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饮食文化差异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3 15:14: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饮食文化差异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饮食文化差异论文

篇(1)

[关键词]动能对等;英译策略;有效交流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049-01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本论文试图从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探讨翻译中国饮食文化英译的有效策略。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饮食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风味多样;第二,四季有别;第三,讲究美感;第四,注重情趣,讲究寓意;第五,食医结合。而在西方的烹饪书中介绍的菜都是以材料和烹饪的方法来命名的,所以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要从中国的特色入手,同时考虑到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西方人在对待饮食文化上和中国人的观念是不同的,他们考虑的是食物是否有营养,是否健康。

二、文化差异在饮食文化上的不同表现

(一)词汇空缺

文化当中独有的事物(物态的或精神的、具象的或抽象的)在译语文化当中缺乏对应的词汇来予以表达,从而造成“词汇缺项”(lexical gap)的现象。如中国饮食文化中所独有的“包子”“汤圆”“米线”等,在英语中就无法找到与其所指意义相同的单词。而有些中国菜又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东坡肉”和“龙须面”;如果西方人不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就不会明白这两道菜是什么意思。因为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找不到相对等的词来翻译这两道菜。所以对于西方人来说只能根据字面意思的“肉”和“面”来理解这两道菜。

(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饮食问题是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在习语中也有一些表达和饮食有关。“吃……饭”在英语中翻译过来就是“making a living”,但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这个翻译另当别论。比如“吃政治饭”对等的翻译就是“to make a living by going in forpolitics”,而“吃算盘子”就是“to make a living bydoing business”(兰保荣,1985)

三、饮食文化的英译策略

有时候文化信息的翻译很难传递到译入语中去,其结果就是对等的标准不能完全做到了。文化差异会引起几种不对应的情况:1语文化在概念上有明确的实体,而译入语文化不加以区分或恰恰相反。2.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汉语文化中根本不存在或罕见或被忽视。3.原语和译入语中同一个指称对象可能由字面意义不同的词语加以指称。例如,英语的green-eyed,翻译成汉语是“眼红”或者是“妒忌”而不是“眼绿”。由于在中西文化中的巨大差异,所以会造成在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丢失,由此会导致原文读者的反应与译文读者的反应不对等。例如,将中国名酒“杜康”翻译成英语一般按照发音译为“DuKang”英语国家读者看到英语商标“DuKang”时,只会把它与酒联系在一起,而不会想到中国历史上的酿酒高手“杜康”,也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把“杜康”与好酒联系起来,所以,“杜康”作为商标,文化信息没有完全对等。

为了达到功能对等翻译,译者必须:1.权衡在交际中涉及地所有因素;2.显现出各种选择余地的描写,尤其是在复杂的章节中;3.尝试一些可接受和易理解地描写(Jin,and Nida90),因此功能对等翻译被看作是许多译者的翻译方法。

当意译为了译文优美而忽略了译文的忠实时,功能对等翻译能够产生最接近原文的对等。一些译者在意译中,觉得有义务改正出现在译出语境中的错误,还有一些译者碰到他们不喜欢或不赞成的语句时,会毫不犹豫地删掉。这些译者的这种做法是修改文章,而不是翻译。因此意译中改正错误或删掉文中的内容会导致正确的表达意思,即原文中的意思表达错误,由此就缩小了功能对等翻译,功能对等翻译目的就是产生最接近原文的对等。

意译的翻译者为了达到译文的优美,便倾向于夸大翻译或缩小翻译。另一方面,功能对等翻译目的是尽可能产生翻译准确。这两种方法虽然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是将导致两种理解意思。在翻译中,当处理文化内容时,过多地扭曲文化意思或过度地解释文化特点。意译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功能对等翻译也就不同。

四、结束语

要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及其翻译的情况,就需要进行大量的相关文化知识的培养,这非一朝一夕之功。读者应该根据时代的进步不断调整自己的翻译策略,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样,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饮食文化被介绍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都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7

篇(2)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涉外酒店中餐菜单的英译方法,对涉外酒店中中餐菜单的英译方法和策略进行了研究,将有助于中国餐饮文化的传播,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一、东西方餐饮业中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特点

由于东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导致了不同的菜名命名方法,体现了各自不同的需求目的。在西餐菜单里,只简单列出菜名,再标出所用主、辅料及烹调方法和食用时附带的佐料,给人朴素和实用的感觉。而在中国,中餐菜肴品种繁多,菜名也极其丰富,菜名的命名方式十分讲究,特点鲜明。既有用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命名的菜名,菜名常由原料名称,刀法与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器(如辣子炒鸡丁、香爆芹菜鱿鱼丝、干锅鸡等)、菜肴的创始人、发源地或历史典故等构成,反映菜肴内容和特色;又有用浪漫主义的写意笔调进行命名的菜名,采用典故、比喻、夸张、象征等各种方式使得中餐的菜名既美妙动听,又形象逼真,这些菜名追求“形美、音美、意美”,讲求吉利、喜庆,既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又充满着民俗情趣和地方风情。这些菜肴的特点是选料极其庞杂,利用原料的色、香、味、形的特点,烹调方法的特点及造型上的特点,为迎合食客的心理而起了美丽动听(一般象征吉祥如意)的名字。这类菜名既不反映原料,也不反映烹调方法,却反映了菜肴的深刻含义,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饮食文化。

二、涉外酒店中中餐菜单翻译

针对中餐菜单的命名特点,可以用以下方式对中餐菜单进行翻译。

(一)以写实性命名的菜谱的翻译

根据功能派翻译理论,在翻译以写实性命名的中餐菜单的过程中,以菜肴内容和特色为主,译出菜名的原料名称,刀法与烹制方法、菜肴的色、香、味、形器等,以达到传递原料、配料、烹调方法、造型等信息的预期功能,让游客通过英文菜单了解菜肴的组成材料,烹制方式,口感味道等,指导食客有目的的品尝菜肴。

1、菜名以主料开头的菜单:

①可以以主料(形状)+(with)辅料的方式,介绍菜肴的主料和辅料,例如:杏仁鸡丁chicken cubes with almond,西红柿炒鸡蛋scrambled egg with tomato;

②可以用主料(形状)+(with,in)味汁的方式,介绍菜肴的主料和味汁,例如:芥末鸭掌duck webs with mustard sauce,葱油鸡chicken in scallion oil。

2、菜名以烹制方法开头的菜单:

①可以用烹法+主料(形状)的翻译方式来介绍菜肴的烹法和主料,例如:软炸里脊soft-fried pork fillet,炒鳝片stir-fried eel slices;

②可以用烹法+主料(形状)+(with)辅料的翻译方式来介绍菜肴的烹法和主料、辅料,例如:仔姜烧鸡条braised chicken fillet with tender ginger;

3、对于以形状或口感开头的菜单:

①可以采取形状(口感)+主料+(with)辅料的方式,来介绍菜肴的形状(口感)和主料、辅料,例如:芝麻酥鸡crisp chicken with sesame,陈皮兔丁diced rabbit with orange peel,时蔬鸡片Sliced chicken with seasonal vegetables;

②也可以采取口感+烹法+主料的方式来介绍菜肴的口感、烹法和主料,例如:香酥排骨crisp fried spareribs,水煮嫩鱼tender stewed fish,香煎鸡块fragrant fried chicken;

4、在翻译以人名或地名开头的菜名时:

①可以采取人名(地名)+主料的方式,介绍菜肴的创始人(发源地)和主料,例:麻婆豆腐Ma Po bean curd,四川水饺Sichuan boiled dumpling(Sichuan jiaozi);

②以人名(地名)+烹法+主料的方式进行翻译,以介绍菜肴的创始人(发源地)、烹法和主料,例:东坡煨肘DongPo stewed pork joint,北京烤鸭Beijing Roast Duck。

5、在中国菜谱中,有些菜为了突出其色道,用了赏心悦耳的名字,比如把鸡蛋(egg)称为木须;含蔬菜(vegetable)的菜肴为突出其色道称其为翡翠,用芙蓉指鸡蛋清(egg white);含多种谷物的菜名称为八宝或八珍等。翻译这些菜名时,应把这些用料的名称统一起来,例如:木须肉;翡翠虾仁,翡翠培根炒饭fried rice with bacon and mixed vegetables 翡翠烧麦steamed vegetable shaomai;芙蓉鸡片,蟹肉芙蓉蛋crab meat with egg white.

(二)以写意性命名的菜名的翻译

中国菜肴名称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写意”型命名的菜名。这类名称往往利用菜肴原料的色、香、味、形的特点,烹调方法的特点及造型上的特点,为迎合食客的心理,赋予菜肴美丽动听(一般象征吉祥如意)的名字。这类菜名既不反映原料,也不反映烹调方法。在此情况下,就不能用直译的办法,需要考虑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译出其所指内容,使译文实现向外国游客传递食物的相关信息的预期功能。例如:全家福 happy family—a combination of shrimps, pork, beef, chicken, lobster, and mixed vegetables with brown sauce,银丝掌中宝 silver-thread treasure on palm,凤爪—chicken feet,青云直上rapid promotion—bitter gourd。

(三)有些菜名对中国食客而言非常有意义,若直译其名,可能会引起东西文化方面的冲突。

为消除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就要考虑其真正的原料构成,以达到其应有的功能。例如,红烧狮子头 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童子鸡 baby/tender/young chicken,红莲白雪藏龙 shrimp with shelled olive seed and egg white,龙虎凤大烩 thick soup of snake, wild cat and chicken,龙凤呈祥 stewed snake meat and chicken。 以上菜名的“狮子头”,“龙”“凤”若照直译成英语,势必会产生文化上的冲突,功能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从事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人员尤其要注意跨文化交际中本国和异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注意文化信息等值,防止在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原文文化信息的丢失与扭曲,要想方设法使这些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去除。商务英语的特点是它为国际商务活动这一特定的专业学科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它既有英语语言的共同特征,即基于英语基本语法、句法结构和词汇,又具有独特的语言现象和表现内容,研究其语言现象,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以掌握其翻译时的特殊性和规律性。翻译的最基本任务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而且是思想、信息和文化知识的传递,不能正确传递文化差异的翻译会变成无效的翻译,因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

一、翻译的跨文化交际性

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是翻译,它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的基本概念既是源语言与目标与的互相转换。

“社会属性”是语言的特点,提出了语言与文化亲密关系。一方面,语言系统这一基本要素是构成文化的要素之一;另一方面,文化系统的其他要素都需要由语言来传达,从而得到演进发展。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交际可以分为同一文化内部的成员之间的交际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的交际(即跨文化交际),而文化的交际很大部分是通过语言进行的。由于地球上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不同,其语言系统的各个层次,如词汇层,句法层,语域层等均折射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丰富多彩的文化特征。翻译者在翻译语言的同时承载着沟通的思想、交流文化的重任。因此,翻译本身就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

二、翻译交际中的跨文化差异性

翻译作为交际双方的“使者”,穿梭于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翻译的交际行为决定了译者不得不面对所有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语言障碍问题和文化冲突问题。翻译的信息接受和解码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翻译之难在于它不仅是个语言转换的问题,其中包含了文化上的差异,观点立场上的差异,知识层次的差异,以及两种语言之间无法简单转换的矛盾和不端正的翻译态度等所造成的种种问题。翻译的最终目的是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接受者能实现在思想上与文化上的交流。因而,译者假若要想在最大程度上贴近源语的内容及文体风格,就需要认真解读附着在语言层之外的“超语言信息”即文化信息,并传递给读者。

翻译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背景差异

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不同,因而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基督教自公元一世纪产生以来,其宗教观对欧美国家的精神世界的影长达两千年,这种影响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其语言文化中,产生了以圣经故事为创作材料的圣经文学,包括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文字,也有宗教的痕迹。例如:He ran as if the Old Boy were after him. "Old Boy"本意为“老友”、“老兄”,在这里却是“魔王”、“撒旦“。这句话的意思是:“他跑得很快,好像魔鬼在追他似的”。

2、词汇空缺与一词多义

译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人脑中接收、分析、理解语言音信息的同时,还要启动另一套语言系统搜寻的相应的语言符号,进行编码后迅速表达出来。实际上,由于概念的不同,英汉语言中存在着词语“不对等”的现象。例如,以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烹调方法为例,有煸(炒)、爆、炸、煎、清炒、清蒸、红烧、煲(炯、炖、喂)、烫(白灼)、焙、铁扒、汞、熏、汁卤、腌、足有巧种之多。但英语中相应的词汇寥寥无几。中餐的米饭可以是炒饭,也可以是白饭,假若译成 rice显得过于笼统。“炒饭”不妨译成"fried rice",“白饭”译成"steamed rice",除非特别讲明,一般应把米饭译成"steamed rice"。 英语中的许多词语在汉语中也有空缺,如西方一此国家的爵位称号,在中国的语汇里就没有对等的词语。

一词多义现象也是翻译时的一人难题。比如翻译“一所外向型、多模式、高质量的品牌外国语学校”的时候,“外向型”指的是培养外语人才、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一所学校。不可套用“外向型经济”时所用的"exported oriented"一语,可译为"a school oriented toward the outside world"或`multiple syllabi"。

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情景教学法,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英语原声电影。英语原声电影的语言来自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提供的语言材料真实环境。在电影中也最容易接触到广义文化内容:英语语言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吸等文化现象。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观看英语原声影片是听力课与影视欣赏课常采用的教学方式,现在,教师可完全运用到翻译教学中来。英语电影的语言具有自发性、无准备性、句式多变、直观性,语感较强等特点,与生活中真正的翻译场景相似;况且,英语电影中的语言文化内容丰富,学生能从中学到大量的习语和表达方式,是熟悉了解外国文化很好的材料。因此,翻译教学让学生多看多译原声电影,有利于学生用最贴近的自然对等从语义和语体两方面重现原文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翻译课堂中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与能力,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使用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呢?作者把重心放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为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商务英语翻译课上,我们侧重传授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除了传授常用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之外,还重点训练怎样翻译习语,怎样翻译商务广告、商标、商号、外贸函电、商务合同、商务说明书等商务语篇。论文论述了影响商务英语翻译的六大文化因素:地理环境、历史、宗教、思维方式、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并探讨了在文化差异背景下的五种翻译策略:直译、意译、音译、借用和套用。最后论文通过“商标翻译”实例来论证如何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希望本文能帮助英语教师(包括作者本人)反思文化教学观,明确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角色,从而促使我们英语教师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切实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谭载喜.翻译学X21.武汉:湖一化教育出版社.2000.

2.工新.功能对等对利技英语翻译教学的指汁作用IJI.内蒙古工业人学学报(社会利学版)

3.林纪诚.语言与文化综2 I.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 异文化 理解 日语教育

一、日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的日语教育,尤其是基础阶段的教育更重视对日语语言系统本身的教授,强调对词汇意思的记忆,句型的反复替换以及造句等练习,语法知识的掌握。说到文化,大多是开设《日本文化》,《日本社会》等专门课程,把文化教学看作提高学生日语语言能力的辅助课程。给学生的是大量笼统的、概括性的文化知识。其教学方法是将大量知识性信息通过听读方式介绍给学生的灌输法或进行对比找出异同。我们一直在把文化作为一种知识来传授和学习,而忽视了日语使用时的一些交际文化。言语能力实际上是交流沟通能力的一部分,如果想让学生能在交流中很好地运用日语,就不但要使他们掌握日语的基本构造,还必须掌握日本人的社会人际关系、价值观、禁忌,等等,也就是说不仅要教给学生日语文法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了解在日本社会中日语的真实地使用状况。传统教授模式的缺点就在于学生徒有很好的语言功底,但缺乏交际能力,在语言的应用上生硬,不地道。对日本人的行为,语言模式难以理解,造成与日本人沟通的障碍,产生文化冲击。

二、异文化理解的重要性和难点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长大的。随着成长,我们逐渐形成了在这种环境下所固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心理学上被称作认知结构(scheme),这种认知结构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包括语言在内的我们的各种行为方式。语言学和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临界期”的假说,就是说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年龄(大概在10岁~12、3岁)以后,他对所学习的语言和文化的掌握再不可能达到母语者水平。也就是说,超过一定的年龄后,对异文化可以做到理性的认识,但要达到情感上的认可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换句说,我们所形成的理性的认知结构(intelligent scheme)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而我们所具有的情感的认知结构(emotional scheme)却是深深地扎根于自己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中的,是很难轻易改变的,正是这种情感的认知结构往往会成为我们对异文化理解的障碍。

我们使用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用理性的语言阐述自己理性的思考,另一种是用语言进行日常的情感交流。前者在进行科学和数学领域的交流时,一般不会产生什么问题,因为尽管语言不同,但其规则是共通的。但在进行文学、思想、宗教等与各自的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的交流时,就会体现出各自言语文化的独特的陈述方式。而扎根于各自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更是我们进行日常情感交流的基础。我们所说的异文化之间的沟通障碍最容易发生在诸如情感交流等,充分反映出各自的文化背景的交流中。

三、如何在日语教育中导入异文化

1.单词讲解中导入文化

讲解单词时,在强调其发音,语调,书写和意思的同时,更注重一个单词和汉语在使用场合和使用方法的不同,着眼于一个词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意义。

比如,在讲到「先生这个词时,要强调它和汉语使用范围的不同,日本人习惯把什么阶层的人称作「先生。现代汉语中,“先生”这个词已经超越了职业范围,演变成含有尊敬意义的结尾词。还有在中国的校园里常常可以见到学生见到老师后,只叫一声“张老师”或“李老师”等就算是与老师打了招呼,而如果要把这种习惯用于对日本老师的寒暄,老师一定会很奇怪,他会以为学生叫他有什么事而停下来等候学生的下文。

2.句型讲解中导入文化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初级日语教材中,都会在一开始不久讲到「これは~です「それは~です这样的句型,无论是教材中还是课堂练习时,经常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问答,老师指着书问学生「これは何ですか(这是什么?)学生回答「それは本です。(那是书。)这种练习纯粹是为了课堂练习句型而人工设计的,缺乏现实实用性,所以与其作这种现实生活中很少会碰到的练习,到不如多引导学生做像A:「これはの本ですか(这是谁的书?)B:「それは私の本です。(那是我的熟。)A:「これはいくらですか(这个多少钱?)B:「それは1000です(那个一千日元。)等更贴近日常生活的会话练习。

我们的教材中都会提到「さしあげる是「あげる的敬语形式,所以学生就会说出「先生、辞をしてさし上げましょう这样的句子。「~てあげる这一句型有一种自己认为做了一件对对方很好的事,而把这种恩惠强加于人的感彩,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尽量避免使用。在此可以把它改成「お持ちしましょう的谦语形式就更符合日本人的交际规则了。授受关系和敬语是日语的特点也是难点,之所以难,正是因为它们反映了日本人人际交往中的文化侧面。

3.课文讲解中导入文化

讲解课文时是最容易导入文化内容的,教师一般也都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介绍很多有关日本的文化知识,但大都侧重于日本的文学、生活和社会状况等的介绍,而不太引导学生认识文化在语言上的反映。比如说在介绍日本的饮食文化时,除了介绍日本的生鱼片,漂亮的饮食器皿之外,不妨探讨一下,日本的饮食文化在其语言上是如何体现的,比如我们汉语有一句谚语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这句话用日语说就是「腐っても。我们用骆驼和马做比,反映了大陆文化的特色,而处于岛国,每天生活离不开鱼的日本人用最具有他们文化特色的“加及鱼”做比。再比如我们汉语形容人多时,说“像下饺子一样”,而日本人说“芋を洗うよう”(像洗白薯一样),这些表现形式的不同都分别反映了各自饮食文化的特点。

4.运用各种辅助教材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媒体的时代,各种传媒为我们外语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电视,录像,漫画,互联网等都是帮助学生对异文化理解的不可多得的辅助教材,学生可以通过视觉效应更感性地接触到日本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言语行为和语言模式。教师如果能学会适时、适地的灵活运用,一定会在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教师应该注意到传统的日本文化教育模式的不足,从异文化理解的角度,以提高学生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对中国人学习日语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地促进和提高我国的日语教育。

参考文献:

[1]文化理解のための日本教育.文化文化部国.1999.

[2]山下秀夫.日本のことばとこころ.社学文.1986.

篇(5)

互联网时代来袭,学校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变化着。原来的课堂里,一支笔、一本书就是一堂课;现在的课堂,iPad、云服务、试听、在线工具、智能手机,已完全颠覆了师生的认知。在校生基本上人手至少一台智能手机,如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使用这种信息化工具,实现利用新技术为教学服务的目标。现根据我校Moodle平台英语课程教学实际情况,粗浅地探讨中职英语运用网络在线工具Moodle(魔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二、Moodle英语网络在线课程情况

国内对Moodle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2005年引进Moodle平台,从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Moodle为主题的期刊论文和硕博士论文来看,Moodle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然而有关于Moodle的实验研究基本集中在中学和大学,在中职中的研究稀缺。

三、Moodle平台网络在线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

1.以就业为导向转变教学理念,重构教学内容;网络信息时代的常态化推动课堂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的发展。Moodle课程资源整合(微课程、网络视频音频资源、教材配套PPT)->E 学习(课前咨询收集、观看课程学习)->课堂活动(课堂交流共享、协作学习)->测验评价(完成测验,网络交流,评价反馈)->教学反思。在学习unit 1 School becomes interesting和unit 2 It’s easy to make friends时,教师在作业模块中可以引导学生搜索国外的中职校园生活情况和图片,对比国外学生就读中职学校的选择差异和交友方式的异同等获取知识,完成school life in other countries and ways of making friends语言知识目标的教学。在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时,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语言技能方面得到提高,并在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方面得到引导。

2.任务驱动和信息手段并行,选定方法拓展学生知识。以Can I take your order?为例:第一个子任务Warming up,提供常见的食物和饮料的美图和词汇:dumplings、sandwich、pizza、French fries等,学生任务为根据图片选择单词;第二子任务选择合适的餐厅和英文练习点餐,学生启用消息功能模式,课中、课后与老师、同学之间进行类似练习;第三个子任务为测验阶段,即通过Look and match和Exercises两种方式加深对饭店岗位名称的英文;第四个子任务为拓展阅读,要求学生在课程页面上浏览到有关火锅(hotpot)、盒饭(bento)、香肠(wurst)的介绍和图片,讨论中西方国家中存在的饮食文化差异现象;第五个子任务为布置学生课外上网讨论或直接用手机登录讨论区发表自己的意见。

3.以多元评价激发自主探究,多形式检验教学效果。Moodle里的各个要素是模块化的,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专业和英语知识的接受程度自由组合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或删减,设计富有特色的课程,兼顾个性化、专业化、多层次。学生可以主动选择自己有利模块进行学习,可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不同速度在不同时间段内完成测验。Moodle可以合理协调课堂和课外时间。学生在Moodle平台上学习Moodle课程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自主安排进行补习或自学,完成测验和作业时间、师生互动交流、评价学习成果,这种弹性很好地让学生保持课程的进度和兴趣。教师使用Moodle系统进行教学活动时,根据学生课前、课上、课后和考试的表现,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客观地给出合理分数,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四、Moodle平台网络在线英语课程的教学总结

篇(6)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联,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文化的内涵,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探讨了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以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教学为例,提出了解决以往教学中文化意识欠缺的策略。

语言源于文化,并且和文化紧密相联。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和文化这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外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人和文化意识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作一探索。

1.文化的内涵

文化在广义上可以指人类精神和物质生产的总和,在狭义上指人类精神产品的总和;就不同国家和社会文化的差异性而言,文化乃指某一特定人群中人们行为和认知方式的模式以及与此相关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体现在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外语教学所研究的文化,相对来说是一种狭义文化。

2.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符号。人类文化世界的建构和运作正是通过语言的命名活动和语言的制约作用得以实现的。语言又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语言对于表达人类复杂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必不可少的。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是我们理解外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的基础和前提。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拉多在他的《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一书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

3.教学的误区

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属于不同的文化传统,语言又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我们缺乏欧美国家所拥有的语言环境。况且,中国和英语国家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经常会遇到很多因文化差异引起的障碍。因此,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仅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还取决于他们对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英语教学中融人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英语,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培养世界意识。

由于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不够,跨文化意识薄弱,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处理不当,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严重的文化意识欠缺的现象。英语文化意识在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大多数学校还是薄弱环节。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原本就很容易引起文化障碍,制约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进行。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轻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的目的被认为是让学生背熟语法规则,然后按照背熟了的语法规则做题,得高分,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学这门语言,怎样才算学好了这门语言。英语教学一直忽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教师把重点只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没有对文化知识给予同样的重视,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因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应努力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扫除因这种差异而引起的文化障碍,进而达到成功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境界。

4.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4.1挖掘教材中的文化信息

新课程普通高中英语课本,采用结构功能的编写体系,围绕中外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名人传记、传统节日、卫生与体育等16个话题选编语言材料,语言真实自然、形式多样,活泼新颖,所涉及的话题贴近生活实际,紧跟时代的步伐,如旅游、体育、航天技术、环境保护、交友、集邮爱好、影视等;阅读课文涉及题材广泛,反映了英语国家历史和地理、风土人情、名人传记、新闻出版、戏剧、文学、音乐等。这些题材和话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未来、关注社会,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有意识地结合语言教学向学生传授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社会文化知识,不断增进学生对东西方国家国情的对比和了解,增强学生对两种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世界意识,准确而得体地运用英语交际,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如在教Good Manners时,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西方餐桌礼仪,并引导学生进行辩论,论题是’’Western tablemanners is better than Chinese table manners"。双方辩手各举一方餐桌礼仪之优处,或宣扬,或反驳,气氛热烈。其实礼仪本无优劣,只是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东西方餐饮文化的异同,教育学生要人乡随俗,树立文化平等观,注重礼仪,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又如”Disneyland""A Freedom Fighter""Charlie Chaplin""Abraham Lincoln”等人物传记反映了美国自主、独立、崇尚个人奋斗的主流文化;"A Taleof Two Cities""The Necklace""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反映了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以及西方人瞻瞩金钱的价值观念。

4.2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部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并正确运用词语。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是经过长期积淀而成的。一些很有文化内涵的成语、惯用语、谚语、理语和格言等都来自于成语典故、神话传说、文学名著,教师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介绍其背景知识,让学生理解其深刻内涵。如Shylock(夏洛克)是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人物,作为典故比喻那些贪得无厌的高利贷者,而Solomon所罗门)比喻非凡的智慧,出自《圣经》的传说。又如,to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滑铁卢之战),指十九世纪初,拿破仑称雄欧洲一时,最后战败于比利时的滑铁卢。这一词语被人们用来比喻“惨遭失败”。再如peasant(农民)一词,在汉语中是中性词,但对西方国家来说却有某种反面的、消极的意味,指“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在西方称农民为farmer。又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在汉语中,狗含有贬义,而在英语中狗是宠物。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必须结合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4.3开发校本课程,系统介绍西方文化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校本课程正是实施这一理念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学生渴望更多、更系统地了解西方文化,因此,英语教师可摸准学生的兴趣所在,结合教材内容,编写《学点英文谚语了解西方文化》、《中学生英美概论》、《知多少》、《你喜欢的英文歌曲》、《西方节日文化》等学生感兴趣的校本教材。使学生更全面、深人地了解目的语文化。

4.4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综合素养

语言习得理论告诉我们,语言自然习得的过程是无意识的,是潜移默化的。英语的学习也一样。由于电视、多媒体等能创设仿真的英语交际情景,在课堂中适当地引人这些媒体所提供的地道活泼的英语素材,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悟地道的英语文化,从而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引导学生课外自主地借助电视、网络等学习英语,扩大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宽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跨地域文化的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现有的英语教学资源,如:(1)英语影视节目(2)英语教学网站(3)各类多媒体英语教学光盘(4)英语教学的报刊杂志等拓宽英语知识面,提高语音素质、丰富英语文化,有效提高英语综合文化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4.5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设置情景,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也要在课外最大限度地创设英语文化氛围,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中西方文化差异。通过课堂内外的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意识,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4.5.1开办英语角,由外语老师与学生交流。有条件的话也可请外教或外国朋友与学生进行直接对话。

4.5.2开设研究性课程,以跨文化研究为主题,系统地传授英美文化知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小课题,如:“美国的饮食文化”、“英国的婚俗”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电影和录像、请教专家等方式进行研究、调查和分析,并最终写出报告。这样的课程学习在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协作能力。

4.5.3利用西方的一些重要节日,如圣诞节、万圣节等举行英语晚会,举办英语知识竞赛,使学生了解西方的节日文化,了解西方习俗。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5.正确理解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关系

怎样看待自己的文化和人家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决不能认为哪一方的文化更好,语言更美。”(王宗炎)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要正确地理解外语并恰当、得体地使用外语,不仅取决于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程度,而且取决于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的了解程度。因此,了解、熟悉本国文化有利于外语学习。并通过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传播中外文化的使命感和文化融合意识。

篇(7)

【关键词】攀西地区 民族文化 旅游产品 包装设计

引言

随着旅游产业的兴起,作为附属品的旅游产品应运而生,成为地方文化对外传播和宣传的窗口及载体,在地方旅游产业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提升旅游产业形象力,将成为旅游产品包装需要思考的策略性问题。

1 攀西旅游产品资源

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求,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旅游服务的组合,具有一定纪念价值[1]。

旅游产品资源的开发,应抓住地区特色,围绕地区特色文化及特色产品进行挖掘。比如特色风俗体验、特色饮食文化、特殊产品或服务等,重点在于其不同于其他地区特色风情以及能够给旅客带来的新经历、新体验的旅游产品。只有善于发掘特色,打造差异品牌,形成强烈的地区文化差异互补性,才能塑造旅游品牌优势。

1.1 旅游产品资源

攀西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其旅游产品主要以彝族风情为主。朴实、华丽的漆器,精美别致的银器,美轮美奂的刺绣配饰,均折射出彝族人民智慧和勤劳,以及对大自然的征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富有地方特色的 “大笮风”风味饮食,特色菜肴,既有川味之麻辣、又兼滇味之野趣,更具各民族风味之神奇;更有各类珍稀野山菌等绿色滋补佳品。

1.2 旅游产品包装现状

攀西地区旅游特色即原生态,淳朴、粗旷、原始、强烈的民族风,这是该地区旅游产品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但其产品只是简单包装,未采用现代包装设计理念,过于原生态,稍显粗糙,难登大雅之堂,如砣砣肉的包装。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行业散乱,缺乏整体规划,旅游产业品牌意识淡薄。

2 攀西地区旅游产品包装策略

不同的地域和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语言、行为方式以及审美文化,因此,也就必然形成不同的地域及民族文化。而包装正是承载了不同地域及民族不断沉淀发展的文化[2]。因此,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将地域民族文化等视觉要素作为设计策略,传承和发扬地区文化,凸显地区优势。

2.1 提炼运用攀西民族工艺视觉元素

根据马斯洛对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即从低级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到高级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我们可以看出,人的需求由实用的物质向高级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因此,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包装或产品除满足游客的一般实用功能需求外,更应满足游客被尊重以及自我价值或层次涵养等映射的精神需求,将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产品品位,与游客的心理需求产生共鸣,打动消费者。因此,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文化”、“特色”、“工艺”“风情”等在旅游产品包装上的体现,成为包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攀西地区,民族文化、民间工艺与特色风情,当属粗旷瑰丽的漆器及精湛技艺的刺绣服饰,在旅游产品包装结构造型或包装装潢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可构思将此元素融入其中。如漆器材质、造型可用于罐装食品容器的设计,漆器图案色彩纹样可用于包装视觉传达各类元素设计,彝族服饰各类装饰刺绣可用于包装装潢的点缀,美化包装画面,渲染艺术气氛,提升产品形象力。

2.2 强化旅游产品的地域民族个性特色

旅游产品的价值在于其独特性,突出个性是旅游产品包装的灵魂,失去其个性的包装等于无包装[3]。因而,攀西地区的旅游产品开发以及包装,都应围绕攀西地区特色及个性进行创作。纵观各旅游胜地,引人入胜、流连忘返的不仅仅是自然风光,其人文景观与民族风情更让人回味,这才是真正的地区特色,具有唯一性。

攀西大裂谷拥有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同时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彝族为主的苗、傈僳等24个少数民族的彝家和大笮文化。民风民俗中神秘的毕摩文化、喜庆热闹的火把节;民族艺术中古朴瑰丽的漆器、绚丽多姿的服饰、精美华丽的刺绣、夸张醒目的色彩、精致华贵的银饰;民族文化中古朴的形象文字;饮食文化中兼具川味之麻辣、滇味之野趣的彝族饮食及大笮风味餐饮。这些正是攀西地区的民族文化和个性所在,任何一副画面,一个场景,皆可定格为旅游产品包装视觉传达元素体现,使画面活泼而生动、喜庆而有韵味,更具有独特浓郁的民族感。另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使其体现时代时尚感,满足现代消费者对民族文化的向往和审美需求。

2.3 采用便捷式包装

保鲜、环保、方便是食品包装发展的新时尚。2003年,在美国国际包装展览会上的信息显示,未来十年包装的发展趋势是致力于向消费者提供更方便的包装[6]。据统计,每年因包装而产生的垃圾占垃圾总量的1/3。

方便的包装,首先从源头上解决资源及回收处理问题。在包装结构设计中注意减量包装,减少原材料使用,并使其结构简单,从旅游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考虑其方便性,即方便携带、使用存储、开启与再封,或使用可再生材料,节约资源。目前,市场上采用的方便包装主要应满足:家庭存储容易、使用方便、可反复封口、可丢弃性等性能要求。而要达到这些要求,针对不同的产品特性,包装设计时可对结构造型、材料、包装技术,增加辅助物或改换小包装等。比如,日本是世界上最讲究包装的国家之一,如日常生活中反复使用但易受潮的食品,厂家在包装设计中,通常在包装袋上设置两层封口,第一层为普通的外包装开口,使用前撕开即可,第二层为可再封的开启设置,方便生活日用品的反复取物。

当游客畅游于山水之间,陶醉在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时,旅游产品作为旅游地区最美好的回忆及旅游经历的再现,为游客所喜爱,而省时省力、方便的包装设计,更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环保和生态旅游迫在眉睫,为使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提倡绿色设计,包装材料选择也应便于分解、便于回收。因此,对于民族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应在造型和选材上满足轻便安全、易分解回收等方便化特征。

2.4 系列化包装设计

我国《设计辞典》对系列化包装的定义是:“是包装的形式之一,又称家族式的包装,生产厂家对本企业所有产品的包装采用统一的形态、色彩、装饰纹样及文字,使它们具有统一的形象。”

攀西地区旅游产品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如对每个产品进行个性化包装,将会使消费者淹没在花花绿绿的商品海洋里,减弱产品的统一形象。系列化包装,比之单体包装商品具有更强的整体感和统一视觉效果,可以更好地展现大面积的整体色彩,利于消费者辨认商品,有助于企业树立信誉和创造品牌,增强宣传效果,进一步吸引消费者,从而更容易识别和记住这种商品及企业[7]。在设计中以彝族风即彝族象征符号作为统一元素,对同类型产品进行系列化设计,系列化包装设计在达到设计风格统一的同时,能够加强和突出设计特征即彝族风体现,巧妙使用彝族视觉元素,美化设计画面,传播民族文化。

2.5 以“塑造攀西地区旅游品牌”为契机,提升旅游产品包装形象力

所谓旅游品牌就是指旅游企业或产品向外公告的“姓名”。目前,旅游业已成为调整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促进我们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涌现了不少知名旅游圣地和旅游精品路线。各省市、各地区不甘落后,纷纷出台一批《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结合自身地域及人文特色,不断开发和打造旅游产业,提升其形象力和竞争力。作为以彝族风情为主的民族旅游区,攀西地区提升形象力及竞争力的途径,应以民族人文景观为主,塑造地区民族文化与地域特色相结合的品牌形象,来打造民族旅游产业品牌。

科学有效地利用包装设计中的产品名称、色彩、图案、符号、文字、材料、外形等可视元素,通过这些元素的有机组合,形成产品外观包装,可以促进与强化一个品牌定位在客户心目中的塑造[4]。因此,利用旅游产品优秀的包装设计可辅助民族旅游品牌的建立。

品牌形象的建立不应只停留在视觉层面的符号设计上,更应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品牌的视觉形象是品牌的外衣,而与之相应的文化是品牌的内在实质[5]。因而对于民族品牌的策划,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必须与旅游企业形象策划一致,在其视觉传达上应突出其人文特色,即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民俗文化。在品牌形象上,采用企业形象系统设计理念,进行统一的包装设计,如标志性的色彩、标志性的图案纹样、标志性的民俗活动等。规范旅游产业品牌形象,对外形成系统化、统一化的形象,使旅游产品打上鲜明的家族烙印。一方面,通过抓旅游品牌特色,优化旅游产品包装;另一方面,通过优秀的旅游产品包装,增强旅游产品感染力,提升旅游产业品牌的形象力和竞争力。

结语

攀西地区旅游产品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在对民族区域旅游产品开发时,应思考旅游地区的特色及亮色,注重设计的文化性,突出其民族特征,体现民族个性,继承和发扬地区民族文化,塑造地区旅游产业品牌形象,推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家伟.从少数民族文化到旅游产品包装设计[J].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6)132-132.

[2]罗兵.论传统文化元素在销售包装中的价值效应[J].上海包装,2008(8):20-23.

[3]程玉林,李向林.旅游产品包装问题浅论[J].工业技术经济,2006(9)33-35.

[4]刘霞.论包装与品牌定位[J].包装工程,2005(10)232-233,244.

[5]高俊虹.论内蒙古民族品牌之视觉形象设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