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9: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网络教研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便捷性。
传统的英语校本教研方式主要以教学沙龙、教师讨论为主,受时间与空间等诸多因素制约,教研活动成本高、不方便。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动,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把教研与教学空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方式灵活多样、资源实现共享、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实用性。例如:在评课活动中过去需要集中教师定时定地点交流,在网络条件下教师可以通过英语组的主题帖进行网上评课,在网页上建立《Unit1Makingadifference》等的课堂实录主题帖,让教师在后面跟帖进行评教,这样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一些没有到场听课的老师也可以参加评课,教者自己可以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
2.交互性。
交流是校本教研的核心。网络具有全面的互动功能,能够实现个别与个别、个别与群体之间的充分互动,通过论坛、互评等形式,实现多角度对话;由于网络的储存功能与开放特点,教师可以对别人的观点、教学资源等进行深度研究,加深对话的深度。例如:通过网络博客群,可以建立英语组博客群的互评交流平台。在集体教研活动中,还可以通过网络把网上存在的很多资料与观点展示出来,进行进一步的辩论等。同时,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学习软件如:单词发音、表达训练等,让教师在网上进行自我学习训练,提高教学技能与知识技能。
3.开放性。
英语教学对教学资料的要求比较多,一些生动的课件与案例、影像材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非常重要,例如一些机构与学校建立的高中英语网站如“天津北辰高中英语教研网”等等,这些网站上的资料都是可以在活动中利用的。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教师不仅可以享用网络资源,还可以把观点与资源随时添加到网络空间上,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教师的观点是公开的,评论是公开的,资源是公开的,而且校园网络与互联网是对接的,所以具有极强的开放性。高中英语的校本教研经常会涉及到听、说、读、写等各种内容,有了网络资源与多媒体技术的配合,教研活动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能够调动教师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浓烈的校园教研活动氛围。
二、高中英语网络化校本教研模式与方法
校本教研的方式非常多,各有特点。在网络技术条件下,高中英语学科的校本教研活动有哪些可以采用的方式呢?下面对校本教研方式进行归类,对主要方式进行阐释。
1.构建教研管理平台
网络可以成为校本教研的管理平台。教学部门或英语教研组可以通过校园网站或网络办公平台,开通“英语教研之窗”,开展教研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建立每个英语教师的个人教学主页,让教师在自己的主页上自由撰写教学内容与反思;另一方面可以按照备课组为单位实现分类管理,让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网络可以成为通知、进行发动、过程通报、结果展示的平台。通过网络可以对教师的课题、论坛、博客、资源、教案等进行集中管理,对好的观点与资料进行推荐,对教案与反思进行检查与通报等,这样可以逐步建成教研组的网络资源中心,成为教师教研资源与成果展示的平台。另外,网络还可以成为评价督查的平台。在开展教学沙龙、公开课活动、外出学习参观活动之后,在网络上设立专题,让教师把沙龙中的观点进一步澄清,把对课堂的评价与建议写出来,把外出学习反思心得写出来,既有利于教研管理,也有利于研讨活动打破时空的限制,使问题与思考得到延伸与深化。
2.促进资源交流
网络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源库。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搜集各种教学案例、各种试卷、教学背景素材、各种影像视频资料、教学课件等等,这些资料可以让所有教师从中下载,为备课工作打下基础。更为主要的是:教师在次基础上可以上传一些资料,共享资源。通过“网上主题帖”引发问题讨论。可以由英语教研组开展调查研究,教师共同收集本学科内所有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和真实问题,筛选后确定为活动主题。例如:在网站上开辟“如何让学生学会每天用零星时间记单词?”、“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课堂学习的主动性?”、“高中英语课堂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语衔接问题?”等,让老师在帖子后面跟帖,进行讨论与辩论,可以让一些特级教师与教研员参与讨论当中,边讨论边学习。博客是教师校本教研的良好平台,能够培养教师系统思考、动笔反思的习惯。英语教研组可以构建自己的教师博客群,定期进行点击率、评价率评比,促进教师形成写反思的习惯,同时激发教师在博客群中互相留言、互相评价交流,让网络教研的交互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3.推进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教研的重要方式,但传统的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等人员,备课的成本高昂,反复修改的时候需要反复集中,效率低下。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让集体备课在网络中进行。
3.1把教案设计过程放到网络上。
通过一次性的集中集体讨论,由专人将集中了集体智慧的教学案整理出来,并上传到网站专门的教案目录中,同时提供一些教学课件、视频、案例等资料供教师下载。教师可以打开这个教案并进行进一步修改,在教案的一侧预留空格让教师进行个性化备课,以便将集体教案与个人风格相结合。同时,在教案的下方留下教学反思栏,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3.2把教学研讨与评议过程放到网络上。
可以把一些教师的课堂实录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老师们可以通过网络观看视频,并进行评课活动。甚至可以将说课、评课、磨课等活动置于网络论坛中,让教师在网络专题论坛中进行说课、评课,磨课,减少了面对权威的拘谨和水平差异过大的紧张,减少了面对面的窘迫。这样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更加自由开放,观点更加清晰,教师的收获更大。
关键词:B/S;asp.省略 Paper 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f the Management Platform
HOU Yi-fan,MA Deng-wei,ZHANG You-wei, LIU Xiao-chun
(Institut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he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At present the university faculty research papers in the volume, variety of forms, according to these research artificial management approach exists the original papers, thesis categorized errors such as the loss of common problems. Because of the research papers of effectiv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省略;database;ajax;management platform
在网络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如何利用好网络信息化,解决目前科研论文的存储管理难、分类检索效率低下、分类统计不准确等问题,打造出一个方便、快捷、有效的科研论文管理平台对大学、学院都有着非凡的意义。该文设计的科研论文管理平台,有效的解决了数量、种类繁多的科研论文的存储问题;通过多功能的综合条件查询和模糊查询,让使用者轻松的检索到满足自己需求的论文;科研论文各种形式的报表展示等功能,卸掉了科研论文管理者的包袱。
1管理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及功能
科研论文管理平台主要由系统管理模块、系主任模块、教研室主任模块、学校教职工模块四个子模块组成。系统管理员模块主要有新用户的审核、论文审核、论文的分类查询、论文的分类修改、论文统计报表和数据字典维护等功能,主要完成审核、科研论文各种情况的报表统计和对部分科研论文的简单修改;系主任模块主要有系论文情况列表、系论文情况汇总报表、个人信息修改、个人论文的填表、修改、删除等操作,主要完成了对本系论文的基本情况的浏览和上报;教研室模块主要有教研室论文情况列表、教研室论文情况汇总报表、个人信息修改、个人论文的填表、修改、删除等操作,主要完成了对本教研室论文的基本情况的浏览和上报;学校教职工模块主要有个人信息修改、个人论文列表、个人论文的填表、修改、删除等操作,主要完成了论文的填表工作。科研论文管理平台的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科研论文管理平台功能结构图
2管理平台的数据库设计
科研论文管理平台的数据库主要由教职工信息表、期刊论文信息表、会议论文信息表、著作信息表、论文作者信息表、学院表、系表、教研室表等组成。其中论文基本信息表是期刊论文、会议论文、著作三个信息表组成,主要是因为这三种论文的形式不一样,所包含的信息量有比较大的差别。对于论文基本信息表的记录都是通过程序自动产生的GUID来作为记录的编号,而同时在作者信息表中通过这个GUID来保存本条记录的各个作者的信息。
3管理平台主要功能的实现
3.1平台登录
在平台登录界面,有新用户注册、使用意见反馈和用户登录几部分。新用户点击新用户注册进入新用户注册页面,需要添加自己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职称等信息,在注册完成后需要通过管理员审核以后才能登录使用本平台。在登录功能里,添加了用户拼音自动匹配汉字用户名的模块,方便了用户的登录操作;添加了重名处理功能,当用户输入姓名后,会自动检测是否重名,对重名用户自动列出选取学院、系、教研室的方式,消除重名登录的问题;在登录后,通过检测登录用户的身份类别,进入不同的操作页面。
3.2论文录入
论文录入包括期刊论文录入页面、会议论文录入页面、著作录入页面三个页面,功能基本相同,通过选项卡的形式展示在用户面前。在论文录入页面,运用智能查询技术,当用户输入论文题目时,会自动显示用户题目相似的论文列表,以供用户了解同类论文的情况;采用了灵活的作者录入,用户可以随意添加一个作者,并标识作者的排名等信息;论文内容的录入采用图片的方式进行处理,用户逐个上传所录入论文的扫描的图片文件,在论文图片上传时,程序自动判别图片的大小、分辨率等信息,如果不符合要求则提示用户不能上传,如果满足要求则自动在页面上展示出图片;对于已上传的各个论文图片,支持对图片的顺利进行调整,及时各个点击浏览等操作;对于页面中的论文出版社、论文种类等基本信息,通过读取数据字典,列表展示所有用户曾经输入过的信息,供用户选择使用,用户也可以手动输入不存在的基本信息,满足操作页面傻瓜化的特性。
3.3论文信息查询
信息查询包括综合性查询和智能查询。在综合性查询功能页面,用户可以通过选择论文的出版社、类型、发表日期等条件查询论文的情况,查询的结果以简约的形式形成列表,用户通过选取任意一条列表记录查看论文的详细信息;在智能查询页面,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论文题目过滤查询和自己所列信息相似的论文列表,方便用户对比同类论文的详细情况,或者参考同类论文的信息。
3.4论文信息汇总报表
论文信息汇总报表包括学院各系情况、系各个教研室情况、各类论文所占比例等报表。用户通过对报表的查看,了解学院、系情况。
4总结和展望
论文管理平台在学校已经得到推广使用,其智能性和傻瓜性深受广大教职工和领导的好评。同时极大的减少了科研论文管理者的工作负担,提高的论文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
论文管理平台虽然在论文管理、教职工利用有效资源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如何能更大程度的发挥我们现有的论文资源,更好的为我们广大教职工服务,是一个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立.省略应用与开发案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Chris Knowles. XML高级编程——C#编程篇(高级编程系列)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赵慧勤.网络数据库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张德静.深入浅出ASP程序设计与开发[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5]周森鑫.基于校园网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2)..
[6]张益星,罗敬.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信息技术,2006(4).
论文摘要:网络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网络教研是网络发展下的一个产物,也是一种促进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型的教研模式。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在农村小学体育教研活动的现状、网络体育教研活动与体育教师成长以及开展体育网络教研活动的新形式进行论述。
目前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教研能力的调查中发现,由于农村小学同校同学科的体育教师人数偏少,再加上长期缺乏优秀教师的“传、帮、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相对普遍较低,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而网络教研作为以促进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为着眼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和改善教研手段、过程和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型教研形式。则能较好地实现跨区域的教学资源共享与同侪互助,实现课程专家、各级教研员和全国优秀教师的远程引领。因此,大力开展网络教研,是突破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瓶颈的一个新平台。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研问题呈现现状
1、农村学校因为体育专职教师人数少,课务重,每周小学是16节以上,中学12节以上,加上课余训练,很少有多余精力钻研科研。人数少,教研组凝聚力不高,业务缺少引领,外出听课学习机会少,新课程改革变成了“闭门造车”,缺乏专业监督的研修,教师专业提高幅度不高。
2、基本上农村学校的体育老师属于综合组,其学校的教研活动很难开展,一学期难得开几回课,往往又因为课后反思或者评议没有针对性而草草收场。
3、农村学校的信息相对闭塞,尽管各所学校都配备了计算机,但其利用律不高,椐笔者统计体育教师上博客的相对较少,在相关专业体育网站本地区体育老师活动的身影也不多。常常是要上公开课或者要查教案了,才匆匆在网上搜索一下。
以上,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尽管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抱着极大的热情,但因为诸如此类的原因,农村学校的体育工作相对效率不高。因此笔者认为农村学校应该寻求适合自己的教研模式,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本着为学生高度负责与奉献的主人翁精神,确实有效地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笔者认为必须对农村的体育教研活动进行从体育教师本人至整个地区的改革,以网络教研推进方式,全面提升教研效率。
二、网络体育教研活动与体育教师成长
1、网络教研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改进---专业成长
论坛使教师有了自由发表心声的地方。当教师将自己遇见的问题发帖到论坛时,阅读者要细心的读解,对帖子所介绍的问题、现象或进行询问,或进行解答,或表明自己观点,这些都促进了教师进步一步反思,实现了从现象观察到问题研究的“跃进”。网上的人不留情面,他们对任何帖子都可能提出自己的质疑批评。在反复问难中,促使个人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实践表明,在网络教研的系统中,区域性教研博客群的建立,课程专家引领下的专业网站及论坛的开通,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其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现在例如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新思考教育博客等网络教育博客教师们可以利用这些网站的写录、分类、更新、下载、链接、搜索等功能,记录和个人的工作、思想历程。教学研究、记录个案、反思教育和讨论问题,在网络教研互动中,教师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在与同行的交流合作中实现深度沟通与碰撞,使教师由个体反思向群体反思、由肤浅反思向深度反思去转变。在调查中,一位偏远的农村老师说得好:“开展网络教研,不仅可以解决困惑,满足欲望。而且在与网友的互动交流中,启发了教学思维。特别是得到专家的点评后,笔者本人不得不去学习和反思在这些反思、学习和实践的循环中。提高了自身对课的认识。迫使自己去撰写论文并,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网络教研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同伴互助
网络研究以互联网为依托,促进不同地域的教师开展跨越时空的教研活动。所有上网的教师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交流和沟通。共享教育信息资源许多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常常遇到一些教改热点问题或公认难上的课时,可以通过登录相关网站论坛、博客、视频聊天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合作者们群策群力,把自己教学困惑、教学观点、教学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凝聚众人智慧。共享教学信息与教学资源,实现校际、同行间的同侪互助。例如: 笔者一个偶然的机会,加入了中国体育教师论坛群。在这里,笔者遇到了许多有着共同志趣的朋友,了解到了许多笔者不曾想到的新见解。每次到群里,笔者都对聊课乐此不疲,和来自五湖四海的体育人谈论教育理念,讨论教学问题。
这个群保持经常性的活动,每次活动前都会提前在群里活动信息,说明活动内容、主持人、时间、地点和注意事项。教师可以提前把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由主持人在收集到的话题中选取两三个热点话题放到群的公告栏中,所有的群友就公告栏的话题准备材料。活动的时候,大家就公告栏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主持人协助大家开展话题讨论。每次讨论完,主持人会把讨论的内容进行整理,公布在群中让大学系统学习。
三、置身实践,网络体育教研的新形式
1、以快捷的反应,培养网络体育教研习惯。
热腾腾的馒头是最能勾起人的食欲的,在人的热切期待时段作出适可的反应,会起到最佳的效果。教研员的教学评论,同样是需要以快捷的反应速度来赢得教师们的期待心理的。例如:最近的一次体育区级专题研讨会上,当施教者试课完毕后,教研员与其他体育教师,能快速而准确地作出评价,既是自己能力的体现,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当教研活动从常规移到教师研修网,专题讨论版块“小学低段体育跳跃项目教学目标设计如何细化?”会后网络专题研讨更是激励,193人次的阅读量,45条专题留言,为我们网络研修达到了目的。在面对面的交流热情尚未减退时,就将相应的文章到网上,这样会使参与常规教研的教师有较强的继续参与网络教研的欲望,从而使网络教研真正为教师们所热衷。
2、以创新的干劲,拓展网络体育教研内涵。
科技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网络的更新速度更是以分和秒来计量的,在信息时代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研,自然离不开不断的开拓、进取与创新。基于博客的网络体育教研,只是众多网络教研方式中的一种,利用网络的多种资源,开发或使用各种平台,可以拓展出更新型、更多样的方式。除了博客、QQ群,还有维客、播客等不少平台可以使用,再结合手机短信、E-mail、Ftp、校训通等渠道,网络教研更是前途宽广。本着更好地为教研服务,为教师服务的理念,合理地使用网络手段,创新网络体育教研形式,拓展网络体育教研内涵,把教师们“一网打尽”,让教师们迷恋上教研,迷恋上网络,就会为网络体育教研培育更充足的人气,注入更新鲜的活力,从而在充分发挥网络体育教研作用,挖掘教学研究程度,提高教学反思响应速度,扩大教学研究的参与面上,取得丰硕的成果,最终实现传统与网络相结合的高效的教研目标。
目前面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网络教研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探索。体育教师作为网络教研平台上的主体,必须认识到网络教研的巨大作用,充分发挥主动性,以一种主人翁的态度负责任地投入到网络教研中去。“采得百花方成蜜,淘尽黄沙始成金”。加大马力,直奔网络体育教研的高速路,相信,经过春的播种,一定会迎来秋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黎加厚.教育Blog的反思与展望[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7).
[2]钟志贤.曹东云.基于信息技术的反思学习[J].远程教育杂志,2004,(4).
[3]朱慕菊.论网络教研[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5).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模式;过程支持;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3-0014-04
1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研究背景
目前,由于学校合并、搬迁、多校区、教师居住分散、师生相距远等现状,给师生之间、师师之间、师管之间的沟通带来许多不便,给教学管理带来许多新问题,增加了难度、影响了效果。毕业设计是整个本科教学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备受重视。但目前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仍停留在人工阶段,存在着很多弊端。如中原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遵循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教研室和系的两级审批制度,过程大体如下:老师申报、教研室审批、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批、设计题目介绍、组织学生申报、老师选择申报自己题目的学生、对落选的学生组织进行第二次申报。在毕业设计尾声的毕业答辩中,需组织学生申报公开答辩、通知公开答辩安排、小组答辩教师分组、小组答辩学生分组等。该过程的人工管理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 整个过程繁琐、涉及人员多。计算机科学系的指导老师分布在全系三个教研室和系里三个办公室,外加学院其他部门、校外一些毕业设计基地和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由一个教研室操作整个环节,难度越来越大。如通知所有指导教师很不方便;寻找指导教师的公共空余时间给学生介绍题目几乎不可行;通知校外学生很不方便;学生选题需要多次调整,容易造成遗漏、错误;师生交流不方便;不能很好地控制进度等。故人工管理往往会使毕业设计环节陷入混乱。
(2)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生规模的扩大,寻求毕业设计多元化途径势在必行。计算机科学系提倡学生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用校外资源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为保证校外毕业设计的质量,加强对校外毕业设计的管理,制定严格的审批制度。学生申请手续发传真到系,经系和教研室两级审批后,向学生确认。由于学生时间不同步,该工作往往持续时间长,工作非常繁琐,耗费大量管理人员的时间。
(3) 对校外毕业设计的学生,须配备校外校内量为指导教师,两位教师无法沟通,校外指导教师不了解学校的要求和规定,校内指导教师的要求和通知等信息往往不能及时到达校外学生。造成校外毕业设计监管不力甚至失控的情况。
在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今天,毕业设计环节备受重视,原有人工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教学要求,有必要寻求一种适应新形势的教学模式,以解决现存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利用网络的跨越时空的优势,探索出一套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将整个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的工作搬上网络,让学生、老师、审批领导、管理人员等能同时面对同一环境,进行高透明度、高效率、高效能的工作,提高了毕业设计这一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的综合训练质量。为落实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我们配套开发了一套毕业设计过程支持与管理系统,本文将通过该系统来介绍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2毕业设计过程支持与管理系统功能结构
以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所有参与人员的需求为系统的功能需求,图1给出了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
系统用户分为:学生用户、指导教师用户、领导(教研室主任用户、系主任用户、审批专家用户)、管理员用户。系统根据他们各自的需求,分配相应权限,设置不同的功能。
(1) 学生用户功能:选择申报题目;查看审批表、任务书;汇报进度(可上传程序);留言;资料归档;论文评阅;公开答辩申请(由教研室主任选定候选人,系领导确认);请假(指导教师同意后,打印,交系里审批备案)。
(2) 指导教师用户功能:①毕业设计题目申请。审批前教师可对自己提交的毕业设计题目审批表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审批后学生即可申报其课题。②教师选择学生。教师根据学生填写的申请理由从申报学生中进行选择。③由教研室主任确认教师选定的学生。确认后,学生不能再申请,教师也不能再修改,但教研室主任有权修改和调整学生。④学生确定后,教师可以填写任务书。⑤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支持教师检查学生进度;批准学生请假;回复学生留言;检查论文、译文、文献综述(可反馈意见);支持师生双向留言。⑥检查学生最后上传的各种资料。⑦打印各种表格(审批表、任务书、毕业设计题目清单、学生申报表等)、资料归档。
(3) 教研室主任用户:除普通教师的功能外,增加以下功能:确认学生选题,修改学生选题,通知,文件(规范、模版、要求等),确认公开答辩人选。
(4) 系主任:除普通教师的功能外,增加:审批题目(当不批准时,需要填写审批意见,批准后有权修改审批表),批准公开答辩人选,通知,文件。
(5) 其他功能:毕业设计题目;打印各种表格(审批表、任务书、毕业设计题目清单、学生申报表等);各种计算、统计和总结;资料归档。
3数据存储设计
本系统也是一个毕业设计综合数据管理系统,所要处理的数据主要包括教师信息、学生信息、毕业设计选题审批表、任务书、系统参数、学生申请表、进度汇报表、留言、评阅表、资料归档表、请假表、公开答辩申请表、公告、通知、文件表在内的各种数据字典和模板。所建立的主要数据库表及其结构设计如表1~表13所示。
4主要功能模块
4.1用户登录模块
系统用户分为教师和学生两大类,具有不同权限,分别登录。教师用户中的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审批专家身份及其权限由管理员设置。
4.2普通教师模块
教师可以在教师操作主界面中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所有工作。点击“题目申请”按钮,进入毕业设计题目申请功能(如图2a所示),教师填写毕业设计课题审批表,提交系统待审批。经领导批准后,该课题即可被学生选择,教师可以挑选报名的学生,实现双向选择(如图2b所示)。教师在此还可完成任务书的添加、对学生的指导、学生进度的检查、留言、论文的评阅等功能。
4.3高级功能模块
系领导、教研室主任或审批专家的主界面中除具有普通教师功能外还具有“高级功能”按钮,对应其高权限功能,如图3所示。在此,审批专家可以对教师申请的课题进行审批,并提出意见;可以确定参加公开答辩的学生;可以打印报表等。教研室主任可以对师生的双向选择结果予以确认。
4.4学生模块
在学生主界面,学生首先要选择毕业设计课题,否则不能进入其他功能。选择题目界面如图4所示。学生可以选择任意一个课题,但当某个题目选择的人数超过规定人数时,不能被学生再选择,题目变成红色。题目为棕红色表示已经达到题目要求的人数,但未超过3个,提醒学生该题目已有较多人选择。
学生选择课题时可输入其申报理由,如现有基础、兴趣等供指导教师参考。学生选完题目后,经教师选择确认、教研室审批后,才最终生效。这时,学生就可以点击其他功能,进入毕业设计过程,如查看任务书、汇报进度、查看留言、提交论文、提交公开答辩申请、上传资料等。
5系统对毕业设计环节的作用
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实践表明,本系统对毕业设计环节的执行和质量有很大的改进。
(1) 将毕业设计过程由多次反复的局部循环过程变为线性过程,简化了过程操作和管理。
(2) 形成毕业设计过程的闭环管理:各阶段工作均有及时的信息反馈,如审批信息、学生的评议信息,甚至学生对毕业设计题目及指导教师的想法,有助于教师提出更受学生欢迎的高质量课题、改进指导质量。各级领导的实时监控,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对策。
(3) 对毕业设计题目自动:在本届毕业设计题目和以往三届毕业设计题目中,杜绝了多年重复题目不断的现象。
(4) 对毕业设计环节自动总结:根据学生评议和各项统计信息,生成从题目涉及的技术分布、所用语言和工具情况、指导教师结构、毕业设计执行过程情况、学生对教师和题目的满意度等多方面进行总结。
(5) 减轻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并提高了档案管理质量,彻底杜绝了人工管理的资料不完整和严重不一致的现象。
5结束语
以基于网络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教研项目成果形式出现的毕业设计过程支持和管理系统,已成功地在中原工学院计算机系应用三届,对毕业设计的前期工作如题目申报、学生选报、领导审批等发挥了作用,对师生在毕业设计的进行过程中发挥着有效的支持作用。系统有效解决了毕业设计环节中的时空问题、交互问题、信息反馈问题、实时监控问题、资料归档问题等。从使用结果来看,确实方便了用户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效能、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鲁保富.论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3,(1):91-94.
[2] 刘继红.谈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及其提高的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3):84-85.
[3] 杨天怡,霍丹群,何敏.新形势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0,(11):72-73.
[4] 刘健.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10):110-113.
自从**年10月开题以来,镇中心初中十分重视课题研究的工作,建立起中心校长为组长的领导组,和主持人为组长的工作组,每学期都坚持定期召开课题研究推进会。拨付一定的研究经费,专款专用。课题组所有成员认真学习专家的开题意见,并根据专家的论证意见调整思路,潜心研究,各项工作根据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具体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1.研究进展情况
1、全面提高教师运用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校内通过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对广大教师进行了培训。**年5月,对全校教师电脑网络、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应用进行培训,并对所有教师进行了技能考核。
2、组织业务培训,提高大家研究的能力。组织大家精读了《在学校教育中学作研究》一书,大家累计记读书笔记上万字。组织大家上网学习了关于网络教研的有关文章,组织大家在网上听取了湖北教科所叶平教授和蒋敦杰院长的报告。每个双周的周四为课题组成员碰头日,在碰头会上。大家都要交流自己两周来的研究状况级收获。
3、子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根据课题方案的5项主要内容,分成了5个核心子课题,五个子课题组长都进行了认真的计划,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其中李新建老师对农村薄弱小学开展网络校本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完成调查报告三千多字。左建梅老师研究的子课题适合农村薄弱学校的网络校本教研模式,实施流程与推进策略,重点在班级博客上做了很深的研究,撰写的论文《班级博客——班级管理的新武器》录用在《**教育研究》,正在刊印中。
4、召开基于网络环境下进行校本教研的专题研讨活动。
**年10月25日我校对周边几个兄弟学校举行了“骨干教师风采展”教研沙龙活动,来自5所小学的中青年教师应邀参加了活动。会前,大家观摩了**、**、**、**精心准备的四节研究课,沙龙上,大家畅所欲言,对我们农村薄弱小学开展网络校本教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年11月27日我校成功举办下原镇“活动单导学模式”推进现场会,全镇150名小学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年12月12日,对全镇的英语老师进行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沙龙研讨活动”,通过看课、听汇报,对网络教研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纷纷表示今后将加强实践,让网络校本教研早些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去。2010年2月利用开学的集体备课时间组织了“作业设计有效性”教研沙龙,“如何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教研沙龙”。通过这一系列的沙龙,真正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们撰写的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在省市获奖同时刊印成《萌芽集》。在进行活动单导学的网上沙龙以后,大家撰写的论文在各级各类获奖和出版,同时刊印成《萌芽集续》现正在计划对全市举行《农村薄弱小学开展网络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的科研沙龙活动。
5、网络教研的平台初步建立。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镇45周岁以下的教师80%都在各大网站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正常登陆使用的有70多人,大大提高了网络教研的氛围。
2.阶段成果:
1、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基本运行正常。
(1)网络教研必须从学校、教师的实际出发,为此,我们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的在方向、内容确定之前,对学校现状、教师队伍、学生状况作调查分析,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在充分了解师生的需求与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制定教研课题。同时对全校教师在电脑网络运用、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应用培训考核。教师们都会利用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功能查找资料、通过网络环境下的各种途径交换资料、建立教师个人博客等。
2、构建起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网络体系。
课题组由于技术力量限制,经费有限不可能开发出一套网络互动交流的平台,但互联网已经提供了大量技术资源,课题组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包括了电子邮件、QQ、新浪UC和各种博客,并构建起网络环境下互动交流的体系。
(1)通过电子邮件传递教学、教研时所需的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让广大教师足不出户就完成资料的交流。而文稿的互传,对教研组资料的收集、分析、共享提供了很多方便。
(2)利用网络实时通信技术QQ实现实时交流,通过QQ建立起了花园小学教师群,教师们可以在QQ群信息,可以对某一问题进行集中探讨,可以实现一对多的交流,使教师们的对话互动面在不断增大,真正实现多向互动。
(3)利用QQ空间,让教师上传各种资料,建立起花园小学教师资料交流共享的平台。QQ空间,包括教学设计的共享、课件的共享,以及练习设计、历届测试卷的共享等。
(4)利用各大门户网站上提供的博客空间,教师建立个人博客。尤其是**教育博客的开通,让我们交流更方便。教师个人博客的建立,让教师把教学实践中的思考、讨论中的已见付诸文字,让朦胧的想法清析起来,让零散的火花聚集在一起,使自己真实的心声,记录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积淀在职业生涯里,对教师教学经验的提炼、扩充和传播是颇有裨益的。主持人焦红亮老师的博客被评为**市二等奖,而且一直是**教育博客的优秀作者。
(5)每个课题组成员都申请了UC号,集体参加UC的空中课堂和专家讲坛五次,让广大教师足不出户就与专家进行了零距离接触。
3、初步形成网络下校本教研的基本方式方法。
全新的教学理念只有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才能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为此,09年确定四年级数学组、六年级语文组为课题实验年级组。今年确定四五六三个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为实验组,在网络上进行集体备课,教学反思交流等。近两年来,大家有意识、有目的的利用网络进行教研,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反思,并初步形成了一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方式方法。
(1)提高认识,自觉应用。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实施,对参研教师思想观念、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均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巨大优势在我校本教研中已经有了初步的体现。如今,从参研年级老师中,不经意会冒出:“今天你QQ了吗”、“今天你论坛了吗”等许多教师交流的时髦用语。网络已成为我校参研教师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要素的重要平台,相当部分年轻教师在网络环境中得到了迅速的成长。
(2)网上备课,资源共享。为了让教师们有更多的钻研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我们在全镇实行“主备课人上传个人备课案例,组内同学科评议切磋,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单元“主体”,统一重难点,统一进度,最后,形成电子个案共享”的备课方法。这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推进了教研组的整体教学水平,为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网上论坛,互动多向研讨。如课堂教学的反思跟贴,我们在小学数学论坛、凤凰语文论坛等开辟网络论坛,将教师的精品教案上传到QQ空间上,让老师们进行点评;将自己的教学设计放到网上征求老师的意见,也有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感受上传到自已的博客中,让教师和同行进行点评,实现双赢提高。
经过近一年不懈地努力,学校45周岁以下的老师,人人会上Internet网络,浏览下载有关信息;大多数教师会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大多数教师会通过校园网信息参与网上讨论,开展网上交流等。应该说我校的网络校本教研之旅是一段充实而愉悦的旅程,已经成为学校教研工作新的亮点。
4、教师教研能力加强,撰写的心得体会和研究心得,在各级各类刊物刊发和获奖。
焦红亮的《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发表于如皋教育研究09年第二期,《阅读,让数学课堂更厚重》发表于如皋教育研究09年第三期,《“活动单导学”:有效教学的指挥棒》发表于如皋教育研究09年四五期合刊。张小琴老师《“谈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的班级管理》发表于如皋教育研究09年四五期合刊;李新建老师的《注重作业习惯,提升学生素质》、《让有效教学更有效》发表于《数学辅导报》教师版。获得省二等奖一人,省三等奖4人,**市一等奖1人,**市二等奖5人,**市三等奖10人次。如皋市奖若干。
3.存在问题和以后打算
当然,网络教研作为信息社会、新课改中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大胆的尝试与实践,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探索与改进之处。
1、网络教研中还有部分教师参与积极性不强,部分人急功近利,导致网络教研和常规教研的有机整合还猛能做好。
2、教育博客开通后,有部分教师更新比较慢,有部分教师博客文章转载较多,原创比较少,价值不高。
3、缺少专家引领,教研的影响力比较小,不能让更多的人参加进来。希望教科室能在如皋范围内建立一个网络教研组织,让有志于网络教研的学校和个人都参与进来,扩大网络教研的影响。
4、开展的活动质量和层次比较低。本年度虽然开展了几次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本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度偶局限于本镇范围之内,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为我们课题组创造一定的机会,开展一些高层次的活动,提升我们课题研究的品味。
关键词:师范院校图书馆;教研室;服务功能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1-7157-02
我校图书馆教研室的读者对象是教师和研究生。高校教师是高校各阶层教育工作不可或缺重要元素,承担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等多项任务。研究生主要从事本学科的学术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本学科毕业论文,并完成本学科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因此,高校教研室的职能工作就是满足教师研究生对文献信息的多元需求。如何充分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资源多元化需求,笔者认为,优化服务功能,改变服务理念是关键。
1 根据现有技术条件逐步实现功能服务的数字化和增扩网络技术服务的信息接点
我校教研室的前生是图书馆样本书库,从1997年开始改为教研室,经过近16年的文献资源积累和调整,教学参考和科研文献的入藏量已经达到接近饱和的状态,藏书规模从1997年的52000余册图书发展到2012年的15万2千余册。其文献结构包括文、理科的教学参考书、文献工具书,几乎涵盖学校所有学科和专业的文献。因此,建议根据教师和研究生对文献资源的不同需求,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实现多功能的数字化服务。
1)实现教师教学参考文献的针对。其中包涵教学方法与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学科前沿动态和科研动态信息服务。对学科前沿的教学参考文献和教师常用的经典教学参考文献采取独立设架。
2)增大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的文献资源信息量。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大都拥有一流的学科。学科建设的发展水平决定一所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从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信息含量,及科学的文献资源布局也能够窥视到学校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水平。因此,根据教学科研的动态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需求,合理实现科学的文献资源布局,依据学科动态发展水平和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增大文献资源的有效信息含量,对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学科布局和科学研究以及适应市场需求都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充分利用图书馆内现有技术条件,实现网络信息的多接点服务。自我馆实现网络信息服务以来,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升级,目前,已基本实现全馆的无线网络全覆盖,读者的阅览人数从1997年的5000余人/每年,上升到2012年的120000余人/每年,座位增至180余个,上座率达到平均98%,教研室使用手提电脑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人数由原来座位数的1/3逐渐上升到目前的2/3还多,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信息的覆盖面和接点的设置还远没有达到满足读者使用的要求。因此,建议增加室内无线网络的信息的接点,扩大信息覆盖面,并根据教学科研,科学研究和研究生阅读过程中的新特点,建立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教学参考,硕博论文的无线网络全覆盖数字系统并加强导航服务。在开发纸质文献信息服务的同时逐步建设完成无线网络文献信息数字化服务全覆盖。根据需求对馆内已存的网络信息资源经有序化组织提供给读者,使图书馆文献信息的聚散性再生性和揭示性开发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极早实现传统的信息服务与电子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并轨。
4)随着网络数字化时代的推进和现代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正快速步入高效的网络传输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对原有的信息源的内涵实现了极大的更新和扩充。因此,图书馆教研室有理由逐步尝试采用现代“数字图书馆”的模式,利用现有图书馆文献信息网络系统,充分采集特色数字资源,为重点科研项目建设和教学,提供准确的快捷的文献信息数据。具体的方法有:1)利用多层次的数据库环境和高效率的图书馆无线网络系统,利用图书馆镜像系统和校园网服务平台,链接因特网服务和图书馆的数字文献资源数据库,多途径的为重点学科的教师及各学科研究生开展个性化数字文献检索服务。2)根据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教师研究生对文献信息的特殊要求,收集整理二,三次文献的专题信息资源,经过数字化的编辑处理,提供给读者使用。使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数据库的海量无序信息和电子网络实现有机的结合。经过整序,重排,筛分,使之成为符合教师研究生读者需要的信息。3)根据学校特色学科,科研成果,硕博论文及就业参考的信息需求,分别建立特色学科,科研成果,硕博论文及就业参考的文献信息导航系统,为全校的教师研究生读者提供特色学科资源等数据库检索平台。
2 建立读者服务绩效制度,提高服务效率
1)在技术创新和逐步实现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新时期,如何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和服务效率,是每一个图书馆人都必须面对的永恒的话题,特别是数字化网络技术高速发展时期,高校教研室如何高效率地开展对教师和研究生等高层次读者群的文献信息服务,向时间和效率要服务已经成为每个图书馆员的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建立读者服务的“绩效”理念尤其显得重要。我们必须围绕如何用新手段和新技术为读者服务的问题来展开工作。来教研室阅览的大多数读者大都根据自己对阅览室期望值和阅览效率的满足程度,来评价服务绩效的。当服务绩效大于读者的预期,读者一般会很满意;当等于读者期望值时,读者会感到满意;当服务绩效小于读者的期望值时,读者则会不满意;如果服务绩效全部不能满足读者对阅读的期望值,读者会很不满意。对读者服务工作满意度的调研,实际上对提升图书馆读者服务效率起到了极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据此现实,图书馆员要深入院系定期发放读者调查表,进行真实有效的双向互动的调查研究,建立读者文献信息阅读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和研究教师研究生对文献信息的有效需求,实现文献信息完全开放性的全方位服务。努力提升文献信息服务的效率和绩效。
2)调整服务结构,配备复合型的图书馆员。由于教研室要实现多视角、多功能的有效管理,实现全方位的完全开放型服务。所以,对在岗馆员要求有较强的服务意识,有一专多能的业务服务能力,在性别,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和知识结构等多项因素上进行合理搭配。对于信息资源集中度较高,知识点众多的教研室而言,由于入藏的典藏量在15万册以上,并且新入藏的文献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因此,对入藏的文献信息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不仅要求图书馆员具备扎实的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健康的身体做保障。同时图书馆员还必须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具备二三次文献信息编制能力和检索咨询能力。因此,教研室需要配备具有复合型素质的馆员人才,其人员的服务结构应该向年轻化,技术化,学科化,知识化的高素质化方向拓展。
3)对教师研究生实现针对性的效率服务。图书馆员要普遍的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阅读兴趣,阅读理念。建立和健全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学科理念,以学科和专业理念为指导,研究读者,熟悉馆藏。对学科的专业课题和专业研究人员实现不间断的跟踪服务,根据跟踪服务的调研数据做好二,三次文献的编制和数字化处理,实时的有效的为本校教师研究生读者提供个性化特色服务。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的网络电子设备,增强信息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以新颖,快捷和方便的形式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收益。使得图书馆教研室这块“前沿阵地”上档次,上水平。
4)顺应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制度是指高校图书馆根据馆员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指定馆员约定与对口院系实现有效的业务沟通,适时展开文献信息服务的一种服务模式。它的建立最早产生于美国和加拿大研究型图书馆。后来在港台大学图书馆推行。内地最早试行的图书馆有北大,清华和武汉大学等。这一制度的建立,在促进馆藏资源利用和为用户服务等方面的确起到了良好作用。近年来,师范院校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打破了学校教辅单位引进人才,从学校重点学科引进人才的家属中优先考虑的怪圈。图书馆引进的人员大都来自全国各地,人才趋于年轻化,学科专业分布广泛,学识水平较高。硕士以上学历占引进人才的80%。从人员的配置上为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稳定职工队伍,按图书馆不同的功能和信息资源环境设立岗位,建立等级体系的效益津贴制度。制定学科馆员的定期培训制度。为学科馆员的培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物资基础。建立和培养具有师范院校学科特点的完全开放型的学科馆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学校各院系开展文献信息服务调研,培养图书馆员的信息超前意识,适时掌控教学科研领域的文献信息动态,从技术和人才两方面为逐步建立符合师范院校人才特点的学科馆员制度做铺垫。
5)逐步建立师范院校图书馆的阅览集成管理服务。所谓图书馆的集成化管理, 包括文献信息资源,现代信息技术,阅览机构,馆员素质的协同管理。它是一个整体的中和协调运行概念。它区别于传统的以解决某一现状问题为出发点的传统管理模式。它追求的是全面,协同和效率。传统图书馆管理具有明显的边界效应,,而图书馆集成管理服务则包含图书馆所有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打破传统的边界效应是一种模糊概念。这种管理模式需要内外整合,“协同作战”。图书馆的阅览服务应当建立“协同作战”的服务理念。首先是建立图书馆岗位津贴等级制度,使得图书馆员的责,权,利明晰。其次,除做好本职工作以外,应与馆内其他职能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弥补本部门文献信息资源的部分缺失。逐步实现基本服务与特殊服务相结合,虚拟服务与实体服务相结合,馆内资源与馆外资源服务相结合,学科信息分工与学科边缘化信息服务相结合。实现原始文献与二三次文献的组合服务模式。实现特色学科与一般学科的文献信息聚散。
参考文献:
[1] 邵一民.如何加强高校图书馆教师阅览室服务功能多元化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9).
【关键词】翻转课堂 学习支持 Moodl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46-03
一 引言
在2007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了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可汗学院,其利用电脑制作出数千个教学视频供学习者在线学习。美国部分学校让学生回家观看可汗学院制作的视频来代替上课,上学则是做练习,由老师或已学会的同学去教其他同学不懂的地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开始被人们关注,并把这种课堂叫作翻转课堂。近几年这种被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研究热点,尤其在高校,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被高校教师运用在各种学科教学中。
真正的翻转课堂需要基于学习资源有组织、有平台、有指导地开展有意义的交互学习和知识建构,并且包含以某种学习目标为标准的知识建构和学习评价。在此过程中,学习支持服务是不可或缺的。
云南曲靖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于2012年开始学习支持系统建设。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教师的教学科研、学院管理、教研活动、学生活动、班级文化建设、论文指导管理,以及我院教师和曲靖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帮学对子活动区都构建在一个网络平台里,通过这个学习支持系统使所有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帮学对子能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虚拟的学习生态圈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教师提供进行翻转课堂研究的技术支撑。
二 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
1.开源教学平台的选择
Moodle在交流工具、学习对象、用户数据管理、可用性、适应性、技术面、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Moodle整体性能较好,并且具有模块化、面向对象的特点,开发人员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和学生的差异性,进行Moodle模块的二次开发。
2.Moodle的整体功能特性
Moodle 的整体功能特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总体设计功能特性。Moodle比较容易安装,可以安装在任何支持 PHP 的平台上,安装过程简单,一般根据提示点击下一步就可以完成Moodle的安装,并且只需要一个可以共享的数据库。Moodle是建立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它的整体设计功能包含了协作、活动、互相批评讨论等社会主义教育学的理念。Moodle适合于在线课程,同时也可以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能够在Moodle平台开发多种网络课程。它只需要简单的浏览技能就能够使用浏览器进行浏览,并且界面简单,导航明确,容易理解,绝大部分的文本(资源、论坛帖子等)可以用HTML编辑器编辑。
第二,网站管理功能特性。网站管理是通过安装Moodle时的提示定义管理者的权限来进行管理的。管理者具有设定网站颜色、字体大小、版面等权限,个人风格设计的自由度比较大。
Moodle可支持任何一种语言,具有进行语言本地化的功能,它有语言包插件可以基于网络的内嵌编辑器进行编辑。目前Moodle已经有超过70种语言本地化的语言包可供使用者选择。Moodle 站点的代码是采用 PHP脚本语言编写的,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修改或者设计开发出满足自己需要的Moodle模块。
第三,用户管理功能特性。Moodle在保持高度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管理流程,以便减少管理员的工作量。每人只需要一个账号就可以访问整台服务器,管理员账号控制整个课程的建立和课程教师用户的任命,管理员权限可以任命课程中的普通用户作为课程的老师,并决定是否允许教师建立课程。管理员可以限制教师(比如:兼职的教师)的编辑权限,没有修改课程权限的教师就不能随意修改课程。对于学生用户管理,采用标准E-mail认证法,学生可以通过E-mail自己建立登录账号,如果E-mail地址通过确认便可以得到验证。
第四,课程管理功能特性。Moodle在课程安全方面设置成任课老师可以给课程增加一个“选课密钥”以阻止不属于该课程的学生进入,只有拥有“选课密钥”的学生才能进入,以便于任课教师的课程管理。课程分为星期、主题和社区讨论三种显示格式,课程教师可以任意地选择课程的显示格式。课程活动配置有供学生进行协作讨论的论坛、聊天和专题讨论的区域,课程教师可以利用上传教学资源的资源区域,学生可以利用上传作业的提交作业配置,还包括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测验、投票、问卷、调查等功能区域。课程主页上会显示课程动态变化的提示,学习者可以根据这种变化了解课程的动态。Moodle具有自定义评分等级,教师可以查看测验和作业评定分数。课程教师能够备份在Moodle里的课程栏目中,课程教师可以把课程打包为一个zip文件存放在备份盘里,备份的课程能够在其他Moodle服务器中恢复。
3.系统设计的理念
由于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与远程教育的学制不同,因此在管理支持方面,学习支持系统并不承担财务管理、就业管理和职业促进管理等方面的服务项目,这些项目都由高校专门的财务管理、招生毕业办公室这些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对全日制在校学生的学术支持更多关注学习过程服务方面的管理,如成绩管理、评价管理等,非学术支持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辅导和激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等。
全日制在校学生的学习支持主要通过面对面和在线两种交流方式来完成,学生既能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指导,进行师生、生生交流,又能在网络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上进行交流。因此,在学习支持系统中可以把学生与教师之间面对面才能完成的学习指导、辅导和激励,让网络系统来辅助完成。同时,学习支持系统又是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和成长的一个平台,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一个学习生态圈。生态圈里的成员形成一个共同体,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的学院。基于此理念我们设计了学习支持系统。
4.系统设计及主要功能介绍
学习支持系统前台分13个主要模块,系统结构如图
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主要是物电学院的综合管理系统,包括学院的日常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师的个人知识管理。学院的会议纪要、公告通知、重大讨论议题和下一级管理部门的管理平台也在这个系统里,基本能够辅助学院的整个教学管理。
教研室是根据学院的三个专业方向来分成三个教研室,教研室分成相应的几个教研组。这个系统里主要有教研室的重要公告信息、学术会议信息、教研室活动记录、常规教学检查、课程建设、专项项目管理、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申报、期刊推荐和教研室教师的个人主页与个人博客等栏目。每个教研组的教师都可以在相应的栏目里添加内容。团总支学生会管理平台主要是学院的团总支和学生会的活动平台,里面包含了公告信息和每个学期的团队活动、学术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兴趣小组和专业学习共同体以及工作纪要等。学习型班级建设平台是学院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网络平台,里面包含了班规班约、教学质量反馈、手拉手学生创新学习与协作发展共同体、班级硕果、学生个人综合评估、班级工作备忘录、班会纪要和学生个人主页和博客链接。其中班主任为课程设置教师,由班主任添加课程栏目。
手拉手学生创新学习与协作发展平台主要是学生之间的一个协作发展平台,展示的是学院每个学生在这个平台里的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学生科技创新论坛、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创新学习与协作发展研究和各个班级的学生科技创新方向、成果等。教育技术类网络课程包含了教育技术专业的所有网络课程,物理学类网络课程包含了物理专业的所有网络课程,电子技术类网络课程包含了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的所有网络课程,这些网络课程都分为专业课程、实训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大的课程设置平台。课程管理员设置该课程的任课教师为课程教师,由任课教师建设网络课程。
选修类网络课程包含了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所有选修课网络课程,这些网络课程又分为学院内选修课、其他学院选修课平台。主要是学院内选修课网络课程建设,课程管理员设置该课程的任课教师为课程教师,由任课教师建设网络课程。
学生兴趣小组平台目前只有影视节目制作、摄影兴趣小组和考研学习共同体三个平台,还可以根据学院新成立的兴趣小组增加新的平台。
科技创新与创业大赛项目指导平台是根据物电学院三个专业而设置的平台,分为教育技术学生大赛项目、物理学学生科技大赛项目和电子技术学生科技大赛项目,包含了学生的各类比赛项目,这个项目里有科技创新的通知、时间安排、创新作品申报书、科技创新实施方案和学生按班级划分的科技创新项目等。
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是把学院的每位教师根据名单设置成一个平台,如某某教师论文指导平台。在某某教师论文指导平台里有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规定,每一个学生的论文题目、论文讨论、修改的论文和最终定稿的论文表格。
项目管理与课题研究平台划分为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项目规划、教学团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和新兴产业专业申报四个模块。每个模块里包含文件通知、参考资料、项目组任务安排、申报材料交流共享、会议记录和项目里各个教师的汇总材料。
三 为翻转教学模式提供学习支持系统
学习支持系统完全可以提供校内师生进行翻转式教学的技术平台。学生可以课前通过系统学习,教师可以随时利用网络上传教学视频,利用学习支持系统为教学部门提供各类教学行为分析,实现教学模式的新探索。系统分别在曲靖西城中学、曲靖罗平旧屋基民族中学和曲靖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进行测试与运用,许多老师和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系统的培训和使用中。在一年的试用过程中,系统运行正常,各合作单位的教师普遍反映本系统能够满足翻转课堂的学习支持需要。
未来几年,学习支持系统将进一步利用全媒体技术整合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各类教学资源,提供网络、电视、广播的全媒体应用服务。
四 小结
基于Moodle的学习支持系统的运用可以看出,学习支持系统使学习资源和网络技术得到了充分利用,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精神得到了充分发挥。而学习的成本、技术的发展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也决定了学习支持系统并不是平台功能的简单实现,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