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9: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教师管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我就接受函授教育2年来的工作,学习,糊口进行自我评定。本人在两年来,注重政管理论学习,能自觉与党中心保持高度一致;尊重领导,团结同道,热爱本职,作风严谨,为人正派,能模范地履行一名小学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自参加华中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大专高教自考学习以来,本人能准确处理“工”学矛盾,能按照学校的有关划定,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门课程,积极参加集中面授和串讲,按时完成各项功课。通过三年学习,现已当真完成了《小学数学教育》、《社会主义思惟概论》等**门课程的学习,把握了所学知识,并通过了有关课程考核。
在学习期间,我能自觉将所学知识用于指导小学体育教授教养实践,大大进步了自己组织课堂教授教养和开展教授教养法立异的能力,所带班级的学天生绩和体育素质在学校一直处于前列。我还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先后撰写了《学习新课程尺度体会》、《立异教授教养探索尝试》等十余篇论文和教改材料,其中《学习新课程尺度体会》等文章曾参加过XX市小学教育论文交流,得到了学校和上级机关的高度评价。
20xx年是十五继续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一年,也是落实北京市和通州区教委十五继续教育工作意见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我们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培训,教师培训工作抓出成绩、抓出实效,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教师教育工作跨入新的发展时期。下面将20xx年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xx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 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 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xx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二)学历教育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xx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xx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 的教学反馈、优秀案例评选、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 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 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xx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 《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 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四、20xx年师训工作特点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基础教育;新课改;对接
本世纪之初,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大范围的试点并正式全面实施,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绝大多数教师在新旧教育教学观念摇摆中开始摆脱困境,努力确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行为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新的学生观逐步树立;教师的课程观和教材观有所提升。然而,当新课改在基础教育领域如火如荼地进行时,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重要机构的高师院校却大有“岿然不动”之势,依然我行我素、按部就班地固守自己的做法。因此,在这两种极为鲜明的反差中,职前教育培养的师资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遭到了中小学校的冷遇。要有效地解决这个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使得职前培养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必须努力实现职前培养与基础教育的需求相对接,与新课改的要求相一致。
一、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它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以人(学生)为本,二是倡导全人教育,三是追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明确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新课程改革主张: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破除书本知识的桎梏,构筑具有生活意义的课程内容;突破知识授受的教学传统,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学生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改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身份,确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开发者和课程研究者”的新型教师角色;改变学校个性缺失的现实,创造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承担者,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改革的成败,决定了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和进程。但是,对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教师职前培养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其表现如下:
第一,教师职前培养的目标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职前教育就是要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这一培养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但是在培养规格上却有发展性的变化。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注重学术性,培养有学问的教师,忽视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不重视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只重视精通某一学科的专才培养,忽视了复合型师资的培养。而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这就需要师范生应当具有综合素质,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适应多门学科教学的能力。
第二,教师职前培养体制不科学。从纵向来看,当前的教师职前培养与入职培训、在职培训之间缺乏整合,教师的职前培养成为一次性和终结性的培训,从而使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严重脱节,破坏了教师教育的连续性。这种重视预备性教育,忽视职业发展需求,重视学历教育,忽视非学历教育的现象,违背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也直接影响了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从横向来看,各类承担教师职前培养的教育主体之间联系较少,不利于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优势互补。
第三,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的结构不尽合理,课程内容与科技前沿、与基础教育的实际均有脱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思想观念落后,课程比例不协调,存在着脱离培养目标、脱离高师特色、脱离基础教育实际的现象,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终生教育、教师专业化教育重视不够,缺乏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服务意识。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传统轻创新。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僵化,缺乏时代特色,深度有余,广度不足。忽视了学科横向联系,综合性较差。理论课一统天下,缺少可操作性课程。其结果是,所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无法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第四,教师职前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落后。师生在课堂上缺少互动,生动的教学情境无法展开,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地静听或记录。教师习惯于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纳入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轨道之中,使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即使把教师讲的都学会了,离开了教师,还是不会应用。当学生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在升学率的压力下,他们会变本加厉,置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于不顾,强迫学生识记各门课程的知识。可见,严重滞后的方法和手段已难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第五,教师职前教育对学生从教能力培养不够。在课程设置上,将学科课程与教育课程作简单拼凑便成了师范教育的模式。如果说精神的平庸是大学之忌,那么这种缺乏了教师文化、师范精神的教师教育模式则是教师教育之大忌,其实践结果是学科课程与教育课程成了互不相干的两张皮,极具师范性的高师教育实习也变得徒有形式而无实际意义。这表现在现实中是教育实践环节薄弱。师范教育中教育实践课时偏少,而且形式单一(一般只安排6-8周的教育实习),开设时间晚(一般安排在第七、八学期),教育见习没有安排或流于形式,其他教育实践(如教育调研)更少,毕业论文多是在学科专业研究领域,缺少对基础教育的深层次研究。结果,学生不能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去,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二、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当前,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现阐述其中的主要原因。
第一,高师院校发展方向及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就目前来说,虽然教师教育已经走向开放,但是高师院校仍然是教师职前培养的主要机构。尽管如此,高师院校发展和生存面临的压力确实明显增大了。因此,不少高师院校为了消除生存危机,往往将自己的发展定位在综合性大学的目标上,大力发展非师范专业。同时,学校的考评机制也随之偏向于学术性,出现了人们常说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许多教师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去,争项目积极踊跃,对教学的兴趣不高,这就削弱甚至在实质上冷落了师范教育的发展和建设。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定位上,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忽视了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整齐划一,缺乏个性和特色。专业设置过细过窄,横向广度不够,缺乏综合性,纵向深度不足,缺乏前瞻性;教学计划大一统, 缺少弹性;培养过程齐步走,缺少柔性。
第二,教师职前培养没有能够体现建构主义的理念。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提出,教师在面对特定的学科或问题时,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组织、调整和呈现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教学的知识,被称为学科教学知识。它是教师个体独特的一个知识领域,是教师对自身职业理解的特殊形式。学科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舒尔曼在这个理念支配下,又将教学知识分成七类。但是,后来有些学者从建构主义的教与学的观点出发,对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提出质疑。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不是通过传授或移植得到的,而是认知个体在一定的学习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工具,通过积极的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科克伦等人对学科教学知识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学科教学认知”的概念。它包含了四个方面的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学科教学认知也就是教师对这四种知识的综合理解、整合与建构的过程。由于舒尔曼学科教学知识观念的根深蒂固,我国教师教育领域还没有形成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学科教学认知研究还比较薄弱。具体来说,教师专业发展还是外铄性的。学科教学认知的形成是一种动态的建构过程,它需要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自主建构。因此,教师主体的内在因素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然而,传统观点通常将教师理解为“专业知识欠缺的人”,于是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解为外部力量培养和培训的过程。尽管理论界已经开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外铄论”持批评态度,但是实际上,教师的职前培养更多关注的仍然是“训练”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师范生在专业成长当中的主体性,师范生没有从“外铄型”向“生长型”转变,教师的反思者、研究者、自我更新者的角色难以形成。
第三,高师教师缺乏感知新课改的良好氛围,从而无法参与新课改的实践。氛围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集体情绪或情感。因为情绪、情感具有潜在的相互感染性,所以氛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高师教师缺乏感知新课改的良好氛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缺乏高校的内部氛围,另一方面是缺乏高校的外部氛围,即中小学校。从理论上讲,高师教师感知新课改的氛围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听校外参与新课改的专家和富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来校讲学,听本校的课程专家讲座;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资源了解新课改;三是直接到中小学感知新课改。但事实上,当前高师院校在这三方面的工作力度都非常薄弱,而且表面化现象严重,以致在教师中不能引起足够的反响。所以,新课改在中小学搞得热热闹闹,在教师职前培养机构中则波澜不惊,这使得高师院校的教师对新课改缺乏足够的认识。
第四,教师专业的发展标准尚未建立。应当说,我国自1996年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细则以来,在维护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准入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先行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无法衡量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完整全面的教师专业标准的建立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在教师专业标准尚未建立之前,由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可能充斥着更多的随意性,群体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许多的冲突与不协调因素,加之高师院校教师职前培养与基础教育脱节,因此导致了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常常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和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培养质量低下。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适应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建立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这个标准体系,在层次与适用对象上应当包括教师教育机构的认证标准、教师教育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教师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估标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等;在内容要素角度上应包括德、知、情、能、态等;在时间跨度上,应贯穿职前、入职和职后教师教育的全过程。
三、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现实需要对接的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全方位的要求。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培养的主要渠道,高师教育的质量影响到教师素质的最初建构。要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现实需要对接,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以考虑: 第一,正确处理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关系,重视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高师院校正确处理师范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坚持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反对倾向任何一端的惯常做法。在宏观上要意识到,如果只重视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和发展,高师院校就失去了存在的特殊性,具有被替代的危险与可能;如果只重视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和发展,高师院校就失去了依托,会变得空洞乏力。在微观上要意识到,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其他一切教育工作必须围绕教学工作进行,否则不利于高师院校的长远发展。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是高师院校的生存之基。高师院校应该意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高师院校带来的不仅仅是问题与挑战,同时也是改革与发展的契机。当前,高师院校要统一认识,在坚持培养中小学教师是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将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纳入学校的工作和考评范围,并且整合学校的师资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改变严重偏向学术的评估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避免对新课改的适应流于形式。
第二,转变教育观念,矫正培养目标。重新审视教师教育职前培养目标,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合格的教师是摆在高师面前的紧迫任务。因此,教师职前培养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要致力于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具体地说,就是要顺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活动观,从培养学科专门教师向培养专业化教师观念转变;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变;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质量观转变;从单向作用的、静态的教学活动观向师生互动、动态发展的观念转变;并使这些思想观念的转变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
第三,教师职前培养的院校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当前,我国正进行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不是对原有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对原有课程的小修改,而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这无疑是对教师职前教育院校的一种挑战,因此职前教育的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行为,使得高师院校所培养的未来的基础教育的教师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一是在师生关系上,教师要从维护自身的绝对权威转变为与学生平等相对,共同探究。教师“管得过宽,统得过死”,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因此,应当淡化教师作为管理者的角色特征,教师应成为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者,应把自己当做班集体中的一员看待,学生的正确想法和权利应得到尊重。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重知识传授转向认知、过程和结论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的 统一。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学生只有内化了所学的知识,并将其上升成道德情感,才能发挥课程知识本身的育人功能。三是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上,教师要从相互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相互之间的合作。课程的综合化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四是在对待教材的态度上,教师要从忠实执行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转变。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为此,高师院校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培养并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价和鉴定的本领,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第四,与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扩大师生了解新课改的窗口。为了密切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关系,防止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不少国家的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我国的教师教育应该借鉴这一做法,使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双方之间能取长补短。具体措施有:中小学为高师院校的师范生提供见习与实习基地,增加师范生感知和实践新课改的平台;中小学要为高师院校的师范生指派工作在第一线且教改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提高师范生对新课改的适应能力;高师院校与中小学要互派教师相互听课和评课,增加双方的反思意识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教育教学的活力,提高双方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定期和不定期地聘请中小学教师到高师院校兼课和开展讲座,激发师生的教师角色意识和参与新课改的欲望,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水平,自觉调整自我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另外,教师职前培养院校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师生了解新课改的窗口。将优质的课堂教学和课程专家讲座摄录下来,将优秀的教学案例和课程资源开发的经验等内容整理出来,制成课件或音像制品,然后借助网络技术传送到互联网上,或者直接利用网络技术,开发师生立体化交流的信息平台,从而拓宽师生了解新课改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