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业科技服务论文

农业科技服务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2 17:38: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业科技服务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业科技服务论文

篇(1)

论文摘要: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本文谨从当前宿州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入题,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科技服务模式研究的分析,结合宿州发展实际,提出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个人思考。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加强,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广大农民对科技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宿州这座发展中城市来说,这种发展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因此,积极探索、努力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成为宿州市奋力崛起的重要任务。

1新时期传统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办的各基层涉农站所组成,在历史上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管理体制不顺,科技服务事业滑坡。由于城乡机构改革,多数原农业科技服务单位“三权”下放到乡镇,造成农技服务资源分散,利用率降低。200。年后,宿州市乡镇基层农技人员减少了40%,有的因乡镇财政困难,部分农技人员被迫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创收上,造成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推广等科技服务工作缺人干。同时,上级部门对乡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指挥失灵,科技服务在乡镇出现断层,导致科技服务事业滑坡。

(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服务功能下降。目前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问题,有的乡镇没有科技服务经费,甚至连农技人员基本工资都无法及时足额兑现。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科技服务部门的科研和培训条件落后,工作正常开展没有物质保障,农业科技到位率大大下降,难以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服务。

(3)科技服务方式陈旧,服务效益不高。一些农业科技服务单位工作方法单调,手段陈旧,环节单一。仅限产前、产中技术指导服务,产后流通、贮藏、加工服务缺少;只靠行政推动,信息引导、示范带动缺少;习惯守候等待、被动咨询,主动服务、现场指导缺少。机制不活,动力不足,效率低下,导致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不能真正发挥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干、帮助农民销的作用。

(4)农技人员知识老化,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由于基层农村科技服务部门条件艰苦,经费缺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机会参加必要的学习、培训、进修、考察,造成知识老化,技术过时,观念陈旧,创新能力较差。宿州市1097名在职基层农技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只有“人,仅占6%。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农村科技服务队伍现有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很难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广大农民对“专、精、特、新”的技术需求不能满足。

2市场经济催生一批新型的科技服务模式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批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应运而生,改变了过去农村科技服务由农技部门独立支撑的单一模式,显示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归纳起来,这些新型的科技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科研机构带动型。通过扶持壮大科研机构,使其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宿州市农业科研机构目前己发展到25家,为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安徽省无籽西瓜研究所,自1997年创办以来,聘请农业专家为顾问,以科研单位、中介组织和瓜农“三赢”的利用机制为纽带,对瓜农实行包种苗、包技术、包产量、包销售的全过程服务,形成了科一农一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农技服务模式,推广范围覆盖20多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无籽西瓜总面积的1/3。

(2)科技示范园辐射型。通过建设示范园、示范基地,形成辐射效应,宿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共引进国内外农作物新品种七百多个,新技术近百项,部分农作物、果树、瓜菜、花卉新品种向全市及省内外推广,该园区也因此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目前,宿州市己建各类农业示范园区40多个,辐射面积达30。万亩以上。

(3)龙头企业带动型。近年来,宿州市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它们通过“建基地、带农户”,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技术服务,利益关联度高,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其中省级10家,市级25家,带动农户20多万户。

(4)专业合作组织推动型。供销、农技等部门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兴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推动区域产业化的发展。目前宿州市共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近1360个,入会会员15万人,带动农户50万户。墉桥区供销合作社在全区成立棉花专业合作社,现有24个一级社,167个分社,辐射29个乡镇210个行政村的6万多棉农。

(5)专业协会牵动型。围绕一个产业,发挥纽带的作用,一头带动农民,一头连接市场,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形成一批民间专业协会。杨山县现有各类水果协会200个,有的还以果树技术服务为依托建立了水果批发市场,办起了包装品加工厂,大大提高了水果生产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

(6)个体大户带动型。通过培养农民带头人,扶持个体种养大户,与农民结成不同形式的利益共同体,实行生产、服务、销售一体化经营,示范带动农户进行规模化生产。洒县屏山万头养猪场采取“公司+农户”运作方式,与150。多个养猪户签订养殖技术、生产销售合作协议书,大力发展二元猪、三元猪,年产值达1亿元。

以上各种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顺应了当前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的需要,推动农村经济较快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我们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第一,创新机制是农业科技服务成功的前提。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的要求也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因此,要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保农业技术及其推广工作的不断创新。

第二,市场机制是农业科技服务成功的基础。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的本质是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需求,农业技术只有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才能自行扩散。

第三,动力机制是农业科技服务成功的关键。这其中包括农户对技术需求的外在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内在动力,以及服务主体参与服务获得报酬的激励动力。

第四,协调机制是农业科技服务成功的保证。农业科技服务是一个涉及众多要素的开放系统,其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互相联系的高度“关联性”。政府在协调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协调机制保证了系统内物质、技术与价值的流动与转化关系顺畅,在技术供求的动态平衡中,寻求并实现了各自的利益,达到了整体功能的最佳化。

3适应新形势,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竞争加快的新形势,宿州市必须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与不断完善的市场农业相适应,与现行的农业结构相一致,着力构建服务组织社会化、服务技能专业化、服务机制市场化、服务功能全程化、服务体系产业化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1)政府是体系构建的“保姆”。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做好体系构建中的规划、协调和体系完善后的监督、调节工作,引导和扶持公益,支持、鼓励各类科技服务组织服务农村、服务农民。要通过制订有关制度和激励政策,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与服务的宽松环境,鼓励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机构、社会组织面向农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抓好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的基地;加大对农业科技和教育的投入,稳定农村科技服务队伍,扶持科技开发和兴办科技服务实体,提高科技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市场化的科技服务组织是体系构建的主体。构建充满活力的农村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利益驱动机制,培育自求生存、自谋发展的各类科技服务主体。各类涉农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体工商企业、民营科技服务组织是农业科技服务的主体,最具效益观念,它们通过科技服务,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科技推广与服务效果显著。必须大力支持,创造良好环境,鼓励它们在服务“三农”中互惠互利、实现双赢。团体协会、专业合作社等民间科技服务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上联农业科研和推广部门,下接千家万户,能迅速高效地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必须积极扶持,引导它们规范运作、良性发展,使之在农村科技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2)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304-0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和服务等环节后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过程[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将技术变为生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却很低。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已经取得重要的进步,每年能够产生6 000~7 000项农业科技成果,但是真正能够运用于生产并产生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很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65%~85%的成果转化率[2]。 农业科研院所每年都有大量的科技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造成许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是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难以提高的障碍和瓶颈。

2 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

2.1 科研体制存在弊端,阻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我国现行的科研活动与农业生产相脱节,科研课题主要是来自政府工作计划、国家和地方各类基金组织,而不是生产活动,大多数科研课题属于基础性科学研究。应用性科研课题少,而基础性科研较难突破,加上科研回报率低,容易使科研工作者感到困惑和迷惘,失去信心。二是在职称评定中,科研课题和学术论文是2项硬性指标,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高低却无关紧要。因此,科技人员只重视申报课题、和成果鉴定,却不关心成果的后续推广和应用,造成许多科研活动重成果轻转化、重论文轻应用的情况[3]。三是当部分科研群体取得突出成绩后,经常被提拔或调离到行政管理岗位,因事务繁忙,难以继续从事农业科研和成果推广活动,出现农业科研优秀人才流失、匮乏。在引进科研人才时要求高、待遇低,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献身农业科研,导致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2.2 农业推广部门功能弱化,科技成果难以推广

虽然我国建立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农业推广体系,但是科研部门与推广部门相互分离,推广人员由于没有参与科研活动,对科研成果不能完全掌握,出现问题时没法及时解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传媒的快速普及,农业推广活动对推广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大多毕业于专科学校,没有受过正规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差,加上农业推广人员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导致农业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动力不足,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2.3 农民对先进科技成果存在抵触心理,抵制采用新技术

农业科技成果是科研人员根据生产中的问题,创造最优的生产条件,使农业生产效果达到最佳。而对农民来说,很难创造这种严格的生产条件。相反,农民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经验和方法,认为自己的方法更实在、可靠,对这种苛刻的生产要求往往持怀疑态度,不愿接受新成果,抵制新技术的采用,阻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3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

3.1 健全农业科研体系,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一是促进科研与生产相结合,鼓励科技人员从农业生产中寻找课题,特别是农业高等学校可以借助“大学生村官”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个平台,缩短科研与生产的距离,实现科研从生产中来,科研为生产服务,达到科研与生产的双赢。二是健全科技成果转让制度,鼓励科技成果自由转让,合理分配成果转让所得。三是加大科研经费、科技成果转化经费的投入,提高科技人员待遇水平,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完善干部选拔程序,促进干部选拔公开化和公平化,调动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4]。五是要改变传统的科研评价体系和指导方针,将科技成果转化率纳入职称评定体系,从而激发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

3.2 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成果推广活力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变科研部门与推广部门相分离的状况,使科研人员具有科研和推广双重角色,既搞科研活动,又搞推广服务,通过试验、示范、培训和指导等环节向农民传授科技成果的使用方法,在实践中更好地为农民服务,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同时,要健全农业推广体系,提高推广人员的待遇水平,加强对推广人员的培训、育,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调动其从事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3.3 加强农村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

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低,对科技成果消化吸收能力弱,对科技人员的依赖度高。如果没有科技人员多次、详细的指导,往往对科技成果理解不透,甚至半途而废,阻碍成果转化。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和农业科技成果的宣传与介绍,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使农民接受和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力。

4 参考文献

[1] 王子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探讨[J].福建农业科技,2000(6):22-23.

[2] 孙炬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信息障碍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3):257-258.

篇(3)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积累,福建省农业科技取得长足进步,农业科技组织机构得到较快发展,福建省逐步形成了省、市、县、乡各级政府机构相衔接的纵向农业科技体系,以及高等院校、企业、中介组织等参与的横向农业科技体系。农业科研队伍素质持续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明显提高。但从整体看,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薄弱,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还比较严重,离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目标距离甚远。并且,由于农业科技具有“三性”,即公益性(政府主导)、长期性(稳定支持)、区域性(自然规律和农业技术的区域差异性),以及受福建省环境、资源等自然条件和农业科技制度等人文因素影响,致使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1.1农业科技研况

2006年至2010年,福建省在产业带建设中先后组织实施国家级、省级星火计划与科技富民强县项目237项,落实经费5907万元,其中:科技部安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12项、星火重点项目17项,下达科技经费2757万元;省科技厅安排省级星火计划项目208项、下达经费3150万元,加大农业优良品种的引进和示范推广,扶持星火龙头企业示范推广农产品保鲜、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选择具有技术水平高、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对农村重点行业的科技进步具有先导作用的企业组建星火行业技术中心,至2010年底,产业带内新增省级星火行业技术中心34个、市级星火行业技术中心63个。在农业科技机构中,福建农林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省林业科学院、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等是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地市科研所是福建省农业科技开发活动的有效补充和农业科技推广的生力军。但是福建省科研机构设置较分散,市级科技组织占一半以上,农业科研机构需要依据市场机制进行必要整合。

1.2农业科技推广情况

福建省农村科技信息化及科技特派员有效地促进农业科技推广。2010年“,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在45个乡镇开展,新增长乐等16个县(市、区)作为农村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取得实效,全年共招聘3万多名农牧业村级农技员,招聘1000名农业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组织推广专家筛选出294个次的主导品种和305项次的主推技术。至2010年,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完成4期培训班,培训科技特派员、县乡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410多人,全省通过省级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的示范带动,累计建立市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198个、县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82个。福建省基本形成了省级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核心,以县农业人技术推广中心为纽带,以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为基础,以信息服务体系为辐射的政府指导型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体系。随着市场体制逐步建立与完善,大批农业科技服务企业、农业科技组织等经济实体和社会团体逐步发展壮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正向市场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教育、科研、技术推广等自成体系,“产、学、研”缺乏内在联系,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

1.3农业科技应用情况

2010年,福建省选派200多名科技人员作为科技特派员带项目、带资金进驻183家农业企业;建立各类企业创新中心和农科院科研工作站28个,建立企业生产示范基地110个。累计推广水稻、茶叶、果树、花卉、牧草等新品种150多个,引进台湾地区及国外良种180多个,良种结合良法累计推广示范53.33多万亩;推广家禽1000多万羽、猪和草食动物超过40万头(只)。全年示范推广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20.44万公顷,推广再生稻面积5.83万公顷,推广甘薯、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应用马铃薯稻草包芯、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2010年福建省选育或引进通过省级审(认)定的农作物新品种共12类60个品种。全年共举办各种新技术新机具现场演示会659场,培训指导农机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机操作手26674人次,培育示范户741户,新增各类主推机具45035台(套)。2010年福建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农业技术人员占农业劳动率为0.2%。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应用范围还不够大,需要努力加强扩大科技应用。

2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农业科技研发阶段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

1)农业科研分工不明确。农业科技公益性研究和商业竞争性研发的分工不明确,两种机构没有合理分工与合作。在福建省甚至国内至今都还未形成产业技术链式的科研体系,仍然沿袭课题组模式,分不清公益性还是商业性,研究效率不高,成果应用面窄,造成成果供需失衡。

2)科研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缺少来自内部的改革动力和人员的合理流动性,科研系统表现出超稳定的人才结构,不但人才进入机制不顺畅,更缺少合理流动和退出机制。

3)农业科技投入不足。我国《农业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还规定各级财政应优先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等农业活动。福建省的政府农业科研投入总量虽然每年都有增加,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政府财政总收入的增长速度,而且二者之间差距不小。如2006年福建省农业科研投资的增长速度为16.2%,低于财政总收入的增长速度28.5%,到了2007年,农业科研投资22.8%的增长仍低于财政总收入26.7%的增幅。目前福建省各级政府对农业科研投资的力度有所增强,但稳定性较差。

4)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一方面科研机构很大一部分科研项目是脱离现实需求,缺少针对性;另一方面,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家对农业新科技的成果强烈需求却找不到有效途径获得。农业信息服务建设平台发展滞后,各级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生产农户不能很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2.2农业科技推广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农村科技推广网络不健全。福建省目前农业推广仍以政府相关部门行政干预的方式为主,与农户联系不紧密,并且缺乏有效的推广激励措施。这种通过行政命令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与农民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符合农业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律。

2)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队伍总数庞大,人员素质不高。全省农技队伍人员配备不足,每万名农业人口中仅有10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农技人员,且分布不均,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为严重;乡镇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现象比较严重;基层农技人员普遍存在整体素质低、知识老化等问题;政府对民办服务组织扶持、引导不够,社会化服务组织发育滞后,农技服务结构上出现断层。

2.3农业科技运用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小规模生产,技术应用推广难度大。传统分散的农业经营体制不利于形成集约化、规模化效应,不利于有效的配置农业生产资料,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严重影响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能力。

2)农民科技素质较低。目前,福建省农村劳动力中40%左右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占48%左右,高中及高中以上程度占不到12%,其中大专以上更是不足0.5%,显然,福建农民是一个“知识贫困”的群体。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工业化的推进和城镇化的提速,农村里都是有能力的出去打工,没有才能的人就留在家里,这样进一步降低了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

3促进福建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要把农业技术创新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必须将各个与农业有关的主体进行有效的整合,对各个主体的首要职能进行准确定位,发挥各主体的优势,明确分工,加强合作,实现信息共享;改变传统农业科技研发脱离实际的问题,实现研究项目的确定由上面决定转变为由底层农民决定,以农民的现实需求为导向;改变农业科技推广主体和推广方式单一的局面,实现将单一的科技受用者的角色向既是使用者又是推广者的局面转变。

1)改革体系体制。先对福建省农业科研机构进行一次普查和分析,测算政府对科技的需求和县市政府的技术需求。在此基础上,区分三种性质的改革方向与投资主体,逐渐区分任务和项目来源,并以法律形式规定各类科研机构的性质定位、投资主体和经费渠道。整合资源,将农业科研机构中分为三种类型,保留少数属于公益性的农业教育及科研机构,将研发目标已经进入产业化领域的一些机构转制进入企业,将一些具有咨询与中介性质的研究机构转化为私营研究团体机构,如农业合作组织。

2)分类指导。政府要重点支持公益性科研机构,这类研究往往研究周期长,费用高,见效慢等特点,准入门槛较高,一般企业没有能力承担。同时也要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不断进行农业科技的创新性研究,扶持私营研究机构和组织的发展。

3)省里设立农业研究开发及推广局。将分散到各厅局的农业科研及推广职能加以集中分类管理,重点进行福建省的农业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该机构规划出本省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及产业,国内外农业技术的引进,规划所需要的科研机构的数量和科学家岗位数量以及职责与职能;引导农业科技打破现有的固定家庭、作坊式的研究,形成流动性的研究平台;协调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的各类资源,如政策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土地资源、信息资源等;指导设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及引进农业风险投资基金。

4)改革公益科研机构和人才的考评机制。目前的评价机制不适于科技创新,包括人才评价、成果评价、论文评价等。比如:教授、研究员是我国最高等级的人才,而其社会定位被无限外延及赋予行政化,在这种情况下,终身制不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公益科研机构仍要发表学术论文和原始研究报告,但应弱化数量要求,强调论文的质量和对科学发展的贡献,或对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力。

5)稳定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严格贯彻《农技推广法》、《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切实解决乡镇农业站的体制问题、建设问题,恢复农业站的功能职责。通过与院校,研究院合作,共同培养有文化,有技术,有责任农技骨干到基层工作,服务在乡镇第一线,保证广大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扎根基层,把科技、信息、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直接导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与农业、农村、农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篇(4)

开展农民普及性培训

为方便农民学习,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组织多学科专家编写了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机械等16个方面200多项技术的16本《黑龙江农业新技术系列图解丛书》,配套了《黑龙江农业新技术系列挂图》、《黑龙江农业新技术系列光盘》,主办了《黑龙江科技报》,向农民免费发放。以“四个一”(一本书、一张光盘、一幅挂图、一份报)为教材,组织各学科农业专家与市县乡农技推广人员混合编队,深入乡镇村屯,通过举办大型农业科技培训专场、农业科技大集等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农业新知识、新技术和基本技能的普及性培训,并借助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对农民进行广普性的远程教育,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组装配套技术和有关专家信息挂在网络平台,全天候为农民服务,随时为农民答疑解惑。多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全省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5000余场,发放资料1000多万份,举办电视讲座5000多次,培训农民500多万人次,深受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欢迎。

开展科技示范户培训

以中国农民大学、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院县共建为载体,选择科技意识和接受能力较强,文化素质较高的种养殖科技示范户,开展“农民点菜、专家下厨”式的有针对性培训指导。按照示范户的意愿选择培训内容,示范户想学什么,就安排什么内容,效果明显,深受欢迎。庆安县同乐乡同发村党支部书记吕桂林连续3次把电话打到韩贵清院长的家里,邀请科技人员去村里给农民讲现代农业,并表示要杀猪、宰羊,还要给讲课费。培训当天座无虚席,农民聆听认真,讨论热烈;科技人员讲得很卖力,吃了杀猪菜,但没要讲课费。通过专家网络在线、手机短信等交流平台,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节,及时指导农业生产和提供防灾预警信息。同时,组织科技人员与科技示范户结对子。在农业生产整地、播种、田间管理、作物生长发育和收获时节,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为示范户察苗情,做示范,解难题,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技术规程和增产措施,使科技示范户的科技素质快速提高,劳动技能全面提升,全省涌现出3万多“土专家”和“田博士”,有20多万农民成为科技示范户,村村都有科技示范户、家家都有种地明白人,科技培训和科技致富的引带作用日益突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与双城市三邻村共建瓜菜基地,培养瓜菜示范户21户,带动全村建设大棚210栋、温室30栋,全年产出瓜菜450万斤,人均增收2200多元。

开展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

篇(5)

一、新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按两条轴线发展。一条轴线就是政府主建的农村科技服务系统,即以乡镇“七站八办”为主要依托的组织形式;另一条轴线就是以“公司+农户”为框架的企业主导型组织形式。这两种服务形式曾经都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上述组织形式的不适应或者弊端日益凸现出来。前者主要表现为管理体制不顺、队伍不稳;服务体系不健全,功能单一;技术人才匮乏,质量不高,当前基本处于“网破、人散、线断”的尴尬境地。而后者则由于企业与农户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处于强势的企业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不顾及甚至侵害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利益,而政府则束手无策,监管缺位,所谓的“订单”常常是一纸空文。农民呼唤既能满足他们对市场信息、科技服务、产品营销等多方面的需要,又能充分体现并维护他们利益的新型服务组织。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正是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的前身是由王运芳等几个青年农民创办的“锁石青年科技服务所”。湖南省科技厅在开展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调研时,发现了这个典型,并加以指导、支持和提升。2004年“锁石青年科技服务所”正式改名为“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成立理事会,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形式上的更名,实质上则脱胎换骨,合作社由原来一个松散的民间组织蜕变为规范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网络化建构、全程化服务的民办科技类非企业社团组织。

短短两年时间,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迅速发展、扩张,在科技富民强县、建设新农村中产生了重大作用,显示新事物的勃勃生机。目前,该社建立了16个乡镇科技合作联社,320个科技服务分社,6大产业开发专业合作社,在850多个村设定科技推广业务员,发展社员8750人,农户参与总户数1·2万多户,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县的“总社、联社、分社、基地”四级农技服务体系。2005年,该合作社的社员年人均收入比当地农民普遍高出300元左右,其中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达600户。在服务农民的同时,科技合作社自身得到良性发展,2006年上半年,科技合作社科技服务收入已突破60万元。

二、新机制

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之所以成为一个全新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备受当地农民欢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是因为它蕴含的新理念、新机制,开创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一个方向。

在运行机制上,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初步实现了四个创新:一是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连心、连体、连利益”的理念,创新了农村科技服务体制;二是按照“四级联动,纵横结合”的理念,创新了农村科技服务网络;三是按照“全方位服务,一体化经营”的理念,创新了农村科技服务经营形式;四是按照“服务灵活,责权明晰,利益捆绑,双赢发展”的理念,创新了农村科技服务管理手段。

在体系建设上,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显现出五个特点:

第一,服务组织网络化。按照产前、产中、产后的要求,总社设立了基地开发部、技术服务部、市场营销部、农资种苗经营部、人力资源部等机构,总社下面以乡镇为单位设立联社,联社下面以三个村为一个区域单位建立分社,分社联接村级员和社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第二,服务功能全程化。合作社集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生产资料、信贷担保、科技服务、市场营销六大功能于一体,将服务延伸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第三,服务管理规范化。通过章程和各项制度,建立契约关系,明确合作社上下机构之间以及与社员农户的责、权、利关系,实现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操作。第四,服务方式市场化。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宗旨,实行自愿参与、自筹资金、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我发展,根据市场需求,运用市场机制,达到合作社与农民的“双赢”。第五,服务能力可持续化。合作社建立科技发展风险基金,探索农业技术开发保险机制,降低化解农民经营风险。

三、新启迪

鉴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特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必然呈现多元化趋势。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的实践表明,农村科技服务作为一个准公共产品,只有充分发挥市场、科技、政策的三维效能,实现农民自主、市场导向、科技支撑、政府引导的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满足农民的多元化需求。

1·农民自主是基础。忽视农民的需求是现行农业科技体制的制度性缺陷。农业推广部门往往关注的是政策绩效;农业高校、科研院所更多地关注科技成果与论文本身的是学术价值;龙头企业则以赢利为目的,关注的投资边际效应最大化。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才真正找到了服务的主体——农民,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才是科技服务组织发展和存续的基石。

2·市场引导是前提。农村科技合作社为广大农民所喜爱,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合作社消除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固有的体制与制度,一切从市场出发,一切从农民需要出发,按照价值规律,运用市场机制,来服务农民、开拓市场。市场既是服务的出发点,又是服务的归宿。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不论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都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这是长效发展的动力所在。否则,任何一个新的模式最终不能摆脱重蹈“网破、人散、线断”覆辙的厄运。

篇(6)

一、浙江农业科技发展现状

1.加大力度,促进农业科技发展

在“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全面启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工程,组织实施五大农业科技专项,构建新型农业与农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政策创新和投资力度,做大十大涉农高科技产业,做强十大传统农业主导产业,做优粮食与远洋渔业两大战略性产业,科技进步对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各项工作都取得明显成效。近几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制定了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等28个与农业和农村科技创新有关的政策文件,截止到2∞9年,共获国家科技部、省委省政府颁发的l3个全国或全省先进集体奖或优秀奖,组织实施备类农业和农村科技计划项目37s8项,投入科研经费2Q4亿元。同时十分重视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奖励,省政府设立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

2.着重技术,推动科技发展

早在2000年浙江省就开始着手布局,重点围绕种子种苗、农产品精深加工制造、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质新材料、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蓝色(海洋)农业、林化产品制造、工厂化设施农业、农业信息技术、林业生态与新能源等1O个涉农高科技产业的培育,组织实施符合农业高新技术标准和条件的科研与成果转化项目2366项。据20o1——0。6年已经通过验收的997个项目绩效考评显示,累计投入科研经费36l2亿元,其中省级以上财政科研投入50l亿元,解决共性关键技术2164项,获专利1181个,制定技术标准534个,研发新产品(品种)1821个,项目执行期内实现农f或工业总产值145728亿元,利税8。22亿元。并通过项目带动和机制创新,用科研项目带动科技企业、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建设,用科技示范带动产业培育,据2(E)8年年底的不完全统计,l0个涉农高科技产业的总产值已经突破lO00亿元以上,其增加值占农业GDP的比重明显提高,为浙江省未来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打下了扎实基础和科技储备。

在“十一五”期间,从战略产业、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3个层面,重点加强了事关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水稻、油菜、旱粮等粮油作物;产业基础和生产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竟争优势明显、对农民就业和增收作用明显的蔬菜、茶叶、果品、畜牧、水产、竹木、花卉、蚕桑、食用菌、中药材十大传统农业主导产业以及近几年刚刚兴起,对局部地方农民增收有重要影响的休闲农业、农(渔)家乐、观光渔业、森林旅游等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与推广三条技术路线的集成,浙江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农产品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6196、65%和94%,有力促进了浙江省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特别是l0个传统农业主导产业的提升,lO个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70%以上;吸纳农民就业人数达l70。万人,占农村现有人口70%以上;每亩效益均达到15)(30元以上,就业劳动力人均收入都在3500元以上,对农民增收贡献较大,同时推动了浙江省茶叶、竹木、花卉苗木3大产业居全国第一,蚕茧丝绸跃居全国第二,海洋捕捞居全国之首,杭嘉湖平原成为全国三大淡水鱼养殖中心。

3.转换理念,推动“三维”农业建设

近年来,为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打破传统农业科技狭义的概念,浙江农业科技实现由“二维结构”向“三维结构”新型农业拓展;农业传统功能向现代多功能并存的未来农业拓展;传统农业产业向涉农高科技产业拓展;科技管理模式由传统研发项目向研发链、产业链和市场链三链整合产业链项目全程创新管理拓展。重点加快了农业科学研究方向与研究重点的调整,基本实现了从主要追求农产品产量增长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提高、从主要突破动植物向微生物、农田向山地森林、陆地向海洋与空间方向转变;从主要以传统手工操作向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农业现代化与智能化、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农业传统功能与现代多功能并存的未来农业所需要的科技支撑条件转变态势,促进了浙江省60多个技术领域研发水平达到全国领先或部分国际领先水平,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5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2O多项。在“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了现代农村建设科技推广工程,重点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科技富民强县、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和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5个科技促进行动,省和国家4年累计投入科研经费32个亿,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项目1651项。为浙江农民脱贫致富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科技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1.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工程

启内力,借外力,积极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工程。认真做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培育工作,努力向上级申报优秀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并配套一定额度的科研经费用于农业科技示范园工程,围绕蔬菜种植、富硒大蒜、畜牧养殖、林果和水产等农业产业中的优势产品培育出优秀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科技示范园。选择出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条件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园,以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措施实现农业技术集成,造就有影响力的科技示范基地。通过对农业示范园区的培育,构建科技特派员创业平台,培养和吸引一批优秀的人才,建立技;和技术服务网络体系。

2.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

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农村中学远程教育网及各级农业信息平台,推广农业新技术。搭建知识进村入户的信息平台,把用户终端拓展到农民家庭。积极建设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服务站点,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信息联盟和信息共享服务机制,开展农村科技成果信息的标准化收集、数字化表达及整合加工、数据库和网络平台的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系统。

3.实施科技程,为由科技主管部门牵头搭建县级科技培训平台,积极协调、调度涉农科技培训,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农业、蔬菜、林业、畜牧、农机等涉农部门分别实施专业培训项目,造就一批乡土科技X:zf、管理人才和能工巧匠。涉农部门要搭建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平台,以各级科技服务机构、农广校“绿色证书”工程、星火培训基地、“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和“科技特派员工程”等为依托,有效整合备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形成以企业与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备类培训机构为基础I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三、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1.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支撑和引领作用明显增强

304项国家奖和省级奖项目,大部分是应用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其中技术开发类、发明类、工程类项目占到了总获奖数的三分之二,都是围绕浙江省重点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重点、难点问题,组织科技攻关取得的成果,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凸显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如浙江大学完成的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项目“电厂锅炉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半干法烟气净化技术”,可实现对电厂锅炉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重金属和有机物等多种污染物的高效协同脱除,近三年累计实现销售合同额达s7亿元;浙江兰亭高科有限公司完成的“废旧沥青再循环利用的成套关键技术”,对推进旧沥青路面料的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资源的循环再生利用和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二是突出重大关键技术装备开发,如杭氧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省一等奖项目“五万等级化工型内压缩空分装置”,通过集『戎创新,掌握了国际最先进的特大型内压缩流程技术,产品成功应用在中原大化、齐鲁石化、大唐国际等重大工程装置上,打破了国外空分厂商对市场的垄断。三是更加关注民生,很多获奖项目与人民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我省为主完成的国家奖中就有“肝移植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应用”、“节能型饮用水深度处理系列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南方主要易腐易褐变特色水果贮藏加工关键技术”等多个项目。省一等奖中农业和医卫项目占了三分之一以上,中国水稻研究所完成的“优质香型不育系中浙A及超级稻中浙优l号的选育与产业化”项目,大面积亩产达到55o—_60O公斤,2007年省内推广面积达到155万亩,约占全省杂交水稻总面积的22%,省外广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也相继进行了推广,累计增加稻谷Z]3亿公斤,增加产值383亿元,为我国粮食增产增收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2.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产学研合作日益加强

279项省科学技术奖中,企业独立承担或参与完成的有1.58项,占获奖项目总数的56.6%;其中企业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l03项,占获奖总数的369%。在国家奖获奖成果中,浙江省企业参与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也占了大多数。说明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加强,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正在我省逐步形成。我省区域龙头企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表率作用,如天通控股公司与电-74"q~大学合作、德力西集团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华海药业公司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合作的项目成果均获得了国家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篇(7)

针对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农业衰退风险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城市现代产业对农业的改造机制。农业是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没有农业剩余,也就不可能有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素质的提高。这也就是说,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应有之义。因此,我国在二元结构进一步强化的条件下,要加快城镇化发展,就必须建立城市现代产业对农业改造的机制,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是建立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机制。城市现代产业对农业改造的重点是提升农业技术含量,不断培育农业新品种,以品牌产品带动农业发展。这就要求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在技术研究开发上,要在重视城市产业技术开发的同时,高度重视农业新技术的科研开发,实现城乡产业技术研究开发的有机统一。①政府要加大农业技术研究机构的支持力度。建立基础性农业科技开发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实现基础性农业科技研究开发经费财政全额拨付机制,增加财政科研经费投入中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投入的比例,重点支持生物工程技术、农作物品种改良与畜禽水产育种技术、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灾变预测和控制技术、农副产品加工贮运和保鲜技术、设施农业和工厂化农业技术、农业管理和信息技术等现代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把重视农业高科技技术开发和发展与重视农业应用技术有机地结合,既站在国际农业先进技术的最前沿,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农业技术,又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开发,优先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或有明显应用前景的基础性研究,加大实用性农作技术的创新力度,从而使得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太空农业、基因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和网上农业发展。②建立科学的农业科技评价体系。当前我国农业大学研究机构中的激励评价体系非结构化,专业利益驱动化,严重影响农业科技研究,排斥综合性、应用性研究与开发。为此,必须打破目前以论文及获奖作为农业科技人员晋升与发展主要指标的农业科技评价体系,建立一个有利于促进农业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长效机制。③鼓励农业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开发与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相结合。在国家、省和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改革中,除从事基础性科研的所、室外,应用性研究院所都要采取与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相结合的措施,使科研人员深入实际,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加大农业科研的针对性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版权所有

二是建立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农业科技推广机制是现代城市产业对农业改造机制的关键环节。因此,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是城乡现代产业改造农业的内在要求:①改革目前的乡镇级农技推广组织体系,在县级区域内建立跨乡镇的区域性中心农技推广站。区域中心站的建立将改变以往乡镇农技站小而全、力量单薄等弊端,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水平,促进农业规模发展。②优化农技推广机构的服务职能。将农业其他专业与现有农技站职能合并至区域农技站,成为能够对农民进行综合服务的推广机构,由以前狭隘的农技推广变为广义的农技推广,并使之成为其他进行有偿农技服务团体(企业)的监督管理机构。③对区域农技中心站进行信息化建设。将区域中心站建成放大的窗口、扩展的平台、延伸的网络,把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成为农业信息体系,将政府、科研单位、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种养大户、农机大户、乡镇农村联结起来,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权威性。④加大农业技术市场建设。通过建立农业技术市场和网上农业技术产品交易市场,为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民营科技企业的成果转化与市场化提供便利条件和保障,同时对发展民营农业科技服务组织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起到推动作用。

三是建立城市产业对农业改造的政策扶持机制。现代城市产业与农业融合是防范城镇化农业衰退风险的有效途径。现代城市产业与农业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现代城市技术对传统农业改造、现代城市企业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经营。对于城市现代技术对传统农业改造问题,在前面已经分析,这里讲的城市产业对农业改造,主要是分析现代城市企业参与农业生产经营问题。要防范城镇化过程中的农业衰退风险,不仅仅是要用现代农业技术对传统农业技术进行改造,还应该促使城市企业参与农业生产经营,实现农业企业化生产和农业工业化产业链延伸,没有现代城市产业与农业的融合,只是局限于农业谈农业,在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升级中就会扩大农业的衰退风险。因此,政府必须建立城市现代产业对农业改造的政策扶持机制,对于直接投资于农业生产经营的企业要实行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贴息贷款、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措施;对于进行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不但在贷款贴息、税收减免、土地使用等方面进行优惠,而且政府可以成立龙头企业发展基金,根据企业与农户利益的关联程度和企业效益进行资金支持;同时,也鼓励农户按法定程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城市企业,与城市非农企业形成股份公司,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这种城市产业与农业的融合,尤其是农户直接作为城市非农公司的股东,是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转型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城市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城市现代产业与农业融合,增加了农业增值链,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促使农民按照现代企业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有利于农民成为现代化职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