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今日药学论文

今日药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2 17:39: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今日药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今日药学论文

篇(1)

周学文1938年出生于辽宁辽阳,年少之时,家境艰苦,但勤奋好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沈阳体育学院运动系后修生理解剖专业。由于表现突出,他随后转学于辽宁中医学院中医系进一步深造。27岁时,他已悬壶应诊,小有名气。先后师承于名老中医徐荫堂、孙宜林,国医大师李玉奇。周学文医术精湛、品德优良、在学术、临床、教育领域屡屡获奖,被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并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0年,周学文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成立,他还先后被授予辽宁省名中医、辽宁中医大师等荣誉称号。2017年,周学文被评为第三届“国医大师”。

治脾胃病 多有建树

50余年为徒、为医、为师的历程,周学文深刻地感悟到,虔诚思悟、苦行其道、方能有成。他提出并形成了溯源求本、内外相济、脏腑并调、尤重于脾的系统学术思想。

创毒热病因学,“以痈论治”溃疡病 周学文对溃疡病的系统研究已达40多年。根据该病多发、易复发的临床特点,他结合长期临床实践,提出了“病由毒起,热由毒生”的毒热病因学和“以痈论治”的学术思想,将外科“消”“托”“补”引入溃疡病的治疗,经三次规范的大样本临床试验,疗效满意且更安全,已广泛用于临床。

从脾论治,内清外柔治疗高脂血症 血脂异常是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周学文根据临床大量病例观察与研究,提出“脾虚是本病的始动因素”,“痰瘀互结、血脉同病”是本病的关键,经过反复临床研究,确立了内清外柔(内清痰瘀,外柔脉络)系统创新的学术思想。临床干预效果满意且可重复,与降脂药阿托伐他汀对比无差异,为防血脂治疗开辟了一条有效可行的途径。

肝脾并调,胆胃同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常与溃疡病、肝胆疾病、动力障碍性疾病等伴发且易反复。经过20余年的临床观察与研究,周学文发现本病病位虽在胃,但“肝胆疏泄失常、脾失健运、胆汁不寻常道,返流入胃”是本病的关键,他创立了肝脾并调的学术思想,拟和胃反流、利胆反流辨证治疗本病。经过两次规范、重复的临床试验显示,临床干预的效应可重复,疗效优于吗丁啉且更安全,填补了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空白。

毒损生积,早期防治慢性肝损伤 慢性肝损伤临床常见,病程缠绵但易生多变,初则湿热夹瘀,久则毒损生积,他提出了清肝解毒、化湿通络的早期综合治疗的学术思想。重视“毒、湿、热、瘀、积”的五毒传变,步步阻截。经多年反复临床验证,以卷柏、苦参等为主方治疗慢性肝损伤,疗效显著,不仅改善肝功能、改善肝血液状态,同时改善肝纤维化指标。

肺胃同治,清热降逆治疗咽炎 周学文精于脾胃又不局限于脾胃,对内科其他疑难疾病他也积累了丰富的R床经验。急慢性咽炎,除了呼吸道自身疾病之外,反流性食管炎亦可引起。咳嗽、咽痛、咳痰不爽,治疗易反复且易被忽视,针对本病临床特点,用肺胃同治的理论,拟清热降逆利咽法(以橘络、淡竹叶、川贝母、大青叶等为主方)经规范的临床验证,疗效满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学以致知 文以化人

周学文教授从事中医药教育教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等工作50余载。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部863和973等多项重大课题,获得国家、部级奖励3项、省级奖励8项。他长期致力于中医急症的研究,辩证精准,生死边缘,救人无数,建立了15种常见急症的中医辩证诊疗常规,主持研制36种制剂,溃得康颗粒剂等3种新药,获得国家中药新药证书。周学文教授1987年以来受邀国家卫生部药监局参加新药临床医学技术审查工作,任职期间主持了560个中药新药临床医学的技术审评。

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了《萎缩性胃炎436例中医辨证与胃镜病理变化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中药系列颗粒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62例临床观察》等学术论文50余篇,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消痈生肌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以痈论治消化性溃疡的理论基础》、《胃癌癌前病变与中医药治疗》等学术论文10余篇。

周学文教授教导青年一代要学好中医。他说,医者当思路广阔,探微索隐,深中肯綮。他要求学生们要勤于阅读,熟读经典,系统学习与完整掌握中医理论与临床技能,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勤于思考,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同时博采诸家,开拓思维,不拘泥于一门一派,择其善者而从之。临床是中医存在与发展的根基,他要求学生结合临床实践,反复推敲,反复验证,精心培养出多名省级名中医和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岐黄之术 仁德之心

周学文教授50年如一日,长期奔波劳碌于临床一线,每周出诊,风雨不误,偶尔外出公干,也必争取出诊前赶回。前来就诊患者过多,每每耽误午餐时间,他从不对任何一个病人敷衍了事,耐心细致地看好每一个病患。偶有外地远道而来的病人,他又会加班给患者看病。常有患者来诊焦虑,均耐心倾听,开导患者情绪心理,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用词严谨,用语亲切,避免不应该有的医源性因素对患者疾病及生活的影响。

他曾带队参加辽南抗震救灾;在沈阳桃仙机场与兄弟医院一起组织抢救接收唐山大地震危重伤员300余人;连续6年主动下乡到基层医疗教学;2003年非典肆虐,他依然坚持出诊,其基于“肺胃同治”的理论所创制的中药复方,于北京小汤山医院得到应用。

篇(2)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中医教育

中西医结合事业在我国已走过了50年的历程,是医药历史进程中耀眼的路标,在我国医药科学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从2001年起,本所承担了我校七年制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课程的教学任务。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开好头,本所精心组织教师,从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等方面都做了周密的准备和安排;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年轻、学历高、副教授以上(包括中医学、西医学及生物学)的学术骨干主要讲授,经过1998-2003级6个班级教学实践的探索,有一些初浅的认识和体会,在此与同道共同切磋。

1 讲好总论开好头

总论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否讲好讲活,能否激发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直接关系到本课程教学的成败。因此,对于前两年在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接受过较系统现代医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如何使他们树立牢固的中医专业思想,充分理解采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思路与方法来研究、发展中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本部分课程讲授中,反复强调了国家出台的有关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研究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重要性;并详细阐述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目前取得的主要成就;特别是对解放后参加西学中学习,艰苦创新,执着追求而在今天取得累累硕果的老一辈中西医结合研究者的业绩(如中西医结合急症、急腹症研究,证本质研究,中药药理研究,临床辨证客观性和规范性研究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癌前病变及肿瘤的研究等)进行系列的、有代表性的重点介绍,使学生在认识上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在此基础上,积极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由学生自己查阅文献、撰写论文,就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趋势与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使同学们对所涉及的问题及目前的研究进展有了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2 中、西医比较学习

就研究的对象和目标来说,中、西医学是一致的;但从本质上说,二者分属于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尽管都是以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本质、阐述疾病发生发展机理、寻求有效治疗疾病的途径和方法为目的,但两者认识事物的观点、方法以及研究过程完全不同。

尽管学生在前期学习阶段已经进行了较系统的现代医学及部分中医药理论的学习,基础较好;但作为七年制刚迈进四年级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与本科四年级学生尚没有显著的不同,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对他们来说,也才刚刚真正接触。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中、西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差异比较的学习,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两种医学的不同点和优势所在;认识到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结合已成为当代医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及世界“中医热”为中西医结合发展提供的历史机遇;在我国中西医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中西医结合是二者优势互补的必然产物,是未来医学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作为中西医结合发展的继承者,还要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和保持中医药特色不变的情况下,运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知识去研究、发展中医药学是他们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3 穿插生动活泼的专题讲座

21世纪的医药学人才要在竞争中不被淘汰,不仅要有深厚的医学知识,还必须具备掌握最新成果和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及创新思维意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应变及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尤其注意教学内容安排上的前沿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结合本学科的研究,就前沿学科知识邀请相关的专家进行如基因组学的兴起对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挑战与机遇、蛋白质组及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展望、可拓方法在中医病因学研究中的应用以及“证、病、症”结合探讨现代中医的临证思维等精彩演讲。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开设了涉及中药药理和动物实验研究中如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思路和方法进行探索,以及临床中如何进行证候客观化及评价体系标准化的研究思路等专题讲座,并让学生共同参与,进行讨论。

通过穿插这些生动活泼的专题讲座,既丰富了课堂的学术气氛,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他们的科研创新思路与意识,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目前已有多位同学参加学校“挑战杯”课题的申报获立项并获奖。

4 系统介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本方法

从20世纪50年代西学中班开设以来,广大的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运用当时的科学研究方法(包括现代医学的方法)进行了大量中医药实验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摸索出了适用于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各种实验方法如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免疫学、受体学、病理学(包括超微病理)、组织培养、膜学、核技术、影像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并采用这些方法进行相关的研究且取得了累累硕果。直至今日,这些方法仍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中广为所用;尽管其中有些方法可能还显得不很成熟或特异性不够,但本着探讨和发展的眼光,教学中仍然将这些方法介绍给学生,鼓励他们积极思索,希冀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运用所学的新知识、新技术在保持中医药特色不变的情况下对此有所发挥。

篇(3)

【关键词】药品检测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分析

随着我国药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用药安全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快速有效的促进我国药品检测行业的发展。

一、实验室信息系统概述

1.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内容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简称LIMS,主要指利用计算机对于各种实验室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分析的软件与硬件系统。对于实验室而言,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多如牛毛,进行维护管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且成效较低。而利用计算机系统软件,能够科学、合理、快捷地进行实验室各项数据信息的整理分析,将所有实验室的数据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储存、分析,是一项全方位的信息管理系统。

2.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药品检测行业的应用特点

(1)对LIMS的稳定性要求高

药品检验主要是为了保障药品的质量安全,而LMIS是药品检测的主要应用程序,主导整个药品检测的结果分析、整理过程。因此,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与可用性,才能准时地进行药品检测报告的分析、整理。

(2)对LIMS的严密性要求高

目前进行药品检测的种类很多,而每种药品检测的工作流程、信息表、试验报告等都具有自身的要求。同时还会遇到一些分包、延期,药品检测不合格的情况,对药品检测仪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这样纷繁复杂的药品检测过程,需要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高度的严密逻辑性,才能保证药品检测流程严密,减少试验结果出错的机率。

(3)对LIMS的灵活简便性要求高

药品检测一般是根据客户要求而进行的品质、数量等检测,因此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灵活性,用于满足不同药品检测的客户需求。同时药品检测对于不同药品的操作方法也不同,工作量较大,就要求LIMS系统必须简便,操作简单。例如:在广东的药品检测所中,为了应对大量的药品检测实验数据信息,在LIMS系统中开发了天平数据采集界面,保证多批次的药品称量同时进行,有条不紊,充分实现了LIMS系统的简便性[2]。

二、药品检测行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为了有效地提高药品检测的效率,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必要的。这首先必须设计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通常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并配置相应的网络环境,才能正式建立。同时根据药品检测的具体业务,还要设计出整套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基础层、接口层和应用层。

系统管理的设计,主要是维护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部分,它能够对整个系统数据信息进行维护管理,适时地增加了LIMS的灵活、扩展性。同时它也可以通过工作人员的日常简单维护,增加权限设置和二次系统维护开发,尽力扩展LIMS系统的新功能,实现系统效率最大化。其中最主要的6部分模块为:用户管理模块、角色管理模块、程序维护模块、数据修改管理模块、报告报表管理模块、系统接口管理模块。而资源、客户、质量、静态管理共同构成了基础应用部分,实现了所有业务的基本元素。

2.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在完成药品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后,就必须努力要其功能实现,才能真正地应用于药品检测过程中。实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业务应用是最主要的部分,而在所有业务功能模块中,检验业务又是核心部分。检验业务主要通过计算机窗体界面设计、后台代码以及窗体加载数据调用等来实现。其中窗体界面设计能够实现功能操作的模块整合,大大地节约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成本,提高后期维护效率。

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以及其基础应用功能的实现,都必须按照其所包含的功能模块,通过信息代码编程等过程,一步一步慢慢的实现。包括整个功能界面的设计、代码的编写、参数的传递等都是功能最终实现的步骤,它们所有功能的实现,最终构成了整个药品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是对药品检测行业各项数据信息的分析、整理、存储和应用,有效的保证了我国药品检测的安全稳定性。

三、结语

通过对药品检测行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实现,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对药品安全的检测把关,提高了药品用户对药品安全的信心,有利地促进了我国药品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伟强.LIMS仪器接口技术研究[J].北京: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3(2):4-5,9.

[2]林伟强.广东省药品检验所LIMS应用[J].广东:今日药学,2008,18(4):88-90.

[3]张磊.药品检测行业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25-26.

篇(4)

[关键词]中医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6-0133-04

国务院办公厅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以更好地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针。[1]各省级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了管理和指导职能,纷纷采取了一定措施。我校2015年制定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启动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学校“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学校层面做好了统筹规划,各专业做好了实施计划。为全面实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各专业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了创新创业教育选修板块,完善了各项创新创业制度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

一、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建设和保障措施不断完善

(一)成立各级工作组,三部门联动合作

校级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副书记、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团委、学生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等部门书记为成员,负责全面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具体执行机构,办公室挂靠教务处,主任由教务处处长兼任。各二级学院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组织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学校将就业指导工作从原招生就业处分离出来,连同创业指导工作,成立了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为立志创业的学生团队或个人提供项目引导、技能培训、法律援助与政策咨询等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教务处、校团委、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三部门联动,既有各自工作重点,又联动合作,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创新创业能力竞赛、师生创业实体和成果的孵化等工作中发挥各自部门的工作优势,形成相互有效支撑、分工协作的机制,实现了校内资源的高效整合,有效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二)建立并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为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校团委每年在全校范围内举办“天中科技杯”学术节,培育、选拔并表彰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与专业能力竞赛等成果,全面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和学术科研水平。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在目前每年50万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由团委、教务处负责管理,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全面发展。《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版面费报销规定(试行)》,设立本科生论文版面费,用于全日制本科生版面费和专利申请费的报销,进一步调动我校本科生参与创新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在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指南中增设创新创业类课程群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每年进行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及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并对优秀论文、创新成果进行表彰。鼓励各单位积极与社会相关基金会、校友、企业积极联系,争取得到社会的支持,鼓励学院利用社会资源设立学院的创新创业基金,为学生开拓创业视野。

(三)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前行

O置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在学生手册中公布《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设置了创新创业活动学分,每年修订并完善相应的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累积、转换的管理办法,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最基本的创新创业教育。

鼓励并支持广大一线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通过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设立相关研究课题、鼓励创新创业教育试点等工作,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促进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改革考试评估内容和方式,实施形成性评价,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探索并实行非标准答案试题考核。充分发挥考核与评价体系的“指挥棒”作用,引导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丰富

(一)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必修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创新创业类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途径和一般规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充分利用各类资金引入创新创业类网络课程,充分发挥网络学习资源优势,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实现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联动机制,形成层级递进的一套完整的“慕课&微课”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促进我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二)建设服务专业培养要求专业限选课程

各专业要根据性质的不同,充分发掘本专业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可以侧重于创新教育,也可以侧重于创业教育。医药类专业着重强化创新教育,培育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以专业创新成果为基础的创业实践;管理类专业侧重以创新的理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创办企业。学校在管理学院搭建创业教育与实训体系平台,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充分使用了知识互动、评估、角色扮演、模拟经营、竞争对抗等各种培训教育领域最新手段与技术,大大提升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该模块包括认知创业应用、创业能力评估、商业模式应用、政策达人应用、案例达人应用五个子模块。

(三)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能力拓展板块

充分利用学校管理学院师资和已经购置的“尔雅通识课平台”,线上和线下有机结合,充实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培养创业者解决创业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建设“创新创业能力拓展板块”,使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要选修相关课程,获得相关知识,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养成。探索以任选课方式推行专业学术社团、实行科研课题开放等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创业选修课课程,并邀请我校主管教学校长、主管创新创业教育校长、主管大学生创新创业具体落实工作的团委书记、针灸推拿学院院长等作为主讲人,从创新与创业的概念、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的方法、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剖析以及我国、我校创新创业管理制度等多角度为我校学生阐释创新创业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

我校对学生分阶段地进行创新创业引导,现已开设必修课3门,选修课4门,累计授课160学时,修习课程学生4800余人。学校积极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分阶段、多渠道、点面结合地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广泛

(一)思维启蒙平台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培养我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我校整合院校两级资源,促进优秀人才和创新创业成果的不断涌现,启动了“天中科技杯”学术节。学术节开展期间,我校先后组织了“岐黄雏鹰”学术科技论坛、“天中大讲堂”、科技论文写作与投稿专题讲座、科技创新基金等相关活动,人文知识竞赛、校园微视频大赛等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各学院围绕“天中科技杯”学术节主题,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分别开展了系列学术活动月活动。

(二)校、市、国家三级大创平台

学校为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提供便利条件,鼓励并支持学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学有余力,有兴趣进行创新创业训练的学生创造自主主持项目的机会,搭建校、市、国家三级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三分之一以上学生积极参与申报各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五届校级创新基金共资助了286个项目,共立项国家级项目52项,天津市级项目63项。通过校、市、国家三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驱动,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继续遴选资助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达到创业实践的目的。

(三)专业能力培优平台

依托各级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实训教学中心,不断强化中医学类学生思维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中药类专业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护理类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等,形成了“德育橄取⒛芰ξ重、创新为翼”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增强学生综合能力训练的积极性,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搭建培优平台,通过培训、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创新创业及专业能力培养。发挥各类大学生专业能力竞赛、天津市创新创业奖学金评比、“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校级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强化创新创业,实现赛事育人功效。

(四)创业孵化实践平台

我校“天梦”众创空间坚持“服务与指导”双项并举,是我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有效载体。学校为已入驻创业团队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和资源,发挥流动工位的作用,提供办公、培训、考核、洽谈等指导和服务。积极通过“”网站,以及“天中就创业”“天中SC?鄄DA”“创客在天中”“众创空间团队”等微信平台、QQ群,定期创业政策推广、创业活动分享、创业资源整合等信息。将优秀创业团队的事迹推荐到《天津日报》、《渤海早报》、天津广播电台生活频道《创业者说》栏目及“北方网”“滨海高新网”“今日头条”等多家网络媒体进行报道。以创业培训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组织大学生创业培训班,讲解国家、天津市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有关政策和优惠措施,传授创业的理念、基本知识和技能,近300人参加并取得了创业培训证书。举办网络模拟经营公司实训课、“大学生创业――路在何方”等专题培训辅导等培训辅导、实训实践类讲座。依托“天梦”众创空间,依托丰富的实验室资源、实验实训基地资源等突出专业服务特色,为学生提供创业成果转化的有效服务,打造了“岐承”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实现优秀学生项目成果转化。2014级硕士研究生邓忆伏创建的“恒益堂”,将中医药专业特长与日益增长的养生保健需求对接。2012级本科生马亚乐相继注册成立了“天津绿印广告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与“天津绿印云创科技有限公司”,现已在天津市、吉林省等20余所高校校区开设直营和加盟分店。

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初步建成

(一)师资队伍高素质、多元化、专兼职结合

学校要选任一批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拥有一定创业经验的干部教师充实到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以学校领导、部门领导、学术带头人为主。此外各学院至少要有一名教师或者辅导员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学校还聘请了校内外导师、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专家为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教师,邀请智联招聘经理、天津电视台《非你莫属》特邀嘉宾,福能集团CEO等企业负责人为创业企业导师,为学生创新创业导航。初步建成稳定的、专兼职结合、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经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

篇(5)

银杏栽种历史悠久,除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外,还集食用、护肤、药用、保健等价值于一身,银杏的果实和叶片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我国传统医学中,银杏果实应用得比较广泛,银杏叶片则有些低调。不过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相关报道的不断增多,银杏叶也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中药银杏叶片因在心脑血管病等常见病的治疗上作用比较突出,且价格低廉,受到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喜爱。

不过近来,一种同样是取自银杏叶、同样用于脑部周边等血液循环障碍的进口药物金纳多(通用名银杏叶提取物片)开始进入国内市场,也吸引了不少患者的目光。那么,两种药效果有何区别?为何价格如此悬殊?患者如何选择?

银杏树是古老的树种之一,2亿5千多万年前侏罗纪恐龙掌控地球时,银杏是最繁盛的植物之一。地球生命历经千亿年的变动,尤其是冰川覆盖之后,只有银杏仍保持它最原始的面貌,在生物演化学史上被称为“活化石”。要说银杏有助长寿,光凭其长寿的历史就能让人信服。当然,我们不能这么想当然地简单下评语,这不科学,还是要从成分等方面具体分析。

银杏全身都是宝,这并非虚言,因为其果实、种子、叶子都有比较高的药用价值,其药理作用不断被认识,临床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银杏叶,不仅更容易采摘,药用价值同样不亚于银杏的其他部分。

银杏叶,中医“盲区”

银杏及其成分,尤其是银杏叶,虽然属于中药,但是很不巧,中医药对银杏的认识多集中在其果实上,对叶片的研究相对不足。

有关银杏的最早记载是将其作为食物收录于元代的《饮膳正要》一书中,此后便被作为中药收入本草学文献中,如《本草纲目》记载银杏“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本草再新》也记载银杏能“补气养心,益肾滋阴,止咳除烦,生肌长肉,排脓拔毒,消疮疥疽瘤”。

相比之下,银杏叶片在古代中药文献中的记载则很少,其药用始见于明朝初期的《本草品汇精要》,仅有“敛肺气,平喘咳,止带浊”等记载。1977年版中国药典开始收载银杏叶,但在现代中药学著作中多是将白果(银杏果实)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银杏叶仅在此项的最后,作为“附药”而略作论述。

历史上祖国医学主要用银杏的种子入药,其具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等功能,常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等症,其中治疗咳喘疾病者较多。

遗憾的是,很少有中医师在处方中用银杏叶,不少中药店甚至没有银杏叶这味药。事实上,银杏叶片比银杏果实作用更广泛。银杏叶味微苦,性平,具有益心、活血止痛、敛肺平喘等多种作用。

现代研究,硕果累累

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银杏叶才逐渐开始受到重视。

国外开展的研究表明,银杏叶所含的化学成分对防治老年性疾病有较好效果。银杏叶片制剂的开发始于欧洲,1965年德国施瓦伯制药集团上市全球第一个银杏叶制剂Tebonin,随后有法国博福-益普生制药公司生产的达纳康。

德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相继研制出用银杏叶提取的各种制剂,并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性痴呆等,成为欧洲老年病用药中的畅销药品。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得到德国生产银杏叶制剂的信息才生产出“6911”,由于制备工艺及疗效问题,到80年代国产银杏叶制剂才开始上市。近年来,对银杏叶的研制和开发成为了我国医药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十年来发表的论文约有1300余篇,绝大多数是关于银杏叶化学成分研究和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的,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目前中国有数百家外资、中资制药企业生产银杏叶制剂,产品主要有银杏叶胶囊、舒血宁片、斯泰隆片、银杏天宝、络欣通、华宝通、冠心酮、静可福、达纳康、金纳多等,有片剂、口服液、胶囊、酊剂、喷雾剂、洗剂、软膏、霜剂、气雾剂等多种剂型,被广泛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编者注:截至发稿时为止,以“银杏叶”为关键词在国家食药监局官方网站的查询结果显示,相关中药产品信息多达120条。

银杏叶片制品一经上市,销售情况就非常好。在1987年至今的欧洲市场、1995年至今的美国市场,其销售额排行均为第一位。目前,世界银杏叶片相关产品年销售额达数百亿美元。

银杏叶,护心护脑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银杏叶含有200多种药用成分,其中黄酮类活性物质46种,微量元素25种,氨基酸8种。其中以黄酮为主的有效成分,具有保护毛细血管通透性、扩张冠状动脉、恢复动脉血管弹性、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脑血管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松弛支气管和抑菌、营养脑细胞及其他器官的作用,而且还有使动脉、末梢血管、毛细血管中的血质与胆固醇维持正常水平的奇特功效。

对银杏叶,民间可能直接就拿来泡水或与其他中药一起煎煮后服用,但这只是小部分情况(直接泡水则是错误的方法,见后述)。银杏叶大规模的使用,还是来自银杏叶提取物,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疗效显著。

银杏叶提取物有敛肺、平喘、活血化淤、止痛等多种功效,故而适用于肺虚咳喘、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心绞痛、血脂异常、糖尿病、抑郁症、脑缺血、脑功能障碍、脑伤后遗症和衰老患者等。

防治冠心病及心肌梗死

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缺血心肌的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症状等作用,减少心率失常的发生。不仅对冠心病、心绞痛有确切疗效,也能对其起到预防作用,减低发生率。

调脂降压促循环

银杏叶提取物可使血液黏稠度降低,调节胆固醇、甘油三酯,并可保护血管,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弹性而达到一定的降压功效。还能调节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或抑制微血栓的形成,增加心脑的供血,促进血液循环,清除自由基等,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脑缺血、脑梗死等效果尤佳。对脑外伤后遗症、老年性脑功能障碍(如老年性痴呆)也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在改善注意力、记忆力和老年病症状方面。

高血压患者出现血液黏稠时,医生可能会在降压药之外加用活血化淤药,如银杏叶制剂,以防止血栓形成。

除对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有防治作用外,银杏叶制品还对其他一些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防治糖尿病及其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银杏叶制剂与降糖西药合用,对糖尿病有较好疗效,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用药,也适用于糖尿病的部分并发症,如可改善眼部血流及视神经障碍,特别是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此外,它对视神经障碍、老年黄斑变性、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等也有一定疗效。

治疗哮喘

银杏叶制剂可解除平滑肌痉挛,松弛气管;银杏内酯B为主要的治疗气喘和过敏的活性成分,因此可治疗气喘。

抗肿瘤

银杏叶提取物有抗肿瘤及增强免疫活性,能抑制亚硝胺等物质的致癌作用。其中的白果内酯可用于转移癌的治疗,并可提高癌症化疗效果,银杏叶聚戊烯醇对移植性肝癌也有良好的抗癌作用,故可用于抗肿瘤。

抗衰老

因银杏叶提取物有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氧自由基,抗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延长细胞寿命,故有抗衰老及润泽肌肤作用,并可缓解心肌、肺、脑部等的急性损伤。

治痔疮

痔疮实际上就是直肠部位的静脉曲张,银杏叶制剂可用于治疗痔疮、静脉曲张。如前面提到的静可福,主要适应证就是用于静脉-淋巴功能不全,急性痔疮发作。

他山之石金纳多

对于银杏叶制剂,不少读者朋友可能听过一个名字,一种洋品牌——金纳多,相信大家看到、听到的介绍里,该药都充满赞誉,不少读者朋友也怦然心动,纷纷来电来函咨询应如何在该药与国产银杏叶片之间选择。

金纳多有注射液、滴剂和片剂,片剂每片含有银杏叶提取物40毫克,其中银杏黄酮甙9.6毫克,萜类内酯2.4毫克(银杏内酯、白果内酯),能降低血液黏性、改善微循环系统功能;其中所含的银杏酮可抑制血管紧张素酶(ACE),从而扩张脑血管、冠状动脉,降低血管阻力。

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片有如下作用——

1.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金纳多对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有明显效果,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头晕、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可改善心脏血流、保护缺血心肌,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某些指标,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2. 治疗血脂异常 金纳多对血脂异常有治疗作用,可明显调节血脂水平,降低中老年人冠心病发病率。

3. 治疗脑血管疾病 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细胞血液循环、活化细胞代谢,对老年性痴呆、脑损伤后遗症、脑血栓等疾病疗效显著。

看到这里,不少读者可能产生了一个问题:这金纳多的作用,怎么跟前面介绍的银杏叶制剂的作用这么相似啊?

大家产生这个疑问,一点不奇怪,因为从本质上来说,金纳多片与银杏叶片是同一种药物,甚至连各成分的含量都基本相同,其作用范围,自然也就比较类似了。当然,它们相似归相似,也不是全无区别。

相对来说,作为进口产品的金纳多,生产工艺可能更严格一些,质量相对更好一些,但价格自然也要贵一些;国产制剂则可能胜在原料的道地及性价比上。患者朋友最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咨询专业医师后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不良反应要牢记

银杏叶一般来说比较安全,只是偶有头昏、头痛、乏力、口干、舌燥、胸闷、胃不适、食欲减退、腹胀、便秘、腹泻等。由于银杏叶可抑制血小板功能,过量易导致出血,故不宜长期、大剂量应用;与肝素、香豆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西药及部分止痛药(如扑热息痛、麦角胺)同用时,应注意监测、观察,老年人更要加倍警惕,对于已有老年性血管硬化、血管变脆的患者来说,更不可长期服用,以免造成脑出血。

而金纳多也是罕有胃肠道不适、头痛、血压降低、过敏反应等现象发生,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即可自行缓解。长期静注时,应改变注射部位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后 记

幸运的是,目前银杏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相关产品越来越多;不幸的是,国产厂家在其中并不能独占鳌头。

其实,银杏早在2亿多年前已在地球上存在。到了250多万年前的冰河期,天气变冷,世界很多地方的银杏先后灭绝,只有中国的银杏仍然生机盎然。银杏被称为“活化石”。当今世界各国所有生活着的银杏树,无不源于我国。银杏最早传入朝鲜半岛,现在朝鲜和韩国已普遍种植,后传入日本及其他国家。传到欧洲不过是200多年的历史,而德国却用银杏叶生产的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更是赚够了中国人的钱!“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事实,让人颇为感慨。

需要警醒的是,不论是制度层面还是行动层面,海外企业都走在了前头。目前,西方国家抢注的中成药专利上千种。而在国内,中医药专利申请却遇到制度障碍,举步维艰。

与此同时,“洋中药”则开始大行其道。日本一家中药企业以我国中成药六神丸加工制成的救心丹,年销售额达1亿美元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销售到我国。川贝枇杷膏、保心安油、驱风油、红花油等“洋中药”,更是将我国同类产品打得几无还手之力。

洋中药的兴起,既反映了国际上对中医药及传统医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也反映了国内中药产品并不能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

可惜的是,现在我国中医药研究在国际上处于落后状态。曾有一项统计显示,国际中药市场销售中,日本产品占到了80%,韩国占10%,而作为中医药鼻祖的我国,仅仅只占3%,其中大部分还是原料中药材和保健药!

医药产业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而中药产业则是朝阳中的朝阳。

各国过去对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的偏见正在发生转变,特别是中医在非典中发挥了比西医更为明显的作用之后。同时,国外医学界也开始认识到化学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大。美国制定的未来药剂战略中,化学药物的比重大幅减少,而中药和生物制剂则占了较大比重,这对中药起源至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无疑是一个启示。

遗憾的是,现在的中国仍然有人要否定中医药。这不能不发人深思。今日的中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运大兴,正是大力研究、开发中医药产业的大好时机。有志气、有技术的中国医药人员,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中医药发扬光大的时候了。

相关链接

银杏叶的主要成分

银杏叶主要含有内酯、黄酮、酚酸以及其他一些物质(如氢氰酸、组胺等)。

内酯 可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保护神经元和脑组织免遭缺血及缺氧损伤,消除神经紧张和焦虑,其中银杏内酯B用于治疗气喘和过敏,白果内酯治疗神经痛、脊髓病、脑病、老年性痴呆等。

黄酮 具有选择性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消除对心脑血管内壁细胞有毒害作用的自由基,保护缺血所致的心脑细胞损伤作用。

酚酸 为银杏叶主要毒性成分,可致过敏、致突变,有升高谷丙转氨酶(ALT)的作用。

提醒

银杏叶不宜自行采摘后泡水饮用

篇(6)

关键词:无形资产 医院发展 新动力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248-02

相对于无形资产而言,在旧体制中,医院更加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而无形资产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事实上,社会的有形资产和金融资产顶多只能获得一个平均投资回报率,而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可以获得超额的利润和竞争优势。当今社会财富与经济增长受无形资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合理地利用和管理好医院的无形资产,从而实现优化医疗资源,整合业务流程,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医院的整体价值,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及医院无形资产的特点

无形资产是一种对未来收益没有实物形态或非财务性的要求权。比如:商标专利或者一种特殊可以节约成本的组织结构。一般来讲,医院的无形资产是指医疗服务中长期形成或者使用,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为管理者带来高于一般有形资产所获得的效益,却不具备实物形态的财产及其相关的权利。医院的无形资产的种类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却有别与其他资产的特点:一是非实物性:无形资产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如医院的品牌和商誉等。二是排他性:无形资产往往被特定为医疗单位垄断占有的,有些受到法律保护或者通过医疗单位自身保护而实现的。如专有技术、技术诀窍等。三是效益性:某些专利或者非专利技术的开展,既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开拓市场,增强竞争,又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四是附着性:无形资产往往附着有形资产而发挥其功能。如医院引进的新医疗技术在其新的医疗设备下使用就是其中之一。五是共益性:医院的无形资产(如: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可以为不同利益主体共同合用,它可以在其所有者继续使用的前提下多次转让其使用权。六是积累性:医院无形资产基于其他无形资产的发展,而且无形资产自身发展也是不断积累和溶化的过程。如医院组织文化的、医院的核心价值观等。

二、无形资产的类别及医院无形资产的表达形式

并非任何无形事物都是无形资产,成为无形资产的前提必须以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为其控制的主体创造效益,并且在较长时间持续产生效益。根据产生无形资产的主要来源,无形资产可分为三个主要类别:创造发明,组织实践和人力资本。医院不同类别的无形资产各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1)发明创造。医院是科技和知识密集性产业,医疗专利技术和非专利技术是医院重要无形资产之一,同时,新医疗技术引进是医院无形资产投资活动。现代医院管理中,专业论著和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成为衡量一个医院学术水平、医疗水平高低的条件之一。(2)组织实施。在市场经济中,无形资产更地多是以组织资产体现的,并可以产生丰厚的利润。医院组织实践中,商誉、公共关系、特许项目和医院文化是医院传统的无形资产。现代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而使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后的医疗资源,合理的业务流程,独特的组织结构,信息化的组织网络,科学的管理模式等是现代医院管理的目标,同时也是形成医院无形资产的源泉。(3)人力资本。“以人为本”是人才管理的宗旨,医院的人力资本是有独特的人事和薪酬制度创造的。它包括合理的人才结构,员工培训的投资,激励性薪酬制度以及独特的组织结构。医院的无形资产和其他类资产之间区别经常是很模糊的。无形资产经常以有形资产或劳动力(如员工的知识)为载体,这使得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在创造医院价值过程当中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三、无形资产的经济学涵义及医院无形资产的增值

和其他类型的资本一样,无形资产也同样适用于经济学成本效益均衡原理,这是无形资产相关的管理和评估问题的关键。无形资产能够产生收益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经济特性、非竞争性、可升级性和收益报酬递增性的特点,导致无形资产的非竞争性主要原因是无形资产所产生巨额固定成本及其具有的小额边际成本特性。也就是说,无形资产的非竞争性,在一定地方使用无形资产并不妨碍在其他方面的使用,是无形资产的主要价值驱动因素。无形资产价值的创造力,表现在无形资产可以通过知识和经验积累而实现。无形资产的收益报酬递增的特点是增加它们的可升级性,并通过规模效应,创造更多的价值。医院的价值是资本资源、人力资源和管理资源有机的组合,共同作用的结果。无形资产在医院总价值中占有相当大的的份额。在市场经济机制条件下,医院的结构和战略调整的基本变革会导致无形资产的大幅度增长。同时,作为医院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特点和经济学属性,无形资产不会凭空保值和增值,而是在不断投入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通过科学的经营实现其保值和增值的。

四、无形资产的评估及医院无形资产的管理

医院无形资产评估具有以下意义:(1)明确医院价值。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无形资产评估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2)医院无形资产评估为无形资产的保护提供了经济依据。(3)医院无形资产的评估为无形资产的投资和转化提供了价格依据。(4)医院无形资产的评估可以与其核算相互促进,完善医院的财务体系。医院可以根据无形资产的类型、特点、评估目的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等具体情况,通过适合的评估方法(如:市场法、成本法、效益法等)进行,确定其相应的价值,为医院的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医院无形资产的管理应结合无形资产的特点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进行。首先,建立会计评估机制,在财务管理中比较明确地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分析无形资产的投资以及回报率等等。其次,完善法律制度体制,明确无形资产的保护范围,应用法律和自身制度的手段,保护已有的无形资产。最后,市场经济体制下可以合理利用经济杠杆,充分应用无形资产,同时加大无形资产的投资,使其市场价值最大化。

五、无形资产的利用及医院的创新机制

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资源结构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医院作为社会医疗资源的基本单元和医疗保障体系中必要的环节,具有市场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双重身份,创新是市场经济下医院发展的必然,医院创新机制是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综合体,合理地利用和管理医院的无形资产是医院创新机制的驱动力。要加强对无形资产的智力投入,通过对医务人员知识和智慧的发掘,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医疗技术、服务项目和管理技巧。医院要增强对无形资产的资金投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管理者应在理论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无形资产的经济效益的生命力,并且能够不断地发展增值。

总之,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医院在医疗硬件相同的条件下,要想在医疗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对无形资产的重视和管理就应当加大力度、提上日程,使无形资产真正成为医院持续发展的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廖景波等.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经营模式探索.经济师,2013(4)

[2] 肖侠,骆阳.对企业无形资产管理问题的思考.会计之友,2008(33)

[3] 财政部.新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4] 吴少平等.会计法全书.新华出版社,1994

[5] 王维平著.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 殷勤凡著.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管理创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