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10: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地理学科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2015年度论文转载概况
1.栏目设置及论文分布
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设置栏目22个,全文转载地理教育论文共计89篇。转载论文数量较多的栏目有“教学研究”(14篇)、“教学策略” (8篇)、“学科视点”(7篇)、“教材分析”(7篇)、“教学设计”(6篇)、“学法指导”(6篇)、“备考指导”(4篇)等。可以看出,《中学历史、 地理教与学》转载的论文更加关注教师如何教学和学生如何学习。值得关注的是,《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在2015年设置了7个与地理教育相关的专题栏目, 包括“地理实验教学”“问题教学”“2015年高考试卷评析”“高三复习教学”“教学目标确立”“探究教学”和“学科素养培养”。其中,专为地理学科设置 的栏目只有“地理实验教学”,其他栏目为历史和地理两个学科所共有。这些专题栏目反映了近期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
2.源杂志转载量分析
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全文转载的地理教育论文来源于23种期刊(见表1)。排前三名的是《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和《地理教育》,共被转载论文50篇,占全年论文转载总数的56.2%。
3.第一作者情况分析
(1)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统计 2015年《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所转载地理教育论文的第一作者,来自69家单位。其中,东北师范大学的论文转载量高达8篇,论文涉及地理核心素养、区 域思想、尺度思想、地理空间视角、地理教学逻辑、地理概念体系等主题词。可见,这些突出学科特色的地理教育研究受到了《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的高度认 可。有3家单位的论文转载量为3篇,这些单位有华中师范大学、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和浙江省春晖中学。还有7家单位论文转载量为2篇,分别是福建省厦门市第 六中学、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河北省围场县第二中学、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一初中、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人民教育出 版社地理室。从这些单位所属的系统可看出,普通中学和高等院校的作者所占比例较大,教研机构和出版社的作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2)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统计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地区,可以了解地理教育研究力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表2可知,江苏、北京、吉林、福建、浙江等地区的地理教育研究氛围较浓、活动较活跃。对照2013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发现,江苏省一直稳居第一。
二、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回顾
1.地理课程研究
2015年是我国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深入探索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国高中课程地理标准修订工作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地理课程标准修订中,如何界定和 呈现地理课程性质和地理课程目标,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地理课程性质的问题,即地理课程是什么的问题。有学者指出,受地理学性质多样化的影响,目前我国内地 中学地理课程性质是多元的,尚不存在清晰的统一内涵(林培英,第10期)。文中指出的地理课程性质的现状和困惑,为我们深入认识地理课程提供了参考。立德 树人是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原点(朱雪梅,第6期)。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各学科都在研讨“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等问题。有 论者综合分析地理学的传统、地理学者提出的几大问题和地理学的视角等地理学理论与重要教育文件,得出地理核心素养由人地观念、空间能力、区域分析、过程解 释、尺度关联、家国情怀和地理表达等构成(张家辉,第9期)。也有研究者基于地理课程目标的嬗变、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及地理学学 科特性的视角,认为地理核心素养包含基于地理空间视角的地图技能、地理信息技术能力、国际理解、全球意识、人地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李家清、常珊珊,第9 期)。由此看来,学界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有着不同的认识,可谓见仁见智。
2.地理教材研究
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 科书和地理图册等,地理教科书是地理教材的主体。地理教材研究涉及地理教材的编制研究、呈现研究和使用研究等类型。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编写时非常关 注探究学习,教科书中的探究性主要体现在体例结构、案例编写、内容选取等方面(刘健,第1期)。可见,该套教科书在内容的组织和选取方面都注意遵循了“构 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理念。除了教科书内容的组织和选取外,教科书内容的呈现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方面。图像系统作为地理教科书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 为地理教科书呈现研究的热点。中国地图出版社李红梅不仅总结了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中图像系统的特点,还分析了与该套教科书配套的地理图册中图像系统 的特点(第3期)。此类文章为地理教材的使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3.地理教学研究
(1)基于地理学角度的地理教学研究 ①地理教学逻辑研究。地理教学逻辑是地理教学内容和地理教学程序中内隐的规律、规则,包括学科逻辑、教的逻辑和学的逻辑等。有研究者指出,初中地理学科逻 辑有两个立足点,一是立足地理学科,探讨地理知识之间有怎样的内在关联;二是立足地理课堂,追问课堂上的地理知识是否存在内在关联或教学关联(张彦顺,第 8期)。在大气环流教学时,应参考科学家所采用的“考虑新要素—提出新理论”的“要素增加”逻辑(朱承熙,第5期)。还有研究者非常重视地理教学逻辑中的 学科逻辑,认为地理教师应整体把握高中地理知识的层级结构和逻辑结构(黄静,第2期)。王红梅在分析知识的层级关系和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复习课 的教学策略(第11期)。仲小敏经过对高中地理必修内容探究教学适宜性的调查分析,发现地理知识的内在逻辑特点是制约探究性强弱的根本因素(第9期)。地 理教学逻辑是地理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地理教育领域亟待加强地理教学逻辑研究,从而科学地指导地理教学实践。
②地理知识教学研究。 地理知识既包括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数据等地理事实知识,也包括地理概念、地理成因等地理理性知识。周慧认为,在地理事实知识学习的设计中,可采用 ATMSTT的教学组件设计法,即辨识目标、编码图文、匹配策略、选择媒体、主题活动和检测效果(第9期)。蒋亚琴针对学生学习地理概念时存在的前概念干 扰、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和思维定式等心理障碍,提出了注重体验、强化对比、系统学习和变式学习等教学策略(第3期)。也有研究者在梳理中学地理概念体系的 基础上,从“地理学的基本问题”“地理学科本质、思想与方法”“地理概念体系构建”等角度探讨了如何进行地理概念教学(王向东、高燕,第9期),关注了 “教哪些地理概念”和“教地理概念的哪些方面”等问题。除了地理概念教学外,还有研究者关注地理成因教学,提出了基于支架理论的地理成因教学的一般模式 (龚琳、赵媛,第6期)。
③地理能力和地理思想培养研究。阅读、分析和绘制地图的能力是一项地理学科的特殊能力。地图能力的养成途径包 括熟悉地图常识、规范读图顺序、掌握析图方法、形成地图意识(丁生军,第11期)。地理思想包括区域思想、尺度思想、整体性思想等。徐雪和袁孝亭在解读 “把世界组织为区域”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思想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即引导学生形成“区域思维”方式(第6期)。张家辉梳理了基础教育阶段尺度 思想研究的现状,分析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走向(第2期)。耿文强认为,地理高考复习时应强化学生的地理时空尺度观念,并建立不同尺度之间的关联 体系(第4期)。这实际上强调了尺度思想中的尺度关联内容要点。地理空间联系视角是地理视角之一,有研究者从“准确认识空间特征”“逐层深入的分析空间内 部联系”“空间联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三方面探讨了地理空间联系的分析方法(黄妍、袁孝亭,第2期)。
④区域地理教学研究。有作者探讨 了国家地理内容教学目标的设计步骤(何平,第1期)。张彦顺认为,“图解、体验和建构”是区域地理教学的基本要素,这三个要素都有其相应的教学策略(第5 期)。王邦柱针对高中地理必修3中“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的教学偏差,提出了教学对策(第12期)。
(2)基于教育学角度的地理教学研 究 随着地理课程资源的不断开发,地理教学环境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赵才欣认为,在信息革命、生态文明等外部因素、地理科学发展的内部因素影响下,地理课堂有 必要转向新型“地理大课堂”(第1期)。在“地理大课堂”中应重视地理实验教学。有研究者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地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脉络,并指出 了地理实验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张海、马建宁、牛科强,第7期)。也有作者探讨了地理实验类型中地理组合实验的设计及教学价值。关于地理案例教学,需要选 择典型的案例,而能充分演绎一般法则的案例则是典型案例的体现。陈庆军基于一般法则与特殊描述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地理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编策略(第7 期)。
4.地理教育测评研究
地理教育测评包括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育测量等。地理教学评价研究应当突出学科特色和基 于大量证据,朱雪梅所构建的“多元交互式”教学评价体系符合这一研究趋势。该体系以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教学行为为评价标准,以数字化教学观察平台和教学观 察手册为工具,以多元主体交互共建的全程性学业成绩评价和循环跟进式课堂教学评价为路径(朱雪梅,第3期)。地理课程标准中有大量需要学生表现的任务,对 此,有作者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表现性评价的操作方式,即在学科育人价值的统摄下,基于课程标准设计评价目标,基于目标设计表现任务和评分规则(佟 柠,第12期)。关于高考地理试题研究,相炜地理工作室分析了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的整体特点、突出亮点及各卷特点(刘振峰等,第10期)。除了着眼总 体的研究外,也有研究者对某一类型的试题进行了专题分析和总结。张文军分析了近十年高考地理试题中观点方案类地理综合题的演变特点及应对策略(第2期)。
三、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走向
1.突出学科特色的地理教学研究
突出学科特色的地理教学研究选题,可围绕地理素养构成要素、地理内容专题等来确定。[1]地理素养包括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和地理品 质等要素。围绕地理素养构成要素开展的研究,要求围绕这些构成要素乃至要素细化后的成分进行选题。例如,尺度思想是地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应当重视 地理教育中尺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教学价值,以及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尺度思想的策略等研究。围绕地理内容专题开展的研究,要求围绕地理要素或地理教学内容中 的某一点进行选题。例如,区域地理教学中核心内容的教学策略、体现学科独特价值的人文地理教学、体现学科本质的地理学史教学模式等。
2.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
培养具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人是中学地理课程目标的核心诉求。[2]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地理教育研究的热点。笔者曾提出,地理核心概念是地理学 科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基础部分,如何筛选、确定地理核心概念以及如何发挥地理核心概念的作用,是亟待解决的前沿课题。[3]对于“如何发挥地理核心概念的作 用”,就需要思考如何运用地理核心概念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此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研究需要继续厘清的问题有:初中和高中不同学段地理学科核心素 养的构成有何区别?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编制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科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策 略、方法都有哪些?在培养学生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时如何做到衔接?怎样测评不同学段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3.高考地理试题研究
高考地理试题研究一直得到学界的持续关注。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既可以偏重理论研究,如开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高考地理试题命制研究、高考地理试题与地理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工具的研制等;又可以侧重实践研究,如开展2016年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
[关键词]历史民族地理;区域历史地理;历史人文地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对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十分活跃。而历史民族地理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在他的代表性著作《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一书中,专辟有“历史民族地理”一章,把历史民族地理视为与历史政治地理、历史城市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军事地理等并列的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学科。[1]史先生“历史民族地理学”概念的提出意义重大,直接引发了以后对历史民族地理学和民族历史地理学的重视及对此项研究工作的展开。之后郭声波先生和安介生先生,进一步探讨了历史民族地理学的基本概念与科学性质、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的地域范围与内容划分、研究的基本资料等诸多问题。[2]
在史念海先生提出的“历史民族地理学”概念的基础上,黄盛璋先生首先提出了“民族历史地理学”的概念,并把民族历史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待。[3]对于这一观点,刘锡涛、李并成、朱圣钟等先生表示赞同,并针对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推动了该学科理论建设体系的不断完善。[4]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历史民族地理与民族历史地理的讨论方兴未艾,其是否能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也并无定论。笔者认为,不管是历史民族地理还是民族历史地理其实质并无区别,徐强在《论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的学科属性》[5]一文中已有论述,故将历史民族地理另行称为民族历史地理没有必要, 将其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科是不妥当的。但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划分方法,把历史民族地理作为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也不尽合理,从研究内容来看,历史民族地理不仅研究人文地理现象,而且研究自然地理现象,所以简单的把历史民族地理作为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有失偏颇。事实上,在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中,除了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外,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地图学、应用历史地理学,[6]而把历史民族地理作为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的分支更为合理。
所谓历史民族地理学,就是研究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地理状况的学科。如果说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那么历史民族地理学就是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而从古至今,少数民族的分布都呈现出区域性特点,故将其作为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的分支。
一、历史民族地理不应属于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
在早期的研究中,历史民族地理主要是研究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上民族的起源、发展、分布与变迁的历史过程以及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但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研究内容有所扩大,例如朱圣钟先生《一万年以来凉山地区气候变迁》[7]一文,属于历史民族地理范畴,却不属于历史人文地理范畴。经初步整理可将目前的研究分为以下几部分:(1)历史民族地理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学科属性之讨论、研究对象的确定、历史地理学方法、民族学方法等。(2)民族地区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包括民族地区历史政区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历史人口地理、历史交通地理、历史军事地理、历史文化地理、历史聚落地理等分支。(3)民族地区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包括民族地区历史气候变迁、历史水文地理、历史动物地理、历史植物地理、历史矿藏地理、历史时期自然灾害情况等。(4)民族地区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包括汉文资料如《蛮书》、《华阳国志》、正史地理志、各类游记、碑刻等,以及少数民族文字资料。
综上,历史民族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相当丰富,既包括理论体系的探讨,也包括具体问题的研究。历史民族地理学既研究民族地区历史时期的自然地理现象,同时也研究民族地区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现象。故不能将其作为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
二、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独立学科是不合理的
黄盛璋、李并成、刘锡涛、朱圣钟等先生将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的研究称为民族历史地理学, 并主张将其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科。但看完几位先生的论文后,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与前面提到的历史民族地理学对比, 不难发现二者的研究范围都限于历史时期, 研究对象都是民族实体, 研究内容都是与民族实体有关的地理问题,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二者是基本一致的, 没有明显区别。既然二者没有明显区别, 那么将历史时期的民族地理研究另称之为民族历史地理学就没有必要了。
某一学科的独立存在总是建立在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前提之下, 黄盛璋先生把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他指出:1. 当前各方的需要, 日益要求提到讨论日程上来;2. 重视民族历史地理记载与研究, 是中国学术传统;3. 中国具有一定的研究条件和基础。[8]但仅凭这三点将民族历史地理学上升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历史地理学是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还得从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界定。
尽管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丰富,但其不足以构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均属于历史地理学的范畴。
再从研究方法来看,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文献分析法: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在历史民族地理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是获取民族历史地理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历代正史地方志对民族地区记载较为简略,但各时期的总志、地方志、笔记、游记等记载了丰富的民族历史地理信息,是我们进行研究的主要资料来源。
民族调查法(或称之为实地考察):是进行历史民族地理研究的方法之一。历史民族地理虽说是谈历史上的东西, 但历史是延续的。其次,由于历史久远,许多文献的记载多有出入,这要求从事历史民族地理学研究的工作人员深入到民族地区,对民族居住地(包括历史时期的民族居住地和现在民族分布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进行详细的考察,获取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然后进行分析研究。早在建国初期,许多的民族工作者深入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历史考察,撰写了大量的民族、民俗调查报告,这些民族调查材料也是从事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9]
各类图表法:地理学家巴朗斯基曾说过:“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更经济, 更容易了解的语言。地图能使人很容易地了解许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须用很多篇幅来叙述, 但完全得不到充分效果的东西”。可见, 充分利用图表, 是民族历史地理学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10]
考古学方法:在历史民族地理学的研究中,更多的是使用考古资料,进行直接现场挖掘的情况较少。
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研究民族历史地理学过程中,除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外, 还应采用经济论证法、电子计算机、遥感遥测等新技术手段。这些都会使我国的民族历史地理研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尽管历史民族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多样,但这些都借鉴了历史地理学甚至是历史学、民族学的方法,历史民族地理学自身并无特有的研究方法。
三、历史民族地理应作为区域历史地理学的分支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以及与人类关系的科学。对于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 国内外学者多按其研究内容分为两大类, 即历史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地理。除此之外, 还有把历史自然与人文地理各要素综合起来进行研究的论著, 比如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于希贤主编的《滇池历史地理》, 则属于区域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范畴。
根据李令福观点,历史地理学主要研究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区域综合历史地理学、历史地图学以及历史地理学理论等方面的内容。[11]所谓区域历史地理学是指以特定的地域为对象,揭示该区域环境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或其总体)的发展与演变。区域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区域历史自然地理、区域历史人文地理、区域历史地理专题研究和区域历史地理综合研究。[12]由上可知,历史民族地理的研究内容属于历史区域地理的范畴。
四、小结
总之,某一学科的独立存在总是建立在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前提之下,所谓的民族历史地理学与历史民族地理学, 无论是在研究范围、研究对象还是在研究内容上都没有区别, 因而将历史时期的民族地理研究另称之为民族历史地理(下转第26页)(上接第10页)学没有必要,故以历史民族地理学为基础,提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不太成熟的。
事实说明,历史民族地理学既研究人文地理现象、也研究自然地理现象,而把历史民族地理单纯的归为历史人文地理的分支,就会不尽全面,综合各方面因素,将其作为区域历史地理学的分支较为合理。
参考文献:
[1]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2]郭声波.历史民族地理的多学科研究――以彝族历史地理为例.南方开发与中外交通――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研讨会论文集.西安地图出版,2007;安介生.略论中国历史民族地理学.历史地理第二十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黄盛璋.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5).
[4]李并成.西北民族历史地理研究当议.甘肃民族研究,1997(1);刘锡涛.中国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 1);朱圣钟.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广西民族研究,2005(1).
[5]徐强.论历史时期民族地理研究的学科属性.贵州民族研究,2008(5).
[6]李令福.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学科属性与研究方法.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3).
[7]朱圣钟.一万年以来凉山地区气候变迁.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3).
[8]黄盛璋.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5).
[9]朱圣钟.论民族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广西民族研究,2005(1).
[10]刘锡涛.中国民族历史地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兼谈新疆民族历史地理.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3).
【论文摘要】目前国内外的地理学科发展都出现了综合化、应用化的趋势。现代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和实践能力及创业精神,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全面素质教育需要通过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结构、创新教育模式、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等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来实现。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对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全面改革和整合,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思想品德、综合知识和能力体系。
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学科交叉孕育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并大大促进了科学研究重大发现和重大突破。自然科学领域各个学科的交叉研究已相当普遍,更进一步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是跨学科交叉研究中迈出的一大步,正在兴起[1]。
地理学是古老的学科,但已不再是夕阳学科。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地球定位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及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信息研究平台的建立,使之具有强大的工具性和实用性特征,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应用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地理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
1 综合知识体系对地理教育的要求
现代科学研究的巨大挑战是科学研究问题的空前复杂化,其对象已经不是简单的孤立系统,而是涵盖更大的范围,因而跨学科研究成为必然趋势。由于空间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有能力对地球环境进行整体观测,特别是卫星遥感技术,提供了对地球整体环境进行长期、立体监测的手段;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收集、处理、分析有关地球环境的海量信息,开展复杂的数学分析与数值模拟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更加关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浙江省、武汉市等一些地区已经将物理、化学、生物和自然地理等理科课程综合设置为《科学》课程,将政治、历史、人文地理等文科课程综合设置为《历史与社会》课程。但是,高等教育师范专业的各个学科还是独立发展,仍然缺乏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学科和专业之间知识的渗透、融合与开放。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经济、人文三大环境的复合系统。要了解各个地理圈层间信息传递的产生机理、表达方式,圈层间信息流的形成、传递、整合、集成和存储并且利用信息流调控物质流和能量流。必须应用系统论的观点,把一个地区的人类活动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看作是一个内在联系的系统,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协调人地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的研究为各种地理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原因与机制探讨、影响评价和对策提出,提供一个基本思路。通过研究、评价人地关系及其紧张程度,进而提出对策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2]。地理学科研究内容不仅构成公民生活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全面素质教育还可以利用地理学科所提供的素材、工具和研究方法。
2 综合性是地理学科开放的研究优势
地理学科因其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对象要素众多、研究领域广泛和极强的综合性特点,使其具有独特的学科研究优势。新地理学不仅继承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和范围原则等传统地理学的研究原则,而且广泛使用了现代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虚拟数字地球系统等新兴应用技术,从而改变了地理学研究方式、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遥感方法视野广阔、信息更新速度快、精确度高,提供了广阔空间的同质资料,使定量研究有了很好的信息平台并且使地理学的预测方法成为可能。为地理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创造了条件。
目前,人类活动正以多种方式强烈地影响地表自然环境的发展和演化,人类活动诱发的变化大大超过了自然变率,其范围和影响可与许多大的自然因素和自然过程相提并论。人类活动驱动着多重相互作用,并以复杂的方式通过地球系统产生级联效应。全球变化不能理解为简单的因果关系,人类活动的级联效应之间相互影响,而且局地和区域尺度的变化以多维方式相互作用[2]。危险而复杂的人地关系现状、演化趋势及其综合性的研究特点也要求地理学科必须构建开放式的教学体系。
3 地理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
3.1 整合课程资源,发挥地理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作用
环境教育课程能够在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相联系的全球持续变暖、干旱化和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使人类不得不思考生存环境的未来变化,不得不警觉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灾难,而有序人类活动可以避免环境的持续恶化,实现人地协调发展[1]。否则,可持续发展将仅停留在一个空洞的概念上,难以落实、无法操作,所以有序人类活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或措施,并成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命题。通过地理学科课程的开放和多学科课程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实现师范院校各专业课程资源的整合,使学科综合研究的特长和优势得到彰显,也使地理学科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2 加强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方法是对学生工具使用能力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人类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计算机课程既要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现代科学意识。
针对地理教育专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特殊需要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学生加强高等数学中的线性代数和计算机数据库等内容的学习,掌握具有地理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开放式的教学实践活动要求该课程建立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推动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3.3 互联网成为地理学科开放式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
国际互联网被定义为商务、政府和个人计算机在世界范围的电子通讯网络。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全方位的渗透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知识获取、转化、技术推广、成果交流、教学手段乃至整个教育领域的面貌焕然一新。
3.3.1 互联网信息资源改变了传统学习的模式
互联网是开放性的,具有微观有序、宏观无序的特点。网络形成了庞大的多学科、多文种而又分散、无序的数字化信息。学生先要学会使用互联网信息搜索引擎工具,然后才能快速查阅和检索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转贴于
学生在互联网上不仅可以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发展,而且能够对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他们利用互联网赋予的“力量”,对于他们应该学习什么以及怎样学习、怎样尊重权威的传统智慧有了个人的认识和见解。不盲从、不迷信。他们在探究自己感兴趣问题时,遇到困惑会到互联网上去寻求答案。他们也向老师请教,但如果老师给出的答案无法令人信服,就会引经据典地指出在互联网上找到的结论或解释,还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唤醒内心潜藏的创造激情,引燃创新的思维火花。探究性、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和不迷信权威、不盲从的开放性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质疑和创新能力。
3.3.2 互联网能够增进师生互动和提高
网络信息资源还具有交互性。网络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在读者之间、读者和信息资源之间实现互动,使计算机网络工具成为实现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手段。除了在课堂使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之外,课后教师使用电子邮件布置和批改作业;使用电子邮件公告阅读参考书目、课程复习思考题、学习内容要点和问题讨论提纲;使用电子邮件传送、修改毕业论文。师生之间通过在线提问、观点质疑、公布讨论结果。利用网络,学生能够多角度观察不同地理空间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差异或者同一个地理空间的要素特征、分布和演化过程。在信息化时代,地理教学和学习模式改革的大潮已经势不可挡。教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学生有条件通过各种媒体获得有关信息来检验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内容和“灌输”的结论。网络讨论突破了时空障碍,加强了师生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实现了师生在思想上互相启迪、借鉴,教学相长、互相促进,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3.3.3 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资源
但是,在网络资源利用上也是有利有弊的。例如在互联网信息材料的搜集、处理和利用上,无节制、不加甄别地使用互联网信息的倾向会使人们渐渐地放纵、懒惰和“白痴化”。因为通过Google,困难问题能够找到容易的答案,但是学生却无法分辨这些答案究竟是来自严谨治学,还是仅仅来自浅薄的观察和粗浅的概念[3]。因此,必须教会学生对互联网上“鱼龙混杂”的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分类和甄别,对各种各样的研究结论进行审慎的分析和缜密的思考,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只是让我们做事情更有效率,但是决不能取代我们的思考。
3.3.4 推广网络球面坐标工具的应用
Google Earth是一种个人电脑桌面应用程序,能够以Web方式浏览虚拟数字地球系统,从而实现全球地理数据共享与三维仿真。它能够实现城市和旅游区地形和重要建筑物的三维仿真、显示三维影象地图,广泛应用于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和旅游区规划等实际工作中。2007年8月,Google Earth还增加了Switch to sky功能,提供在线浏览宇宙深空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光影图像、太阳系天体的周年运动及它们的天文数据检索功能。对中学地理教师来说,Google Earth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球面坐标搜索工具和天文观测、天体坐标定位以及天体、天体系统信息检索的工具。可是关于它的应用有很多中学地理老师还不知道。开放式的地理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了解它到对它产生兴趣,到熟练掌握和运用它的天球坐标功能及地图搜索功能。使用Google Earth使整个地理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3.4 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
开放式的教育需要开放的课堂,需要加强实验和实习教学工作。使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观测、观察、操作和实验活动,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操作技能,加深对地理科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达到具有初步进行综合实验的能力水平。把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到实验中去,通过实验手段的改进和教学内容的深化,形成多学科融合,互相借鉴、综合发展、不断创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同时,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能真正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4 结语
地理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借助于地理学科文理兼容的综合研究优势,以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作为开放性课堂教学和研究的主题,以信息化的科研环境作为重要的研究条件,通过对多个学科和专业一些相关课程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发挥地理学科资源在整个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笃正,符淙斌等.有序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J].北京,地球科学进展2001.16(4)P453-459.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在人类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地理学是促进人地关系认识的质的飞跃的关键要素;它经历了自然语言、地图学和新一代以空间分析为核心的GIS阶段。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地理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与机遇。当前,全球范围内面临着持续增长的人口与日益短缺的自然资源总量之间的矛盾,这成为实现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地理学紧密地关注这一人类世界的永恒主题,RS、GIS等提供了有益的分析工具,空间分析的方法与理论模型为人类提供了问题求解的分析方法。于是,来自地理学、GIS、RS、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环境等多学科的研究人员自发地共同探讨如何实现人类活动在规划之初即实现最佳的环境效益问题,即以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但又不至于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ESRI公司的有力推动,2009年举行了第一届峰会,GeoDe-sign的概念得以正式提出。尽管目前理论界尚未就GeoDesign的科学概念取得一致,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GeoDesign相关研究活动的开展,ESRI在其最新的软件产品中已经部分地集成了具有GeoDesign功能的模块。
受伊安•麦克哈格的《与自然共设计》的启迪和斯坦尼兹景观变化模型的影响,GeoDesign的核心在于将设计的理念引入到GIS系统的框架之中,研究一种可以融景观规划和设计、环境影响与评价、过程管理和结果预测于一体的地理规划设计工具以及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问题。GeoDesign具有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前景,也必将给我国高校在目前的地理科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冲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GeoDe-sign的核心理念就是建立“追求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程度最小的规划、设计活动”,这对我国广大地方院校的地理科学专业开展专业课程设置具有重要的启示,需要作深入、系统地研究。
2GeoDesign对地理科学专业的影响
2.1对学生的知识背景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地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形成运用地理学思考和解决人文、经济、社会领域的地理问题的基本技能,锻炼运用地理学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进行地理学实习、实验的基本实践技能。地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关注学生的地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表1)。GeoDesign借鉴风景园林、环境科学、地理学、规划学、再生研究及综合。研究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采用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用于在地区和全球尺度上通过地理位置和取向的优化来解决突出的问题。显然,GeoDesign是新兴的地理信息科学与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的相关理论、方法融合的结果,关注学生运用GIS技术和地理学原理来评估人类活动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的方法(图1)。可见,地理专业今后需要更加注重拓宽学生的综合知识视野,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形成更加系统的复合专业技能。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要更加注重吸收多学科的知识并内化为自身的综合技能,掌握新兴的GIS、GeoDesign等专业技术并转化为自身的地理知识创新技能。
2.2对地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变革的要求
目前,我国各类师范类高校大都开设了地理科学专业,且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为面向基础教育输送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长期以来,这种定位为我国的地理专业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这种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也日渐显露:(1)由于中学地理师资的相对饱和导致地理专业的毕业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部分高校的地理专业在招生、专业发展等诸多问题上面临困境;(2)相对集中的地理学基础知识的培养模式局限了学生主动学习并掌握地理科学领域的新技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性较强的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动态的知识结构,最终影响到学生综合技能与就业取向;(3)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充分,很多学生毕业后即使是选择进一步深造也仍需继续学习在本科阶段就应该学习过的一些技能性、实践性课程;(4)没有构建学生的可持续创新的地理科学知识终身素养。这说明了地理专业的整体办学思路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的调整,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广大师范类高校的地理科研工作者没有及时地结合国际地理科学前沿研究领域对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思考。GeoDesign是一种统一的、具有较强的空间规划能力但又不依赖于特定软件平台的地理科学整体思维方法,致力于解决复杂环境下的地理设计、分析、建模问题。因而,GeoDesign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设计规划能力、空间分析能力和数字表达能力,这对现有的地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2)。
2.3要求变革现有的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地理专业的改革,在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教材建设、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由于地理科学前沿研究领域的很多科学理论转换到专业教学领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高校地理专业领域的教学改革仍然方兴未艾。目前,美国的宾州州立大学、北亚利桑利大学已经开始开设GeoDesign的相关专业,开始正式实施GeoDesign专业的相关教学。这对将GeoDesign纳入到我国高校地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GeoDesign是一种全新的地理学空间规划理论体系,紧密关注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所提出的“改变自然,设计自然”的理念更加注重将地理学的理论、知识、方法运用到人类的实践活动当中。GeoDesign以GIS作为技术支撑,以对空间活动的规划设计作为目标,对于很多设计过程的中间结果可以在计算机中实现虚拟重现,这样的特点非常有利于教学过程,学生不但可以观测到中间过程结果,而且还可以对设计结果进行预测。所以,如何将地理学的理论、案例、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等有机结合,形成具有地理信息技术新特色的GeoDe-sign教学模式,这些都是对当前地理专业教学方式的重大挑战。
3对地理专业环境教育模式改革的建议
3.1设置学科交叉融合性强的环境保护核心课程
地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始终以人地关系作为学科的核心领域。现代地理学融合了地图学、数学、计算机科学、遥感、自然环境、地球表面过程等诸多学科,随着人类对地理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理论不断被引入到地理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当中。因此,目前我国高校地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中应当突出并强化新兴的、综合性强的、能体现地理学最新理论发展方向的交叉课程的设置,并鼓励学生选修这类课程,以利于培育学生的环境素养并通过他们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如地理信息科学是地理学与测绘、计算机等学科融合发展的新兴学科,但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地理专业一般只开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这样一门较为简单的课程,而对于其它技术性课程则多数不开设,在环境教育类课程设置中也不注新的学科理念、技术理念等的引入,这非常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地理学在科学技术的驱动下不断发展,形成了很多新的学科和专业,如GIS和GeoDesign。所以,在保证学生掌握必备的地理学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地将新兴的交叉性强的地理类环境保护相关课程作为地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以利于他们形成更加良好的知识结构。
3.2加强学生终身地理素养和环境意识的培育
终身地理素养指的是学生能够掌握与日常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形成持续的地理学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即使他们从学校毕业后仍然能够自主地、不断地学习新的地理学知识和理论,能够关注地理学的研究热点问题。这实际上是地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真正目标。对于我国高校地理专业的本科阶段的学生而言,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地理学科学思维方法,掌握必备的地理学软件分析工具,构建运用计算机进行地理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学生一旦掌握了地理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基本的地理学研究工具,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他们就能够自主地围绕某一地理科学问题开展相关研究活动,这不但有利于增强地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且也非常有利于提高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地理师资水平。当然,对于如何构建学生的终身地理科学素养,既要开展相关评价方法的研究,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方案,更加要求广大高校的地理学工作者提升自身的研究水平,掌握某些地理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
3.3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掌握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是现代高素质复合型地理人才的必备要素。近年来,历经多轮地理专业教学改革,我国很多高校的地理专业的主干课程的课时总数都被不同程度的削减。但是,地理学始终是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科。现在地理专业的实践动手能力主要由野外实践、课程实习和毕业论文构成,在评价方式上主要有实验报告、考察记录和毕业论文等方式,加之现在很多实验课程依赖于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实验课程的开设效果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在客观上都导致了地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如有的学生甚至连ArcGIS、ER-DAS等主流GIS平台软件都不能熟练地进行操作。当今地理学走向跨学科交叉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GIS技术已经成为地理学研究的必备工具。
因此,探索学生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重要。以笔者所工作的高校为例,部分科研实力较强的教师结合科研项目的需要,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地理研究课题,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或者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参加“挑战杯”等多种方式,使得很多有浓厚学术兴趣的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此外,系部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有兴趣的学生成立了“地理信息工作室”、“制图规划工作室”等学习团体,开展学科竞赛,这些都为强化学生在课外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我们认为,GeoDesign代表了地理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也体现了地理学在数字化时代不断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特点。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不但要突出课内时间的有效利用,更要求教师要善于精选科学研究的案例并指导学生从事难度适中的地理学环境问题的科学探究。
4结语
1、我县共11所乡镇中心初级中学,5所1般初中。接受问卷教师来自镇中心初级中学占75%,来自1般初中的占25%。问卷表明,地理教师中,男教师较多,占了67%;年龄30--40岁的较多,占75%,而40-50岁的仅占16%,50岁以上占8%;专职教师占67%;少数民族教师占83%。
2、随着教育行为不断规范,以及地理被纳入高考,较910年代前期,地理教师的配备状况有了较大改观。问卷表明,我县专职地理教师占67%;42%的为本科学历,58%的为专科学历。获得学历的途径比较复杂:从全日制学校毕业的占8%,函授占67%,自考、电大、网络学校各占8%。地理教师多专业不对口,83%的为师范类非地理专业,师范类地理专业、非师范类非地理专业各为8%。地理教师中,从学校非地理学科岗位改行的占67%,教育系统内调整的占25%,非师范院校毕业分配的占8%。担任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各占25%,75%的没有担任职务。75%的有中学1级教师职务,中学2级的则为25%。
3、地理教师平均教龄19、8年,任地理教师人均6、5年,党员占16%,身体健康的占67%,差的占8%;情绪状况好的和1般的分别占67%、33%;经济状况,年收入在0、5--1万元的占33%,1--1、5万元的占67%。
2、教师工作状况
4、75%的地理教师认为学校地理课程开设规范正常,25%的认为基本正常,没有课时不足和被挪作他用等现象。
5、专任教师任教地理的班级数为5--7班,每班每周上课2节(符合国家课程计划规定。)83%的学校还为地理安排了每周1节晚自习供学生预习或复习。地理教师中80%的没有任班主任。
6、在日常教学工作中,25%的开展了讲授知识的占83%,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占8%,开展了实验探究的占58%,开展了课外活动的占58%。在日常教学中,教学各环节完整、规范的为100%。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反应较活跃的占83%,1般的占17% 。学校的地理教研活动开展情况,教研气氛浓,成效显着的占50%,教研活动单1,成效1般的占42%,没有集体教研活动的占8%。
7、对当前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手段难以适应的占16%;认为教材太难,教学要求太高,不切实际的各占25%;认为学校、教师、学生都不重视,教学活动难以开展的占25%;认为学校地理教学设备差,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缺乏的占75%。
3、教师专业发展情况
8、在地理教师中,有成为县(区)骨干教师追求的占58%,有16%的教师追求市(州)或省骨干教师,也25%的教师觉得1般就行。8%的教师目前正在攻读本科,没有参加学历培训的占92%。已经参加的学历培训中,地理专业的占25%。
9、在2001-2006年期间接受过新课程培训的占83%;接受过现代教育技术占25%;接受过地理教材教法培训占58%。
10、对于目前教师新课程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培训活动较少的50%;认为培训与工作矛盾较大,走不开的占33%;认为培训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的占16%;认为学科不受重视,限制外出培训的占8%;
认为教师个人负担费用较高的占 42%;认为培训机构水平不高,培训效果不显着的占8%。
11、25%的地理教师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地理教研论文;在省级发表、交流的地理教研论文的占8%;在市级发表、交流的地理教研论文的占16%;在县校级发表、交流的地理教研论文的占42%;8%的地理教师没有发表交流过论文。
12、8%的地理教师参加省级课题研究,8%的地理教师参加市级课题研究,83%的地理教师参加县校级课题研究。
13、8%的教师主讲过市优质课,92%的教师主讲过县校级优质课、公开课、展示课。
14、16%的地理教师为国家级地理学会会员,84%的没有加入任何学会。
4、教师生活状况
15、对目前生活环境满意的占8%;比较满意的占67%;不满意的占25%。
16、目前生活中的主要困难是:存在1定程度的职业焦虑,有1定的心理负担的占58%;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的占67%;没有住房或住房紧张的占25%;本人身体或家庭成员身体不好的占42%。
17、业余时间里,地理教师看书、进修提高的占83%;做家务的58%;上网的67%;文体活动67%。
5、其他
33%的地理教师填写了此栏。综合起来,反映了以下1些意见和建议。
1、多开展地理学科类活动。地理教师少,在1所学校,专职地理教师1般12个,20%的学校没有专职。研究氛围不浓。希望县、乡(镇)多关心地理教学,多关心地理教师,多组织相应活动,为地理教师提供研究交流平台。希望组织包括教学竞赛、教学研讨以及动手类的手抄报、自制教具、学具等竞技性活动。
2、多给地理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地理教师科班出身的少,半路“出家”的多(科班出身的基本被高中拔走了),学习的任务特别大,加之1个地理教师1般要任6----7班的教学(有的还兼有其它学科教学),教学的任务也很重,特别希望能有学习机会。
1.1 根据我国自然利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
1952年全国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一些综合大学建立了地理学系,并属理科。在各大区与省师范院校中普遍设立地理学系,师资培养有很大进展。在几十年的教学和研究实践中,地理学的方向和领域不断发展。在“”前高等学校的地理教育,采用前苏联的教学体制,分专业教学,以二三级分支建立专业,加强了数理化自然科学,增加了实践时间,使地理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发展。在为国家自然资源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过程中,地理学研究机构逐步增加,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学科体系。首先是在中国科学院建立了综合性的地理学研究机构和有地区特色且针对我国特殊的地理问题的专业性地理学研究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在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建立的研究机构更多。80年代我国人文地理学得到复兴,促进了应用地理、计量地理、旅游地理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由地球信息科学家开拓的GIS在全国学术界和社会许多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动了地球信息科学在我国的发展,初步建立起一个地理信息科学基本体系。地理学研究机构和地理研究的发展,使地理学在为国家目标服务和科学问题的研究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2 “以任务带学科”,提高了地理学的应用价值
“以任务带学科”是我国50年来地理学取得蓬勃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地理学家组织与参与完成了国家一系列重大的关于我国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农业发展方面的调查研究任务,包括大规模的地区综合考察、综合自然区划、农业区划、黄淮海平原的综合治理、国土规划和发展研究等。在这个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地理学应用价值和科学水平,也是大量分支学科发展和形成的基本动力。相应地为政府和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建议和科学资料,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理论研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50至60年代,提出了水热平衡、化学元素地表迁移和生物地理群落等自然地理学的三个方向。学术思想早于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逐渐获得共识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和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通过实验研究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水分循环和水盐运动规律及其与作物生长关系方面,在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环境背景值和环境健康方面,在地域分异规律与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区域自然地理以及农业区划、地域生产综合体与区位理论和空间结构理论方面,在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影响,在专题地图学和综合制图的理论方面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近年来对地球表层系统理论、地图图谱和社会地理理论的探讨也取得了进展。
1.4 地理学的技术革命不断发展
50和60年代我国地理学即开始了技术革新。70年代末的腾冲遥感开拓了我国的遥感事业。同时开始探讨数学方法的应用。之后,模型建立和空间分析在区域研究和城市发展规划中逐步推广。系统论在地貌学及许多分支学科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推动了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研究的深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院、高等学校GIS实验室的建立,促使空间分析方法愈来愈多地在各种预报、预测和发展研究领域中得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传统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不仅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也为各种涉及空间数据分析的学科提供了新技术方法。
1.5 编纂了一系列大型学术着作
过去的几十年中,以我国着名地理学家领衔组织编纂了一系列大型的地理学图书和图集,在建立我国地理学理论体系、积累地理学研究资料和向社会宣传大量研究成果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突出的有:《中国自然地理丛书》、《中国自然地图集》、《中国土地利用图》、《中国经济地图》、《中国人口地图》、《中国农业地理丛书》、《中国人文地理丛书》等。
1.6 高等地理教育和高级地理学人才培养的形势较好
现在地理学一级学科的博士点在全国已有8个,二级学科自然地理的博士点9个,人文地理3个,区域经济的3个,地图和GIS的3个。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经济、地图和GIS的硕士点共有92个。地理学培养的人才活跃在国家的规划、计划、环境和生态管理以及研究与教学等领域。
1.7 中等地理教育经历了艰难的发展
50年来我国中等地理教育出现了“两起两落”。目前国家教育部门,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正在组织全国的专家大力进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我国自然环境状况、发展状况和国际化的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地理基础教育教材,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正在第三次崛起。目前的?+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将促使学校和学生恢复对地理学的重视。
今天,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地理学的影响力在扩大,而且已经超出了专业的界限,地理学的决策应用价值大大加强了。地理学家的上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阻止了自然恶化的趋势,地理学的方法逐步为社会所了解和应用,地理学的成就在很
大程度上为社会所认同。甚至可以说,地理学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和有关领域的工作方式。今天,国家和社会如此地了解西部地区、黄土高原、黄河长江、青藏高原、黄淮海、国土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地理学家开辟的GIS和遥感应用技术如此在社会广泛应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等。地理学的一些基本观念如“区域”及“区域差异”、地图及GIS思想、“人地关系协调”等概念在愈来愈多的领域被采用。半个世纪以来,就为国家自然利用和经济发展研究的规模和在国家建设发挥的作用来讲,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地理学能够与我国相比。
在5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地理学所走的道路也是有教训的。如片面地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导致在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兴起之初处于被动;取消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存在分割状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缺乏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学术交流;我们在理论的总结和创新方面仍然比较落后。
2 当前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与地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有关的产业部门、科研院所,进行了大量的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环境整治、GIS的应用及国土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异常活跃和竞争的局面。近年来,在国家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科研体制进行一系列改革的背景下,计划经济时代的科研计划、拨款制度、人事制度等已不复存在,而新的科教体制尚未规范和完善,地理学科研与教学单位面临着一系列实际问题,如教学经费的不足,“大锅饭”不再存在,各种竞争日益激烈,一些地理单位甚至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这迫使地理单位进行改革,近年来我国地理学发展的总趋势是强化了社会需求和市场指向,出现了非常活跃的局面。
在一系列学术领域,地理学的地位受到挑战。地理学家曾经在这些领域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贡献。如在农业区划、国土规划、GIS、城市研究、地区经济、旅游开发、全球变化、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现在地理学必须谋求新的发展和提高。随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之重要性日益突出,很多学科占据了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如第四纪地貌、气候学的研究等。现在,地质学在向上扩,大气科学在向下沉,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已自成体系,经济学在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学在研究地区发展不平衡,建筑学向城市规划扩展,凡此等等,地理学的一系列领域面临其他学科的竞争和挑战。
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大学地理教育面临着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理论型、应用型、技术型和新的地理教育型的人才问题,部分专业存在着毕业学生的分配问题。由于其他学科和领域对人才的竞争,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
在上述竞争背景下,高等学校地理学广泛地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出现了若干共同的趋势。在教学和研究的目标方面,普遍定位在资源环境问题、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规划及GIS、遥感技术的应用。主要从事的领域涉及到资源利用与保护、土地管理、环境(包括生态)的变化与综合整治、国土规划与城市规划、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旅游发展与规划,GIS应用。相应地在高校地理院系伴随着机构的改变和名称的变化,普遍设立资源环境学院,包括资源、环境、地理、城市规划、旅游、土地管理等;师资的成分、教材的内容、培养方向等均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适应了社会的需求,为解决实践问题作出了贡献,也拓宽了研究和教育领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基础研究,研究的数量也大大增加,并使师资、人才和招生生源得到了保障,毕业生分配有了较多且稳定的渠道,教育和科研经费也有了较多的来源。地理学科研机构的改革,实行绩效工资,将在SCI等检索刊物上发表文章作为考核和晋升的主要标准等,虽然其效果还有待观察,但显然加强了研究的专业化和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争取了更多的课题和经费,调动了研究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优秀人才成长。
现阶段我国地理学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和倾向:
(1)地理学理论、基本概念和区域地理等经典内容的教学和研究被削弱了。教员为对付岗位责任制而疲于奔命,普遍重科研、轻教学。一些院系不仅改名,也改了专业方向,地理系在派生出旅游、房地产管理、环境学等方向的同时,本身迷失了方向,人地关系等地理学的核心和本质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淡化了。由于理论研究的削弱,这些年来我国地理学的创新少了,还出现了自然和人文再次分离的苗头。
(2)地理学不同于某些实验室科学,需要有多种尺度的时间和空间研究。因此,定位台站的长期、连续观测和原始数据的分析研究,是地理学发展的基础之一,但除了在少数研究所外,这种工作愈来愈弱化。在科研院所,普遍存在忙于争课题和完成论文数量,不甘坐冷板凳做扎实细致工作的现象。在表面繁荣之下隐藏着一种浮躁之风,这样难于出“多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源头创新成果。在GIS和数量方法的应用取得明显进展的同时,地理学家对野外的考察研究也削弱了,一些资源环境和国土开发的重大课题的研究,需要台站进行长期观测的研究,但普遍存在野外工作的人员和时间“不到位”的现象。
(3)全国性的协作和重大课题的研究愈来愈困难。目前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体制,注重科学家的个人创造性,在组织结构方面愈来愈小型化,研究目标愈来愈体现为,特别是在SCI、SSCI检索的期刊上。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型的研究,如国家大区域的资源环境及发展的综合研究,大型地理丛书和综合性的学术着作的编写,以及其他围绕大项目的协作等明显削弱了。如果这种情况不能改变,地理学的应用价值就将下降。
(4)为争课题而迎合长官意志、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科学研究的超前性和独立性被削弱。地理学研究落后于社会需求和科学发展前沿,缺乏敏锐揭示隐患及对一系列重要实践问题作出迅速反映的能力。
认真检讨我们与国际地理学发展的差距,发现我们对全球问题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地理学家还没有走出去,在把握全球性的重大问题的基础上开展我们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推向国际;对国家重大的发展问题及其他决策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薄弱, 特别是对高级理论性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缺乏应有的关注,要注意培养世界一流的全球性理论和应用的高级人才、区域专家;对地理学发展的理论、发展方向的关注薄弱,与整个科学发展大趋势、其他学科发展前沿、科学哲学、国外地理学先进思想存在隔膜;信息化的应用仍不普遍。在地理学的基本观点方面,我们对全球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不够。
3 21世纪我国地理学发展的展望
在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社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中指出:“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彻底消除贫困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完成这些任务,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这就对中国的科技进步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显然,地理学是实现这些国家重大任务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
我们要为一系列重大的决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这些决策问题是重大的资源利用和自然保护问题、重大自然灾害的治理问题、国家的地区开发战略和发展问题等。在21世纪发展中,这些问题将进一步突出。在所有的区域性问题中,地理学家要重视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发展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决策的许多问题,地理学家都可以参与工作。要通过这些重大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地理学的决策应用价值,对国家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建立起迅速反映的能力。
70年代以来国际地理学的发展,愈来愈从注重由自然支配的环境变化转移到人类支配的环境变化;地理学家愈来愈重视参与全球问题和国际性的研究计划;加强了发展研究和发展规划研究;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愈来愈倾向于“我们共同的未来”;信息化成为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地理学家在参与国家和政府的决策方面也在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最近美国出版的一部专着《改变世界的十大地理学思想》指出地图学和GIS思想、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调整、空间组织与相互依赖等地理思想,曾经和正在强烈地改变着这个世界,也是最有价值的研究领域[1]。
在愈来愈多的新学科出现和参与我国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研究的情况下,地理学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为了弘扬地理学传统,为社会和科学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地理学必须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学科特点,找准自己的方向,特别注意发现新的问题和新的领域。
3.1 关于21世纪我国地理学的发展方向
(1)国土整治研究。在21世纪来临时,我们必须明确地理学能给国家和人类解决什么问题,包括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退化的监控与治理、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全球环境变化和发展问题研究、全球一体化和多样化是国际地理学发展的基本方向。青藏高原问题及其对我国大的自然格局的影响是地理学重大的长期研究目标。各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如湿地、湖泊、山地等的环境和利用问题。在所有的区域性问题中,地理学家要在更大程度上重视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发展问题。加强资源环境的监测、保护、规划与整治研究,建立工程地理学。
(2)发展研究。这个方向自60年代在国际上逐步形成以来,已经成为地理学发展的主流之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强烈地改变着我国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结构;我国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可持续性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地理学家和地理工作者要了解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城乡发展,包括城市发展与规划、区域发展及可持续发展、农村发展等,就需要进一步开展地区经济与社会及城乡发展研究。
(3)地理信息应用研究。GIS技术、遥感技术、空间数据的应用是地理学也是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目标是发展地理信息科学,推动“中国数字地球”战略,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分析预报和决策支持的新的科学手段;为地球科学及其他有关学科研究提供时空信息并进行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分析、预测预报和时空调控的科学基础。与此同时,地图已经成为以数据形式存在的动态多维产品,地图图谱是促进GIS应用的发展、使我们对日益复杂和相互联系的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的重要研究方向,这些技术可用于其他学科,但地理学对其发展和应用起到基本的作用。
3.2 地理学的教学改革问题
地理学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养,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地理教育。美国1992年制定了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计划,规定地理学是所有大学和专业必修的五门课程之一(其余为英语、数学、物理、历史)。为了适应我国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地理学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建设问题上,急需加强概念性的地理学及其中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与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课程,核心地理学课程必须保持和创新。美国一些科学社会学者最近预测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领域中,有很大部分(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生态恢复技术)必须具备地理学基础。21世纪的地理学,不仅只是文理交叉的学科,而是可能分化成理论、应用与技术相互分离的教学、研究单位,因此,需要在人才培养上注意全面、全球综合性的理论思维,要适应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开创新的地理学课程。地理学若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那么其他学科肯定会取而代之。如在哈佛大学商学院,“新经济地理学(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已成为一门核心课程。
3.3 推进地理学理论和地理学思想的创新,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教学
要以综合的观点和学科交叉的方式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及其动态机制。地球表层系统包括区域性的自然系统、人—地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三个子系统。自然系统中我们关注自然支配的环境变化,这方面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如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对我国和东亚环境的影响,我国的水土流失及沙漠化的自然因素等。在当今这个地球上,更重要的问题是人类支配的环境变化,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要探讨这个系统的内部组成、主要关联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对环境变化的感知和响应,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影响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在较小空间尺度上,揭示地表物质元素转化与迁移的机制;在宏观层面上,研究气候变化和全球物质反映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空间尺度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实质,并寻找解决的途径。通过较小尺度的研究,经过尺度转换,为大范围区域的整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为了促进地理学理论和地理学思想的创新,需要加强与其他专业学者之间的联系和磋商,进行跨学科的交叉和渗透。
3.4 发展地理学的方法论
21世纪在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继续发展的情况下,要求我们在地理学的方法论方面作深入探讨并取得某些共识,地理学不是各种有关专业的简单汇合,而是具有明确的核心和一致性。地理学已经具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方法论概念。
(1)区域概念。包括全球的概念、区域差异和区域相互依赖性的概念,没有区域就没有地理学。针对不同的空间尺度界定不同的区域论题,研究发生在区域中的过程和演变规律,而不是静态地研究区域。各种地带和各种类型地域(流域、区域、地方)的研究、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变、温室气体增加的影响等,在不同区域是不一样的,因为地表各种过程在不同时空尺度表现差异及其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和恢复能力不同。在人文领域内,区域或国家一体化和多样化发展,是地理学研究和教学的基本范畴。
(2)统一地理学的观念。这种观念强调研究人类活动成为一大驱动因素的地球表层系统及其中的“人—地”地域系统。在最近出版的《对地理学的再审视——对科学和社会的新联系》[2]一书中,地理学研究的地球表层系统被分解成三个系统:环境系统、人类社会系统和环境—社会系统。而且,地理学研究的重点是其中的环境—社会系统即环境—社会动力学。在汉城召开的第29届IGU大会上,前任IGU主席Messerli报告的主题就是: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正在由自然支配的环境变化演变为人类支配的环境变化[3]。几十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 老一辈地理学家就强调对重大的地理学问题开展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极端重要性。自然地理学不考虑人类的活动和人文地理学忽视自然和生态基础都是致使的弱点。现代地理学的基本特点是:统一地理学、全球地理学和有人的地理学。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放在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智能圈的耦合与联动上”[4]。
(3)将格局和过程关系的研究作为重要的观点和技术路线。发生在各种类型和各种尺度的区域中的过程必然产生一定的格局,而格局的变化又会影响到自然、生态、社会发展的进程,这就产生了格局和过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这种相互作用还表现在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包括不同尺度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如对不同时间序列、不同空间尺度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就是如何。IGBP的全球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项目将格局和过程关系的研究作为重要的技术路线[5]。实地调查、区域比较、尺度转换等传统方法和新兴的空间分析、系统模拟是这种研究的基本方法。
3.5 扩大对相关国际性计划的参与和全球问题的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程度在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我国地理学在更大程度地走向世界是必然要求。因此,要加强全球观念和加强全球问题的研究,并在国际性会议上和国际交流中不断展示我们的成果,甚至我们要培养将主要精力用于全球问题研究和参与国际学术活动的国际型的地理学家,积极参与国际和全球的研究计划。
3.6 加强地理实验和工程地理学研究,促进技术创新,以信息化推进地理学的发展
信息化使现实空间表征的理论方法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GIS和遥感技术的应用通过时空数据和空间分析,使我们可以更迅速更好地认识相互联系事物的本质和区域间的差异及其相互依赖。为了深入研究和揭示地球表层动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要素作用机理,必须重视地理学的实验研究,并使微观和宏观研究相结合。但是,这些不能代替样本研究,不能代替考察和观测等,否则,我们不能认识“真实世界”及其动态系统,改进真实系统的描述。大型工程的战略研究为我国大规模建设时期所急需,目前尚很薄弱,建立工程地理学,既适应这种需求,又开拓了地理学的应用领域。
3.7 加强地理学的基础教育和科普工作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让青少年了解国情和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情感。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也是我国地理教育主要内容之一。当今世界,资源、环境、人口、发展等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尖锐,而地理学是各基础学科中最能综合、直接地对付这些问题的课程。因此,世界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地理教育。最近,办公室向党和政府官员推荐新编中学地理课本,说明地理学普及的重要性。要通过基础教育和科普工作,让国民中有愈来愈多的人了解什么是地理学,地理学能干什么,如何培养人们的地理学观念,推动地理学的发展。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正在实施“科技创新计划”和“教育振兴计划”,为地理学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有条件在新的世纪中实现地理学的更大发展。地理学科研单位正在进行整合,一些单位进入中国科学院“创新基地”,内部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都有较大变化。高等学校地理院、系的改革以改名开始,随后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结构调整,“211工程”和理科基地建设使几个重点大学地理学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但一般高校,尤其是普通师范学院,地理系仍然举步维艰)。袝"计划、杰出青年基金、“创新基地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强调“源头创新”,进入这些计划和项目的单位和个人重视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也有了进行这种研究的条件。长期以来,地理学家和地理学思想,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的国家和全球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向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地理学,这门伟大的学问正面临着更大发展的机遇,全国地理学工作者联合起来,把我国由地理大国发展为地理学强国。
【参考文/!/献】
[1] Hanson S,ed.Ten Geographic Idea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M].New Brunswich: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7.
[2] Rediscovering Geography Committee.Rediscovering Geography:New Relevance for Science and Society [M].Washington: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7.
[3] Messerli B,Martin Grosjean,Thomas Hofer,et al.From naturedominated to human-dominated environmental changes [J].IGU Bulletin,2000,50(1):23-38.
1.社会发展的需求。资源、环境、人口问题是目前制约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解决方法,而这些问题与地理学科息息相关,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剧增。深入了解我国地理特征、资源分布、气候结构等能够有利于国家在农业发展、人口健康、资源整合等方面做出重要的决策和改革措施,促进国家产业优化和调整,提高国家竞争力并为世界环保做出贡献。在国际上,地理学家已经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了许多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社会发展趋势和影响、全球气候研究、地貌分析、资源开采等。未来中国地理学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在地球表层系统变化规律、区域开拓耦合技术路线、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对地理学家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作为人才输送的场所,是培养学生综合性和区域性地理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未来地理学家和提高社会公众地理知识的重任,提高高校地理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之一,使其符合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
2.我国地理学科发展的需求。传统的地理学受到分解学术思想的影响,其综合性方法论无法得到有效体现,大部分以分解的形式组合存在,相比世界水平比较落后。随着应用生态学和系统论观念的普及,我国开始对地理学重新定义,研究的重点也转为综合发展和要害分析方面。这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地理学范畴,传统的地理学以静态描述来记录一个区域的景物,而新地理学又注重于人类活动在该区域内产生的影响,二者各有优缺点。新旧地理学的发展融合就要求高校地理课程教学需要与之相适应,取长补短。一方面,延续传统地理学对地貌特征、人文景观的记载和描述;另一方面,要对人类活动、社会发展等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加以预测和分析。高校地理教学改革应该将新旧地理学所侧重的问题加以融会贯通,坚持自然和社会综合发展的原则,使得地理学科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高校教学改革的需求。在过去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一直被当作教学的主要管理者和监督者,需要全面负责整个教学过程,这种灌输式的观念显然已经违背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需要将学生的知识获取从被动转为主动,并且新时代下的学习强调各学科的关联性、实践性以及自主、创新的高级学习过程。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掌握如何学习的能力往往比单纯地知识获取更为重要,教师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并增加课堂的互动性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校地理教学存在的不足
1.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地理学与气候气象、地质地貌、土壤情况、生物分布等学科联系紧密,目前教材中的内容缺乏对这些学科内容的覆盖,使得地理学科内容完整性降低,并且教材内容有些过于简单或冗余,无法全面地讲述地理学相关知识,高校地理的综合性特点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这不仅无法让学生系统地学习地理课程体系结构,还不利于学生通过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教材中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高校地理教材目前主要还是分析地理特征、形成机制、分布规律等,对于与地理学相关的环保、资源、可持续发展等现实问题却鲜有涉及,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存在脱节。
2.理论和实践没有有效结合。传统课堂教学课时有限,往往无法覆盖知识点较多的地理知识,并且教学地点一直在课室当中,学生虽然能够对地理基本概念、地貌气候知识有所了解,但无法通过实地考察、野外判别、读图训练等真正应用所学的知识。在课程安排上,只有很小一部分高校有地理野外实习以及地理实验等实践课程,并且这些实践课程往往只有几个课时,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和提高无法有效保障。随着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也在不断地突显,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高分低能的现象不断发生。高校地理教学应该根据地理学科自身特点,重视学科和教学发展的联系性,才能制订出符合新时代下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地理教学改革方案,提高高校地理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地理科学后备人才。
三、高校地理教学改革途径和措施
1.完善地理教材内容,构建地理课程体系。根据高校对地理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地理教材的内容应该做出调整,摒弃重复过时的知识点,同时增加与关联学科间的联系,并加强环境、资源、人类等社会科学的应用研究。通过开展学科融合、专题讲座、研究性实验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高校地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完善的高校地理课程体系,从层次上和相互协调中规范整个教学过程。对于高校地理的实践课程,除了一些户外实地考察、实验等动手环节,还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地理相关论文撰写、地区资源的研究和调查、地理相关科技知识学习、参加专题讲座和讨论会等,实践课程既是对地理理论知识的巩固,也是对地理学科新技术新方向的认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完成学生地理知识的全面提升。
2.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学习知识需要动力、热情以及积极性,当学生具备三项条件时,其学习效果就会提升,而这些恰恰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痛点。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则在台下被动听,并且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只能通过作业或期末成绩来衡量,无法做出一些差异化的评价。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高校改革需要从多元化的方式入手,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比如慕课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微视频教学等丰富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解决困难能力等。同时,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应该转变为引导者,通过任务教学法等辅助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掌握,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出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提高方案,最后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完成学习成果的检验。教师在整个高校地理教学课堂的角色从灌输式传授者向知识引导者的身份转变,促进师生间的合作,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提高高校地理教学质量。
3.加强校企、校政结合,丰富学生实践项目。实践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最有效的方式,就目前而言,并不是所有高校都拥有完善的教学资源能够提供学生实践环节的使用,但地方实验室、地理测量仪器设备等掌握在政府和企业手中,因此,高校应该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通过租用地理实验室、到企业普及地理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到规划局学习地方环境规划项目以及资源勘探与评估等政府企业项目,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在社会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以后就业提供方向和学习的目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作者:解瑞峰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叶汝坤.自然地理实习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