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数学计算论文

小学数学计算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2 17:40: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数学计算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数学计算论文

篇(1)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又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要做到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讲清算理是关键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如教学《用两位数乘》(“九义”六册),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三、思维训练是核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

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呢?

1.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现在稍为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如在教第六册混合运算74+100÷5×3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让学生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可引导学生这样说:这道题有加法、除法和乘法,先算100除以5的商,再乘以3的积,最后求74与积的和。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附图{图})

2.加强直观,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如第一册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如:根据0和1在计算中的特征,在掌握简便算法的基础上可进行口算。象240×300

110×60。又如102与78相乘积是多少?(九义七册60页)可引导学生探究:102×78-(100+2)×78=7800+156=7956。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如693扩大8倍大约得多少(七册64页)?693×8应等于5544。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积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准确判断,693接近700,用700×8等于5600,693小于700,积小于5600是正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四、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根本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版权所有!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

五、加强训练是途径

计算能力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训练时要注意:

1.突出重点。如万以内的加减法,练习的重点是进位和退位。要牢记加进位数和减退位数,难点是连续进位和退位;两三位数的乘法要练习第二、第三部分积的对位;小数的计算则注意小数点位置的处理,加、减、除法强调小数点对齐,注意用"0"占位;简便运算则重点练习运用定律、性质和凑整。因此,在组织训练时必须明确为什么练,练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打好基础。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口算方法,根据各年级对计算的要求,围绕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有效训练,持之以恒,逐步达到熟练。凑整的训练一定要加强,如:74+26=100,63+37=100,252+748=1000,25×4=100,125×8=1000等,要教给学生迅速观察,判断、凑整的能力。这些要求到了中、高年级也不应忽略。同时要加强乘、加的口算训练,如两位数乘三位数176×47(九义六册11页),当用7去乘被乘数的十位时,还要加上6×7进上来的"4",所以"7×7+4"这类的口算必须在教学之前加以训练。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试商是难点,如果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不过关,试商就困难。估算能力不强,试商也直接受到影响。到了高年级一些常用的口算,如3.14×2,3.14×3……以及除数

1111

是0.5,0.25的乘、除法,──、──、──、──……化成小数是多

2458

篇(2)

一、一年来工作回顾

(一)继续做好新教师培训工作。近几年来,分配到我镇工作的新教师相对较多,为了使这些青年教师尽快成熟于讲台,我们对这些青年教师进行了“教材与教法”及“教学常规工作”等方面的培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骆驼山小学邹新丽老师走上讲台一年的时间,参加今年县青年教师数学课堂大赛荣获三等奖。

(二)举行教学设计、论文专题讲座。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镇数学教师撰写教学设计、论文的水平,4月12日,在中心小学举行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论文专题讲座”活动,我镇各所学校的数学科组长和各校青年教师共5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讲座,重点对我镇近两年获得市、县一、二等奖的优秀教学设计、论文进行案例剖析,从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论文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入手,使我镇数学老师对教学设计和论文的基本思路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撰写教学设计和论文的格式以及基本要求。

(三)加强教师对数学课标的理解,提高教学理论水平。针对当前教师队伍对《数学课程标准》并没有真正深入理解的状况,小学数学科在上年度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要精读《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强化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入领会《标准》的精神,提高数学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数学教学的专业理论水平。为检查这次阅读活动的效果,在本年度初我们开展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测试活动,从测试成绩的反馈情况分析,绝大部分教师对《课标》的掌握情况良好,并能熟练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四)组织数学科组长及教师开展专题研究活动。3月1日组织全镇小学数学教师观看了山东省第小学数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的录像课,大大提升了全镇小学数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数学素养。9月27日,为提高各校数学科组长的评课水平,在中心小学举行了一次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活动先由中心小学的杜界飞和骆驼山小学的李艳玲两位老师分别展示了“乘除法(一)”和“运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两节研讨课,接着在会议室进行了数学科组长评课的活动,活动中先后有7位数学科组长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和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会后,我们对“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范畴进行了专题总结,对促进全镇的小学数学技能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成绩与反思

(一)本年度取得的成绩

1.李艳玲老师荣获县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能手。

2、邹新丽老师参加县青年教师教学课堂大赛荣获三等奖。

3.李义堂、李艳玲老师荣获县小学数学技能比赛优秀辅导教师。

4.李明军等四位老师的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分获县一、二等奖。

(二)不足与反思

1、我镇青年教师相对较多,经验不足,下年度要加强对新教师培训工作。

篇(3)

【关键词】发展;学生;数学;语言

语言是思维的过程,也是思维的结果。对小学生来说,由于信息量摄入少,不少小孩子能“做数学”,但不会“说数学”,缺乏数学语言。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序地进行训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用完整、准确、科学的数学语言表述思维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一、玩中说,培养表述兴趣

数学知识在教材上的表述总是比较抽象、中规中矩、严密精确。长期以来,教师又偏差地对待和处理教材,使数学语言变的枯燥、乏味、单调。其实数学知识也有很多趣味可以挖掘。如“快乐数学”,“趣味数学”,新理念提倡“玩中学,学中玩”,变“苦学为乐学”,“学会为会学”。我们可以通过“玩”来调节学生的身心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数学的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中说,发展表述技能

(一)说概念本质

在概念学习中进行数学语言表达技能的训练能增强思维的逻辑性,是数学知识由直观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桥梁。各种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和性质等都是通过数学语言表述的。离开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就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如果学生对概念本质说不清楚小学数学论文,词不达意,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能很好的合作交流表达意见。因此,概念教学必须重视学生说出概念的本质,让学生不但能说出概念的具体内容,更要说出关键词句,还会用不同的方法叙述,并说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和混淆之处。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要求学生运用“性质”语言边算边说[……同时……相同的数(零除外)……]运用性质的过程,这样,不但丰富了数学语言的表述,而且对性质的理解、归纳、总结、记忆,就成了水到渠成印象深刻。

(二)说计算算理。

计算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语言的培养,让学生说计算算理,介绍多种算法。同时对计算中的错误,还要说出错误的原因及看法。计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学生对计算算理听听似乎明白,真正理解与否,还要看他能否清楚地表达出来。如教学:38+24= 学生通过操作学具,讨论分析后口述算理:先算个位上8加4得1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2;再算十位上3加2再加1得6,所以38加24得62。通过口述算理小学数学论文,学生能准确进行计算,掌握两位数计算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通过口述算理,还能帮助学生检查计算过程中的错误,提高计算能力。经过训练,学生清晰而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数学语言的表述技巧得到了深化和提炼。

(三)说解题思路。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语言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便于分析数量关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习应用题时,有些学生会解题,却不能用语言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就要从语言表述训练入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图画应用题”。让学生观察小鸡图,再说出图意:原来有4只小鸡,又来了3只小鸡,求一共有几只小鸡。通过反复的口头数学语言表达练习,学生在头脑中有了一个大体的数量关系:要把原来有4只小鸡,又添上3只。用什么方法?为什么用加法?(因为要求一共有几只鸡,要把原来的4只小鸡和又来的3只小鸡合并起来。)通过表述想法,在头脑中逐步建立了数量关系: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要把已知的两部分合并起来,最后让学生列出算式,并说出“4、3、7”各表示什么意思。这样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小学数学论文,分析解答方法。学生通过这样有条理的分析数量关系和数学语言表述的训练,把分析过程用一段连贯而完整的话表达出来。形成表达流利、准确、科学的习惯,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操作过程。

通过操作等活动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不仅可以训练语言的条理性和准确性,同时进一步把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节课时,首先布置操作活动,课前自制学具: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课中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实验,去发现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把操作过程中的看与说、想与说、做与说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小组汇报小论文。强化数学语言表述的严密、简洁、准确的特征。

三、用中说,提高表述能力

篇(4)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与交流是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两种主要活动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学生语言表达交流这1教学机制,可以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释放其灵性,绽放其智慧,使数学学习活动变得活泼灵动,充满智慧与创造。

    1、让学生说在新知学习前

    小学生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常常需要以1定的知识经验与生活背景材料为基础和支撑,在已有的知识、经验上生长,延展、衍化,对熟悉的生活背景素材提炼、概括、升华,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背景材料,需要在新知学习前从学生已有的众多储备中适时、适度、准确、有效的子以激活与提取,这种激活与提取的1条简捷而有效的途径便是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话题,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实现。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前,让学生说说学过哪些与比有联系的知识,当学生说到“分数”与“除法”时,再让他们说说分数与除法有什么性质,比也会有类似的性质吗?这样在奠定认知基础的同时设疑引探;又如在教学“24时记时法”前,让学生说说昨天的10时你在干什么。当学生说出“上课”和“睡觉”两个相互矛盾的答案时,再让学生说说产生矛盾的原因,并想方设法来加以区分,进而因势引探24时记时法。新知学习前的这类对话交流,是学生相互启发、激活已有储备的过程,这种激活来自学生本身,非教师的外在铺陈、孕伏,是学生新知学习基础的自然奠定与学力的“原生态”显现;也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生成新知教学资源的过程;更是教师洞察学生的学习准备,调整确定教学活动基调的过程。小学数学论文

    2、让学生说在认知建构中

    学生对新知识认知建构的过程,是1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他们各自的体验、感悟、思考,限于他们的知识经验与认知发展水平,在准确性,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等方面总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某些不足,需要1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完善过程。这种完善过程中,学生的对话交流极为重要,而且不可或缺,必须通过说的形式来认知、建构,通过说的过程来修正、精确,完善。要设法让学生突出重点——说透彻,如计算教学中的算理与算法的阐述;突破准点——说明白,如角的度量操作中的“2合1看”,即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1条边重合,看角的另1条边所在的刻度,读出角的度数;围绕关键——说要领,如列方程解题时如何假设、如何找寻等量关系。还要设法让学生利用说来交流比较,提高认知与建构准确性;通过说来补充完善,提高认知与建构完整性;借助说来归类整理,提高认知与建构系统性;运用说来规范要求,提高认知与建构科学性。

    3、让学生说在“反刍”内化时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从认识、理解到掌握、运用,1般都必须经历“反刍”内化阶段,这1阶段各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中,学生说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其他形式的练习,其思路,方法、过程与结果也应通过适当的对话交流来反馈与评价,这种交流与评价是促进“反刍”内化的1种有效方式。实践证明,学生能够听懂、看懂的东西未必就已理解,理解但尚未掌握的也未必能够自如地表达交流,而能够表达交流和能对他人的表达进行评价的,1般都是理解得较为深刻的。因此,为促进学生对初学知识的“反刍”内化,教师要精心预设学生表达交流的活动方案,留足必要的时间,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做好表达交流前的准备,组织实施好表达交流活动。学生表达交流前的准备环节10分重要,其思维加工的过程既是对新知的自主再认,对已有认识重组、重构与系统整理,也是1种很好的“反刍”内化和思维历练;表达交流的过程,则是思维碰撞、共生共建认知和促进认知精确、完善,深化的过程。如让学生根据梯形面积计算公式S=(a+b)h÷2,对照其推导过程,思考、阐释公式中每1步计算所表示的意义,当学生经过1番思索后,能够有条有理地阐释清楚时,无疑已经实现了教师预期的“反刍”内化的目的。

    4、让学生说在演绎实践后

    在学生掌握了某些新的知识后,1般都要让他们通过经历实际运用的演绎过程来强化,深化认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其实质是能动地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类化并与自己知识、经验储备中的相关内容建立联系,作出合乎1定逻辑的判断、推理的具体演绎过程。显然,对于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联系方式和不同的推理形式,会有不同的具体演绎过程甚至结果。不管其优劣、正确与否,都凝聚了他们各自的思考与探索,在演绎之后给子他们表达交流机会,显现思维的轨迹,表明历经过程的体验与感悟;在判断正误、比较优劣,执果究因之中,便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有效地启迪、帮助同伴,也将影响和改变同伴此后的思维与实践,甚至教师今后的教学思想,策略与教学行为、方式。如在学生建立了公倍数的概念并掌握了找寻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方法后,让他们各自找1找6和9的最小公倍数,然后进行4个层次的交流,在强化公倍数概念与找寻方法的同时,建立最小公倍数概念,并探索找寻最小公倍数的简捷方法:第1层次,交流找的方法(学生甲:先找出6和9的公倍数,再找出其中最小的;学生乙:从小到大擦9的倍数,同时1个个地看它是否是

    6的倍数);第2层次,判断各种找法正确与否;第3层次,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第4层次,统1认识,概括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5、让学生说在课余生活间

篇(5)

一、利用信息技术为数学课程提供资源

应用信息技术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能创设出声情并茂的场景,使学生手中有物,目中有景,口中有所言,心中有所想。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融入课堂,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小学数学论文,这样学生的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在创设的场景中尽情地发挥作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而这些教学资源的提供,生活情景以及生活现象和问题的呈现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

例如,教学小学“统计”内容时,我设计课件引入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活泼的卡通人物给孩子们以美的享受,在比较真实的展现教学过程的同时,使他们体会到记录的重要、方法的多样,进而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以《九的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一课为例,就可以在资源库中找到用手指指法记忆九的乘法口诀的图片和一段关于乘法口诀的动画视频,这些资料都可以在网上点击预览,需要的话直接下载到指定的地点就可以使用了。如果还有需要的话,还可以通过百度、google、雅虎等搜索引擎进一步搜集资料龙源期刊。多媒体凭借其特有的方式,为孩子们营造了身临其境的掌握数学知识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也增长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使数学贴近生活实际。

为什么许多的孩子对数学缺少兴趣呢?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如果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主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利用计算机教学可展示优美的图象、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动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计算机的动画、渐变、叠加等效果和计算机的声像功能能将知识难点和某些过程直观化,以多种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深化认识程度,并通过揭示内在的规律和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多媒体可以变静为动,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演示,强化算理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小学数学论文,培养学生求异思维。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解决了课堂教学内容的许多矛盾,增强了教学效果,使声、形、色并茂,给小学生鲜明的表象,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的知识更多更广。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放开一些,真正把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人,从他们最近的发展区出发,给其更多的思维空间和时间,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体尝成功的愉悦。例如,在应用电脑课件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用优美的图案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再现学校派来了三辆汽车来接同学们去旅游的画面,伴随教师的提问:同学们猜一猜看,你们最喜欢坐哪一辆车?为什么?接让学生观看三辆车行进的效果图:第一辆车,车轮是方的,车子在行驶时颠簸不已;第二辆车,车轮虽是圆的,但它的轴心没有装在中间小学数学论文,车子在行驶时也会颠簸;只有第三辆车,车轮是圆的,车轴装在中向,车子行驶起来,又快又稳;为什么第三辆车开起来又快又稳呢?认识了圆以后,就能圆满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生动的画面完全调动起来了,他们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中去了。在这一主体活动中,学生呈现出极高的热情,很快理解了题意,进行了解答。这样的教学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在思考发现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四、利用信息技术因材施教的进行练习

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发展为智力的活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还反馈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龙源期刊。

例如,在《百分数的意义》的练习环节中,学生可以任意点击课件动画图中的任意景物,问题和答案是不惟一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允许学生自由发挥,这样,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均得到训练,这一点光靠教师是很难做到的。

篇(6)

关键词:学生潜力,复习效率

 

复习课长期以来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师常以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常以记忆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探究性;采用题海战术作为巩固的主要手段,只能造成学生常感疲惫不堪。大家都知道,小学数学复习的主要目的是:整理知识、巩固知识、查漏补缺和发展提高学生能力。那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总复习呢?结合教学实践,本人对小学毕业班数学总复习说说自己的看法。

1、营造条件,让学生乐学

到了毕业总复习时,学生往往会出现思想混乱,厌学情绪。一旦学生有了厌学情绪,学习就会下降,学不好知识。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数学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学生消除不良思想,树立温故而知新的思想,克服得过且过的思想,明确学习目的,从而努力学习。同时可以通过一些奖励和表扬措施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我在我们班里结合平时的学习设立了“数学小博士”的评比,作业正确率高的同学奖星,达到一定的数量就被授予小博士称号,由于期末练习试卷多,我设立了一个状元榜,前十名的同学在榜上亲笔签名,这样鼓励优秀生开展竞争,对一些后进生,则放低要求,只需掌握一些基本题,有进步时及时奖星表扬。论文参考。这样当学生处于一种宽松、活跃、友谊竞争的学习环境时,心情会感到很愉快,这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2、点面突破、学生善学

这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

2.1结合实际制定总复习计划

合理的总复习计划能保证总复习的顺利进行,让学生通过这次复习更好的掌握小学数学知识。所以,计划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合理制定。制定的计划要有重、难点及侧重点,并要根据学生情况去设计,基础好、优生多的可以增加复习的难度和加快复习进度,基础不好、差生稍多的要放慢进度,以基础知识为复习重点,从易到难。如:基础差的,可从概念知识入手,弄清法则、性质,会进行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会根据关系式、性质解方程,解比例,会解简单的应用题和一般的复合应用题,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几何面积、体积的计算,在掌握好基础知识后再复习难度稍大的知识。基础好的:对于基础性的概念,简单的计算及简单的应用题可少花时间,而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稍有难度的知识上,比如:简算,综合性强的稍复习应用题,有关几何知识表面积、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及有关应用题等要多花时间。

2.2 抓住复习重点,突出难点。

复习时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回忆知识,不搞老师讲学生只能听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各部分知识复习时要让学生先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等,并且熟记数量关系、法则、公式、计量单位的进率。小学所学数学知识中,计算和应用题是复习重点,突破这两个重点,坚持每日进行计算的练习,提高速度和准确率。其中简算是重点中的一个重点,必须通过多接触多练,提高技能。应用题要归类复习,数量关系是基础,结合线段图、分析法等帮助解答,并进行专项训练。几何知识和应用题是复习的难点,几何知识注重公式的熟练和运用。

2.3 对重点知识的复习要有侧重点。论文参考。

复习时,要注意复习重点内容的侧重点在什么地方,需注重让学生多练习什么。例如:四则运算的复习,先让学生掌握了运算法则、运算定律后,侧重于口算和简算的训练;几何形体知识,当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后,主要侧重训练口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复合应用题的复习,要侧重于审题,抓关键,分析和列式的训练,而计算过程不必每题都进行。

2.4 对常考易错题需多讲多练。

常考易错题多是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知识、重点知识,而往往又是学生一不细心就错的题,从实际考虑,这类题的失误、丢分,都会让人感到太可惜、不应该。所以,在总复习时,我们不能忽略此类题的复习,只有通过复习,才能让学生学会细心抓住关键之处正确解题。具体说:有些题,不细看会认为是一模一样的题,但细看后,并不一样,并且解题的方法完全不同;(如5米长的绳子剪去1/5(米),还剩几米?有些题,看内容和形式不同,但解题方法却完全相同。(如妈妈的钱正好可以买3件上衣或6条裤子,若成套买,可以买几套?)解题时,由于学生不认真读题、不认真分析,常会解错题。所以,复习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这些题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复习,提高学生的鉴别和分析能力,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正确灵活运用合理算法的能力。

3、类化练习,让学生会学

这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看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做一遍”。通过高效的练习理清知识和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区别,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课的功能要着眼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之上,包括数学中的问题、生活中的问题等,因而,练习设计注重针对性,强调应用,突出练习的实效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发展性。

3.1 基本练习,突出实效性。

练习是巩固拓展知识的有效手段,但要讲究练的形式、练的实效。如概念的复习课,知识点容易相互混淆,那么在题型的选择上要侧重于“辩析题”;又如计算复习课,要注重计算的准确性和计算方法的灵活性,那么改错题和开放题比较好。有针对性的练习,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论文参考。而毫无重点、表面花哨的练习,却只能事倍功半。

3.2 综合训练,突出灵活性。要求学生能通过题目解答建立起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可把一些教学难点安排在综合练习中,利于学生分散突破难点,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与方法。如(略 )。也可安排一题多解,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思想,在他们的心灵里萌发自我的价值,这样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3.3 扩展创新,体现发展性。

要求题目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筛选信息、合理选择信息、抽取问题实质的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 要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必需扩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密切联系实际,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经过不断尝试与探索后,找到问题的答案,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如(略)这样的数学学习体验应当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会因为数学学习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主动挑战自我,感受数学价值的内在魅力。

总之,小学数学总复习是基础性综合性强的复习,在总复习中要以精讲为导向,对不同的学生既要统一要求,又要顾及差异,正确处理好“培优辅差促中间”的关系。师生齐心,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学生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充分发挥学生潜力,面面反馈,切实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篇(7)

论文关键词:珠心算,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珠心算是以新颖多变的具体形象的算珠为形象的特点,珠心算学习过程不仅仅促进了儿童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智力品质的提升,更凸显了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优势。

一、珠心算研究概述

珠心算即珠算式心算,主要依靠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把抽象的数字变成直观盘珠映象,并在头脑中形成以珠象运动进行计算的一种计算技能,是珠算的高级形式,是“珠算”与“心算”结合的产物。珠算是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并逐渐发扬光大,对我国经济与历史发展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证实了珠心算的作用。研究表明,珠心算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信心,改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为了更好地将珠心算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利用珠心算的特点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珠心算这一祖国的文化遗产与当代的新课程标准结合,亦为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方案的制订奠定了基础。

二、珠心算对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意义

(一)珠心算训练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发展小学数学论文,应该不仅仅是智力因素方面的发展,也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提高,新课改中的情感指新课程目标中的“情感” 是个体以实际行动追求真实、美好目标时的种种内心体验。教育应注重两方面:学生的主体性和教育的情感性论文下载。因为珠心算在信息的存储、传输方面有独特之处,能够使输入、输出一体化。它的存储量和计算机虽计算并显示出计算的结果,这就是珠心算中珠动数出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是计算器所不具有的,也是其他计算工具无法比拟的,可以看出,珠心算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珠心算灵活多变的教法与本身的新颖多变的具体形象算术特点对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珠心算学习中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兴趣浓厚,练习内容丰富,有实拨、空拨、看拨、想拨,有听珠算、看珠算、听心算、笔算等,课堂气氛活跃,既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感需要为核心的一系列非智力因素,同时会反馈给珠心算的学习中,影响着学生对珠心算机能的学习。

(二)珠心算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态度

态度是主体对客体以一定的方式做出反应时所具有的比较稳定持久的心理倾向。新课程中指的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算盘既是教具、学具,也是玩具,儿童用手指拨动算珠,感觉光滑沁凉,算珠碰撞发出的响声十分清脆,感觉特别舒服,珠动数出、珠动数变,不仅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珠心算教学在培养儿童自信心、学习态度等态度方面,有其特殊的优越性。学生在认真的完成每一组计算过程中,由于眼看算珠、耳听数、脑想过程、口读得数、手写答案小学数学论文,这些形式有效地促进学生各种感官的互动,大脑一直是按所接受的数字信息译成算珠后,进行有规律的跳跃,最后得出准确的计算结果。当得到赞扬等鼓励后,儿童的心理不免会产生满足、喜悦直至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当儿童发现自己的计算结果出现错误时,就会产生一种重新计算的愿望,从成功中得到一种想要积极探索答案的科学态度,通过与同学交流或者请教教师等手段,从而逐步相信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地去学习一个又一个新知识。这是传统数学教学无法比拟的。

(三)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助于端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头脑中有关价值追求、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等内容的系统观点,指个体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新课程中的“价值观”强调让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面对多元文化生态和多元价值的激烈碰撞与融合,算盘能为学生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架设桥梁,珠心算学习促进了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珠心算学习有它独特之处,长长的一串数要在较短时间内准确无误地计算出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付出与努力,需要顽强的毅力、勇于拼搏的精神,需要自觉主动、勤奋严谨的学习态度。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就潜移默化地竖立起来了论文下载。

三、珠心算与学科结合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有效手段

首先,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教学中融入珠心算的多通道学习来达到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的。在学科教学中,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如角色扮演,设置讨论组等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把“算”与“心”结合,把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以及内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隐形资源的获取融合在一起。

其次,注重教师自身的品质言传身教的作用。虽然珠心算的特性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小学数学论文,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同时也源源不断的传递着情感、意志、信念、价值观等等,这是因为学生有很强的模仿性,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因此一位品德高尚的教室可以感染学生,进而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热忱、好奇心及兴趣。

再次,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李秀艳采用基本认知测验、ERP技术、脑成像和脑涨落图技术对珠心算进行研究发现,珠心算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等智力品质,能增强计算能力。计算机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多感官注意,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因此,珠心算教学对学生多元化智力发展有加速作用。

总之,珠心算教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我们多年的实践中已经得到证实。在知识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把人才成熟年龄提前的价值是巨大的,而珠心算教学是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智力开发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方法之一,有益于儿童终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燕.浅谈珠心算教学中学习心态的研究[J]. 珠算与珠心算, 2008,3.

[2]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J]. 课程教材教法,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