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9: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子与信息技术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下的档案工作
现代企业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步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走向自动化、程序化。计算机管理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计算机进行产品的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和辅助数控编程(CAPP),计算机参与企业管理系统的制作文件、统计和数据处理,进而发展到把集合3C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与有关人、财、物、产、供、销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等组合在一起的企业信息集成系统。
置身于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企业档案工作者将发现企业档案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是企业档案载体的转变。在企业实现计算机全程管理后,适时实现了信息数据的远近传递交换和处理。在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中,电子文件以其快捷的办文进度和传递速度逐步取代了纸质文件。电子图纸也以手工制作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大量出现。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使产品图纸的设计、存储、查询和修改变得快捷又方便。例如生产或开发一项较大项目的产品就需产生上万份的图纸,而其中许多又要承袭老产品的大部分成果,因此电子图纸显示了其比纸质图纸更旺盛的生命力,保存电子图纸要比保存底图方便、省时、省力并且有意义得多。
其次是企业档案的分类变化。旧有的企业关于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产品档案、基建档案、会计档案、人事档案等传统分类方案将被打破,取而代之以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各个管理模块、流程的设置。一份完整的档案信息分散在几个管理系统中,计算机依照规定指令根据工作目标随时设立和调整类目。各企业档案信息的分类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计算机管理过程中企业的档案分类更能贴近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状况,分类也将更详细、更科学、更规范。
此外,在企业档案接收和保管上也有所改变。以往的企业档案工作者以参加科研产品鉴定、重要设备开箱及重要建设项目、技术改造竣工验收做为对其企业档案的监督、指导和接收就显得有些滞后了。“在电子环境中,如果档案人员不积极介入文件的形成和保管过程,文件很可能不存在或至少不可能被鉴定、保存、编目或者提供利用”。这就是说企业档案人员如果不进入到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去,则很难掌握到企业信息的核心部分甚至接收不到档案。的确,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的电子文件、电子图纸使企业档案工作者再也无法坐等档案的最后形成与归档了。他们必须在产生电子文件的源头就行使档案的监督指导职能。参照国家有关文件制定出本企业的《电子文件管理办法》,提请企业信息集成系统的编制人员在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加入电子档案文件的鉴定、归档、保存、利用等档案管理内容。例如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中,要求计算机详细记录设计、加工过程中的原始资料及相应的更改信息,要在不同的版本上注明当前的有效资料,以确保最终归档使用的是正确版本的图形或图纸。企业档案工作者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会运用专门的档案信息接收管理平台,要懂得如何控制和维护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实时性,掌握电子档案信息的收集、管理。
此时企业档案的保管也不再只以卷盒和柜架为装具,更多的经过档案人员鉴定归档的企业档案信息将存入“虚拟库房”。
为企业活动提供利用档案信息亦发生了转变。掌握一般的计算机操作只是对企业档案工作者的初级要求。重要的是要在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及时掌握企业的产品信息及开发过程。一切以企业生产建设为中心,找准档案工作为企业服务的切入点。做到把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传递给正确的对象。要达到这样高层次的档案信息处理要求,档案工作者绝不可是思想守旧、图安逸、躲清静者;档案工作也绝不是仅靠几种目录、几间库房就可包容的。
二、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档案工作
何为“电子商务”呢?电子商务即通过电子手段完成整个商品贸易活动的过程。也就是通过网络来实现从原材料的查询、采购、产品的展示、定购,到出品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贸易活动。电子商务强调的是在网络计算机环境下,把买家、卖家、厂商和合作伙伴在因特网(Intemet)、企业肉部网、和企业外部网结合起来的应用。电子商务的核心内容是信息的互相沟通和交流。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zatio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山东电子学会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
语
种:
开
本:
国际刊号:1672-9528
国内刊号:37-1423/TN
邮发代号:43031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7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本刊从信息技术的研究、应用角度展现IT行业与科技发展与进步,是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发表信息科学研究、技术应用成果的园地。杂志内容以科技论文为主,并设有评论与综述、信息化论坛、网络通讯、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与探索、方案与应用等栏目。整个杂志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评论与综述,由政府职能部门和专家对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所做的前瞻性的论述和规划;第二个层次是电子信息科技论文,主要刊登高校研究生、科研院所的论文和理论研究成果;第三个层次是企业及各行业中IT技术的应用案例。
主要栏目:
综述
信息化建设
解决方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
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
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
>> 基于S―T分析法对延边州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视频的分析 基于词频分析法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思考 对民族地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及研究 基于课堂视频分析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 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陕西地区农村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分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和应对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分析 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分析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层次分析法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分析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分析与策略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分析与策略思考 基于教育生态学基本规律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学教师信息技术信念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蔡丽,张文兰.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原期现象[J].现代教育技术,2008(6):5-7.
[3]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4]张勤.词频分析法在学科发展动态研究中的应用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1(2):95-98.
[5]马费成,张勤.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J].情报学,2006(2):163-171.
[6]罗昭峰.文献管理与文献信息分析[EB/OL].[2009-10-16].http:///uping/endnote/infomanual.Pdf.
[7]何克抗,曹晓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五:“WEBQUEST”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8(11):5-12.
[8]何克抗,刘春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六:“JITT”教学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8(12):9-13.
[9]黄德群.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8):86-89.
[10]张立国,葛晓晓.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期刊论文的分析与反思[J].现代教育技术,2009(10):31-34.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化,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高速发展,数字化生活方式逐步由梦想变为现实,人类社会开始跨入信息化时代.顺应时展潮流,我国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勇立潮头,秉承与时俱进之精神,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业务流程优化和管理决策能力全面提升。
一、电子政务的内涵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在互联网络上实现,打破时间、空间以及条块分割的制约,从而加强对政务运作的有效监管,提高运作效率,为公众提供高效、优质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政府是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和处理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的用户,只有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极大地提高政府业务的有效性和效率。
二、实施电子政务发展的意义
1、电子政务的推行有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优化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提升政府的沟通效率和行政运作效率,简化行政运作程序,降低行政运作成本,从而节约政府经费与开支。
2、加强监管,促进政务公开。实施电子政务,能够电子政务,能够加强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各权力机构业务运行的监管,并可实现政府相关信息和业务处理流程的公开化。实施电子政府后,政府的业务流程通过电子政府平台自动实现,其处理的过程、处理的时间、处理的依据、对于上级领导、相关公众、政务工作人员都是公开的,从而减少了传统政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暗箱操作,实现了政务的公开化、透明化。
3、改善公众服务,提高政府形象。电子政务使政府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企业、公民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掌握和了解政府的方针政策,接受政府的管理。以我国为例,普通民众过去要办一件事,要跑很多路、进很多政府部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利用互联网进入电子政务平台,每个人都就可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办事章程和各项政策法规。同时,政府也可过网络与公众进行进行信息交流,听取公众的意见与心声,从而使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互联网络是没有国界的,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也将加强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树立我国政府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
4、通过政务信息化,推动社会信息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由于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也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最大使用者,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广域性,使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涉及面更广、影响更为深远。,在推动全社会信息化方面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电子政务还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九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年均增长33%,是我国GDP增长的3倍。2000年,我国信息产业总产值突破了1万亿元,成为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带动国民经济增长近2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19%。
三、电子政务存在问题
1. 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存在不少错误认识。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结果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缺乏认识。
2.重视硬件投入,忽视制度建设和对公务人员的培训。电子政务建设既需要技术的支持,也需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和公职人员的能力建设。电子网络下的政府管理和传统的政府管理,其理念和手段上有较大差别。因此,对公职人员进行培训,不仅要使绝大多数公职人员都能熟练掌握电子政务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要转变他们的管理观念,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而这恰恰是我们目前工作的薄弱之处。
3.保障电子政务发展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都制定或修改了相关法律。然而,我国在保护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方面的电子政务立法一直是滞后的。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政府信息化缺乏基本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如缺少政府信息公开法、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法。原有的一些法律已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法律法规的欠缺势必阻碍电子政务建设的进程。
4. 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也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规划,国家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各地电子政务的建设是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各不相同。机构还很不健全,作用也很有限。各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和实施政府电子政务。论文大全。如英国在内阁办公室成立信息中心(GentralITUnit-CITU),美国成立了信息技术理事会(GovernmentInformationTechnologyBoard-GITB),爱尔兰政府成立了信息社会委员会(InformationsocietyCommission)等,负责电子政务的研究、规划和实施。但是,现在普遍担负不起这个任务。即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和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服务等,尚无职能部门管理。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原因。
四、电子政务存在问题的对策
1、提高公务员素质。推行任何改革,思想解放是关键。应加强对公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转变观念,从而在思想上接受这场变革,进而在行动上积极应对这种变革。要加大对公务员的培训工作,使得他们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以适应全新的信息社会工作环境,并且要把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考核纳入公务员综合考核范围之内。
2、制定发展规划,明确阶段目标,避免重复建设。作为政务活动和信息技术的结合点,电子政务建设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涉及到政党部门的工作程序、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的调整和协调。因此,国家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对电子政务的研究、规划和组织协调,并根据国情,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论文大全。
3、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网络安全,促进电子政务发展。要加强政府信息的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反病毒,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制定相应的管理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管理、维护、内容和形式的规范进行必要的规定和约束,保障政府信息网络的规范、安全运行。针对电子政务的安全特性,现阶段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应用层面,都有两种观点及操作方法。一是技术隔离,也就是政务完全搬上网,再利用技术的手段在网上保障政府的安全。如多级防火墙、网络分级授权、数字签名、数据库备份等。二是物理隔离,也就是不完全依赖虚拟网络,而是采用网上与网下联合完成业务,重要的审批、授权、决策等放在网下,还是依靠传统手段来执行。论文大全。很明显,两种隔离各有各的适用范围。
3.加快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据统计政府掌握了社会信息资源的80%,提高社会信息的价值,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是关键。然而,在传统的行政模式下信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把信息看成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要实现信息共享,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信息资源,在原来离散、孤立的信息技术平台上构造一个开放的统一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信息最广泛的交换,使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注得总体规划,先易后难,急用先行,协用推进。统筹规则,制定总体方案。各地区的电子政务总体规则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电子政务的总体规划,做到与国家电子政务总体规划全面衔接。同时,要将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衔接,下级部门目标与上级目标衔接,行业管理部门目标与同级其他机关建设规划相衔接。由于我国电子政务的标准化工作基础相对薄弱,各地区信息化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必须采取先易后难、急用先行的原则,密切结合国内电子政务建设的实际需求,来确定电子政务中应用系统建设工作的优先顺序。电子政务的发展,不可能全面开发,齐头并进,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
电子政务建设的实施是十分复杂和困难的,要加强对政府部门电子服务的协同研究,制定政府部门电子服务协作规范,使各级政府部门在管理和服务时协同一致,真正实现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参考文献
1、姬泊.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建设对策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05(2)
2 、张维迎,.中国地级市电子政务研究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 、金太军.论政府的网上责任[J].公共行政,2004(5)
4 、张维迎,.中国地级市电子政务研究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 、宋军.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理论探索,2003(3)
6、胡广伟,仲伟俊,梅姝娥.中国政府网站建设现状研究[J].情报学报,2004,23(5)
【关键词】 新形势 电子信息技术 标准化的作用
引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科技进步发挥着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作用。开展新形势下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的作用探究,我们可以在进行电子信息技术的知识理论学习以及应用的过程中,更加明确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根据这些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完善自身的能力,进而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奠定稳定的基础。
一、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的作用应用
只有拥有明确的学习方向,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因此我们在进行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的作用。开展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的作用应用探究,主要可以将其作用应用分为以下几点:
1.1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是政府开展宏观管理工作所应用的重要管理工具
电子信息技术的标准化,使得政府在开展宏观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制定出更多具有实效性和实时性的国家改革发展计划,有效的提升了国家的宏观管理工作开展的标准性和秩序性。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在学习电子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也应当尽可能的提升自身电子信息技术实施的标准性,全面的完善自身在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而实现自身运用电子信息专业处理能力的有效提升[1]。
1.2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是增强政府工作开展的服务性的重要方式
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有效增强了“公共产品”服务功能的科学性、完善性和精确性,进而为公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有效的提高了公众对于“公共产品”的满意度。因此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在增强政府开展服务工作的进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通过探究可知,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也应当将电子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得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模式更加具有实用性,在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使得我们的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开展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的作用应用探究,主要可以将其作用应用分为: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是政府开展宏观管理工作所应用的重要管理工具,以及增强政府开展服务性工作的重要方式。通过探究可知,我们在中学学习电子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提升电子信息技术实施的标准性,将技术应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进而可以促进我国电子信息行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二、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实施方向
明确电子信息技g标准化的作用方向,也是实现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开展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的作用方向探究,可以将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实施方向分为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行业对于高素质的电子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增多。随着信息技术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对于信息技术的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多,同时对于信息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我们在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在学习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当提升对于自身专业性的要求,确保自身专业能力能够真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2]。
2、电子信息技术的产业的系统性不断提升。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技术的应用的系统性越来越强,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阔。因此我们在进行电子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也应当确保自身的电子信息技术知识理论的掌握,具备系统性和全面性[3]。通过分析可知,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想要成为真正社会所需的电子信息技术人才,需要提升对于自身的专业性要求的同时,增强自身专业知识理论掌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实际生活中,注意观察并进行良好的运用,比如说,市图书馆,在整理读者的借阅与归还书籍的过程中,就运用到了电子信息技术,网络电子信息资源共享是馆藏资源建设的基础,它可以随时高效的记录每本书籍的借阅往来记录以及借阅时间,保证了馆内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由此可见,电子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
结束语:开展新形势下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的作用探究,首先应当明确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的作用应用,进而开展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的作用方向探究,思考提升电子信息技术的标准化的方式,完善我们的电子信息专业知识学习模式,有效的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
参 考 文 献
[1]王艳清. 新形势下电子信息技术标准化的作用[J]. 今日科苑,2015
一、课题的提出
新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所属的学习类型是不同的,但只有在信息时代才能使个性化教学和学习成为可能。新课程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和富有个性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而网络可以向学生提供无穷无尽的学习机会和汲取知识的环境,极有利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发展个性,极有利于教师实现向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转变。因而整合课程与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就自然成为了教育现代化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二、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特别科学类课程)有效整合”的探究性学习模式,探寻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以实施探究学习的有效点,探寻出培养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途径。
三、实验研究原则
⒈适度超前原则。
⒉实践性原则。
⒊主体性原则。
四、研究途径
⒈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园网、网络教室和信息技术平台等设施和网络教育资源,寻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切入点,创设探究式学习氛围;探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学习的途径;探索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⒉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向的。通过创造使试验班学生能够更充分更主动利用学校功能室浏览信息的条件,研究如何结合电子功能室展开探究学习,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广度、深度和速度,使他们掌握新的探究技能,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实践精神,积极投入探究创新活动。
⒊学生获取信息最直接途径是查阅书籍资料。因此,要在推进我校图书馆实施电脑管理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发挥图书馆的真正功用,使他成为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完成研究项目、提高探究能力的另一片天地。
五、研究措施
⒈成立学校课题领导小组,精选课题研究小组成员。
⒉加强教师特别是科学类学科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强化创新意识,掌握科学探究式学习的策略。
⒊确立研究对象:我校初二年级三个班作为试验班。
⒋实验周期:根据总课题组的情况确定。
⒌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
⒍收集实验资料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7.争取多方面支持:如人力、物力的支持,信息技术水平的支持和业务上的指导等。
六、研究步骤
⒈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和进一步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统一思想,明确分工,设计方案。
⒉实施阶段:执行方案,加大研究和探索力度,加强资料的采集和分析、研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修正研究方向,不断完善方案,及时总结经验和成绩。
⒊成果总结阶段:撰写研究报告,整理研究成果,向上级部门和总课题组汇报。
七、成果形式
⒈学生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论文、小研究等发表或获奖。
[关键词] 山西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创新能力;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4?0027?02
社会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人才是关键。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性的教育,创新性的教育需要充分发挥老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模式,山西师范大学对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通过开展“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以实验为主导,努力把学生锻炼成社会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1]。现将我们基本作法简介如下。
一、基础性实验教学
基础性实验教学就是开好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微机原理、高频电路、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等专业课的实验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其次学好本专业的选修课,如传感器技术、EDA技术、测试技术、电子产品设计等,只有在学好基础课加选修课的同时,才能实现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轨,从“传统教育”转型为“创新教育”[2-3]。
二、开放性实验教学
开放性实验教学就是在做好基础实验的前提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设计、安装、测试完成相关内容的一些实验(包括计算机仿真和实际动手操作),学生利用实验室的开放,一方面在实验箱插接完成了每门课规定的必做实验内容,另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将实验进行计算机仿真和动手安装、测试,从而举一反三开发新的实验内容,通过开放性实验训练,学生可以制作出非常有特色的各种演示实验电路板及各种创新作品,如以下两个图片是我院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的三极管电流分配关系演示仪、单双向可控硅导通性能演示实验装置(见图1、图2)。
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前提下,老师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校级、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例如我校学生2010年申报了省级项目《以模糊滤波算法及单片机应用为基础的新型烟雾报警器》,2011年申报了省级项目《中学物理电学演示实验箱的设计与制作》,2012年又申报了10多项校级、省级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4]。
四、大学生挑战杯竞赛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子专业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项目,2010年有多名学生申报了校级、省级的第四届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项目,其中有五项分别是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研发、可控硅导通特性演示仪的设计与安装、掌上数字IC电路演示器、新型的烟雾报警器、矿灯瓦斯报警装置等作品分别获校级的一、二、三等奖,用电子技术开发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矿灯瓦斯报警装置等分别获省级奖项。2012年又有多名学生申报了校级、省级的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和大学生课外制作项目,这充分说明了我校学生的实验创作水平正在大幅度的提高[5-6]。
五、毕业论文设计实践
毕业论文的设计实践是学生经过几年来的实验训练,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实践证明,凡是参加过各种项目竞赛的同学,毕业设计的能力与其他同学相比,就明显的占有优势,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一般都为优秀,比如2012年毕业生的论文用数字集成芯片设计制作声光控彩灯控制电路、传感器特性演示仪的仿真设计与制作、LED光电特性测试器的设计与制作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优秀的毕业论文,很有创新性[7]。
六、结语
总之,通过这一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笔者深刻体会到,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验课、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挑战杯项目是紧密相连的,绝不是简单地把实验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要实现多方的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只要方法得力,措施得当,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创新性的大学生一定能取得成效[8]。
参考文献:
[1] 成协社,刘薇,王立全.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实现理论到创新的有效对接[J].实验室科学,2011,14(1):200-202.
[2] 张娴,王士芬,徐竟成.建设精品实验项目 深化创新人才教育[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87-89.
[3] 赵玉华,王红.实验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实验室科学与技术,2010,8(2):181-183.
[4] 张万奎.大学生科技竞赛与实验教学[J].中国电力教育,2008(10):145-146.
[5] 梁艳.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J].信息系统工程,2010(5):95-97.
[6] 陈津.电子电工实验教学应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0(13):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