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8:4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有机农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1有机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科研人员在一项长达十年的有机食品与普通食品的研究中,通过比较结果发现有机西红柿中一种被称作类黄铜的抗氧化剂的含量是普通西红柿中的两倍。该研究小组认为,西红柿中类黄铜含量的差异源于有机种植过程中没有使用化学肥料。最近欧洲的一项研究也表明,有机西红柿中维生素C、B胡萝卜素和类黄铜含量比普通西红柿高,并且有机桃子和苹果中抗氧化剂含量更高。另外,2012年美国儿科学会在一份名为《有机食品:健康及环境优势和劣势》的报告中指出:有机食品的农药残留水平明显低于普通食品。施用天然成分的农药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了农场操作工人化学药剂灼伤中毒事件的发生。有机方式饲养的畜禽感染耐药性细菌的可能性也较低,因有机畜禽在饲养过程中,只有当采用多种预防措施仍无法控制疾病或伤痛时,才能在兽医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并要有相应时间的休药期才能销售。有机农产品生产、采集、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的要求标准严于普通农产品,从根本上保证了产品的安全。
1.2我国有机农业生产执行标准
我国有机农业生产按照国家标准GB/T19630—2011执行。有机生产基地要求所在地有比较好的环境质量,但并没有提出过高的指标。种植业产地环境要求如下:(1)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中的二级标准。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肥料,避免了化学肥料带来的氮磷流失及因此而引起的地下水的污染。通过合理的有机耕作方式,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问题。通过秸秆还田和人畜粪便的综合利用,有效防止了农村废弃物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环境污染。(2)农田灌溉水环境质量标准应符合GB5084的规定。有机农业标准中灌溉用水只需要达到最基本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即可,是由于水中的某些物质如凯氏氮含量高于农业生产时并没有不利的影响,相反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作物生长。检查员现场检查时对重金属污染等的要求方面,应根据农场耕作类别来评估农场用水水质的标准符合性。(3)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中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如果农场的有机生产区域受到邻近的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影响,应在有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跟水一样,空气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有机农业基地周围的上风方向如有污染源,则有可能流动到有机生产区域内,因此通过利用缓冲带和提供天敌栖息地来形成一定的保护空间。
1.3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有机农业在我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标准制定、生产技术、加工技术、市场培育、产品认证、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经验日趋成熟,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3.1生产布局不合理目前,我国有机农产品生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东南部及沿海地区,其中东北以生产豆类、谷物、畜肉奶制品和野生采集产品为主,东南部及沿海地区以生产蔬菜、茶叶、淡水鱼、海产品、水果为主。西北地区以生产谷物、水果为主。从区域分布空间上看,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的问题,东部沿海地区原有的经济发展潜能和对外联系的区位优势得到了发挥,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比较脆弱、自我发展能力不强,一些远离城市生产条件良好的地区虽然适合有机农业的发展,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当地有机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市场尚未建立,以及缺乏政策支持,造成有机农业发展滞后。
1.3.2国内市场成长缓慢,但未来成长可期我国有机产品主要用于出口,近几年来我国有机农产品所占农业出口创汇的份额大幅度增长。在国际市场上,有机农产品的消费国主要是发达国家,但其产品基本靠进口,有机农产品正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我国有机农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欧盟、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在亚洲,有机农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日本是亚洲最主要的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也是我国有机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之一。相比之下,我国有机产品市场形成较晚,于2000年后才真正出现。且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和伸展等各大城市。如北京,已成为我国国内最大的有机产品市场,占国内有机产品市场份额的1/3左右。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逐渐形成,有机产品市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快速发展,成为下一个朝阳产业。
1.3.3加工产品比例低我国有机农产品市场上,初级有机产品占80%,且多以原粮为主,加工产品仅占20%,而像德国、瑞士、美国、丹麦等一些有机农产品生产国家,80%为加工产品。加工农产品的附加值要远远高于初级产品,有机农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50%至几倍,农民可以从较高的农产品价格和较低的现金投入中获得收益。所以这也是我国有机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为此国家应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能够扩大出口和提高农副产品深加工水平的有机食品工业项目,对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意义十分重要。
2我国有机产品的认证及监管
2.1启动有机产品防伪追溯备案系统
国家认监委是我国有机产品认证监管部门,为解决我国有机产品标志不防伪、不可追溯等问题,切实做到保障获证企业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认监委信息中心于2012年3月1日启动国家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备案管理系统。系统上线的运行使社会公众和相关监管部门对有机产品及其标志的查询、辨识更加便捷。该系统标志信息的备案由各认证机构上报,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的企业其产品必须加施防伪标志才能上市销售。对于国外进口到我国的产品,也必须经过我国认证机构的认证后并在产品最小销售包装上加贴或印刷有机防伪标志才能以有机产品销售。
2.2通过有机防伪标志辨识真伪
为保证我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的可防伪与追溯,防止假冒获证产品的发生,国家认监委要求各认证机构在向获证企业发放认证标志时,要求每枚认证标志编码的唯一性,编码应由认证机构代码、认证标志发放年份代码和认证标志发放随机码组成。有机防伪标志是通过印刷或加贴方式附在产品上。防伪标志图案是由国家有机产品标志和认证机构标志以及身份码(明码)、有机码(暗码)和查询网址组成。印刷的有机码只在有机码数字前注明有机码字样。消费者在购买有机产品后,刮开有机防伪标志涂层得到17位有机码,可登陆到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网进行查询。有机防伪追溯码的使用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消费者还可拨打查询网站上公布的认证机构的电话进行咨询、核实或投诉。
2.3通过质监局的“新办法”进一步加强认证监管
2014年4月1日,质监总局正式实施新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与原办法相比,新办法由原来的46条增至现在的63条,设立了“有机产品认证目录制度”,认证标志统一编号制度、档案记录制度,保证获证有机产品具有可追溯性;明确了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不能标注“有机”等字样;增加了罚则条款,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解决了以往有机产品认证行政执法中执法依据不足的问题;取消了有机产品认证转换标志,便于消费者识别有机产品,杜绝了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利用有机转换认证冒充有机认证的行为。
2.4认证监管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家认监委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第2号公告称,截至2012年6月,我国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为23家,有效认证证书为10478张,获证企业为7266家,分布在全国1614个县,有机农业生产面积已经达到200万公顷,位居世界第三,有机产品国内贸易额约800亿元,年出口约4亿美元。从通过的认证企业数及产品数量可看出,我国有机产品行业呈现出快速成长和发展趋势,但一些不法企业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钻认证监管的漏洞,因有机码在有机标志备案查询系统中可多次查询,没有预警措施,给不法企业提供假造防伪标志的可趁之机,只要获取一批有机码就有重复印制的可能,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加贴防伪标志的假有机产品,其图标色彩不正,但消费者难辩真伪。还有防伪标志的超范围、超期使用问题,一些企业不严格按照所申请包装规格加贴,申请1公斤产品的标志加贴到5公斤产品上使用,超出监管系统自动审核所允许的订购产量。以及上年度防伪标志未使用完下年度继续使用,如果发生不但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还有可能外购普通产品冒充有机产品。在消费者不投诉的情况下很难发现。尽管有机产品监管机构对获证企业的市场监管手段不断加强,调动地方质监部门积极配合,不断加大有机产品抽查抽检力度。对认证机构提出新要求,严把关,备案监管系统功能也在不断升级,在企业认证审核和证后监管上下了不少功夫,但认证监管工作依然面临挑战,需要我们监管部门和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不仅要进行监管约束,还要加强诚信自律的培训,做到“管、控、防”即有机产品可追溯,上市销售能控制,防范措施能跟上,才能效遏制这些问题的出现。
3结论
标准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唯一尺度,抛开标准谈安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科学的。我们所说的“标准”,就是人们对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中重复出现的事物和概念,结合生产实践,经过论证、优化后,由有关各方充分协调后为各方共同遵守的技术性文件,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总结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标准也是一种技术规范,它是以人们已掌握的科学技术理论、原理、方法去指导、约束、限制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技术性活动。它告诉人们如何使自己生产的产品符合使用要求。它还告诉人们在某项生产活动中的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工作方法,指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或禁止的。标准可以帮助和促进人们掌握科学的生产技术,避免由于不科学的技术行为造成不良的后果,防止由于违返自然法则而受到的种种惩罚,以致造成深远的灾难性后果。所以说,安全农产品标准是农产品质量和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是生产活动的技术和行为规范,也是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保证产品质量和规范经营行为的法律依据。
2有机农业的技术体系本质
有机农业是指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这些技术包括选用抗性作物品种,建立包括豆科植物在内的作物轮作体系,利用桔秆还田、施用绿肥和动物粪便等措施培肥土壤保持养分循环,采取物理的和生物的措施防治病虫草害等等。广大消费者经常有一个误区:以前没有化肥、农药的时候,生产的产品都是“有机产品”。那么自然而然,目前在选择食品时,趋向于“农家、野生”等等字样的宣传。其实,有机产品与古代无肥无药产品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说有机产品禁止农药、化肥和转基因技术,这是技术底线,换句话说,它是有机产品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虽然有机产品肯定是不施农药化肥的,但是不施化肥、农药的产品却不一定是有机产品。有机产品必须满足如下三个条件:标准化生产;可追溯;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抛开独立第三方认证这个管理因素外,其标准化生产和可追溯均为食品安全的必要条件。国家标准GB/T19630-2011的名称是《有机产品》,也就是说,有机产品首先它必须是一个产品,必须有其商品特性。有机产品首先是一种商品,有一定的成本与合理的价格,应该能够批量的规模化生产,等等。因此,所谓“后院种的菜、自家养的鸡、云雾山顶采的茶”等等虽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但它们不是商品,不具备批量、规模成产的条件,也就不会有可估算的价格,必然就不可能持续、有效的为广大消费者所服务。另外,有机生产中不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必须面对更为严格的土壤培肥(饲料配制)和有害生物防控的问题。任何一个规模化生产的基地,都必须面对这个问题。所谓的“周边环境好,没虫没病”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具代表性的。因此,有机产生其本质必然是一套完整、严谨的技术体系,规定了产地环境、目标品种、农业投入物要求、有害生物管控、储运追溯等等都有严格的指标要求与生产方法。只有这样,无论在何处、无论生产者是谁,只要能够达到标准的要求,按照一个固定的标准要求去生产,那么其产出农产品质量必然是有保障的。
3标准对有机生产的促进作用
宝应县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组织网络机构健全。成立有机食品发展领导小组,组建有机食品办公室,列入政府职能序列。县人大、政协定期审议、调研有机农业工作情况。相关部门和各镇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形成了县、镇、部门联动的组织网络。规划和标准体系较为完善。2003年,宝应率先在全国编制、评审和实施《有机食品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建设运西、东荡、中部三大有机产业园区。同时,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研究制定出有机稻米、有机藕、有机蟹、有机鸭和有机专用肥五大省级标准。技术服务和政策配套体系基本形成。组建县生态办、部门、镇和基地四级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服务体系。成立有机种植、有机畜禽养殖、有机水产养殖、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灌排水系和生产资料供应等六个服务小组,编印《有机食品生产指南》,指导基地有机食品生产。出台《关于加快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县建设、打造“生态宝应”的工作意见》,设立50万元生态基金和200万元有机食品基地建设风险基金,完善土地流转、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有机农业发展初具规模。延伸有机产业链条,打造有机生产、加工、检测、集散和观光五大基地。建成有机农业园区22个,总面积10.8万亩,拥有有机食品品牌35个,涵盖稻米、荷藕、畜禽、瓜果、水产5大类12个品种;建成江苏省首个有机农业开发区———宝应湖有机农业开发区并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成国家级有机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合作筹建“中国有机产品交易中心”;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通过国家认监委组织的评审。有机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宝应农业的产业升级,也带动了旅游、观光、休闲等三产的发展,通过发展湿地生态观光和有机农业休闲旅游,2011年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有机农业成为招商引资载体。编制30多个有机招商项目,在县网站上。以中国宝应荷藕节和国内相关经贸洽谈活动为平台,开展对外推介,寻求对外合作,先后有国内外多批客商来宝考察洽谈,宝泰米业、兴泰农牧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
优势。生态环境良好。宝应县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工作,关停重污染源、强化污染治理、坚守环保审批底线、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先后创成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县创建于2012年5月通过国家技术评估。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天数占比95%以上,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符合III类水标准,土壤环境质量良好,为发展有机食品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农业资源丰富。宝应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淡水养殖基地,以水稻、水产、水禽、水生蔬菜为主的“四水”特色明显。荷藕产量及品质居全国首位,获国家原产地保护,是江苏省荷藕产业出口基地。境内盛产鱼、虾、蟹等水产品,是江苏省高效渔业第一县,水产品资源丰富,其中“宝应湖”有机大闸蟹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蟹”。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实施“产业化兴农”战略,将有机农业作为宝应“一主两特一新”的特色产业推进。大力推进水生蔬菜、水产、粮食三大产业集群发展,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存在困难。技术人才缺乏。宝应工业不够发达,农村青壮劳动力外流现象较普遍。留守劳动力受文化程度制约,对新技术认知程度较差,对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各方面发展的支撑能力、组织实施能力不足,影响了有机农业知识和技术的推广普及。资金投入不足。从一般的粮田转变为有机食品基地,需要经过2-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有机转换期”,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压力较大。同时,转换期内部分品种会出现减产,且不能标注“有机产品”,只能以普通农产品价格出售,具有一定经济风险。而宝应财政收入欠佳,对有机食品产业扶持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企业、农户积极性不高。企业有机生产意识有待加强。企业对有机生产标准、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不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认识不足,管理不够完善,个别企业在隔离带设置上未能满足有机生产的要求。
关键词:有机水稻;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25-1
0 引言
盘锦市位于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稻作历史久远,种植优质水稻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与资源优势,盘锦大米是国家名牌产品。水稻生产是盘锦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农业生产仍没有完全脱离“投入高、消耗大、效益低”的老生产模式,并且生产基础薄弱,严重缺乏后续力量,没有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更没有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此,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是很有必要的。
1 研究背景
1.1 有机水稻的概念与发展意义
生态食品(含天然食品),也称有机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一系列的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环保安全型农产品,包括蔬菜、粮食、水果、水产品、奶制品等等,同样,有机水稻即属于这一类产品。
我国是水稻生产和需求很大的国家,如今人们对食物品质和消费理念因生活质量提高而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有机稻米生产及后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1.1 有利于水稻产品结构和生产结构的调整 现如今我国实施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包括水稻产品结构和生产结构的调整。
1.1.2 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的增加 随着人们对有机水稻需求的增长,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有利于满足国内、国外市场需求。
1.2 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1.2.1 有机农业在国外的典型模式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生产体系和规格指标。在美国,具体做法是:(1)采用现代管理模式,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2)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3)采用作物轮作的方式;(4)病、虫、草害通过农业措施及生物措施防治。综合起来主要有两种模式,即“公司+农户”模式和合作社模式。
1.2.2 有机农业在国内发展的典型模式 我国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多种多样,但目前有机农业生产普遍采用“贸易公司十农场”模式。
2 盘锦市有机水稻发展优势及劣势
2.1 优势
盘锦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与优势:一是区域比较优势。盘锦地处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城乡居民对优质稻米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势头;二是自然资源优势。盘锦光、温、水和土壤等自然资源适宜于常规和杂交粳、糯稻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发挥优质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品质优势;三是品种选育优势;四是栽培技术优势。
2.2 劣势
盘锦水稻生产能力较高,总量供应较为充裕但受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稻米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稻米产、加、销产业链严重脱节,没有形成盘锦米业应有的整体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不牢;二是农业生产方式比较粗放;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四是加工粗放,品牌意识淡泊。就稻米产后而言,纵然稻米加工企业较多,但由于加工能力弱,市场意识不强,产品不能很好地与市场对接,在国际、国内贸易中仍以“大路货”居多。
3 盘锦市有机水稻种植模式与营销模式以及发展策略
3.1 有机水稻种植的主体模式
3.1.1 模式一:水稻单作 以减少农业污染源,保护环境,生产优质、安全食品为目的,不使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
3.1.2 模式二:稻鸭共作 选用米质较优,生产技术亦采用国外先进的栽培技术。
3.2 有机水稻种植的效益分析
3.2.1 试验的选址 2007年,将试验选址定为盘锦市大洼县,并选择单作田块、常规种植田块及稻鸭共作田块,每个田块面积为5亩,共选择3个田块。
3.2.2 试验的结果 本次试验对三种不同种植模式进行产量,物化成本、劳动力成本及净收益进行对比(见表1)。
表1 不同模式下经济效益比较(盘锦市大洼县-2007年)
种植模式 平均亩产
(kg/亩) 物化成本
(元/亩) 劳动力成本
(元/亩) 收购单价
(元/亩) 净收益
(元/亩)
有机水稻单作 256 85 115 4.5 952
有机稻鸭共作 275 115 175 4.8 1030
常规栽培 471 124 165 1.75 535.25
从表1中可以看出,水稻常规栽培模式产量最高,分别比有机稻鸭萍共作模式、有机水稻单作模式高出196kg和215kg;物化成本常规栽培模式投入最大;劳动力成本有机稻鸭共作模式投入最大;水稻收购单价常规水稻种植模式最少;每亩净收益有机稻鸭共作种植模式最高。
4 有机水稻的发展策略的建议
第一、转变旧的观念,提高新的认识。要彻底改变旧的生产结构,加大其发展的投入、并且注意有机水稻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并制定相关政策。这需要政府的组织领导和知识培训等一系列的工作;第三、加大种植技术的投入,不断加强产品的竞争力,要有自身特色产品;第四、通过大力的宣传来扩大知名度,做好国内和国外市场的推广。
参考文献
68岁的赵亚夫是“戴庄模式”的缔造者,这位曾经的镇江市农科所所长被人们评价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业科研者”。48年来他无私地向农民传播技术的同时,还努力探索出一条农业规模化之路。
规模化农业之困
戴庄村位于江苏省句容市最南端,是典型的丘陵地形。原来是镇江茅山革命老区最为贫困的村庄。到2003年,该村年人均纯收入仅3400元。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村里的大部分农户还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不仅效率低下,且无法保证生产标准的统一,无法满足大市场的需求。村民逐渐意识到,要想致富得走农业规模化的道路。
像中国其他农村一样,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戴庄村大量的农民涌向城市打工。按道理,人走了,地空了,实现农业规模化也应该相对容易 。
但这一过程在戴庄的实际操作中颇费周折。
句容万山红遍农业园的张冬才总经理说:“农民虽然进城了,但并没有享受市民待遇,很多农民还是只把进城当作短期行为。因此,家中的‘一亩三分地’仍是最后的生存底线,很多人即便让它荒着,也不会交给集体。而农民进城户籍仍在农村,政府也找不到收回进城农民土地的法律依据。”
当然,地方政府也想出了应对之策。一些乡镇政府出面将土地从农民手中“流转”过来,然后交由大户或农业公司经营,而流转土地的农民在每年拿到补偿款的同时,还可以被返聘为农业工人,获取工资性收入。
但通过土地流转增加了大户或农业公司的运作成本,在农业保险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规模大风险也大,因此,在句容的鲜果种植大户中,普遍没有扩大规模的欲望。
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约定土地收益的增长机制,农民获取的土地流转收益不能得到相应的增长,农民的积极性也不高。由土地流转引发的矛盾时有出现。
“公司+农户”是当地政府破解规模障碍的另一法宝,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赵亚夫认为,无论是土地流转的方法,还是“公司+农户”的方法,富裕的都只是少数大户或公司,广大农民并不是最大受益者。对赵亚夫来说,18次出访日本农村看到的景象让他难忘,“日本很多农民比城里人还富裕,我想把好经验学来”。
“真正的合作社”
据句容市委宣传部官员许家荣介绍,句容鲜果种植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些自发松散的合作社组织次第出现,但这些合作还只是技术交流上的协作,其他深层次领域诸如品牌、统一标准、销售等方面仍然无法组织起来。同时,由于农户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无论是组织管理能力,还是对政策法规的解读与运用,都处于弱势地位。
2006年2月,赵亚夫在戴庄建立有机农业合作社。建成一个“真正的合作社”,是他的愿望。
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从成立起,就严格按“统一销售,对内服务,对外经营”的原则运作。并实行社员入股,合作社民办、民管、民受益,社员大会一人(户)一票投票决定大事。
许家荣认为将科技人员、村委会和农民“绑”在一起,是戴庄合作社的最大特点。“复合式”合作社在资源整合上,充分发挥了各方优势,达到了农民、基层组织和科技人员三方共赢的效果。
句容市农科所的技术人员刘伟忠长期驻点戴庄。农民在种养过程中遇到难题可以直接找技术员。刘伟忠说:“农户的农田就是科技人员的‘试验田’,这样不仅缩短了技术转化过程,而且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到管理、销售中,对市场的把握也会更为准确。”
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的鲁学谦2006年成了戴庄的村官。刚开始工作时,他还有些疑虑,因为在很多农村地区,村委会干部除了协调村民纠纷外,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但戴庄合作社成立后,村委会与合作社“合二为一”,合作社承担经济功能,村委会负责行政职能。合作社借助村委会更容易组织和发动农户众,而村委会对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都比一般农户要强,能给合作社争取政策性支持。村干部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开展工作也就容易了。
农户仍然是合作社的中坚力量,他们有选举和罢免合作社领导的权利,也有从合作社分红的经济权利。
农户杜仲志回忆说,2007年秋收恰逢连日阴雨,打乱了合作社秋收秋种安排。在理事会紧急会上,村党总支书记、合作社理事长李家斌提出了租用收割机收稻、大拖拉机整地的主意,理事们一致同意,并立刻作了分工安排。随即,合作社领导干在前头,社员们积极参与,短短8天完成了600多亩有机水稻抢收,接着用5天时间完成了青花菜抢种。
合作社服务意识和良好前景使村民信心大增,入社村民从去2007年的500多户,达到目前的700多户,基本实现全村覆盖。目前,戴庄人均纯收入达到6029元,比2003年增加了85%,赶上了句容全市平均水平。
城乡互动的销售模式
在赵亚夫看来,合作社最主要的功能,是组织生产和统一销售。
以前农户自己搞有机农业时,受产量的限制,吸引不了超市和中介商。结果是花费大力气种出来的“无公害”蔬菜与普通蔬菜一样流向农贸市场,甚至因为“无公害”蔬菜长相并不美观、有虫斑,出现“无公害”蔬菜竞争不过普通蔬菜的尴尬。也有种养户选择主抓销售,成立自己的配送中心,结果市场一大,自家精品农业满足不了,只好去收购普通农产品。于是,鱼目混珠之后,无公害、绿色成分越来越少。
此时,赵亚夫发现这几年农家乐已经到了炙手可热的地步,而在句容白兔镇等鲜果发达的乡镇,已经出现了城里人下田体验采摘乐趣的销售现象,并且这种“观光型销售”份额正逐年增加。受到这个启发,戴庄最终形成自己的销售模式“戴庄有机农业朋友会”。“朋友会”在观光型销售基础上的进行提升,它不仅包括邀请城里人到戴庄来观光消费,而且包括农民主动进城拜访“客户”。
热爱农业 情系农民
30年来,陈维明踏遍全县16个乡镇、189个自然村,兢兢业业地为农民做好服务工作。为把农业培训工作做得更好,他深入乡村,调查全县农村农民的文化结构状况和科技水平,有针对性地完成了《玉山县农村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对策》理论性论文,为学校制定了一套较为先进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体系。同时他也虚心学习先进经验,先后赴江西省农业大学、江西生物科技学院、江西省农科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参观学习,把外面的独特办学模式和培训方法带回来,使农广校的农业教育工作更加多元化,培训机制更加灵活,制度更加完善。
在全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学历比陈维明高,职称比他高的也不少,然而农民却很信任他,在农民眼中,他是最知心的朋友:“因为陈老师热情人又好、技术又管用,他是诚心来帮我们的。” 他不怕苦、不怕累、不图名、不图利的作风,打动了农民的心,赢得了农民的信任与尊重。
追求科技 从不放弃
凡是有利于农业增效,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新技术,陈维明都大胆实践和探索,成功后总是最先交到农民手中。为了提高农民的标准化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陈维明还编写了各种技术操作规程,让农民按规程去做。其中,通过推广一茬多熟大棚西瓜种植,实现了“一亩一园一万元”的目标,全县种植面积已达8000余亩,平均亩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此外,通过引进种植茶叶良种浙农113、浙农117在樟村等地种植,推广高山茶叶高产种植与名茶加工技术,使玉山县名茶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全面提高了种植水平和产品质量。
农业教育 追求创新
2004年以来,陈维明根据玉山县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主持实行了固定办班与流动办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等办学模式,陈维明还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开设了近年迫切需要的培训专业,如沼气工程、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经纪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人员、高山有机农业生产与加工、超级稻生产等实用性专业作为培训科目,提高了广大农民种养水平。
人生选择 无怨无悔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四)动手能力弱化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6个小麦品种,6个玉米品种,4个小豆品种,2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2003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2005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3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30学时理论课、10学时实验课和9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16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8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12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3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12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