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9: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细化足球教学目标
中学足球运动依据班级人数多和场地规模,参考每个锋位上对球员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技术特点和比赛需求等的要求不同,在教学中对场上每个队员都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和分工,课堂上将学生按不同的场上位置分为几个教学小组(前锋、前卫、后卫、守门员等),分别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技战术教学与训练。同时轮流学生在日常比赛过程中进行裁判实习工作,以此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教学目标更为细化,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潜能,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细化足球教学目标中,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多维发展,在落实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科学、人性化设置足球教学体系,以满足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足球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竞技性相结合,运用游戏法、竞赛法及多媒体教学法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要延续中学生足球学习的兴趣性,逐步培养中学生足球锻炼习惯和终身足球锻炼习惯的形成。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中学足球教学中,应启发和引导学生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新精神,逐步提高其反思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知提升过程。传授某一技术动作或技战术时,首先向学生简明扼要传授动作要领,让学生对此动作在脑海中形成一种表象,接着教师来分解示范,然后由学生边复述动作要领边进行练习,让学生自己学习踢球的方法。再如布置某一技战术动作时,由学生来讲解示范给其他同学,教师再强调补充。另一方面还要多安排接近比赛条件的练习和各种活动性游戏,以提高学生在对抗中巩固技战术。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迅速提高其实战能力。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也要尽量把射门、对抗和比赛结合起来,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增强纠错的能力。另外,每次课都应安排一定时间的比赛,这对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认识自身的足球水平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评价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一般认为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学生的考核分数。评价的依据是教学目标。目前普通中学足球的普修和专修课的学习评价主要由体育教师考核学生的基本技术为主要依据,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必然导致学习内容的狭隘、方法手段单一,从而导致学生的足球知识结构单薄。因此,在新课改精神指导下应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上,应包括认知、技术技能和情感三方面;在评价方式上,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不仅要评价教学活动的结果,还需要评价教学决策过程,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为此应改革现行的评价方式。足球专修和普修考试不应仅注重基本技术,应将理论知识笔试、教学实践能力考察以及对足球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态度等结合进行,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从教学要求上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小结
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同学们写的科学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浅一些。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现在我就来说一下我的小论文:
前几天,叔叔阿姨们就送来了好几盆花和几株树。门口、客厅里、房间里和阳台上都摆上了盆景。我对爸爸说:“我们家都有成植物园了,摆那么多的植物干吗?”爸爸笑着说:“植物能制造气氛,净化空气,人和动物谁都离不开它们,离开了它们都有不能生存。”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为什么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我将信将疑。决定做几个小实验来证明这个问题。
星期天,我从车库里抓来两只老鼠。这两只可怜的小老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圆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巧玲珑老鼠放在一个大鱼缸里,用把玻璃瓶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相通。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老鼠沿缸着壁,绕着缸底快速地向前窜。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爸爸说的不是真的?可是,没过几分钟,只见小老鼠绕圈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顿时,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轻轻拿开,捉出第一保小老鼠,放进第二只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叶茂的植物。然后轻轻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鱼缸,只见小老鼠惊慌地乱窜。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动物所需要的氧气。
为了进一步证明人类和动物对植物的依赖性。我来到我们家附近一个饲料加工厂。那儿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哝哝的灰尘味,熏得我直咳嗽。我感到十分难受。然后,我又跑向我们家屋后的一片竹林里,那是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我感觉极为清爽。这个实验证明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使人呼吸顺畅。
审美是一种能力,审美不单单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更重要的是心灵。美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一种心理体验。优美音乐是心灵的栖息地,高中阶段的音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在潜能开发方面,挖掘不同学生的长处,并对音乐知识进行合理化分析,对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对音乐类艺术考生进行专业的音乐知识和理论的辅导。同时,为有特殊音乐爱好的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审美发展需要,这一切都是音乐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在体验的层面,音乐有着非比寻常的粘合力,音乐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音乐在当下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消遣娱乐的大部分,音乐对于人的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可以让人产生癫狂、悲愤等各种状态,也可以让人获得希望,体验巅峰感受,所以培养音乐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正确的认识和理性的思维是我们应该客观对待音乐的态度。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不同阶段学校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差异,中小学和高中的音乐课程价值也有所不同,集中体现在高中音乐课程加入了有关发展学生个性的内容。这一内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基于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的选择,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包括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职业意识和人生规划能力。无论是兴趣爱好,还是发展需求,都是展现学生个性的过程,也都是为发展学生个的。也可以说是对“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的强调,是高中音乐课程价值与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价值的主要不同点。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通识教育的要求。在人格培养和个性塑造上对学生的世界观、文艺价值观都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创造性发展是高中阶段的关键期。研究表明,人在高中阶段的创造能力最强,我们的音乐教育就是要鼓励和提升他们的创造精神,在精神层面鼓励他们、感化他们、激励他们,音乐教育要体现示范性作用,要在审美熏陶的前提下,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在高中阶段加强审美教育,加强道德情操的培养是培养人才的客观需要。中国民族音乐需要继承和发展,靠的不单单是艺术院校和艺术研究单位,还需要以高中为起点的教学单位的高度重视。
二、创造性发展价值
艺术是审美的世界,音乐是听觉的享受,在词曲旋律的创造上,音乐没有止境。创造最好听的音乐是所有音乐人的梦想。高中生年龄在l4—18岁,正处于青年初期。研究发现,14岁是创新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高中生的成人意识开始觉醒,有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是非观念是这个年龄段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为什么学习”和“怎样学习”是他们首先需要解决好的问题。高中生开始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有了自己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他们也想用自己的创造让大人们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他们,成人感和认同感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他们渴望成功的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不是来自高考的应试教育,而是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运用。创新思维是在人的意识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应用性能力的直接体现。心理学研究揭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要和培养与创新思维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这里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求知欲、独立性、灵活性、坚韧性、强烈的动机、热情、自信心、吃苦耐劳等等。创新是每个人都有的内在潜能,要有效地开发出这些潜能,需要个体有从事创新活动的驱动力,个体的兴趣和动机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内驱力,非智力因素减弱以至降到很低水平,是创新思维不活跃的关键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因素,就要激发强化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让他们相信自己有创新能力,有能力受到他人的尊重,有能力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其次,要尊重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永远保持好奇、质疑、探索的自觉意识。最后,要形成一种商讨气氛,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这应成为每个集体成员的共识。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创新思维,还要有实现创新设想的能力。这些能力既包括思维能力,也包括实践动手能力。21世纪极具挑战性和竞争性,发展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其创新潜能,是中学生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没有中学创新教育的成功,就没有中华民族强大的创新能力。
三、社会交往价值
音乐的功能体现在情感的共鸣,进入21世纪,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精神文明却在钢筋水泥的城堡里被高强度的生活所抛弃。人类自己的精神家园需要维护,人们在沟通和交流中需要情感的相互关怀。音乐是传递情感的最恰当方式,无论什么样的心情,无论什么样的状态,也不论什么样的视听要求,都可以找到合适的音乐,音乐类型的无疆界和音乐创造的多维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享受。同时也在人群中起到剂的作用。身教胜于言教,我们的音乐老师站在讲台上,不仅仅教学生们知识文化,更是给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有理想,有追求。在音乐的课堂上,在试听歌曲的享受中,我们开始不需要去懂得歌词的意思,跟着节奏和旋律就能自己哼唱;自己学会唱歌的时候,了解了歌词的深意,更会身临其境。《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就是即可以安静欣赏的歌曲,又是可以歌唱的音乐,在歌词的表达中把我们老师和孩子们紧紧地拉到了一起。可以互动,可以沟通,更可以角色互换。很多学生谈理想的时候,都希望自己将来当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就是最好的榜样,歌曲具有很强的代入感,让老师想起上学时候的样子,也让坐在教室里的高中生有空间去想象自己以后当老师的样子。这份感动从音乐中款款而来。也就形成了教师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同时又把现实和理想进行了对接,对高中生思考和审视自己的未来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
四、文化传承价值
音乐的作用不但是审美,更重要的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知道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流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同时也就产生了交换的文化。最早期的文化是以口对口进行传播的,说唱就是原始传播的方式,文学和音乐一开始是不分家的,口头文学就是以音乐的方式呈现的,而且世界各地都一样,希腊有古老的《荷马史诗》,中国有先秦的神话故事,都是有故事情节的文化。而随着生产力的进步,文人开始对口头文学进行了润色,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在文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诗经》中绝大部分诗歌是用来歌唱的。纵观中国的诗歌史,诗歌的押韵和形式美都是对音乐的借鉴。音乐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越来越多的歌曲改编自文学名著。从欣赏的角度,听觉的愉悦更适合积极的记忆,而唐诗、宋词、元曲无一不体现音乐的传承价值。高尚的审美情操、良好的艺术品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就是在听和唱的欣赏过程中挖掘艺术的魅力,在休闲和愉悦中得到身心的愉悦,这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高中生更需要精神世界的休息和调整,音乐及时地满足了他们个性化的需求,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但是在教学中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那就是对音乐过分地追求给学习带来的不良后果。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追星”的现象严重,音乐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艺术观是教育的目的性要求。
1.效率取向:中学英语课堂时间管理研究
2.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3.中学英语教学中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4.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与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的契合
5.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错误分析
6.创新教育下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7.中学英语课堂教师反馈语的类型与特征研究
8.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误区
9.中学英语教学应加强标准听写训练——一项关于听写在上海市中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现状的调查
10.2000~2009年我国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述评
11.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态化
12.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其需求分析
13.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效能感调查研究
14.中学英语教师话语状况调查与分析
15.中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综述
16.中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关注的三个问题
17.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改进方案
18.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策略
19.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语法复杂度——一项基于课堂话语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20.中学英语课堂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素养分析
21.缓解教师职业压力 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关于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压力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
22.浅谈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3.浅谈中学英语听力教学
24.中学英语教材的活化策略
25.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及其分析
26.行动研究在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27.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词汇教学的研究
28.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9.河北省中学英语教学模式调查报告
30.中学英语课堂反思性教学的探讨
31.新课程改革环境下中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
32.中学英语教学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问题与对策
33.新课程改革下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的目标与模式研究
34.中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35.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英语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36.努力提高英语教师的英语文化素养——谈对中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
37.例析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38.浅谈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策略
39.农村中学英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40.中学英语新课标实施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涵特点
41.对中学英语阅读课常见问题的分析及改进建议
42.中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使用的态度研究
43.浅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44.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英语课堂互动探究
45.从教学模式的改革谈中学英语大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46.中学英语教师教学准备行为现状调查报告
47.自媒体时代中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48.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调查及思考
49.浅析中学英语阅读的整体教学法
50.职前中学英语教师教学实习中的认知发展:一项基于日志的个案研究
51.探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52.中学英语阅读障碍分析及对策
53.中学英语教师业务素质评估标准研究
54.论中学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创新及共享——基于知识创生理论的视角
55.认知视角下中学英语与大学英语教材衔接问题之探析
56.中学英语教育中创新性教育模式探讨
57.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三维解析
58.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59.以评价导引为依托的中学英语写作同伴互评
60.关于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实证研究
61.中学英语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自主路径
62.中学英语读写教学实验研究:基于文学读本的阅读与写作
63.中学英语写作研究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64.中学英语教师文化意识现状调查与对策
65.关联理论视域下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66.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象归因与发展途径探究——以省级教学名师为研究个案
67.以合作学习策略为指导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实验
68.对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调查
69.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中学英语课堂话语实证研究(英文)
70.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谈中学英语教学
71.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语篇分析理论教学体现
72.论21世纪中学英语听力的培养
73.新课改下的中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74.中学英语课堂中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解读与分析
75.关于中国西部地区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调查与研究(英文)
76.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77.对中学英语教师课堂活动组织的调查与分析
78.中学英语课堂合作教学模式探究
79.“零适应期”中学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研究——影响教师成为未来“零适应期”中学英语教师诸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80.情景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81.浅谈中学英语教学策略的创设
82.关于中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83.论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开发
84.少数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以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初高中为例
85.关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哲学思考
86.基于混合式学习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87.基于语料库的中学英语课堂规约话语研究
88.浅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89.西部地区中学英语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90.建立轻松活跃的中学英语课堂
91.基于语料库的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标记语研究
92.图示理论在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93.中学英语教师教育科研中的问题与对策
94.中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策略研究
95.基于信念意识下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96.论如何把深层阅读技巧与方法引入中学英语教学
97.浅析中学英语学困生及其转化策略
98.中学英语教师教学策略设计的现状研究
99.中学英语教学要重视文化教育
100.中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101.蒙古族中学英语教师素质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102.谈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
103.中学英语听力障碍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104.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105.中学英语课程优化国际理解教育的措施
106.基于情感因素的中学英语教学方法
107.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
108.浅析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109.基于MS-EEPO有效教育的中学英语课堂互动有效性研究——以福绵二中为例
110.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有效策略——以中学英语课程为例
111.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探析
112.城乡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对比研究
113.新教材下中学英语教师提高专业能力策略研究
114.浅谈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115.情境教学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16.中学英语教师能力提高的内容及策略
117.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118.中学英语语音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119.浅谈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120.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121.探讨中学英语听力教学
122.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现象分析
123.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正确认识和使用交际法教学
124.新课标下中学英语课堂互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125.探讨如何在情景中进行中学英语语法教学
126.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困难与应对措施刍议
127.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同伴合作学习策略
128.实践经验对中学英语教师PCK发展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文章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简要分析了中学政治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法,最后呼吁方法措施,大家重视中学政治教育。
1、前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广作为普及教育中的基础学科—中学政治教育教学怎样把握和开展好就成了摆在每一位政治学科教师面前的不能回避且必须明确解决的问题。新课改的中学政治教育和政治教学并不只是应采用什么现代手段来完成某一知识点某一节课的简单形式问题,而应看成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政治教育应根据社会需要提出和规定政治教学的内容纲要和目标。面临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中学政治学科迫切的需要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在改革中谋求发展。中学政治教师只有树立改革意识认清改革的形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更好的建设政治学科。
2、新课程改革下政治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中对教师教学观念、学科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组成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在中学政治教育改革中政治教师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门角色发生转变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样也是知识的主导者其在教学中拥有独特的地位。而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主体角色地位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教师逐渐由教学的带头人操纵者变为教学的辅导者,而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巩固与发展。因此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认清着一事实.将教学的主动权转让给学生.使得他们在教学中拥有更多的自主能力.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尤其重要。
2.2教学方式发生转变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对政治教学提出的要求。提倡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式去开展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主体发展规律符合政治学科的教学特点同时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发掘了他们的知识才能与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目标下的重要尝试。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自身实践通过教学获得经验.大胆尝试才能更好地推进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
3、中学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的措施
3.1中学政治教育的目标的明确
中学政治的升学成绩只能是政治教学活动情况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的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侧面。政治教育目标达到的情况只能由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综合反映.它是几代人共同努力协同奋斗的结果。作为基础学科的中学政治教育教学活动应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造就信科学、懂科学、尊重科学、会用科学的观点方法观察事物和探索自然规律在改造自然,建设社会的活动中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为中学政治教育的奋斗目标。并用这一思想指导政治教学和研究政治教学问题。有了明确的目标中学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摆正思路.事半功倍!
3.2应当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思想政治课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主体性参与.那么其基本教学目的将失去意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强调对话教学。对话教学使教师和学生一起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一文本“之间不再是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之间双向交流的关系,学生通过理解和“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师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我—你”的精神上平等交流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建构。(2)开展实践活动实施情感体验。这要求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强化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爱自己.爱家庭,爱社会的世界观的形成。这就需要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3应当加强兴趣教学活动的开展
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因此,政治教师应当为沉闷的课堂增添乐趣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在有限的讲授时间里充分发挥语言魅力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有关的故事、名言、谚语有关感兴趣的问题;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等等,都能引发学生注意焦点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4应当注重情感和道德实践
在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成长。活动课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学生行为的正确性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道理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品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包括当地学校及教师自身条件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时事背景,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这些活动实际是学生互动、交流、沟通、对话的平台,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在交流对话中提高。
4、总结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网络环境任务策略
(一)
2000年10月26日,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起利用5到10年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并提出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和,业已拉开帷幕。网络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动力推动着教学内容、教学、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进行革命。随着网络技术在学校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网络环境中的教学以其特有的性和高效性,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
语文,是人们从事学习、工作,赖以思维并进行交际的基本工具。当信息化成为当今人类的重要特征,信息高速公路上的WWW(全球信息网)、E-mail(邮件)、Archie(信息查询)、Netnews(网络新闻)等多种服务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类交往、学习乃至工作、生活方式的时候,传统的语文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在阅读方式上,将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并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进行高效率的检索式阅读;在写作方式上,将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和语音输入,从传统纯文本写作到超文本结构的谋划与写作,并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走向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以及在远程交流中阅读与写作的协同化和群体化(如上传、下载、聊天等)。网络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的这些变革,是不以传统的经典的语文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国大多数中学语文教师机能力还不强,掌握网络技术和学习新的阅读及写作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语文教育者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教学整合的争论多于行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转变观念,认识网络,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大力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语文课程的整合。
(二)
所谓网络环境,是指构成国际互联网(Internet)以及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局域网络物理空间的各种硬件设备,以及形成网络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类软件。网络信息,是指网络上储藏着的各种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信息内容本身、记录信息的载体、信息的表达形式、信息组织的结构和信息传播的手段等要素。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是指经过人们选取、组织、序化后的有用信息的集合。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特点,在数量上具有海量性,在种类上呈现多类型、多媒体、跨地域、跨语种的特点;在分布上是分散、开放但具有独特的超文本链接和模糊检索关联的统一体;其形式特点则凸显出交互性,基于电子平台、数字编码基础上的多媒体超越了传统的信息组织方式,集中了语言、非语言两类符号,能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媒介,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事件,能触动人类的不同感官经验,在本质上成为人机互动的共享媒体;在效用方面,具有共享性、时效性、强转移性、强选择性和高增值性等特点。网络信息资源的上述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这就恰恰应合了人本主义和素质教育倡导的主旨。当不少语文教师正在对传统的CAI课件欲做不能、欲罢不舍的尴尬局面中,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教学,已经展现出更广阔的天空。一位具有感和责任感的语文教师,不能不对此予以强烈的关注和积极的投入。
语文教育信息资源是网络信息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它在网络计算机上的存储位置,可分为泛在资源、导航资源和本地资源。泛在资源即未做过信息的学习网站,包括大型网站的搜索引擎以及其它广泛存在的网络信息资源。导航资源一般作为学习的辅助材料,它通过目录的形式已完成了非本地资源的信息工作。P2P导航资源,是页面到页面的组织方式。它主要以标题的形式组织信息资源,点击标题即可到达文章的真实IP地址;S2S导航资源,则是站点到站点的组织方式,如网站首页的友情链接等。本地资源是指存在本地服务器或计算机上的信息资源,内容经过深度加工,结构良好,如CSC电子备课系统、K12教学资源等也属于此类资源。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结合学校的网络硬件环境实际,选择利用不同的教育信息资源。
近两年来,中文网络教育资源与日俱增,以语文教学为主题的教育网站也有了一定的数量。过去语文教师中只有极少部分的先行者费时费力封闭式地制作课件辅助教学的状况,将由于网络环境中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和开放而得到根本的改变。如下列的教学网站(页)就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
作文快车(/~zuowenpal)
作文教学网()网上免费作文集,每周作文教学,语文教参,作文论坛,学生bbs。
作文岛(/~zowendao)
中学语文网(/helixing)有不少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小学flash课件下载,超大规模教学论文库,教案库、教师交友,php维护,强劲数据库支持。
中小学生作文网(/index.htm)
中山语文()
中基网语文教育(/xueke/yuwen/index.htm)
正宗语文网(/~zowendao)
语文之友(/~lzyjm)
语文在线课堂()
语文网园()"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网络"相结合,有各类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
语文网络教育频道()
语文大观园(/~wcunzhi)大语文网站,有逻辑、修辞、诗词、对联、开心果园等版块。
语文E网()
一苇渡航()
新华拼音输入法()新华拼音输入法,汉语拼音文字,中文速记,汉字编码,语文现代化,中国语言文字,汉语普通话。
网上语文课堂(/index.htm)华南师大中文系网上教学课题组主办。
网上语文课堂()提供语文教学辅导及高考信息。
天方网()初中语文学习辅导与练习,并提供解答。
人教社中学语文(/zhongyu/index.htm)
全语文五程式学习钥匙方略()课题组的一些资料和活动的最新信息,语文学习的讨论和研究,文学社、课件、教案等。
黄金书屋-成语故事(/book/41/104005.html)
汉拼文与文字码(/%7Ehpwen)
高中语文辅导站()
高考语文复习教与学()
高考网址(/gaokao/url.htm)会集全国各地高考网址,其中有大量的语文教学资源。
成语查询系统(/file/utility/otheru/2000083104.shtml)
K12-语文教学天地(/teacher/sub_edu/chinese)
4U电脑书库()中华文化通志,汉语大词典,中华古汉语字典的Internet版。
(三)
近年来,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基础教学领域的迅速扩展,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及其培养在各国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美国对中小学信息素养的要求,简而言之有以下八条:1、具有信息修养的学生能有效和高效地获取信息。2、能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3、能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4、能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5、能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6、能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7、能认识信息对民主的重要性。8、能实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根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者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信息论看理解能力,它应当包括高效获取信息,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有效地吸收、存储并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而表达能力,则应当包括运用文本和超文本表达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并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基于上述的理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
在语文的理解和表达体系中,阅读与写作是最重要的板块。如前所述,在信息社会的环境下,阅读和写作方式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因此,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力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指导学生学会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和写作。
中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大致有五种类型:一是为大体了解读物内容的浏览性阅读,二是为透彻理解读物内容的理解性阅读,三是为获得审美愉悦的鉴赏性阅读,四是为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借鉴性阅读,五是为研讨特定的探究性阅读。从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看,浏览性阅读(博览)和探究性阅读(精读)未能受到重视。因此,网络环境下的阅读应以博览精读为目标,使学习者以现代化的开放性的阅读心态,适应网络信息全方位、高密度的资源特征和呈现方式,适应信息社会对新一代公民文本表达并兼具超文本表达能力的要求。
浏览性阅读要求是经常浏览书报杂志和网络信息,能快速提取主要信息,准确筛选所需信息。探究性阅读则要求围绕专题搜集、整理相关材料,并能针对专题提出自己的某种见解。阅读过程中的浏览与探究,整体教学过程中的阅读与写作,都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上,可以指导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的有关文本,并进而开展探究性的系列活动。在教学过程上,湖北省李克刚老师设计过如下的学习流程:1、明确方向,提出建议。如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组织学生在Internet环境下,以"传记文学"为方向进行阅读,进而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把该文改写成《刘和珍君传》。2、主题搜索,制作卡片。在明确方向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搜集某一主题的相关资料,制作读书卡片,初步筛选、收集信息。如在开展《祝福》阅读教学时,有的学生就通过搜索引擎在网上寻找相关信息,把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集中在一起进行。3、归纳整理,分析理解。即引导学生对各种资料进行归类,学生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4、展示观点,深入认识。在占有大量信息并进行初步归类加工后,引导学生继续完善、加深对阅读主题的认识,对重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理解事物事理。在网络环境下可以组织学生在聊天室里写作,发表看法,交流意见,衍生创造出新的信息。
网络环境下以博览精读为目标的阅读,是以信息论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阅读对象除了传统的书籍报刊外,还有更为丰富的即时的网络资讯、多媒体信息。通过博览精读,学生将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为联系生活提供更多的条件,从而扩大学习时空,激发写作兴趣,有效地强化作文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时下的网络空间已经为学生发表作品提供了极为自由和广阔的阵地,学校、学科、班级、个人主页正层出不穷,E-mail(电子邮件)、ICQ+Netmeeting(网络寻呼+聊天室)、BBS(电子公告栏)等也都可以成为学生发表作品交流信息的良好载体。学生对作品发表欲的满足,将直接激发创作欲,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同步提高。
我国教育技术专家桑新民博士指出:"网络教育模式必须完成教师灌输为主向学生自主与协作学习为主的性转变"。教师有各自不同的专业,但各专业教师共同的使命则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网络技术当然不是包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毫无疑问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包括语文科在内的各专业教师首先必须自己先学会高效地学习。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
[]
1、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
2、桑新民:《基础教育如何迎接数字化生存的挑战》,《人民教育》2001年(8);《从印刷走向信息时代》,《福建教育》2001年(3)
3、李克刚:《网络环境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探讨》,
4、俞高敏:《信息技术与语文创新教育课题报告》,/teacher
【论文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之一,是培养和发展学习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化学教学中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等,重视科学态度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在化学实验中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现象千变万化,它为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从科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事物及其变化都具有科学观察的价值,也就是说观察是有目的性的。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观察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并制定观察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否则,学生往往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的表面现象,而错过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重点内容。
对于实验现象观察的范围,不同的实验要求不同:有的实验要求全面地观察,有的要求有重点的观察。如对于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物质性质实验,往往需要全面而系统地观察,以便能较全面地了解物质的性质。例如,钠单质放在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观察反应过程时,有的学生只是听到了"嘶、嘶、嘶"的响声,有的则只看到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而未注意到钠已熔成一个小球,还有的学生只看到溶液变成红色。有些反应的主体特征较微弱,易被次要现象所掩盖,此时就必须提示学生排除干扰,对关键现象进行重点观察。简言之,为了便于学生观察,老师要精心准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关键之处要引导学生,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实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
二、通过试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由现象到本质地认识事物的性质、规律及其应用,即最终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化学实验教学中,还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让学生学会思考。实验现象是启迪思维的最好材料。化学实验中的丰富内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想象力以及辨证思维能力。教师只要适时点拨就可引发学生积极、活跃的思维活动,从表面的、个别的实验现象中发现本质的、普遍的规律。虽然其结果只是验证某些科学上已知的结论,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亲身体验的科学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突出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化学实验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善于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一个适时恰当的提问,随时都会激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进攻",对容易忽略的问题紧追不舍。
在讲硝酸的氧化性时,做铜片与浓硝酸及稀硝酸反应实验之前,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硝酸跟多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那么浓硝酸、稀硝酸跟铜片反应放出的气体是否也是氢气?为什么?"那么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浓硝酸跟铜片反应放出的气体呈红棕色;稀硝酸跟铜片反应放出的气体尽管起初是无色的,但当空气进入试管后,气体也变成了红色;而氢气为无色,也不与空气反应。二者对比得出结论:不论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与铜片反应后放出的气体都不是氢气。同时也就能进一步明白为什么实验室在制取氢气时只能用稀盐酸或稀硫酸而不能用硝酸的原因,这样的提问,不但能启发学生连续思维,而且能将学生的思维导向知识的核心。
三、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我们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是已经实行多年的应试教育对追求高升学率产生的正面影响已是根深蒂固,很难一下消除。学生自己很少有自由支配的时空,这就使他们的某些潜能受到了压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具体表现在化学实验教学上,那就是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因此,面对新的课改和教改,我们应该逐步改变过去那种"程式化"的实验教学方式,把实验交给学生,让他们逐步地学会独立设计实验并独立解决实验问题,这对于帮助他们学好化学及今后从事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在训练学生的这种能力的时候,可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培养实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设计实验涉及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仪器、药品及规格)、实验步骤(包括实验仪器的装配和操作)、实验现象、数据记录及结果处理、问题和讨论。设计实验前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教师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目的要求,对实验进行构思,设计实验方案。
化学实验设计没有标准的步骤和方案,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互相交流、评判、质疑的时间,选择最佳的实验方案。对实验设计的方案应从科学性(即实验原理、操作程序和方法必须正确);安全性(即用药量及操作要注意安全,注意环境保护等问题);可行性(要满足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和设施);简约性(装置简单、步骤少、药品用量少、时间短等)四个方面进行正确的评价。只要学生掌握了评价实验方案的要领,他们就可以自己驾驭实验,积极动手了。最后,创造条件开展自主探究式的实验。探究性化学实验主要是指面对现实的化学问题或化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并付诸实践,根据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进行严密推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实验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实验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自身体会,逐步形成善于质疑、勇于探究、努力求知的态度,就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设计习惯和创新意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化学实践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是体现人的认识过程从思维到再创造应用的最生动典范。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但要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优化实验环境,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以积极求实的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敢于提出问题,大胆假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唤起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促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明浅谈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科学,2006,(02)
[2]张丽萍化学实验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甘肃农业,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