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论文

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2 17:38: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论文

篇(1)

关键词:论语;教师观;孔子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66-02

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渗入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了世界上其他地区大部分人近两千年。《论语》是孔子的学生为了记录孔子的言行所著,它从学、识、德、业、品、行等方面来论述教师为人师表所要达到的要求,其中也不乏对教师素质和教师言行方面的记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教师言行等方面是有着深刻认识的。以下就从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教师专业知识素养两个方面分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一、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按照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的一种自律的意识和行为。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它的职业道德有着自身的特点。以下就从《论语》中分析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孔子认为,“诲人不倦”是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古代,孔子的一言一行已经对教师“诲人不倦”的精神做了很好的诠释。据《论语・述而》记载: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大意是说孔子认为自己还没达到圣与仁的境界,只是他能够向着圣与仁的方面努力而不敢厌烦地做,教导别人也不会感觉到厌倦。公西华则认为这是我们大家都很难学到的情操。孔子把坚持不懈努力向前、教导学生不厌其烦视为达到“圣与仁”的境界。从中我们就能体会到作为一种职业态度和理想,“诲人不倦”体现的是一位教师对学生深沉的爱。孔子满腹学识,他的最大理想是从政,但事实上他的从政之路根本行不通。他就希望通过教育,培养人才,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孔子一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以道教人,乐则不疲。于是他穷极一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培养了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没有不厌其烦的精神是无法到达预期的要求的,在教育这片芳草上辛苦耕耘,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把它规划成自己人生的一部分,积极献身于这一崇高的事业。其次要做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做到倾囊相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教育使命是什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诲人不倦”。

2.“有教无类”的职业爱心。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冲击性最大的无疑是他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思想。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篇》。大意是不管对哪一类人都应该予以教育,人人都应该接受教育。这一主张开创了教育的新局面,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一方面要求教师抛开学生身份上的贵贱,对学生一视同仁地予以对待;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招生学生不分地域、贤愚、老少,对各种类别的学生给以同等的对待。孔子的学生中有贵族,如鲁国大夫孟懿子和南宫适,但更多的还是普通老百姓。教育方面的这种变化,其意义不只限于教育领域。私学的兴起和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施,对于中国社会上士阶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今教育,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和我们现在提及的教育公平息息相关。当今我们的教育存在很多方面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城乡公平缺失、地区公平缺失、资源公平缺失等方面。在这样的社会现实和社会背景下,如何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实现有教无类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只有从根本上贯彻教育公平的原则,才能保障国家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并且广出人才。

3.“欲罢不能”的乐业情操。通读《论语》后不难发现,孔子对他的教育事业有着一种欲罢不能的情操。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意是说孔子认为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里的它没有说明是指什么,但我们一般理解为孔子一生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知之、好之、乐之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就道德修养来说,知之而不好,则所学与己无关;好之则会求之,但还有安仁、利仁之别;只有安之、乐之才是真正的道德境界。作为一名教师,“乐业”就要有扎根学术,培养人才的无私奉献精神,把教育事业当作一种信念、一种责任、一种追求,这样教育无形中就会产生一种感染力、号召力。因此,教师要以渊博的学生去启迪学生的智慧,以赤诚的爱心去关注学生的成长,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方乐园,努力追求欲罢不能的忘我工作的至高境界。

二、专业知识素养

教师专业知识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身心发展有着直接而显著影响的一种品质。它主要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及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育智慧。作为一名教师,知识素养是教学的基础。以下就通过《论语》来分析教师专业知识素养的特点。

1.“学而不厌”的求知精神。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与我有哉?”大意是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对他而言是很简单的事情。“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精神面貌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并且不以圣、仁、君子自居,而是终身不断修养提高自己,强调自己的长处是好学。直到七十岁才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心中已丝毫与道相悖的杂念。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和修养是需要终身实践的过程。人的一生应该是不断提升自己境界的过程。正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能从温习已有的知识中有新的体会,开发出新的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对于教师来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像孔子所提倡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吸取别人身上的长处,看到别人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这同时也告诉我们广博的知识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的。每位教师都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边教边学,怀着一颗虚怀若谷的心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和学生的交往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知之为知之”的务实精神。子曰:“由,讳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大意是孔子在教子路求知的方法,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对“知”的精辟的解释,反映了孔子对知识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它应该成为一切真正想得到一些知识的人的座右铭。同时这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学生做出榜样,遇到不懂的也千万不要装作很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以一种坦诚的心态面对自己未知的问题。人无完人,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一定会有自己不会的地方,我们要承认自己的不知,深刻认识到糊弄人就是糊弄自己。对教师来说,只有在学识面前保持求真的态度才能获得真知,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我们今天教师们学习的典范。

3.“反躬自省”的严谨态度。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大概就是说见到贤人,就期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孔子认为凡事要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从自身出发寻求原因,而不要一味责怪他人。“反躬自省”就是要在现实的交往中,随时随处对照反省自己,向他人学习。人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更是千姿百态,人人各异。决定人与人之间差别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如何在现实社会中学习与成长。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真正做到见人之长,真心欣赏别人的优点,打从心底里赞叹别人的成就,以此来汲取营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同时,“反躬自省”也要求我们不要热衷于揭人之短,或用自己之长去衡量他人之短,而应该要多对照自己,多考虑自己怎么做才是最合理的,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完善。

《论语》作为一部几千年来经久不衰的儒家经典,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在当今社会并没有失去它原有的价值。无论是在个人道德、学识修养上还是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上,它都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对当今教育教学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细读《论语》仿佛能看到孔子孜孜不倦地教育他的学生的身影。从孔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素养。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何为教师以及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论语》中许多的教育思想时至今日仍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21世纪的教师要以孔子为导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质,为现代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论语・为政[M].程昌明,译注.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9:10.

[2]论语・子罕[M].程昌明,译注.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9:10.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5]吴结平.孔子教育思想与当代高校教师形象塑造三要素[J].宁波大学学报,2009,(2).

篇(2)

一、研究过程

(一) 研究样本的选择

由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在教育、社会学、计算机与互联网等领域均有涉及。因此,国内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文献量非常大,刊登该研究领域成果的期刊种类也较多,且比较分散。为尽可能保证数据分析的全面性,本研究使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CAJ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获得相关文献的信息与全文。

(二) 研究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方法

Community 的中文译法通常有“社会”、“共同体”、“社区”、“社群”等,最常见的是“共同体”和“社区”的译法,同时与 community 有关的复合词汇也有多种不同的译法,如本研究关注的“learn-ing community”就有学习型社区、学习共同体两种不同的译法。因此,本研究在检索时,使用以下控制条件“期刊年限 (2001~2011) + 来源类别 (核心期刊),内容检索条件为:主题 (学习共同体) 或者包含 (学习型社区)”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文献检索,获得期刊文献 725 篇 (检索时间为2011 年 10 月 15 日)。同时使用控制条件“期刊年限 (2001- 2011),内容检索条件为:主题 (学习共同体) 或者包含 (学习型社区)”对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博士论文 66 篇,对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得到硕士论文 628篇。最后,依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文献信息依次进行文献信息采集。在文献数据信息处理方面,本研究主要采用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系开发的数目共现分析系统 Bi-comb v1.0[3][4],以及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研发的信息可视化统计软件 CiteSpace 3.0.R2[5][6]两款数据统计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CiteSp ace 软件可有效探索学科知识领域的演进与研究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使得文献计量学分析易于实现历时性的动态化[7],该软件内嵌了国内学者刘盛博编制的 CNKI(RefWork) 格式转换程序,具备将CNKI 数据转换为可处理的格式的功能。但受 CNKI数据采集选项和中文文本处理功能的限制,CiteS-p ace 仅可有效处理 CNKI 数据的专业术语和关键词分析。因此,笔者同时选用 Bicomb 软件、UCINET软件,甚至人工统计的方法对文献信息进行补充处理与分析。最后,依据统计结果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进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评判。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成果产出分析

笔者按年度对 2001 至 2011 年间的国内期刊论文和国内硕博论文进行了检索和统计 (2011 年截止到笔者检索日期 10 月 15 日),国内各年份的论文刊发与学位论文数量情况如图 1 所示。由图分析可知,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的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2011 年仅能检索到 10 月份),特别是近三年来,期刊论文数量一直保持在 100 篇以上,硕士论文也从2007 年开始保持在 85 篇以上,这可能与国内教育界对建构主义、学习的社会性等与学习共同体相关理论的关注力度加大有关,从而引发更多的国内学者对该领域进行研究。如果单从博士论文数量上看,则相对比较稳定,近三年来一直保持在十篇左右。总体上看,国内学者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趋于上升趋势,有更多的学者开展该领域研究。

(二) 载文期刊与研究机构分布

用 Bicomb 软件对 2001~2011 年间关于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的、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献进行载文期刊分布进行统计,载文量大于等于 10 篇的期刊有 21家,结果见表 1 和图 2。其中载文数量在前 10 位的期刊的载文量占到了全部文献的 41.89%。仅就载文期刊关注领域来看,学习共同体研究还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为有效反映研究论文的机构来源,本研究使用Bicomb 软件对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的研究单位或授予学位单位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 2 所示。无论从期刊论文数量还是硕博论文数量上来看,华东师范大学均是学习共同体研究的一个重镇。如仅从期刊载文量来看,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对学习共同体研究做了较突出贡献。但若仅从硕士论文上讲,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学位论文数量较多。为此,我们对各单位不同类型的发文量进行对比(图3),发现了一个现象,即:有些单位核心期刊研究论文较多却少有相关的硕博学位论文,但有些单位核心期刊发文量较低却有特别多的硕士学位论文出现。前者还比较容易理解和解释,即该校有相关研究,且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没有引领研究生跟进该领域的研究。但后者所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即研究还没有得到业内广泛认可(表现为没有在该领域的核心期刊或较少),却指导了非常多的硕士论文研究。

(三) 学习共同体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1.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通过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挖掘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使用 CiteSpace 3.0.R2,以关键词为节点,时间分区为 1 年,阀值为 50Top per slice,采用最小成树算法,利用国内期刊文献绘制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共得到节点 366 个,连线 294 个,结果见图 4 和表 3。而对国内硕博论文绘制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得到节点 321 个,连线 315个,结果见图 5 和表 4。根据陈超美的介绍[8],分析由 CiteSpaceII 生成的期刊热点知识图谱 (图 4) 的关键节点分布可知,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热点可以确定为: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网络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等。而根据硕博论文热点知识图谱 (图 5)的关键节点分布可确定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领域为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虚拟社区、协作学习、网络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知识建构等。由表 3 可知,期刊高频关键词频次排序中,学习共同体最高,因此其节点年环明显最大。从节点的中介中心度看,学习共同体的中心度同样最大,因此其节点的紫色年环最大,即中心度最高,占核心地位,紧随其后的是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等。若从硕博论文高频关键词中心度和频次统计角度分析 (见表 4),对策的研究频次最高,专业发展排其次。但教师专业发展、虚拟学习社区、协作学习、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等的中心度相比前两者更高,占较为重要的核心地位。

由以上分析可知,从期刊论文来看,关于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的研究最广泛,而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等是相对突出的研究热点。从硕博论文分析,学习共同体隐去了其中心位置,教师专业发展、虚拟学习社区、网络学习共同体等主题凸显出来。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的研究频次最高是易于理解的,但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硕博论文都显示与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相关研究热度较高,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对学习共同体,人们不仅研究它的概念、内涵、基本理论和形成机制,更关注它的具体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强调教师知识提升的理智取向的专业发展范式,虽经多年研究与实践,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学习共同体所提倡的学习的社会文化观和分布式认识观适应了人们对学习观的转变,特别是它强调的知识建构的社会性、文化场域依存性、多元主体互动性等适应了当今人们对学习的理解,正好适应了教师专业发展观的实践 - 反思取向(教师主要不是通过“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反思”以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理解实践,并实现专业发展)[9]、生态取向 (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并不能全然依靠自己,而应将其置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中,有效利用各种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实现专业发展;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提升到教师教研合作能力和教师群体整体专业发展水平的高度)[10]。学习共同体所倡导的理念、实践形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先导和实践指导。因此,在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被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研究现状,本研究以“主题(学习共同体)并含 (教师专业发展)”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2001~2011 年间国内学习共同体领域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研究文献呈快速增长趋势 (见图 6)。2003 年,顾小清在 《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一文中对学习共同体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如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构建教师在场的学习共同体以及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这一领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逐年增多而以“主题 (网络学习共同体) 或含 (网络学习社区) 或含 (网络学习型社区)”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 (图 7),国内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是在近年来才逐渐被广泛关注的,这一转变与 Web2.0 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恰好契合。Web2.0 的六度分割理论、利用集体智慧与学习共同体理念相似,同时,Web2.0 及其相关技术为组建学习共同体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网络共同体及其相关问题逐渐成为该研究范畴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对研究热点分布做进一步的时间线图分析,结果见图 8 和图 9。从图 8 来看,现有的研究热点主要出现于2005 年之前。2005~2010 年间,虽有新的研究热点出现,但研究频次和中心度相对不大。而从图 9来看,形式也基本一样,知识热点和出现时间稍有区别,最为突出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出现时间和关注程度稍有差别。从二者的整体时间分布情况来分析,2005 年以后,新的研究热点出现较少,主要是对以前研究热点的继续深化。总体看来,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各研究方向逐渐成熟化,呈现静态稳定趋势。

2. 研究前沿分析

CiteSp ace 软件选择突变专业术语类型 (b urs tterm),利用其词频探测技术进行研究前沿术语分析。期刊论文得到突变专业术语 366 个,硕博学位论文得到 321 个,分别对视图布局进行精简合并,形成结果见图 10 和图 11。综合分析这两个图,显著的索引专业术语主要有: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共同体、社区教育、学习型社会、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学习社区、协作学习、对策、Web2.0、学习环境、知识建构、网络课程、建构主义、教师培训等。对这些词语进入深入分析,可将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概括为以下三类。

(1) 理论深化类

以“题名 (学习共同体) 或含 (学习型社区)”为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再检索,将数据导入Bicomb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人工鉴别发现,随着学习共同体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关于对原有概念和理论不断反思、修正和深化的研究内容相对较多。同时,人们不再停留在早期的学习共同体概念界定、阐释和区别上,而是从不同视角对学习共同体理论进行丰富、充实。这种深化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理论内涵的深化,即:更深入地研究学习共同体的基础理论、哲学基础、文化基础,主要表现在从生态哲学、后现代哲学等视角研究学习共同体,同时还表现在从社会建构观、分布认知理论、知识论、学习的实践论等角度对学习共同体的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挖掘。第二个层面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外延的研究,该方面的研究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不同实践形式的理论深化,包括对网络学习共同体、课堂学习共同体、学校共同体、专业学习共同体、课程学习共同体等领域的深入研究。

(2) 具体应用与组织形式类

该方向致力于将学习共同体的思想、理论及其方式与具体的实践领域相结合,发挥其优势,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领域愈久弥新的问题,学习共同体的出现不仅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开启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还提供了新的实践范式。学校、课堂与课程是教育的主阵地,然而这些主阵地却历来备受诟病,甚至把“只具有工具的理性,而缺少价值的关怀[11]”的现代人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也归结为教育问题。改变现状、促进人类发展是每一个教育研究者的理想。因此,与学校、课堂和课程等相关的学习共同体组织形式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包括现实社会、网络社会等) 等非正式场合教育,可见,与社区、实践、网络虚拟世界等领域联系的网络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等组织形式也将成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3) 构建策略类

学校共同体、课堂共同体、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策略研究是一个必然趋势。时至今日,网络已在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与网络相关的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构建必然成为学习共同体研究的又一趋势。Web2.0 作为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的网络组织形式,正吸引更多人选择数字化、网络化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迎接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全民织网时代。如何利用Web 2.0 及其相关技术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或虚拟学习共同体必然成为该研究领域的又一增长点。

(四) 研究学者合作网络与机构合作网络

1. 研究学者合作网络

将采集数据导入 Bicomb 软件,以作者为关键字段进行提取、统计后,选取频次≥2 的 86 名研究学者 (频次累计百分比为 9.5861%) 数据,生成 Excel类型共现矩阵文件。将 Excel 文件输入 UCINET 软件,输出 ##h 类型的数据集。然后,导入 UCINET集成软件[12]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合作网络去除非主成分并进行布局优化,生成结果见图 12。从图 12 可以看出,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学者合作较松散。为进一步研究各位研究者在本领域的重要性,我们引入了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度数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 (如果一个点处于许多其他点对的捷径上,我们就认为该点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 概念 (见表 5)。在权衡以上两者的基础上,我们对作者研究情况进行人工文献阅读与排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 3 个合作密切的研究群:钟启泉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学者,主要关注学校共同体、课堂共同体以及知识社会与文化催生等;王陆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者,从网络交互、教师专业发展等角度对网络学习共同体进行了研究;时长江则更多地关注了课堂学习共同体和教师专业发展。从中间中心度上看,佐藤学、时长江、郝志峰在合作网络中的影响程度较高,是合作网络中的重要人物。

2.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

对研究机构合作网络的研究,选取频次≥2 的研究机构共 26 个,频次累计百分比达 22.3529%,采用与作者合作网络研究的相同程序。对合作网络去除非主成分并进行布局优化,结果见表 6 和图 13。可知,机构间的合作也比较松散。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等在整个网络中的度数中心性最高。而从中间中心度上来看,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同样是合作网络中的代表机构。总之,国内学习共同体合作研究相对较为松散,研究者之间相对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合作,分散了研究力量。如果仅从文献研究者所属单位上推理,研究者间应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合作可能。这也许要归因于国内论文署名习惯,许多研究成果可能是多名研究者合作进行的,但因为各种因素,文章最后只署了一个名字。

篇(3)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使人得到全面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的艺术教育,尚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性”和“重技艺,轻人文”的现象,这不仅有失艺术教育的人文本质,而且导致学生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的扭曲。因此,要使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真正起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就必须在艺术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和强化艺术教育的人文特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近年来,全国各高等院校纷纷开办艺术专业,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社会上各类艺术辅导班层出不穷,一些初高中也办起了“特色班”、“高考辅导班”等等,这无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艺术教育繁荣发展的态势。然而,在目前艺术教育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尚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性”和“重技艺,轻人文”的现象。社会上的各类“辅导班”和一些高中办的“特色班”自不待言,大都以升学为目的,教学过程也都是围绕着应试技能的训练。而许多高校开办艺术专业也多是处于“经济效益”的目的,教学模式也多是偏重于应用性的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艺术教育特有的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的意义,也不能无视社会的需求,不能不考虑“效益”问题,但绝不能忽视或削弱艺术教育所应有的人文素质教育层面的价值和意义,更不能忽视教育“以人为本”、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的长远利益。艺术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上述这些现象不仅有失艺术教育的人文本质,而且无形之中将学生的审美认知与审美情感引向功利主义的需要,致使学生的艺术兴趣、价值观念受到扭曲。因此,要使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真正起到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就必须在艺术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和强化艺术教育的人文特性。

“人文”一词在汉语中泛指“人事”,与“天文”对应,是指人世间文明之道及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在英语中“人文”(humanity)一词包含有四层含义:(1)表示人道或仁慈的性质或状态,慈爱和慷慨的行为或性情;(2)表示人性之意;(3)表示人文学科或人文科学;(4)指人类之意。(注:参见洪成文著《现代教育知识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概括起来说“人文”一词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一是“文”,即指人本身和一切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现象。人文学科则是基于此义,不断建构起来的关乎人性和人类发展的学科体系,它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

艺术教育的学科性质应属于人文学科,这是由艺术的人文本质所决定的。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审美把握和正确认识生活的形象反映,是人类审美追求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艺术创造活动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形象化的语言方式传递情感和思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不仅要考虑个人生活中和心灵中的事件及意义,而且还要考虑带有民族性的、人类性的普遍的事件和意义。因此,在艺术家创造的作品中总是包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内容和他对生活评价的态度,同时也蕴涵着不同民族的人文思想、民族情感和时代精神。艺术正是凭着艺术家进步的审美理想、人格特征和文化精神的作用和力量,凭着他内在的热情、丰富的生活积累以及卓越的艺术技能,通过有限的现实材料,表现出无限的社会内容来,并且使其产生更强烈、更普遍与更深刻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艺术才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艺术也就被赋予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内涵和人文教育的功能和意义。

作为人文学科,艺术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对人自身的完善和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人自身的完善,就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培养和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对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有学者认为:“当代教育教学中的人文主义倾向最重要的表现是把人格完善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终极目的。”(注:参见钱源伟著《社会素质教育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这就表明了人格培养在人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心里学角度看,人格是人的主体结构的核心,是人性或人的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格还包括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生存态度及行为方式,它是由人文科学知识、社会心理、文化修养、人文精神等方面综合而成的内在稳定的特质,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因此,艺术教育的功能指向首先应当是对人格的完善,即促使人格的发展趋于完整、全面与和谐。

宗白华先生曾说:“艺术家之创造,乃表示全人格的意义及其最高的生命,决非附带的无关重要的表现。”(注:参见宗白华著《宗白华全集》(1),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97页。)也就是说,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与人格有着密切联系,他的创造并不是一种空洞的表现,而是艺术家健全人格和精神世界的外化,是一种创造性的生命活动。这里所说的“全人格”,就是全面、完整、和谐的健全人格,它的养成是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高度平衡发展的结果。而艺术教育在协调人格结构内部知、情、意三者的关系,培养健全人格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认知能力,是对事物的认知判断能力,即一个人的智慧。完满的智慧人格,应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互补,是人的感性和理性这两大精神因素的协调、平衡和充分发展。艺术教育中的认知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体现在对事物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知道,艺术活动是最富于幻象性的思维活动,它偏重于感性思维,它在培养人的知觉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艺术教育作用于人的发展的最有利因素在于促进人的感知能力发展,它是获得知识、发展情感、提高创造能力的基础。审美感知能力包括知觉、想象、领悟等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长期的审美实践训练。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鉴赏和创作实践活动,来调动人的知觉、激发人的想象、培养领悟力,从而提高审美感知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另外,审美感知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有丰富的感性审美实践经验,而且还需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修养作支撑,因为认知能力与学识修养有着紧密联系,两者不可分割,认知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学识修养的高低,而认知能力的提高又能帮助判断事物、获取新知。

情感,是人身上普遍存在的心里现象,是人的本质属性之一。情感与人的生命活动相联系,它既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特定状态的反映,又是生命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个人的情感往往受功利观的困饶,而要克服这种现象必须通过审美活动促使情感从日常功利状态,从经验的现实水平升华到超验的规律水平。艺术活动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也是一种情感体验过程,艺术离不开情感的作用,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总是把自己内心体验的情感进行提炼、加工、整理,升华为一种审美情感,并通过适当的形式移入到作品中。欣赏者在欣赏作品时会受到其中的情感熏陶,同时还会激发欣赏者自身的情感体验,从而在情感互动中达到审美共鸣。作为艺术中的情感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移情”过程,它始终与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如果没有想象力的作用,艺术中的情感活动是不可能进行的,正是在情感与想象的互动结构中,在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交叉作用下,使得艺术中的情感超脱于普通情感成为一种超功力性的审美情感。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家表现的情感,不是一般日常生活情感,但也“决不是他个人的真实情感,而是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注:参见苏珊·朗格著《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也就是说,它包括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虽然在形式上是个体的、自然的、感性的,但从实质上考察,它渗透着人类的理性因素,具有超越性,是恒久、普遍而必然的东西。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也已将人类的普遍情感进行了综合、选择,是带有价值定向的审美情感。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中“情感”的培养,是以审美活动为中介,通过对人类情感的再体验,使人的情感不断趋于丰富和完善,从而达到对个体心灵结构和人格形态的有目的塑造。通过艺术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个体的人创造、表达自己的情志,促成人与人的沟通、理解和理性与情感的贯通。而且能使人的心灵得到有效的滋润,使人的思想情感得以充实和丰富,并更具鲜活性。”(注:参见梁玖著《新编艺术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意志,是人格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心理支撑力量。意志一般表现为持久力和忍耐力两方面。持久力就是为实现明确的预定目标所需要的长时间坚持力量,忍耐力是指承受打击、挫折,忍辱负重的能力。也就是能根据一定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来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较强的自制力和适应能力。健全人格要求有顽强的意志,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是一个人冲破层层阻力,寻求不断发展,成就一番事业的保证之一。通过艺术教育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忍受挫折的能力和坚忍不拔地追求艺术真谛的信念。艺术史上凡是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不具备坚强的意志,他们都怀着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并为之努力奋斗,为人类创造了不朽的杰作,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和对艺术家的奋斗经历的了解,可以使学生领悟到他们在伟大的艺术创造中所包含的坚强意志和独创精神,从而受到鼓舞。艺术创作活动本身就是一种艰辛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创造性的获得,需要长期的艺术创作实践训练,需要大胆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艺术追求独创性,就意味不与他人相同走自己的路,一般富有独创性的作品往往暂时不被人们所接受,因此,艺术家在追求艺术真谛,探索创新之路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较强的忍耐力和坚定的信念,要能耐得住寂寞,不能见风驶舵、随波逐流。当然,坚持自己的艺术主见维护艺术的独创性,必须要以正确的认知判断为前提,以对人类情感的把握为基础。

艺术教育对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是同更广泛的人类文化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就人的本质来看,人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人的文化创造为前提的。按照著名文化哲学家卡西尔的观点,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人才获得真正的自由。因此可以说,“人、人的生命活动是一种深刻而具体的文化性存在。……人的文化创造性越丰富,文化主体意识越强烈,其生命活动就越有意义和价值”(注:参见李西建著《审美文化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26页。)艺术作为人类文化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命本质的体现,它不仅是艺术家个人的精神创造,也是人类进步与价值取向的表现。它不仅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精神传统、心理建构和思维机制,也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的历史发展水平。因此,艺术教育也就成为一种文化教育。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人文精神,使他们用宏观的历史尺度对待人的发展和人类文化发展,使他们把自身的发展同更广阔的历史文化联系起来,进一步发掘人类文化创造与人类生命活动中的美学意义。由于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使得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文化形态,也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艺术精品,它们都记载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因此,通过艺术教育可以让学生认识不同的艺术语言及其特征,从艺术上区别文化的差异,使他们了解多元文化的内涵,认识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增强他们对人类文化价值和意义的领悟和理解。发展尊重他人与关怀社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感。使他们更多地介入文化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作为人文教育,其人文教育功能是多层次的、综合性的。在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影响下,艺术教育的人文特性日益彰显出来,艺术教育越来越成为培养人文素质、传承审美文化、发展人类文明、创造和优化人类文化生存环境的教育。那么,如何在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人文教育的职能,切实做到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落实。

首先,教师要转变艺术教育观念,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人文本质。教师是艺术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他们的艺术思想和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引导着学生对艺术学习的目标定位和审美价值取向。如果教师只将艺术教育视为一种专业技能教育,或是把艺术看成是谋生的手段的话,那么,这将会导致学生对待艺术学习的“功利主义”倾向。当然,艺术教师要成为真正的人文艺术教育的“传道者”,还必须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专业能力。否则,艺术教育也只能是一种“玄想”的人文教育。

其次,是优化课程结构,使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走向综合化。课程教学是实施艺术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艺术教育的重心所在。艺术教育课程结构改革,一方面,应增加艺术美学和相关人文知识课程,另一方面,要将专业技术训练与审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在专业实践性课程中增加艺术史、艺术欣赏和艺术批评的知识内容。同时,教师要自觉以教学心理科学为指导,来引导学生利用某种媒介有效地传达艺术感觉和思想,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