平台的优势,从“安全教育”的知识传授、自我保护技能的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抓起,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首先,学校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从教育和管理各个方面来抓安全工作,真正将保护学生安全落到实处。其次,教师也要重视安全教育,各科老师可以结合本学科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安全知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比如利用班会和思想政治课来强调安全的重要性、学习安全保护技能,利用语文课来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再次,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如请警察、消防员等专业人员来讲解安全知识,开展防火、防震、防爆演练等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2 家庭保护

通俗地讲,家庭保护就是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对他的保护。家庭保护在保障学生安全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农村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相对较长一些,而且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比老师和其他人更深一些,在语言和思想上的交流更方便。可是现实中有很多的学生意外伤亡时间是发生在假期或家中,这就说明家庭保护这方面还有待提高。首先,家长们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处理好家中的电路、液化气阀、水龙头,玻璃门以及其他能够威胁到孩子安全的东西,避免孩子在家中受到意外伤害。其次,要经常为孩子讲解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从吃、穿、住、行等方面让孩子进行安全防范,以免受到意外伤害。最后,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动向,发现孩子在危险处(水库、陡坡、河流)玩耍和走动时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严禁其去危险的地方活动。

3 社会保护

笔者认为家庭和学校之外的保护,包括司法方面的保护都可以归为社会保护。社会保护为学生的安全提供一个重要的外部环境,保障学生的顺利成长。首先,政府各部门要为学生的安全成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社会环境。比如要加强对网吧,歌厅、浴园等场所的监管,以免中学生进入其中受到伤害,或者做出伤害他人或危害社会的事情;还有,在危险的路段和地点(比如水库,河流)进行警示,禁止中学生进入,以免发生意外。其次,相关法律部门要重视农村中学生的安全问题,一旦发现有危害农村中学生的问题要严厉惩处,通过打击违法犯罪来维护农村中学生的安全,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R].2006: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R].北京: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7:16.

[3]汤继承.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4.

[4]王玉政.中小学安全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以J区中小学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29.

[5]陈慧萍.中小学安全机制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0:29.

[6]陈慧萍.中小学安全机制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0:32.

[7]郝篆香,蔡敏.美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实旌及其启示――以南卡罗来纳州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11(11):33.

[8]张克勤.守护生命:日本中小学的安全教育[J].国外中小学教育,2009(6):34.

[9]钱丽霞,郭琳,徐新容.国外中小学安全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9(07):20.

[10]徐德蜀,邱成.企业安全文化简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5.

[11]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59.

[12]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2:3.

篇(7)

加强小学生安全教育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是教育回归生命本义的呼唤,更是培养学生生存意识、生存能力的有效途径。

1.加强小学生安全教育是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的需要

小学生年龄小,易盲目行事,自身的安全意识往往不强。主要表现为:在校内外活动只顾好玩、不计后果;缺乏对社会的了解,明辨善恶能力差;不注意用电、用火、用气和出行安全,存在侥幸心理;意识不到打架斗殴、盗窃等可能给自身、他人、家庭、学校带来危害。因此,必须通过多途径的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

2.加强小学生安全教育是应对复杂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

目前,校园社会化现象日益明显,校内及校园周边环境日益复杂,有的学生染上恶习,以大欺小,拉帮结伙,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校园外的不法分子、对社会不满者以及心理变态的人层出不穷,骚扰学生、校园暴力的例子接二连三。因此,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小学生巧妙应对和自我保护能力是保护小学生的迫切需要。

3.加强小学生安全教育是落实小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

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具有加速培养合格人才的作用。开展安全教育,从学校的角度看,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文化氛围。小学生一方面要自我约束,遵纪守法,另一方面,其学习和生活又必须有必要的外部条件和稳定的治安秩序作保障。小学生安全教育恰恰在这两方面得到了全面体现。

二、增强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

小学阶段的学生模仿力强、可塑性高,学校、家庭、社会等都是对其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能促进其良好安全习惯的顺利养成,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1.学校教育是小学生安全教育的主导力量

业务过硬的安全教育团队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能够促进小学生安全习惯的养成。因此,学校建设需要一批专业的、过硬的安全教育团队。这一团队应该由若干名优秀的安全干部、一整套负责的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组成。学校开展全面的小学生安全教育,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1)把学校举行各种活动的注意事项提前告知学生。如,实践活动中的行走、乘车、具体的操作,体育运动中某些项目的危险性,练习设备、器材的安全性能等;(2)把校园及其周边的设施包括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学生,如,校园内外维修改造的施工场所,临时搭建的设施,校园内实验室、水电设备可能存在的隐患等;(3)研究四季的险情变化,挖掘安全教育题材,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开发安全教育校本教材,结合实际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四是开展地震、火灾、踩踏、食品、交通等各类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教给学生基本的逃生技能及自救、互救方法;五是发动全体师生兼任校园安全员,一旦发现校园及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安全事故等及时告知学校领导。

2.家庭教育是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母及其家人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极大。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对小学生的终身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虽没有学校教育系统、专业,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人格、意志、是非观念和品性的影响是学校教育远不能及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举一动都有着润物无声的示范作用。家长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场景,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安全教育。如,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生活中,正确使用电器;离家前,检查水电、煤气;空闲时,引导孩子正确逃生等。

3.家校合作是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全方位落实小学生安全教育,强化家长的安全责任,学校应举办培养小学生安全习惯为专题的家长学校,把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办法及行政法规等告知每一位学生家长,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根据实际需要印发《告家长书》,要求家长加强周日、节假日和寒暑期对孩子的监管和教育。通过家访、发送手机短信、电话联系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增强家长避免孩子意外事故的安全意识和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另外,学校要重点加强对留守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积极落实留守小学生监管责任,与留守小学生的监护人签订校外监管责任书。同时,学校积极履行告知义务,把学生在校的有关情况及时告知家长。如学生生病、请假离校或缺课,学生间发生纠纷或矛盾等,可积极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社会媒体是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补充

除了学校、家长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外,还需要社会充分利用电视、电台、广播、报刊、宣传栏、宣传车、宣传单、简报等宣传阵地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各种媒体的力量,营造安全宣传氛围。比如,推出动画片等小学生喜欢的节目时,有意识地植入公益广告。社会媒体只有通过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其进行安全引导,才能激发起他们模仿的天性。只有长期坚持这种教育方式,就能促进小学生养成正确的安全习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