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自我探索论文

自我探索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11:49

自我探索论文

篇(1)

摘要:通过职业生涯理论我们知道,职业探索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非常重要。在职业理论中, 职业探索问题已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从行为的角度出发对职业探索的理论与测量研究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此外重点综述了职业探索的影响因素以及对职业探索的评价与展望。为进一步研究职业探索行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职业探索;职业探索行为;测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8-0218-01

职业探索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简单来说,职业探索是个人对自我特质以及各种不同的职业或者工作内涵,乃至对个人环境关系与资源进行探索,以便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确立更明确的导向。[1]职业探索行为是指个人出于职业发展目的而进行的、有助于个人了解自我和了解职业环境的具体的行为(或活动)。

一、职业探索行为的理论研究

关于职业探索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同一时期Gelatt(1962), Tiedeman 和O"Hara(1963)等人的研究认为职业探索是职业决策的重要阶段,职业发展理论来源于super的人生换位理论,他于1976年将职业探索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成长阶段(出生――14岁)、探索阶段(15岁――24岁)、建立阶段(25岁――44岁)、维持阶段(45岁――64岁)、衰退阶段(65岁以上)。最后他在1990年引入微循环概念,就是指每个阶段都要经历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所以职业探索是一个动态过程,贯穿了人的一生(Atkinson & Murrell, 1988; Blustein, 1997, JordAan, 1963, super, 1995; Tabeira, 1997),但明显表现在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super,1990)。Super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职业辅导转变为生涯辅导的标志。俞文钊(1994)将各种理论模式按其理论取向分为三大类:个人取向、社会取向、综合取向。

二、职业探索的测量研究

虽然职业探索在职业发展理论中是主要的构成部分,但它的维度结构和他的预测性却很少有人研究(Grotevant & Cooper, 1986; Stumpf & Colarelli, 1980 ;Vodracek,1994)。早期,super(1951)和他的同事对职业类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职业探索和职业建立之间的关系。Jordaan在1963年提出了多维度探索结构的概念。Stumpt等人(1983)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探索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维度,并在1983年编制成了职业探索问卷(career exploration scale,CES),后来Blustein(1988)对量表做了一些修改,使其适合青少年群体。1997年Tabiera 等采用了新版的CES在2000年对葡萄牙青少年的职业探索进行了测量。

国内张淑华,施国春(2006)修订了CES问卷,在原问卷基础上以大学生为被试认真回译修订,对信息数量维度增加了一个项目,对自我探索维度增加两个项目,在外部探索手段维度上增加了两个项目。关于职业探索理论的维度和结果还在继续研究与探讨中,以后还会有大量的研究用在对CES的修订上。而且随着心理测量技术的发展,职业探索忽悠新的突破,并为促进职业探索理论和职业辅导提供支持。

三、评价与展望

对于职业探索的研究虽然日趋增多,但在一些问题上也存在着较多的争论与分歧,这也使得一些相关研究的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1、测量工具与测量方法方面

对于职业探索的研究主要是进行相关研究,这种方法能能使我们清楚地知道职业探索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在使用中仍然存在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应用CES时。CES问卷不能使之了解个体职业生涯探索的总体状况,其原因是各维度的分不能整合。研究者在研究时通常只取用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量表,使职业探索的概念变得狭义(Taveira et al., 2003),从而一些研究者对其研究价值产生怀疑。另外,此问卷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量表中的项目对于现代职业特点来说明显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关注的是,横向研究是以往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虽然横向研究在变量之间的关系上能很好地进行探讨,但是在因果关系上不能提供充足的信息。所以研究可以采用纵向研究范式,以便能对个体职业探索的影响因素和过程变化进行深入的认识。

2、影响因素方面

在影响因素方面,埃里克森的个体阶段发展论强调,人生的不同阶段中,对个体发展有影响的重要他人也不同。在童年期,家庭的影响可能最大,而到了青春期以后,同伴群体的影响及学校的作用日益重要,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尊、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等因素上。对同伴和学校影响作用的研究非常少,Felsman和Blustain(1999)对同伴关系与职业探索从关系理论的角度指出,亲子依恋、性别和年龄在被控制之后,同伴关系变量(包括同伴依恋、亲密性和相互性)对职业探索依然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2]可惜的是,后续及相关研究并不多。所以如何利用这些近端因素的作用促进职业生涯发展可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从以上的回顾可见,对于职业探索的研究主要是西方国家,而我国关于职业探索的研究却很少。而且对于职业探索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即将或准备就业的高校大学生,很少研究青少年群体尤其是初高中学生。这都值得研究者给予关注。

参考文献:

篇(2)

萧伯纳说:“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敢于梦想,敢于探索,这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化学史上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苯环,化学家发现了这个物质,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它的结构,他试了一次又一次,最终在一个梦中,他看到了两条蛇,那蛇身扭曲,最后一条蛇的头部咬住了另一条蛇的尾巴,另一条蛇也如此。化学家惊起,大呼:“为什么不能这样?”在那之后,苯环的结构式被发现了,这不正是一种探索的精神?

我们习惯了被束缚,以至于渐渐失去了探索的能力,对于未知的事物,习惯了逃避,缺少迎上去的勇气。但是,我明白束缚的痛苦,向往自由地去探索。我喜欢天马行空,喜欢思考一些看似无聊的问题,但我并不觉得这很无聊,反而会感到放松,当思维不受控制,开始飞向外太空,那便成了一种探索。

探索自然,观察大自然中每一个生物,即使小如蚂蚁,也有它们存在的意义。探索知识,遨游于书海,探索从未领略过的海洋,那一刻,生命变得那么充实。探索情感,去想想爱我的每一个人,想想我爱的每一个人。那一刻,愉悦便无处不在。

探索,是万物的源泉。我相信没有它的话,一切便会停滞不前,世界将失去色彩。当猴子尝试双腿行走,预示着人类要出现了;当牛顿捡起那只苹果,预示着物理定律会出现了;当贝多芬奏起了乐曲,预示着艺术会完美了。这一切都来源于探索,要勇敢地去试一试,无论等待着的是多么艰险、多么困苦的未知,都要迈出那一步。

篇(3)

“动什么”首先要动的是教师。

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识结构与水平,均决定了他们对老师的依赖性。教师不动,学生又怎么动?

教师要动起来,对探索活动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还得有一定的驾驭能力。

认识方面,应当承认,我们教师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相当大的误区,集中表现为,他们认为数学探索活动可有可无,其主要观点是,不探索也不会影响相关知识的传授与掌握,是谓无状;另一种观点是,不伦不类的探索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是谓无益;还有一种观点是,承认真正的探索,是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理论上讲,活动越充分越真实,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效果就越好,但实际情况是,活动的期望值与实效的反差之大,且难以控制探索结果朝着预设的方向进行,又得不到足够的时空支持,以至于不得不转向支持前两种观点,是谓无序。

这些观点给了一些教师充足的理由,那就是与其探索活动无状无益又无序,不如不探索来得简便易行且有效。所以,这些人在一般情况下会舍弃教材给定的探索活动,直接用灌输的方式处理探索活动的问题。更可怕的是,在可以预见的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些具有浓厚传统色彩的课,会得到广泛的认同,且良好的教学业绩,足以支撑这些做法,使得它们的日子相当滋润。

这样的认识误区,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师动起来了。

驾驭能力方面,也应当承认,我们教师当中,有一部分人缺乏,甚至没有这种能力,有待于培训和帮助。这样的师资队伍和力量,也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师动起来了。

“动什么”其次要动的是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动,教师再怎么动,都是徒劳,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如果说做练习也是一种动,而且学生又没少做过练习,那么就不能否认,学生其实是有在动的。只是这种动,只是在动笔(其间当然也在动脑动手),远不是本文所强调的动脑动手做实验、搞探索活动的那种动,更不是动脚的动。所谓“动脚”,是指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事实上,数学探索活动局限于课内,局限于校内,很少有在课外做的,更加没有在校外做过。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动脚是目前数学探索活动最大的弊端之一,其它如高中、大学也是如此。而其后果是十分可怕的。为什么建国近七十年,新中国一直与“诺贝尔奖”无缘?我们认为,这恐怕与从中小学起学校内外隔绝,导致各种探索活动因为不动手不动脚而成为纸上谈兵式虚伪活动不无关系。

由此我们强调,学生动起来,一定是动脑动手和动脚相结合。

“动什么”再要动的是社会资源。

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不向学生开放,安全的紧箍咒紧紧戴在学校和教师的头上,凡此种种,都使得数学探索活动只能在校内、不能在校外组织开展。这样的探索活动显然是有缺陷的。因为学校和教师所能担负的和所能给予的,毕竟是有限的。

当然,数学探索活动的主渠道在课堂内,我们有责任把课堂内的探索活动组织好,使学生能由此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有能力走出课堂走向校外开展真实的数学探索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也承认,目前数学探索活动在主渠道内还做得远远不够。

但是,还得强调,校外广阔的天地,是数学探索活动不可或缺的辅助渠道。保证数学探索活动在校外动起来,是检验校内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探索活动)是否有效、是否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标准和环节。

什么时候,社会资源(特别是社会人士)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为其活动开启方便之门和绿色通道而成为学校教育活动忠实的志愿者,并真正担当起教育者的责任,数学探索活动才会真正动动来。

“动起来”最后要动的是眼和笔。

动眼,在这里远不是看课本那么简单,而是阅读课本以外的数学书籍。

我们估计,数学阅读,一直都是学生和教师的软肋。实事上,教师的教学过程鲜有阅读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也鲜有阅读的习惯。更可怕的实事是,我们没有阅读的空间,包括阅读场所和对象。没有阅读,便没有交流,更没有探索可言。但是要承认,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支持阅读,只是我们没有这样做而已。

动笔,在这里远不是做练习时动笔那么简单,而是指动笔做文章。

把做数学探索活动的假设、实验、猜想、现象、思考、经验等过程与心得感想加以描述、综合、分析和阐释,经过沉淀,形成文字,表达我们知道什么、如何得知这些和为什么知道其重要性的过程,就是做文章。做文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过程,是“数学探索活动”的最后表达或表现形式。有所思,就有所得;有所为,就有所立。著书立说做文章,直抒胸怀,阐明真相,这是十分自然的,也是不能被省略的。

只有把眼和笔动起来,以阅读改善学习品质,以文章升华学习素养,才能使数学探索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高度等诸维度真正动起来了。

二、数学探索活动:怎样才能活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年龄越小,这种欲望愈强。

这种人的内心需要,就是数学探索活动“活”起来的物质基础。我们注意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要以满足和挖掘的方式来尊重和保护这一物质基础。然而这一物质基础在目前是相当珍贵和脆弱的,需要真正的尊重和保护,就像当今世界的自然环境一样。

所以,要使数学探索活动“活”起来,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论在课堂还是课外,尽量满足和挖掘学生的这种内心需要,尊重和保护活动“活”起来的物质基础。

要使数学探索活动“活”起来,关键的是教师有认识,有能力,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当然,教师动起来并且活起来,其中还有一个解放教师思想和手足的问题,需要教师的管理者,包括政府和学校给予他们足够大的时空,这是另一个重大课题,在此不赘述。

中考就是评价,评价就是导向。实事上,中考对数学探索活动的评价与导向,依旧是局限于试卷纸上那种狭隘的“动脑”的活动,它与“动手”没有多少关系,与“动脚”就更加无关了。“动脑”的活动是一种“看起来很美丽”的思维体操。评价和导向如此,数学探索活动又怎么能够“活”起来!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自主探索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增强和强化探究活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既有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开展,也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有效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其优势,创设一个愉悦、宽松、合作的学习氛围,来促进语文课堂自主探索能力的提高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可以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中,不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讲解教案上,而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初步了解知识要点,再从教师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获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结合实际、探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帮助学生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从整个语文单元的高度来连结知识点,实现单元训练目标。与此同时,以多媒体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语文探究学习空间,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做好探究活动准备,给学生提供鲜活的语文学习资源。将语文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整合语文学习资源,以画面影像的方式强化理解,发散语文思维。例如,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师在这堂课上所要关注的就是语文教学的探究性特点、学生学习特点以及课堂评价特点。《三国演义》具有浓厚的文学性和军事故事性,而《草船借箭》作为其中的经典故事,极具吸引力。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关于《草船借箭》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激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欲望。让学生按照课前的预习来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如“诸葛亮神机妙算在哪里?”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根据课文来探究诸葛亮为什么能“识人心”“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等等。并以课文为中心,让学生交流讨论,并进行发言。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始终要注重学生的探究体验过程,让他们感受探究学习的魅力,并注意探究性学习中的评价方法的运用。

二、运用多媒体,锻练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我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课文的导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到分析理解课文,到小结归纳,都创造机会,让学生来进行自主探索交流。如教学《黄河象》一文,从审题、阅读交流文章的内容安排,到课文内容如何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都由学生自己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课题一出现,学生即运用已掌握的审题的一般思路开始了审题交流。有个学生提出《黄河象》到底是重点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还是黄河象的来历?是介绍黄河象,还是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通过观看录像,阅读课文,加上老师适时的步拨: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容易,说明黄河象化石为什么保存得那样完整难,科学家为了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对黄河象的来历进行了严密的假想,故应着重来探讨作者怎么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至此,学生的交流进入到对课文内容及思路的揣摩。我顺势引导:默读课文,以文章的重点内容为基点,可划分为几块?少顷,自主探索交流继续:“我认为文章按主要内容来划分,可分为三大块:先介绍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形象,再写科学家对黄河象来历的严密假想,最后写人们发现了发掘这具黄河象化石。”段落划分好,学生进入理解课文重点内容过程,他们发现问题:“假想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什么?”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利用计算机反复显示主要过程,通过探索讨论,学生一致认为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黄河象失足落水陷进淤泥淹死河里,并引申出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此时,却有学生提出为什么黄河象会失落水淹死在河里?有的说因为不小心急要喝水,有的说因为石头滑,有的说因为天气热……面对学生零碎、不全面、不系统的答案,我再次利用多媒体,通过看全过程再选词填空,使之变得有条理,引发科学家假想黄河象从(热)――(渴)――(喝)――(陷),最后淹死河里的结论,并指出这个结论是科学家从已知求未知,以结果推原因,运用逆向推理的方法推出来的。这样,学生一次又一次的主动探索、发现构成教学过程的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环节。学生发现就头号,懂的就讲,老师则因势利导,于学生疑惑处启发,于思维陈列阻塞处引导,于学习关键处点拨,起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多媒体那创设阅读的问题情境,把矛盾引入阅读过程,为加速思考、探求新知提供内部动因的特殊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篇(5)

现以《不贪小便宜》一课为例,具体介绍一下“引导探索性教学法”在思品教学中的应用。

一、根据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特点,由外部调节向内化发展。先由课题引导探索,使学生产生学习 需要。新课开始直接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根据课题“不贪小便宜”来说一说:从这个课题上看,我们在这节课 中应该学到哪些知识?通过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归纳总结为以下几题,然后展开自由讨论。

(1)什么是贪小便宜?

(2)为什么不贪小便宜?贪小便宜的害处是什么?

(3)怎样做到不贪小便宜?

根据以上三题引导学生自己设疑,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这就形成了一个激情引趣的良好开端。

二、根据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由简单向复杂方向发展的特点,由课文情节引导探索,在特定的情境中 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教育。在学文明理中引导学生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遇到关键处停下来进行讨论、分析,教 师强调认识构建的过程:

第一部分由开头至“怎么多找回一元钱”。这部分是遇到问题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设想:“赵虹发现买东 西时售货员阿姨多找回一元钱时,会怎样想?”学生会从正反两个方面设想赵虹的想法。接着引导学生讨论: “如果你是赵虹,你会怎样想?为什么?”此问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评价前一个问题中的正 反两种想法。在评价的过程中,所重视的不是知识性的结论,而是在讨论中的给思想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 自己分析问题、判断是非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同时教师也掌握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真正思想动态,为及时 反馈、调控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信息。

第二部分由“这时弟弟”至“赵虹飞快地向商店跑去”。这部分写思想矛盾斗争及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 是实现认知目标的关键部分。所以要引导学生着重体会爸爸的话,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机会。在讨论中按独立思 考共同讨论检查核对初步评价的程序开展学习。教师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通过生 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形成网络化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思想与智慧能得 到激发与共享,从而明确贪小便宜的害处,解决教学难点。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听了爸爸的话,赵虹与 弟弟分别会想些什么”。设计这一问题是引导思想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上述的讨论与探索,形成统一道德 观点——不贪小便宜。

第三部分由“你买什么”至结束。这一部分是赵虹不贪小便宜的道德行为实施的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进 行心理体验。通过对售货员收到返还的一元钱时的感激与敬佩及赵虹听到表扬时的高兴与自豪的情感体验,使 学生自然地产生“我也不贪小便宜”“贪小便宜可耻”的思想,促进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为形成道德行为奠 定基础。

三、根据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由不稳定性向稳定性发展的特点,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新课开始 时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汇报学习成果,从而达到认知目标。

(1 )通过举例上升为理论:有机会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没有据为己有,就是不贪小便宜。

(2)贪小便宜的害处大:给自己种下了坏思想的种子, 给他人带来损失。

通过引导,给学生提供归纳总结、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的机会。同时,在充分探索中学生自己进行了认知 加工,由具体到抽象,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由不稳定性向稳定性发展,达到了认知目标。

篇(6)

【关键词】搭建;自主探索;平台【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253-0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可。但是一些实际课堂教学中,从表面看,教师安排学生操作、讨论等活动形式,颇为热闹,实质上是“老师让我们摆的、让我们做的、让我们说的”学生的思路仍然限定在教师设计的框架里,思维受到禁固,课堂上的自主学习知识流于形式。要真正把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必须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留有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真正经历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经历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的产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数学结论得出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目的。

1营造宽松的探索氛围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而课堂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宽松的环境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教师要把关爱、激情、微笑、信任、宽容带进课堂,营造宽松、自由、融洽、和谐的氛围,以乐观向上、充满情趣的引语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的探索“导航”。

2提供充足的探索时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角”。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读书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相互切磋和争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使课堂教学做到: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获得,只有在学生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教师才给予适度点拨。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当学生经过计算发现4×25+2×25与(4+2)×25相等,20×15+20×9与20×(15+9)相等时,我没有直接引导他们总结规律,而是把要探究的内容抛给学生:“如果不计算,怎样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呢”?学生开始是独立思考、继而是小声讨论,后来纷纷争着发言:4×25+2×25表示4个25的和与2个25的和相加,25是相同加数,一共有(4+2)个,所以,等于(4+2)×25……学生从乘法的意义入手,解释了每个等式,兴奋的脸上显示着意犹未尽。我又提出:你能自己写出一些类似的等式吗?学生立刻信心十足地投入学习过程中了。并且能利用写出来的大量等式,通过观察、分析,自主发现规律,尽管语言不是十分完善,字母选用的不尽相同,但是都能体现出乘法分配律的主要内容。

3提供实践探索的机会

小学生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思维还需要直观实物的支持。因此,教师应根据探究内容的难易程度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操作—发现、猜想—验证、观察—归纳、类此—联想”等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我尽可能留给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一课时,按传统的学习方式,一般的教师是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进行演示,在圆锥形容器里装上水或沙子,然后倒入圆柱形容器里,让学生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最后得出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这样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单一的,引导学生推导公式的过程显得比较呆板,不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而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却改变了这种学习方式,而是先请同学们大胆猜测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有无关系,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有怎样的关系?为了让学生验证猜测,教师给各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有实心的圆柱和圆锥,有空心的圆柱和圆锥,它们有等底等高的,也有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不等高的;还有天平秤和大米。然后,放手让各组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推理与交流,使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最终发现了“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这一规律。这一过程,学生的学习情境被激“活”了,学习方式也变“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4提供自主建构的平台

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不能把现成的方法和结论告诉学生,而应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探究平台,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推理、交流与反思,自主建构数学知识,体会“创造”数学知识的快乐。

教学“笔算42 ÷ 3”时,如果教师把让学生掌握算法当成唯一目标,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算”,那么,学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自主创造与深层感悟的机会。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尽管有的教师反复强调竖式书写的格式和顺序,并试图通过训练达到让学生熟练掌握算法的目的,但事与愿违,结果依然有不少学生“将葫芦画成了瓢”。为此,我为学生提供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将抽象的竖式计算顺序与形象具体的分小棒过程建立联系,亲身经历竖式的创造过程。先是银幕出示42跟小棒,让学生思考:怎样把这42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同学;接着由学生上台演示分小棒的过程,要求边摆边说分法;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列竖式,5分钟的时间学生就构建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竖式:

面对这些竖式,学生仔细观察、倾听“创作者”的介绍、经过讨论、评价,一致认同第三道竖式的写法合理,思路也清楚——“ 这一步一步的写法跟刚才我们分小棒的步骤是一样的。”从表面上看,这样做延长了竖式展现的教学过程,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让学生充分经历竖式的创造过程,清晰地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才能真正掌握竖式计算的算法。

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索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教师只有更新教育观念,努力为学生的探索学习提供充分的条件、时间及空间,搭建适当的探索平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研究知识、构建知识,才能使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左秀兰:《小学数学探究教育方法论》。吉林大学出版社

篇(7)

【论文摘要】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动力。艺术创新受到民族文化、道德、法律等社会条件的制约。对危害社会又阻碍艺术健康发展的极端的艺术探索、艺术创新,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是错误的。宽容对待艺术探索、艺术创新,展开正常的艺术批评,是艺术繁荣和发展的要求。

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动力。艺术要发展,就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然而,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探索和创新,探索和创新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不顾民族文化、道德、法律的制约,热衷于展现黄色的、的主题和出格行为等等所谓的探索和创新,既不利于艺术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一、民族文化、道德、法律制约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为社会意识形式之一的艺术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艺术虽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等特点,但它必定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艺术探索、艺术创新只能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进行。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复合体,经济政治文化又具有内在的联系。一方的变化受到其它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方的变动必然引起其它方面的变化。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政治经济的制约而单刀直入,也不能离开政治经济的制约而畸形发展。文化是由科技、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思想等因素构成的精神力量。组成文化的各因素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因此,作为文化因素之一的艺术的探索和创新,不能不考虑道德、法律等因素的制约。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相互交往越来越密切,相互碰幢越来越激烈。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艺思潮对我国文艺的影响,是摆在我们面前而又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同志早就指出,对待外来文化应本着“洋为中用”的方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而,在艺术探索、艺术创新中,一些人分不清香花和毒草,对外来文化全盘照搬,机械模仿。近几年,对我国艺术影响较大的是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消解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艺术作品与非艺术作品的界限、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把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作品与非艺术作品、艺术与生活等同起来,取消艺术的审美、认识、教育等功能,是后现代主义文艺的基本特征。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负面影响下,艺术领域出现了以消解民族文化、道德,甚至法律为时尚,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象,浮躁、刺激、自我抚摩、回避是非、消解道义、逃避责任、告别崇高、低俗化、庸俗化等有所抬头。前几年,行为艺术极端化比较突出,吃死孩子、烙印、植皮、把人脑制成脑浆到超市去卖、男女摞在一起等行为被赋予了艺术的意义。近几年,也出现了《@41》及把自己的女性外阴特写照公开展出的事情。搞笑要有一定的限度,超出一定度的搞笑就会走向变态。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能看到一些搞笑走向变态的“艺术作品”。如可口可乐广告竟是在卫生巾上用可口可乐的颜色涂上可乐瓶的图案;红艳艳的双唇张着大嘴的男性小便池;男青年戴着镶有丰满“”的围巾,女青年穿着织有逼真“男性生殖器”的裤子……。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度”,一旦超出了它的“度”,就会走向反面。任何民族的艺术都有其文化积淀。脱离文化的艺术是悬空的,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华民族有其丰富的文化基础,有重伦理道德、重人格修养、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而极少数行为艺术家搞的所谓“行为艺术”与我国的道德、法律相悖,实属“垃圾文化”,丑恶行为。当某行为艺术家食死婴、喝男性生殖器泡的酒的行为公布与世时,连外国记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前卫艺术的大胆堪称世界之最。康德告诫人们应该从艺术中看到道德的责任。如果艺术没有道德的责任,就会变成社会的毒素。

离开民族文化民族道德,以艺术的名义,进行所谓的创新,实际上是为了名和利。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重要的不是艺术,而是艺术的‘生效’。艺术的背后是金钱。金钱是酵母,是,是动力,是手段,更是目的。金钱的魔力人人皆知。金钱不仅可以使艺术家变得艳俗,同样可以使批评变得浮夸。……美元、市场才是衡量艺术家成功的标准。艺术家成功了肯定有钱,最有钱的艺术家肯定就是最成功的艺术家。于是,按照这种’现钞主义’价值原则,吕澎的‘90年代艺术史’在一些人眼里,自然也就成了变相的财富论坛或者类似财富排行榜的化名册”。“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政治波谱、玩世现实主义等品牌化艺术以及至今仍在’倒卖’中国古董的艺术家的的一些作品已成为西方艺术大餐不可缺少的中国‘春卷’。……它部分地满足了中国艺术家渴望与西方交流、对话的欲望,并使一些艺术家一夜暴富或步入小康”。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某艺术批评家“面对当时正轰轰烈烈的中国前卫艺术用最不招人喜欢的腔调说:中国前卫艺术家都是倒爷”。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以美的感染力来教育人民,鼓舞人民,号召人民,动员人民。落后的腐朽的黄色的的艺术作品是污染社会,败坏道德的毒源,是毒害人民的鸦片。离开民族文化、道德、法律所谓的艺术探索艺术创新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毒瘤,其危害性不可低估。如不坚决抵制,就有进一步蔓延的危险。艺术探索、艺术创新是艺术发展的有效途径,不能因为存在一些背离民族文化民族道德甚至法律的“艺术”行为,就全盘否定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总书记在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作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指出 “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文艺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积极创新,大力推进文艺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的充分发展,才能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不断增强文艺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担当起重大的社会责任,肩负起神圣的历史使命,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积极反映人民心声,反映时展的步伐和趋势,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呼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头和生命力所在。

二、对危害社会又阻碍艺术健康发展的极端的艺术探索、艺术创新,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是错误的

后现代主义宣扬“当代艺术可以乱搞”、鼓吹“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否定基础主义、本质主

义。后现代主义鼓吹艺术创作无须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艺术作品也无须反映事物的本质,只要反映生活的瞬间就行。离开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和法律相悖的极端的“艺术”行为之所以有一定的市场,在于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我国的负面影响所致。在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负面影响下,有些艺术家没有崇拜对象,没有权威,主张艺术创作无,无规则。他们敢于向优秀文化、道德、法律挑战,自认为吃死孩子、植皮、放血、烙印等是在艺术探索,是在艺术创新。对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中存在的不良现象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客观上助长了极端的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的蔓延。

担心对极端的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的批评会影响艺术发展,主张不要对艺术创作进行批评,让社会和观众去判断、取舍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认为艺术发展就象“大浪淘沙”,随着时间的推移,好的作品终会保留下来,不好的作品终会淘汰。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淘“沙”?是通过争鸣,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淘汰落后的腐朽的因素,还是让极端的“前卫艺术”随心所欲的蔓延。认为艺术创作只对艺术家的内心负责,不必背负沉重的社会责任的观点,同样是错误的。艺术只是表现,只对自己负责的观点与发展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道而驰。

担心对极端的前卫艺术的批评会导致相反的结果,认为“批评就是宣传”,因而放弃批评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这种观点认为在极端的前卫艺术作品未公开之前,民众在未知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报道它,批评它。如果报道它,批评它,客观上起到了宣传作用。笔者不同意此种观点。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封锁消息是不可能的。

认为本来清楚的概念和问题,经讨论后反而变得五花八门,越来越不清晰,因而主张对流行的某些艺术思潮不去讨论,不去争鸣的观点,实质上是逃避的表现。对文艺思潮展开讨论,势必引起各种观点相互争鸣。通过争鸣,才能统一认识,才能防止和克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侵蚀,才能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认为讨论使问题越来越糊涂的观点,在于只看到讨论的某一阶段,而没有看到讨论的全过程所致。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艺术探索中出现的有悖文化、道德、法律的行为应展开争鸣

和批评,引导艺术探索、艺术创新走上正确的道路,是正直的艺术批评家、艺术评论家的责任和使命。

三、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艺术探索、艺术创新

对待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只要不是,反人类,反道德的艺术探索,都不应该横加干涉,但正常的艺术批评,还是应该具有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只有通过争论,通过说理斗争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待艺术探索要以冷静的态度,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平静地面对,切不可凭着一时的激情和冲动,横加指责,粗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区别。道德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道德。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各行各业又有自己的道德。艺术领域自然也有自己遵守的道德规范。社会道德与行业道德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社会道德是对行业道德的抽象和概括。由于各行各业的特殊性,其道德又有独特之处。一般来说,行业道德不能违背国家民族的道德。艺术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道德规范。从艺术发展角度上来看,对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应持宽容的态度。但宽容不是无原则的,无限度的,宽容应有自己的底线。

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艺术探索艺术创新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多样性,由于艺术的特殊性,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艺术探索及艺术创新不同的标准。

有些艺术家从艺术发展的角度出发,片面强调艺术探索、艺术创新。这些人认为艺术具有相对独立性,超出一般人的审美能力和道德要求。艺术探索要排除一般人的干扰,不要过多地考虑社会道德的制约。至于社会的稳定和道德的文明,那是政府的事情,不是艺术家考虑的问题。这种观点割裂了艺术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错误的。艺术是社会的艺术,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艺术作品只有与社会进步社会道德相一致,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精神保障和动力,才具有生命力。那些与社会进步社会道德相悖,污染社会环境,消磨人们意志,腐蚀人们心灵的艺术,肯定会遭到人们的反对,是没有生命力,没有前途的。艺术家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人,艺术家创作也不是纯个人的事情。如果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成为陶冶人们情操,激励人们奋发前进的精神力量,就会得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如果创作的作品是危害社会的毒素,自然遭到社会的反对。

大多数艺术家从社会稳定与艺术繁荣相统一的角度出发强调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要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伐。坚持党的文艺方针,正确处理社会道德和艺术道德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创作出鼓舞人们斗志,激励人们奋发前进的不朽作品是时代赋予艺术家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