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9:5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控制工程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事前审计即工程项目开工前审计,内审人员应重点关注工程设计、招标控制价和招投标等环节,从源头加强控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工程设计审计为起点加强审计控制。工程设计是影响和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起点和切入点,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审核工程方案,对备选工程方案进行分析、选择、优化。在确定工程设计方面,内审人员应当参与到工程设计确定过程中,与基建或工程管理部门协作,共同对工程项目的资金情况、投资规模等重要指标进行分析,审核投资规模是否与设计标准匹配、是否充分优化,技术、施工规模是否与设计、概算相符,从而保证工程概算的准确性。
(二)加强招标控制价环节审计。招标控制价是依据国家或行业有关计价依据和办法,对招标工程限定的最高工程造价,也是招标人在工程招标时能接受的投标人报价的最高限价,其编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的控制。内审人员对招标控制价的审核重点要关注预算编制内容是否与施工图一致、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计价定额是否合理、工程量清单是否齐全,其他项目清单、分项清单、规费等是否符合相应的计价原则和规定。
(三)严格招投标阶段审计,以市场竞争的方式取得最优价格。一是审核招标、投标文件的规范性。严格审核招标文件内容,确保文件表述准确、内容规范,尤其对于施工范围、评标原则、评标方法和标准进行清晰界定。二是审核招投标程序。审核招投标是否符合我国《招投标法》及相关规章制度要求,是否严格按照投标邀请、投标人资格预审、招标文件澄清、编制投标书及提交、开标、评标和中标的程序组织实施。审计人员在监督过程中,关注招投标是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可以编制现场监督报告的形式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予以记录和反馈。三是审核投标单位资质。着重考察施工单位的资质、信誉、以往业绩、合同履行能力,特别关注是否有出让或转让资质,由无资质的单位“挂靠”资质雄厚的单位参加招标的现象,防止出现中标单位和施工单位不一致情况,给将来施工带来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二、加强事中审计监督,确保工程造价控制有效和工程质量提升
工程项目事中审计即在施工阶段开展审计,也是工程投资集中和工程变更出现最多的阶段,内审人员应当及时跟踪施工现场,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
(一)严格合同审计,确保合同规范合法。应当对合同签订的程序、规范性、合法性进行审核,重点检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内容是否清晰完整、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无歧义、格式是否规范,相关条款是否与招投标文件一致。特别关注与工程造价有关的条款,例如工程款项的支付时间、比例,增减项目的结算办法,工程质保金的约定、违约索赔等内容。
(二)重点关注工程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审计。工程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是造成投资超预算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出现施工单位变更或增加工程量,导致工程造价提高的现象,内审人员应严格审核工程变更与签证理由,查验资料是否完整、真实。对于重大设计变更,内审人员要及时进入现场,进行记录、测量、计算,合理预测今后的费用。
(三)隐蔽工程审计不容忽视。由于隐蔽工程在工程结束后难以恢复原状并复核,内审人员进行隐蔽工程审计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也是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高估冒算等现象的多发环节。审计人员应跟踪隐蔽工程进度中的每个环节和工序,例如“挖、埋、填”等日后难以复原查验的现场应当在发生时进行拍照记录,并及时跟踪计算测量,为日后工程竣工结算积累资料。
(四)费用支付审计是关键。内审人员应当定期检查和对照施工阶段费用支付情况,对费用超支和节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审核进度款支付时应重点审核相关资料,跟踪支付进度并核价,从总体上合理控制工程进度款的支付。
三、加强工程竣工结算审计,把好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
竣工后审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道关口,必须严格把关审核,如果把关不严格,将会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一)审核清单计价合理性和准确性。内审人员应重点对所列项目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审核是否有重复、弄虚作假问题,项目是否与规则相符。其次审核定额套用和费用标准,防止高套定额和不合理取费情况的发生。三是审核计算结果是否准确,避免出现故意计算错误、合计错误、笔误等问题。
(二)核实工程量计算。依据工程竣工图纸,审计工程项目是否与图纸一致,核算工程量的计算是否符合计算规则,避免计算错误。如果无图纸的工程项目,审计人员要前往现场进行实地测量,以确保工程造价的真实性。
(一)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设计体系
通过钢铁企业调研、专家座谈和毕业生调查等方法,确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的目标岗位,确定各个岗位的代表性工作任务,然后分析每个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提炼为行动领域,按照教育教学方法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再转化为该学习领域课程。
(二)多方参与,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程设计资源整合时,与中冶赛迪、重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行业专家、校外兼职教师进行沟通、协商,共同确立改革方案。校内专业教师主要负责调研资料的整理、课程理论基础的搜集论证,以及协调校内外教师的工作。行业专家主要负责学生的现场实践工作,并指导校内教师,确保课程设计体系的准确性。校外教师有选择地参与课程的教学过程,提供相关的实践案例。在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坚持行业专家、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的多元化教学,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采用任务驱动,重点培养实践能力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的内容要体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具体做法是根据教学大纲设计学习情境,在各种学习情境下分解具体任务。如加热炉课程设计,其典型任务是熟练掌握加热工艺要求,并对加热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根据该典型任务确定加热炉设计的下分任务,包括燃料燃烧计算、炉子的热工制度(包括炉温制度、供热制度、炉压制度及钢种的加热工艺制度)和炉膛主要尺寸的确定、炉膛热交换和金属加热时间计算、炉体结构及烟囱等辅助设备的设计,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只需进行下分任务的设计即可。
(四)坚持行动导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以加热炉课程设计为例,一方面通过一个个下分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能够在完成每一个下分任务的同时,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掌握加热工艺制度制订的方法,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逐步建构较为完整的加热炉作业区工艺和设备情况,明确加热岗位的任务和职责,初步形成职业习惯,毕业后可以直接胜任加热岗位工作。另一方面,该课程设计结合操炉工考试相关的内容,引入行业标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通,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
二、基于“工作过程”法的设计思路
(一)以能力为本位,确定课程设计教学目标
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锻炼在职业能力和知识认知上要达到的具体标准,它既是课程教学的龙头,又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和论证。以加热炉课程设计为例,笔者根据分析论证,确定其课程目标为:(1)能力目标。学会制订加热工艺制度(包括加热温度、加热速度、加热时间);能正确进行炉膛尺寸设计,熟练掌握不同钢种的加热要求。(2)知识目标。熟悉加热制度制订的依据,掌握炉型特点和结构设计的要求;熟练掌握加热的特点和要求,准确掌握不同加热缺陷的特点和判断。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教学内容
同样以加热炉课程设计为例,通过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加热炉初步设计(包括燃料燃烧计算、炉子的热工制度和炉膛主要尺寸的确定、炉膛热交换和金属加热时间计算、炉体结构及烟囱等辅助设备的设计),要求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深化和拓展知识面,使之得到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训练,为实际工程设计奠定基础。
(三)以项目教学为手段,实现教学目标
课程设计教学充分体现了专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加热炉课程设计的具体思路是:首先,明确该课程与专业、职业的关系,确定该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次,进行学习情境和任务的设计,即确定教学内容。如在确定加热温度的过程中既考虑避免出现过热过烧,还要考虑Si、Mn等合金元素的影响及加热目的,从而进行综合确定。最后,进行考核与评价。通过聘请赛迪工业炉和重钢集团的专家进行现场数据对比分析,确定设计与现场生产的差距,从而确定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设计的不断完善。
(四)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仍以加热炉课程设计为例,从入炉到出炉采用流程化作业,根据工艺的各个环节,将每一段的温度、速度和炉压确定有机结合起来,制订适合生产现场的工艺制度。在考核方面进行多元化考核,在结束设计后,学生采用答辩的方式将自己的设计思路、理念和工艺规程进行有效整合,老师结合学生的答辩提出问题,最后送行业专家评阅,从而实现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的有机结合。
三、基于“工作过程”法的实践效果
2012年下半年开始用基于“工作过程”法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类实践课进行改革,将现场数据采集和课堂工艺设计有机结合起来,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采用平时观察、访谈等方式分析了该方法的实施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基于“工作过程”法,将现场的工艺设计搬到课程设计里面,利用课程设计完成现场工艺参数的选择和确定,利用课程设计解决现场的实际问题,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了课程设计的学习效果
基于“工作过程”法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将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构建,扩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广泛交流提供了便利,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从生产实际出发,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以前的不问所以然的埋头计算变成了分析工艺参数和处理现场问题的参与者,从而促进了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四、结语
(一)工程投资是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构成。其中直接费由统一定额基价乘以按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的工程量而得,再以直接费为基础乘以费用定额的综合费率加上材料价差等,最终确定工程投资。工程结算时,再根据有关规定计算材料价差和有关费用调整,得出实际工程投资。(二)工程投资控制是依据签定的工程有关合同、设计图纸、工作量清单等有关文件。运用审核文件、运用指令文件、运用计量支付等控制手段,对工程投资进行有效控制。
二、工程管理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内容
(一)工程投资潜在风险控制1.投资控制人员要深入现场,及时了解情况,注意收集可能会引起投资调整的各类相关信息资料,审核工程现场实际工程量的准确性、完整性。找出工程投资最容易被突破的可能及潜在因素,例如:施工合同有关条款不明确而造成突破投资的漏洞、设计方案不合理或施工图存在问题而造成工程变更、材料和设备价格不确定等。2.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工程,由于施工工期较长,一般合同规定可按物价指数进行价格调整,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找出容易造成费用索赔的可能及潜在因素,例如:建设单位资金不到位、施工图纸不到位、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供应的材料、设备不到位等。根据风险分析,有针对性的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充实工程投资控制内容,完善管理方法,为更好地实现投资目标服务,从而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二)工程投资计量支付控制1.熟悉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支付条款。应取费用项目和标准,结合现场调查、做好核对工程量的基础上,正确提取工程量,质量不合格的工程量不予计量。了解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中的内容,复核及审核工程量。经实践证明按照通常的施工顺序提取工程量,,使工作程序系统化,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漏项或重复。2.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合同文件、索赔程序,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处理费用索赔提供证据,公正、合理审核费用索赔。
三、工程投资变更签证控制
1.控制工程投资变更,建立并执行变更签证审批程序。建设工程应建立变更签证的常规审批程序,对投资影响超过一定数额的重大变更签证应设置主要负责人审批程序,突出投资的事前控制、是指要避免设计院出变更,施工单位实施,实施完再报价的习惯模式。工程变更都必需经审核批准后,才可以实施的程序。强化事中控制,完善事后控制。严格管理程序,合理控制变更签证总量。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计量、支付的管理办法,2.工程变更的费用和变更方案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说明变更处理方案的同时,必须同时说明相应的变更价款,按合同约定方式核定变更签证价款结算方式一般有三种:(1)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签证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变更合同价款;(2)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签证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合同价款;(3)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签证工程的价格,由承包人或发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双方确认后执行。从而使决策时对投资价款心中有数,避免投资价款失控。
四、结束语
在以往的“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缺乏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引入项目式教学法后,将教学内容设计为若干个工程项目,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项目设计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通过工程项目设计来串联该章节的知识点,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将学生的关注点转移到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上来,以综合项目的物理性污染控制任务为载体带动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根据不同章节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学内容中有关噪声和振动污染及控制章节是本课程教学大纲中的核心内容,与工程联系较为紧密,以项目教学法为主,拟定的项目设计题目包括:(1)影院观众厅背景噪声控制工程设计:导入的内容包括吸声和隔声等噪声控制技术,并涉及噪声的评价和方法以及环境噪声标准等。(2)建筑屋顶通风系统噪声控制工程设计:导入的内容包括消声器的设计原理与依据等。(3)电厂厂区噪声治理与总平面布置设计:综合多种噪声治理技术,具体到噪声源的调查,隔声门窗的设计、机房内壁面的吸声设计、风机进排风口和烟道的消声设计、机电设备的减振设计等多方面内容,并根据主要噪声源的特点合理地进行布局,完成总平面的布置。
二、关于引入项目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如何推进项目式教学法在“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引入项目式教学方法,虽然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但并不意味着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教师就可以不用管了。实际上引入项目式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提高了。对教师来说,如何围绕相关知识点来设计项目,引导学生在完成设计项目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要点;如何把握好设计项目的难度与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对项目式教学法的推进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对课程有一个系统的思路。由于《物理性污染控制》的知识点多,且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较差,并非所有章节内容都适合于项目教学法,这就需要针对该课程中的不同章节的特点,结合案例分析法、研讨式教学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在获取知识方面,学生由原来的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探取,增强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目的性与实用性,但同时也对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刚开展项目设计的时候往往觉得非常难,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师在推进项目教学法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根据设计题目引出相关知识点,做简要的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试着去设计完成项目。我们在噪声污染控制章节确立的第一个设计题目也特别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影院环境,要求学生根据电影院特有的声场完成影院观众厅背景墙的噪声控制工程设计方案,并说明设计的依据,讲解自己的设计方案。设计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逐个去了解各种噪声控制技术,为了说明设计依据,会进一步去理解声学理论基础。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设计时存在的问题,再详细讲解各种控制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及控制技术的特性和原理等,把教材中应当掌握的知识点通过项目设计串联起来,导入各种噪声治理技术、国家相关声环境标准和噪声排放标准,进而引伸到相应的声学理论知识等。学生带着实际工程问题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和设计,有助于加深对知识在实践上的理解,主动学习的能力也会得到明显提高。在推进项目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始终围绕项目而展开,从对项目的设计,然后再回到理论知识讲解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实时地跟踪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哪些知识点学生还不能很好地去理解,从而增加相关知识的详细讲解或重点分析,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如何改进考核评估模式在项目式教学的推进过程中,激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项目式教学更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掌握情况,注重学习过程。激励的手段完全是内在的,侧重于项目实施的过程,而不仅仅看结果。同时,针对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学,可以通过建立一种考核标准来增加平时学习分数。这种激励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寻找学习的疑难问题,还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我们在规划教学内容时,即拟定了两个教学目标:一个是能力目标,一个是知识目标。对知识目标可以通过期末试卷来体现;对能力目标,则要更多地通过平时设计项目的完成情况来评价。由于拟定的设计题目涉及知识点较多,通常不会是一人一题,而需要几个同学一组共同来完成,最后成绩评定要能够客观地反映出每个同学的水平。为避免部分学生在团队中不贡献只共享,在开展项目设计时,就要求同一组的同学必须有明确的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完成一部分设计内容,在讲解时各自针对其完成的设计内容回答相应的问题,以考察其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最后从方案设计(40%)、回答问题(30%)、多媒体准备情况及效果(20%)、团队合作、科研素养(10%)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每一个方案设计进行评分,有教师的评分,也有同学之间的互评。最后总评成绩综合学生的设计方案、作业、期末考试及课堂平时情况等几方面的成绩。期末闭卷考试内容也改变了以往全部来自书本的情况,而更侧重于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及各个小组讲解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因为各个项目的选取都融合了不同的知识点,闭卷考试内容的转变也促使学生关注其他小组的讲解,全面参与和思考。实践表明,考核方式的调整,对同学的参与度、课堂的活跃度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更新教学观念,构建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拓宽专业范围,以培养学生的素质、知识、能力为核心,以过程工业为主的专业结构体系综合改革为出发点,向控制工程和自动化方向延伸和扩展,通过学科专业群的相互支撑,交叉融合、相互渗透、协调发展,将我校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成中部地区具有鲜明特色的本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满足石油、化工、矿山、机械以及环保等专业的人才需求。
2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机制建设
2.1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加强对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研究,形成有效机制,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专业培养计划,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学分制背景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在学业上享有较大的自、主动权,充分发挥潜力与特长,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2.2课程体系的改革
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设计新的课程体系。从教学系统的总体出发,实现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外实践等多方面的结合,构建5大平台,特别是在不同平台、不同模块、不同性质等方面进行课程构建,打通课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专业体系有更系统的认识。
2.3实践教学的强化
提出“以加强实践教学为突破口,推动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全面改革”的思想,着重抓生产实习、课程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实验室建设等,以建设综合实验室为突破口,综合考虑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的全面配套改革,积极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加强对毕业班学生毕业各环节的安排、检查、落实,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3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采用“基于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组和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各课程内容的相互衔接与统筹协调。加大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力度,打破传统学科理论体系,构建实用、灵活衔接的“专业课程群体系”,带动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注重国外优秀教材的引进和使用,加强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的多样化。加强“过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网站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丰富学生业余学习和课外学习的内容,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4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坚持“厚基础、重实践、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依托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手段,综合应用板书课堂讲授与多媒体、视频、模拟仿真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改变单一课堂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互动。支持本科生“进团队、进课题、进实验室”,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培养新形势下的优秀本科生,促使其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5拓宽实践环节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开设创新团队,定期开展科技讲座,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加强对科技的了解,从理论上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搭建“竞赛+项目”的课外科技活动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把竞赛和科研项目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动手能力强、基础扎实、积极性高的高年级本科生进入实验室进行与专业、课程有关的实验模型制作。通过学生参与开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6教学管理改革
教学管理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最有力保障。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方面入手,逐步采取学校、学院与专业教研室等多层次复合管理,更加注重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学习、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广大师生”的指导思想,构建服务化的、人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调动教师积极性。完善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注重提高青年教师实践综合能力。
7结束语
1.1财务人员参与程度不高,财务部门不能更好的发挥管理、控制和监督的职能。
①在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阶段,财务部门没有参与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决策、招投标,以及合同签订等过程来,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了财务事前控制和监督作用的发挥。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由于前期工作准备不足,经常出现设计变更、概算调整、工程预算及资金使用计划不能正常编制和执行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参与,进一步影响参谋、助手、协调、监督等职能作用的发挥。
②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参与工程的施工与管理,进一步影响财务事中控制、管理和监督职能的发挥。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忽视财务管理和财务人员作用的现象。在工程施工中,由于存在设计变更、预算调整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财务人员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对工程费用的使用难以发挥事中控制和监督的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程成本难以有效控制。
③在项目交付使用阶段未能有效参与工程结算及资产交付,基建财务事后监督、评价职能未得到发挥。在工程结算时,财务部门未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材料整理、工程量审核及竣工决算审核,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程成本不实或成本的上升。
1.2工程计划执行结果不到位,资金支付程序上存在问题。
①资金筹措不能与工程进度有效结合,不能合理降低资金成本。
②付款进度与合同规定和工程进度要求不能得到有机统一。一些部门随意支付工程款项,在付款过程中没有依据合同要求,而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临时决定进行付款;有的则不根据工程进度,而是在施工单位的强力公关下或以抢工程进度为由决定付款。这往往造成工程付款计划不能执行、付款项目不均匀、甚至超合同付款等情况的出现。
③工程进度款支付过多,造成后期工作被动。一些单位不按规定的比例支付工程进度款,进度款支付过多,造成后期工作的被动:一方面造成工程无法结算,长期挂账,久拖不决;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偷逃了税款,造成了国家税款的流失。此外,一些单位没有按规定留足工程尾款或质量保证金,发生质量问题时,施工单位不能及时保修,造成维修成本升高。
1.3会计核算不全面、不精细,工程进度、工程物资到货等台账登记不及时,合同执行情况、付款计划执行情况不能在台账上全面反映,造成各种统计资料不能及时反映,进而影响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核算质量。
2政策建议
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的完成一般分为项目考察论证、勘察设计、编制施工方案、施工组织与实施、竣工验收及竣工决算、审计及交付使用等阶段。各阶段所放生的工程费用总和构成工程项目的总投资。因此,要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投资,就要控制好上述各阶段的工程费用。财务管理要改变被动记账、算账的状态,就要主动延伸财务管理,参与上述各阶段的工程项目管理,利用财务管理知识和财务管理技巧管控各阶段的工程费用。由于工程项目管理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性,财务管理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管理方法,抓住各阶段的管控主题,注重细节,降低阶段性工程费用,已达到降低工程投资的目的。在工程项目考察论证阶段,其工程费用主要是管理费用,财务管理要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对各项费用制定严格的预算指标,强化制度管理,严格考核,全面控制各项费用。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管理费都要采用“全面预算管理”,用预算指标有效控制各项费用,努力降低工程费用。
①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编制施工方案阶段,其工程费用主要是勘察费及设计费。要从勘探队伍、设计部门的招聘,勘察、设计等全过程进行费用控制。财务人员要全过程参与,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严格把关,严控各项费用不超计划。财务要配合设计单位及预算管理人员,严格审查工程概算,将工程概算作为工程项目投资底线,要求工程项目管理相关部门对项目概算按构成项目的分项工程进行分解,提出投资降低目标,制定科学的、可行的保证措施,确保工程项目投资比概算有所降低。
②在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与实施阶段,其主要工程费用是工程施工费和工程物资(包括设备、材料等)费用,是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关键环节。财务要全过程参与,实施全过程监制。首先要督促工程管理部门做好施工记录,要求施工单位认真报送施工日志并严格管理,施工记录和施工日志将作为竣工决算、施工现场签证、停窝工补偿的主要依据。财务人员要对施工记录和施工日志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进行监督,确保竣工决算值的准确合理。比如地下矿山建设过程中遇到出水、塌方等不可预见情况时,施工记录要清楚的登记事情经过、出险原因、抢救过程、抢救措施等,对施工签证内容及时登记、处理,分清责任,不等不拖,及时清结。由于不可预见因素或政府行为造成的停工等现象要及时登记,记录停工原因及影响。比如华冶在中关铁矿项目建设过程中,提出停工补偿时,将政府行为、甲方原因、乙方原因一并作为停工时间达1200多天要求补偿。根据施工记录记载,由于华冶自身原因造成停工达300多天,由于政府行为等不可抗力造成停工达800多天,真正由于甲方原因造成停工时间非常有限。分清原因后再计算补偿,可使华冶提出的停工补偿1500多万元降低到500到600万元,节约费用1000万元左右。再就是按施工方案中施工节点要求,催促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依据施工单位的已完工程量、工程物资采购合同和供货计划,严格编制月度付款计划。财务对付款计划进行严格审核,确定无误后报上级部门批准执行。财务严格执行资金付款计划,合理筹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能,降低资金使用风险,节约工程费用。
③在竣工验收及竣工决算、审计及交付使用阶段,主要关注合同主体收尾及工程项目得到交付使用条件前所发生的工程费用。财务要本着成本效益的原则提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加快进度,厉行节约。工程项目完工后,催促有关部门抓紧进行竣工决算。财务要参与、监督工程竣工决算的审批,对关键环节、关键问题要认真核对,仔细审查,配合内、外部审计,严把竣工决算关。在项目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方面,要强化预算管理。按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确定资金筹集量,本着资金筹集成本最低的原则确定筹资渠道。加强合同与项目付款台账管理,严格执行资金计划,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能,努力降低资金使用风险。
3结论
材料的一次性成型技艺虽然类别繁杂,但究其当今主流技术有以下几种,冲击压力下的材料挤压,模具里放置金属性质的材料,坯料通过被高压重复不断地挤压,其物理形态在被发生改变,塑造成于模具的模孔一致的大小尺寸,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塑造产品的形状,避免变形开裂的情况发生。而拉拨则是其另一种不得不提及的方法,模具内的金属坯料边缘位置被施以拉力,材料的形状硬生生地发生了改变,迫使其于模型器具形态相同。此法在变形拉伸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力量,而挤压的力量强于阻力,因此对金属坯料有着较高的塑形要求。轧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加工方法,材料在受到轧锟的用力转动下,随着轧锟的渐渐压缩而发生塑形过程。
2.加工材料技术成型的前景
市场竞争越来越剧烈当下,过时的理论成果正在一次又一次地经受着实践的冲击和实际情景的考验,对精益求精材料加工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一直是各大生产供应者的目标,在社会和时代快速发展的同时,此类技术也正不断地在改进中成长成熟,现如今,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在材料加工方面都被精确材料加工所取代,而广泛的应用范围内,诸如汽车制造业这种全球热门的经济产业,也离不开这种技术,甚至于说是渗透到细致入微的细节处,可以说使用到无处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全球化经济模式广泛覆盖下,伴随的是市场竞争的与日俱增,世界各地的材料供应商正在绞尽脑汁地跟上同行业者脚步,并将产品研发视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本,人们绞尽脑汁地寻求着一种更为高效完善的材料加工技术,纷纷聚焦在具有自由成型快速特点的加工技术上。是否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速度是检验企业韧性的最好标尺,实验性的理论成果如果不在实际操作中应用实践的话,无异于是纸上谈兵,因此,科研人员更注重在生产制作过程中拉近与真实环境的距离,基于现实意义的研究才能有效地启发促进企业技术的更新换代。
3.非金属材料的初步制作和控制工程模具再次加工工艺
(1)制作非金属的材料和控制技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究其分门别类就有好几种,有一种是由其注射成型的,专用的注射机器升温加热,使里面预留的基础坯料发生形态变化,致使其成为液态,然后以一种具有高压性的材料做辅助,助力融化后的坯料注入模具塑形的整体型腔之内,等待片刻,直到其发凉后冷却,就可以由此得到需求的相关元器件。这样一种看似倒来倒去的技术方法,实则在产量高效率的同时,还有快速生产的突出特点,尤其适用于低人力消耗的自动化操作,可以生产制作结构内部复杂的零部件,对于大型厂房内的流水线生产再合适不过了。
(2)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物理方式的挤出成型
旋塞和螺杆在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旋塞的挤压效用以及螺杆的切割效用,它们一起作用在形态固定的坯料上,并对其经行融化和再次融合的过程,施加相应压力穿过模具,等待其冷却凝固以后,就能够获取所需元件,这种方式可以简称为挤出成型,而它与众不同的是可以连续不断地提供生产动力,生产的效率也高于普通技术,更为难得的一点在于在“量”的满足上还可以保证“质”,可以说是一种保质保量的方法,其使用的覆盖面也不单一,对设备器材没有太多严苛的限制,如果企业从事相关产业,这种技艺是一种投资相对较少,而成效立竿见影的选择,“性价比”不俗。
(3)还有一种不同于以上两种技术的方式
是把需要的材料放置在密封关闭的模型器具环境里,在压强的增加过程中,再辅以固体化的技术,遂材料完整成型。这种方法可以一个工作流程下完成制作若干数量的元器件,生产出来的成品形态较为固定,有效地克服了收缩性这个元件顽疾,还攻克了以往元器件变形的通病,性能较为优良,即使有如此不可取代的优势,缺陷也十分明显,生产制作的相对周期较之同类型技术而言,周期拉长了许多,生产的效率自然而言地有所降低。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