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汉语语法学论文

汉语语法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11: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汉语语法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汉语语法学论文

篇(1)

关键词:赵元任;结构主义语言学;语法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57—02

一、赵元任之前的汉语语法研究

汉语的语法,自汉语产生以来就古已有之。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汉语语法学,目前公认是1898年由马建忠所著的《马氏文通》所开创。在《马氏文通》之后,许多关于汉语的语法著作纷纷出版,汉语语法研究可以说是方兴未艾。然而自马建忠以降,大多数中国的语法学著作的模仿痕迹相当严重。这些语法著作的特点就是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讨论汉语的词类的划分,甚少涉及句型、句子结构等其它语法层面的问题,也很少花费工夫去讨论语法学理论

窃以为这种尴尬局面的产生,是和语言学理论的缺失不可分的。王力先生认为“中国语言学各部门如果有了一点一滴的成就,那都是普通语言学的恩赐”。①然而当时汉语语法学的开创者们却没有受过语言学的训练,才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传入之环境

赵元任将结构主义的语法观带到中国语言学界,并非偶然,在这背后,有着更加深厚的国际的、国内的语言学发展的背景和趋势。

从国内的语言学研究来说,基于词类划分的语法研究已经完成了其使命——构建汉语基本的语法框架。如果继续在划分词类上进行研究,就会导致词类越分越多,越画越细。陷入只知有词类,而不知有语法结构的窘境。何九盈评论道:“《高等国文法》以细分词类为能事。如副词分十类已属繁琐,而其中的第三类‘表时副词’内部又分为十八类,真是不厌其烦。”

在当时的国内语言学界,已经开始了对模仿西洋语法来构建汉语语法这种进行了批评。如王力先生一样的学者,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语言学理论来剖析、研究汉语。他们超越了马建忠式的语法研究,开创了直接引进普通语言学理论,结合汉语实际来研究的新的研究路子。语法学史一般就将王力先生的《中国文法学初探》的发表作为汉语语法研究史的分界线。②但限于学术水平和学术背景,许多批判模仿的学者自己也未能摆脱模仿的痕迹。

另外,在国外,语言学理论早已超越了传统语言学的领域而突飞猛进地发展,特别是美国结构主义学派提出的对语言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最早是为了调查研究陌生语言——印第安人的语言的,有一套科学而精密的描写、分析的方法。而对于汉语这种本无什么语法研究的基础的语言来说,其理论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而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的汉语,与当时世界上最流行的语言学研究方法之间,必然会产生碰撞、擦出火花的。

三、赵元任之学术背景

赵元任先生出身于江苏常熟的诗书望族之家,有着较为深厚的国学底子,后留学美国,专攻数学、物理以及哲学。赵元任从小就显示出了其非凡的语言天赋。赵元任一生会讲33种汉语方言,会说英、法、德、日、西班牙语等多种外语。 “在应用文方面,英文、德文、法文没有问题。至于一般用法,则日本、古希腊、拉丁、俄罗斯等文字都不成问题”。他具有“录音机的耳朵”和学说语言的能力。

赵元任在美国康奈尔大学选修了戴维森教授(Prof. Hermann Devidsen)的语音学(Phonetics)③,在哈佛大学选修了葛然简(Charles H. Grandgent)教授的《言语学入门》”④。1922年赴法国莎娜学校专门研究语言学一年。1924年,赵元任又在欧洲游学,结识了英国语言学家丹尼尔·琼斯和斯蒂芬·琼斯、法国语言学家安托万·梅耶和约瑟夫?房德里耶斯,以及欧洲汉学家高本汉、柏希和、马伯乐等。并在此前后,开始了汉语的研究,写出了大量的语言学论文

四、赵元任汉语语法研究之特点和价值

1947年,赵元任先生将在美国教授粤语的讲义整理出版为《粤语入门》,成为《国语入门》出版的前奏曲。1948年,《国语入门》正式出版。1968年,《中国话的文法》正式出版。《国语入门》和《中国话的文法》,是两部完全运用结构主义方法来分析汉语的重要著作,是汉语语法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有学者将赵元任开创的运用结构主义的原理来研究汉语的方法称为赵元任传统,与语文学时期的小学传统,语法探索阶段的马建忠传统并列为汉语语法研究史上的三大传统。⑤“在理论、方法和体方面都奠定了从5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国内居于主流地位的结构主义汉语语法的基础”。⑥

赵元任先生在语法研究中的突破之处有:

(一)正式将口语作为研究材料,认识了语言的本质,区别了语言和文字

篇(2)

【关键词】汉语 介词框架 考察 概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21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词汇也不断变化。作为汉语词汇成员之一的介词也在不断地消长更迭,由其构成的介词短语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汉语介词及介词短语历来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对象,成果丰硕,而对于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却不多。汉语“介词框架”的提法和命名及较早研究见之于陈昌来(2002a)一书。该书中对汉语介词框架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并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其做了宏观的概括和分析。

而现代汉语介词框架的形成和成熟具有前因性和过程性,现代汉语介词框架研究具有系统性、适用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三个平面理论、语法化等理论和方法,对汉语介词框架进行一个概略性考察,以期能够补充或推进汉语介词框架的进一步研究。

1 20世纪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研究概述

汉语介词的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但到《马氏文通》(1898)时才有马建忠从语法学角度确立的“介字”一类。《马氏文通》(1898)奠定了汉语介词的基本格局,也影响了后人对介词的认识,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没有能够对介词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专题研究。直到《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1924)的出版,才真正标志了汉语介词研究的开始。此后,《中国现代语法》、《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等研究论著相继出版,介词被分别称为“副动词”、“准动词”、“受导词”、“次动词”,但“介词”这一名称却没有被确定下来。

到了20世纪中期,张志公(1953)提出设立介词的主张,影响颇大。《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后,介词的身份讨论和纷争得到了统一,以后的语法书和教科书以及研究论述中基本上都肯定了介词的存在。此后汉语介词及介词短语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金昌吉(1996)就是其中的代表,该书第一次对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从全新的角度进行了概述,对后世的汉语介词及介词短语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可参考的资料。随后,汉语介词及介词短语的研究论文和论著逐年增多。诸如:《近代汉语介词》(马贝加1999)是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汉语介词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原因的专著;刘丹青(2002)基于语言类型学的理论框架,根据汉语的共时和历时材料,考察了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即在名词短语前后由前置词和后置词一起构成的介词结构;目前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也对介词和介词短语进行了一定说明。他们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介词的来源、性质、分类、内部差异、句法功能、语义功能、与介词有关的句式(如“被”字句、“把”字句、“在”字句、“从”字句等)等方面上。

2 汉语介词框架在汉语介词短语研究中的初步讨论

“在……上/中/下、在……的时候、在……以前/后、除(了)……以外、对(于)……来说、从……到……等等”,这些介词性结构都是由介词同一些方位词、连词、助词、准助词等词语前后搭配使用而形成的固定格式。在20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虽然汉语介词及介词短语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汉语学界没有系统地考察过这类结构,也没有给它们一个特定的称谓。

而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完全忽略了这类结构,语法学者在研究介词及介词短语的过程中也曾注意到了这些结构并对它们做出过一些说明。《马氏文通》(1898)注意到了“自……至……”、“自……以下/以上/以南/以来/以往”一类的结构。黎锦熙(1924)认为时地介词与其所介引的词有时连着其他词而构成一种“副词语”,来表示一定范围的充实性(如“在……以内/以后”)、表示“所从”而“所经”的连续性(如“从……以/而……”)、表示“所从”至“所到”的起讫关系(如“从……到……”)等。高名凯(1948)认为“在……上、于……之上”等是由受导词加名词功能的词组成的,并对结构层次进行了分析。张寿康(1978)在《说“结构”》一文中,也已经注意到这样的结构了,他将其命名为“复合的介词结构”。崔希亮(1996)把不属于介词性结构的“在……呢”叫做“框架”。詹卫东(1998)在研究“N的V”结构时,把“在……下/上/中”称为“介词槽”。可见学者们已经注意到语言中的一些前后搭配结构,且其中的一些人已经有了类似于框架的概念,只是缺乏对它们的专题研究。

21世纪以来,汉语介词框架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2002)中提到“在・・・・・・上/中/下”是一种固定格式,只是没有明确说明其为汉语介词框架。

吴福祥(2003)在《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籴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中提及“用……来”是一个可以填入有限词语构成逻辑关系的框架。葛婷(2004)认为:“X上”和“X里”框架格式相通交叉甚多。通过深入考察各种文本,发现了两者不仅在单纯的空间方位上有相通之处,而且在隐喻的概念范畴中,也有相通之处。该文作者尝试从隐喻角度说明和解释了这种框架现象。刘兵(2005)在探讨研究汉语中介词的隐现及介词省略时的功能替换手段问题时发现:框式介词的前项一般可以省略;标识处所、源点、终点、时间、原因、目的等论元的框式介词中的前项省略后,框式介词的标识功能就全部转移到了后项上。曾传禄(2005)谈到:汉语方位词“里、中、内、外”组成的框式词组在时间、范围、数量、状态和地位关系五个目标域中具有鲜明的表现形式和隐喻意义,其背后反映了人们的认知习惯和模式。吕兆格(2005)指出:介词与“里”、“外”组成的框式介词短语是汉语中常见的两个固定格式,它们的用法灵活多样并表现出不对称性。杨丽姣(2006)分析了介词激活其附着言语成分主题性的四种情况,其中包括框式介词的主题标志功能。讨论了介词主题标志功能的语用、语义以及句法动因。黄芳(2007)认为:汉语方位标“里”、“内”、“中”的用法功能是逐渐丰富发展起来的,方位标“里”、“内”、“中”使用的纠结现象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历时演变特征,造成了“×里”、“×内”、“×中”介词结构在使用上纠结的原因。

以上列举,都只是在汉语介词或介词短语研究中涉及到介词框架研究,没有能够深入下去。但他们对当时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问题,也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研究成果,对汉语介词框架的进一步研究起到了推进作用。

3 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概况

21世纪初期,有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汉语介词框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刘丹青(2002)提及与介词框架类似的内容:“基于语言类型学的理论框架,根据汉语的共时和历时材料,考察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即在名词短语前后由前置词和后置词一起构成的介词结构。”该文通过比较其它语言的框式介词等类似现象,从共时角度分析了框式介词中前置词和后置词各自的句法范域(domain),指出了范域大小与语义抽象度的关系,并指出框式介词本质上是一种句法组合现象,而不是一种词汇现象。所以,其专著《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刘丹青2003)将其定义为框式介词,认为这是一种句法概念,而不是词类概念,通常由前置词和后置词临时搭配而成,多半不属于固定词项。框式介词可根据句法特点分成下面几类:(1)双重赋元框式介词,如:“在……上;为……起见”等。(2)词汇性框式介词,如“对……来说”等。(3)强化式框式介词,如“比……来得、为……所”等。(4)连接式框式介词,如“因……而、通过……去”等。

直接提出“介词框架”这一说法的是陈昌来。陈昌来(2002a)认为:“介词框架”是介词在前,其他词语在后,介词所介引的对象被夹在中间,形成一个框架的固定格式。这个提法的影响颇大。姚莉在《〈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丛书评介》中认为:“《介词与介引功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介词的功能。该书立足于三个平面理论,区分介词的三种功能: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这构成了对介词语法功能的全面认知。尤其对介词在语义结构中所起的语义功能以及介词的语用价值和篇章功能给予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对介词的语法特点,介词的范围和类别,介词跟动词和连词的区分,介词短语的构成和句法功能,介词的分布,介词的内部差异等传统课题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显示现代汉语介词的源流和特点,该书还把现代汉语介词跟古代汉语介词、近代汉语介词、现代汉语方言介词进行了比较,涉及到介词的发展和语法化问题。该书的贡献在于:a.全面区分了介词的三种语法功能;b.从汉语句子语义结构的系统性角度对汉语介词做了全新分类;c.具体讨论了每一个介词在句法结构中的分布位置,进而指出现代汉语的介词短语只能充当状语和定语,从而认定介词短语是典型的加词性短语;d.首次对由介词构成的“介词框架”给予了详细描写和分析;e.考察了汉语介词的源流和发展,讨论了介词语法化问题语用功能。”

陈昌来(2002a)在对现代汉语“介词框架”的描写中认为:汉语的介词框架是汉语介词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古代汉语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没有介词框架;到了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中,才开始出现介词框架;现代汉语中介词框架得以大量使用。构成现代汉语介词框架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可以进入介词框架。根据现代汉语介词框架后部词语的情况可以分为四个类型:(1)后部是方位词的。单音节方位词和双音节方位词都可以跟介词构成介词框架。如:“从……起/以后/以来、在……之前/之后/同时”等。(2)后部是名词性词语的。“时、时候/的时候、期间、方面”等可以跟介词构成介词框架。如“当……的时候、在……的时候、待/等/到……的时候”等。(3)后部是连词、动词、介词的。连词“而”、动词和介词“到、往、向”可以跟部分介词构成介词框架。如“从……到/往/向、打/打从……到”等。(4)后部是准助词的。“按、据、依着、对于、就、拿”等介词在介引事理、情理、话题范围、施事或主体、目的等对象时,往往采用介词框架,后部用“说、来说、说来、看、看来、来讲、想来、起见”等与之搭配。

陈昌来(2002a)最后还认为:汉语中存在两类不同类型、不同结构层次的介词框架,其表现复杂,形式多样,意义灵活,很值得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此后,关于介词框架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如:陈昌来(2003b)、付琨(2004)、王萌(2006)、朱峰(2006)、陈全静(2006)、段佳佳(2007)等。

目前,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尤其是现代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正蓬勃发展,态势良好,我们希望更多的学者加入到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中来,共同推进其研究。

参考文献

[1] 崔希亮,1996.“在”字结构解析――从动词的语义、配价及论元之关系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2] 陈昌来,2002a.介词与介引功能.安徽教育出版社.

[3] 陈昌来2003b.现代汉语“介词框架”的考察.中国语言学报(11).北京商务印书馆.

[4] 陈全静,2006.汉语介词框架“PP上”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段佳佳,2007.“在N的V”介词框架考察.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付琨.2004.介词框架“PpAu(来说)”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高名凯,1948.汉语语法论.上海开明书店.

[8]葛婷,2004.“×上”和“×里”的认知分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1期.

[9]黄芳,2007.方位标“里”、“内”、“中”的历时考察.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第1期.

[10]金昌吉.1996,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南开大学出版社.

[11]黎锦熙,2001版.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

[12]刘兵.2005.汉语介词的隐现与论元标识功能的转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13]刘丹青.2002.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当代语言学.第4期.

[14]刘丹青.2003.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

[15]吕兆格.2005.方位词“里”“外”的语义认知分析.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

[16]马贝加.1999.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

[17]马建忠.1983版.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

[18]王萌.2006.“里”类介词框架的句法、语义及隐现规律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吴福祥,洪波主编.2003.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20]杨丽姣.2006.汉语介词的主题标志功能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21]曾传禄.2005.“里、中、内、外”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22]詹卫东.1998.“NP+的+VP”偏正结构在组句谋篇中的特点.语文研究.第1期.

[23]张寿康.1978.说“结构”.中国知网.

篇(3)

[关键词] 孔颖达;词类说;实词;虚词

词类属于语法范畴,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马氏文通》明确提出“凡字有事理可解者,曰实字。无解而惟以助实字之情态者,曰虚字。”事实上,中国的语法思想在一些训诂注疏中已有所体现,两汉时期,训诂学者已把汉语词汇分析为‘词’‘事’‘名’三类,‘词’是虚词,‘事’是状物的词,包括动词、形容词等;‘名’即名词、人称名词等。唐代训诂集大成者孔颖达,对于词类的划分有了更明确的阐述,孔颖达在《周南·关雎正义》中提到“然字所用,或全取以制义,关关雎鸠之类也;或假辞以为助,者、乎、而、只且之类也……古人之韵不协耳,之、兮、类、也之类,本取以为辞,虽在句中不以为义。”这是最早的按“为义”“不为义”将词划分开,他根据词义,结合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将词分为“义类”和“语助类”两大类,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实词和虚词,是汉语语法学史上实词和虚词的最早划分。孔颖达《毛诗正义》通过不同的训释方式揭示了不同的词类,蕴含着典型的词类思想。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对词类的揭示。

一、对实词的揭示

孔颖达的“义类”指的就是实词,他在进行训释时,一般是直接指称,很少标明“义类”。往往用“…之称”、“…之名”、“…称”、“…名”的训释方式来指称。现分别考察。

1、揭示名词。具体来说就是指人、物、处所等。如:

【1】《邶风·击鼓》:“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传:“孙子仲,谓公孙文仲也。”笺:“子仲,字也。”

正义曰:“笺云子仲,字。仲,长幼之称,故知是字,则文是谥也。”

【2】《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笺云:“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

正义曰:“薪,木称。楚亦木名,故《学记》注以楚为荆。”

按:以上例中,“仲”是用来称呼长、幼的称呼。“薪”是柴火,“楚”为木名,又名牡荆。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枝干坚劲,可做杖。均揭示的是名词。

2、揭示动词。即动作行为的名称。如:

【3】《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正义曰:“此谓治器加功而成之名也。”

【4】《唐风·山有枢》:“弗洒弗埽。”传:“洒,灑也。”

正义曰:“洒谓以水湿地而埽之,故转为灑。”

【5】《小雅·蔻柳》:“上帝甚蹈,无自暱焉。”传:“蹈,动。”

正义曰:“蹈者,践履之名,可以蹈善,亦可以蹈恶,故为动,言王心无恒,数变动也。”

3、揭示形容词。正义中除了用“名”、“称”揭示形容词外,还常用“…貌”、“…状”、“…然”等形式来揭示事物的性质状态,表示“……的样子”如:

【6】《邶风·简兮》:“硕人俁俁,公庭万舞。”传:“硕人,大德也。”

正义曰:“硕者,美大之称,故诸言硕人者,传皆以为大德。”

【7】《邶风·绿衣》:“絺兮綌兮,凄其以风。”传:“凄,寒风也。”

正义曰:“《四月》云‘秋日凄凄’,凄,寒凉之名也。”

【8】《邶风·旄丘》:“琐兮尾兮 流离之子。”传:“琐尾,少好之貌。”

正义曰:“琐者,小貌。尾者,好貌。故并言小好之貌。

【9】《王风·大车》:“大车槛槛,毳衣如菼。”传:“槛槛,车行声也。”

正义曰:“槛槛,声之状,故为车行声。”

4、数量词

【10】《大雅·文王》:“商之子孙,其丽不亿。”传:“丽,数也。”

正义曰:“以亿是数名,故知丽为数也。”

【11】《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传:“紽,数也。”

正义曰:“此言‘紽数’,下言‘緫数’,谓紽、緫之数有五,非训紽、緫为数也。”

又:“羔羊之缝,素丝五緫。”传:“緫,数也。”

按:数名就是数的名称,孔颖达说亿为数名,进而推论“丽”也为“数”。

正义中释“紽”、“緫”谓紽、緫之数有五,可看出“紽”、“緫”为数量词。

5、代词

【12】《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夷?”传:“胡,何。”笺云:“思而见之,云何而心不悦?”

正义曰:“胡之为何,《书传》通训。”

按:这里“胡”为疑问代词。

二、对虚词的揭示

孔颖达的语助类,即“不为义”类,其包括的范围很广,称为“辞”、“语词”、“语助”、“助语”等,揭示的虚词主要涉及如下几类。

1、副词。表程度、范围、语气、时间等意义,如:

【13】《小雅·黍苗》:“我行既集,盖云归哉。”笺云:“盖犹皆也。”

正义曰:“盖者,疑词,亦为发端。”

【14】《大雅·文王》:“凡周之土,不显亦世。”

正义曰:“凡为总辞。”

【15】《小雅·大田》:“既备乃事。”

正义曰:云乃者,缓辞也。”

按:“盖”为语气副词,用在句首,表不肯定的语气。“凡”为“总辞”,指范围,是范围副词。“乃”为时间副词,说明“乃”为延缓语气的作用。

2、叹词。表感叹语气,如:

【16】《周颂·赉》:“时周之命,於绎思。”

正义曰:“於亦叹辞也。”

【17】《小雅·节南山》:“憯莫惩嗟。”笺云:“曾无以恩德止之者。嗟呼!奈何?”

正义曰:“嗟呼者,叹辞。”

【18】《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雍显相。”传:“於,叹辞也。”笺云:於乎美哉,周公之祭清庙也!

正义曰:“‘於乎’‘於戏’皆古之‘呜呼’之字,故为叹辞。”

按:以上例中,孔氏明确的指出“於”、“嗟呼”、“於乎”均为叹辞。

3、连词。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词组、句子等,表示转折、因果、递进、并列等关系。如:

【19】《大雅·公刘》:“执豕于牢,酌之用匏。”传:“酌之用匏,俭且质也。”

正义曰:“…故云俭且质也。定本云俭以质也。”

【20】《诗经·大序》:“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正义曰:“是以者,承上生下之辞”

按:例【19】中二本异文可以说明“且”和“以”作用相同。“且”和“以”是连接两个并列关系的词。例【20】中“承上生下”指明了上下两句为因果关系。

4、介词

【21】《大雅·菘高》:“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笺云:“于,往。于,於。”

正义曰:“以文势宜为往邑於谢,故上‘于’为‘往’,下‘于’为‘於’。”

按:在该例中,孔氏对两个“于”详加解释,一个训为“往”,属于实词类的动作行为类动词,一训为“於”,属介词,表现出较强烈的区分词类的思想。

5、助词

【22】《魏风·园有桃》:“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正义曰:“曰、其并为辞。”

【23】《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传:“薄,辞也。”笺云:“薄言,我薄也。”

正义曰:“毛传言‘薄,辞’,故申之言‘我薄’也。‘我’训经‘言’也,‘薄’还存其字,是为‘辞’也。言‘我薄’者,我薄欲如此,于义无取,故为语辞。”

【24】《大雅·文王》:“厥犹翼翼,思皇多士。”

正义曰:“思,语辞,不为义。”

【25】《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正义曰:“居、诸者,语助也,故《日月》传曰:‘日乎月乎’,不言居、诸也。”

按:以上“辞”、“语辞”、“语助”、“助句词”都是助词,在句子中主要起衬音、足句、表示语气等作用。正义中揭示了助词在句子中的三种位置—句首、句中、句末。

三、结语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对词的类别和特点的分析,既有继承前人成果,又有明显的发展。研究其中的词类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仅从这些方面就可看出孔颖达的语言分析能力及其高度,也能反映古代语法学的一些面貌。《毛诗正义》是一部集大成的训诂著作,其“融贯群言,包罗古义,终唐之世,人无异词”,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学材料,有待于学者们进一步深入挖掘,使中国古代语法学史更为系统、缜密。

参考文献:

[1]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孙良明.中国古代语法学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刘世儒.孔颖达的词类说和实词说[J].见《训诂研究》第1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篇(4)

论文摘要:学术界一般认为镶嵌是一种辞格,具有美化作用,属于修辞学的范畴。笔者认为,从修辞学角度看,镶嵌是一种辞格,具有美化作用;从语法学角度来看,镶嵌是一种语法手段,具有构语的作用,属于语法学的范畴。

《现代汉语词典》对“镶嵌”一词下的定义是:“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一般认为,镶嵌是一种辞格,属于修辞学的范畴。大多数对镶嵌的论述与分析,往往都是在修辞学的著作中。笔者认为,镶嵌不仅仅是一种辞格,属于修辞学的范畴,它还是一种语法手段,属于语法学的范畴。

一、修辞学中的镶嵌

镶嵌是汉语中极富民族特色的一种修辞方式和艺术手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由陈望道先生提出,是指把词语拆开镶进别的词语,或把特定的词语有规则地暗嵌在别的语句中,或把词语拆开交错搭配。一般分为镶字、嵌字和拼字三类。

(一)镶字,指在词语中别的词以延长音节或强调语意,以镶加虚字和数字最为常见。

镶加虚字既能延长语音形式,起到增添音节的作用,又有增添某种情调的功效。如:“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他相信波拿伯只是一位平者常也的法国人。”把“翱翔”镶上两个“将”字,“平常”镶上“者”“也”两字,这些镶加的字,虽无实义,却有延长语音的作用,使语气疏缓,语意加重,引起读者听者注意。又如:“郭三麻子害了怕,也托病到镇上疗养。”“了”镶嵌在动词的中间,强调说话的时态和语气。镶加数字的如:“女工针指,百伶百俐,不教自能。”“凤姐含泪道:‘……叫我帮着料理家务,被我闹得七颠八倒,我还有什么脸见老太太、太太呢?’”加入数字后,能起到强调原有双音节词的意义作用,如去掉数字,一般能在前边加上“很”“非常”等程度副词。

(二)嵌字,指将一句话或一组相关的词语分散插入不同的语句之中,使语言隐晦曲折,精巧风趣,发人深思。

如:“愿把春情寄落花,随风冉冉到天涯;君能识破风兮句,去妇当归卖酒家。”“当炉卓女艳如花,不记琴心未有涯;负却今宵花底句,卿须怜我尚无家。”这是戏曲《望江亭》里谭记儿和白士中邂逅相识,互吐衷情时的吟诗。前一首是谭的,镶在每句句首的一个字是其真意,合起来是“愿随君去”;后一首是白的,其真情也镶在每一句的头一个字,合起来是“当不负卿”。又如《西游记》中:“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官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将数词十至一依次嵌入诗句中,很有新意,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优美的月明静夜图。

(三)拼字是指将联合词组中的两个词或合成词中的两个语素分开来间错使用。

这些常用词语,经过间错使用,能创造出崭新的意境,并且音节对称,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能极大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郑夫人左思右量,两个难舍。”“左右”与“思量”组成“左思右量”,形成仄平仄平对称的音节,语意上突出了“郑夫人”的犹豫难舍之情。又如:“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将“章句”“寻摘”交错组合成“寻章摘句”,叙事中又有言情,意在描述艰苦的书斋生活,饱含着无限辛酸,隐隐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哀怨之情。

总地说来,镶嵌作为一种辞格,能起到增添音节,加强语意,使句子含蓄美妙的作用,能够多角度地传递美感信息,是表达效果的增强剂。

二、语法中的镶嵌

镶嵌除了能在修辞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在语法学中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具体地说,镶嵌可作为一种构成汉语短语,尤其是构成成语的语法手段。在这里,镶嵌是指用两个双音节合成词或一个双音节合成词和两个单音节词或一个短语与多个字穿插起来,从而构成一个短语的语法手段,起到构语的作用。其实,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作为辞格的镶字和拼字。

镶嵌作为汉语特有的组合短语的语法手段,反映了汉语的特殊性。汉民族在使用语言时,特别是成语,有一种四音节倾向,不足四音节的,往往要补足四音节。汉民族对这种平衡对称的四音节结构情有独钟。四音节能够很好地传达思想,并能加强语义。另外,四字格的内部结构稳定而又富于声韵上的变化,2+2的音节结构两两对称,音韵和谐,极易产生抑扬顿挫的音节效果,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如《新儿女英雄传》中:“她拉着小梅告诉:‘那天碰上敌人,包袱在洼里丢了,跑了两天两夜,不知道怎么糊里糊涂地又转回去了,包袱还撂在哪儿呢。’”“糊里糊涂”本是“糊涂”,但为了延长语音,构成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四字格,习惯上嵌入并不表实在意义的“糊里”。又如《诗·小雅》中:“优哉游哉,亦是庚矣。”“优游”原是一个词,意思是悠闲自得,镶入两个“哉”字,变成四个音节,念起来更显其悠闲自得之状。另有成语“堂而皇之”“堂哉皇哉”“诚心诚意”“有根有据”“无穷无尽”“一干二净”“不尴不尬”等等。

这些四字短语从形成到最终成为定型的成语,因有其特定的含义,不能望文生义,所以就很少再使用它原来的形式。如:我们常说“堂而皇之”“堂哉皇哉”,很少说“堂皇”了;多说“有根有据”,很少说“有根据”了;常说“无穷无尽”,很少说“无穷尽”了;常说“山重水复”,几乎不说“山水重复”了等等。

本来运用两个双音节合成词就能直接组成短语,为什么要互相穿插,形成另一种结构的短语呢?笔者认为,这归因于汉民族喜好对称均衡的心理模式。从早期的氏族到原始社会漫长的时期里,人们无不处于均衡的制度下,吃、穿、住都是一样的,共同劳作,共同收获。因此,人们总觉得这样一种均衡是很好的。自然而然,语言的使用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儒家中的中庸思想与汉民族喜好均衡的心理不谋而合。两者共同促使了四字格,尤其是联合式结构的广泛使用。因为联合结构的前后两部分结构相同,没有谁主谁次之分,处于一种均衡的关系之中,。如:奇珍异宝、真凭实据、生离死别、访贫问苦、千变万化、龙争虎斗、风平浪静、开天辟地、明抢暗夺、轻描淡写等等。这些联合结构前后结构相同,平仄相对,音节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语义更加突显。其实,不足四音节的短语,嵌上某些字,形成的四字短语中,很大一部分也是联合结构。

同样,有些并非四字格的词语或短语,在运用镶嵌够成新的短语时,也遵循了汉民族均衡对称的心理。如:“凡是看过张老师、大师兄演拳的,都想重新看看;单有耳闻而无目睹的,巴不得亲眼看一次。”“单有耳闻而无目睹”原型是“耳闻目睹”,联合结构加上“单有”“而无”之后,还是联合结构。虽然结构未变,但说法更富新意。又如:“说是王木犊曾任一个小单位的负责人,但官不大,僚不小。”“官僚”上加上了“不大”“不小”,前后字数一样,结构相同,读起来音节十分和谐,更能突出“王木犊”的“官僚”作风。

我们还应看到,有些短语现在虽未成为成语,但可以预测,只要它们能够继续被广泛使用,最终也会定型为成语。因为语言有着强大的类推作用,语法有整齐划一的趋势。如:同为“千—万—”结构的“千形万象”与“千形万状”“千变万化”“前—后—”结构的“前言后语”与“前瞻后顾”“前遮后拥”“前仰后合”“离—别—”结构的“离妻别母”与“离乡别井”“离乡别土”“离鸾别凤”“破—烂—”结构的“破东烂西”与“破铜烂铁”“破头烂额”等,前者还未定型为成语,但后者已为成语,因其结构相同,除非有特殊情况,这些语言凝练、有着特定含义的短语最终都应步入成语之列。

总之,作为语法手段的镶嵌,具有构词作用,能构成大量的四字短语和一些非四字短语。它们往往有着相似的结构,并多为联合短语,这归因于汉民族对均衡的追求;并且,这些短语有着向成语发展的趋势。

综上所述,对于镶嵌,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既要看到其修辞上的美化作用,还要看到其语法上的构语作用。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2.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

[3]郑颐寿.比较修辞[M].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4]倪宝元.大学修辞[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5]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M].北京: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6]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李胜梅.镶嵌新论[J].南昌大学学报,2000,(4).

[8]倪宝元.镶嵌新说[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

篇(5)

关键词: 述宾短语 述语 宾语 研究综述

引言

现代汉语述宾短语的研究自《马氏文通》以来逐步发展,本文力图勾勒出述宾短语研究的发展轨迹,以及研究中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通过对相关论文的收集,《马氏文通》至建国前的论文约有5篇,建国后至约40篇,大部分论文都出现在后至今的几十年来约有千余篇。由此可见,述宾短语的研究逐渐被研究者所重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马氏文通》至建国前的研究

这一时期的述宾短语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述语和宾语的名称及其在句中的地位

《马氏文通》指出了句子的基本结构模式:“起词――语词――止词”。其中“语词”大多由“动字”充当,动字又可分为“内动字”和“外动字”,“外动字”相当于述语,外动字之后是止词,止词近似于现代汉语的宾语。《国文法之研究》里把述语称为“外动词(Transitive verb)”,把宾语称为“客词(object)”,这两项都包含在“表词”中,并认为“客词”“必在特种动词之下而后有”,所以不是“表词”的主体,只是一种附属品。《新著国语文法》最早使用“述语”,“述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宾语”是“述语”的连带成分,是外动词后面一定要带的一种实体词,吕叔湘认为“宾语”这个名称是通过《新著国语文法》得到广泛流传的。《中国文法要略》围绕动词把动作的止点称为“止词”,这与《马氏文通》止词的含义是不同的。《中国现代文法》认为及物动词可以带目的位者,即把述语认为是及物动词,宾语为“目的位”。

述语和宾语的名称和含义在这一时期是不统一的,与我们现代的名称也是有区别的。如《马氏文通》和《中国文法要略》都把宾语称为“止词”,但前者认为“止词”是“外动字”所及者,后者认为“止词”是动作的止点;述语都认为主要由“外动词”即及物动词充当,但各家的称谓又有所不同。对于述语和宾语的地位,大都认为述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然而宾语的地位各家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是独立的,如马建忠;有的认为是附属于述语的,如金兆梓、黎锦熙。

(二)述宾短语的语义关系

《马氏文通》中认为止词位于外动字之后并又说“凡受其行之所施者,曰止词”。这就从语义关系和语序关系两个方面对止词下了定义:首先止词的位置应该在动词之后,其次止词是动作的受事。《中国现代语法》称短语为“仂语”,述宾短语被归在主从仂语里,王力认为主从仂语是一种修饰关系,修饰是对于意义范围的限制。《汉语语法论》中把述宾关系描述为“引导关系”,“当两个有关系的词语放在一起时,如果其中的一个表示一个事物,而这事物是历程所归止的方向”,分为“引导者”和“受导者”,“引导者必得是一个具有名词功能的词语,相当于一般语法学家所谓的宾语”。

由此看出,对于述宾短语的语义关系也是各持一词,从不同的角度对述宾短语的语义关系进行了分类:马建忠认为述宾短语的语义关系为施受关系,王力把它归在修饰关系里,而高明凯将它放到引导关系中,宾语是引导者。

(三)主语宾语判定标准

吕叔湘(1946)《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就对主语和宾语的辨别标准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和印欧语相比,汉语判别主语和宾语的标准只有位置和施受关系这两项,但这两项标准分析出的结果却不总是一致的。通过十几种句式的分析,讨论了各种分析方法后,作者没有下最后的结论,在文章最后提出确定主宾语的最好标准是“简明、具体、容易依据。还要有些弹性,能辨别句子的多种类型”[1]。

二、建国至时期的研究

建国初期,国内语法研究深受美国结构主义的影响,建立了新的语法体系,述宾短语的研究也随着潮流建立了新的体系。

(一)《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的研究

1952年至1953年连载于《中国语文》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受美国结构主义的影响,把述宾短语称为动宾结构,认为动宾结构属于句法结构的一部分,认为“动词后头可以有宾语”“动词、次动词加宾语”是动宾结构,“拿位置作标准定主语和宾语”就可以解决问题。书中分析动词可以分为带宾语和不带宾语的,带宾语的动词也不总是带宾语,而次动词总是带宾语的。有时候动词还可以带双宾语。充当宾语的成分大多是名词和代词,另外还指出形容词、动词、动宾结构和主谓结构都可以作宾语。对于动词和宾语之间各种语义关系分出了很多种类[2]。

(二)主宾大讨论中的宾语研究

1955年7月到1956年4月,由《语文学习》编辑部发起了主宾大讨论,参加讨论的有几十人,在关于如何确定宾语的问题上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偏重于意义,认为确定宾语应以意义为主。傅子东(1956)《主词和宾词》、王宗炎(1956)《怎样分辨主语和宾语》、颜景常(1956)《从意义与形式的关系上看汉语动句的主语和宾语》等人持这种观点,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岑麒祥(1955)《讨论主语宾语问题的几个原则》中也认为完全用位置来确定主语和宾语,就否定了汉语的倒装句,取消了修辞学,把汉语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简单地列成了几条死板的规律。

第二种,偏重于形式,认为确定宾语应以形式为主。如徐仲华(1955)《分析句子应该从语法标志出发》中认为分析句子以语法标志为主要标准在一般情况下,不管施事受事,在动词前面就是主语,在动词后面就是宾语。另外还有陈庭珍(1955)《分析主语宾语应该根据结构》、唐启运(1955)《语法结构决定主语和宾语》等人倾向于这一观点。

第三种,意义和形式并重,胡附、文炼(1955)《谈宾语》、张志公《关于汉语句法的几点意见》、周祖谟(1955)《关于主语和宾语的问题》、曹伯韩(1956)《主语宾语问题随感》、高名凯(1956)《从语法与逻辑的关系说到主语和宾语》等认为不能绝对化看问题,结构和意义是统一的。胡附和文炼《谈宾语》还结合意义和形式分析了宾语,认为确定汉语中宾语的范围最好是先把动词的后置成分通过分析分成若干类,然后再确定其中哪些类是宾语。

主宾大讨论最后在确定宾语的标准上取得了一致,即兼取意义和形式,但偏重于形式,这使宾语的研究更进了一步。

三、后至今的研究

如果说前的述宾短语研究提出了整体的框架和体系,那么后的研究就是在其基础上的充实和发展。

(一)视野不断扩大的述宾短语研究

视野的不断扩大在这一时期体现主要为两方面:

一方面新的理论被不断引进,为述宾短语的研究开拓了视野,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比如,配价理论的引进。动词作为述宾结构中述语的主要成分,配价理论从新的视角,运用新的方法研究了动词和名词之间的关系,包括和名词宾语之间的关系,解释了汉语语法事实。如周红(2003)《动宾式动词配价分析》运用配价理论对动宾式动词的语义和句法功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探索了动宾式句法功能变化的内在原因。还有很多相关论文如张志英(2003)《从配价角度看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陈新义(2007)《二价动词组成的动宾结构》、张国宪和周国光(1997)《索取动词的配价研究》等。

还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如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一文由探究数量词对语法结构起制约作用原因入手,从认知角度分析了“有界”与“无界”对动宾结构的影响。黄洁(2009)《动宾非常规搭配的转喻和隐喻透视》、张建理(2008)《单宾语句的认知构式语法研究》、吴为善(2007)《述宾两字组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层级分布》等,这些论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揭示了述宾短语组合背后更深层的认知支配机制。

“空语类”理论是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课题,“空语类”在汉语中主要表现为“空主语”和“空宾语”,有许多专著和论文进行了空宾语的研究,如沈阳(199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徐烈炯的(1994)《与空语类有关的一些语法现象》,韩景泉(1997)《空语类理论与汉语空位宾语》。对空宾语出现的条件、形式、位置以及与英语中的空宾语的区别等进行了讨论,目前空宾语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

另一方面,开始同其他语言的比较研究。如姚继中(1997)《日汉动宾结构比较研究》、田文琪(1992)《动宾关系的俄汉对比》、李永燧(1984)《试论哈尼语汉语动宾词序的异同》、袁焱(2008)《汉越述宾结构对比研究》等。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语和不同语言的述宾短语的形式和内涵进行的深入研究,不仅弄清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及相互关系,还为高层次的教学提供了资料,更主要的是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综观这一时期,述宾短语的研究受外国理论的影响很大,我国学者将新的理论与汉语实际结合起来,与建国前的研究比较起来,这一时期的学者在借鉴的国外经验的同时,更加理智和成熟,紧密结合汉语实际,促进了汉语的健康发展。不仅重视汉语本体的研究,更放眼世界,比较语言学的述宾短语研究也被人们所重视。

(二)不断加深的述宾短语研究

述宾短语研究不断加深,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对述宾短语的句法、语义、语用的全方位考察,主要体现在专著对述宾短语进行的细致分析。如熙的《语法讲义》把述宾短语分为“粘合式和组合式述宾结构两种”,根据带宾语的情况对动词进行了仔细的分类,并详尽地讨论了八类宾语[3]。徐枢的《宾语和补语》对述宾短语进行了论述,包括:什么是宾语、宾语的构成、从述宾的语义关系对宾语的分类、动词带宾语的情况、双宾语;在确定宾语时的一些问题、宾语的使用[4]。马庆株《动词和动词性结构》讨论了述宾短语的歧义,名词性宾语的类别,现代汉语双宾语构造等[5]。

另一方面,述宾短语中的小类研究不断深入。如“动宾式动词+宾语”是八十年代流行开来的,但对它的研究却相当充分,主要集中在它的结构特点,所带宾语的类型,动宾式动词的特点及带宾语的条件,流行的原因及规范化问题等。还有形容词带宾语的问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有四种观点:带宾语的形容词就是动词,如吕叔湘(1966)《单音形容词用法研究》、王启龙(1995)《带宾形容词的统计分析》等;形容词带宾语是活用,如吕冀平(1984)《现代汉语的意动句式》、邢福义(1988)《关于形容词短语》等;形容词带宾语后仍是形容词,范晓(1983)《关于形容词带宾语问题》、沈锡伦(1984)《关于形容词的宾语》等;一些形容词带宾语是汉语的特点,一些形容词带宾语是动形兼类:许德楠和董浩(1980)《谈形容词带宾语的几个问题》等。

述宾研究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不少问题达成了共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对于述宾的名称及界定目前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如述语的内涵,述语的名称,宾语的位置。对于述宾的关系的类别仍处于开放状态,目前还很难将其遍举,语义关系千差万别,难以进行穷尽式描写。注重述宾共时的描写,忽视了历时和比较的研究。重视语法语义研究,忽视语用研究。述宾研究还有待于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叔湘.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家――吕叔湘选集[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535,第1版.

[2]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上海:商务印书馆,1961.12:12-39,第1版.

[3]熙.语法讲义[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9:110-124,第1版.

篇(6)

关键词:古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之”和“其”

代词在汉语的词类系统中成员不多,但确是争议最大、问题最多的一个词类。在句法功能上,有的代词与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和数词的划分不明显。人称代词在古汉语的语法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许多语法学者研究的重点。许多语法论著和研究论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讨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比于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对第三人称代词的研究不够全面,在学术界甚至对于古汉语中有没有第三人称代词都没有统一的认识。

1.古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概述

1.1 古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存在的争议

第三人称代词是古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语法学著作和古汉语教材都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也成为许多古汉语研究学者的重点研究内容。但是,大家对于古汉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总体来讲,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歧:

(1)古汉语中有第三人称代词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马建忠、王力和杨树达等。马建忠在著作《马氏文通》中将代词“之”和“其”归类为“指前文者”,认为“彼”和“夫”表示第三人称代词[1]。杨树达在其《高等国文法》中将“其”和“之”纳入到指示代词中。同样,王力在《汉语史稿》中认为,“其”、“之”、“厥”是古汉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在古汉语中用名词表示上文中的“他”或“他们”。

(2)古汉语中没有第三人称代词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高名凯、郭锡良和吕叔湘等。高名凯在著作《汉语语法论》中认为,在我国古汉语中是不用第三人称代词的,用“彼”、“其”和“之”指代上文中的名词主语,其实他的观点是矛盾的,他在肯定“其”、“之”等代词可以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同时,又否认了它们第三人称代词的身份。

(3)另一种观点认为,古代没有第三人称代词,但是存在有些词用作第三人称。支持这种的观点的学者是姚振武,他在其著作《上古汉语第三身范畴的表达及相关问题》中给予了明确的阐述。

1.2 古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评判标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人对古代汉语中的第三人称代词存在很大的争议,像“其”、“之”这种具有多重指代性的代词更是争议的焦点。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语用频率统计标准是对语言进行定量的分析,可以较为公正地解决这类问题。“之”、“其”在古汉语中既有代词的功能,又有指示代词的功能,存在的争议也比较大,语用频率的统计可以兼具这类词本身的多种功能,根据它们的语法功能进行统计评判[2]。

2.古代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之”的句法功能及语义解释

2.1 人称代词“之”的句法功能

从句法成分方面讲,古汉语中的人称代词“之”通常用于宾位,与用于领位的“其”字相辅相成。下面我们将从“之”用作动词宾位、介词宾位和定语(同“其”)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之”用作动词宾语。“之”字用于动词宾语时,一般出现在句子中谓语的部分,主要有[动・之]、[动・之・补]和[动・之・名]三种结构。例如: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知伯怒,投之以机,出于其间。(《左传・襄公十年》)

宋左师请赏,……公与之邑六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2)“之”用作介词宾语。“之”字用于介词宾语时,一般出现在动词或者动词结构之前,主要的句子结构是[介・之・动]。例如:

子家子曰:“君其许之!政自之出久矣。”(《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为之中者归之。(《毂梁传・桓公九年》)

(3)“之”用作定语。其用法与领语“其”相同。例如:

原思为之宰。(《论语・雍也》)

非夺之情也,所以安其情也。(《春秋繁露・天道施篇》)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论语・子路》)

2.2 人称代词“之”的语义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之”用做代词时一般称代第三人称,但在有的情况下偶尔也会称代第一、第二人称。例如: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这里的“之”就是指代孔子自己。“之”用做第三人称代词时没有单复数之分,既可以指代单数,也可以指代复数。比如: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日“寤生”,遂恶之。(《左传・隐公元年》)这里的“之”表示单数[3]。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孟子・梁惠王上》)这里的“之”表示复数。

3.古代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其”的句法功能及语义解释

3.1 人称代词“其”的句法功能

代词“其”在句子的结构中通常处于领位,也可以在句子中用做主语。“其”不仅可以用做主语,也可以作为主谓结构中的小主语和单复句中的分句主语。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1)代词“其”用作定语。在这种情况下,“其”通常作为句子的主语或者宾语,组成[其・名]、[动・其・名]和[介・其・名]三中结构,例如:

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左传・僖公十四年》)

公出,自其厩射而杀之。(《左传・宣公十年》)

(2)代词“其”用作主语。用作主语时,通常与后面的动词或者动词短语组成[其・谓]格式,主谓结构既可以担任句子的主语,也可以用做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例如:

其为人也好善。(《孟子・告子下》)

恶莠恐其乱苗也。(《孟子・尽心下》)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论语・泰伯》)

3.2 人称代词“其”的语义解释

人称代词“其”在称代对象方面与“之”相似,在大多数情况下称代第三人称,但有时也用来称代第一、第二人称。称代第三人称时,主要指代上文中出现的人或者物,例如:宫之奇以其族行。(《左传・僖公五年》)这里的“其”表示动作的实施。“其”用作第一人称往往表示说话者的自称。例如: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左传・成公三年》)

4.从修辞角度看“其”、“之”的特殊用法

在一般情况下,“其”、“之”在古汉语中用作第三人称代词时分别作为定语和宾语,但在有的情况下可以灵活地用作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在这种情况下,“其”、“之”在修辞表达上更加委婉,因此也就使其具有了修辞的功能。

4.1“其”活用为第一、第二人称代词

“其”用作第一人称时,可以翻译为“我的”等,例如: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杨恽《报孙会宗书》)在这里“其”代指“我”,以避免稳重重复出现“我”字,使表达的语气更加委婉。“其”用作第二人称时,可以翻译为“你的”等,例如: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战国策・越策四》)这里的“其”表示第二人称,代指赵太后,这种表达减轻了责备的语气。

4.2“之”活用为第一、第二人称代词

“之”用作第一人称时,可以翻译为“我”等,例如: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左传・宣公二年》)这里的“之”相当于“我”。“之”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活用为第二人称代词,例如: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这里的“之”是用作第二人称,“莫之继”可以翻译为“没有谁能代替您去进谏了”。

5.总结

总而言之,像“之”、“其”这类第三人称代词在古汉语中一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相比于“他”这种代词,“之”、“其”还不具备独立、自如承担第三人称代词的全部功能。但是,在古汉语的语言体系中我们发现,它们是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能够较为综合地表达第三人称的范畴,在古汉语的代词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孙素娟.中国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浅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10):96-97.

篇(7)

关键词:个性,英语语法教学

 

我在英语教学中,时不时会有许多的新点子,有时,在课堂讲课过程中,说不定因为什么因素都会激发我的灵机一动。论文格式,个性。在这一点上,我真的而很感谢到我的最最亲爱的学生们,很多都是来源于他们。这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那句话。现在,将他们一并整理在一起,就叫做语法讲解秘籍吧!

秘籍一 语法学习简单化

一 顾名思义理论

在从事英语教学时,有时候确老是给学生们拽很多汉语的成语。论文格式,个性。“顾名思义”这本是个贬义词,说根据词的名字来思考这个词的意思。有时候,是指那些看问题不深入的人。在理解这个概念上,举例来说明:先来说说词,英语很多词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数词、冠词、感叹词、等等吧!那什么是名词啊?表示名称的词就是名词呗。那什么是动词啊?是个动作的词就是动词呗。论文格式,个性。什么是形容词?形容修饰词的就是形容词呗。那什么是副词啊?附到词的词就是副词呗!这个时候我就问?什么是连词啊?同学们就会说:连接的词就是连词呗!我说对啊!那我在接着问?那什么事数词啊?表示数的词就是数次呗!那什么事感叹词?感叹的词就是感叹词呗!

同样,我在随意的问几个大家认为很不好理解的语法定义,让大家觉得。哦,英语原来是不难。然后我再掏出第二个秘籍

二 做题翻译抗干扰理论

在很多次教学过程中,我都试图让学生多做些翻译题。虽然,这在英语教学界甚至英语学习者当中,都不认为汉译英英译汉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说会限制我们习得者的思路,和影响形成英语式思维。但是,作为中学老师的我,认为,翻译,无外乎会让我们心不在焉的学生有效地来读,有效地来写,有效地来做题,甚至有效地得分。

所以,我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让他们渗透翻译理论。我就给他们做个试验。让他们读一句英语,说一句汉语,因为毕竟他们是中国人吗?所以,在他们说汉语的过程中,他们无形中便加深了对这个文章的具体的理解。甚至,跑神的几率也会很大程度的减少!

语法关公第二秘籍 个性口诀

一 时髦用语用一用

比如:在我教情态动词时,我利用很多学生喜欢玩电子游戏的特点,引出话题。论文格式,个性。我说咱们班同学谁喜欢玩地下城?同学们一副好奇的眼神,而且眼神中会透漏一丝兴奋。老师怎么也和我一样,喜欢玩吗?这样无形他们就不会怎么排斥我了,尤其是那些程度非常差的学生!

我接着问:有没有漂亮妹妹也喜欢玩的啊?

他们就更加不理解了!怎么回事啊?

这个时候,我接着说:我知道有个妹妹很喜欢玩CS,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她而且情感态度还很丰富呢!这个时候,我刻意的把情感态度说的很重。论文格式,个性。

今天我就给你讲讲她。论文格式,个性。她就叫做:情态动词!

哎呀!学生就会这样!我说什么呢?

你不想听听我这个秘籍吗?如果知道了,你就不用烦人的记有哪些情态动词了!

看看啊!看好了啊!

我就在黑板上写出来这个大写字母:

M M X H W C S OH NO

并且说着(妹妹喜欢玩CS )然后,加上一个夸张的语气:Oh, No!!!

这个时候他们会看到你的夸张的表情,会很有激情听你继续解释下去!

很显然,这个时候,估计他们会永远记得这个另类的语法讲解课!

二 相同东西串一串,编个网络更系统

比如有的时候,我会用顺口溜的形式,编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有时候,英语课上最头疼的是讲解单词的用法,学生听着烦,老师讲着累,所以,没办法,就绞尽脑汁想些有意思的东西来串一串!

比如有一次,有个单元有这么几个单词,当时,我灵机一动,串在了一起,发现效果还蛮不错。

这几个词是:Urgent急迫的 intelligent聪明的 absent缺席的 innocent天真的punishment惩罚

我用下赤壁之战:我说:赤壁之战urgent孔明用兵是intelligent

帐下没有敢absent 唯有郑二哥innocent 捉放曹甘受punishment

还有,比如在讲一些单词时,如果比较长,学生很不容易记的时候,我会把这个单词给他拆开,也是应用的第一个秘籍中的复杂问题简单化理论。

比如:mysterious神秘的:

我的(my)儿子(er)拿着一块神秘的石头(st)在我们(us)家进进出出(io)

elementary 基本的:

饿(e)了(le)的人(men),他(ta)很容易(ry)满足基本的要求

有时候相同的几个词,词根一致,也可以串一串。比如:

depart离开 start出发part(v.)分开 apart分开地

出国前夜见男友,我已决定depart明天就要start

今晚和你part 从此远隔重洋apart

等等很多单词都可以这样拆着来记,有的时候根据谐音来记。但是,我还是一直主张让学生根据音标来记,实在是没什么意思的时候,也可以拿两个拆着玩玩.

2 把一些系统的东西扎成网络,打捆给学生,这样让他们觉得这更加具体,更加系统。更加有种成就感!

比如:在讲一些具体单词的时候,相关的一些词汇和用法,一捆一捆的出现,这样让他们更有系统性。比如说:way 的用法。我先举个例子

On my way to school, my bike was broken.以这个句子引出way 的基本含义表路,路途的时候,后经常跟to 另外,说一下其他的用法,并作出相关高考题型的练习:

总之,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要比学生细心,面面俱到,但是要学的比学生懒,让他们面面动手,在讲解的时候,要做到面面俱到,重点收网,全面、精细但不罗嗦,且不乏趣味性。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有魅力吸引他们的眼球,勾起对知识的好奇心,以及对于知识的渴望。

就像英语的那句口诀一样,Only in this way can we teach English well.(只有以这种方式,我们才能教好英语),运用一下way的用法,让学生能更很好的利用“学以致用”的理念,我们也以身作则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