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20:2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友情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心理;心理困惑;类型;原因;对策建议
大学生谈恋爱是一个较为普遍的校园现象。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9-23岁之间,从生理上看,他们已开始进入性成熟阶段;从心理上看,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上的成人感更加促使他们对爱情的渴望。这个时期的年轻人追求爱情是正常现象。有学者调查统计,大学生中有55.2%的涉足过恋爱。[1]在安徽某高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22.48%大学生正在谈恋爱,有16.76%的学生正在准备谈恋爱。在对待谈恋爱的态度上,有43.43%的学生支持谈恋爱,有51.99%的学生对谈恋爱无所谓,有4.59%的学生反对谈恋爱。在接待学生来访咨询和网上咨询中,有近40%的问题与恋爱有关。由于恋爱困惑而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正常生活与学习。本文结合调查结果对大学恋爱困惑心理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教育策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一、大学生恋爱困惑的类型
1、恋爱中的动机困惑
调查结果中显示有11.9%谈恋爱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和恋爱对象结合,学生恋爱中的动机困惑主要有:(1)内心空虚。大学与中学的学习不同,大学是自主学习,中学则是被动学习。所以,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认为大学生活无聊,成天无事可做,想通过谈恋爱来打发时间。(2)从众心理。看到别的同学都有了对象,觉得很不错,还有的认为“大学不谈恋爱会留下很多遗憾”。(3)攀比心理。同学之间有已经恋爱的,没有谈恋爱同学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看到别人成双成对,心里很羡慕。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条件并不比别人差,如果自己没有,就很没面子。(4)玩乐游戏。大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成熟期,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渴望,一些大学生把谈恋爱作为寻求刺激和新鲜感的一种方式,甚至通过频繁换交往对象,来寻求自我满足感。
2、恋爱中的抉择困惑
大学生在谈恋爱过程存在着抉择困惑,主要有:(1)友情与恋情。两人本是异性好朋友,但是由于交往过密等原因,分不清是友情还是恋情。(2)学习与恋情。一些大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谈恋爱后发现,恋情的维护需要时间和精力,担心继续下去会影响学习,耽误学业;如果断绝关系又舍不得。(3)道德与恋情。恋爱中的人,渴望与对方亲密接触,又担心伤害了对方或者被对方伤害。(4)现实与恋情。有的已经有恋爱对象,但是在大学里又遇到感觉不错的,不知道如何选择;异地恋爱的两个人相隔很远,虽有精神寄托,但是距离使他们进退两难。
3、失恋
大学生由于失恋而产生的问题很多,有些大学生失恋后拒绝和任何异性的接触,但是内心深处又渴望被别人关怀,很矛盾。有的在遭受失恋的打击之后,在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通过逃课、上网等方式寻求自我安慰。
二、大学生恋爱困惑心理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困惑是在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下产生的。
1、个人原因
异往有利于大学生的情感稳定和心理补偿。但是,有些同学却分不清异往和恋爱交往。[2]在异往中,缺乏交往技巧,不能正确处理友谊与爱情的关系。有些大学生把恋爱当成一切,一旦恋爱受挫,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甚至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如自杀等。究其原因,这些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经成熟,但是在心理发展不够成熟,耐挫力低。
2、家庭教育原因
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一方面不少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个性强。另一方面,很多是留守儿童长大的孩子,缺乏家庭教育、父母关爱,在与异往中我行我素,容易产生矛盾与困惑心理。
3、社会环境原因
首先,学生进入大学后处于半独立状态,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其次,大学追求个性发展,校园环境宽松,使他们对恋爱行为的顾虑减少。第三,大学校园是一个男女生集体群居的地方,是一块容易滋生爱情的水土。第四,同学中恋爱风气相互影响,恋爱心理互动感染,增加了恋爱行为的内驱力,但这种内驱力并非完全建立在理智的层面上。第五,大量的影视和网络信息中有关情爱的宣传,刺激、诱导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萌动。
三、处理大学生恋爱困惑心理的建议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对于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但是不提倡不反对不代表不教育不引导。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橱窗、心理健康网站、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宣传。要让学生认识到恋爱不是摆脱内心空虚与寂寞的手段,也不是同学之间相互攀比条件,更不是游戏。所以要理智对待爱情,不盲目追求,理性对待大学生谈恋爱的利弊,树立健康的爱情观。[3]
2、指导学生与异性相处
异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性朋友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与异性间的关系,要做到自然交往、适度交往、真实坦诚、留有余地。[4]特别要正确对待比朋友亲、不及爱情的第四类情感。
3、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业的关系
恋爱是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然而学业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大学生在学校主要任务是学习,应当把学习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只有协调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才能维持双方的恋爱关系。[5][6]无论是在恋中是已经失恋,都不能以荒废学业为代价。对失恋的学生加强心理疏导,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老师或与心理老师联系。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学习生活进行合理规划
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很多学生在学校感到空虚,无事可做,对大学的生活没有积极的规划,总是想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聊之余就想通过恋爱方式来解决,虚耗大学时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同时应加强学风建设,形成认真学习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 刘志翔,毛丹.大学生恋爱同居现象的新特点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5.142-144.
[2] 张兆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恋爱问题及教育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0.23-26.
[3] 马V.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现状及教育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153-154.
[4] 向莉.当代大学生恋爱状况及其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 朱柱,史红选.大学生的恋爱认识误区及思考[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7.01.98-100.
[6] 卜望飞.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一、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关的专著研究
感恩作为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宗教、伦理、文学、教育等领域都可见到感恩思想之光。但对于感恩及感恩教育的专门论述却非常零散,专著稀少。在我国古代,感恩与感恩教育主要以“孝”和“孝道”的表现形式散见于《四书》《五经》、古代诗词、名人家训等中,孝的意义与孝德的培养是主要内容。在当代出现了一些从伦理学方面对感恩进行论述的专著。到目前为止,笔者主要收集了《中学生感恩故事全集》《学会感恩》和《感恩》,主要以伦理故事、哲理小品的形式来诠释感恩;2006年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感恩教育与德育管理手册》一书,详细介绍了感恩教育。
在国外,早期感恩研究主要体现在宗教当中,因为感恩是信教徒宗教活动的主题和宗教生活形式之一。到了近代,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感论》中涉及到了感恩,这是对感恩的世俗研究的开始。他主要分析了感恩的社会意义和感恩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在现代,感恩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出发,提出了感恩的认知情绪理论、情感体验理论、道德情感理论等,阐述了对感恩心理的认识,包括感恩的实质、感恩产生所依赖的条件、感恩的作用等。这些内容在刘建岭的硕士学位论文《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中也有所体现。
二、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关的论文研究
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专门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具有代表性的几篇文章是:华中师范大学何莉的《大学生感恩教育探讨》,西南大学郝大勇的《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河南大学李秋娟的《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华东师范大学范志英的《感恩教育的实践探索――以上海市德州中学为例》,哈尔滨工程大学吴殿峰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陈秀兰的《感恩的缺失与感恩教育的策略》,山东师范大学戚哲民的《当前感恩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等;期刊论文具有代表性的几篇文章是:烟台大学任现品博士的《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该文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理论进行了归纳整理。河南大学的杜建政教授发表了《感戴的道德情感理论》、《感戴研究综述》,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喻文德的《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8期)、胡虹霞的《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第5期)、丰根凤和刘家桂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6期)、梁勤儒等的《丛飞事件的反思从学生工作的角度谈高校的感恩教育》(《青年研究》2006年第2期)等。这些研究大多数停留在研究者对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内容主要聚焦于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的宏观操作部分,对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部分探讨不多。同时实践方面的研究也不够全面、系统,侧重于对宏观策略的研究且表述很笼统,对具体操作的研究较少,对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目标不够明朗,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内容的探讨不够深入。
三、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关的实践研究
在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的前提下,济南大学信息学院在全院学生中开展了“寄一张明信片,打一个问候电话,发一个祝福短信,做一件报恩事,表一份感恩情”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师生参与以及家校互动等多种途径,借助校园环境建设和校本课程开发等手段,对学校感恩教育新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以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教育活动切实将知恩、感恩、报恩内化为稳定的行为习惯和人生品格,自觉做到常惜知恩之遇,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报恩之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也发起“一封家书”活动,让学生家长用最传统的书信方式,提笔给孩子写一封家书,算一笔求学账,诉一段人生经历,寄一份殷切希望。活动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让更多的学生、家长投入到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来,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明白一个人一定要知恩言谢,对给予自己帮助和关爱的人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同时要让教师也深深地体会感恩的必要性,努力地将社会的爱心转化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团委还进行了《在学校集体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感恩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该课题以班级生活和集体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会感恩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学校、社区、家庭为三大环境背景,开展相应的探讨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健全学生的人格。
四、高校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以上对感恩教育的研究、实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学会一定的感恩方式,养成感恩的良好习惯。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但仍存在许多不足:
1.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虽有所认识,但重视程度不够
多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分数、升学率和就业率。中学教育沦为考试工具,大学教育沦为就业工具,社会教育沦为欲望和功利的工具。高校的功能包括教育、科研与服务社会,其中教育是基础,而德育在教育中又处于首要地位。但是一些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感恩教育的实施力度较小,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也未形成“学会感恩”的良好氛围。学生感恩意识缺乏,导致情感冷漠,责任心与协作精神匮乏的现象对于“学校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感恩教育活动化,缺乏系统性
感恩教育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但是教育者往往把感恩教育片面地等同于搞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盲目地顺应潮流、“追赶时髦”,让感恩教育沦为“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的作秀表演,如许多学校不约而同地让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以给父母洗一次脚作为家庭作业等等。教育者在没有讲清感恩活动的精神内涵的情况下盲目让学生“活动”,收不到应有的成效。许多家长甚至感到莫名其妙,认为不过是学校一时心血来潮,使活动的真正意义消解。而学校管理者在总结、评价学校的德育工作时,往往罗列学校搞了哪些感恩教育的活动,这暴露出感恩教育中的短视行为。举办活动不是目的,而应成为教育的手段和渠道之一。在实际情形中,很少有学校把感恩教育活动系统化、序列化并纳入长期规划的,这势必使感恩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削弱了感恩教育在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
3.感恩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备
对大学生感恩教育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评价体系,致使感恩教育难以落到实处。有的学生本来有较高的道德内省意识,在思想上认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当他们看到忘恩负义的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时,原有的道德意识就会发生动摇,进而放弃了对他人感恩。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将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处于失范状态,使感恩教育很难在大学生的心灵中引起震撼。
4.感恩教育流于形式
【关键词】 高校;女大学生;爱的教育;意义;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作为未来知识女性的代表,今天的女大学生终将成为活跃在社会各界的精英女性,同样也将为人妻为人母。她们以不同的人格特征和道德情感影响着丈夫并教育着儿女。整个社会对女大学生寄予了厚望,她们璀璨夺目备受全社会的关注。而在大学期间女大学生对爱的不同领悟、不同选择、不同体验将塑造和改变着她们的人格气质、性格爱好,甚至影响她们今后的人生。因此,对当代女大学生的教育显现出不可忽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研究调查对象及方法
为真实了解女大学生的对于爱的智慧的理解,本研究针对当前高校女大学生在恋爱观问题及人际交往困扰等问题,编制了三份调查问卷,主要包括:“爱的智慧”开放式问卷、大学生恋爱观[1]以及大学生人际关系诊断表。本次调查以高校某学院女大学生作为主要调查对象,主要采用问卷法兼访谈法,利用百分比的方式及词频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
二、女大学生恋爱观及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分析
1、爱的智慧的分析
通过对当代女大学生对“爱的智慧”的理解,分析得出在开放式问卷中,通过开放式问题“你觉得爱的智慧包括什么,哪个最重要?”中的得出恋爱和人际交往的词频出现率最高,分别占94.1%和95.2%。
2、女大学生恋爱观分析
在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中,针对择偶取向、恋爱动机、依恋方式、恋爱中的四个方面对问卷进行了设计,编制了共60个题项的初测问卷。所有项目采用李克特式五点记分制,并且采用单选形式,其中“非常重要”记5分,“比较重要”记4分,“一般”记3分,“比较不重要”记2分,“不重要”记1分。
表1 择偶取向
因素 A2 A7 A9 A11 A3 A13
总积分 544 544 542 340 356 204
百分比 81.14% 81.14% 80.10% 50.75% 53.13% 30.45%
表1的结果显示,当代女大学生在恋爱中最看重A2能对我好、A7人品及A9两人感情这三个因素,而最不看重的因素为A11家庭社会地位、A3家庭经济条件及A3是否是学生干部。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指出,男性在择偶上比女性更倾向于“以貌取人”,即对方的相貌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女性则更倾向于两人的感情、男性的付出、对方的人品、事业心等条件,这与本次调查结果一致[2]。
在恋爱中的中B2当我了解对方曾有过,我坚决不会继续恋爱;B7我完全赞成未婚同居或“试婚”的做法这两个因素是女大学生觉得中最不重要的因素。调查结果说明90后女大学生对恋爱过程中的持传统意向。这与我们认为的现在90后女大学生的性开放观念是相悖的。
表2 恋爱动机
因素 C11 C13 C4 C9 C10 C5
总积分 257 217 194 151 143 138
百分比 38.36% 32.39% 28.96% 22.54%5 21.34% 20.60%
表2的结果显示,C11我没打算谈,和对方相处时间久了,自然就谈了;C13对方对我太好了,为了不伤害他(她)就谈了;C4我谈恋爱是为了无聊时寻找感情寄托是女大学生觉得在恋爱动机中最重要的,C9我谈恋爱是为了使我的物质生活过得更好些;C10我恋爱只是玩玩而已,要付出真感情的恋爱我不会谈,C5我谈恋爱是为了满足生理的需要这三点是女大学生最不看重的。女性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女大学生在恋爱动机上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恋爱,这也与本次调查结果一致。[3]
在依恋方式中D1总的来说,我不喜欢让恋人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觉;D10我会无条件的满足恋人的任何要求这两个个因素女大学生最不看重。
三、女大学生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1、教育意义
(1)女性教育的意义是塑造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女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自尊自爱的高尚情操,以及培养她们良好的道德修养、自信、乐观、希望、韧性的积极优秀品质,成为拥有高尚人格的新时代知识女性。
(2)针对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掌握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与异性,正确区分爱情与友情,克服恋爱从众心理。爱情是以异性间的为基础,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爱情最终的归宿是两性的结合,组成家庭,而友情则不具有上述特点[4]。正确区分爱情与友情的界限,把握好爱情与友情的尺寸,理智地看待爱情所包含的责任与义务,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是在大学期间是非常重要的。
(3)社会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女性的努力和付出。女性学教育中应通过几种不同的女性为典型,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学习,帮助女大学生树立自信、克服自卑,使她们自主自为地走向成长成才之路。对个体意识薄弱、自卑人格突出、情绪波动较大等问题突出的个别女大学生,一方面,我们应积极关注,注重培养她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有针地性地做好个体心理问题识别与自我调适技能培训,实现心理自救。做好培训教育的同时,辅导员还应做好相关危机干预预案。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2、开展方法
第一,成立专门的女大学生工作坊。通过团队训练、课程讲授、分享和讨论等形式,让女大学生进行交流与对话,对女大学生共同存在的疑惑和困扰进行专题教育和团训,对个别问题突出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第二,通过一些典型影片、优秀书籍的观赏分析和阅读找出映射在自己身上的影子,汲取营养,克服存在问题。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好书来提高女大学生的品味,陶冶其情操,培养她们高尚的人格、善良美德和对成功执着追求的精神。
第三,每年在新生入学后女性系列专题讲座、邀请校外成功女性讲座、优秀女性影片展、女性选修课等内容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创造浓郁的女性校园文化氛围,开辟女性报刊橱窗,展示时代女性风采。
四、结语
将高等教育与性别教育相结合,将女性研究与女性发展结合是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成才的现实需要,同时也为女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女大学生爱的智慧的认知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她们健康的恋爱心理与行为, 提高女大学生爱的能力,减少、消除其恋爱心理困惑,避免、纠正恋爱行为的盲目性, 平衡学业与爱情两者的关系,有效实现女大学生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注 释】
[1] 安晓斌.大学生恋爱观及其人格类型的相关研究.西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2] 罗之仁.从斯特赖克认同理论与特纳角色理论看大学生社会定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1.
(一)
本论文在xxx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渐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在此我向xxxx学校xxxxxxx专业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三年的辛勤栽培,谢谢你们在教学的同时更多的是传授我们做人的道理,谢谢三年里面你们孜孜不倦的教诲!
三年寒窗,所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实践中所培养的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和广阔视野。很庆幸这三年来我遇到了如此多的良师益友,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一个充满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感恩之情难以用言语量度,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不仅培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的兴趣,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使心灵有了虔敬的归依,而且也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他们,报答他们!爸妈,我爱你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少年时最喜欢的诗句。就用这话作为这篇论文的一个结尾,也是一段生活的结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少年时的梦想,永不放弃。
(二)
感谢我的导师###教授,他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我的#老师,这片论文的每个实验细节和每个数据,都离不开你的细心指导。而你开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快的融入我们这个新的实验室。
感谢我的室友们,从遥远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融洽。四年了,仿佛就在昨天。四年里,我们没有红过脸,没有吵过嘴,没有发生上大学前所担心的任何不开心的事情。只是今后大家就难得再聚在一起吃每年元旦那顿饭了吧,没关系,各奔前程,大家珍重。但愿远赴M国的C平平安安,留守复旦的快快乐乐,挥师北上的G顺顺利利,也愿离开我们寝室的开开心心。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会记一辈子的。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三)
本设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业已完成,从课题选择、方案论证到具体设计和调试,无不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四年的本科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大学,###系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
(四)
踉踉跄跄地忙碌了两个月,我的毕业设计课题也终将告一段落。点击运行,也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虚荣的成就感在没人的时候也总会冒上心头。但由于能力和时间的关系,总是觉得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譬如功能不全、外观粗糙、底层代码的不合理……数不胜数。可是,我又会有点自恋式地安慰自己:做一件事情,不必过于在乎最终的结果,可贵的是过程中的收获。以此语言来安抚我尚没平复的心。
毕业设计,也许是我大学生涯交上的最后一个作业了。想籍次机会感谢四年以来给我帮助的所有老师、同学,你们的友谊是我人生的财富,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的毕业指导老师###老师,虽然我们是在开始毕设时才认识,但她却能以一位长辈的风范来容谅我的无知和冲动,给我不厌其烦的指导。在此,特向她道声谢谢。
大学生活即将匆匆忙忙地过去,但我却能无悔地说:“我曾经来过。”大学四年,但它给我的影响却不能用时间来衡量,这四年以来,经历过的所有事,所有人,都将是我以后生活回味的一部分,是我为人处事的指南针。就要离开学校,走上工作的岗位了,这是我人生历程的又一个起点,在这里祝福大学里跟我风雨同舟的朋友们,一路走好,未来总会是绚烂缤纷。(蓦然回首)
(五)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学习和工作,我终于完成了《##########》的论文。从开始接到论文题目到系统的实现,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每走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项目。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从对博客一无所知,对ASP,ADO等相关技术很不了解的状态,我开始了独立的学习和试验,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头脑中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使自己非常稚嫩作品一步步完善起来,每一次改进都是我学习的收获,每一次试验的成功都会让我兴奋好一段时间。从中我也充分认识到了博客这一新兴的出版方式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在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上,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分享,我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空间。
然我的论文作品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可以自豪的说,这里面的每一段代码,都有我的劳动。当看着自己的程序,自己成天相伴的系统能够健康的运行,真是莫大的幸福和欣慰。我相信其中的酸甜苦辣最终都会化为甜美的甘泉。
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了。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六)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三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老师、###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使我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
#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她耐心的辅导。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老师也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系统能够及时开发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七)
两年前,我怀着对##大一如往昔的深爱、向往与期待重新踏入校园。两年后,“文以治国、工以立国、商以富国”的信念,让我必须满怀使命、挺起胸膛的说:“我们,以及我们正在把握和即将把握的企业,理应成为中国经济崛起的脊梁。”
两年充实的生活告诉我,民族需要掌握先进理念、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具体环境的实战先锋;也告诉我,只有不断经历考验、挫折、甚至失败,才能逼近我们最终的理想。生于斯时,长于斯境,唯有以双倍的努力、十倍的耐心、百倍的豪情和千倍的执着来完成原赋的使命。
在此,首先要对我的恩师——###教授,致以最深的感谢。在我懵懂时,他用振聋发聩的棒喝让我警醒;在我迷失时,他用循循善诱的教诲抹去我心头的尘埃;在我痛苦时,他的精神力量让我在心底始终拥有支撑。生有吾父,教有吾师,幸甚。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大姐怀着她那伟大的母性,无比耐心、无私无求的给予我持续的帮助,没有她,论文无法顺利完成。
也要感谢##师兄,他同五年前一样的真诚与宽厚,在最后时刻对文章的指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还有我的同窗、朋友们,老李、老赵、##、##、###、###……是他们用最真挚的情感和最实际的援助,帮我渡过了一处处的难关。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和女友,他们期待的目光、未来的责任和时时可以寻求的慰藉,是我不断进取的力量源泉。
即将结束在此学习的生活,相信等待我的是一片充满机遇、风险与快乐的土地;也相信我和同仁们的事业必将如涅磐之凤、浴火之凰;更加相信,不朽的民族精神终将引领我们创造新的奇迹!
当一桩桩校园琐事杀人案被媒体以密集姿态集中报道出来,本该是欢乐、不舍、满怀憧憬的毕业季,被笼上了一层阴影。
导火线是复旦研究生黄洋中毒死亡事件。黄洋,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已经考取博士,却毁于室友林森浩之手。而后者曾是中山大学优秀毕业生,保送进入复旦医学院读硕,身兼学生会副主席,多次获得奖学金,在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数篇论文,几个月后就将回到广州,进入心仪的医院工作。
仅仅因生活琐事堆积的不满,林森浩向黄洋投毒,致其身亡。直到他亲口向警方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和作案动机。家人和朋友根本不相信他会是凶手。
林森浩不是一个人。就在黄洋事件的第二天,南航大学金城学院两名男生因游戏中的“恩怨”发生冲突,其中一人被刺身亡。令人记忆犹新的类似新闻,还有2010年的药加鑫案,2004年的马加爵案……
这些尚未进入社会,被师长、父母寄予厚望的学子,身体里装着与年龄不符的残酷玻璃心。
疏远的同学关系
每件引起社会轰动的新闻事件,都会被媒体深度挖掘。随着资料的收集和报道,林森浩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慢慢清晰起来。
他曾想认识一个女生,却被女生表示“我对你一点都不感兴趣”,和女生交往不顺让他觉得自己是“丑男第一、手无缚鸡之力、木讷、迂腐、时代的落伍者”;他害怕大鼠,但为完成医学实验,每次都必须克服恐惧反复杀大鼠;去参加工作面试,因没穿正装他觉得领导们都不瞧他一眼。
自卑、敏感、偏执、苦闷,我们在诸多报道中见到了这样的林森浩。
“现在的大学生,彼此间的关系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深厚了。”重庆师范大学一名班级辅导员说。
西南大学曾对300名在校生进行了寝室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近4成学生认为自己的寝室关系不够融洽,16%的学生觉得寝室关系有些紧张或很紧张。大部分受访学生都承认,各自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的冲突是引发矛盾的根源。当矛盾发生,4%的学生选择争执甚至大打出手,16%选择嘲笑讽刺或造谣中伤室友,32%选择与室友冷战,仅有12%选择理性分析,主动寻求和解。
寝室,这方自成天地的小空间里,不再只滋养纯粹的友情,它是社会的投影,把竞争、压力、嫉妒、自私关在里面,任其发酵。
为什么是大学?
是学校的问题吗?公众的质疑首先指向教育者。马加爵事件后,国内几乎所有大学都开设了心理辅导室,希望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萌芽期就解决。这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以成年人姿态进入大学的学子,对公开内心的弱点,仍有消减不了的警惕。
“很多事情其实不是大学能做的,”被卷入舆论的南航大学一名老师认为,从小学到高中,整整12年的教育,已经固定了学生的人格,“童年和少年时期已经耽误了,埋下了隐患,他们处于高度紧张中,被前途和分数压得喘不过气,很小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这一阶段出现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光靠大学的心理辅导,远远不够。”
学校培养了学生的学术水平,在思想和人格上却有所,没能培养出健康、乐观的情感,甚至让孩子缺乏常识,变得冷漠。
消极的冷漠质变成对生命的毫不在乎。中学阶段积累的压抑,在大学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得到释放,学生杀人事件多出现在高校,也有这个原因。
除了课本上的知识,还该让孩子学会什么?采访中,许多高校老师都提出类似的希望:希望中学阶段加强人格、道德教育,让孩子知道什么才是健康的,如何应对挫折,培养同理心,能换位思考去对待同学。
但这些,对追求升学率和分数的中小学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家庭教育培养出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时,当孩子习惯用成人的思维标准选择朋友和敌人时,老师能做什么?
只给了希望,等于只给了压力
为什么会把同学视作敌人?是家庭教育出错了吗?
调查发现,80%的杀人大学生都有人格障碍,这和他们几乎都来自独生家庭不无关系。有太多人为他们服务,为他们解决了本该由自己学会面对的问题,社会适应能力特别差,自我意识强烈。一旦无法适应集体的圈子,遭遇挫折,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就会产生把困难归咎于命运安排和他人阻碍的念头。逃避问题,是他们最自然的反应。
三年前的药加鑫就是出于这样的动机。
而几乎和药加鑫同时“出名”的曾世杰,来自家庭的影响更大。没有人告诉曾士杰,他该如何去经营自己的同学圈、获得怎样的友情。他自小背负的东西只有一个:出人头地,为家族争光。
念书的机会是哥哥让给他的,他也不负所望,从小学到高中,成绩拔尖,除了使劲念书,他的生活里没有第二件事可做。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的他,是家人的宠儿,是村里人眼中的骄子,是家乡偏僻小山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但他同样有沉甸甸无法抹去的痛苦。家人的期望和欠下的债是一个,“我们把所有的希望都给了他,为他读书还借了债。被川大录取后,我就对他说家里没有钱给你读书,他说可以申请助学贷款,也可以边打工边读书,总之不愿意放弃。”因为没有被父亲希望的师范院校或军校录取,曾士杰充满了愧疚与自责。
而另一种痛苦,是他在中学里受到的,家境不好,被一些同学瞧不起、污蔑,甚至遭到肉体上的伤害,这让他自卑、封闭、偏激、敏感,对不公充满愤激。
正如电影里描述的那样,每个凶手,也许都有一段令人潸然泪下的过去,或者是来自家庭或周遭的暴力,或者是家庭赋予他们承受不起的期望却提供不了需要的支持。但有这样的背景,在他们心智成熟的过程中,已经把旁人视作了潜在的敌人,不管是同学,还是陌生人。
真正的友情,就在身边
一个多月来连篇累牍的案件报道和分析,也已让人疲惫,开始质疑:我们的同学情,彻底糟糕到如舆论所言――除了仇视、报复、利用,再没半点阳光和温情?
雅安地震中,一个抢救出全寝室财产安全的“中国最好室友”出现了;天涯论坛上,每天为同学准备爱心便当的好室友也出现了。更常见的、正常的室友是什么样?答案在网络红人“留几手”用充满怀念的笔触,写下的那篇《大学里面常见的几种室友》中。
一起同过窗,一起逃过课,一起挂过科,一起游戏过通宵,开卧谈会,满寝室都是泡面味,为兄弟姐妹的恋爱出过力谋过策,帮你打过开水买过饭;即便你们因小事骂过对方、下定决心划清界限再不往来,即便你们最后成了竞争对手为一份合同翻了脸,却在毕业散伙时喝到不醉不休,各奔东西后依然在电话本里留有对方的名字。
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变成凶手的室友,更不是所有人都会用冷漠和伤害对待充满自卑的敏感室友。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生死观教育 生命观教育 信仰教育
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
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依据、人生意义,才能达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超越死亡的目的。
二、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
所谓信仰教育,是指通过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教育灌输.使人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为自己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的教育行为。信仰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重点。众所周知,无论哲学、宗教或其他科学中的人生观之信仰,无不是围绕着死亡问题展开的。信仰建构起人的意义世界和超越世界,是大学生反思生死问题和一切人生行为的终极指南,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当是死亡教育。信仰缺失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首先,信仰缺失表现在人的内心没有敬畏、神圣的东西。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人没有恐惧,也没有追求,就是没有信仰的表现。当代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时代的影响,出现信仰缺失的问题。其次,信仰缺失表现在对死亡的拒斥上。信仰是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的,生命的超越性和意义世界只有借助对死亡的理解才能获得。别尔嘉耶夫说:“如果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因为,意义与终点相关。”中国儒家文化对“不朽”的追求,佛教企图对死后世界的超脱,西方文化对“上帝”的敬畏,都是以力图通过对死亡的理解来确立自己的信仰,找到人生行为的根据。最后,信仰缺失表现在文化传统的失落上。文化传统是信仰之根。一个人只有置身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理解自己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才能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终极意义和通向超越世界的道路。在中国文化中,无论儒、释、道哪一派文化,都旨在为建构人的信仰和意义的世界提供某种价值追求的参考。例如,追求精神“逍遥游”的道家文化;主张出世的同时也要在现世中积极修行的禅宗文化,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三不朽”的儒家文化等。对中国人而言,脱离了这些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信仰的失落。当然,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信仰,不能只看他是否信仰什么主义或者什么思想,而是看其生命有没有终极关怀和终极诉求,表现在为人处世和精神生活中是否有所敬畏,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因此,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主要的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时代导向,帮助人们了解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生死智慧,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并使其成为其内心真诚体认和敬畏的行为准则。
三、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
事业与职业是不同的。职业的目的是谋生,是为了获得报酬而工作,因此无须全身心的情感投入;而事业则不同,它往往是一个寄托人情感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相当热忱的投人并付出全部的情感。事业与职业虽然有较大区别,但若处理得当,也是可以实现统一的。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代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要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找一份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方面,很多年轻人积极支教、支边的热情,令人感动;但另一方面,很多工作无人问津,更有很多大学生常常“跳槽”,以至于多年以后还是居无定所,有的甚至干脆待业依靠父母生活。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有的人认为只有符合自己兴趣或者是满足自己要求的工作才值得去做,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可事实上,他们恰恰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工作更换中虚度了人生。一位哲人曾说过,人活着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为生存而奋斗为他人而活着;第二种是实现自我价值;第三种是造福社会。经常更换工作既没有达到生存满足之必需,更谈不上实现自我价值。几年前,美国着名心理学博士艾尔森对世界上100名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61名人士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喜欢做的,或者说至少不是最理想的,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因为责任感的支撑而创造了辉煌的成绩。因此,责任感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而责任感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生死观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职业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命延伸的途径,我必须对它负责,才能够做到为此无悔地付出。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方式发展自己的事业,即便是普通的百姓,也会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愿望。这说明,因为死亡的必然性,才使得人们千方百计地想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什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对事业或学业的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的层次上,而这正是人们实现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效手段。
四、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
爱是幸福的重要要素之一,爱与宽容的教育、幸福教育已成为很多发达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认为,人的意识主要包括知、情、意三者的统一,而情感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大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尤其对爱情更为敏感。针对大学生这种特殊的现实情况,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其主要的内容应涉及如何处理好和父母、亲人、朋友、同学、异性等之间的人际关系,怎样表达爱和怎样尊重爱等。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珍惜友情的可贵,尊重爱情的谨慎与崇高,但在现实中游戏人生、认为越无情越酷的人也不在少数。
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把恋爱分为两种:立足生活的恋爱和立足生命的恋爱。前者追求生活的感受与当下的快乐,所以会“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后者则是追求一种灵魂(这里的灵魂指的是精神式的追求,而不是鬼神式的灵魂)的融入,并以找到生死与共的人生伴侣为目的,所以会认真对待。大学生应该从生活感觉之“性”提升为生命安顿之“情”;有了生命安顿之“情”再去享受生活感觉之“性”,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健康的爱情生活。0因此,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也是生死观教育的延伸。人只有在对生命进行全方位认识,对死亡进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更深刻地体会情感的可贵。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他们理解良好人际关系的可贵,并上升到社会性人际生命的高度来对待;更要让他们意识到被爱是幸福的,付出爱更是幸福的;意识到除知和意之外的情感获得是人之幸福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更是人之生命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
现如今,用到倡议书的地方越来越多,不同的倡议书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一听到写倡议书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大学生文明离校倡议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文明离校倡议书1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四年寒窗苦,莘莘学子情。我们为了实现同样的梦想,来到甘肃农业大学度过了这段难忘的时光。如今,初夏清凉的风中飘散着离别的味道,我们带着所有的眷恋与不舍、希望与憧憬,告别那些属于月光、欢笑、泪水和友情的日日夜夜。四年里,我们团结、拼搏、努力、进取,留下了足以让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美好回忆。离校在即,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文明与和谐代替离别的酸楚,用知识和自信迎接未来。在此,向___届全体毕业生发出倡议:
一、认真贯彻学校关于加强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的文件精神,坚决执行离校期间在学生区禁烟、禁酒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积极服从学校和学院的组织与安排,按时办理好各项离校手续;
二、遵守纪律,注意安全。不打架酗酒,不违章用火用电,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在宿舍没有人时一定要锁好门、关好窗,以防物品被盗;按时回宿舍;不到黄河边附近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玩耍;
三、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四年的校园生活留给了我们最美丽的回忆,一人一物皆难忘,一草一木皆有情。离校前请保持宿舍整洁,确保公共财产的完好,爱护教学设施和公共设施、讲究卫生。请将一份真情、一份温馨、一份和谐、一份美丽留给母校;
四、带走知识,留下文明。积极响应并参加学校开展的“文明离校”活动。
学生干部、党员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树立榜样,每位毕业生都要争做文明大学生,尽己所能,为母校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为校园增添色彩,用实际行动为大学生活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五、感恩母校,奋发有为。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感谢学校、老师的教诲之恩,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给周围的老师、同学展示一个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自我。在离开母校之后,我们将继续维护母校的形象,践行“敦品励学 笃志允能”的校训,通过我们的求真务实,为母校增光添彩!
背上行囊,我们不是离去,而是启航;挥一挥手,还有留恋,但前程呼唤我们勇往直前。不管我们走到哪里,心中永远会记得灯光如炽、青春如歌、宁静、美丽、神圣的母校。未来的日子里,会有风雨兼程,也会有雨雪初霁,但是只要勤奋拼搏、自强不息,就一定会迎来属于每一个人的光辉岁月。祝愿所有___届毕业生前程似锦、平安幸福!
倡议人:___
时间:____年__月__日
大学生文明离校倡议书2又是一季凤凰花开,又是一个火红的六月,又是一届青春的我们,挥手告别美丽的校园,我们毕业了。
是否还记得,背着行囊的我们第一次学校大门的情景?是否还记得考试前的我们不舍昼夜?是否还记得我们曾经流下的汗水?还有那朵突然掉落在面前的木棉花。美丽的安外承载了我们多少悲欢离合,百转千回,刻骨铭心。这所学校,这个城市,还未读懂,就要离开。把一切记忆装进毕业纪念册,我们即将远航。
骑了几年的单车送给学弟吧,让它延续青春的故事。床头的台灯送给学妹吧,它见证了那些逝去的日夜。屋角的暖水瓶也送给他们吧,那里面有多少故事,我们怎忍心把它打碎?读过的书捐给西部的孩子们吧,每本书都代表着某些时间某些场合某些心情,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还有那很久没有打过的篮球。
再认真的整理一下我们的宿舍吧,或许抽屉里还有我们未送出的情书,床底下还有我们听过无数次的CD。还一个整洁的宿舍给母校,一如我们刚来的样子。最后回头看一眼我们睡过的床铺,请将一份清洁珍藏。
再坐下一起仰望一下星空谈一下理想吧。我们即将像蒲公英飘向各方。请不要把酒瓶砸向地面,那破碎的不仅是玻璃,还有老师们的心。请不要把墙壁画得满目疮痍,那会惊扰母校甜蜜的梦,扰乱我们学弟学妹们清澈眼波里的倒影。
再认真回想我们上过的一次课和听过的一次讲座吧。熟悉的课堂,熟悉的面孔,在这些变得模糊以前,让它们变得刻骨铭心。再看一眼引思湖水,抚摸一下“知行合一,学兼中外”的校训吧。请不要让湖畔的草坪有刺眼的垃圾,如果有,请拾起来,因为那是对校训最美的诠释。
送一束玫瑰花给老师们吧,带着感激还有感动。拥抱一下可爱的同学们吧,我们即将各奔东西。虽然心中怀有惆怅,眼里含着泪水,但我们依旧努力的微笑吧。这里一切的一切,我们不能和校徽一起装进行囊,就让它们留在心里吧。我们把记忆与不舍带走,留给母校安静与整洁。我们不需要悲壮的告别,相视而笑间,我们更明白青春的飞扬与无忌。
昆德拉说,相聚是为了别离。我们说,分别还会再相聚。
__商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大学生文明离校倡议书3____届全体毕业生同学:
你们好!
三年寒窗苦,莘莘学子情。忆往昔,峥嵘岁月,感慨万千;铿锵蓬勃,意气风发!
三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们团结、拼搏、努力、进取,留下了足以让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美好回忆:刚进校园的懵懂,教室的长明灯光,实验室里的孜孜不倦;篮球场上的龙腾虎跃,绿茵场上的激情演绎,拔河赛中的气吞山河;舞会上的潇洒风采,林荫道上的青春倩影;。在这里我们曾经有过彷徨、快乐、感动、失败、成功,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做人、做事、做学问;在这里,有我们青春的脚步,虽匆匆,却踏实;有我们年轻的收获,虽微小,却充实;有我们放飞的梦想,虽遥远,却真实。在这毕业之际,我们应该衷心地向关心我们的领导和所有的老师们道声:谢谢!
如今,我们就将带着这份责任和动力,带着我们面对新开始升腾的热望,带着对未来事业的无限憧憬,策动拼搏之勇,离开母校,投入社会,如同离弦之箭向未来冲刺,攀登高峰,仰瞻绚丽的云霞!然而,临行之时我们在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告别母校。
我们希望多年以后的一天,母校在回忆起我们的离去时会流露出会心的微笑,我们也希望离别时能够给这片纯净的乐土留下欣慰和安宁因此,毕业之即,教务处真诚的向所有的毕业同学发出倡议:光荣毕业,文明离校。
1.在学习上,我们倡导全体毕业生珍惜临近离校阶段的大学生活,认真完成毕业设计和论文答辩;
2.在纪律上,谨记校规校纪,我们有良好的开端,还要有完美的结局。
做到不酗酒,不打闹,为维护一个整洁文明的校园环境尽最后一份力;
3.在生活上,提倡毕业生自尊自重,积极参加文明离校活动,为学校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留下美好的回忆;
4.爱护公物,讲究卫生。
离校前要搞好宿舍卫生,保证桌子、凳子、床、门窗、玻璃等公共财物均完好无损。各毕业生应争当文明离校楷模,为师弟师妹们做好榜样;
5.三年相处是缘份,离别时道一声:友谊万岁。
勇敢面对就业,面对竞争,我们不乏胜者的信心和勇气,请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是金子,总能发出耀眼的光芒。
最后,祝所有毕业同学一帆风顺,展翅高飞!
大学生文明离校倡议书4亲爱的____届毕业生同学们:
当绿草又一次铺满校园,蔷薇花儿又一次香飘四溢,孟夏的空气中开始弥漫着离别的味道,很快我们就要带着所有的眷恋与不舍、感动与惆怅、希望与憧憬,告别那些属于月光、欢笑、泪水和友情的日日夜夜,满载希望和祝福告别我们庄严而神圣的母校,背起行囊走向新的.征程。
相伴经年,一人一物皆难忘,一草一木亦有情。然而,我们近来偶有发现毕业生中存在个别不文明的行为:站在学风石等景观上拍照、随意损坏校内园林石凳、收拾行李导致宿舍卫生脏乱、联谊活动结束后喧哗打闹、校园内乱扔生活垃圾这些行为与我校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格格不入,有失师苑学子的良好形象。
为此,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真诚地向____届全体毕业生发出文明离校倡议:
一、志高心洁,为师弟师妹树立一个典范
离开校园,我们将承载着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身在校园,作为学长学姐的我们应当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做一名抱诚守真、文明守信、遵规守纪的毕业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师弟师妹们做出表率、树立榜样。
二、文明修身,为美丽校园增添一份典雅
我们曾经共同创造了校园的美丽、和谐与美好,圣洁的景观石、葱郁的芳草地、别致的石椅凳,都曾是我们朝夕相处的朋友,让我们再次呵护一下她们吧,为母校留下一份宁静与文明,让典雅尚礼成为伴随博雅学子一生的品行风尚。
三、扫去灰尘,为温馨家园留下一片洁净
大学生活数载,宿舍已成为我们心中温暖的家,它充满了我们对学校、对舍友的美好回忆。在临行之前,让我们再清扫一遍陪伴自己大学生活的温馨家园,当我们最后轻轻关上这扇宿舍门的时候,请将这份清洁永远珍藏。
四、勿忘师恩,为老师同学送去一份情谊
殷殷母校情,师恩永难忘。在即将告别母校之际,请让我们再一次拜访敬爱的老师,表达对恩师的感谢;向朝夕相伴的学工组老师道别,再一次获得启迪和祝福;向身边所有的同学道别,感谢彼此的互帮互助和携手共进,珍惜同窗友情,真诚祝福祝愿。
背上行囊,我们不是离去,而是启航!未来的日子里,会有风雨兼程,也会有艳阳高照,但是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我们都是师大人,让我们秉承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师大学风,在实现个人梦、师大梦和中国梦的征程中,以出色的成绩向世人彰显师大学子的风采!
最后,祝____届全体毕业生鹰击长空、鹏程万里!
校团委
学生会
研究生会
____年5月23日
大学生文明离校倡议书5亲爱的___届毕业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毕业的骊歌在六月的微风中已悄然奏响,你们即将结束大学生活,带着母校的美好祝愿踏上新的征程。回首往昔,校园里留下了你们青春的脚步、放飞的梦想,留下了你们的欢笑和泪水、快乐与成长,挥手告别那些属于学业和友情的岁月,几多眷恋,几多不舍,中瑞的四年,将成为你们刻骨铭心的记忆。在即将告别母校之际,让我们继续保持中瑞人的良好习惯,争当文明的使者,展示积极向上的毕业生形象,尽己所能为母校增光添彩,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在此,我们向全院毕业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安全离校,遵章守纪,展示素养
漫步在校园中,熟悉的面孔,熟悉的笑容,你们将永远是中瑞的一员,你们的肩上扛起的是传承、是榜样,每个人都有义务将传承的责任进行到底。在离校的最后时间里,请遵守校纪校规,勿因离校的伤感而酗酒、打架,注意防火防盗和意外伤害,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二、文明离校,奉献爱心,珍藏回忆
大学生活四载,学校已成为我们的家,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生活的点点滴滴,当我们离开家的时候,请留下一份回忆珍藏。在即将毕业的这段时光里,请为学弟学妹留下好的建议,为学校奉献一份爱心,请爱惜公共教学设施及公共资源,珍惜他人劳动成果,讲究卫生,不乱扔杂物,保证校园环境的整洁,为大学四年的生活留下最美好的剪影。
三、感恩离校,铭记师恩,珍惜友情
大学四年,是学校的培养、教育、引领,让我们汲取了营养,获得了今天的腾飞,是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让我们从盲目走向了独立;是同学的关心、帮助、陪伴,让我们度过了愉快的四年生活。作为永远的中瑞人,请铭记师恩,珍视友情。
四、奋斗荣校,承担责任,传承文化
四年的尾声是终点也是起点,新的挑战正式拉开了序幕,请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以百倍的信心和必胜的勇气面对挫折和困难,以高昂的斗志迎接激烈的社会竞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谨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校训,承担起责任,为自己、为家人、为母校、为社会,学校期待着你们成功的喜讯。
亲爱的同学们,无论你们身在何处,母校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毕业不是离去,而是启航,你们将踏上另一段征程,去寻找属于你们的海阔天空,也许荆棘丛生,也许坎坷遍及,但我们应始终以主人翁精神自勉,去克服千难万阻,奋力拼搏、勇于担当、锐意进取,投身到祖国和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以青托起中国梦,让我们为梦想共鸣!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管你们走到哪里,我们的心永远联结在一起!母校祝愿你们在今后的道路上,工作顺利,生活美满,家庭幸福,一帆风顺!请永远铭记我们的大家庭-中瑞酒店管理学院!
最后,衷心祝愿___届全体毕业生鹏程万里,前程似锦,实现梦想,荣耀母校!