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人格教育论文

人格教育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11: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人格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人格教育论文

篇(1)

虽然目前我国的中学生人格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存在着人格问题。正因为现在的青少年观念错位,是非混淆,以至于他们把正常的遭遇也视为不正常的,增加了增加的心理压力;同时,现在的青少年由于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据有关统计,中学生人格健康者在初中生中的比例是15%—20%,高中生的比例为20%—25%。学习过度焦虑是中学生的一大困扰,在学习压力和升学竞争的现实下,一些学生常常会感到压力很大,处在紧张状态,很少与人交流。这种焦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甚至过度焦虑还会导致学生精神状态低迷,自暴自弃等不良个性倾向。学习的过度焦虑又会导致厌学情绪的滋长。学业成绩在多数家长眼里是非常重要的,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孩子们就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在优胜劣汰的应试教育中失去了轻松和快乐。一些学生自卑感很严重,对自己缺乏信心,或者因为相貌、家庭条件不好,担心别人瞧不起而变得郁郁寡欢;或者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或者怀疑自己的能力,总觉得事事不如人而自我埋没,妄自菲薄。另外,情绪不良,人际交往困难,也是影响现在的学生的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影响中学生人格的主要成因来自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三方面的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合格的人才,因此必然综合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把基础教育引向狭小的死胡同,教育方式陈旧,灌输式教学使学生什么都不知道,又什么都不会。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厌学情绪加重、自暴自弃等不良因素发生。其次,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们的家教态度、方法,内容。形式及策略等诸多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对自己的子女期望过高,给子女太多压力。有些家长对子女溺爱过度,为了孩子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除了学习,什么也不让孩子做,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家长对孩子的干涉过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外,还集中反映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及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二、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格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中学生人格教育的主要阵地。那么应该如何做好对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呢?笔者认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内容特点决定了它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学科渗透的主阵地。

(一)教师应当注重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形象感染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其思想、行为、作风以及仪表和气质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在其自身形象上出一点点的疏漏。特别是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必须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带头对学校制定的规章记录严格遵守,自觉维护社会公德,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要带头先做到。同时将自己高雅的情趣、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表现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中,通过自己自律、敬业的良好人格形象对学生进行感染。如,在玉树发生地震的时候,学校组织捐款,但是有些同学只捐了1元,而在平时他的零用钱也不止一天十元钱的水平,在课堂中我就这一事件对同事们展开了有关人性、爱心、人道方面的教育,但有的学生就问我捐了多少,我告诉他们我捐了1000元,他们就再也不出声了,而后我开始了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学生通过这堂课都充分的、真诚的表达出了自己对灾区人们的祈祷、关心以及以后会对灾区更加帮助的决心。通过这次事件可以看出表率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的人格形象十分的重要,而思想政治教师的人格形象更加的重要,一个政治教师如果连人格魅力都没有,那即使他的课再怎么精彩也无法对学生起到深远的影响。

(二)教师应当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因势利导

人格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对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行培养和塑造的过程需要从学生自身的人格特点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出计划。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他们有意安排一些出头露面的机会,同时需要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其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有的学生性格脆弱,对于该类学生在犯错误的时候,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方式,给他留有一定的面子,同时需要对其良好行为适时的给予肯定,使其不会由于挫折而消沉;有的学生狂妄自大,对于该类学生,需要对其缺点注意留心观察,收集有关资料,课后与其进行私下谈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让其能够不断完善自己。

(三)教师必须树立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的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学生,而应当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思想,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由此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平时需要与学生经常交流,注意倾听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表扬和鼓励,若意见属于正确的、积极的,则予以采纳。若是教师自身存在的不足,则需要进行相应的自我批评,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同时,教师应当经常转换视角,站到学生的立场,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由此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中必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以宽厚的同情心来理解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能够更多的体验到被人关注、爱护的温暖与幸福,并且能够对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与自豪的得到更多的体验。

篇(2)

论文摘要: 本文试从诚信教育价值选择的角度入手,论述中国传统诚信观、和谐社会理念以及科学发展观对当代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指导意义,以在思想上对高职诚信教育建设作出有益探索。

诚信问题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诚信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要求,对当代高职生而言,诚信也是一种人格品质和信用资本。高职诚信道德建设,对提高高职生的道德水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实现诚信教育的价值和效果,就必须重视诚信教育的价值选择,科学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对于诚信教育的成败具有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只有把握了诚信教育价值选择的规律和方向,才能使诚信教育的实践产生出实效。高职诚信教育的价值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追求真善美,它的根本价值取向则是为了实现道德至上。在当前“诚信缺失”和“诚信危机”的社会形势下,我们要求在价值选择的过程中,能够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指导、以和谐社会建设为平台和目标和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

一、回归传统: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指导诚信教育

在我国古老灿烂的文化中,诚信思想占据有重要的地位,诚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我国古代的各派学说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关于“诚”,《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不自欺也。”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是说,只有内心真诚才能达到明晓道理,这叫做人的天性。

关于“信”,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并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称为“五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信必行,行必果。”(《论语·子路》)“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孟子要求“朋友有信”(《孟子·藤文公章句上》),《吕氏春秋》中说:“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吕氏春秋·贵信》)

总之,古人对诚信观及诚信教育是非常重视的。我们在诚信教育的价值选择中,应提倡思想回归传统,批判性地继承和弘扬古代的诚信思想,深入挖掘传统的诚信资源,对于在高职生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诚信教育手段,以传统诚信思想渗透进当前诚信教育过程中。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教育者在发挥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必须敢于创新,善于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和现代化教育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感。高职院校在加强诚信教育过程中,可以建立专门的诚信教育网站,扩大诚信教育的影响力,可以开设网络诚信教育课程,结合学生实际,对某些诚信缺失问题向学生做出解读,还可以采用讲座、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诚信教育相关信息,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善教育状况。

第二,构建高职院校诚信教育体系,通过“两课”教育与诚信教育专门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诚信校园文化氛围。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思想现状,根据高职生的心理特点,解决学生在诚信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走出诚信“误区”。构建诚信教育体系,还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学生实现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诚信意义和价值的重要平台。诚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文化名胜、弘扬传统文化活动等方式,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第三,加强对诚信教育者的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教育者的诚信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诚信教育者是推动诚信教育建设的主体和实施者,教育者的工作作风、精神面貌、传统文化素养等,对诚信教育接受者具有示范效应。只有通过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才能实现并坚定高职生的诚信信念。

二、关注生活:以和谐社会为平台建设诚信教育

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憧憬和追求的美好理想和目标,和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价值观念。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目标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它对高职生的诚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在高职生诚信教育的价值选择过程中,应该基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以和谐社会建设为平台,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转贴于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原则。“和谐社会”蕴含着人文、人本、人道等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高职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尊重他们的人格价值,尊重他们的合理需要,尊重他们的能动性、多样性和创造力。诚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坚决反对“管控压”的教育方式,根据高职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正确地引导他们诚信思想的发展,使其具备社会所需要的诚信品德和人格素质。

第二,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高职院校是对高职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阵地,校园文化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生诚信教育工作的实际载体,必须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和谐的校园文化对高职生诚信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必须在校园中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在和谐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中,高职生更容易培养出和谐共处、讲诚信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观念。

第三,培育高职生和谐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包含了塑造“和谐人”的理念。任何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符合社会需要的教育内容内化为个人的内在信念。和谐的心理是接受教育的基础,诚信意识是形成理想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完善的人格心理又造就完善的诚信意识。诚信教育也必须重视在“和谐人”理念下,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塑造和人格教育。

三、启迪人生: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诚信教育

科学发展观呼唤一个诚信、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高职院校的诚信教育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才能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当前诚信教育所遇到的危机。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诚信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目标。科学发展观有两个基本的内涵: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的发展,这其中包括了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包含有社会秩序、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和谐等方面。在全民中形成普遍的“诚信意识”,形成一种“诚信至上”的社会公德,诚信教育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也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原则,人的发展不仅包含了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发展,也包含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还包括人的个性、素质、品德的全面发展。诚信教育以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为目标,是建立和谐社会关系最基本的保证,也是提升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基本保障。

第二,诚信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诚信教育应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首先,诚信教育要讲究统筹协调。高职生诚信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在高职院校这一主阵地中进行,还必须使教育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贯穿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因而不仅要统筹协调诚信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还必须重视协调家庭、社会及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的关系和作用。

其次,诚信教育还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这要求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必须使教育本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必须使学生保持可持续发展性。要保证诚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性,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化发展,根据社会的实际,不断在诚信教育的理念和观念上革故鼎新,在教育的方法、内容、机制和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总之,只有立足于高职生的全面和长远发展,诚信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和时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伟平.论价值选择的主体性和合理性[J].湘潭工学院学报,1999,(1).

[2]朱永新,徐艳,秦燕编.诚信启示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困境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外部环境和教育对象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产生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消极应对的状况。“专业课认真听,选修课随便听,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想听”这几乎成了大学里一个公开的秘密。直面新形势下的新特点、新问题,从学生主体的课程价值取向的引领,课程内容的革新,民主教学与多元评价的保证,真、善、美统一的教师人格熏陶等方面入手,充分协调和发挥课堂教学的各种主要因素的良性互动,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积极上进、思维开启、乐于实践的良好氛围中高效地学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教育的困境,提高实效性,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价值体系。斯普朗格认为,教育可以为教育者摄取种种文化价值,并使这些文化消化在人格生命中。个性的形成是不同的人追求不同价值行为的结果。这就足以说明课程蕴涵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对学生的意义之重大。正如“没有某种关于受教育的人的理想,就无法从事教育。”

现有课程过分强调国家与社会利益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要构建新的课程,就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价值观作为引领,从学生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需要出发,进一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其价值是人的价值的重要表现。进一步说,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追求,实际上是对人自身价值的追求,两者相互关联,内在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价值最充分实现,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理想境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健康的个性,使他们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强烈的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自由人和幸福人。

因此,构建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必须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从学生需要出发,培养自由幸福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走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

(二)革新课程内容,力争做到三贴近

据调查,传统的教材与学生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相对薄弱。现有教材的内容没有很好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思想发展实际,没能及时反映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更没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认识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而关注大学生作为人的本性需要,关注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与可能的内容、与学生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的内容才是学生可接受的、可发展性的德育教材。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弗洛姆强调,“人的生存状况中的需求”是构成人性的更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人的各种人格特征是在满足形成各种人格特征的需要的行为中逐渐形成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内容必须及时更新。

1.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要与时俱进,紧跟形势,密切联系现实社会发展的实际、改革开放的实际、学生思想动态的实际,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主题之中,将现实社会中大量丰富、具体、鲜活、生动的事例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中来。对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某些负面现象,则要以的最新理论成果予以说明和合理解释,使学生心服口服,体现的理论魅力,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性和时代性。

2.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根据新课程新教材全国一本通的前提下,从本地资源实际与学生的实际出发,自主开发实践课程资源,弥补课程结构单一的局限。

3.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研究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及时将自己及他人的新的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具有新鲜感、时代感。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给学生新的知识和新的信息,做到寓思想性于知识性之中,更好地吸引学生,增强教学效果。

(三)与时俱进,重构新的教学方法

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与时俱进,倡导新的教学方法,在实施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精神,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与主体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构自己的教学行为。

1.从强迫学习到引导自主学习。改变过去被动接受学习的现状,实施研究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要多使用“为什么”、“怎样理解”、“表现在哪里”这样的语言,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头脑始终处于思维的活跃状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要经常提出讨论题并给学生开列出阅读参考书单,要求学生在阅读图书资料的基础上做好发言准备,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意见,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将大家的思路统一到正确的观点上来;要多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明白自己想学什么或者想获得什么,发现自己潜能,确立能够达到的目标,发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懂得自律是自己的责任。用自律代替纪律,在关心自己的时候也能关心他人,在民主自主的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成长。

2.从教材、教室走向现实生活世界。依据建构主义理论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特点,在进行课程教学的同时,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实际,从生活现象与生活逻辑出发,选择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分析现实热点问题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索研究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组织学生参加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满足学习者对外界的渴求、好奇心和冲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体验,在社会实践中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 3.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电子、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高度发展,大量的现代教学媒体应运而生。而国内外大量历史图片、录像资料的公开,也给教学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直观生动的图像资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说不清、道不尽的缺陷,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节省学时的双重效果。

(四)建立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多元评价体系

学习评价方法对于一门学科的进步,并不比学科本身的作用小。但是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界限,都有自己的特点、长处和缺陷。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但量化并不等于科学,错误的精确比模糊更不准确,更不安全。狄尔泰说:“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单纯的、绝对的量的评价是无法对人说明与理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很难用简单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一个复杂的精神系统。要倡导多元评价方式,体现精确性与模糊性评价相结合,定量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等原则。

1.从评价客体来说,应面向每个学生的多元基本素质。突破对学生单纯认知评价。既要评价认知,更要注重评价个体的道德、责任、态度、情感、合作、价值观与审美观等方面内容。

2.从评价的载体看,应创生多元评价情境。根据评价的目的、性质、对象不同,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实际,利用课题研究与论文、辩论、情景测试、观察、对话、问卷、判断、课堂主题发言等开放性质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

3.从评价主体看,应构建多元支持性评价体系,改变老师一元评价的局面。依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事件与信息,通过老师、同学、自我等评价主体参与评价,共同激励、建构学生发展。

4.从评价手段看,应综合运用多元评价工具,改变单一的终结分数评定方法。可采用意见、建议、证书颁发、自我比较、综合评定等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完美人格

1.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智慧力量,它是精神品格的“真”。这种“真”,其本身就蕴涵着一种诱人的魅力,它是教师获取人格魅力的关键。具有这种“真”的品格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就能做到教书育人。政治学科是涉及面很广的学科,除了本学科知识外,还要了解和掌握很多的交叉学科知识和不断更新的新理念、新知识与新信息。特别是在西方社会“西化”中国和信息时代的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的背景下,“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信息文化的获取、选择、判断能力。

2.善良慈爱和信任忠诚的品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道德力量,它是精神品格的“善”。正是由于具有这种“善”的品格,才能以自己的真诚与正直去构筑学生的真诚与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的美好人性去描绘学生美好人性。在这点上,学生对教师会有更高的期望与期待。因此,这种力量的有无,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它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自己的工作作为一种职业,更要把它作为一种“爱”的事业;要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自觉自愿担当起对学生从事政治思想与品德教育的责任和使命的精神。

3.信仰、进取与创新精神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精神品格的“美”。正是这种“美”的存在,才使教师的人格魅力永存。进取性精神品格的最重要标志,正是教师的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与自我提高;创新性精神品格的最重要标志是教师的创新素质,在教学中总是不满足于现成的结论和方法,他们总会超越他人和自我,不断创造出新的教学方法和育人途径,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课程的性质还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职业信仰,还要有坚定的专业信仰,更需要具有这种“美”的精神与美的意识。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真、善、美人格统一于教学实践活动中,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率先垂范,成为追求崇高理想、道德、情操的榜样和楷模。要以自己过硬的专业学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影响学生,以崇高的政治素质和价值追求教育学生。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楷模作用,是走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困境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办法。

参考文献:

[1]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目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2,(12).

[5]鲍东明.让我们了解一个真实的德育[N].中国教育报,2002,(2).

[6]许惠英.人格教育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7]崔新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J].人民教育,2004,(23).

[8]保尔·拉法格.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篇(4)

关键词: 语文活动课程 四个“忽视” 解决途径

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正轰轰烈烈地全面展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于语言文字的规律”,因而构建语文活动课程成为语文课程体系的一大突破,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然而当语文活动课程作为课改的新理念、新实践异军突起之际,却出现了诸多形式化的,比较突出的是以下四个方面。本文对此四个“忽视”的成因及其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1.忽视思维能力的锻炼

语文活动课程,顾名思义就是要“活”起来、“动”起来。“活”主要指课堂形式、活动设计的灵活;“动”,不仅要求手动、口动,而且要求“脑动”。而我们却常见一些语文活动课还停留在“动”的表层形式化上。活动中设计的问题浅显,往往缺乏思维含金量,无须学生进行思维的锻炼,甚而在课堂上出现模仿狗叫熊爬的低幼倾向,让人咄咄称怪。设计者往往为了让课程冠以活动课程的时髦标签,在活动中贯穿着不是问题的问题,形式上似乎也有分组讨论、问答对话,但整个活动过程仅仅流于形式,成为美丽易碎的花瓶,成为课堂可有可无的装饰。缺乏思维价值的答案不言而明,所谓的活动安排还有什么价值,又怎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活动实践可以以课堂为阵地,也可以走出课堂,如影视欣赏、市场调查、走访社区、参观人文景观、了解民风习俗等。然而如今的影视欣赏成了热热闹闹看电影的表象活动,参观人文景观、了解民风习俗竟演化成了单纯的视觉旅游。而关于影片的创意、风格、主题的探讨,人文景观的内涵及现代意义,民俗的变迁和保存,这些颇具思维价值的活动却被忽视淡化。

活动课程应该设计难易得当的问题,既符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能力要求,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活动要让学生经过探讨合作体验到收获感。预设的问题应如同树上的果实,让学生努力跳一下就能够摘到。而这个“跳”的过程正是活动课程中思维素养得到培养锻炼的过程。高中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要具备较高的能力和思维层次,比如学习资料的收集、整合、分析,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多角度对比,社会文化热点的辩证探究,等等。教师通过语文活动课程,让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与时代的脉搏合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辩证分析、敏捷应变、准确表达等能力。

2.忽视教师主导的作用

为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语文活动课中的主体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些语文活动课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活动设计纸上谈兵,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畏首畏尾,不能机智地调整活动进程,甚而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抢了学生的“风头”。学生完全自发的活动,怎一个“闹”字了得。

诚然,语文活动课程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参与,目的也在于激发学生内心的语文学习冲动,并努力通过活动课程使之定型,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并促进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学生的创造精神。语文活动课中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无论是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还是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处处体现教师主导的作用。例如在《祝福》活动课上当学生就“到底是谁杀死了祥林嫂”进行分组交流讨论后,产生不同的意见观点时,教师应该发挥主导的作用,相机点拨,结合创作的背景动机,精要评点,给出主导观点,而不是用一句“大家说得都很好”来敷衍。

为确保学生在活动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处于“动”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准备工作以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科学、合理、有序的活动程序,优化活动课课堂结构。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语文活动课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得益彰,不可偏废。

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把握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帮助学生总结活动的成败得失。这种主导作用贯穿于学生活动的始终。教师要导在活动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既有直接明示,又有间接暗示。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和疑问时,教师适时、恰当的指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将提高学生活动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语文活动课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又与教师”导演”和指导密切联系,不过是教师主导作用更艺术地表现。因为活动课是从实际问题切入的对语文基本知识的掌握,这不仅要求教师对语文知识有精深的了解,而且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活动需要、活动能力等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设计出适宜的问题情境和活动的方案、程序,进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活动课中发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忽视一维目标的落实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一些语文活动实践的目标却一味地定位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美其名曰实现“人文”目标。于是语文活动课穿上“人文”的外衣,美妙的音乐之声此起彼伏,各样精美的图片动画变幻纷呈,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狂轰乱炸后究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获得了什么,提升了什么,不得而知。在自认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下,片面地将语文活动课程与人文性画上等号,过于强调“人文”的形式化只能将语文活动课引入死胡同。

在具体的活动教学实践中,三维目标应该是教学目标拟定的总体思路,而不是机械地要求把三种维度照搬到每个活动设计中,成为新课程对活动课程的统一要求。不同的活动过程设计的侧重点,就可能落实到不同的维度目标,三个维度的目标本身没有高下之分,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很难在每一个活动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落实方法和途径。教师更不必在确定活动目标时面面俱到,牵强附会,非“人文”不可。

语文活动课必须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同样可以在活动中实现。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学生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绝不能因片面追求活动形式愉悦性,而忽略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汇报展示学习成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

语文活动课程有助于真正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翼齐飞。语文活动课能做到把思想性寓于知识性之中,用趣味性带动知识性,使知识活灵活现,更好地把语文教学的审美和人文因素挖掘出来。

4.忽视态度品质的养成

现今对语文活动课的评价,无论是执教者还是评课者,都会找寻活动中的亮点,津津乐道于活动设计的最终圆满完成,以至具体说到到活动中某某同学功不可没,甚而这个亮点还是老师与个别同学课前早就“心有灵犀”的。殊不知这个亮点,恰恰暴露了语文活动过于强调“圆满”的形式化,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性品质心理的养成。

语文活动课必须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学生在个体上存在着差异,每个学生的兴趣所指向的对象是各不相同的,如有的学生喜欢阅读艺术作品,有的学生喜欢看电影和戏剧,有的学生喜欢写诗歌散文,有的学生喜欢辩论朗诵、演讲。多样的语文活动课,正可以提供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知识能力缺陷有目的地加以锻炼。如学生在“听”“说”方面的能力较差,那在语文活动课中教师就可鼓励他参加演讲比赛;学生在写作方面不足,那在语文活动课中教师就可动员他参加校园新闻写作报道组,使学生在语文的缺陷方面得到锻炼和补充。

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绝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语文活动并不以目标圆满完成为终极目标,更应该关注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和端正。活动课本身所富有的实践性、群体性、参与性,就是学生强劲潜能的诱发剂。学生们在一次次“语文活动”中所释放的活力,往往为教师始料不及。学生在好动、好胜心理的驱动下,对每次活动兴味盎然,竭力投入,人人参与并评判,虽有高低,但大家同在一条起跑线上,是公开的,活动着的,显得平易公正,劣者不馁,胜者也为多数认可,乐于容纳与借鉴。活动对班级整体智能的促进更是显而易见的。群体因其活动,个性得到张扬,相互比照、激励,因而产生出可喜的“爆发力”、“探索力”、“凝聚力”等。主动探索的态度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挥。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欲望。在活动课中可以满足学生的这些欲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创造能力的目的。

优秀的语文活动课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心理。在活动课中首先,使活动小组的学生之间获得一种认同感,通过目标一致的努力和奋斗,使彼此之间感情融洽,心情舒畅,亲密合作,从而产生美好的心境,这能使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协作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状态。在这种美好的氛围中,学生就不会把学习当成沉重的负担,也不会带来过重的焦虑,而是会思路活跃,想象丰富,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如在课本剧的排队练过程中,学生们自由组合,通过排练、对表演成败共同的关注,他们的创造力和探讨问题的精神在相互的协作中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终的目标已不再是简单的语文能力,而是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应该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综合。语文活动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主动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郭沫若语),使他们享受做学习主人的权利和欢乐。语文活动课程的开展,应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有机地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以实现其多功能和高效益。因此语文教育的多功能高效益,全方位多层次的精心实施,语文活动课程可谓重担在肩。对此,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深刻地认识到当前语文活动课程中存在的形式化误区,摒弃不足,让语文教育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上、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庄文中.审订中的语文新大纲体现了新思想、新观念.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1).

[3]于漪.弘扬人道 改革弊端.语文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