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实验心理学论文

实验心理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3-21 17:09: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实验心理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实验心理学论文

篇(1)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模式;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自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组建心理学系,开办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高校有200余所。大多数高等院校对于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基本相似,即以培养能适应当代社会需求,能解决社会中的实际应用问题,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心理专业人才为目标。同时,学生将接受严格的心理科学专业训练,广泛了解心理科学和相关学科知识,熟练掌握心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形成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而我校心理学院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也明确提出:理解科学实验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计划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生研究意识的养成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分析批判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确,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的高质量人才,越来越成为近年来高校教育的重点。

一、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研究方法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包括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两部分,是一门综合性高、操作性强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基础和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培养心理学创新人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其中实验操作部分对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更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大多数院校恰恰忽略了实验操作教学这一部分,于是在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第一,教学内容陈旧,以演示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不独立设课,而是依附于理论教学,作为理论验证的一种手段。这种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难以形成实验设计的整体概念,更可能连最基础和最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设计都搞不清楚。第二,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方法单一,往往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主,晦涩难懂的理论与实验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困难,从而使其产生畏惧心理。第三,教学效果评价仅以理论内容为主的期末考试为准,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考查。

二、什么是研究型教学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学领域中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主流理论,在21世纪初开始被我国广为接受,并引进教学研究当中。这种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中,在他人帮助下,利用一定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构建注意理论提出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从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体验,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种教学模式正符合我们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能很好地解决在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对实验心理学教学研究现状进行调查,我发现关于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本身就不多,而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的实证类教改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研究型教学模式已应用于很多其他学科的实验课程上,如化学、物理、医学等,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引入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认识世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创造力”。我试图建立一种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将实验心理学实验作为一门单独课程,在我院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基础上,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估四方面对实验心理学实验进行改革,使教学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实验心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改革内容

1.优化课程结构:我们应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优化实验课程结构,从实验类型上将实验教学模块化。具体如下:(1)演示性、验证性实验模块:时间知觉、深度知觉、反应时等经典实验项目。(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模块:短时记忆、记忆广度、表象心理旋转等。(3)研究性、创新性实验模块: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和重在过程的原则,由学生成立研究小组,自主选题和开题,设计和实施实验,处理数据,撰写专业论文,目的是培养其批判精神和实践能力。

2.改革教学模式:(1)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推行“研究型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包括理论教学中提出的经典实验研究问题和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与实施实验,初步达到独立设计与实施实验,并按照要求撰写研究报告。同时,教学以完整的实验研究为目标,结合相关学科,如心理统计学与SPSS的应用,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整体思想。(2)实施开放实验室制度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推行开放实验室制度,使教学实验由封闭模式转变为开放模式。为提升学生科学研究的素养,我们应鼓励成立科研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实施创新性实验计划。

3.更新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选取近年来发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国内外主流心理学期刊上的研究,指导学生进行精读和讨论,从中学习和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动态,学习一流心理学实验的研究方法、设计思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启发和拓展学生的研究思路。(2)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教学,其主要过程包括四步: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团队合作,提出假设和解决方案;验证、评价和修改。

4.效果评估:我们应从4个方面评估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实验设计、仪器操作、数据处理、基本知识问答。因此,本教学改革的开展是以实验设计为核心,以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为目标,注重研究方法的训练,培养具有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和实验操作技能的创新型人才,能够促进教学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科研素质、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志新.蒋文明.高志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素质要求及其培养方案[J].现代教育教研,2009(6).

篇(2)

[关键词]冯特;科学心理学;方法论;元素分析;整体分析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3 — 0022 — 02

冯特是心理学作为一个正式的学术研究领域的建立者。1879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历史学家为什么将建立新心理学的荣誉归于冯特,而不是费希纳呢?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出版于1860年,大约是冯特开始一门新心理学的15年之前。波林(Boring, 1950)这样写道:“当所有的核心观点产生以后,某个发起者能够掌握它们,对其加以组织,并在其中增加那些看起来必要的东西。写文章、做宣传,并且坚持这些观点。简言之,就是‘建立’学派〔1〕。”从这个意义上说,冯特对现代心理学建立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他对系统实验方法的大力倡导。然而,纵观冯特之后的许多心理学发展史,普遍是以反对他的心理学观点为特征的,尤其普遍认为冯特是元素主义论者。尽管这些观点对冯特有所误解,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冯特心理学方法论中存在着元素与整体的矛盾冲突。

1. 冯特的新心理学方法论的原点

19世纪中期,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前景堪忧,处于一片混乱状态。当时,德国古典哲学主要面临着发展方向的问题,即自然科学成就到底处于何种地位的问题。冯特试图通过对生理学的研究来为德国古典哲学找到新的发展路径。因此,当他应聘于莱比锡大学时,他开设了哲学讲席,并试图把实验心理学作为哲学宏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哲学是一般的科学,其职能在于结合得自专门科学的一般真理,而构成本身一致的体系〔2〕。”在冯特看来,哲学的发展是以专门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它通过整合专门科学的一般真理而构造自身的理论体系。因此,实验心理学可以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一般真理。基于这样的源动力,德国古典哲学中始终贯穿的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自然就渗透到冯特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之中。

2.冯特的新心理学方法论的哲学渊源

冯特的心理学,从其思想来源来说,除了康德等唯心主义哲学以外,受到了英国的约翰·穆勒和德国的赫尔巴脱的影响最大〔3〕。

冯特深受德国传统哲学的影响,继承了康德对世界的二元论认识〔4〕,并提出了心身平行论的观点,这种认识取向始终贯穿着他的心理学研究之中。冯特在《人类及动物心理学讲义》中对心身平行论做了如下界定,“我们认为心理过程与身体内特别是脑内一定的物理过程相联系,……这一联系只能被认为是两种并列存在的因果序列的平行。由于它们条件的不可比较性,它们决不能直接相互干涉。不论在什么地方碰到这一原理时,我们都把它叫作身心平行论〔5〕。”

冯特从约翰·穆勒那里继承了心理化学论的思想,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是直接经验,即意识,而各种意识状态都是以复合的形式出现的,为了便于研究,首先要把意识分析为最基本的、纯粹的意识状态,即心理元素〔6〕,并把心理元素分析为感觉和情感。同时,冯特也深受赫尔巴脱的影响,他在阐释联想的时候,就使用了诸如“融合”、“复合”、“同化”等等赫尔巴脱常用的术语。

在此,我们不难发现,冯特心理学方法论的“元素论”和“整体论”的矛盾与冲突实质是哲学内部矛盾的映射和体现。

3. 冯特的新心理学方法论的表现

3.1实验内省:分解心理过程的工具

冯特曾经这样说道:“我们拒绝一切不以经验为基础的哲学思辨,不要那种建立在哲学预想之上的心理学。我们需步骤上注意到了心理学以及科学的经验事实〔7〕”。冯特认为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观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验与观察不仅可以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可以成为心理学之研究方法。冯特认为,只有对象固定不变,才能采用观察的方法对之进行研究。然而,由于心理过程是瞬息可变的,冯特认为心理学研究不能只依靠观察,而应采用实验的方法,即实验内省法。他说:“实验是由观察者在有目的控制的条件下,对所观察的现象的产生与过程而作的观察。观察,按其狭义而言,是不受控制的现象的考察,这些现象在观察者的经验过程中,按其自然地产生的那样被接受下来〔3〕”。在某种程度上,实验内省法不但要控制客观条件,而且也要控制主观的意向。也就是说,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在实验条件下观察到目标对象,才能将感觉与感情从直接经验中分解出来。因而,个体心理学必然是实验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是,如语言、神话、风俗等,集体活动的产物。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可以采用纯粹的观察来研究。

为了避免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经验的混淆,冯特认为,实验内省既要控制刺激的属性,以利于观察现象的某一方面,又要控制观察者的注意方向,这样,才便于经验的分析。此外,冯特还极少接受质化的内省,他所寻求的内省报告涉及的主要是被试对大小、强度、各种物理刺激持续时间的意识判断。这些都是在心理物理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数量化的判断。即使是主观或质化的内省报告,往往涉及的是刺激的舒适性、意象的强度或者感觉的性质。当积累了足够多的客观数据之后,冯特就可以从中推论出意识经验的元素和过程了。

3.2元素分析:心理过程的描述

冯特区分了科学的描述和科学的解释,他说,“为要满足每一特殊事例都得到一种解释(Interpretation)的需要,就要把特定的复合过程的诸组成都划归到其适当的类概念下,这样的概念,例如感觉、认识、注意、记忆、想象、理解和意志.……像物理学的那些概念一样”。由于这些类属概念具有复合的特性,冯特依据丰富的实验数据,将意识经验解析为两种绝对简单的和不可再分的组织成分,即感觉和情感。

实际上冯特这样的元素分析,只是作为对心理过程的最初的分类方法。他认为,尽管可以将意识过程分解成一系列的子过程,但是不能孤立地看待这些子过程,否则意识过程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性质〔8〕。因而,不能简单将冯特归为元素论者。

3.3整体分析:心理过程的解释

描述是解释的基础,元素分析也是为了综合。冯特原就认为经验的内容必然是综合的。1894年,冯特在总结他从事心理学研究以来三十年的工作时指出,“当我开始接触心理学的问题时,我持有一个生理家很自然所持的一般偏见,认为知觉的形成仅仅是感官的生理特性所工作的结果。以后,通过视觉现象的实验考察,我发现知觉是一种创造性综合的活动。这逐渐成为我的指导准则。以这个准则为指导,我对想象和智慧等高级心理功能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在这一点上,老的心理学对我没有任何帮助。当我开始研究心理事件之间的暂时联系时,我对合理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不再以抽象的名词把心理功能区分为观念、感觉、或意志。对联想时间的测定使我发现了知觉过程同记忆表象之间的关系,也使我认识到所谓的‘再造’观念只是自我欺骗的多种形式之一。实际上这种观念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存在的。此后,我开始把观念作为一种过程,这一过程是不断变化、转瞬即逝的、传统的联想理论是站不住脚的、是错误的……〔9〕”可以看出,冯特虽然强调心理元素的分析,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忽略意识的整体性。

4.冯特的新心理学方法论的影响及误用

实验方法应用于心灵问题,造就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建立和蓬勃发展。同时,元素分析和整体分析的对立与统一,也演变成为当前心理学研究的实证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对立与统一。对冯特的心理学方法论的误解,甚至于导致惟方法论的大行其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冯特创建的科学心理学是以后“学科分歧”原点。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陈立这样说道:“如果以为有了计算机,今后的工作就只在乎收集资料,记下一笔一笔的流水账,通过计算机的分析,结论不用花脑子了。这就把心理学工作者判断推理的工作,有些像上帝创造世界,一次就完成了他的工程,以后就可以永远无所改变地存在下去〔3〕。”当前也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多得不可胜数的统计方法的应用,使得心理学研究可以不加入任何经验的成分,从那些数学公理导出全部的纯数学,然后再把它应用于世界。方法是为一定目的服务的,因素分析也绝不是如此机械的。

当然,单纯的形而上学的思辨或质性研究也容易导致诸多问题。就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指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相当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都迟早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要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

当下,在我国,仅从《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心理与行为研究》、《心理学探新》这几种心理学刊物上所发表的研究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来看,实验研究占绝对的主导研究,而且质性研究所占比例逐年减少,有的刊物上质性研究甚至于销声匿迹。这一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觉,这也是再论冯特的心理学方法论的目的所在。

〔参 考 文 献〕

〔1〕 杜·舒尔兹. 现代心理学史〔M〕. 叶浩生,译.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71.

〔2〕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544.

〔3〕 陈立. 从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到现代的差异心理学:官能心理学与因素分析的述评〔J〕. 杭州大学学报,1986,(03):352-366.

〔4〕 赵万祥. 断裂与整合:冯特心理学思想的哲学源考〔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02):29-34.

〔5〕〔德〕威廉·冯特.人类及动物心理学讲义〔M〕. 叶浩生,等,译.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5.

〔6〕 叶浩生. 心理学通史〔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9.

〔7〕〔德〕威廉·冯特.人类和动物心理学论稿〔M〕.李维, 沈烈敏,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2.

篇(3)

关键词:生理心理学、心理学、科学化、心理治疗

 

1. 生理心理学的概念范畴

首先提出生理心理学这一学科名称的当属《生理心理学纲要》的作者、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其意在从客观的、生理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学。而生理心理学被界定为: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它试图以脑内的生理事件来解释心理现象,又称生物心理学、心理生物学或行为神经科学。

可以说,生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行为以及神经活动之间内在联系的科学,而随着学科知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生理心理学所囊括的范围也在不断变化,现代生理心理学包括了生物心理学、行为神经科学、心理生理学、神经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生理心理学除了与神经生理学、遗传学、神经分子生物学、精神病学之间有深度的交叉和融合外,近年来也与工程学、信息科学以及社会学有所交叉[1]。在某种程度上,生理心理学所具有的学科包容性以及伴随科技发展的态势使其影响不断壮大,丰富了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2. 生理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及现状

二十世纪初,生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首次由西欧介绍进来,此后更是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我国上世纪的特殊历史背景环境中,生理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建设等意识形态层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归纳起来,生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阶段:

⑴ 50年代在中国与苏联的密切关系中,我国生理心理学的工作主要限定在对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心理的研究,同时出现了一些引进国际尖端技术和理论的意识萌芽。

⑵ 60年代由于我国开始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理论技术,生理心理学开始了以脑电及皮电为主要指标的心理学研究轨道,可以说,此时期的生理心理学在研究领域、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⑶ 70年代后期我国生理心理学在经历了近十年的中断及低谷阶段,各项相关脑机制和临床研究等重新开展,并展现出了一定的民族特色,譬如关于针麻和气功等方面的脑机制研究。

虽然我国包括生理心理秀儿在内的整个心理学学科发展底子薄、过程比较曲折,但就在最近这些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生理心理学逐渐与国际接轨,出现了对生理心理学研究的热衷,各项相关研究蓬勃展开,诸如2013年南京师范大学承办的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中,生理心理学角度的研究论文不胜枚举,在心理学量化、实证化的研究氛围中独占鳌头。同时,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各类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自杀、社会适应障碍、行为问题)和心身疾病(如冠心病、癌症)的发病率持续升高,已成为 21 世纪我国最令人关注的心理卫生课题。我国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也正密切地关注心身健康领域的基础研究[2]。

3. 生理心理学在心理学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

生理心理学试图揭示宇宙起源、生命起源和意识起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人类自然科学中处于核心地位[3]。同时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也即探讨和阐明心理活动是怎样产生的,因而是心理科学中的重要基础学科。

我国生理心理学的发展更多的体现在高校生理心理学学科建设以及在临床神经科学实践。在我国高校生理心理学学科建设方面,北京大学“生理心理学大实验课”开设于1981年,这或许是国内高校心理学专业最早开设生理心理学课程和实验课的时间[4]。在高校教育中,加强对生理心理学的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心理学专业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学术素养。而在临床实践层面,生理心理学强调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生理方面、特别是脑的关注,在这一趋势下,目前认知神经科学更是日入破竹、如火如荼。

就整个心理学体系而言,不管是19世纪末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还是目前心理学界量化、实证化的主流发展,生理心理学均扮演者主要的推动力。在科学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生理心理学所能起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5]:

⑴ 在心理学诞生伊始就一直处于哲学范畴,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多是哲学思辨,生理心理学的出现提供了一种更加实证化的实验技术,促进了心理学由一门学科向科学转变;

⑵ 生理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使心理学理论研究跃上一个新的水平。比如心理学发展史上关于脑机能定位的理论,便开启了心理学对心理脑功能定位的新思路,其也帮助心理学研究开始注重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⑶ 生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性质使得心理学的研究超越了思辨、描述而更注重实验、实证,这对于实验心理学的开创以及当下大数据时代心理学是一种很大的填补和推动。

另外,除了理论发展层面的意义,值得一提的还有生理心理学对心理学知识应用的影响。而这方面最常见的当属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比如在心理治疗门诊中对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诊断方面,除了衡量心理问题的持续时间、影响程度等意外,还要参考来访者的躯体特征方面的改变;除了参考来访者的家庭环境、病史、人际关系等外在因素,有时候还需要检查其体内激素水平或脑部的病变与否。

 

参考文献:

[1][3] 李量.生理心理学:一门探索心理活动、行为活动以及神经活动之间交互作用的科学[J].心理行为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2012 ,27:22-30.

[2] 林文娟.生理心理学前沿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3):353-354.

[4] 李新旺.努力加强生理心理学学科建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26-28.

[5] 郭志戎. 试论生理心理学在心理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8(4):21-23.

篇(4)

关键词: 瓦雷西・加诺 工作记忆研究 综述

1.引言

工作记忆是Baddeley和Hitch(1974)提出的,主要用于说明短时性的存储与加工,它在言语理解、问题解决、推理和学习等高级认知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工作记忆是指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部分,它是注意的焦点,处于意识之中。按照工作记忆研究的专家Baddeley的看法,工作记忆是指“对正在被加工的任何领域的认知任务中的信息的暂时存储”。

瓦雷西・加诺是法国布尔格尼大学人类科学系教授,专业为认知心理学,研究方向为工作记忆、注意等。2007―2009年,他和其他几位学者,如Sophie Portrat,Pierre Barrouillet等人联合发表了7篇关于工作记忆的研究论文,其研究主要侧重于工作记忆的time-based resource-sharing model,即工作记忆的基于时间的资源共享模型,儿童工作记忆研究,任务切换的工作记忆损失,以及按序呈现视听刺激在计算中的中断这几个方面。本文对其3年来的工作记忆研究作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阐述研究所呈现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希望对于对此现象研究有兴趣的学者起参考价值的作用。

2.基于时间的资源共享模型(time-based resource-sharing model)

2007―2009年瓦雷西・加诺等人对工作记忆的time-based resource-sharing model,即基于时间的资源共享模型分别发表了3篇论文。在2007年的《工作记忆的时间和认知负荷》一文中,他和P.Barrouillet,S.Bernardin提出,根据基于时间的资源共享模型,已知任务的认知负荷与其吸引人们注意力的时间比率有关,因此认知负荷会阻碍其他需要注意力的加工过程。现在的研究相应的阐述了记忆提取和回应选择及其并行维护的破坏效应随着持续时间增长而增长。并且,只要加工过程需要注意力,并行回忆效应不会超出其持续时间。虽然这些效应不具有通道特异性,但是人们发现空间处理会阻碍话语维持。这些效应说明了工作记忆的时间性和顺序,并且信息处理和储存都依赖于一种简单普通的目标注意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用于运行建设、维护和修饰短时表现的管理过程的。在2008年发表于《实验心理学期刊》上的《工作记忆的时间衰退还是遗忘阻碍?》中,瓦雷西・加诺和其他作者提出基于时间的资源共享模型(TBRS model),假设当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同时进行的活动时,记忆痕迹会随时间而消退。2007年,瓦雷西・加诺等人在精确控制短时参数的情况下使用了复杂持续任务,从而证明工作记忆处理时间延长会导致回想表现减弱。但是,K. Oberauer和R.Kliegl(2006)曾指出,在这个范例中,任务处理次数的增长是伴随着注意力更新记忆痕迹时间的降低的。因此,如瓦雷西・加诺等人在2007年指出的一样,复杂任务的回想表现不是由注意持久时间及其衰退,而是修补记忆痕迹的时间决定的,这就与遗忘干涉相似了。在此文中,作者证明了即使更新记忆痕迹的时间不变,延长处理时间也还是会导致回想表现变差,因此证明了时间引起的记忆痕迹的衰退才是工作记忆中遗忘现象的主要原因。在2009年4月的《发展心理学》上,瓦雷西・加诺和其他作者发表了《从基于时间的资源共享模型看工作记忆的发展》。文中提到TBRS模型假设在复杂工作记忆任务中,注意力经常会在痕迹完全损失前秘密的从加工转向再激发衰退记忆痕迹。为此,研究者们做了3个实验,他们对一群5到14岁的儿童进行研究,测试在此再激发过程的工作记忆发展的相异之处。最后他们得出研究结论:在记忆处理中,虽然学龄前儿童似乎可以不用更新已存项目就对再激发记忆痕迹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但是再激发过程对7岁以上儿童就有效了,而且一直到青少年期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这有力地支持了发展不同的理念。

3.关于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

2008―2009年,瓦雷西・加诺及几位学者又针对儿童工作记忆发表了3篇论文。其中,2008年瓦雷西・加诺等人发表的《儿童工作记忆能力低下对数字编码学习及其效率之阻碍》是从一个新的模型ADAPT来评估工作记忆能力在数字编码中的个人差异。而其他两篇文章《儿童工作记忆:与成人相似的时间约束功能》和《从基于时间的资源共享模型看工作记忆的发展》都是根据基于时间的资源共享模型对儿童的工作记忆发展及障碍进行的研究。

《儿童工作记忆能力低下对数字编码学习及其效率之阻碍》一文提出,一个最近提出的模型ADAPT(即发展―无信息―程序编码模型)用两个机制说明了数字编码从口头形式到阿拉伯数字即书写形式的转换,这说明新的生成法则的学习扩大了儿童编码数字范围及心理词典。作者们以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此实验中,7岁儿童的工作记忆能力是以其对一至四位数的编码能力进行评估的。结果如同ADAPT模型之前的预测,当要求儿童学习更多的数字编码生成法则或其工作记忆能力较低时,编码错误率上升了,并且这两个因素是交互影响作用的。而根据对产生错误的高跨度和低跨度儿童的定量分析,结果也证明后者在数字编码生产法则的接受上发展比较迟缓。

第二篇文章是《儿童心理实验》期刊上的《儿童工作记忆:与成人相似的时间约束功能》。作者们研究在基于时间的资源共享模型中,工作记忆的核心机制是有时间约束的,从而对工作记忆的处理和储存关系这种新的概念进行了测试。但是,之前此类研究都是以成年人为研究对象的。瓦雷西・加诺等人的这项研究旨在证明现有机制对未成年人也适用。要证明这一点,作者们在实验中调查了记忆处理引发的注意集中持久度的维持效果。在两个实验中,作者们使用了计算机控制的工作记忆任务,让10岁的孩子一边记忆字母一边判断其空间位置。此实验加工持续时间是由目标的位置区分或目标和背景的对比度的改变进行测量的。在两个实验中,加工时间越长导致回乡表现越差,而此结果同成人测试结果是一致的。这些发现表明了基于时间的资源共享模型所描述的工作记忆核心机制在儿童时期已经存在。

4.任务切换的工作记忆损失

在2008年的《实验心理学》上,瓦雷西・加诺等人发表了关于任务切换的工作记忆损失的研究论文。虽然有很多报告强调任务切换损失主要来源就是工作记忆,但是还没有证据表明任务切换对工作记忆有额外负担。现有研究通过对持续复杂任务实行任务切换,并对时间参数进行严格控制来证明这点的。4个一系列的实验强调当任务转化数量和项目维护的并存负载对任务切换没有影响时,回想表现会变差。这些结果表明任务切换引发了工作记忆损失。因此,此文强调了关于任务转换、工作记忆和资源共享理论的推断。

5.按序呈现视听刺激在计算中的中断

2001至2005年科文(Cowan N.)在其发表的两篇论文中更新了寻求计算中断理论,他认为现在的计算中断研究可以对注意集中极限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一种强势观点认为认知系统有一个普遍约束,即相似中断必须在与经典模式中可视物体同时呈现的不同模式下进行观察。近来,触觉刺激得到了数据的证实,但是其作者在结论中对此类中断意见产生分歧。在相似的基本理论指导下,瓦雷西等人的研究旨在评估听力计算和视觉刺激的中断。在两个模式的错误率、反应次数和既定反应中观察到的清晰而相似的中断,都证明了能力极限观点,但同时又对能力大小提出怀疑,因为中断出现在2级(size 2)。虽然如此,在感觉记忆的模糊刺激也不能完全丢弃。

6.结论

工作记忆作为心理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一直以来都有很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其中本文所述的瓦雷西・加诺等人也不例外,从基于时间的资源共享模型等方面入手,以实证研究为主,对工作记忆进行了较为密集的研究。相对来说,国内对此模型研究较少,而汉语对思维的影响不同于英语,国内学者可以从这方面对此模型进行检验,看其对说不同母语的人是否具有相同作用。

参考文献:

[1]Pierre Barrouillet,Sophie Bernardin,Sophie Portrat,Evie Vergauwe,Valérie Camos. Time and Cognitive Load in Working Memory[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Volume 33,Issue 3,May 2007,Pages: 570-585.

[2]Valérie Camos. Low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impedes both efficiency and learning of number transcoding in children[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Volume 99,Issue 1,January 2008,Pages: 37-57.

[3]Baptist Liefooghe,Pierre Barrouillet,André Vandierendonck,Valérie Camos.Working Memory Costs of Task Switching[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Volume 34,Issue 3,May 2008,Pages :478-494.

[4]Valérie Camos,Barbara Tillmann. Discontinuity in the enumeration of sequentially presented auditory and visual stimuli[J].Cognition,Volume107,Issue3,June 2008,Pages:1135-1143.

[5]Sophie Portrat,Pierre Barrouillet,Valérie Camos.Time-Related Decay or Interference-Based Forgetting in Working Memory?[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Volume 34,Issue 6,November 2008,Pages:1561-1564.

篇(5)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六种能力;五个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59-02

近些年来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指引下,各高校都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全面提高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突破点。作为以培养具备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应用心理学相关操作技术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如何在借鉴传统高校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首要且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因此总结传统高校实践教学特点,弥补其不足,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构建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成为独立学院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途径。

一、传统高校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时间等增强实践教学的措施,但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大部分高校实践教学仍然是教学过程中薄弱的环节,普遍存在着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存在误区。许多心理学专业教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观念,对实践教学目标理解肤浅,不能合理认识实践教学在实现教学效果中的作用,继续延续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的错误认识。

2.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薄弱。受制于学校经费等诸多因素,很多高校的应用心理学实验室设置单一,实验设备陈旧且数量、种类偏少;实训基地数目严重不足,即使在校内外有一些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实践基地,但基本都流于形式,很少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3.实验教学内容、手段和形式不合理。由于教师设计的实验项目不科学,或教学软件和实际脱节、操作性不强,加之实验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即使学校增加投入建设了实验室,也会使实验室利用率较低,实践教学效果也不容乐观。

4.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不规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常常依附于理论教学,既缺少专职的教师,也缺少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等。没有规范的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和考核办法,使得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1][2]。

以上问题反映出当前多数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既无特色,又无实际内容。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理应成为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构建设想

独立学院自诞生之日起就定位于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培养能够直接进入市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要有别于传统高校中的实践教学,构建起一套相对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得实践教学有目标要求、实施途径、具体措施和考核标准。

1.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是对实践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规划,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前提。依据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全国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培养规范,结合我校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和特点,实践教学目标应当是围绕实际岗位职业技能而制定的具体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包括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创业能力、资格证书等几个方面。

具体而言,实践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其具有从事心理咨询或人力资源相关行业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认识能力,就是促使学生能够更自觉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及周围环境。二是专业能力,就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并活跃学生的科学思想,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进而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修正、拓展和创新,了解心理学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情况,接触实际的心理辅导、心理教育工作,增强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特点的感性认识,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三是实践能力,即如何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的动脑、动手能力。四是综合能力,学生通过实践训练锻炼其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决策能力等多项个人综合素质。五是创业能力,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谋生本领的需要,也就是满足学生创业的需求。通过创业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择业能力和生存能力,这是高等院校推动就业的必然选择。六是就业能力。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检验,也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基本保证。实践教学体系不是单纯培养实践技能,而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事业心[2][3]。

2.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根据普通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课外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的传统实践教学内容,结合我校及本专业特点,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五个模块”:实验模块、实习实训模块、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模块、职业化教育模块和科研创新模块。

(1)实验模块使学生掌握专业基本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构建含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结合各科课程的先行后续关系,适当增加独立实验课的数量。除实验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之外,心理测量学、心理统计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也应合理设置、调整实验项目,改变实验内容陈旧、实验项目少、因人因设备设置实验项目的状况,精选经典实验内容,增加现代实验内容和技术,合理配置演示型、验证型实验比例,适当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2)实习实训模块以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广度、强化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的;在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增强专业技能型课程,如心理面谈技术、心理诊断技术、心理干预技术等,并且在这些专业课程中强化课内实训设计环节,平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增加模拟岗位训练,增强专业技能的可操作性,支持学生获得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见习、实习活动,体现针对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点,加强多门课程之间联系,形成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4][5]。

(3)毕业论文模块是在学生参加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实践,鼓励学生选择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实践性研究论题。

(4)职业化教育模块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增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包括沟通、协调、组织管理能力,时间效率管理能力、问题解决处理能力等;强化职业通用能力,包括计算机办公能力,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等。通过专项专题训练,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拓宽学生就业范围,使学生将来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5)科研创新模块则是根据创业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内涵,安排学生在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科研立项、开放实验项目、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将其纳入到创新学分管理之中。

3.实践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需要完善的教学管理文件作为依据,可以从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场地与设备、教师实践教学指导手册、学生实践指导手册五个方面予以构建。

实践教学质量评估主体由学生、督导教师和专家三个独立系统有机组合而成。学生和督导教师从教师的实验课程、实训课程和实习课程的内容与实施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实践内容与专业课程或实务的结合程度、实践过程记录、实践成果(实践报告)。主要观测点包括实践内容与专业课程或实务需要结合是否紧密,参与实践学生的实践记录是否详细,记录角度是否多样,指导教师批阅是否认真,交流是否充分,是否形成有一定影响的实践成果。专家对整个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水平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主要是看相关教学文件的内容是否全面完整,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符合应用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6]。

三、构建2-1-1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多年办学经验和独立学院生源特点,以上实践教学体系以“2-1-1”人才模式进行展开,即两年夯实专业理论基础,一年打造专业方向,一年强化个性发展,四年贯穿开展职业化教育,形成“夯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人才培养特点。

参考文献:

[1]李晓,丁月增,郑航.高校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9,(4).

[2]河北金融学院课题组.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路[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8,(1).

[3]夏焕章.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

[4]庞爱莲,孟维杰.实践教学:应用心理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7).

篇(6)

[论文关键词]广告传播现代心理架构

广告传播在当今时代已是不可或缺的传播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引人注目。广告是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有计划地利用媒体传送各类信息进而影响公众行为的信息传播活动。广告学是在传播学所揭示的信息传播整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广告领域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的科学。广告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传播,广告主和广告策划者是广告的传播者,广告信息是广告传播的重要内容,刊播广告的各种媒介报纸、电视、广播、杂志、网络均是广告传播的媒介。接触广告媒介的受众即是广告传播的受众。在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中,包括广告展示、表现、传递、接收等环节,这些环节本身就是广告传者说服受众通过对广告信息的认知、理解,转化为态度和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一方面广告本身具有对受众心理产生影响的功能,即传递沟通功能、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功能、影响态度与促进购买行为的功能;另一方面,广告传播过程与心理学之间也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即两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理论架构。

一、广告传播与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新的思潮、范式和研究取向。就狭义而言,认知心理学则指信息加工心理学。现代认知心理学派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说明人的认知过程,他们认为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接收、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心象(或意象、表象)、思维和语言等。广告信息通过媒介传递给受众,则受众接受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和电脑都被看做是加工符号的物理系统,而人脑的活动和电脑的信息加工功能都是符号操作过程。换言之,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试图把“认知”概括为人的所有的心理活动,并把人的心理活动模拟为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特征在于能够用符号的形式表示外部环境中的事物,也能用符号的形式表示自身的系列操作过程,即对外部环境事件进行信息加工,也能对自身的操作过程进行信息加工,因而人的思维活动就可成为能够进行客观描述的具体信息过程,这一理论开创了从信息加工观点研究人类思维的新取向。美国心理专家罗伯特·L·索尔索在《认知与心理学》中这样阐释道:“认知心理学研究我们如何获得世界的信息;这种信息又怎样表征并转化为知识;它怎样贮存;知识又是怎样用来指导我们的注意和行为。它涉及心理过程的全部范围—从感觉到知觉、模式识别、注意、学习、记忆、概念的形成、思维、表象、回忆、语言、情绪和发展过程,而且应贯穿于行为的各个领域。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与认知心理学研究方向是紧密相联系的。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认知心理学家提出一种激活的图式指导知觉的理论,当输入的信息激活了人脑中与之相关的原有的知识,并使输入信息中的新知识与人的陈述性知识网络中相关的原有知识贮存在一起时,人便获得了新信息的意义。在广告传播中,当受众接受新的信息广告,抑或有关新产品.或一个新商标一个公司的名称,那么受众会以此为刺激来激活脑中原有的同类产品或商标或公司的名称,也就是激活人脑在记忆中所贮存的信息,这样使人产生内部知觉期望,以指导感觉器官有目的地指导和接受输入的新信息。

认知心理学强调表征的标志性,表征是人的认知历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步骤,也是认知心理学核心概念之一。认知心理学派认为:“所谓表征.指信息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方式。这些表征代表了外部世界有贮存在头脑中的信息。一个外部客体在心理活动中可以具体形象、或者以语词和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形象、语词和概念等都是信息的表征。表征既是反映和代表相应的客观事物,同时又是内部加工的对象。广告传播中传者所传递的信息,为了加强吸引力和注意力,都是伴随着图像、音响、色彩等因素,这就需要创意。广告创意是广告人对广告创作对象进行想象、加工、组合和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从表象、意象、意念、联想中获取创造的素材,实质上也是认知心理学的表征的心理活动历程。诚然,认知心理学也有本身的不足点,主要是缺乏对人的情感动机和个性等重要心理现象的研究。

二、广告传播与行为主义心理学

广告是一种大众媒介的传播活动,是广告客户通过媒体传送各类信息,从而影响公众行为的信息传播活动。这里的公众行为特指消费者行为。广告的受众对象是广大消费者,广告的内容是有计划地传播商品信息、劳务信息或消费观念,广告传播的目的是为了促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此,在研究广告传播的同时,就要研究消费行为。

解释消费行为的理论,最主要的是行为主义心理理论。行为主义又称为‘“刺激一反应心理学”,即S-R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在其宣言性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中说:‘“就行为主义者的观点来说,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行为主义心理理论的核心概念就是刺激一反应。这种理论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应付环境的全部活动,应该把行为和引起行为的环境影响分析为两个最简单的共同要素,即刺激(S)和反应(R)。可以根据刺激和反应,根据习惯形成习惯整合和条件反射等来进行表述。行为心理学家在研究与实践中,把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发挥得淋漓尽致、诸如刺激、反应、习得、强化、泛化、消退等。这些术语和概念都具有完全的心理学的意义。消费者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种,是广告刺激、商品刺激的结果。“刺激一反应”的条件反射理论运用到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可以证实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射之间的联系多次“重复”,对条件反射的形式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广告传播以强大的攻势在多个媒体中宣传某一品牌,那么这一品牌给受众即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而消费者经常购买这一品牌的商品,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建立起一种稳固的条件反射,一旦消费者再次见到这种品牌商品或重新产生对这种品牌商品的需要时,就会再去购买它。因此、在广告传播中,广告传者很希望通过广告使受众即消费者能够把他们的品牌与其产品牢牢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刺激一反应”的强度愈大,条件反射建立得愈牢固。带有某种“定向”性质的购买行为就越容易出现。

行为主义心理理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斯金纳。主张“操作条件反射”或“操作行为”的新思想。斯金纳根据自己创制的“斯金纳箱”研究动物行为的结果.提出关于操作条件作用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所主张的操作行为关注被试的主动性,关注于如何解释受环境影响的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而后者却是被动的,不受环境的影响。斯金纳还提出“强化”的概念。他认为,有两种强化类型会影响反应重复出现的概率: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就是那些能够不断加强某种反应出现机会的事件.而负强化就是用来鼓励某种特定行为的那些不愉快的或者消极的结果,负强化与正强化的目的都是用来鼓励某种所希望行为的出现。广告传播常用“恐惧诉求”来表现广告内容,这正是一种负强化,其目的就在于鼓励受众,通过购买广告上的产品从而避开消极后果。

三、广告传播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与行为主义心理学比较起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强调人的内在价值观,并把人的本性和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特别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阐明了动机的巨大作用,传播的宣传受众是以消费者为主体,以促销为目的的。在影响消费者行为的诸多心理因素中,需要和动机占有特殊主要的地位,与消费行为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需要则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可以说,需要是消费者行为的最初原动力,动机则是消费者行为的直接驱动力。如果处在一个接连不断的广播广告或电视产品宣传的环境之中.可能因为受众的消费需要与其广告传播的内容相吻合或不吻合而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比如,广告传播的内容是关于品牌汽车的宣传,有受众刚好有购买小汽车的需要,那么他一定会认真地观看和了解广告传播内容;而另外的受众没有购买小汽车的需要,那他在接触汽车宣传的广告传播时,可能产生厌烦和抗拒心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另一类需要是心理需要,包括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心理需要属于高级需要。这就给广告的定位和产品的定位提供重要参考。例如,同样是德国奔驰牌轿车,根据不同的需要,广告定位就不同。“如果有人发现奔驰牌汽车突然发生故障被迫抛锚。本公司将赠送美金一万元”,这则广告语极尽该公司对产品的信心和自豪感,也迎合消费者对产品优质的需要。“当您的妻子带着孩子在暴风雨的漆黑夜晚开车回家时,如果她驾驶的是‘奔驰’牌汽车,您尽可放心”,这则广告定位在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的结合点上。“给您的朋友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该广告定位在表明身份、地位的需要上。

在这里还值得提及的是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得的潜意识理论。潜意识是心理深层的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而广告心理作用还在于引起和调动消费者的潜意识需要。

四、广告传播与格式塔心理学

广告传播中的电视广告常常以画面、音像、色彩等形式组合出现,另外,户外广告中的张贴广告、车身广告、大型路边广告、室内外的POP广告等多以广告画面出现,充分表现视觉艺术的生机与活力。格式塔心理学研究,较为集中他表现在视觉和知觉研究领域。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意译为“完形”。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是韦特默、苛勒、考夫卡,他们提出了一些极有价值的视知觉效应和原则,充分体现了完形—整体心理学思想的意义,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视觉和知觉的研究,对于广告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他们曾经归纳总结了关于图形和视知觉的五个完形组织法则;(1)图形一背景。在一个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突出来形成易于被感知的图形,而其他对象则退居于次要地位成为背景。(2)接近法则。刺激在空间或时间彼此接近时,容易组成整体。(3)相似法则。互相类似的各个部分如形状、颜色和大小等有被看成一群的倾向,容易组成一个整体。(4)闭合法则。刺激的特征倾向于聚合成形时,即使其间有断缺处,也倾向于当做闭合而充满的图形。(5)连续法则。刺激中能彼此连续成为图形者,即使其间无连续关系,人们也倾向于组合在一起视为整体。格式塔心理学家考夫卡应提出“简洁律”,即“最小限度的单一性将是一致的单一性,而最大限度的单一性则是理想的清晰度的单一性”。这在广告传播中“寻找有意义的图形的态度产生了清晰度”是十分有构图的理论价值的。

五、广告传播与社会心理学

广告传播从传播的手段看,是依赖大众传播手段的,从传播的规模和性质看,大众传播属“社会传播”,因此广告传播的社会性是不言而喻的。广告传播的三要素传者、受众、广告信息,而传者、受众是社会中的人,社会中的每个个体一方面受该社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又对这个社会发生着作用。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想、行为如何受他人影响的学科。广告传播所涉及的主体既包括传者又包括受众,这里的传者或者受众可能是群体成员的个体,也可能是由这些个体组成的规模不等的群体,也就是说广告传播所涉及的主体既具有个体性又具有群体性。在研究广告传播心理的同时又联系社会心理学,是因为其一涉及到个体受他人或社会影响而产生的心理行为,如受众个人的社会态度认知偏见、归因等;其二涉及到一些既由个体所体现同时又为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所共有的心理行为,如模仿、从众、感染等;其三是那类受社会环境影响的心理行为,如时尚与流行、各种特征的消费行为等。在研究广告传播心理同时,用社会心理学的方法理论,来观照广告传播的有关现象,能更加突出广告传播社会性的特点,进而推动广告传播的良性发展。

六、广告传播与其它心理学

(一)广告传播与普通的心理学广告传播是传者通过媒体向受众广告信息,并试图说服受众即消费者对其宣传的产品采取购买行为的过程,作为广告传播主体的传者及受众,在外界环境刺激事件作用于人的感受器的同时,如何对外界信息加工和处理?这就涉及到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它涵盖范围较广,按照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可从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情绪、动机、能力、气质、人格等多视角、多层面对广告传播现象进行探讨。

(二)广告传播与心理语言学广告语言是广告传播的重要元素之一,而对一个新的广告,受众如何去理解它?而传播广告信息的广告主,如何让将要传播出去的广告语言容易被受众所理解?传者和受众面临一个对广告信息—在这里特指广告信息的理解和被理解的问题。心理语言学是研究人类个体如何获得、理解和生成语言的心理学分支,它从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的角度来研究人类的语言活动特点。心理语言学涉及到语言获得、字词识别中的词频效应、语境与词频的关系、句子的加工、句子理解时间的测量、语篇分析、语言加工中的推理等问题。中国心理学家刘英茂的《语言理解研究的新领域》、桂诗春的《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彭观龄的《语言心理学》影响较大。通过心理语言学的理论会考察、研究广告语言,对广告传播理论的深人探讨有一个拓宽。

篇(7)

一、“活”的情景创设

讲授古典诗词,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直接点击课题或者简单的读读背背课文的导入模式,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借鉴多种教学资源精心创设“活”的情景,让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枯燥乏味的课堂导入变得具体、生动、形象、鲜活、灵动起来,从而满足青少年学生追求新颖、鲜活、灵动的古典诗词课堂氛围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享受学习古典诗词带来的审美愉悦。创设“活”的课堂导入情境的元素很多,比如诗人创作诗歌的趣闻故事及网络中与诗歌内容匹配的图片、音乐、音画视频、影视片段、名人朗诵等。这些导入元素,只要我们运用得恰到好处,均可以达到上述效果。

比如,教授《离骚》,上课伊始,播放从网络下载后精心剪辑的香港凤凰老电影《屈原》视频片段供学生观赏。当学生对电影中的屈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内心的情感受到了激烈的碰撞,学习屈原《离骚》文本的强烈兴趣被大大地激发出来,学生不约而同地伴随着多媒体中播放的背景音乐中诵读的《离骚》节奏高声朗读起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二、“活”的文本细读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篇目众多、题材丰富、内容丰盈、情感美丽、形式不拘一格。仅就古典诗词的题材而言,就有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古诗、咏物诗等。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古典诗词的不同题材、形式、内容、风格、情感等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文本中体现的思想感情等进行“活”的细读。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发现蕴含在古典诗词文本中的深层意蕴,才有可能在品鉴古典诗词文本的过程中产生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愉悦。

比如,学习《离骚》,我们可以根据其文本篇幅长、意蕴丰富、情感深沉、语言精美、场景跨度大、艺术形象多等美学特质,引导学生细读全诗和孙芳的研究文章《〈离骚〉诗题兼情感内蕴再探》,辨析、揣摩、理解文题“离骚”的含义是“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之意。引导学生细读全诗和尤佳的《〈离骚〉的主旨和艺术特色》等学术论文,整体感受诗歌的丰富意蕴和唯美主旨是忠君和爱国、忧国和忧民等。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和王悦的《〈离骚〉人物形象及其蕴含思想探析》等学术论文,感知、理解、鉴赏诗歌中的人物群像,比如文学性人物形象前王、前修等,神话类人物形象尧、舜、桀等。引导学生细品诗歌的结构和文虎林的《〈离骚〉的结构解读》等学术论文,领略《离骚》的音乐美、韵律美、节奏美等。

三、“活”的环节衔接

新课程理念要求高中古典诗词教学过程是一个由不同环节组成的既行云流水一般又环环相扣、浑然一体的有机整体。故此,讲古典诗词,我们还必须讲究教学环节之间合情合理、恰到好处的衔接艺术,因为,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良好的衔接往往从上一个教学环节出发,又顺水推舟地勾连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内容,如此,学生就可以在“润物细无声”中温故知新,此为其一。其次,可以提高古典诗词课堂的教学效率。因为教师具有一定艺术意蕴和艺术魅力的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环节衔接语,原本就是滋润学生心灵的甘泉和引导学生走进古典诗词文本的金钥匙。

比如讲《离骚》,在上课伊始“活”的情境导入后,我们可以采用具有浓浓诗意的语言将情境导入过渡到对《离骚》文本的解读:“刚才大家品鉴了影视作品中的屈原形象,现在我们该品鉴屈原在《离骚》中塑造的诗人自我形象了。”当学生高声诵读、品鉴了《离骚》中塑造的屈原自我形象和众多的人物群像后,教师就可顺水推舟地说:“《离骚》距今虽然已经两千多年,但却一直脍炙人口,同学们想探究其中的奥秘吗?”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点拨和过渡的话语,就把学生非常自然地引向了下一个教学环节――鉴赏《离骚》所蕴含的丰富的诗意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等。

四、“活”的课堂结语

如果把高中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比作是一出师生同台演出的精美独幕话剧的话,那么,课前“活”的情景创设、课中“活”的文本细品等教学环节就是这出话剧的序幕、开端、发展和,而课尾的结语则是这出话剧的结局与落幕。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相对于课前的情景创设、课中的文本解读等而言,课尾的结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每次课堂教学接近课尾时,学生往往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急盼下课铃声响的现象。所以,我们应根据德国实验心理学家、实验学习心理学的创始人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在一堂课的最后阶段继续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使古典诗词教学的课堂结尾再次呈现,为古典诗词课堂教学画上一个美丽的句号。

《离骚》课尾时,可以深沉缓慢的语调说:“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这位以死殉国的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请同学们在中央音乐学院黄河教授创作的《离骚》扬琴背景音乐中再次极富表情地大声诵读屈原的《离骚》。”学生在与《离骚》文本的再次神交中迎来了下课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