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教学语文论文

小学教学语文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10: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教学语文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教学语文论文

篇(1)

1.开展课堂提问策略

开展课堂提问策略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提问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注意听讲,达到使学生认真学习的教学策略。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位置不转移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一节课的时间一般在40~45分钟,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有溜号的现象,所以开展课堂提问策略可以提醒学生认真听课,并间接地鼓励学生学习。例如,在教《小白兔与小灰兔》这篇课文时,教师发现小明同学正在溜号,就马上提问小明:“小白兔和小灰兔谁的做法最值得大家学习呢?”小明马上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说:“小白兔。”教师要注意学生上课的反应,及时地采取合理的措施,才能使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抓住教师所讲的知识点,更好地学习课堂知识,获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开展创新作文策略

开展创新作文策略就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创新写作的教学方法。语文试卷中的作文成绩占据语文试卷总成绩的30%~40%,所以必须关注作文的教学质量,在作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教学生在作文的题目、内容等方面与众不同,这样在众多的文章中才能脱颖而出。例如,在学习写作“观察日记”的作文时,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学生们针对“观察日记”这个题目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学生要观察老师,有的同学要观察同桌,有的学生要观察黑板,有的学生要观察粉笔,有的学生要观察墙画,学生在思维不断开拓后,按照自己的创新思路,写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作品,才会在作文成绩上略胜别人一筹。

篇(2)

识字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开展具有导向作用,是识字教学的主线,贯穿于识字教学全过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目标为: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量,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识字量是1600~1800个汉字,占到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60%,中高年级的识字量有所减少,占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40%,这与“低年级教学重点是识字教学,中年级教学重点是阅读教学,高年级教学重点是写作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思想是一致的;二是使学生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识字能力是对识字质量的要求,教会学生汉字,不如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应是识字教学的重点,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作用,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学生就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自主认识汉字了;三是对识字效果的具体要求,学生认识的字应该是在任何语境下,都能准确读出字音,理解字义,而不是只在课文的语境中才能认识这个字,识字不能对语境产生依赖。此外,独立的识字能力应该是看到生字,能够根据拼音读出字音,根据上下文内容,理解字义,利用工具书来证实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以后在任何语境中见到这个字,都能够准确把握。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对策

1.识字教学规律。识字教学应遵循汉字音形义的结构规律,每一个汉字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由一定的部件或笔画组成,呈现出指示、形声、会意及象形规律的特点,教师要发掘汉字的这些规律,用形旁帮助学生理解字义,用声旁记忆字音;识字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识字教学;识字教学还要遵循语文学科的规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识字教学要与词、句、文相联系,使学生在词、句、文中认识汉字,并能够将学到的汉字应用到词、句、文中。2.识字教学方法。标注拼音、提前读写法,这个方法是在儿童识字之前,借助拼音,进行读写,目前有大量的拼音读物,即标注拼音和汉子双行文章,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拼音、观察自形、理解字义,增强儿童的记忆力,帮助儿童认识汉字。韵语识字法,先将字组成词,再将词放在短文中进行识字教学,将分散的没有联系的字集中在一起,借助一定的语境来识字,实现“在词中学习字、在句中学习词、在文中学习句”,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字词的理解。[3]3.识字教学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就要对识字教学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识字教学作业要体现趣味性、渗透性、层次性及拓展性原则,既要达到巩固识字的效果,又要促进学生对语文文字的拓展和延伸能力。因此,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后作业一定要精心设计,注重质量。4.识字教学评价体系。新课程标准对识字教学的评价为: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的情况,在具体语境中应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工具书学习汉字的能力。新课程的评价标准,既注重了对学生识字量的要求,又注重了对学生识字能力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要综合运用这两种评价标准。此外,新课程标准还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将识字习惯和识字态度纳入评价标准,使识字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结论

篇(3)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大部分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同时由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又增加了教学课堂的枯燥无味感,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导致小型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迟迟得不到提高。

2.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

2.1.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要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做到理论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互为印证。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寻找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生活的契合点,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进行有效融合,这样可以大幅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小学语文课有这样一个课文《小马过河》,讲述的是一匹小马要渡过一条小河,但是却不知道河水的深浅,于是就问松鼠和老牛河水有多深,结果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使得小马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没办法就去问自己的母亲,母亲告诉它要想知道河水的深浅,必须自己去尝试。语文教师在讲授这一节课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生活化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亲身体会小马所悟出的道理,从而使得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2.2.语文教学手段多元化趋势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小学生天生好奇,种特性我们不应该抹杀,而是要善于引导和利用,通过对小学生的引导来让他们可以进入学习状态。课堂中我们除了简单的板书外,使用图片、表格、影音都是非常好的教学方式,要增加对他们的感官刺激,让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他们的头脑中。

2.3.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唱读的现象,这不仅破坏了原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也影响了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课文朗读教学过于随意性,且教师还不能及时予以学生更正。所要,我们教师一定要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问题重视起来,同时教师在进行课文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进行范读,让学生从中发现自身阅读时与教师范读时存在的不同,并从中找出差距,同时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注意向学生传授阅读方法、阅读技巧,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得到升华,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结语

篇(4)

设立学习角,将各种学习资料及学生的学习心得集中放在学习角,不仅可以让学生增长知识,还可以受到思想的教育。一个小小的学习角,就是一个世界。学生在学习角中可以自主自由地学习,还可以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展示在学习角中,供其他学生学习,这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后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

1.品味书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让学生沐浴在书香中,有利于营造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教室的小黑板上可以经常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古诗、励志良言,学习角摆放各种各样的书籍,培养学生学习的氛围。教师可以让学生专门准备一个本子摘录好词好句好段,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悟,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每学期举办定时诗歌朗诵赛或读书交流会,促进学生多读书。例如,古诗朗诵比赛,让学生在朗诵古诗的时候,体会古人的胸怀。

2.交流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学习经验,勤交流。优秀学生向全体学生介绍好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其他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以少带多,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交流,更有利于学生之间友谊的培养。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学习。

三、结语

篇(5)

学生需要一定勇气在课堂中开口进行口语交际练习,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口语交际积极性。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只有利用公正、公平的评价,才能让学生意识到口语交际学习的乐趣。但是,一些老师只关注自己在评价中的作用,很少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环节,影响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另外,进行口语交际评价时,往往关注学生的口语交际学习成果,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打击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习的积极性。

2.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对策

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发展,跟上教育改革步伐,教师需要开拓更多方法,将口语交际教学落实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提出几点看法:

2.1学校加强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

学生重视口语交际教学,才能使口语交际教学地位得到提高,让其得到更多教师的认可。行政部门对于口语交际活动的重视度不足,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代替口语交际教学,使口语交际教学流于形式。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今天,学校管理者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口语交际教学,积极发现与解决口语交际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学校还应针对口语交际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更新,使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得到肯定。

2.2加强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促进课堂互动活动进行的重要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了解学生的表达需求,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成为口语交际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表扬学生,给学生更多肯定,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要过于关注自己威严形象的树立,而要亲近学生,与学生多交流、多讨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生更爱在课堂中开口表达自己的看法,融入到口语交际活动中,成为口语交际学习的最终受益人。

2.3促进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丰富

丰富的口语交际话题与内容,有利于小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在口语交际教学前,教师要针对课内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口语练习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口语交际更多地体验生活,将小学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如讲解有关母爱的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我的妈妈”为口语交际练习主题,让学生两人一组向组员介绍自己的妈妈,说说妈妈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

2.4促进口语交际形式的丰富

口语交际形式丰富,有利于小学生积极参与到口语交际活动中,促进小学生口语交际学习兴趣提高。老师可以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教学与学生喜爱的游戏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竞赛活动锻炼口语能力。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比赛、主持人选拔赛等,让学生尽情在口语交际中表现自己的才华,促进学生找到口语交际学习的成就感,成为口语交际的赢家。

3.结语

篇(6)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来讲,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媒体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组织比较死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多媒体介入语文课堂后,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受,把视频、图片以及声音等与语文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使语文知识以更加形象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颐和园》(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愉快地学习知识。第二,多媒体可以扩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上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多媒体的运用还可以扩展课堂探讨多媒体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及实践江西省鄱阳县团林乡中心学校付丹教学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具多元性和开放性。比如,在学习《日月潭》(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组)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对课本上的内容进行讲解,学过这篇课文之后,学生对于“日月潭”的美还是没有什么印象。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学生不仅记忆深刻,而且还可以在视频中了解到一些课本之外的知识。

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利用多媒体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一般来说,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法。正如上文所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兴趣不高,与教师的互动较少,课堂不活跃。而多媒体的介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观看视频短片,在看完之后,教师对刚才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样不仅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和师生问答中学习了知识,而且还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2.借助多媒体明确教学中的重难点

把知识内容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是多媒体技术的一大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它的这一特点,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课文中的重难点知识。首先,在知识重点方面。在学习课文之后,教师以图表的形式把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列出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要点一目了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其次,在知识难点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存在一些教学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这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比如,在学习《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这篇课文的时候,有些小学同学接触的网络知识比较少,对于课文中提到的“电子邮箱”、“网络购物”等十分陌生,而老师在讲解的时候,由于它们都是虚拟的,解说的时候也不方便,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什么是“电子邮箱”,什么是“网络购物”等,这样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信息高速公路”。

3.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把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学习《汉语拼音》(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运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法向学生讲解发音要领一会,可以利用多媒体中的语音系统,让学生对这些汉语拼音进行跟读,这样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发音也更加标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如,对于《菜园里》(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这类看图识字的课文,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一方面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汉字的结构、书写顺序等进行讲解,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图片的形式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图识字和看图说话。

三、结语

篇(7)

在学生和教材间有一片不确定的开阔地,教师的职责就是衔接、引导,寻找结合点,让学生借助教学资源主动获得发展。教师始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资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为使课堂教学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发展性向等情况有明确的评估,使课程资源开发具有明确的指向,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直接效益。这里所指的“学生”不是宽泛的概念,而是指“我教的这个班的学生”;不仅是有共同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的学生,而且是知识背景、生活背景、个性特征各不相同的学生。为特定教育对象确定恰当的目标,仅仅考虑他们已经学过的内容还不够,还需要考虑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背景。

二、如何了解学情

(一)了解学生对语文教学的期望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不同学段和年龄段的学生所具备的母语水平不一。小学生在学龄前已经在母语口头表达和语言运用方面具备了一定基础,甚至通过电视等媒体,部分小学生已经认识一些汉字。在这样的情况下,低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并非“零起点”。通过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小学生识字量和语文能力更是飞速发展。小学生除了渴望识字而独立阅读外,更希望语文课情趣盎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母语水平进行调查,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期望和需要,加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

(二)分析学生的知识和生活视野

语文教师除了根据学段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书本知识外,还须分析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生活视野。这里所说的知识视野主要是学生课外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范围。这里所说的生活视野,则是指学生从其生活环境中可能得到的知识范围。

(三)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分析学情时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任何教学都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重任,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方面“突然革新”,而应基于学生已有的基础,顺应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中积极的方面,使自己的教学为学生所认可。同时,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地矫正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

习习惯。指导学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在分析学情时,必须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或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了解学生对特定单元主题的兴趣和理解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是围绕一定的主题编排的,同一单元内的几篇课文或在内容上有内在联系,或在形式上有相通之处。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其内容都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

三、教学中如何把握学情

(一)把握学情制定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各层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小学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即是听、说、读、写的训练,而每一课又有每一课的具体要求,有每一课的训练点。制定教学目标就要从课程标准、教材出发,从各层次学生可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去考虑达纲目标和目标(即提高目标)。这样制订出来的目标才恰当、全面、具体,体现了对学情的把握。例如:我们在上《秋天的雨》一课时,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定为:

1、会认“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盒、扇、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4、积累好词佳句。

5、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6选择文中秋天的一处景色,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不难看出,前面五点是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目标,而第六点是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达到的。以上的教学目标,是老师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体现了把握学情制定教学目标的特点。

(二)课堂授课要把握学情

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给予他们更多训练机会,老师从旁为他们及时纠正错误,通过反复强化训练达成巩固。在上课时,要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要面向全体的总要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区别要求。分类自学、分类质疑、分类指导、分类练习;集体讲授、集体归纳;记录本课心得。这样总体要求,区别对待不但自然地融进了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而且做到优、中、学困生兼顾。对学生学习要求要有不同的梯度。对低层次的学生着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对高层次的学生侧重于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提问上,问题的设置要顾及各个级别的学生,让大家都能回答,有话可说,只是在回答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差异。在学法指导方面,在对全体学生普遍施以最低层次和基准层次的学法指导内容的同时,对高层次的学生要施以较高层次和最高层次的学法指导内容。这样各层面的学生,在同一课堂上,学生们都积极表现自己尽显才华,学得兴味盎然。一节课下来,学生们一直处在积极探索新知的激情中,他们不断为不同层次的知识思索、讨论、归纳、获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全面调动了。例如:在上《给予树》一课时,我们可以把问题分为三类来提出:第一类:《给予树》这篇课文有几段?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都是谁?课文中的生字你用什么方法识记的;课文中有哪些量词、成语、词组是你喜欢的说说喜欢的原因等,这些问题可以提问学困生。只要他们能认真读文就一定能回答。这样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类: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的意思。这一类问题属于课文中所涉及到的理解内容,段落间的联系文中有哪些语法知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你从课文哪儿找到的。文中的哪些段落,是我们历来习作时常见的类型题,谈谈你的理解等这些问题是不会难住中等生的。而且回答对问题也需要勤动脑。在中等生回答时,穿插优等生和学困生的补充或回答,这样相互帮扶启示,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在运转,把优、中、学困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讲起课来事半功倍。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第三类: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金吉娅的看法,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怎么学习。这一类问题属于文章发散拓展思维类的拔高题,就要优等生挑头回答了。在优等生回答的基础上,穿插中等生与学困生的补充回答,再次做到优、中、学困生兼顾。让每个学生都满怀兴趣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课堂不可缺少他们任何一个,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学生在不同层次知识点的认知上,自己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评价标准与学情相结合

改变以往将评价作为教学工程中的终了环节,安排在教学过程以后的模式。布卢姆认为:“教育必须日益关心所有儿童与青年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将是寻找能使每个学生达到的最高水平的学习条件。”教学评价的改革就是其中一个,要改革评价观,老师就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一刀切,或一定要把评价放在教学过程的后面,而是运用成功的理论,对多个层面的学生及时进行客观评价,把评价贯穿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和各类活动中,要及时给每个学生随机的评价,做好平时的资料记录,评定等级;根据学生的平时等级,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评价类型,再评智力或能力等级。两项相加即为学生的最后评价结果。例如:在课堂发言积极,思维敏捷,语言流畅,观点又新颖又创新的学生,以平时的表现记“甲”。记“甲”等的该类学生在考试时可以避轻就重,有选择性的去考,甚至可以免笔试或只进行口试来得智力或能力等级。那些平时表现比较普通的学生,平时的记录等级为“乙”。记“乙”等的学生,可以选择基础知识的笔试考试或选择部分发散思维题型、拔高能力题型的口试,来为自己的考试得智力或能力等级。其他平时考评“丙”等的学生,选做一定量的基础知识,除此外,他们还可以选择发散思维题型的口试,来为自己的考试得智力或能力等级。这样,每位学生都可以有可观的成绩分值,起到考评作用,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奋进。可谓一举多得。评价等级平时表现加考试成绩的新颖设计有坡度,使不同的学生各取所需,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同时,这样的设计可以减轻学生的厌学情绪,特别是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有了新的目标,争取以平时好的表现,得到老师好的评价。(四)根据学情安排作业因材施教是长期被公认的我目教育的优良传统,是整体提高目民素质的重要教育原则。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是教师授课的信息反馈,因此,设计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即基础较差的学生布置基本作业——完成教学起码要求;中等生布置优化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刻程度;优等生布置强化作业——注重通过作业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长城》一课的作业布置上,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差异来布置:基础较差的同学,熟读课文,默写课后生字,给每个字组两个词,并解释其意思;基础中等的同学,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课文插图中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优等生,谈谈从这篇课文中懂得了一些什么道理,并以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为题,写一段自己的看法。通过给学生分类布置作业,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根除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现象,促使全体学生各有进步,整体提高。

(五)根据学情安排预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善于独立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适宜在高度结构化教学情景中学习。在这里,有的学生需要更具体的说明解释,有的学生需要更多例子才能理解一些概念,有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激励与强化,而有的学生则可能一听就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了让学生能更快适应新课的学习,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预习。这一点对高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在下放预习题提纲时不会层次,统一要求,势必影响学生的自学兴趣,这样学生绝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预习时可以试着回答课后问题。要求学生预习时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题。例如:在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预习时,按照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弱,分别制定预习任务:自学能力较弱的学生,预习时主要要求,了解课后生字新词,查参考书标注“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成语意思,并通读课文一遍;自学能力中等的学生,预习时主要要求,熟读课文,勾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句,并指出哪些句子说明了中华不振。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主要要求,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对做一定的了解。这样分层预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样做,就会促使学生向上一层次靠拢,向高层次发展,达到分期推进的目的。

四、如何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实现有效教学

(一)美化教学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主要的工具。它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理,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者应着力抓好导入语和渲染语的精心设计,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课堂随机的“碎语”“插入语”等鲜活的语言美。

(二)整体教学设计,强化“板块教学”

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能够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认知规律,把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具体化、序列化,整体统一于每篇课文之中。

(三)注重教材开拓,激活学生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培养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着眼于本节课内容,要用活教材,要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拓展与延伸,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能力,激活学生思维,唤起学生深藏心底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