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酒店空间设计论文

酒店空间设计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09:4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酒店空间设计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酒店空间设计论文

篇(1)

设计师在设计酒店大堂空间前,应该对本次设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首先对该酒店的定位要准确,如:酒店的类型(商务酒店、会议酒店、主题酒店、度假旅游型酒店、经济型酒店等)、酒店的文化(即整个酒店的CI定位)、档次(星级标准)、规模大小(整个酒店的面积、客房数、餐座数等)、功能的设定(如:康体、娱乐、商品店、餐厅、客房等);其次要对酒店周边环境有一个准确的分析,如:周边的建筑及它们室内的装饰定位分析,周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分析,区域内酒店业的构成与布局,区域内酒店的类型及档次、区域内经济环境分析等;再次要对目标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如:服务的人群(商人、政客、旅游者等),同行业的数量、比例和市场的份额,区域内的消费水平及流动人员的构成情况等;最后设计师要实地斟查,要到既定的建筑实体现场考察了解,对现场具体真实情况及周边环境有一个近距离的接触,核对建筑图纸尺寸,为现场照相作为后期设计的参考资料等。

二、大堂的动向流线设计

酒店的大堂是酒店的中心枢纽,集流通、业务办理和等候诸多功能于一体,是酒店业务活动和宾客集散中心。动向流线的设计与规划在大堂中极为重要,从大堂可以通往酒店的所有功能区,所有功能区也可以通往大堂,而且大堂是宾客入住酒店第一个见到的空间,和离开酒店最后见到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酒店内部与内部之间和酒店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枢纽站,设计师在设计这个枢纽站中的流线时应该科学的、全面的、严谨的、系统的进行规划,最终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完善的、漂亮的流线图。可以把大堂的流线归结为以下三种:

1.宾客动向流线

它是酒店的主要流线,包括通向客房,餐厅,会议,康体,娱乐,商务,电梯,大堂吧等区域,这条动向流线与功能区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在具体规划设计时必须将他们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宾客主要由酒店大门进入大堂,然后服务台登记,再然后乘电梯到客房,入住后再由客房到各个功能区域,最后从客房到大堂服务台办理退房手续,离开酒店。这条流线主要是为宾客动向设计的,那么就得满足宾客入住酒店的所有需求,且酒店的一些后勤区域(如:员工食堂等)与宾客毫无关联的区域就不要与这条流线相交,使宾客在这个酒店完全处于他自己的享受状态。

2.服务动向流线

它是员工在酒店内部工作服务的活动路线,主要包括员工进出酒店、更衣、淋浴、化妆、用餐等,也包括员工布草、传菜、清洁、维修等,这条流线通道一般应该设在酒店不明显的位置,远离酒店的主入口,远离酒店的主要活动区域,流线设计要方便连接各个功能区域,尽量隐蔽。

3.后勤物品流线

后勤物品流线顾名思义是酒店的所有内部物品的进出口,主要包括食材、布草用品、办公用品等进入酒店的路线,及废弃物、垃圾品运出的路线。规划设计这条流线时尽量不与宾客流线交叉,尽量隐蔽,但是可以和服务动向流线交叉,同时要注意这条流线的出口与交通要很便利,方便物品的进入和移除,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为酒店的经营节省不小的开支。

三、大堂的空间设计

大堂空间是由基础地面、垂直墙面、顶棚顶面构成的一个围合空间,通过对空间六合八方的设计,体现该空间的特色,酒店大堂一般要求堂皇、大气、轻松等空间氛围,具体要看该酒店的CI定位,再来确定对这个空间的设计方案及表现手法,一切围绕着酒店的CI理念来展开,通过对空间的合理规划和创意设计使空间具有舒适、美感、独特等特性,使大堂空间能够成为酒店的代表,能够传递出酒店的特色与文化,更好的为宾客服务,作为宾客精神的享受之处,最大化的为他们留下记忆,使他们成为本酒店的忠实回头客。室内空间的类型有动态空间、静态空间、下沉空间、地台空间、虚拟空间、迷幻空间、共享空间、子母空间、凹入空间、凸出空间、开敞空间、封闭空间等,合理且融汇贯通的运用这些空间形式,是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应该掌握的必备设计手法,这些空间形式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性质,不同的空间形式给人的心理感受会不同,达到的效果就自然会不一样,在酒店大堂中合理运用好这些空间形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建筑空间呆板的氛围。

四、大堂的空间色彩设计

酒店大堂是宾客进入酒店的第一个空间,空间色彩是宾客对酒店产生第一印象的重要载体,所以大堂空间的色彩设计一定要能够体现出该酒店的文化和特色,在色彩的搭配上要考虑到宾客的心理感受,要求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念,一般在大堂的色彩设计上会选择偏暖色的或浅色系的色彩作为主色调,结合整个酒店的定位及经营理念来展开,设计出有创意、有文化内涵、有主题的现代型酒店大堂空间环境。

1.主调与辅调关系

所谓主调就是空间中的主色调,在一个空间中所运用的绝大部分颜色的色调,是决定一个空间整体效果的基础,所占的面积最大,感染力最强;辅调是主调的同类色,只是明度不同,对二者进行合理的搭配,可以很好的营造出既统一又不单调的的空间氛围。

2.变化与统一关系

当室内空间颜色只有变化而没有统一时,整个空间就会显得凌乱,浮躁,无序,不平衡,当只有统一而没有变化时,空间就会单调,乏味,沉闷。在酒店大堂空间中的色彩设计上一般尽量要求颜色统一,单调一点,不要太花哨,但是又要有一定的变化,变化才能够出效果,才能使空间有亮点。

3.对比与和谐关系

在酒店大堂空间色彩搭配上一定要运用好对比与和谐的关系,酒店是宾客的驿站,宾客要在这里找到安全感,作为给宾客第一印象的大堂就应该首当其冲的起到象征作用,在宾客进入酒店后就能感觉到宾至如归,给他们浮躁的心情找到一个安逸的、平稳的休息享受处。在大堂空间色彩设计上,面积的大小、形状、位置的不同都会影响空间的整体效果,设计师一定要合理的运用对比关系、互补关系,深中有浅,浅中有深的关系,来打造出既和谐又有视觉冲击力的空间效果。

五、总结

篇(2)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方式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转变,度假酒店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的度假酒店都不能满足度假者的需求,而地域文化性的缺失就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总结国内度假酒店室内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办法,使酒店空间整体上体现出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文化个性,为在今后度假酒店的设计实践中表达地域性提供相关设计策略并作为后续研究的参考,并对度假酒店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度假旅游、旅游酒店、地域性、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G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197-01

中国的经济发展为旅游业提供了契机,促进了酒店装修设计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酒店装修设计存在两种现象:一是设计仅从业主的要求出发,简单套用城市型商务酒店和娱乐设施的设计模式,缺乏个人见解的商业通用性设计。表现为过分追求功能的集中与全面,许多与度假休闲活动无关的功能依然沿用。其结果是由于产品与人们休闲度假需要的脱节,造成了浪费和后期经营管理的困难。普遍的模仿和抄袭现象导致酒店本身无主题、无特色,不能吸引客人,或者无法留给使用者深刻的印象。

另一种是设计师没有站在业主或使用者的角度去设计,任凭想象力的发挥,忽视度假酒店与度假地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表现为设计风格与主题的确定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往往更多注重的是商业利益与价值,忽视了度假地的生态承受能力,其结果是造成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并最终使休闲度假村失去作为其基础市场竞争力的生态资源优势。相比之下,国外设计师大多比较注重研究酒店对人的直接而实际的影响,而并不热衷于豪华装饰和贵重材料,也较少有明确的流派倾向和痕迹,注重内在因素而非外观追求。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设计界普遍存在诸如对外在因素过分关注和对设计基本目标即室内环境如何影响人的生活和生存的问题的漠视。

一、国内度假酒店室内空间设计中的问题

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塑造度假酒店室内各功能空间地域性特色的形、色、光等要素缺乏主辅,没有形成特定的主题。因此,度假酒店室内空间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是各功能空间之间缺乏整体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整体的设计策略

室内设计就是建筑内部设计,室内环境对人的感受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度假酒店建筑环境的整体中不能缺乏室内这一部分,这是度假酒店建筑的精华和关键所在。

室内设计很少在建筑设计开始时就介入进去,大部分室内设计项目是在建筑设计做好或建筑已施工好的基础上开展的,有的甚至是原有建筑功能的改造或翻新。我们不仅要看到建筑设计为室内设计提供的基础和条件,更应认识到它对后者形成的制约和限制,并要考虑室内设计如何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化解不利因素,在不利条件的基础上创造出好的室内空间,实现室内设计对制约因素的超越。这就需要在度假酒店室内空间的设计中,要在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的基础之上进行室内空间的设计,并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来统筹运用形、色、光等要素来塑造度假酒店室内空间地域性特色。

2、忽视地域特色的塑造

度假酒店室内空间要打造其独特的地域性特色,一方面靠度假酒店自身的地理环境优势,这一点已经被大多数设计师意识到;另一方面,度假酒店室内空间只有真正具有自己的地域性特色,才能吸引人的注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即要挖掘地方特色和历史文脉信息。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忽视地域特色。我国有些度假酒店的开发项目,决策者往往一味套用国内外成功的度假酒店开发模式,整体观念不强,忽略了地域特色,单纯追求所谓的现代化,最终破坏了度假酒店室内空间的独特意境。而简单、肤浅地刻意营造所谓“地方特色”,抄袭和移植“异域风情”。这种做法(装饰时应用一些传统构件或饰物等)不一定能形成完整的室内环境气氛,反倒给人以虚假之感。

3、缺乏精神文化层面上的考虑

度假酒店这个特定建筑围合的空间,它不仅要满足人们食宿、餐饮的要求,还要满足会议、商务、娱乐、健身诸多方面的需求。它不仅是功能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要让客人在入住酒店的同时,经历文化的感染和艺术的熏陶,有一种惊喜的体验,而这种经历的来源,除空间的装饰处理外,就是酒店中精致的灯具、时尚的家具和丰富的艺术陈设。酒店空间不同于其它公共建筑,它一定是有个特定氛围的:从色彩、灯光到布艺的肌理,水杯的款式都要求十分考察。

二、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

在度假酒店室内空间的设计中,应结合度假酒店的建筑设计,吸收本地、本民族和民俗的母体文化,并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来安排形、色、光等塑造要素的主辅关系,塑造度假酒店室内功能空间的地域性特色,使酒店室内空间整体上体现出一种独特的设计风格和文化个性,从而确定每个酒店各自的形象。

因此度假酒店要研究项目所在地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脉。在最初方案设计中如能准确、合理定位好酒店的文化内涵,体现室内空间的地域性特色,度假酒店就具有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无穷的魅力,从而带给客人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享受,更是精神上的归属感。首先要注重当地生态发展,其次,充分应用当地材料,如今,合理运用当地材料的做法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其优点表现在:增强度假酒店与当地自然环境的融合;体现了当地建筑传统与文化特色;具有经济方面的优势。最后,要充分运用地域技术。

三、度假酒店的未来发展趋势

伴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尤其受大众热衷旅游与传媒影响的世界文化氛围影响,当今的度假酒店地域性设计中呈现着新的发展趋势。如多功能与综合性的逐渐兴起,强调多样性与多种需求,注重历史与地方文化传统,重视创作的地域性和艺术性,生态化、智能化设计与节能再利用的新趋势并且注重结合新技术与新结构。

参考文献

[1] 天雨堂.《度假村的理念与操作实务》,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 赵荣光,夏太生,编著.《中国旅游文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 罗伯特・克里斯蒂・米尔.《度假村管理与运营》,大连理工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光环境设计;当代建筑空间;形态表现;运用

一、光的基本概述

1.光的概论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也是人类用眼睛可见的光谱。它和其他物质一样有自身存在的形式和规律。人们所说的可见“光”是指通过良好的视觉器官引起知觉的可见光源。广义的光源,指本身能散发可见光的发光体,又叫自然光源。狭义的光源,指照明光源,亦称人造光源。在空间设计中,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二者是相对而言的,有助于我们客观地认识它的特性,从而使光更好地被运用到我们的设计中,以满足使用者对不同空间光环境的需求。2.光在建筑空间研究中的目的和意义建筑空间研究的目的是为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而光是创造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光引入室内空间可以提高空间功能和艺术需求,亦可满足人的视觉健康需求。另外,对光在建筑空间的艺术性表达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可探讨光环境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最后,还可以更科学地运用光艺术。光是万物之源,也是生命之源,事物的发展变化所需要的能源都来自光能。自然光和人造光在空间情景营造中,它的艺术价值是无可代替的。但是当代许多建筑师对光在建筑艺术中的重视程度不够,表现为在空间设计过程中对光缺乏深入认识和研究而形成了不正确的观念。光环境在空间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声、热、色同等重要,是整个空间环境综合处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光在当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空间作为建筑艺术的精神世界,它需要外界物质来塑造和展现它。光对空间的表现效果能使空间物质上升到精神的高度层面,具体表现在塑造限定虚拟空间、丰富空间内容、强化空间动势、对建筑材料的表现等。“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随着科技进步,人们对光艺术有了深入的研究,更多地将其运用在建筑空间设计领域。无论是天然光还是人造光都在空间、色彩和形式上各自饰演着自己独特的角色。通过对光的精心设计能够产生更为层次多变、形象生动的效果,甚至能创造一个全新的建筑空间艺术效果。1.光限定空间光限定空间,指的是利用明暗、颜色、大小、虚实的光构成的空间范围。虽然没有传统意义的空间实体,但是依然具有空间属性。它是通过调节被界定空间与相邻空间的明暗差别来实现的。室内空间在光的照射下,光线从顶侧倾泻进入,形成了虚拟上的限定空间。心理学研究发现,光的强弱变化能产生空间界限,光色也可以给人巨大的心理影响,不同的光色也可产生不同的空间领域,限定不同的空间性质。如Bally酒店的大堂和走道空间,两个完全不同的光色,在不破坏空间与空间的衔接下,空间的性质得到了肯定的限定。在室内空间中通过明与暗或不同色彩划分不同的区域,这种空间分割虽然不如实体那么感觉强烈,却能被人的视觉心理界定。空间与空间之间虽然有不同的表现效果,却是通透的。2.光分割视觉空间光所创造的空间是一个心理虚拟视觉空间。以光线来分割视觉空间,这是一个相当概念性的创新艺术,环保且创新,更具有时代感。如意大利艺术家CarloBernardini对光与视觉空间的延续性与多变性关系做出了深入研究,并对光线和单色空间做出实践论证。他用光纤技术来分割和创建多层次空间,光线在空间中构成几何形状,将单一色调的室内空间变得富有层次感。利用光纤的穿透性透过墙体,将无数个简单几何空间续接起来,形成新的视觉空间艺术表现效果。3.光丰富空间内容光线在照射的过程中遇空气微粒子而由强减弱,距离的远近也会产生相应的强弱变化。由于远近视觉效果的不同,空间就有了深度感和秩序感,光的强、弱、虚、实变化增强了空间的层次感。4.光强化空间动势所谓空间动势,指光借助实体形成影,丰富了空间室内细部。影子或长或短,或隐或现,或高或低,或曲或直,使整个空间有着流动的线条,就像有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正如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动势是任何艺术追求的主题。光本身是一种无形的物质,通过外物来形成虚拟实体的形。在室内空间中的光艺术借助视觉设计语言给人获得在视觉艺术上的美感享受。设计师通过对点、线、面的空间构图,利用光为室内空间塑造活跃气氛、强化光在空间的动势,增添了艺术气息。直布罗陀大学在中庭的两侧,建筑师设计了两座新的体量,分别是健康研究学院和酒店管理学院。这两座体量位于建筑的中央,只能靠地面层的天窗采光。设计师在围合体量的顶部和墙体面营造一些变化,来强化空间动势。5.光表现建筑材料表现材料的本质是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建筑师的任务是在光的作用下,把材料的本质和魅力表现出来。在建筑师的眼里,砖非砖、木非木,混凝土、玻璃和金属也并非视为它本身。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语言和特点,材料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构造方式和质感表达。如大面积亚光不锈钢在光的作用下变得更具整体性和稳重感;而小面积的光则反之,变得伶俐、敏捷。在光的照射下,木材虽然没有金属这么敏捷,但是木材的温厚性格与光的相互渗透,加上木料本身细部有着丰富的纹理和固有色,在柔和的漫反射光照下,木材料凹凸似乎变得浓密、温馨,更富有情感和质感效果。砖石是最容易获取的建筑材料,砖在层叠砌筑组合排列的时候形式多样,而沟缝亦可变成装饰线,在光的作用下形成了纹理,同时也增强了材料的艺术表现力。玻璃材质通过光反射清晰的影像,使它的本质属性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在建筑空间中,光对物体表面材料质感的艺术效果表现,能影响整个建筑空间设计。6.光表现建筑结构(1)光对不同的建筑结构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每一种建筑结构由于受力特性不一样,对于窗户大小和位置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对于光的引进方式和光量都要做一定的强调。如钢结构的建筑适合采用长窗或大面积的玻璃窗,钢结构的精美和轻盈会在光环境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砖墙建筑适合采用点窗采光方式,而且窗户不宜太大,以竖长方形采光更佳。(2)光表现建筑结构形式美光对建筑结构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光渲染建筑结构,以表现建筑结构的形式美。建筑结构如同人体的骨架,是支撑整个建筑的物质基础。除了在建筑中起到骨架的作用外,它还有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那就是对建筑形式美的影响。但仅仅依靠建筑结构来表现建筑的形式美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光来表现建筑的体块和空间立体感效果,进一步体现出建筑结构的形式美。很多建筑本身就具有独特、清晰动人的结构形式,在利用光表现建筑结构时候,更多的是把形式美和韵律表现得更加完美。光线的分布要有明暗的对比,把控好阴影的面积和布置,以使更好地突出建筑结构的立体感。例如有“光线魔术师”美誉的建筑大师贝聿铭,他是最早将光引入建筑空间的设计师之一。光在贝聿铭的建筑作品中大量的体现,主要采光方式是顶光,表现其建筑的顶部结构形式美。如图中的法国卢浮宫金字塔设计。

三、光在建筑空间中的艺术情感表达

空间物象的生动表情源于对光照的艺术性处理,我们不能脱离光去谈建筑空间,“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1.光表现空间虚拟尺度心理学研究发现,光的明暗、强弱变化能使人产生心理上的空间错觉。在人的视错觉中,明亮的空间与黯淡的空间相比较,亮的空间比黯的空间在心理上显得尺度要大。在自然光环境中,一个大面积的窗户,光线从窗户外引入室内,在自然光的作用下,把室内与室外融为一体,相互渗透。这样一来整个空间尺度变得更大,在视觉上起到扩展空间的效果。现代建筑结构一般都采用开敞式玻璃大型窗便于采光或人工照明。2.光塑造空间性格建筑空间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人们构建一个舒适的场所空间。光塑造空间性格,它正是表达这种精神的艺术语言,寄托了很多的含义,如月亮代表宁静、曙光代表希望、流星代表犹豫、阳光代表热爱、战火代表仇恨、黑暗代表未知和恐惧。光透入建筑空间内部,在改变建筑空间的同时,自身也塑造了自己的空间性格。3.光渲染崇高神圣的空间氛围光是万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在欧洲,教堂经常利用光的幽暗和威压来塑造崇高神圣的气氛,制造一种敬畏和崇拜。这种气氛使教徒领略到上帝的伟大和圣洁。首先,通过明暗对比,在黑暗的衬托下,光才突出视觉焦点,呈现出光的力量。正如黑格尔所说“绝对的光明等于黑暗”。黑暗遮挡了视觉,限制了认识。黑暗常与恐怖、畏惧、未知、迷茫产生联系,压抑和限制使人们在心理上对光产生渴望。无论是在欧洲的教堂还是在埃及的庙宇,都是利用这种光的神秘来营造空间气氛。如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他利用黑暗与光明的对比来表现教堂的崇高、神圣。其次,西方的教堂空间多采用高侧和顶采光,这是由建筑的结构所决定的,但主要的原因在于自上而下的光线看起来像来自神圣的天国,表达一种上帝的旨意,使人完全沉浸在对非人间的完美世界的向往之中。它所展现的是一种隐喻而神秘的光线。顶采光的方法对空间的探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后来的建筑师带来了许多启示。

四、光环境设计在当代建筑空间中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的科技和经济发展,人类对光环境有了重新的审视。绿色光环境成为当代节能环保内容,被运用到空间设计构建中。光在建筑空间呈现出以下趋势:第一,建筑采光变得多样化。空间内部安装自然光采集系统,解决了空间内部自然光的不足,同时也采用人造光源。二者的结合丰富了室内光环境艺术效果。第二,建筑采光技术的综合性。如光技术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材料学、光学、建筑学、热学、物理学和自动控制等。第三,技术与方法的科技性。其运用到光感技术、光学透镜、导光材料以及智能操控系统等诸多新技术、新方法。第四,建筑采光方法的兼容性。不管是自然采光还是人造光源,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在住房方面的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

结语

光对建筑空间的营造是当代环境设计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光虽看似无形,却是最不可忽视的元素。建筑空间研究除了包括建筑空间内部结构、空间造型、界面特征等物质要素外,还包括建筑空间整体美学效应、生理反应、心理反应,而这些内容的体现在视觉上都离不开光艺术。光的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当代建筑师将经济、环境、资源融为一体,纳入建筑空间设计中。面对着新技术发展、科技进步的未来,光的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希望能引起更多人们关注光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李继业,贾雍,李勇.绿色建筑光环境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2.赵文夫.光•影—浅析建筑空间中的光影设计.鲁迅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3.栾慧.光环境下的艺术设计.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高履泰.建筑光环境设计.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5.[法]勒•柯布西耶著,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6.戴志中,蒋珂,卢昕.光与建筑.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篇(4)

中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引领着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繁衍生息及少数民族文化、文明的历史舞台,其中北方草原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其中饮食文化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核心,是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民族餐饮空间是传达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承传文化的一种载体。具有蒙古族传统文化特征的餐饮空间,将会完好的把蒙古民族的文化特征体现出来,这些室内空间的设计可以体现在具有蒙古族传统文化特征的室内空间中,将这些思想内涵体现出来,设计创造民族特色的空间环境,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及精神需要……

关键词:

蒙古族文化;蒙古装饰元素;蒙古族图案;餐饮;设计

北方少数民族众多,长期聚集居住在草原上的民族,最被人们熟知的就是蒙古族,想到一望无际的草原、蔚蓝色的天空、白云、成群的牛羊、勒勒车等。为什么他们会想到这些民族传统元素,难道这些就是能代表蒙古族的所有文化元素吗?作为一名即将成为蒙式餐饮空间的中国室内设计师,应该对蒙式饮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对蒙古族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从空间设计的角度讲,应在充分了解蒙古族的传统装饰元素的内涵,运用现代的造型观念和表现形式对传统图形元素进行重组和变形,取其神韵形成特定的蒙古族主题空间氛围。对传统的传承与创新,是设计界长期研究和实践的一个永恒的课题。设计的民族化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肤浅理解,也不是表面简单的套用和照搬,而是将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中,将传统元素运用在现代蒙式餐饮空间的设计里。为了作进一步的研究,本人对内蒙古地区进行了一些实地考察,考察的内容多与蒙古族餐饮、蒙古族的文化相关,考察地区:呼和浩特、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盟、通辽市等蒙古族聚居生活的地区,这些地方中较为突出、餐饮行业发展迅速的呼和浩特市的蒙式餐饮行业,对该地区做了一些考察及研究,对现在市场上的蒙式餐饮空间设计行业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以考察材料作为元素,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设计,让设计内容更具有文化性、更具说服力。

一、蒙古族传统元素概述

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内容较为丰富,其中子文化包括的有:蒙建筑文化、蒙服饰文化、蒙饮食文化、蒙歌舞文化、蒙祭祀文化、蒙娱乐文化、蒙古马文化等。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这些包括了很多不同蒙古族传统元素,形成了视觉较强的文化特征,装饰元素通过一些造型的途径来诠释表达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又通过实物造型为手段起到传播的目的。蒙古族装饰图案中常用的多来自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生活、生产,及从大自然中发掘、提取,这些图案中有动植物的变形和自然现象的模拟,有些是基于自然崇拜、动物崇拜,这些都是是蒙古族崇尚自然的体现。

二、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范围及审美特征

1、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范围

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应用范围极其的广泛,它应用在蒙古民族的衣、食、住、行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蒙古民族,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它们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蒙古文化。现介绍几种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些应用也为以后的民族餐饮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素材。首先,蒙古族建筑符号的应用。早起的蒙古族先民生活是逐水草而居,为了这样的生活,创造了游牧民族独特的建筑文化—蒙古包文化。蒙古包的搬迁活动轻便,造就了蒙古牧民人的家及环境,在调查部分城市的餐饮空间中将这样的蒙古包造型和结构运用其中的也在大多数设计者的使用范围内。早期的蒙古包大部分结构木质为主,顶上被羊皮、牛皮覆盖,但为了适应现代设计空间效果的需要,一些现在材料砖瓦结构的蒙古包也相继出现,这些设计的出现构成了现代蒙式餐饮空间最直观的建筑形式。长期生活在草原上,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使蒙古族形成其独特的审美。这些审美表现在民间装饰图案文化,其中最普遍出现的有:由自然衍生发展而来的的山水纹、火云纹等,游牧草原衍生出来的花草纹、动物等纹样,及蒙古族牧民放养的牛羊犄角衍生出来的吉祥纹样。其次,蒙古族独特的生活器具文化。在空间中把勒勒车的车轮直接挂在蒙式餐饮空间中的墙壁上以达到装饰空间的效果,能够把游牧民族的生活器具完整展现出来。当然在设计蒙古族文化的餐饮时,大多数设计者是将生活用品进行提炼,将民族元素与现在空间进行最完美的结合来达到该空间的效果,这些生活中常用的火撑子、地毯、挂毡、弓箭、蒙古刀等是最常被设计师拿来利用的。再次,蒙古族号称是马背上的民族,马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马是蒙古民族的生活保障,在战争时期更是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将马的形象变成抽象的元素运用在民族文化特征的餐饮空间中,“草原城”饭店室内雅间的门装饰设计上就是马形象的变形应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最后,英雄精神在蒙古文化中占有深厚的地位。蒙古族英雄的代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整个蒙古族英雄的象征。多数蒙古族居室空间内挂有成吉思汗挂画,证明蒙古族对于成吉思汗的尊崇之高,包括餐饮空间中有些用宏大的战争场面来重现成吉思汗及其将领们当年的威武,进而烘托英雄主义气氛。

2、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的审美特征

1)色彩特征

蒙古人认为颜色很重要,因为每一种颜色都有确定的含义,都象征一种具体的概念。蓝色代表天,象征坚贞、永恒、博大。白色代表漂浮的云朵、明媚的阳光、雪白的羊群、空旷的雪野,为吉祥、幸福、圣洁、真诚的象征,红色象征着幸福胜利和亲热是蒙古国家的象征。蒙古人认为蓝色是最能代表本民族的色彩。长生天指的是成吉思汗至高无上的神权,而蓝色的腾格里(天)就成为了整个蒙古族贵族家族的代表色,故蓝色代表尊贵的意思。蒙古人认为白色的乳汁是生命的源泉、乳汁是世界上最纯洁的东西,蒙古族古老图腾崇拜中的苍狼与白鹿,被认为是蒙古族的祖先。蒙古族尊崇红色。蒙古族对红色的喜爱由来已久,红色也是愉快的颜色,是幸福、胜利的象征,使蒙古族联想到火和太阳,他能给人以光明和温暖,崇拜红色是源于蒙古先民对火有着特殊的渊源、情感和尊重。此外,蒙古人对金银色、黄色也有特殊的爱好。时至今日蒙古族依然保留着一些具有意义色彩的传统习惯。

2)造型特征

首先,圆形在蒙古族装饰中的应用。蒙古族偏爱“圆”,因为游牧民族常年逐水草而居,相对比较散,但蒙古族是以部落生存,圆是能将所有部族整合起来团结起来,在他们认为圆形的外形富有动感,适合于蒙古族这样一个漂泊的民族。蒙古包是圆形的,很多蒙古族传统图案也都是圆形的。其次,厚重的线条,浓艳的色彩,表现的粗狂美。蒙古族传统装饰艺术中,美丽的装饰往往透漏着一种夸张的、粗狂的线条,这是基于人烟稀少的空旷自然环境,对于游牧民族性格的一种放大,这些装饰元素丰富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装饰图案中,图样安排细密、线条朴实粗狂能够显露出蒙古民族豪放的性格及壮美的审美,蒙古人喜欢将浓艳的色彩用于服饰、室内装饰、及日常生活中,金银色对于蒙古牧民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搭配,这些都继承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习俗。再次,浓厚的象征主义色彩。在蒙古族传统装饰图案及纹样中,象征性的物体与具有一定意义的审美功能相结合,能完整的进行联系、融合、渗透最后演变成新的形式出现。在蒙古族文化中,感恩色彩的祭祀词和祈祷词非常常见,如:敖包,对于祭祀都会体现浓厚的尊重民族文化生命体的现象。最后,蒙古族崇尚自然。将自然图形进行重新设计装饰来美化身边生活、物体。花、草、云、水、蝴蝶、牛、羊等在蒙古族眼中都是自然赐予的伟大生命体,尊重生命体的出现,自然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可以用来当作素材和范本,创造出充满生机的图形。

三、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在蒙式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前面的章节列举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并简要分析了其审美特征。下面的章节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研究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在蒙式餐饮设计中是如何应用的。

1、内蒙古饭店

内蒙古饭店将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与现代酒店的功能融汇在一起,做到将蒙古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民族歌舞、民族工艺和风味饮食等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充分融入到设计中,是将蒙古族文化装饰元素运用在现代空间设计的典型。设计空间中营造出大气磅礴而又不失古朴典雅的整体氛围,同时又让消费者感受到蒙古族文化的部分。内蒙古饭店的大堂设计充分展示了蒙古帝国辉煌时期的恢弘气势,大厅的色调以金色为主,大堂中设计的背景墙将蒙古族传统头饰中巴尔虎头饰作为原型,融入的是蒙古族传统图案,主要以银材质为主,再辅以珊瑚绿松石和玛瑙的点缀,创造出一种别具蒙古民族风格的装饰作品。除了这些主要的装饰部分以外,细节的处理也是比较精细,将现代设计中的一些部分与民族装饰进行融合,细节部分:武士的造型用于大堂柱子上的柱头,充分体现蒙古族以勇为美的审美特征,细部用蒙古族传统图案中植物图案加以装饰,下方再辅以哈达的设计元素,又使整个造型图案具有了祝福的寓意。大堂装饰花盆外观是一个蒙古文字的变形,它的中文意思是“传承”,这也是内蒙古饭店的标志。使用蒙古族传统图案来装饰酒店内的墙角、线脚、腰线、楼梯等部位。就连门牌的设计都加入了蒙古族博克竞技的图案。

2、成吉思汗金顶大帐

“成吉思汗金顶大帐”餐厅作为内蒙古饭店最豪华的部分,金碧辉煌的室内空间,使用金箔镶嵌墙壁,象征着九重天的金色穹顶金碧辉煌、祥光环绕,墙面部分造型以箭镞围成的哈达,其中体现蒙古族勇猛尚武的装饰部分有:蒙古族常见的马头琴、马鞍,博克服饰、蒙银器等元素,这些表达了传统蒙古族毡帐建筑的独特神韵。

3、珠尔玛风味餐厅

“珠尔玛风味餐厅”在蒙语中是:“礼尚往来”的意思,反映蒙古民族淳厚,热情好客的性格,是一家经营地道蒙餐的主题餐厅。餐厅室内空间设计上采用金顶红烛,表现蒙古人民拥有火一样的热情,这就显现出蒙古民族对红色尊崇。内部空间装饰上选择马鞍、车轮、银盔、铁甲、脚蹬、行囊等,必不可少的显示民族能歌善舞、尚勇的特性马头琴、强弓、箭囊等装饰物,餐厅室内空间中装饰物多由蒙古族日常生活用具为主,色彩也是浓烈,热情。

4、额尔古纳蒙古茶吧

“额尔古纳”是蒙语中是母亲河的名字,为了契合主题将室内空间中设置炉火来突出家的概念。蒙餐中蒙古奶茶用额尔古纳母亲河水熬制成,让消费者在品尝奶香中体味家和母亲的温暖。茶吧的室内空间将顶部用红、蓝布幔围合而成体现草原民族文化,室内家具的选择更是以蒙古民族的传统家具为主,地毯的深色体现了蒙古民族对草原土地的深深热爱,整个空间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融会贯通。

四、结语

蒙古族传统文化极为丰富,其中涉及到的元素为以后的蒙式餐饮空间提供了有效的素材及设计的方向。本文将民族文化的特征梳理清晰为具有民族化的餐饮空间树立明确的主题。弘扬蒙古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及民族精神是每个蒙古族设计者所必须做的责任。设计中会存在蒙古族文化与现在餐饮空间设计中交叉但不能完全融合的部分,有些不了解或者不够深入调查的情况下是不能够完整的表现出民族文化的内涵,这些也是民族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些设计只会将一些简单的民族元素进行照搬照抄、生拉硬套在现在餐饮空间中,这些问题在调查中显示比较高,设计应有效、完美的融合,将民族元素选择、提炼、加工、变形、创新是民族设计最希望出现的,这样民族文化的内涵才能更好的发扬与传承。

作者:张宏超 单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科.蒙古族传统装饰元素的特征及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用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2

[2]阿木尔巴图.《蒙古族图案》[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07

[3]阿木尔巴图.《蒙古族美术研究》[M].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5.22

[4][英]克里斯蒂娜•查伯罗斯.《蒙古装饰艺术与蒙古古学信息》[M].1998.2.8

[5]徐静.民族文化主题酒店设计问题与对策思考—以中国首家草原文化主题酒店为例[J].前沿.2009.11

[6].餐饮空间环境的装饰设计[J].艺术研究.2006年第3期:43-44

[7]吴宗敏.传统的传承与创新[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6年第2期:70-72

篇(5)

关键词:民用建筑空间设计环境室内设计

Abstract: the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 quality, affect the civil building of safety, durability, comfort and economy.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level of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civil building desig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herefore, should be ful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civil building design, to improve the design quality of civil construction, so as to make civil building design people improve living requirements.

Keywords: civil building space environment design interior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民用建筑设计前的资料准备

1.1设计资料的搜集

民用建筑设计主要分成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大部分中,建筑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计成果的优劣。因可供参考的设计资料有限,主要是《规范》、《图集》等概念性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建筑的感性认识,影响设计者的创造力的发挥。如果设计者单纯依靠现有资料搞设计,很难产生激情,那么做出的方案肯定没有美感。因此,设计者必须自发地收集、研究一些与设计有关的资料,住宅楼的房型图、建筑物的立体设计等、新兴的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等。此类设计方案可以开阔他们的思路,形成新的设计构图。例如,设计者看了错层的房型图后,对这种型的房屋构造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因为高强度钢材等材料出现, 使那些布置灵活、内部空间超大的设计草案变得可;当他们得知外墙板可以预制和吊装后, 便能在立面设计敢于追求与众不同的效果。这些资料帮助他们摆脱了闭门造车的窘境,激活了他们的思想。

1.2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

1.2.1总平面图的设计

“建筑项目”一般是“新建”和“改造”工程两大类。新工程因受限制较小,所以受到设计者的青睐。但因为设时间有限,只能针对拟建建筑进行设计,其它部分仅在总平面图中表示出来。在过去的设计方案中,总平面图的设计上基本遵循“拟建建筑+附属建筑+道路+绿地”的原则。各个方案中的附属建筑、道路和绿地之间的关系变化不大,没有什么新意。设计者如果将一部分注意力集中到上述三者的摆位以及庭院小品上,使他们的设计方案在总平面图中就有很大差异。这样做,能使设计者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对今后的设计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1.2.2施工图的设计

在进行施工图设计时,应当抛开旧式的、呆板的平、立、剖面的设计思路,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人性化设计上。在进行平面设计时,设计者应改变过去那种形状、开间、进深变化不大的设计方式,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人文环境、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等,设计出多样化的平面形式。例如,多年以来,华北地区的建筑设计“重保温、轻隔热”,常考虑怎样才能“户户朝阳”,而忽视了建筑物的防热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能源浪费( 最具体表性的是空调的普及和因此带来的城市“热岛”现象)。因此,设计者可以考虑怎样的平面布局才能满足通风良好且西向墙体少的热工要求。

从立面、剖面设计的角度来看,过去的设计单纯依靠女儿墙和外装饰增加立面的变化,效果并不理想。现在,错层、跃层和坡层顶的引入以及遮阳形式的转变,可以形成协调、实用又美观的外部立面,剖面也随之复杂化。

2民用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民用建筑设计只要包括空间设计、套型设计、小区环境设计等几方面的要点。

2.1 空间设计

2.1.1 空间以“以人为本”为设计理念

人体在各个空间中的活动尺度是有比例的,我国对住宅设计也有专门的设计规范,其中对住宅各个空间的面积都有明确的量化要求。在住宅平面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设计思想,注重对空间尺度的推敲与研究,将人们的生活起居习惯贯通于具体设计思维中,创造尺度合适的空间,使一套住宅具备起居、会客、学习、储藏等基本功能空间,各个空间尺度合理,使人居住其中既富于亲和力,又不显得空旷。

2.1.2空间舒适性设计

住宅是人们生活学习的重要空间,人们每天在住宅中的时间约占全天时间的三分之二左

右,住宅中的舒适度要求比其它场合更高。国家对节能、环保等方面也出台了新的规范和规

定,在提倡节能 环保的同时,也提高了住宅的舒适度 建筑师在设计中应提倡创新使用材

料、推广新材料、与新工艺结合应用。如建筑中水技术、分户采暖、太阳能技术、选用节水

型卫生洁具等。

2.1.3空间功能设计

以日本的住宅为例,有的房子看来虽然小,可能只有一个卧室,但五脏俱全,功能特别完善 除了常规的卧室 客厅 厨房功能,还很注重储藏空间,卫生间的干湿分区,洗衣机位,甚至座便器还有单独的房间,座便器上有龙头,洗手水回收冲厕所,这样不但解决了空间小安放两件套的问题,也十分节水然而这里的好多住宅都没能做到这样精细舒适的功能安排,只有豪华的酒店或者大户型才能考虑卫生间的细化设计 储藏空间,这是不能满足今日人们的居住要求的。建筑师应该多开动脑筋,小空间能够灵活设计,解决一切功能;大空间应该充分利用,功能完善的同时分出空间层次,任何一套住宅都应该考虑居住者的需求,不能因为户型、而省去对功能的完善。

2.2 套型设计

(1)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的居住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2)在老的住宅设计中,功能体现也受经济状态制约,其与人口结构的对应是不全面不充分的,因此套型的变革和优化是势在必行的。设计人员应以谦虚的心态,细致的考虑,站在居民的角度了解他们实际的居住需求,并把这一需求充分反映在套型的设计当中去

(3)不同结构的家庭对于住宅有着不同的要求 当前有别于传统核心家庭的住户骤增,如多代居型家庭,DINK型家庭等,即使就核心家庭而论,个体差异也是不容抹煞的。比如为有老人看护小孩的三代居安排双主卧套型;居民的职业特征也应在住宅设计中有所反映,比如为新兴的。一族提供家庭办公空间;根据时展,新增空间的安排,比如在普通住宅也考虑保姆间的可能性等等。

2.3 小区环境设计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作为住宅产品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应充分注重溶入可持续发

展思路,积极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住宅更加充满人性化氛围,更好地引导优秀

住宅产品的生产。

2.3.1 良好的交通体系

当前在住宅小区中以住宅组团为汽车交通的终端,有效组织交通流向,合理解决过境交通人车分离问题成为住宅小区交通规划工作的主要方向,充分利用绿化分隔、景观引导、设

施限制等办法,尽量达到人车分离的目的;在住宅组团的交通空间内设立与住宅组团人

数规模相适宜的露天停车场,使人车距离不会太远,既可使人们充分享受移步换景的外部环

境景观,也可达到交通安全,出行方便的目的,又可使拥有私家车的住户享受相应的便利。

2.3.2 构建亲密的邻里关系模式

住宅产品有其特殊性,它既有私密性要求如一梯一户、一梯多户等,住户以两户或多

户为基本社交单元,又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以满足人们相互交流的社交需求 单元式住宅

居住模式是工业发展的产物,客观上已经从空间上对人们的交往增加了阻隔,使人们的交流

受到相对更大地约束。

住宅小区规划工作应以减弱或消除这种生硬的分隔进行更加主观的努力,在平面布置阶段,充分考虑人们的社交需求,构建有序的交通流向,创造良好的外部交往环境 采用丰富多样的规划手法,合理引导人们的交往意向以住宅组团为基本单位,建设良好的邻里模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计住宅时,所有的设计理念都应该以在一定的环境背景下生活的人为标准来权衡。居室不是一幅画,看上几眼,赞赏一番就行了;它是一个生活场所,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与住在里面的人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着自然界,也影响着和我们住在一起的其他人 考虑到人文因素,以人为本,设计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墙绘室内装修

1.墙绘的实际意义

墙绘艺术作为一种装饰文化进入人们的居住空间并且流行有着其独特的意义。远离冰冷坚硬的水泥墙,摆脱了浮躁喧嚣的闹市。墙绘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在我国室内装饰行业的兴起是我们对自然缺失的积极回应。所以是社会个体具有普遍意义的对现实的主动思考。对设计文化而言,室内墙绘艺术除了唤起我们对传统居室文化记忆和延续的思考,以区别于欧美设计文化,它还暗示了现代设计从民族、地域中寻找文化亮点的可能。如图所示的室内墙绘设计,从传统文化中寻找表现的要素,将国画形式引入寻常百姓家,这既增加了现代居室的文化气息,也展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特有的魅力。

对人居环境的思考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室内墙绘的引入仅是从形式上给我们提供一种方式,作为一种室内装饰文化,怎样延续一个民族的精神、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大众还需要我们自己的思考。对于设计文化,我们一直以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自居,但传统文化不是一幢空空的摩天大楼,正如我国传统木构建筑一样,它有着美妙而独特的外观,但暗含于里的精神实质才是这一形式的精华所在,所以它才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在室内墙绘中,我们看到了民族文化辅助设计的魅力,但如果抓不住民族文化的精神而简单使用诸如传统图案等外在元素,那么它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充满智慧和创意、定格于流动风景的室内墙绘让禁锢于城市狭小空间的人们寻找到人文的惬意。虽然它最初是从欧美流行开来的,但“中华文化历来不可比拟的包容性”使之自进入我国家庭开始就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它的进一步发展也必将继续成为反映我国传统居室文化、反思工业文明的图式。

2. 墙绘对室内装修的具体价值体现

多元文化并行发展的今天,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的设计已经不满足于相似的形式,室内装饰设计风格也在不断地变化。人们在室内设计的选择上也强调个性化。注重审美要求、注重生活方式,室内设计也因此在时代的影响下趋于多元化、绿色装饰、注重文化等方面发展。现代室内空间环境作为墙绘的载体,墙绘与其发展趋势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将墙绘艺术运用到现代家居设计中,根据特定空间的设计需求,通过人们的巧妙构思,以手绘的形式画出家居中独具匠心的装饰来,为人们营构独特的个性空间。

时代在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品味时尚走进人们的现代生活,墙绘艺术一定将会成为家装行业的主流产业,引领室内未来的设计流行潮流。

(1)人性化

现代室内设计是以环境为源,以人为本的,在室内设计进一步专业化与规范化的同时,大众对室内设计的积极参与趋势有所加强。21世纪是丰富多彩的时代,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多了一份忧患意识,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追求更加人性化的空间设计已成为大众的共识。

“艺术是时代的要求,是时代的反映"。脱离时代的艺术是不存在的,任何艺术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崇拜也风行起来。人们的生活环境的品质逐渐陷入庸俗颓废的人性化状态。这种状态的存在也直接促使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人性化的精神的无比渴望。墙绘艺术对室内环境艺术的介入就是这种人类对精神的渴望的直接结果。人们试图通过利用墙绘艺术的精神功能来改善提升他们周围的空间环境的状况。借此来鞭策和促进人类对美好事物的不断追求,而不是纯物质的。换个角度说就是,只有让室内环境空间的物质性和墙绘艺术的精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条件的同时又有了精神生活的享受。所以说未来的室内环境艺术和墙绘艺术的发展与融合关系也是人类如何让自身生活环境充满人性化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墙绘艺术和室内环境艺术的精神化趋势的同时,也是人类人性化地改造自身生存空间的一个探索过程。

(2)多元化

墙绘艺术起源于公元前9000年的非洲岩画,结合了国外的墙壁涂鸦元素。当年许多艺术家或画家喜欢在建筑墙体或公共空间的墙壁上手绘或雕刻抽象的艺术作品用来渲染建筑或空间的艺术氛围。后来墙绘艺术又被运用到了空间范围比较小的艺术酒吧或较有生活情调的白领一族的居室内,具体表现在客厅、卧室、书房等墙体上嵌入艺术绘画或挂上抽象的壁画等形式上。从巴黎家饰展中的趋势到如今在装修中的逐渐升温,充满个性、智慧和创意的手绘墙面开始逐渐流行,这种通过手~人类最灵巧的工具,画出来的装饰开始出现在讲究个性的时尚人士家里,即使是落笔在最平凡、简陋的墙面上,由于创造者的心境和灵感不同,也会在笔下呈现出迥异的风情,用手绘出的家居世界,比想象中更美。有时候,一面彰显个性和创意的墙,比许多功能复杂的家具和空间设计更能传达奔放感觉。

毫无疑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应用于墙绘艺术创作中的各种表现手法、材料工艺等的形式语言的面也会越来越广,“多元化”的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不仅仅是在家居设计上,墙绘艺术在各种场合的墙面上都绽放开来。在各种工装空间的设计上有了新的运用,如:体育馆、餐饮场所、购物中心、酒吧、商场、酒店宾馆、写字楼、幼儿园、文化步行街、时尚店铺等也都采用了极具创意和视觉冲击的墙绘元素,成为一道道独特的商业风景。在各种日用产品上也很风靡,例如汽车彩绘、玻璃彩绘等。

(3)整体化

国内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来曾祥教授说过: “整体性是建筑与室内设计的第一性”。当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室内环境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对于室内风格和环境氛围的创造,都需要从室内的整体化出发。为人们营造简约、统一、舒适的居住空间。从而解决人与空间的各种“矛盾”,使人们与空间环境真正意义上的达到和谐统一。现代室内墙绘艺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装饰行业,同时又依附于室内环境的整体设计。墙绘从业者精神指向的体现、个人创新的追求、个人风格的突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墙绘艺术的审美性和装饰性相融合,将创意构思的独特性和室内环境的风格相融合。这也是当代室内设计整体性原则的根本出发点。

墙绘艺术在现当代室内设计的运用发展趋势不仅仅是走向多元化与人性化的,在整个室内设计发展的大趋势下,墙绘艺术的整体化发展也是必然的,人们将不再局限于一面墙,一个角落,而是将这种艺术的表达形式作为室内设计的主流,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构造进一步考究,从空间的整体化出发,将空间的设计完全融入墙绘艺术之中,包括对于家具、陈设以及室内纺织品的选择上,都与其构图、风格和色调上保持统一,带给人们独特的视觉享受,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墙绘艺术的整体化设计为人们营造各种空间氛围,塑造各种样式风格,人们置身于小小的空间内就能领略大自然的田野风情,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优雅含蓄,欣赏卡通动漫的古怪传奇,在有限的空间里,墙绘艺术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参考文献:

[1]夏景,杜丙旭.墙画艺术[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王喜臣.艺术院校毕业论文写作指南[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

[4]郝大鹏.室内设计方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7)

[关键词] 饭店行业 实践 理论研究 综述

我国饭店行业已经走过了将近三十余年的历程,因而总结与回顾我国饭店行业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将有利于在未来饭店发展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提升与完善。

一、中国饭店业发展历程综述

1.发展综述

回顾我国饭店业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得知:我国饭店业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回落阶段、恢复上升阶段、提高上升阶段。

(1)萌芽阶段(1980年以前):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总体数量少、设施陈旧、功能单一、条件简陋、全国地区性分布不平衡。

(2)起步阶段(1980年~1982年):通过引进外资,逐步兴建了一大批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饭店。这一时期的饭店经营管理依然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制约和影响,饭店仍在很大的程度上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3)高速发展阶段(1983年~1993年):在这一时期,中国饭店业走过了一个以质的提高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对饭店产品与服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意识及服务方式等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饭店发展还相对处于初级阶段。

(4)回落阶段(1994年~1998年):1993年以后,饭店业逐步完成其利润平均化过程,建设开始回落,同时由于市场不景气、经营不善等方面原因的促动下,盲目建设的恶果已开始突现,饭店业的利润率在逐年下降,1998年全行业出现负利润现象。

(5)恢复上升阶段(1999年~2001):这一时期,行业内的竞争日益加剧,平均房费下降。饭店产品、开发、建设等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也进一步激化了采用简单价格竞争的倾向。在此阶段,饭店行业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的作用、更加注重员工的培训等问题,旅游教育也为饭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后备军,但我国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及方法问题等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饭店领域的研究质量、范围也不断地提高与拓展,研究成果相对以前更成熟,但总体上还未呈现较高的研究水平,其研究成果应用在饭店产业的实践发展还相对比较薄弱。

(6)提高上升阶段(2002年目前):随着走出97年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行业发展负面影响后,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景观房地产项目大量涌入、培训中心的转向和社会旅馆升级改造,国际饭店设计公司与投资人员大量进入,以及对饭店建筑及景观环境认识的提高,饭店的建设将不断提高硬件水平,所展示出来的理念与国际饭店行业的发展逐渐接轨。另外,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经济、社会与文化进一步的发展,各种类型的饭店开始得到巨大的发展,并且伴随着对各种新理念,比如体验经济、消费经济与消费社会等的认识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饭店设计、建设与发展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饭店呈现出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在饭店实践中也逐渐意识到特色与产品差异化发展必要性问题。我国饭店业本土自主投资、管理发展起来的饭店单体企业也表现了良好的成绩,并且出现了凯莱、如家等一大批有着良好发展理念、管理技术等的大型饭店集团、也出现了大量的饭店管理公司,它们在国内已经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关注、但与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比较来看,在各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发展评述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走的是超常规发展的道路,中国饭店业从一开始就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行业,也是一种非常规或超常规的路径。同时,在饭店业发展短短的不到三十年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发展道路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认识与完善,经济发展的转型,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国内竞争国际化进程、国内竞争国际化等问题,从饭店行业的发展萌芽时期迅速地经过了若干了发展阶段,因而也使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呈现出相当出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饭店行业发展对科学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研究成果的重要性认识及实践应用尚有待提高和缺乏迫切性,随着竞争地加剧,对饭店实践领域诸如,如何提高饭店企业竞争力、饭店产品竞争力,如何建立饭店产品品牌,如何建立与市场消费观念、需求相匹配的互动与沟通体系等,相关深入的基础研究成果需求将日益提升。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我国饭店业中还处于非理性的竞争环境中,我国饭店业的发展也更多地呈现出简单、最初级竞争手段――价格竞争。另一方面,我国饭店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饭店的竞争还更多地依赖资源的竞争,比如饭店更多的依赖规模、档次、政府的支持、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等来获得竞争优势,利用品牌、战略、竞争力体系等科学管理专业理论仅仅得到重视但未完全应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以及与国际接轨程度进一步提升,将会有力地推动我国饭店业在提高产品吸引力、竞争力理论研究等的成果提升。

(2)我国饭店行业将在产品设计、饭店类型建设与发展等方面需要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以及更新以往的建设思路,提高在饭店产品开发、设计、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创新能力与策略,进而提高我国饭店行业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未来饭店发展实践中,将会迫切地需要更系统、深入地饭店产品内涵与构成体系、开发、建设与发展理论。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饭店业发展初期以接待团队旅游者为主,因而,我国的大多数饭店都是基本统一的城市观光饭店。但随着国内外饭店市场客源的旅行经验的成熟,行业竞争的加剧,将对更多饭店类型、细分市场饭店产品的需求与品质有提升的要求,比如会议饭店、度假饭店、精品饭店、家庭旅馆、农家乐饭店、经济型饭店、高级商务饭店等。因而,以探究饭店产品内涵与构成,功能,发展趋势等为核心基础理论的饭店产品的设计、开发、竞争力提升等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迫切;另一方面,随着饭店行业竞争环境不断规范,饭店市场客源对饭店品质与特点的关注,客源对所入住饭店选择权利与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未来饭店的实践中将更多地会趋向关注饭店产品自身品质、设计、特色等的提升与完善,也将进一步对饭店产品构成、饭店产品特色塑造与体现、影响饭店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观念、提高饭店市场吸引力、饭店产品竞争力提高等基础性理论有着迫切与巨大的需求。目前,随着饭店投资者不断地引进国外饭店设计公司进行饭店开发、建设,以及饭店投资者对大量新近开业饭店、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旗舰饭店开发、设计、建设等的考察,已经在实践中逐渐反映出与国际接轨的饭店开发、设计等敏锐意识与经验判断能力,尤其表现在对饭店环境景观、建筑、室内设计与装饰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上。比如,九寨沟天堂度假酒店、浙江富春山居度假村等。

(3)在饭店发展实践中,对于饭店产品质量的评判标准以及品质、功能认识等不断提高与完善,饭店产品的市场满足领域也不断突破传统观念上的局限――主要满足外来旅游者的需要,目前饭店不仅能满足外来旅游者住宿的需要,更成为当地社区交际的中心、当地社会的时尚与奢华的风向标与聚集地,也成为满足综合休闲、娱乐等需求的社会消费场所,甚至有些饭店也已经成为一种梦想之地与梦幻之地,它们能带给消费者更高的精神需求与享受等。另外,饭店的市场领域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在不断地扩大。同时,各种新型消费观念、观念意识价值等都将对饭店产品品质、设计、建设与开发等提出了客观的新要求。比如,对高档饭店硬件设施除了精美、豪华等要求之外,也提出了更高的审美意义上的精神要求,更加推崇饭店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与表现,视饭店为一种文化的载体,需要从中寻找与体验到历史的纵深感,同时也关注消费者审美情趣地满足。此外,饭店消费者也开始追求饭店产品中孕含的文化符号社会意义及消费意义,全方面的消费感知与体验,追逐一种特殊身心经历与学习的收获与期望等。因而,在未来的饭店实践发展中,客观地需要基于饭店产品理论之上,关注饭店产品开发、设计、建设、发展等理论;也需要形成更多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与能力,比如除了质量与服务之外,还可以借助文化、酒店景观环境、内部装饰、品牌等,可以获得更多的附加价值。目前,我国一些具有前瞻意识的饭店业界人士已经进行了良好的探索,比如,上海天禧嘉福酒店。

二、我国饭店领域理论研究综述

1.理论研究综述

在饭店理论研究领域,相关研究人士也随着饭店业的起步、发展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饭店领域的研究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介绍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以供国内参考,比如,谷慧敏2001年主编的《世界著名饭店集团管理精要》等。

(2)中外饭店管理比较研究:浙江工商大学管婧婧、郭鲁芳2005年做过《中外酒店业HRM研究进展及比较》等。

(3)饭店行业宏观、中观、微观领域研究都全面展开,介入国家、地区、行业、集团、企业层面饭店发展问题研究:比如,黄静波2007年做过《中国省域星级饭店业的优势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等。

(4)饭店领域技术应用领域研究:比如,林璧属、王赞强2000年做过《中国旅游饭店业Internet应用现状评估》等。

(5)不同等级、类型、规模、产权饭店的发展研究:比如,胡敏2007年做过《乡村民宿经营管理核心资源分析》等。

(6)饭店经营管理方法、手段、科学理论、观念探索、影响因素、评价、投资等方面研究:在此方面尤其在具体诸如对服务与内部管理问题的研究、饭店总体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对饭店环境研究等是占相当数量的,同时,饭店理论研究者也非常注重对新观念进行探索,并注重新观念在饭店领域实践中的应用,比如,随着区域经济及企业集群在其他行业的发展,张俐俐等2006年做过《酒店业竞争力提升的新途径:集群发展》;随着体验经济理论广泛传播,以及对旅游活动文化本质、饭店产品文化性探索的深入,田敏2007年做过《文化元素在旅游饭店空间产品中运用的实证研究》、张明、廖培2006年做过《主题酒店主题文化选择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王燕与唐飞2006年做过《我国精品酒店发展之条件分析》;随着对生态环境与社会责任感问题与观念的关注与认识,陆诤岚与陈天来2002年做过《论“绿色饭店”及其标准的制定》等。

(7)基于管理或其他学科理论,以及新观念进行的在饭店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研究:比如,黄燕玲等2006年做过《基于SEM的饭店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研究》等。

(8)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定性研究之外,近年来在饭店经营管理领域中也开始逐步引入了定量研究:比如,彭建军与陈浩2004年做过《基于DEA的星级酒店效率研究――以北京、上海、广东相对效率分析为例》等;同时,也在研究中更关注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比如,四川大学旅游规划与开发专业季哲文硕士论过的《主题饭店的规划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饭店业为例》等。

(9)在饭店阶段方面不仅进行了饭店发展现状研究,同时也伴随着国家经济转型等宏观背景,开始探索饭店转型、升级、可持续等方面研究。比如,饶勇2002年做过《我国旅游饭店业向成熟转化时期的竞争的竞争特征和战略对策》等。

(10)对饭店业界具体发展实践、成功人物等进行专门介绍与研究:比如,对如家品牌、锦江饭店集团等的介绍、对希尔顿等的人物介绍等。

与此同时,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也开始不断地介入到饭店领域中来,比如,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在硕士论文中曾做过《主题酒店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论过《与历史环境相协调的酒店建筑设计――以阙里宾舍、唐华宾馆和苏州喜来登大酒店为例》的研究、南昌大学工业设计系硕士研究生齐瑞过《休闲度假宾馆的配套织物及其陈设设计研究》、2007年北京林业大学室内装饰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章曲做过《现代酒店室内空间中的织毯装饰》、湖南大学建筑系硕士研究生甘露做过度假酒店地域性研究》等。

2.理论研究述评

通过大量阅读饭店理论研究文献,可以得知我国饭店领域的理论研究,从整体看,对于饭店领域的研究已经涉及了几乎所有方面,饭店管理教育也已经成为一个正式的、庞大的培养体系。因而,形成了大量、丰富的饭店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总结、研究教材,但教材水准层次不等,也存在着百家争鸣的现象,反映了饭店领域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普遍共识的基础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还未建立。学术研究成果也数量巨大,研究层次也逐渐提高,从地区研究课题到国家课题都有进行,并且也随着香港的回归,出现了大陆饭店业与香港研究机构在饭店理论研究方面的合作趋势。学术成果大多以期刊论文的形式,而研究专著比较少,戴斌做过《国有饭店业重组与集团化管理》等,这也反映饭店理论研究还整体缺乏深入性与系统性,对饭店领域的相关问题研究还仅仅局限在点的认识与思考。随着旅游高等教育尤其是硕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饭店领域进行的相关硕士论文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饭店领域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并形成了一定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推进了饭店从研究点的认识与思考向纵深方向发展。由于博士教育还处于刚开始阶段,相关高质量研究成果还相对缺少,比如东北林业大学李红做过博士论文研究《我国酒店提升国际竞争力研究》、南开大学徐虹做过博士论文研究《饭店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该研究也已出版为专著。少数业界实践人士也参与到饭店领域的论述与观点表达,比如海岩曾出过发表对行业观点的行业书籍――《海“眼”看酒店――关于酒店行业问题的对话》、活跃在饭店业界奚晏平博士也做过一些饭店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出版过专著。

除此之外,饭店领域理论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1)饭店领域理论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比较忽略,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对饭店经营管理、产品设计、开发、建设等的认识与提升。比如,饭店产品的内涵与构成、饭店产品构成各部分的内涵及设计、开发、建设等的理念,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对饭店产品如何随着市场消费观念、新价值与认知而发生演变、外延的认识与判断。目前,对饭店概念或内涵的认识还仅仅处于比较笼统的状态,因而对各种饭店类型的认识、建设思路、管理经营模式与方法等也缺乏清晰的认识,饭店产品创新与提升缺乏基础理论。现阶段,在饭店理论研究领域中,对饭店产品内涵、构成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还相当少,有些研究还仅仅借鉴与引用其他行业产品的内涵,缺乏对饭店产品内涵深入、系统地研究,从而也使得饭店基础理论研究呈现匮乏与薄弱的状态。

(2)在目前的饭店理论研究中,研究方向和成果与饭店业界需求等还有一定的距离与脱节。比如,饭店理论研究人员普遍在产品对饭店企业生存与发展重要性,以及提高饭店产品竞争力对饭店发展的推动方面达成共识。饭店产品及竞争力提升问题是业界尤其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对饭店企业具体实践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与影响作用的理论之一。但在饭店理论研究中,在饭店企业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具体思路、途径、手段等方面,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虽然该方面研究数量巨大,但从整体看大多研究相对比较宽泛,缺乏深入性与系统性。因而,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饭店理论研究对业界的现实指导效果与影响,也影响了我国饭店理论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地位。

(3)我国饭店理论研究还大多以经营管理理论为基础与主流,缺乏与其他学科在饭店领域研究的结合与交叉,因而,在对饭店理论建立与研究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局限。目前,建筑与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为饭店建设与开发等,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思路与角度,在未来的饭店理论研究中,还有待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以更好地提高饭店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饭店业界实践。

(4)饭店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对新的消费理念、观念、理论在饭店实践中的应用问题。从而,在使饭店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引导市场需求,创造更多的异质与良好品质、类型饭店的同时,推动饭店实践与理论的发展。目前,饭店理论研究人员已经普遍关注文化、体验、符号与消费社会等对饭店设计、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等的影响与作用,并进行了相关探索,但总体上来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与系统化。同时,饭店理论研究还应该关注更多的饭店产品形式,比如精品酒店、主题酒店、农家乐等;也要关注饭店企业发展模式趋势等,比如景观房地产、旅游房地产、旅游企业集聚、区域一体化、CBD发展等对饭店实践的影响。在未来的饭店理论研究中,研究人员需要在饭店实践认识与研究的基础上,将饭店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饭店实践还需要饭店核心基本理论进行引导与借鉴;对于饭店管理的研究来说,自身的研究框架体系和方法还不完善。未来的饭店服务、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将更为专业,伴随着饭店管理学科的成熟,饭店管理需要发展自己的理论、尤其需要以饭店产品、饭店产品竞争力体系等为核心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系统以及细致的研究,以展开本领域的研究以更好地为学科发展和饭店管理实践服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