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2 17:37: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化建筑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一条湘江将长沙城隔成“西文东市”两番不同的特色。而作为长沙的西大门,岳麓区已发展成科教大区和长沙的文化名片。岳麓区高等院校云集,科研院所遍布,人文历史悠久。
岳麓文化艺术产业园以岳麓区政府为主,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省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共同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岳麓区湖湘文化深厚底蕴和岳麓山大学城教育文化科技资源优势,依托“山、水、洲、城”的自然资源,创新“区校合作”模式,合力打造一个富有湖湘文化气息的文化艺术产业基地。
桔子洲街道位于大学城的中心地段,从溁湾镇到岳麓渔场,形成了以湖南师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城产业链。在1.5km2的范围内,有210所画室和近100个音乐、舞蹈、播音、体育等特长培训班。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专业学子有4.5万余人,他们在这里求学,他们在这里消费,他们在这里发展。师大、中南、湖大一带的麓山脚下成为湖南艺术家的一个集中活动区域。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作为文化产业园的重点项目更是受到社会关注。项目占地约15亩,总建筑面积约27090m2。项目交通便利,与南面的城市道路阜埠河路通过规划的24m绿化带相连,景观环境优越,离湘江风光带仅百米之遥,有8路公共交通直达市区的各个方向。艺术中心集艺术交流、展示、交易、培训为一体,建成之后对于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形象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图1、图2)
2“艺术的盒子”——形式与功能的重新诠释
当代社会,设计行业的发展,不管是“功能”还是“形式”,都经历了一种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过程,即功能与形式的脱离。这也是以灵活性对抗复杂性,由形式激发功能的过程。设计领域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和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设计过程与艺术创造过程越来越相似。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造型是按功能分区,在用地范围等外部条件限定下的理性分析思考所激发出来的灵感,形成一组具有独特流畅外形的“艺术盒子”的叠加。随着视点的转换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其本身就是一项层次丰富的造型艺术作品,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象来唤起人们的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是灵感和热情的激发容器,体现了无拘无束的生活精神。
“艺术盒子”错落地叠加更突出其艺术感与趣味性。叠——人上架人,物上叠物,相环相扣,相行相错,或同或异,妙趣自出。(图3)叠加作为一种最简单的砌筑手段,便捷、实用、稳定,其中均蕴含着奇妙的艺术法则。单纯、韵律、平衡、变化、动感。
同时“艺术盒子”的叠加,突出了独立单元+自由组合的特色。该艺术中心主体功能为艺术家创作室、设计师工作室、工作坊、艺术品展示区、展销及艺术培训区。鉴于艺术活动的相对自由属性,其建筑空间形态的相对多变、灵活、可塑是十分重要的。既要保持整体的自由开放形态,同时又要尽量保证个体的相对独立,提供其个性化活动的可能。所以采取独立单元组合形式,可同时满足与兼顾这种既矛盾又共生的需求。
选择基本单元以叠合形式构成,我们关注:
⑴基本单元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形态。
⑵规律或规律中有变化的组合形式(渐变或变异)
所以,变化与不一的功能其实均可以在制约中进行,或曰在“盒子”中进行,正所谓“规则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则”。所以,绮丽纷繁景象还原后其本原往往是最简单模式组合而已,只是我们熟视无睹罢了。
3技术表现与形象“自由化”
文化建筑的技术表现不应是单纯地为了表现高技术,更重要的是考虑人的因素,关注人的情感、心理领域,探索高新技术在人类心理领域的认同。多数情况下,新技术主要是在应用在建筑的结构上,但技术的表现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外观、表面、其至建筑的细部,而且这些因素常表现为自发的产物。只有把技术表现的内涵加以扩展,才能实现建筑的人性化和情感化。
形象“自由化”意指建筑形象的非物质化倾向,体现了一种模糊、轻盈、塑性、空无的形象。在高度发达的技术条件下,建筑师的创造力不再受原来的美学法则束缚,建筑几乎已经没有实现不了的形式,不再拘泥于规正、方整的形象,而以更自由的形象出现。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要打破那种传统的,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一些东西,而且并不一定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总之建筑师不再创造那种一望即知的建筑形象,像后现代的美术作品一样,更重要的是表达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对建筑倾注的情感因素,而人们更能从中体会朦胧的美感。本项目通过叠加、错位、悬挑等处理手法,既体现了建筑的技术表现,同时外挂采用铝条和玻璃条的随机组合,形成时尚的数码语言,与造型结合构成了一个面向城市的醒目标志,带动周边领域的活力。铝板和玻璃因不同的反射度等物理特性,随着季节气候以及时间的不同,光在建筑上绘制出一幅色彩和图案不断变幻的流动画面,每时每刻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情。富有特色的形象给人们带来强烈的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图4)
4休闲化、交流空间的增加以及与环境的融合
休闲是文化活动的基础,二者从来就交融在一起。作为当代的文化活动的载体--文化建筑更体现这一特色。在当今社会,博物馆、影剧院、展览馆已成为公众假期休闲的重要场所。这对文化建筑的社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公共场所担负着越来越重的提供大众交流和休闲活动可能性的任务。它从一个文化教育场所变成了一个“具有多重职责的社会中心”。
文化建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文化建筑中的交流空间、共享空间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一些具有历史主义的传统文化建筑的扩建,更主要的也是为了增加原有不敷重荷的公共空间。
现代文化建筑中的许多传统意义上的交通空间,正肩负越来越多交流空间的功能,如广场、楼梯、走廊、坡道、台阶等。交流空间的增加还体现在更多非确定空间的出现。建筑内部的楼梯本身除了满通功能外,又是多向度的空间联系体,不只是空间之间的转换与延伸,更是两层空间对话的中介,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以往的走廊多是单一功能性的通过式空间,因此多只是满足了疏散宽度即可,对空间的连系也是越直接越好。现在走廊往往从房间的一侧脱离成为公共空间,甚至成为人们愿意留连的临时展厅和咖啡座。走廊与楼梯一起成为建筑内部的停顿空间,在原来人们看似无法达到之处架起一座空中桥梁,完成空间的跃迁。坡道在建筑内部也大量地被应用,这更多地体现出空间的连续性并消减建筑人工刻画的痕迹。坡道除了是考虑人性化的无障碍设计外,越来越多地表现了空间渗透和意识诱导的意愿。建筑外部广场设置的大台阶则对人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人们更愿意在这里驻足、休憩,因此往往成为城市或建筑中最具活力的空间。外部台阶具有无可比拟的对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和亲和力,因此突显了文化建筑的公众意义。同时中庭、餐厅、咖啡厅这些交流空间在文化建筑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本项目在入口空间、楼梯、走廊、交流平台、挑空露台等位置的处理中,尽可能地扩大交流空间,使人们在建筑中的活动本身也成为一种交流体现。(图5)
现代文化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与环境的融合,这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城市的空间环境。文化建筑多以一种文雅的姿态与周围城市建筑、街道广场或公园融为一体。设计过程中往往注重在建筑内部引入城市空间,或构造类似城市肌理的群体结构,以此来延续参观者的空间感受,取得与环境的协调。或者抽取周围环境建筑的共有要素语言如色彩、质地、比例、构件等,进行重新阐释和翻译后形成符号,应用到新建筑中去,以取得视觉上的延续和形式上的相似。建筑的空间布局也多采用分散化的方式,顺应地势分布建筑的各个组成空间,利用连廊、庭院等,联系各部分,并做到内外环境渗透。
5小型化与专业化——社区文化建筑发展趋势
目前,城市的文化建筑多是向综合体发展,其往往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剧场、教育场所等,有的更包括了商店、旅馆及娱乐设施。而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趋势则应是小型化与专业化。由于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需要,以及日常活动范围的限制,相当多的人更愿意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社区范围内的场所进行交流、探讨,而不选择城市的大型综合文化场所。小型化、专业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对公众交流意识的日益重视及为提升公共环境品质而做出的选择,像小型的社区中心或文化会馆等。比如欧美的社区中心以及日本社区的公民馆,在社区的文化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是一些旅游城市为增加地方特色而设立的一些主题非常鲜明的展览馆等设施,如画廊、手工艺品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等。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要进行全面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在建设中应力戒主观随意和盲目性、不讲科学性,而应合理规划、分级发展。对社区文化建筑来说,小型化、专业化的建筑投资较少,建设周期短,内容也更贴近市民生活。所以我们应结合本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来发展合适的文化建筑,二者也必将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王其钧,王谢燕.文化建筑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高伦.当代文化建筑设计手法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1.
[3]章迎庆.当代文化建筑意义的休闲化倾向.华中建筑,2007,10
1.比例和尺度
比例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在空间中体现为长、宽、高之间的比值。建筑环境形式的比例是一种重要的审美要素。根据审美经验,建筑物环境的形式比例存在相同比值关系的时候,整体感觉更和谐,更具有美感。尺度是指建筑环境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尺度与建筑物的真实尺寸大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但尺度与比例并不完全相同,审美原则的尺度是一种基于建筑物环境大小而产生的感觉。西方建筑环境设计特别推崇比例和尺度的美,著名建筑学家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特别强调比例的美学观。文化建筑设计中比例和尺寸往往密切相关,在进行环境设计的时候,应当反复推敲比例和尺度的大小,选择最佳值和最合适的搭配,提升文化建筑的美感。
2.均衡与主从
均衡是指在设计的空间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平衡关系。在自然界中,相对静止的物体能产生视觉上的平衡感,在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中,这种平衡感符合安全的原则,也能达到整体的审美要求。主从与均衡看似相同,其实存在很大区别。主从体现的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区别,即各组成要素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占的比重对整体效果的影响。主从设计可以有效避免设计作品松散和单调的现象。建筑设计中,主从和均衡往往也是相互联系的,过于注重均衡则无主从,过于主从则失去均衡。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均衡和主从产生的审美效果,从平面与立面、外部环境与内部空间、从局部到整体等各方面处理好主从与均衡关系,力求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
3.反复与韵律
反复是指以相近或者相同的构成单元按固定的规律出现。反复的设计效果体现为组成要素有节奏和秩序出现的美,一目了然,易于辨认。韵律是指形式要素引起视觉和心理上的律动效果,例如光线、色彩、材质、造型等合乎某种规律时给人的节奏感。反复和韵律并不相同,反复一般是某一要素简单重复出现,而韵律具有极强的连续性和条理性,但是二者都是最基本的构图原理,也是中国古典艺术中流行的构图方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合理采用反复和韵律的构图方法,注重简单重复和韵律变化,能使文化建筑设计作品产生生动、活跃、协调、富有节奏的美感。
4.渐变与对比
渐变是指利用类似要素的微差关系进行连续排列而取得统一的形式。渐变设计往往用于对比悬殊较大的要素之间的过渡转化。渐变设计的关键在于基本比率的选择,一般选用等差或等比数列作为渐变比例。渐变的效果一般体现为优美的节奏感、强烈的韵律感和柔和、含蓄的视觉感。例如公园长廊设计往往采用规律变化的廊柱来获得的渐变效果。对比是指各形式要素之间的差异性。对比设计容易刺激人的感官,同时产生兴奋的审美效果。文化建筑设计中常采用此法使造型生动而富有活力。对比的形式主要是“量”方面的对比和“质”方面的对比。对比和渐变往往是成对出现的,渐变就是对了消除对比,而对比又体现了渐变的两个极端。在环境设计中,正确运用对比和渐变,能产生生动活跃而又不失柔和的审美效果。
二、结束语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四所建筑专业室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
1993年获厦门大学建筑系工学学士
1996年获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硕士
2008年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
2009年受聘为苏州大学建筑学教授
在作为设计师的同时,长期从事设计理论研究,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交流,与学术界保持同步,在建筑核心刊物为主近40篇, 2009年即将由建工出版社出版20万字博士论文专著《跨文化语境中的建筑思维》一书。设计专长领域有:城镇设计运营与设计/酒店策划与度假设施设计/现代商业地产策划设计/现代医疗建筑设计
所获奖项:
1993年 闽台文化交流中心设计获台湾洪四川财团法人建筑优秀人才奖佳作奖
2000年 厦门沙坡尾渔港社区改造方案获UIA“北京之路”建筑创作奖二等奖
2003年 上海国际汽车城大厦方案第三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三等奖
2004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第四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二等奖
2005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2006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建设部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06年 卢湾区医保事务中心获第五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三等奖
2006年 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提名参选人
2007年 芳茂村生态社区中心获第六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二等奖
2007年 参与主创的无锡医疗中心获上海市建筑学会优秀创作奖
2007年 参与主创项目瑞金医院门急诊楼获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2007年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大赛二等奖(建设部主管,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
2007年 萧山博物馆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08年 获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最具大师潜质的二十位青年建筑师”荣誉称号
2.“地域认同的塑造与再塑造”范式批评
“地域认同的塑造与再塑造” 范式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在于它揭示了地域认同的可变性,也即科学地指出地域认同是在时间积累中塑造起来的。这个思想是在地域主义和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基础上有所突破发展的,使文化符号和场所之间获得了再组合的自由和逻辑。 地域主义建筑的思想是把建筑按地域进行区划,然后将建筑文化限定在特定地域形式进行发展,但最终陷在创新和继承的矛盾关系中不能自拔。批判的地域主义提出针对特定地域因素做新的创造,也即“此时此地的创造”,这点与“地域认同的再塑造”是相近的认识。但后者所包含的“去疆域化”或“脱域”以及“再疆域化”和“嵌入”等思想则更加自由,它为当代跨文化传播中的许多现象提供了认识依据。如移民建筑文化,跨文化建筑传播,文化杂交现象。(图24~25美国的outlets,图26奥斯陆的歌剧院,图27伦敦市政厅)
有学人指出:贝聿铭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作品是鼎鼎大名的香山饭店,这个作品也是有关地域性表达的典型例子。可以肯定的是香山饭店具有中国传统的意韵,但其选用的符号是来自江南园林,这种南北的错乱说明了什么呢?如果认同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不同地域的符号、形式或者平面布局可以超越地域的限制,并且以如此的设计来标榜地域性,那么很显然这一逻辑的必然结果就是民族主义而不是什么地域性的问题了。这是偷换了概念,地域性成了一面旗帜,但具体的行为同地域毫无关系。这一评论并不否定香山饭店的美学价值,只是对某些理论以此为例表示疑义。抛开地域性,形式的选择只是一种审美倾向,在接受西方文化的一定历史阶段,民族主义有反弹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在日益开放和交融的社会环境里高举民族主义的旗帜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地域性这个名词要平和和理性得多。(17) 如按常用的民族和地域的概念来理解这问题确实存在矛盾性,然而如果用“地域认同的塑造与再塑造”范式来解释就没有问题:中国建筑文化对身处美国的贝聿铭来说已是一种记忆的符号,江南文化符号“去疆域化”(或“脱域”) 后在北京郊区“再疆域化”使建筑“嵌入”地段中,这是文化符号和地域的重新组合关系。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各地也有不同的民族和地方建筑文化,他们之间也存在跨文化传播的现象。长期以来,地方建筑风格表达的倾向集中在形式层面的再现,而交流的对话本质被忽视了。这里以上海驻拉萨办事处项目的真实案例来说明问题:上海的设计方经过内部方案评选,提出了模仿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和院落布局来表达地方建筑文化的设计方案。但出乎设计方意料的是,同志非常不满意,他们说:“我们要看民居还不容易,拉萨周围都有货真价实的,还要看你们假的?恰恰相反,我们希望看到能代表和体现上海文化特征的新建筑!”这次小小的“文化冲突”给上海设计方很大震动。这个案例也确实值得深思:从地域主义设计思维来看,上海设计方思路似乎天经地义,但从“文化多元主义”理论范式来看,方面的观点更有合理性,因为上海办事处是代表上海的,应当着眼于表达上海的建筑特色和形象,为提供一个了解上海的窗口,也实现文化多元化的对话。从“地域认同的塑造与再塑造” 理论范式来看,应当将上海建筑文化“去疆域化”然后“再嵌入”拉萨的地块。这也是顺理成章的。当然,在气候适应性和建造方式方面还是要融入地域因素。(见图28上海驻办事处照片)
3.“文化的商品化与传播” 范式批评
“文化的商品化与传播” 范式考察我国当代建筑发展时应当看到基本面:在外来资本的驱动下,房产投资及消费市场迅速与国际接轨,促进了房屋生产与消费的发展及其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化发展的二十年来,作为商品的建筑在满足消费需求过程中,产生了各种新的建筑类型和功能,使建筑服务当代社会的能力增强,更加具有人性化。这也是与国外投资商带来的新观念和新设计分不开的,国内外的交流带动了我国建筑整体水平的提高。
另一个热点议题是随着市场的开放,愈来愈多的境外设计公司进入中国,占领了不小的市场份额。从“文化的商品化与传播” 范式看,对于外来设计现象不必都解读为“空间殖民主义”。一方面这是设计市场全球竞争的结果,对于片面的崇洋现象也可以理解从建筑产品的娱乐与消遣性解读,不同的建筑文化常常作为娱乐和猎奇的素材;因此境外设计的跨文化的新鲜感更能够满足某些消费趣味的需求;另一些场合或可以理解为投资方的“商业炒作” 行为。(见图29浦东平安金融中心/ 图30 罗西广场旅馆 )
外来建筑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具有流行性和阶段变幻性。从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到建构概念以及新现代和极简主义,每次都引起一阵浪潮,此起彼伏。对此,我们不妨从作为商品的建筑艺术的流行性属性来考察,这种流行是文化全球化的体现,流行的内在要求也促使建筑不断制造新的流行。对于这种流行与变迁,既不应盲目抬高到学术创新,也不要贬低,要平常地分析其利弊。(见图31~33上海一城九镇图片)
从上述三个跨文化传播范式理论展开,我们尝试从更宽广的视野去把握当代中国跨文化建筑现象,并希望为许多纠缠不清的学术话题提供理性的答案,这正是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见表3)
四总 结 语
本文解析了五种跨文化传播理论范式,接着运用三种跨文化建筑传播范式对中国当代跨文化建筑现象进行多角度评析,试图为当前的建筑热点问题提供比较新颖的视角和答案。本文是将跨文化传播范式运用于建筑传播现象评析的理论探索,希望初步勾勒一种工具性的方法论。
在此感谢笔者在同济大学的博士导师项秉仁教授对本课题研究的支持与帮助!
注释:
[17] 方晓风,卜大芄.全球化和地区性.建筑师,2002,(10):51
[关键词]文化艺术中心;文化价值;节能设计;框架结构
光谷文化艺术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是对文化内涵的解析与重构,文化作为时展、国家发展、经济发展的重要代表,也是人类进步、适应生存、智慧体现、行为方式的展现,文化具有特殊的价值与内涵,通过社会进步与发展,逐渐体现自身价值。文化艺术中心规划和建设,是对文化内涵进行解析与重构的重要途径,同时也须以文化作为基础与发展的前提。现代化城市发展与建设中,对文化的融入越来越重视,特别是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打造文化艺术中心,挖掘文化价值,推动文化发展。
1项目背景
光谷文化艺术中心建筑基地位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光谷核心区,是城市标志景观区域的重要地段,兼具城市客厅、文化绿岛的作用,规划图书馆、文化馆、剧院等文化功能,重在满足光谷市民文化需求(艺术生活、陶冶情操),辐射周边区域,定位高层次人才,对接国际,打造东湖高新区文化中枢。既要符合文化艺术、节事演艺、科教培训、商业休闲等特色功能,又以区域功能的整体联动实现区域文化,商业与娱乐的交织穿插,展现现代文化休闲区的独特魅力。建筑形态被新月溪公园环绕,包括教育、文化、城市公园等综合性人文建筑体系,使人文、自然两个维度相互融合和衬托,以打造一个东方未来主义的新城市地标。
2设计难点与方向
设计需解决的问题是在自然生态公园与高科技新区城市双重场所中恰当地介入建筑,使其与自然景观巧妙平衡。北部地块剧院从绿色斜坡地块中凸现出的不规则尖角是对高新科技信息工业新锐性、未来性、科技型的一种象征,南部地块图书馆的流动曲线则是对南部山水环境最好的呼应。无论南北建筑均从西面的城市CBD向东面的山水河道、绿化带、生态公园倾斜,自然地融合到自然环境中,体现出“逐光而行——科技、共享”的生态,科技创新主体,辐射并集聚光谷不同高科技企业。
3文化艺术中心规划与建筑具体设计
以文化内涵的解析与重构为核心,将文化艺术中心规划与建设设计划分为以下几方面(图1)。
3.1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文化艺术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因为其建筑面积与地理位置的影响,加上文化艺术中心功能的发挥,需科学的道路交通系统给予支持,所以道路交通系统设计非常重要。光谷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光谷五路东侧和神墩三路道路交叉口,被神墩三路分为北部和南部2个地块。为方便文化艺术中心交通运行,装卸货均选择单向车道,从神墩三路路北进入,待到达地下1层后便可卸货停车,货物主要供北部剧院管理所用,南向至南部文化中心和图书馆卸货停车使用,然后由神墩三路路南上地面。北地块的最北端与南地块最南端均设有小汽车停车场,位于地下3层,双车道出入口,当然地下3层停车场之间相互连通,目的在于增加可停车辆空间。目前预计可停车辆为499辆,帮助文化艺术中心落实人车分流。文化艺术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中,道路交通系统的完善,为其文化价值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并且协调车辆与人行道间的关系,保证整体设计结构感。人行道根据光谷文化艺术中心需设计为2部分,光谷五路、神墩三路路面与建筑之间为第1部分,地下2层与新月溪公园河道之间的地铁位置为第2部分,中途会经过景观坡道,并将台阶设计在室外,可以直接到达地下1层、地下2层与地上。
3.2建筑单体设计
建筑单体设计主要包括幕墙、建筑、结构等内容,文化艺术中心作为传递文化价值、传承文化发展的重要场所,其结构设计须从多方面突出文化内涵。3.2.1建筑设计文化艺术中心综合资源条件,为给交通与资源共享提供方便,地下1层进行南北连通设计,地下3层采取有效手段实现南北地块连通,扩大停车场面积。周围商业与人行区同样需相互连通。综合周围新月溪公园、地铁口等地理位置,衔接亲水平台,这样就可形成文化艺术中心、公园景点、交通等结构整体。由于引入自然采光通风,图书馆和文化馆的相关功能也相应布置,为文化艺术中心服务提供更多方便,丰富文化艺术中心建筑设计。地块北部位置设置建造剧院,场地座位约1600座。剧院的中心位置为剧场,观众服务主要集中在南部,舞台支持等集中在北部。剧院地下设置成商业区,以艺术主题为核心,还包括艺术展厅及设备用房等。地下1层则包括汇景间、装卸平台、各种工作室及升降乐池底坑。为方便文化艺术中心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剧院化妆间、售票厅等都设置在1层。剧院的休息厅与前厅则设置在2层,还包括观众厅与服装库、硬景库、候场抢妆、场务等。剧院3层主要为贵宾提供服务,具体设计包括贵宾楼座前厅、贵宾楼座、贵宾吧台及后台的舞台支持房间如化妆间、演员休息室。4层与5层主要包括演员休息厅、演出办公室、舞台管理及会议室等。为保证建筑结构整体性与规划协调性,建筑设计中合并图书馆与文化馆,其中文化馆集中在北部,图书馆集中在南部。其中1层为该建筑主入口,包括咖啡厅、餐厅与儿童阅览室。2层与3层包括游艺娱乐的儿童活动室、老人活动室、目录检索、报刊库和普通报刊阅览室、辅导培训教室、多媒体视听教室、计算机与网络教室、独立学习室、多媒体视听区、基本书库、综合阅览室、开架书库。4层与5层包括辅导培训室、音乐学习室、书法学习室、曲艺学习室、电子文献阅览室、多媒体视听教室、开架书库阅览室、行政管理用房、业务用房。3.2.2幕墙与结构设计光谷文化艺术中心幕墙设计中,剧院因为拥有观众厅与舞台,所以布置以南北向为主,幕墙设计至关重要。根据现代科技与文化的融合,选择三角形材质金属铝板幕墙搭配大片倾斜的玻璃幕墙,及时将城市景观引入观众厅,增加剧院的亲和力。舞台北侧则与南侧产生强烈的虚实对比,采用凸凹材质的石材,整个建筑被河水反射出晶莹的建筑形态。结构设计中,防震缝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增强屋顶抗震性能。为节省用钢量,减轻建筑结构自身重量,以钢交叉斜撑的方式完成悬挑部分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抗扭转能力,并且结构设计简洁,节省文化艺术中心造价。
3.3景观及绿化系统设计
文化艺术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中,景观与绿化系统设计至关重要。为突出文化设计内涵,景观与绿化系统设计以“云中漫步”为理念,“一片萦绕在山间的云”,将传统文化中东方韵味与象征的符号作为绿化系统设计标志,有效融入现代化文化艺术中心设计中。绿化贯穿整个文化艺术中心,从地上到地下、从室内到室外。模糊室内与室外景观界限,营造更形象与宽广的对话平台,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自然元素传导文化。其中北部剧院区域因为紧密衔接城市,所以景观设计应以封闭式为主,通过科技动感折线的搭配,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南部图书馆位置因与新月溪公园自然生态相邻,景观设计偏开放式共享空间,设计不同标高的台地跌宕起伏,均与亲水面和城市道路产生有趣的景观空间。绿化延伸至屋面,不同高度的建筑体量加以连续和过渡,自然生成1个连绵起伏、联系自然与科技城市写意的屋顶形态。景观实轴集中在光谷五路、神墩三路,增加生态山体、绿化植被,扩大绿化带面积,打造完美的生态绿化体系。
3.4生态节能设计
生态节能设计是文化艺术中心建筑设计须注意的重点,生态节能是当前建筑设计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结合建筑设计可发现,剧院建筑屋顶虽然表面设计复杂,但是其各项功能的设计与合作在建筑中都能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剧院舞台部分,为满足表演需要,剧院部分屋顶的高度设计不小于38m。根据剧院具体情况及观众厅、休息厅情况,将实际高度灵活调整,下降到24~18m,这样就能够减少剧院空调能耗。宣传文化与丰富艺术形式基础上,节约更多资源,节省剧院成本。本项目用Sefaira建筑节能计算软件进行了能耗分析和采光分析,根据建筑体形、朝向和窗墙比的多方案对比便于设计决策,避免浪费,最终设计出能耗更低、效能更高的方案。
4结束语
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文化发展,对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作为文化传播、交流、服务及展示的重要场所,文化艺术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展示基本文化内容的同时,还要以更突出的形式进行文化宣传,营造多层次交往空间,不断挖掘文化中隐藏的价值,激发想象力,为文化宣传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文化艺术中心作为公共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中须综合地域性、地方文化等元素,实现文化艺术中心建筑设计的整体性,充分发挥周围环境与建筑的价值,为未来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建设与规划提供更多可行性建议。
参考文献
[1]张向宁,陈剑飞.文化内涵的解析与重构——大庆市文化艺术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C].新形势与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2]邵芊,徐渊.城市设计背景下面向实施管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探索与实践——以武汉光谷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J].华中建筑,2016,34(12):76–79.
[3]向科,王扬.文化建筑中文化性、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综合叙事——惠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科技馆建筑设计方案[J].华中建筑,2016,24(11):21–24.
[4]赫菲,姜涛,丁舒.文化建筑景观规划设计探究——以沈阳文化艺术中心为例[J].规划师论丛,2019(4):79–89.
[5]凌克戈,王兴田,聂欣,等.“观演建筑的设计、运营与发展趋势”主题沙龙[J].城市建筑,2015(22):6–13.
[6]徐宗武,顾工.基于文化自觉的建筑设计——福州海峡文化艺术中心创作与实践[J].建筑学报,2019,613(10):76–79.
广泛开展东海区域岛屿文化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充分发挥学校地处东海、熟悉舟山群岛的优势,对浙江及舟山海洋文化开发多方面研究,广泛整理东海区域海洋文化资料,准确把握海岛海洋文化特点,尤其是探索浙江海洋文化发展轨迹、深入研究海岛民俗、积极发掘海洋文化资源等,取得了一批成果。柳和勇教授承担了“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说”及“浙江海洋文化发展轨迹”等省级课题,海洋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地域海洋文化的力作《舟山群岛海洋文化论》和《浙山越水普陀潮》《慈航慧炬化丝路》《吴方言与东海文化》等著作。
海洋文化研究所外聘特约的专家,也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如方长生主编的《海洋文化研究丛书》内容广,影响大;金涛撰写的《舟山龙文化》和《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内容丰富,颇受学界关注;还有《舟山渔业史话》史料丰厚,广受好评。《普陀山史话》和《舟山民俗大观》资料齐全,研究深入。
开展海洋渔、盐文化研究。侧重于对渔歌、渔业和盐业民俗及渔业文化史方面的研究,承担了“浙江渔业史”“岱山东沙古渔镇史”“浙江盐业民俗研究”和“浙江渔俗文化的语言学研究”等省级课题,并协助浙江省渔业局完成了“浙江省振兴渔文化工程对策研究”报告,发表了《舟山群岛渔渗的语言特色与文化内涵》《东海渔歌语言的韵律美》《浙江盐业民俗初探》和《我国非物质海洋渔捕文化资源的价值研究》等文章,其中不少文章都是我国对某一方面海洋文化研究的开拓之作,有一定影响。
开展海岛历史文化的研究。主要开展海岛历史文化著作整理及研究。张方淌凇⒊碳毯旖淌诤驼惭窃敖淌诘确直鸪械A恕啊端目馊书》中的舟山历史文化研究资源汇编”“黄以周著作整理”“黄式三集”等省级课题,韩伟表教授承担了“金性尧著作整理”省级课题。
侧重海洋文学研究和创作,涌现出一批海洋文学作品。王学渊教授出版了《远去的帆影》诗集,倪浓水教授创作了《蚂蚁荡漾》《开一扇门,望见观音》等海洋小说、散文,其中《蚂蚁荡漾》获2002年全国海洋文学大赛二等奖。李松岳副教授创作《沙器》《大海作证》和《内心的尺度》等海洋诗歌和散文,《内心的尺度》获2007年舟山市“五个一工程奖”。海洋文化研究所还编辑出版了《中国古代海洋文学作品选》,承担了“中国古代海洋小说和文化”和“中国海洋文学研究――以浙江为焦点”等省级课题,发表了《西北和东海:“精卫填海”里的南北文化隐喻》《中国古代海洋小说中“人鱼”叙事的历史变迁和文化蕴涵》和《中国海洋诗歌的审美高度》等海洋文学研究文章。
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开展海洋文化教育。培育学生的海洋文化素养,形成具有丰富海洋文化内涵的办学特色,撰写海洋文化教材,开设“海洋文化概论”课题;经常性地举办海洋文化讲座,普及海洋文化知识,提高海洋文化基础理论修养;支持学生办好海洋文化研究会社团,组织学生参与海洋文化田野调查;积极探索海洋文化特色教育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的相互促进;鼓励学生开展海洋文学创作和海洋文化研究,支持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参加舟山市系列海洋文化节庆活动,增加海洋文化的具体感受。2002年以来,人文学院学生发表海洋文学题材作品近60篇,撰写海洋文化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5篇有关渔民画的论文收入《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篇文章收入《第二届中国海洋文化节研讨会论文集》;还撰写了18篇有关海岛海洋文化的调查报告。周凤平等同学创作的海洋文学作品入选《人民文学》主办的中国校园文学新人优秀作品选。徐方成同学毕业后因创办海洋文化旅游企业而被评为“首届浙江省大学生创业之星”。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文化”对中国传统建筑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不仅表现在建筑形式上,更在建筑审美的精神层面上有着显著作用。在车重传统建筑观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建筑是我们至今关注的重要问题。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中一个涵盖面极广、影响极深的文化范畴。它涉及的范围大到朝廷典章,小到民间日常生活的进退起居,几乎包括了精神文化的所有领域,其影响之深远超过了任何一种思想理论。
“礼”,是整个中国封建时代一切社会观念的基础。它体现在社会政治制度中,也体现在思想理论、文化艺术和民俗心理等各个文化层次中。“乐”,包括了音乐、舞蹈、诗歌等所有的古代表演艺术。它是礼的艺术化表现形式,是礼的精神和艺术精神的综合体现。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等级伦理;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礼和乐的紧密结合,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和文化艺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发展趋向。这一现象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上也有鲜明的表现。
1“礼”对建筑的影响
“礼”的本质是“序”。在我国古建筑中的体现就是中轴对称、突出重点,纵向的空间序列发展要主从分明。这在宫廷建筑、祭祀建筑、学校建筑、宗教建筑,以及大型的民居建筑中表现得很明显。
建筑的空间序列是体现秩序感的最好方法。不仅宫殿如此,就连民居建筑的组合形式也是如此。儒家宗法伦理,成为居室建筑表现的主题。
1.1同姓聚居,家和为贵
中国传统民居的分布多为聚族(姓)而居。从同族村落、坞寨,同祖的府第到同宗的庭院,皆以血缘为纽带。就平面布局而言,中国传统民居多为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绝少高高耸立的楼房。向平面序列展开的平房,由若干个单体建筑构成庭院,再由一个个庭院组成村落或坞寨。这种以组群的对称、和谐创造“和睦”之美的布局形式,实际上便是宗法伦理中“家和万事兴”观念的反映。为了家族成员的和睦相处,因而在建筑布局上淡化个体而强调组群,而且用墙围合成一个个向心力极强的家庭院落,以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墙内为一姓之家,墙外为异姓之地。院墙,成为家与家之间在地域与心理上的分界线。
1.2尊卑有礼,男女有别
中国传统民居的布局讲究正室居中,左右两厢对称在旁,这实际上是宗法伦理中“礼”的体现。家族中的礼主要表现为父尊子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因而在居室的安排上父母之居称正屋;一般安排在整个组群的中轴线,居中在上,以显示其在家庭中的至尊地位。在正屋的两边,对称排列东西两房,归子孙辈居住,称为“厢”。“房,旁也,室之两旁也”。很显然,房对正屋而言,属于从属地位,这与其居住者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吻合的。父与子的居室除了在座落方位上有别外,往往在建筑规模、室内装饰与陈设上也有尊卑之分。父辈所在的正屋建筑面积较大,其基座高低、台阶级数都在一院之中居首。屋顶式样也是一院中最高级的。至于室内装瑛,更是主次分明。
在重视父子尊卑的同时,传统居室的布局也注意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原则。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妇女的地位逐渐下降,沦为男性的附属品。宗法伦理对男女之别的要求重在限制和规范妇女的行为自由与人身自由。反映在居室的布局上,首先表现为男居外庭,女居内室。一般情况下,妇女不能擅自步出院外,外人亦不能轻易入内院。古代将女人所居之处称为“闺房”。由此可见,闺房,必定是处在院内幽僻之处,并有层层门户隔断,避免与外界交往。人们习惯上将妻子称为“内人”、“内室”,实际上便是妇女在居室布局中身份的反映。甚至有的地区在住宅内专修狭长的弄堂,供妇女和仆役行走,以避免他们经过,干扰礼仪性极强的厅堂。
1.3以堂为尊,崇祖敬宗
堂不仅是活着的家长之居所,同时也是祭祀祖宗的场所。传统的宗法观念认为,一族一家之祖虽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在天之灵仍会关照在世的子孙,视他们“孝”的程度赐福降灾。因此,人们选择家庭居室中最尊的“堂屋”为祖宗立牌位,举行祭祖活动,以显示对祖宗的尊重和孝敬。同时,也证明目前与之同处一堂的家长受祖宗认可和庇护,其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可动摇。由于“堂屋”既为在世家长之居,又为在天祖宗灵位之所在,因而家庭中最重要的活动一般也在堂屋举行,成为家庭成员集汇的场所,颇有氏族公社时的“大房子”遗风。既然“堂屋”在家族居室中的位置是如此重要,因而整个居室建筑的安排自然以它为核心,在布局安排上皆位于中轴,居中在上,周围的建筑皆以其为轴心,通过封闭的院落,形成强烈的向心力。
北方的四合院,长辈住正房,下辈住厢房,前后辅助房间则为家奴,下人的住房,整个庭院的建筑秩序象征着家族内部的伦理秩序(图1)。
南方民居的堂屋天井组合也是如此。堂屋是家族的象征,正中供奉祖宗牌位,家族内部重大事务都在这里进行。以堂屋为中心进行组合当然是家族伦理秩序的最理想的形式,若是大家族的聚居便以几个甚至成群的堂屋来组合。湖南岳阳县的张谷英村便是典型。张谷英村是从明代遗留至今的两个大家族聚居村落之一,目前住在村中的2 000多人全部是张氏后裔。村中建筑按家族组合形成完整布局,平面为“丰”字形结构,中轴线上一连几进堂屋,两边分别对称地伸出几道横向分支,每一分支又由几进堂屋组成。每一组分支的堂屋由一个分支家族居住,而每一间堂屋以及两边的厢房则由一个家庭居住。整个建筑群的布局形式就是一个完整而形象的宗法家族社会。几进堂屋中以最后一进堂屋为上堂,祖宗牌位就供在这里,这里是家族最高权威的代表。下面则按辈份大小,远近亲疏依次排列。在这里,建筑空间的序列感表现为一进又一进的堂屋,造成了伦理秩序的森严感和家族权威的神秘感。民居中尚且如此,那么皇宫建筑中那重重宫门、进进院落就更不用说了。
2“乐”对建筑的影响
“乐”的本质是“和”,即以令人亲切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形式来陶冶人的性情,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建筑中体现就是不求严格对称、无明显的主次之分,根据需要自由组合宜人的空间尺度和体量。总的来说,给人一种精神上的舒适感,乐的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园林建筑和文教建筑中。
书院,作为一种具有综合功能的文教建筑,其组合方式是礼的秩序和乐的和谐相结合的典型。书院建筑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的形象体现。作为教学场所,它有授课的讲堂、自修的斋舍和藏书楼;纪念名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因而它必须有专门的祭祀建筑;陶冶性情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有条件的书院还必须有园林。一般较大的书院就是上述这些功能的综合体,如何把它们统一起来,这中间就涉及到一个观念形态和建筑形式相结合的问题,礼和乐在这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是庄重、严肃的,因而讲堂、斋舍、书楼一般都按中轴对称布局来体现严格的秩序感;而作为书院师生休息和陶冶性情的园林建筑则完全是寓着“乐”的审美意义。在另一层意义上,所有这些建筑的组合方式,也体现了一种乐的和谐,正如我们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样,哪里是,哪里是低潮;哪里需要庄严,哪里需要欢快,这种和谐的组合,就是乐所追求的最高理想。
建筑艺术包括设计、营造与欣赏、使用两个阶段,文人不仅直接参与园林、书院等建筑的建造,同时也是这些建筑的主要使用者。他们在这类建筑中从事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或吟诗作画、读书思考,或讲学授徒、著书立说,以他们超脱尘世、简朴自然、清静高雅的生活方式,增加了建筑的文化气氛,充分体现建筑所要达到的“物我融合”的意境。
由于寄情山水、崇尚自然之美,因此文人对各地的风景名胜关注颇多,留下了大量描绘赞美名山胜水的诗画佳作。而且,文人们在观察再现自然景色的同时,将风景名胜加以总结,归纳出各地的几“景”,促进了它们的集中、凝炼和发展,使之渐渐成为概括各地文化建筑特色的景点。而在这些景点处又有很多极有特色的楼台亭阁等风景建筑,它们一方面表现了当地的自然景色之美,另一方面,在不断的兴衰变迁和重修改建之中,也融进了文人对于景点的认识、理解,甚至想象和发挥。例如,朱熹在湖南讲学期间,曾专为长沙岳麓山的风景取名题额,使这些风景集中起来变成赫曦台、道乡台、道中庸、极高明、翠微诸亭等建筑景观,出现在岳麓山脚下的岳麓书院附近,并成为书院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原有景点共同形成新的山水名胜。至今,赫曦台等史迹仍保存在岳麓山之下,并依然是人们旅游观光、赏景抒情的好去处。可见,无论文人园林、书院或风景建筑,它们在空间、光、影、色的艺术表现的同时,还有声音的艺术表现,文人们朗朗的读书声、优美的琴声与大自然的风声、雨声、潺潺流水之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有声有色、动人心魄的建筑画面。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礼乐文化互相融合的表现。
城市所处的地形都不尽相同:或居山间盆地、或沿河谷扩展、或地处河滩地等[1]。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喀斯特地区的城市建筑业经历了传统到现代的变迁,这一过程反映了建筑理念的变化,现象背后是基于人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抉择。本文试以贵阳青岩古镇为例,来解读喀斯特地区城市建筑的价值取向问题。
青岩镇位于贵州喀斯特高原溶原面上,距贵阳市29公里,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是贵阳古代的重要门户和交通咽喉,也是明清时期集传统文化、 宗教文化、 军事文化于一体的重镇。古镇内现存寺观庙宇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有九寺、八庙、五阁、四洞、二祠、一书院之说[2]。青岩古镇的城墙和民居围墙、石板路、民居、宗教和书院建筑等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城市的建筑要素,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安全乃至精神等各个层次的需求。生活与安全需求可以认为是人的工具性需求,而精神需求则是人的人文性需求。
1 喀斯特传统建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解读
1.1 基于安全性需求的喀斯特城市军事建筑
青岩古镇约在明天启四~七年(1624~1627年)由土司班麟贵召土司、土目民众在青岩司构筑而成。其子班应寿子承父职,于清同治十七年(1660年) 增建定广门。清嘉庆三(1798年),武举袁大鹏重修青岩城。清咸丰四年(1854年),贵筑县团练使青岩教寨中斩杀洋教徒的赵国澍散家财又重修青岩城。青岩历经两百多年的发展,形成由内城南门、定广门(青岩镇的南大门)、北门、西门围合的标准的喀斯特古城镇[2]。青岩作为贵阳的桥头堡,是因为贵阳居西南几省之中,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明代的调北征南及明、清的改土归流均先据贵阳以控全局。比如在大规模改土归流中,大小战役就有数十起。而青岩城的周密防御体系为贵阳政治、经济、军事起到了桥头堡的作用。另外,青岩还是贵阳粮运的生命线。在明清两代,贵阳粮食全赖定番、广顺供给,《黔南识略》称“若定番之米不至,价别陡贵”;在军事上青岩还掌控着八番十二司[3]。由此可见,青岩的“桥头堡”作用,需要强大的军事防御体系,以作安全防护的需要。
1.2 基于生活性需求的城市古民居建筑
青岩古镇所处地区喀斯特地貌强烈发育,薄层灰岩出露,石材丰富,大量的薄片状石材成为天然的建材用料。这种建材具有耐风化,对风吹雨淋有较强抵抗作用的特点。人们可就地取材,修建石板房;也可以将石头与木料结合使用,从而形成多种房屋建筑格局。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喀斯特建筑逐渐发展成多种建筑形制,如穿斗式和抬梁式,以及各类柱础、围壁、石阶、院坝等。为了防护雨水对房屋的侵蚀,双重檐成为青岩民居的主要形式。青岩雨量充沛,气候潮湿,高柱础被普遍使用,柱础可以高达一两米,有多种单体造型和组合造型[4]。
1.3 基于精神需求的宗教建筑
青岩宗教可以称为“万神齐聚”,信奉的神有玉皇大帝、弥勒佛、观音菩萨、耶稣、基督、孙殡、祖师、二郎神、火德真君、水神、井神、树神、土地神、孙思邀、黑神等。各行业还供奉有自己的神,如药行供奉孙思遂,鸭行供奉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布行供奉轩辕帝,兵圣孙腆则由皮匠供奉。青岩宗教的繁荣催生了众多的宗教建筑,有“九寺八庙”之称[4]。
青岩四教并存、和谐相处的格局是交通区位、行政管辖、经济基础以及宗教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形成的[5-6]。又以屯军和大量移民商贾众多的宗教信仰和精神需求为宗教建筑产生的前提。宗教需求和宗教建筑发展相辅相成,在青岩形成了明清时期繁盛的景象。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建国后的“破四旧”运动,部分宗教建筑被毁。改革开放后,民间宗教信仰开始复苏,尤其是“古镇”地位的确立,宗教建筑得以逐步修缮。
除了宗教建筑外,青岩的楼阁、书院、牌坊等建筑都是维护礼制、文治教化等的产物,古人在构建青岩物质空间的同时,也塑造了青岩的精神文化空间。这反映了人们对建筑场所寄予的思想、信仰和情感依然强烈,喀斯特城市的传统建筑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性需求。
1.4 喀斯特城市传统建筑装饰的人文性
喀斯特传统建筑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活和安全需求,同时又兼具了人文性的特点。尤其是在建筑的细节刻画上,比 如柱? ⑴品
榴形的立柱抱鼓,既取“福”、“禄”的谐音,又有“多子”的涵义”;桃子、牛角、虎头都被认为可以避邪,寿桃寓意长寿。门斗、门簪、连楹上的石榴、葫芦、葵花等木雕,也寓意“多子多福”;如意、牡丹、祥云、龙凤、象、羊等图案,象与羊均与“祥”音近,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喀斯特建筑在室内外融雕刻、书法、绘画等各门艺术于一体,人们的人文性需求在建筑装饰上得以充分表达[7-9]。
2 喀斯特城市现代建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分析
2.1喀斯特城市现代建筑的工具性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水泥钢筋为原料的现代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喀斯特城市中涌现。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的普适性技术解决了城市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技术难题。喀斯特城市高层建筑要考虑裂隙、溶沟、溶洞的走向、深度、宽度和盆地淤积层等情况处理高层建筑的地基问题[10],这也是城市建筑考虑的首要问题,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安全性需求。同时,由于贵州喀斯特城市平地少,制约着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再加上城市规划的滞后性,单一地块的使用较为普遍,城市建筑尤其是商业建筑的经济效益往往被放在首位,而朝向、通风乃至防潮等等基本的生理性需求考虑则位于其次,只略从技术上来改进,在同一建筑内部和建筑群体之间难以获得最佳效果。另外,亚热带地区喀斯特丘峰和中、低山地貌,山坡陡峭,山体坡高在几十至几百米范围内,伴随城市化发展,建筑开始向山体斜坡上蔓延,但这类建筑还缺乏独特的设计以适应地形的变化特点,尤其是1990年代之前的建筑对传统缺乏很好的借鉴。
2.2 喀斯特城市现代建筑的人文性分析
总体上看,喀斯特城市建筑目前主要基于工具性的需求,对使用者的人文性需求考虑不够。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除了水、电、路等基础功能外,医疗、文化、教育等城市功能正在多元化。除了地级市以上的城市外,广场、博物馆、图书馆等人文性需求的建筑在青岩等小城镇还未得到足够重视。在贵州喀斯特较大城市如贵阳等地,又由于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文化建筑设施往往体现其民族性。虽反映了一方面的地域性内容,但对自然性的地域性关注不够。城市建筑在整体风貌、建筑风格以及局部和细节上对人文性的关注还远远不够。
2.3喀斯特城市现代建筑的地域性的形式回归
值得庆幸的是,部分设计师开始追求城市建筑的人文性回归,诸如道路的铺砌和建筑的装饰都在体现地域性特色。在步行街、城市公园用各种手法铺砌的石板路、宾馆用个性化的风格装饰,如贵阳小河的“全家福”酒店利用石板房装饰的大厅,都从形式上反映了喀斯特城市现代建筑对地域性的回归,以满足人们对乡土、对历史的怀旧之情。
3结论与讨论
喀斯特城市传统建筑集中反映了喀斯特地区的地域属性,而这一地域属性又是基于人们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需求形成的。但现代建筑中对传统建筑风格与形制忽略较多。在与全球化抗争的过程中,一部分建筑精英开始反思地方建筑的重要性,使得传统建筑风格在1990年以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归。但大量流于形式的建筑又受到地域性建筑主义的批判[12]。实际上,任何城市的风貌都是特定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传统和地域文化的重建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的形式、风格和生活方式,“崇尚现代”也不应以新奇为目标,建筑的意义在于发掘与居住、生活、心灵期待真切相关的东西,目标应指向人类“诗意栖居”的理想[13]。所以广义的地域主义建筑又在建筑界被讨论,强调利用现代材料与科技手段,融汇当代建筑创作原则,针对当地气候条件而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12]。但目前,中国的地域性建筑局限在于“形式本位”,同时缺乏技术因素的支持[14]。
因此,喀斯特地区的城市建筑需要考虑具有广义的地域性问题,其本质是兼顾人们对建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需求,即如何利用传统的建筑设计技术,体现因地制宜的建筑思想和地域文化特色。在基于青岩的案例上,我们认为,只有满足当代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需求的建筑才是最具价值的地域性城市建筑。因此,这需要建筑设计师们既要研究喀斯特地区城市的地理情况,还要研究这一区域人们的人文性需求。
参 考 文 献
[1] 屠玉麟等. 独特的文化摇篮——喀斯特与贵州文化[M].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
[2] 贵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青岩镇志[M]. 贵阳: 贵阳人民出版社.2004
[3] . 青岩古镇军事攻防体系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2(6): 76-79
[4] 金湛林.贵州青岩古镇及其建筑探析[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