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11:43: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艺术赏析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直观化的语言艺术
海明威小说中语言的直观是指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并没有进行隐晦的设计和复杂的表述,而是尽可能通过语言来真实再现当时的场景和主人公的活动。当作者读到这些文字时,能够第一时间在脑海中浮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场景,并且自己就化身为小说中的文字,亲自去经历小说中的坎坷,亲自去感受小说中的情感。直观化的语言给了读者更多体验的空间,也给了读者更多思考的空间。如在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中,主人公桑提亚哥回忆从前和一位黑人掰手腕掰了一宿的情景时写道:“整整一天一夜,他们把手肘放在桌子上一条由粉笔画成的线上双手紧紧相握胳膊被拉直向上……他和黑人的指甲缝里渗出血来却仍然直勾勾地盯着对方的眼睛以至于忽略了屋子进进出出来观战的赌徒。”整个句子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一句标点符号,当读者一口气地读完这些文字时,其中的紧张、刺激甚至疲惫都能感同身受,直观化的语言省掉了作者描写比赛气氛、选手心理等文字,而更加突出了读者的思考与体验。直观化的语言并非一定要使用长句子,如《老人与海》中描写老人捕到的大马林鱼拖着自己和小船游了一天一夜时写道:“他一次又一次想把它拉回来,但每次都失败,也许这一次能成功,拉呀,手不听使唤了,勉强站稳后,继续坚持。腿啊,为了我继续坚持下去吧,头啊,为了我继续坚持下去吧,你从没晕倒过,这一次我一定要把鱼抓过来。”简短精炼的句子真实地再现了老人与大鱼搏斗一昼夜后,筋疲力尽却坚忍不拔的情境。读者读完这段文字后无不激动得手心出汗,因为直观化的语言使读者如同和老人一样,经历了一昼夜的战斗。再如上文提到的《白象似的群山》在描写姑娘为了让男青年不要再说的时候竟然接连用了7个“求求你”,姑娘的忐忑和厌烦跃然纸上,比任何修饰都起作用。海明威通过直观化的语言,将复杂的心理变化处理得清晰、细致,在提高了小说的可读性的同时,也为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添了浓重的一笔。
口语化的语言艺术
毫无疑问,从语言的发展角度来看,先有口语,然后才出现了书面语,后经过发展形成了各自的语言系统。虽然书面语在行文上更加规范、规律,但正是由于其统一性和规范性,使得读者在读了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思想的僵化,失去兴趣。而口语由于更加贴近人们思维表达的方式,所以更能刺激大脑中的语言细胞,使人更易兴奋。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看一本学术著作比看电视更容易疲倦和困乏的现象。海明威的小说对美国口语进行了加工,形成了其独具一格的语言艺术。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我们很难看到类似一个学问家的长篇大论、旁征博引,而是以清新、简洁、具有人物性格特点的口语来完成对故事的真实再现。这一则因为海明威小说中的主人公多为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口语化的语言更贴近人物的真实生活;二则在海明威眼中,清晰、直接的口语比繁琐冗长的书面语更能贴近人们的思想。所以,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我们一方面能够看到如上文所述的通过单词“and”所连接的长句,另一方面便是不受拘束地使用一些人们口语中常用的粗话。如在他的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中,当妻子回来后,麦康伯问妻子去哪里了,妻子欺骗他说去外面透透气时,麦康伯脱口而出“你干的好事,真该死”。一句简单的口语将男主人公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在体会到男主人公的愤怒和暴躁之后能够发出会心的一笑,写得太贴近生活了,太亲切了。这就是口语的魅力。在表现人们说话的感情力量时,口语的优势是书面语无法企及的。类似这种口语化的表达在海明威的小说中随处可见,本文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可视化的语言艺术
正如前文所述,海明威并不是哲学家,也不是艺术家,所以在他的小说中我们看不到如同哲学家一样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也看不到如同艺术家一样对生活的抽象表达,而是看到关于对生活最准确的表达和对事情最精细的刻画。正因为如此,海明威的小说才被人们推崇为是可视化的语言艺术。无可争议,小说是一种文学艺术,通过小说,作者向读者传达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但对于如何传达这种思考和感悟,不同的文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到尼采对生活入木三分的深刻剖析,也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对生活天马行空的描绘。但这些作品在带给读者启迪和教育的同时,也限制了读者的思考和感悟。而海明威的小说却淡化了对读者的教育和指导,将他所要表达的思考和感悟化作一幅幅可视化的场景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读完之后自己去感悟,去体会,去思考。人们对情感的获得是通过感官对外部事物的感知,并经过思考而获得的。虽然有些经验和感觉可以通过别人的直接传递来获得,但其效果就弱很多。所以人们常说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自尝一尝。海明威的小说最大限度地对客观事物进行了描绘,而且语言精准,从而给读者真实、强烈的视觉冲击,以至于很多经典的片段都无法用电影手段完整、真实地再现到荧屏上。如在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上》中,一棵含羞树的树荫里面有一个男人正躺在一张帆布床上,他抬头投过树荫向阳光照耀的平原望去,看到了三只大鸟慵懒地蜷伏着,转过来看到另外一些鸟在天空中展翅翱翔,急速掠过时投下了疾速异动的影子。这样一段文字即使单独地拿出来看也是一幅宁静的田园画面。而放在整个小说中,读者可以更加连贯地在脑海中闪过故事的画面。至于其中的感觉,海明威从来不会告诉读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而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就像一个高超的烹饪大师,他不需要夸耀自己所做菜肴的优点,而只需要用心做好,将菜端到消费者的面前。再如,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中写道:“由青铜器铸成的纪念碑,在雨中闪闪发光。天空下着雨。雨水打在棕榈树上滴了下来。石子铺的路面上积聚着一滩滩的积水。夹杂着雨水的海水汹涌地冲了过来,又顺着海滩滑了回去,稍过一会儿便再一次滚滚而来。”这段描写中的纪念碑、棕榈树、积水和雨水、海水动静结合组成了鲜明、丰富的景物色彩。而这段描写也从此被封为小说中经典的描写雨中海滨的文字之一。这些看似简单的描写实际上是作者高超语言驾驭能力的体现,海滨的雨景我们随处可见,但能形成文字并让人读过之后如同身临其境的并不多,能让人回味无穷的更是只有海明威级别的语言大师才能完成的壮举。
含蓄的语言艺术
海明威喜欢用直观、可视化的朴实语言将要表达的内容完整道出,而对于表达的情感却留给读者去品读,所以对情感的表达形成了他作品中独特的语言魅力。海明威的语言虽然直观、质朴,但这并不妨碍他表达复杂、丰富的情感,他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都含蓄地融合在可视化的语言中。而作品中的含蓄在留给读者无限的思想空间的时候,也使得读者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就如同看一部优秀的电影,或者思考我们所经历过的片段,在经过一次次的历练后我们醒悟:“哦,原来生活是这样的”,或者“原来作者所要表达的感觉是这样的”。如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第十个印第安人》中,在描写男主人公得知女友另有所爱时的伤心情景时写道:“他听见父亲吹灭了灯,回屋休息,他听见了外面树林里刮过一阵风,并感到风穿透纱窗吹了进来。他蒙头躺了好半天,想去忘却她,最后入睡了。半夜醒来,听到林间的风声,湖面的水声,又开始想她,然后又入睡了。早上,风更大了,高涨的湖水漫过湖滨,他醒来了好半天才想起来,自己的心碎了。”这段几乎被很多电影引入的情节之所以受人推崇,在于它真实地再现了几乎每一个失恋人所经历的伤心和心碎。其中对伤心欲绝的含蓄表达更是将小说的情感推向了高峰。
课文“面”的处理艺术
“面”的处理实际上就是对文章思路的理解与把握。思路是理解文章的入口,也是理解文章的向导。理解和把握了文章的层次结构,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基本内容。
小说和戏剧的“面”就是作品的情节。情节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历史,只有先理解情节,才能理解人物。处理这类课文时,首先让学生理解情节,欣赏情节,概括情节,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情节熟悉了,才能为后面“点”的赏析打好基础。例如教学《陈奂生上城》一文时,先要让学生在自学讨论的基础上理解情节,感受陈奂生上城的行路和心路历程:
从乡下进城(悠然)―自卑;
在车站生病(突然)―惶惑;
到宾馆住下(偶然)―懊恼;
由城里回村(飘然)― 神气。只有熟悉了这些内容后,“点”的教学才有可能。
散文讲究形散神聚,理清散文的思路,就是要弄清散文“形”的变化。如教学《故都的秋》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五幅“秋景图”: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教议论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议论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灯下漫笔(节选)》的议论结构:我们变成奴隶后万分喜欢(是什么)――中国历史就是想做奴隶而不能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两个循环时代(为什么)――我们要创造第三样时代(怎么样)。
课文“点”的处理艺术
课文的“点”是指根据课文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基点。教学重点是体现教学目标的内容要点,教学难点是落实教学目标中的教学障碍,教学基点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点(也简称“双基点”,新课标为“知识和能力”)。如果说课文的“面”还只能使学生认识课文的表象,那么课文的“点”就能使学生认识课文的本质。但是“点”是在“面”的基础上提炼组合的,应以“面”托“点”,以“点”带“面”,点名结合,相辅相成。
小说、戏剧的“点”是作品中突出地表现人物性格的精彩语段。处理教材时,教师就要紧扣这些语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表现出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厚度。如教学《陈奂生上城》时,在弄懂了基本情节后,应以陈奂生住宾馆的细节描写为“点”来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对陈奂生“交五元房钱”前后的心理和动作描写的对比赏析,来把握陈奂生善良质朴而自私狭隘的性格特点。
散文短小精悍,一般要短文细教。它的取“点”范围较大,一般是文章的形神聚合处,基点凸现处,难点突出处。这些“点”不像小说、戏剧你那样相对集中,而是分散在文章的各个部分。因此教师要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去发现他们。不同的教师会取“点”不同,这就反映出教学能力的差别。如教学《荷塘月色》时,文章主要的“点”应在描写荷塘与月色的三个短落(4―6)中确定。这里的讲点很多:比喻的明与暗,比喻的形与神;描写对象,描写角度,描写顺序,描写作用;景与情;炼词炼句;等等。这些理解、分析综合、鉴赏等能力的训练,都是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典型“例子”。除了这些主要的“点”之外,课文前面的“文眼”、景物衬托、心理独白和文章后面的“六朝采莲”的联想以及结尾的卒章显志也可作为“点”,因为这些对理解散文的“神’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文运用建构主义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在教育哲学的层面分析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开设艺术考察课程的重要性与前瞻性。建立新的学习观点与理念并用其反思评鉴美术学院艺术考察课程活动式教学实践。
一、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学习理念
艺术考察课程所依据的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只有通过把个人世界里的经验组织起来以提高个人面对世界的效能,学生才能主动地建构自己学习的求知方式”。①建构主义的情境式学习是通过问题解决而进行的,是一个建构过程。学习者与环境互动并主动地对外在的经验加以筛选、组织和整合,学习者无须依赖一些既定的程序来进行心智活动。社会文化观强调实践活动对学习发展的重要性。把活动与社群文化有组织地联系起来,并强调认知过程从属于社会过程和文化过程。学习活动与社会情境和文化情境有密切关系。学习是因共同参与实践社群文化而产生的。建构主义观与社会文化观相辅相成。在实践中面对特定情境时,寻找有意义的解决方法。学习应成为学习者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相互撞碰、开放式学习。学习者依据自己的活动,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空间建构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生成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样的学习是创生式学习,笔者称为“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
二、艺术考察课程中学习者与教师的关系
教学变成考察活动,教学不再是说教,而是协作和帮助,教学成为考察活动的组织和协作式的框架与在具体考察情境中上下求索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变成考察者并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与考察成为主动参与、主动进取,在兴趣与激情的引导下,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与考察。在具体的学习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中碰撞创生出自己的学习考察成果。教师变成考察者的协助者和服务者,与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方法,在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与学习者、考察者共同建构考察成果,当然也是学习者进行学习与考察活动的咨询者和解决问题的协助者。
下面笔者具体列举一些艺术考察课程课例:
1.课程简介
艺术考察是艺术情景式实践教学。运用建构主义学习观与社会文化观学习理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学习者的亲身感知与体验使学习者做到知行合一,自主建构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社会的动态关系,扩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全面艺术素质与文化修养。在国内选取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碑林、专题博物馆、民居、帝王宫殿、帝王陵墓、名山大川等。
2.教学目标
扩展学习者的艺术视野,感知与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学会对各门类艺术的赏析、考证并能深入研究,提高对艺术的研究能力与审美能力。通过访问民间艺人、著名画家、民俗专家,以画速写、做笔记、记录影像等动态情景式学习方式获取艺术资料,为各门美术专业课搜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的一系列活动,学会欣赏、感知、探究不同时代的艺术品,获取优秀艺术经验与丰富的艺术知识,培养学习者热爱优秀的中国文化,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思维,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等,探究其与艺术的关系。提高学习者生动准确地感知考察对象艺术特征的能力,掌握快速记录与把握艺术要领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者举一反三、实事求是、应目会心以及应物象形的艺术思维与实践能力。
4.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艺术考察对象如石窟、专题博物馆、民居、名山大川等。先聘请专业导游或当地专家、学者讲解其文化、艺术、历史价值。教师作为学习者的首席与学习者共同学习。在听完介绍之后教师与学习者讨论、探究、访问并进一步深入考察。在考察的真实情景中教师给学习者传授搜集考察资料的方法。
(1)学习者根据考察的不同地域,自由选择艺术考察的侧重点,如游历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2)学习者访问民间艺人,欣赏民间艺术,感知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与方法,获取艺术灵感。
(3)参观考察不同专题博物馆,提高审美欣赏能力,提高艺术视野和艺术感知能力。
(4)学习者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艺术素材,根据自己的特长,认真整理考察记录。
5.考察延伸与艺术考察报告和撰写考察学术论文
(1)学习者通过不同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方式如速写、笔记、影像等,仔细分析并深入细致地整理自己获取的信息资料。
(2)把艺术考察的对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人传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探究,深入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
(3)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
(4)艺术考察外出时间为15天,回校整理资料、图书馆查阅资料、完成考察报告和撰写学术论文共15天。
6.考核方式
课堂教学包括教师讲授考察报告及艺术考察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要求撰写考察报告与学术论文,教师根据文章质量、课堂表现与考察态度情况,给予综合评价,以百分计入成绩。教师根据质性与过程性评价方式,把分数与学生的过程性成绩客观地填入下表。
三、为什么要在美院美教专业开设艺术考察课程
美术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学习中国画等专业基本功的同时,还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史,加深对国学包括儒、释、道文化的研究,培养研究型人才。美术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建筑等综合概念。开设艺术考察课程主要是开阔学生艺术审美视野,感知不同地域风土人情,赏析经典艺术品,提高艺术审美能力。通过速写、笔记、影像等记录方式,为专业课收集素材。通过艺术考察活动培养学生以优秀的中国文化为底蕴,开拓创作思路。艺术考察课程中,教师以艺术考察活动式学习方式引导学习者参观名胜古迹、洞窟壁画等,培养学习者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创作、互动、整合、展示的综合性艺术和文化素养。教师引导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或艺术环境中了解与国画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与能力,鼓励学习者接触多样的文艺形式,丰富文化素养,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见解。学习者在社会生活情境与艺术考察活动中提高体验艺术的综合能力,并形成学生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情感、态度等综合人文素养。
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更应该明白自己将来做中小学美术教师或艺术教师,要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美术与艺术史与发展轨迹,这些具体的美术史与艺术史真正的存在方式是生态的存在于地面、地下与民间。所以给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艺术考察课程更显重要。
结语
关键词: 普通高校 音乐鉴赏课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
当代高校教育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审美教育必不可缺。在综合类大学中,艺术公选课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载体成为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而音乐鉴赏课在所有艺术类公选课中最受学生欢迎。
高校音乐鉴赏公选课开设对象为非音乐专业的在校本科生,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增强音乐素养、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授课方法、课目设置多元化、加强课程改革对推动高校美育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的现状分析
1.开设音乐鉴赏公选课符合当前高校培养综合素质大学生的教育要求。
伴随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性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即使高精尖人才也需具有广博的人文素养,一专多能成为选择的标准。从学校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培养能够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才,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但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软硬实力兼备,既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又可通过良好的人文素养彰显个人魅力的综合性人才则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的重点。因此,音乐鉴赏课成为人文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2.开设音乐鉴赏公选课符合当代大学生求知的基本需要。
学生渴望成才,渴望获得社会的认可,渴望自我展示的机会,对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亦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提升,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素养有主观愿望。这种愿望从追求个性张扬,正向积淀成熟魅力而迈进,这一发展的观念使得学生不再满足本专业学科知识的默默学习,而是希望通过广泛涉猎人文艺术、体育等学科培养自身多才多艺的综合能力。“高雅音乐”在社会发展中也正由少数人的纯粹的“艺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平台,成为人们证明自己个人修养的标尺之一;大学生愿意通过音乐鉴赏课提高自己的音乐艺术修养。
3.目前音乐鉴赏课内容的基本设置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开设的音乐鉴赏课大多以名作赏析为主体,古今中外名曲兼容并包。按历史时期、地域特点、风格流派划分单元,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各单元的名作赏析均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并贯穿相关音乐常识、人文知识,将知识点融入具体作品并延伸到课外审美实践中。
存在问题:通过与学生日常的沟通交流和专题问卷调查,结合实际教学效果发现虽然课程内容的设置将音乐的发展重要阶段、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典型作品基本包括,符合“主流”及“传统”;学生对有关曲目都有耳闻,也能够认同这些名曲的欣赏意义;但缺少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拉美音乐、潮流人物等,与时代贴近不够,内容设置呆板,缺少“时尚”及“雅趣”。虽然学生喜爱的未必是高雅音乐的代表,但它们贴近生活、贴近心灵、贴近情感容易引起共鸣的特点,成为当代大学生喜爱的理由,自然也就成为音乐美育教育不可回避的内容。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明显反映出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想要了解音乐知识,但传统的内容专业性太强,不容易理解,而学生自身又对流行音乐缺少甄别能力,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4.目前音乐鉴赏课教学的基本方式及存在问题。
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为了上好音乐鉴赏课,任课教师都会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多元化的视听展现,每一个专题都想办法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进行导入(如中国民歌赏析之前播放姜昆的相声《劳动号子》),力求课堂教学简洁直观。在赏析音乐作品过程中,浅音乐技法分析、重音乐人文交流,即尽可能地把每一首音乐作品作为散文、抒情诗赏析,使学生通过情感共鸣认识到音乐的美,实现心灵的升华。
存在问题:音乐作品本身虽然有其主题,有其表现的思想内涵,但它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抽象艺术。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指出:“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所以,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应该是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欣赏方法,从官能欣赏、情感欣赏到理性欣赏的不断升华,然后感受一首音乐作品对自我的心灵冲击与灵魂净化。据问卷调查统计(以西安在校大学生为例):在高中上过正规音乐课的学生不足10%,在初中上过正规音乐课的学生不足50%,大多数学生没有乐理知识基础、不识谱,听觉上没有音高概念等。因此教师仅凭借课堂讲授、知识点的灌输只能完成知识和方法的引导。实际的音乐鉴赏课堂不同于音乐会,不同于CD播放,一是课堂上只欣赏片段,二是学生以前未必听过,感官刺激不足、情感体验无法得到共鸣,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所以赏析课其实是无赏浅析。也有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而降低知识标准,在课堂上随意播放一些不经甄选的流行音乐、影视音乐或通俗的音乐剧等,如此种种均与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音乐美育的初衷相去甚远。
二、对音乐鉴赏课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1.课程内容改进的设想。
首先,以往总是基于学生没有音乐基础等思想,对所有曲目的赏析过程都是浅尝辄止,学生不懂之处永远不懂。由于不懂之处太多教师讲授的部分也不易理解,最终收获甚微。其次,课程涉及曲目内容过多,仅一个学期就要学习古今中外各时期、各流派的代表曲目,内容庞杂,学生不易疏理。再次,为了吸引学生,引入过多逸闻趣事,影响学生对音乐本质的关注。故在以后的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设想做以下改进:第一,在音乐作品赏析之前深入浅出,以实例对照学习基础乐理知识。第二,曲目数量减缩,着重分析重点作品且分析透彻反复聆听,让学生在真正理解一首作品的基础上学会聆听音乐。第三,将音乐与文化、音乐与科学有机结合,并针对工科、理科、文科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方式改进的设想。
(1)加强课堂讨论环节。结合知识点,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赏析及讨论。讨论学习是一种习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是习惯就需要培养。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也设置这样的环节,但由于学生不习惯讨论或对作品一无所知、言之无物而很少有人参与,没有气氛此环节形同虚设,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无法调动。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技巧调动学生积极性,如设置预听环节、让学生课前准备交流资料等以保证课堂讨论环节的顺利实施。
(2)搭建网络教学交流平台。一是教师与学生网络教学沟通,二是学生专项课目的心得交流平台。网络交流学习可以使学生纵向延伸既有知识,横向拓宽未知领域;同时,教师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解答,使学习更具实效性;再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一个人知识技能的提高更多地来自于同伴之间的获取,这一点教师望尘莫及。
(3)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在教学中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即由学生自己完成课堂讲授。有这样一节课:教师课前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这堂课效果非常好,老师的导语一结束立即就有学生要求上讲台,上台的学生大多精心准备了PPT。有一位女生介绍的是巴赫的《G弦咏叹调》,她是在电影《七宗罪》中听到的这首旋律,非常喜欢,随后查找乐曲出处再截好视频,粘贴乐曲相关资料,最后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很多学生口才很好、讲述条理清晰,能充分展示大学生的风采,不时赢得在座听讲同学的掌声及喝彩。这正体现出教与学互动的实效性,历来教学互长,教与学的角色互换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
三、对音乐鉴赏课的多元化课目设置的探讨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得出:音乐鉴赏课是以“学生所熟悉的”为媒介实施“教师所要讲授的”,最终使学生经历“深入了解自身所喜爱的”这样一个艺术实践过程。因此音乐鉴赏课应拓展延伸设置多元化的课目。可开设以音乐基础知识为主的“音乐入门”综合课,亦可开设针对学生兴趣的“欧美流行音乐”鉴赏课,还可开设时尚的“影视音乐赏析”课及崇尚传统的“戏曲音乐”鉴赏课、突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地方音乐志”,也可将“中外名曲赏析”分成“中国音乐作品赏析”及“西方音乐鉴赏”两门课程,等等。
音乐的美好可以带给更多的人以欢乐。正如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所说:“和谐的乐调不仅对于人是一种很自然的工具,能说服人,使人愉快,而且有一种惊人的力量,能表达强烈的情感。例如笛音就能把情感传给听众,使他们如醉如狂地欢欣鼓舞。”(《论崇高》)因此通过公共音乐鉴赏课程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的听觉;以杰出音乐作品中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内心情感的表述引发学生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最终达到普通高校产出“专业素质过硬”、“人文素质优异”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8.
[2]卓菲娅·丽莎著,于润洋译.论音乐的特殊性[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0.
关键词:清代;知识女性;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28-03
严格的清代知识女性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于90年代,繁荣于21世纪近十余年。目前学界对清代知识女性的研究主要在作品解析、人物考述、思想意识、文化生活、家庭教育、婚姻与交际等方面,成果喜人。尤其是近十余年,论著日丰,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大陆学者为主,兼顾海外学术成就,试对近二十余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以供学界讨论批评。
一、大陆学述成果研究追述
清代知识女性研究是女性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清史研究的薄弱环节。为使清代知识女性受到应有的关注,大陆学者们做出了不懈的探索。
(一)知识女性专题研究
1.时期的知识女性。论及这一时期知识女性的文章非常多,大多认为时期以女学生和女教师为主体的知识女性,已向近代转型,他们对起推动作用,但其社会地位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们的自我解放思想和政治意识开始觉醒,交际与活动空间不断扩大。沈智在著述里,曾对知识女性的办刊活动进行了详细剖析[1]。李兰萍对女知识分子的精英――晚清留日女生的特点及其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究。魏中林、花宏艳《晚清女诗人交际网络的近代拓展》(《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指出晚清女诗人的文学与交际网络包括家族网络、媒介传播网络、以学校为核心的私谊网络和以社团为载体的会社网络。在晚清女性自我意识和政治的觉醒、妇女解放运动和社会角色的建构几方面论文也不少。王庆宏从清末妇女解放的背景、内容和特点及其影响都做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妇女解放思想片面追求男女平权,妇女解放主体局限于小资产阶、资产阶级范畴[2]。沈蓓绯《与近代女性社会角色的建构》(《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则从女性主体意识、政治意识、家庭角色重塑方面探讨了知识女性社会角色的建构。
2.知识女性的特点与生成因素。乔玉钰《一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消――明清才女的皈依佛、道之风》(《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2期)指出明清相当一部分才女皈依佛道的现象及其原因。杨银权认为清代知识女性的知识通过家庭、婚姻生活、交游等途径获得,清初和清末知识女性关注社会事务的特点鲜明[3]。郭蓁《论清代女诗人生成的文化环境》(《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认为良好的家庭熏陶是清代知识女性们生成的一重要因素。此外,郭英德认为清代女子“才德不相妨”观念的流行,为普及女子文学教育提供了机缘。
3.作品出版与文化生活方面。张聆雨将清代知识女性的作品出版途径归纳为:男性亲属、老师或藏书家、好友等非亲属女性、作者本人刊刻四种[4]。蒋勇军的《清末民初女子文化生活与女性意识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以知识女性为研究主体,介绍了清末知识女性接受教育、创校、办刊、举办慈善事业、开展文娱活动、反对封建文化陋习等文化生活。而崔景博士论文则从文学创作、交游活动、女性形象及生存环境、女性书写的流传于传播等方面进行了研究[5]。韩淑举《明清女性阅读活动探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年第1期)一文,研究了清代知识女性的阅读书籍种类及其阅读特点。
4.家庭角色与职业方面。关于清代知识女性的家庭角色问题,不少学者在论著里有涉及,但专门论述的文章不多。侯杰、秦方以《大公报》几位著名女编辑、记者为例,探讨他们的人生历程、婚姻家庭,以此解读清末知识女性的家庭角色[6]。逯慧娟的《略论清末民初知识女性的职业状况》(《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指出清末知识女性向教育、医疗、出版社等领域渗透独立谋生,总结了其职业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5.思想观念方面。李静、刘蔓通过对《名媛诗话》的研究,认为传统知识女性对“贞节”观念是十分认同的,尽管无奈,但他们还是以守寡、殉节、伤害身体的方式来表达对“贞节”的恪守,往往将不幸归结于命不好[7]。张磊在《中国近代知识女性的教育观》(《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9年第3期)阐释了近代知识女性的教育观,即兴女学、男女同校、掌握知识是男女平等的基础。 段继红在其论文中揭示,清代知识女性渴望寻求志同道合、同声相应、注重精神和情感交流的理想婚姻[8]。段继红、 高剑华《清代才女结社拜师风气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指出,清代才女冲破传统拜师结社、广泛阅读,女性意识开始觉醒。鲍震培的《从弹词小说看清代女作家的写作心态》(《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孟梅的《论明清女性剧作家的“谪仙”情结》(《艺海》2012年第9期),则从写作心态与作品中饱含的期盼去挖掘清代知识女性复杂的内心世界。
(二)人物研究
清代知识女性人物研究已有一定数量颇见功底的文章问世,其中群体研究的文章较多,为数众多的广大知识女性仍被冷落于角落,个案研究亟待深入。
1.比较研究。李玮玮的学位论文部分章节从宗教、词情、爱情、友情几方面对三位女词人做了比较研究[9]。徐莉梅《吴藻、沈善宝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通过对两位知识女性的诗词研究,探讨了两人迥异的创作心态及其原因。
2.个案研究。词人:清代词人中受关注较多的是顾春、吴藻、贺双卿、吕碧成、熊琏、徐灿等人。对顾春的研究文章很多,其中吕菲的《论清代北京满族女作家顾春的文学创作》(《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对其作品进行了赏析。对贺双卿其人有无问题,学界仍有争议,但肯定者为多数,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其人与作品的整理与研究日盛。对吕碧成的研究也不少,主要是从其词作,其人与国际素食运动的关系,中国知识女性的转型这些方面对其进行了探讨。对吴藻的研究主要是从生平考述、其悲苦人生和作品这几方面。
诗人:对清代女诗人的研究成果斐然,研究较多的是沈善宝、恽珠等人。张佳生对满族女诗人进行了宏观研究,列出的清代女诗人达几十人之多,并对比较著名的女诗人进行了评述[10];朱吉吉的《清代满族女诗人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则更为细化,采用个案方法,对清初期、中期、后期的女诗人进行研究。经过梳理,万鹏、陈玉玲发掘出若干名不见经传的清代无为女诗人[11]。聂欣晗的《清代女诗家沈善宝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是沈善宝研究的一部力作。高春花的《清代女诗人恽珠生平家世考略》(《兰台世界》2011年第23期)对恽珠的生平及恽氏家族进行了考述;杜家骥先生考证了那逊兰保的生平、其家族与清廷的关系,对史籍和论著中的错误进行了辨析,并以那逊兰保及类似史事为例探讨了汉满蒙血缘、文化交融的现象[12]。其他在专篇论述中被研究的女诗人也有不少,列举如下:骆绮兰、汪端、陈静渊、王淑昭、钱凤纶、席佩兰、薛绍徽、杨继端、谢浣湘、汪韫玉、佟佳氏、张令仪、钱孟钿、方维仪、刁素云等。
画家:白英追溯了为慈禧的宫廷职业女画家缪嘉蕙的生平往事,开启了对清代女画家的研究[13]。彭建的《清姿秀骨 俊逸脱俗――清代女画家廖云锦赏析》(《收藏界》2012年第3期)对廖氏画韵的赏析,使女画家的性情跃然纸上。
科学家:沈雨梧教授的集学术性与普及性合一的女科学家传记著作,记录了天文、数学、物理、中西医学、纺织学等各学科的31 位清代女科学家[14]。李敏《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清代女科学家王贞仪的成才之路》(《高师函授》1986年第1期)介绍了清代著名女科学家王贞仪的生平、家世、婚姻及其作品。
其他领域:对其他领域的清代知识女性也有专门的论述。清代女史家有清代李晚芳、陈尔士,戏曲家有王筠,清末著名办报人有胡彬夏和晚清女权主义者唐群英等,而屠揆先的《清代女中医曾懿及其简介》(《中医杂志》1981年第4期)则向我们介绍了清代女中医曾懿及其医学成就。
3.群体研究。有关清代知识女性群体的研究,一些论文用力较深。《清代女诗人研究》[15]一文,对诗人及其创作进行了整体和个案研究;汪青云的《清代女性词人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研究了女性词坛的盛况、词人的生存状况、创作等内容;《关于随园女弟子的成员生成与创作》(《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和张远凤的《清初“蕉园诗社”形成原因初探》(《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是对诗社成员群体研究的代表作。郭蓁认为,清代女诗人群体凸显出地域性、伉俪诗缘、家族化、边缘化、多孀居者等特征[16]。冯曦缘《试论近代女性创作群体的分类》(《甘肃高师学报》2010年第1期) 对晚清女诗人进行了分类研究。
(三)地域性研究
清代知识女性区域研究中,江南市镇是学者们研讨的中心,对苏州、常州、吴地、浙江、徽州、桐城、杭州、上海等地知识女性研究的论文很多,且大多是硕博论文;而对边疆地带知识女性的研究薄弱。在清代知识女性的分布上,付琼、曾献飞认为清代女诗人主要分布在江南,呈现从沿海到内陆、从南到北递减的特点;从各省分布看,可分为名府中心型和首府中心型,清代女诗人群体的分布区与进士群的分布大致吻合[17]。王细芝《清代闺秀诗人的集中分布及其成因》(《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也对此问题进行了类似的探讨。花宏艳《晚清女诗人地域分布的近代化》(《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指出,晚清女诗人的地域分布继承了清以来闺阁文学的地域优势,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湖南、广东近代化较早、较深入的地区女诗人的数量大幅增长。
(四)知识女性创作研究
总体看来,清代知识女性的研究主要是文学工作者对女性文学作品的赏析展开的,这方面的文章十分多,大多是从创作的成就、特征、艺术风格等进行探讨,史学视角下的研究极为不足。王瑜《清代女性诗词成就论》(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对清代女性诗词的成就分类进行了探析,并对其成就的局限性和原因发表了看法;张宏生《清代妇女词的繁荣及其成就》(《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对清代知识女性的创作成就予以赞扬,对女词繁荣原因阐释了自己的见解;冯晓东、饶晨曦、申国娥《清代女词人创作特征研究》(《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第8期)一文指出,清代词人有一门风雅、才名意识、群体唱和三特征。此外还有对女性弹词小说和女性书信体散文书写的研究文章,不再赘述。
二、港台地区研究成果
近二十年来,港台地区清代知识女性研究比较深入。香港黄嫣梨女士通过四位女词人的创作和遭遇,透视清代妇女在国家、社会、婚姻、宗教观等方面的思想转变[18]。中国台湾钟慧玲的《清代女诗人研究》(里仁书局,2001)末章,赏析了金逸、徐昭华、汪端等闺秀的文学创作。中国台湾女学者华玮的《明清妇女之戏曲创作与批评》(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4年)一书,是明清妇女戏曲创作与批评的主要成果。王力坚的《清代才媛与文化考察》(文津出版社,2006)从诗词、话、书简、戏曲几方面对清代妇女文学进行了研究;他的《从看家庭对清代才媛的影响》(《长江学术》2006年第3期)一文则探讨了清代知识女性的生成问题。
三、国外研究成果
国外学术界对清代知识女性的研究视角新颖。美国学者高彦颐从女性视角进行研究,一改认为五四时期中国女性才开始解放的传统史观,认为明末清初的知识女性并不是人们认为的那样饱受压迫,他们反而是旧社会的积极构建者[19]。美国耶鲁大学康正果先生的《与・边缘文人的才女情结》(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一节,对清代女诗人贺双卿做了专论。《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美]曼素思著,定宜庄、颜宜威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通过(1683-1839)对清代江南女性的人生历程、写作、娱乐、工作、虔信的探讨以强调女性史在中国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中国女性史》([日]山川丽著,高大伦、范勇译,三秦出版社,1987)的第七章,谈及了清代知识女性的觉醒等内容。美国女汉学家孙康宜,在其著述里对清代薄命才女―寡妇诗人的文学成就进行了概括[20]。此外,美国学者魏爱莲教授对清代才女的文学生活亦有相关著述。美国白馥兰的《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江湄、邓京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一书,指出女性科技强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角色与性别规则,认为妇女非男权的牺牲品,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态与社会秩序的积极参与者。
四、结语
近二十余年来,清代知识女性的研究工作成绩斐然,但亦有薄弱环节。人物个案研究极其匮乏,少数民族、文学领域之外的知识女性群体研究尚需深入。地域性研究不均衡,多聚焦江南,对东北、西北、西南、中部地区知识女性关注不够。研究视角较窄,多从文学赏析角度研究,史学视角下的研究不足,缺少对“人”的关注。此外,研究重两头轻中间,忽视了对清中期知识女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沈智.前后的女子报刊[C]//纪念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1981.
[2]王庆宏.时期知识女性的妇女解放思想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3]杨银权.清代知识女性的知识养成及特点[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4]张聆雨.清代女性著述出版途径考[J].古典文献研究,2012,(0).
[5]崔景.清后期女性的文学生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6]侯杰,秦方.知识女性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家庭角色分析――以女编辑、记者为实例[J].南方论丛,2003,(2).
[7]李静,刘蔓.从《名媛诗话》看清代女性文人的贞节观[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
[8]段继红.修到人间才子妇, 不辞清瘦似梅花[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3).
[9]李玮玮.清代三位杰出女词人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10]张佳生.清代满族妇女诗人概述[J].满族研究,1989,(1).
[11]万鹏、陈玉玲.清朝无为女才人考证[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2).
[12]杜家骥.清代蒙古族女诗人那逊兰保及其相关问题考证[J].民族研究,2006,(3).
[13]白英.缪嘉蕙――为慈禧的宫廷女画家[N].成都日报,2007-02-26:B02.
[14]沈雨梧.清代女科学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15]段继红.清代女诗人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6,(6).
[16]郭蓁.清代女性诗人群的总体特征――以清初至道咸诗坛为中心[J].齐鲁学刊,2008,(5).
[17]付琼,曾献飞.论清代女诗人的地域分布―以《国朝闺秀诗柳絮集》所收诗人为例[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1).
[18]黄嫣梨.清代四大女词人―转型中的清代知识女性[M].北京: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
电大论文开题报告系(部):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科:中国现代文学
学生:XXX
指导教师:XX
一、论文研究的来源及意义
对于20世纪90年代初才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诗人汪国真来说,青年人尤其是在校的大中学生,可谓耳熟能详,汪诗因此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汪诗不仅有青年人的生活和那种明白晓畅的表达方式,而且汪诗更有一种超然、豁达、平易、恬淡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来自于诗人汪国真对中国宋元以来传统诗歌的那种豁达、飘逸和洒脱的人生哲学的二次创造。诗人汪国真的这种人生态度被现今社会称为汪国真式的人生态度。毋庸置疑,它是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能够让广大的青年人在复杂的生活中得到极大的启迪,坚实理想信心。
本篇论文通过对汪国真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研究探索,旨在为广大的文学研究者提供一些肤浅的价值理论,让更多的人广泛地认识并认同这位上世纪盛名卓越的抒情诗人及其诗歌特点,明确汪诗在诗坛上的地位,从而期望有更多的读者和文学爱好者对汪国真及其诗歌添加关注的眼神。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汪国真作为当代一位抒情诗人,他完全不同于闻一多、徐志摩、顾城、舒婷等这些早期中国诗坛上的领军人物,汪国真的诗歌创作阶段比较晚,将近不惑之年才功成名就。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诗歌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政治色彩,用平凡的语言抒发着平凡的人、事、物,朴实无华却隽永深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诗风是难能可贵的,因此其诗歌在广大的读者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尽管如此,现今中国文学界对其诗歌的研究屈指可数,缺少广泛而有力的学术性的研究和探索,而在国外这块广褒的文学土地上,依然没有他光辉的影子。当然,这种现状的产生,尤其多面原因,一是汪诗的影响力几乎只局限于青年人这一层面上,诗歌内容通俗易懂,不需深入体味,因此在创作上不必进行权威的学术解析;二是现今文学界里,诗歌这以文学形式的地位每况愈下,已经处于文学的低潮阶段,其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所以,对于汪国真诗歌的研究,我觉得应该着力加强。
三、论文研究目标
本论文研究目标是:对汪国真诗歌的特点进行探究,凸现汪诗的艺术魅力,进而弘扬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使广大社会认同诗歌来源于生活,却更深层次地反映生活的观点。
四、论文研究内容
汪国真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蜚声文坛的著名中年诗人兼书画大家。汪诗能从平凡的事理发现伟大,从普通的感受中看出永恒,主题昂扬,寓意深刻隽永,表现出诗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学功力。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汪国真的时代背景;
2、关于汪国真创作高峰期的分析研究;
3、汪国真诗歌的特点及研究;
汪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题材上较有针对性、篇幅短小、明白晓畅、精炼而富有哲理、充满了音乐美、诗中小我与大我并存,等等;
4、汪国真及其诗歌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与地位。
五、论文研究方法
分析研究、对比研究、研读归纳研究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11-12月,收集材料,建立论文大致的框架模型
20XX年1月上旬,完成开题报告并提交导师审批
20XX年1月下旬至2月,写作论文初稿并提交导师审阅
20XX年3-4月,根据导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进行二次修改完善
20XX年5月,在二次修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最后定稿
七、论文参考文献
01、《诗学原理》,徐有富著,北大出版社
02、《诗歌美学》,谢利文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03、《诗论》,朱光潜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04、《谢冕论诗歌》,谢冕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05、《中国古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06、《汪国真诗文集》,汪国真著,广东旅游出版社
07、《从席慕容、汪国真到洛湃》,杨光治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08、《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09、《汪国真抒情诗精选赏析》,王昆编著,中国妇女出版社
10、《寻找诗歌史上的失踪者》,姜红伟著,黄河出版社出版
11、《新作家文丛》,若冰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12、《现代诗歌创作论》,薛世昌著,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13、《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美国当代诗歌》,王卓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14、《中国新时期诗歌研究资料》,郭旭辉编,山东文艺出版社
15、《海子作品精选》,海子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16、《郭沫若经典作品选》,郭沫若著,当代世界出版社
17、《徐志摩作品精选》,徐志摩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新课标下,高中教育不再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而是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新课标也对高中美术鉴赏课做出了重要的改革,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思维。在此要求下,老师只有善于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及美术大家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使得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鉴赏思维能力。下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关于培养学生美术鉴赏思维的教学方法。
一、了解过程,引导创新
老师引导学生鉴赏一幅美术作品不仅仅是欣赏它的外在画面,而是要让学生了解作者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时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在了解作品的时代意义之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作品进行在创新,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美术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蒙娜丽莎》这部经典作品时,我先为学生讲解了这幅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这部伟大作品的作者——达·芬奇。我为学生们讲到《蒙娜丽莎》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非常强调尊重人的情感以及对人的力量的赞美,反对宗教以某种方式束缚人的精神和思想情感。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之一就是达·芬奇,他在创作《蒙娜丽莎》这幅在作品时可谓是精益求精,从人物的坐姿到人物的一颦一笑都精雕细琢,达·芬奇也巧妙地利用他的烟雾状笔法画出了这幅经典作品,让人对蒙娜丽莎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的微笑产生无限遐想。但是杜尚在这幅堪称经典的作品上为蒙娜丽莎画上了两撇胡子,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在此之后就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杜尚也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鼻祖。就这样,我告诉学生们我们鉴赏作品不仅仅是欣赏它的美,还要在欣赏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在创作,此后学生们也想出了使时装模特、老师与《蒙娜丽莎》进行结合。
二、尊重个性,自圆其说
现代的新式教育不单单是学生接受知识,老师输送知识的过程,而更加强调的是让学生独立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对于美术鉴赏这门比较特殊的课程,老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于作品的想法,并且老师在鼓励学生积极探讨作品时,也要指导学生有理有据地阐述观点,自圆其说。
例如在鉴赏《场景Ⅱ》时,我先告诉学生们现代主义不再以写实为基础,而是将客观的事物用主观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表现作者的思想以及情感。抽象派是其中一个重要流派,我们鉴赏的这幅是冷抽象主义代表作家蒙德里安的经典作品之一。在介绍完外国现代主义的特征之后我就讓学生观察作品并就其发表自己的观点。其中一位学生回答到:“老师,我认为蒙德里安的这幅作品表现的并不是那么完美。”于是我就问他:“那你觉得这幅作品哪方面表现得不是特别好呢?”于是该学生回答:“虽然抽象主义的特点之一是不用客观的形象来变现作者的内心情感,但是蒙德里安的这幅作品仅仅用简单的格子和色彩来表现他的思想,对于那些不懂得抽象艺术的人来说很难欣赏这种艺术的美,更不用说走进作者的内心了。”听完学生的叙述后,我点评到:“同学的评论有理有据,确实有许多人认为抽象艺术就是乱涂鸦,但是作者蒙德里安把绘画语言限制在垂直线和水平线,三原色和黑白灰系列,在创作时对每一种色彩的选择以及线条的勾勒都是经过思考和精心组织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当时的背景来了解作品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样只要你们有自己的理由,我也会尊重你们对作品的看法。”
老师通过美术鉴赏课,让学生赏析各种名作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欣赏作品的美,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表达出对作品的真实思想。
三、作品对比,发现差异
美术课堂鉴赏美术作品时,有时必然会将作品放到一起进行对比,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们比较出作品的优劣,而是让学生在进行作品对比的过程中寻找其中的差异,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特点,最终提升美术鉴赏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宗教雕塑时,我让学生们欣赏了云冈石窟释迦佛像、龙门石窟卢舍那佛像和麦积山石窟佛像,然后请他们仔细观察这三尊佛像的外在特点有何不同。一位学生回答:“卢舍那佛面部形象与早期的云冈石窟佛像相比,明显中国化了,看上去更加恬静、祥和,给我的感觉更加睿智、博大、庄严、高贵。”我说这位学生回答得非常好,佛教传入后,为了在中国立足,佛教从内容到艺术形象都开始了一个不断汉化的过程。卢舍那佛所体现的气度也正是盛唐时代精神的写照,它超越了宗教的局限,在成千上万件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后来有学生补充道:“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佛像都比较健壮、丰硕,而麦积山石窟的佛像则瘦了些。”接着又有学生发现了服饰的差异,说:“麦积山石窟的佛像,衣纹褶皱像层层叠加的荷叶花瓣,更好看,而之前的佛像衣纹有点像面条,稍显逊色。”我肯定并赞赏了这几位同学细致的观察力,早期的佛像承袭印度经由凉州地区传播而来的模式——健硕的体态、紧贴的袈裟。后来受南朝士大夫秀骨清相审美观的影响,外貌则变得清瘦、俊逸,衣纹褶皱也由泥条式变为更富于装饰性的阶梯叠加式,世俗的审美改变了异域的造像面貌。通过对这几尊佛像的对比,学生们不仅发现了它们的外在差异,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些内在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