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2: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bim技术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建筑节能就是要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但在我国由于节能的意识不强,再加上我国建筑技能和设计理念的落后,都制约着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我国建筑师多注重建筑的外观和功能的建设,很多的节能设计方案多是沿用已有的资料,很少有人会考察施工地点,修改设计方案,这就使得我国的建筑节能性不强,能源消耗大。在建筑节能设计上,需要经过很多数据的定量分析,这些都要在建筑之前,通过人工和专业软件进行操作。但在我国这些工作多是在施工之后才开始进行能量分析,最后因施工问题无法进行修改,即使能在施工前进行数据分析也因为缺少软件的专业操作人员而无法进行。总的来说,无法进行专业数据定量分析,很难设计出好的节能方案,这与我国缺少专业过硬的建筑设计师有关,这也限制着我国节能设计的发展。建筑产生的本来意义就是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这也是所有建筑都要遵循的原则,为了实现生态建筑这一目标,建筑节能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BIM技术将建筑的物理元素和功能元素用数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将建筑数字化,这样就可以在软件上对建筑进行一系列的设计检测。数字化的建筑可以在软件上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所有的建筑过程都可以监控。立体空间模型的建立,便于网络信息共享,各种设计方案在模型上都可以快速实施,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BIM技术已经在建筑的各个过程得到广泛应用。
3BIM技术的应用
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可以快速创建建筑的虚拟数据模型,将与建筑相关的一系列数据直观的展现在设计者面前。有了BIM技术的融入,数据化的建筑就可以在各种软件中快速进行数据分析。在进行能量分析时只需将数据输入到专业的软件中就可以得出详细的分析结果。在进行能量分析时可以应用建筑信息模型和分析工具来简化操作步骤,工作效率也会大幅提升,计算机的加入使得能量分析更快速更准确。在进行流体力学分析时,BIM技术可以自动根据已有数据进行风环境分析,还可以提供太阳辐射分析,方便设计人员对建筑的外表面进行技术优化,提高建筑的生态效应。BIM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不断地完善,连窗子位置变化对光的影响都可以进行分析,精准度越来越高。
4BIM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上的应用
4.1协同设计
采用BIM技术可以建立建筑信息模型,模型中汇集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全部信息。可以取读水泵的尺寸、水泵的用电量等信息,而且需要读取跨专业的信息时,可以直接取读。在水泵进行修改电量的时候,可以对负荷的计算进行同步的更新。采用BIM模型,全部的专业必须找模型中检查操作,这样可以简化工作的流程,提高建筑节能设计工程的联动性。在使用BIM技术时,设计的工作是在BIM模型中进行的,参与设计的任意方修改了设计,其他人员可以及时的看到,可以进行研究讨论,这样就提高协同设计的效率。
4.2参数化设计
对于Revit模型而言,明细表、三维视图、二维视图等可以在建筑模型中表现出信息的形式,如果修改Revit模型的参数化,Revit模型的引擎可以对平面、明细表、模型视图、等不同的位置的设计进行修改,并且及时的把修改后的信息进行更新,确保模型的处于正常的运作状态。例如建筑节能专业在进行平面设计布置时,需要合理的配置喷头、消火栓等,并且这些设备的数量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在材料表中解决此问题,这样节能设计过程的设计质量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在建筑工程中引起参数化设计,对于BIM引进计算机能够起到辅助作用。例如在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对于水力的计算,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利用一定的软件进行计算,而采用BIM技术可以直接的读取卫生器具和设备的信息,并且如果设定管道水力特性,BIM模型可以对管径的设计进行自动的修改,这样可以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4.3可视化设计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传统的设计方式通常是采用CAD信息平台,这样给排水设计人员需要汇集平面图、立体图和剖面图的信息,对建筑图形进行复原,在分析和设计中调整建筑的结构和梁高位置的信息。采用CAD信息平台,对于结构复杂、工期短的工程,在信息的传递中往往造成信息失真的现象,这样就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在现代化的给排水设计中大多采用BIM技术,这种技术通常是在建筑工程中建筑信息模型,利用信息模型可以直观的读取信息,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信息传递中的失真现象,提高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另外给排水的施工项目模型不同于土建项目的设计模型,它是在土建项目模型的基础之上,设计给排水系统,这样就需要对局部的设计模型进行修改,但是如果修改就会影响到楼层的平面设计,多数情况下采用以楼层为基础的设计,但是这样的设计扰乱了系统内部之间的联系。而采用BIM技术在设计模型中进行修改,可以充分的把握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整体性,修改工作简单、操作性强。
4.4安装模型的设计
在BIM模型中引入安装模型设计,可以对建筑工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在具体的施工中,需要把时间维度引入BIM模型中,并且编制安装进度表,并且可以利用模型实现项目预先可视化的效果。编制合理的工程进度表,可以对给排水工程进行整体把握,全局规划,这样可以简化安装和设计的流程,降低设计变更率,提高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效率。
5结束语
现阶段BIM软件产品受到BIM技术与思想发展的推动而不断趋于完善,BIM技术在国内开始被广泛运用到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等多个领域,BIM技术在运用中可以实现不同专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让工程师、建筑师、设计人员以及业主等,多个层次用户来共享及使用同一个数字设计信息。基于BIM技术而成的可视化数字模型可以帮助用户进行建筑结构的模拟与分析,以便于施工单位可以加深对设计人员设计理念及建设目标的理解,对提高建筑产品结构设计的整体质量及生产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2BIM技术概述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正在不断向着大规模、高层化以及超高层化方向发展,用户对建筑产品的需求不仅限于其整体功能性,建筑结构的高度复杂化使其体型不断区域多样化,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中往往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规模较大的信息。该类数据信息作为建筑企业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最为关键的资源,如果在建筑产品生产中对其加以利用,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通过缩短工期来降低整体成本投入,还能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与安全管理工作整体水平。所以现代信息技术开始被广泛运用到建筑工程领域,建筑行业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开始寻求一条迅速处理各类相关信息,进一步控制成本投入与合理化工期安排的道路。基于此因,BIM技术的出现及应用对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该技术实现了建筑结构设计由二维向三维的转变,而BIM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不断推动建筑行业新一轮的信息革命,其通过创建并利用数字模型来对建筑工程结构进行设计、建造以及运营管理,帮助企业在设计阶段、生产阶段以及经营管理阶段有效降低整体经营成本,对推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3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实现建筑结构设计的可视化BIM技术是基于三维模型技术而成的应用于现代建筑工程领域的新兴技术,其可以利用三维模型技术来将真实的建筑构件展现给用户,由于传统建筑结构设计中都是以CAD软件进行绘图,该种方法很难将建筑结构的详细信息展示给不同用户,而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初期阶段便通过建立建筑结构的三位实体模型,来帮助各层次用户通过直观的角度对建筑构件信息、功能布局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与了解。很多大型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可以利用BIM技术来对其整体结构进行动态演示,帮助用户利用直观的角度对建筑结构的各项参数进行观测,从而帮助设计单位选取最佳的设计方案,并且可以及时发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质量缺陷与设计缺陷,对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3.2BIM技术在建筑结构参数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建筑结构信息模型中会有一个包含所有设计信息的数据库,所有建筑结构设计参数都是相关联的,设计人员可以利用该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来对建筑结构形体进行构建,而且在设计过程中会对不同的参数予以一些约束,从而确保BIM系统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及时更新数据库。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应用中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实现高质量、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设计信息输出,对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数字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3BIM技术在钢结构建模中的具体应用现阶段钢结构已成为一个大跨度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形式,其在建模中往往需要面临结构链接和加强件布置等多个方面的难点,钢结构在设计中需要涉及到梁柱连接、梁梁铰接以及梁梁刚接等多种连接形式,所以在设计中往往需要根据梁的高度,来将各个连接件进行专项设计并要将其参数化。BIM系统在应用中可以利用参数共享,来对螺栓的数量与间距来进行控制,设计人员只需要对参数进行调节便可以形成新的连接件,而在加强件、连接件设计中设计人员只需要画出大样,而在钢结构施工中技术人员只需要对相应位置设计进行参考,便可以来确定加强件、连接件的准确位置,这对进一步提高钢结构设计质量及施工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4BIM技术在建筑机构设计中的难点
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在运用BIM系统中需要将模型发送到分析软件,结构分析软件利用算法来将建筑结构的设计信息反馈出来,并根据用户指令来形成动态的施工图与结构模型,所以设计人员在使用BIM技术中要考虑模型空间的整体真实性,并要对BIM系统的物理模型能否自动生成施工图纸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的因素,但是由于建筑施工材料自身力学特征、荷载组合、荷载以及单元截面特性等多种因素会对结构性能产生影响,所以设计人员在使用BIM模型进行分析过程中往往需要面对各项复杂参数。再者,BIM模型在本质上是物理模型、建筑结构分析模型以及施工图文档的完全数据模型,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只有采用完全符合标准或比较简单的结构构件,才能实现上述多种数据模型之间的双向无缝连接,如果建筑结构构件的整体设计没有达到相关规范要求,或建筑结构构件的高度复杂化会导致其在运行中丢失大量数据。因此,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要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力求可以有效实现物理模型与结构分析模型之间的双向无缝连接。
5结语
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成本控制作为工程项目的“三大控制”中的重中之重,同样也是一大难题。本文从理论出发,将成本控制和BIM技术相结合,分析BIM技术在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运维阶段的不同作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BIM技术创造利润调查问卷》,结合实际项目,从业主单位和和承包单位两个角度,系统研究基于BIM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优势,论文最后阐述了BIM技术在成本控制以及建筑行业的前景。
[
关键词 ]BIM;成本控制;工程管理
1.项目研究背景
如果问是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巨大改变,这一定是快速更新迭代的信息技术。从上世纪中叶以来,信息技术正逐渐渗透到我们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然而,各个产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建筑业是信息化产业中是相对落后的。据研究,全球建筑业与制造业每年的产值相仿,但在信息技术研发的投入上,制造业是建筑业的五倍多。IT投入不足导致建筑业信息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也难以快速提高。BIM技术的出现,也许是扭转这一问题的契机。BIM是上世纪末出现的一种信息技术,它的应用将对工程施工设计和项目管理产生重大影响。2011年5月住建部下发的《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已经把BIM作为工程总承包、勘察设计和施工类企业十二五信息化发展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
2.项目研究意义
成本控制关乎低碳、环保、绿色建筑、自然生态、社会责任、福利等宏大叙事。众所周知,有些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成本控制除了实现初级目标财务意义上实现利润最大化,终极目标是实现单位建筑面积自然资源消耗最少。施工消耗大量的钢材、木材和水泥,最终必然会造成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其次,优胜劣汰,企业想占得优势必须要做好成本控制,成本控制不力的企业必将会被市场所淘汰。BIM本身是一种可视化程度比较高的工具,它可以提供一种更高程度的可视化表现。通过研究BIM技术在工程管理的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工程管理中各方、各软件之间信息结构化组织管理和信息交换共享,以及使各参与方之间做到有效沟通,从而保证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顺利高效。
3.项目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方法搜集论文、期刊、书籍、网站等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施工成本控制的现状以及技术在施工成本控制中的优势。定性研究法。论文通过分析研究,对现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定性描述,同时定性分析了BIM的优越性,以及对传统成本管控的改良方法。调查研究法,走访时下应用BIM技术的企业和单位,向从事BIM技术的人士发放调查问卷,了解BIM技术为施工和设计阶段为成本控制带来的价值。案例分析法。论文通过研究国内部分应用BIM技术的案例,例证了BIM技术在成本控制中的优越性,从而支撑了文章的研究结论。
4.BIM技术简介
4.1BIM技术概念
BIM是近十年在原有CAD(英文名称:Computer Aided Design,中文名称:计算机辅设设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多维(三维空间、四维时间、五维成本、N维更多应用)模型信息集成技术,可以使建设项目的所有参与方(包括政府主管部门、业主、设计、施工、监理、造价、运营管理、项目用户等)在项目从概念产生到完全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能够在模型中操作信息和在信息中操作模型,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从业人员依靠符号文字形式图纸进行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工作方式,实现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及减少错误和风险的目标。BIM是一种技术、一种方法、一种过程,BIM 把建筑业业务流程和表达建筑物本身的信息更好地集成起来,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在建筑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实现集成管理,因此这一模型既包括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时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将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建筑工程的管理行为模型进行完美的组合。
4.2BI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建筑信息化建造的核心思想是Chuck Easterman在1975年提出的,其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进步,1997年欧洲学者提出BIM,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置的能力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在2002 年,建筑信息化模型的设计理念首次被Autodesk 公司提出,BIM 一词正式诞生。在一些政府公共工程项目的实践下,2007年,美国了国家BIM实施标准,随后,北欧四国、英国、韩国、澳洲、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等地区均了相应的BIM实施标准。由于Autodesk公司在中国对其BIM产品——Revit系列软件的推广,BIM新势力开始在国内兴起,国内一些大型设计院CCDI、上海现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企业率先开始引进BIM软件,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研究,逐渐尝试将BIM 应用于实际项目。
5.成本控制
5.1成本控制的概念
成本控制是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减少对成本的投入。对于业主单位而言,成本控制是指对工程项目进行筹划安排,制定合理的相关计划,实现投资目标,控制工程项目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成本控制是指采取一定的方法控制工程项目本身的建筑成本,控制一系列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它包括: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成本消耗,周转摊销费,机械费,工资,奖金,津贴,以及施工组织和管理费用。
5.2成本控制的特点
(1)优先性。因为工程项目有着一次性的特点,所以为了防止在施工过程当中出现工程事故,在项目开工时就要进行成本预测和计划,接着以成本目标为目的,釆用各种经济、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成本目标。(2)优化性。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除了做到进度控制之外,还要做到质量控制,不能把成本控制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只有将成本控制与所有的控制职能、控制对象和控制要素合为一体,项目才能做到成本最低、效益做大的目标。(3)动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因为施工项目其自身特点,成本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改变。在市场经济的不定性环境中,会不定时出现各种突发因素,它们会对项目成本产生影响。需要及时地应对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实施有效的手段,对成本目标实时地控制调整和监督并修正。
6.结论
6.1结论
要达到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合理有效的目的,必然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彻底解决工程项目基础数据信息保存不完善、各单位之间工程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本文经过对成本控制和BIM技术的研究,指出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中,研究成果如下:(1)建筑行业使用BIM技术之后,将发生行业技术革新。BIM技术为工程项目不同参与单位和不同参与人员在工程项目各个阶段中提供了一个工程项目数据信息交流沟通共享协同的数据平台,并以自身参数化和协同化的特点,将工程项目BIM模型中各构件与建筑实体实现全方位全种类数据共享协同关联,通过对工程项目BIM模型的检查核对,能方便高效快捷地进行整个工程项目的控制管理。(2)与国外成模式成体系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相比,我国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由于自身的观念、人员、体系、制度、技术等缺乏和不完善,造成成本控制人员与工程项目脱节、工程信息更新不及时、控制手段单一等现象,直接导致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失效,极大制约了我国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3)在新技术推广的过程中,需要技术与管理的互动,不是技术改造项目管理模式,而是技术不断对项目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提出新的要求,确切的说BIM技术能够改变项目管理模式。作为建筑信息化的新的发展方向,BIM已从一个纯粹的理论变成了如今现实的应用工具。给建筑行业从设计、施工、管理、乃至于运营,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设计师可以通过BIM的模型更好的进行方案的优化比选,施工方可以从模型中获得比以往更多、更可靠的技术细节信息支持,项目管理者可以透过BIM的思想结合4D模拟建筑技术更有效率的展开工程项目管理。在建筑物竣工之后,成熟的BIM模型还可以帮助物业管理者开展设施维护与大修工作。
参考文献
[1]杨一凡.基于BIM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分析.大连理工大学,2014.
[2]李贯峰.基于BIM的造价控制在施工中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
[3]马志亮.BIM技术及其在中国的应用问题和对策.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2).
[4]阎善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6.
[5]黄华.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新方式.内江师范学院,2010.
[6]邓雪原,张之勇,刘西拉.基于IFC标准的建筑结构模型的自动生成.土木工程学报,2007,40(2).
关键词:BIM,协同设计,点云,构件库,碰撞检查,渲染
0 前言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近年来在基础设施行业迅速发展并应用的信息化技术,通过BIM技术创建三维基础设施全信息模型,并应用于工程全生命周期,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确保施工质量,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并形成数字化资产模型,为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2011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将BIM列为十二五重点推广技术[1]; 2014年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关于本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 国家和各地相关部门正积极推动BIM技术的落地实施,BIM技术的优势将推动设计理念和设计流程的更新发展,本文在山区互通立交设计中引进BIM技术,探讨BIM互通立交设计的要点及流程。
纬二十五路互通立交位于吕梁新城金融组团,是吕梁新城的重要交通节点,为两条主干路相交的苜蓿叶全互通立交,主干路红线宽40米。本立交紧靠吕梁新城东侧山体,立交方案涉及大量土方计算,传统的“带帽”工程量计量较为复杂且准确性不够。纬二十五路互通立交设计中引进BIM技术,通过多专业协同作业,提出BIM设计立交的方法流程,同时建立BIM构件库,初步实现山区道路二维设计向三维设计的转化。
1 设计软件及流程
本文采用Bentley公司的BIM系列软件,软件以MicroStation作为信息建模的支撑平台,以ProjectWise作为工程项目管理及协同设计平台,可以同时工作并实现信息同步。Bentley 软件涵盖地理、土木、工厂和建筑四大领域,并覆盖了基础设施的全寿命周期。土木方面以PowerCivil和GEOPAK为主,实现道路桥梁设计、管线设计、城市规划和垃圾填埋场等场地设计;地理方面以Bentley Map为主,为三维测绘、地质勘察、规划设计搭建三维GIS基础平台;工厂方面以AutoPlant为主,实现电力、化工、泵站等工厂三维设计;建筑方面以AECOsim为主,实现建筑、结构、设备和电气三维协同设计,同时为BIM构件库建设提供设计平台。
图1 Bentley软件及其功能
BIM 技术提供了统一的数字化模型表达方式,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规范构BIM 模型的标准,从而充分利用 BIM 模型所含信息进行协同工作,实现各专业、各设计阶段间信息的有效传递。BIM 技术可以真正意义上支持多专业团队协同工作,共享信息的并行工作模式[2]。
在互通立交设计中,设计师创建的虚拟道路桥梁模型,模型包含大量的设计参数(包括几何信息,材料性能,构件属性等),通过修改输入参数可轻松修改整个道路桥梁模型,可更加直观形象地表达竣工后的工程状态,能够向业主提供信息更加精确、丰富的设计成果。本文主要从协同设计入手,介绍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方法和流程。
Bentley三维协同设计的流程为:以Microstation和ProjectWise为平台,进行地形、道路、桥梁、管线和设备三维模型建模,模型总装后进行设计校审和渲染动画。
图2 BIM三维协同设计流程图
2 协同平台搭建
搭建基于 BIM 的协同平台成为 BIM 技术应用的重要条件。BIM协同平台,可以在BIM项目实施中有效控制和管理各种数据,并通过 BIM 设计中各专业、各相关参与方的协同工作,实现相关数据存储的完整性和传递的准确性。同时,BIM 协同平台还可以为工程项目的业主、设计、施工、顾问、供应商提供协同工作环境,保证相关方数据和信息的准确、统一。BIM 协同平台可以采用信息化平台方式或共享文件夹的方式实现[2]。BIM 协同平台为各专业提供一个统一的工作环境,通过将各种设计标准与流程的内置,可以提高各专业的配合效率,实现设计对接准确化。
本项目运用软件ProjectWise搭建本项目协同设计平台,项目的全部图纸存在协同平台服务器上,各专业可以互相参考引用,信息传递实时更新;同时在平台上建立共享库,主要为规范标准、标准图框、项目构件库等,协同平台上实现规范标准检查,实现标准化设计,如图3为协同平台目录和项目共享库。
图3 协同平台目录及共享库
3 BIM设计应用
BIM技术是工程项目从策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直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内生产和管理工程数据信息共享的平台,其中I(Information)是核心,M(Modeling)是载体。信息包括信息的输入、传输和使用,模型主要以3D模型为基础[3],信息和模型最初都是由设计来建立,BIM在设计阶段的应用是整个应用阶段的基础。
3.1三维数模设计
本项目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三维点云,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过滤点云数据,主要剔除植被和构筑物等附属物;同时运用航测获取正射影像图,最后运用PowerCivil软件建立三维地模,为BIM设计提供精确的现场地形地貌,如图4。
图4 三维数字地面模型
3.2道路模型设计
PowerCivil软件可以直接进行互通立交线位定线,其线型设计主要为积木法和导线法,基本满足道路路线设计要求。BIM道路设计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
图5 道路BIM设计流程图
BIM道路设计的核心是路廊设计,主要通过横断面模板沿道路中心线扫掠建模。本次立交设计主线纬二十五路及四条匝道均为路基段落,路基横断面模板设计是本次设计的重点,其设置要根据路基路面结构和边坡形式,定义横断面里各结构层材质,同时建立模板各特征点及约束关系,后期可通过定义约束点的轨迹来实现道路的加宽和超高。
图6 横断面模板设计
3.3桥梁模型设计
(1)下部结构单元设计
本项目对桥梁的下部结构进行构件库建设,可直接调用构件库里的桥墩、承台和防撞岛等设施,可以准确进行工程量统计。本次立交设计金融路和两条匝道设置桥梁,构件直接从库中调用;同时从道路路线设计模型和三维地模中分别提取三维道路中线和地面线,并绘制平面分跨线。依据中线、地面线和分跨线直接插入下部结构构件。
图7 插入桥梁下部结构
(2)桥梁路廊设计
根据横断面模板,沿道路中线设计桥梁路廊,并利用点控制实现桥梁变宽。本次立交设计采用现浇箱梁,主线标准桥梁宽度16.5m,匝道桥梁宽度9m。BIM的标准现浇箱梁断面中设置了左、右护栏脚点与梁底中点,做为道路设计中线上的点、控制桥梁宽度和超高的点,以及调整箱梁梁高的控制点。
图8 桥宽16.5m标准现浇箱梁BIM断面
图9 现浇箱梁三维模型
(3)桥梁上下部结构组装:本项目在协同平台上组装桥梁下部结构和路廊,建立完整的桥梁模型。
图10 BIM桥梁模型
3.4设计校审
本项目设计校审Navigator软件,通过静态碰撞检查和动态碰撞检查来实现。设计校审的步骤为:由设计完成的BIM总装文件校审的Imodel文件,协同平台上校审人进行校审,标注并生产overlay文件,返给设计人修改。
静态碰撞检查的方法按照层、参考关系和分组集合的方式进行,主要用于管线综合、各交通设施的静态碰撞;动态碰撞检查可用于道路桥梁净空检查,净空实体沿轨迹线运动可检查沿线各设施净空,如图为下穿主线道路的动态净空检查,净空实体可沿下穿主线运动,软件自动计算其与上跨桥梁、交通标志及路灯的净空,形象生动。
图11 动态碰撞检查(净空)
4 BIM构件库的建立
BIM构件组建的过程是按照一定原则进行操作、编辑、定位后进行组合。BIM的标准构件库的建立是积累的过程,不断完善的过程。相对全面、完善、适用性强的的构件库可加速BIM模型的建立速度。BIM构件库的建设一般分为资源规划、构件分类、构件制作与入库、构件库管理四大步骤[4]。依据工程特点,本项目利用Microstation和AECOsim软件,主要进行了道路、桥梁部分构件的建模,并进行应用。
(1)横断面模板构件库:横断面模板设计是道路桥梁BIM设计的核心。横断面中各构件的材料统计通过定义构件材料实现,小箱梁、铺装、护栏等均可通过此方法进行材料统计。
道路中点作为横断面模板的插入点,与路线中心线重合,是整个横断面构件的原点。行车道的左右脚点可作为控制道路宽度和横坡的点。在非标准横断面路段,通过对左右脚点的点控制达到道路变宽以及横坡变化的目的。
图12 路基段横断面模板
图13 现浇箱梁横断面模板
(2)桥梁工程构件库:桥梁的下部结构种类较多,桩基、承台、系梁、墩柱、盖梁、桥台等等较多构件会根据不同工程的需要调整尺寸、高度并互相组合。因此,桥梁下部结构构件应具有良好的组合性和可编辑性。采用Microstation提供的特征实体功能建立下部结构构件的实体建模,可快速改变构件的尺寸、个数、坡度等参数。
图14 桥梁花瓶墩构件
图15 防撞岛及中央隔离墩构件
5 场景渲染及动画
BIM设计具有直观形象的可视化功能,将以往的二维线条图纸模式提升到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可以很直观的对工程总体方案有更清楚的认识。可视化的BIM不仅可以用来效果图的展示,还可以在项目进行的各个阶段对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运营过程提供一个三维的可视化沟通、讨论、决策平台。
本项目结合现状地形地模,进行细部构造效果展示和行车模拟的动画渲染,提供更加真实的竣工场景。BIM设计项目依据总装Imodel文件采用软件Microstation、Navigator完成动画渲染。步骤具体为:
(1) 模型附材质:统一模型各部件图层,制作模型中所需要的各种材质以及贴图。
(2) 设计车流:根据行车面和道路标线绘制行车轨迹线,以此为基础编排车流。
(3) 设计动画路径:根据模型特点和设计内容,设计相机路径以及视点路径。
(4) 调整渲染设置及灯光:以设计文件的类型调整渲染设置和灯光、环境光。
(5) 渲染输出及合成视频:渲染输出动画文件,以图片形式输出,并合成视频。
图16 立交BIM总装模型
图16 立交匝道出入口渲染效果图
图17 行车模拟渲染效果图
6 结语
本文运用三维点云数据实现了山区互通立交和三维地形的有效结合;采用多专业三维协同设计,初步实现山区道路二维设计向三维设计的转化。并初步建立BIM构件库和进行了项目细部构造效果渲染和行车模拟,初步实现了BIM在互通立交设计中的应用,为以后相关工程借鉴。
参考文献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2011
[2] 卢琬玫.BIM技术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 郭鑫.革命与转型―BI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4
[4] 李伟伟.设计企业BIM构件库建设方法[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2
作者: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设计,建筑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一、BIM的概念
三维数字设计、施工等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主要方案是建筑信息模型 (BIM)。BIM技术基于最先进的三维数字设计和工程软件构建“可视化”数字建筑模型,为设计师、建筑师、等各环节人员提供“模拟和分析”的科学协作平台。未来建筑技术人员的必备技能是BIM技术,应用BIM技术也是我国房地产行业中设计施工从二维CAD向三维模型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BIM的特点
1. 可视化
可视化就是指“所见即所得”,BIM中可视化的运用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建筑中用到的施工图纸,只是将施工工程数据在图纸上绘制出来,但建筑物真正的构造形式就需要人们去凭空想象了。随着近几年建筑业建筑风格的多变各异,复杂造型越来越多,光靠简单的想象不太可能。而BIM提供的可视化,恰巧能让人们把图纸变成立体的三维实物展示出来。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由于整个建筑建立过程都是可视化的,所以像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等等都需要在进行BIM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
2.协调性
协调性是建筑业中的重点,不管是设计还是施工过程中,都在做着相互配合的协调工作。一旦某个建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各相关人员就要集合开协调会,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并及时解决。在建筑前期设计时,因为各专业设计师之间没有合理沟通,常常会出现各专业问题的碰撞。而BIM的协调能够合理完善解决这类问题,就是说BIM能够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一些碰撞问题进行相互协调,生成提供相应的协调数据。
3.模拟性
BIM的模拟性不但能够模拟设计出的建筑物模型还能模拟无法在现实世界中进行操作的虚拟事物。在前期设计过程中,BIM可以对设计中需要进行模拟的一些东西进行模拟实验,像节能、日照、热能传导、紧急疏散模拟等一系列模拟。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还能够进行三维模型加项目的发展时间即4D模拟,也就是根据项目设计进行模拟实际施工,以此来建立合理的施工指导方案。甚至还可以更深一步的进行5D模拟。
4.优化性
其实整个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在BIM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进行优化。设计、施工的优化受:信息、复杂程度和时间的制约。信息不正确就做不出合理的优化,而BIM模型不仅提供了建筑物的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规则信息等实际存在信息,还提供了建筑物在变化以后实际存在信息。现代建筑物的复杂程度大多超过参与人员本身的技术极限,使得参与人建筑物设计、施工的人员无法掌握所有信息,从而必须借助相应的科学技术和配套设备。BIM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提供了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BIM的优化主要体现在项目方案优化和特殊项目的设计优化这些内容的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可以带来显著优化效果。
5.可出图性
BIM通过对建筑物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可以出像综合管线图、综合结构留洞图、碰撞检查侦错报告和建议改进方案。
综上所述,我们大致了解BIM的相关信息。BIM标准或者制度在世界很多国家已经比较成熟。如果中国建筑市场BIM要顺利发展,必须满足国内建筑市场的特色需求,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用到BIM将会给国内建筑业带来一次飞跃性的改革。
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质的改变,而在建设施工中我们的设计方式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的设计: "图纸"让我们的设计变得更加的合理有序;而在现如今这样的信息时代,在参与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将更加自主,感受并定制属于我们自己的设计空间,因为未来是一个充满个性化元素的设计时代。
BIM平台下的最具代表性的设计软件之一Revit Architecture是一种新型的三维参数化设计工具,该软件的主要特征是参数化设计、构件关联性设计、参数驱动形体设计和协作设计,众多建筑设计师的首选工具正逐渐成为Revit设计软件。Revit参数化建筑设计(Revit Parametric Architectural Design),是一种建筑设计方法。把建筑设计的全要素都变成某个函数的变量是Revit设计软件的核心思想,在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改变函数或者说改变算法获得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技术自动生成设计方案的软件。
我们还可以通过BIM实现开工前在计算机上执行建造的虚拟施工。并对工程项目中存在的潜在问题进行预测,随时随地清楚的知道在建造时计划和实际进展是怎么样的。通过BIM将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进行技术结合,有效的减少建筑过程中的返工和整改,降低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 使得在建造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施工方、监理方、甚至是业主领导都对能对个工程项目了如指掌。而且使用BIM的三维动画渲染和漫游进行相关销售或者宣传展示的时候,另人感觉强烈的真实感和明显的视觉冲击。
在施工过程中有时候为了进行一些整个、返工相关各方需要付出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代价。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避免这种无谓的浪费。同时在进行施工模拟的时候也能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实现精细化的施工管理。将工程施工的实体实况通过施工模型形象的反应出来,结合工作面情况和资源供应情况分析对各步工作工程量进行分析统计,对施工资源进行实体的修建。施工管理人员也能通过BIM快速统计出需要的工程材料数量,实现真正的定额领料并合理按排运输。采用BIM技术还可以现场的已安装的钢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后在计算机中建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模型,根据BIM将施工所需固件进行虚拟预拼装。然后在到现实施工过程中进行组装,这样使得施工所需材料精准度高,失误率低。BIM技术还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月度产值审核,对进度款的拨付做到游刃有余。是因为其能够对三维图形分楼层、区域、构件类型、时间节点等进行“框图出价”。不仅如此BIM模型还拥有工程文档管理功能,将文档等通过手工操作和BIM模型中相应部位进行链接。该管理系统集成了对文档的搜索、查阅、定位功能,在四维BIM可视化模型的界面中,充分提高数据检索的直观性和工程相关资料的利用率。结束施工的同时为工程运营管理人员提供快速完整的信息数据库查询定位。
结语:目前国际工程管理的潮流就是BIM工程管理技术,BIM工程管理技术在美国及一些发达国家已被普遍应用于工程管理。而国内较大的建设行业公司也在逐步推广和使用BIM工程管理技术,BIM工程管理技术使项目主要参与方在设计阶段就集合在一起,利用BIM 技术给参建各方带来较大的经济益,让建筑设计和施工变得轻松和精细化。
参考文献:
[1]曾旭东,谭洁.基于参数化智能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
2006,29
[2]吴吉明_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本土化策略研究_博士论文
关键词:BIM技术 建筑设计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1.BIM技术概述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核心是通过在计算机中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例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富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大大提高,不仅可以用于建筑设计,还可以用于结构设计、设备管理、工程量统计、成本计算、物业管理等,可以在整个建筑业中发挥作用,管理建筑生命周期的全部信息。
2.BIM技术原理
BIM技术,是一种专门面向建筑设计的基于对象的 CAD 技术,用于对建筑进行数字描述。利用 BIM 技术可以在一个电子模型中存储完整的建筑信息,这种方法被称赞为一种最新的变革。
在 BIM 应用系统中,建筑构件被对象化,数字化的对象通过编码去描述和代表真实的建筑构件。一个对象需要有一系列参数来描述其属性。这个对象的代码必须包含这些参数。参数通常是预先定义好的,或者遵守某些制定好的规则。这些参数信息就构成了建筑的属性。例如,一个墙对象是一个具有墙的所有属性的对象,不仅包括几何尺寸信息如长、宽、高,还包含了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性能、表面处理、墙体规格、造价等等。而在一般的 CAD 绘图软件中,墙体是通过两条平行线的二维方式来表达,线条之间没有任何关联。
3.BIM技术工作概念
正如众所周知的“虚拟建筑”或是“建筑模拟”:图形, 建筑视图, 表现, 计算与工程量清单都会自动的从3D模型中得到。具体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1)单一文件概念:完整的建筑项目模型和其所有的文档都包括在虚拟建筑文件里面。
2)模型是由真实建筑构件组成的。
3)模型与文档相互关联。
4)自动化文件工作流程管理。
5)建筑内容(图库)。
6)建筑信息数据库与建筑构件相连。
7)额外内容(渲染, 动画, 数量计算, 清单) 。
4.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势
4.1可视化的虚拟建筑设计体验
运用 BIM 技术,建筑师可以创造“所见所想即所得”的虚拟建筑模型。建筑师可以随时看到设计的效果,身临其境的感受建筑内部的空间效果,确认设计思路、比较各种材料、颜色及不同的体量造型是否和谐以及所创造的空间是否与环境相融。基于 BIM 技术的虚拟建筑设计极大地解放了建筑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建筑师从图纸中解放出来。
通过 BIM 可以将专业、抽象的二维建筑描述通俗化、三维直观化,直观生动的三维模型使得建筑师可以自由地与他人交流、沟通,使得业主等非专业人员对项目功能性的判断更为明确、高效,决策更为准确,从而使设计方案能够进行预演,方便业主和设计方进行场地分析、建筑性能预测和成本估算,对不合理或不健全的方案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
4.2高效智能的设计评估
运用 BIM 技术创建的虚拟建筑模型中包含着丰富的非图形数据信息,提取模型中的数据,导入分析模拟软件中,即可进行面积分析、体形系数分析、可视度分析、日照轨迹分析、建筑疏散分析、结构分析、热工性能分析、管道冲突检验、防火安全检验,以及能量分析、规范检验等。通过分析可以及时准确的反映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给方案的合理化设计提供了准确的数据。这大大降低了性能化分析的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同时也使设计公司能够为业主提供更专业的技能和服务。
4.3便捷的图形文档输出与修改
只要虚拟建筑模型建立起来,无论是在任何一个设计阶段,都可以自由的生成所有相关的建筑图纸、文档、图表。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3D 视图甚至大样图,以及材料统计、面积计算、造价计算等等都从建筑模型中自动生成。不仅仅在于充分利用计算机的高速性和智能性,大大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还保证了图纸的准确性,减少了错误,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所有图纸直接从模型中生成,所有的修改和变更都会自动反映到整个项目的全部文件中,实时更新。利用 BIM 技术,在虚拟建筑中工作,建筑师可以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设计上,从繁重的绘图工作中解放出来。
4.4协同工作
随着建筑工程复杂性的不断增加,学科的交叉与合作成为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协同设计。基于 BIM 技术,可以使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各专业在同一个模型基础上进行工作。从而使设计信息得到及时更新和传递,提高建
筑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设计。此外,利用BIM技术,可以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通过网络的协同展开设计工作。协同设计是在建筑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建筑的传统设计方式必须得到改变的背景下出现的,也是数字化建筑设计技术与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5.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以上强大优势,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不只是充当画图的工具,而是已成为一种设计理念,为设计师想象力的发挥提供极大的空间。在建筑设计中,BIM 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方面:
1)场地分析:通过BIM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对场地及拟建的建筑物空间数据进行建模,帮助项目在规划阶段评估场地的使用条件和特点,从而做出新建项目最理想的场地规划、交通流线组织关系、建筑布局等关键决策。
2)建筑策划
BIM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在建筑规划阶段,通过对空间进行分析来理解复杂空间的标准和法规,从而节省时间,提供对团队更多增值活动的可能。
3)方案论证
通过BIM来评估所设计的空间,可以获得较高的互动效应,以便从使用者和业主处获得积极的反馈。在BIM平台下,项目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比较容易得到直观的展现并迅速达成共识,相应的需要决策的时间也会比以往减少。
4)可视化设计
BIM使得设计师不仅拥有了三维可视化的设计工具,所见即所得,使设计师能使用三维的思考方式来完成建筑设计,同时也使业主及最终用户真正摆脱了技术壁垒的限制,随时知道自己的投资能获得什么。
5)协同设计
借助BIM的技术优势,协同的范畴也从单纯的设计阶段扩展到建筑全生命周期,需要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方的集体参与,因此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从而带来综合效益的大幅提升。
6)性能化分析
利用BIM技术,将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创建的虚拟建筑模型导入相关的性能化分析软件,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可提高设计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6.结语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具有强大的优势,也是未来建筑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并且可应用于建筑全生命期管理,提高建筑行业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的科学技术水平。本文仅作抛砖引玉,希望能和业内专家学者一起共同探讨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更为广阔的应用和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BIM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初探.赵昂.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6.5
[2]BIM 技术全寿命周期一体化应用研究. 刘占省,王泽强,张桐睿,徐瑞龙. 施工技术.2013.9.
[3] BIM和BIM相关软件.何关培.土木工程信息技术.2010.12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筑业占我国全社会总能耗的1/3,浪费极其严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耗能比例还将上升。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我国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在建筑业必须大力推广“绿色建筑”。2013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制定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标志着绿色建筑已成为最高级别的战略共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适用和高效的居住、工作、生活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明确了未来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将遵循绿色、循环、低碳的思路,以促进全社会在更高层面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应用标志着我国建筑业将面临一场新的革命,它不仅对建筑的规划、建筑设计、工程施工、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从事建筑工程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包括:发展工程总承包、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发展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建材等几个方面。绿色建筑要求学生有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既要懂结构工程和施工技术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要掌握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同时具备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建筑全过程进行整合的能力。加强建筑工程专业课程的探索、开发与研究,将绿色建筑理念及相关知识融入专业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绿色建筑的内涵,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在专业层面上学习绿色建筑的相关知识,结合建筑业发展前沿和绿色建筑的生产实践,掌握先进的专业技能,将对绿色建筑的发展、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绿色建筑理念与专业教学融合的探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广东省第一批高职重点建设专业,为满足广东省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绿色节能技术创新及走向国际建筑市场的需要,以绿色建筑为特色,将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筑工业化、绿色建材的理念及知识和绿色建筑节能构造及施工技术推广有机地融入到了人才培养计划及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不断推进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融入专业教学过程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的核心的理念是各阶段的技术信息共享,贯通建筑设计、工程施工以及运营维护等阶段,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技术,在可持续设计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并对提升绿色施工的设计和施工效率,改进绿色施工项目的管理模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BIM技术的应用可缩短约8成的造价估算所需时间,且使造价估算的精度控制大幅提高,消除约4成预算外的更改。通过BIM的三维模型技术,在施工前发现并解决冲突,可以有效降低合同价格,使项目工期缩短,尽快实现投资回报。学院在2011年即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由学校提供场地、设备,企业方提供软件和技术,建成BIM校外实训基地,开发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课程。BIM教学资源库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完成了将BIM技术与《建筑制图》《房屋建筑构造》等课程的融合式教学,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兴趣爱好安排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虚拟建造、工程造价确定等实践项目,并通过完成虚拟的BIM咨询项目,使学生体验到BIM咨询服务的全过程工作方法,为今后真实项目的参与和实施打下基础。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在校企双方的指导教师共同指导下参与真实的BIM咨询项目,至今共完成39项,包括“慈溪大剧院”“蚌埠博物馆”等,共同培养具备“工程能力+BIM能力”的人才。BIM教学基地建成至今也培养了一批具有BIM技术的骨干教师,多次为设计院、施工企业进行BIM技术培训同时完成BIM省培项目2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将建筑工业化融入专业教学过程
建筑工业化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建筑的工业化是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的十大重点任务之一。建筑工业化是主要指建筑设计的标准化、构配件生产的工厂化、建筑施工机械化和施工组织管理科学化四个方面。建筑工业化是按照大工业的生产方式,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对建筑业进行改造,逐步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使建筑业从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现场人工湿作业及手工业生产方式,过渡到以工厂化生产制造为基础,运用预制混凝土结构(PC)构件在现场以高度机械化的方法施工的大工业生产轨道上,使建筑业从目前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而实现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的目的。建筑工业化区别于传统建筑业设计与建造环节分离的特点,体现出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是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具有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成本可控、进度可控的优势,且工业化建筑施工现场没有传统建筑施工现场的粉尘、噪音、污水等污染。由于目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材滞后于新的国家设计和施工规范,为此,学校采取了多种方式将建筑工业化融入日常教学中。首先,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和补充,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了建筑工程技术新进展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可以接触到行业发展的前沿知识,了解到行业发展的前景,从而对建筑工业化有初步的认识。其次,将建筑工业化的相关内容融入相应的课程体系中,如,在《建筑工程概论》课程中对工业化建筑的起源、具体特征、特点、建筑方式和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详细的讲解,观看我国建筑工业化住宅视频等,让学生了解新型的结构体系,包括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和钢结构体系的特点;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中增加了组合式预制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预埋件设计等内容;在《建筑工程施工》课程中增加了预制装配式住宅和装配整体式住宅的建造方式,内容有施工工序的特点、施工中的关键点、预制配件的吊装计算和施土组织设计等内容,还介绍了现场建造的工业化住宅,如,大模板住宅、滑升模板住宅和隧道模板住宅等;此外,在《房屋建筑构造》课程讲授中介绍模数等标准化设计的内容。第三,确定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关于建筑工业化理论及实训课程的开发,开设选修课,使学校建筑工程技术学院的学生行业视野更加开阔,能够了解国家对建筑业发展的推广方向,对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认识更进一步,从而主动涉猎相关的专业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和深造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最后,在条件允许时,学院还安排学生在工业化建筑工地进行参观,鼓励学生到相关建筑工地进行实习、实训。
3.将绿色建筑节能构造及绿色建材发展与应用融入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