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3 15:14: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家庭伦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课题名称: 儒家孝道与现代家庭养老
学生姓名:
系 别: 政治与法律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研究动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各国学者开始对这个古老的研究领域给予新的重视,寻求各种解决方法,以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有二个方向,一是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多数学者选择的希望通过发展社会养老即建立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一是希望健全现有的家庭养老体系,辅助以社会养老体系,中国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这,主要希望发扬中国传统的尊老、敬老的思想来促进家庭养老的健康、和谐发展,这方面较为突出的论文有有萧振禹主编的《养老,你指望谁——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困惑》等,张怀承主编的《中国的家庭与伦理》等。他们提倡目前中国应继续以家庭养老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儒家传统的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来达到家庭养老的健康发展。
选题的依据
孝道思想是儒家及儒家思想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种孝道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才形成了尊老爱幼,孝敬老人,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1%,根据科学预测,到2025年底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20%。显然,我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发达国家不同,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进入的,时间短,速度快,指望在短期内用社会保障和敬老院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终不太现实。家庭养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我国养老的主要途径。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儒家的孝道思想尤其是其中的敬老原则与现代家庭养老的关系,对于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解决老龄化社会中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选题的意义
a 从理论上看,丰富和深化了儒家“孝道”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康的养老体系
b 从实践上看,对于加强家庭道德建设,推进家庭文明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儒家“孝道”思想与现代家庭养老
1儒家“孝道”的基本内容
2儒家“孝道”原则的糟粕和精华
3现代中国的家庭养老
4儒家孝道的现代转承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重点: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儒家“孝道”的转承
2、难点: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儒家“孝道”的糟粕和精华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收集资料
2、归纳整理资料
3、编写写作提纲
4、写作论文
5、修改文章
6、完善定稿
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分析法;
3、演绎归纳法;
4、分析综合法。
措施:
1、充分收集资料
2、对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和综合
3、制定写作计划表
4、主动多与指导老师交流
进度安排:
1、2005年12月20日前确定选题
2、2006年1月16日前提交开题报告
3、2006年4月10日前提交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后进行修改。
4、2006年5月20日前交定稿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3] 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4] 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 辜鸿铭著,黄兴涛、宋小庆译:《中国人的精神》,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
[6] 杜汉生:《中国精神》,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 萧振禹主编:《养老,你指望谁——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困惑》,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
[8] 武寅、石竣主编:《家庭伦理与人格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 吕平主编:《孝经》,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年版
[10]《中国人口报》,1999年2月5日1版
[11] 张怀承主编:《中国的家庭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12] 高成鸢主编:《中国的尊老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3]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4] 杂志:《中国哲学史》、《哲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等有关中国哲学、儒学网站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关键词]医疗救助 人文关怀 社会工作实务 伦理困境 临终关怀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352-02
2013年12月,在“中国医院社会工作及志愿者服务工作研讨会”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管理局副局长周军指出疾病治愈需要医疗和人文关怀,而医务社工恰巧在政府指导、政策支持、行业推动、社会多方参与之下,成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补充,能够以人性化救助对社会民众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实务领域,医务社工面临着多样的伦理困境,以往的研究往往讨论保密忠诚的困境,而较少关注医务社会工作者内心处理的困境,本文试图从社会工作伦理视角对医疗救助困境加以探讨,分析其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医务社会工作,指在公共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机构中在社工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方法和技巧,协助患者及其家属解决因疾病而产生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增进人们对疾病的预防和保护意识,缓解因医疗而给患者、家属和社会造成的压力。简言之,医疗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是协助患者填补医疗缺口,消除因疾病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个人发展。与其它介入疾病相关问题的方法,如医学诊断康复等不同之处在于,它有着独特的价值观、系统的、理论基础、专业的工作方法。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治疗疾病、恢复健康、心理辅导不仅包括一系列专业性的医生诊疗活动,还包括一系列与诊疗活动配套的社会工作过程。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层和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保障事业的发炸,医务社会工作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在医疗救助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
医务社会工作最早出现在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各国正式建立医疗社会工作制度。美国早在1894年纽约ThePostGraduate医院就首先聘用社工在小儿科服务。1905年,卡波特(Cabot)医生超前、敏锐地意识到整体医疗理念和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认识到社会工作者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卓越贡献,认为社工是临床医生的“专业伙伴”,他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聘请首位社工,标志着美国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正式诞生。如今在美国,几乎所有医院设有社工部,医务社工根据医院规模按比例配置,和医生护士一样是医院的正式雇员。
中国自1921年美籍医疗社会工作者I.浦爱德女士在北平的协和医院首创社会工作部后,全国各大医院先后成立此类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中国在各医学院校的公共卫生系里,增设社会医疗研究所(室),或在各类医院、社区中开展医疗社会工作。在台湾,平均每100张病床就有1名医疗社工师。1964年香港地区正式成立医务社工会,开展一些医务社工活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983年在一些公立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医学康复机构中建立社工部。医务社工对病人的精神心理、社会生活、身体健康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估,建立个案,解决病人的问题。注册医务社工由社会福利署康复及医务社会服务科管理,为香港的病员及家属服务。与美国、台湾不同的是,香港的医务社工并不隶属于医院,而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为病人服务。世界各对医务社会工作者都要进行资质认定,法律上承认这个职业方向,促进了医务社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2、医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医务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技术性比较强的实务领域,理所当然地遵循着社会工作地一般价值理念和专业原则“人道主义,助人自助”,而医务社会工作者专注于健康医疗领域,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支撑。
(1)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根本进行社会工作服务,在服务中体现医学人文精神,帮助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2)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帮助解决患者同疾病相关的心理和社会性问题,提供社会支持系统,通过人际互动提高生活质量。
(3)具有全局观念,将患者置于家庭,社区,社会层面去考虑。
(4)不断澄清个人的价值观,不断深化自我了解,在服务实践中更加认同自己的工作价值。
3、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医务社会工作实务,建立在系统的理论基础上,以理论知识指导专业化活动。
(1) 疾病的社会学观
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帕森斯认为疾病是社会偏差,倡导全面健康观点。
(2)危机调适理论
当人遇到突发事件或者问题未能立即得到解决时,便陷入了危机状态,急需进行调适,以恢复正常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得疾病不威胁社会的良性运行。
二、医务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
实践都在潜移默化地受着价值观地影响,而一旦所处理的事情与价值观冲突,就会直接引发伦理困境,“所谓伦理困境是指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冲突的情形;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而伦理困境分为以下几种:
(1)由忠诚的冲突引发的伦理困境
医务社会工作者有着双重身份,一方面需要站在医院的立场考虑问题,另一方面又要为患者的权益着想,当两者利益发生冲突时,医务社会工作者就需要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经过周密考虑后做出抉择,忠诚于哪一方?
(2) 由“患者知情权”导致的伦理困境
(2)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协助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各方面的医疗服务信息,同时也要尊重患者对医疗过程的参与,维护患者对病情的知情权,而有时医方不会向患者提供完整的诊断报告,或者是为了保持患者治疗的信心,不得不隐瞒一部分实情。
(3)由“患者自主决定”引发的伦理困境
“患者自主决定”是一个基本伦理原则,来源于生来的尊严,我们在处理医务社会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鼓励他们决定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4)由先进技术引发的伦理困境
克隆、人工授精、试管婴儿、代孕等先进技术给人类现有的社会规范、法律制度、伦理道德和亲属关系带来巨大的冲击。
三、个案研究
本部分将以本人介入的一次救助个案为例,分析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伦理困境。
1、调查立案
当事人小杰,男,1岁2个月,外来务工子女,患先天性心脏病,脑瘫。父母均为农民工,薪酬待遇较低,并另有一女,小学三年级,小杰出生后,20天左右因发烧住院发现心律不齐,随后在4个月大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治疗花掉父母全部的积蓄,8个月左右因发烧引起脑部感染,被确诊为脑瘫,由于经济原因,基本治疗后回家休养,出现发育停滞现象,5月接近尾声时,小杰严重抽搐,高烧不退,无法治疗,遂通过社工联系到了我们。
2、社会诊断与治疗
安排小杰入住广州市儿童医院,在入院初步检查后,被告知孩子患有罕见代谢疾病,治疗意义不大,且确诊该病需4万左右,后期维持生命费用是一个无底洞,对于父母来说,无疑是一辈子的负担。住院期间,我一直陪伴他们,约见主治医生,协助照顾患儿,并求助相关公益组织,以及知名教授,得出相关诊断评定。
在相关医疗评定及建议下,我与父母进行了多次交谈,谈论话题涉及到治疗费用、资助款项、诊断方式(腰穿lumbar puncture等对患儿创击比较大的技术手段)、治疗周期、亲属遗传、家庭生活等方面,帮助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分析解释医疗报告,检查医疗清单,做出客观的利弊分析。
最终此项个案由医疗救助转换为临终关怀和家庭社会工作。因为医疗技术的限制,不得不放弃治疗,因此,服务核心转移到心理支援方面,服务对象扩展到所有家庭成员,姐姐的成长、父母的劳动、家庭的生活等都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点。
3、结案
于6月2日办理出院,父母能够正视孩子的生死问题,回家后,与我保持常规联系,汇报孩子情况,我根据短信做出反馈,让患儿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享受到一定的关怀,同时注意父母情绪的安抚,帮忙解决患儿离开后,父母回归社会的问题(由于患儿长期需要照顾,母亲在家照顾无工作,父亲也无法正常工作,家庭月收入只有1500元,除生活所需外还需要供姐姐读书),联系一些维护劳工权益的机构,以期解决父母再就业问题。
4、伦理反思
首先,此个案属于一个过渡性个案,在服务过程中,时间和广度发生变化,由单纯的医疗救助个案变成了涉及临终关怀和家庭救助社会工作的混合个案。因此,也面临混合性的伦理困境,作为一个救助者,本着人道主义的理念,却不得不因为医疗限制,而放弃救助,感觉到希望和失望并存的一种无力感;是否要陈述自己的价值判断,是否有影响患者及其监护人自主决定的嫌疑;是否需要转变,以适应个案的发展,提供除医疗救助以外的其他服务。
四、总结与反思
医务社工在医疗救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着倡导、教育和服务提供的作用,而医疗救助也是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体系的重要领域,首先要营造医疗机会平等的氛围,其次要将“患者”这一弱势群体去标签化,最终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患者及其家属的社会功能恢复。
医务社会工作通过陪伴和服务,使得案主获得内在心理的调适和满足,满足个人的需求,促进病人康复,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发挥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个医务社工,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在病魔和医疗不公正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向患者、家属以及社会传递正能量,在面临伦理困境时,能够根据价值序列做出最佳选择,这一序列为:(1)保护生命(个人和社会的基本生存需要);(2)维护独立性、自主性和自由;(3)营造平等的机会;(4)提高生活质量;(5)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隐私权;(6)讲真话,并开放所有的信息渠道;(7)根据自愿接受的原则行动。
总而言之,医务社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作领域,而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不同程度上会遇到伦理困境,并需要根据个人知识和能力、实践环境、患者情况做出伦理抉择,这要求医务社会工作者要在正确价值观和伦理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受助对象和服务效率与效益做出综合评估,结合多方案例,与专家商讨,做出科学合理决策。
参考文献
[1] Frank Loewenberg ,Ralph Dolgoff. Ethical Decision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M].New York:F.E.Peacock,1988:5.
[2] 安民兵,医疗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理论、方法及其前瞻[J],卫生软科学,第20卷第6期.
[3] 郭永松,吴水珍,张良吉,骆啸,张晓红,美国及中国港台地区的医务社会工作状况及启示,中国医院管理,第29卷第2期.
[4] 马洪路,医疗社会工作个案研究[J],社工方法.
[5] 马洪路,医疗社会工作个案研究――刘某个案工作报告[J],社会工作个案研究,2008年第一期.
[6] 雷 默.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 [ M ] . 包承恩, 译. 台北: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0年11月.
[7] 秦 燕.医务社会工作[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7:57.
[8] 孙建丽.论医务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冲突和伦理困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9月第29卷第9期总第364期.
[9] 宋欢欢,临终关怀的社会工作介入及反思――以深圳市R机构公益项目为例,华中农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关键词:西方德性伦理;理论化;复兴之路。
1958年,安斯库默在英国皇家学会的哲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现代道德哲学公认为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复兴的标志。德性伦理分为主张理论化的德性伦理和反理论化的德性伦理这些主张理论化的思想家包括努斯鲍姆!、斯洛特、赫斯特豪斯、大卫?威金斯、亨利?理查森等人。以反理论思潮著称的德性伦理为何后期出现理论化的主张,其思想根源、理论意义何在,很值得探讨。
一、复兴的起点:理性的拓展。
如果说主张反理论的德性伦理主要起源于对康德主义的不满,那么,主张理论化的德性伦理则主要起源于对功利主义的不满。他们认为,善的多元性被忽视;理性仅仅被作为工具性的运用,即理性仅仅能沉思手段而不是目的;情感和欲望成为了非认知性概念,即它们常常在功利主义的哲学,尤其是经济学论文" target="_blank">经济学中被视为当然如此。努斯鲍姆等人试图拓展理性的范围,让理性和沉思在我们的道德哲学和政治生活中发挥比功利主义常常所承认的大得多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重视理性,他们很喜欢诉诸亚里士多德,同时,对康德怀有同情之心,甚至希望综合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在这些方面,主张理论化的德性伦理学与主张反理论化的德性伦理学有着很大的区别。
其一,相信善的多样性,批判功利主义。相信善的多样性,是欣赏理性的德性伦理学家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发展而来的观点。在他们看来,人类生活所珍视的善是多元的,不可公度的。友谊、正义、勇敢、谦虚等等?每一个,就其自身而言,对于行为者来说都是必须追求的。对它们的追求就是要把它们本身视为明确的有价值的目的,而不是作为实现更进一步的价值,如快乐和满足的手段。
因此,这些思想家强烈地反对人类生活中善的可公度性,把它们当做获得快乐或满足的手段。因此,他们对功利主义进行了批判。在功利主义那里,功利?常常是某种单一的价值的最大化的观念,在功利主义者看来,在生活中各种独特的善都臣服于某种特定的并非某种其他类的善。同时,功利这种观念还引进了自利的优先重要性。这些正是德性伦理所要反对的。
这些德性伦理学家反对功利主义主要在社会科学和公共政策方面,因为功利主义常常根据其效果论所构成的经济学理论来引导社会公共政策,其思想完全与从德性伦理学所引导出的社会公共政策相悖。德性伦理学家们常常提倡在社会实施仁爱、关怀等德性,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斯洛特提出了普遍仁爱的思想,希望在社会中推行德性正义,把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爱视为高于经济利益的目标。他反对从功利论引导出的社会理论和政策。边沁认为:一个行为是善是恶,只要考虑它的结果如何而定。
其所以是善,是因为它能够引起愉快或排除痛苦;其所以是恶,是因为它能够引起痛苦或排除愉快。从同一个动机,以至任何动机都可以产生善的、恶的乃至无善无恶的行动。功利论产生了相应的经济学理论,认为政府与其将财政津贴直接用于福利事业或公共事业建设,不如将财政津贴交由大企业再陆续流入小企业和消费者的手段更能促进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学说的倡导者实际上就想要说明推行普遍仁爱动机事实上就是弊大于利,消减福利事业和公共事业有助于社会的发展。斯洛特认为:如果每个人包括经济学家都不知道,冷酷无情的资本主义竞争要比人们相互之间更多地给予仁爱,尤其是同情穷人所带来的结果,创造更高水平的福利,而认为资本主义的冷酷无情在道德上是比善良和怜悯更好的动机,这看起来就不符合直觉。当然,也许有些人会认为如此冷酷无情或许并不是件坏事。因为即使动机在道德上可耻,它的结果是好的,这绝不是有良知的人所希望看到的社会发展方式。正是对这种情况的分析和论述,斯洛特认为,好的效果并不能证明动机是善的。就此而言,德性伦理学在涉及社会公共政策方面要比效果论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其二,理性能够调节各种善之间的关系,并且把握最终目的。主张理性追寻的德性伦理很重视理性的作用,然而,这种对理性的重视与功利主义不同。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任何行为都要以功利、效果来评价,就必然要求对行为的后果有清楚的认识和预见,即重视理性的判断力和明智的计算。功利主义是把理性作为实现功利最大化的工具,它臣服于感性的苦和乐这两个主人的统治之下,本身并不能沉思最终目的。而德性伦理则认为,理性不仅作为工具来调节各种善之间的关系,而且它本身还能够把握人生的最终目的,引导情感和欲望。
论文关键词:儒家;责任伦理;天人合一;
责任,就其本意而言,是指个体对自身分内事务的体验及由此引发的相应社会行为。它是社会成员以至人类群体之间关系形态生成与维系的重要前提。责任伦理实则是由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政治伦理概念,是指人们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并履行其角色义务时应承担的责任,是一种主观的行为道德准则。儒家责任伦理正是儒家要求人们在担任社会角色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具体社会形态下伦理与价值践行集中表达的伦理思想,儒家伦理思想必然被刻上了当时独特的文化烙印,展现出典型的文化依存特征。儒家思想注重对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故有人把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称为伦理道德型文化。这种文化突出了人。但又把人看作是从社会群体需要出发、维护社会群体生存的主体,要求人人都努力完善个人的道德人格,调节好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其中儒家仁民爱物、心忧天下的性命伦理之学,更是被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儒家所强调的“内圣外王”、“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士精神,“修齐治平”、“兼善天下”、“弘毅力行”的君子人格,皆关乎传统儒家的责任伦理,这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性格的孕育与积淀。可以说,责任伦理思想是广泛渗透在儒家传统社会的日用人伦之中的。
一
探究中国传统儒家责任伦理,有效甄别儒家责任伦理思想的主旨内涵与整体追求,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求证儒家责任伦理产生的思想背景。本文认为,责任伦理作为传统儒家心性学说道德理论的核心,与传统的天人观和伦理观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先秦儒家所极力推崇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伦理关系价值体系,构成了儒家责任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天人观
对于儒家来说“天”是一种始终“形而上”的“超验”存在,天被赋予了最崇高的地位,它是宇宙中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的道德基础和永恒的生命归宿。《周易》有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周易·乾卦·文言》)这是对周人“敬天”思想的进一步拓展,明确地表达了人之本性得自于天、天人相通的基本理念。正因为此,天作为人世的道义原型,“天”的周流运演规律,即“天道”,在源初意义上划定了人之修为合宜性的标准,成为人类社会伦理秩序和个体内在超越性的基本逻辑前提,成为现实“人道”实践的价值本源。¨儒家将“天人合一”拔高为道德境界,以天人同构作为“天人合一”的依据来探求个体人格与社会道德的统一,从天地之道衍生出立人之道,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论语·阳货》)的新探索,将天道援引至人道。
孔子时代,天的观念正处在由天道向人道过渡的阶段。孔子一方面对天命保持了虔诚的信仰,主张人要顺从天命,他提出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三畏说”,畏天命是最重要的观念。另一方面,孔子又罕言神道而注重人道。实际孑l子对天命的窥探与体识主要涵盖了“天道”和“人道”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之天,以及从中衍生出的“天道”,二是义理之天,以及逻辑性推演出的“人道”。
孔子不仅仅是为了探求“天道”,更重要的是从“天道”中探寻“人道”,其终极指向是要赋予自然之天以人格力量,为人寻求生命关怀。孔子的“天道”就是其“人道”的逻辑依据,表现为“道法自然”。儒家学者中最早将天人关系上升至世界观、本体论层面详加论证的,当属孟子。他大体摆脱了原来的天命论,而倾向于王道和人道的阐释。他在谈及个人修身问题时提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这就是说人必须发挥心思之能,才能了解人的本性,并由此上达天道。至宋明理学时期,张载在天人关系问题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程颐则强调“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二程遗书·第二卷上》)朱熹而后将其解释为“盖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吾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王阳明则是直接把先天之理置于人心之中,“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新合和畅,原无间隔。”(《王阳明全集·与黄勉之二》)以上各家虽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各有侧重,但在以“人道”配“天道”这一点上却是大致相同的。
牟宗三曾断言:“主体和天可以通在一起,这是东方文化的一个最特殊、最特别的地方,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最重要的关键就是在这个地方。”西方传统的自然法则和近代以来的自然权利法论强调人的自然权利,强调人身自由、个人尊严和支配自己行为的权利,即“天赋人权”。这使得西方理解的责任更多地是一种契约型的责任。而中国儒家文化信奉的“天人合一”理念,则为传统儒家的责任伦理提供了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形成条件。亦正是这种“天人合一”使得世人培养了复归天之正道并尽收天地于己的胸襟,以坚毅前行、不敢懈怠的态度,主动承担起“仁民爱物”、照管家国天下的责任。无限延展的责任意识成为人之为人的根本特征。这就有效地解答了人为什么必须,并且能够“修齐治平”的问题,同时决定了中国人的责任意识与行为主要不是依赖刑罚威慑,而是径需向内求取,即“为仁由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经由修身而深造自得。
(二)伦理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道运演的规律往往是予以承认的,但却使其存而不论。孔子曾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苟子则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天论》)他认为恒在有序、化秩万物构成了天道运行的基本特征。这说明儒家认为是人合天,而非天合人的。那么,如何能在天人“交相应”的过程中使“人道”得以参配“天道”?周人在深刻反思商灭周兴的历史经验教训后,得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的结论,提出了“敬天保民”思想,从而改变了殷人只顾“率民事神,先鬼而后礼”的做法,实现了“人”的发现。而后儒家认为“德”作为天的精神体现,人可以取其精华消融于天地之间,与天地合德,至“天人合一”宇宙道德境界,从而实现天人价值的统一。至此,“天道”问题转化成了“人道”问题,也即实现了从“敬天保民”到“敬德保民”的思想进化。
孔子在继承周人开创“以德配天”传统的基础上,对礼乐制度做出了理论上的系统完善,提出了“克己复礼”,就是希望把处于人际关系中的个人予以道德化,把宗法制度下的群体关系予以伦理化,以恢复礼乐有序,天下有道的传统秩序。于是形成了以朴素的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以家族孝悌为核心,外推至君臣、社会、国家天下的一整套伦理规范。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设计是从确立家庭成员的身份伦理开始的,这一点集中体现在“礼”的精神中。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为人们制定了各种规范和准则,其纲领性的表述就是在《礼记·礼运》中说的“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但是民又存好恶争夺相杀之心,“故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礼记·礼运》)儒家认为只有以礼节制,才能使人守“义”,即在关系伦理中自觉遵守身份与角色的合宜性,进而使人道配于天道,实现理想中的“和谐”状态。在儒家看来,个体若能够做到贯彻礼义,维护并践行伦理关系的纲常正道,其社会行为就是一种“善”的践履,其人格也会达致“止于至善”的境界。孔子认为个人只有行为合乎礼义,才能修得君子圣贤的完满人格,挺立于天地之间,故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日》)
儒家从天道运行规律出发,贯通天道与人道,以人道释说天道,然后人道又本于天道,阐释出“德”是作为精神形而上而寓于人心之中的实体,只有“以德配天”,通过修身成仁不断自我超越完善并使之外化,最终实现自我在社会上道德完善的践履,才能达到“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吉”的“天人合一”的完满境界。受其影响,儒家知识分子逐渐养成了一种“躬行仁义、修己济世”的内在品质,并将其自觉运用于个体弘道修德的具体生活境遇之中。从而“舍生取义”这种处于西方文化边缘的“非主流”心理品质,却成为中国人责任人格实现的应然选择。
二
从上述对天人观和伦理观的阐述可以看出,儒家学说不仅仅是为强调“天道”,更重要的是要从“天道”中探寻“人道”,其终极目标是要赋予自然之天以人格力量,为人寻求生命关怀。因此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使人道与天道秩序相感通而连为一体,更重要的还在于使人对万物负有了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上的责任感。正是这种责任感使儒家责任伦理有了得以返回现实生活世界的条件,并阐明人的道德责任既源于天理,又长于人伦,并延续于整个中华文明。
1.“仁民爱物”的仁爱精神
“仁者,爱人”(《论语·颜渊》)是孑l子仁爱精神的最直接表述。而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主张则可被视为仁爱精神的直接思想来源。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孟子也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孟子·尽心上》)当然,此时的仁爱精神还带着“爱有差等”的宗法等级色彩,但也正是这种基于人的原始血缘亲情而建立起来的真实、朴素、可信的仁爱思想,之后“在‘推己及人’的感性体验和‘天人一体’的理性论证的辩证统一基础上,成长为一种基于亲情而又高于亲情的伟大人类之爱”。
2.“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和“夫义妇贞”的家庭道德
孔子对周代礼制中的家庭伦理的改造主要体现在他通过对“仁”的阐释,以人所具有的爱人之心作为礼之哲学依据,从而把作为周代贵族家庭中的“亲亲”、“尊尊”的伦理规范和下层百姓家庭中的古朴情感结合起来,为整个社会的家庭伦理找到了人性的哲学根基。他将普通百姓家庭中父母的舐犊之情加以升华,强调“孝”是子女、父母间相互关切、恩爱的真挚感情。在家庭中父亲,子女有各自的家庭责任,做到“父慈子孝”才是亲子之爱的生活情理。孔子将“孝”与“悌”相连,提升了“悌”作为家庭伦理在调节家庭中各成员关系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只有做到兄爱弟悌,才有可能做到“长幼有序”。在夫妻关系上,先秦儒家强调“夫义妇贞”,“夫义”包括对妻子的忠诚;而“妇贞”就是指作为妻子有守贞洁的责任。这些家庭道德也是家庭各成员应肩负的责任伦理,这种古朴的情感伦理成为改善、协调中国千百年来和谐家庭的剂。
3.“内圣外王”的王道信念
儒家以“仁”为本源,以“道”为标准,强调“内圣外王”,是为体现一种追求个人成仁成圣以及追求大同社会的道德理想主义。内圣外王的“本”是心性修养,内圣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外王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士往往经由“学而优则仕”的途径,来实现自己“唯义所适”的道义责任。他们把“立德、立功、立言”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起点在自我,终点在政伦合一,以达致“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尚书·泰誓》)的高远境界为己任,勇敢地担负起济世安民的王道使命。王道是儒家学者倾其一生努力追寻的社会政治理想。正是这种王道信念向内作用形成了儒家“内圣”人格品德,向外延伸发展出了“外王”政治实践,并由此培养出了儒家知识分子“死守善道”的牺牲精神,构成了儒士社会责任意识的核心价值理念。
4.“心忧天下”的忧患意识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也反映了一个时展的特点并且与之相适应。关于社会学的论文题目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1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优秀大学生社会学论文题目1.浅析大学生炒股的博弈心理现状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现状研究--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为例
3.在华韩国留学生文化智力对文化认同的内隐影响研究
4.大学艺术与礼仪教育渗透研究
5.读懂“90后”才能获取真正的生力军
6.高校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对策
7.关于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探索
8.信任与公平:青年社会心态的区域比较
9.浅析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10.试论专业化.职业性社会工作推进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分析
11.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
12.民族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社会价值人际交往发展需求研究
13.民国时期女大学生婚姻观研究
14.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诉求的课程实训模式--以公关课程为例
15.“社区为本”的儿童保护服务本土化模式创新--以佛山市里水镇“事实孤儿”保护项目为例
16.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
17.穗.港两地青年学生的交流与融合
18.90后男大学生穿着行为分析
19.双语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性分析
20.罗振宇:我看到的世界
21.基于网络大数据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
22.对高校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的研究
23.统计学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24.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社工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
25.新常态下社会思潮的存在逻辑与新表征
26.大学阶段数据分析师的培养研究
27.社会工作如何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
28.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现象的探讨
29.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
30.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程的意义探析
31.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32.实践性教学在女性学课程体系中的运用
3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声望排序及变迁研究
34.基层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辅导改革初探
35.社会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的影响--以大学生网民为例
36.“小组工作”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报告
37.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38.对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39.性别意识与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基于福建省五所高校的调查
40.国外青少年移动网络通讯设备使用情况研究综述
41.甘肃省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羞耻感.述情障碍.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42.农村大学生“诉贫伤害”的社会学分析
43.症结与解决:受怀旧风影响的大学生恋爱观
44.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45.论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原因
46.家庭依恋模式对杏林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个案研究
47.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48.大学生亲密关系暴力的相关研究评述
49.社会工作人才保障激励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50.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大学生“低头族”的启示
51.湖北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的实证分析
52.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53.改进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教学方法及其意义
54.信息化环境下应用统计学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研究
55.论当前我国社会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
56.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共同体”研究
57.信息技术女性用户对信息技术设计的影响
58.关于高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满意度评价
59.大学生亲子关系与朋友关系的相关研究
60.常见校园犯罪的法律说明及其预防
法律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1.涉罪未成年人异地社会调查制度现行做法
2.完善未成年被告人人格调查制度的司法对策--以广州市的审判实践为样本
3.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理解与完善--兼论《刑事诉讼法》第275条
4.我国少年司法之人格甄别制度引入
5.未成年被告人人身危险性调查的理念确立和机制构建
6.少年司法分立论
7.“打人命”:农村青年妇女自杀特殊干预的一般意义
8.校园虐童行为模式与预防对策研究
9.社科法学的知识反思--以研究方法为核心
10.自由的女性与女性的自由--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法学的主张及其影响
11.中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研究综述
12.“封存”还是“消灭”?--评新刑诉法犯罪记录封存条款
13.“罪错未成年人新闻报道的权益保护与法律规制”研讨沙龙综述
14.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办案机制创新研究--以玄武区检察院“协作式”办案制度为视角
15.江苏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地方立法的实证分析--以A市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和预防现状为调研对象
16.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调查研究--以上海为例
17.我国少年司法的困境与出路
18.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性制裁机制研究
19.赦免制度:“宽恕”在国家心理中的体现
20.司法社工职业的独特性
21.论强制辩护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的适用--以《刑事诉讼法》第267条为中心
22.我国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立法研究综述
23.未成年人犯罪的性法学思考
24.未成年犯罪人的社区矫正
25.试论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培养
26.从性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看性法学研究的未来课题
27.关注弱势群体--女性主义法学的启示
28.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法律观及其启示
29.青少年犯罪预防中的“儿童参与”--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新思考
30.少年司法程序中品格证据适用的冲突与重构
31.儿童虐待的心理危害
32.未成年人轻罪案件非刑罚化处理之构想--以刑事和解为视角
33.未成年人犯罪特别程序之定位
34.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中社会调查制度的实际运用与分析
35.论我国未成年人人格调查制度之完善
36.宽严相济语境下未成年人累犯制度释疑及完善
37.可能性与空间考量:精神障碍者的司法社工介入
38.法社会学视角下的男性自杀问题研究
39.论大学生犯罪是否从宽处罚及其完善
40.新时期重庆市青少年犯罪研判与对策
社会工作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1、家庭暴力问题解决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2、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3、北京市社会工作事务所中社会工作者的激励状况研究
4、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城市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研究
5、社会工作教育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影响
6、关于最低生活保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研究
7、灾害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一种优势视角的分析
8、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服务研究
9、社会工作对自闭症家庭的干预研究
10、社会转型期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治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11、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研究
1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问题研究
13、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流动儿童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
14、军休干部服务中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研究
15、民办社会工作机构运行模式研究
16、资源依赖视角下社会工作机构服务质量研究
17、社会工作机构资源动员模式研究
18、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探讨
19、“三社联动”机制推动广州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研究
20、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现状分析
21、社会工作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满意度调查
22、新形势下沿海地区农村社会工作问题研究
23、伤残人群社会工作中的困惑思考
24、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影响因素及前瞻思考
25、社会工作介入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模式研究
26、专业社会工作与中国社会治理相结合的探讨
27、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
28、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探析
29、增权理论视角下面向“三失”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个案帮扶途径与方法研究
30、社会治理视角下新疆社会工作示范点的发展研究
31、制度信任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嵌入”公办福利机构问题研究
32、青少年厌学的社会工作个案介入研究
33、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与伦理抉择
34、从社会工作机构的成立看本土性社会工作的发展
35、社会工作视角下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研究
36、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和整合
37、社会工作方法在改善医患关系中的运用
38、资源依赖视角下社会工作机构服务机制探析
39、社会工作行业组织明确组织使命与发展道路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 残障儿童; 健全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关系;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6)03005906
兄弟姐妹关系通常是人们经历的最复杂和最长久的一种家庭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辈亲缘间的感情建立方式主要透过肢体、言语或非言语沟通,并在沟通的过程中获得相互间知识、观点、态度、信仰和感受的交流与分享。对于残障儿童而言,由于他们自身的特殊情况,兄弟姐妹关系在他们的童年发展阶段有着独特的意义。 和普通儿童相比,残障儿童尤其是有语言障碍、沟通障碍或行为障碍的儿童,往往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与外界同龄人进行有效的互动和沟通。但这种社交体验却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学习、必不可缺的一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与兄弟姐妹的相处能帮助这些儿童在具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下获得自然的社交学习经验。兄弟姐妹关系对于残障儿童来说,不仅是由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一种亲情连结,更是有助于他们掌握社会技巧和建立自我概念的良好的同辈互动关系。与此同时,残障儿童也对健全兄弟姐妹的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尽管兄弟姐妹关系对残障儿童及其健全兄弟姐妹的发展均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西方关于残障群体的家庭研究却长期以来只把关注点放在残障儿童的父母身上,而忽略了对兄弟姐妹在家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行研究。直到最近10年,相关的残障儿童兄弟姐妹研究才逐渐增多。因此,本文试图强调研究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研究及其实践意义。首先对兄弟姐妹关系的定义、特征及相关理论框架进行介绍,然后对相关的西方文献进行量化分析,探讨西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基本情况、决定因素和该关系对儿童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西方未来在相关研究方面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一、定义与理论框架
根据美国普渡大学教授Cicirelli提出的定义,兄弟姐妹关系是指两个或以上的兄弟或姐妹从意识到对方存在的那一刻起彼此分享知识、观点、态度、看法和感受的各种肢体、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的总和。[1]兄弟姐妹关系在人的一生中随着不同年龄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差异性特点。例如,童年时期的兄弟姐妹关系会较为密切,相互陪伴或竞争、嫉妒的情形较常发生。随着年龄增长,进入成年期的兄弟姐妹会各自发展出独立的个性和生活。这个阶段,他们之间的关系通常会因为彼此的工作发展、社交建立和新家庭的组成而逐渐疏远,直到迈入中老年阶段后,这种相对疏离的兄弟姐妹关系才会因为各自子女的离开(组成新家庭)而重新变得密切。
由鲍文(Murray Bowen)提出的家庭系统理论是第一个对家庭系统功能进行全面讨论的理论。该理论可以被应用于解释残障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2]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而不同的子系统则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例如,有的子系统强调的是个体因素。在这种情形下,包括单个家庭成员的年龄、性别、个性等的特征都可以被视为“个体化”的子系统。而子系统也可以是指双向型的关系,如兄弟姐妹关系、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都属于“双向型”的子系统。此外,三向或四向型的多元家庭关系,如兄弟姐妹与其父母之间的关系同样也可以被当作子系统。根据家庭系统理论,不管是“个体化”“双向型”,还是“多向型”的子系统,他们之间都存在关联并相互影响。[2]因此,如果以残障儿童为主体,健全兄弟姐妹的特征(“个体化”子系统)、父母的婚姻状况(“双向型”子系统)以及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和态度(“多向型”子系统),都可能会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以及兄弟姐妹的相处关系带来很重要的影响。同样,如果从健全兄弟姐妹的角度出发,残障儿童的残障情况、兄弟姐妹的相处关系(“双向型”子系统)、父母的婚姻状况(“双向型”子系统)以及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和态度(“多向型”子系统),也同样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
在家庭系统理论的基础上,Olson, Sprenkle 和 Russell进一步提出了家庭内聚力理论。[3]这个理论探讨了家庭系统底下的家庭行为,并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连结不仅是影响个体未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家庭功能是否得以正常发挥的重要参考指标。该理论的提出也进一步印证了残障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对其自身发展、其健全兄弟姐妹的发展乃至其家庭功能正常运作的重要性。
二、西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
关系研究现状(一)相关期刊文献情况概述为了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发展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本研究主要针对美国著名的心理学研究数据库PSYCHINFO中关于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论文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文献检索的过程中,以“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和“兄弟姐妹影响”为关键词组,在PSYCHINFO进行搜索,有162篇文献初步符合关键词条件。
为进一步确保所选取的论文内容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对这162篇论文进行了第二轮筛选。被选取的文献必须满足以下条件:研究对象为残障儿童,研究内容为关于兄弟姐妹关系或兄弟姐妹对相互成长所带来的影响,在2002年至2015年间发表,须为期刊论文,论文为英文文献。
通过筛选,有43篇文献满足上述五点要求。本研究最终选取该43篇论文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被检索的文献中,论文的研究对象涵盖了各种类别的残障儿童,包括自闭症、智障、学习障碍、听障、视障、脊椎裂、缺失综合症、脑瘫、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幼年型特发性关节炎和长期病患者。部分论文尝试比较健全儿童兄弟姐妹关系与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差异。[4-6]与此同时,部分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别残障儿童的发展特性对于其健全兄弟姐妹成长的影响或对其兄弟姐妹关系的影响。例如,有文献对智障儿童的兄弟姐妹与肢体障碍儿童或长期病患儿童的兄弟姐妹进行了比较。[7]
部分文献是定量分析,主要收集了来自健全兄弟姐妹或其父母的观点。[8-10]只有少数论文同时收集了来自教师的观点。[7,11]目前,只有2篇论文是对全部家庭成员进行深入访谈的定性研究。[12-13]在43篇论文中,有24篇来自美国,其他论文分别来自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14-16](二)相关期刊文献结果分析1. 残障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西方残障儿童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亲近、密切,而这种兄弟姐妹关系对于他们各自的成长也带来了积极、正面的影响。[7]然而也有部分研究认为,和普通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相比,残障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既存在积极影响,也存在消极影响。[17]只有一份研究明确指出,自闭症儿童的行为会对他们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带来负面效应。[18]
许多人认为,残障儿童自身的功能缺陷对于他们和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关系会产生影响。[18]事实上,这种关系所受到的影响可能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因素,并不单单因为“残障”这个事实本身。许多西方研究发现,残障儿童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与个人、家庭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个人层面上,兄弟姐妹的出生顺序、年龄差异和性别影响都是决定兄弟姐妹关系的因素。例如,如果较年长的兄弟/姐妹有残障情况,那兄弟姐妹在相处中则更容易发生争执和矛盾。反之,如果残障儿童是家中较年幼的弟妹,则他们在这段关系中更容易得到照顾,并且更容易与其他兄弟姐妹和谐相处。[15]此外,年龄相近或性别不同的兄弟姐妹可能更容易在相处过程中产生矛盾。[19-21]相比之下,如果各个兄弟姐妹性别相同,则健全儿童更容易对其残障的兄弟姐妹产生同情并建立更亲密的关系。[22]部分研究还发现,残障儿童的残障程度、行为问题和沟通能力也会影响他们和其他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23]
当从家庭层面分析兄弟姐妹关系时,许多研究发现,父母对待不同子女的不同态度、家庭人数、父母的焦虑程度、父母的婚姻压力、父母的教养技巧以及父母对不同子女的负面比较都是影响其子女之间兄弟姐妹关系的重要因素。[9,24]而从社会层面上分析,没有研究发现同龄伙伴效应对兄弟姐妹关系有明显影响。[5]部分研究则认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是影响兄弟姐妹关系的因素。现存西方文献在研究个体和家庭因素方面的发现与家庭系统理论底下关于子系统的观点相一致。[25]
事实上,兄弟姐妹关系并不是一直稳定不变的。残障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经历不同的兄弟姐妹关系变化。[24]Waite-Jones 和 Madill指出,在儿童后期发展阶段和青少年前期发展阶段,由于健全兄弟姐妹对于残障的理解和认识发生了变化,而残障兄弟姐妹的问题行为又逐渐增多,因此,在这两个阶段里,兄弟姐妹之间可能更容易产生紧张关系。[26]2. 兄弟姐妹关系对残障儿童的影响研究发现,智障或自闭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健全兄弟姐妹的影响。例如,Knott、 Lewis 和 William 指出,健全兄弟姐妹在自闭症和唐氏综合症儿童的社交学习和社会模仿学习过程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27]与自闭症儿童相比,唐氏综合症儿童更容易在与兄弟姐妹互动的过程中产生模仿行为。而自闭症儿童虽然存在人际交往障碍,却会在自由玩耍的过程中以行为模仿的方式吸引健全兄弟姐妹的注意力,并借此学习社交互动。
总的来说,残障儿童与健全兄弟姐妹的相处关系不管是高度亲密还是存在较多冲突,这些互动方式均有助于提高残障儿童的社会能力。其中,兄弟姐妹之间的性别因素会对他们在相处过程中是否能保持关系融洽或是否产生矛盾有一定影响。研究发现,在儿童阶段,性别相同的兄弟姐妹更容易因为相似的兴趣爱好而关系亲密,而性别相异的兄弟姐妹则更容易发生争执和矛盾。[7]3. 兄弟姐妹关系对健全兄弟姐妹的影响在兄弟姐妹关系中,残障儿童对健全儿童的成长既可能带来正面影响,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在正面影响方面,有研究发现,残障儿童的健全兄弟姐妹比起其他儿童更早熟,成长得也更快。他们在兄弟姐妹关系中获得更高的自我价值、锻炼了更强的能力、学习了更多的社会技巧、更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且有更好的自我控制力。[28-30]一些健全儿童通过帮助残障兄弟姐妹也获得了自我认同感和精神层面的满足。
而在负面影响方面,尽管有研究指出,残障儿童的问题行为并不会对健全儿童的成长带来效应,部分学者则对此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和同龄伙伴相比,残障儿童的健全兄弟姐妹更容易出现情感障碍、行为问题或有更高机会患上抑郁症。[31-33]这些健全兄弟姐妹可能相对较不容易察觉自身情绪以及较不愿意表达自我情感。[34]此外,Waite-Jones 和 Madill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受访的健全兄弟姐妹认为,他们的家庭不同于“正常”家庭。[13]这些健全儿童认为,自己在与残障兄弟姐妹的相处过程中曾发生过不愉快的经历,并承认因为照顾残障兄弟姐妹而牺牲了自己与同龄伙伴相处的时间。他们还认为,自己的父母并没有把残障兄弟姐妹的情况充分地告诉他们。其他研究也提到,健全兄弟姐妹受到残障儿童的负面影响还包括:承担了更多的家庭任务和照顾责任、缺少自由做事情的机会、产生亲子关系紧张、存在自我适应困难以及出现在学校表现较差的情况。[34-35]
结合家庭系统理论的观点不难看出,当残障儿童作为家庭中的子系统出现障碍时,该子系统将无可避免地对其他子系统(如健全兄弟姐妹的心理健康、健全兄弟姐妹的能力发展、亲子关系等)以及家庭功能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三、研究中国残障儿童兄弟
姐妹关系的重要性目前,关于兄弟姐妹关系的亚洲研究仍然比较少。而探讨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文献在亚洲学术领域更是较少得到关注。由于社会背景、家庭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现存的西方研究结果往往不能准确反映亚洲国家残障儿童兄弟姐妹的相处情况。虽然近年来在某些亚洲国家或地区都有少数研究尝试探索兄弟姐妹关系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但和西方国家相比,亚洲的研究仍然非常不足,现存研究的样本数量也较小,而且研究的对象也基本以普通儿童为主。因此,针对“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残障儿童兄弟姐妹的相处关系”“文化现象在这些兄弟姐妹关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满意情况”等问题,现存的亚洲研究暂时仍无法提供有效解答。
和西方的兄弟姐妹关系相比,中国的兄弟姐妹关系也同样强调该关系的亲密度和内聚力。例如,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学作品曾用“手足”来形容兄弟姐妹关系中密不可分的亲缘、社会和情感连结。然而,和西方兄弟姐妹关系不同的是,受中国传统家庭文化观的影响,中国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关系还涉及责任和照顾。根据儒家思想当中的五伦原则,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伦关系主要包括了五种: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而人们对父母的孝顺、对家人的照顾以及对兄长教诲的尊重和服从都属于儒家伦理原则中强调的内容。由此而见,中国的兄弟姐妹关系在传统儒家伦理观的规范和约束下,不仅仅重视手足之间的相处情谊,更是强调兄弟姐妹间因亲缘而形成的、应相互付诸的照顾责任。由于文化观导致的差异性,现存的西方研究的发现未必能很好地反映中国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发展状况。
在中国,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的特征除了受传统文化观的影响以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政策因素的影响。和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在1979至2014年间以控制国家人口为目的,颁布实施了限制生育的独生子女政策。在过去的30多年里,大部分的中国家庭都只生育一个孩子,兄弟姐妹关系在新一代的中国家庭中已逐渐消失。为了对生育有残障子女的家庭给予政策照顾,当时的独生子女政策允许有残障儿童的城市家庭申请再生第二胎。因此,不同于其他的普通儿童,许多的残障儿童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且在许多选择了生育第二胎的残障儿童家庭中,残障儿童的出生从某种程度上是其健全兄弟姐妹获得生命的原因。在特殊的时代和政策背景影响下,残障儿童比普通儿童多了一份和兄弟姐妹相处的生命体验。但是,这种独特的家庭现象究竟如何对残障儿童、健全儿童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处和成长产生影响,迄今仍无法从现存研究里找到清晰的答案。
此外,中国目前许多关于残障儿童的家庭研究和康复实务工作,都习惯把重点落在残障儿童本身或是承担主要养育角色的父母身上,而忽略了健全兄弟姐妹和残障儿童在共同生活、相处和成长中对各自所产生的相互影响。事实上,健全兄弟姐妹作为家庭中的成员,他们也在残障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与残障儿童之间的相处关系不仅对其自身成长存在影响,也对维持整个家庭关系的健康、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未来需要有更多的中国研究对相关的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问题进行探讨。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从事康复实务工作的特殊教师、治疗师和社工更全面地了解残障儿童的家庭系统功能、残障儿童及其兄弟姐妹的相处情况和发展需求,并最终制定出有效的家庭干预方案。
四、现存西方研究的不足之处
及未来中西方研究趋势虽然现存的西方研究为残障康复领域的临床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参考资料,并帮助了康复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残障家庭的各方面需求,但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部分研究由于采集的样本数目太少,而无法较好地分析残障儿童兄弟姐妹之间因年龄差距、出生顺序等因素对他们相处关系所产生的影响。[21]许多研究在收集数据的时候只采集了父母的观点,但事实上他们的观点未必能准确反映残障儿童和其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情况。父母的观点也无法代表健全子女在兄弟姐妹关系中的真实感受和看法。此外,大部分的研究都倾向于选择中级阶层、有一定教育程度的欧美白人家庭作为研究对象,较少有研究考虑到不同文化、种族、阶层等背景因素对研究结果所产生的差异性影响。而一些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如基因特征、就业情况和父母的个性特点等如何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产生影响也仍未能在现存研究中得到充分的解释和分析。最后,绝大部分的西方研究只局限于研究某一个成长阶段的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并没有根据儿童发展过程的特征,从纵向比较残障儿童在不同阶段中兄弟姐妹相处关系的变化和特点。[27]
鉴于上述的不足之处,未来的西方研究需要继续从多系统、多层面(个人、家庭、社会系统)进一步深入研究残障儿童的兄弟姐妹关系。在样本收集的过程中,样本数目应该增多,以尽可能使数据结果能代表整个研究群体的观点。而研究中样本对象的选择应全面考虑不同的个体因素,包括种族、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经济情况等。为确保所收集的样本材料能准确反映所研究的问题,未来的研究除了收集父母的观点,还可考虑同时收集残障儿童、健全儿童、其他家庭成员、儿童同龄伙伴以及学校老师的观点。未来的西方研究还应进一步关注不同文化背景和现象对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所带来的影响。此外,西方学者还可通过运用生命历程理论的观点进行更多纵向研究,从而探索残障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中兄弟姐妹相处关系的变化以及这种关系与纵向发展过程的互动。
而中国大陆未来关于残障儿童兄弟姐妹关系问题的研究,除了可以借鉴西方的研究经验和研究目标以外,还应关注本土社会经济背景、政策文化、传统家庭观、社会价值观等因素对该问题可能产生的独特影响,并对其作更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这些研究将对中国残障群体家庭康复服务的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CICIRELLI, VICTOR.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adulthood[J].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 1991, 16:291-310.
[2]BOWEN M.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M]. New York: Aronson, 1978.
[3]OLSON D, SPREKLE D, RUSSELL C.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 I cohesion and adaptability dimensions, family typ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 Family process, 1979, 18:3-27.
[4]BEGUM G, BLACHER J. The siblings relationship of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J].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11, 32(5): 1580-1588.
[5]FINDLER L, VARDI A. Psychological growth among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J].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08, 47(1): 1-12.
[6]MANDLECO B, OLSEN S F, DYCHES T,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sibling functioning in families raising a child with a disability[J]. Journal of family nursing, 2003, 9(4): 365-396.
[7]FLOYD F J, PURCELL S E, RICHARDSON S S, et al.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social functioning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J]. Journal on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09,114(2): 110-127.
[8]RIVERS J W, STONEMAN Z. Sibling relationships when a child has autism: marital stress and support coping[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03, 33(4): 383-394.
[9]BAT-CHAVA Y, MARTIN D. Sibling relationships for deaf children: the impact of child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J].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2002, 47(1): 73.
[10]HOSSEINKHANZADEH A A, ESAPOOR M, YEGANEH T, et al. A study of the family cohesion in families with mentally disable children[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3, 84: 749-753.
[11]LOBATO D, KAO B, PLANTE W, et al. Psychological and school functioning of latino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11, 52(6): 696-703.
[12]KAO B, ROMERO-BOSCH L, PLANTE W, et al. The experiences of latino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J].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2012, 38(4): 545-552.
[13]WAITE-JONES J M, MADILL A. Amplified ambivalence: having a sibling with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 Psychology and health, 2008, 23(4): 477-492.
[14]BARR J, MCLEOD S. They never see how hard it is to be me: siblings observations of strangers, peers and famil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ech-language pathology, 2012, 12(2): 162-171.
[15]MURLROY S, ROBERTSON L, AIBERTI K, et al. The impact of having a sibling with an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parental perspectives in two disorders[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2008, 52(3): 216-229.
[16]SCELLES R, BOUTEYRE E, DAYAN C, et al. Support groups for sisters and brothers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J].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2012, 182(2): 249-261.
[17]DYKE P, MULROY S, LEONARD H.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 Acta paediatrica, 2009, 98(1): 23.
[18]PETALAS M A, HASTINGS R P, NASH S, et al. The 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adolescent siblings who have a brother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2012, 37(4): 303-314.
[19]BEGUN A L.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volving developmentally disabled people[J]. 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 1989, 93: 566-574.
[20]BELLIN M H, RICE K M. Individual, family, and peer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quality 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families of youths with spina bifida[J].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09, 23(1): 39-47.
[21]BURKE P. Brothers and sisters of disabled children: the experience of disability by association[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2010, 40(6): 1681-1699.
[22]MONICA C, PAT G. Sibling relationships of children with down syndrome: perspectives of mothers, fathers, and siblings[J]. 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 2003, 108(4): 234-244.
[23]RIVERS J W, STONEMAN C. Child temperaments, differential parenting, and the sibling relationship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08, 38: 1740-1750.
[24]BAT-CHAVA Y, MARTIN D. Sibling relationships of deaf children: the impact of child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J].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2002, 41(1): 73-91.
[25]JOINSON C, OCALLAGHAN F J, OSBORNE J P, et al. Learning disability and epilepsy in an epidemiological sample of individuals with 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J].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03, 33(2): 335-344.
[26]WAITE-JONES J M, MADILL A. Amplified ambivalence: having a sibling with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 Psychology and health, 2008, 23(4): 477-492.
[27]KNOTT F, LEWIS C, WILLIAM T. Sibling interaction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development over 12 months[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 2007, 37: 1987-1995.
[28]MANDLECO B, OLSEN S F, DYCHES T,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sibling functioning in families raising a child with a disability[J]. Journal of family nursing, 2012, 9(4): 365-396.
[29]CUSKELLY M, GUNN P. Adjustment of children who have a sibling with down syndrome: perspectives of mothers, fathers and children[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2006, 50(12): 917-925.
[30]NAVARAUSCKAS H, SAMPAIO I B, URBINI M P, et al. ‘Ei, du também estou aqui!’: aspectos psicológicos da percepo de irmos frente à presena de uma criana comp aralisia cerebral no núcleo familiar[J]. Estudos de psicologia, 2008, 27(4): 505-513.
[31]RODRIGUE J R, GEFFKEN G K, MORGAN S B.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behavioral adjustment of sibling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993, 23: 665-674.
[32]GOLD N. Depression and social adjustment in siblings of boys with autism[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1993, 23: 147-163.
[33]MCCABE H, BARNES R E. Autism in a family in china: an investigation and ethical consideration of sibling issu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2012, 59(2): 197-207.
1.SSCI
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期刊为1300多种。SSCI收录报道并标引了2684种(截止到2009年6月9日)社会科学期刊,同时也收录SCIE所收录的期刊当中涉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SSCI涉及人类学、考古学、地区研究、商业与金融、传播学、犯罪与监狱、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教育学以及特殊教育、环境研究、人类工程学、种族研究、家庭研究、地理学、接待、休闲、运动与旅游、卫生政策、护理、老年医学、健康与康复、药物滥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劳资与劳动、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国际关系、法律、法医学、语言学、管理科学、运筹学、计划与发展、政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伦理学、公共管理、社会学、城市研究、运输、女性研究等。
2.SCI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SCI创刊于1961年,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SCI以布拉德福(S.C.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论、以加菲尔德(E.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对学术期刊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从而评判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SCI收录的论文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所以SCI指标主要适用于评价基础研究的成果,而基础研究的主要成果的表现形式是学术论文。所以,如何评价基础研究成果也就常常简化为如何评价论文所承载的内容对科学知识进展的影响。因此,SCI是目前国际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SCI所收录期刊的内容主要涉及数、理、化、农、林、医、生物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选用刊物来源于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其中主要的国家有美国、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也收录部分中国(包括港澳台)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