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41: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口腔医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开展真实项目实训。我院将校企双方的优势人力资源、物质环境及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义齿加工企业的实践功能和高职的教学优势,既解决学院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具体临床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又解决企业生产中碰到的人才缺乏问题。现已初步探索出一种校企双向参与、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良性互动、合作双赢的教学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学生真正掌握了口腔医学技术,了解了企业的技术需求,企业也在合作中发现了人才,对学校而言,校企合作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实践表明,校企合作不仅能较快地使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具备职业素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经费、设施不足,条件简陋,学生就业及师资培养等方面的问题[4]。
2校企合作提高了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学科的认识和定位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了双方在专业领域的信息交流。学校通过设立由行业、企业人员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把专家请进校园,讲解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和发展规划,介绍生产、科研成果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以后工作中不仅要会制作义齿,还要掌握经营管理等社会学知识,提高了学生对口腔医学技术学科的认识,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了条件。这样培养的人才能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岗位工作。
3校企合作促进了口腔医学技术教学改革
(1)我院围绕一线岗位对职业能力的实际需要,对课程结构进行了相应调整,开设了市场营销学、口腔工艺技术概论、素描等课程,使得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2)专业课根据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实行课程综合化。为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原则,根据口腔技师的职业要求,授课教师按照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与合作企业的专家商讨确定教学提纲与教学内容,共同设置以任务为驱动、以工序为载体的课程内容。另外,我们还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按照学生能力情况重组教材,如固定义齿修复技术课程,以各类固定修复体的制作流程为主线,设计4个典型工作任务,即铸造金属嵌体制作、铸造金属桩核制作、烤瓷熔附金属冠制作以及后牙金属烤瓷固定桥制作,分别按模型制作、熔模制作、包埋与铸造、研磨抛光等工序组织教学。根据工序化教学需要来编写实训教材,将典型工作任务、企业流程与标准教给学生,让学生在熟练掌握企业技能的同时,形成质量意识与效益意识。学生通过完成工序来完成学习任务、学习相关知识,在做中学,使学与做融为一体,实现了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最终达到了适应岗位需求的目的。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实训(如口腔固定义齿修复技术课程的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达到1∶5)和顶岗实习。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加强实训、顶岗实习的过程性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3)改革传统的两段式教学模式,采用工序化教学模式。即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然后安排相应课时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一入校就开始接触专业知识。聘请企业专家进行职业教育,带领学生参观义齿加工厂,使学生尽早树立未来口腔专业技师的角色观念。将企业的实际生产工序完整地引入教学中,将基于教材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序化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拆分为实现工作中的任务和工序,把每一道工序的完成程度作为评判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标准。在实际操作时,挑选与此工作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使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一致,强化学生技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4)改革教学方法,实现一体化教学。在口腔医学技术教学中,为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将现代教育思想和课程具体内容相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课与实践课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每一堂课均精心设计,先引入案例让学生思考,然后利用多媒体讲解,再利用模型示教,甚至带学生直接上生产线观摩,之后再让学生自行操作练习,最后教师按照企业标准对学生作品进行指导、纠正及讲解,倡导“做中教、做中学”的理念。同时按照企业要求,加强牙体雕刻技能培训,以义齿为载体、以义齿制作流程为模块,利用临床病例模型积极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项目,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校企合作对口腔医学技术教学考评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确保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学质量、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了实践技能考核的权重,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结合口腔修复工职业考试标准制订考核标准,除了理论考核外,还增加了操作过程考核及参加顶岗实习表现考核。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实践考核,项目包括随机提问理论知识、操作手法以及对实验作品分步骤评分等。以上这些措施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实践技能的提高。
5校企合作对口腔医学技术教学师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口腔专科护士是带教医生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带教医生一般要负责4~6名学生,有时甚至更多,学生的临床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经常会找不到根管或根管超填、欠填,因此医生需要指导学生操作,对一些疑难病例,更要亲自进行治疗,这时护士就需要加强巡视,了解其他学生的治疗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操作,并汇报医生,提醒其及时检查纠正。在临床工作中,也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喜欢埋头苦干,遇到问题独自摸索,不肯问老师,结果出现髓底穿孔、根管侧穿等问题,针对这些学生,护士要主动评估患者的治疗情况,随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步骤,与医生积极沟通,增加对学生治疗的关注度。
1.2教会学生器械和仪器的使用
学生在参加临床学习前学过一些常用器械和仪器的正确使用,但众所周知,口腔器械和仪器的更新速度较快,而且很多仪器和材料都很昂贵,如口腔显微镜、镍钛机用马达、超声波牙科治疗仪等,学生上临床前接触的机会较少,进入临床学习以后,教学诊室里医生会讲解仪器和器械的功能,但器械和仪器的保养、安装等知识,就需要护士传授。学生毕业以后会去各种等级的医院或口腔诊所工作,这些医院或诊所护士配合水平差别很大,护士配比不一定很充分,口腔医生可能在治疗工作以外,也要参与仪器的安装、保养。因此护士要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橡皮障、超声根管锉和超声手柄的装卸,减速手机的安装、保养,显微镜各个关节的移动、配套照相机的安装使用,三用枪喷头的消毒要求,镍钛锉使用次数的记录,常用的手用锉,如扩大针、K锉、H锉的报废条件等等。
1.3护士要言传身教
作为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人文和道德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机会,不做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护士以身作则,尊重患者、关心患者,主动迎接患者到就诊牙椅,给予漱口液漱口,介绍医生的姓名,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向学生灌输沟通技巧,强调与患者沟通时态度的重要性,强调移情,体会患者的痛苦。发现学生与患者交流表现出不耐烦或声音很大时,要悄悄提醒其注意态度。
1.4完成护理配合工作,保证调拌材料的质量
评估患者的病情,了解学生的治疗思路,平稳、快速递送器械,连接好治疗仪器;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精神状况,为学生的诊疗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学生普遍操作速度较慢,护士应在学生拿好充填器械后再开始调拌材料,以免材料干了以后影响充填质量。
1.5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
由于口腔临床工作的特殊性,口腔疾患的各项治疗操作均在口腔内完成,患者流动性大,仪器、器械使用频繁,许多精细、昂贵的牙科器械和材料的消毒灭菌受到一定的限制,病原体可经医务人员的手进行传播,因此学生应了解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知识。消毒隔离是护士的本职工作,护士要教会学生如何避免交叉感染,做好患者的全身评估,了解患者的疾病史,对一些传染性强的疾病,要做好隔离,最好安排隔离诊室。指导学生注意无菌操作,带教医生常常忽视一些无菌操作的细节,如正确地拿取无菌持物镊的方法、戴手套的手不能拿笔和鼠标、治疗结束后手机空转30s等,这些知识的传授需要口腔专科护士在诊室内现场进行,并经常检查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
1.6参与学生的排班
许多口腔医院临床科室都承担本科生、七年制本硕连读生及三年制研究生的临床培训任务,而实习椅位有限,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纲以及其个人学习情况进行合理排班,因为人员变动大,每个月中旬都需要排好下个月的班,以方便学生预约患者。
1.7科学合理地安排患者就诊
与分诊护士沟通,要求其尽量避免给学生安排年纪很大、牙齿情况复杂的患者。学生技术掌握不精,治疗速度较慢,患者需要较长时间张口,容易增加患者痛苦。但在学生毕业前半年里,可以给其适当安排一些高龄、病情复杂的患者进行诊断、治疗。
2小结
各大院校主要采取“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的形式,实施三段式(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教学体系。第一学年学习基础模块;第二学年主要学习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如牙体雕刻技术、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等。第三学年在义齿加工中心进行实习。总体来说口腔医学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有一定的相关性,口腔医学技术以口腔医学作为专业基础,同时口腔医学主要侧重在口腔医学基本理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重点主要在修复制作技术层面。
2口腔医学专业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对象数量和质量
2.1两个专业教育对象的数量对比据权威资料显示口腔医学以及口腔医学技术作为当今社会炙手可热的两个专业,在教育对象的数量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我国的口腔医学事业发展,以及产生新知识和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2两个专业教育对象的质量对比从教育对象质量上来看,两专业招收学员均为高中起点,并无明显区别。但是由于口腔医学专业报考人数超出计划招生,存在一定的择优录取。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由于未达到计划招生数量,部分学校为了达到计划招生数量,存在降低录取分数线而扩大招生。
3口腔医学专业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就业情势
3.1口腔医学专业的就业情势根据我国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表显示,目前我国儿童(5岁)乳牙龋病患病率为76.55%,学生(12岁)恒牙龋病患病率45.81%,学生(12岁)牙龈出血检查率为38.04%,成年人(35~44岁)牙结石检出率为94.15%,累计牙病患者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几乎没有人终身不患牙病,治疗牙病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根据可靠调查显示,我国中老年人人均牙齿缺失数目为2.6颗,老年人人均牙齿缺失为11颗,6.8%的老人是无牙颌。然而在我国,口腔科医生的任务是艰巨的,面临的工作强度是巨大的,口腔科医生与人口的比例是1:40000,国际公认的合适的口腔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比例应为1:2000。我国现有口腔医生2.5万人左右,与此同时却有25亿颗牙齿待充填,6亿颗错颌畸形待矫正,10亿牙周病患者有待治疗[2]。面对如此大的市场缺口,口腔医学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是容易的。
3.2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就业情势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调查显示,全国35~44岁年龄段人群牙齿缺失率为37.0%,义齿修复率仅为11.6%;全国65~74岁老年人牙齿缺失率为86.1%,义齿修复率仅为42.6%。据专业人士分析,口腔修复医师与口腔技师比例应达到1:2才能保证修复体质量[3]。但据调查,从业人员大多未经正规专业教育,缺乏系统的口腔修复理论和技能专业培训,业务素质较差,严重影响了义齿制作质量,因此,从满足口腔医疗市场不断发展的角度来看,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是非常容易的,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样的高素质人才[4]。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的选择上也是多元化的。技师——可以在大医院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技工部从事义齿加工工作,也可去义齿企业加工中心,从事义齿的制作。据可靠资料显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约90%左右在大城市工作[5]。
选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口腔科实习的2003,2004级口腔临床专业的实习生共20人为研究对象,在儿童口腔的临床教学中试用PBL教学法。
2研究方法
2.1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由经过PBL教学培训的教师向学生系统介绍PBL教学模式。学生分成小组,选出组长,由指导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经过设计的模拟病例。根据病例内容由学生提出问题,组长分配要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教科书、图书馆、网络等学习资源,为课堂讨论作准备。教师可在文献检索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学生之间可以讨论。最后每小组通过PPT的方式进行病例汇报,最后教师总结和补充。
2.2教学病例模本
选择8岁儿童前牙外伤的病例,把4个上颌切牙分别设计为左上颌中切牙冠折漏髓,右上颌中切牙完全脱出,上颌侧切牙牙震荡。每组学生以患者口吻描述受伤时间、地点,如何受的伤,有什么症状。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在病例中不出现诊断,让学生自己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学生根据自己的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2.3教学效果评价
对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评价。
3结果
20名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PBL教学法较为满意
4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高,对外学术及教育交流也日渐活跃与频繁,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国留学生留学,留学生教育成为了衡量高校知名度、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医学留学生是来华留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近50%。重庆医科大学从2001年开始招收海外留学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留学生规模逐渐扩大,留学生生源从最开始的尼泊尔逐步扩展到印度、日本、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肯尼亚、坦桑尼亚等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目前在校留学生人数达到628人。
本院从2005年开始承担重庆医科大学临床专业本科留学生的口腔医学教学工作。纵观全国各医学院校,海外留学生的课程设置目前没有统一安排。就口腔医学来说,有的院校如首都医科大学将口腔医学设为必修课,有的院校则没有将口腔医学纳入海外留学生临床专业学习的内容,本院是起初将口腔医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选修课程,逐渐过渡为必选课程,到现在的必修课程。未来的医学模式是多学科、多序列的综合治疗,口腔医学虽是独立于临床医学专业之外的一级学科,但口腔医学的知识与许多临床学科密切相关,如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内分泌科、血液科等,很多全身疾病在口腔有特殊的表现,因此,口腔医学是临床医学的有益补充,掌握口腔医学知识也是临床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作者从2005年来一直承担重庆医科大学临床专业留学生口腔医学的理论教学及临床带教工作。留学生的数量从开始的40人增长至120人,对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回顾近10年的教学过程,本院留学生的口腔医学教育正逐步走上正轨,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稳步提升。
1.留学生的特点
由于教育经历、国家文化背景的不同,留学生和国内学生相比有自身的特点。留学生大多来自于英语为母语或通用语言的国家,其英语口语大多非常熟练,但很多留学生的英语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并不是标准的美式英语或英式英语,这就对授课教师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其中文能力普遍较差,大多数只接受过短期中文培训,只有个别留学生能用中文交流,所以授课必须采用全英文教学。
留学生的教育背景及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对知识的理解及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一部分留学生听课非常认真,理解能力强,能认真记录及提出相应的问题,临床 见习也非常认真有兴趣。一部分留学生课堂纪律较差,体现在上课迟到、早退甚至缺席。但留学生普遍思维活跃,上课提问积极。分析原因可能是文化背景的差异、国内外教育体制不同所导致。针对以上特点,本院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做了重新梳理及改善,改变传统教学思路,尝试多样化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2.临床专业留学生口腔医学教育的体会
2.1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教学部门对留学生的各个教学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考试制度、学籍制度等。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针对留学生个性及课堂纪律较为散漫的特点,本院选派综合素质强的教师专门负责管理,协调留学生教学课程安排及具体实施;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并将考勤情况和考核成绩适度挂钩;严肃考场纪律,杜绝作弊现象的发生。同时对学生的考试进行形成性评价,出勤及课堂表现等均纳入考试成绩范畴。课堂秩序改善,教师的积极性及授课效果也相应改善,逐渐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2.2提高教师的英语授课水平教师是留学生教育的实施者,良好的师资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英语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教师的授课水平。本院2001年并入重庆医科大学,在留学生教育初期,口腔医院还是一所年轻的教学医院,虽然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及英语阅读能力都不错,但有的教师英语口语差强人意,课堂上基本只能按照备课的内容进行照本宣科,限制了课堂上的自由发挥。近年来,本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包括选送年轻医生参加学校的高校教师英语培训班;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全英文教学竞赛;聘请优秀的国内外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英语授课培训;选派年轻教师到国内外名校培训学习;通过学生及同行评价的反馈结果,遴选优秀教师进行示范性授课等,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教学氛围逐渐浓厚,教师队伍逐渐成长、教学水平提升。近5年来,本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工程启动,逐年选送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到国外进行学习及深造,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本院应进一步加强留学生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如:借鉴天津医科大学在全国首推的《留学生英语授课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进一步优化本院的留学生教师队伍。
2.3狠抓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水平多年来本院一直坚持集体备课及课前试讲。授课前的集体备课非常重要,在上课之前,集中教研室优秀教师及相关授课教师对这门课的授课的方式、内容进行详细讨论。在集体备课时,教师相互启发和解疑、相互借鉴课件制作和教学经验,使教学资源的利用得到最优化。每个新教师正式授课前进行试讲,认真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没有达到要求的必须重新试讲。同时对授课环节进行监管,在留学生、院内同行专家和学校教务处3个层面建立留学生评教制度,组织督导专家听课,及时开展同行评教和学生评教,切实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2.4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技巧教师的授课技巧会让课堂真正地活跃起来,让学生收获全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应打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型教学体系。在初期的教学实践中,本院大多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模式,但逐渐发现,留学生更容易接受西式的教育模式,对相对枯燥的“满堂灌”的教育模式较为反感;加之留学生《口腔医学》的教学不同于国内本科生的专业教学,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不可能系统地传授口腔医学知识,只能对重点疾病进行重点讲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本院逐渐将传统讲授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方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BL)方法等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叭采用引导式、问题式等手段,并结合具体病例进行教学,探索一条适合留学生口腔医学教学的模式。比如在讲授牙周病章节,传统的教育模式可能是逐一讲授牙周炎的病因、病理表现、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内容多,抽象且枯燥。本院采用PBL模式,在授课之前叫学生预习,同时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且学生自己也可能感兴趣的问题如: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的原因是什么?牙齿为什么会松动?牙齿松动了怎么办?什么样的人容易患牙周病呢?洁牙会损伤牙齿吗?等,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加以引导,课后简单小结,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事倍功半。同时口腔医学是一门很形象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讲授时尽量少用文字,多用图片、动画、视频、教具等进行讲授,这将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化,学生更易于接受和消化。如讲解龋病窝洞的制备,可以根据典型的临床病例制作一个视频课件,在课堂上边播放边讲授,效果远远优于单纯的文字讲授。在口腔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此教学实例不胜枚举,只要教师精心准备,必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5留学生口腔医学教材的选择如果说好的教师可以为这门课程增光添彩,那么教材则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是课程的血脉,是根本。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针对留学生的口腔医学课程均没有统一的教材,纵观一些兄弟院校,一般指定2本教材,一本是留学生生源国的原版医学教材,内容系统详实,类似学术专著;一本是学校自编的医学教材,采用提纲式结构,注重条理,2种教材相互弥补,教学效果很好。国外的口腔教育属于毕业后再教育,口腔医学教材类似于我国研究生的教材,原版医学教材内容虽然详实,系统化,但深度及广度高于临床专业留学生口腔医学的大纲要求。鉴于此,推荐在参考国外经典教材的基础上采取自编教材的模式。本院一直采用自编教材,内容涵盖口腔医学各个专业的各种重要疾病,内容简洁、条理清楚,易于理解。但10年来,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医学知识快速更新,教师应与时俱进,借鉴口腔各相关领域国际国内经典的教材,统一格式,结合临床重点疾病及新进展对留学生口腔医学教材进行重新编写,以便更好地满足留学生口腔教学的需要,给学生传递准确的知识,使其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真正受益。
2.6从政策上提高教师参与留学生教学的积极性留学生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2个学时的全英文授课,课后起码要花费数倍于此的时间去准备,对于同样的授课内容,英文教学的备课时间是中文教学备课时间的4倍'基于此,为了培养及稳定留学生教育的师资队伍,保证教学质量,本院在课时津贴和业绩评价上体现优劳优酬的原则,切实提高全英文授课教师的课时津贴和课时系数,提高了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使英文教师队伍得以持续、良性发展。
3.留学生口腔医学教育的展望
[关键词] 大学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1(a)-013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isting problems concern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of a medical university in Shaanxi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SP, and put forward strategies to optimize ESP teaching. Methods The problem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were collec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under the guidance of ESP theory in 4th to 6th May 2016. The questionnaire mainly involved students learning needs,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students opinion on the curriculum, students opinion on the textbook, students opinion on teaching method, etc.. Results The findings included students not paying much attention to medical English, unreasonable setting of ESP course, untargeted textbook, lack of ESP teachers. Conclus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al demands for compound-applied talents, the main approaches to perfecting and optimizing ESP teaching include increasing medical English credits, optimizing course settings, choosing appropriate textbook,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SP faculty team and adopting flexible and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ESP; Teaching reform
近年恚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育对象发生了根本变化,单纯的语言技能课程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医学院校的学生而言,在未来的工作中,要了解国际医学前沿动向,进行国际医学学术交流以及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过硬的英语水平,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越来越高的要求。为培养学生以后工作所需的英语能力,大学英语教学重心逐渐从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转向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ESP)教学,其改革成果比较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ESP是指为了实现学习者在某一学术领域或职业上的成功而设置的课程”[1]。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来探析ESP理论视角下陕西省某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尝试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陕西省某医学院2014级非英语专业大二共64个班,所有学生入学后参加英语分级考试,按照成绩,分为23个A班、34个B班、7个专升本班,所有A班学生大二第二学期开设医学英语课程。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了9个A班,涉及临床(2个班)、护理(2个班)、检验(2个班)、药学(2个班)、口腔专业(1个班)。
1.2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于2016年5月4~6日在陕西省某医学院进行。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访谈为辅。问卷调查的问题由笔者参考国内外ESP相关研究,并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内容卷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对医学英语教材的看法、对教师教学方法的看法等。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是ESP课程设计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为ESP课程设计提供有效的信息,而且为教材编写、教学活动提供参考。秦秀白[2]认为,根据ESP课程的实用性与行业性的特点,ESP的教学应以学习者的实际学习需要为中心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内容。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0份,即每个班随机发放30份,共收回问卷256份,回收率为94.81%。问卷重点调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动机、对课程设置的看法、对医学英语教材的看法、对教师教学方法的看法。
2.1 学生的学习需求
问卷调查显示,37.5%的学生认为亟需要提高的是医学英语口语会话能力;7.8%的学生表示需要提高长难句翻译能力;33.2%的学生迫切需要提高听力能力;7.4%的学生认为写作能力亟待加强;14.1%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强专业文献阅读能力(表1)。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医学专业毕业生面临着了解国外先进技术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医学英语会话能力和听力能力的重要性。访谈中,笔者发现临床学院学生的学习需求最高,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老师能加强专业文献阅读能力的训练,以便为研究生ESP学习和未来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显示,37.1%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四、六级考试;10.2%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找一份好工作;5.1%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27.0%的学生认为学英语主要是为以后考研打基础;20.7%的学生表示把英语学好是为了以后的工作需要,可以促进自己专业知识的获取(表2)。
2.3 对课程设置的看法
陕西某医学院校非英语专业A班学生大二第二学期每周上一次基础英语,一次医学英语。256人中,47.3%(121人)的学生认为医学英语课时太少;39.3%(102人)的学生认为课时安排合理;12.5%(32人)的学生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医学英语课程;38.7%(99人)的学生表示医学英语课上课根本听不懂。随后,经笔者了解,每天课后学习英语3~4 h的仅占8.2%(21人),平均每周学习英语总共3~4 h的占44.9%(115人),每周学习英语总共1~2 h的占38.7%(99人),7.8%(20人)的学生表示课后从不学习英语。笔者认为,医学生专业课程任务繁重,课后要做实验,课余时间相对较少,大多数学生对英语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所以课后花的时间也就较少。
2.4对医学英语教材的看法
笔者调查的对象使用的教材均为白永权主编的《医学专业英语阅读一分册》。在调查的256人中,33.6%(86人)的学生认为课本较难,不太好理解;38.3%(98人)的学生认为教材难易适中;28.1%(72人)的学生表示课本根本看不懂。29.3%(75人)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和自己专业相关不大;14.8%(38人)的学生认为该教材的学习对于以后专业发展和工作需求没有任何用处。笔者认为,由于专业和知识结构的差异,临床专业的学生理解该教材的能力势必要比其他专业容易一些。
2.5 对老师教学方法的看法
接受问卷调查的256名学生中,41.4%(106人)的学生对医学英语教学现状不满,认为老师上课只顾传授知识,49.2%(126人)的学生反映老师的授课方法单一,仅是阅读+翻译的模式。45.3%(116人)的学生认为上课有机会讲英语,37.1%(95人)的学生表示上课很想回答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10.9%(28人)学生的表示对老师的问题不感兴趣,从来没回答过问题。笔者认为,该学校属于二本院校,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是很高,少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学生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往往只是注重语法学习和题海战术,忽视了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这显然不符合人才的培养目标。
3 讨论
陕西省某医学院承担着为国家,尤其是陕西省培养优秀医疗工作者的责任。多年来,该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基础英语或通用英语(EGP)教学为主,教学重点在于通过课文词汇和语法的讲解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基础,提升四、六级过关率。这种做法使得一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因重复学习高中语法和词汇而表现出英语学习兴趣下降,两年下来成绩不但没提高,反而下降了。此外,大多数四、六级通过的毕业生发现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3],高校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竟争的国际化人才”,该校自2012年9月对大学英语教学实行了改革。学生入校后参加分级考试,A班的学生前三学期学习基础英语(2次/周),第四学期基础英语和医学英语各1次。B班学生大一、大二只上通用英语,第五学期不再分级,部分专业依然开设医学英语课程。但就问卷调查和访谈来看,虽然本次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1 问题分析
3.1.1 学生对医学英语不够重视 问卷调查显示,由于长期以来受英语考级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仅注重基础英语的学习,忽视医学ESP的学习,认为学英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四、六级考试,以便找到一份好工作。部分学生把通过四、六级考试当做自己的学习动力,四、六级考试通过之后便没有学英语的兴趣,甚至从此终止了英语学习,认为医学英语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处不大或者甚至不需要,因此没有必要下工夫去学习。再者,医学院校学生专业课程任务繁重,多数时间用来学习专业课,大部分学生觉得医学英语仅仅是公共n,无需花太多心思去学习。
3.1.2 ESP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提出“ESP课程为必修课,安排在第五~七学期,学时不得少于100课时,第八学期还可继续安排ESP文献阅读、ESP资料翻译、英文摘要写作等,从而确保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4]。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来看,该校并未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安排课程,未完成大纲要求的课时量。ESP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别需求[5],这是因为医学英语的专业性比较强,不同专业的医学生需求不同,如果ESP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特别需求,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动力。此外,由于A班在第四学期已经接触了医学ESP的学习,加之英语基础本来就比B班学生好,第五学期合班后进行ESP学习,B班学生势必跟不上进度,这无疑会扼杀其对医学英语的学习兴趣。
3.1.3 教材针对性不强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反映教材难度大,不好理解。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教材内容和自己专业相关不大。近两年来,该校非英语专业医学英语教学没有明确的专业划分,不同专业(检验、临床、护理、药学等)的A级学生使用同一种教材,专业针对性不强。该教材的章节注重于人体系统的介绍,部分护理、检验、药学的学生认为这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获取作用不大。
3.1.4 ESP师资匮乏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ESP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主流。然而,虽然该校英语系的大部分英语教师长期以来从事EGP教学,但是由于医学生的扩招,部分EGP教师也不得不承担起ESP教学的重任。大部分EGP教师缺乏医学背景知识,对医学英语单词缺乏系统的学习,只能边学边教,边阅读边翻译,ESP教学方法死板,内容枯燥。虽然ESP以专业知识为教学内容,但其教学重心仍然是学习语言技能,其实质上是一种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习得外语的语言学习模式[6]。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只有将英语基础知识和医学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胜任ESP教学,才能引导医学生正确地使用医学英语知识获取专业信息,从而促进专业知识的积累。
3.2 改进策略
3.2.1 增加医学英语学分 笔者认为,针对学生重视基础英语、忽视医学英语的问题,学校可以适当地增加医学英语学分,压缩大学英语学分,把医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在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当中开设,学生必须修够学分才能顺利毕业。甚至,学校可以在学生毕业前,对他们进行医学英语成绩考核,达不到标准者,一律不能毕业。长此以往,学生对医学英语的重视程度一定会有所提高。
3.2.2 优化课程设置 陕西省某医学院校医学英语在第四学期针对A级学生开设,且周学时为2,第五学期个别专业继续开设医学英语。笔者认为,该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虽然注意到了医学ESP的重要性,但在学时安排上还是注重基础英语,两者学时比例失衡,这严重影响了医学ESP的教学效果,远远不能满足医学生的需求。因此,该校可以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增加医学英语课时量。在课程设置时,学校可以尝试在第一、二学期开设基础英语,第三、四学期在开设基础英语的基础上添加医学英语词汇;第五、六学期根据不同的专业开设护理医学英语、临床医学英语、检验医学英语、药学英语、口腔医学英语等,第七学期针对特定专业开设医学英语实践课,如医学英语文献翻译、医学英语文献阅读、医学论文摘要写作,让学生为未来的工作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医学ESP基础。
3.2.3 选择有针对性、难易适中的教材 教材在语言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效果[7]。一方面,医学英语教材的选择应该具有针对性。不同的专业应该使用不同内容的教材,如临床医学英语、护理医学英语、检验医学英语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特定的专业需求。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如果一门语言课的内容越接近学生的功能需求,语言教学就越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8]。此外,英语和医学专业知识的结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兴趣,学生不仅可以利用所学的医学知识来帮助自己理解医学英语文献,也可以利用医学英语知识获取更多的医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医学英语教材的选择要难易适中。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选择难度适中的教材,如果选择教材过难,学生就会对医学英语望而生畏,从而丧失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3.2.4 加强ESP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点要素,ESP教师的知识储备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成败。何文贤[9]指出,ESP教师应具备知识基础结构(专业知识、技能、态度)和专业实践环节。因此,医学院校的ESP教师不仅要精通英语语言知识,还要有足够的医学知识储备,才能在讲授医学英语课程时摆脱照本宣科的尴尬局面。由于对ESP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ESP师资明显短缺。目前,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英语专业的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的平均比为1∶25,这表明各医学院校普遍缺乏既懂医学专业又擅长英语的人才[10]。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就个人层面而言,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要成功地转为ESP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钻研相关医学知识,旁听医学课程,牢记医学英语词汇;此外,大学英语教师要和医学专业教师互相切磋,实现知识的互补。就学校层面而言,一方面,学校要给大学英语教师更多的外出进修、访学机会,以扩展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医学院校可以组织英语底子扎实的医学博士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也可以邀请其他医学院校ESP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或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从而推动ESP教师师资队伍的壮大。
3.2.5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医学英语本身单词繁琐、句子冗长,不容易理解和记忆。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就要尽可能地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阅读+翻译。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的医患话题和情景,让学生在讨论和表演中,不知不觉地习得医学英语知识;此外,教师要打破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针对不同章节制作MOOCS,必要r配上情景录像,与学生在线互动。MOOCS的大规模、开放和在线等特点,为ESP自主学习者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空间[11]。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12-16]。
随着我国国际交流的日益深入,社会对医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SP教学是基于社会和学生特殊需求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教学改革模式,在医学院校中开展ESP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医学生的特殊需求,而且能够满足社会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陕西省某医学院校在教学改革方面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成功的ESP教学不仅需要英语教师自身下功夫,还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只要大家携起手来,勇敢地面对目前的形势,积极投身到改革的浪潮中,ESP教学就一定能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Sabet MK,Daneshvar I. The Impact of ESP Materials on Medical Students Reading Proficiency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Wor1d,2010,9(29):12.
[2] 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79-83.
[3]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l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 china. com. 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 Htm,2014-03-20.
[4]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
[5] 罗毅,李红英.论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外语界,2008(1):76-80.
[6] 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7] 周智,贺喻,任红.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医学教育探索,2010,9(5):618-620.
[8] 解学花.基础英语教学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探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0(4):106-108.
[9] 何文贤.语言的经济属性与ESP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28-32.
[10] 张燕,吴新炜,张顺兴.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29-30.
[11] 李凤萍.ESP理论视角下的高等中医院校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1):1816-1818.
[12] 屈亚媛,周玉梅.“微时代”下的军事医学英语微课教学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6):134-137.
[13] 刘英,朴相根,金柱翰,等.临床TBL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培养临床年轻骨干教师(医生)医学英语为例[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B08):51.
[14] 袁超,丁阳,付正,等.高职院校药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国药房,2014,25(8):766-768.
[15] 李放,魏新丽.提高医学生专业英语翻译水平之教学技巧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8):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