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与自然论文

人与自然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2 17:39: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人与自然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人与自然论文

篇(1)

    论文摘要:本文对师范院校非环境专业开设人与自然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考试方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并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初见成效。 

目前我国师范类高等院校,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环境教育训练还不够,尤其是高校的环境伦理教育更加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不同专业方向的未来教师,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一种带有系统性、综合性的环境教育培训,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总结提高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以生态科学知识为基础,以环境教育理念和方法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体验、领悟、渗透其中的环境教育思想和未来可以借鉴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起新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现,实现大学生环境意识由知到行的转化,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和谐。 

 

1 教学内容体系 

 

按照教学计划,人与自然课程为36学时。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讲述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成分、基本特征和基本功能,熟悉生态系统平衡和失衡的基本特征,掌握生态平衡的定义;第二章讲述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以及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了解水污染与废水处理的生态对策,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固体废物的处理及其资源化;第三章主要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人们保护自然资源的环境意识,从而使我国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获得人类重视及完善发展;第四章通过前面知识的铺垫,使学生了解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根源就在于人们不正确的人与自然观,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所处环境的现状,只有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讲授方法 

 

人与自然课程尝试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讲授,以便在较少的课时中,有效地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进行人与自然相关内容的介绍。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对某些环境问题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达到提高其环境道德素质的目的。从各个特殊案例的了解分析中提炼出关于生态问题和人类行为的一般道理,使学生的眼界不至于被局限在具体的生态或环境问题中,这样既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也容易与学生产生互动,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积极的参与者。 

例如在美国北部的五大湖区域,也发现了大量鲑鱼和鳟鱼死亡的事件,情况与鳄鱼僵尸十分类似,也是由于脑部的神经元坏死。经过反复的调查和试验,最终调查人员发现,死因是由于鳄鱼体内缺乏一种叫做“硫胺素”的物质,这种物质也叫做“维生素bi”。再次的实验结果表明,正常鳄鱼的内脏器官维生素bl含量正常,而僵尸鳄鱼内脏器官的维生素bl含量明显减少。调查终于有所进展。 

最终,科学家得出了僵尸鳄鱼出现的原因:格里芬湖风光秀丽——人们移居到此——开垦肥沃的“腐质土农场”——大量化肥流人格里芬湖——格里芬湖水质富营养化——某种藻类大量繁殖——其他鱼类数量大量减少,除了一种叫做“窝斑”的鱼类——“窝斑(鱼祭)”体内有一种“硫胺素酯酶”,可以迅速分解生物体内的硫胺素——鳄鱼只能吃到“窝斑(鱼祭)”——鳄鱼体内缺乏硫胺素——鳄鱼大脑出现病理性损害——鳄鱼反应迟钝,僵尸化——溺水,饥饿等原因死亡。 

最终结论:“窝斑(鱼祭)”是凶器,但不是凶手。真正的凶手正是我们——人类! 

这样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相关概念和知识,就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从而使他们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并且层层深入,容易与学生产生互动,启发学生思维,利于学生记忆,最终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3 教学手段的选择 

 

由于人与自然课程主要介绍动植物和自然知识,展现自然魅力、伟力和威力以及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探讨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使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学习自然,珍爱自然,感悟自然,享受自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特别需要采用一种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手段一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内容包容量大、效率高而且表现形式生动,许多用语言难以表达的东西用多媒体能够很容易地做到,所以多媒体教学特别适宜作为人与自然课程的教学手段。 

4 教学方法以及考试方式 

 

人与自然课程涉及内容广泛,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即通过介绍动植物和自然知识以及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学生了解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从而培养学生爱护自然、尊重生命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人类应与环境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要更好地完成该目标,在教学方法上必须突破习惯思维、转变观念。 

人与自然作为一门全校性选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比较灵活,弹性大,我们力图改变传统考试方式,期末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查方式以尽量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为:70%的成绩由教师给定或学生自选相关感兴趣题目后自主查阅文献或参考书,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形式撰写小论文。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开拓学生视野,还能提高学生查阅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0%为随堂小测验,这样不仅可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助于学风建设。 

 

5 教学实践效果及对今后课程建设的思考 

 

据每学期期中检查和结课前的调查情况来看,自该课程改革以来学生满意度均在85%以上,这将激励我们进一步思考更多的办法来使这门课程适合学生的要求。 

在今后教学中,我们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5.1 编写合适的讲义。目前,人与自然课程可选择的针对性教材很少,上课内容多从众多参考书中筛选出来的,这对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造成一定的难度。我们目前计划着手编写相应的辅助教材,当然这项工作的完成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 

5.2 教学内容上要与时俱进,多联系当前时事来进行。随着科技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与自然课程涉及的一些教学内容及社会热点问题每年都有变化,因此该课程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时进行更新,做到与时俱进。 

5.3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教学。人与自然这门课程涉及内容广,教学内容可深可浅,而且学生基础也参差不齐,如果有必要,可据文理分科教学,教学效果可能将更好。 

 

参考文献: 

[1]陶文娣,北京市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j] 

[2]朱义年,李湘萍,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与提高[j] 

[3]周邦智,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环境与健康教学内容及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 

篇(2)

建设服务型政府,努力构建和谐雨花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

1、选题目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雨花区是1996年长沙市区划调整成立的新区,它地区长株潭城市群的枢纽位置,武广高铁、京珠高速、绕城高速、机场高速和城际铁路、城市地铁在区内纵横交错,随着城市开发的深入,雨花区在长沙市的“窗口”地位日益凸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构建和谐雨花,这是摆在区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诸多力量中,政府肯定居于主导地位和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只有真正实现从经济建设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才能担当起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导者和组织者的任务,才能充分利用作为公共权力机关的地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我们必须抓住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机遇,加快雨花区的发展步伐,为中部崛起作出应尽的贡献。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城市发展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所研究,近年我国这方面的著述也颇多,但专门侧重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角度来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文章比较少。

3、本人学术准备情况:

本人是雨花区政府交通局的副局长,长期从事城市管理、交通监管、社会服务工作,多年的实践,深感政府的服务程度、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极大。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有意识地收集相关的领导讲话、调查资料、理论文章百余万字,特别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资料较多,还在工作之余翻阅了大量的有关服务型政府、和谐社会建设的报刊、杂志、书籍,做了读书笔记,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做了充分的准备。

主要参考资料: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难题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XX年。

2、《推进服务型政府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XX年版。

3、《和谐社会,重在建设》,研究出版社,XX年版。

4、《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中央文献出版社,XX年版。

5、《当代社会问题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XX年版。

6、雨花区XX年工作情况汇报材料,等等。

二、论文结构(提纲)

一、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第一,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在方向和内容上一致

第二,服务型政府主导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三,服务型政府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依存

二、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求政府发扬民主,健全法治

第二,政府要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第四,政府必须维护好社会的安定与有序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努力构建和谐雨花

第一,坚持抓好经济建设,为构建和谐雨花提供物质条件

第二,转变政府职能,为构建和谐雨花打好制度基础

第三,优化雨花区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第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努力维护雨花区社会稳定

第五,着眼雨花区的社会长远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论文写作安排(进程安排、待解决的问题)

(一)写作进程安排

XX年7~8月,毕业论文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XX年9月,撰写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提纲。

XX年10~12月,撰写论文初稿。

XX年1~3月,修改论文并定稿。

(二)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是工学矛盾,基层工作辛苦、劳累、时间紧张,资料还有待继续的充实。

学员签名:张 敬 XX年9月25日

篇(3)

论文摘要:传统人文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其特点是在各种关系中突出了人的重要性。神人关系上,人对神的实用主义态度;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利用自然为人造福,突出人的价值;社会关系中,强调以人性为基础的社会准则;它将自然、社会和人视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以伦理道德为价值取向,追求人格和道德的完善。科学地审视传统人文思想,对今天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人文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从天到人,有仁有智。古代思想家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作为认识主要对象和实践对象,把自然、社会和人视为一个和谐统一体,在各种关系中突出人的重要性。传统人文思想包含着很多科学合理的因素,科学地审视传统人文思想对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神人关系上,人对神的实用主义态度

传统人文思想中天人关系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夏、商、西周三代,天、上帝是同一个东西,是至高无上的神,人是神的产物,后来,道家改变了人们的思维进程,老子从本体论上抛弃了神,但在信仰范围内保留了神,因此,人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神,“以民情知天命,先人而后神,敬神鬼而远之和神道设教诸思想就是人文思想对神道观念的改造和修正。”,其中,墨子的“神道设教”思想,把神道当作工具来看,人成了神的目的。后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和天谴论中的“神”也是他为了约束君王权力自己设计的。因此,在神人关系中,思想家们采取实用主义态度,这一特点是传统人文思想发展的标志之一。

二、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利用自然为人造福

西周末年,有人开始把天视为自然现象,思想家们从不同角度得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存在、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等结论。他们认识到,一方面,人的活动要受自然制约,人要把‘法自然’作为人类安身立命的起点,即“敬天、畏天”;另一方面,人对自然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能通过主观努力与探索求得与自然的谐调,成为自然的主人,利用自然为人造福。即‘制天命而用之’。因此,人与自然关系上,传统人文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利用自然为人造福,突出人的价值。这对当今改善人与自然关系,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人类必须认识到人是源于自然的,要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可以利用自然,但在利用的同时必须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三、社会关系中,强调以人性为基础的社会准则

人性问题是传统人文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人性问题的实质被归结为道德善恶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在探索人类的本质与价值,在对人性问题探讨中,以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影响最大。他们分别从人性善和人性恶出发探讨人性和人的价值,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等德行源于人的本性;而荀子则认为仁义礼智是改造人性的结果。但他们又都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主张。孟子教导人们努力保持和发扬善性就会变成尧舜,荀子教导人们努力用礼义改造自己的恶行,也能变成尧舜。他们都认为人的价值是在同自己的欲望斗争中提高和发展的,都强调道德礼义和后天道德教化的必要性。都将个人价值与作用赋予最高地位,其它社会关系处次要地位,其政治意义就是维护君主政治,二者可说是殊途同归,但正是在人们通过自我修养和完善,成为圣人、贤人、仁人、君子的同时,传统人文思想得到充分发展,这是传统人文思想一个重要特点。

四、将自然、社会和人视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思维方式最主要特点就是把自然、社会和人视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这种统一是通过自然人化和人自然化达到的,在这些观念中,有一些合理的,并且包含着一些科学的因素。如,传统人文思想客观分析人与自然关系,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追求,就存在很多合理因素,对现代社会处理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但在传统人文思想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人为制造的统一,董仲舒的“天人合一”理论就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制造出来的。他认为人与天地自然是一个整体,天人之间是主从关系,“沟通天人之际的只能是圣人”l=R}$,即皇帝。他把天道道德化,又反过来用道德化的天道来论证人世道德,由阴阳之道是宇宙和社会的普遍规律,阳主宰支配着阴,而得出人类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和道德规范,即“三纲五常”,这样人们就能自觉遵从社会和政治规范,形成良好政治秩序,他的理论实际上是在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服务。

五、以伦理道德为价值取向,追求人格和道德的完善

宋明理学沿着孟子的方式进一步论述了人的价值只有在道德化的道路上才能充分显示出来,强调道德规范的绝对权威。儒家认为个人道德完善是社会完善的基础和起点。因此,“传统文化中,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RTZfo,自觉遵从“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规范。这一价值取向使历代知识子既能注重内在修养又负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但它同时也暗示着人要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就要从政当官,促成了中国封建宗法等级制和“官本位”思想的形成。此外,“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规范一方面强化了个人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它从不平等角度维系社会秩序和上下贵贱、尊卑长幼的等级差别,严重束缚了人的自由创新思想。传统人文思想这一特点,在今天仍有一定影响。

六、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现代价值

篇(4)

论文摘要:“天人合一”的思怒最初源于我国传统的太极,对我国的很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设计及制作领域。“天人合一”对工具领域的影响随之转移到对产品的影响。产品设计已成为商家竟争的有力式器。

1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而艺术与科技,又同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虽然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与设计师,总是企图摆脱传统文化的阴影,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里程碑,但传统文化还是如影随形,到处可见。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或者直接,或者间接,都对现代设计产生连带的巨大影响。

传统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个道理,你不可能把她全部消亡。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被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彻底消亡了,那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也就在世界上消亡了。反过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消亡,但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与艺术却会以种种方式,流传在世界上。当然,这种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模仿,而是一种发展中的求舍,传承中的扬弃。扬弃,即批判地吸收,是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它的确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传统文化中太极的理念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之后太极逐步被理解成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这里的“太极”是派生万物的本原,本原生万物,万物合一,天人合一,乃太极的境界。上述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视角,提出了现代产品设计思想相吻合自然观,提出了人与自然与产品三者和谐共生的价值目标,为现代的产品设计找到了最好的切入点。

3设计中的“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董仲舒也强调天人以类相合,“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从现代设计理念角度上来看。“天”即自然和产品等客观的事物。“人”即人或人类社会,“天人合一”意味着“天地人和”,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人与产品的和谐。“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认为人的自然生命与宇宙万物的生命是一种亲和关系,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人与万物是同生共处。

太极思想在产品设计中也有广泛的用武之地,是产品设计的重要原则。产品的功能和外形是否与人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就是太极思想中所提到的“天人合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德国设计师Nicolas Thomkins设计的Dedon Yin Yang休闲椅,穿透中西文化的太极椅。设计师从中国古典太极哲学中获取灵感,设计出这个荣膺德国红点奖最高奖项“最佳设计奖”(Best of the Best)的杰作。产品的外型线条流畅柔和,与人体贴合的自然和谐。阴阳的分别,体现了分分合合又完整统一的太极理念。设计师选用天然材料充分考虑人们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感受。这样既有利于人的健康,防止了污染,又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令人感到轻松、自然、亲切,并有利于资源的再回收,从而保持了自然界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天然材料的选择应易于重复利用、自然降解,避免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因此,设计者选用草、藤、棕、棉、麻、贝壳、竹、土、石、植物茎叶等天然材料,体现出“自然”“产品”“人”的和谐。

Tiffany也推出的太极理念的首饰,同样完美的设释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纯净的稀有金属表达了事物的简洁单一。

中国人有一种最简单、最规则、最平衡的心理趋势,所以我们的设计可用最单纯的外观来表现。这种设计一定是自然和毫无修饰的,在视觉上简洁,在技术上追求细腻,在文化上含有丰富的底蕴。好的设计在外观上要求针对不同消费群的产品要有其独特的特点,在单个产品设计上要简洁美观,在系列产品设计中要在变化中求连续。然而“简洁设计”的过程是复杂的,又是充满智慧的设计过程。设计人员需要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不能屈服于任何诱惑,必须抵抗很多东西”,才能设计出简洁、实用、时尚的产品。

好的设计一直强调产品的实用功能,要求设计人员从一个可靠的视角去设想人们和社会需要的东西,以一个消费者兼设计者的份充分考虑消费者的立场和环境后,寻找出更多新的功能性问题,创造出更实用、更有价值的产品,使产品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好的设计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用心体验,寻找不足,提出疑问,解决问题,最终让产品的充满智慧和人性,让消费者健康地使用产品,达到产品与人的和谐统一。

篇(5)

【论文关键词】生态文学批评;人类中心主义;基督教;科学技术

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人类面临着空前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如果危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在不远的将来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群将有可能从地球上消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全新的文学批评理论:生态批评应运而生。生态批评的主要诉求是重审人类文化,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生态思想家沃斯特明确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然的影响。”生态批评以当代生态整体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从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探讨文学、文化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雄辩地揭示了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类文化的危机。反对简单地将生态问题还原成经济问题或技术问题。要从根源上解决生态危机,仅靠自然科学技术或经济手段远远不够,必须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积极广泛的参与和引导。要解决生态危机,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打破基于二元论、机械论的传统学科的界限,从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探寻解决生态危机的对策。

生态批评家们达成的一个共识是: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是根植于西方文明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因为西方文化的核心就是人类中心主义,所以要想彻底解决生态危机,必须多视角、深层次地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各种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批判。

一、基督教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把人看成是自然界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是一切价值的尺度。自然及其存在物不具有内在价值而只是工具价值。因此,人类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只能是人的利益。人类中心主义将自然排除在人的道德关怀范围之外。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和生命伦理相对立。

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教是人类中心主义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科学史家林恩·怀特是第一位抨击基督教的生态思想家。1967年,他发表了颇具影响的文章《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怀特认为,犹太一基督教的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它构成了我们一切信念和价值观的基础,指导着我们的科学技术,赋予人类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掠夺、统治自然的神圣权利。首先,从教义上看,基督教把人看成是上帝创造的最高产物,是自然的绝对主人,对人来说任何存在物都是为他安排,归他统治的。在《圣经·创世纪》中,上帝造人时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照我们的样式造人,让他们管理海中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地上的所有动物及地球上的每一个爬行动物。”这段话暗示了人的超自然性。人通过命名所有的动物而确立了对他们的统治。其他生物除为满足人类的目的外没有任何价值。其次,基督教通过摧毁其他宗教的万物有灵论,通过自然的祛神化手段,实现了人类把自然视作没有生命、没有情感的物质而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的目的。人类曾经怀着敬畏之情看待自然,但这种感情遭到基督教的排斥。基督教禁止将自然赋予神性,摧毁了古代宗教的万物有灵论。从此,人类剥削自然的禁令也随之消失了。自然被祛神秘化为以后的科学世界观奠定了基础,科学世界观将自然看作是非神秘性的、消极的,适宜于被人操纵、控制的。可以说,科学技术主宰自然的思想基础就是基督教的祛神化的自然观。

在欧洲的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期间,基督教统治自然的思想影响深远,主宰着欧洲与美洲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科技等方面。人类中心主义,人的优越性,人对自然的征服与统治是最常见的主题。在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活动的目标是征服自然。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现代科技开始壮大。培根的名言“knowledgeispower”,翻译成“知识就是权力”似乎更贴切,其实质是,科学为人类统治自然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基督教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成为现代科学基础的笛卡尔哲学。笛卡尔哲学认为,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理性和语言能力,人的优越性证明人统治自然的合理性;动物由于缺乏这些品质,只能被看作是自动机器,只有人兼有物质的肉身和理智。笛卡尔凸显人与自然的区别、人对自然的优越,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相吻合,其目的是为人对自然的统治提供哲学思想上的依据。在其文章中,怀特还提出了仅靠科学技术解决生态危机的片面性。

西方现代科学源于基督教,其目的是强化人对自然的统治,因此,现代科技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恶化,相反,赋予了人类主宰自然的无穷力量。怀特指出了解决问题的两个办法。一个是跳出基督教的圈子,从其他宗教寻找生态智慧,另一个是挖掘基督教的生态资源,绿化基督教。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人必须从主宰地位退出,赋予万物主体性,用包括人在内的万物平等的观念代替人对自然的统治的人类中心思想。

二、科学技术——社会危机与生态危机的根源

文艺复兴,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在张扬人性、提倡理性的人文主义的影响和推动下,科学技术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反宗教和倡理性的革新进程,赋予科学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大意义。对很多人来说,科学是现代的宗教,是永远正确的,永不犯错的。但事实是当代科技不仅成为统治自然的工具,而且也变成统治人和社会的工具。科技的发展不仅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也造成了严重的人文危机和社会危机。主要表现在技术导致自然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人性异化,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从而导致整体生态系统的崩溃。

生态批评家指出:科学不仅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疏离,导致生态危机,而且成为统治人、压迫人的工具,造成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与社会的异化。这一切都归因于现代技术的四个特征:技术的齐一化;效率的追求;非人化和技术失控。首先,技术的齐一化,即现代化大生产制造标准化产品,均质化的民族文化,单一二的工业化使得个性丧失,地区差异消失。其次,对效率的追求使得人的价值被忽视,数量替代质的东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另外,技术社会的关系是专业化和功能化,真正的人际关系受到威胁。技术创造各种方法操纵人,人被客体化,人成为物体。最可怕的是技术的失控。当各种技术形成一个复杂、交错的网络时,它们仿佛有了生命,成为人类无法控制的力量。技术最终控制了人与自然,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和人文危机。

科学技术造成了人与自然的进一步疏离。由于现代工业的发达,宗教的衰落,人的自然观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人类依靠技术的力量在远离自然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人的灵魂似乎达到独立自主的境界,导致人与自然的疏离日益加强,人与自然成为了相互对立的主客体。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变得更加傲慢,认为自己是万能的,凌驾于自然之上,从而忽视了自然之根。但是当人类认为自己已经征服自然,成为大地的主人时,自然却对人类进行了无言的惩罚,生态危机出现了。自称灵魂超越自然的人类,其肉体却不能脱离自然,所以人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人与自然再次发生冲突。

篇(6)

摘要: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和西方传统哲学中主客二分思想的利弊,以及这些思想对当代的影响;提出面对严峻的生态危机挑战,重温中西传统文化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宇宙中,地球是我们至今所知道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人类是地球生命系统的一部分,是大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也是地球上惟一有完整的知识系统、价值系统和道德系统的高级生物。人类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不是万物的主宰,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应当和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自毁家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对自然的恐惧、取媚、亲和,到人与自然的分化、对自然的探索和征服。当人类终于可以高昂着头颅蔑视自然的时候,也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惩罚,人类最终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论文百事通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中,人性的发现、人类崇高地位的确立,是人类摆脱自然和社会奴役的精神力量。而当人类把自己视为自然的主宰,任意破坏和掠夺的时候,猛然醒悟已经走到了绝路。今天,当我们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势态,不得不考虑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要实现这一长远目标,就必须确立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念。

当然,要纠正人们长期形成的错误认识,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在讨论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念之前,有必要对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进行认真地反思和清算。

一、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被称为天人关系。东方民族习惯于或者说更擅长于将“天”与“人”置于一个彼此相连的大系统中,来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天人合一”、“道”、“气”等哲学命题,都体现了东方文明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有三种表现形式: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天人合一论”;以庄子为代表的“天人交融论”和以荀子为代表的“天人相分论”。

“天人合一”观念产生较早,殷商时期人们把有意志的“天帝”看作宇宙的主宰,凡征伐、狩猎等重大人事活动,都要通过占卜来揣摩天意,再作决断。殷商时期的这种宗教思想,经孔孟升华为哲理性的天人观。

孔子维护“天”的至上尊严,主张以“天意”建立人间尊卑秩序,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天人思想,他首先论证了天赋道德论,进而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命题,这种“天”与人性、内心的统一,要求人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以求接近人与天的和谐。汉代董仲舒进一步肯定了“天人合一”论,认为人事与自然规律有类别同形和序列的同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灾异谴告”学说,这一系统化了的“天人合一”思想注重社会人事,把人和自然的关系完全淹没在天道王权的体系之中。宋明理学继承了秦汉以来由董仲舒系统化了的“天人合一”论,程朱、陆王从唯心主义出发,主张“天理”与“心性”相结合,人性成为联结天和人的纽带,从而把“天人合一”改造为心性之学。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心道德要求,使人们致力于向内修身养性,而不是向外探索自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儒家思想虽希冀建立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但却成为阻碍自然科学发展的因素之一。

在中国思想史上,老庄“天人交融”思想更为深刻。老子建立的天人关系是基于无为状态的与天和谐的理想。庄子以“气”作为沟通天人的物质基础,认为天地、物、人都是阴阳之气的对立与合成,故日“通天下一气耳”。这种人和自然交融的观念是对人和自然默契关系的肯定,但是?,这种肯定是建立在否定人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的,要求人无条件地顺从自然。

与天人合一的思想相对立,中国古代哲学中还有天人相分的一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是分属不同范畴的问题。荀子强调天人相分,认为“天”与“人”各有自己的职责。荀子提出“天人相分”,一方面把天解释为自然界及其变化规律;另一方面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莱亡。”天道自然不能干预人事,人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荀子区别天和人,否定了自然变化和社会治乱的联系,确立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观念;同时,把人从天命主宰之下解放出来。可以说“天人相分”哲学命题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突破了儒家的天人合一论,既承认客观规律的作用,又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观,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儒家通过内省本心达到与天的沟通、天理与心性的合一。尽管儒家所谓的“天”是道德化的或者是抽象的,还不能完全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但却体现出人对自然的一种亲和与包容。道家从自然哲学立论,主张通过“抱一”、“体道”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种观念上的回归自然虽然有消极顺从之嫌,可本质上表现了人是自然一部分的思想。儒、道两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在历史上互抗互补,对天人关系的理解殊途同归,共同积淀成为中国人的稳定的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今天,当我们面对严重的生态挑战时,重温古人的天人关系思想,在崇敬前人对自然关怀的同时,更深切地感到应当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平等信念。

二、主客二分—西方传统哲学的主流

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在天人关系上,古希腊虽有天人和谐说,但希腊哲人更擅长于将“天”— 自然作为外在于人类的、独立的认识对象,形成较为发达的自然哲学。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说”,把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对立起来,这种主客两分的观念,成为近代西方思维的起点。同时,古希腊还用神话的形式折射出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一方面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局部分化,使人得以从自然本体中挣脱出来,审视自身、观察自身;另一方面,人和自然的分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人类以自然神论的形式保持着对自然的崇敬。

在欧洲中世纪,上帝出现在人和自然之间,人间扭曲了的社会关系幻化为上天的神力。宗教哲学代替了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一神教取代了多神教,超自然的上帝取代了自然神。一神论将人从自然中分裂出来,赋予人格化的神以超自然的力量,把对自然的崇拜转变为对神的崇拜,将人和自然统一于神力,忽视了人对自然的关怀。由此可见,西方的传统哲学不论是自然哲学,抑或宗教哲学,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将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使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这种主客两分的思维方式不可能产生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天人观,只能派生“人是自然的立法者”的思想。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这已隐含了导致当代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进人近代之后,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的觉醒,突破了欧洲中世纪僵化的神学秩序。人文主义高扬“人性”的旗帜,以与“神性”抗衡,对人自身的力量和创造性充满信心,一时间,大写的“人”,为万物之灵的“人”,成为被崇仰的新偶像;科学精神则激起对自然界、宇宙万物的不倦探求,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托勒密体系,使自然科学摆脱了神学婶女的卑微地位,成为认识自然、进而征服自然的锐利武器。

培根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论证人的认识能力能够通过经验归纳方法把握自然界的规律,并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成为近代人类征服自然的座右铭。培根指明的方向,促进了经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这种推崇自然、探索自然,又偏重于实用功利性的观点,在当时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笛卡尔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与培根相同的原理。他突出强调理性的力量和地位,认为一切在过去被确立了的“权威”与“信仰”之类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都要经受理性的“普遍怀疑”的检查,只有人的“理性”是真实的,万能的。因此,笛卡尔豪迈地提出“……借助实践哲学,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笛卡尔还发展了精神与物质截然两分的二元论,认定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各行其是,只受自身规律的支配。这种“笛卡尔主义”引导近代人类走向与自然分离以至对立的道路,正如阿尔 ?戈尔所说:按照笛卡尔的解说,我们与地球无关,有权将地球仅仅视为一堆无生命的资源,可以随意掠取。

康德哲学有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他提出了“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人是“绝对价值”和“客观目的”等著名论点,并把这看作是最高的道德律。康德哲学的特点不是一般地表明对人的关怀和强调,而是突出地提出了人是自然的主人这一思想,即“人是自然的立法者”思想。黑格尔以“绝对唯心主义”的荒诞形式,把绝对理性不但视为全部自然界的主人,甚至把自然界看成是“精神”的“外化”的结果。这样,“理性”或“精神”就成了自然界的“创世主”。这实质上是把人的理性提高到了至高无上、支配一切的地位。

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把人与自然加以分割地考察,把自然仅仅作为一种外在物,一种供人类加以运用和改造的对象。他们看不到人与自然的融合,不理解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这种传统的理性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相结合,使人的主体性更加膨胀,人与自然的关系终于出现了危机。正是在这种弘扬理性,倡导实验科学的主流文化的影响下,欧洲的工业文明得以迅猛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控制了许多自然力,取得了征服自然的许多成果。而“人是自然界的主宰者”这种观念也走向了极端。当我们面对严重的生态危机挑战时,重温中西传统文化有关天人关系的思想,对当代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生态伦理—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篇(7)

关键词人与自然;生态自然观;精神文明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92-01

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三次浪潮”以来到本世纪初,科学技术以意想不到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也使我们充分享受到了这些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使用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潜在威胁。这使我们不得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天人关系作为生态思维的最新拓展形式,在某些方面或领域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我们都知道,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充分享受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丰硕成果时,也充分膨胀了占有欲,“人定胜天”、“人类中心主义”之类的思想络绎不绝,这些不和谐的天人观使人类面临着由于科技自身原因以及人为原因所带来的各种威胁,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应运而生的。

1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溯源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哲学发展得非常迅速,天人关系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我们的祖先那里就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古人对“天”的理解非常广泛,它不仅可能是自然界、君主,也可能表达的是某种真理。随着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使人们将对天人合一的关注逐渐集中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上来,天代表自然界,人就代表人类。但天人关系的概念本身无论怎样变化,它所研究的问题本质都是不变的,即人如何去适应某种无法抗衡的力量,并能够利用这种力量为自己谋利。

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时代的哲学,对人的理解有其独特的贡献。中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荀了强调人的自然性,他认为“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 明于天性,五行之秀气也”(《礼记・礼运》)。中国古代一直以来都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最早起源于西周时代,“周宣王时尹吉甫《蒸民》诗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豁德’,诗中含有人民善良德性来自天赋的意义。”它告诉我们的是,我们在对自然进行资源索取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自然界自身的承载能力,如果违反自然规律,只看眼前利益,那么最终危害的将会是人类自身。此后,这一思想不断地被历代哲学家所继承和发展,到了明代,哲学家张载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这一重要命题,他在《正蒙・诚明》中说到:“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可以成圣”。可以说,“天人合一”从古到今都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之一。

2生态自然观下的天人关系

人类对于自身在自然界的地位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波折而漫长的过程,充满许多哲理性的思考。从最初的愚昧、对自然的畏惧,到逐渐在实践中自信心的增长、征服自然、变成自然的主人、成了自然的统治者、享受着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人类也因此引起了自然对人的报复,这些迫使人类无奈地认识到,人类依然非常脆弱,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2.1 生态自然观要求将人与人平等的思想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权问题,要求平等的人权运动更是不断出现。目前,在许多国家、许多地区已经实现了人权的平等,人们把这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人们将平等的观念都集中在人与人之间了,而没有放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去。自然虽然是一个可被利用的系统,但它也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是个自组织系统,如果人类肆无忌惮的破坏活动打破了自然自身的规律,就会引起自然界的反常,像现在我们所关注的生态危机就是人类不恰当地利用自然的结果。人要依靠自然才能生活,“人属于生态系统这个客观事实,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应当是伙伴关系而非主仆关系。”

2.2生态自然观坚持整体性的思想

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现代自组织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就十分值得借鉴。现代自组织生态自然观延用了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为我们描述了世界进化的自然图景。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一个系统从混乱转向有序的机理和条件,认为如果系统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通过涨落以及和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的交换,系统就有可能发生突变,形成能产生有序结构的新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故称“耗散结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建立在不断地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能量的基础之上。我们以前没有想到人类生存的根基何在。自然界索取了资源(负熵)之后,经过人类的加工处理与使用之后,变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垃圾(熵),也就是污染废弃物,必须重新排向自然界,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人类社会的有序状态。只有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二者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人类社会才能正常运转,而从另一方面讲,自然界也必须在被人类使用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其价值,自然利用其自身固有的规律约束着人类的行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中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

3怎样实现生态自然观所提倡的天人合一

1)人类应站在生态自然观的角度,对生活质量和目标有全新的认识和追求。我们的世界经历了“第三次浪潮”之后,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使得人们的衣食住行得到满足,对生活质量自然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人类享受的环境舒适程度的提高。注重生态建设,这是生态自然观演化至今给人类提出的时代要求。

2)我们在倡导生态自然观的时候应该把它和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生态自然观曾经提出一个自然论断,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本质上反映为人与人的关系。的确是非常具有预见性的,将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联系起来是具有切实可行性的。劳动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三者之间呈现这样一种关系:人――劳动――自然,人通过劳动作用于自然界,劳动是人与自然发生联系必不可少的步骤,而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劳动关系。从另一方面来看,“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始终以生态系统的自然物质变换为基础,通过经济系统的社会物质变换来实现,通过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来实现。因此,这就在本质上决定了作为上述物质变换与循环裂缝的灾害现象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属性。”生态自然观提倡更加科学地看待自然与人类的社会经济的关系,在它们之间能够找到一个双赢的平衡点,理性地衡量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倩.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1.

[2]钟海连.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特色[J],翰南师范学院学报,1993,3.

[3]郝利琼萨克塞,生态哲学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生态自然观探析.

作者简介

陈曦(1985-),女,江苏连云港人,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科技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