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1:1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大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祝愿》指出“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靠三个方面:一是靠人、人才、人的智慧和心灵。二是靠能够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三是靠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而这三者都离不开人、人才,离不开现代大学的培养。”[1]这段话乃至整个讲话并没有直接点明人本,但经典地体现了人本思想。《祝愿》在说到人时,特别说到了人的智慧和心灵,这就说到了人之根本,“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尤其是人的心灵与智慧。反之,若不说到这种地步,就还说不上人本。
一个国家的发展靠的是什么呢?第一是人,人的心灵;第二说的似乎是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但这里强调的是有利于发挥人的活力的体制,人仍然是中心;第三是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然而,是谁的创新能力?人的!谁掌握科学技术?人!落脚点还在于人。所以,这是透彻地体现了人本思想。
一个国家的发展为的是什么呢?当然还是为了人。在《同文学艺术家谈心》中说道:“为生活而艺术,为发展而艺术,为人民而艺术”,要“坚持以人为本”。他引用一位艺术家的话说:“艺术家在任何时候,都要给人以美、以真、以幸福。”[2]这正是直白地表达,表达了他在教育、科技、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根本指导思想。《对同济大学的祝愿》是“同老师和同学们谈心”,《同文学艺术家谈心》更是直白地谈心,常以谈心者的身份与民众沟通,这不仅开了政府首脑讲话风格之新风,也对教育活动提供了启示:用自己的心与人交谈。
大学是做什么的呢?大学的使命是什么呢?上述发展所依靠的三个方面“都离不开人、人才,离不开现代大学的培养”[1]。大学自身的发展当然也靠人,而它的使命也就在培养人,为了人,依靠人,培养人,大学把这一切汇集于自己身上,肩负起自己的使命。
大学在发展科学技术上肩负特殊使命,然而,更基本的任务还在于提高人的“创造活力”、“创新能力”[1],还在于关乎“人的智慧和心灵”[1],大学的使命更在于赋予人以智慧,让人获得美好的心灵。
按传统的叙述,大学的职能是传承文化、发展科学、服务社区。这大约也就是大学的使命。但是,我们可否说得更完整一些呢?比如说,大学的职能是传承和发扬人类文化,在使人更聪明、更智慧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技术,并以服务社区的途径为他人服务,给他人“以美、以真、以幸福”[2]。三大职能的中心依然是人,人依然是我们大学使命中的关键词。这段话说到了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但是,其独到之处在于,讲话指明了这种体制的性质应当是能保障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的[1]。这不仅指明了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也指明了这种改革的立足点、着眼点,或者说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传统的高等教育学总在说大学是为经济服务的,为政治服务的,后来,又加上了一个“为人的发展服务”。其实,这三者并不是平行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都还在人的发展和幸福。所以,虽然传统的高等教育学在关注人自身的发展这一点上有了进步,但是它似乎在根本点上还不很清晰。中国的高等教育学如此,西方的高等教育学也只是将其哲学基础定格在政治论与认识论上[3],《祝愿》却超越了这一点。
我们的各项事业都应是立足于人及其发展的,大学亦然,可是大学的使命也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更直接地指向人,并且是“人才”,是“人的智慧和心灵”,是“在培养和造就国家栋梁人才”[1],是使国家“出现更多的杰出人才”[1]。“大学的生命在于它的日新之德”[1]。从这个意义上讲,那就可以更明确地说:大学承担着特殊的使命。
二、大学的学科
大学要“办出特色”[1],但好的大学也有共同的特色,那是高水平前提下的特色。大学所直接显现出来的就是其学科特色。同时,大学的特殊性之一也就在于,它是在学科和专业上来培养人,它的特色亦必应在此特殊性上表现出来。
《祝愿》指出:“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1]这是关于大学学科结构与关联的一个论述,当我们知道这种论述竟是出自一位工科出身的人的时候,相信会具有特别的说服力,即使是引用他人而以自己由衷的语言表述出来,也是耐人寻味的。
历史可以充分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让我们看看中外两个案例。
哈佛大学以文理为主,基本上没有工科,但它从20世纪以来一直站在世界的最前列。反观MIT,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它只有工科,是一所高水平的工科大学,但它没法站到世界前列,理由很明显。正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它大力发展了理科,文科,并拥有了世界级水平的一批文、理学科,此后,它才成为站在世界最前列的大学之一。
另一案例是我们中国的清华。1952年以前,清华不仅是曾经拥有大批数理化生方面著名科学家从而拥有强大理科的大学(数学家如熊庆来、陈省身、赵访熊;物理学家如吴有训、赵忠尧、周培源;化学家如章子高、高崇熙。黄子卿;生物学家入钱崇澍、刘崇乐、陈桓;……),而且清华也曾是拥有大批人文大师从而拥有强大文科的大学(哲学家如冯友兰、金岳霖、张岱年;史学家如陈寅恪、刘崇金、蒋廷黻;中国语言文学家朱自清、杨树达、俞平伯、王力,早期更有大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
可是,1952年之后清华就只剩下8个工科系,次年石油工程系也调出清华,就只剩下7个纯工科系了。可以说,清华至此是走过了一段与MIT相反的道路,它由一所拥有高水平的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工学院组成的结构优良的大学变成了一所纯工学院。直至1978年之后,清华才再次得以摆脱纯工科的状态,毕竟由于它具有优良的传统,因此它于近一二十年来迅速发展起自己的理科和文科来。以最能直接反映一所大学基础理论水平(或理科水平)的SCI数据为例,至十余年以前,清华即使在国内的地位也令人汗颜,但是到了2002年,清华大学SCI数据就已是中国大陆唯一一所超过2000篇的大学。此刻的清华又达到了非同一般的境界[4]。
[摘要]针对的讲话《对同济大学的祝愿》进行解读,由此探讨了大学的使命、大学的学科、大学的灵魂、大学的操守、大学的未来,并论及什么是一所好的大学。
[关键词]大学;使命;学科;灵魂;未来
总理在同济大学百周年校庆时的讲话《对同济大学的祝愿》[1](以下简称《祝愿》),只有两千多字,却凝炼着许多关于大学的理念。对于近些年来关注着热议着大学理念的高等教育学者来说,仅从学术的意义上看,相信这篇讲话也会引起广泛兴趣。
1.1代跟多夫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是为了适应代跟多夫当地工业的发展而于1994年建立,是公立大学。学校目前有学生5000余名,教授120名,教师300名左右,5个专业工商管理、机械、电子、工业工程、建筑系;学校占地面积不大,大约100至200亩左右,建筑物简洁实用,建筑面积不算大;除主校区外,还有七个所谓的科研校区,主要开展服务当地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工作。学校开设学士课程专业为三年半学制,其中有半年企业实习要求;硕士学习为三个学期。学校教授选拔严格,地位高,终身制,有法律的保障,主导教学,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强调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自称是全德国18所强调实践的大学之一。实验实习条件较好。重视学生的国际化,有10%的学生到别国学习一学期,10%的国际学生来校。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就业成长。
1.2魏恩斯蒂芬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办学的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许多建筑、树木有几百年的历史,两个校区内都有当地所谓的王宫。现有三个校区,分别在魏恩斯蒂芬(Weihenstephan)、特里斯多夫(Triesdorf)、斯托宾(Straubing),其中斯托宾(Straubing)是研究校区。我们在学校的两个校区进行了四天的培训学习。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当地的农业发展,学校提出的办学理念是:绿色、创新、实践。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应用研究。学校现有145名教授,有200~300名教师和一些工程师。教授是终身制的,要求有五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一般教师是2~3年的合同制。现总共有5683名学生,其中Triesdorf校区1750名,学生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双元制学生占10~20%。Weihenstephan校区有生物、园艺、景观、营养、森林经济五个系,2006年以后成立了研究中心。Triesdorf校区有农业和环境工程两个系。共有19个学士专业和8个硕士专业。有11个专业可提供双元制的学习。与世界71个大学合作。教学方面,学士7学期,硕士三学期。一学期15周,30学分,900学时,要求学生一半在家学习,一半在校学习获得学分。
1.3行会和企业。
我们还先后走访了雷根思堡(Regensburg)工商会、莱比锡手工行会培训与技术中心、ASIS公司、BMW莱比锡工厂和MAX-TAUT-SCHULE职业中学。我们了解到,按照德国国家工商会法,行会可以开展咨询、服务、考试、发证、培训、双元制培训管理、合同备案等工作,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在企业了解到,企业与行会的关系非常密切,非常尊重行会;企业也积极参与学生的培养,认真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习。企业的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先参加考试获得资格后才能指导学生的实习。企业比较喜欢应用技术大学毕业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在校学习注重实践,能力较强。因此,应用技术大学的毕业生的地位与综合大学毕业的学生是一样的受到社会的尊重。
2应用技术大学的特色
2.1应用技术大学在德国的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德国教育体系非常完备。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制度,小学四年级完成后开始分流进入中学,中学包括文理中学、普通中学和实用中学。文理中学学制八年,毕业生直接考入综合性大学;普通中学和实用中学一般六年学制,毕业生主要就业,并开始二至三年的双元制学习。部分普通中学和实用中学毕业生参加一至两年的应用技术大学预科学习,以便考入应用技术大学学习。部分二至三年的双元制毕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预科学习,考入应用技术大学。从德国教育体系可以看出来,应用技术大学是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量的普通中学和实用中学毕业生提供了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为德国制造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2德国应用技术大学教育的特色
1)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大多起源于早期的职业培训学校、技术学校,培养企业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员,不是学历教育,发资格证书,社会的认可度很高。后来发展成为高等专门(专科)学校,德文校名叫Fa-hochschule。近年随着欧盟教育的统一,这类学校开始了统一的学历教育,包括学士、硕士课程的教育,专业面进一步扩大,因此,校名改为Hochs-chule,去掉了Fa,就变为了高等学校的意思。如魏恩斯蒂芬应用技术大学的德文校名为:Hochs-chuleWeihenstephan-Triesdorf。为了使德国的这类学校便于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近年德国政府统一将这类学校改名为应用技术大学,即UniversityofAppliedSciences,但是学校为了保留自身的传统,一般还保留着Hochschule的名字。从这类学校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们以技术应用为起点,保持着它们以应用型为目标的特色,始终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这类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始终受到社会和企业的欢迎,学校和毕业生都享有着与综合性大学同样的声誉。
2)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大的布局和建立大多与当地的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起来,服务的对象很明确。如代跟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就是根据当地的工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而建立的,它的专业设置与代跟多夫应用的产业基本是对应的,它所建立的几个科研校区的研究方向全都与当地的企业产品研发相关。魏恩斯蒂芬应用技术大学的两个主校区所在地都是传统农业区,长期以来坚持发展农业经济。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包括新型生物能源、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魏恩斯蒂芬应用技术大学越来越显现出它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服务作用,同时也推动了学校的专业调整和发展。
3)强化实践教学。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学士专业一般为7个学期,其中安排一个学期到企业实习,完成相关的任务或论文;实习过程中教师有检查,实习完成后有面试。在硕士教育中,如果因是从其他综合大学或国家考入的硕士研究生在其学士阶段没有一学期的实习经历,也必须要补上;这是德国综合性大学所没有的要求。在课程安排上,专业课程多,每门课的实践要求较高,课程考试中有专门的实践内容的考核。为了实现在教学中强化实践的要求,学校对教授的实践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有五年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学校还聘请了许多企业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课教师。学校的科研主要集中在应用技术开发和服务方面。
4)校企合作紧密。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都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和强化实践教学的目的。德国有法律规定,企业是应用技术大学的学习地点,在企业的学习是应用技术大学学习的一部分。许多大的企业都设立有专门的培训机构,企业也愿意提供岗位接受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生实习,并有专门的人员指导实习学生。学校也主动承接企业的科研项目,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如魏恩斯蒂芬应用技术大学旁边就由企业建立了一个再生能源生产厂,专业的教师深度介入到了企业的研发和生产,相关老师就有车间的钥匙,掌握和指导生产,开展技术研究,开展学生的教学。近年不少应用技术大学开始实行双元制的教学模式,学生接受企业的培养力度就更大了,校企合作更加紧密。
3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3.1办学一定要围绕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与综合大学的学科性教育有本质的不同,一定要体现职业性,职业性一定要体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布局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体现职业教育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的融合发展;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现在不少地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面大而全,完全不顾及当地的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状况,结果形如空中楼阁。
3.2要加强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和聘用有企业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双师资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和提高质量的必然要求。由于许多地方的人事制度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的教师是从学校门进学校门,有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不容易担任教师,学校大多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双师要求不易达到。因此,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努力从人事制度上作改革,大力引进和聘用有企业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任教师,也要由学校自身去积极聘请有企业经验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当前师资队伍的情况,为职业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
3.3一定要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的合作
不管是从服务产业的角度,还是从强化实践教学的角度,高等职业教育都必须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使企业更多地介入人才的培养。要实现这一目标,除国家的法律规定外,更重要的是学校本身要做更多努力。首先培养的学生要适应企业的能力要求,其次是学校有服务产业企业的能力,第三是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内容要实时对接企业生产和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愿意与学校合作,并走向深入。
3.4努力营造温馨而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
在德国期间,大家对其校园环境有着深刻的印象,他们的校园一般不是很大,建筑物简洁实用,长期利用老旧建筑;校园不仅整洁、优美、自然、温馨,而且无处不在的张贴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充满了文化气息。我国的不少高职院校近年校园变化较大,建设了新校区或新大楼,校园面积也比较大,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卫生死角,环境布局和绿化讲究气派而不自然,随便拆除老旧建筑,学生的生活服务设施、休息交流的座椅少而不便利,展示少,墙面没有利用,既使学生缺少温馨的感觉,又使学校缺乏文化的沉淀。这些都是我们要转变观念,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
3.5改进学校宣传模式,营造认可职业技术技能的社会氛围。
改变原来一味地在媒体上宣传学校,高考填志愿前才到中学宣传的简单模式,要用营销的理念来前面向社会推销学校和专业。要在平时邀请社会人士、企业人员来学校了解学校;也可以让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来校参观校园和实验实训现场,参加学校科技文化活动,组织来校开展各类比赛,包括专业技能比赛。让社会、中小学生认识职业院校,认识职业技能,了解专业发展。
3.6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体育互动教学意义和要求
1.师生互动是促进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高校体育课堂体育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行为是体育活动和教学过程最为基本的表现形式,只要教学行为存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行为就会产生,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能够很好的了解学生,感知学生基础和学习现状,很好地反馈学生信息,进而更好地改进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学生的及时反馈,对教师的教学成绩也是一种很好地肯定,从而很好的激发教师教学的潜力。学生和老师的互动,能够很好地向教师展现自己的基础、不足和需求,以便教师更好地指导自己;同时,自己的学成绩和体育基础能力的提升能够得到老师的及时关注和肯定,教师的表扬和激励能够激发学生更进一步努力,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迈进,提升自己的体育成绩。所以,教学互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很好中介,能够很好地协调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2.师生互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是教学生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互动过程中,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真正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才是判断一节课的重要标准,教师的教最终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上才有效果。师生互动能够很好地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更好地更高效地学习,在互动教学中合理的引导、及时的激励、科学的评价对学生都是很好地激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性别年龄特征,在互动教学中扬长避短,很好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锻炼习惯,让学生尽可能的喜欢上体育课,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发掘学生的潜质,推动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3.互动教学实施的条件
互动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要想真正实现教学互动,教师应首先改变教学观念,努力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只有在民主轻松的环境学生才能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互动,才能很好地实现互动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高校体育老师在学生眼里是最为严厉的,每个学生都对体育老师有一种素来的敬畏心理,尤其是女生,都比较害怕体育老师,因此,大学体育老师首先应给学生展现自己温和、平易近人的一面,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敬而远之的习惯,拉近和学生的心灵距离;同时,更多发扬民主,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和自主选择的权利,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才会和老师进行很好地互动,更好地喜欢上体育老师、喜欢上体育课,提高学习成绩。
二、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策略研究
(一)言语互动
一直以来,教师教学的主要的凭借都是语言,尽管现代教育技术日益发达,但是语言教学的主体地位依然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体育教育中师生互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言语互动需要教师引导。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注意什么、感受什么、训练什么并引导学生合理练习,而教学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如何更好地借助语言进行引导。传统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是被动接受,学生都会有一种受动心理,他们都很少体现出自己的意愿,一般都不敢和教师主动接触,不敢和老师主动交往,更多地是根据教师安排被动接受理论,技能训练。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尽可能地利用语言优势,从语言上拉近和学生的距离,用语言来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来更好地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用语言温暖学生,用语言传递感情,用语言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更好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努力锻炼,和学生形成情感共鸣。
2.语言互动需要体现师生的双向互动。
体育互动教学应是双向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更好地传递感情,传授知识,提升能力;另一方面也应很好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信息,以便更好地教学。而学生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及时的向老师反馈信息,以便教师更好地指导。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在民主融洽的气氛中进行生动轻松的双向语言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的表达个人观点,反馈学习情况,提出合理要求,教师应具有很好地应变能力,学生的即时反馈能够增强语言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3.言语互动要增强感情投入
教学不仅是在教授知识,提升能力,也是在传统感情,进行情感交流,互动教学中,语言教学应突出情感性,没有情感的语言就是生硬的信息符号,而教师语言是情感和信息的符合体。要想更好地进行师生互动,教师应改变刻板的说教,用更富情感的语言打动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意愿,反馈信息,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二)非语言互动
体育教育和其他学科教学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非语言教学占有一定的比例。另外,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接受的外界信息有将近80%是通过视觉来获取的,因此,非语言教学在大学体育教育中非常重要,在师生互动教学中非语言教学互动甚至比语言互动更为重要,尤其是教学过程中一个眼神就能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学生一个表情就能很好地传递出自己对体育专项的好恶和理解程度,还有跟多的面部表情语言、手势语言、体态语言以及各种距离语言等等,都是师生互动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的。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一般都会涉及讲解提问、评价、观察,都会附有较为丰富的非语言信息,学生也会在听课和训练中很自然地流露出诸如紧张、自信、害怕、心不在焉等信息,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非语言反映及时的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以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效率。教师在学生紧张时运用一些肢体语言和表情语言可以很好地活跃气氛,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和单纯的语言教学相比,非语言互动教学更为丰富有效,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学生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更爱体育,学好体育。
[关键词]大学教育;文学教学;审美教育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使得我国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文化体系,给我国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艺术条件支持。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性来源于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当读者在品味文学作品时,也是在感悟创作者的艺术审美。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在对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忽略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学文学教学忽视大学生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影响我国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
一、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现状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使得我国传统文学作品呈现出多样化以及多层次化的优势特点,继承和弘扬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学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着大量的专业性知识人才,给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力量。大学文学教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对大学生开展文学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我国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文学素养。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在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采用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填鸭式”“灌输式”等,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文学教学,压迫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大学生对文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从本质上影响着文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使得大学生的审美意识没有得到显著激发,影响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同时有些大学教师有着错误的教学理念,将自己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用理论知识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艺术思维,在影响学生兴趣的同时,制约着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
二、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审美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大学文学教育中对大学生开展审美教育,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感染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得大学生在实际学习的环节,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轻松愉快地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并能够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识别能力。大学文学教学对学生鉴赏能力的要求较高,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得大学生在文学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从而形成美的道德素质。同时在大学文学教学环节,实施审美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帮助大学生形成抽象思维,提高大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观察能力,优化大学生的智力,使得大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三、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展开
(一)挖掘文学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大学教学相比较其他教学体系,更具有成熟性和理智性,这就使得大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寻找合适的平衡点,均衡愉快与严肃之间的关系,大学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将枯燥的文学素材进行深加工,吸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大学生对文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大学生能够深入认识到我国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比如大学教师要从固化的理论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改变传统文学教学集中对写作手法、环境分析以及背景分析的理论教学,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艺术以及情感刻画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引导大学生进行文学作品艺术鉴赏学习,让大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够从发现美的环节里,体会到作者的思想理念,最后能够感知到该文学作品的整体艺术美。这种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得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集中提升,并且在学生对多种文学作品进行分析鉴赏的时刻,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美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位。(二)形象分析塑造心灵美。在实际的大学文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适时地对文学作品中包含的具体信息进行分析,从而逐步地将文学作品中隐含的形象美展现出来,激发大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美感产生一种向往之情,使得大学生注重自身心灵美的塑造。比如教师在讲述某文学作品时,可以先将文学作品中涵盖的文学素养进行提炼,从而引导大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深入研究,帮助大学生走入文学作品中人物角色的内心,最后教师设计作品模拟情境,让大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与人物对话,帮助大学生深入感知作品的情感艺术。(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兴趣。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在兴趣的刺激下,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较强烈的文学作品,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显著地激发出来,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索阅读的兴趣,使得教师可以更好地展示作品中的艺术美,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形成较为强烈的阅读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结语
在大学文学教学中,对大学生加强审美教育,可以显著地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文学素养,使得大学生塑造心灵美,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静 单位: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倩.浅谈当代大学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亚太教育,2016(15):79.
1.更新教育观念美术教育的价值不只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等,美术教育在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美术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摒弃僵化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发挥想象的空间,利用美术特有的艺术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艺术的价值是创造,失去创造力,艺术就失去了自身的生命力。因此,在大学教育中要通过开展美术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体验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素质教育。
2.强化学生审美意识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美术教育更多的是训练学生的绘画功底,忽视美术教学的本质;注重绘画作品的美观程度,忽视作品的思维模式;注重学生技能的学习,忽视学生内在修养的提高。这样导致学生缺乏审美意识,鉴赏、想象以及创造的能力不强。美术教育是大学教育中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突破口,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使学生感受到身边更多美的事物。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通过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贴近大自然,充分体会大自然的美。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追求美的愿望,逐渐提高审美意识。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学生从心灵中体验到美的存在,从而逐步使学生的心灵更加纯净,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大学积极开展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美术教育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欣赏美术作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正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见成效,教师要让学生在平时多观察,体会大自然的美。只有使学生自发地感受美,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主动投入美术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论文关键字:当代大学生社会道德模范教育作用注意
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自觉地培养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的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创新。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们进行政治理论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现代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共同价值取向以及促进本民族政治道德情操的不断升华。
市场经济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意识、危机感激励了大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功利主义淡化了大学生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如何使大学生在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中保持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健康正确的文化心态,这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社会道德模范进行积极引导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华民族历来有推崇道德楷模的传统,“见贤思齐”是古之明训,我们表彰的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实际上也是道德模范,是针对当时最需要突出表彰的道德行为的模范。现代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同时在社会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学生工作者作出新的努力来及时应对。
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作用
社会道德是社会主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社会的一种自觉认识和向往,对人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社会道德模范为载体,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用社会道德模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以下几个作用: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对社会而言,社会道德模范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道德模范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它能产生一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这种感召力和环绕力能够将个体导向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目标和规格方向上来,引导人们为之共同努力。一个社会的发展,本质上体现为全民精神的进步。因此,优良的道德模范可以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社会道德模范的高尚品质可以激励大学生升华道德认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用社会道德模范来教育大学生可以起到知行合一的作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社会道德模范可以唤起大学生对高尚道德行为的崇敬,还可折射出激励、启发、催人奋发向上的价值取向,让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收到熏陶,达到精神上的鼓舞,在思想上起到强烈的共鸣,从而升华道德认识,逐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从道德的角度上规范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
实践证明,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必然会带来种种矛盾和问题,除了需要一定的法则和制度以维持基本的秩序外,也需要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道德模范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榜样,他们身上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彰显出新时代的崭新的精神风貌。这充分表明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群众基础,为大众所接受。将社会道德模范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使大学生行为规范化、系统化,最终升华为个人行为的准则。
3.在大学生中具有强烈的凝聚作用。
社会道德模范在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精神支撑和力量凝聚作用。首先,如果没有共同前进的旗帜为灵魂,如果一个社会没有道德标准,那么就不可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把各阶层的人们凝聚起来,也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合力与向心力。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一种信仰和理想的集中表现形式,支撑起人们的精神世界。其次,社会道德模范作为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评判、凝聚功能,使社会和谐得以肯定。而道德在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它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建设社会的热情。
二、在当代大学生中形成社会道德模范教育的注意点
运用社会道德模范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大学生风范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道德模范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选树道德榜样,始终应注重坚持面向大多数,把重点放在基层,放在普通岗位上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大学生,着力发现他们在平凡学习生活上的不平凡创造,讴歌他们在普通学习生活中展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和高尚情操。通过加强社会道德榜样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加以对照,检查自己,做到自警自查、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能表现出高尚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2.注意运用社会道德模范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本翔不境也创造人。”道德规范所秉承的祟高的价值取向及崇高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能对人产生巨大的精神激励。应创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唤起大学生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在动力,提升责任感和人格尊严,使大学生完善自我,使道德从外部调控内化为内心的自觉要求和行为习。
学校教育的核心首先是课程的设置,加强新疆医科大学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以发展医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构建以必修课为基础,以选修课为发展导向,以第二课堂为必要补充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此外,对艺术教育的机构设置、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基础设施进行长远规划,使艺术教育成为新疆医科大学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艺术教育资源,通过系统的艺术教育课程提高医学生医学技术的艺术化过程,使医学生在临床治疗手段等方面更具人性化。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医学生掌握艺术诊断、艺术治疗、艺术康复等技能,达到开发医学艺术技术技能的目的。
2.全面实施医学生的艺术教育,建立三位一体的良好艺术环境。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提高医学生技能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控制能力;通过各种形式将医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和感悟在诊断、治疗、康复等医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展现出来,逐步提高医学生的艺术治疗手段。建立起学校、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的健康文化氛围是开展艺术素质教育的基础,有利于积极提升医科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新疆医科大学应充分发挥团委、艺术教研室、大学生社团的职能,鼓励高校与高校、高校与医院、高校与社会的交流,并有计划地定期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积极推荐医科院校优秀文艺节目参加自治区级艺术展演,不断加强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定期举办大学生文化节、艺术节,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3.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医学院校艺术教育水平,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为医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分析判断能力。在医学院校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必须是高水平和高素质的,不仅要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较高的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还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及一专多能的教育能力;必须培养一批思想素质高、敬业水平好,理论能力强和医学知识全的专业教师。
4.加大公共艺术教育基础设施投入,重视考核体系的构建。
新疆医科大学应该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设立专项基金,用以配备艺术教育所必需的教学设备、教学器材,对艺术教育的教学场地、活动场所等也应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和大学图书馆合作,定制内容丰富的艺术图书资料和报刊杂志,方便大学生课余学习和查阅;并通过学生公寓、食堂等公共场所设立的各种艺术宣传栏,切实加强艺术教育的周边环境建设,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需求。让同学们在优美高雅的环境中开启心智、陶冶情操。
建立合理有效的艺术教育考核体系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应作为新疆医科大学一项基本的教育理念来贯彻实施。量化考评方式可通过大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采取定性指标与定量评分相结合的办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医科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带动艺术素质的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