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中学地理教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2 17:39:5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学地理教学论文

篇(1)

GIS,以空间数据库以及相关硬件设施作为基础,为了地理研究,采集、管理并分析相关数据,通过模型提供具体动态信息,它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在上世纪中期开始发展。在数字时代的影响下,这一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核心技术,是当前我国开发的一个重点项目。从当前情况看,这个系统逐渐逐渐实现综合化,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结合,对体系建设加以完善,将虚拟技术以及现实技术结合起来,使系统具有真实性以及可操作性。这个系统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它能够在地图上将地理事物以及现象空间分布进行直观展现。GIS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结合,能够对系统内部建设进行完善,使数据具有更好的表现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GIS技术,能够提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另外,这一技术主要应用在概念以及管理等方面,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图层进行点击,从而得到信息资源,另外,还能够利用查找相关属性特征等形式提高学生对于空间分布的了解。与此同时,这一技术在空间分析这一问题上计算功能比较强大,在教学中直接进行演示操作,能够使学生直观理解空间概念。这一技术的应用是很广泛的,给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代替传统教学用图。对于中学地理教学来说,地图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最为经常用到的教学工具,信息量比较大,且形象直观。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首要的就是要培养其学习地图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学会对地图进行阅读以及填绘和分析。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利用教学挂图以及课本附图还有复合投影片等形式对地理分布知识进行讲授,虽然利用教学挂图和投影仪能够深化教学,可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占用空间,容易损坏,而利用GIS技术自主制图,能够将教师的问题清晰反应出来,也不容易损坏。这样制作出来的地图,信息容量比较大,且精度比较高,表现形式具有丰富性,能够进行动态显示,容易对内容进行修改以及扩充,也能够结合具体需求提供信息,另外,它还可以将分布图以及信息数字进行结合,使学生具有量的概念。(2)可以进行空间查询。利用这一技术能够达到双向查询的效果。比如,在对我国省级行政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动态闪烁的形式显示行政区名称以及简称还有位置和轮廓等,同时还要赋予其属性,能够随时对其面积以及人口还有社会情况和经济状况等进行查询。另外,这种可视化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感性认识,将其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3)使知识教学更加丰富。GIS能够对传统观念和认识加以改变,使教学与学生都能够有全新心态对地理知识加以探索与学习,对学生思维理念加以培养,增加其个性化学生。教师在对研究课题进行确定以后,学生能够利用GIS数据库开展研究性学习,从多个方面对研究内容加以了解,对知识教学加以丰富,使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对GIS使用的几点建议

(1)对相关教育资源进行建设。从当前情况看,GIS技术成果一般都被用在商业中,在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少,因此,要对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GIS技术的应用加以重视。对中学地理教育的相关软件以及地理数据资料进行开发,对教师进行GIS知识培训,是中学教师地理专业水平以及计算机操作水平得以提升。在对人才进行培养与培训的时候,一定要和中学教学进行衔接,多开设GIS课程,对相关教材以及案例数据进行编写与制作,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教师要改变传统单纯教授知识的模式,而是要将教学过程变为提供以及加工地理信息并解决地理问题的一个过程。当前,由于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教师要对免费资源进行科学利用,利用自身知识进行修改并利用。各级中学也可以和相关院校进行交流,使GIS技术和资源实现共享。(2)对GIS教育加以普及。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GIS技术,就是要求学生在对计算机相关知识进行掌握之后,可以利用GIS技术针对相关数据加以操作和处理,之后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在当前社会中,GIS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要确保这一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得以普及。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很多地区的中学都设置了微机室,虽然在数量以及质量方面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可是学校只要进行认真规划,合理进行利用,就能确保学生上机机会,使学生对GIS的基础知识进行操作应用,保证GIS技术的普及。(3)对相关教育体系进行构建。不能在大学才开始进行GIS教育,要融入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结合教学环境要分地区以及分层次和分级别对GIS教育在中学阶段进行设置并逐步做好落实工作。要在教学过程中分成基本要求教学以及拓展教学和研究性教学,也可以根据课程设置的相关结构,将其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建一套完整的GIS系统。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GIS技术,能够使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地理的前沿科技动态进行接触,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为GIS人才以及地理学科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四、结语

篇(2)

(一)基本情况;

(二)申报理由:1师德与政治思想;2工作业绩(教学成果、主持及参与的教研课题、辅导学生获奖情况、所获市级以上的荣誉、教研方面所获荣誉、近年的市级以上公开课及讲座报告、近年参与的培训、近年发表的论文、参与编写的教材及专著、学科带头人及青年教师的培养;3教书育人;

(三)晋升以后的工作设想

二、教师晋级述职演讲范文

一、基本情况

1971年6月出生,男。1993年6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地理学专业,本科学历,并被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同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7月至1994年7月在区大沥中学高中部任教,1994年8月至2005年7月在区大沥高级中学任教,2005年8月至今在第一中学任教。2000年11月,经市中学一级教师第二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具备中学地理一级教师资格。现申报中学地理高级教师资格,并作如下述职演讲。

二、申报理由

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己热爱祖国。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关心国家大事,遵纪守法,积极参与各项学习。坚持教书育人,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有较高的师德修养,较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工作上服从学校的布置,任劳任怨。

曾获得市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区教育教学科研先进工作者、区高中地理学科论文评比三等奖、区第一届高二地理能力竞赛优秀辅导老师奖、区第一中学“十大优秀班主任”区第一中学优秀班主任、区第一中学“先进工作者”区第一中学优质课竞赛二等奖、区第一中学优质班会课评比三等奖、大沥区优秀教师和大沥区教育线优秀团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参与工作以来。

(一)教学能力及成果

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比较注重抓主干知识的学习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对优生,鼓励他老师指导下独立钻研,充分展现他优势。2008年高考我任教的高三(1班地理平均分为94.72比学校平均分92.39高2.33比区平均分92.37高2.35比市平均分92.07高2.652007年6月首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中,辅导的李明辉同学获优秀奖。2007年4月区第一届高二地理能力竞赛中,辅导的何振辉同学获二等奖、李雪仪同学和张颖欣同学获三等奖,也因此获得优秀辅导老师奖。2005年12月广东省第一届博冠杯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中,辅导的熊斐影同学获一等奖、周文胜同学和谢锦添同学获三等奖。

(二)教研能力及效果

目前已经结题,2005年9月起个人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过程性评价探索与实践》校级课题研究。并且获得校级优秀课题。2006年6月起参与一中袁小雄主任主持的高中地理(选修Ⅲ)网络资源建设开发与应用研究》市级课题研究,主要负责图片、音频等素材、课件以及各种试题、练习题等,并且已经在教育网开设专题学习网站,充分实现资源共享。2006年12月论文《浅谈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获区2006年度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并在交流会上宣读。2007年12月两篇论文《从2007年广东高考地理综合题看今后备考》和《浅谈湘教版地理Ⅰ“活动”使用》获区2007年度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并在交流会上宣读。2001年12月论文《高中地理教学的图象运用》获市中学地理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三)教育能力及成果

认为要塑造一个人,担任班主任期间。特别是高中生,首先要端正思想。学习效果有高有低很正常,但是思想不能落后。也就是俗话说的成才先成人”然后就是集体主义问题,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团队合作很重要。当然现在具体来说就是班风问题。个人思想问题会影响班风,班风好会促进个人的快速发展,当然班风不好会阻碍个人的发展。例如2005~2006学年度我所带的高一(18班,从见到第一天起,就一直在强化我这些观点,结果这个班六次获得“优秀班集体”发明了一中的历史纪录。优秀班集体”可是考虑了诸多因素,并且用比较科学的量化方式评选进去。因此2006年1月我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同时“优质班会课”评比也获三等奖。同年9月,因教育工作效果突出被评为一中“十大优秀班主任”重视集体效益的同时,也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例如对于学习效果优秀的学生,经常私下找他聊,像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等,使他效果有更快速度的提高。

(四)培养青年教师情况及效果

由于在2005年7月之前,青年教师培养方面。一直在区大沥高级中学担任史地科组长,所以培养青年教师义不容辞。1995至1998年指导黄立雄、谢桂珍老师完成他第一个教学循环;1999至2002年指导徐淑霞老师完成她第一个教学循环。2005至2006学年度我被学校聘为谢群老师的教学工作导师,今年8月她将第一次上高三。2006至2007学年度我被学校聘为陈江宁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导师。以上各位老师在协助下都迅速成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和教育成绩。

(五)参与继续教育情况

积极参与各项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之余。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其中有2007年12月市区教育局教研室主办的地理大讲堂—掌握教材改革,灵活实施教学”2007年10月市区教育局教研室主办的地理大讲堂—国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2004年7月我参与由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科省级培训班”等中学地理教学系列培训课程。2003年12月经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测试,普通话水平为二级乙等。

2004年10月我参与了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级培训”考核合格。还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班主任工作论坛,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及师德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2001年1月起参与由教育学院电教中心和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举办的中小学计算机全员初级培训”考核合格;2002年4月起参与由广东教育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和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小学计算机全员中级培训”考核合格。2008年8月我参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五个模块—PowerPoint2003Excel2003Internet应用、Word2003WindowsXP考核合格。还努力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篇(3)

我于72年参加教育工作,1974年毕业于天津市南郊区师范学校,在随后的工作中,86年取得天津教育学院地理大专学历。曾在大港区太平村中学、远景中学担任地理等教学工作,1986年调入大港油田二中即现在的海滨二校至今,从事初高中地理教学,兼任电教员等项工作。95年评选为中学一级教师,最近几年一直担任本学校七、八年的级地理教学工作。

在我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六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拥护党的领导。积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做到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进行教育教学,深入钻研教法,掌握本科教学所需的文化知识。注重素质教育,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主要工作与业绩:

1、认真钻研新教材和新大纲。搞好素质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平时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精心准备好地理课件,备好每一节课。课上认真组织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坚持知识联系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教学手段上强化直观教学,能够熟练的运用录像、投影、电脑等多媒体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课下积极的辅导学生的学习,在思想上耐心的教育帮助他们,使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每年自己所教班级学生考试成绩均处于油田范围中上等水平。今年08年七年级地理考试油田第二名,07年与08年我校八年级参加天津市地理会考,地理成绩名列前茅。全部达标,其中08年八年级的学生地理会考成绩90%为优秀与良好的最好成绩,提高了我校的地理教学水平。

2、开展素质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地参加全国地理科技大赛

本人积极的组织本校的学生参加2007年—2008年第二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地理科技大赛,比赛持续两个月的时间,本人认真组织,细心辅导,我校师生积极参与。活动得到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在此次比赛中我校成绩优异!经过本人的努力

我校被授予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地理科技示范基地的称号,并授予牌匾为我校争得了荣誉。本人也在全国地理科技大赛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并授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的称号!

我校中小学生近150人报名参赛,其中15人在第二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3、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研究活动与比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平时本人积极参加教学基本功与教学公开课的比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结合地理教材内容,经常制作地理教学课件并运用与课堂教学,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007年我撰写的《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精神的培养》论文,获得区海滨和研究教法教育中心2007年”教育创新“论文区级三等奖并获得区级成果认定奖。

1998年12月由本人设计制作的录象教材数学《圆锥曲线定义》获得市市教育局颁发的三等奖。

2000--2001年,获得校级教研公开课评比二等奖。

2004--2005年,获得校级创优课优秀奖。

2005年,获得滨海教育中心教师公开课比赛二等奖。

2005年,我撰写的论文《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想》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2006年,获得教育中心初中教师基本功大赛地理学科三等奖。

在我兼任电教员工作期间在1999年12月,我校在油田取得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先进学校的称号。

1999年和2000年连续两年,我获得了《教育处关于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先进个人称号。

4、自觉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在兼任电教员其间还为学校作了大量的其它有益的工作,如每年配合学校的团队活动、学校的运动会、艺术节的文艺演出,学生会操等大型活动,主动做好广播设备的安装和录像、摄像等工作。多年来,先后为学校义务维修了各种教学、电教电路等无数设备。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教育经费。

各位领导、老师们:我从事教学几十年,自认为工作勤奋,严肃认真,忠于职守,遵守纪律,不畏艰苦,服从领导,不计名利,团结同志。付出了半辈子的心血,给学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已临近退休年龄,参选机会不多,特别盼望能顺利晋级,做为对自己工作的肯定。请大家给与多多地支持。

篇(4)

一、全民地理素质急需提高

今年5月,某省科协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包含地理素质知识的科技随机抽样调查,对1000名群众开展了问卷测试,其中地理知识素质题正确率为:对温室效应比较清楚或了解有所深入的占52.8%,明白“臭氧层变薄会导致皮肤癌发病率上升”道理的正确率33.5%,判断宇宙中存在有生命的星球不止地球的54.7%。在举例描述科学技术产生可能性危害题目中,认为“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的占53.1%,认为“生态资源开发不合理,消耗透支”的为24.6%。从汇总的情况看,基层群众的文化科技素质中和自己接触最多的地理常识知识比较匮乏,不少群众对“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生态资源过度开发”等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认识不足,观念模糊,由此体现出强化地理素质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二、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堪忧

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因为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原因,作为选修二科目出现在学业水平测试中,高中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态度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地理课不重要,上不上没有太大的意义,导致许多高中生在地理学习中缺乏压力,学习热情减退,缺少积极性。教师开展地理教学效果不好,高中生又是即将步入或逐步进入社会的准公民,会对未来国民的地理素质产生消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高中地理教师要强化自身业务素质,创新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推进素质教育。

三、加强地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1.要明确素质教育基本要求。应试教育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地理知识教学、地理技能培养以及应试技巧联系,以提高考试分数为教学目的,没有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注重传授地理科学知识、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操,注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培养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在开展地理知识教学以及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学生地理品德素质与行为素质的养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强化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国情现实、人口观、环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教育。

2.要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提高履职能力,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地理教学基本功包含课堂教学技巧、语言表达、板书设计、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近年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教师地理优质课评选、教学论文竞赛以及其他形式的教科研活动,为广大地理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虽然目前高中地理教学面临一些困境,地理教师更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对地理教学工作充满激情,爱岗敬业,创新进取,不断提升自身的观察力与创新意识,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充分发挥地理教学在整个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篇(5)

初中地理教材告诉我们,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国家,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但实际上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并不多。我们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关键词

全面了解

环境教育

教育内容

教育途径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初中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社会经验少,可塑性较强,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势在必行。地理教学在这方面起着别的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教材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内容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一方面深刻地领悟了环境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升华了环境教育这一主题。

一、全面认识、了解初中地理的环境教育内容

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同时,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环境教育是中学地理学科教学改革的需要,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而地理教师是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的主要设计与实施者。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我在地理教学中,把环境教育的内容作为教学重点之一。

(一)初中地理教材中的环境内容

初中地理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环境内容中的很多问题。灵活运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能够切实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他们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热情。

(二)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环境教育内容

1.环境认知教育

认知教育贯穿在整个地理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讲解环境问题的起因、现状和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对目前世界的、中国的环境状况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同时,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目睹人地关系之间存在的矛盾,即由于人类的活动,给地球带来的破坏和现在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使学生对环境现状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

2.环境道德意识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在环境方面的道德意识教育。初中地理教材告诉我们,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国家,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但实际上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拥有量并不多。我们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任意排放有害物质、过度开采各种矿藏和地下等使环境遭到了破坏,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值得人们担忧和深思。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白,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会导致自然界对人类的无情报复甚至加倍惩罚。应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爱护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环境道德价值观。

3.环境行为习惯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形成对初中地理教学论文环境负责的行为习惯,能够自觉地关心周围环境,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和能源,努力为改善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且,要将环境道德意识落实到个人的行动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报、废铁,爱护花草树木。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注意保护环境,并形成志愿者组织,加强对社区环境教育的宣传。

二、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开展环境教育的途径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促进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合格公民。当代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热爱环境、善待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是当代青少年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此,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我随时注意对学生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

(一)强化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主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讲授有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知识,课堂教学要生动、有教育性,要灵活组织,采用讨论、做实验、看录像等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在讲授初一地理第五章《世界的自然资源》第二节“水资源”和第三节“森林资源”时,我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观了学校附近河水污染情况和山林植被的破坏情况,在上课时又给学生播放了两段有关这方面的光碟,再让学生联系实际并结合课本内容展开讨论,使学生将理性思维和感性认识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组织以环境知识为主题的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竞赛活动、诗歌朗诵会、讲演会、调查报告会、辩论赛等。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进行正确、恰当的引导,为他们提供资料和信息帮助,并加强指导,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活动,寻找新的环境方面的事例来支持他们的论点。

(三)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环境教育活动

1.开设环境问题专题性讲座活动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学校和其他教师的帮助,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专题性讲座,如《森林、植被与人类生活》、《水资源与人类生活》、《退耕还林与生态建设》等,并结合当前或当地生动具体的事例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明确环保意义,从而实现在初中学生中普及环境教育的目的。

2.学生自己组织进行专题课外阅读

学校和老师要对他们的这一活动给予支持和鼓励,尽可能地开设一个专门介绍环境知识阅览室,同时要为学生提供一些专业性的环保报刊和环境报告书籍,如《中国环境报》、《环境科学》、《环境保护》、《环境科学文摘》等,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充实教学内容,扩充课堂知识,开阔眼界。

篇(6)

    一、指导思想和依据原理

    首先,心理学表明:人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是通过将知识信息加以组织与编码储存在大脑中,待需要时提 取的。这些信息越有序,越能表现各种各样的联系和线索,就越利于储存和提取。正如布鲁纳指出的那样:“ 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注重各区域地 理事象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学习,是符合人的认识 过程和思维规律的。

    第二,按照哲学的观点,任何事物的诸矛盾中都有起决定因素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 盾也就迎刃而解了。一个地区,尽管地理事物和现象浩繁复杂,但总有最具代表性和起关键作用的主导因素和 共同特征,抓住这一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就能使教学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优化教学过程。

    第三,就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区域性和综合性而言,任何地区都存在着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各个地区又存在着区域分异,从而形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这些都使我们能够将看似零散的内容贯穿起来,找到它们之间或鲜明或隐含的内在联系。

    第四,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区域地理教学目的绝不仅仅是单纯传授地理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运用地理 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地理问题。为此,就要从区域条件、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策略这一新的视 角重新构组教学内容框架,建立一个人地关系的结构体系。

    二、操作方法和教学要点

    1.教材处理和教学内容设计

    (1)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

    一般情况下一个区域的特征是以这个区域的自然环境作为基础的。故而往往从这里入手,按照各地理要素 间的逻辑关系,在区域的各个特征中,找出最具本质(即其他特征是由此而引发)的和最具特色(即区别于其 他地区)的主要区域特征,并以此追寻出主导因素。如西北地区:教材是由“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我国 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灌溉农业”、“地下宝藏”和“主要交通路线”五部分组成的。按照自然特征对农牧 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分析,“气候干旱”应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深居内陆”是形成区域特征的主导因 素。

    (2)理清知识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明确了区域的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后,就要按照区域地理的综合性,找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经济地 理各生产部门间以及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个相关的知识系列。

    如:《巴西》一章是以“热”和“大”为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形成了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两条主线, 将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环境破坏、经济发展、人口城市分布等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见下 图实线网框中的文字与箭头)

    (附图 {图})

    (3)贯穿人地关系,建立网络结构

    一个区域不论地理事物多么繁多、内部联系多么复杂,但都离不开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 结构体系。这正是新教材教学原则、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区域地理结构教学的主体核心。因 此要围绕人地关系这个主题,将知识系列与知识系列归类连网,找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建立环境—资源—人 类活动的教学结构。仍以巴西为例,将上述内容横向归纳,就会清晰地表现出这一结构体系。(见上图中的虚 线网框和最上面文字)

    2.教法选择和教学过程要求

    (1)提供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

    首先要以充实的地理事实材料为依据,使地理知识“理”性的认识建立在足够丰富的感性知识基础之上。 为此要充分运用文字、数据、表格、图象等资料,以及投影、录像、电脑动画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2)设置层层递进的课堂提问

    区域地理知识点、线、网的建立,实际上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三个步骤,这里还必须有教师启发引导的 连续性问题。它是控制学生思路,训练逻辑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的极重要环节。问题的设置应将整体教学内容 串联,环环相扣、层层剖析、步步深入;问题的切入既可由基本点出发,推衍出相关的知识,也可以逆向联系 ,追本溯源。

    总之,丰富的资料与精心的设问,往往前后呼应,相辅相成,使学生形成一种在地理事实基础上的感知、 理解、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式学习。如: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及影响下的农业生产,就是通过一系列资料 与问题逐步得出的。(下图所示)

    (附图 {图})

    (3)实施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区域地理丰富的内容还决定教学方法的多样和课堂活动形式的不同,其中尤以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能 力的训练和培养最为重要,强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区域位置和地理事 物的分布应进行读图填图的训练;分析综合地理事物特征和成因可采用分组讨论;探讨区域发展的方向、途径 可进行“地方官”角色的扮演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 、增长能力、树立观念。

    (4)教给学生地理思维的方法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整理归类,纳入他们已有的知识系统的过程。这个原有的知识系统就是 地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即只有懂“理”才能晓“地”。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结构去分析解 决问题。

    (5)采用纲要信号的板书结构

    这种板书一般可分为文字框架式和图象符号式两种。前面谈到的巴西属于前者,这里不再赘述。下面图示 的中国农业,是以图像符号表明我国三大农业区的自然条件、经营方式、作物种类、优良畜种等方面的知识, 是在学习完中国分区地理后复习中使用的。课堂上边复习边画,形象直观、高度概括,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附图 {图})

    (6)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

    前面已经谈及,学习区域地理不仅是掌握区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 口观,懂得协调区域持续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因此每学习一个区域,都要以人地关系为中心线索 ,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识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分析人口、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是否协调,评价 人类活动是否合理,注意从中借鉴有益经验和失败教训,探讨促进区域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三、教学意义与优势

    实施上述区域地理人地关系结构教学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利于学生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人地关系的结构教学贯穿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建立 点线网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提高了观察能力、利用图表的技能和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等罗辑思维能力以及 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

    3.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和陶冶。人地关系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结构网络的建立,使学生自始至终受到爱 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资源、人口、环境观的教育。通过评价、分析区域问题和发展途径,更能 使学生从小树立人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信念。

    4.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

    5.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区域地理知识的系统、简化,板书的条理、精炼,使学生理解得快,记忆得牢 ,同时也使教学时间大大缩短,而知识容量和深度却大大增加,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学时间一般可 缩短到原来的2/3甚至1/2。实验班的学生平均成绩由70分左右提高到80分以上。

    6.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吃透教材,深挖教材之内涵,找出诸地理 要素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科学精致的板书。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促进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之,上述区域地理的人地关系结构教学,采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做指导,汇集了多种先进教学方法于一体 ,是一种有实效、较理想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其结构体系如下图所示)。这一模式正在我区进一步尝试与推广 。

    (附图 {图})

篇(7)

关键词:课题研究;备课组教研;专业成长

备课组教研常常困惑于找不到一种能落到实处、有实效的方法,教师反感、应付,教研活动有名无实,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则能有效改变校本教研活动中的虚浮现象。课题式备课组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以任务驱动培养教师自觉钻研意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是学校教师教育工作的较好形式。

一、集思广益研究教学问题

研究的课题应该来自于课堂、来自于教师的亲身实践,应该是教师自身最急于解决的真实问题、现实问题。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和自我反思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和备课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探讨,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有探讨研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综合,再上升为课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本校地理备课组选取《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经过周密、详细的思考讨论,选择原因如下。

1.初中地理课标要求

初中地理课标指出,地理教学中,一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二应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本校的校情和学情

本校是一所普通农村初中,学生基础薄弱,家长与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如城区。而且,在大家的意识中,地理是“副科”,并不重要,所以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高。本校学生地理成绩长期徘徊在全市中游,很难有大的突破。如果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对所学科目不主动,教师讲得再好,实际的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主动学习变得十分重要。情境教学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情境教学特点

运用合适的情境作为教学主线,串联课堂,可以营造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益。初中学生学习科目多,花在地理学科的时间十分有限,所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尤为重要。教师设计好地理情境,以此为课堂主线,可以更好地把知识串联起来。例如,讲解“台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条台湾的旅游路线,把沿途的山山水水、人文风光、资源特产等巧妙穿插其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旅游体验中完成知识的掌握,并增强爱国情怀。

确定备课组教研课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着眼点,寻找学校发展、教师群体发展与课程改革同步最佳契合点,从而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学习理论探讨研究方向

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应该要求课题组教师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教育专著、专业理论书籍,夯实理论基础,站在更高层面审视课题,实现对课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本校地理备课组在研究《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课题时,给教师发放了《情境教学操作全手册》、《李吉林情境教学》等学习书籍,并且利用网络查找大量相关信息,通过QQ群形式共享。通过学习,大家认识到要上好一堂成功的地理课,必须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培养地理能力和地理思维。

集体研讨是课题备课组教研活动的关键环节。通过建立以备课组为单位的主题教研机制,固定好每周集体备课的时间,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科研氛围,依靠“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对话,在观念的碰撞与交流中达成新的共识,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使教师相互学习,共享经验成果,既深化研究课题,又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研究课例增强课题实效

课题研究是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从实际出发进行的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是备课组教研活动的主阵地,教学研究必须聚焦课堂,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在《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中,经过备课组全体成员的讨论,大家集体设计“日本”的上课思路,利用游记形式,把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物产等自然条件串联起来,用旅游作为主线,在游玩中学习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备课组进行“中东”情境教学的同课异构,三位教师同上一节课,请学校教导处和兄弟学校同行参与评议,对上课的设计及效果M行改善。

备课组把课堂作为问题研究的源头活水,又将课堂作为研究活动的载体和落脚点,使备课组教研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通过观摩别人的课堂,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能够有效地解决在教育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撰写反思不断进步成长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引导教师对课题教研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在组织“中东”的同课异构活动后,一位教师感悟颇多,他在反思中写到:“在把中东的情境引入教学环节时,运用中东战争使人民受到伤害的视频,整个故事的情感色调应该是悲伤的,但我在情景中,却没有体现出悲伤的语气和神情,这真是失败的地方。”另一位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说:“中东这一节,石油的输出线路应该是讲解的重点,而我在讲解的时候,没有选用合适的地图,而学生对整个世界政区的空间感又不强,对线路没有清晰的认识,这是一个不足,以后要多加注意”。

课题式备课组教研,是引领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感悟、自我发展的有效教研,唤醒广大教师的教科研主体意识,而教学反思又能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冲动,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个性的形成。

五、展示成果促进共同进步

课题的研究是一个由不理想到理想、由不成功到成功、由失败多到成功多、由失望到欣喜的长期渐进过程。它不仅需要教师建立一种新的教学和研究理念,也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去丰富、去完善、去呈现。为及时总结经验、展示成果、查找不足,使课题研究工作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可适时举办课题成果展示会。本校地理教研组的主要做法如下:一是组织教师上课题研究的研讨课和展示课,便于其他教师观摩、学习和借鉴,给教师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二是召开课题中期汇报会,由课题组负责人从问题的提出、实施过程、取得成果、存在问题、今后努力的方向等,向镇教育局直管领导作出陈述,及时总结经验、交流提高。三是把研究过程中的感受写成教学设计和教学论文,变成自己的成果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