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行政领导学论文

行政领导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10:4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行政领导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行政领导学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标准分,原始分,成绩评价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本校开放教育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为了调动广大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力争上游,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各级省校先后设立了包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奖学金,“希望的田野”奖学金,“胜达”奖学金等在内的一系列奖学金项目,用以奖励学业优秀的学生。在这一系列奖学金评选过程中远程教育论文,学生成绩一直以来是评价其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尺,而学生成绩评价的科学性也日渐受到关注和重视。

二、研究问题

在过去几年的学生成绩评价中,各级电大惯用的方法是由班主任计算候选学生的所有已修科目成绩总分,并按成绩总分进行排序,以此作为推选奖学金获得者的主要衡量标准。而这种将各科成绩简单相加得到总分,并对总分进行排序的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客观,能否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总体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是一个值得思索探讨的问题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

三、理论依据

通过研究学习,笔者发现,目前世界上主要施行两种分数制度,即原始分制度和标准分制度。所谓原始分是指在一次考试后,从试卷的卷面上直接得到的分数。而标准分是指通过原始分推导出来的相对地位量数。也就是说,某一个原始分的标准分,代表了该原始分在所有考生的原始分中的相对位置。标准分实质上体现了原始分数的排队,考生因为原始分不同,而排在不同的位置上,标准分就是某考生原始分所排队位置的分数体现。因此远程教育论文,无论试题难或易,无论整体原始分偏高或偏低,整体标准分都没有什么变化。而标准分将存在差异的各学科的原始分数进行相关转化后,变成参照点相同的分数,因此具有可加性。

的离均差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用公式表示为:

上式中,X为原始分数,为原始分的平均数,S为原始分的标准差。

四、研究过程和结果

为了在实际工作中验证原始分和标准分制度科学性的差异,笔者借此次奖学金评选的机会,以本校2009春行政管理(本)35名学生截止到2011年1月的已修科目成绩为例,对该班学生基于原始分和标准分的成绩评价进行对比研究。

首先,在Excel中将该班学生已修科目各科成绩原始分总分计算出来并进行排名(见表一)

其次,在Excel中将该班学生已修科目各科成绩按标准分计算公式计算出各科成绩的Z值并将各科成绩标准分的总分计算出来,进行排名。(见表二)

同时,将各科成绩原始分总分排名与标准分总分排名进行对比,发现多名同学排名存在差异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见表二)

表一 2009春行政管理(本)各科成绩原始分总分及排名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开放教育入学指南

英语Ⅱ

(1)

人力资源管理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政府经济学

公共政策概论

行政领导学

行政伦理学

社会保障学

中外政治思想史

总分

总分排名

1

钱江

74

84

94

78

72

70

65

79

87

90

80

873

17

2

杨佳安

87

85

64

85

72

84

94

84

87

86

77

905

6

3

宋钰凤

75

76

74

85

71

86

78

81

87

94

81

888

14

4

柴芸

66

93

90

85

74

78

87

77

84

86

89

909

3

5

夏青

64

92

66

69

60

76

82

68

75

92

72

816

29

6

张宇婷

66

82

77

76

68

78

79

87

86

92

87

878

16

7

朱敏

70

84

86

73

76

86

77

81

85

95

82

895

12

8

郑剑萍

84

91

84

79

76

87

70

70

90

92

82

905

4

9

53

81

69

81

69

80

83

83

80

82

83

844

23

10

顾晓春

85

84

73

87

70

80

85

87

78

86

82

897

10

11

何定峤

82

82

66

86

70

89

81

86

88

89

86

905

5

12

冯琰

68

87

64

75

68

62

65

76

68

92

78

803

33

13

陶弘堃

73

80

73

72

63

53

80

66

77

97

70

804

32

14

徐红霞

90

82

82

74

63

86

70

80

78

95

85

885

15

15

商伟

73

82

75

77

74

85

90

82

77

95

79

889

13

16

谢燕

61

84

83

80

61

82

96

88

90

87

86

898

8

17

李霞

72

75

67

60

60

80

83

88

79

83

76

823

28

18

胡慧芬

88

92

86

90

68

74

80

86

80

84

70

898

9

19

姚丽娜

82

81

73

80

71

78

85

85

89

87

85

896

11

20

王丽霞

68

73

67

69

64

74

68

79

67

77

66

772

35

21

朱梦瑶

61

81

87

64

72

78

90

77

78

80

83

851

21

22

仇小花

67

94

76

61

62

79

86

77

74

95

80

851

20

23

盛广闻

67

81

81

72

73

80

81

75

81

87

69

847

22

24

李霞

83

84

89

69

58

79

76

78

76

89

82

863

19

25

朱利强

62

80

61

77

62

78

72

75

71

90

78

806

31

26

岑晓钰

69

84

82

79

71

86

91

85

72

94

86

899

7

27

沙晓燕

64

80

88

78

71

81

81

81

77

92

75

868

18

28

王建峰

81

82

78

78

70

82

94

81

91

89

87

913

2

29

王润音

64

78

61

70

68

61

75

77

81

88

76

799

34

30

沈华芬

68

82

75

75

73

80

80

63

71

79

69

815

30

31

魏晓燕

61

77

70

75

62

75

80

79

86

91

80

836

25

32

吕鑫

60

80

67

76

68

75

82

78

80

86

78

830

27

33

赵国鸿

80

85

74

72

63

75

61

73

86

93

70

832

26

34

许晶虹

66

81

74

73

69

68

66

88

76

89

86

836

24

35

刘欢

93

82

92

91

74

82

87

83

84

94

87

篇(2)

提高教师素质 组织教职工开展政治业务学习。

不定期的组织党员、团员及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并检查学习笔记,无论教师会还是行政会都安排一定的时间学习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教育教研文章。

经费相当紧缺的情况下。鼓励教师继续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优先考虑并大力支持教师参与各学科新课程知识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强化教师育人的责任感。

净化育人环境 强化德育管理。

领导学校德育小组。使德育工作得以落到实处,由校团委具体负责班级和学生检查和管理工作。学校校风、学风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继续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讨各班教与学的情况,交流各班管理经验,探讨学生的思想动态,总结本周各班成绩及存在缺乏。同时要求各班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通过不懈的努力,学生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得以培养和养成。

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和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维护国家利益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每周一早晨升国旗后,都安排学生代表和校领导进行国旗下讲话。充分利用校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报道各种好人好事及文学稿件,为师生免费点歌祝愿等,使学生每天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

注意把家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有力助手。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关心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定期召集他来校指导检查工作。参与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狠抓惯例教学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作为各类评优表模的主要依据,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规范。已经形成质量兴校,以教学质量论英雄的良好局面。

抓教学质量首先从常规教学抓起。每月集体检查教案的作法,坚持周抽查教案。建议集体备课,坚持提前一周备课,要求做到五定,五备,四统一 即定教研活动时间,定 备 教研活动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时检查,定期公布效果。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教学上,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

课堂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 备 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解和教材的分析上;把 教 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把以培养创新和思维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把 改 重点放在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 导 重点放在学生的心理、思维的疏通上;把 考 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材施教,经常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并对每个学生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学到知识,都健康成长。

一直要求老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对不认真负责的教师在全体教师会上通报批评。对期中期末考试,一月一检查一公布。严格采用中考要求进行,考室人数最多不得超过 4xxxx 实行交叉监考,交叉评阅试卷,严肃考风考纪,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抓教研促教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意识。

学校每个教研组每周坚持开展教研日活动。督促并参加教研教改活动的实施和落实。本年度,每个教研组都有一个行政领导蹲点。学校安排一名副校长主抓教研工作,各教研组都承担有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中要求注重教法改革和学法指导。每学期都让教师撰写教学体会和教研教改论文,特别是 40 岁以下教师,每学期有否教研教改效果作为年终评选和年度考核的必备条件。为此,学校初步实现了教师由 教书型 向 研究型 转变,教研教改效果显着。

落到实处,由校团委具体负责班级和学生检查和管理工作。学校校风、学风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继续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讨各班教与学的情况,交流各班管理经验,探讨学生的思想动态,总结本周各班成绩及存在缺乏。同时要求各班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通过不懈的努力,学生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得以培养和养成。

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和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维护国家利益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每周一早晨升国旗后,都安排学生代表和校领导进行国旗下讲话。充分利用校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报道各种好人好事及文学稿件,为师生免费点歌祝愿等,使学生每天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

注意把家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有力助手。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关心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定期召集他来校指导检查工作。参与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狠抓惯例教学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作为各类评优表模的主要依据,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规范。已经形成质量兴校,以教学质量论英雄的良好局面。

抓教学质量首先从常规教学抓起。每月集体检查教案的作法,坚持周抽查教案。建议集体备课,坚持提前一周备课,要求做到五定,五备,四统一 即定教研活动时间,定 备 教研活动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时检查,定期公布效果。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教学上,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

课堂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 备 重点放在对学生的解和教材的分析上;把 教 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把以培养创新和思维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把 改 重点放在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 导 重点放在学生的心理、思维的疏通上;把 考 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材施教,经常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并对每个学生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学到知识,都健康成长。

一直要求老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对不认真负责的教师在全体教师会上通报批评。对期中期末 考试,一月一检查一公布。严格采用中考要求进行,考室人数最多不得超过 4xxxx 实行交叉监考,交叉评阅试卷,严肃考风考纪,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抓教研促教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意识。

篇(3)

(一)公共行政的起源与特质

公共行政是社会科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它从政治学当中分离出来、形成自身特有的学术研究体系,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公共行政研究起源于美国,而后经由不断的探索和创新而拓展到世界各地,为现代政府的行政管理改革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对公共行政研究的产生是当时社会发展和政治环境的必然要求。19世纪末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在实现了社会生产力高速向前推进的同时、也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层出不穷。当时,美国的政治舞台上“政党分赃制”(Spoilssystem)一度大行其道,由选举造成的周期性政治震荡导致了一轮又一轮的政治官员更替;这种人员频繁更迭进一步使得政府管理工作非常不稳定,公共政策也难以长期坚持和落实。行政管理变革的要求迫在眉睫,1883年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案》,宣告了美国行政文官制度的建立和“政党分赃制”的终结。为了回应社会现代化对政府管理的新要求,同时也作为对行政文官制度的深度理论阐释,1887年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ThomasWoodrowWilson)在《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名为《行政学研究》的论文,明确地提出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出来的必要性。1900年,弗兰克·约翰逊·古德诺(FrankJohnsonGoodnow)发表了《政治与行政》一文,指出了美国环境下实现政治与行政二者协调的特有方式即法外调节。与此同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和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在各自的大型企业管理实践当中也总结了可以用于行政管理的、普适性的管理原则,认为管理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习得的。由此可见,公共行政研究自其诞生之初,就是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而这一特点在后来的公共行政研究发展当中则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1926年伦纳德·怀特(LeonardD.White)所写作的《行政学导论》作为世界上第一本论述公共行政学的大学教材,对各大学的公共行政专业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同期卢瑟·古利克(LutherGulick)根据自己在美国公共行政研究所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一体化行政原则”,由此公共行政研究的“价值中立”取向和“政治无涉”立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至此,传统的公共行政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奠定了深厚的学科基础。

随着各派学者对公共行政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这门学科的内容逐渐变得更加丰富,其研究视角和价值判断立场也不时有变化的倾向,整体呈现出“螺旋式前进”的状态。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公共行政如今已经成为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由此,高校当中建立的行政管理专业也与之相适应,体现出了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

(二)我国公共行政学的重建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发展

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建立,源于我国社会科学界对公共行政这一研究领域的重新重视。1982年1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学者夏书章的文章《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使得原本在1952年的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过程中被撤销的公共行政学科目得以恢复,重新回到我国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领域。198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和劳动人事部共同举办的行政管理研讨会在吉林市召开,反映出政府对公共行政研究开始了正式的重视。而1988年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成立,更是被誉为中国公共行政研究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1]。自学科重建之始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公共行政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学科重建,即建立学位点和教育体系。有相当一部分质量较高的公共行政研究都在这一时期产生,但从整体上来讲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例如:研究队伍规模有限,对于研究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范围仍然比较狭窄,专业化的程度需要继续加强;研究内容大多以概念讨论和辨析的层面为主,对我国的本土实践问题的关注也较少,以及对研究方法的重视和应用尚显不够。对于根植于西方国家的公共行政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上处在吸收借鉴的阶段,并且主要是通过吸取西方对公共行政研究早期与中期的成果来实现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化和国际化大环境的广泛影响,我国的公共行政研究也在逐步拓宽领域、越来越多地结合本土实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38—39。

我国各大高校设立的行政管理专业也呈现出了与公共行政研究存在某些相似之处的发展趋势。自学科重建至今为止,我国各大高校相继开设的行政管理专业作为对公共行政这一领域的教学研究的延展,与国外高校的相近专业相比较而言,可以说是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发展较快,无论是在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方面都一直有所提升,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已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了大批兼备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截至2010年9月,全国开设行政管理专业的院校已有308所[3]。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学术研究推动着公共行政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而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为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进一步的基础和素材。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当中遇到的难点,也正是公共行政这一研究领域的内容与特质所决定的。

二、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难点所在

我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过程带有浓厚的“移植”色彩,主要表现为研究范畴与学科结构的“移植”,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的效仿,以及西方公共行政学的流派、思潮、热点问题等等在我国国内引起的关注与共鸣。在我国,公共行政研究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统一:国际知识的引进和消化属于国际化,立足本土需求的外来知识的加工和新知识的生产属于本土化,本土知识的输出又属于国际化的范畴。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对西方理论和治理模式的了解具有高度同质化色彩,而对其内部的丰富性和异质性缺乏足够的把握”[4]。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之间的适配性,避免在西方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面前被动受限,落入“简单西化”的窠臼,则成为值得我们给予高度关注的研究议题。这一议题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环节当中,则凸显出更为重要的一面。

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分为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学两类,这两类教学在课程体系设置、教材选择和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仍存在某些共性可循,教学环节遇到的难点也具有共同之处。

(一)课程体系设置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体现了公共行政研究的理论实践双重性。一般来说,本科阶段设置的课程主要分为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两类)、全校选修课、社会实践和学位论文这几大模块。其中,除了全校选修课内容与行政管理专业理论没有直接关系之外,其他几大模块的课程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公共行政研究有直接联系。例如,学科基础课涉及政治学、经济学、行政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课则有中国政府与政治、西方政治制度、西方行政学说史、行政领导学、市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关系学等;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参与一定的政府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等相关职位的实习活动;学位论文更是考量学生对本科四年学习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在研究生阶段,课程的几大模块划分基本不变,但受到学习年限的影响,使得每个模块所包括的课程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减少,但在课程内容和深度上较之本科阶段却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思维创新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如我们对公共行政学这门学科的理解,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同样呈现出综合性、交叉性、理论实践并重性的多学科复合特色。首先,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始于我国公共行政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复兴,故而起初基本上借鉴的就是国外高校的相关专业设置模式,其课程包容性强、涵盖了公共行政研究涉及到的绝大多数学科,而这一模式一直沿用至今。其次,公共行政研究不仅重视理论的学习,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并非纯粹“务虚”的研究学习。因此,不仅仅是社会实践这一门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当中很必要,而是所有课程都需要学生经过自己对现实生活的参与、理解和感悟才能够真正融会贯通。再次,课程体系中涉及到的大部分课程所在学科都产生于西方国家并在西方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积累起了相当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虽然在我国的研究时间也已不短,但学术界长期以来的理论视角和研究路径仍然是以参考西方的研究成果为主,中国化的研究理论尚未真正充分建立起来。

由上所述,如何对课程体系加以改进,在课程体系中更多凸显中国特色,是值得深思的。

(二)课程教材选择

想要一门课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适当的教材使用是分不开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国内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积累,参考了大量学术资料之后进行的原创编写,此类教材有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新编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21世纪公共管理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等等;二是国内学者挑选比较经典的、评价较高的、使用口碑较好的国外著作,通过合法渠道得到授权,再翻译成中文版本并在国内出版(中译本一般都会适度地去除不适宜中国国情的内容),此类教材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经典译丛”系列著作等等;三是原版的外文教材,或者是前面所述中译本的原文教材,或者是其他在国内尚未有中译本但质量较好的学者著作。原版外文教材大多由一线教师推荐给学生用作前两类教材的补充,或者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将其当作课外参考书目使用。不同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安排差异性很大,所使用的教材也包括了以上三大类,具体到著作的作者和出版社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以上三类教材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使用当中也各有利弊:第一类国内学者自行编写的原创教材,从目录章节编排到行文用词都更为贴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思维,因此学生使用起来难度最低,适合本科生教学使用;缺陷是往往以纯粹的文字内容为主,显得内容枯燥。第二类国内学者出版的国外教材中译本,根据中国国情适度删除了书中不适合教学的内容,较好地保留了原书中基本的理论体系和趣味叙述,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具体案例都能够体现出显著的西方特色。由于语言叙述差异和文化习惯有别,学生初始阅读可能会存在某些理解难点,需要教师指点和多次反复学习才能适度克服,适合研究生教学以及学有余力的本科生使用;缺陷是教材内容完全来自西方,与我国本土现实差异较大,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原书语言所限,文字难免不够简练。第三类原版的外文教材,则是直接采取“拿来主义”进行知识灌输,从语言到内容都是“全盘西化”的,因此适合外文基础较好的学生使用,也可作为研究生教学的推荐参考书目;缺陷是书中可能存在不适合于我国本土教学的内容,容易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干扰。

因此总体来说,如何管理、使用好教材,使其更有利地服务于教学也是难点之一。

(三)教学过程控制

根据对现实状况的考察可以发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大多以理论传授为主,虽然有相当程度的社会实践要求,但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活动,因此对理论知识的传授成为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由前所述可知,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的基础知识有不少来自西方理论。然而,如何在指导学生理解基本理论的同时,阐明来自西方的理论知识在中国特色背景下的适用局限性;如何在掌握和辨别西方理论的基础之上自发提炼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行政学理论,解释中国国情下的本土实践,这些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面临的问题。

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以基础知识为主,由于考虑到现实需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学科基础理论,努力拓宽知识面,尽量按照“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教学。因此,教学的课程科目虽然较多,但内容一般不会过深。这就突显出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的重要作用。政治学、行政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课,对学生要求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理解方面和对课程内容体系的整体把握方面;专业课对于学生的要求较之学科基础课要略高一些,考察学生在掌握了学科基础知识之后对于更加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而且教学内容也更为集中倾向于公共行政的研究视角。因而,如何引导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对其在解释中国本土实践的局限性方面形成清晰认识,仍是需要克服的难点。

在研究生教学过程当中,则更应注意以上问题。研究生阶段的教学科目较少但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在学生已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之后,鼓励学生进行自发思考、提问与探索。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中”实践与“西”理论的有机结合,避免学生的思维被西方价值观所占据,杜绝“言必称西方”的情况在课堂出现,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这些都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解决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难点的若干建议

分析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难点,有利于我们对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和总结,对教学实践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得出更加清醒的认识;而明确了问题所在之后,接下来就要积极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到有的放矢,方能避免资源浪费,也能帮助我们聚焦问题的核心,从而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处理。

(一)课程设置方面

1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实践内容

要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案进行优化整合,在保留现有的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学位论文等模块的基础上,增加社会实践在整个课程设置体系当中所占的学分比例,要求学生在课余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或者志愿服务等活动,并且要求上交实习证明,撰写实践报告和论文;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当中,应当鼓励学生通过参与课外实践的形式切身感受公共行政学在中国本土实践当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从而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真正理解,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探索将学生课外实践情况以一定的比例计算进该门课程的总成绩当中;鼓励学生将课外实践中的所思所想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问题提出来,并且根据自己所获得的一手资料撰写学位论文;加强对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的重要性的宣传。

2调整课程科目,增加选修课程

要对现有的行政管理专业课程科目进行一定的调整,在保证专业必修课数量、不过分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增加专业选修课的数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性;教师在开设专业选修课的时候,应以研究中国本土公共行政学相关问题为核心,增加对于国内公共行政学相关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对本土实践问题产生兴趣,鼓励学生阅读国内学者关于中国本土公共行政学相关研究的著作并认真思考。

(二)教材选择方面

1鼓励使用国内学者原创编写的教材

对于国内已经有相当多研究积累成果的学科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教师优先选用国内学者原创编写的教材,作为该门课程的主要参考书目使用;应当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成果、教学经验和本专业教学大纲来自行编写课堂教学讲义,作为学生温习与参考之用,但要注意教师不应强行向学生指定必须购买自己编写并出版的教材。

2适度使用国内学者翻译的国外教材

对于国内已经有一定研究成果的学科和课程,在优先选择国内学者原创编写教材的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适度使用一些国内学者所翻译的、较为优质的、已去除不适合内容的原版教材中译本,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参考书目,供感兴趣的或是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阅读;在研究生教学当中,可以适度增加原版教材中译本在参考书目当中的使用比例;教师应当谨慎处理原版教材中译本的使用,向学生阐明该种参考书目的特质和局限性,必要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3严格管理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

对于某些学科由于国内研究和发展水平所限,需要使用西方原版教材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吸收最新知识的,应当进行专门备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加强对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5]目的是坚决捍卫高校这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防止高校课堂教学被“精神污染”所侵蚀。因此,对于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必须严格进行管理;教师在需要使用西方原版教材的时候,要指导学生认真分辨教材内容,自觉批判和抵制其中不适宜的部分。

(三)教学过程方面

1把握好教学流程

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采用具体案例分析时要强调“中”和“西”之间的差异。同时,还要注意掌控课堂讨论的方向,不向学生传递歪曲错误的言论和思想观念,发现学生有理解偏差时要及时纠正。教师本人要坚定不移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端正学术态度,课堂教学也绝对不能“言必称西方”;若发现学生当中出现不良话题,也必须坚决予以制止和劝导。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讲:“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决不允许教师在课堂上发牢骚、泄怨气,把各种不良情绪传导给学生。要强化理论武装和正面引导,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5]

2以教学促进科研

教师要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科研过程中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整体地提升经验研究的质量,通过继续拓展研究领域、扎根真实世界,开展中国公共行政的经验研究,并基于对中国经验的研究基础进行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建构;要继续重视规范研究,探讨和反思我国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价值规范性问题并做出合理的阐释;提高公共政策研究的科学化程度,积极吸收学科前沿的学术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我们对于公共行政学的新的认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理论和实践需求[2]42—44。

四、结束语

整体纵观我国的行政管理本土实践经验,其复杂程度绝非仅仅是通过西方的公共行政学理论视角就可以完全涵盖和充分解释的。我国的公共行政学研究应当在国家转型的经验基础之上,形成属于自己的概念、建立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并非只是跟随美国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解释而为。因此,我国的公共行政学应该努力超越传统公共行政学研究当中的“管理学定位”[2]42。与此相应,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也应积极跟随本土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步伐,立足中国国情,处理好“中西结合”中的难点,区分开“中西之间”的差异,在熟悉研习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一套能够充分阐释中国国情的特色理论体系,并且将其应用拓展到高校的教学实践当中,使学生能够在价值观的指引下端正学习态度、服务社会,从而真正实现中国本土公共行政学的教研一体化。

参考文献:

[1]李春根,金俊宏.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C]//“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下).武汉: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1:664.

[2]马骏.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反思与展望[J].公共行政评论,2012,(1):38—39.

[3]吴波,傅志明,于秀琴.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基于上海、武汉与杭州10所高校的调研分析[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2):20—25.

[4]周志忍.迈向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有机统一:中国行政学发展30年的回顾与前瞻[J].公共行政评论,2012,(1):10—11.

[5]袁贵仁.高校教师必须守好政治、法律、道德三条底线[EB/OL].新华网—教育频道,20150130.

PeculiarityofPublicAdministrationandtheTeachingDifficultyoftheMajorinCollege

TIANShu

(SchoolofHumanitiesandLaw,Beijing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Beijing100029,China)

Abstract:ThemajorofpublicadministrationincollegeisrootedinthepublicadministrationresearchintheUSA.Comprehensivenessoftheresearcharealeadstocomplexityofthemajorsystem.CurrentlyseveraldifficultiesexistinteachingpublicadministrationmajorincollegesofChina.Therearesomecontradictionsbetweenwesterntheoryandourlocalpracticeinseveralaspects.Theyarecurriculumprovision,teachingmaterialselectionandteachingprocess.Soweshouldmakegreateffortstoexploreteachingmethodsofpublicadministrationmajor,andmakesurethatthemethodscancombinebasictheorywithsocialistconstruction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WeshouldalsomakethecombinationofChineseandtheWest,andclearlyunderstandthe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andtheWesttoeffectivelyresolvethedifficultiesinpublicadministrationteachingincollegesofChina.

Keywords:college;majorofpublicadministration;publicadministration;teaching

(责任编辑:侯秀梅)

篇(4)

无论教师会还是行政会都安排一定的时间学习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教育教研文章,同时不定期的组织党员、团员及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并检查学习笔记。

在经费相当紧缺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并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学科新课程知识培训,鼓励教师继续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强化教师育人的责任感。

强化德育管理,净化育人环境

领导学校德育小组,由校团委具体负责班级和学生检查和管理工作,使德育工作得以落到实处,学校校风、学风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继续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讨各班教与学的情况,交流各班管理经验,探讨学生的思想动态,总结本周各班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同时要求各班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不懈的努力,学生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得以培养和养成。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和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每周一早晨升国旗后,都安排学生代表和校领导进行国旗下讲话。充分利用校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报道各种好人好事及文学稿件,为师生免费点歌祝愿等,使学生每天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

注意把家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有力助手,让关心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集他们来校指导检查工作。他们的参与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狠抓常规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作为各类评优表模的主要依据,已经形成质量兴校,以教学质量论英雄的良好局面。

抓教学质量首先从常规教学抓起,我们坚持周抽查教案,每月集体检查教案的作法,倡导集体备课,坚持提前一周备课,要求做到“五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教研活动时间,定(备)教研活动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时检查,定期公布成果。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在教学上,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

我们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把以培养创新和思维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教材的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把“改”的重点放在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心理、思维的疏通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材施教,经常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并对每个学生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学到知识,都健康成长。

我们一直要求老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一月一检查一公布,对不认真负责的教师在全体教师会上通报批评。对期中期末考试,严格采用中考要求进行,考室人数最多不得超过40个,实行交叉监考,交叉评阅试卷,严肃考风考纪,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抓教研促教改,培养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每个教研组每周坚持开展教研日活动,每个教研组都有一个行政领导蹲点,督促并参加教研教改活动的实施和落实。本年度,学校安排一名副校长主抓教研工作,各教研组都承担有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中要求注重教法改革和学法指导。每学期都让教师撰写教学体会和教研教改论文,特别是40岁以下教师,每学期有否教研教改成绩作为年终评选和年度考核的必备条件。为此,学校初步实现了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的转变,教研教改成果显著。

推行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年来,我们克服教师不配套的困难开齐了所有小科,基本保证了各科课时。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美术活动小组”、“音乐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等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开展的活动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有特长的学生。各班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社会调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还举办了学生读书笔记展,举办了广播体操、田径、趣味等多种形式的运动会球类比赛等,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把学生多余的精力引导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趣。

增收节支,确保教学一线的需要,严防群治,创建文明、净美的校园

一年来,我校坚持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政策、理论、法规、业务学习,强化了后勤工作人员服务第一线的意识。学校加强了财务“双签”,使学校经费正常收支,财务工作无违纪现象发生。同时,我校严格执行了一次性收费标准,规范了校产校物的管理,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学校采取调整房租等多种方式留住原住户,吸纳新住户并鼓励富余教师勤工俭学,校内商店实行公开竞标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资金紧张的矛盾,为教学条件的改善,职工福利的改善创造了条件。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我们狠抓了综合治理和卫生工作,学校对校园的卫生划块承包到各个教学班,定时对教室及校园各卫生区进行检查,一月一汇总,评出好、中、差等次,对优胜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在安全防范上,学校加强了门卫的管理,加强了住校学生进出校园管理,学校领导、团委、专职管理员二十四小时值班。我们重视开展创“三无”学校,多次请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并与司法部门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有效地扼制了不良分子对学校的干扰,确保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把创安全文明校园办人民满意学校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在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本年度油漆了部分教室的窗户,维修了教师家属楼部分公共设施,校园新植了草坪,教师和学生生活学习环境有了大的改观。

以校党支部为中心,充分发挥工会特殊作用,增强集体凝聚力

紧紧依靠党支部和全体党员,这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一年来,学校支部多次召开全体党员学习会、生活

会,肯定成绩,找出努力的方向,使每一位党员真正成为教育教学方面的“领头羊”。

工会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来,我们鼓励全体教师参政、议政,凡是学校重大举措必须先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再交由教代会讨论,通过则实施,没通过则重新酝酿、修改。同时学校工会还经常性了解教师的疾苦,主动为老师办实事,办好事,我校工会工作真正起到了教职工与学校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本年度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各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学校被评为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区级最佳文明单位、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多位老师获优质课、优秀论奖,并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学生2人获国家级竞赛三等奖,1人获省级竞赛一等奖,多人获市区级竞赛奖。学生作文多篇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襄樊晚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位教师获区及区以上各类荣誉称号。

本年度我们在中考上很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03人参加中考总分580以上有3人,上四五中分数线5人,和去年相比,成绩有较大的突破。

需要正视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篇(5)

组织教职工开展政治业务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无论教师会还是行政会都安排一定的时间学习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教育教研文章,同时不定期的组织党员、团员及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并检查学习笔记。

在经费相当紧缺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并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学科新课程知识培训,鼓励教师继续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强化教师育人的责任感。

强化德育管理,净化育人环境

领导学校德育小组,由校团委具体负责班级和学生检查和管理工作,使德育工作得以落到实处,学校校风、学风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继续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讨各班教与学的情况,交流各班管理经验,探讨学生的思想动态,总结本周各班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同时要求各班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不懈的努力,学生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得以培养和养成。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和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每周一早晨升国旗后,都安排学生代表和校领导进行国旗下讲话。充分利用校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报道各种好人好事及文学稿件,为师生免费点歌祝愿等,使学生每天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

注意把家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有力助手,让关心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集他们来校指导检查工作。他们的参与对教育、教学的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狠抓常规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我们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作为各类评优表模的主要依据,已经形成质量兴校,以教学质量论英雄的良好局面。

抓教学质量首先从常规教学抓起,我们坚持周抽查教案,每月集体检查教案的作法,倡导集体备课,坚持提前一周备课,要求做到“五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教研活动时间,定(备)教研活动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时检查,定期公布成果。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实际,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在教学上,统一目标,统一重点,统一进度,统一检测。

我们在课堂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探索,把以培养创新和思维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教材的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把“改”的重点放在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心理、思维的疏通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因材施教,经常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并对每个学生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学到知识,都健康成长。

我们一直要求老师对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一月一检查一公布,对不认真负责的教师在全体教师会上通报批评。对期中期末考试,严格采用中考要求进行,考室人数最多不得超过40个,实行交叉监考,交叉评阅试卷,严肃考风考纪,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抓教研促教改,培养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每个教研组每周坚持开展教研日活动,每个教研组都有一个行政领导蹲点,督促并参加教研教改活动的实施和落实。本年度,学校安排一名副校长主抓教研工作,各教研组都承担有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中要求注重教法改革和学法指导。每学期都让教师撰写教学体会和教研教改论文,特别是40岁以下教师,每学期有否教研教改成绩作为年终评选和年度考核的必备条件。为此,学校初步实现了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的转变,教研教改成果显著。

推行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年来,我们克服教师不配套的困难开齐了所有小科,基本保证了各科课时。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美术活动小组”、“音乐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等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开展的活动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有特长的学生。各班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社会调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还举办了学生读书笔记展,举办了广播体操、田径、趣味等多种形式的运动会球类比赛等,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把学生多余的精力引导到有意义的事情上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趣。

增收节支,确保教学一线的需要,严防群治,创建文明、净美的校园

2010年一年来,我校坚持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政策、理论、法规、业务学习,强化了后勤工作人员服务第一线的意识。学校加强了财务“双签”,使学校经费正常收支,财务工作无违纪现象发生。同时,我校严格执行了一次性收费标准,规范了校产校物的管理,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学校采取调整房租等多种方式留住原住户,吸纳新住户并鼓励富余教师勤工俭学,校内商店实行公开竞标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资金紧张的矛盾,为教学条件的改善,职工福利的改善创造了条件。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我们狠抓了综合治理和卫生工作,学校对校园的卫生划块承包到各个教学班,定时对教室及校园各卫生区进行检查,一月一汇总,评出好、中、差等次,对优胜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在安全防范上,学校加强了门卫的管理,加强了住校学生进出校园管理,学校领导、团委、专职管理员二十四小时值班。我们重视开展创“三无”学校,多次请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并与司法部门建立了经常性的联系,有效地扼制了不良分子对学校的干扰,确保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进行,把创安全文明校园办人民满意学校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在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本年度油漆了部分教室的窗户,维修了教师家属楼部分公共设施,校园新植了草坪,教师和学生生活学习环境有了大的改观。

以校党支部为中心,充分发挥工会特殊作用,增强集体凝聚力

紧紧依靠党支部和全体党员,这是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一年来,学校支部多次召开全体党员学习会、生活会,肯定成绩,找出努力的方向,使每一位党员真正成为教育教学方面的“领头羊”。

工会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来,我们鼓励全体教师参政、议政,凡是学校重大举措必须先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再交由教代会讨论,通过则实施,没通过则重新酝酿、修改。同时学校工会还经常性了解教师的疾苦,主动为老师办实事,办好事,我校工会工作真正起到了教职工与学校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本年度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各项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学校被评为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区级最佳文明单位、区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多位老师获优质课、优秀论奖,并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学生2人获国家级竞赛三等奖,1人获省级竞赛一等奖,多人获市区级竞赛奖。学生作文多篇在《语文教学与研究》、《襄樊晚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多位教师获区及区以上各类荣誉称号。

本年度我们在中考上很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03人参加中考总分580以上有3人,上四五中分数线5人,和去年相比,成绩有较大的突破。:

需要正视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