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0: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信息安全毕业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Internet服务应用编程接口信息安全性Internet信息服务
一、引言
信息安全包括防止系统存储和传输的信息被故意或偶然地非授权泄露、更改、破坏或被非法的系统辩识和控制,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和可控性。目前信息传输的途径主要是网络,随着网络的开放性、互连性和共享性程度的扩大,使得网络的安全问题变得更加突出,成为信息安全的重要环节[1]。
在以WindowsNT(包括WindowsNT4.0,Windows2000Server系列,windowsServer2003)为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上通过Internet信息服务器(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IIS)程序为客户的请求提供服务。维护IIS信息安全的方法包括公共网关接口(CommonGatewayInterface,CGI),Internet服务应用编程接口(InternetServerAPI,ISAPI)的过滤器(Filter)程序和安全套接字(SecuritySocketLayer,SSL)等。CGI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实现基于IIS的信息存储和传输的安全,用CGI编制的程序由IIS调用,但运行在自己的进程内,所以其运行的速度较慢。ISAPIFilter主要实现信息存储的安全,是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封装,直接运行在IIS进程内,运行速度较快。SSL可以用于信息传输的安全,直接集成在IIS中。将ISAPIFilter和SSL结合即可达到信息存储和传输的安全,本文即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基于IIS的信息安全。
二、ISAPIFilter的作用机制
ISAPI是微软提供的基于WindowsNT(包括WindowsNT4.0,Windows2000Server系列,windowsServer2003)的Internet编程接口,利用ISAPI编制的应用程序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封装,直接运行在IIS进程中。ISAPI实现的应用程序包括扩展和过滤器两种形式,ISAPI扩展可以响应客户的请求,执行特殊的功能,而过滤器可以实现数据压缩、重定向、加密和身份验证等功能[2]。
图1过滤器的作用机制
ISAPI过滤器运行在IIS的前端,可以处理IIS提供的每一步服务。ISAPI过滤器的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过滤器在IIS进程启动时装载,并运行GetFilterVison函数,GetFilterVison函数的目的是设置过滤器的优先级并将事件通知的关注点注册到过滤器。当系统中存在多个过滤器时需要通过设置优先级确定过滤器的执行顺序,而事件通知的关注点是过滤器可以处理的服务。当客户请求服务时,IIS首先启动过滤器程序,然后根据过滤器注册的关注点调用过滤器实现的事件处理函数。
三、ISAPI过滤器实现信息存储安全
通过ISAPI过滤器可以对客户的身份进行验证,控制访问的客户,从而实现系统存储的信息安全。在ISAPI过滤器中,验证客户身份需要注册的事件关注点是SF_AUTHENTICATION事件,相应的事件处理函数是OnAuthentication。客户在提交访问后,IIS启动新的线程为客户提供服务,在IIS线程验证客户的身份前会首先查看过滤器中有无SF_AUTHENTICATION事件关注点,若有,则执行过滤器的OnAuthentication函数。所以可以通过OnAuthentication函数在IIS线程前对客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图2身份验证过滤器基本架构
IIS以HTTP的挑战/响应机制结合WindowsNT(包括WindowsNT4.0,Windows2000Server系列,windowsServer2003)的用户数据库验证客户的身份,而WindowsNT(包括WindowsNT4.0,Windows2000Server系列,windowsServer2003)的用户数目是有限的,并且直接以NT用户访问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所以在过滤器中引入专用的用户访问数据库,数据库中包含客户的密码和用户名以及对应的系统密码和用户名身份验证过滤器的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
客户匿名访问时,过滤器直接返回,保证客户可以访问非保密的资源。当客户非匿名访问时,过滤器查找用户数据库,找到对应的系统密码和用户名,并替代客户的密码和用户名,然后在IIS中用替换的系统密码和用户名对客户的身份进行验证。采用这种方法使得客户输入的密码和用户名并不是系统真正的密码和用户名,既保证了客户的数量又保护了系统的安全。
ISAPI身份验证过滤器运行在多线程的IIS进程中,每一个线程都将调用过滤器程序,而与数据库的连接很占系统的资源,当访问的客户超过一定的数量时,可能会导致系统的崩溃。在实现时可以通过一段缓存解决这个问题,具体方法是过滤器装载时在内存中开辟一段空间,用以保存近来访问服务器的客户的密码和用户名以及对应的系统密码和用户名。在客户访问时,过滤器先查找缓存中有无客户的密码和用户名,若没有再查找数据库,并将查找到的内容写入缓存中,由于查找缓存的时间及占用的资源远远小于对数据库的查找,所以可以大大提高过滤器的执行效率。
ISAPI过滤器实现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是内存泄漏和多线程。避免的方法在于选择支持多线程的数据库,并且保证缓存的单线程访问以及释放占用的内存。
四、SSL实现信息传输安全
图3SSL会话过程
在Internet传输的所有数据都暴露于任何网络客户面前,任何对通信进行监测的人都可以对通信的数据进行截取和修改。保证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在于防止网络的监听和篡改。SSL技术为应用层间数据通信提供安全的途径,它位于可靠的传输层之上,为高层的应用提供透明的服务,保证传输信息的隐私性、可靠性和用户的非否认性。
SSL通信分两个阶段:连接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在连接阶段,建立安全连接,一旦算法达成协议,就交换密钥,接着验证身份,然后开始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阶段,信息传输到SSL时通过加密或解密后向下或向上传输。SSL要求在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通信渠道,通信渠道的建立通过客户与服务器的握手来完成。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
客户和服务器之间通过相互询问确定最终的加密算法。询问信息提供了建立安全渠道的重要信息。服务器端通过证书确定客户的身份,然后发出确认和结束信息结束握手阶段,开始正常的数据传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分解为许多信息,同时用会话密钥加密并使用数字签名。接收端在试图解密数据之前首先要验证数字签名[2]。
在IIS中可以方便的通过SSL建立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服务器建立SSL链接之前必须安装证书。证书可以使用MicrosoftCertificateServer生成。新密钥的创建通过IIS密钥管理器完成,它会根据向导自动请求服务器上安装的CertificateServer生成证书。在密钥建成后需要通过IIS的控制台配置SSL,可以配置的选项包括密钥设置、是否要求客户端证书以及客户端证书映射等。在这些设置完成后就可以实现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五、结束语
以ISAPI过滤器程序保护系统存储信息安全的方法,采用DLL的形式运行在IIS进程中,可以通过用户数据库和缓存扩充用户的数量并提高过滤器运行的效率。用SSL保护信息传输的安全是目前常用的也是较好的方法之一。本文将二者结合给出了基于IIS进程的信息安全策略,通过作者在实际应用中的检验,确定了方案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随着21世纪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网络会计慢慢兴起,并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会计网络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的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在重整的现代会计基础上,建立信息技术与会计学科高度融合的,充分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会计网络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会计核算顺应信息化发展对传统会计进行变革的必然结果,而且是企业生存发展的迫切要求。会计网络化不仅能够促进企业重新考虑自己的信息化战略,还能提高企业各层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和会计知识管理的水平,并且为企业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参考,提高对竞争环境的快速反应的能力。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网络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网络化对它所处社会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会计的特点及优势,阐述了网络会计的意义,重点分析了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对网络会计前景的展望做了一些探讨。
二、毕业设计(论文)结构的初步设计和进度计划:
论文的初步设计:
一、网络会计的概述
二、我国网络会计发展的特点及优势
(一)核算的充分性和信息的无纸性 (二)信息处理、披露和使用的及时性
(三)会计信息的获取更具针对性
三、网络会计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信息在传递中存在问题 1。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2。财务机密的保密性 3。会计信息是否被篡改
(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存在隐患
1。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性 2。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三)对会计软件的新要求
1。对会计软件开发的要求 2。会计软件运行环境的要求
四、应对网络会计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立法工作 (二)健全内部控制 第一,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
第二,做好日常操作管理 第三,做好会计档案管理。
(三)从技术上,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一,系统容错处理。
第二,安全管理体制。 第三,安全保密技术。 第四,为防止非法用户对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的入侵,可以采取端口技术和防火墙技术。 (四)加强网络会计信息安全控制措施 (五)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大批复合型的会计人才
五、结论
六、致谢
三。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选题困难:平时较少关注会计信息,对会计热点问题了解较少,对于论文题目的难易程度和范围自己不好控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各方面的信息,综合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大致上拟定几个题目,再请教老师,从中挑选一个适合的论文题目。
2、搜集资料:我国网络会计相对是一个比较新的会计领域,在这方面,会计界学者的研究还是比较有限的,资料搜集比较有难度,需要从多种渠道收集,上图书馆借阅相关图书,上中国知网搜索有关我国网络会计的相关资料,咨询专业老师获取相关建议。
3、毕业论文格式不熟悉:毕业论文对格式有着很高的要求,第一次写毕业论文,对格式很不熟悉,请教上一届的学长姐的同时上学校网上查找相关毕业论文格式的资料,另一方面在网上下载范文作为参考。
四、进度计划:(包括时间划分和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
总体安排:
首先与导师商定论文选题,之后就此选题到图书馆和网上进行资料收集,拟出论文提纲,再根据提纲完成论文初稿,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最后定稿。
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8—15至2019—11—8)
第二阶段:构建本论文的目标体系,设计内容,选择实施方法和途径(2019—11—9至2019—11—30)
第三阶段:完成初稿(2019—12—1——2019—12—31)
第四阶段:请指导教师审核初稿并征求意见(2019—1—1至2019—1—20)
第五阶段:修改论文初稿,完成二稿,请指导教师审核校阅(2019—1—20至2019—4—30)
第六阶段:毕业论文定稿并誊正(2019—5—1——2019—6—1)
第七阶段:毕业论文答辩(2019—6—8左右)
五、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许永斌。电子商务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9。
[2]胡华。网络安全与会计控制。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9。
[3]岳和平。网络化对未来会计工作产生的影响。太原科技,2019(3)。
[4]张英明。IT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中国会计电算化,2019(1)。
[5]姚友胜。基于网络的企业内部控制及要素特征[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6)。
[6]崔晓清。21世纪网络会计[J]。财务与会计,2019(4)。
[7]姚止海。网络时代挑战传统会计[J]。财务与会计,2019(4)。
[8]张前。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J]。广西会计,2019。
网络技术专业主要培养面向信息系统集成、信息安全产品及应用软件开发、信息工程监理、IT产品销售与服务的企业,以及一般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部门,在生产、管理及服务第一线从事网络建设、管理、应用开发与技术服务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2 我院网络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我院网络专业毕业设计安排在学生大三第一学期的最后一个月,毕业设计完成后,学生将进入实习岗位,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题目后,经过选题、查阅资料、撰写初稿、修改完善、最后答辩等过程完成毕业设计,学生在这学期心思逐渐向就业方向转移,学生因为就业实习问题而心绪不宁,整个设计过程中无法集中精力完成,最终导致毕业设计草草完成,没有创新之处。
3 我院网络专业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3.1 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
网络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学生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很好的完成毕业设计,将毕业设计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的最后一个月,学生无很好的网络工程实践经验,一个月的时间安排完成毕业设计时间紧张。
3.2 毕业设计选题不合理
选题阶段大部分人对自己所选的课题不太理解,不知道从哪入手,于是就抱着应付的态度,到最后胡乱拼凑,课题太大、未细化,课题创新性不强。
3.3 缺少毕业设计进度安排
由于学生自主性差,如果没有合理的毕业设计进度安排,时间就会被浪费,有了计划,再加上指导老师的监督,学生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来进行毕业设计的开发,有问题及时给学生以指导,引导他们面对问题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自己的信心和决心。
3.4 毕业设计格式不符合要求
论文格式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未按学院毕业设计要求进行字体、段落设置,未按要求对图标、编号进行设置,未进行自动生成目录,未设计正文从起始页开始,未进行页眉和页脚设置,论文无参考文献,导致论文格式混乱。
3.5 毕业设计指导不及时
由于部分指导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法及时解决学生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加上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毕业设计不耐心辅导,专业知识不丰富,科研能力欠缺,且教师缺乏实践锻炼,使论文指导工作无法深入到实处。
3.6 毕业设计水平不高
大部分学生科研和写作能力差,在网络发展的今天,学生直接从网络下载相关文献,对查阅的资料未进行任何修改,直接进行复制粘贴,导致学生一两天就完成毕业设计,设计完成水平不高,易出现字数不符合要求、书面表达缺乏逻辑、不流畅、课题与内容不符、论文论证缺乏理论与事实根据等问题。
4 对我院网络专业毕业设计的建议
4.1 合理安排教学计划
由于毕业设计的内容是要求学生根据专业实习的企业和岗位情况,撰写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案例,分析其原因,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这本身就要求学生必须已经在实习岗位上,而且要认真观察和体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制定者要充分考虑时间安排,建议把毕业设计与专业实习同步,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完成后再进行毕业设计答辩。
4.2 合理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第一步,对毕业设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我院网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将网络专业的设计题目主要分成网站设计、网络设计两大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对题目进行充分的介绍,便于学生拿到题目后,进行细化,结合典型实例进行设计。
4.3 合理制定进度安排
选题完成后,根据毕业设计安排的时间,对查阅资料、撰写初稿、完善修订等环节制定合理的进度安排,有了进度安排制约,学生可根据进度安排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任务,同时指导老师也可通过进度安排进行监督和指导。
4.4 加强设计格式要求
为了使所有学生的设计格式统一,学院可制定统一毕业设计格式,对毕业设计所涉及的字体、字号、段落、摘要、关键词、目录、参考文献等内容进行统一要求,同时,由于学生都是大一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文字的排版知识,到大三阶段可能有所遗忘,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毕业设计,讲解一个具体实例,让学生掌握毕业设计的排版方式,保证设计的格式符合要求。
4.5 加强指导教师管理
选择责任性强的教师承担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毕业设计前,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参与科研项目开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支持教师攻读硕士或是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毕业设计指导能力。
4.6 提高毕业设计水平
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充分参与毕业设计实践,通过岗位实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从开题报告、毕业设计的期中检查、论文格式要求、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要求,客观公正的对论文进行评价,对抄袭论文的现象进行严格处理,对不认真负责,应付毕业设计的学生,可暂缓通过,安排二次答辩,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水平。
高职院校网络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还应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教学是对高职学生学习成果、综合能力和自身素质的综合检验,也是对学院及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全面检验,应进一步加强高职网络专业毕业设计要求,促进高职网络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连连.关于高职高专毕业论文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1,10.
[2]武威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武威职业学院.2012,5.
1.合作的两百多家外文普刊被多家知名收据库收录。可以安排经济、教育、计算机、医学、人文社科等多方面优质稿件。
操作快,效率高。
2.并且现与多家国家级出版社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且可以提供书稿校对,出版、排版设计、印刷装订等服务。
3.诚招一些重点课题项目的主持人和参与人。本网站拥有丰富的媒体资源,提供迅速快捷的等服务.
本站收藏和推荐的期刊杂志全部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可以查到的正规省级以上刊物,均同时具有CN刊号和ISSN刊号,发表程序正规,信息安全,有效保障作者的合法版权。所有稿件只向合法正规的期刊推荐发表。而绝非香港刊号、盗版、增刊、论文集等之类的非正规(非法)出版物,评职称、申请学位绝对管用,来稿会在三个工作日之内给您回复,有效期十五天,三日内未收到回复,可以另投他处.
中国 程序:1、投稿、审稿;2、告知杂志相关情况并核实刊号等;3、支付版面费用;4、发送用稿通知;5、邮寄杂志。
职称论文 毕业论文 论文投稿:
投稿信箱:lunwenchina@126.com
联系电话:15295038855 万老师
中国网友情提醒和免责申明:
大学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培养人一直是大家争论不休的问题。实际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十几年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不足5%,推行的是“精英教育”。然而从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至今,大学当前的毛入学率已经超过了20%,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的培养目标一定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如果定位不准确就会误人子弟。从社会的各行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看,体现了多样化的特点,企业和相关单位不仅需要研究型、设计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应用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开发型的人才,而且需要维护型、服务型、操作型的人才。既然社会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每一个大学培养目标的定位也有必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重新考虑。在现阶段大学的信息技术类学科应该以社会的“市场需求”为导向,去培养、并主要向社会输送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他们既是社会信息化的具体实践者,又可以成为普及信息化技术的教育工作者。
以前的高校毕业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毕业后学校就不管了,但现在存在这样的问题:如果学生所学的内容和他所具有的能力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就“嫁”不出去!大学其实也是一个“制造企业”,教学计划设计了这个“制造企业”的“生产线”,毕业的学生就是这个“企业”的“产品”。市场是残酷的,假如一个企业的产品卖不掉,企业就要倒闭。学校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以后就没有人愿意来读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就会渐渐消亡。因而对每个院校来说,衡量信息技术专业办得好不好的因素虽然有很多,但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指标确是每个学校都应该重视的。这两个指标就是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和第一次签约工资额。如果一个学校的信息技术类专业这两个指标都很高,就说明这个专业是办得成功的。据统计目前全国有近800所高等院校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相近专业(如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是全国所有工科专业中最庞大的一个专业,以前由于这类专业的通用性特点,加上许多IT企业又处在扩张期,学生的就业情况还过得去,但近年来信息技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并不乐观,特别是今年的情况更差。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学校没有在培养目标上准确定位。例如有些高校还是将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本科教育定位于所谓“培养研究型人才”,把很多时间化在指导学生为“考研”做准备上,他们教学计划的“3+1”模式为3年里把学分修满,最后一年就是让学生复习考研。笔者认为这种教育观念是亟待改进的。原因是一没有考虑当前社会对信息技术类人才的实际需求;二没有对学生的将来准确定位,长期下去就会误人子弟。有些被大家戏称为“考研专业户”的学校为了提高所谓的“就业率”和“考研率”,教学计划的目标就锁定在考研。试想,目前各高校招收研究生有一定的限额,这样的学校每一届充其量也只能有30%左右的学生能考上研究生,这个结果使其他70%的学生岂不等于在“陪太子读书”?由于这种错误的指导思想,原来信息技术学科学生应该有的实践开发能力荡然无存,他们在就业方面没有优势,企业也不愿意录用这样的学生。即使是那些考上了研究生的学生,导师们也认为他们“既没有开发能力,也缺乏后劲”。
明确了信息技术类专业应该培养多种包括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后,还要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全面地体现这样的理念。这里涉及到对“教学计划”的整体设计和优化,教育管理者应该考虑如何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等各个方面体现学校的培养目标,缩小毕业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开发能力与企业要求之间的鸿沟,满足将来社会对信息化人才的具体需要。例如,以前计算机系学生的毕业实习时间安排在整个学程的第八学期,这个过程的时间段从当年的2月底、3月初到6月初,和学生论文答辩、离校只有三个多月时间。这期间学生既要准备论文答辩,又有找工作或考研面试的“后顾之忧”,于是三个月的毕业实多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而软件企业非常忙,很多要求赶工,他们不愿意为安排这些学生而腾出价格不菲的办公空间,更不愿意让那些一点儿也上不了手的学生干扰他们工程进行的正常节奏。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我们就应该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做些改变,把有些该精简的课程适当压缩精简,再考虑增加一个短学期,占用暑假一个月时间进行课程学习,争取在第六学期末就把主要课程的学分基本修满,以便在第七学期就可以抽出比较多的时间下企业实习。让学生提前以一个企业“准员工”的身份进入工作岗位,缩短了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鸿沟。实践证明,有很多学生实习了3个月后企业就希望和他签订就业意向合同。当然,在下企业实习以前还应该针对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企业是很现实的,他们最希望大学毕业生到了企业后,既能马上“上岗派用场”又能有比较稳定的时间段完成企业的任务,为企业带来利润。学生的提前实习就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契合点,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实习过程中如果企业对学生有兴趣就可以提出“留用”要求,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在双方都愿意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给企业提出要求,为学生的“毕业论文”项目选题。这样“实习”与“毕业论文”两不误,学生既学到了本领又可以专心做毕业论文,企业也非常满意。
还有个例子,这几年“对日软件外包加工”企业对信息技术开发人员需求量很大,但是国内大学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大部分学习的是英语,懂日语的很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考虑到将来的毕业生应该把加入软件外包企业开发团队作为一个重要的就业途径,于是就在教学计划中增设日语教育,通过强化日语教育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基本达到日语三级基本水平,优秀的能考出日语二级甚至一级的水平。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至少都具有日语三级证书,都能看懂日文的“开发仕样书”,这样的学生大受软件外包企业的欢迎。有几家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甚至每年都把下一年的实习学生也预订了。由于教学管理者的预见和对教学计划的合理优化,使学生在毕业前就有了日语这样一个砝码,就业的天平自然就会向这些学生倾斜。这几年来软件学院毕业生的一次签约率在全校数一数二。即使在今年这样的形势下这个专业的就业率仍居全校第一。一个每年有200左右毕业生的软件工程专业有这样的业绩是不容易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在人才培养方面正确决策是多么重要。
从这些例子,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学历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要注意教学计划的优化,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这就好比企业生产产品一样,适当地改变流水线上的设备和“生产工序”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款式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到“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体系,“学历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整体塑造,它比较强调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今后通过自学的后劲很足;而“培训”则比较强调速成强化,如同汽车的“加油站”,现场加好油当即就可以开车上路。
作为一个在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工作多年的老教师,笔者觉得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在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整体塑造过程中对学生在“做人”方面的教育存在缺失。很多企业的老总都对有这样的感觉,他们认为现在的学生“有知识少文化,有文化少修养,有修养缺诚信”。实际上这是企业界对我们工科类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批评,人们常说“一夜可以造就一个百万富翁,但绝不可能成就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一个人的修养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学校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熏陶和自我塑造,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培养自己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有诚信的人。在现代社会,尤其是信息技术领域,“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如果你“做人”都做不好,那么还有谁肯与你合作呢?
作为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笔者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和四项能力。这四个方面的知识包含“人文社科知识”、“数学物理知识”、“专业知识”和“领域知识”。“人文社科知识”是我们做人的根本。“数学物理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是专业基础的基础。“专业知识”则是体现学科特色的“独门兵器、看家本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知识是所谓的“领域知识”,这是由信息技术行业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很难想象学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去银行工作,但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到银行又可以到医院、钢铁厂、化工厂等各种各样的行业中去。所以信息技术专业的学生还需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必要的“领域知识”。譬如,有人喜欢将来在数字媒体领域工作,可以学一些平面设计、素描和艺术欣赏方面的知识;有人希望将来到银行工作,则可以学一点有关经济方面的知识。如果一个学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领域知识,将来的竞争力一定会比别人强得多。
关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我认为信息技术专业的工科毕业生应该具备“实践开发能力”、“处事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实践开发能力”是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很难想象企业会要一个不会编程、不会写程序文档的学生。“处事能力”则包括对学生“团队精神”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另外一个是所谓的“创新能力”,我们所说的“创新”并不是要学生一定有什么发明创造,而是着重启发他们养成一种“出一些新点子为自己工作服务”的思维习惯。最后还有更重要的是“自学能力”的养成,我们要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学习的能力(从图书文献、互联网及其他企业和人群学习等),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任何技术都是要过时的,信息技术的更新更是比其他学科快得多。只有有了“自学能力”才可以使人及时获取最新的知识,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竞争力。
当我们设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能比较全面地培养学生具备以上四个方面的知识和四项能力,这些学生就能在将来的信息化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专业也会因为这些学生的出色表现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我们也因此会有辛勤耕耘后获得丰收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机制;教学效果
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应用型人才,然而,面临以知识为特征的新经济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变革教学机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努力解决的课题。
一、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特征的转变
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内容相对侧重于政策法规、制度程序和要式凭证等的讲解与掌握,因而其现实性、可操作较强。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更新频率加快了,现行的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日渐明显。为此,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特征应突出为:教学的目的不只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员,而应更加强调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胜任的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
二、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学质量总体上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各院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学生在校人数普遍超过其可容纳能力。院校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普遍堪忧。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应源自教学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不断创新,如果教学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则教学质量的下滑将是长期性的,不可逆转的。对现阶段教学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几个问题及形成原因笔者分析如下:
1.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从总体上来说基本适应未来需要,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财务会计学课程的内容随着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出台,已变得十分庞杂,教师普遍的做法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裁剪,结果是学生不能形成对财务会计学的完整知识体系。
2.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或一般,教学现代化手段使用程度不高。目前财经类专业教学的基本手段主要是教师讲授,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严重不足,院校教学机制中缺乏对教师教学方法改进与提高的督导与激励,从而使得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投人不够,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
3.教材的适用性不强。大多数院校所选用的教材来源不外乎两种情况,即外购和自编。由于财经类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时代感,所以外购的教材在内容上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不适应性。此时,自编教材就显示出其具有的灵活性,但也应看到自编教材的内容更多的出于任课教师的个人选择,导致其适用性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4.考试方式单调,毕业论文敷衍,且严重抄袭他人。财经类专业的课程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单纯的试卷笔答并不能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许多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投入不够,抄袭严重,但仍能轻松过关,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整个学习风气。
5.专业实习效果不佳。目前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实习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各企事业单位出于会计账簿及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不愿让学生实际接触账簿。因此,很多学生根本无法从实习中获得完备有效的实践经验。
(二)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强,但毕业生却倍威信心不足。从总体上讲,人才市场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需求量还是很大的,但从有关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自信心不强。造成这种晴况的直接原因是用人单位对财经类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等等,广大毕业生对此感到压力很大。
(三)教师素质有待迁一步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知识的创新,使得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越发显得迫切。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教师学历水平大多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但很多现职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各院校而成为专业教师的,因而缺乏实践经验。由于财经类专业知识的实践性很强,而许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四)学校学术氛围淡薄,学术研究的动力不足。由于近年来各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致使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整日忙于教学,许多教师都戏称自己成了“上课机器”,对日常的授课质量的保证都感到吃力,更无暇顾及学术研究。另外,一些院校对学术研究重视不够,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任期考核指标中没有学术研究等方面的量化标准,致使很多院校教师的中坚力量缺乏学术研究的动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目前各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整体水平一般,在某些方面甚至令人担忧,财经类专业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提高高等专科院校财经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调整锞程设置,提倡小班教学。专科院校的财经类学生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对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的了解和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财经类学生应使自己培养成动手能力强且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为广泛知识面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各院校应就现行课程设置中不符合这种要求的地方进行改革或调整,譬如合理设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教学总学时的比重,突出专业外语、信息化技术、管理制度等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说明的是,就教学而言,教师授课班级的数量和规模,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每个学生关心照顾的程度的大小。其主要表现在,首先班级数量和规模对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如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在小班级的情感交流比大班级更为有利。其次,班级数量和规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格拉斯一斯密斯曲线表明,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随着教师授课班级数量和规模的缩小而提高,而且当授课的规模缩小到15人以下时,其效果迅速提高。有关研究表明,教小班的教师教学积极性高,精神状态好,更喜欢与学生交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更满意。为此,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尽量以小班授课将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选教材,增加动手能力的考核,强化毕业论文撰写的规范化。针对财经类专业知识的法规性、程序化、实物性的特征,充分注重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使得课堂教学拉进与实务操作的距离,增强教学的现实感和趣味性;教材的选用应注重其内容的时代感和实务上的可操作性(这一点对专科学生尤为重要),同时兼顾学科的理论性和前瞻性;改变课程考核单一的笔试形式,适当增加并逐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测试在课程总评成绩中的比例,这将有利于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和培养。学校应加强毕业论文撰写的管理和规范,严格论文的选题、文献的参考、论文的答辩以及成绩的评定,对不符合论文撰写规范的学生要加强督导。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观念,激霞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兴趣,多渠道改善实习形式,提高实习致果,嘈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自信心。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方面,是要善于引发和激励所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在教学中可多样化作业的类型,特别是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这会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解决实习难问题的方法有:建立实习基地,实施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共建工程;多样化实习形式,如做模拟实验题,案例分析;将实践中的专家、能手请进校园“献身”说法和指导在校学生,等等。另外,在课堂教学以及作业的批改等方面亦可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功效。
关键词:实践教学 改革 创新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实践教学是学生学习专业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适应江苏省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既掌握一定学科领域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又能在本专业范围内承担科学技术任务的复合型人才,从实践教学方法、手段、模式入手,全面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本文仅以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改革为例进行全面总结。
一、传统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模式单一
过去,高校各专业普遍采用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实习和实践操作的时间较少,教学评价也主要是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这样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较弱,难以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2.实践教学手段单一
过去,实践教学以灌输为主,主要是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教师提前规定好实践课程的目的、内容、步骤,学生只需按部就班的完成规定动作,得出预期的结果,就能得到满意的分数。学生的动手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创新性的愿望被日渐销蚀。
3.实践教学设备短缺
高校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无力添置、更新设备,有些设备由于年老失修只能成为摆设,校外实习基地的缺乏或不完善,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
1.开设开放式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在学生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实验设备、仪器的技能基础上,运用某一门课和相关课程的综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式的实验,其训练内容包含多个知识点或涉及多项技术。其目的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设计性实验结合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进行的一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训练。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进行独立思考,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提出理论依据,选择实验仪器,确立观察内容,设想实验结果,实现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要搞好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就必须实行开放性实验教学,创造实验条件,给学生完成实验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在自己有余力的情况下,选有兴趣的方向向纵深发展。优化基础实验与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结构。同时,配套多样化认真严肃的考核程序和实验室的开放的新型的运行模式,通过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此,我校在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通信系统原理、局域网工程、数据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通信、数据库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以及C语言程序设计等专业必修课程开设了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明确实验意义和检测目的, 在教师有限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有步骤、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分小组集体研究、讨论,选出一个恰当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待老师评价其可行性后,由学生自行研究、设计制订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日程的安排、实验中选用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器材准备、源程序的编制、实验步骤地设计等,最终在实验课中按计划实施。从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设备,制定实验步骤,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都给学生预留了足够的自主空间,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局域网工程课程开设的设计、实现、维护和管理各种常用小型局域网的实验,涉及安装和维护各种常用小型局域网的物理设备、配置各种常用小型局域网的TCP/IP参数、配置和维护各种常用小型局域网的文件服务器和打印服务器、配置PC机和各种常用小型局域网连接到Internet等多个步骤。各个步骤相互依赖,学生在完成实验时必须认真仔细操作,其中某一步骤不正确,均可导致实验的失败。一旦实验失败,实验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并证实出错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又如,计算机通信课程,学生通过“高级TCP/IP 分析、数据报结构分析、病毒分析与防御”的系列实验后,将计算机通信技术理论运用于实践,掌握了基本的保障小型局域网信息安全的方法。
再如,计算机图像处理课程开设的医学图像处理实验、指纹识别技术试验、地理信息系统试验,让学生利用网络环境实现图像的采集、变换、压缩、编码、传输、重现、编辑、共享等一系列实验内容,参与了从课题设计、方法选择、器材准备、原程序编制到具体操作、结果分析、方法评价的全过程,对计算机多媒体图像建立与评价有了全面、深刻地认识。
2.更新实验课程内容和开放实验室
多年来,根据教学计划和仪器设备的投入情况,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更新。如通信系统原理、局域网工程、计算机通信课程新开设设计、实现、维护和管理各种常用小型局域网的实验,通过安装和维护各种常用小型局域网的物理设备、配置各种常用小型局域网的TCP/IP参数、配置和维护各种常用小型局域网的服务器、配置入侵检测设备等实践活动,使教学直观化,可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以及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开设多媒体数据处理与管理、指纹识别技术、图像处理、GIS、智能监控系统等新实验,首次将网络平台用于该类课程的实验。同时,实验室在教学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业余时间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学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机会。
3.重视实验总结,提高学习效果
过去学生做完实验,交了实验报告后这个实验就算结束了,很难再有接触的机会。为了使学生对所做的实验有较深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进行了实验课的专题讨论,以学生发言为主,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如在实验课后安排一次实验专题讨论会,让同学回忆前几次实验内容,重温实验的原理、目的、意义,回顾操作程序;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应该怎样正确解决;实验结果如何,如何解释这些结果以及实验的影响因素,应怎样避免和克服等等。学生普遍反映实验收获大,加强了对实验环节的理解,巩固和进一步验证了所学的理论知识,促进了相互交流,互学互助,提高了学习效果。
4.强化毕业论文阶段的综合能力提高
毕业论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服务社会的最后一次模拟演练。强化毕业论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基于前面三个方面的实践改革,学生在完成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实习的同时,一方面及时跟踪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发展,一方面与教师一起工作,学习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的精神。为他们日后走上工作岗位,顺利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目前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增设了部分开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据统计在通信系统原理、局域网工程、计算机通信课程中占40%,在计算机图像处理、C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课程中占35%,在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课程中占30%。以改革创新求发展,实验教学的改革促进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推动教学质量提高,得到学生和学校教学督导组的一致好评。
1.实践教学改革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已掌握的理论知识进一步理解、深化和拓宽
促进了实验技能的提高,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实习基地普遍反映学生上手快,能迅速进入角色,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有较大程度提高。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验前对课题进行文献检索,加强了学生检索文献资料的能力。实验所需仪器和药品自己提交计划、领取,试剂自配,实验进度自己掌握,训练了学生统筹安排实验的能力,并学会如何简便快速、经济有效地完成实验。强化学生系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素质,培养了学生的纵向、横向思维能力。
3.促进了学生创新于产业意识的加强
大学生的实践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而积累的感性材料和实验数据,再经过仔细分析和思考,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
近几年,在学生中各项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和团队精神。2009年,在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大力扶持下,四位志趣相投的大学生创办“南京多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多火网络)”,现为从事南京网站建设,南京网站设计,软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移动客户端开发的技术型公司。学院网站建设是他们接到的第一张订单,目前公司整体运营已经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在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第二届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天融信杯”网络安全技术大赛等各类竞赛中,学生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少大学生通过创新实践教学的培养,公开发表了科研论文,显示了其科技创新的能力。
4.培养了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强化了学生的全局意识,通过实验,对团队协作精神有了新的认识,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更加注重培养与人沟通的能力,通过失败与挫折,可以锻炼学生的探索进取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5.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发挥了良好的补充作用
经过多年的培育,大学生校外科技创新实践基地逐步建立,实践的规模与影响逐渐扩大。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是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与装备优势,有效弥补学院在设备、技术与技术人才方面的不足,构筑大学生实践创新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2012年,为深化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作为江苏省首批20家软件服务外包试点高校之一,我校加紧推进校企联合人才培养计划,在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开展软件服务外包试点工作。我校软件服务外包试点的建立,将深化校企合作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也对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全面合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高教司编.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徐颖强,祁随元.工科院校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的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69-72.
[3] 冯志刚,陈明明.“多学科交叉综合”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3,(4):95-97.
[4] 赵炎.高校应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到重要位置[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0(7):83
[5] 卢雅红,陈启元,汪明朴.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1994-2006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