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9:1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英语翻译的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为了规范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美国《工程索引》(EI)要求信息性文摘(Information Abstract)应该用简洁、明确的语言(一般不超过150 words),且在用词、句式、时态、语态以及人称等不易把握的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以方便论文的国际交流。国家标准GB7713-87中规定,为了国际交流,学术论文应附有英文提名和摘要。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于2002年9月还专门了《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写作质量标准》,明确规定了英文摘要的写作规范。
但是,对于论文摘要的翻译研究还存在很多方面的空白和不足,比如,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翻译评估标准,这势必造成摘要翻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找到可行方法提高中文摘要英语翻译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文摘要及其英语翻译基本概念
(一)摘要的定义和分类
国际标准IS0214-76,摘要是“对文献内容的准确压缩不加以解释或评论”。
论文摘要主要有2种类型:信息型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和概括型摘要(Summarized Abstract)。信息型摘要也称报道型摘要,主要用于实验性和技术性较强的论文。概括型摘要也称指示性摘要,多用于理论性较强的论文。
(二)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特点
句式:句子陈述结构比较多,所包含的动词常常是be,have等。
人称:英文论文摘要句子的主语通常用单数第三人称(the/this paper/article),即以论文或文章本身为主体,很少用第一人称或作者自称。
时态:摘要开头表示本文所报告或描述的内容,结尾表示作者的观点和建议的做法时,可采用一般现在时;叙述研究过程及过去的工作,多采用一般过去时;说明某课题现已取得的成果,采用现在完成时。
语态:为了突出研究成果的客观性,避免提及有关的执行者,论文摘要英文句子的谓语动词常用被动语态。但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表达作者或有关专家的观点时,又常用主动语态,其优点是鲜明有力。
(三)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原则
1.规范
根据目的法则,译文要取决于翻译目的。学术论文摘要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国际学术交流和利于学术成果的传播,因此翻译出来的摘要应该要符合英文摘要的国际标准。
2.易懂
根据连贯法则,译文要能被接受者所理解,具有可读性,并在目的语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因此翻译出来的摘要应该要清楚简单、通顺流畅、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3.准确
根据忠实法则,译文应以原文为基础,不能随意创作。因此翻译出来的应该要准确表达原文的内容和意义。
三、中文学术论文摘要英语翻译中的质量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中文学术论文摘要英语翻译中的质量问题
由于部分中文论文作者写作的英文摘要,绝大多数都比较粗糙,质量不佳,离参与国际交流的要求相距甚远,需要修改或者重写。一方面是由于论文作者英文写作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也由于大多数论文作者对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和国际惯例不甚了解。中文论文摘要在过去英语摘要语法、用词错误率降低的基础上,出现了复合句的一致性,上下文逻辑关系和意义完整性等问题,深层原因是用英语包装汉语思维,机械对应式的英译汉。
(二)中文学术论文摘要英语翻译中的质量问题解决策略
1.明确翻译目的
即有效记录学术成果,通过将论文的目的(Purposes)、过程(Procedures)、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等方面清楚诠释。
2.分析原文
对原文的分析可以分为部分。第一部分,译者重点关注文本外因素,确定原文提供的材料是否与翻译指令一致。第二部分是详细而全面地分析源文本,重点关注文本内因素。
文本有不同的功能,也因此有不同的文本类型。学术论文摘要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传递信息、告之读者整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因此属于信息型文本。且不同的用途专业领域,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医学英语、农业英语、工程英语等因其特殊性,要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看英语在这些不同的领域是怎样运用的。专业词汇应与国际用语保持内涵一致性。
3.选择翻译策略
诺德根据文本功能和翻译目的的关系,提出了“文献翻译”和“工具翻译”两大翻译方法。“文献翻译”强调源语文化。重在“再现原文化发送者与原文接收者之间交际时的情境”。“工具翻译”强调译语文化,重在表达“原文发送者与译文接收者之间在新的交际情境下的互动”。在文献翻译中,交际语言虽已改为译文语言,但交际情景还是源语文化,源语文化的语言特征仍得以保留。在工具翻译中,交际语言和环境变成了译文语言和环境,原文的语言文化特征仅做交际中的参考,重点是根据译文读者的需要传递原文的实际内容。
摘要翻译的重点是传道原摘要的实际内容,而且尽可能满足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学术论文摘要翻译不能完全只依赖于文献翻译或者工具翻译,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摘要内容的语法、逻辑的整体把握,提高受众理解度。
4.构建目标文本
中文摘要英语翻译为符合学术目的和要求的功能文本。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句型应简单凝练,一般由10个左右意思完整,语句通顺的句子构成。在这个环节,摘要的翻译可以从词汇、句法等语言层面着手,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许多翻译技巧。最终文本应以双方理解一致性为目标。
翻译的本质是“a textual thing”,及在社会和文化方面都必要且有用的跨文化交际(Gregory,Michael,What can linguistics learn from translation)。通过前面的研究,学术论文中文摘要英语翻译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促进中文学术论文的国际交流。
参考文献
[1]马立军,邱建军,宋二春.论文英文摘要翻译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6).
[2]姜天元,殷莉,刘亮显.浅谈中文摘要的英语翻译[J].时代教育,2012(15).
[3]王芳芳.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谈学术论文摘要的英译[J].中南大学,2012(2).
[4]李惠英.谈学术论文的摘要及其英译[J].语文学刊,2009(4).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21世纪培养翻译人才,绝不能只是单纯重“器”,而忽视“学、识”。翻译专业的学生起码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和相当的思辨能力,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翻译理论来武装他们。而培养具有能力的翻译人才的任务在于翻译专业师资的强化。
4.改变翻译范本为主导的课堂。翻译范本在翻译课堂上往往成为参照与赏析而已,而绝不是标准。但在实践翻译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模式是给学生几个句子或篇章进行翻译练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后,翻译教师会把准备的范本拿给学生,或逐字逐句进行分析,或让学生自己对照自己的翻译,找差距,把范本抄写下来。这样的做法首先在认识上便是错误的,与科学相悖,语言能力并非翻译能力,语言教学绝不能代替翻译理论教学。翻译技能的训练不是翻译技巧所能代替的。技能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与对翻译理性认识的提高,不是课堂上几个篇章能够解决问题的。优秀的翻译者需要长期对翻译认知规律的思考与大量的实践。技能指标的达标,起码应该具有10 - 15万字(外译中8 - 10万,中译外5。8万汉字)。
5.传统翻译教学转向任务型立体化翻译教学。“任务型”教学具有结构性特点,它由教学目标、信息输入、活动方式、师生角色、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差异在于前者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而且活动量大。英语翻译课堂教学应具有交互活动的优点,即配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在教学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正由于任务型教学模式具有上述性质和特点,在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倡导选择和运用任务型教学以期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传统教学中有许多活动不是来自真实生活,因此最多只能称其为“准交际”活动,因此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真实任务教学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显然,真实生活任务的关键在于任务要有真实生活的特征。运用在翻译教学中,例如给学生提供适当难度的莎士比亚原剧本,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戏剧的感性认知,进行情境融人性薇译并把翻译文本声情并茂地读给大家听,还可进行即情即景表演。另外还可以对已有的莎士比亚多个汉语文本进行评价,从而引导部分学生系统研读莎士比亚戏剧的目标。
6.改变翻译课时不足的现状。承前所述,翻译课程课时的不足也成为导致课堂练习材料单一,以文学文本的翻译为主导的原因之一。这种翻译范本为主导的课堂还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中造成了很大影响,例如以翻译方面为主题的论文,基本上是以翻译实例填充论文,不符合论文基本的要求。这样的结果证明了翻译理论的重要性没有被充分认识或是翻译教学中教师忽视了翻译理论的渗透,这是翻译范本教学的后遗症。因此增加翻译课时已经成为一种必须解决的事实,但到目前为止这种现状还未改变。
7.改变测试文本中心。任何一类测试对学习者都具有导向作用,英语翻译课程考试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学习者翻译观的形成带来一定影响。长期以来,英语翻译课程的考试以文本为中心,造成学习者对翻译有某种偏见,认为英语翻译的学习与实践仅有文本而已,无规则可言,只要记住词汇,有几本词典,就可做好翻译工作。这样一来,翻译理论在课堂上的讲授不能引起学习者的重视。要打破这种对英语翻译理论的成见,必须让翻译理论的学习复归它应有的地位,即在英语翻译测试中增加翻译理论这一环节。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发现,对英语本科翻译测试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以不同的侧重加强对学生翻译理论认知的考查均有良好成效。另外,在考试完结后的下一个学期开始,与学生进行交流,谈谈对翻译理论的认识,学生大多表示能理解翻译理论课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
关键词:科技英语 翻译 灵感思维
引言
一般来说,科技英语单词较为复杂,且句子之间逻辑结构、词组构造等也较为严谨,在翻译过程中若按照常规的翻译法则,那么译文必将失去“雅”的风范,甚至显得枯燥无味,难以让读者明白所云。对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思维灵活性就成为了科技英语翻译能否更容易让人明白的关键,译者合理、适当地运用灵感思维进行翻译,有助于提升翻译语言的艺术性。
一、科技英语翻译的基本特点
科技英语翻译的对象主要为科技论文,科技出版物、学术报告、标准说明等文献资料,科技英语翻译主要是阐述、探讨、解决自然科学以及具体的应用技术相关问题的,它通过语言转换来实现或者达到传授科学技术的目的。在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首先必须完整、准确地传达原作的意思,在语言之间注重连贯性和严谨性,不产生歧义和过分解读,随后才能去考虑对译文的修饰文面,选择译文的风格和语言的类型。因此,科技英语的翻译与普通类型的翻译具有很大的差异,其具体特点表现在:
(一)译文逻辑严密性
科技英语翻译主要为了阐述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或者应用科学技术的操作方法、机械实验的操作等,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严密性。在语言翻译过程中,逻辑性和严密性必须具备,如某种药品的成分、药理说明,某种理论的证明阐释等。如果译文不注重逻辑,那么势必会引起歧义,造成说理不清。
(二)译文深入浅出性
科技英语翻译的读者群体十分广泛,既可以是特定的技术研究性群体,也可以是普通大众,在将原作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全面理解原作意思,深入浅出地进行表述,使读者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原作的意思。当然,科技英语翻译在满足准确、严谨特性以外,仍然要做好文面的修饰及语言类型的选择,使译文 更加符合本国的阅读风格。
(三)语言结构多变性
科技语言在表述上有时候相差不大,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却具有较大的变化,同一单词对前后缀的使用、组合搭配等方面的变化十分繁复,甚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科技词汇的词形通常较长,且在专业性越强的科技英语词汇中,这种比列就越高,一般构成科技词汇的常用前缀有几十个,其大多来源于希腊和拉丁语,其所构成的词汇总量也十分庞大。
二、灵感思维在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灵感思维是人类一种主观能动性极高的复合心理活动,在翻译过程中,人们通常会掺杂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并直接体现在译文之中。翻译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创造过程中,“顿悟”或者“灵感”的迸发能够极大地提升翻译的效果,借助灵感思维来进行翻译可以使译文效果更加“出神入化”。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灵感思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神来之笔,活跃气氛
科技英语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创造活动,其译文文面要保持严谨性及艺术性的统一十分不易,而灵感思维片段的出现则可使呆板、枯涩的译文显得“俏皮”,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使译文风格变得活跃起来,既不失严谨,又不觉枯燥。如:
“无论这两个双路开关合在哪一边,两根导线中总有一根是带电的,一根是不带电的。”(Whichever way the two-way switchers are left, one of the wires is alive and the other is dead.)
其中,采用“alive”与”dead”来表述“带电”与“不带电”,给人眼前一亮,使译文显得更加生动。
“他们非常需要这种聚合油。”(They are in desperate need of this kind of bodied oil.)
这里讲“聚合油”译为“bodied oil”,直接将body的形象与oil联系在一起,如身体一部分一样,如此便更形象、更容易理解聚合油的性状,达到科技英语翻译的真正目的。
(二)简化语言结构,缩短表述范围
灵感思维是突发性的、无意识性的,它的出现或者引发不根据主观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灵感迸发的动机也是多方面的,毫无征兆的,但当灵感思维产生时它可以减少译员大量的、按照原文的重复翻译。一般这种词汇多为普通常用类词汇,如“like”、“heavy”等,在不同语境中其意思也不尽相同。如:
“正是原子构成了铁、水、氧等类物质。”(It is the atoms that make up iron, water, oxygen and the like.)
其中,like一词可以大量减少后续表达,简化语言结构,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三)激发联想,使译文具备更大的可读性
在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若遇到难以直译的问题时,灵感思维的迸发则可以大大地激发联想,使译员跳出原作思维的框架,以更加直观、简单的译法来处理或者表述一种规律、现象等,以更加符合本国读者的可读性需求。例如,采取“思维导图”缩略词等,将词形较长的单词进行简略,湖综合直接使用图标来表示其中的关联,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原作所要表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樊才云,钟含春.科技术语翻译例析[J].中国翻译,2003;1
关键词: 科技英语 翻译标准 教学方法
引言
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合作交流不断增加,随着国内外在科技方面的协作与交流越来越频繁,大量先进技术引入国内,人们开始认识到科技英语翻译的重要性。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产品说明书,还有专业英语,如机械英语、计算机英语、医学英语、化学英语等,均属于科技文体。科技英语翻译在科技成果交流等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在传统的翻译教学中,无论是针对翻译标准、翻译策略的探讨,还是翻译教学中的翻译实训材料,基本都很少涉及科技英语,往往更加侧重文学翻译。这就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实践工作中从事科技英语翻译时,由于对科技英语特点及翻译技巧知之甚少,而出现错译、漏译、句子不通顺、表达不严谨等问题。科技英语翻译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水平,引导学生掌握翻译理论与技巧在科技文献翻译中的应用,避免学生毕业后与实际工作脱节。
一、科技英语语体特点
科技英语不同于文学文本,不以语言的艺术美为追求目标,它在遣词造句上讲究逻辑的条理性与思维的准确性。科技英语用词准确、简洁规范、陈述客观、结构严密、逻辑性强。其显著特点有:被动句多,名词化结构多,长句多。
长句的大量使用是科技英语的一个重要特点。科技英语在叙述上真实客观、思维严谨、逻辑完整。在事实推导过程中,为了完整说明理论的来龙去脉,往往采取一气呵成的方式陈述,这样,从句叠加的复杂句式结构在科技英语里极为普遍,修饰语的使用较频繁。并列结构、从属结构、倒装语序等是长句特点。因此,长句翻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译员要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拥有精准的专业知识,准确把握句子主干,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翻译出通顺精准的译文。
被动语态在科技英语文章中被广泛应用,是科技英语的另一个特征。科技论文很少使用人称描述某个客观事物,科技英语注重客观陈述、逻辑推理,避免表露个人感情,行为的执行者一般要隐身以避免主观臆断。这与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有很大区别。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是叙述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科技文体,文章内容、观点与思想才是读者关心的内容,行文的客观性与可信度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被动语态普遍应用于科技英语中。更重要的是,科技文献强调研究成果、客观理论、科学规律,引导读者把注意力投放在科技现象与过程上,而不是偏向于介绍发明者。
科技文章结构严密、用词简洁、数据精确、表达确切。由于其专业性强,逻辑严密,表达明晰,因此对译员的要求非常高。译员应该把握信息的逻辑关系,提高译文的客观度,力求译文表达简练无误、流畅严谨,不随意改动数据。
二、科技英语翻译标准
在翻译界,“信、达、雅”是人们首先想到的翻译标准。对于科技文本的翻译,译者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翻译能力,还要把握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及科学研究前沿工作,把各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因此,译者要有扎实的英语阅读能力、丰富的科技知识,并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保证译文忠实于原文。
1.准确无误
译员应该对原文进行语言与专业分析,吃透原文,对译文内容不断推敲,确保译文简洁明晰、准确到位、忠实通顺,并与原文风格对应。原文与译文应该具有等价性,即信息是如实转换的,同时要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使信息无障碍地传递原文信息。
2.连贯通顺
英汉语言在词汇与结构上有较大差异,译员除了要把握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句式结构、语法规则等方面的差异外,还要具备科技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快速的逻辑思维能力。译者要把握科技英语表达特点,注重逻辑缜密,使译文具备极强的说服力。译文上下衔接应流畅通顺,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
3.科学规范
科技英语专业性强、简练无误、客观真实。科学规范的术语表达可以提高译文的质量与可信度。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不同于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再创造,译员不能天马行空地自由翻译,也不能发挥主观想象,而应该用心钻研,熟悉科技英语遣词造句的特点,力求用词规范。
三、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信息与文献资料的频繁交流,科技翻译工作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这就对大学翻译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虽然很多高校英语专业都开设了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但由于教师基本都是文科出身,对科技知识了解不足,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社会对翻译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必须能够胜任科学资料、合同与技术会谈等的翻译工作,由此看来,学校科技翻译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
1.教学内容改革
加强与理工科专业的教学合作,邀请理工科专业教师任教,传授科技专业知识,同时为老师提供机会,进行相关科技专业的学习与培训。教材的编排应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首先利用通俗易懂的科普文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使用难度稍大的专业论文增加学生的科技专业知识。
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应用于翻译训练中。教师实施任务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分组翻译训练,在团队合作中相互学习与切磋,完成任务后,进行小组互评。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提高对科技英语翻译的积极性。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国际会议与报告讲座,积极参加翻译公司的实习,负责一定量的科技翻译工作,尽量为学生创造实践翻译机会与环境,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2.逻辑思维训练
为了透彻清晰地表达事物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科技文章里的长句频繁出现。翻译专业学生多为文科生,思维方式趋于感性。因此,在翻译训练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开始学习阶段,引导学生讲评译文,相互讨论,推导句子、段落、文章的层次与逻辑关系,在合作与相互帮助中,让学生进行思维的引申和发挥。这一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在枯燥乏味的专业词汇中感受到乐趣与意义,又可以让学生逐渐习惯理性与逻辑思维。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在不断训练与强化中得到提高。
3.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由于具有信息量大、图文并茂、教学效率高等特点而深受教师欢迎。网络技术的应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可迅速了解和掌握科技讯息与前沿资讯。同时,学生利用网络快速查找相关资源,了解专业词汇的意义,熟悉科技英语句式结构特点,拓宽知识面,提高翻译综合素质。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英语翻译程度与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科技英语翻译资料,在网上与同学进行课下心得交流。教师也可在线回答学生问题,监控学生学习进度与质量,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在线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可通过网上不同层次的翻译训练,进行自我评价和检测,充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双语基础,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深度与广度的科技专业领域知识,这样学生才能深入理解和吃透原文,按照汉语表达习惯,准确无误地对原文进行翻译。教师应把握科技英语特点与翻译标准,注重学生逻辑性的培养,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和网络学习,提高学生在实践工作中的素质与翻译水平。
参考文献:
[1]赵萱,郑仰成.科技英语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郑仰成.电力科技英语翻译方法与技巧[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郑春苗.中西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1.商务英语的概述
商务英语是具有专业性的服务类英语学科,目前商务英语专业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都比较广泛。所以需要对商务英语翻译进行更多的研究,才能保证更好的对商务英语实施教学,通过对商务英语的期刊文章等研究,总结出商务英语翻译分类为:商务英语翻译理论、商务英语翻译原则、商务英语翻译方法、商务英语语言特征、商务英语词汇翻译等方面的内容。
2.商务英语翻译的现状
现在的学校教学更向着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性方面发展。专家和学者都开始探讨和发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根据社会需求的教学正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不断更新的教学模式下,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社会需求,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商务英语翻译的社会需求是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的改变,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等特点。
2.1商务英语翻译理论。
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多数都是语言类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一定的专业技能。所以在04年开设了商务英语翻译语言学科,为了是能够满足商务英语翻译岗位需要,更好的表达语言的特定文化和内涵,最终达到能够合理的进行表达,让别人准确的理解表达的想法。院校在开设商务英语翻译学科以来,对商务英语的口语和社交用于进行了重点研究,让教学更加适用于真实交流,让商务英语翻译理论更好的为以后的就业需求而服务。
2.2商务英语翻译原则。
商务英语翻译需要有一定的翻译原则,在对统一的原则制定过程中经过了很多的讨论,从中重视、准确、统一,到之后的保持特点,富有文化内涵的原则。根据商务英语翻译原则我院校提出商务英语翻译需多元化,准确的表达翻译内容,提出商务英语翻译应该保持自身的特点,及语境文化内涵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
2.3商务英语翻译方法。
目前商务英语翻译的方法比较多,在教学中主要针对商务合同的翻译,要求翻译者要掌握会计、贸易、金融等方面的专业属于,并能够根据标准化的语言进行表达。对英语与汉语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合同中的翻译问题,解决翻译难点,熟练运用翻译技巧,针对原文信息运用更加灵活的语言来来表达。商务英语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它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
3.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的热点问题
3.1了解商务英语翻译的表达和共通性。
商务英语的翻译研究逐渐的被各院校所重视,从翻译的过程的本质上来看,商务英语的翻译教学还存在着很多提升的空间。研究商务英语的热点问题,需找关联的理论知识,在语境能够达到标准的前提下提高翻译的质量。让听者感觉到翻译的语句自然,这样才能达到翻译效果。我们也可以从多个方面寻找商务英语的语境进行研究,准备的把握翻译的语境,这也是翻译工作的重要任务。根据语境进行翻译,可以更好的理解原文含义,通过分析语境来找到热点话题。当进入到具体的语言环境后,语义往往是非常丰富的,此时就不能只从词汇意义和语法去理解原文,更多的是去研究原文的语境和关联。不同的文化交际中,及时是同一种语言也会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习惯、思维。表达的方式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商务英语翻译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行为,是含有交际的情境和文化特征的。商务英语具有丰富的语言表达,充分展现出语言的艺术魅力。在商务英语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翻译的内容更加有说服力。译文者更好的体会原文的修辞艺术,才能提供最佳的翻译,让译文读者感受到翻译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的互通性。翻译的好坏与否主要取决原文作者和译文作者之间是否有共同的话题,也就是俗话说的两者是否在同一个频道上。
3.2研究问题与方法。
针对商务英语翻译研究语言架构,主要考察商务英语翻译理论和原理、文化差异和翻译基本策略等方面。对比商务英语学科前后的热点问题,了解商务英语翻译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后的启发和价值。具体研究近几年商务英语翻译的热点分布如何,有多少核心论文建立、有多少文章和摘要被统计,通过提取语料库从中选择频率高的关键词是哪些,并对数据进行如何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商务英语翻译策略和文化差异的关注都比较高,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从商务英语学科的背景来看,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对象越来越清晰,其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开始从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进步一到思考阶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4.结束语
关键词:ESP;研究生医学英语;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4.083
0引言
1992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该大纲明确表示出于对全国高等院校学校类别、学生水平和教学资源等方面差异的考虑,各校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灵活设置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同时提倡研究生英语教学应该讲究实效,博采众长,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英语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总体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近年来,随着国际科研和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我国一些专业院校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众所周知,国际上80%的文献语言是英语,因此,我国的医学研究生要想了解本专业最前沿的动态,就必须要能够熟练的掌握英语。但是除了少数国家重点高校尝试着对研究生开设专业医学英语课程外,国内大部分普通医学院校的研究生英语课程仍采用公共英语的教学模式。即使是那些开设医学英语的学校,也由于缺乏师资力量,使得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由普通英语语言教师承担,他们只能在课堂上介绍一些必要的医学专业术语,显然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对未来医生和医学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大部分医学研究生毕业后将要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这就要求他们必须经常查阅医学文献,撰写科研论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因此医学院校一定要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医学研究生完成从学习阶段到应用阶段的顺利过渡。
1研究生医学英语的课程设置
研究生医学英语课程作为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全国并没有统一的要求,各高校应该将ESP教学理念贯穿到医学硕士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开设多门相关课程。
1.1开设医学英语词汇课程
词汇是基础,因此要想提高研究生的医学英语水平就首先要增加专业词汇量,因此学校首先应该开设的课程是医学英语词汇课。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是单词长,发音难,不好记。但是我们可以借助构词法来记忆。医学词汇构成的主要特点是依靠词根和词缀相互组合派生出新词。因此老师可以利用构词法来分解医学英语单词,根据词根和前缀后缀的不同含义,培养学生推导记忆医学词汇。
1.2开设医学英语翻译课程
由于专业的需要,医学生以后会接触大量的国际医学工作者的前沿研究成果,因此掌握相应的翻译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英译汉的技巧。因此,学校应该开设医学英语翻译课程,这样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医学英语词汇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翻译训练。通过给他们分发一些医学相关的英语文章,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翻译理论和技巧,逐渐提供他们的专业英语翻译技能。
1.3开设医学英语写作课程
医学研究生毕业不可避免的要发SCI之类的医学论文,因此,开设医学英语写作课程为研究生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选择一本医学英语写作方面的合适书籍作为教材,讲授的重点应放在使学生熟练掌握医学研究型英语论文包含的9大部分(标题、作者、摘要与关键词、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医学文献综述、临床报告和病理报告的写法。同时应该给学生介绍相应的医学英语应用文的语言特点和常用句型,并进行汉英对照实例分析,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全面了解医学英语应用文写作的特点。
1.4开设医学英语听说课程
为了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沟通理解能力,学校可以开设医学英语听说课。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观看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医学英语教学视频或是与医疗相关的情景剧,如“实习医生格雷”等,然后课上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情景对话或者角色扮演(role-play),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听说能力。
2结语
当今的国际医学领域发展很快,为了使我国的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国际的高端水平接轨,提高他们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学科的国际化进程,我国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必须要进行彻底改革和创新,为研究生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满足社会和国家对具有高水平外语能力的医学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Abstrac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great number of high-level translator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still in urgent need. In this paper,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Practical Approach is briefly review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o handle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cultivation of translators in the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the actual needs of the translation market, 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xtbooks on transl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o translation teaching.
关键词: 科技英语;翻译;教材;翻译人才培养
Key words: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translation;textbook;qualified translator cultivation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2-0263-03
0 引言
科技作为人类追求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工具永远离不开人文。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科技翻译在促进世界各国科技的研发以及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不少人包括一些翻译教育人士,依然认为科技翻译或技术翻译是一种低层次的词语转换行为,跟文学翻译无法相提并论。正如《技术翻译:技术文献翻译中的可用性策略》的作者朱迪・拜恩(Jody Byrne)指出,技术翻译长期被视为翻译界的丑小鸭,尤其在学术领域,它常被归诸于最低级的翻译活动。[1](任朝迎译)。就我国的翻译现状而言,从规模上看,可以称得上“翻译大国”,但并不是一个“翻译强国”,真正高水平的职业译者很少。由此,我国的翻译人才培养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截至2010年9月,获准试办翻译本科专业的高校达31所,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也已达158所[2],现在开办翻译本科和硕士专业的高校则更多。然而,在目前高校的翻译本科、硕士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盛行,教学内容仍以讲授翻译理论、翻译史及文学翻译为主。有些高校虽开设了非文学翻译课程和科技英语翻译课程,但真正做到把科技翻译、工程翻译等作为教学内容的课程却少之又少,教学内容大多与翻译市场的社会性、实践性需求严重脱节,科技翻译人才培养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鉴于此,本文在概述《科技英语翻译实用教程》[3](以下简称《教程》)所编写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基础上,反思我国科技翻译人才培养现状,提出要解决高校培养的科技英语翻译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之间的矛盾,很重要的两个环节就在于解决科技翻译教材建设问题和翻译教学问题。科技翻译人才培养就是要以科技翻译教材的内容为突破口,将教材内容与翻译市场需求、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将翻译教学内容与各专业学科和翻译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满足社会需要。
1 《教程》一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教程》一书共三个部分十八章。第一部理论篇,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技巧实践篇,包括第三章到第十五章;第三部特殊应用篇,包括从第十六章到第十八章。每一章都配有科技英语翻译实践篇、练习以及专题常用词汇。此外,在素材专业领域的选择方面,《教程》不仅把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素材囊括其中,而且还选取了科幻小说题材,拓宽了狭隘的科技翻译的教学和实践内容,有利于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
第一章对科技英语及其文体特点、科技翻译标准以及适用理论、科技英语翻译技巧和科技翻译发展历史进行了概述,并以《科学美国人》等科普类杂志上的英语原文为实践篇进行。第二章主要讨论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和文字方面的对比,并以科幻小说为专题进行实践练习。过去科幻小说中的很多科幻技术已经完全成为当今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或设备,如计算机、手机以及机器手在工业上的应用等,故此专题能为拓宽学习者视野,提高其学习兴趣。
从第三章到第十五章,每章分别从直译和意译、音译与形译、顺译与倒译、分译与合译、重组法、转译法、增译与减译、正反译法、替代法以及重复法等翻译技巧的定义、类型或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以不同专业专题,如计算机、信息与自动化、电力、管理、材料、建筑、机械、农业、交通运输、环境、地质、测量、采矿、矿物加工、冶金、林业、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科技文献为翻译实践篇进行分析讲解。与其它翻译教材相比,《教程》在翻译理论上着墨不多,除一般性概念外,稍加了一些逻辑辩论;忽略了那些存在争议或只在英语学界存在的理论研讨部分;降低了《教程》的学习难度,使更多学习者能进行无障碍学习;精简了《教程》的文本结构,突出《教程》编写的工具性目的,具有现实性意义。
第十六章和第十七章分别介绍了科技英语论文摘要的特点、类型、常用句型以及科技英语中图形、位置的表达方式和翻译方法。第十八章就科技英语中数量、倍数的常见表达方式及其翻译进行了总结。本书所选的单句和语篇,多选自近3年内各专业领域资料,既侧重于专业性基础英语,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新视野,又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相关的科技发展动态和现代科技前沿,为学生实现英语的工具功能提供新的体验。
《教程》在每章介绍基础翻译理论后,附上或选自国际知名刊物如Nature、Science等的文章,或选自专业英语书籍的语篇,进行翻译实践。这些文章既涉及科学论文又涉及知识产权专利、操作说明书等。编者对节选文章中的复杂句和长难句做了详细的分析,书后附有参考译文。这不仅有利于读者学习科学期刊的语言风格,更有助于提高其用英语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和与外籍人士就专业技术进行沟通的能力。《教程》的出版,对科技英语的翻译教学和翻译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然而,尽管编者尽全力进行编写创新,《教程》一书仍存在一些问题。
①排版问题。尽管《教程》在总体设计上把所有编写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合理而有创新,不过由于排版失误,导致目录导读与书中内容不一致,如目录页中缺少了“第一部分为理论篇、第二部分为技巧实践篇、第三部分为特殊应用篇”,这使得读者在阅读和使用时,容易丧失对全书把握的整体观。
②编写内容。《教程》内容覆盖面广、选材新,但因篇幅限制,各专业所选取的材料不够丰富,各章所附的常用科技词汇比较有限。对翻译专业学生或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即使学会使用这些词汇,也仍与用英语进行科研交流的行业人员差距甚大,因此,在词汇方面还需提供更多参考文献,方便自学。
从本质上说,科学是探索客观规律的活动,而语言仅是用于描述其内容的工具,不管使用汉语还是使用英语,都必须遵循符合客观事实的原则。然而,由于参编人员都只具有英语文学专业背景而缺乏专业背景,书中某些地方的译文,难免有失准确。例如:
原文:The two methods, overall least squares fitting and B-spline approximation, are both sensitive to noise because the former is based on the minimum sum of squares of geometric distance and the latter is based on pixel interpolation.[3]
译文:最小二乘法和B样条优化逼近这两种方法,因为分别建立在几何距离平方的最小值和对像素插值的基础上,均易受到噪声的影响。[3]
对照原文初看,原译文似乎并无不妥。不过对专业人员而言,原译文显然欠准确。显而易见,这是因编者缺乏相关专业背景知识所致,因为平方和的最小值与平方的最小值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建议改译:最小二乘拟合法和B样条近似法这两种方法均易受到噪声的影响,因为前者以几何距离平方和的最小值为基础,后者以像素插值为基础。
因此,为了确保译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翻译专业语篇时,今后还需要加强与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对译文进行修改润色,尽量避免科学文本在翻译过程中的意义
损耗。
2 《教程》一书引发的思考
正如有识之士指出,国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早已不限于文艺领域,涉及当代经济、科技等实用领域的翻译已上升为翻译实践的主体。[4]这就意味着,高校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如果要满足社会市场的需要,就必须进行一系列教学以及管理上的改革。而教材建设和课堂教学正是这一系列翻译教育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事实上,重视翻译教材建设,重视翻译教学也是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培养翻译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2.1 重视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应加强教材建设 翻译教材建设应该体现工具性特点。蔡基刚教授曾明确指出:“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基本上都是选取富于精神内涵的材料作为课文”,这“只会使我们的外语教学脱离实际,变得毫无生气,使我们的学生无法应对现实世界的需要”。换言之,“大学英语教材不应只是人文性和一般文化介绍,还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学科性。”[5]
“近十年来,有关语种互译的教材变得红红火火,如英汉翻译教程,包括正式出版和内部使用的不少于100种,但重复多,创新少。”[6]如此重复编写教材,明显不利于翻译教学以及对翻译人才的培养。现在的翻译教材建设情况,与十多年前相比,无论从数量、质量、编写内容等方面都已有很大改观。不过,总的来看,翻译教材,特别是翻译硕士阶段的教材,基本仍以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居多,其编写内容跟职业翻译实践的关系并不密切。即使是科技翻译教材,情况也是如此,科技翻译的实用性、工具性未能凸显
出来。
科技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其在国内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有些高校把科技英语作为课程甚至是专业方向进行了设置。要开展好科技英语的教学,就必须建设合适的科技英语系列教材,并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学科性”的特点,这样教材建设才不会“忽视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需要,忽视社会需要”。[5]
科技英语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同专业如地质、采矿、冶金、材料、机械、电力、仪器仪表等都有各自的专业词汇。“科技翻译工作者要熟悉所服务的行业的基本情况和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知识。英语能力只是科技翻译的一个要素和基本能力,如果没有相当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是无法正确的理解科技文献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讲话内容的。”[7]科技翻译工作者应该是通才基础上的专才,杂家基础上的
专家。[8]
《教程》正是基于社会的需求,学生个人的需求,在教材内容编写的社会性和实践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把实用的翻译技巧与专业知识进行了有机结合。无论例句还是语篇翻译实践或练习,都涉及到科技英语的十多个专业领域,启发学生站在学科前沿高度,深刻把握市场需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拓宽知识面,学习市场急需的技能,以适应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人才要求。因此,《教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翻译教材应具有工具性和实用性特的编写
目的。
2.2 重视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应依托基于内容、重在实践的课堂教学 科技翻译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一批具有知识性和学科性特点的高质量教材,同时还需要高质量高效率的翻译课堂教学。科技翻译课堂教学过程中,翻译授课教师不仅需要选用合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以教学内容为依托,绝不能偏离科技题材或其他应用性题材;而且还需要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社会翻译项目为导向,构建一种新型的课堂社会化教学模式,即“将翻译课堂教学与社会翻译实践操作模式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翻译项目运作过程中,通过各种互动、合作式学习来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翻译能力而构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9]。道理说一千遍不如亲自体验一次,与其灌输学生很多生硬的翻译理论,不如直接让学生进行翻译活动更有实际效果。这就要求翻译课堂的教学回归翻译实践的本质,重视社会翻译实践教学。
就翻译实践市场而言,科技英语翻译无疑具有巨大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对翻译教育而言,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完整的、多层次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不过,科技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依然任重而道远。在科技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既应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也应重视社会的需求,并在加强翻译教材建设的同时,适当调整翻译课程的授课内容,建立以内容为依托、以任务型教学理论为指导的课堂社会化教学模式,同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网上教学,指导学生处理翻译同类文本时,尤其是在翻译自己并不熟悉的专业领域题材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就不会把学生培养成一批批的脱离社会需求的“学生产品”,而是将他们培养成为满足社会性和实践性需求的合格的科技英语翻译人才,从而全方位提高翻译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Byrne, Jody. Technical Translation: Usability Strategies for Translating Technical Documentation [M]. Dordrecht Springer,2006.
[2]翻译本科专业试点院校名单.翻译硕士专业试点院校名单[J].中国翻译,2011(2).
[3]任朝迎,李桂丽,刘芳.科技英语翻译实用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卢思源,吴启金.展望21世纪的翻译教学与研究[J].中国翻译,2000(1).
[5]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2010(6).
[6]许钧.切实加强译学研究和翻译学科建设[J].中国翻译,2001b,(1).
[7]杨会军.科技翻译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J].上海翻译,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