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文化精神论文

文化精神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24 18:49: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化精神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文化精神论文

篇(1)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茶道精神

我们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各国的植茶、制茶、饮茶均直接或间接源于中国。“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茶道与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本文重在分析茶道概念的提出及茶道精神的创立,并且进而说明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何谓茶道,茶文化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玲教授在其著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对茶艺与茶道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也包含着对茶道概念内涵的阐释。王玲教授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我们从王玲教授的论述中不仅明确了茶道与茶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茶道概念的内涵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即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茶道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见性,需要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艺便会无精、无神,就会失去茶艺的真正意义,行道是艺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唐代著名的爱茶诗人卢仝更是以诗的形式生动且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自身艺茶行道的体会,揭示茶道概念的内涵。卢仝在其著名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总之,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正如已故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陈香白教授所说:“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有人说,虽然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但却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不仅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茶道”概念的提出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在其著名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茶道”这一概念,使其不仅成为中国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而且也成为世界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该诗的全文是: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虽然对“茶道”这一概念的内涵没有具体解释和说明,但在其诗中应该说已作了很好的诠释,人们如果用心去细细品读该诗不难体会其中的茶道精神。

继诗僧皎然之后,唐时的封演在其编撰的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再次提到“茶道”这一概念,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我国明代张源在其著的《茶录》中也讲到“茶道”。他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我国不仅是“茶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将茶人精神规定为“精行俭德”。陆羽《茶经》中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具有俭朴美德之人。在陆羽看来,喝茶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解渴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对饮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陆羽的茶人精神其实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说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创始者。

继陆羽之后,唐末的刘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对茶道精神有所表述。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道精神表述为:“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篇(2)

一、西方叙事学研究

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这和古希腊伟大的哲人亚里士多德是分不开的。在亚里士多德的巨著《诗学》里最早出现了关于叙事学的古典研究。其书中观点认为诗歌的目的是模拟而非再现人类的行为,但这种模拟不是一种单纯的模拟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模拟。这也是创造性理论的提出。在这里,模拟虽不是切实发生但却是对现实的再现。而亚里士多德“诗学理论”的提出,到本世纪以来,在文学领域中也掀起了不小的浪潮。

(一)俄国的形式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形式主义,代表人物有什克洛夫斯基和普洛普。什克洛夫斯基在1917年发表的著名论文《艺术作为手法》中提出旧的艺术已经死亡,新的艺术尚未诞生,只有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才可以使人恢复对世界的感知。他强调艺术的形式绝对不是对生活的模仿,而是生活的变形,他认为艺术应独立于生活,而不是单纯地模仿,这样做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他特别关注人的注意力,他认为那是人保持新鲜生活的生命所在,艺术只有进入一种“新”的形式,才能召唤出另一种独特的生命,这种独特的生命足够能引起人们去追随、去感觉、去认知。要避免艺术形式中的“自动化”,这是不可取的。总的看来,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但他过于片面地强调文学的自足性,也未免过于形式主义化了。普洛普于虽然不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中的一员,但他于1928年出版的《故事形态学》一书在研究方法上与形式主义有相通之处,所以也被看作是20世纪形式主义思潮的一个推波助澜者。在民间创作研究领域开辟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享有世界性的声誉。尤其是他1928年出版的《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这部书被誉为结构主义奠基之作,被看作是叙事研究中一个旗帜上的创新。在此书中讲叙了叙事研究意义的生成。就像美食家对待菜肴一样,对俄国民间故事进行了分析、调配,以故事为元素,将叙事进行不同组合。在他的整个研究中,始终贯穿着一条准线,那就是试图提炼民间故事中的共性。在对俄国民间故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普洛普从人类学中引进了一个概念———“功能”。他认为人物的行为是不变的,他将其称为“功能”,并把它作为分析民间故事的最基本单位。在他的分析里把角色的功能细分为31种,他将这些功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通过这些排列,他发现了我们现在称谓的“角色”。在他的研究中,角色共有7个:反面角色、救援者、协助者、英雄、假英雄、公主(被找对象)和她的父亲、送信人。现代叙事学不是单纯地只有“角色”就能形成故事,形成叙事学的框架。而另外一个元素就是功能。同时拥有了这两个基本元素才能形成现代叙事学的框架。后来普洛普的这种科学的分析方法被许多的批评者用于对小说特别是神话的分析,此方法后来经由电影学者被运用到了电影分析中,比如对电影《蝎子王》的分析。

(二)结构主义

如果我们将俄国形式主义作为现代叙事学研究开端的话,那么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发展将是现代叙事学的别样的一页,对于这一领域开辟,致使结构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直接导致了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产生。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于1958年出版了他的名著《结构人类学》一书,是直接影响结构主义叙事学产生的作品。在书中运用此种方法分析社会结构,与普洛普的元素量化分析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施特劳斯研究神框架,并提炼出神话素,他认为“神话素”是神话故事研究的基本单位。此后,西方学者激情高涨,在学术研究领域纷纷崭露头角,发表专著、论文,使叙事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结构主义的风靡下,于是有了一系列的结构主义叙事学的作品。随即现代文学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建立起来了。如托多洛夫的《〈十日谈〉的语法》(1969年),他是从叙事的语法角度来研究叙事作品的第一人,在语句排列基础上探讨叙述结构,又把句法分为命题和序列两个基本单位,并第一次提出了“叙事学”这个术语。还有格雷玛斯的《叙事语法》,提出了“动素模型”的概念。在布雷蒙的《叙事逻辑》一书中恢复了叙事作品逻辑单位的多变性及丰富性,并成功地勾勒这些构成要素,是叙事艺术将这些要素组合、打乱和梳理。还有罗兰•巴特,也是一位叙事理论家,在《叙事结构分析导论》(1966年)中认为当时的西方叙事学研究一旦面对现代主义的作品时,结构主义叙事学就变得无能为力了,只能针对古典或是民间作品进行研究。在巴特的观点中,叙事作品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功能,作为最基本单位,它是统领故事的主要方面,被称为功能。第二行为,情节层次,包括叙事作品中人物的分类及动作。第三叙事,在现代作品中,叙事者与作者的关系性。而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笔者认为是这些人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叙事话语》(1972年)及以后的《新叙事话语》,提出了时序、时距、频率、语式、语态等叙事学的研究范畴。到了80年代,结构主义叙事学由于其本身缺点,使它在欧美文学批评中渐成颓势。因为它太强调诗学的科学性,使小说研究呈现出一种数量化的公式,并使批评文章变得生硬和无趣,成了一种曲高和寡的东西,那么其败落是必然的,结构主义只是这样的一次尝试罢了。

二、传统的叙事学的存在

其实就在结构主义叙事学风行一时的时候,还是有一批传统的叙事学的存在。那就是英美修辞学派。他们以传统的手法研究小说的形式,叙事,结构。有的人也称这种学派为新亚里士多德学派。如美国的叙事理论巨擘韦恩•布思,其代表作是《小说修辞学》(1961年),他反对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极端和科学的做法,反对用化学公式的方法来对小说进行批评,主张批评的多元化。那么这部著作也被誉为“小说美学的里程碑”。其中他提出“隐含作者”之意,在叙事学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被译为包括阿拉伯语在内的7种语言,该书中提出的一些观念和术语,如“隐含的作者”“可靠的叙述者”“不可靠的叙述者”都成了当今叙事理论的标准术语。这无疑是一种“革新”,他对于叙事学理论中的某些质疑,也恰恰反映了他的智慧与才学,这种价值性在西方叙事学的发展中所起到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三、电影叙事学#p#分页标题#e#

电影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但它的领域性虽然独立却不意味着孤立。文学理论、小说理论都能对它产生影射效应。这种效应性不是一时的,也不是短暂的,而是贯穿的,尤其是文学叙事学所带来的影响,是贯穿始终的。而小说理论所带来的影射效应也是特别的。就像所有的电影理论来自文学理论一样。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叙事学,在电影学当中同样如此。电影叙事学理论作为当代叙事学大树上的一个分支,同样有着茂密的叶子,这些叶子就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背景。电影叙事理论大体可分为四个互相交织又有所不同的理论脉络。

(一)以麦茨为代表的“语言结构表意说”60年代出现了电影符号学,这是从电影理论向现代电影理论过渡中擦出的火花。电影符号学是电影理论上的一次革命,在电影符号学的发展中,电影叙事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被许多学者用来研究电影。当时的许多电影符号学家也是电影叙事学家,如麦茨就是代表人物之一。麦茨认为电影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叙事形式和结构,而对于电影叙事时空的研究,则提出了“八组合段理论”,也可称之为“语言结构表意说”。在麦茨提出的“八组合段理论”中,镜头分解开,形成8种组合段落。在这其中,镜头在叙事上的魔力被详细地分解、剖析。他的“八组合段理论”也被认为是电影叙事结构研究的重要成果。麦茨对于“电影符号”的理论也算为电影叙事理论开了先河,因此麦茨作为当代电影叙事学的奠基人和开创者是名副其实的。

(二)以艾柯为代表的“影像符号编码说”艾柯对电影影像符号学的研究是深刻的,他对电影的认识也是深刻的。电影在他的心目中是有生命的。在他的理论中电影并非现实物象的记录和复制,他重视电影语言的运用,并将它发挥到极致。他对电影符码的三重分节与语文符码的双重分节进行了区分。艾柯的电影理论是在用简单的语言符号形式讲述复杂的核心层面,这是对电影叙事元素的再认识,也只有这样的再认识,才更好地诠释了电影叙事元素。

(三)第二电影符号学的电影叙事理论在这段发展进程中,电影叙事中的符号学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开始了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从结构主义到精神分析、到修辞分析等。这些转化层面都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也是主要的研究方向。众多影视作品见证了这一转化过程,比如电影《灵数23》,通过数字串接电影情节,用精神层面来演绎现实情境,还有就是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和叙事性电影》中通过女性立场对男性进行剖析,等等。这些理论分析与批评,呈现出的观点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基本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它们都借用了精神分析法来表现影视作品。这种方法很适用,恰当运用此法会让影片走入观众的心,使画面与观众能进行意识形态上的良好沟通。这种发现可以说脱离不开弗洛伊德的精神论,毕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先驱者。将这种“精神论”的理念带入影视中,会让影视作品作为“静止”的语言,形成各种“对话”语言。尽管这种对话需要运用各种对话方法,影片同样需要修辞策略,需要叙事操纵、视点运用,而这也是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

篇(3)

[关键词] 高校 科研团队

高等学校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开发和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研究活动,是以个体脑力劳动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往往与个人创造能力和发挥程度直接相关,但科学研究工作又是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尤其是现代“大科学”,常常是多学科、综合性、交叉性的重大研究课题研究,其研究的难度、深度、广度都对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科研团队由于其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符合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时代特点,因而越来越受到教育管理、科技部门和许多高等学校的重视。

团队首先是企业的一种组织模式,是由一些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正式群体。关于团队构建的理论到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逐渐形成。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美国学者卡曾巴赫在《团队的智慧》中给出的定义:“团队是指一定的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有清晰目标的正式的群体,并坚信这一目标体现的重大价值。(2)知识共享,信息在团队中的无障碍流动:团队成员之间具有良好的沟通,成员之间以他们可以清晰理解的方式传递信息,消除彼此之间的误解。(3)文化认同: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每个成员对其他人的品行和能力都深信不疑,团队成员对团队表现出高度的忠诚感和奉献精神。

具体到高校科研团队,即以优秀学术带头人为领导,以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为中心、以研究基地为依托,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或学术研究为内容,拥有合理的学术梯队,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正式群体。它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创新型群体。

一、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清晰地科研目标

高校科研团队应非常明确他们要达到什么目标,并坚信这一目标体现了重大价值。但由于我国高校现有的职称评审和薪酬考核制度过分注重量化指标和时效性,从而导致高校教师各自为战,科研团队缺乏凝聚力,缺乏整个学科的发展规划,没有凝练的团队主攻方向,过分强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奖或获专利等,从而造成一些教师参与团队研究的目的是追求论文的数量、注重排名,导致最终研究成果拼凑起来的较多,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研究方向比较分散。另外,现行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与科研人员考核办法对于推动原创性科研成果的研究也是不利的,原创性科研成果需要科研团队,具有前期研究较为厚实的积累,这往往需要耗费多年,其成果的检验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目前的科研成果管理制度,挫伤了从事原创性工作团队的积极性,从而造成研究者科研态度不严谨,具有创新性的、在某一学科或领域有所突破的原创成果很少。

2.人员结构不合理、科研团队带头人不足

培养、造就、吸引和凝聚一批立足国内、有国际学术地位的科研人员是建设高校科研团队的关键,尤其是必须选好具有跨学科研究背景的科研团队学术带头人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梯队大多数由本学科、本部门人员组成,团队成员在知识结构、经历背景、经验水平等方面相差不大,使团队很难申请或完成重大的跨学科科研项目,更难以做出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科研团队的本质在于能够不断创新,而其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团队带头人。团队带头人除了应在该研究方向上具有很强的研究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学术发展的动态,提出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课题,保证其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还要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他能关注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兴趣所在与发展需要;帮助团队成员能用新视角看待老问题,能够激励、调动和鼓舞团队成员为实现团队目标付出更大的努力。目前,在我国高校中,虽然学科中人员总数不少,但却缺乏这样的变革型团队带头人,一些学科甚至出现一个学科带头人的退休或离去,就意味着一个研究方向的衰落,其结果必然是科研团队断层、导致研究工作水平低、重复性劳动,原创性的成果很少。

3.科研团队管理机制还需不断探索

我国高校管理体制从纵向上看,一般分为校―系―室三级,现在大都分为校―院―系三级,这种组织形式造成团队无法整合多学科科研创新研究平台,无法整合学校、社会资源优势,这有碍于团队申报国家级重大课题和开展有关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我国科研管理制度,过分注重对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的量化指标和时效性进行考评,这种考核制度实质上是在鼓励科研人员的个体竞争意识,其结果必然导致科研人员不愿与他人合作,在研究过程中急功近利、追求一些短平快的成果,并不注重对一些理论及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讨与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较注重物质奖励,但对于如何激发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一般说来专业人员对自己的专业技术领域有着强烈和持久的承诺。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对自己的专业忠诚。他们热衷于自己的工作,工作挑战性常常被排在较高的位置。因此,要不断给他们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给他们自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允许他们按照他们认为有效的方式安排工作,奖励他们教育机会,如:提供培训、参加会议的机会,使他们始终跟上这一领域的发展水平;给他们提供奖励是对工作的表扬与认可;关心他们存在的问题,或通过其他方式表明你对他们的工作不仅感兴趣而且很看重等。这些精神激励和发展性的管理规则的制定方面,目前做的还较为欠缺。

4.科研团队文化建设滞后

团队文化是团队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这一体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它代表了组织成员所持有的共同观念。这些共有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员的看法及对周围世界的反映。当遇到问题时或工作难题时,组织文化将影响雇员的行为,并影响他们对问题进行概念化、定义、分析和解决。目前,我国高校部分科研团队是基于申报项目等的目的而暂时结成的,因此,科研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统一承诺、良好的沟通等做得还很不到位,而这些因素恰恰是构成团队文化的关键因素,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建立的。

二、加强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思考

1.完善学科发展规划,明确科研团队研究方向

高校科研团队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立足时代前沿,围绕国家特别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搭建学科梯队,凝练科研主攻方向。在科研团队组建时,应在认真研究本领域世界发展趋势基础上,凝练研究目标,并结合自身原有优势,开拓出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不同的科研团队,在主攻目标的大方向下,可以建立分目标,使之具有明确的可实现性和阶段性。科研团队明确的研究方向是保证团队成员旺盛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使团队获得支持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培养科研团队带头人,构建合理的研究梯队

优秀的团队学科带头人是科研团队的核心力量,他不仅应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前瞻性的战略眼光,还应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团队管理能力。笔者认为,应通过重大项目和科研专项培养学术带头人,高校在培养或引进人才时要按照整体规划的原则,根据学科的需要培养或选拔不同层次的人才,这样才能既保证科研团队的稳定又避免人才浪费。同时,注重围绕团队带头人,选定一批高水平的具有跨专业背景的团队成员组成科研梯队,在这个群体中,不同年龄、不同研究经验、不同科学背景、不同研究水平的人,通过充分交流,相互学习,启发思维,使团队的研究出现持续不断的系统化创新,使团队长久保持竞争优势。

3.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建立科研运行新机制

我国高校中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定和考核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给科研团队带头人更多的自和支配权,适当延长评价周期,建立相应的成果奖励、经费配套等激励制度。在全校提倡对科学研究的宽容态度,兼容并蓄,以创新精神论英雄,创造一个长期稳定、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从而使科研团队能够积极主动的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改革高校科研团队管理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成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团队,可通过聘请校外兼职专家,设立面向全社会招标的课题,对校外专家承担的课题成果进行科研奖励,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建立战略联盟关系等多种途径,积极探索校与校外科研资源整合新机制,完善开放型运行新体制在人事制度上,实行机构开放,人员流动。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原创性、标志性成果上。

4.培育和谐的科研团队文化,营造良好的科研软环境

按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的观点,组织文化可以用七个维度准确的表述。这些维度如下图所示,每一个特征都是由低到高连续变动的,应用这七个维度,可以综合描述该组织的文化。

资料来源:《管理学》(第七版)斯蒂芬・P・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这些指标,甚至这些维度中的一个从本质上塑造该组织的个性及团队成员的工作方式,如:可以通过召开学术交流研讨会、课题讨论会、研究成果汇报会甚至一些郊游会、座谈会等形式将科研团队的研究员凝聚起来,大家互相交流,营造知识共享、信息共享的和谐氛围,营造团队内部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通过采用协商和共同参与的方式,获取全体成员的智慧,从而使科研团队形成巨大的向心力,提升科研团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沈建新: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78-82

[2]马二军:关于构建学术团队与提升科研水平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2):30-33

[3]黎庆兴 梁敏辉:提高高校科研团队创新能力的途径探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110-112

[4]邓 华:浅谈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51

[5]孙晓杰 李晓明 牛英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研究,2009,(5):592-593

[6]于建朝 胡宝民:高校科研团队共生演化过程与机制探讨[J].商业时代,2009,(12):67-68

[7]罗春燕: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建设科研团队中的应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