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9: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师学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很大帮助。
二、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三、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例,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好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规范管理;强化指导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主要包括理论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以下简称毕业设计)等环节。其中,毕业设计对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1]。
1毕业设计的重要作用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综合性最强的一个教学环节,一般都要占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毕业设计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 有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其他教学环节不能替代的。这些都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才能达到。
2) 有助于提高就业质量。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是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是一些用人单位难以招聘到岗位需要的、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毕业生。通过毕业设计环节的训练,学生能够加深对社会需求的了解,强化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累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提高书面表达与口头沟通能力。
3) 有助于提高考研学生的复试成绩。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不断完善,复试环节的作用日益突出,复试成绩的比重已达到30%~50%,而且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初试的形式是笔试,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复试有笔试、面试、实践能力考核等多种形式,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包括掌握专业知识的广度和理解深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经历、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和培养潜力等。扎实的毕业设计经历对于提高考研学生的复试成绩是大有帮助的。
通过适当的宣传动员,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引导指导教师和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设计,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毕业设计工作。
2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这与学生找工作的时间段是重叠的。因此,以院系的强化管理促进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以指导教师的精力投入带动学生的精力投入,才能保证院系、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把毕业设计做好。
2.1院系要强化毕业设计管理工作
教务处制定政策并负责检查和督导,院系具体组织实施,指导教师全程指导是目前毕业设计比较常见的模式。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科研任务较为繁重,指导的学生也比较多;学生找工作和参加研究生复试也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很容易导致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对此,各高等学校都针对毕业设计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负有具体组织实施职责的院系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些规章制度,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在指导教师选聘、选题评审、学生出勤、日常指导、中期检查、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上制定出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并严格执行。通过强化毕业设计管理工作,引导指导教师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2.2教师要精心指导并严格要求学生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全部环节,要注意发挥好如下主导作用:
1) 精心选题、合理计划。选题是毕业设计的龙头,选题质量是毕业设计质量的起点[2]。指导教师要考虑本科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及专业培养目标,在选题的难易程度、工作量大小、技术先进性与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合理选择,使学生经过一定努力可以比较好地完成设计,实现提高能力、促进就业的目的。题目太难太大,不能按期完成,会影响学生的正常毕业与自信心;题目太易太小,达不到毕业设计的训练目的;完成题目所用知识与技术陈旧、不适应社会需求,不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高。选题确定后,还要根据每个题目的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进度安排。
2) 认真指导、严格要求。学生到了四年级,特别是最后一个学期,都有一些浮躁,再加上要拿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找工作或准备研究生复试,很容易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因此,指导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的设计工作与论文撰写进行精心指导并严格要求,以教师的认真态度、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影响并带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3) 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相比其他环节,在毕业设计中,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更多、交流更充分,教师的人品、学识、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更大、更长远,有“师傅带徒弟”的效应。指导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重要职责,注重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不仅指导学生通过毕业设计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还要指导学生全面提高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即不仅指导学生学会做事,更要指导学生学会“做人”。
2.3学生要认真完成毕业设计
作为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主体,学生要注意在如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 正确处理毕业设计与就业的关系。就业是重要的,毕业设计也很重要。从时间上讲,毕业设计和就业是有冲突的,但从功效上讲,毕业设计是有助于就业的。毕业设计所培养和训练的能力与素质就是用人单位需要的,也是用人单位录用考核的重点。要合理地计划好毕业设计时间和参加招聘会或录用考核的时间。毕业设计做得好,有助于提高就业竞聘的成功率。多跑几个招聘会是可以增加被录用的机会,但真正能抓住机会,靠的还是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2) 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期间(特别是毕业设计前期),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毕业设计,最好是抓紧时间、集中精力,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尽量提前完成,及早提高能力和素质,为应对招聘会及用人单位的录用考核积累学识和能力,并赢得时间。
3) 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单位招聘员工,既要考察一个人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也要考察品德素质、表达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毕业设计需要经历需求分析、小组内的设计方案讨论、与教师的沟通探讨、撰写毕业论文、论文答辩等过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有效的,实际就是学生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前的综合模拟训练。
3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高等教育在不断发展,毕业设计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如下几个问题需要结合学校及专业特点探索有效的应对方法。
3.1时间问题
按照教学计划,毕业设计应安排在第8个学期。目前学生找工作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学期,学生要准备大量的应聘材料,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3],自然会影响到在毕业设计上的投入。
为了解决毕业设计与找工作的时间冲突,一些学校把毕业设计提前至第7学期的期中或期末[4-6],通过教师申报选题、院系审查选题、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学院调剂等环节确定每个学生的指导教师和毕业设计题目。之后,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始毕业设计的相关工作了。
这种调整是可行的。其一,目前大多数学校实行的是学分制,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之前各学期选修学分比较饱满,第7学期的课程学习相对轻松,大部分不准备考研的学生能抽出一定时间进行毕业设计;其二,学生可以有效利用寒假时间,把毕业设计的一部分工作在假期完成,这样就能在第8学期(特别是毕业设计的后期)找工作的同时也能比较从容地完成毕业设计并撰写毕业论文,保证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质量,为找工作提前作好必要的能力训练准备。
3.2实验室开放问题
毕业设计的工作主要在实验室完成,不同于几个学时就能完成的课程实验,它是具有一定工作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其方法思考、设计开发或实验操作需要较长时间,具有连续性。用于毕业设计的实验室不能按正常的上、下班时间开门、关门,需要给学生更自由的作息时间,即实验室要对作毕业设计的学生全面开放,中午、晚上、周六、周日都要开放,必要时通宵开放。这有利于学生尽早、高质量完成设计工作,为找工作赢得更多时间。
3.3校外作毕业设计问题
一些学生有意愿到校外(学校的实习基地或有招聘意向的用人单位)作毕业设计,这种申请可以批准,但要经过严格审查。要审查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及意向性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校外单位要能选聘到合适的导师,毕业设计选题须经校内导师审查同意并报学院批准,学生毕业设计期间接受校内外两位导师的共同指导,定期向校内导师汇报毕业设计及撰写论文的进展情况,毕业设计完成后回校参加论文答辩。
4结语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完整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顺利就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近几年毕业设计遇到的一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认识、规范管理、强化指导、保证时间、开放实验室等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对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S]. 教高厅[2004]14号.
[2] 夏鲁惠. 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 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陈根才,陈丽. 以评促改,切实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C]//林闯. 第七届全国计算机系主任论坛论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2-46.
[4] 李俊龙,胡锋,吉东风,等. 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6(8):41-42.
[5] 毛力,袁励红. 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探索,2008(8):35-36.
[6] 邹凤楼,吴立军,王瑞金,等. 高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J]. 教育探索,2008(6):23-24.
Discussion on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in Graduation Project
YUAN Fang, ZHANG Guo-chun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 China)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是指高中数学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做出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再思考的过程。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以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教学基本策略、教学基本模式和现代教育媒体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
一、 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更多的是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因此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扎实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数学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我的作法一是数学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数学教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二是坚持写教学日志或教学反思,把自己积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这对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很大;三是积极参与或申请主持省地级教育科研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极大地提升理论水平。
2.丰富数学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数学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数学学名著、数学学学术论文、数学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的反思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数学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案例反思。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四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四是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网络教学视频和说课、评课等的学习扩大案例的选择面。
三、教学基本模式的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重要途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的效率,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不少教师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现“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种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在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存在几个误区:(1)为了追求学校要求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该小组合作学习的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不该小组合作学习的也让小组合作完成 ;(2)合作人员搭配不合理,责任扩散和"搭车"现象时有发生, 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3)学生社交技能欠缺,之间缺乏沟通和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效率低下,结果是优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差生成了陪衬;(4)教师课前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也有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只是按照预定的设计,把学生往教学框架里赶;(5)为完成课程安排内容,学生还没得出结论达成小组共识时,合作学习被叫停;(6)重个体评价轻小组评价;重学习成果评价轻合作意识、合作方法、合作技能评价;重课堂随机评价轻定期评价等。
四、应用现代教学多媒体的反思
某些学校把是否应用多媒体教学作为是否是新课改教学活动的标准之一。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这种直观的知识展示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引用到教学当中。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节省老师板演的时间。也是我们新课改所提倡采用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但是也要考虑学校及所在地区实际的条件,盲目的强制要求采取这种方式,只能使得老师把应用现代多媒体当做应付检查听课时必需的表演。从而走入一个认识的误区,采用多媒体就是新课改。对于那些对新课改认识不深,没有配备多媒体教学硬件的学校的老师,认为自己条件不具备,从思想上放弃新课改政策的执行,对没条件的学校课改的评价也是不公平的。
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作为一线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在长期不懈的教育实践中,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更新教育理念,我们要积极准备,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造条件让学习者参与到学习中来。根据课型的需要和学习者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手段呈现和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让新课改的成果惠及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们。
参考文献:
对2010届不同方向和不同教师指导的少数民族学生论文取样8份,通过多种影响因子寻求论文质量及影响其质量提升的原因。选题因素。北方民族大学选题通常做法是教师先拟定题目提交,然后再由学生根据题目选题。好处在于题目具有一定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与教师的科研相结合,新颖性和学术性较好。但问题在于学生对选题缺乏主动性,往往一个好题目都去选,而不好的题目或非主流学科题目却无人问津。其结果是,有人占据先机选上自己喜欢的题目,其他人却不得已选上自己不感兴趣的题目,最终影响论文的写作。题目与作者背景联系程度。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边疆地区,尤其是有自己传统文化、语言、宗教的世居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对本民族的了解远高于对其他民族文化的了解,题目与作者背景联系成为论文写作的一大优势。所选8篇论文中,有4篇论文与作者的背景有联系,4篇论文字数、理论分析方面都明显高于与作者没有背景联系的论文。调研方面。社会科学论文注重假设但不忽略实证。一方面是通过实证使学生更易接触和了解社会,在走向社会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认识。另一方面是自己亲身体会或所见所识远比其他方式获得的论证更真实有力。8篇论文都没有进行过社会调查,大多在泛泛空谈,甚至不切实际地远离社会事实。语言运用能力的问题。主要问题在于个别学生语言表达不够流畅,甚至滥用家乡方言,学生腔调比较突出,用语方面不太成熟。虽然个别学生朦胧地知道一些专业语词的表达方式,但运用到写作中的语感不强,语言组织协调能力不佳。理论水平与写作的关系。本科毕业论文不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论水平,但需要适当的理论注入才能体现文章的水平。事实上,大部分学生都难以在理论上对论题自圆其说。典型的三段论方式,缺乏缜密的逻辑性,对问题的理论分析都是事实表达而不是哲学解说。一些分析看出学生的专业知识积淀不足。
二、引致问题的结构性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的原因。
为发现问题根源的普遍性和代表性,选取2009级设计艺术少数民族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他们主要来自蒙古族、回族和土家族等。涉及20个问题,基本涵盖了少数民族学生毕业论文的主要问题。关于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回答资料不好找的有15人,语言困难1人,不知如何表达1人,格式不好处理5人,知识太少1人,创新难1人。大多数人都强调资料不好找,一方面可能是北方民族大学地处西北,信息不发达,学术资料稀少。另一方面,学校指导教师只强调写作本身而对学生如何查找资料、运用资料没有点明和帮助。网络资料作为论文文献,几乎每个学生都当作主要参考资料,这无疑助长了学生的抄袭。可见,外在的情景性、技术性问题的确限制了他们的论文质量。中国大学教学语言是汉语,其他民族语言主要作为专业课程而不是通用语言。因此,从小生活在本民族社区内的学生对本民族语言的掌握程度要高于汉语,不管是汉语交流,或是汉语阅读和写作,都会感到吃力。在本民族语言写作不成熟的情况下,用汉语写作难度更大,影响到文章的语法、语义的精确性。对以往是否写过相关论文的回答中,回答写过的有1人,未写过的有23人。这意味着毕业学生写学术论文的第一次是毕业论文,未经过学术培训和经历,突然进入状态显然很难适应,从而导致大多数人不知所然。写成的论文总体水平参差不齐,整体质量不高。写作经验性因素的积淀远比陌生的更能熟练地掌握论文的要旨,提高文章水平。最好的选题方式回答中,选择教师选题的有8人,选择教师与自己共同拟定题目的有9人,其他方式的有5人。可见,学生更愿意在论文选题上有更多的主动性。在论文与找工作等的关系方面,认为公务员考试、司考、找工作、考研重要的有8人,认为论文重要的有4人。同等重要的有5人。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大四的主要任务是找工作,压力以及即将走向社会的茫然使一些学生无所适从,无暇顾及论文写作,导致论文质量下降。毕业论文只有在指导教师的催促下才做,直到临近答辩时匆忙应对。在与论文写作有冲突的情况下,会牺牲论文的写作时间,这样间接地降低了论文的质量。
2.指导方面的原因。
一是指导策略导致缺乏自主性。一些指导教师以教学中所用方式指导毕业论文,“强行”地把自己对论文的选题、观点、方法以及理解输灌给学生,使师生缺少互动,学生出于教师的评定影响,言听计从,导致毕业论文缺乏创新。从选题、开题、写作指导定稿,都渗透着指导教师的个人主见。一些学生本来对文章的某个问题有想法,但被教师的意见所左右,在自卑心理、师道尊严、教师为准的影响下,完全失去了自主性和创造力。二是指导方法僵化。指导教师缺乏灵活的指导能力。如文科毕业论文形式中,大部分选题论文范围都是专题研究,缺乏灵活的选题形式。三是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缺乏特殊性认识。由于指导教师大多是汉族,对毕业学生的民族背景认识不足,实行一刀切的指导模式,没有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学校也实行统一的论文评定标准,没有考虑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出现毕业论文评定结果不佳的局面。四是未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论文写作培训,致使学生缺少经验。指导教师大多只管宏观指导,对论文有关的学界现状、写作技巧、要领、基本技术未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培训。
三、建构一种新型的指导模式
第一节技师论文指导的意义与要求
一、技师论文指导的意义
技师专业论文是在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或高级考评员的指导下,由技师申请者独立构思并完成的一种文章。技师专业论文是技师申请者在培训期末向鉴定单位交的一份书面成果。从指导教师的角度讲,指导技师申请者写技师专业论文,是指导教师在培训期间所做的一次重要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由于大多数技师申请者写专业论文的经历不多。许多人不了解技师专业论文写作的意义和如何撰写技师专业论文。实践说明,生产第一线的技师申请者在撰写专业论文的过程中,特别需要指导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技师专业论文的指导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指导教师检验其教学成果的重要方面。通过技师申请者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提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是应用综合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生动反映,也是对教学与指导效果的一次全面检查。尽管有的技师申请者平时工作、学习情况较好,甚至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总结,以及文字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不一定能写出质量较高的技师专业论文。除了技师申请者的基础理论素质、实际技能素质和整体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外,从指导教师的教学和指导方面分析,也会存在某些不足。对指导教师来说,这恰好是指导技师申请者撰写技师专业论文的重要收获。另外,技师专业论文是留给社会的一份宝贵的文字资料,对于实践经验的积累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教学与指导的过程是一种双向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技师论文申请者从培训单位获得了系统的理论知识,能够将长期工作实践中的经验科学化、系统化,把科学技术素养提高到更高层次。同时,技师申请者也以各种方式影响培训单位,许多技师申请者的实践经验、才华、见识等等,都给培训单位和指导教师留下宝贵的财富,其中不乏具有真知灼见的优秀作品。培训单位可以用它来丰富教学内容,启发教育后来者,成为很好的教学参考资料和可以借鉴的材料。也可以用它来分析解决某些具体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填补这些领域科技研究的空白。还可以推荐给有关部门或各种出版物,对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对指导教师的基本要求
胜任指导教师的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并懂得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指导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高级考评员或技术人员。
2.具有有关专业的较高理论水平和文字水平。
3.对技师申请者的论题具有较深的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4.精通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
(一)思想修养
作为专业论文指导教师,首先应为人师表,具有较高的思想素养。一个教育工作者培养的是合格的人才,而人才具有多方面的含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尚的人品。指导不仅仅是要帮助技师申请者提高技师专业论文的质量,更要注意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品格进行积极的导引,要想做事先学做人。如果一个指导教师为人自私自利,不负责任,他就不配承担指导教师的神圣职责。
技师申请者的思想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些属于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对于这些技师申请者,指导教师应积极与之配合,使他们能人尽其才,充分发挥自己
的水平,写出高质量的技师专业论文;有些技师申请者思想水平一般,对这些人,指导教师应引导他们追求高尚人品的愿望;而还有一部分技师申请者则思想懈怠,不求进取。指导教师对这部分人不应嫌弃,不宜过分批评和指责,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督促并指导他及时完成技师专业论文的写作任务。
(二)理论修养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因此,指导教师应有广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对本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有精深的见解,对周围的相关学科也应该有深入的了解。特别是现代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学科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分化交叉,指导教师更应对现代各种新理论、新工艺,以及边缘科学、交叉科学都要有广泛的涉猎。只有这样指导教师才可能站在更高的高度审视和指导技师论文申请者的专业论文。
(三)文字修养
技师专业论文是撰写者对自己对本职业(工种)所涉及的技术方法进行科学探索和总结的文字表述。因此,写作水平的高低对技师论文的质量将产生较大的影响。指导教师在这方面应有较深的造诣,既要有本专业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语法和修辞方面的素养。否则即使专业论文的内容水平很高,但文中出现很多语法错误和错别字,而指导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也就无法保证指导技师申请者高质量地完成专业论文的写作。
第二节技师专业论文的指导内容与方法
一、指导内容
技师专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论文指导教师对论文的质量好坏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技师专业论文指导教师必须努力与学员相互配合,积极做好指导工作。
技师论文指导的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以下九个方面: 第一,对技师申请者所选定的专业论文题目进行审核。
选题是技师专业论文写作成败的关键,选择恰当的题目即可使技师申请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又能使专业论文具有较高的实际价值或学术价值,对于整篇技师专业论文的质量关系极大。
指导选题主要遵循两条基本原则: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另一方面要适合专业论文撰写者的具体情况。即要选择那些客观上对本职业(工种)具有较高的价值,主观上又有能力完成的题目。如果选择的题目内容平庸,既无理论价值又无实际意义,高水平、高质量就无从谈起。
好的选题还要有好的资料,否则,再好的题目,如果资料搜集困难,实验手段缺乏,或者超出了技师申请者自身的学识和能力范围,写好专业论文也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必须有本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对技师申请者的具体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才可能选择合适的技师专业论文题目,使专业论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可以充分发挥技师申请者的特长,使技师论文在一开始就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第二,帮助技师申请者制定撰写技师专业论文的规划并督促完成。
撰写技师论文的过程是由多项工作构成的一个小系统工程,必须认真规划每一个步骤,从选题到完成必须排出撰写日程表。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写作过程井井有条,按时完成。
第三,指导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撰写技师专业论文的重要步骤之一,否则专业论文将成为无源之
水、无本之木。写作的资料包括各种文献资料、报刊杂志等。指导教师要向技师申请者推荐具有参考价值的参考资料,并帮助技师申请者解决收集资料中所遇到的困难。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平时要博览群书,浏览各种报刊杂志,注意发现有用的材料,特别是对技师申请者论述问题直接相关的资料,以便正确推荐。
第四,撰写的专业论文需要进行社会调查,以便用收集的第一手资料作为论据,指导教师就应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助。
第五,指导立意和拟定专业论文提纲。
实际上的选题过程就是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专业论文的主题,而立意只不过是进一步明确化和细化,将专业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的主要内容确定下来。在此基础上考虑安排专业论文的整体结构并拟定专业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应根据专业论文所要表现的内容审查论文提纲是否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逻辑结构严密等。
第六,撰写草稿。
从开始起草到专业论文最后完成的整个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在写作的各个阶段都要对专业论文写作进行正确指导和审查,使技师申请者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路径完成专业论文的写作。
第七,修改。
检查和修改是专业论文最后定稿前必不可少的步骤。像任何事物一样,一切文章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总存在各种缺点和错误,需要不断地修改、完善。
指导技师申请者修改技师专业论文,首先,要审查专业论文是否脱离主题。如果文章脱离了主题,整个专业论文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必须予以纠正。但整篇文章脱离主题的情况是不多见的,往往是部分内容与表现主题关系不大或有所偏离,应考虑舍弃或纠正。其次,要调整结构,检查专业论文结构是否合理。主要是文章的层次分明有序,重点突出,逻辑结构严谨。如在这几方面有所欠缺就应做适当调整。再次,要推敲语言。有些学员语文基础较差,所写的技师专业论文难免有文字粗糙,词不达意或用词不准确等问题,自己又难以发现,指导教师在审查指导专业论文时应注意纠正。就是较好的文笔也难免有疏漏之处,对于语言的推敲也同样必要。
第八,写出评语和意见。
技师专业论文审查完成之后,指导教师应对专业论文写出自己的评语和意见,供技师申请者和评审委员会参考。
第九,指导答辩。
答辩是对技师专业论文进行“验收”的最后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其目的旨在进一步审查专业论文,了解专业论文作者对该专业论文所论述论题的认识达到何种程度,考察技师专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审查论文是否是技师申请者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
一般技师申请者对答辩缺乏经验,指导教师应帮助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告诉他们答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
二、指导方法
技师专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方法并无固定模式,每个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大都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但这其中也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归纳起来基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师专业论文反映的是技师申请者自己的观点、实际工作的总结和研究成果,因此,应由其独立完成,指导教师只是起辅导的作用,不能包办代替技师申
请者完成各项撰写工作。指导教师应注意启发独立思考,发挥技师申请者本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否则就失去了撰写专业论文的意义。
2.指导教师进行指导的目的是协助技师申请者发挥自己的能力,提高专业论文的质量,使之不走或少走弯路。因此,指导教师所做的只是提供帮助和原则性建议,具体工作应由技师申请者自己去完成,并对撰写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和提出忠告。
3.技师申请者对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和论文的观点往往有欠缺之处,需要进一步拓展其宽度或深度,而他们一般缺乏从更高的层次来认识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以探讨式的态度,启发技师申请者将自己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使专业论文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第三节技师论文的评价方法
一、评价准则
评价技师专业论文,要坚持评分的标准,研究评语的写法,做到判分准确,评价公正,评语规范严谨。
一、技师专业论文评阅成成绩的标准
技师专业论文的评定成绩一般分为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五个档次。
(一)优
l.能很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本职业(工种)的有关知识。
2.能密切联系本职业(工种)、本单位的工作实际。能够以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深度或有所创见,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中心论点突出,论据充足,写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理通顺,表达能力强。
4.材料典型、真实、丰富,数据可靠,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二)良
1.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与本职业(工种)的有关的知识。
2.能较好地联系工作实际,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比较正确、全面,对指导现实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中心论点明确,论据较充足,写作结构合理,层次较分明,文句通顺,有较好的表达能力。
4.材料比较丰富,数据基本可靠,能较好地进行加整理。
(三)中
1.能一般地运用所学理论与本职业(工种)的有关的知识。内容较充实,具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
2.能联系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比较正确,对现实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 中心论点基本清楚,具有一定论据,结构较为合理,层次较分明,文句通顺,有一定表达能力。
4.材料具体,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处理。
(四)及格
1.在理论上没有原则性错误,能基本掌握和运用本职业(工种)的有关知识。
2.基本能够联系工作实际,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但分析问题较肤浅,或只能罗列现象,中心不够突出。
3.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句尚通顺。
4.有一定的原始材料,有一定的数据。
(五)不及格
符合以下条款之一者即评为不及格。
1.在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掌握有关本职业(工种)的专业知识很差。
2.中心论题不明确,层次不清,逻辑混乱,结构松散,文理不通。
3.材料零乱不全或主要数据失真,加工整理差。
4.主要内容基本抄袭他人成果或属他人的专业论文。
二、评语
技师专业论文的评语有两种,一是高级考评员意见,二是答辩委员会意见。
(一)高级考评员意见的写法
高级考评员意见,主要是从技术和写作角度对全篇专业论出评价。评价要点是:
l.观点是否正确;
2.论据是否充分;
3.分析是否全面;
4.结构是否合理;
5.语句是否通顺;
6.有无实际意义。
(二)答辩委员会意见的写法
1.回答是否准确;
2.思路是否清晰;
3.语言是否流畅;
4.答辩态度如何;
一、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自例信用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塑造成学习主体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以下几点:
(一)教师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更应是促进者
多少年来,教师的功能就是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通过示范、讲解、统一练习要求、纠正错误动作、统一掌握标准来促使和检验学生掌握必要的动作和技能。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首先是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继而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应突出组织、帮助、鼓励、引导和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从而在实际运用中逐步改善和提高。
(二)教师不应是学生个的约束者,而应是启迪者
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是在一个特定的气氛和环境中进行的,教学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等无时无刻都影响着学生个的各个方面,作为教师,应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学习实际,关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倾听学生的呼声,理解学生的需求,并利用教师自身学识、能力、个人魅力等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还要勇于丢下架子,真正走到学生中去,向学生学习,达到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师生形成“学习共同体”,从而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和价值。
二、体育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丰富了课程教学的理念、内容和形式,体育教师更应强化以下几项基本素质:
(一)语言方面: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的特点是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或媒体表象,然后学生进行系统练习,通过评价、游戏、竞赛等方式检验教学效果。语言讲解是教学的首要手段,但根据体育与健康教学特点,应力求简明、清楚、概括性强;教师的语言要有一定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敢于尝试练习,勇于参与练习;教师的语言要能向学生传递和渗透爱的信息,要让学生感受到关心和爱护,从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用清晰的口令引导教学活动和练习过程,能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从而高效地实现教学目的。
(二)行为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用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参与到学生练习中去,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身教重于言教,把学生的目光吸引过来,不知不觉地参与到你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三)仪表方面:包括容貌、姿势、风度等方面。教学行为要举止大方,穿戴也应适合体育教学的要求,仪表端庄,而令学生“神往”,既为学生起表率作用,又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感悟。
(四)教态方面:教态是教师教学综合思想素养的体现。如讲解是否认真、全面、细致,示范是否准确,有美感,指导是否有耐心、深入、热情,对学生是否能全面关心爱护,教法是否多样灵活等,教师的教态要适应新时代中学生的特点。
(五)教风方面:教师不论遇到任何情况,如自身健康原因或因恶劣气候条件等,均应精神饱满地上好每一节课,给学生一种健康快乐蓬勃向上的影响力。同时引入竞争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与学风。教学活动中应主动耐心地关爱每个学生,让所有学生一道为他们的每一次成功,每一点进步而欢呼雀跃。
(六)信息素养方面:教师不仅应会使用多媒体教具为教学服务,使学生树立用网络等信息技术获得体育知识和信息,欣赏体育健康之美的意识,还应逐步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不断更新知识,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三、体育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认真撰写论文,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素养
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总结工作过程中的成败得失,认真撰写教学论文,从而不断提高教科研素养。只有这样才能:
(一)有利于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巩固专业思想。从事论文撰写可使体育教师从“单调乏味”的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发现新的知识和奥秘,产生新的灵感和创造,充分体验到探索研究的乐趣,从而激发热情,坚定信念,牢固确定终身从事体育工作的专业思想。
(二)有利于体育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体育教师为了从事体育论文的撰写,必须查阅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各方面的新信息,因而,撰写论文是体育教师更新知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之一。
关键词:管理体制;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质量;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71-03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食品类专业绝大部分设立于20世纪的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与其他传统专业相比,属于发展中的学科。食品类专业包括: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等。食品类专业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际操作性,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根据21世纪高等教育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良好个人魅力的优秀毕业生,在实践教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改革和创新的尝试。
一、改革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优化配置各种资源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均占有实践教学资源的数量不断减少,使得实践教学质量有所降低。面对这一新的问题,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一方面通过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整合各种现有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投入,建设了国内一流的食品工艺实验室,使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在此前实验室管理模式是实验室依附于专业课,由各教研室进行实验教学管理。这种旧的管理模式存在着仪器设备重复购置,资源不能共享,各实验室之间相互协调困难,有限的实践教学经费得不到有效利用、现实效益低等缺陷。不仅如此,原有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也不能满足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调整的需要,不能满足越来越多新开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为了使实验室管理体制适应课程体系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改革过去的实验室,现为学院统一管理。实验室所有资产包括仪器、设备、药品均详细登记在册,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网上公布,以方便师生使用。中心实验室的人、财、物统一管理,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有限的实践教学资源发挥了最大作用。在课程实践教学时,每使用一起设备或实验装置,均要有实验实习教师及使用班级和个人详细记录,以保障机器的正常运行;这样运作的结果使我院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步步为营,取得了圆满的结果,使学生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的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生产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们还组织了部分校外参观实习,现场教学等,开阔学生的视野。
2.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近十年来,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出现了一些新的领域,推出了许多新产品,造就了一大批现代化食品企业。过去简陋的作坊式实验、实习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食品工业发展对培养优秀食品专业人才的需要,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利用山东省下拨的专项建设经费400万元,建设了校内实训基地。基地建筑占地面积广,有焙烤成套设备、肉制品生产成套设备、果酒酿造成套设备、软饮料生产线、恒温库和气调库等中型现代化成套设备,几年来,完成教学实习及相关的课程实验的课程有粮油工艺、肉品加工、果蔬贮藏、乳品工艺、机械加工等若干门。实习学生班次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部分专科班级;实习生产的产品有各类面包、灌制香肠、酸奶、月饼、啤酒等十多种。学生在其中实验实习真正体验到现代食品加工的气息,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性能优良的现代化设备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供了硬件保障。
3、实习生产基地的建立。为了保证学院的创新教育,在满足实验室基础建设和实验仪器设备配备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先后与中粮集团、莱阳鲁花集团、青岛东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六和集团等建立实习生产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参观实习,使同学在实习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同时可以了解企业的现实生产过程以及切身感受企业文化,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二、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为适应新形势下食品工业对人才的需求,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整合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构建了一个互相衔接、互为补充,高起点、高要求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1.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实验的改革与创新。食品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分析》和《食品机械》等课程原来的实验方式是实验指导教师作好充分准备,药品、仪器一应俱全,有时还提供详细的操作流程,学生只是按程式操作,很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实验方式进行了改进。对每一个实验,指导教师只列出实验的题目,至于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所用的仪器药品的配置则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在教师的指点下确定。这样使学生克服了依赖心理,更好地锻炼了学生最基本的动手能力。对于专业课,实验内容基本上淘汰了验证性实验,绝大部分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专业课实验的改革,使有限的实验设备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
2.综合大实习的改革与创新。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的基础上,由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人员作为综合大实习的指导教师,利用实验中心先进的成套设备进行典型食品的生产示范。实习项目包括面包、饼干、饮料、果酒、果蔬罐头、火腿、消毒奶、果蔬恒温气调贮藏水果、果蔬脆片、啤酒等中高档产品的生产。通过典型食品生产示范,解决了专业课实验中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出现的问题,使学生掌握了相关食品生产的实用技术。在教学实践中,选题来自教师的科研题目,教学中未涉及的试验或是一般试验的扩大三种类型。例如:休闲花生食品的研制(基金项目:花生高档休闲食品开发,青岛市经贸委课题:20072319)、花生蛋白粉膨化食品的研制(青岛农大大学生创新项目)、胡萝卜果冻的研制(教学中未涉及的试验)。通过实验学生已完成了相当于一个小型课题的所有工作,学生在失败的尝试中得到了提高。要求学生对每个实验环节都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和整理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将实验中所得到的分析数据及时整理归纳,对涉及的实验数据制成表格或作图加以分析后撰写实验报告。实验结果的报告以小组为单位,以论文的方式撰写,得到单因素处理结果,并添加参考文献。如此反复经过多个重复得到较确定的结果,再经多因素实验验证课题研究结果,由此《花生蛋白桃酥的制作及性质分析》(粮油加工2012.4)、《焙烤裹衣花生加工及相关参数的探讨》(粮油加工2010.5)、《低糖山药果脯的加工及相关问题的处理》(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08)等。
3.加强多媒体教学。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食品生产的感性认识,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专业课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在实验室无法讲清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学展示给学生,如小麦制粉过程、玉米淀粉的生产、软饮料的全自动无菌灌装、猪的全自动宰杀等生产过程及食品的无菌车间生产过程等。实践教学采用多媒体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现代食品工业的认识,激发了学生从事食品行业的兴趣,取得良好效果。
4.设立第二课堂学分、创新学分和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设立第二课堂学分和创新学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第二课堂和创新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有意义的科研和实践活动。形式包括组织专题讨论会、学术报告会、演讲会、社会调查、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几个方面。通过第二课堂和创新活动,使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我国食品工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食品工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提高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实力和完善个人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的设立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的申请、评审、考核和鉴定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的运作模式完全一致,由主持人组织其成员撰写申请书,并进行答辩,通过答辩的,经学校审批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如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南冲同学等人研究的“G4酶制取肉制品专用变性淀粉的研究”获得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的2012年诺维信杯“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创意大赛的三等奖。
5.规范毕业论文答辩程序,加强毕业(生产)实习管理。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导致许多学生忙于四处求职,无暇顾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只是在毕业前的十几天内突击撰写毕业论文,导致毕业论文的质量下降。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下降。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制订了相应的办法。第一,调整了毕业论文时间,将毕业论文安排在四年级的第一学期进行。到第四学年的第一学期末,论文的研究性工作基本结束,在最后一个学期完成论文的写作和答辩。第二,对毕业论文及答辩进行规范化管理。根据食品类专业的特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论文必须是实验性论文或设计,课题进行过程中,对学生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中期考核,不合格者,对学生和指导教师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答辩前,学校对毕业班进行抽查检测,抄袭率达30%以上的不予以答辩资格,同时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分别进行评审,未通过评审的一律不准进行答辩。答辩小组6~7人,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学院资深教授担任,分别对学生的工作量、学习态度、规范要求、实际能力、专业知识、学识水平及答辩情况分别打分,最终成绩低于70分者,不能按期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第三,加强对毕业实习的管理。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利用校外教学基地进行4个月左右的毕业(生产)实习。对学生在校外基地的出勤与纪律状况、实习日记、实习报告质量以及实习单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素质的评价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在毕业(生产)实习中,鼓励学生在熟悉基本生产流程的情况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或参与新产品开发。毕业实习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并颁发获奖证书。通过毕业论文和毕业(生产)实习,学生在生产劳动观念、人文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创业精神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锻炼和提高。
三、完善考核制度,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为了适应实践教学的改革,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了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具体考核包括对学生的考核、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和对实验人员的考核。对学生的考核由指导教师进行,具体考核内容为学习态度、基本技能、实践成果等。对指导教师的考核由学生和院教学督导组进行,学生对指导教师的学识水平、责任心和改革创新能力等评价打分,督导组对指导教师的综合水平和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对实验人员的考核由指导教师和实验中心主任进行,指导教师对实验人员能否及时、全面地提供易损仪器、消耗材料和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好坏等评价,实验中心主任对实验人员的出勤、工作态度、协作精神等给予综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将影响其各个实践环节的成绩,进而影响其学期综合测评名次和奖学金的等次。对指导教师和实验人员的考核结果直接与岗位津贴和职称晋升挂钩。实践证明,完善的考核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实践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障了实验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通过改革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考核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实施,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都有很大提高,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逐年提高,就业率一直保持在我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前三名。很多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在各自的岗位上表现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并有不少学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食品类专业这样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专业,只有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樱.高水平大学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和特点[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3):95-100.
[2]彭秋发,孙占学.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9-162.
[3]邓尚贵,黄晋.面向21世纪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和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1999,(5):17-20.
[4]王奕,沈岳,蒋蘋.农业高校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15-17.
[5]郑春龙.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