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土木新材料论文

土木新材料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10: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土木新材料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土木新材料论文

篇(1)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面向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多个专业,课程具有以下特点[3]:内容庞杂零散,课程很多,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强,需要记忆的多;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相对于工科的其他课程而言,土木工程材料的各部分内容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不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也不大,故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强化记忆,形成对材料的常识性认识,上述特点,使惯于通过逻辑推理来领会,掌握知识点的工科学生较难适应。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课,一般模式为[4]:老师先介绍实验原理、目的、仪器设备、注意事项等,学生按教师或教材所讲的步骤重复实验,读取数据,验证规律、公式或性质,这种教学模式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一种被动从属的地位,缺乏实验主动性和兴趣性:以验证理论为目的,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数据少,分析无对比性,不能对课堂理论融会贯通进行分析;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引导学生突破思维的障碍,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

2土木工程材料教学改革途径

2.1理论教学体系改革

2.1.1根据材料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的变化,跟踪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最新材料知识。考虑到土木工程材料不可能涵盖所有的新材料,因此选择当前市场容量大的、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比较大的,而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型土木工程材料进行跟踪并补充到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内容中,同时淘汰已过时或者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材料。为此在教学过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以下调整:1)墙体材料淘汰黏土砖等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的产品,相应地补充了建筑砌块、灰砂砖及复合保温墙体材料等。2)针对市场上大量采用墙体保温技术,增加了聚苯乙烯泡沫板及塑料泡沫塑料板及其内外保温技术的内容。3)根据市场需求,淘汰沥青油毡的内容,加强SBS、橡胶改性沥青卷材与高分子聚合物卷材的教学。

2.1.2鼓励学生深入建材市场了解最新建材行情,撰写调查报告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当地比较大的建材城,了解最新市场行情,了解市场上不同用途的建材的价格、产地、销量等信息;对市场上最新出现的建材进行记录、拍照,通过询问商家或者查阅网络等方式了解这些材料的用途、性能等信息,并撰写调查报告,将其作为期末考核的内容。通过以上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当前工程上使用的新型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与应用技术,而且提高了学习新材料、新技术的能力。

2.1.3开展互动式、启发式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授课时可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解建筑砂浆的技术性质时,先提出生活中的抹面砂浆表面开裂这一常见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讨论,讨论中通过点评引导学生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来推理砂浆的变形性质特点;再通过与混凝土组成材料差异性的比较,使学生加深理解混凝土和砂浆的技术性质。在讲述石膏和石灰的特点时,可以准备好这两种材料及两个烧杯和一根捣棒,告诉大家这两种白色粉末分别是石膏和石灰,如何用一种简易的办法区分,然后请两位同学分别向烧杯内加水,大家就会看到其中一个烧杯内反应剧烈,同时请另一位同学在另一个烧杯内用捣棒快速搅拌,大家就会看到开始可以快速搅动,逐渐就慢了下来直至停止,且整个过程在数分钟内完成,这样不用多讲,同学们对于石灰的剧烈水化反应及石膏的快速凝结特性就会一清二楚且印象深刻。在讲解混凝土内容时,先讲解混凝土性质和配合比的理论,再带学生参观现场混凝土的配置、搅拌、运输、浇筑、捣实等过程,对混凝土的性质、配合比设计等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再布置题目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个配合比的设计过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1.4改变刻板的传统板书模式,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

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图、文将课堂内容形象地载入到学生面前,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思考老师的问题,甚至当堂提出自己的疑问,而且在课后对课堂内容的印象也比较深刻。在讲授过程中,除了简单扼要地在课件中显现本课堂的主要知识点外,老师还需要恰如其分地加入一些“辅助材料”,以帮助学生对材料及其性能形成直观的认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传统实验教学以验证性试验为主要教学内容,且多以课堂上教师先讲解、演示、学生再模仿、操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因此,探索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工程素养和科研能力的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1)结合工程实例突出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能与工程应用特性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与工程材料应用能力。土木工程材料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密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因此通过实际工程实例讲述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与工程应用特性,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工程概念,即将不全面、不规范的直接经验用科学规范的术语表达,全面理解和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能与工程应用特性。如在讲述“水泥体积安定性”时,列举了“国内某建筑施工时,底板混凝土浇筑后10d左右,表面局部隆起、开裂”这一典型工程实例,在此基础上介绍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导致的危害,引起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国家水泥标准对其的规定等。学生通过实例直观地认识到了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危害性,因此对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非常关心,同时很容易理解国家水泥标准有关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相关规定。

2)保证既有实验项目的基础上,添加新材料、新技术的实验项目。除掌握土木工程材料基础性能外,可适当添加相关新材料、新理念、新技术的实验。例如目前人们普遍关心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关系到节能、节约资源等),以及建筑材料生产应用带来的生态问题(涉及到环保、温湿效应等),可以考虑设计相关的实验内容(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空心砖、保温砂浆、防水卷材、环保涂料等),加入到已有实验教学中,使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的内容与时代进步相适应[5]。

篇(2)

一、 主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 《计算机辅助工程》杂志社

二、 承办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

三、 时间与地点

1 会议时间:2011年4月23─24日,2011年4月22日报到

2 会议地点: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市临港新城海港大道1550号)

四、 会议组织机构

1 大会主席:张洪武 马宪国

2 学术委员会

主 任:钟万勰 崔俊芝 程耿东 申长雨

秘 书:楼 进

3 组织委员会

主 任:杨勇生

副主任:章 青 袁林新 楼 进

秘 书:于 杰

五、 征文范围

1 CAE基础理论

(1)计算力学基础理论、结构力学、材料力学、仿生力学、动力学与控制和爆破力学等;

(2)CAE仿真、优化技术;

(3)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及应用;

(4)前后处理技术;

(5)产品结构强度分析、疲劳寿命分析、振动及噪声仿真分析和碰撞仿真等;

(6)先进材料/结构优化技术;

(7)可靠性分析与CAE工程稳健设计;

(8)CAE验证与确认.2 CAE应用

(1)工程数值分析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海洋、汽车、铁道机车、装备制造、电子、材料和土木等工程中的应用;

(2)新材料、新工艺和复合材料的CAE;

(3)各类工程中的施工力学、工艺力学问题的CAE;

(4)CAE技术在国家重大工程与装备中的应用.

3 CAE软件开发

(1)自主CAE软件研发;

(2)智能化CAD/CAE集成;

(3)虚拟产品开发平台(VPD);

(4)分布式仿真平台技术与协同仿真;

(5)产品研发仿真流程和工程数据库.

六、 征文要求

1 围绕主题内容充实、数据准确、文字通顺,字数在5千字以内,未在正式刊物上发表.

2 文稿录入请使用Word 2003系统,版面为A4纸规格,双栏排版,上页边距为2.2 cm,下、左、右页边距均取2 cm.

3 标题(二号黑体)居中;作者姓名(四号楷体)位于标题下方居中;作者单位(单位+二级部门)、地区(省+市)、邮编(小五号楷体)位于作者姓名下方;摘要、关键词(五号楷体)位于作者单位下方(空一行);正文用五号宋体,一、二、三级标题序号分别用阿拉伯数字(如“1”、“1.1”、“1.1.1” );图、表尽量排列紧凑,线条清晰;正文后列出参考文献(六号楷体)简介.

4 论文最后附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的详细信息,包括性别、民族、籍贯(省+县)、职称、学历、职务、研究方向以及E,mail,手机,办公室电话,邮编和详细通信地址等联系方式.

5 论文请不要;涉及军工等敏感方向的论文,请作者提供有效的保密审查证明原件.

6 论文请务必在2011年1月15日前发送到或,并在邮件主题注明“投稿:计算机辅助工程及其理论研讨会2011”.

七、 论文评审

会议学术委员会将对论文进行严格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向作者发出录用通知.评选出的优秀论文作者将获证书和奖品.优秀论文将安排在《计算机辅助工程》上发表.

八、 联系方式

如需了解详细信息,请致电或发邮件咨询.

电 话:021,38284908 传 真:021,38284916

E,mail:

地 址:上海临港新城海港大道1550号A30# 邮 编:201306

联系人:于 杰 陈锋杰

网 址:

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

篇(3)

英文名称:Journal of Huaqiao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主管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华侨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福建省泉州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5013

国内刊号:35-1079/N

邮发代号:34-41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4)

关键词:土木工程;钢材;混凝土;建筑材料;钢结构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ivil engineering industry, steel and concrete building materials for the emergence of civil engineering the important meaning, civil engineering industry'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new steel structure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Discusses the superiority of emerging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and the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for readers understand the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Steel; Concrete;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tee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 S9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活动;也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或地下、陆上或水中 ,直接或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军事、科研服务的各种工程设施,例如房屋、道路、铁路、运输管道、隧道、桥梁、运河、堤坝、港口、电站、飞机场、海洋平台、给水和排水以及防护工程等。英文中,“土木工程”这一专业的对应翻译是“civil engineering”,即城市建设,亦称公民建设,可见,这一行业与我们每一位公民都是息息相关的。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简单地对它进行了解。

土木工程的发展

土木工程历史上的三次飞跃

对土木工程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首先是作为工程物质基础的土木建筑材料,其次是随之发展起来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每当出现新的优良的建筑材料时,土木工程就会有飞跃式的发展。

1.1早期发展

人们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后来出现了砖和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使人类第一次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中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 的西周初期制造出瓦。最早的砖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的墓室中。砖和瓦具有比土更优越的力学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于加工制作。

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直至18~19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甚至在目前还被广泛采用。

1.2 钢材的应用

十七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生铁、十九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这是钢结构出现的前奏。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冶金业冶炼并轧制出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延性好、质量均匀的建筑钢材,随后又生产出高强度钢丝、钢索 。于是适应发展需要的钢结构得到蓬勃发展。除应用原有的粱、拱结构外,新兴的桁架、框架、网架结构、悬索结构逐渐推广,出现了结构形式百花争艳的局面。

建筑物跨径从砖结构、石结构、木结构的几米、几十米发展到钢结构的百米、几百米,直到现代的千米以上。于是在大江、海峡上架起大桥,在地面上建造起摩天大楼和高耸铁塔,甚至在地面下铺设铁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

1.3混凝土的发展

十九世纪20年代,波特兰水泥制成后,混凝土问世了。混凝土骨料可以就地取材,混凝土构件易于成型,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小,用途受到限制。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钢铁产量激增,随之出现了钢筋混凝土这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其中钢筋承担拉力,混凝土承担压力,发挥了各自的优点。 二十世纪初以来,钢筋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

从三十年代开始,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刚度和承载能力,大大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因而用途更为广阔。土木工程进入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混凝土的出现给建筑物带来了新的经济、美观的工程结构形式,使土木工程产生了新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结构设计理论。这是土木工程的又一次飞跃发展。

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是: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要求,人们需要建造大规模、大跨度、高耸、轻型、大型、精密、设备现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质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经济效益。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课题,并推动土木工程这门学科前进。

随着建筑需求的不断提高,大量高强轻质的新材料不断出现。比钢轻的铝合金、镁合金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已开始应用。对提高钢材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已取得显著成果 ,而且还仍继续进展。

(二)新时期的建筑传奇---钢结构的兴起

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由于本身的自重较轻,强度较高,在经历震动时不仅不会发生太大的位移变形,反而还可以削弱地震波,从根本上确保了建筑的安全性。

在一些大中型城市,为了解决寸土寸金的实际情况以及人们对生存环境、生活空间等提出的高要求,钢结构建的推广应用将能够更快地实现城市化建设。这不仅体现在钢结构承载力高、密闭性好等优势上,更是由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国家政策所决定的。钢结构比传统结构更易拆除且用料省、回收利用率高,墙体也多用环保材料如防火涂料、节能砖等,因此降低了钢铁污染所带来的高风险。另外,由于钢结构的自身优势,其多用于超高层、超大跨度的建筑中,不但拓展了人们的生存空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

1.钢结构建筑与传统的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比究竟有何优势

从总体上说,钢结构建筑代表了未来的建筑发展新模式,它与传统的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比,在使用功能、设计、施工、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1钢结构重量轻、抗震性能好

钢结构建筑是以工厂化生产的钢梁、钢柱为骨架,同时配以轻质墙板等新型材料作为围护结构和内隔墙建造而成。它与同面积的建筑楼层相比,钢结构建筑楼的重量可减轻近30%。同时,由于钢材具有较强的延展性,能较好地消除地震波力,防震性能好,尤其适用于高层建筑。

篇(5)

关键词 土木工程概论 课程特点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2.055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Features the Course of

"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ZHANG Qinling, YANG Liu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ari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843300)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course of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Tarim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in terms of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 practice teaching curriculum assessment methods were discussed teaching, and propose appropriate measures some suggestions for colleagues reference.

Key words 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course characteristics; teaching discussion

0 前言

1988年教育部颁布了最新本科专业目录,从此以后我国的土木工程专业正式隶属于“大土木”的框架。从大土木的意义上讲,“土木工程概论” 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所有课程中相对较新的一门课程。

塔里木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土木工程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其下开设有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两个方向。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在建筑工程和道路与桥梁工程的设计、施工、研究等等方面都本着“立足南疆、面向兵团、服务新疆”的宗旨,培养了大批“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高素质人才,尤其为南疆土木工程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推进作用。

自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之始,就开设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至今已有10多个年头。近年来,作者一直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本文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其课程特点及教学进行几点探讨。

1 课程特点

教学的对象是大一新生。本课程设在大一第二学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

教学内容多,教材更新慢。本课程涉及内容涵盖土木工程专业全貌,既有本专业的许多相关课程内容,如土木工程材料、基础工程,又有各种工程结构的勘察、设计、施工、项目管理以及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因此教学具有一定难度。再者,现代的土木工程发展较快,新知识、新技术及新材料等日新月异,而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更新较慢。所以,为了充分发挥本科的先导作用,需将土木工程最新信息及时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课程的积极性。

学时少。教材在编著时因考虑到概论类课程的学时较少的情况, 在内容上范围较广在深度上较浅,基本都是点到为止。我校本课程的授课学时数为24学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较多的教学知识点和本课程的前沿动态生动有趣地传授给学生,不仅需要对教学内容熟练掌握,也需要对教授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与补充,是这门课程所直接面临的难题。

2 教学探讨

丰富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材。对于任课教师而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知识素质,也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如在教学中,多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PPT制作技巧,所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提高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总之,从事“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及其学科前沿的新工艺、新材料及新技术等最新知识,还要不断探索和丰富完善教学方式方法,并定期参加工程实践培训与学习锻炼提高,以丰富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教材对于任何课程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目前,我校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由叶志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的“土木工程概论”。选择本教材的原因有三:一是本教材采用四色印刷,重点反映土木工程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注重将历史人文内容、哲理贯穿于教材中。二是本教材结合网络资源,利于教师将文字教材和网络资源结合起来展开教学;三是本教材按20~30学时的教学计划编写,与本校本课程的24学时较为接近。

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方向,授课内容详略得当。当前各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普遍采用分流模式。例如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下开设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两个专业方向。在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时,希望他们对这两个方向将要学习的内容、课程和特点都已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因此,在有限课时情况下,兼顾“大土木”原则,任课教师可根据专业区别尽可能详细地反映课程总体内容,突出相应重点。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建筑工程方向可以简单介绍建筑按用途分类和按主体结构所用材料分类两种分类体系,重点放在多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体系上;而道路工程方向可以重点介绍交通土建工程和桥梁工程;对该课程的教学可根据不同专业模块方向进行有侧重点的讲解。

采用启发、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启发式教学是通过各种启发诱导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而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为教学原则。

从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一年级学生的生源及高考录取成绩情况来看,具有以下特点: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好,学习积极性普遍很高,对学习充满了渴望和浓厚的兴趣;同时,对土木工程专业不是很了解,尚缺少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采用启发、互动式教学方法。比如授课老师在讲解道路的线形组合时,可先让学生思考一下道路的线形形式,在提出“连接两个城市的道路的线形为何不全部采用直线,两点间不是直线最短吗?那样既可降低工程造价也可使车速开得更快吗?”等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然后就可引出道路线形组成及结构组成等知识点。当然,任课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把身边熟悉的建筑材料、建筑物等引入课堂,以课堂提问的互动方式穿插于课堂教学中;或在适当时候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分组讨论,课后布置一些思考问题,让学生课去图书馆或网上去收集、查阅资料,或到实地进行考察等,以小论文的形式递交,其成绩可计算在本课程的结业考试中。

加强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目前我校开设的与“土木工程概论”课程联系最为紧密的实践性教学就是开设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专业认识实习,所以实践性教学和课堂教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问题。而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课堂内容的教学与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又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为了解决两者的脱节问题,在授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可采用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例如:在讲到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分类、组成、作用等知识点时,可鼓励学生业余时间去实地考察校园内各条道路及本市主要城市道路的基本情况,这样能让学生在接触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好地从感官进行认识,学会将理论与实践良好融合,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强记忆。另外,为增强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建议把土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提前到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完成后。通过带领学生亲身实地参观观察本市及阿克苏地区的具有特点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特种结构、各类桥梁、城市道路及沙漠公路等实体建筑,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

考试方式多样化。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互动法教学的目的是否达到,既能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反映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的能力。开卷和闭卷是传统教育下的考核方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于考核问题,我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平时成绩,第二部分为期末试卷的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40%,期末综合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总之,要有效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3 结语

本课程所包括的内容较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为有效地发挥本门先导课的作用,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能够为新生入学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开个好头,充分发挥“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在专业教学当中的先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志明.土木工程概论(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 何忠明,胡庆国.高校“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100-101.

[3] 杨柯.“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与探索[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

篇(6)

论文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质量;创新机制;实践成果

土木工程是当前中国一个十分活跃的工程领域,城镇建设和社会面貌变化与其密切相关,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寄予了厚望。大学本科最后一学期的毕业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检验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平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近几年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肩负社会责任,大力投入师资和经费,实施教学改革,进行毕业设计教学质量保证与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评为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本文介绍了毕业设计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毕业设计教学指导思想方面的创新

(一)对毕业设计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1.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环节

毕业设计是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相融合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这一阶段的教学不仅能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巩固,而且还在扩大学生知识面,掌握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的习惯,激发对未来专业工作领域的“实战”欲望,甚至在培养创新精神方面,与其他教学环节相比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样的认识前提下,就要求教和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精心安排,教学过程上严谨务实。

2.毕业设计是连接学生在校学习阶段与就业工作阶段的桥梁

如果说高等教育使毕业生获得了成为一个合格的高技术劳动者的“上岗证”,那么,可以说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学习成果就是毕业生获得良好就业机会的“敲门砖”。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专业方面,而是对其工作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单位往往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要求毕业生能独立工作,尽量缩短“适应期”。一个看似不尽合理的“需方市场”客观上也迫使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转变。这种转变的结果之一就是:毕业设计教学阶段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部分“就业前期培训”的职能。

因此,毕业设计教学还应该培养学生兼容并蓄的开放观念、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职业素质、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等,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二)对建立创新机制必要性的认识

1.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经济正在形成。科技的竞争实质是知识的创新与运用能力的竞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能仅仅是口号,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教学的特点是“教”和“学”,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打好基础,积累知识,认同和领会前人的经验。这一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比较低、知识面还不够广,客观上也缺乏创新的基础。而毕业设计教学的特点是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问题,面对真实的又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设计项目和工程课题,更能激发教与学两方面的创新潜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切实体会实践所带来的快乐。教师一定要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积极为学生提供充满创新氛围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思考、自由选择的空间,要把教学重点放到以提高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为中心,以学生自主、独立思考为出发点,充分尊重他们的特长、兴趣和爱好,为他们潜能的充分开发和发挥创造条件。

2.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创新性教学管理机制

墨守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僵化的、缺乏激励机制的教学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创新性教学管理机制的核心是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完善评价体系、激励教学相长。

二、毕业设计教学组织工作方面的创新

(一)健全和细化毕业设计规章制度,形成规范化的毕业设计教学管理文件

制度化建设包括:(1)毕业设计开题和选题准则;(2)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工作准则;(3)毕业设计学生学业准则;(4)毕业设计答辩准则;(5)毕业设计学生成果验收和归档准则;(6)毕业设计创新机制和鼓励政策等。为培养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技术工作方法,针对开题报告、计算书、论文、设计图纸、图签等编制了大量的格式化电子模板,使学生在毕业设计时自始至终都处于规范化的训练氛围之中。

(二)毕业设计课题的双向选择

毕业设计选题和开题工作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第一步。课题是否有科学性、多样性和实践性是决定毕业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的前提条件,直接关系到整个毕业设计的质量高低。先进的课题对知识面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能力的提高。有一定深度的课题能促使学生学习更深更新的知识。课题的多样性能够满足众多学生不同的就业工作特点和个性化的兴趣要求。

本系每年进行毕业设计学生人数有200~300名(包括土木学院、网络学院、职教学院学生)。本系有18个研究室,研究方向众多,既有土木工程前沿领域的科研课题,又有许多大、中型工程实践项目,课题资源十分丰富。每年都有60—70名教师参与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这使得我们能够创造性地采用双向选择的方法来进行课题选择,即由指导教师提交申报题目和课题简介以及对学生人数及其相关能力的要求,经系初步审核后公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填报3个选题志愿,最后由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学生成绩绩点、课题要求和选题志愿统一协调,尽最大程度满足学生意愿。同时,为保证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对已经被本校录取的报送研究生,安排学生未来的导师进行指导,使这些学生能够尽早地加入到导师的科研团队进行科研工作。这种选题方法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到不同的课题内容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使他们能够自觉地进行一次自我能力的评价,发现不足,及时补充相关专业知识。

对毕业设计课题进行初审,要求结合工程实践类课题的比例不低于70%,课题内容租工作量以及课题难度应能够切实满足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教学要求,单一课题的工作内容相对完整,严格遵循“一人一题”,鼓励“真题实做”,从源头保证了课题的质量。

(三)做好毕业设计前期组织动员

近几年一直坚持在毕业设计开始之前对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组织动员。毕业设计对于每位学生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学习过程,而毕业设计动员大会作为毕业设计的前奏,对整个毕业设计过程起着全局性的指导作用,能使学生全面地理解毕业设计的实质和重要性。动员的重点在于统一认识,强化规章,对以往毕业设计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对毕业设计工作手册逐一解释,明确毕业设计的有关要求。同时邀请设计院的资深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给学生做“如何进行毕业设计”和“如何完成毕业论文”专题讲座。

(四)校企合作联合指导

历史上校内指导和校外实习相结合原本也是毕业设计教学的重要方式,但是近年来企业由于生产任务繁重等种种原因,对接受毕业设计实习生的态度一般都不太积极。但是,到企业去以实习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仍然是最好的途径之一。一方面学生在企业参与了项目设计全过程,往往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企业的实战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和考察,发现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因此本系多方联系校外企业,甚至是国外的企业,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结合当前工程中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自己到生产企业、施工单位中寻求课题,或到就业单位去做毕业设计,采用企业实习和企业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企业的经费、场地和技术力量完成企业需要的技术课题,进一步拓宽选题的自由度,从老传统中走出新路子。

(五)以开放的方式组织毕业设计

为拓宽少数有特点学生的选题范围,毕业设计实行开放的组织方式,即接受土木工程专业其他课群方向或其他专业的学生到本系进行毕业设计,同时也允许本系学生申请做土木工程专业其他课群方向或其他专业的毕业设计。对于外系申请来本系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须经过二个系教学主管的审批并报学院备案。而本系则仅允许已经保送外系的免试研究生申报到外系做毕业设计,而且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本系还必须指定一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监督,学生随后还必须参加本系组织的公开答辩。

(六)充实与共享教学资源

本系大量补充购买了各类工程技术规范、手册等工具书;鼓励指导教师向学生开放研究室的资料,提供计算机等设备;提供专门资金,鼓励学生使用教学机房购买的正版结构分析和设计软件,强化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三、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创新

除按照学校毕业设计教学要求组织课题审核、开题报告检查、中期检查、毕业答辩(包括公开答辩)、成绩评定、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评选、毕业设计总结等制度性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外,还进行了以下创造性工作。

(一)指导教师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对象为全体参加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结束后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指导教师的职称等个人状况,毕业设计教学经历,课题类型、难度及来源,对学生的要求,对所指导学生的知识水平的了解和评价,对毕业设计实行双向选择的意见,课题进展状态,指导时间和指导方式,所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状况、答辩状况,对毕业设计教学组织、相关制度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学生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对象为全体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在毕业设计结束后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学生是否已经落实就业去向,对课题的兴趣,对毕业设计实行双向选择和毕业设计动员大会的意见,课题难度,开题报告,指导教师的指导时间和指导方式,课题进展状态,所采用的计算分析软件工具,毕业答辩,毕业设计的完成状况和收获,对毕业设计教学组织、相关制度的意见和建议等。

教师和学生对问卷进行了认真的回答,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经过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使教学管理者真正了解到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和学两个环节的实际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改进,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设立“创新奖”

为激励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自2008年起,针对每年的毕业设计成果,评选创新突出奖1名,创新优胜奖2~3名。在制定创新奖评价标准时充分考虑到必须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目标环境,为此,提高创新评价因子的比重,突出创新的重要性,激励学生有实质性的创新工作。判断学生是否有创新并不是只看学生论文的题目,而是看学生在具体的毕业设计中是否有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对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分别颁发奖金和奖励证书。获奖学生将被推荐为学校优秀毕业生。

四、毕业设计教学创新实践的成果

(一)良好的选题机制激发了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近4年来,70%以上的毕业设计课题均为理论结合实际工程的课题,其中来自纵向科研项目的课题占比逐年提高。富有经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授、副教授占指导教师比例的60%~70%。这样的状况充分保证了课题质量。而大部分学生都按照本人的志愿选择了课题,或在相近课题之间进行调剂。科学合理的选题机制也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自觉性,毕业设计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创新奖等措施产生了明显的激励作用

创新奖的设立和实施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2008年获奖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会展用万能组合框架体系设计研究”、“上海某商办楼设计”、“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设计”都分别在不同的层面上反映出学生在完成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对于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通过毕业论文阶段的学习初步培养了他们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许多学生就此提前投入到硕士阶段研究课题的工作中。

(三)校企合作联合指导取得进展

实践证明校企合作联合指导模式是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例如2008年到上海美建钢结构有限公司进行毕业设计的6名学生分别参加了不同的钢结构厂房设计项目,取得非常好的设计成绩,也得到了企业的好评。学生个人也获得了宝贵的实习经历,在随后的就业竞争中占到了先机。2008年本系派往新加坡当地企业——新加坡CPG设计公司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中就有一位学生由于实习成绩优异,在毕业后直接被该公司录用。

篇(7)

关键词:室内设计;风格;材料运用;关联性

我们居住的场所与生活息息相关,不管怎样去设计和创造室内环境,最终都要具体落到材料的应用。因此,室内设计风格与材料运用的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和必然。

一、室内设计风格与材料的演变

室内设计风格与室内设计材料是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的。人类从会制造工具开始就用身边最自然的石材,土木来堆砌自己的家园,文明并由此开始。古埃及人用浑然天成的石头与抽象的几何体造型塑造具有朴素质感而又具有艺术价值的金字塔;古希腊人用陶瓦技术建造了双坡屋顶的庙宇,并首先发现了人体美学与黄金比例,根据人体比例制造出刚毅的多立克柱式和柔美的爱奥尼尔柱式,优美和谐的比例一直使之成为古典主义风格的代表;而随着古罗马时期天然混凝土的出现,券拱技术也大大发展,古罗马的万神庙就是最经典的代表,外部是用轻于石材的红砖和混凝土,而内部全是豪华经典的大理石装饰,而当时的一般建筑,古罗马人采用了灰泥技术来代替昂贵的石材,而马塞克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在拜占庭时期成为了重要的装饰材料。西方多用石材,而东方则多采用砖木结构的建筑。中国的建筑讲究木结构与建筑的完美统一,早在殷商时期就以有基本形制。并发展成为除了石雕木雕外,在木制结构上加上彩绘和贴金箔,并用琉璃制造砖瓦等方式来美化室内空间,北京的故宫、苏州的园林都是很好的例子。而近现代时期,又是材料与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1851年建造的以玻璃和钢架结构形成广阔透明空间的伦敦“水晶宫”展览馆是近现代建筑的里程碑。玻璃、钢材等成为现代建筑装饰风格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各种新材料也在现代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层出不穷。

二、室内设计风格与材料运用的关联性分析

任何设计风格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土壤,这其中较为重要的就是材料与工艺技术,任何设计风格流派的结构组织与形式特点均是由材料体现的,没有材料的支撑,一切风格流派将会成为空谈。材料是室内设计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而设计又能促进材料的进一步发展。设计为一种观念,材料是一种物质,但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设计创新中重视新材料的应用。材料在设计师手中既是承载思想的媒介,同时又常常被用来体现材质本身的魅力。不同材料的应用,标志着当时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标志着民族文化的特点,也体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室内设计的形态塑造离不开材料,没有合适的材料,独特的造型和空间结构都难以实现,各式各样的色彩、材质,归根结底都是依附在材料和工艺技术上的,并通过工艺技术去体现出来的。因而可以这么说,材料的运用是室内设计风格中最具视觉效果的体现,各种不同色泽、质感、工艺处理的材料构成了室内设计文化中最生动的一笔。同样,室内空间的造型变化与发展以及材料的应用与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两者紧密关联,一种优秀的室内设计,一种特殊的风格的出现必然会促进新材料的发展和运用。

1.传统风格

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是不会消失的一种室内设计风格,它积淀了不同地域的历史和文脉,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以突出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例如吸取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室内的藻井天棚、挂落、雀替的构成和装饰,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又如西方传统风格中仿罗马风、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克、古典主义等,其中如米开朗基罗主持建造的富丽堂皇的圣彼得大教堂和意大利威尼斯那充满自然PISANI别墅。此外,日本传统室内设计风格也称和式风格,却是将自然界的材质大量运用于居室的装饰中,在设计上采用清晰的线条,并摒弃了在空间划分中的曲线,具有较强的几何感。它的空间造型极为简洁,不推崇豪华奢侈、金碧辉煌,以淡雅节制、深邃禅意为境界,重视实际功能。它的室内构成方式及装饰手法迎合了现代的审美,给人的感觉非常朴素、文雅,具有悠闲、随性的生活意境。和式风格居室的地面一般可以采用草席、地板来做铺设,墙面涂料、顶棚木构架、白色窗纸,均可以运用天然的材料。门窗框、顶棚、灯具普遍使用栅格的装饰方法,不但古朴还具有一定的时尚感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日式家居中强调的是自然的色彩和简洁的造型,强调空间中自然与人的和谐,日本所流行的简素装饰用于室内设计的材质有木料、石头、竹子、茸草和纸等亚光的材料,不经过任何加工,体现一种纯净的意境,人置身于沉静的空间里,感受到的是超脱的自然舒适感。

2.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意发挥结构本身的形式美感,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性能,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发展了非传统的以功能布局为依据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现代风格的材料比较丰富:顶棚一般用膏灰、油漆、乳胶漆、多彩涂料等涂抹,各种质感的墙纸、纺织物等薄质物作裱糊,矿棉板、石膏板、纤维板、胶合板、玻璃、塑料板等板材用金属或木龙骨固定;墙面由各种饰面材料涂或贴、挂,更有用单纯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为了达到更好的装饰效果,市面上也有仿制水泥效果的饰面铺装,避免了传统水泥墙易掉灰,刮伤,材质不够细腻等缺点;地面有陶瓷、大理石、花岗岩、玻璃、地毯、水磨石、塑料、玻化砖等。

现代风格主张简洁、明快,侧重室内空间科学、合理的利用,强调布置跟随功能,并且一般选用易于清洗、维护,方便运用的材料。居室空间的氛围温馨舒适,并且随意随性,有时在局部可采用一些夸张、变形等手法,不但有视觉冲击力,还融入了个性与品味。

3.自然风格

自然风格运用自然和谐的美学使人们在生活紧张与压力之余,感受到一种身心的平衡。它倡导自然的回归,在室内多使用木材、织物、石材等天然材料,显示材料的纹理,另人感觉清新淡雅,而在室内布置上,一般趋向于软装饰多于硬装修,布艺、花艺都在整体的室内风格中占很大的比例。田园风格归类于自然风格,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扬、舒畅、自然的田园生活情趣,除了运用天然木、石、藤、竹等,在屋内设置绿化,更加创造自然、高雅的气氛。

法国的田园风格喜欢用明快的色彩营造空间的流畅感,曲线的运用使整体感觉非常优雅、尊贵而内敛。法式田园风格家具大方得体、线条富于张力、细节华丽,这与其简单的外形、功能化的结构相得益彰。在配饰方面,垂落在窗台上的优雅的花布窗帘,散发绿色气息的靠垫,多用天然的棉、麻织布材料,透满了呼吸感。野花是法式田园风格最好的配饰,因为它最直接传达了一种自然气息,有一种直接触摸大地的感觉。英式田园风格摆脱了欧式家具的奢华厚重,而是一种非常生活化的乡野风格。英式风格的家具多为以白色、木本色为主的纯净颜色,细节处带有一些雕花,非常质朴素雅,但不失大气。为了营造英式风格的柔美主调,在沙发、床艺、窗帘、壁纸等各种地方运用小碎花图案,简单而不失温馨。

4.混合型风格

混合型风格努力创造的是一种兼容各种风格艺术的室内空间,它所强调的是文化的整体协调性而非推崇某一种文化风格,正因为如此,这种风格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流行时尚。

近年来,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在总体上呈现多元化,兼容并蓄的状况。室内布置中也有既趋于现代实用,又吸取传统的特征,在装潢与陈设中溶古今中西于一体,例如传统的屏风、摆设和茶几,配以现代风格的墙面及门窗装修、新型的沙发;欧式古典的琉璃灯具和壁面装饰,配以东方传统的家具和埃及的陈设、小品等等。混合型风格虽然在设计中不拘一格,运用多种体例,但设计中仍然是匠心独具,深入推敲形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总体构图和视觉效果。一般来说,混合型风格的空间布局更接近现代风格,而在具体的界面形式、配线方法上则接近新古典。在选材方面注重颜色的和谐性。

三、室内设计风格与绿色材料的关联发展

绿色设计与生态设计是近几年来室内设计研究的方向,传统室内追求“奢华、新颖、气派”,过分使用材料造成了巨大浪费,大部分不可再利用材料严重污染了环境,人工合成化学材料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了危害。而新型的绿色材料可再生、回收、环境污染小、能耗低,而且本身就具备净化、吸附功能,因此,世界各地的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都在探求生态室内环境的发展。生态及绿色的室内风格将成为人类居室发展的一大课题。这种风格的实现离不开绿色材料的选择,绿色材料是绿色室内设计的物质基础,材料决定了室内空间的绿色程度,绿色设计要尽可能选择相对最优的材料,使其对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因而绿色材料与绿色室内设计风格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相互关联的。

参考文献:

[1]杨冬江.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变[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 (10)

[2]魏靖.材料的魅力[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11)

[3]王伟.软装饰材料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09)

[4]宣晓志.日本传统家具风格的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3 (03)

[5]于亚博.现代室内设计风格与发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27)

[6]陈志亮.浅谈现代室内装饰风格倾向[J].美术大观,2007 (10)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