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声乐教育论文

声乐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3 15:14: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声乐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声乐教育论文

篇(1)

一、声乐教育美声唱法的发展历程

美声唱法在意大利又称其为:美歌唱法,其原意是指美好的歌声,而传到中国就改称为美声唱法。

早在十六世纪,欧洲的意大利就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艺术环境,使其变成了世界级歌唱家的摇篮。在当时的意大利,就开始了声乐教育,这为以后的诞生美声唱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为美声唱法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欧洲美声唱法正式形成还归结于意大利的歌剧的产生。

在十七世纪,意大利的正歌剧已经正式诞生,而到了十八世纪末期,欧洲的声乐艺术进入了一个歌唱的黄金时代,也就是正歌剧时期的美声唱法时代。欧洲的美声唱法是由意大利歌剧艺术演变而来,并且不断发展和进步,才形成了现代的美声唱法。

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美声唱法渐渐成为歌剧、音乐会、清唱剧等舞台上常用的唱法,在这之后,音乐界也把它们统称为美声唱法。

在这段时期,在欧洲的整个声乐的表演领域充斥着浪漫主义色彩,当时的艺术家们崇尚美好,要求自由的生活,追求个性解放,这些也影响到了欧洲的声乐艺术发展。声乐经过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现代的相对完整的美声演唱体系。

二、声乐教育中西方美声音乐艺术的融合

目前,中国的声乐艺术主要是有上个世纪传入我国的欧洲美声唱法与中国的传统音乐相结合而成的,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美声演唱艺术,几乎完全中国化的美声演唱。我相信,如果把美声唱法与中国传统的唱法相融合,那这种西方的音乐形式在中国就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流传开来,以此让这种高雅的音乐艺术离我们不再遥远。

(一)欧洲美声唱法的传入与借鉴

欧洲的美声唱法在我国要与民族音乐的交融,这就要求在保留欧洲传统唱法基本特点和一些科学成分的同时,逐步进行融合,使之形成符合我国人民审美情趣的声乐体系。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声唱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老一辈的艺术家(如:郭兰英、王昆等)的努力下,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之上,再借鉴学习欧洲的美声唱法的长处,使我国的声乐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积极推动了我国的声乐事业的发展。

在此之后的音乐艺术家(如:李双江、吴雁泽等),在欧洲的美声唱法基础之上逐渐完善,逐步形成了美声唱法的民族审美特征。

这些老一辈的艺术家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在美声唱法基础上,把民族韵味彰显的特别的浓烈,这也是他们的演唱能够得到中国人民喜欢的根本所在。

(二)欧洲的美声唱法与我国的民族唱法的异同

1、欧洲的美声唱法最初是源自他们成熟的宗教音乐,而中国的民族音乐开始是源于说唱、山歌,但主要还是来源于民间戏曲。

2、欧洲的美声唱法的特点要求演唱者的发声要自然,声音要宏亮,这个演唱的音色要美妙而清纯,在过程当中要有适当的共鸣及连贯音的圆润,稳定的持续音,巧妙的滑音,特重的起音法,装饰音以及有规律的渐弱、渐强等,而中国的传统民族唱法的演唱特色主要涉及到演唱的共鸣和呼吸,润色与行腔等,其审美的核心标准是字正腔圆。

3、欧洲的美声唱法注重演唱的声音的穿透力及感染力,没有太多华丽的表演,而中国的民族唱法情感的表达主要是以感动听众为目的。

正是有了以上的不同点,使得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音色具有差异性,美声所表现出来的是高亢、浑厚,而民族唱法说表现出来的是甜美而明亮。

(三)美声唱法的民族化进程

自从上个世纪美声唱法传入中国,由于其科学性很快被国内的音乐界的艺术家们所接纳并且得到充分认可。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里,它与中国的民族唱法不断的进行碰撞、渗透、借鉴以及补充,不断的吸纳中国的音乐艺术语言来丰富自己,从而被中国大众所接受。

1、音色审美上的民族化

美声唱法的“民族化”问题主要是相对于中国的民族声乐的发展而言的,它的民族化主要是在保留欧洲美声唱法的传统元素及所有的科学成分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符合中国民众的审美情趣的声乐艺术语言。

在如何体现民族性的上,我认为首先作品本身应该具有民族性,就如用优美的声音说中文和英文一样的,这种对于声音的美感是具有共性的。当作品本身的音色审美对于普遍的听者具有认同性时,这就说明美声唱法已经正式具有民族性。

如:老一辈的艺术家王昆、胡松华等,他们在欧洲美声唱法基础之上,融合了民族唱法的审美特征,所以让他们的演唱风格具有浓烈的民族韵味,这也是他们能够受到中国民众所喜欢的原因所在。

2、演唱语言的民族化

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内直接交流的方式,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从美声唱法传入至今,它一直都在对中国民族语言的韵味美进行着不懈追求。

美声唱法的民族化,主要体现在演唱中运用本民族的语言韵味来表现,因为民族的特征是以民族语言来体现的。所以,要使西方的美声唱法更具民族性,就主要表现在其演唱的民族语言韵味表达。既能够引起中国大众的共鸣,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的音乐艺术语言。

例如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吴碧霞,她运用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她所演唱的《春江花月夜》、《洗菜心》等民歌中,表现出特色鲜明、声音自然以及浓厚民族韵味。在民族语言与美声的交融中,她做到了把民族的语言韵味融入到美声唱法中,既丰富了我国的声乐艺术语言,也推动了我国音乐艺术的进步。

3、情感表达上的交融

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以“声情并茂、以情带声”的表现方式,其主要是强调的以情动人。我们可以把声腔比作它的躯体,而传情则是它的灵魂所在,所以,它的演唱基本上都是和表演结合在一起的,力求“声、位、情、表”的配合,把情感表达到极致。

在现代的美声唱法中融入传统的音乐的演唱手法,加入风俗人情特点所表现的感情是细腻含蓄的,其情感的表现方式与传统的具有相似性,这样的演唱才真正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感染力。例如歌剧《卡门》、《茶花女》等。

篇(2)

(一)德育和智育的培养

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比如在对《长城谣》这首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歌曲进行学习时,可以通过对歌曲产生的背景、歌曲的内涵以及歌曲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进行事先的讲解,使学生在歌曲学习时能够深怀爱国情感。智育,是指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输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等。

(二)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中,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是教育重点,而且声乐教育是一项包含了历史、人文、社会和自然的综合性学科,所以在其学习中要注重对学生文化修养方面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触类旁通,比如对相关的语言教学、美学、心理学的知识都有所涉猎,又比如通过对电影、音乐剧甚至绘画等相关艺术进行鉴赏,都可以从中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

(三)专业能力培养

首先是要打好扎实的唱功基础,对于声乐教育来说,学生的唱功是最为基本的能力,所以要注重唱功的锻炼,唱功锻炼要注意喉头的安防、呼吸以及共鸣;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使学生能够准确地判断和鉴赏音乐;最后要使学生掌握熟练的伴奏能力。

二、如何提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一)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单一而机械,对于知识点的讲解采用的是强硬灌输的方式,学生不仅理解困难,而且知识分散零散,直接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突出重点,加强知识点间的联系,多安排对于学生能力的训练。比如通过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模拟,让学生投入到声乐教育的实际教学中去,更好地感受作为声乐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又比如,对于歌曲的学习可以通过学和教的方式进行不同角度的理解,这样就可以在新知识学习的同时对已学知识再进行回顾和巩固,体现出了知识的迁移。进行一定的课堂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实际的运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训练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通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

(二)结合多元的成绩评价方式

成绩评价是学生能力和教学成果的检验,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重点和方向。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定期考试是成绩评价的唯一方式,这种单一而机械的评价方式成为应试教育的根源,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新课改中对成绩评价的方式提出了要求,要将学生平时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考试结合,并逐渐扩大学习能力在成绩中的比重,比如可以将实验操作、论文撰写等方式考虑到最终成绩中。多元和科学的成绩评价方式,是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教学重点转移的动力。

(三)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民族音乐

在柯达伊的教学理念中,民族的传统音乐不仅是生活的体现和联系,更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具体形态和珍贵宝藏。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传统的音乐类型多样,传唱至今的艺术瑰宝甚多,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还能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比如在进行传统蒙古民歌《嘎达梅林》的教学时,不仅能让学生欣赏优美的蒙古音乐,还能通过音乐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和历史。

(四)多组织学生进行合唱

由于声乐教育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高师声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将声乐融入到实践中,而合唱便是科学的实践方法。有些歌曲只有通过合唱的形式才能体现出最高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在进行合唱时,学生们可以通过集体的活动锻炼其纪律观念和合作观念,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组建合唱队,挑选合适的歌曲进行排练。比如《黄河大合唱》等,在节庆时机,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加强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的引导

在中小学生声乐教学中,教师对于教育工作的热爱、对于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以及教师的职业素质,都直接影响着中小学声乐教学的质量。而且由于中小学生的心智正处于发育阶段,模仿能力很强,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师的培养上,不仅要求教师拥有专业的音乐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责任感和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从内心感知中小学生的情感,才能做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三、结语

篇(3)

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音乐也是一个比较入门的窗口,让孩子能够提高智力和操作能力,进而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对于学前教育来说,确实是一个比较优秀的教学模式,我们在采取学前教育的时候,选择音乐也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近些年来,钢琴不再是一枝独秀了,钢琴教育也不再是单一的家长们唯一的选择,越来越多的乐器被提上了学生的学习日程,让学生能够有很好的音乐学习机会和更多的音乐教育选择。音乐教育的选择性增加也与这些年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关系密切,这种发展带来的结果是国民素质有所提高,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也节节攀升,我们追求的是音乐教育的在智力发展阶段所带给孩子的实际影响,是让孩子在音乐的教育中能够领会更多的关于学习、关于生活的内容,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越大,那么在某个层面来说,音乐教育在整个素质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就越来越大,这是我们都曾经认识到的内容。总的看来,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扮演的地位有三个,其一是启蒙,这是教育的首要目的,即便家长对待学前教育的事情再功利,也不能否认其中存在的关于学前教育的种种启蒙目的。其次是引导,家长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早日成长,望子成龙,希望能够通过学前教育来提高孩子在未来竞争中的实力,所谓抢钱抓早,尽快谋划,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引导。

2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音乐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在我国也收到来自家长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随着音乐学前教育的体系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音乐学前教育已经产生了一个十分巨大的环境影响氛围,带动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和家长不断的投资投入到音乐学前教育当中。我们可以认真的看到,在音乐学前教育的发展当中,存在着些许不合理的地方,尽管我们将其归纳为音乐学前教育体系成长中的烦恼,转型期的阵痛,但是我们依然需要认真的总结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反思,只有在问题中到答案、在问题中做总结,才能为下一步的发展和学前音乐教学模式的根本进行探究,这也是本文的一个逻辑归宿和出发点。首先,在音乐教育中功利主义盛行,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孩子始终应该是第一位的,不是说我们投资多少、付出多少就是对孩子负责人,就是对孩子好,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让还是成长多少,收益多少。在这个方面,中国的家长和学前教育机构都存在着功利主义现象,大家都没有对孩子本身的天赋和意识进行尊重和挖掘,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一直是被动学习,不能够真正地得到应有的良好教育,不能够真正的在学前教育中收益,得到真正的引导和帮助,这使得学前教育变为了孩子家长变相竞争和学前教育机构不负责的收费竞争,让学前教育变为了味道。其次,学前教育不是启蒙一个环节,有些家长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了钢琴,就让自己的孩子也学习钢琴,看到别的孩子学习画画也让自己的孩子学习画画,觉得到了这个时间段了,应该让孩子学点什么,没有考虑到孩子需要什么,在整个过程中,孩子的学习时间被家长充分安排,没有启蒙的时间。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一直延续,家长变成虎妈虎爸还好,如果不能,仅仅是跟风学习,半途而废,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孩子的自身的能力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启发。最后,学前教育不成体系,学前教育机构是市场化的结果,良莠不齐的学前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授课效果也是参差不齐的,在整个学前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真正能够看到的是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课程调整,没有想到孩子是否有能力完成,不断的灌输,填鸭式教育。没有统一的模式,从个体、私人到机构、集团,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整个体系不统一,结构紊乱。

3学前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

篇(4)

(一)声乐派别的孤立性派别即流派

当前就声乐教育发展现状来看,派别是越来越多,交流却是越来越少。每个派别都各持己见,闭门锁目。这大大阻碍了声乐艺术的发展。歌德曾说过:“我们全都要从前辈和同辈学习到一些东西。就连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所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声乐中的“派别”甚至可以细化到个体的每个人。大家都知道,艺术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是人类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正如彭吉象先生曾在《艺术学概论》中说过:“如果说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形式。”因此它较多地掺杂着人们主观的想法与观点。这也是声乐教育派别的孤立性形成的一个潜在因素。学习歌唱并不像其他艺术一样直观且可感可知,如,练习钢琴可以用手去客观地实践;学习雕塑可以客观地临摹;学习绘画可以仔细观察艺术之客体等等。学习声乐技巧要靠老师的悉心教导,靠个人更好的悟性与对歌唱的一种通性的感知。正是因为这些,几乎每个音乐教育者对于歌唱都有着自己的不同见解。这些不同的见解者基于自己所理解的观念、方式去教授、传达自己的声乐思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派别”的潜在因素。当然,由于见解不同其育人的侧重点或方法也大相径庭。长期以来在我国声乐教育中就形成了学院派或地方派。然而,所谓的学院派与地方派,在很大程度上来说都是彼此孤立的存在,之间的联系也是点滴琐碎。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狄德罗曾说过:“人不可孤立,孤立则危。”用来形容这种现状是再适合不过了。不言而喻,他们的声乐观点千差万别、大相径庭。或许,很多的学生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当自己与不同学院或是同一学院不同老师的学生在交流时,会发现彼此的声乐观点大相径庭,甚至某些方面恰恰相反。那么到底谁对谁非?彼此只是愚昧的坚持而并没有理性的交流。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其不断受到社会的认可与重视,然而派别的孤立性问题,切实的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彼此因循守旧,固执己见,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果。这个问题的解决已是迫在眉睫。

(二)声乐派别的孤立性的解决——联系、交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有理性地沟通、交流、学习才能发现彼此的不足,也只有这样才能整体地提高声乐教育水平。然而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无论是师资还是其基础设施都很缺乏,再加上每个教育者的思想观点不尽相同,这都严重阻碍了声乐教育的发展。因此声乐学术交流迫在眉睫。这就需要教师调整自我心态,而不是固执己见、扞格不通,《易传》曰:“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变通者,趣时者也”。应该谦虚谨慎、泰而不骄,学会看别人的闪光点,与他人静心理智地交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学术交流的开展。现在许多高校都邀请了著名的声乐教育家或是歌唱家到本校讲学,毋庸置疑这是正确的,但却如杯水车薪,远远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声乐的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应该形成一种学术交流的机制,而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比如,可以聘请一些优秀的退休教授为学校的客座教授,长期建立这样一种机制,要形成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长期的互相学习、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氛围,只有这样声乐的学习才能形成系统,从根本上改变和扭转声乐派别的孤立性对声乐教育的影响,才能促进声乐教育的平衡、健康的发展,才能真正培养出杰出的优秀声乐人才。

二、结语

篇(5)

中国现代声乐的教育发展主要是在二十世纪,在这一100多年内中国现代声乐通过对自身的不足之处的改进,以及创新发展自身优秀的声乐艺术文化,同时还不断接受、吸取国外优秀的西方声乐文化精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声乐艺术文化的现形式。中国近现代教育是在中西文化交融与碰撞中曲折前进的,声乐的发展也不例外,中国现代声乐在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主要发展教育进程早在清朝末期20世纪民国初期,由于西方列强对中国领土的侵略,使封建的中国社会制度逼不得已进行社会制度改革,从而使得中国与个西方外来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国现代声乐随之应势出现学堂乐歌的教育传承形式,这是一种脱胎于中国传统声乐教育的一种新型的现代新音乐教育传承形式。在这一中国声乐发展时期,许多在日留学的海外游子开始带着满腔的热血回国,正是他们开辟了中国学堂乐歌的创作先河,直到1927年中国才拥有了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也就是上海国立音乐院。虽然这一时期传唱最为广泛的声乐歌曲还比较稚嫩,但这些声乐创作歌曲已显出中国创作艺术歌曲的雏形。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声乐发展开始逐步走入正轨,这一时期有海外留学归来的师生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歌曲,比如《问》、《海韵》、《红豆词》等,现今仍旧被传唱和改变成现代流行唱法广为人知。进入四十年代后,由战争的硝烟弥漫,这一时期主要是以爱国为主体的歌曲大量涌现,并传唱进了几代人的心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迅速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实行也成就了我国声乐发展的大好春天,老一辈的优秀教育家培养了一大批的歌唱人才,有些至今还活动在舞台上,比如宋祖英、等。与此同时声乐的创作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时期。这一时期通俗唱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各种歌唱比赛此起彼伏,成为了推动中国声乐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开始形成了专业与业余的区别。我国学校声乐教育的问题,直到90年代开始至今,随着不断的改革逐步为国人所认识和接受,但这种认识还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吸收。因此,从现代声乐发展的历史看来我国学校声乐教育,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继续发展,以及当下我国声乐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都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继续开辟的领域。

二、中国现代声乐的发展

从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中西文化的交流开始日趋频繁,中国的声乐教育开始进入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对于音乐的要求越加渴求,各种新颖的唱法开始渐渐浮出水面,激荡在人们的心中。例如原生态的唱法、饶舌、摇滚等,随着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电视、电影、网络等造就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影像时代。就声乐而言,随着这样发展的普遍化,平民化,虽则彼此之间无联系,但音乐就是亘古不变的传送情感的纽带。声乐教育从体制到体系逐渐庞大与成熟起来,一个世纪对于一个名族的发展太短了,中国的声乐教育也是将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的。尽管目前学术界,对中国民族声乐概念还不是完全认可,但是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这么一个悠久的历史古国怎能不发展自己的民族音乐呢?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的艺术表现的中国民族音乐未来一定会受到世界的瞩目的。声乐的教育从口教到书本,再到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历经了长时间的摸索才形成现在这个文化繁荣的氛围,而未来的发展也必将是漫长的。

三、结语

篇(6)

论文摘要:目前,在高师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把音乐的术科与音乐的理论学科课程设置得比较科学、合理。然而,大部分学生忽视一方面,而片面强调另一方面的现象非常严重,作为声乐专业的学生应明白音乐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训练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会依托的关系。教师更应清楚高师声乐教学的方向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能力,忽视学生的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以及声乐理论水平、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为了适应未来中学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体现高师声乐教学的师范性特点,我们应该平衡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术科理论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

长期以来沿用着专业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模式,注重声乐演唱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他理论科目的重视。然而,在高师声乐教学大纲中对教学目的和任务这样规定“要求学生掌握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能分析一般声乐作品;有一定的范唱能力;胜任中等学校音乐课的唱歌教学和课外声乐活动辅导工作”。可见培养高师学生的目标是培养中学教师和社会教育机构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以提高国民音乐素质,进行音乐文化的普及教育。因此,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具备高素质、高水准的演唱技能,还必须有扎实的音乐文化基础知识,声乐的艺术表现是依靠丰厚的理论知识与声乐基础技巧的结合。

音乐理论与专业技能训练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工作者,在掌握高超专业技能的同时还需具备良好艺术修养。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在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中似乎形成这样的现象,对音乐理论感兴趣的同学认为,只需要把理论知识学好就可以了,根本就不懂得演唱技巧方面的内容,甚至瞧不起从事声乐技巧研究方面的人;对声乐技巧感兴趣的同学认为只要会唱,能炫耀的声乐的技巧有多高深,一味地勤学苦练技巧,忽视了理论研究在术科学习中的重要性。因而,应注意课程结构上的综合性和均衡性,合理安排必修课与选修课,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理论水平。

一、注重学生理论方面的学习

优美的旋律,美妙的声音是通过娴熟的歌唱技巧来获得的,然而要想营造一个较高的艺术境界,则需要其他音乐理论知识来润色。在进行声音技术训练中,对其他音乐理论学科的学习与声乐技巧的掌握是相互依托的,精湛技巧的掌握需要理论的支持,理论的领会也需要技巧去充实与体会。对主修声乐的同学来说,我们必须对与声乐技巧有关的理论知识作充分的了解和学习,如基本乐理、和声、作品分析和中外音乐史等方面的知识,如果缺乏了对音乐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我们只能做一个单纯的声音的模仿者。我们只有通过对音乐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我们才能提高对音乐欣赏和理解的能力,提高专业综合水平,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声音艺术上的加工与创新,以适应声乐教学、创作、表演鉴赏的需要。同时还有必要对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作研究,掌握其与技术的关系,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注重学生综合技能方面的训练

声音技巧的掌握是歌唱的根本问题,是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之一。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如果能够通过声音把鲜明的音乐形象让听众产生共鸣,对于歌唱者来说,就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修养了。如果没有掌握良好的歌唱技巧,完美的音乐形象就无法表现出来,就无法表现舒展的、紧张的、高亢的、低沉的音乐情绪,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情绪需要用不同的技巧来表达。只有这样,学生要真正掌握歌唱的技术要求和音乐的表现力,做到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断提高分析和处理作品的能力。

高师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综合型的音乐教学人才,学生除了具有演唱方面的能力,还应具备其他能力方面的训练,如:教学能力、分析、理解、处理作品的能力、艺术实践的能力等等。我们在进行声音训练时,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作品并对其进行正确的艺术处理,首先我们了解作品的背景、风格、创作意图、演唱情绪等,还要对作品的曲式结构、节奏特点、调式调性,以及其歌词韵律、作品、声音色彩都有必要解读。“声音作为一种物理现象具有音高、音长、音强、音色等要素,音乐的创造者把这些要素纳入一定的体系中(如调式、调性、节拍)使之系统而有序,并在文化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与丰富,从而成就无数动人心弦的乐曲,是音乐艺术在人类的生活中产生无法取代的作用”。

三、加强舞台表演的实践

为符合高师声乐教学的目的,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师范性,因此,在对高师声乐专业的学生教学过程中,声乐课堂的教学不仅仅是规范声音技术问题,而是必须重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表演演唱水平。舞台表演的好坏直接反映学生综合专业的学习情况和演唱技巧掌握运用能力,这也在于对学生演唱技巧的实际应用。声乐学习是一门集艺术性、技术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学生不但要会唱、会教还有要会演,即加强学生的声乐表演技能的教学能力和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学生要不断地参加艺术实践,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学生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与他们平时的学习积累及生活中的真实情感体验分不开,精彩完美的舞台表演是声乐课堂上理论与技巧的的体现。

在声乐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应把理论学习与技能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掌握在实践过程中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又要在实践中联系理论,要学生知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音乐理论与声乐技能之间相互依托、支撑,只有真正了解了与技术有关的理论,掌握与技术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懂得艺术的奥秘。同学们只有具备全面、扎实的知识以及能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市场的需要,也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2.

[2]石惟正.声乐教学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7.

篇(7)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 教育改革

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好教师的培养极大地依赖于教师教育。①因此,审视高师音乐教育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改革对策,对于培养适应我国基础音乐教育需要的合格音乐教师至关重要。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向专业音乐院校看齐,过于重视音乐技能技巧训练

长期以来,高师音乐教育深受专业音乐院校教学方式影响,过于重视音乐技能技巧训练,教育理论与从教能力的培养成了不起眼的教学内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本质被忽视。例如,一些声乐和钢琴等专业课教师向专业音乐院校看齐,把培养能获奖的尖子生作为目标,对于资质一般的学生的教学却毫无兴趣、敷衍了事,使教学成为一种精英教育。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不是表演型人才,而是能胜任中小学教学的音乐教师,高、精、深的专业训练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教学的需要。以钢琴教学为例,一些学生能完美地演奏肖邦练习曲,却不能熟练地即兴伴奏,对于一些适合农村经济状况的键盘乐器如电子琴的使用也不甚了解,这样的学生就不算是合格的音乐教师。声乐教学的状况也不尽如人意,一些教师盲目追求学生的演唱功力,忽视了让学生掌握与声乐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导致一些学生声乐专业技能虽好,却不懂得中小学生生理发展规律,因而不能很好地在音乐课堂中对学生因材施教。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不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大部分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第一,教育学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比重过小,约占总课时的21%,相比之下,美国、日本、德国一般在33%至40%之间,因此难以突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师范性。第二,忽略了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渗透和整合,缺乏交叉性的学科课程及跨专业的选修课程,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而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学科综合的新要求。第三,专业课程设置缺乏适应性。我国高师多采用“大一统”的课程模式,几乎是清一色的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中外音乐史、钢琴、声乐等与专业音乐院校教学模式相同的课程,缺乏适合中小学教学实际的课程如小型乐队(民族乐队)编配、少儿舞蹈创编、竖笛(口琴、电子琴)演奏与教学等,因此难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条件下对音乐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

3.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部分教师满足于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死板、缺乏新意,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方法普遍存在,学生在课堂里被动地接受知识。以钢琴教学为例,一些教师上课时多采用讲解曲目――学生练习――回课模式,学生对于钢琴作品相关背景知识与使用什么样的技术处理手法思考甚少,作品的处理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多年后才能独立对钢琴作品做出“艺术处理”。可想而知,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他们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提出的对教学方法多样性的要求。

4.教育体系封闭,不利于造就优秀音乐教师

高师教育体系封闭,“宽进宽出”制度是导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不愿意从教的学生除了重新参加高考,很难换到其他专业,导致他们勉强毕业进入教师队伍,难以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教育事业中,而一些综合性大学有一定音乐专业基础、想要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也很难进入音乐教育专业中进行学习。这种封闭的教育体系不利于优化高师毕业生队伍。另外,高师的“宽进宽出”制度让学生缺乏紧迫感,一些“混日子”的学生只要修满学分就能顺利毕业,他们从教后很难成为优秀的音乐教师。这种体制不利于为基础音乐教育输送优秀的教育人才。

二、问题的解决方法

笔者认为,高师音乐教育应紧密围绕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来进行改革。

1.音乐技能技巧专业课教学应突出师范性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为目的的,中小学需要的是善于教学的音乐教师,而不是只会表演不会教学的艺术家。高师音乐教育的音乐技能技巧专业课的教学应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密切结合起来。例如,钢琴课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处理乐曲的能力和教学能力,使他们从教后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因此,一些相关理论知识如钢琴音乐史、钢琴教学法、与钢琴演奏相关的生理理论等都应渗透在钢琴课的教学中。

2.优化课程结构,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高师的课程设置应该以基础音乐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为准则。基础音乐教育需要的是专业好、能力强、多面手型的教师。因此,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应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应是会弹会唱的多能人才。例如,主攻钢琴的学生不仅不能放松声乐的学习,还需要掌握其他键盘乐器的演奏,如电子琴、手风琴、口琴、竖笛等中小学常用的简单乐器。声乐学生也不应只会一种演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都应掌握。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以钢琴与声乐为主的同时,还应加开中小学常用的简单乐器如口琴、竖笛等选修课程。

另外,基础教育对新型教师的要求,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上,同时也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而人文教育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密切相关,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需多开设一些人文课程,如中国通史、世界史、中西方美学、中西文化史等,为学生构建坚实的人文知识基础。

3.教师需改进教学方法,起到示范作用

从事高师音乐教育的教师,要树立对学生负责的高度责任心,随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打破死气沉沉的教学局面,开创生机勃勃的高师音乐教学课堂,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未来的教师展示具有吸引力的、别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并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起到示范作用。

4.完善选拔与淘汰机制,建立开放性的教育体系

设立严格的考核制度,让一些有一定音乐专业基础、想从事教师职业的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考核进入音乐教育专业中进行学习,同时让一些混日子的学生有被淘汰的紧迫感,也让一些学习刻苦的优秀学生能够得到一定的奖励,激发他们提高专业素养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为基础音乐教育输送优秀的教育人才。

注释:

①袁贵仁.推动教师教育创新,构建教师教育新体系[C].教师教育论坛论文集,200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