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艺术与人生论文

艺术与人生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2 17:39: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艺术与人生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艺术与人生论文

篇(1)

写意花鸟画作为文人画艺术中最具灵性和文人精神特质的画科,它浓缩和涵盖了中国文人的艺术思想,精神内涵与审美品格,是历代文人寄托理想、抒感、展现抱负的重要表达方式,也是中国画审美理想与审美品格的精髓所在。

一、“乐山乐水”的赤子情怀

中国文人的“山水情结”可谓与生俱来、绵延久长。“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翻开中国文化历史的册页,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春风得意,官高位显的文人大家,还是壮志难酬,吟啸山林的寒士布衣,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人生梦想和精神归宿,那就是亲近自然、远离喧嚣,到自然中过清静无为的田园生活。中国文人这种对自然山水的特殊眷恋几近痴迷,它既反映了文人在政治与仕途的困顿中渴望回归自然、回归自我的心灵本性,又体现出一种与世无争、清高朴素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山水无言,真意自现”,寄身于自然山水之中感悟人生的壮美与兴衰,体味人生哲理,不仅是文人功成名就或壮志难酬时的精神归宿,更是抚平心理创伤、怡情养性的灵丹妙药。自然界中的一花一叶,一虫一鱼,无不以其天然之趣、勃勃生机给文人墨客带来生命的惊喜与人生感怀,成为他们抒感、吟诗作画的重要题材和寄托无限遐思的理想化身。

二、独立高标的人格境界

中国文人受儒道禅思想的浸染,历来重视自身内在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完善。在儒家“君子”人格和道家“顺道”、“适然”等思想的渗透下,历代文人以立德、修身为立世之本,将高尚的品德看做是人生的第一修为。作为文人修身养性的书画艺术,也成为画家寄意人生体现人格境界的重要形式。清王昱《东庄论画》云:“学画者先贵立品。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儒家画论亦讲究“汰俗、养性、明理”,认为大凡“美”的事物,惟有以明净的人性品格入画,才能深切摇动观者的心灵,而技艺犹在末节。中国画美学对画家人品与境界的要求,使画家的人格品行、修养意趣与作品互融互生,画品的高下以画家的人格修养为基础,而人品则通过作品的立意与笔墨意境来体现。中国文人士大夫正是以其深厚的学养和独立高标的人格魅力滋养了中国画艺术,而最终使其脱离了对客观物象的简单摹写,上升到诠释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崇高主题。在写意花鸟画艺术中,画家在题材上多选择梅兰竹菊、枯木松石、荷花小鸟等具有崇高品格与个性的形象入画,这些形象不仅是自然与笔墨意趣的体现,更隐含着画家深层次的审美理想和人格追求:梅花傲霜凌雪,不畏严寒,自古以来就是坚贞不屈独守贞正的象征;竹子清雅脱俗,虚心有节,从而成为画家气节与人品的体现。此外,兰的淡远,松的坚韧,荷的纯洁,无不以其品格之美,成为历代画家笔下表达高尚志趣与品格的重要题材。王冕以“画梅须有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而名垂画史,文同以墨竹独得高标境界和清远意蕴而流传千古。画家笔下的花鸟鱼虫,也因其赋予的人格之美,从而焕发出了独特的生命与个性魅力。

三、刚柔相济的傲骨柔情

1、文人风骨

文人的气节与傲骨与生俱来,成为文人书画艺术中最动人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抒情寄意为特征的写意花鸟画,更成为文人风骨与个性的绝佳体现:功名利禄面前,王冕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墨梅自喻;世迁之际,郑燮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风竹明志。在朝代变迁、国破家亡之际,身怀民族大义的遗民画家纷纷退隐山林,以书画寄恨以表达对故国的忠贞。元代画家郑思肖宋亡后“坐必向南,誓不与北人来往”,作品常以露根兰入画,以抒发国土沦丧的亡国之痛。其诗更有“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之句,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坚贞不屈、不事新朝的爱国之情。明末代王孙朱耷,明亡后弃世出家,将一腔忧愤宣泄于尺幅之间,其笔下小鸟皆白眼示人,于倔强冷峻中透露出对新朝的抗拒和不屈精神。此外,更有倪云林的秋江寒树,李方膺的疾风劲竹……历代画家将文人的铮铮铁骨与崇高气节,融入了写意花鸟画艺术的笔墨世界,极大促进了画品、诗品和人品的高度融合,提高了写意花鸟画的立意和审美品格。

2、士子情怀

文人是强大的,文人又是敏感多情的,春花秋月,朝露夕阳,自然界中的瞬息变迁无不牵动着文人的情思,引发出不尽的感慨和情感共鸣。正因如此,才有了多情的诗句、隽永的文人画和灵动的音乐。文人细腻敏感的精神特质,亦如春风细雨,点点融入了写意花鸟画笔墨意境之中,使画家笔下的一花半叶,淡墨欹毫,都充满了无尽的情感张力。从朱耷笔下“墨点无多泪点多”的惨伤之痛,到徐渭“独立书斋啸晚风”的沉郁凄凉,再到唐寅“山空寂静人声绝”的闲适淡然,文人画家敏感而丰富的情怀可知、可触、可感。正是这种情感与笔墨意境的完美融合,丰富了写意花鸟画的审美内涵,使作品充满了撼动人心的力量。

四、寂寞孤独的心路历程

“人生读书忧患始”。行进在历史长河中的中国文人,终生都在寻寻觅觅中前行,追寻着生命的意义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为文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文人十年寒窗饱读诗书,将入仕作为人生价值的终极实现。然理想与现实之间却矛盾重重,真正凭科举制度进入政治舞台,从而一展抱负的文人少之又少,大多数文人却空有满腹才华而入仕无门,在孤高 自守中度过了孤独寂寞的一生。即使是成功入仕的文人如欧阳修、苏轼等文坛大家,也常常因与世俗的格格不入而屡遭贬黜……壮志难酬,知音无觅,文人的寂寞、悲哀与孤独唱响千年,也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与书画作品。

在文人笔下,一朵静美的花、一片萧瑟的叶,一只寂寥的秋虫都被赋予了清高的生命个性,成为画家寂寞人生的知己和情感寄托。“孤独”也被赋予了脱略凡俗、清高自守的人格含义,成为文人在艺术创作中追求的崇高境界。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孤独”之境,多以大面积的虚空入画,笔墨极为精简。画中或一石危立,或数枝横斜,小鸟虫鱼亦多神情寂寥,无依无傍,营造出一种天荒地老、旷世孤独的意境。在历写作意花鸟大家中,善于以“孤独”入境的画家尤属朱耷,其代表作品《孤鸟图》、《鳜鱼》等,无不以简到极致的笔墨和撼人心魄的孤独意境,给观者留下了强烈的视觉印象。在《孤鸟图》中,一枝枯枝横斜入画,枯枝尽头,惟有一鸟垂头缩颈独立苍茫,此外空无一物。朱耷笔下这种“孤”到奇绝的意境,实际上是画家暮年孤独心境的真实写照,也包含了画家对一生孤独命运的深邃思考……中国文人正是以笔墨写意这一特有的艺术形式,宣泄着对人生命运的抗争与情感困惑,在困顿中坚守,在失望中抗争,在得意时自省,寂寞、孤独又执着。

参考文献:

1.樊维艳.《中国哲学视野下的中国画学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1

2.周怡.《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态智慧—走进书画艺术的境界》. 山东社会科学 2009.08

3.邵明珍.《仕与隐:唐宋文人典型个案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1

4.杨苗苗.《中国花鸟画的独特性与文化根源》..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9

5.侯中淑.《苏轼文人画思想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9

6.李小勇.《宋元文人墨梅画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0

篇(2)

音乐教材内容:人音版音乐教材第1单元第1节----音乐与人生

政治教材内容: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必修3《文化生活》

音乐教材的第1单元只有1节内容,按照教学进度安排也只允许教师用1节课时间把它讲完,而音乐与人生是1个非常大的课题,在教学要求上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3个问题: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艺术作用;怎样欣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从表面上看这3个问题好像基本概念的成分很强,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单从书本的内容入手,在课上要讲述大量的理论知识,又要欣赏3首音乐作品,通过实践证明,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教学的时间不够,而且教学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而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必修3的教材,整本书间的就是《文化生活》,它的4个单元内容的标题分别是:文化与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在这本教材中深刻阐述了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提高了学生对于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认识,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这中间当然少不了音乐文化,甚至讲到了音乐文化是怎样影响人的成长的,例如:在教材的第17页有这样1段话:

在生命的长河中,

总有1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

总有1段情感让你刻骨铭心;

总有1段理想让你永不放弃;

总有1种力量让你奋然前行。

篇(3)

关键词:意境 起源 分类 特征

一、“意境”说的起源及发展

“意境”说渊源于道家在“虚静”、“空灵”、“心斋”、“守静”、“坐忘”中而能显现“玄通”、“玄览”、“神遇”、“意致”的能力和能传道、悟道的思想,使中国古代诗学一直贯穿、围绕着一条以意境说、境界论为核心的主线。境界一词在先秦就有了,诗经就有“疆”、“境”等字眼,《国语》、《左传》、《列子》等出现了,毛诗序就有境,疆也,从逻辑上产生的“境”是疆土,是空间上的概念,以后就变成了“境”,在许慎之前就产生了,说明“境”产生得比较晚,起源可以追溯到《庄子》。庄子曰:“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秋水》)这里的意致指的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需要用心去思考的那些精妙和无形的东西。另外,庄子在《庄子・天地》中还提出了“象罔”的说法,就是一种虚实结合、空灵、玄妙的结合。其实意境的主要内涵也就在于“意致”和“象罔”。只有达到言辞无法描绘,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才能真正达到认知与审美统一的至高境界。总之,老庄认为传道、悟道贵在一种自我领悟、思考,这种境界没有具体含义,无法用语言交流。这也是“意境”最玄妙的精神源头。

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第一次用“境”这个词来评价嵇康和阮籍的诗,说他们的诗“境玄意淡”,这可以被看做是文学意境论的开端。到了唐朝鼎盛时期之后,意境的概念全面形成。在王昌龄的《诗格》中,首次出现“意境”二字连用,当然,这里面的“意境”只是指诗有三境。一是指:物境。想要写好山水诗,必须要用画笔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二是指:情境。将个人的喜怒哀乐,皆由诗表达出来。三指的是:意境是虚与实,主观与客观,乃至自我与世界的平衡,偏重于意,偏重于自我,以我观物,则是有我之境。可见刘勰客观上分析了创造意境的三个层次。“意境”的创设,离不开作者发自肺腑的情感抒发,真善美的性格、细微的观察力,贴近生活,这样的“意境”才能打动人心。继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提出了诸如“文外之旨”、“缘境不尽曰情”、“取境”等重要表述,又把对意境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之后,刘禹锡又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说法,晚唐司空图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等观点,都逐步扩大了意境论的研究范围。宋代的严羽提出了“别材”、“别趣”的说法,划定了意境论的研究范围;明朝的陆时雍侧重于研究意境的韵味;清代的王夫之深入探讨了情与境的关系问题。王国维集大成,他将已经分为“有我”“无我”两个境界,“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总而言之,意境是中国历代文论家、诗学者所提出的有关“神韵”、“气韵”、“兴象”、“心物”、“虚静”、“动静”、“虚实”、“含蓄”、“兴趣”、“妙悟”、“中和”、“味象”、“物化”、“形神”等内涵,将佛老关于“境界”说的哲学宗教内涵在美学上加以发挥,形成了内蕴丰富深远、意味无穷的完备的“意境”说。

二、意境在中国古代产生的原因

1.中国古代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是古代人和万物一体,先秦儒道就有这个说法。儒家: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周易的本体论,就是生命的本体论哲学,他们认为天地之间有“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存在于天地万物,却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人是宇宙中的生命体之一,由天地而生,因此,人跟宇宙是相通的,这种观念代代相传。因此可说,意境,即人和客观世界的相互融合。道家不宣扬自我,庄子强调人要变成自然状态的人,万物与我为一,人生需有随伴,只有有人在旁与你分享,还有美妙的万物,才会产生兴致。“仁”在老庄哲学中代表的是一种血缘关系,“二”则代表一种符号,象征某种关系。

2.中国以东方农业经济为主,人对自然环境四时八节有依赖,所以自然与人为一体,没有用敌视眼光打量自然,中国人生存处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具有亲密的关系。在生存发展上就会产生意境。中国人的存在方式,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亲和关系,西方人重视个人撞荡,从小就培养如何脱离家庭的控制。中国人:人与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亲和关系,中国人看社会也是用看自然的眼光去看。

3.境界的构成是多维的,西方人也有多维思维,但是是“双重二元对立的”。第一个对立是主客二元对立,主客关系天生就是缺乏感受的关系,科学精神是凌驾一切的;第二就是理性与感性的对立,西方认为人生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事实上这两者之间可以分离的,感性划归到生命中;第三,本体与现象的对立,中国则是一体连融的,西方在讨论诗、文学等也是用这个框架。中国则是在整体构架中作多层划分,王国维所以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象外之象,是在场与不在场之分,没有本质与现象的对立。境的层次,一是有和无的层次,最重要的是无,无不出现就没有境界,中国讲“无”,不是有一个“无”的东西,这个“无”就是道。“无”就是自由,无的解释就是无对象,无限制,没有他律。无对象就是不能用具体的对象来描绘。道,非常道。一切可以描绘就不是无,无就是由自己决定的,自由就是由自,即由自己决定。中国讲“无”,由在场牵挂出不在场的,才能有境界。

三、文学意境的分类

关于意境的分类,在理论上尚待深入。中国古代文论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分类方法:一是刘熙载分类法。清朝刘熙载从意境的审美风格上提出了分类方法。他说:“花鸟缠绵,云雷奋发,弦泉幽咽,雪月空明,诗不出此四境。”“花鸟缠绵”指的是明亮艳丽的一种美;“云雷奋发”指的是高尚热烈的一种美;“弦泉幽咽”指的是凄美悲凉的一种美;“雪月空明”则是一种平静庄严的美。这四种意境美都是中国抒情文学的具体表现,无论哪种美写得漂亮都可谓是佳作。也就是说,文风无高低之分,只是个人喜好罢了。

二是王国维分类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提出一种分类方法。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中的“有我之境”,指的是感情直白、方向明显的一种意境。而“无我之境”,则是指表达感情含蓄的,不露声色的意境画面。

四、文学意境的艺术特征

1.时间性。来自人生的实践,体现人生实践,因为境界不可能产生人的认识活动。认识活动是主客二分和现成性的,主客二分的意思是把人作为活动的主体,事物中的客体,人与事物是主客关系,认识论往往忽略了人与时间的关系。现成性,人天生就是个主体,事物天生就是客体,人没有形成发展意识,裸的主体,事物也没必要被放在人的关系中考察。主客二分引导现成性,现成性强化了主客二分,认识论解决问题的本质,就是人凭什么达到事物的本质,就是要形成知识论体系。自然主义就是“看”,现实主义就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深入生活,反映生活规律),他们都从认识论的角度考虑文学创作,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没有达到生活的本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作家要深入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不同实践产生不同人生,不同的人生产生不同的境界,真正的境界来自于实践,表达了境界来源于、形成于、体现于实践,而只能在实践上产生。王国维的人生三种境界就是实践的产物,道家讲生命境界,人相忘乎道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境界。

2.当下性。指不是两个现实的东西相碰而形成的,而是人在与现实世界的交往中产生。境界是人在实践当中,当下生成出来的。现成的情感与外物相互交织而形成境界。物、境、景,物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用认识论来看,就是客观实在。景是要与人发生关系的物,且一定发生关系,与情感发生关系。境,比景扩大了,景往往是自然的景物,境则包括自然景物,同时也包括社会人生、喜怒哀乐,所以能与境的人能写景。境与景都是当下生成的,因此才有触景生情,没有触目生情。只有成为人生意义对象,才能成为艺术对象。艺术常变常新,当下生成,境界就是当下生成的。

3.二重性。情景心物二重性,情感与外物总是交融在一起的。审美是什么?是追求暂时性的感性精神愉悦的活动。意境:到了唐代,在禅宗思想的推动下,意境的理论就诞生了。这种理论的出现和禅宗的影响有重要联系,佛教传入中国,把“心”所游履攀缘者称为境。禅宗的境界,意味在普通日常生活和作品中可以直接呈现宇宙本体,形而下的东西可以直接呈现形而上的东西。中国古代山水画家在构图上喜欢“远”,高远,深远,平远,中国山水画为什么喜欢“远”?因为山水本来是有形体的东西,而远突破了山水的形体,使人的目光伸展到远处。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无限的时间空间,所谓“象外之象”。同样,中国古代诗人也都喜欢登高望远,因为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到无限的时间与空间,从而引发了一种人生感和历史感。中国园林也不是一片孤立的风景的美,而是有意境,就是突破小空间进入无限的大空间。

五、我国在意境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

1.仅仅注重空间角度忽略了时间性,境界是表示空间概念。《说文》中这样表述:“境,疆也,境界相通,从土竟声”。表示一定范围内的空间。但我们忽略了境可作时间概念,《说文》中,境的说法就是乐曲终就是意,竟表示时间上的完成,如今天未完的事业。这导致两种不同的思维结果,没有注意境界与人生过程的关系,没把其与人生联系起来。

2.只从客观上研究,而少注意其主观情感上的联系,把境和景等同起来。一般人把意境看成是情景交融。把境看成是外界的界入,导致境界与人的性格与精神隔绝。

3.只注意艺术里的境界而不注意人生境界,把艺术与人生割断。

参考文献:

[1]张同铸.论“叙事性意境”及其建构[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

[2]张利华.浅析古代文学中的意与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7).

[3]傅惠敏.中西艺术表现论的诗学比较――从“意境”与“有意味的形式”说起[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

篇(4)

关键词:美术教师教学理念科研能力和谐关系

美术教育处于艺术和教育的交缘领域,既有艺术属性,又有科学的内涵。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门学科,所以作为现代美术教师,在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必须具备拓展科研的能力。

美术教师要体现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样的,可以从艺术创作和科研论文撰写上体现,也可以是艺术实践,或体现在所教学生的艺术成就上。

一、拓展科研能力

在现代教育的运转机制中,教学和科研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基本任务。在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师的科研范畴主要有绘画艺术、论文撰写和美术教育等领域。

①绘画艺术: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者的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而最后产生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艺术构思物态化。美术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艺术活动,这样可以真正体现他的专业水平,而我们应提倡美术教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科研。将自己对艺术创作,或艺术实践中的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上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有艺术价值的新论点、新课题。构建起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完整思维运转网络。

②科研论文:当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术教学一样,科研也是教师个人的主体行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创见,论文是一种主要表达方式,所以美术教师应倡导提高论文撰写水平,运用论文这种理论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讨某一美术创作或美术教育方面的新问题。

当然,科研论文的创新是以继承为前提的,离不开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过程。因此,美术教师要撰写出高水平的科研论文,需要博览美术乃至整个文化教育方面的学术信息。要善于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成果,也包括国内外各学科方面的成果。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如此,他喜爱音乐,精通文学,除了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外,还经常拉小提琴和弹钢琴,他特别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和贝多芬的音乐作品,爱因斯坦本人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此可见,端正科研态度,全面提高艺术、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当前美术教师值得倡导的观念和学风。

二、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教师随时随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现代美术教师必需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有总的整体的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绘画技法,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风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视觉感官,美术教学是通过视觉来进行的,教师评判学生的作业也是靠视觉感官去把关的,美术教师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视觉去准确指导学生创作中的构思构图、色感色调、表达方式、材料表现及技能技巧等,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创作作出调整指导。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更重要的是美术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能使科研与美术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从人类文化史来看,艺术与科学之间早有联系,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教与和谐的原则当作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源,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并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自古希腊开始以来,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高峰。例如,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解剖学、植物学、光学、力学、工程机械等科学领域都有巨大成就。达·芬奇把几何学、透视学的原理运用到绘画艺术中。这些例子充分表明,现代美术教师,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教学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文化改变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艺术教学的发展。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有两个突出特征:即信息传递方式的单向性和人格的不平等性,长期以来,知识一直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从而形成了严格的教师关系。同时,中国文化一直传颂“师道尊严”“一朝为师,终生为父”的古训,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把教育者看成是施教的主体,而教育对象则被看作是被动的客体。这种传统的知识灌输型的教育方式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扭曲了他们的人格,根本谈不上学生的个性自由,而学美术者恰恰需要的是创造性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承认他们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人意识的与教师同等的个体,没有高低、强弱之分。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威廉姆·多尔(W.DOLL)对教师的界定是“平等首席”,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而学生作为独立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思考者、创造者。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创造、建构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使学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严、信任、理解、宽容、友情。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所以,美术教师在工作之余,不仅要拓展科研,还要进行大量的艺术实践活动。从中培养自己的审美素质和创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利用当代社会高度的信息化使美术教育在完善个性、培养创造力、增强学生独立性等方面有所作为。这些都是现代美术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学过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篇(5)

与当时的一些影响巨大的知名期刊如《小说月报》、《语丝》等相比,《骆驼草》寿命短,声音也很微弱,然而在1930年的中国文坛,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它的出现,又是那样引人注目,作为当时北方文坛极为罕见的文学期刊,《骆驼草》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

一、内容特色。《骆驼草》同人对现实采取旁观态度,不参与社会政治,强调纯文学。其《发刊词》开口就说:“我们开张这个刊物,倒也没有什么新的旗鼓可以整得起来,反正一向都是有闲之暇,多少做点事儿”;接着又宣言“不谈国事”、“不为无益之事”、“文艺方面,思想方面,或而至于讲闲话,玩骨董,都是料不到的,笑骂由你笑骂,好文章我自为之,不好亦知其丑,如斯而已,如斯而已”。表现了一种强烈的自由主义的独立倾向,他们一致主张文学应自由地表现个体的情感,反对左翼文学将文学当做载道的政治工具,更反对文学庸俗化的商业路线,认为只有个性的自由表现才是文学发展的极致。因此,无论草木虫鱼,只要愿意,姑且谈之。遍览《骆驼草》刊载的文章,很少会从中体味出世俗的浸染,而满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民俗掌故的诉说,字斟句酌的翻译,严谨缜密的考辨。

二、形式特色。《骆驼草》反对大众文化标准化、均一化、模式化的生产方式,警惕工具理性对文化生产和传播过程的操纵,体现出自由的意志和高雅的趣味,并在文学作品中着重于“向内转”。上世纪20年代初,周作人在《自己的园地》一文中就有过这样的表述:“‘为艺术的艺术’将艺术与人生分离,并且将人生附属于艺术,至于如王尔德的提倡人生之艺术化,固然不很妥当;‘为人生的艺术’以艺术附属于人生,将艺术当做改造生活的工具而非终极,又何尝不把艺术与人生分离呢?我以为艺术当然是人生的,因为它本是我们感情生活的表现,叫它怎能与人生分离?‘为人生’――于人生有实利,当然也是艺术本有的一种作用,但并非唯一的职务。总之艺术是独立的,却又原来是人性的,所以既不必使它隔离人生,又不必使它服侍人生,只任它成为浑然的人生的艺术便好了。‘为艺术’派以个人为艺术的工匠,‘为人生’派以艺术为人生的仆役;现在却以个人为主人,表现情思而成为艺术,即为其生活之一部,初不为福利他人而作,而他人接触这艺术,得到一种共鸣与感兴,使其精神生活充实而丰富,又即以为现实生活的基本;这是人生的艺术的要点,有独立的艺术美与无形的功利。”

这种以个人情思表现为艺术的根本,有独立的艺术美与无形的功利,可以说是《骆驼草》基本的精英主义文学立场。

三、风格特色。以周作人、废名为首的《骆驼草》同人们大都是北大、清华的教员,国学根基深厚,在文化心态与审美趣味方面与传统的士林文化接近。他们试图超越当时左翼文学的粗糙简陋和海派文学的浮华鄙俗,从传统文学中寻找文学的出路,有意保持一种审美的距离感,追求一种平淡、和谐、节制的古典风格,即文学的“自律性”。无论是周作人、俞平伯的散文还是废名的小说,此时都一律变为含蓄简约,更有涩味和简单味。如周作人的散文《水里的东西》、《西班牙的古城》……将民俗、丰富的见闻、学识以他所特有的文白间杂、不疾不徐的行文风格娓娓道来,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已经是典型的周作人后期散文的气象。虽然文章的取材与林语堂的幽默文章相似,都从小处着眼,但是其中丝毫不见林语堂幽默小品常有的恶俗之气、哗众取宠之意,典雅精致、雍容平和。

四、发行特色。走小众化精英路线。《骆驼草》是一份16开本、印刷十分精致的小型周刊,每周一出版,每份的价格是“本市铜板十枚,外埠连邮费三分”,版面设计素朴而简洁,没有美术设计和修饰,从外表看更像是一份报纸的副刊,与同时期上海大多牧期刊华丽讲究的封面和版式设计大相径莛,这有经济上的考虑,也是期刊的性质使然。按照目前的材料,没有关于其所登广告收费的记载,以《骆驼草》编者和他们的渊源,应该相当于现在的网站友情链接的性质,是不会收取广告费的,这可以视为《骆驼草》办刊模式的一大特色。

五、编辑特色。与当时刊行的其他期刊不同,《骆驼草》周刊的一个最主要特点是编者与作者身份的基本合一,编辑活动没有完全从创作活动中分离,而是几乎集编辑、校对以及发行于一身。与当时孙伏园、章锡琛、赵南公等专注于编辑出版事业的文化人有着本质的不同,驼群同人们更重要的还是以撰稿人的身份出现在《骆驼草》中。这一点虽然可以说是文学期刊发展初期的一个特征,但是作为一份社团的同人刊物,这种编辑模式无疑对社团的凝聚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编者与著者合一的超然身份使周作人可以把《骆驼草》作为“自己的园地”,把自己在苦雨斋内的所思所作通过《骆驼草》这一“准公共空间”传播给“驼群”诸君、传播给社会。

《骆驼草》上述办刊理念的与众不同和精英主义的文学――文化立场,注定了它在当时社会的不合时宜和迅速消亡。尽管《骆驼草》同人们坚持将传统艺术的优秀品质移植到现代文学中来,但面对势头强劲的大众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共同挤压,其生存困境可想而知。他们鄙薄大众文化的商业化倾向,并敏锐地察觉到了大众文化即将被主流文化侵蚀,文学将演变为政治附庸的危险。他们注重吸收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关注个体精神自由的同时却忽略了大众,一味寄情于自己建造的精神乌托邦(象牙之塔),因此,容易造成研究格局的狭小与局促,终于在1930年11月3日,仅出版了26期的《骆驼草》悄然终刊。

放眼中国现代文学的期刊阵营,《骆驼草》在其中并不起眼,它的规模小,刊行周期短,办得也并不热闹,仿佛是期刊队伍中外形并不鲜亮的小角色。然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于“五四”落潮后文学观念的转变,对于中西方文化冲撞中的文学选择,对于后来京派文人群落及其风格的形成,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走向,甚至对于当代一些作家作品及期刊而言,它的存在和影响不容忽视――对于文学本身的倡导、对于文学功利性的规避、对于个体精神自由的追求、对于精英主义文化立场的坚守等等。

篇(6)

摘 要:对于《桃花扇》审美魅力的论述成果已经相当丰富,但这些大都属于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和心理批评。为了进一步从根本上说明其艺术特色,本文从历史理性于人文关怀的张力角度对其展开新的论述,以期为《桃花扇》的审美鉴赏提供新的视角与启示。

关键词:《桃花扇》 历史理性 人文关怀 张力

孔尚任的《桃花扇》就像《红楼梦》一样,一直是学界常说常新的话题,其艺术魅力至今光照古今。吴梅先生曾说:“东塘此作,阅十余年之久,凡三易稿而成。自是精心结撰,其中虽科诨亦有所本。观其自述本末,及历记考据各条,语语可作信史。自有传奇以来,能细按年月确考时地者,实自东塘为始,传奇之尊,遂得与诗文同其声价矣。”王国维也曾在《文学小言》中说:“元人杂剧,辞则美矣,然不知描写人物为何事。至国朝之《桃花扇》,则有人格矣!”赞美了此剧在刻画人物方面的伟大成就。足见《桃花扇》的重要性和影响之大。

在20世纪对《桃花扇》的批评,一直与时代文艺思潮密切相关。上溯到世纪之初,梁启超对其作民族主义的解说,受此影响20世纪上半叶的学人普遍认为它是写“亡国哀感的历史剧”。 60年代前后,学者们对它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关系上,更多的人倾向于认为“历史剧是艺术品而不是历史书”。到新世纪之交的前后十年,就《桃花扇》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可惜的成绩,不论是新材料的发现,还是专著和论文的发表,学者们从哲学史、宗教史以及思想史的新角度对其作出新的解读。当然它也在期间受到一度否定批判。①

关于《桃花扇》的创作思想,或从其“三易其稿而成书”的创作过程中探讨其“吊明”与“颂圣”的矛盾②,或认为认为“这部传奇是以孺家理想的幻灭感构成全剧的主旋律,从执政治的幻灭、爱情的幻灭、人生的幻灭三个层面,表现作者痛定之后的思索和不可诉状的悲衰”③,或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入手,认为该戏剧从政治化和悲剧化的角度表达了“一种国破家亡之后的人生虚无和历史悲剧感。”④也有人认为孔尚任是“用心灵感悟历史,借历史抒写心灵,写对人生对历史的探求,充满了天才孤寂之感和痛苦的沉思。”⑤这些都偏重其中所体现出的历史理性维度,而我则认为其中还有深刻的人文关怀。

《桃花扇》中侯方域与李香君的悲欢故事,与政治风云和时代战乱紧密结合,暗喻了南明宏光王朝必然灭亡的历史教训。尽管作者在其开场《先声》中说:“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学者们普遍偏重关注“兴亡之感”,不论是认为孔尚任从爱国立场出发写作此剧,带有反清的民族情绪;还是认为他因受清朝王室知遇之恩,而有味满清统治阶级服务的倾向,都突出剧中所体现的历史理性。然而,这种解读忽略了它的人文关怀维度,它除了表达关于爱国忠君之类的情怀之外,也表达了对弱势群体――这里当然是的关怀。这种借助爱情题材来表达政治情怀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是颇为丰富的,自三国魏曹植《七哀》诗:“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以来,爱情与政治之间变结下不解之缘。对这一现象很多人解作是借爱情表达政治情怀是为了避祸,这一避祸可能性源于二者之间的隐喻关系:夫妻关系与君臣关系的隐喻关系。可能完成这一隐喻关系的对象有很多,为何就一定要选择爱情来做隐喻呢?我认为这正是因为那已被中国文人内化的人文关怀在起作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现实生活中在逐渐缺失的东西,越容易进入人们的意识领域。就像二十世纪的文学理论热潮一样,之所以关于文学的探讨在这一时期变得如此激烈,就是因为文学在这一时期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对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中,借爱情事件表达政治理想也有类似的原理。贯穿中国思想史的儒家精神,滋润着各个时代的人,其主要思想之一“学而优则仕”,让文人学士将毕生的志向都集中在政治理想上,女性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工具”,用时兴的术语就是“他者”,她们是不在场的。女性作为“他者”而长时间的缺席,注定中国文人的社会人格的不完整,他们的生活因没有“她们”的在场而变得缺少人性。因为一个人的需要的实现不可能只向政治事业寻求,单一的人生追求限定了生活内容的片面,片面的人生决定了人性的不完整;单一性不能形成张力,没有张力就没有活力。古代文人在政治生活中处理的是历史理性的问题,而历史理性往往是残酷的,就像苏联50年代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创作,《静静地顿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类的作品,强烈的突出了历史理性,但这些小说中都充满了死亡、牺牲,是冷酷无情的,这样的作品是缺乏感染力的;而之后的《一个人的遭遇》则因其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双重维度的张力,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中国古代政治家是历史理性压力下生成的“单面人”,而要想有一个诗意而丰富的人生,则需要突破单一维度的人生追求,需要有新的维度来使这一单一历史理性获得平衡,这也是很多文学作品获得长久生命力并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原因。

孔尚任的《桃花扇》自其诞生以来就产生了巨大影响,到近几十年更是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赞誉,除了其文辞优美、人物塑造成功、艺术技法的精湛,更深层次上则是因为它具有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张力,这一张力构成了它艺术生命力的根源。《桃花扇》一方面反映了王朝更替中的必然性,这是其历史理性的维度,另一方面涉及了与卑贱的爱情故事,这是其人文关怀的维度。这二者之间的张力使其具有不灭的艺术魅力,使其能够常说常新。(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文学院)

参考资料:

[1] 吴新雷.孔尚任和《桃花扇》研究的世纪回顾[J].南京大学学报,1999(02).

[2] 吴新雷.论孔尚任《桃花扇》的创作思想[J].南京大学学报,1997(03).

[3] 梁燕.儒家理想的幻灭――论孔尚任与《桃花扇》[J].社会科学家,1993(01).

[4] 冯文楼的.一个复合文本的建构――《桃花扇》二重主题说兼其他[J].甘肃社会科学,1993(01).

篇(7)

一、构建一个序列――夯实基础

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的作文现状研究为基础,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系统论、过程作文教学理论作为我们的教学理念,结合当前作文教学实际,有效构建高中议论文教学序列,以夯实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基础。其具体程序为:从高一开始一直到高三,有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训练措施。

在高一阶段,学生积累议论文的写作素材,提炼自己的观点,并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述出来,能运用事实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要求学生写真事、说真话、表真情。在高二阶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通过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式与方法,弄清楚论据与各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构建规范整洁的文章结构。在高三阶段,要整体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如提升作文的思想内涵、语言的简练度、思维的严谨性等,在此基础上力求让文章更有文采。但是,序列化的训练并不是孤立的,只是在训练过程中有所侧重,还应该相互配合。这样,才能让序列化教学相互衔接、环环相扣,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写作体系。

二、注重一个细节――积累技法

作文的实质是对作者知识储备的综合运用,是作者综合素质的展示。厚积才能薄发。写作需要积累各种知识与技能,缺失生活积累与人生体验的作文,不可能成为有思想内涵的佳作。所以,在议论文序列化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积累技法的训练。如语言表达、行文构思、论证技巧等。在论证过程中,每一个论证细节都应该充分考虑到。这样,才能夯实学生的写作根基。作文的训练不仅仅是“三味书屋”,更应该是生活的“百草园”。离开了现实生活的活水,那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观察自然、发现生活、体验社会,并且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用阅读来夯实自己的写作基础。细节决定成败,技法彰显特色。写作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通过日积月累的观察与思考,深化每一个细节,就会写出激扬才情的文字。

三、拓宽一个渠道――作文实践

不管是什么文体的作文,其立足点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放飞学生的心灵,激活其思维能力。如散文可以抒感、夹叙夹议;记叙文可以写人记事,也可以状物、说明。议论文也一样,在文章结构与内容等方面不作硬性的规定。可以是几个片段的组合,可以是长篇的议论。总之要让学生能够驰骋于自由的创作空间,这样才能体验到作文的轻松与快乐。

议论文写作要给学生实践的空间,如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就某个问题或社会热点现象让学生直陈心曲,或叩问心灵,或诠释情感,或发表看法。这样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增添生活的乐趣,还能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再丰富的思想认识也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出来。不仅如此,语言也是思维的媒介。只有语言的创新,才能促进思维的丰富。因此,在议论文程序化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解开语言的枷锁,引导学生锤字炼句,能准确运用贴切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进行表达,而且力求做到简洁、精炼、创新。

四、突出一个核心――思维训练

在构建高中议论文序列化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当其冲。因为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尤为重要。作文是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观察生活、选取素材、谋篇立意、构思布局、语言组织等,都由思维活动来支配。但是,学生写议论文的实际情况是“假、大、空”,往往文中无“我”,言之无物。这样下去学生的个性就不会得到张扬,文章没有生气,更没有灵气。

教师应该积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大胆冲破思想的牢笼,敢于表达真实的生活经历,敢于吐露真实的心灵,敢于反叛传统的窠臼。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思想去展现生活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不仅如此,在议论文的立意、构思、选材等方面,教师应给学生更大的空间,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彻底解放。在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过程中,能够用创造性思维来贯穿全文,敢于打开自己的写作思路;敢于突破思维的常规,甚至反弹琵琶也是可以的。只有这样,议论文程序化训练才能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