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1 17:08: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毕业教育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关于师范类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实践层面的思考( 一) 就业指导教育应以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 突出师范特色, 着力于师范生的师范技能培养。在教育岗位的竞争中, 有些师范生赢不了非师范生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师范生的师范特色不强。
【关键词】就业指导教育 以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
【本页关键词】会计期刊征稿 教育论文 职称论文
【正文】
关于师范类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实践层面的思考( 一) 就业指导教育应以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 突出师范特色, 着力于师范生的师范技能培养。在教育岗位的竞争中, 有些师范生赢不了非师范生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师范生的师范特色不强。1. 加强“三字一话”技能训练。近来许多师范院校都放松了这方面的技能要求。字如其人, 如果一个未来的教师连字都写得乱七八糟, 谈何为人师表? 用人单位又怎么会要这样的毕业生呢? 另外, 也不应忽视作为国语的普通话训练, 虽然现在的师范生都要通过国家的普通话等级考试, 但是, 纯粹只为考试过关而不为自身素质提高者也不在少数。由于现在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多流向中小学, 师范生普通话水平在就业竞争中就显得更为重要, 学校应加大力度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同时还应提供普通话朗读技巧等相关培训。2. 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由于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师范生对于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力也就相应地被列入用人单位的要求中, 师范院校不仅要开设多媒体技术的课程, 更应在平时让学生多使用多实践。但是, 也应让学生不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 以免离开了课件就不能上课。教学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一块还在于,训练学生自主备课、走向讲台并且大方自如讲课的能力。另外, 学校还可以创造条件, 提供学生教态、教师礼仪等方面的指导。3. 加强师范生教育学、心理学的学科修养。教育学和心理学是师范生毕业后走向讲台, 并且很快适应岗位与学生很好地沟通所必需的。所有的师范生都被要求修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 但很多时候, 学生们抱着的却是拿了这两门课的学分就行的心态, 因此,学校要从心态和教学上同时抓好学生这两门课程的学习。( 二) 专业课程中应渗透就业指导教育。师范生毕业后走向教育岗位, 要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学校的专业课程大多与以后的教育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因此, 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也应渗透与教育实践的联系, 即就业教育的内容。如院系可以安排学生到中小学去见习, 看看常态的课堂是怎样的, 与一线的老师进行交流, 访谈中小学生。另外, 专业课的教师应把中小学的动态以及国家的相关教育政策及时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现在的中小学是怎样的情况, 以便为日后的就业作好准备。( 三) 就业指导教育应充分利用好学长制。学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中心、院系领导、专业老师虽然可以给学生提供全面权威的就业指导, 但是, 作为学生的同龄人的学兄学姐更容易也更多地与学生接触, 他们在就业指导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在许多学校都实行了学长制。应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作用, 学兄学姐尚未毕业时, 可以给学生在择业观等方面进行指导,毕业后更可以提供就业信息等等。( 四) 就业指导教育还应充分利用毕业实习。毕业实习可谓学生大学毕业前的最后真枪实弹的练兵,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实习的机会, 先给学生实习指导, 然后让学生放开手脚去实践, 积累一定的教学工作经验。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不应只有阳春白雪, 更要有柴米油盐, 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就业指导教育, 让师范生们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取胜。
【文章来源】/article/87/5843.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我于XXXX年8月开始工作,于2XX0年8月获得中学二级教师职称,至今共5年.工作以来一直是满工作量.20XX年10月和11月分别通过了职称计算机和二外日语考试.
本人XX年毕业于xx专业本科.毕业后的就参加非师范类新教师培训,通过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普通话和信息技术的考试,取得教师资格.在工作后2XX0至20XX年期间,进修苏州大学英语专业,获得本科学士.
XXXX年大学毕业后在xx学校任教2年.期间担任班主任,任教计算机课程,所带班级在省中级计算机统考中一次性全部通过.还辅导过计算机竞赛小组,负责网页及word操作部分,学生比赛获得苏州市团体三等奖.还任教过营养卫生课程,于20XX年6月开过苏,锡,常地区公开课一堂.
20XX年8月调入xxxx中学至今,一直任教英语课程.其中20XX~2XX2学年担任班主任.2XX2~20XX年,三年时间带完一轮初中英语教学任务.其中2XX2~20XX学年担任初一年级组长助理.
在xx的四年是学习的最多,成长最快的四年.在工作期间工作兢兢业业,服从领导的安排,团结周围同事,思想政治上积极要求上级,努力学习新时代对青年教师的要求,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争取把工作做到最好.
在当班主任和助理期间,工作任劳任怨,努力向周围同事学习好的方法,尽力把工作做到最好最细致.在班级管理中采取了很多量化的细则,这样方便管理和考核,也让所有的学生有了规范自己的依据.除了常规工作做好以外,我更注重和学生多沟通,尤其是对于家庭背景特殊和学习上存在障碍的学生,经常走访家庭,课余谈心交流,知道学生学习不上进的真正原因,用真诚的心去对待学生.从身心各方面去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走出学习的困境.
在做助理期间,工作更加琐碎,一个年级16个班级,做到通知及时到位,高效有序的配合协调好年级组长与班主任之间的工作,培养了与人沟通,协调管理的能力.
在英语教学上,我更加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好的教法.平时坚持做到六认真,经常听课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到了扎实的知识同时,也能在英语课堂上获得学习的快乐.所带班级的成绩一直保持较好的水平.我指导的孙柯凡学生在20XX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得初三年级组三等奖.
在教学以外,我还一直注意对自己的继续教育,一直在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0XX年暑假期间,我参加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苏州教育学院举办的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学习,顺利结业.20XX年1月份开始,业余时间参加由外籍教师教授的口语听力的培训.
20XX年开始,我校招收双语实验班,我在开办的两年来一直还兼职双语教学工作.发挥自己两个本科专业的优势为学校发展出一份力.其中20XX年12月,全国首届双语节在苏州召开,我校也是分会场,我开了一堂《科学膳食》的全国公开课,获得了一致好评.20XX年秋,在上级领导专家验收双语学校期间,我也开了一堂《指纹》的公开课.20XX年,我的论文《从学英语想到双语教学》收入《双语教育在苏州——苏州市中小学双语教育论文精选》,教案《Nutrition and Balanced Diet》收入到《苏州市双语教学教案精选》.20XX年,我的教案和文章收入校《双飞燕——双语教学成果篇》.20XX年,我的论文《小图片,大身手——生物双语课堂上的重要元素》刊登在校报《草桥》总第76期上.20XX~20XX学年还负责管理我校与教育局联合主办的外教班,学员在参加剑桥英语的KET和PET等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大众化教育下的就业现状
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他根据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能够容纳适龄人口的比例,把高等教育发展划为英才教育、大众化憝育、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普及教育三个阶段。姑且不论特罗的理论是否真的适合中国教育的发展实际,但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和社会面临的大问题。
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到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达到33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l5%,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中国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就业。因为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加起来所有的就业岗位是4.3亿个。中国现在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是7.4亿个。很快就要达到7.5亿个。等于说,中国用7.5亿个就业岗位提供的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0%都不到。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仅用4.3亿个岗位就可以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0%,甚至70%。从这个反差中看出:我国现在要么是充分就业。但是平均从业人员的收入肯定不会太多,而且有可能出现高学历向下积压;要么不就业,不就业使收入差距过大。”
我国这几年教育的大发展,人才的存量资源大大增加,使得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稀缺程度在下降,产生了岗位和人才学历的不对等,用人单位呈现出人才“高消费”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教育大众化下的人才浪费,从整体上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处于“买方市场”。
二、就业市场化的选择
有的学者提出“教育市场观”的观点。认为教育市场观是调节教育内部分配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一种有用的观点,是一种激发教育活动效率的有效思路,它包括教育在市场中、教育成为市场、教育遵循市场规律。
就业是学生从入学到完成学业的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学生从学校生活进入社会劳动生活,开始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化的过程中.无论是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还是毕业生的就业标准,亦或是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其市场化趋势愈发明显。
(一)毕业生就业由政府行为过渡为市场行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过渡为市场行为。市场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市场的主导作用。收入期望在调节毕业生就业流向、就业观念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之就业专题调查(2002—2003)》指出,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是经济收入。“大学生期望最低月收入平均约3200元。与2000年的调查相比,提高了700元。’’“很多大学生宁愿到收入高但随时可能下岗的单位(占84.9%)。”西南师范大学团委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经济收人的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其对收入的要求与社会实际情况相比,期望值偏高,大学生群体对于最低收入的期望差别较大。
二是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最主要的方式。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就业市场化即大学毕业生全部进人人才“市场”.企业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是必经之路。各类人才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要应对市场的变化而择业,而不要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拥挤在大城市、大企业里。
三是部分高校学生一毕业即待业成为可能。部分同学成为就业大军的“校漂族”,部分人无业可就,部分人则有业不就。这也是市场调节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杠杆。面对市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经受严峻的考验。校方也在为就业率的高低而努力,因为这关系到学校的社会效益,关系到学校下一年的生源。这就是市场规则.这就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主导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直接进人个人创业阶段。
(二)就业市场化过程中要注意处理的几个矛盾
(1)就业市场化与人事制度改革之间的矛盾。现行的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尚不能与毕业生市场化的择业机制相协调,毕业生落户、档案划转等方面还约束着毕业生就业.社会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费等社会保障措施尚不完善.这些都制约了毕业生的流动。
(2)就业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之间的矛盾。当前,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缺乏前瞻性,没有与就业市场化实现互动。专业设置上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但是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还没有准确把握,盲目设置专业,一拥而上脱离市场的现象十分严重。
(3)就业市场化与大学生就业观念之间的矛盾。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社会、高校及学生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形势,主要是就业观念落后。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和学生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仍然存在着“等、靠、要”的思维模式,缺乏就业主动性。
(4)就业市场化与人才信息不畅之间的矛盾。就业市场化需要良好的就业信息流通.但就业市场总体上还存在着信息不畅,供需沟通渠道不畅、社会用人制度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里找工作”。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以区域就业为主,还是围绕着接收大学教育的区域打转。
三、市场化就业的对策思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就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中各种就业因素的影响,多次就业,自谋职业,更为重要的是毕业生应转变就业心态,积极就业、谋业,以我为主,并努力完成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
(一)正确认识市场化,增强就业意识是前提
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压力突增的各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解决是我国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大问题。(1)国际就业形势与中国“人世”的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同时,“人世”对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造成短期冲击。
(2)我国就业压力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城市劳动力就业:其次。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找工作.使得城市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就业形势日趋严峻。(3)高校连续扩招,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一是地域不平衡性。这决定着我国的就业形势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显出一定的地区差异。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买方市场形成,长短线的矛盾一时难以根本解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
(二)多样化就业、就业重心下移是方向
教育的“大众化”使很多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从“精英化”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也使“精英化”就业转为“大众化”就业。这就需要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用大众化的观念来对待就业。要逐步让人们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只是提高其素质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然和所谓的“高尚职业”联系在一起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毕业生平晾长仍然希望到传统受尊重的岗位就业,如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而现实的状况是这些传统的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随着改革的深入其接收能力在不断减弱;传统观念中所谓的“好工作”、“好岗位”越来越少,也正是这样的观念使他们白白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但是。当我们用一种新的视角看待这个社会时就会发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采用,以及加入WTO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新的职业甚至新的行业在不断涌现出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甚至创业的可能。
(三)积极谋业、甚至多次就业是选择
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树立就业意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从招生到就业,国家“统、包、管”一条龙服务;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择优录用、双向选择,因此要认清形势,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有意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争取机会多接触社会,主动了解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增强对社会、市场的适应性。特别是要培养主动推销自己的意识,“寻找适合自己、最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打破“一次择业,终生就业”的观念束缚.增强创业信心与能力。毕业生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及社会的选择。
(四)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是趋势
现在的教育模式将从职业培养人才转向创业培养人才。传统的高等教育只强调按照现有的职业岗位需要进行培养,而没有看到社会发展对职业变化的需要。在未来,创业教育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创业教育的凸现,成为高等教育的新任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未来人才就业的主导方式将不再延续传统的就业模式,即不再是先由社会出现一个职业位置的空缺,然后个体去应聘.而是转变为人才自己预见到社会发展需求.然后组织成一种适应未来需要的知识模式和能力模式,并由此形成一种新的工作模式,从而创造出一种职业模式来。这种对社会发展的预见能力和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及高超的组织能力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就是一种创造能力。未来的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进行这种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也将成为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超级秘书网
(五)培养目标的再确认、反思大学教育是延续
一、当前青年的就业现状及问题。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有一个“滞后期”,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由外向型企业向各类企业,由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向规模以上企业,由农民工向城镇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蔓延,劳动供给数量与劳动需求数量上严重不平衡将进一步扩大。很多单位都不招人、少招人,就五百强企业高校招聘会而言,岗位减少40%,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显出来。青年人失业(包括待业)占失业总数相当大比率,是我国历年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传统的就业制度被打破之后,这一问题显得尤为严峻,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基本呈上升趋势。
1978年失业青年人数为249.1万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47.0%,1988年245.3万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82.8%,与10年前相比几乎增加了一倍;1997年失业青年人占城镇失业人数的68.9%,与10年前相比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1978年的水平。由于第三次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年龄,中国劳动力资源呈持续上升趋势。“十五”期间增加5697.23万人,即每年平均增长千余万人,2006年为1603万人。城镇每年新增的1000万左右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青年。农村有1.5亿~2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多数也是青年。教育论文"target="_blank">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连续上升,而我国2009年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74%。[1]1.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派生出新的问题。现在,全球经济虽然出现了逐渐复苏的迹象,但是全面复苏仍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国内经济资源在人为因素影响下,片面流向重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相匹配的知识型服务业则长期低迷。这种产业结构所对应的人才需求状况,就是低端岗位需求旺盛。我国很多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需要的只是生产工人和技术工人,所以金融危机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压力,而且还要持续几年。
在我国,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连续上升,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他们与2009年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工作,加在一起有860万人。根据以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比例,估计有约36%的人能找到工作,还有约500万人面临就业的困难。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海外市场业务的缩减,二是国内市场需求的低迷。劳动力市场上,劳动供求数量矛盾突出。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被迫选择考研,国家也在扩大研究生的招生人数以延缓就业。大学生就业难派生出新的问题: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已经形成。这是由于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转变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改革将大学毕业生推向了市场,作为一种资源,大学毕业生也要受价值规律的作用和影响,同样要通过使用价值和价值来判断,和供求关系紧密相连。就业状况的变化对培养大学生的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对大学生及家庭的一种考验。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流入就业困难群体。这一群体的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容易冲动,有可能成为社会冲突的制造者。二是加大受教育不平等。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对于贫困家庭绝对是高投资,如果投资没有产生回报,势必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投入,由就业问题引发公众教育投资的进一步拉大,会加大受教育的不平等,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2.青年农民工基数大,就业的稳定性不强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的监测调查报告指出,2009年内我国外出从业6个月以上的外出农民工为14533万人,在本乡镇以内从业6个月以上的本地农民工为8445万人。据预测,未来几年,城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每年都将达到1000万人以上。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一五”期间,从农村劳动力供给看,虽然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转移了2亿人,由于土地容纳的农业劳动力有限,按1.7亿计算,则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以上。有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农民将减少至7亿人左右,这就意味着至少有近2亿农民要转移到城镇;另外,目前中国人均0.3亩以下包括完全失地的农民已接近5000万人,而且每年以百万级的数量在增加,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的压力。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到非农领域,向城镇转移的规模会不断增加,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大多为青年人。
由于找不到工作的农民工是不会长期滞留于城市中,并且农民工对条件较差的工作大多也可以接受,所以,相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率较高,但是就业质量不好,就业的稳定性不高,作为城市的一个边缘群体,他们属地位较低的收入阶层。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承担着城市中的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作,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已经逐渐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然而,现实表明,由于种种因素,他们始终被排斥在城市社会的边缘,无法平等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和待遇,无法顺利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的“城市人”。这不仅不利于城市社会的发展,而且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目前,农民工群体的人口特征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农民工群体内部代际分化已经形成,主要表现为青年农民工群体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他们占整个农村流动劳动力中的大部分,是农村劳动力中的高素质人员,更是未来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后备劳动力资源。
监测显示[2],农民工外出务工目的地仍以东部地区为主,但在中西部地区的比重提高。经调查,进城务工青年年龄大多在18—28岁之间,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多。进城打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多挣点钱,增加家庭收入。据上海市金山区团委对来沪青年农民工的调查,[3]青年农民工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青年农民工求职渠道基本依靠熟人介绍。
74%的青年农民工是通过亲戚朋友和老乡的介绍找到“目前这份工作”的,并且学历越低越是依靠这种关系(P=0),初中以下学历占80.6%,没有文化的农民工更是占到100%。通过分析发现,这一现象同来沪时间的长短没有关系,而同跳槽的次数、所从事的行业和工种有直接有关(P=0.008、P=0.000、P=0.000)。也就是说,跳槽的次数越多越是依靠熟人,反之,也是因为熟人之间的强关系,促使跳槽增多,工作环境和待遇逐步改善。
二是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本次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8小时及以下占少数,工作8小时以上的占绝大多数。
延长工作时间在农民工这里是较普遍的,每月的工作日在20以下的仅占13%。
三是青年农民工最大的烦恼来自于经济收入少。数据显示,农民工的收入大多在1000—2000元之间(77.8%),没有文化的农民工更是100%在2000元以下,1000元以下的占6.4%,虽然长三角地区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可是目前来说全覆盖还需要一个过程和相关部门的监管。
四是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度还有待提高。
关于“如果让您对目前的身份做一下定位,以下那种说法最符合您”的问题,选择“半个上海人”的比例为16.2%,选择“新上海人”的比例高达21.8%,选择“外地人”的比例为51.9%。关于“您离开家乡外出工作多久了”的问题,选择“四年以上”的比例高达41.6%,选择“三年左右”的比例为14.9%,选择“两年左右”的比例为18.6%,选择“一年左右”的比例为16.5%,选择“半年左右”的比例为8.4%。根据人口学关于居住在一个城市的时间达到半年以上的为常住人口,可以认为务工青年倾向于长期在上海生存的意愿和能力都是非常强的。
3.青年白领的职业压力大,对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当前,青年白领(本研究所调查的对象为工作3—5年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上的困惑与压力众所周知,作为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在经历选择与被选择的矛盾冲突后,无论满意与否,最终都要选定某一职业,迈向社会,这无疑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大学毕业生由“自由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事业成败和价值定位。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在职场能拚得一席之地已属不易,面对金融危机加剧下格外严峻的就业行情,早两年已就业的大学生更感庆幸。但是,生存压力普遍较大,不同群体存在较大差距,渴望破解发展瓶颈愿望强烈。作为高知识群体,当前白领青年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求职群体的压力。我国目前估计有约50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困难。以上海为例,2009年上海高校共有毕业生15.8万人,而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需要数目的同期降幅超过20%,其中以金融、航运、国内贸易和部分制造业的降幅尤为明显,部分上海金融财经类、外语外贸类毕业生的需要数目同期降幅甚至超过了30%。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待就业人员,对已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一些人有被后来者取代的危险,所以,不管目前工作如何,必须加倍珍惜,不能失去,而有跳槽打算的人就更会慎重,大多持保守态度。
二是用人单位工资持续走低的压力。在高校扩招后,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大学生就业供给大于需求。在供需定律的推动下,必然导致大学生的工资价格降低。上海团市委于2010年1月对毕业3-5年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显示,月工资在1000—2000元的占13.2%,2000—3000元的占21.1%。目前,毕业生工资中位数为2492元/月。据媒体测算,一个无房上海大学生要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每月开销大概需要2000元左右。而在上海安家置业简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可想而知,在中国一线城市,一个刚毕业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可谓捉襟见肘。
三是就业稳定性下降的压力。大学生就业稳定性主要源于高等院校的培养机制,学校没有遵照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大学生,致使学校教授的专业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脱节。尤其是2003年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呈现了持续下降的态势。另一方面,当前“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导向,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在首份工作选择上的轻率和盲目,降低了大学毕业生对专业对口的关注和重视。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共同导致了就业中的专业不对口问题,从而影响就业的稳定性。
二、促进青年就业的政策建议。
今后几年,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每年仍将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而在现有经济结构条件下,按经济增长保持8%的速度计算,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只有1100万人,供大于求缺口在1300万人左右,矛盾十分尖锐。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国际和国内宏观经济的变数,也将对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就业产生影响。青年就业应得到格外的重视。政府部门首先要采取措施,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青年成长。
1.加大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大学生就业难,技校生职场走俏,九成未毕业就被预订一空。但技校、职校不可能替代大学教育,当大学毕业生纷纷回潮读技校寻找就业出路时,拷问的就不止是教育体制,更深层次折射的是当前经济结构的问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一些重要产业目前仍停留在资本与劳动双密集阶段,接纳的劳动力是大批蓝领工人,对大学生需求有限。白领岗位需求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产业结构特别是第三产业不够发达造成的。第三产业特别是像金融、法律、理财、高级家政、高科技还有中高档的服务岗位需求不够,第三产业只占到全部GDP的36%-38%,而一般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达到60%,甚至70%。从长远来说,只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才能解决更多大学生就业问题,当我们的产业不再高度依赖于外向型,形成自己完整的产业链,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或许能缓解很多。
2.相应提高青年农民工工资水平和工作稳定度。
外来人口的就业情况直接决定了他们的经济地位。城市居民的工资与福利一直由政府有关部门做出规定,由用工单位强制执行。而外来人口则没有这样的规定,他们的工资完全由企业主说了算。由于中国现存巨大的就业压力以及企业主的短期行为,很多外来务工青年只能接受低薪。同时他们也没有城市工人合法的劳动权益,超时间工作、超强度劳动是城市农民工的普遍际遇。
青年农民工对于增加收入的期望很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增加农民工工资的迫切性。数据表明:收入不能完全维持生活的青年农民工比例较高,因此,有必要适当地提高工资水平。具体的工资提高过程可以依照两个指标进行,一是农村以及小城镇生活水平提高幅度,二是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客观上也要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有所增加。
发展和完善政府部门等正规就业渠道,规范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渠道,是促进青年农民工工作稳定的重要手段。对上海郊区的调查表明,青年农民工进城务工多是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偶然找到”、第三才是“职业介绍所”,要依靠法律规范非正规就业渠道,发展正规的农民工就业渠道。要建立全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网,尽快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措施,使他们在国内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享受到公民待遇。其一是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在各地设立就业咨询中心,凡有用工必须提前公告,招工信息要透明,并开通全国联网,以帮助农民工有序流动,减少不必要的“盲流”。其二必须保证每一个公民有个人的社会保障账户,并实行全国通联制度,便于农民工的职业变动。总之,政府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就业市场,而不能把问题都推给市场。
3.建立大学毕业生最低工资制度。
大学生由于对市场缺乏足够认识,容易“眼高手低”。在职业搜寻的过程中,当意识到工作机会正在一个一个流失而竞争人数却在不断增加的时候,又丧失了冷静和理性,不顾一切地把自己“卖出”,这就天然地为用人单位降低薪水创造了条件。然而,政策空白也是大学毕业生起薪降低的原因之一。现在不少城市针对农民工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大学毕业生却没有相关规定,尽管上海制定了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指导价,但并未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也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因此,建议制定大学毕业生最低工资制度,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事业发展的基础,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融入度。有人认为工资由市场决定,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就无可厚非,但为了约束企业的恶意行为,政府应有所作为。
4.鼓励灵活就业和异地就业。
近年来,国内的就业方式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灵活就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出现了非全日制就业、短期就业、季节性就业、家庭就业、派遣就业、远程就业、自营就业、临时就业等多种形式。这些相对灵活的就业形式主要吸纳的是青年群体。灵活就业方式在欧美得到承认和保护,并享受到多重优惠。而国内,目前的优惠政策偏重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对于诸如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其他新增劳动力、灵活就业从业者的问题考虑较少。
应对吸纳失业人员或实现新增就业岗位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对青年非全日制就业、临时性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就业形式,政府给予一定的暂时性补贴,以缓解青年就业问题。比如,上海的父母很不希望孩子出去,但是,如果政府能给他们一个保障,就是如果出去,户籍还可以保留,可以来去自由,这样他们就可以放心地出去工作。对于到中小城市、甚至到乡镇、农村,到基层去锻炼的大学生,几年后再回到上海再就业时有关部门可以提供优惠政策,以促进就业。
关键词 就业 创业教育 素质型大学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最近几年,我国的就业形势显得尤为严峻,除了学历不高的人群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们也遇到了同样的就业难问题,青年的就业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话题。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来看,据人民网-人民日报报道,2010年新新增就业人数达到了1500多万,加上之前近900万未就业人员,我国城市等待就业的总人数超过了2400万,而我国 GDP的增加速度却只保持在8%左右,企业能吸纳的人员仅仅只有约1200万人,城市就业供需的缺口在1200万人左右。所以,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和矛盾日渐突出。2012年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又达680万人,创历年来的新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把2010届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目标定为:争取应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70%左右,年底时争取整体就业率能基本达到80%以上。这个数字相对保守,但还是从另一面展现了当今大学生毕业生就业中的难度。大学生的就业率实质上是每年在递减,尤其是近几年,各大高校的持续扩招和我国就业体制的问题,大学生就业的机制在市场经济的检验中败下阵来,寻求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1 依据和背景情况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及之后的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中,都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应对就业难题的基本工作方针。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我国的政策要支持和 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和多形式的就业,用创业教育来带动就业。增强在校期间的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提升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能力,增加就业后稳定性,“全党都要关爱年轻人、多关心年轻人、多关爱年轻人,多听听年轻人的想法,多鼓励年轻人健康成长,多支持年轻人投入到创业中去”。根据报告精神地方政府和高校相继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或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近年也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在不断增加。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各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占到在校生的5%左右,而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数量所占的比重则更大。当前,大学生创业热情空前地高涨,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却蕴涵着巨大的风险。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只有2%~3%,远远低于一般企业。在此种背景下,对于大学生开展创业的教育就引起了很多高等院校的重视。
让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激发创业意愿这就是创业教育要做的,也是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创业教育对于更多地培养出具有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为让我国能更快地建设成为创新型的国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创业教育的理念是指导高校进行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现今的很多的高等院校开设的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更倾向于锻炼学生的创业方面的技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转型和升级,创业教育的转型与升级,首先是教育理念的转型与升级,只有指导创业教育的理念得到发展,才能走出当前创业教育面临的一些困境,使我国创业教育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关于创业教育的理念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技能型创业教育,另一种是素质型创业教育。当前我国创业教育的理念总体来看是技能型创业教育,这一指导理念本身存在一些盲目性和功利性,不利于我国创业教育长足发展。素质型创业教育是与技能型创业教育不同的一种教育,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企业家的精神与素质,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与素质。即为素质型创业教育,我们可以概括为是指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具有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素质以及社会责任意识为主要任务的一种综合素质教育。
那么,创业教育的理念应如何重新定位呢?技能型创业教育有哪些局限? 技能型的创业教育和素质型创业教育有什么不同呢?素质型创业教育要如何实现呢?这种教育方式能给我国的创业教育带来哪些变化?本研究主张的素质型大学生创业教育方式就是想理清这些问题,为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2 研究的目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全球化脚步的加快,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由原来更多看中的专业对口转变为更加看中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价值观。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也需要高等院校也调整出适应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再一味地按照原来的模式埋头教学,而是需要和企业对视,时刻关注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创新和创业教育,多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企业又具有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既能缓解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速发展。所以,本研究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2.1 理论意义
创业需要综合素质,特别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和推广,也没有引起大学生们的重视和关注。本论文试图借鉴国外和我国已有研究在创业教育基本理论、素质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索,以期为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进而拓宽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视野。
2.2 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面对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以及高校学生就业和再就业压力的进一步增大,如何切实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每一个教育者的愿望和责任。研究我国素质型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还能使更多的大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素质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创业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主动调整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所采取的措施,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趋近国际化和大众化背景下开展的综合性素质教育的具体操作和体现,素质型创业教育的研究,对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综合竞争力、全面推进国民综合素质、创建创新型国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3 结束语
所谓素质型创业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注重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即是一种提升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本文从分析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教育现状出发,借鉴相关学科的已有研究成果和分析方法,希望能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谢志远,吕一军,邹良影.大学生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5.
[5] 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 胡解旺,欧清华.大学就业教育论[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7] 谢安邦等.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 彭行荣.创业教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9] 罗天虎.创业学教程[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10] 张喜梅,吕雅文.大学生创业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经济学专业 实践教学管理
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在地方原有专科学校合并整合的基础上成立的教学型、地方性本科院校。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市场需求,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为“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性”,且逐渐认识到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区别于研究型人才的重要特征,也是其重要优势所在,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由于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办学历史较短,与全国性重点院校相比,在教学资源、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生源等各个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经济学专业又是新建本科院校的新专业,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还缺乏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目前尚处在探索摸索的过程中。本文就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管理问题作探讨。
一、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多样化的实践教学逐步开展起来。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逐渐清晰,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得到校、院领导及任课教师的普遍重视,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从课堂到课外逐步开展起来。陇东学院经济学专业除了加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毕业实习工作之外,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实施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同时开设了电算会计、会计手工模拟、ERP沙盘模拟等实验实训课程。在课外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挑战杯”竞赛等各类学科竞赛、经济学专业知识竞赛、顶岗实习等活动,引导学生参加会计、银行及证券等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
2.硬件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逐步建起了经济学专业实验室。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在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硬件建设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了经济学专业实验室、ERP模拟实验室及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等,使实践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初步满足了一些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需要,使得电算会计、会计手工模拟、ERP模拟实验等课程有条件开设。通过实验及模拟实践教学使学生体验、验证、模拟经济学理论或在仿真的环境中进行专业实训或生产经营决策。
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不断尝试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多途径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比如地处陕甘宁革命老区的新建本科院校陇东学院的经济学专业已与海通证券和华龙证券公司营业部、建设银行庆阳分行、农产品有限公司、街道办事处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初步搭建了校地、校企合作平台。并聘请证券公司证券分析师、商业银行高级经济师为学生举办有关专题讲座,增进学生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实践教学基地为经济学专业学生开展相关课程见习、社会实践及毕业实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4.实践教学管理逐步加强,制度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逐步开展,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校及学院两级均意识到了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性,针对一些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指导与答辩工作提出了具体、规范的要求。制定了经济学专业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等,保障了相关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行。
二、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仍然处于零散的、片断的状态,实践教学内容不成体系。
尽管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已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逐步开展起来,但无论是实践教学课程、实践项目设置还是实践内容、实践环节都缺乏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的统筹规划和宏观设计,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科学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利于提升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2.实践教学资源短缺,经费投入不足。
新建本科院校成立时间较短,本身经费紧缺,加之经济学专业又是新建本科院校的新专业,实验实践教学设施全部需要新建。随着学校规模迅速扩大,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经费来源单一,相对于急剧扩大的实验实践教学软硬件需求,学校经费投入一时满足不了需要,影响了一些课程的模拟实验及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3.实践教学考核、监控管理制度不完善,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
随着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力度的不断加大,建立了相关的实践教学制度,但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质量监控制度还很不完善,学校制定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理工科和师范类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而对于属于文科性质的经济学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缺乏操作性。经济学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无法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出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挫伤了教师钻研、设计和指导实验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尤其对于一些综合性强、难度较大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发挥重要作用的实验实践教学项目,缺乏教师激励机制,打消了教师参与研发的积极性。
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没有找到校企合作的利益共盈点。
尽管通过多方协商,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初步建立了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实践教学基地仅限于本地,由于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企业自身规模较小,技术管理水平不高,容纳量有限,目前只限于接纳学生毕业实习,更高层次的合作受到极大限制。而其他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及相关的事业单位出于对实习学生的安全考虑及怕麻烦、担心泄露财务、商业信息等思想的影响,对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还没有找到与企业合作的利益共赢点。
5.师资队伍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双师型”教师紧缺。
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普遍没有专职的实验教师,任课教师大多缺少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专业理论功底较扎实,但自身实践经验不足。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搞好实验、实践教学的良好愿望,但缺乏实践教学能力和经验。由于实验经济学的兴起也是近年的事情,所以,教师普遍没有掌握经济学实验的技能和方法,教师虽有强烈的学习、培训的愿望,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机会,影响了对经济学课程实验的设计和指导及相关课程的开设。另外,由于缺乏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的具体操作流程,课堂教学也讲解不透。
三、改进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思路和建议
1.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新建本科院校在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除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之外,还必须认识到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在实践领域的继续,承担着加深学生对理论的消化、理解,实现从理性的抽象向理性的具体转化和知识意义建构的任务。实验实践教学,既是传授知识和开发锻炼学生能力的过程,又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因此,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教学中坚持知识、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必须适应市场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零散、片断的实践教学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和设计,从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按照知识、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包括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学年论文、模拟实验、仿真实训、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实习等在内的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及实验实践教学项目从简单到复杂,由低到高分层次进行全方位的宏观设计,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学生的大学四年教育之中,贯穿于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贯穿于校内实验、仿真实训和校外实习实践的各个环节,并将实践教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统筹安排和规范管理,使人才培养方案能够全方位地体现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加大实践教学软硬件投入,精打细算提高利用效率。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新建本科院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教学资源紧缺,而有限的资金使得学校的经费使用捉襟见肘。尽管实践教学的投入连年增长,但还是满足不了需求,学校要站在增强人才竞争优势的高度认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实验实践教学投入力度。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实践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可采用租用教学软硬件、优化校内实验实践教学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与企业或政府部门共建实验室、或与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开展资源共享等多途径解决实验实践教学短缺问题,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良好的教学平台。
4.切实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在强化实践教学中,首要的任务是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保障经济学专业各项实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多措并举建设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一是加大经济学专业实验教师的引进力度,充实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保证各类实验课程的开设。二是对现有教师进行实验实践教学方法培训,请一流大学有丰富实验实践教学经验的专家来校专门就实验实践教学方法做专题报告、进行技术培训,并利用购置新软件的契机对教师开展软件应用培训。同时,派出专业任课教师参加实践教学研讨会或到其他院校进修学习。三是鼓励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丰富实践工作经验,激励教师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实践交流,提高教师自身实践素质。四是聘请经济管理部门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的高职称、高学历专业人员担任校内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并与相关专业任课教师结成对子对学生进行指导,由校外专业人员一对一地对专业任课教师进行传帮带,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5.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创新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
新建本科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必须坚持互惠互利、双向共赢的原则,学校除了安排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践之外,要加强与企业全方位的合作交流。一是聘请企业高级业务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长期兼任校内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开展校内仿真模拟实训、创业就业项目规划大赛等活动,使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实践前沿。二是加强信息交流,及时掌握企业和市场对经济学专业人才需求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使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项目等方面能适应市场需求,增强所培养人才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三是学校利用自身的师资、科研优势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员工培训、市场分析与预测、产品和服务营销方案设计等,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四是开展课题合作研究,对于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经营和技术难题,校企可开展合作研究,发挥各自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为教师课堂教学积累生动案例。五是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企业可以利用学校的实验教学设施开展课题研究和员工培训,学校也可利用企业的科研平台、员工培训资源等为教师提供科研便利,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
6.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为了切实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教学管理机制应与理论教学管理机制一样,包括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实践教学考核激励等机制,对于实验实践教学的运行情况、运行质量、运行效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健全的管理制度对实验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相关教学人员的职责做出明确规定,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实践教学业绩纳入教师职称晋升、绩效考评体系,激励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积极研发综合性、创新性、符合新建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验实践教学项目,将实验实践教学推向更高水平,提高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曾小彬.深化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1-3.
【论文摘要】独立学院大学生中存在有职业意识淡薄、职业发展短视、职业理想功利方面问题。教育者应以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为契机,教育和帮助大学生培养职业规划意识,确立长期的职业发展过程,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职业价值观教育是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核心,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独立学院开设十多年里,它所培养的毕业生质量和就业情况如何,一直是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对独立学院培养的毕业生的一次重大考验。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他们的职业认识和职业动机,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活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职业价值观不仅决定了他们的择业行为,而且对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乃至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拟湖南某地三所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大学生为对象,从职业规划方面探讨其职业价值观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
一、职业规划上的轻视性
职业规划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从事职业和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目标,及对一项职业和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成就期望。它是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应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困难开设的一门新课程,目的是让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充分认识和了解自我,掌握社会对自己所学专业的需求状况和入职规格,通过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拓展个人能力,为将来能顺利融入社会而进行的一项价值观念改造和行动计划。
大学生进入高校前很少涉及职业教育,职业意识缺乏,因而有强化职业意识、提高职业认知,做好职业规划的必要性。但调查显示,仅有1%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了认真的职业规划。19%的大学生有过简单的规划,80%的大学生没有规划。问及没有规划的原因,大部分认为,一是写纸上的计划约束了自己的自由,完成不了,二是只要专业成绩合格、顺利毕业了,就能找到工作,有没有职业规划无所谓。很显然,大一新生缺乏大四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压力,轻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最终导致的后果是,少数有职业规划并严格按规划行动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在毕业时能顺利实现自己的求职目标,轻视职业规划的独立学院大学生大多重蹈上届毕业生的覆辙。
二、职业发展中的短视性
大学生由于社会经历的缺乏,对职业的了解多来自于父母、亲人、或报纸、网络等媒体介绍,不能真正全面了解职业本身,因而在职业选择中,多被职业的外在性所吸引,如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据调查,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收入”和“工作环境”,而对“个人事业成就”和“专业对口”的追求则放在较次要地位。众多大学生愿意放弃薪金一般、专业对口的职业,而选择专业不对口,但薪金高的职业。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个人家庭经济状况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缺乏中长期规划,为追求经济效益、急切改变家庭或个人处境而舍本逐末。殊不知,每种职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短处,如政府事业单位能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但生活沉闷、个人发展空间相对狭小;而生产企业单位虽然劳动强度大,但个人成长迅速,发展潜力巨大等等。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职业的发展变化也在加速,曾经冷门的职业变为了热门,而炙手可热的专业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而出现就业的激烈竞争,开始变冷。因此,职业发展中的短视性,使许多大学生不能理性择业,不能按照所学所长择业,而是跟风走,哪行赚钱入哪行。工作三五个月或一年半载后,见异思迁,频频跳槽。这不仅导致一些行业的人才高消费甚至浪费,也使大学生抑制了自我的发展,为以后的职业生活留下了不稳定的因素。
三、职业理想上的功利性
独立学院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城镇,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在职业目标的选择上,有着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当在问卷中问及“您求职的月收入目标是多少”时,71%的学生选择2000-3000元,20%的学生选择3000-4000元,6%的学生选择4000元以上,3%的学生选择2000元以内。当问及“选择职业时,您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时,其中67%的学生选择“职业收入高”,问及“毕业后您最愿意去的地域”时,55%的学生选择“东部沿海发达城市”,40%的学生选择“中部大中城市”。独立学院大学生在择业时看重经济报酬的倾向不但日益明显,而且大大超越实际薪酬水平。调查中问及“如果你的择业目标没有实现,你将怎么做”时,32%的大学生回答“打工,以后再说”,只有16%的同学回答“调整一下目标高度,先干着,找机会再走”。而在工作地点的选择上,独立学院大学生较多地倾向于留在工作环境好的大城市和地理位置好、生活条件优厚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调查显示,在大学生的内心深处,他们理想的择业地点是深圳、广州、上海等一线大城市,但激烈的竞争下,不得不放弃第一线大城市,改为一线周边的二线、三线城市或内地省会城市。当前,大城市对年轻毕业生的吸引力依然巨大,而到边远地区就业和回较闭塞落后生源地就业的大学生是极其不情愿的。有些大学生明知自己在大城市难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但依然决然地要去尝试几年,不能生存了再回生源地,可谓不到黄河心不死。当大学生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时,往往选择了那些能迅速使自己的知识化为金钱的单位,而忽视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这种商品化的择业趋向正日益影响着独立学院大学生。
通过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价值观问题的调查分析,我们看到,许多独立学院大学生在职业规划、职业发展和职业理想上存在着价值观取向的重大误区。如何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在职业规划方面的错误,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加强职业规划意识教育、明确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首先,教育工作者应重视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目前,虽然教育部已经明确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但大多高校仅将它排为选修课或素质教育课,并没有意识到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特别是独立学院,从上到下关注的是招生任务的完成,而不是毕业生就业数量与质量的提高。因而安排担任职业规划课程教学的老师大多是兼职教师或管理人员。学校不重视、教师走过场,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从何谈起?
其次,应强化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教育。独立学院应培训专业的职业规划课程教师,开设专业的职业规划工作坊,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教学和个案制作,让大学生参与到职业规划的实践过程中去,切身体会到职业规划的意义所在。哈佛商学院曾做过一项抽样调查,问学生十年后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100%的人选择在商场上拥有财富、成就和影响力。但是他们中只有10%的恩写下目标并做了规划。十年后,调查小组追踪发现,那10%为自己订下目标、作好规划的人,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是全部受访者的96%。很多事实证明,不少人由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毫无规划,如大海孤舟、方向不定、目标不明,致使工作毫无建树。历史上很多事业失败者,并不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与能力,主要在于他们没有对职业进行规划,没有找到适合他们发展的职业目标与发展机会。可见,职业规划对于成就人生事业至关重要。
第三,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应贯穿始终。当前,很多独立学院对大学新生入学时都进行了职业规划教育,但学生是否从思想观念上接受了,是否落实到行动中去了,却无人理睬。因而,要真正实现职业规划教育长期有效,必须有专人跟踪落实,并对大学各个年级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检查指导,实现职业规划教育的针对性和持续性。独立学院还可经常性的组织职业规划设计大赛,使职业规划意识深入人心。
2.倡导脚踏实地、勤奋拼搏精神,确定职业规划的长期性
当前社会追名逐利、急功近利之风甚兴,从国家公务员、专家学者到普通民众,都受利益驱使之累。不论是名人还是草根,利用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为赚取大众眼球而作秀者不乏其人。受此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大学生也变得越来越浮躁、轻狂。学业上无心念书,干工作拈轻怕重,求职时这山望着那山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和社会风气影响,普遍缺乏艰苦朴素、勤奋进取精神,因而在职业规划中没有做好长期性、职业发展中没有面对曲折性的思想准备。哈佛大学的爱德华.班菲德(Edwant.Barfield)博士对美国社会进步动力的研究发现,那些成功的人往往都是有长期时间观念的人。他们在做每天、每周、每月活动规划时,都会用长期的观点去考量。他们会规划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未来计划。他们分配资源或做决策都是基于他们预期自己在几年后的地位而定。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刚刚跨入社会的职场人士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职业规划的长期性,是未来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做的是哪一行,若想出类拔萃,就一定要有全身心投入三五年的准备。对于独立学院大学生而言,做好长期规划、甚至终生规划,不在乎一时之得失,对未来的个人发展和事业成功至关重要。
3.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在不断追求和超越中享受人生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选择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
俄国的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人生发展的目标是通过职业理想来确立,并最终通过职业理想来实现。职业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参照系的作用,它指导并调整着我们的职业活动。当一个人在工作中偏离了理想目标时,职业理想就会发挥纠偏作用,尤其是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阻力时,如果没有职业理想的支撑,人就会心灰意冷、丧失斗志。当很多求职者被问到“职业理想”的时候,给出的答案是:月薪过万,或者进入全球500强企业。在这些人看来,理想就是实现某些物质利益,比如钱、名誉或者地位。微软亚洲区总裁李书复的一位同事,在认为自己赚够了钱之后,说了声“拜拜”就去享受他的环球旅行了。当时他才三十多岁。然而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当初的决定是错的,他不用担心温饱,但并不快乐。因为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工作的过程,而不是由它获得的报酬。如果大学生只把自己的职业理想定位在找个“好单位、好工作”上,即便是将来有实现的可能,也不能算是崇高的职业理想,因为,这样的理想一旦实现,他就会不思进取,甚至虚度年华。所以,独立学院大学生在确立职业理想时要考虑到这个前提:高薪并不等于职业理想。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钱,而在于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一些研究告诉我们,那些追求理想的人,在多年以后比那些只追求金钱的人会赚到更多钱。因此,独立学院大学生在确定职业理想是应记住这句话:事业比金钱重要,机会比安稳重要,未来比今天重要。
总之,独立学院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淡薄、职业发展短视、职业理想功利,这种倾向占有相当比例。教育者应以开展职业规划教育为切入口,教育和帮助帮助大学生及早培养职业规划意识,确立长期的职业发展过程与远大的职业理想,引导大学生立足现实,及时调整择业目标,转变就业观念,把个人理想、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利益、民族振兴紧密结合起来,树立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高尚的职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游富英,毕慧敏.新建本科院校化学系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科技教育创新,2008,20.
[2]李红.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高校价值观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3]贺拥军,周小李.浅析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J].当代教育论坛,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