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汽车消费信贷论文

汽车消费信贷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11: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汽车消费信贷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汽车消费信贷论文

篇(1)

关键词:汽车金融;消费信贷;风险管理

1引言

国外汽车工业发展已有百年历史,论文在消费信贷方面已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适应当前汽车工业发展的步伐。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国内汽车消费信贷在贷款主体、风险管理水平、市场秩序等各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在汽车消费信贷领域的落后现状,严重制约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又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改善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从而带动汽车工业的发展,并推动经济的发展。

2国外汽车消费信贷的特点

国外汽车工业经过百年的历史发展,在汽车消费信贷方面,由最初的全款支付方式,转化为一个完整的“融资—信贷—信用管理”的运行过程,这为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外汽车消费信贷已经比较成熟。本文以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信贷为研究背景,得出了其消费信贷的特点。

2.1汽车金融服务主体多样化

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的机构主要有:汽车金融公司、银行、信贷联盟、信托公司等。在汽车融资销售方面,以美国为例,汽车金融公司占39%,银行占26%,其他机构占35%。在国外,银行在汽车消费信贷方面的优势已逐步被其他金融机构所取代,因为其他机构相较于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具有更明显的竞争优势。它们更多的是与汽车公司的利益紧密相关,在汽车行业不景气时,银行往往出于风险的考虑,会逐步收缩汽车消费信贷的规模;相反,其他机构由于与汽车公司的利益休戚相关,不但不会减少信贷规模,还会以零利率的汽车贷款换取汽车销售的增长。其次,在经营的专业化程度方面,其他机构也比银行具有更多的优势。风险控制、业务营运等方面,其他金融机构都形成了一套独立和标准的业务系统,不仅降低了交易费用,而且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2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全面

随着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扩张和竞争的加剧,毕业论文金融服务公司的业务范围也逐步扩大,应消费者的要求,设立了产品咨询、融资、租赁、保险、零部件供应、维修保养、新车抵押和旧车处理等领域,从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对汽车生产销售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为客户提供信用卡,使其在保险、维修、燃油的同时也享受了低利率透支的待遇。在美国,客户不仅可以获得汽车贷款服务,也可销售各种形式的汽车租赁服务。

2.3风险管理比较完善

目前,国外在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体系,不仅降低了信贷的风险,而且也扩大了汽车消费信贷的规模,从而促进了汽车销售的增长。为降低汽车信贷的风险,国外已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汽车信贷社会服务体系:信用评级机构、信用调查机构、抵押登记部门、催收和追缴部门、旧车拍卖中心等,这些机构大大降低了汽车消费信贷的成本,减少了汽车信贷风险。健全科学的资信评价体系,是保证汽车消费信贷的关键,是促使汽车公司正常运作的重要环节。国外的信用机构采用的是高度的货币电子化将个人消费信用档案、个人收支状况等重要信息通过信息网络反映出来,银行及其他相关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比较全面的资料[1]。为了进一步降低信贷的风险,对融资的车辆要求设定抵押权或取得所有权,要求购买者对融资车辆购买保险,要求经销商及主要股东对融资合同做连带保证,并对逾期未缴款客户进行催收,并且通过健全的网络系统对有效追踪催收后客户付款情况进行及时记录,以便以最快方式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债权。

2.4具有健全的法律保证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汽车消费信贷、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在美国,统一的《商法典》、《贷款条件表示法》和《公平交易委员会法》等相关法律,对买方与卖方的权利义务、担保责任等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如汽车消费信贷的流动抵押权、分期付款融资与汽车消费信贷相关问题均做出了明确的法律界定。在日本,《分期付款销售法》则对通商产业省的责任进行详细周全的介绍,着重于对分期付款销售的监控与调节,保护购买者的利益。这些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大大提高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运转效率,减少了贷款呆帐的风险,避免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秩序的混乱。

3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高级消费用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消费信贷的兴起,国家比较成熟的金融市场来看,汽车消费金额的60%~70%都依赖于贷款。然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比较晚,汽车市场还不能与发达国家的相比,特别是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起步不过10年,还存在着包括市场主体、服务产品单一以及风险防范机制不够完善和不规范等问题。

3.1汽车金融服务主体比较单一

在我国;商业银行是目前开办汽车消费信贷的主要机构,约占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95%。医学论文而其他相关的金融机构由于受资金来源限制较大,所占的比例很小不到5%。这些都不适应汽车工业发展的要求。

3.2汽车消费信贷服务质量低

消费信贷其实是一种金融服务,所以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该市场的发展。所以,汽车消费信贷并不是单指将车卖出,还必须将售后服务纳入这一过程中。目前,多数提供消费信贷的机构已清楚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均以自营或联合等不同的形式提供汽车销售一条龙服务和售后服务。然而售后服务的深度与细致度方面,国内与国外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3.3风险防范机制不规范

金融机构从事消费信贷业务都把防范风险、保证安全放在首位。金融机构贷款与否,首先要考虑的是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个人征信制度,因此金融机构对借款者的偿债能力及资信状况都难以及时准确地把握。这就极大的缩减了信贷的规模及范围,从而影响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也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壮大。在信用制度不完善而消费者可提供的抵押物有限的情况下,银行为了降低汽车消费信贷违约所带来的风险,往往会要求保险公司开办履约保证保险[2]。然而,保险公司这时既要承担车贷保险的风险,又要承担道德风险,巨大的风险则是保险公司难以承受的。这种情况下,银行极有可能失去有效保障银行信贷资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从而延缓了汽车销售速度。

3.4法律制度不健全

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还未形成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尽管《贷款通则》、《担保法》针对消费信贷有一些介绍,但还没有形成汽车消费信贷的相关立法、司法、执法成套的法规。这就造成了商业银行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无章可循,而且一旦借款人违约,会出现耗时耗力、执行难的局面。相对于汽车消费者的权益尽管受到现行《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的保护,但是与上述法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还是不完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4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对策分析

(1)在汽车消费贷款方面,应该打破银行一家独汽车市场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有关统计显示,从发达大的现状,当然单纯采用国外的措施(商业银行退出大部分市场份额,让汽车专业金融公司占居主导地位)也是不明智的。我国应根据现实国情采取适当可行的方法。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合作打开市场,利用银行资金充足的优势,把资金贷给汽车金融公司,由汽车金融公司做贷款零售,银行与其共同分享利益。在汽车信贷服务质量方面,应尽量涵盖汽车售前、售中、售后的全过程,同时还要开展购车储蓄、融资租赁、汽车消费保险、信用卡、汽车旅游信贷等业务[3]。这些举措不仅推动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也有利于汽车销售的迅猛发展。

(2)汽车消费信贷必须建立在以个人信用管理为业务核心的基础之上,要具备一套完整的、有效的个人信用管理技术和办法,从而保障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信用管理体系应分为贷前、贷中、贷后三部分。贷前的工作主要是针对个人资信水平、财产状况、收支状况调查与评价;贷中的工作主要是个人信用状况监控,观察是否及时的偿还贷款,财产状况有无重大变故等;贷后工作则是对个人信用风险处置,并对其结果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3)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车贷险的风险广泛复杂,单凭保险公司的能力是远远不足的,而由于贷款银行的业务比较多,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也较少,其力量也是不足的,所以更科学的方法是加强多方合作。贷款银行、保险公司、汽车经销商三者形成一个联盟,共同拟订合作协议,共同承担风险,共享利益。这样就可以借助银行资金的优势、保险公司人员的专业、经销商的担保,减少风险,化解危机,维护汽车金融市场的繁荣与稳定[4]。

(4)应进一步建立与汽车消费信贷相配套的法律制度,使得银行和保险公司在贷款人发生违约行为时,能够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英语论文健全的法律制度应该对个人的信用制度、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等进行严格的规范,对消费者的还款行为的监控责任也应进行明确。

5结语

汽车消费信贷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它不仅可以调节汽车供求矛盾,而且可以提高居民购买力、扩大内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我国汽车市场而言,我国己经形成一个巨大的买方市场,发展个人汽车消费信贷对于有效地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和完善汽车消费信贷制度,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玉泉,卞江生.论保证保险[J].保险研究,2004(5):1-6.

[2]吴勇.浅谈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出路[J].重型汽车,2004(3):1-4.

篇(2)

【关键词】汽车消费;信贷

1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现状

我国消费信贷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1年,我国金融机构消费贷款余额为6990亿元,比97年增长了近40倍。随着消费信贷在我国其它消费领域逐步发展,以金融机构与汽车生产厂家联合为主要方式的汽车消费信贷开始出现。

1.1我国汽车消费情况

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量占全球汽车市场增量的23.2%,中国在国际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市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当前,汽车工业已成为我国很多地区的支柱型产业,在各地制定与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背景下,合理的的配置资源、更好地发挥区域经济优势,使我国的汽车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不断的进步。

②全国汽车消费状况:(1)私人轿车占有量情况: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已由潜在的需求变成现实的市场。私人汽车保有量占总保有量的55.3%。(2)购车者消费倾向:调查结果提示,82.4%的轿车拥有者为26-45岁的青壮年,轿车族中男性占93.8%、女性占7%。消费者购车欲望强烈,36.7%的人把质量放在第一位;32.4%的人把价格放在第一位;此外,油耗低、维修费低、零配件价格低的轿车较受消费者欢迎。

1.2汽车消费贷款的主要方式

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经过近几年来的摸索,汽车消费信贷已基本上进入可以大范围推行的阶段。

①“间客式”汽车信贷:是由银行、保险、经销商三方联手,资信调查和信用管理以经销商为主体,保险公司提供保证保险,经销商负连带保证责任。这种模式一方面给消费者带来较大便利,另一方面也给消费者带来较大负担。

②“直客式”汽车信贷:是由银行、律师事务所、保险三方联合,以银行为信用管理主体,委托律师事务所完成资信调查,保险公司提供保证保险。这种模式下消费者除承担银行利息外,还要承担保证保险、费等各项支出。

1.3汽车信贷市场现状

事实上,我国只有5%的购车人办理了购车贷款。有关调查显示,有29%的人因手续繁多而放弃贷款,有35%的人表示宁愿攒钱一次性付清,也不会贷款买车。可以说,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还远未发挥推动汽车需求快速增长所应当发挥的作用,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2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

虽然信贷呈迅猛发展之势,但目前就消费信贷拉动我国GDP增长的空间和速度来看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另外诸多因素使得消费信贷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扩大内需和贷款结构的调整。

2.1我国汽车消费制约因素

①汽车消费信贷的担保和保险制度上存在较多问题

一般来说,汽车消费贷款大部分都用自有住房作抵押。目前,在银行办理的汽车消费贷款中,大部分由保险公司提供履约保证保险,但许多地方的保险公司根本没有此类业务。

②贷款机构和贷款支持的车型太少

在消费信贷支持的车型方面,商业银行不约而同地把范围局限于几种较高档的汽车,其他品牌车型的销售却不能得到银行的消费信贷支持。另外,汽车消费贷款的标的一般为新车的消费。

2.2汽车消费信贷存在问题

汽车消费贷款虽然在推出之初发展迅速,但随着汽车信贷保险政策变动、贷款违约率上升,从2003年开始各地汽车贷款余额快速下滑。汽车消费贷款累积放量的快速下滑,导致消费信贷近年来消费贷款整体周转率下降,贷款周期长期化趋势明显。从信贷购车占汽车销售总额的比例来看,全球70%的私人用车通过贷款来实现。而在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5%~20%。

3对于汽车信贷发展的对策分析

针对制约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3.1发展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对策

①尽快建立个人资信评估机构和登记制度

研究和制定个人信用评估办法,统一评估标准,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信用体系。另外,也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由政府牵头,多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成立个人资信公司,实行个人信用实码制和计算机联网查询,这样为银行选择优质目标客户,减少消费信贷风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②尽快对消费贷款立法

汽车消费贷款作为消费贷款中的特定商品,理应在法规中加以规范。立法的原则应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金额机构和商业机构的合法权益出发,并通过消费贷款调整社会商品供求关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③通过灵活多样的手段解决汽车消费信贷中的“担保瓶颈”。(1)车辆抵押。为了配合推出汽车消费贷款,一些地区推出由保险公司“返款保险”业务,与银行共同承担返款风险。银行由于得到了保险配套保障,不仅降低了资金风险,而且贷款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2)银企合作的法人担保。这种法人担保具有可靠性强、风险小、方便快捷等特点。

④找准现阶段的市场定位

市场细分是指根据消费者之间需求的差异性把一个整体市场分解为两个或更多的消费者群体,从而确定企业目标市场的活动过程。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划分,消费者的需要、动机、购买行为的差异性是市场细分的理论基础。

3.2探索适合我国的汽车信贷模式

目前,“间客式”和“直客式”这两种汽车信贷模式都存在着弊端。一方面,经销商缺乏信贷专业知识,风险控制能力差。另一方面,银行不懂汽车,虽然它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资信调查能力,但缺乏汽车服务知识,给消费者购买汽车带来不便。对于银行而言,像汽车信贷这样的零售业务,到最后也会和储蓄一样,产生20%和80%效应。因此,既懂汽车又懂信贷的专业汽车信贷公司是我国汽车信贷较为理想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任泽珠.发展个人消费信贷的对策选择[J].哈尔滨:哈尔滨商大学报.2003(2)

篇(3)

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在有些地区还表现得比较明显,商业银行应加强对消费信贷风险的分析与识别,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消费信贷风险。

一、消费信贷中的风险因素

(一)消费信贷风险主要来自借款人的收入波动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对消费者信用的把握决定了消费信贷的开展程度。在美国消费信贷之所以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消费方式,除个人信用制度比较健全外,银行有周密完备的信用网络,借助于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了一整套信用消费管理体系,银行和商家通过网络可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信用情况,因而能够迅速确定能否向消费者提供贷款。美国消费者到银行申请按揭购车,银行职员立即将他的“社会安全保险号码”输入电脑,查询以往的消费贷款有无不良记录,查实能按时还款后,立即通知汽车经销商可以为其选车。

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缺乏征询和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有效手段,加之个人收入的不透明和个人征税机制的不完善,银行难以对借款人的财产、个人收入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还款意愿等资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在消费信贷过程中,各种恶意欺诈行为时有发生,银行采用当面对证或上门察看等原始征询方式已经不能保证信用信息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比如,浙江省某银行自2000年初开展住房和汽车的消费信贷以来,发现约有15%的借款人根本就没有在银行代扣账户上存钱,如此高的违规比例显然会造成很大的道德风险。此外,一些借款人由于收入大幅下降或暂时失业等市场原因,无法按期还款,尽管这种情况目前还不多,但随业务量扩大,相应的风险将呈上升趋势。例如,在发放助学贷款时,许多银行经常采用学生互保方式,如果宏观经济形势恶化,毕业生就业压力上升,那么大多数学生都可能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加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健全,一旦学生毕业离校,商业银行就很难查寻到借款人的去向和收入状况,这种互保方式蕴含的风险自然会显现出来。

(二)银行自身管理薄弱致使潜在风险增大。

现在,国内商业银行管理水平不高,更缺乏消费信贷方面的管理经验,对同一个借款人的信用信息资料分散在各个业务部门,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料尚未上机管理,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通常,仅仅凭借款人身份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等比较原始的征询材料进行判断和决策,对个人的信用调查基本上依赖于借款人的自报及其就职单位的说明,对借款人的资产负债状况、社会活动及表现,有无违法纪录,有无失信情况等缺乏正常程序和渠道进行了解征询,导致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现阶段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消费信贷业务的规章制度,操作手段相对落后,主要仍采用手工办理,加上从事消费信贷业务的人员紧、网点少,往往不能做到每笔贷款的审查都与借款人当面调查核对,加上一些业务人员素质不高,审查不严,难免有疏漏。同时贷后的监督检查往往又跟不上,一旦发现风险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增大。

(三)与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不健全。“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然而在“同情弱者”的文化背景下,我国实践中常常发生“欠债有理”的现象,一些法律法规中似乎也有“维护债务人权益”的倾向。现行法律条款基本上都是针对法人制定的,很少有针对消费者个人贷款的条款,对失信、违约的惩处办法不具体。这使得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缺乏法律保障,对出现的问题往往无所适从。由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客户比较分散,均是消费者个人,并且贷款金额小、笔数多,保护银行债权的法规又不健全,特别是在个人贷款的担保方面缺乏法律规范,风险控制难以落实。如汽车消费贷款,国外通行的做法是以所购车辆抵押担保。而在我国购买汽车的单据中,没有一项是出具给银行的,因此汽车抵押给银行后,银行却无法控制过户行为,造成不小的风险隐患。

发展消费信贷,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是重要基础,而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个人破产制度等尚未建立。在实际司法过程中,保护借款人或保证人正常生活,而忽视银行债权法律保护的现象时有发生,也给风险防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消费贷款一般额度较小,而小额债务法院一般不受理,受理了也要付出可观的诉讼费,使银行利益受损。因此,要从法律上对银行个人贷款经营给予必要的保护。

(四)借款人多头贷款或透支,导致信贷风险上升。目前,国内许多银行严重,部门之间缺乏整体的联动机制,使一些道德水准不高的借款人有机可乘,如公司业务部、房地产信贷部、零售业务部、银行卡部等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地办理各不相同的消费信贷业务,且各自都有一套不完整的借款人信息资料,一套核算管理办法和风险控制措施等,致使一些借款人在同一银行里多头借款或透支的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消费贷款风险。

(五)抵押物难以变现,贷款担保形同虚设。一旦消费贷款发生风险,银行通常会把贷款的抵押物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而抵押物能否顺利、足额、合法地变现,就成为银行化解资产风险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消费品二级市场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交易秩序尚不规范,交易法规也不完善,各种手续十分繁琐,交易费用偏高,导致银行难以将抵押物变现,影响了银行消费贷款的健康发展。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扩大和抵押贷款的增加,这类问题将会变得更加突出。现阶段,我国住房一、二级市场很不完善,政策上要求对大量非商品房产进行商业信贷支持,而一旦购房人无力还贷,这些非商品房产抵押又无法进行过户转让,银行很难得到充分的处置权,贷款抵押形同虚设。

(六)缺乏资产证券化的有效手段,导致银行流动性风险增加。资产证券化将不具备流动性的贷款转化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资产,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缩小商业资产和负债在期限和流动性方面的差距。而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主要消费贷款期限都比较长、金额较大、客户分散,可商业银行的负债期限相对较短,在允许银行参与的资本市场发育尚不健全的情形下,银行无法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建立融通长期资金的渠道,从而形成“短存长贷”的格局,使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流动性风险显著上升。

(七)利率尚未市场化,消费信贷缺乏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消费贷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客户分散且数量大、客户风险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对不同客户群应采取不同的利率定价,以实现贷款风险收益的最大化。但由于目前我国利率尚处于管制阶段,商业银行无法通过差别定价的贷款策略,增加对高风险客户贷款的风险贴水,从而不能有效地降低消费贷款的平均损失率。

(八)指令性发放消费信贷,形成巨大的风险隐患。近年来,为扩大内需,扭转宏观经济形势,人民银行制定了有关指导原则,鼓励各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业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违规操作现象,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对基层行下达硬性的放贷指标。不少银行擅自降低贷款标准和担保条件,对高风险、低信用的客户提供消费贷款,一些地区的基层行甚至为了完成贷款任务,给大量收入无保证的下岗职工发放金额高达数万元的消费贷款,这种现象的蔓延将造成新一轮的风险积聚,不利于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商业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面对消费信贷的发展过程出现的各种风险,商业银行急需建立一套防范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逐步建立全社会范围的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征询体系是银行控制消费信贷风险的前提保证。从目前的实际出发,可以分两步走:先在银行内部以信用卡个人信息资料为基础,将其他各专业部门保存的个人客户信息资料集中起来,建立全行性个人客户信用数据库,使每个客户都有相对完整的信用记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个人信用总账户,个人与银行的所有业务均通过总账户进行。同时,加快建立国内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制度。第二步,由中央银行牵头建立一个股份制个人征信公司,联合金融机构、政法部门、劳动力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搜集整理个人收入、信用、犯罪等记录,评估个人信用等级,为发放消费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消费者的资信情况。可以先易后难地组建征信公司,起初只联合金融机构,以后再逐步扩大。征信公司应遵循“会员免费提供信息,有偿提供查询服务”原则,把各家金融机构作为会员,金融机构免费向征信公司提供个人信用记录,参加组建的其他部门同样要免费提供有关的个人资信情况。金融机构和个人查询时要付费,以便保证征信公司正常运转。目前,这项工作的试点已经在上海展开,应下大力气将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为消费信贷的全面开展创造条件。 

(二)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

在建立全社会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档案的基础上,各银行还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战略制定具体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以此作为放贷的基本标准,使之从源头上发挥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

信用评价体系一般采用积分制,具体分成四个部分:①基本情况评分:包括个人的一系列情况,如出生年月、学历、职业、工作地点、工作经历、工作单位、家庭情况等等,不同情况有不同的积分。②业务状况评分:在信用记录号下,每发生一笔业务,无论是存款、贷款、购买国债及其他金融债券、信用卡消费、透支等等,都有一定的积分。③设立特殊业务奖罚分,如个人信用记录号下屡次发生信用卡透支,并在规定期内弥补透支就可以获得额外奖分;个人贷款按期还本付息情况良好可以获奖分;若发生恶意透支,并且不按时归还所欠本息,就应额外罚分,甚至列入黑名单。④根据上述累积得分评定个人信用等级。

信用评价体系是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银行可以根据个人信用状况规定不同层次的服务与优惠,如信用累积分达到一定数额,可定期寄送银行资料和服务信息;信用卡透支额度可增大、期限可延长;个人消费贷款、按揭贷款利率在可行范围内可适当下浮;个人贷款担保可根据信用状况等调整。而对信用积分低的客户,则限制办理某些业务,列入黑名单的客户,银行应拒绝提供服务。

(三)重点开发风险低、潜力大的客户群体

选择风险低、潜力大、信用好的客户群是银行防范消费信贷风险的重要工作。一般而言,可供选择的客户对象包括:一、在读大学生:一般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很可能成为较富裕的人群,具有较高开发价值;他们从读书、工作到成为“中产阶级”有一过程,而这一过程最迫切需要利用个人信用资源,如果银行早期与之建立经济联系,提供金融服务,可能获得终身客户。二、从事于优势行业的文化素质较高的年轻人。目前,发展形势较好的行业有电信、电力、外贸、金融、计算机、教育、医药等。三、国家公务员、全国性大公司或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他们不仅工薪水平和福利条件高,而且一般掌握较好的专业技能,预期收入高,失业风险较低。银行对重点客户应加大营销和调研力度,在促进业务发展的同时,有效降低贷款的预期损失比率。

(四)建立银行内部消费信贷的风险管理体系。

从跟踪、监控入手,建立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的预警机制,加强贷款后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跟踪监控,掌握借款人动态,对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本息情况,或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列入“问题个人黑名单”加大追讨力度,并拒绝再度借贷。

要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风险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在线查询、分级审查审批,集中检查。从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几个环节明确职责,规范操作,强化稽核的再检查和监督。

银行内部要建立专门机构,具体办理消费信贷业务,同时建立消费信贷审批委员会,作为发放消费信贷的最终决策机构,做到审贷分离,形成平衡制约机制,以便明确职权和责任,防范信贷风险。

(五)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分散消费信贷风险。

消费信贷一般期限较长,造成商业银行短资长贷,加大了流动性风险。西方国家的对策是实现消费贷款证券化,赋予其转让、流通职能,从而达到分散消费信贷风险、缩短放款机构持有时间的目的。我国商业银行也应以此为鉴,加快实现资产证券化进程。

在证券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将其持有的消费信贷资产,按照不同地域、利率、期限等方式形成证券组合,出售给政府成立的专门机构或信托公司(SPV〕,由其将购买的贷款组合经担保和信用增级后,以抵押担保证券的形式出售给投资者。由于消费贷款具有利率、借款人违约、提前偿还等多种风险,通过SPV对证券组合采取担保、保险、评级等信用手段可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同时也降低了发行人的融资成本。同时,抵押担保证券以消费贷款的未来现金流量为基础,期限较长,相对收益风险比值较高,为金融市场中的长期机构投资者提供了较理想的投资工具。版权所有

(六)进一步完善消费贷款的担保制度。

消费信贷与其他贷款不同,借款人是一个个的消费者,贷款购买的是超过其即期收入限度并较长时间才能归还贷款的财产或耐用消费品。因此,在发放消费贷款时,用抵押、担保作还款保证显得十分重要。在欧洲国家,一般采用住房抵押担保发放住宅贷款,在香港实行购房抵押,又称“按揭”业务,是购房的单位或个人以购房合同作抵押获得贷款的方式,美国的抵押贷款之所以不亚于其它贷款的吸引力,不仅因为有三个抵押市场中介来增强抵押券的流动性和偿还力,而且还因为有抵押担保机构来保证抵押贷款的如期收回,在美国进行住房贷款担保的机构有官办的,也有私营的,一旦购房者违约,它们承担金融机构的贷款损失。美国抵押担保的成功还在于设定了融资机构和二级抵押机构,并建立抵押保险,有效增强了贷款的清偿力。我国要尽快健全抵押担保制度,具体应注意几方面:首先应完善担保法,增加有关个人消费信贷的详细条款;其次,应培育规范的抵押品二级市场,使各种贷款抵押物能够迅速变现。第三,可考虑由政府出面组建消费信贷担保公司,为长期消费信贷提供担保,这也是一些西方国家发展消费信贷的成功经验。如美国有四家政府性质的按揭担保机构,主要为符合规定条件的个人提供住房贷款担保,并向银行收购部分个人住房贷款,发行住房按揭担保债券,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居民难以提供担保和银行的资金流动性问题,促进了个人住房贷款的发展。第四,国家应规定一定金额以上的贷款都要设定担保,银行可视各个贷款品种的规定及申请人资信状况,要求全部提供合适的担保方式,并对担保程序进行严格审查。

(七)把个人消费贷款与保险结合起来。

由于银行难以掌握借款者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偿还能力的变化,这是个人消费贷款最主要的经营风险。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在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中,都规定客户必须购买死亡险,以减少银行风险。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将个人消费贷款与保险公司的有关险种、产品组合起来运作。如银行在发放某些消费贷款时,可以要求借款人必须购买某种特定保险。一旦借款人发生意外,不能偿还贷款时,保险公司即要向保险受益人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赔偿金,而这笔赔偿金又足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这样,一方面可化解银行的经营风险,实现消费信贷风险的合理有效转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险业的发展。当然,这种险种的保费应当较低廉,使消费者既可以得到银行贷款,又可以得到保险的益处。

(八)实行浮动贷款利率和提前偿还罚息。

1.人民银行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利率浮动比率、贷款比例和期限安排上,给商业银行以更大的余地,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更好地防范风险。同时,应允许商业银行在办理消费信贷业务中收取必要的手续费、服务费,以补偿商业银行信贷零售业务付出的成本。在消费信贷的利率方式安排上,一般应采取浮动利率制,按年度调整一次,从而减少银行利率风险。

篇(4)

【论文关键词】学生主体;就业导向;能力本位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三种观点:掌握知识(知识本位)、培养能力(能力本位)和铸造人格(人格本位)。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个核心的观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认同,由此培养模式也应是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个核心而设计的一个体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课程是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开展以“学生主体、就业导向、企业参与、能力本位、素质同步”为总体目标的课程及课程体系改革,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的达成就起着十分关键的基础性作用。课程能力本位改革的具体方法是:教师通过到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岗位能力标准,进而制定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教学实施细则和实施方案。这些措施不但充分考虑学生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积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适应性与职业能力的良好发展,还重视校企合作教学,让企业参与到课程标准制定中来,并将素质要求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本人对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目标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如何达成上述目标的实施途径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结合教学工作,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1.对学生主体目标的思考

本人认为对学生主体目标可以有以下两个理解:

1.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确保学生主体目标实现的最重要的基础。教学改革能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到整个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作为专业课程教师,我在实施过程中始终认为,揭示课程涵盖的知识和所要训练的技能,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价值,让学生觉得贴近实际,真正学了练了有价值,这样才能驱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

1.2从学生实际出发,是一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在制定课程能力目标时,到企业调研、与专家交流,共同制定能力标准,体现岗位就业要求是总体方向。但是本人认为具体能力标准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1.3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目标的一些粗浅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本人作过一些尝试:

(1)传统教学讲理论联系实际,在职业教育中可以尝试实际联系理论。比如在汽车金融课程中有汽车消费信贷业务模块,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直接先让每个学生去一家或几家汽车销售店,让他们自己先自己观察和体会业务的流程和业务员达成业务的技巧,回课堂后再讲授信贷的基本知识、信贷风险的控制、如何信用分析等等,学生往往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因为很明显他体会到课堂上所讲授的在实际中都用得上,学生愿学、想学,最终肯定能学好。实际联系理论,我认为能展示理论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在教学环节设计方面,本人也尝试过让学生作为某一章节的主讲教师。当然事先要教师认真把关,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考试环节.本人曾经在证券基础课程中实行期末考试卷学生自己命题的出题方式。让学生根据教学大纲,结合课本,每个同学出一份期末考试卷.教师最终选择一份最能体现应知应会标准的试卷作为课程的期末考试卷。考试改革方案一出,学生复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认真出考试卷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自己认真整理课程内容重点、复习课程知识和掌握课程应会技能的过程。让学生自己考自己,我觉得一定程度也能体现学生主体的目标,当然教师过程中必须把好关。

2.对就业导向目标的认识

就业导向本人认为是逐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得学生毕业以后能够就业或者通过学校教育将来就业能具有比较优势。就业导向是一个方向.不能单纯理解成实现就业。目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学生各自的家庭环境就业观念千差万别,通过短短三年.一定要实现学生就业零距离,甚至通过工学交替的形式要大面积地实现项目实训、毕业实践、就业一条龙的目标可能会成为当前职业教育不可承受之重。特别是对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其本人和家庭对其的目标,我们也要作一个客观的分析,分析一下其最终的需求,先人为主地认为就业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唯一目标,可能并不符合每个学生的现实状况。所以我们将就业导向理解成一个方向更为合适,单纯理解成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未必正确。

3.能力本位、素质同步的改革成果的考核方式和本人的探索实践

3.1从能力本位在各国的实施来看,大致有三种能力观。

(1)任务本位或行为主义导向的能力观。能力即操作技能,可分解可测量.表现为一系列相对孤立的行为,这些行为与完成一项项被细致地分解了的工作任务相联系,于是能力也就是任务。

(2)一般素质导向的能力观。这种能力观将能力视为普遍适应的一般素质,认为一般素质对于有效的操作行为是很重要的,一般素质是掌握具体的任务技能的基础,也是促进个体能力迁移的基础。因为像知识、分析与综合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造力等等一般素质,能普遍应用许多不同的工作情景或工作环境之中。

(3)整合的能力观。这种观点将一般素质与具体的工作情境结合起来,认为能力是个体在现实的职业工作表现中体现出来的才智、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一方面,承认能力不等同于特定任务,能力是个体知识、技能和态度所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素质结构,它是完成具体操作性任务的基础:另一方面,认为这种素质结构总是与一定的职业情境或工作角色联系在一起,总是通过个体在完成特定职业任务时才能表现出来。

考察上述三种能力观,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在课程考核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大多基于任务本位或行为主义导向的能力观。这种考核方式无法考核作为操作性任务技能之基础的基本素质,无法考核个人与他人的合作,因而是不全面、不科学的考核能力方式。从能力考核的角度来讲,本人倾向于按整合的能力观来组织教学活动.同时考察学生课程学习效果。

3.2下面以本人汽车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来谈一下能力本位课程改革中对学生能力考核方式的探索,课程考核具体流程如下:

(1)完成汽车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的理论教学,学生达到能力本位课程应知应会的基本教学要求,完成课程基本实训项目。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基本理解汽车消费信贷、汽车保险、汽车租赁和汽车置换基本汽车金融业务的基本概念、行业意义(满足客户的何种需求)、业务流程、赢利模式和控制手段、业务风险防范措施等内容。

(2)在熟悉汽车金融基本业务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市场客户需求调研、市场竞争环境、自身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主客条件分析。

(3)遵循“小而精”“贴近实际”的原则,学生确定具体开展的创业项目,明确项目的目标、经营模式、赢利手段、合作伙伴的选择。

篇(5)

关键词:消费倾向;主力消费群体;政府行为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11-0012-05

就经济增长而言,其推动力量主要有消费、投资和出口三个需求因素,其中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源头和始动力。消费需求又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个部分,而构成消费主体的主要是居民消费,所以,推动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是居民消费。因此,剖析我国居民消费的态势,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推动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一、高经济增长之下的我国居民消费态势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尤其是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以较快的经济发展支撑着全球经济的发展。2000―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近10个百分点,2008―2010年,在全球经济低迷的形势下,我国经济仍然保持年均增长9.5%的高速度,远远快于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2005―2008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为4.5%,主要发达国家年均增长率近1.9%,而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则为11%。作为推动经济增长两大主力的消费和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表现截然不同。长期以来,我国的投资率始终处于高水平状态,2005―2008年我国的平均投资率为42.75%,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00―2008年,我国投资增长了17.9%。相反,我国消费率的水平相对较低,2005―2008年,我国的平均消费率为49.8%,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在金砖国家和主要新兴经济体中也属于低水平状态,低于国际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国内市场消费率还与持续增长的经济相背行,不断下降, 2000―2008年,我国平均消费率比投资率增长慢7.2个百分点。(见表1)

居民消费率是影响社会消费率的关键因素,居民的消费倾向又直接影响着居民消费率。所以,通过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可以反映社会消费率的变化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不断降低。

2011年3月16日,央行的调查问卷显示,2011年第1季度时我国居民的消费意愿降至12年来的最低水平。

高水平的经济增长与低水平的最终消费率,反映出经济增长动力格局的不合理,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的不和谐,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得到转变,势必会阻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弱化的原因分析

居民消费倾向可以理解为居民消费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居民的消费倾向及其变动不仅能反映出居民消费的意愿,更是决定着居民的消费行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居民消费倾向的高低取决于诸多因素:收入、预期、供给和制度政策等。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也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社会发展中的政治与经济问题较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影响居民的消费倾向持续下降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收入关系不理顺对消费倾向产生负效应

长时期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极其不合理。一是劳动者报酬在GDP中的占比低。根据《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7)――盈利能力及竞争力》中的数据,1990―2005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至41.4%,降低了12个百分点,2007年也只为42%,远低于同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的水平。二是财富分配严重不均。2009年末,财政部一个关于财产性收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2008年,我国城镇10%最富裕家庭人均收入是10%最贫穷家庭人均收入的9倍,城乡人均收入比为3.3;平均工资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之间的差距达15倍左右[1]。当前我国社会财富主要集中在少数富人手里,基尼系数已经早已超过国际警戒线。三是居民收入增长缓慢。21世纪以来,我国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左右,企业利润年均增长近39%,而居民收入年均增长不到10%。2011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同比仅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

收入水平决定消费水平。收入分配不合理导致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较低,而广大中低收入群体正是社会消费主体力量。当主力消费群体消费能力不足时,必然影响整个社会消费水平。

2.人口结构变动制约居民消费倾向提高

按照联合国标准,我国在21世纪之初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分别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2.93和1.91个百分点。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正进一步加深。与其他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水平是较低的,说明我国经济相对发展水平和相对富裕水平并不高,属于“未富先老”型社会。我国人口老龄化不利于我国社会消费的提高,因为就国家而言,在经济总量一定的条件下,老龄人口数量越多,则用于老龄人口支出的比例就越大,用于再生产和提高劳动者工资的比例就越小;就个人而言,目前我国城乡老年人收入水平还很低,又保持着刚性的消费习惯,老年人一般比较勤俭节约,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为被动消费;就家庭而言,在社会保障程度低的情况下,家庭赡养老人的负担就重,这必然导致预防性储蓄和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继而减少了居民的当期消费,从而不利于提高社会消费水平。

3.预期不确定使消费行为谨慎

首先,预期收入不确定。自传统的就业体制被打破后,失业与就业就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严峻问题之一。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就业岗位又十分稀缺,这不仅加剧了劳动力之间对就业岗位的竞争,也增加了人们对未来就业和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其次,未来保障不确定。市场化改变了我国居民消费的支出结构。改革前,人们基本不用担心未来的养老,也无需为消费医疗、住房和子女教育等福利品承担费用;而改革后,由于保障和福利资金的主体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上述消费品的福利水平大大降低,这些费用很大程度上须由居民自主解决。而且近些年来,因各种原因,居民在养老特别是医疗、住房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出比例不断增加,负担不断加重。

消费倾向及其变化既决定于预期收入,也决定于未来保障。在预期收入不确定、预期支出增加和未来保障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必然会把部分消费性资金转变为保障性资金,增加预防性储蓄。在收入一定的前提下,储蓄增加,消费就减少;储蓄倾向增强,消费倾向就弱化。

4.消费环境混乱降低消费热情

消费环境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消费环境的优劣能够通过“激活”或“压抑”居民的有效消费需求,从而改变居民消费倾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消费环境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价格欺诈和行业暴利、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产品性价比低、食品安全问题多和消费者维权艰难等。这样的消费环境,对消费者及其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些人把高端消费的场所转移到了国外,据统计,2010年2月初至2011年3月底,中国人仅在欧洲市场购买奢侈品消费就累计近500亿美元,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中国奢侈品消费严重外移[2];一些人因为某些商品及其相关品的价格有升无降而放弃消费;一些人因某些产品质量差、性价比低和维权成本高而延迟消费;还有一些人因惧怕食品不安全而取消不必要的消费。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且消费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人的消费能力本来就不高,面对如此混乱的消费环境,消费者只能谨慎自己的消费行为,这就打压了人们的消费热情,降低了消费的意愿,削弱了居民的消费倾向。

三、促进居民消费的国外经验借鉴

无论是在工业化过程中还是工业化结束之后,发达国家的消费率始终保持在高水平的状态,这意味着发达国家能够很好地利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功能。发达国家促进居民消费的措施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保障职工收入,夯实居民消费基础

保持适当的工资水平并缩小收入水平差距,必然会增强人数上占多数的消费主力的消费能力,对此发达国家的做法主要是:

(1)提高薪资水平。在发达国家,很早就规定雇工的工资不能低于法定的最低。20世纪初,发达国家还先后以法律手段确立了保护工人组织工会并集体与雇主进行工资水平谈判的“工资协商”制度。战后在美国又逐渐推进并为许多国家效仿的“员工持股计划”,这一系列措施不仅能保证职工获得满足基本消费需要的工资水平,还能促使职工工资随着企业利润和经营效益增长而不断提高[3-4]。日本企业普遍实行“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这一制度会使员工产生生活的安定感和对预期收入的信心;引进了“员工持股”制度后,日本企业还比较重视对员工股东的股利分配。因此,日本企业分配制度比较强调员工利益及其收入分配均衡。

(2)增加可支配收入。个人所得税是发达国家常用的调节个人收入的手段。近些年来,发达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个税制改革,改革的效应是将更多的资本得利纳入到税收之中。如美国坚持综合所得概念,实行综合、分类计征,将个人所得税以贫困线作为扣免基准,照顾低收入阶层。运用简化的税率结构,兼顾公平与效率等特点,这些个人所得税方式的综合运用,不仅限制了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有利于公平分配,也有力的保障了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进而促进了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水平提高。

2.通过保障性投入,稳定居民消费水平

社会保障作为国家或政府调节居民收入的一种手段,必然会通过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和预期而影响居民的消费。发达国家都有基本覆盖到每一个人的养老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还有比较完备而高福利的其它社会保障。较为典型的是德国的社会医疗保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尽管达到一定收入水平的人也都须按规定的比例缴纳一定的保险费用,但是缴费的数额确有差异,收入多者缴费多,收入少者缴费少,没有收入的人和达不到一定收入标准的人无需缴费,同样能享受无差异的医疗待遇[5]。这种保险制度的实质是以强帮弱、以富助贫的社会收入再分配的过程[6],其结果使中低收入群体对未来增强了信心,现实消费便没有顾虑。

社会救助是发达国家福利政策的重要内容,救助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澳大利亚对低收入群体的住宅资助计划比较典型。对于无力拥有私人住房的人,主要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出资,为他们提供廉租房或资助他们获得私有住房。美国历史上曾经为许多人和家庭提供过食物补助。经济危机使一些人和家庭陷入困境,目前美国政府为大约1/7的美国人提供食物补贴。获得食物补贴的皆是低收入的个人和家庭,有了食物补贴,他们可以将手中的收入或储蓄用于其它方面的消费。

建立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受益最大的应该是那些中低收入群体,因为他们的收入有限,在未来有了保障的前提下,就会免去他们消费的后顾之忧,这为提高他们的消费倾向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3.利用金融手段,激发居民消费热情

消费的增加取决于消费者的持久收入水平。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并不一定是持续上涨的。在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无法实现快速提升的情况下,适度的金融手段可以在短期内提升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从而刺激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

(1)降低利率。发达国家在经济低迷时期往往会采用此项措施。欧洲央行在2008年10―11月间两次降息,日本自1999年2月以来,间隔4年两次实施“零利率”政策,美国超低利率政策已经持续近3年时间。降低利率,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减少储蓄、促进消费的作用。

(2)提供消费信贷。消费信贷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使用。有资料显示,仅在美国,80%―85%的汽车消费依靠信贷支持。通过消费信贷,发达国家开发了居民的消费需求,把居民未来的消费愿望变成了今天的消费现实,有效地提升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为保持高消费率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4.调整财税政策,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杠杆,税率的高低能影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影响到其消费水平。降低个人所得税是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最直接的因素之一。20世纪90年代,为刺激消费,在降低利率的同时,日本政府采取了针对个人所得税的永久减税和年度的“特别减税”政策;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也都纷纷调低个人所得税利率,以期增加国内居民消费。

消费税是引导居民消费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整消费税,可以改变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甚至会使居民释放潜在的消费能量。消费税也成为政府调节消费行为的重要杠杆。近几年,韩国多次下调个人购买汽车的消费税,同时还降低了一些家电产品、家具、高级服装和高级娱乐用品、化妆品等的特别消费税,鼓励居民进行消费。

降低个人所得税能够使居民增加可支配收入,降低消费税又能削减居民消费商品的成本,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居民的消费能力。

5.建设消费环境,增加消费机率

发展节假日经济已在发达国家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日本政府为了增加居民的消费机会,修改了节日法,把节假日的时间延长或者人为增加节假日,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跟家人一起休闲和娱乐,如“成人节”、“海洋节”、“圣诞节”和“大米节”等。这些时间较长的休息日和外来节日使宾馆、餐厅、超市与百货商场等地方的营业额明显高于其他时间。

欧洲的很多国家为了使居民更加愿意消费,还在改善环境质量、整修道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网络购物环境监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增加了居民的消费安全感、享受感和满意度,消费者就更愿意把时间与金钱花费在消费上。

细化营销层次也是发达国家促进消费通常采用的方法。美国的商家把市场营销放在重要地位,针对顾客需求细分市场,确定所经营商品的种类、档次和经营模式。这样,在一个统一的地方,就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商品市场体系,不仅方便了居民的即期消费行为,而且提升了其远期消费意愿。

发达国家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刺激消费的措施上为我们探索符合国情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四、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探究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对的国际、国内形势十分不利,若要保持经济健康地持续发展,只有发挥居民消费的功力。为此,需要政府从公共服务角度提供有效的政策和环境供给,并实行切实可行的措施。

1.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培育主力消费群体

收入是消费的基本条件。有收入才有消费,收入多才能多消费,一个社会消费能力的大小、消费倾向的强弱决定于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所以,增强社会平均消费倾向的关键之一在于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1)增强就业安全,强化收入信心。我国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岗位奇缺,到目前为止我国有众多的失业人员(2亿的失业人口,总理 2010年3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等待就业;与此同时,由于竞争激烈,在岗职工也存在着巨大的压力,他们现有的工作岗位随时都有丧失的危险。就业不稳定就难以稳定现有的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率更是无稽之谈。所以,作为政府,必须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增加就业岗位;必须注重投资的就业效益,应将投资更多地用在能创造就业岗位的领域,并发展公益事业和挖掘公益岗位;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传统第三产业和新兴服务行业,做好做强劳动密集产业;扶持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非公经济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为无业者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有利的条件和最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和引导其自主创业。总之,就业稳定必定会增加居民生活的安定感和未来收入信心,从而促进其消费行为。

(2)增加可支配性收入,增强消费主力实力。中低收入群体是社会消费的主力,要提高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关键在于增强他们的支付能力,使中低收入群体内部收入结构中心向上移动。由于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所以提高他们的可支配收入水平,首先应该保证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建立健全工资增长机制和工资监管机制,在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同时,保证职工的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相一致;其次,加强政府调控,纠正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畸形的分配制度,让更多的职工分享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再次,加大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力度,增加居民的隐性收入;最后,继续提高个税起征点,理顺个人所得税的税基与税率,减轻中等收入者的负担等。

(3)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消费主力队伍。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是阻碍我国社会消费倾向提高的重要原因。这种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巨大差距也说明广大农村消费的潜力巨大。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必须提高农村居民的农业劳动收入,通过农业生产补助增加农民的生产收入;通过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开展特色农业、旅游农业和绿色农业挖掘增收潜力;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扩大农民增收渠道;整治流通环境,防止农民利益受侵蚀;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民生产成本等。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必将壮大消费主力队伍,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

2.强化政府职责,解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

增强居民的消费倾向,一方面需要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也需要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提供保障,在此需要政府的努力。

(1)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使人们对未来生活保障充满信心,人们无需为未来的生活担忧,不必为将来储蓄,可以尽情地、放心大胆地花钱。发达国家正是因为有完善而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其居民的储蓄倾向才较弱,社会消费倾向才较高。所以,要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必须要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备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基于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和经济条件,我国应该借鉴德国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一是建立体现公平的覆盖全体国民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保障资金由个人、企业和政府三方共同分担。灵活基本保障资金的收缴比例,在居民收入有限和收入缓慢的条件下,在遵循个人缴费原则的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基本保障资金的投入,提高其在基本社保资金缴费中的比例,为居民建设相对完善和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基本社会保障方面体现和实现社会收入的调节和再分配。二是鼓励建立体现差异的养老和医疗市场保障体系。市场保障体系的资金主要由个人承担,但政府必须加强对市场保障体系保障资金的监管,保证市场保障资金的安全。

强化政府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职责,可以减轻居民为未来储蓄的压力,从而释放其有效支付的能量。

(2)增加对基本公共服务和民生物品的供给和投入。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等属于公共服务内容之一,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和供给是国家和政府的职责。但是由于财力有限,多年来政府对此的投入和供给相对不足,国民为此承担了大量的费用,不少人因病而致贫、因教育而不富。住房是关乎民生的最重要内容,实现安居是我国居民生活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可是近些年来,我国住房价格畸高不下,为了安居,许多人压抑着自己的消费,即便如此,一些低收入者也只是望房兴叹;更多的工薪阶层只能无奈地成为“房奴”或集其一生积蓄换得一套住房,除了基本生活外他们无力进行其他方面的消费。所以,要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政府必须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增加对关系民生的基本服务的供给,承担应承担的职责,把居民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应加大保障住房建设,为低收入阶层提供更多的福利性住所。只有这样,才能为居民提供“教有所学,病有所医,住有所房”的生存保障,才能使居民轻松消费,安心消费。

3.营建消费环境,释放消费能力

(1)促进有效供给,挖掘消费潜力。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增加有效供给同样能促进居民消费。有效供给是指与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相适应的供给,即既能满足居民需求又在居民支付能力范围内的供给。当前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倾向的无效供给主要是,大量档次低价格廉的商品和服务与不少档次高价格昂的商品和服务。对于很多人来说,前者激不起他们购买的兴趣,后者他们无力购买。例如高档住宅、别墅、豪华的饭店和休闲娱乐场所等,这类商品和服务所面对的消费群是那些人数较少的富有阶层,而工薪阶层对此只能望而却步。所以,从供给的角度促进社会消费,必须增加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为此政府应该做到:一要引导企业对商品和服务供给的结构进行调整,增加满足中低收入群体有效需求的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二要扶持企业进行技术更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三要指导企业采取市场细分化原则,充分了解市场,根据现有条件提供有差别的产品和服务,做精做细高档产品和服务,满足高收入群体的需求;做强做大中档商品和服务,满足中等收入群体的需求;做好做妥低档商品和服务,满足低等收入群体的需求。

(2)规范市场秩序,激发消费热情。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有所扩大,支付能力有所增强。但是缘于目前我国消费环境的混乱,许多人压抑着自己的需求不敢消费、不愿消费。所以,营建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能激发这部分人的消费意愿,促使他们消费。为此,应该加强价格监管,调控违背市场行情、与居民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不协调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特别要控制垄断行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让居民积极地去消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食品安全的国际国内标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的经济和社会成本,让居民放心地去消费;加强市场秩序监管,坚决惩治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降低过高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让居民舒心地去消费;加强诚信监管,规范生产销售者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让居民安心地去消费。

(3)创造消费条件,增加消费机会。

创造良好的消费条件能够增加居民消费的机率,如应适当增加节假日。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为生存人们疲于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消费。适当增加休息日,会给居民提供休闲消费的机会,使人们能够有时间有心情经常旅游、购物或进行其他活动,从而产生假日和后假日消费。促进假日消费,必须建设完备的与假日消费相配套的服务设施,如旅游食住场所、停车场所和休闲娱乐场所等。

假日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印证,因此,政府应该重新考量和调整假日制度,适当增加假日,这也是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东皇, 孟范昆.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1,(1).

[2] 曾湘泉.

张车伟.专家称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症结在于格局不合理[N].省略,2010-12-10,经济参考报,2010-12-10.

[2] 我国消费者在欧洲奢侈品消费额为国内4倍[DB/OL].省略,2011-06-09,新华网.

[3] 资中筠.探讨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B/OL].counsellor.省略,2009-03-30.

[4] 金名.美国、日本等国收入分配制度的主要特点[DB/OL].中国经济网,2010-02-19.

[5] 王延中.德国医疗保险制度考察报告[DB/OL].bic.省略,2002-02-28.

[6] 国外医疗保障制度概况[DB/OL].news.163. com,2004-08-02选自丁涵章等主编,《现代医院管理全书》,杭州出版社,1999).

[9] 洪韬.杭州市城乡消费差距、消费结构分析及政策建议――基于2002―2008年数据的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期.

[10] 王均文等.国外、省外刺激消费经验借鉴[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9,(4).

[11] 翟玉娟.最低工资制度不容漠视[J].现代交际:新人力,2009,(7).

[12] 王瞳等.关于应税消费品已纳税额扣除问题的探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5).

[13] 王智.对我国居民消费现状与消费潜力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0,(2).

[14] 罗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制研究及其在江西省的实证分析[D].南昌大学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