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5 04:50: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海北州电化教育工作自1996年12月州教育局电教室成立后正式起步。十多年来,我州广大教育工作者克服电教工作起步晚、底子薄、人员和经费紧张的局面,在历任州、县教育局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使信息技术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在中小学逐步得到了普及和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信息化师资队伍得到了有效培养、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方式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在广大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的观念深入人心,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氛围基本形成。尤其在近几年,全州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实现我州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性举措和实现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繁荣的重要突破口,想方设法,通过争取项目和地方自筹等方式不断加大投入,努力改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使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电教工作一度受到中央电教馆和省电教馆肯定与表扬,我州电教事业逐步步入稳步发展的轨道。
一、全州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海北州在国家、省上的大力支持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州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先后争取和实施了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青海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第二批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信息技术教育项目"和"青海省乡镇中心小学局域网建设工程项目"、"中央民族教育专项补助信息技术教育专项经费"等项目,并在此基础上,自筹资金,努力改善学校信息化条件和环境。目前,全州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中小学校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有力的促进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为实现教与学的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二、各级电教组织机构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
为了保障全州电教工作的协调发展,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下,海北州教育系统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州、县、校三级电教机构和三级技术保障队伍,不断理顺和强化工作职能,深化工作范畴,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目前,州、县教育局现有电教机构5个(独立设置3个、挂靠教研部门2个),电教管理人员11人。建立和完善了包括设备管理、教师培训、教学应用、信息化资源建设、教师考核、教学研究等内容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各级电教组织机构在远程教育项目实施、教师培训、课题研究、资源建设和管理、技术服务、举办各类赛事、标准化学校建设等工作中切实发挥了作用,认真履行了职责。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措施完善确保了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推广和普及应用工作。
三、认真做好不同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发展方案,明确发展目标,确保工作落实
从2000年至2012年,全州教育系统在逐步建立健全各级电教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根据电教工作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工作重点和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标、分步骤、分阶段地先后制定了《海北州电化教育发展规划》、《海北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达标活动实施方案》、《海北州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效益发挥方案》、《海北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与管理工作规范评估办法》、《海北州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制度》、《海北州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规范评估办法》、《海北州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规划》等十余个规范性文件。同时,我州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海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及青海省教育厅《关于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规划》和《海北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制定了《海北州民族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计划到2015年,使全州100%的中小学校建成数字校园网,建成州、县教育城域网,力争使100%的中小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乡镇以上幼儿园联入海北州教育城域网,实现省、州、县,校四级互联的教育资源网络,全州基本实现以数字化校园网为标志的"班班通"、"校校连";建成丰富的以本州学科资源为主体的全州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及其管理应用体系;建立一支以网络管理员为支撑的信息技术管理队伍,以学科教师为核心的资源建设及应用队伍;在教育管理、学科教学诸多方面创新信息化教育工作方法或应用模式,使信息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多年里所出台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海北州基础教育信息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各阶段工作重点,确定了信息化发展的规模、实现途径和预期目标任务,并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有效落实,确保了教育信息化工作协调、稳定和持续发展。
四、抓实抓好教师培训工作,确保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
多年来,针对我州广大农牧区中小学教师缺乏、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较低的现状,全州电教工作紧紧围绕服务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核心,加强领导,突出实效,把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作为长期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
1、多年来,先后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省、州、县、校级信息技术项目、远程教育、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等培训,培训人数达21200多人次,并组织开展了全州性的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知识轮番培训,培训人数达6000多人次。
2、狠抓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自2004年开始,组织开展了"全州中小学教师英特尔未来教育学科教师培训项目"工作,截止目前,完成了2100多人次的培训任务;从2007年起,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开展了"全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截止2012年,完成了1200多人次的全州中小学教师的初级培训任务,目前正在开展中级培训及考核工作。
3、有针对性地组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骨干教师举办了"计算机硬件维护和网络基础知识"专题培训班和"教学课件制作"等专题培训班,有效提高了计算机教师的业务素质,缓解了全州中小学计算机教师紧缺的困难,为学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打下了基础。
4、注重对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等人员的培训工作。近年来,对全州电教专职人员和部分中小学校长集中进行了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电教工作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培训人员达300多人次,并多次组织开展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应用观摩活动。同时,在2011年组织完成了全州900多名教师参加的远程"国培计划"培训工作。
通过扎实有效地培训,使传统教育遗留的陋习逐步得到了改观,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有了明显转变,培养和带动了一大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大胆探索新模式的中青年教师,使师资队伍逐步具备了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技能和素养。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使信息技术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逐步变为现实,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认真组织开展各类赛事活动,夯实基础,强化应用
自1998年起,海北州连续十多年组织开展了全州中小学教师电教论文评审工作,参评论文达1699多篇,其中获省级奖励的论文达290多篇;自2003年起,连续组织开展全州教师教学课件评比活动,共征集到参评作品1536件,其中有230多件作品获得省级奖励;自2001年起,连续组织开展了学生电脑作品评比活动,共征集到参评作品594件,其中获得省级奖励48件。通过组织开展各类赛事活动,达到了以活动为切入点,激发、影响和带动广大中小学师生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应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使师生信息化素养得到了大幅提升。
全州教师电教论文评审、教学课件评审和学生电脑作品评比已成为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和水平,相互交流学习的有效途径,成为我州电教每年的常规工作。
六、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力促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
围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这个重心,州、县、校电教部门积极组织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课题研究工作,以课题研究促教改,从教改成果见效益。多年的课题研究中,全州有12个课题(全省确定的重点课题38个)被青海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确立为省级重点课题,13个课题被确立为一般性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和总结,各课题组顺利完成了各项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和一般课题研究工作,并顺利结题。同时,在省电教馆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州有6所中小学先后被确定为"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这6所中小学相继组织开展了三轮课题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通过课题研究,一方面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研究的内容付诸教学实践后取得显著成效,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使信息技术渗透到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了广大教师互帮互学,团结协作,共同研讨,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氛围、教学过程、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良好氛围。
七、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保障体系逐步建立
全州建立和完善了教育行政部门负总责,州、县各级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职能,电教、教研、督导相互配合的管理体系。同时加强信息技术骨干队伍建设,把有能力、懂技术、懂教学的人员充实到州、县电教部门,逐步建立起了一支信息技术教育骨干队伍,保障了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加强教育信息化考评力度,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到教育行政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范畴,逐步形成了州、县、校三级职责明确的考评机制。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到2018年前,每个乡镇建成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经费;扩大提升高中教育,到2017年前,完成两所普通高中的扩建;重视发展特殊教育,保证每一个残疾儿童不因贫失学。
提高职业教育供给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到2020年,扩建县职业中学1所,计划投资6 500万元,可容纳2 100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将以云南开放大学富宁学习中心为平台,全面整合教育、人社、农科、扶贫等部门经费资源,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重点,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创业就业和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致富能力,遏制贫困代际传递。
优先发展贫困乡村教育。优先安排贫困村学校基础建设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建一所成一所”的原则,一校一策,确定具体建设方案,改善贫困村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继续深化贫困村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扩大帮扶范围,城区小学帮扶2~3所贫困村学校,城区中学帮扶办学条件较差,师资水平较弱的乡镇初中1~2所。
全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完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以乡村教师为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于2020年底建设形成富宁县教师培训优质课程资源库。加强贫困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在提拔任用、培训进修、评先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优先考虑在贫困村学校任教的教师。
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三通两平台”建设步伐,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实施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实现村级以上学校宽带网络100%的接入,城镇和农村班班通比例分别达80%和50%以上,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全力抓好贫困生资助。在落实原有教育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对全县建档立卡户在读学生1 709人增设县级助学金,每年投入150万元左右,学前教育阶段补助100元/人・年,高中阶段补助1 000元/人・年,高等教育阶段补助1 500元/人・年。
广南县加快推进中小学D级危房重建校舍工作
本刊讯(通讯员 王宏愿) 为做好全面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工作,广南县积极行动,教育、发改、财政、住建等部门通力配合,重建校舍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强化领导,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全面消除D级危房这项民生工程列入当前的重点工作抓好抓实,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教育、财政、国土、发改、审计等部门和项目涉及乡(镇)按照工作职责制定土地落实、项目前期、招投标等详细工作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强化工作措施,加快施工进度。由教育局、乡(镇)政府、学校领导分别挂钩到具体校点,紧盯项目进度,认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一校一策等措施解决拆除、安置和建设问题。工作进展情况实行10天一报,切实加快工作进度。
2021年信息部工作总结
信息部的主要工作是以系统软件使用为重点工作,从7月份开始初步上线测试积分系统,到后期跟财务的配合,推动整个系统的积分报表的操作到完成,该系统软件把业务模块和财务模块结合,在正式得使用系统的操作同时,中间出现的问题,通过业务手工流程进行弥补。制定了商场无线运营实施方案、计算机相关管理制度,富基G7系统正常运行。公司网络架构更改,规范网络架构及使用权限,办公电脑与收银系统分网管理,H3C硬件防火墙及路由器调试以及优化。协助其他部门处理日常运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微信内容的编辑,。POS机全面维护,及时解决POS故障,保正POS系统正常运行。总的目标是推动公司的信息全面化,进一步理清系统使用的各个环节的流程操作,进一步的理清权限操作和各部门环节衔接。配合财务,完善财务模块的功能。 确立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完善系统功能,支持促进商场销售,严格监控网络资源占用情况,管理电脑操作人员正确使用电脑资源,杜绝非法操作电脑,和不规范操作系统
新的经营年度,信息部愿与公司一道共同迎接挑战,努力创造新的辉煌。
信息部20__经营年度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紧跟公司调整步伐,配合公司实现更大发展。
1、及时掌握行业动态,不断规范完善信息化水平。
2、研究总结切合公司实际的信息化模式,进一步满足公司信息化需求。
3、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做公司发展的坚实砥柱。
4、加强团队建设,配合公司实现更大发展。
二、严格遵守系统管理制度,规范执行信息化管理操作流程。
1、严格遵守系统管理制度和信息安全保密制度,做好信息系统安全工作。
2、规范信息系统日常工作,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流程。
3、科学合理划分操作员角色权限,保证各部门数据的独立安全。
三、扩大合作范围,加强合作伙伴关系,
立足实际,着眼未来,提高公司信息化建设水平,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
1、加强与富基的合作关系,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2需要增加广场客流统计系统,保证客流统计的准确性,针对客流提高运营的品质。
3提高办公室和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倡使用OA办公室系统(日程行动管理系统,工作流程系统,资源管理系统,内部通讯系统)
四、保障机房安全,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保持机房环境卫生与温度控制,确保设备恒温恒湿下安全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2、认真监视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警示信息,及早评估现有设备运行情况,做好设备的备份储备工作。增强服务器性能以满足公司业务日益发展的需要,启用服务器的双机热备,实现服务器的合理高效。
3、保证机房用电安全,做好安全防火工作。
五、做好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
1、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合理利用服务器资源,严格管理富基系统的使用操作,科学配置系统参数,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坚持执行服务器热备冷备方案,科学严谨执行数据库操作,保障服务器数据信息的安全准确,根据公司发展的需求争取实现数据的自动双机热备。
3、随时监控资源占用情况,定期整理系统资源,合理清理系统运行形成的垃圾数据和系统沉余数据,保证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
4、加大服务器数据流的日常监控力度,做好数据维护工作,及时更正差错数据,建立数据日志文件,做好错误数据的日常记录。
六、提升系统使用价值,加强系统自身功能建设。
1、适应市场发展规律,掌握行业动态,及时确立信息系统规划建设。
2、确立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完善系统功能,支持促进商场销售。
3、增强系统附加增值功能,积极探索信息供应链关系,发挥系统保值增值作用,提升系统价值。
4、方便系统应用,满足报表需求,配合各部门方便系统操作,开发更为全面的报表查询功能,满足各种报表查询需求,为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完成计算机需求和系统应用需求,更好地促进部门工作。
七、加大设备的维护保养力度。
1、加大对所有计算机、打印机、POS机、UPS电源等硬件设备的保养、维修、维护工作。
2、合理评估陈旧设备的使用价值,逐步替换落后设备,保证各部门工作的正常进行。
八、保证POS机正常运转,确保商品销售。
1、及时解决POS故障,保正POS机正常运行。
2、重点保护管理好各POS机终端设备,定期做好POS机的保养、清洁工作。
3、认真研究终结POS系统故障,杜绝POS故障为萌芽状态。保证POS系统的良好运行。 4整合pos机一体化销售数据和刷卡情况的汇总,保证数据的准确和刷卡率的提升。
5未来店铺调整,杜绝独立收银,提倡统一pos收银,保证销售数据的准确性
九、加强计算机安全、防范病毒侵袭。
1、加大公司各部门电脑病毒的查杀力度,及时升级病毒库,发现病毒及时隔离
2、科学配置用户注册表,杜绝从外部存储设备传染病毒。
3、制定选择最佳病毒防毒方案与软件。
十、保证网络安全稳定。
1、加强公司网络安全检查,做好网络线路和网络设备参数的安全检查,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加强网络传输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稳定安全运行。
3、认真分析设备运行状态,做好网络传输设备的备份储备工作,保证公司网络的安全畅通。
十一、保障公司计算机系统工作。
1、配合公司做好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
2、配合公司的发展规划,做好新开项目的网络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规划及软件系统的配套、开发。
2021年信息部工作总结
今年来信息中心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局的核心工作,以《__县水利信息化工作方案》为工作目标,在防汛抗旱、水资源调度、和基础网站等方面的开展了信息化建设。现将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20__年主要工作结果和成效:
1、20__年水利信息化总概算投资490万元,已经完成了水文站标准雨量站改建和防汛决策指挥系统等级保护2个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已经签订合同并完成了总工程的60%;平潭水库大坝自动化观测和仓岙水库水质监测已经在招投标程序;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升级已经纳入山洪灾害第二期,预计到下半年才有可能开工;五座中型水库联合调度系统开发项目因价格原因目前还没签订委托合同,没开始建设。
2、今年来,信息中心多次召集各科室信息联络员参加网站信息报送会议,对信息上报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了明确要求。目前象山水利网的更新和维护已经步入正轨,今年累计更新204条信息,新开辟“五水共治”和“群众路线教育”2个宣传专版,接近于20__年全年(214篇)的信息数。
3、做好了水利信息化相关文件上报等工作。做好了__市智慧水利、浙江省政务服务网、县电子政府的网站等信息填报工作。
4、做好了水利局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等的维护。度对水质监测服务器更换了主板、对网站服务器和防汛决策系统应用服务器进行了操作系统重装,保证了各系统的有序运行。
二、主要存在问题:
1、部分信息化项目进度滞后。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客观上的原因,由于要建设__县山洪灾害项目第二期内容,原计划的防汛决策指挥系统升级项目纳入了其中,需要和山洪灾害第二期项目同步展开。二是信息化项目前期工作没有及早开展,导致了今年部分信息化项目还没完成招投标工作。
2、对信息化项目的跟踪和进度督促上还有不足,和各科室的沟通也还有所欠缺。要加强对信息化项目的跟踪力度,从前期到实施到竣工都要参与并做好协调工作,加强和相关科室的沟通交流,形成合力。
三、下一年工作计划
1、按照水利信息化方案,扎实做好20__年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确保按时按点完成年度计划。
2、提早谋划,争取信息化项目前期工作提前启动。在10月份年度计划安排好以后,督促各科室开始落实相关责任人员,提前启动项目前期工作。
3、继续做好象山水利网的信息和维护,督促各科室保质、保量的完成信息上报,并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新,并做好网络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2021年信息部工作总结
1、加强学校交换机、电脑、打印机等硬件的管理与维护,定期进行风扇剂的添加、灰尘的清理、打印机粉末的添加。
2、对开学初和期末分别给两个学生机房进行系统的重装和有关软件的安装达170多台次,修理、维护教室、办公室电脑40多台次。
3、指导青年教师学习使用软件、课件制作20多人次。
4、制作学校画廊、围墙版面和宣传牌匾等30多块, 70多平方米。
5、改建学校多功能教室扩音系统,整修和更换学校广播系统老化的外线,定期维护广播系统,保证四季铃声信号的正常化。
6、制作专题宣传片、演示文稿,收集整理各种材料,迎接市教育信息化示范校的复验。
7、加强学校网站的安全管理与维护,在维护管理号学校网站、诵读网专题网站的基础上,创建了校少先队红旗大队网,配合了省少先队红旗大队的验收。
8、积极做好学校的音视频采集、编辑工作,完成各部门需要的音视频文件。
9、协助好有关教师做好平时和重大活动的电教优课的开展工作。
10、认真完成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2021年信息部工作总结
一学期以来,信息中心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配合与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讲团结,讲奉献,加强研究,注重实践,讲究实效,基本做到了学校管理的“好助手”,广大教师的“好帮手”,课堂教学的“好能手”,进取圆满地完成了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本学年的工作计划,重点工作为:加快我校学校信息化建设步伐,进取推进数字学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立足教学、进取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
利用一切机会与外界加强交流和学习,有效地提高了自我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取参与各级各类活动竞赛。
二、加强管理,做好电教设备维护工作。本年度,对校内的所有设施进行了检查测试,及时进行维修。
1.加强了常规管理的规范化,本学年信息中心完善了以下的常规管理:电教设备(含硬件和软件)的维护及日常使用登记、学校内铃声调整、学校内网络线路、班班通等的维护、学校监控系统的维护等。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精神和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实施教育现代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工作重心,以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坚持依法治教,科研兴教,人才强教和质量立教的发展战略,狠抓机遇,创新思路,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为富民强镇作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1.实现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持把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建立和完善以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主的科学评价体系。
2.实现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学前三年幼儿教育毛入园率保持在9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以上,19周岁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达50%以上。盲聋哑及智障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99%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并享受本镇居民同等待遇,从业人员年培训率达50%以上。
3.实现办学条件的现代化。全面完成合格学校建设任务,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技术装备总体上达到省定标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中心幼儿园建成“省优质幼儿园”,中心幼儿园中圩分园建成省标准幼儿园,中心小学、初级中学全部达到省合格学校标准,高级中学建成省三星级普通高中。各校与市教育网实现光纤连通,网上资源丰富、利用率高;各校建有校园网络、教学辅助系统和教育管理系统。
4.实现师资队伍的现代化。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稳定优质师资。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70%,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60%,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5%。
5.实现管理水平的现代化。全镇各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安全保障体系完备,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按照《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校长任期责任制度,促进教育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9月)
1.研究制定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方案,组织业务培训,分解下达有关单位创建工作目标、任务、职责及要求。
2.召开全镇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动员大会,进一步落实有关单位部门的责任,协调解决校园土地面积缺口、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幼儿园布局调整和统筹建设等任务;承担工程建设项目土地征用、规划、手续审批、规费减免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任务。
3.各学校要根据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按照“一镇一案、一校一案”的要求,分别制定教育现代化实施工作计划,并于9月30日前报镇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
(二)全面实施阶段(20l0年10月一2011年8月)
1.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完善健全农村幼儿教育网络。按照幼儿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拟迁址新建一所能容纳1600名幼儿,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14400平方米,绿化面积达3200平方米,功能教室齐全、设施完备的中心幼儿园。中圩分园建成省标准幼儿园。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坚决取缔非法办园(班)。其它保留的幼儿园(班)园舍和设施要与保育、教育要求相适应,活动场地、活动教室、绿化面积和设施设备达到《省学前教育机构登记注册办法》的要求。按照有关要求建好镇社区教育中心。
2.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全面启动、全面建设”的要求,各单位部门要服从大局配合学校做好征地、基础建设工作。中心小学、初级中学要对照标准使“一园”、“五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室、艺术教室、图书阅览室)、“三场”(田径场、篮球场、乒乓球场)和食堂、宿舍符合规定要求。镇社区教育中心参照省定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标准,全面调整建设到位。
3.切实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以内涵发展为根本,不断激发教育活力。(1)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体系。严格规范办学许可行为,加强民办幼儿园管理,将其纳入全镇教育督导体系;(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在职教师进行学历进修,确保2011年全镇各学校教师学历达到省定标准。(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各校要根据在办学中拥有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安丰的人文资源、民俗风情、名胜古迹等;全面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
4.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制,重视师生安全教育,加大人防、物防、技防设施投入,强化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和周边治安综合治理,重大节假日前、寒暑假前后要组织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消除。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涉及部门较多,镇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关心教育,密切配合,切实帮助解决影响学校安全和稳定的各类问题,确保2010年底前整治到位。
5.完成教育信息化建设。2011年6月底各学校要全面完成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任务。
(三)查漏补缺和总结迎评阶段(2011年9月一11月)
1.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扫尾工作。镇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全镇教育现代化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对照标准和要求查漏补缺,整改完善,确保2011年8月底前所有基建工程交付使用。
2.优化校园环境整理工作。在全面完成校园绿化、路道、下水改造和操场建设的基础上,校舍设施粉刷出新,全面整理好校园环境。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建人文校园、精品校园和特色校园为目标,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内涵发展。
3.做好迎评资料整理工作。镇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学校要对照16项指标要求,全面组织回头看活动,整理完善各类迎评资料,迎接省级评估验收。
四、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领导。镇政府建立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镇教育现代化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查。各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各学校要根据软硬件建设要求,抽调专门人员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硬件建设和校园环境的整理,完善相关的台帐资料。
2.落实工作责任。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责任要层层分解,并分别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做好中心幼儿园(包括中圩分园)建设和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工作。
3.严格规范运作。凡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的建设项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不得私自增加建设任务和超额投资;各校不得举新债搞建设。镇财政建立教育现代化工程建设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1 成效和反响
省电教馆党支部通过精心组织,强化责任,使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工作在“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省政府网、江西教育网,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江西日报、江西卫视都先后报道了江西省的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工作。
1)建了一批资源。到目前为止,全省12个资源拍摄点共完成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初中九门学科近1500节课程的视频、课件、教案、试卷、作业五个模块资源的建设任务,并陆续上传到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供全省700万师生免费使用,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开发了一个平台。为了做好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的免费推广应用工作,我馆于去年10月就对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平台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并于2月底完成。如今,此平台被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使用,实现了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的共享。
3)申报了一个课题。省电教馆党支部书记、馆长陈学军同志申报的《基于云计算的义务教育学科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研究》被评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重点课题(编号为:11ZD017)。此课题的申报立项,为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4)锻炼了一支队伍。在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建设过程中,一大批执教教师得到锻炼,并从中脱颖而出,既提高了他们的教学素养,也提高了他们的教学水平。另外,通过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全省十二个资源拍摄点共投资了580万元,改善了拍摄条件,更新了拍摄设备,也带出一批资源拍摄的技术骨干。
2 实施过程与方法
2.1 明确任务,各负其责
接受任务后,江西省电教馆通过座谈会、调研等形式,就教师选拔、学科课程数量、课程建设模式和制作经费等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核算。通过对拍摄场地、设备及学科师资等情况的调研,确定了南昌、九江、新余、抚州、萍乡5个设区市等12个拍摄点为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工作点,并与承担任务的设区市电教馆签订了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任务合同书。根据各地学科特点,确定了各单位承担资源建设的学科。从省到市、校都成立了领导小组,江西省电教馆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并承担了小学英语的课程制作任务。各地组织选拔执教教师、组织学科专家跟进指导,要求执教教师集体备课。江西省电教馆不定时组织学科专家、技术骨干到校、到点指导,帮助解决难题。并要求所有课都要有学科专家把关。为了保证课程制作的统一性,电教馆为全省12个拍摄点统一订做了课桌、椅、讲台、黑板和教室虚拟环境的设计。在“省—市—学校—各处室—执教教师”五级垂直指导、横向联动的协作机制运行中,江西省义务教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工程规范、有序、高效,保障了工作的健康开展。
2.2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工作新机制。加强与财务、基教、教研、电教、学校等部门单位的合作力度,充分发挥他们在设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优势,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联合搞好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实现了资源建设由电教系统“唱独角戏”到各部门“大合唱”。
2.3 加强培训,提升素质
积极创新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建设队伍培训形式和方法,多渠道、多形式搞好培训。一是聘请省级学科专家对执教教师集中授课。围绕如何备课、素材处理,上课技巧等对执教教师进行培训,进一步拓宽了执教教师备课、选材思路,提高了执教教师教学水平。二是举办了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摄制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就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拍摄准备、画面构图注意事项、蒙太奇语言、后期编辑、团队精神、编辑合成等6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生动的解析;对后期非编软件Vegas安装、操作、渲染影片等进行了讲解。同时,省电教馆还为12个摄制点都配备了培训光盘,其中内容包含后期制作软件安装程序、片头片尾学习工程文件、省馆摄制的优秀课例以及为培训精心录制的视频教程。三是加强了对各拍摄点的工作指导和培训,省馆先后派出20多人到各点进行培训、指导,其中邀请了省级学科专家到各设区市去讲课、辅导;对各点试拍的课程进行了初审,对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并邀请厂商到场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对教学上的问题,学科专家提出了修改意见,对存在的普遍的问题,省馆派出专家到各地进行培训。
2.4 创新形式,打造精品
为了保证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质量,将其打造成精品,首先在教学设计标准上起点要高,让有条件和有能力的教师可以争取把每节课当成优质课的标准来规划和设计,设计实施过程紧紧围绕学科教学大纲,依据新课程标准,紧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其次,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好,可以从内容上把好质量关。在制作资源过程中,注重请一些在教育教学上有丰富经验的一些“名家大腕”来演我们资源建设的大戏,发挥“明星”轰动效应,起到教学指导和示范作用。据统计,全省共有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共50余人参与了课程资源的指导、执教。再次,资源实行谁审谁负责,从制度上把好质量关。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优势,对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倾注了心血的学科专家将在每节课的前面和授课教师一样进行署名,对终审把关的学科专家也将在资源网上署名,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对学科专家和评审专家付出劳动的一种肯定和回报,二是也能起到网上监督、督促的作用。
3 体会与思考
3.1 全面部署,联动运作激活工作效能
为做好义务教育学科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工作,先后召开了宣传动员会、任务分析会、专题培训会、工作布置会等多个会议,使得整个上课、拍摄、制作等环节细致周密,充分调动了所有参与部门和参与者的工作热情,在此基础上,学校出台了指导明确化、操作系统化、实施有序化的《江西省义务教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工作方案》。做到了组织、培训、课程、学生、备课、摄制等各环节的整体把关。
3.2 教师敬业,团队合作
拍摄录像课并不是某一个或几个人就可以完成得好的,大家意识到: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集合每个人的智慧,才能把工作做好。因此,许多学校采取同一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帮助执教教师修改教案、课件,大家经常会从轻声交流到集体探讨,从口语述说到资料论证。当授课老师每上完一节课后,大家都会自觉地在教研组等待听他们的授课分析,然后结合授课内容,一起总结心得体会,同时又开始了为下一节课的授课老师提出自己的备课意见。执教教师更清晰地感觉到,只有充分依靠集体的智慧,才能代表集体上好课。
3.3 克服教材变动带来的资源建设工作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